高中记叙文事例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记叙文事例(精选12篇)

高中记叙文事例 篇1

文题一:童心依旧

童心最真诚,最纯洁,最可爱。作为已走进青春花季的中学生,未泯的童心常常演绎出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从题目来看,此题较宜于写记叙文。在选材上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①选材要契合题旨。文中有“依旧”二字,它不是对童年生活的简单追忆,而是“我”或“我们”虽已走出童年时代,但依旧有一颗未泯的童心。这颗童心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便得到了尽情的张扬。

②选材要拓宽范围。究竟哪些能表现童心呢?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童心之“纯”,二是童心之“奇”,三是童心之“趣”。拓宽了范围,选材才有广阔的空间。

③选材要注意取舍。要选取那些能真正表现“童真复苏”的素材,那种非儿童化的成人类材料应该坚决摒弃。

文题二:让我试一试

看到“试一试”这个词眼,你会觉得有无数精彩的故事,也可以引发许多精辟的.议论。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如果写记叙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组织素材:①“我”想“试一试”,他人不让“试”,如父母溺爱子女,什么也不让“试”等。②别人“试”不了,或别人“试”砸了锅,“我”来试一试,从而展示“我”的才能。③几经波折,“我”终于得到了“试一试”的机会。(得此机会,文章即进入尾声)④“试”某一件事情的详细经过。

文题三:为 而陶醉

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中,无论人、事、物、景等,总有令你陶醉的时候,请抓住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某一“陶醉”点,补充文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

[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往往题材宽泛,有话可写。就本文而言,选材面十分广阔。可以说是琴棋书画、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样样皆可入文中。究竟怎样选好材料呢?一是要新颖独特。有些材料很熟悉,但正因为太熟太俗可能被很多人看好,为了避免雷同,你最好另辟蹊径。二是要宜于抒发自己的情感,特别是能表现“陶醉”,因为写好“陶醉”是本文成功的关键。

文题四:班上流行

在我们班级中,总会有许多流行的东西,它们使同学们为之欢呼雀跃,为之废寝忘食,为之魂牵梦绕……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这道半命题作文,宜于写记叙文。以记叙文为例,在选材上,“触觉”要伸得远一些,“视觉”要看得广一些。比如,这种“流行”,可能是流行的某一话语,可能是流行的某一举动,可能是流行的某一物件,可能是流行的某一色彩……所选的材料越有生活气息就越具感染力。

文题五:以“广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本文适宜于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高中记叙文事例 篇2

首先,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训练严重不足,许多学生不能写出合乎规范的记叙文, 缺乏从现实生活中选材的感受力和敏锐性,不能充分挖掘身边的素材。其次是学生记叙文叙事能力严重不足,叙事情节单一,平铺直叙,长于概述,短于描写,不善于营造环境氛围,刻画人物形象。造成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有高考指挥棒的引导,有教材编排的缺陷,有传统作文教学知识体系的滞后,有作文课课时不足的限制等原因。以人教实验版教材必修一为例,第一单元是现代抒情诗,第二单元是古代记叙散文,第三单元是当代叙事散文,教材中设计的四个作文训练目标分别是写触动心灵的人、叙事选好角度、写人凸显个性和记事有点波澜。第二单元的古代记叙散文的篇目无法与叙事选好角度相对应。第三单元与写作训练写人凸显个性方面则不是很匹配。再者,语文教材记叙文写作部分指导性不强,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记叙文教学部分,涵盖了记叙文写作的几个重要方面,给语文老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却缺少必要的知识和理论指导,不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力的教学和学习的依据与指导, 写作教学就变成了完全依赖教师知识积累和教学能力, 教学质量的优劣的偶然性较大。因此,要提高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

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 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由于小学和初中记叙文教学未能很好地完成课标的任务,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强化,导致学生写作素材匮乏,情感表达不真。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体验过往的生活,学会选材的方法:要求学生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要对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即艺术加工,要合情合理,只有用真实材料写出来的作文才有感染力; 要抓住感情的触发点,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引起别人的共鸣;抓住事理的感悟点,训练学生能用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 但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就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教师指导学生多阅读,特别是读一些经典小说,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曾经撰文《小说和记叙文》认为小说是记叙文的升华和深化,它是学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最佳范本,小说综合了记叙、描写等多种表达手法,依托社会或自然环境描写,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这些正是高中生在记叙文写作中需要掌握并且欠缺的能力及技巧, 以小说阅读促进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合理而有效。此外,记叙文写作教学要注重整体性,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包括写作前的观察与感受、写作、写作后的修改。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作文至关重要的前期的源头与后期的反思修正进行指导。

二、教给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技法

1.训练学生掌握记叙文构思技巧。记叙文常用构思技巧有巧设悬念、抑扬、亦张亦弛、铺垫蓄势等方法,巧设悬念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运用“抑扬”方法,可以欲扬先抑,也可以欲抑先扬,通过前后对比造成反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杨朔的著名的散文《荔枝蜜》就是采用这种写作手法。写文章要讲究“亦张亦弛”。“张”,是指相对激烈的情节与场面;“弛”, 是指相对舒缓的记叙与描写,采用“亦张亦弛”法,易取得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蒲松龄的《促织》就是一篇张弛交错、波澜起伏的佳作。铺垫也称铺叙衬垫, 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要教会学生掌握记叙的顺序,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插叙、补叙、倒叙等手法,记叙顺序的转换处,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使文章眉目不清。

2.写出事件的波澜。无论侧重写人的文章 ,还是侧重写事的文章,都少不了写事件。叙事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写出事件的波澜常用的方法有:突转法、悬念法、巧合法、误会法、抑扬法、一波三折等。这些作文的技巧,很值得学生模仿。各种艺术手法都源于生活, 叙事之所以有波澜、有曲折,不仅仅是为了扣住读者的心弦,切不可单纯为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故作惊人之笔。

3.学会神态、语言、动作 、心理等各种描写手法。训练学生拟题、开头、结尾的常见方法,文章开头要新颖漂亮,引人入胜,几种常见的开头方法:开门见山、介绍写作动机缘由、倒叙开头、用故事开头、用名人名言或者诗歌开头、景物描写开头、议论开头,等等。文章结尾要刚劲有力,精彩的结尾对文章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最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自然性结尾,二是总结性结尾,三是启发性结尾,四是抒情性结尾。

4.以鲜活的语言取胜 ,学生习作不能仅仅满足于“语言通顺”,写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词汇贫乏,则句式单调;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连篇,则毫无趣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使语言变得鲜活:锤炼动词、形容词、修饰语等;巧用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引用名言警句,可以获得理性思辨之美;综合运用整句和散句,可以形成整齐、错综之美;巧用文言词汇,可以营造庄重典雅之美。各种手法综合使用,能让作文焕发出亮丽的光泽。

高中记叙文事例 篇3

一、本土化事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遇到老师在讲台上强调几遍“哪位同学愿意回答”,但却发现整个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学生“岿然不动”的情形。这使授课老师备感无奈与尴尬。

人们经常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感受:当我们遇到一些耳熟能详的人或事物的时候都会感到特别亲切,更容易引发我们的思考,进而引发我们去参与评论。高中生更是如此,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必须为他们创造表达观点的氛围与环境。基于这个原因,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上引入本土化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第三产业”的相关知识时,我曾成功地得以尝试。“第三产业”理解的难点是“第三产业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对于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串联解决法”,即用另一个需要讲述的问题引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我问学生,本县的第三产业发展是优是劣。同学们普遍摇头,我顺势提问,第三产业在我们县发展状况为什么不好呢?

同学甲说:我经常买到假冒伪劣。

师:噢,这是不好的表现。是谁没管好?

甲:县工商局。

师:那再回答我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县商业的质量让你不满意?想想我们第二课市场经济中所讲的与国家机关有关的知识。

甲:是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师:看来,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第三产业在我县发展质量不好的原因是……

甲: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师:刚才,甲已经从发展质量上总结出来了我们县第三产业质量较差的原因。那么我们县第三产业繁荣程度比较低又有什么原因呢?

学生踊跃回答。……

课后我反思,为什么一个一向不善发言的班级这次却能够打开自己的话匣子?与以往课堂的授课方法相比,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在谈第三产业发展的时候都加了一个定语“我们县”。这个本土化概念激发了他们思考和参与讨论的兴趣,所以说本土化事例对于激发学生思考与学习兴趣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二、本土化事例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本土意识

记得在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提到,每个台湾人都有台湾意识,每个台湾人都深深地爱着台湾。这是对家乡的热爱。生活中,很多同学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但一旦有别的同学说出“有关自己家乡的逆耳之言”,一句也听不下去。有的甚至为了“谁的家乡好”这个问题而争论得面红耳赤。这一切都说明,每个人都有着或深或浅、或强或弱的“本土意识”。这正是政治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只不过“本土意识”是爱“小家乡”,我们最终要引导同学们去爱“大家乡”——祖国罢了。

三、本土化事例能而且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这是由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高中生对知识渴求程度较高,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也热爱家乡。但是,高中生年龄多在15至19岁之间,青春的激情与活力,也夹杂着青春的躁动与不安。他们时而斗志昂扬,时而士气低靡;时而干劲十足,时而无法自控;时而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时而杂念纷纷、疑惑连连,等等。曾经,一个在心理烦躁期的学生给我写信说:“老师,我不想回教室,我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你教我感恩,为老爸老妈我真的很累。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日后即便考上了大学,又有啥用?谁会问我sin2α+sin2β等于多少?”由此可见,学生除了思考人生外,也在不停地思考着知识的有用性。也正因为他们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他们想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学以致用,想让自己的学习尽快地创造出价值,想让学习的实用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专家们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便有了市场,在全社会得以推广,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课堂了。

高中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篇4

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在上大学时,他选择了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又进入牛津大学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在牛津大学期间,他认识了朋友贝克。贝克是牛津大学戏剧协会的副会长,因此自然不会放过拉他入会的机会,但他拒绝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文静的人,甚至有点乏味,让他加入戏剧协会,这不是开玩笑吗?

贝克却认真地说:“正因为你不爱说话,生活沉闷,所以才更应该加入协会。你应该学着让你的生活更精彩一些。”渐渐地,他也喜欢上了表演。

在当年的爱丁堡艺术节上,他鼓起勇气,用自己丰富的肢体动作和夸张的表情为大家表演了一个滑稽节目。没想到,他的节目太精彩了,引起了全校轰动。从此,他成为了校园明星。更有电视制片人和电影导演来寻求和他合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轰动,21岁的他迷茫了。过去,他一直都以做一个电子工程师为目标,并为此奋斗了多年;但现在,他突然更喜欢表演了。人生的路,究竟该怎么选择呢?如果去演戏,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但自己多年来所学的电子工程知识不就白学了吗?

是按照自己的目标走,还是依据自己的兴趣呢?在宿舍里,他陷入了沉思。

这时候,正值盛夏,蚊子特别多。蚊子嗡嗡地叫着,不断在他头上登陆。不堪蚊子骚扰的他点燃了一盘蚊香,然后关上了门,想熏死蚊子。这时,他发现房门后有只蜘蛛。这只蜘蛛平时捉过不少蚊虫,他不忍心伤害它,就又打开门赶它走。蚊子趁机飞走了几只,但这只蜘蛛却舍不得离开它的网。它灵活地躲避试图带它转移的他的手,固执地坚持在自己的网上。不久,这只蜘蛛被蚊香熏死在了它引以为傲的网上。

这个场景深深地刺激了他。是啊,网,本来是蜘蛛用来网蚊虫的,但没想到最终却网住了它自己。如果他坚持自己的电子工程专业,白白丧失发展的机会,那他不等于被自己的专业给网住了吗?那他不是和这只蜘蛛一样傻吗?

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做电子工程师的打算,开始积极参演各种节目。不久,他就获得了年度最佳喜剧奖,后来他更获得了演艺界几乎所有的重要奖项。更重要的是,他为世界贡献了全球家喻户晓的喜剧人物——憨豆先生。

优秀高中生先进事例自述材料 篇5

锦州中学高二十九班翁靓靓

我是锦州中学高二十九班翁靓靓。在班内担任班长一职,在学校社团的锐策行动署承担重要工作,同时更是学校学生会学习部的副部长。

我勤奋好学,学习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尤其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十分热爱,情有独钟。较早便广泛阅读了历史类、传记类、名著类和其他多种题材的作品,有效拓展了知识面,并注重学有所用和学习创新,勇于实践,不断进行写作锻炼。初中时就多次编写和导演并参演班级课本剧,无论是女中豪杰花木兰还是抗日名作《放下你的鞭子》中柔弱但终究觉醒的卖艺女,均获得一致好评。同时,我也是校园电视台的主持人兼幕后策划。作为少有的既具备丰富临场经验,更富有写稿策划能力的主持人,我荣幸地被学校授予优秀主持人称号。升入高中后,我在语文方面成绩依然一直突出,凭借一篇《凌寒独自开》在第十二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荣获二等奖。业余时间,我经常被创作欲望驱使,撰写一些散文、小说、诗词类作品,深受不少同学和老师的喜爱,经常在宣传栏中展示。在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五周年的征文中,我豪迈的写下了“旧天狼,今谁射?铁马金戈,关山遥几何?一腔丹血为君热,愿祈东风,助势捣寇俄!”的诗句,激励了许多同学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我还曾经在语文课上独立教授红楼梦诗词赏析——《黛钗诗词对比》,使老师赞不绝口,使同学获益匪浅。在高二年级,我主动发起并亲自参与“弘扬主旋律文化,纪念革命先烈”的系列讲座,向同学们介绍周恩来总理、瞿秋白烈士等十人的革命事迹,使同学们更深刻的了解了伟人的生平,获得校领导高度重视和赞赏。同时我也大量为班级、学校撰写发言稿、剧本、演讲稿等文章,在“九一八”演讲比赛中以即兴,脱稿式的独特发言获第一名,舞台剧中出色的编导能力赢得了评委的重视和好评。我的口才出众,全校闻名。在学校第五届校园辩论赛中,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凭借被誉为“古希腊式的雄辩”,获得最优辩手称号。

我在学习中建立了自身的坐标,坚持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本领,为适应未来需要而刻苦学习。坚持口语练习近平三年,英语水平较高,口语流利。在学校高一单词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在锦州市高中第二十二届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联赛中荣获重点高中组一年级英语学科优秀奖。我对于数学、历史、政治等学科的学习也非常刻苦,力争平衡发展。初中时两次参与东三省数学竞赛,分获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到了高中,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与学校工作,我在其中很好的掌握了平衡。在高一高二的期中期末中始终保持班级前两名的成绩。有幸以高票获选市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我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并不仅仅只局限于学习方面,在其他综合素质方面也时刻不放松要求。在学校举办的我爱我家摄影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时刻牢记热爱祖国、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初中时担任团总支的组织委员一职,在高中担任班长一职。我工作积极,雷厉风行,踏实肯干,作风民主,以身作则,工作成绩较为突出。作为学生会学习部的副部长,我组织参与了学校希望之星英语节——英语口语大赛。积极制订学习部有关工作计划。如定期请学校前几名的同学依据自己的特长与心得,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体会和秘诀与普通同学分享,努力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牺牲宝贵的课余时间,与学习部同学一道,协助指导高一的新同学参加作文大赛,英语大赛。在体育方面,我参与筹划学校组织的踢毽大赛和拔河比赛,从实际出发,为学校运动会制定了切实可行、细致简练的体育道德风尚奖评比细则,给学校提供合理化建议。同时我还是一名深得同学信赖和拥戴的好班长,以自己的文学才能为集体竭心尽力,经常主持有关的班干部会议,组织班级活动。带领我班同学就环境保护等时事问题展开讨论,并制作展板在上街区和校园内广泛宣传,组织团员到小区义务劳动、看望革命老兵,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广泛好评。

高中生宽容议论文素材事例 篇6

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

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唐朝谏议大夫魏征,常常犯颜苦谏,屡逆龙鳞,可唐太宗站得高,以宽容为怀,把魏征看作是照见自己得失的“镜子”,终于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高中记叙文教学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篇7

1. 写作教学目标缺失或模糊。

表现在初中与高中, 高中与大学界限模糊, 实用教学与文学创作混为一谈, 后果是或重复教学, 或任意拔高, 或劳而无功。比如同样一道话题作文, 小学时写, 初中时写, 到了高中还要写, 而不同学段却没有内容和技法方面具体不同的要求。这样简单重复且与实际脱节的教学, 自然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2. 写作教学缺乏科学实用的计划。

常见情形是缺乏整体的规划, 教学随意性大, 而且时间上不连贯, 内容上无关联, 缺少应有的阶段性和梯度性, 后果是“东一榔头, 西一棒, 打得学生晕头转向”。比如教材虽编有“写作”模块, 但这部分基本被忽略, 不少教师图省事, 只“教”“课文”, 不“教”“写作”。感觉该写篇作文了, 便临时布置, 将题目往黑板上一写, 三言两语略作解说, 于是两节课的时间全部交给了学生。这样的简单随意, 写作训练含量不低才怪。

3.教学模式单一乏味,

教学过程充斥功利性。从高一到高三, 作文课几乎是清一色的上课模式, 教学的全部内容就是应试技巧与评介范文, 而没有把学生引向经典, 引向生活。后果是浮华之气压抑了纯真童心, 作文失去了灵气。不管在课堂还是在考场, 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唱起“同一首歌”;选取题材大同小异, 千人一面;华丽的辞藻堆砌, 内容却空而泛;模式套路化越来越严重, 个性化作文却越来越少。

二.采取的相应对策与做法

1.确定科学合理的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目标。

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个体, 写作水平自然也参差不齐。所以, 我们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合理地设定出写作目标, 并对中等生和优等生提出不同的达标要求, 好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他能够得着的“果子”。

具体说来, 就高中记叙文写作而言应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1) 能清楚交代记叙六要素并清楚地叙述。事情应有头有尾, 准确地说, 就是记叙时要把与事情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交代清楚, 给人一种完整的认识和印象。

(2) 叙事要有条理, 层次要分明。记叙时, 有时涉及几个人或几件事, 一件事往往牵涉到相关的次要事情;有时一件大事中还包括几件小事, 这就要对它们做出分析, 分清主副线, 围绕主线安排副线。

(3) 能恰当安排详略, 主次适宜。记事要主题鲜明突出, 内容感人深刻;写人要抓住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去刻画。对中心事件或最能突出中心的, 详细叙述;次要的, 少写或不写。

(4) 能表达真情实感。说真话、实话, 能我手写我口, 我口写我心;写自己最想写的事, 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在此基础上, 进而对优等生提出高一层次目标:

(1) “写事”为主的能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并能在叙事中有意识地增强内容起伏变化, 运用悬念、抑扬、意外、巧合等手法, 使文章曲折有致。

(2) “记人”为主的则能围绕中心认真审题, 能抓住人物的外在特征, 写出人物的内在品质, 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并能熟练准确地运用各种人物描写以及细节、环境描写, 使文章生动具体。

(3) “写景”为主的则能围绕中心精巧构思, 能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地进行描写, 并能熟练准确地运用各种抒情方式, 做到情景交融, 真切感人。

(4) 在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 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和联想, 尝试着去虚构。并把它作为对优等生潜能的一种开发, 鼓励他们尝试这种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2. 制定切实可行的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计划。

一般来说, 高中作文教学的总体安排应是:高一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加强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认识, 以记叙文训练为主;高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以议论文训练为主;高三则以文体综合训练为主,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 最能够发挥自己才华的文体。

我们发现人教版课本写作部分的编写体例, 正体现了这一要求, 而且每个写作专题, 都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部分内容, 并结合教学实际, 力图解决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这样安排, 既符合形式服从内容, 写法服从题材的写作规律, 又能使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上同时得到提高。据此, 我们将记叙文写作教学, 重点放在高一年级。

3. 返璞归真, 恢复作文教学的本色。

为了做到这点, 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1) 从命题指导到讲评的每个环节, 我们都呵护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尊重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写自己愿写的, 写自己欣赏的。为此, 我们不仅做好每一次专题指导,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 同时还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做好个性化辅导。

(2) 从社会需要出发, 利用班级、小组, 通过编写报刊、作文竞赛、参加社会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与热情。比如这学期, 我们就将每次的优秀习作尽可能打印发放, 不仅老师点评, 也让习作者自己谈写作感悟, 还向校报推荐发表。另外还鼓励将习作展贴在班里开辟的《写作园地》, 并最终装订成本, 供大家鉴借欣赏, 以期待共同的进步和成长。

高中记叙文 篇8

黑白电视机闪烁着模糊不清的画面。看到你忙前忙后的身影,听到你口中喃喃的自责,我靠在破旧的沙发上,无法平静。外婆,你的牵挂一直那么安静,安静地算着孙女归来的日期,安顿的准备着孙女爱吃的点心,安静到不肯用电话打扰孙女的学习,安静到独自一人坚持着这份牵挂。

回老家后的第二天上午,我搬来小凳坐在你身旁,你默默的剥豆,我做作业,你一边剥着,一边认真的看着我,拿笔盒,削铅笔,拿橡皮,在作业本上涂涂改改,我抬头撞见你的眼神,你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的艺术品一般,微微的笑着,满足地欣赏着。你低下头,嘴巴动动,说,“丫头,好好写字。”说得很认真,很严肃。你不会说“好好学习,”你不会说“刻苦努力”,你不会说“好好奋斗”,你会说的,你说的,也就只有四个字——好好写字。可我却仿佛读懂了你的牵挂,你牵挂着孙女的学业,牵挂着孙女的未来,牵挂着孙女的生活。你从来不会过多地过问孙女的成绩,也从来不会说出振奋人心的名言警句,你只有这四个字,却字字千钧!你把祖辈的荣光寄予在孙女身上,你用你独有的安静,牵挂着一代人未来与光芒。

三天的假期很快结束了,临走时,你从里屋拎出一大袋子卤鸡翅,卖力地提着,放上我们的行李箱。你又拿出一包包的野菜,一边边叮嘱着爸妈怎么煮,怎么做。终于,车轮慢慢转动,你支撑着年迈的身躯倚扶着门栏,安静地看着我,送着你绵延而又甜蜜的牵挂。

高中记叙文 篇9

书中有很多体现父爱子的故事。比如儿子想扔玩石子,可路边石子没了,看着儿子没玩尽兴,晚上,父亲用手推车运来了一大堆石子让儿子第二天去玩;再比如儿子被抢劫犯撞倒,父亲竟然不顾生命安危冲过去打了那个抢劫犯……这些都深深地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书中的父亲真是令人敬佩,他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天。

记得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把我们环绕,这个人就是——父亲。”

我的父亲也一样给了我许多的爱,只是我没有好好感悟。因为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平时他很少用鲜亮的语言夸赞我,而更多的是不入耳的严厉的训斥。比起妈妈的温柔的鼓励,我认为妈妈更爱我,我感觉与爸爸总是有些距离。直到上学期发生的那件事,我转变了自己的看法。那次爸爸带我去图书馆,图书馆的门口的路面有许多小石子,爸爸的电瓶车在转弯的时候打滑了,加上原来速度比较快,电瓶车摔倒了,爸爸原本可以提前跳离车子的,但为了电瓶车上的我不受伤,他坚持坐在车上,想稳住车子,但结果他被狠狠地摔在地上,摔得一下子起不来,他的脸、手、脚都摔破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父亲看我没事,一声不吭地爬起来,送我到图书馆。我知道沉默的背后藏着一双深爱我的眼睛。我的父亲也像书中的父亲那样深深地爱着我。

《父与子》这本书中让我深受启发的是《秘密制作圣诞礼物》这个小故事。它主要讲了圣诞节前几天,儿子趁晚上爸爸不在,偷偷做起了给爸爸的圣诞礼物。而爸爸趁儿子睡觉时,也偷偷做了儿子的圣诞礼物。等到圣诞节到了的时候,父亲给了儿子礼物,儿子也给了父亲礼物,他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了书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发自内心的爱,这份真情流露是最珍贵的。看了书后,我也学着书中儿子的样子,在今年的感恩节前夕,课外偷偷学着用纸折了一个手镯和一枚戒指。我打算把手镯送给妈妈,戒指送给爸爸。感恩节那天,当我把礼物送出去的时候,妈妈激动地亲了我,说:“谢谢儿子,我的儿子长大了。”而爸爸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惊喜:“嗯,谢谢儿子!”看到爸爸妈妈开心的样子,我也很开心,心想:以后要多带给父母惊喜,多交流我与父母的真情。

高中记叙文事例 篇10

(一) 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

小说由于其丰富的类型、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独特的立意, 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在现实中, 小说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所以, 经过教师的引导, 将小说中叙事的技巧和特点进行讲解, 并与记叙文的写作进行联系, 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和写作的兴趣, 从而为记叙文写作教学奠定基础。

(二) 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小说的取材来自各个方面, 从自然社会到人文社科, 涉及很多方面, 立意也很多样, 这就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说的故事情节往往围绕生活中的一个小人物、小故事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场景展开, 这在另一方面也启发了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观察身边事物, 做一个有心人。

(三) 为写作增加新意和亮点

一篇优秀的作文, 不仅要有成熟的叙事手法和优秀的描写, 还需要有新意和亮点, 这样才能够抓人眼球, 使得自己的作文在大批作文中能够脱颖而出。而小说在记叙文中的引入, 能够有效地做到这几点。首先, 小说的立意和选材多比较新奇, 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独特构思往往能够启发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也从独特的角度进行构思;其次, 小说也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 小说的深刻性突出彰显了它的价值, 学生在思考中可以逐渐意识到作品个性的重要性, 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将这项能力慢慢得到提升。

二、如何提高小说与记叙文写作教学结合的有效性

(一) 挖掘并借鉴小说中有利于记叙文写作的因素

1. 学习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技巧。

记叙文写作中, 人物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而人物的刻画成功与否, 也是评判一个作品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对于记叙文写作来说, 教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人物刻画的重要性, 积极挖掘并借鉴优秀小说作品中对于人物刻画的技巧。

小说中刻画人物的主要技巧和手法主要包括语言刻画和动作刻画两种, 这两者各自如何更好地在记叙文写作中应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是写作教学中的重点。

2.学习小说中情节安排的技巧。

巧妙合理的情节安排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构架, 支撑着一部作品的完整表达。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寻找合理的方式并不断创新, 通过对小说中优秀的情节安排进行赏析,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节安排的技巧, 并且能够合理运用之。情节安排的主要形式有:巧设伏笔、利用线索等。

3.学习小说中景物描写的技巧。

环境描写对于环境的渲染和人物衬托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记叙文写作的主要部分, 环境描写的水平也深刻影响着作品的整体水平。在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出色的环境描写, 这些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环境描写的能力。

(二) 优化教学方法, 有效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取材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鼓励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美,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情感。让学生怀着一颗炙热、友爱的心去生活。只有学生真正对这个世界感兴趣了, 他才会有兴趣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而细致的观察往往能为学生的作文带来丰富而独特的写作素材, 这是一篇作文的主干和基础。所以, 教师要做好写作教学,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取材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模仿与练习。

优秀的小说作品是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而要将小说更加有效地与记叙文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首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优秀的小说作品进行鉴赏, 在鉴赏的基础之上, 组织学生对优秀的作品进行模仿, 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情节构思和立意方面的技巧, 而模仿则是学生将这些技巧进行实践的第一步。在模仿之后, 就要进行写作的练习。只有多进行练习, 才能够使写作技巧更加成熟, 教师要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认真的评价, 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之处, 并辅之以鼓励, 使学生在高度的积极性中取得进步。

3.加强学生的作品交流。

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它将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予学生, 学生互评作文并发表自己观点, 不仅提高了学生写作积极性, 也让学生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他们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并及时反思与改正, 从而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

三、结语

小说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问题形式, 它具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 对于语文写作特别是记叙文写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相比于初中来说, 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时, 教师如果能够将小说教学融入其中, 充分发挥小说文学作品对于记叙文写作的积极作用, 这将会大大促进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摘要: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小说教学与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融合对于两者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针对如何将这两者有效结合进行探讨, 并寻找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说教学,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施清杯.小小说在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学刊, 2011 (12) .

高中记叙文 篇11

我小的时候很孤僻,记得家里大人说我七八岁那个时候整天就自己和自己玩。家里附近也不是没有和我岁数一般大的小孩,但我从来都是嘴笨行动又不怎么敏捷的那个,自然玩乐的心思也就渐渐淡了。

我现在就只记得自己那个时候喜欢往天台上跑,不是因为那些个植物或者鸡鸭。它们是听不懂我说话的。自然也不知道我的喜怒哀乐,也不能分担我的快乐和忧愁。

我喜欢天台是因为天台有一堵墙。是灰色,不和家里其他那种惨白的颜色一样,我每天放学后偷偷拿教室里几只粉笔头就是我一天最大的快乐。因为我有了能在墙上写写画画的工具。我记得那个时候我老写一些童话故事在上面。每个故事的主角都是我自己,故事里的我可以去各种各样的地方,有很大的本领,最会的一种本领也是我常常加给自己的一个本事是我可以飞翔。

我真的很渴望飞翔。那个时候家里除了父母,我没有朋友,小时候的我认不了多少个字,我只能自己给自己想象一个世界。可以飞的话,我就可以在云层里穿梭,我可以花很少的时间去到学校,我可以去看看电视机里的外国人,我可以在天上看看城市的夜晚,或者待在树林的上方,躺在云朵里细心听底下虫子的低鸣。

不得不说儿时的我是孤独的,也是自由的。我还喜欢在天台上做一件事情。就是坐在小椅子上看夕阳。我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我怎么活的跟五六十岁的老大爷一样老气横秋,有种孤胆大爷的架势,但是我就是很喜欢看太阳渐渐的沉下去的感觉,内心感到很空。不久之后我上学了,学了一篇课文叫做和时间赛跑。我就知道那种感觉叫做什么。我就知道我那个时候看夕阳面对的是什么。

是时间。

时间这种东西也摧毁了我家的天台。因为在我上初中之后,我们家就搬家了。我们搬到小区里,没有天台,从此只有阳台,每次我想一个人在阳台上待会的时候,我妈就会嫌我碍手碍脚,因为她要收衣服,还要把阳台上摆的一些蒜苗浇浇水。

高中优秀记叙文 篇12

作者:安 宁

在一个公园里,我遇到了他们。男人长得很丑。五官像是被某个孩子随手画成的,连修葺都无处下手。而左边的脸颊,还有一道难看的烧伤疤痕。站起来去丢垃圾的时候,右腿还轻微地瘸着,从侧面看过去,矮小瘦弱的他,犹如一株营养不良的灌木,长在树木葱茏的林中,既看不到头顶的蓝天,也无法深深地,抵达泥土最丰厚的一层;而路人呢,则每每都用镰刀或者拐杖,毫不留情地,将他奋力地拨开或者砍掉。

而她,则是个盲人,每走一步,都需要他的搀扶,除了用耳听着游 人在喷泉前兴奋的尖叫,用鼻嗅着周围的花香,这个公园于她,似乎有些多余。她既不能欣赏似锦的繁花,也不能像其他女子一样,打着漂亮的花伞,怡然自得地在园中散步。她所能做的,只是倚靠在他的身边,晒晒太阳,听听鸟叫。

几乎每一个走过的人,都会一脸同情地看看这一对特殊的夫妇。投向男人的眼光,大多是匆忙中带着点不屑与高傲,似乎他就是面镜子,不仅可以照出路人的荣耀,亦可反射出他的丑陋与卑微。投向女人的视线里,则基本是同情,想她眼盲本已不幸,此生还要与这样一个被社会视作边缘的男人一起度过。甚至,更为可怜的是,别人丢 给他的白眼和嘲弄,她从来都看不见。

她显然是渴了,听到叫卖雪糕的,便笑着朝向他,像一个嘴馋任性的小女孩,让他去买。他不知说了句什么,竟是让她咯咯笑着轻轻捶了他一拳。不管他说了什么,在路人的眼里,那一刻的她,犹如一朵娇羞的莲花,嗔怒里满含着妩媚的温柔。

他朝卖雪糕的摊位走去,她则侧耳倾听着他的脚步声,又用空洞的眼睛,看着他的背影。摊位前聚了很多的人,他耐心又焦虑地站在人群的外面,一边瞅着冰柜里飞快少下去的雪糕,一边回头看着不远处安静坐等着的她。人们就像在看 一个天外飞来的外星人。更多的人,自动地闪开来,不是为他让道,而是不想与他站得太近。

他就这样在别人淡漠又锐利的视线笼罩里,掏出两元钱,放在柜上,转身挤出了人群。

他脸上的表情,随着走近女人,变得愈发地柔和起来。等到坐下来,替女人剥开雪糕外面的包装时,他的眉眼里又重现昔日柔软清亮的底色。那支雪糕,他们你一口我一口地吃了许久,一直吃到阳光薄薄地洒落下来,轻纱一样,将他们环拥住。等我再一次经过他们身边时,他正牵着她的手,朝一个水池旁走去。在那里,他很认真地扶她蹲下身去,而后为她洗着手上残留的雪 糕的汁液。那一刻,他们互相倚靠着,水中的倒影,晃动着,犹如一池盛不住的幸福。

乡村不言谢

作者:饮 者

也是猛然间发现,在我的故乡,那个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里,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谢谢”两个字。

在儿时的记忆中,邻里之间相互借东西是很常见的,借劳动工具借针头线脑借柴米油盐。每次借的时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有借的忐忑和不安。

“他大叔,你家的犁子在不在?我想把东头的地犁耙犁耙。” “他大婶,我家的黑线用完了,你有没有?”

“今天来客,油瓶空了,先给我倒点儿。”

被借者绝没有丝毫的优越感,忙把东西找出来,送到人面前,还要说上几句体贴的话。

“你真勤快,闲不住,隔天我也得把地犁犁,别耽误了安种。”

“线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拿。”

“我也搞过这样的事,那次晌午头来客,盐没了,我还是到张老婆那儿拿的。”

别看东西小或者少,必定要还的。还犁的会高声问:“他大叔,犁用完了,放这儿好吗?幸亏犁得及 时,不然赶不上墒情了。”犁的主人会让还犁的坐一会儿,忙着去拿烟,好像借东西的是自己。

还线的主妇会在唠完一会儿嗑后,在要回的时候,把东西掏出来随处一放。主人会责怪:“你看你,这点儿东西还拿过来,真外气!”主妇会说:“有了,没有我也不会还你。”

借油的会打发孩子还东西:“俺妈说,这是俺家刚榨的油,让大婶你尝尝。”大婶会撵着孩子给他点儿黄瓜之类的东西吃。

在经常发生的借和还中,乡人虽然不说谢谢,但都通过默契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了出来。在乡人眼里,“谢谢”这两个字,有点 儿别口、自白、浅显、夸张,与土地的自然和质朴不相称,如果说出来,就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也变得更生分了。

记得我读初二的时候,村西头的潘家十多岁的孩子突然昏死了过去,当时潘家男人又不在家,听到潘家女人的喊声,正在地里劳作的“黄麻子”飞奔到老潘家,背起孩子就往邻村赤脚医生家跑。七八里的乡间小道,干瘦的黄麻子在负重几十斤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狂奔到村医家,及时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老潘家为了感谢黄麻子的救命之恩,专门挑了良辰吉日,邀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拿着炮仗,背着礼物,到黄麻子的家。在弥漫着好闻的硝烟味中,被救的潘家孩子在父亲的命令下,扑通跪在黄麻子面前,嘣嘣磕了3个响头。黄麻子手足无措地转着圈子,一个劲儿地反复埋怨着老潘:“你这是干啥呢,干啥呢„„”老潘大声说:“孩子的这条命是你给的,你什么时候要,他就得什么时候给!”自始至终,我没有听到一个“谢”字。

后来,我到了城市,听惯了谢谢,也习惯说谢谢。

前段日子,父亲身体不好,我回去看他,见邻居大娘也来探望,还拿了十多个鸡蛋。送她出门时,我下意识地说:“谢谢你呀,大娘!”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 凝视:母亲用过的„„

作者:李汉荣

时间和生活浸过的地方,都是深渊„„

顶针:一生的戒指

它不是装饰,虽然很像装饰。远远地看,在灯光和日光下,母亲的某根手指闪着光亮,那是母亲戴着戒指—顶针,缝衣、补衣、绣花、纳鞋„„做针线活的时候,母亲就戴上它,戴在那根最辛苦最忠厚的手指上,一般是右手的中指上。

最繁杂的活是为一家人做过冬的棉鞋,鞋底很厚,民间叫做“千层底”,因为晴雨都要穿,鞋底薄了不保暖还会渗水。多半寸厚的鞋底,都由碎布层层叠起,每层都用 糨糊粘连,然后用密密的针线穿凿,上面纵横排列着数百上千个针眼。

你能想象,在这项制造温暖的工程里,母亲的手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受到的伤痛。针引着线,线随着针,穿过“千层”的雾,“千层”的夜色(因为母亲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专注地做针线活),然后到达鞋底的另一面,到达生活的另一面。针和线在紧张的穿越后,每每是颤抖着到达另一面的,这是它们的驿站,稍息之后,它们又将深入生活的底部,重往另一面,然后再返回来。

在这个驿站里,迎送它们的是母亲的手指,也是那枚刚毅的顶针。顶针,是的,是顶—针。针有时也不愿见缝插针了,生活中,飘逸的绸、富丽的缎极为罕见,更多的是褴褛的片断需要补缀,坚硬的细节需要穿凿。就这样,同样是金属做的,顶针必须去顶那根针,顶它,支援它,让它不要中途退下来;用力,再用力,到鞋底的那面,到布的那一面,到衣服的那一面,到生活的那一面,去看看,再回来,认认真真缝补日子。

顶针上密集的凹坑,是金属的伤口,它以提前预备的伤,承受更多的伤;它以先天的痛,承受后来的痛。

而十指连心,顶针也是,一颗忠厚隐忍的心的造型。当命运的针 线无数次穿过来,母亲的心,该留下多少密集的针眼? 这沉默安详的金属,因藏纳着如此密集的痛点,如此密集的目光和心情,它应该是世上最珍贵的器物。

所以,母亲即使不做针线活的时候,也戴着那枚顶针。

它是伴随母亲一生的戒指。它是浓缩的星河,绕着母亲的手指旋转„„

让我走远看看你

我是你生命的延续,命运之神在我的生命之日起变用学院的长绳 将我和你绑在一起,挣不脱,撤不断,我们紧紧相拌十八年,却固置身太近,使我这十八年的晨光和黑夜中感受不到我们之间真实存在的温暖后中的那个“爱”字。

以后啊,让我走远看看你。

很小的时候,别的孩子被家人捧在手心的时候,别的父母还小心翼翼地牵着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你让我拿起人生中的一杆“枪”,教我写字,我当时不懂为什么要学这个,你没法向我说,它的重要性。暴躁的你只会将我一把提起,丢在 无人角落里。挥起沉重的大笔,书写我人生真谛!然而当我被老师表扬时,拿起我的本让同学们看时,我突然发现这一技之长,竟如此有用,而此时,我已原离了你„„ 小学的时候,别的孩子还举着棉花糖坐在单车后座时,我早已开上了我的宝马,记得我哭喊要求买了一辆自行车时,你却一口回绝。我偷偷地骑着别人的破车在破路上,自己找平衡。我只练习了一个上午便会了,从此我踏上了自己的人生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自 强的你,我学会了骑车,只会觉得那是天经地义,遗憾的是:为什么我当时那么傻?如果我不自学的话,就有可能骑上自己的新车,长这么大我从来都没骑过童年与弟弟相比,他幸福多了!

初中的时候,我独自骑者单车早上天还没亮就踏上了征途,我达到了如风纯清的地步,就算闭着眼睛骑都知道哪里有个沟,晚上由于要补课,你骑着摩托车来接我,为我照亮前方的路,使我感觉有了靠山。黄天不负有心人,我不负众望,考上了市重点,人生如戏。第一幕才刚开始,上了高中,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没有你,就来不了这所学校。我知道难处,当我在高级的教室里上课时,你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动,虽然你暴躁,但是我知道每个家长都比孩子还着急,都有好强心,好强如你。知识在偶尔见面时责备我的功课,那是如羽毛般苍白无力的记忆。让我在那么近的距离里深深然恨着你,当然升入高中亦能平稳地坐在教室里时,我又感谢你,我突然发现爱的 竟能如此激励一个人成长,而此时,我已远远离了你。

当你送我回学校时,我坐着车的前排座位看着反光镜里你那眺望的身影,我渐远地望着你,见你迟迟不肯离去,我突然觉得你已苍老了一个世纪。

父亲,我亲爱的父亲,过去的十八年,我们相离得太近,因而感受布道爱的存在,那么以后,让我走远看者你,也许,也许在某一天,我将远离我的家乡,原离你,请不要怪我,怪我的自私,因为,我要 寻找我的梦,我的理想。让我走远看看你,看看你是如何用自己坚实的臂膀,为自己的儿女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心中的画

那年冬天,要比以往冷一些,爸爸突然说想带我去长城,我转过脸来,问:“为什么啊?”“没有为什么。”“哦。”

坐在车上,窗外的景物太多,飞逝得太快,根本来不及看,弄得我眼花缭乱的,慢慢地,我睡着了,只是醒来就在长城脚下。

爸爸望着远处,脸上带些微笑地问我:“孩子,有信心爬上去吗?”“哼,这还不简单,我一口气就能爬完整个长城!”“那咱们开始爬吧。”我喜滋滋地跑到长城上,一个劲儿地往上跑。地上还有点儿积雪,我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吃了满嘴的雪,雪很冰,冰的我牙直疼。我爬了起来,看着身后的爸爸一动也不动的,想着:爸爸为什么不来 扶我呢?我摔得很疼啊!这时爸爸俯身问我:“还爬吗?”我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大喊到:“不爬啦!不爬啦!一点儿都不好玩儿!”“那刚刚是谁说的一口气就能爬完整个长城啊?”“那„„那是刚才,不是现在。”我尽力为自己找借口。爸爸伸出手,看着我说:“来,再陪爸爸爬一会儿吧!”“那好吧,就一会儿。”我答应了。爸爸边走边问我:“你为什么摔倒了一次就不想爬了呢?”“因为摔得很疼,如果再摔倒了,那不是更疼。”爸 爸停了下来,指着脚下的一颗小草,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看,它这么弱小,却在这里茁壮地成长,虽然饱受磨难,夏天干枯可能会死,冬天寒冷可能会死,被无数人踩过也可能会死,难道它不疼吗?它之所以能茁壮成长,是因为心中有个信念:我要开花,我要结果,我要向人们证明我不是这么轻易就被击垮的!摔倒了再爬起来,重新走一次,不怕困难和疼痛,要坚强。孩子,我再问你一次,你还想爬吗?”当时我还小,听不懂这么深奥的话 语,但我却明白,爸爸想让我坚强,勇敢,我坚定地点点头,拉着爸爸的手向前跑去。

那一年,长城上的小草和爸爸的话成了我心中的画。

时间像箭一般,像水一般过去了,一眨眼我已经长大了。去年过年,我们回到了老家——随州。

那里山很多。

由于几年来没和爸爸一起呆过,我们之间没有话说。爸爸走了过来,还是当年那样的语气:“我们去爬山吧。”我迟疑了一会儿,说了声:“嗯。”一路上,我们没说话,他走他的,我走我的。欣赏着山上冬天的景色,沐浴着洒下的阳光,真是美妙啊!爸爸把我叫住了,对我说走小路。我也只好跟着他一起了。爸爸让我先走。虽然是冬天,但山上还是有很多杂草,里面肯定也有些蜘蛛之类的昆虫,我害怕它们,只好咬咬牙,硬着头皮走了过去。爬着爬着,我累了,脚步有些缓慢,爸爸在后面鼓励我:“我这把老骨头都能爬的动,你还那么小,精气神儿多着呢!加油,坚持就是胜利。”我努力地爬,终于到山顶了。当时真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啊!爸爸站在一旁,问我:“目的地到了,有什么感想吗?”我看着前面的山对爸爸说:“很美,很舒服。”爸爸也朝前方望去:“看那边,那边还有很多山我们没翻过,可能是大山,也可能是小山丘,但你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吗?”我很坚定地说:“困难。”“对,就是困难,我们翻过了这座山,那边还有一座山会等着你,你现在长大了,生活或是 学习上都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但不要害怕,其实,它们就是大大小小的山,你要一一克服它,把它当做磨练身心的一个过程,等你翻过困难,越过挫折,迎接你的将会是一束灿烂的、耀眼的黎明的曙光。”我的嘴角微微扬起,目光注视着这一切,我懂了爸爸的话。

去年,又是我和爸爸两个人,山上的景致和山那边的眺望成了我心中隽永的画,当然,也还有爸爸„„

一季梨花 一生情

暮春又至,清明节也随之而来。又踏上了那条久违的道路,说不出是熟悉还是陌生,在外求学的我多少年没有再次踏上这条归乡的路?曾经弯曲的道路如今已变得笔直畅通,曾经的泥泞如今也变得整洁。道路两旁的树木也彰显宁静,在清明节的凄清氛围里增添了份肃穆。

故乡早已不是曾经的破旧,如 今,红瓦白墙的三层小楼也比比皆是,在清明节的宁静氛围里也显得格外淡雅。相比之下,一个杂草横生的院子,两间破烂不堪的房屋显得格格不入。那便是曾祖母生前居住的老屋,幼时的我经常嬉戏玩耍的老屋,曾祖母去世后,屋子便没人居住了,也无人清理,更显凄清。木门上挂了把铁锁,那把铁锁在风寒日露中早已锈迹斑斑,正如曾祖母的一生,饱经沧桑。木门前枣树下的石凳,依旧光滑,但却布满灰尘,曾祖母辞世后,便再没有 人记起当年的石凳,它早被人们淡忘了,但此时我见到它,却是那么亲切,就如失散多年的老友重又相逢。眼光迷离中,我仿若又看到我那年迈的曾祖母手持蒲扇,端坐在石凳上翘首而盼,等我归来。老屋的陈设是怎样的我早已记不起了,但曾经的点点滴滴却历历在目。

曾祖母生于乱世,从未受过教育,但我却知道,她是非常渴望知识的,当我坐在门前的石凳上朗读刚刚认识的汉字时,曾祖母便会停止手中的忙碌,认真听着,仿佛那 些汉字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符。听着听着,她会跟着我的朗读时不时张张嘴,但又不会出声,待我读完,她总是喃喃地说:“娃子,你以后要好好学习,多认识字,多做文化,有了文化才能做很多事情,我就没文化,一辈子没本事,你要向你曾祖父学习,你曾祖父就有文化,会写很多字„„”,曾祖父走的很早,可每当曾祖母提起他时,便会露出灿若桃花的笑,她眼中的柔情使我动容。两位老人没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誓言,也没有“一 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然他们却有曾经平凡的生活与细微的关怀。

曾祖母是极爱我的。曾祖母的脚很小,他喜欢光脚走在乡间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我也总是学她的样子,光着小脚一路跟着她。这时,曾祖母就会像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拿出一颗糖或者几块饼干,喜滋滋的看我吃完,然后作为奖励给我讲故事。不,她讲的不是故事,她讲的是她亲眼目睹的事情,是她曾经的记忆。记忆中曾祖母是非常厌恶战争的,她深知战争带来的后患,很

多战士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战争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说起这战争,我仿若看到了曾祖母眼中的泪水,因为曾祖父也是牺牲在冲锋的路上。透过曾祖母的泪水,我仿佛学到了更多。

暮春的风又起了,幽幽梨花香迎面而来,沁人心脾。老院的墙低矮,不及我的身高。我一仰头,便看到了院内的一树梨花,在轻风的轻抚下悠悠洒洒。那便是曾祖母一生都至爱的梨花,如雪般纯洁无瑕,八年前,曾祖母就是在梨花飘落的

时节离去的,带着一脸安详。此时,梨花烂漫如旧,却再也无人观赏。

我想,梨花的阵阵清香,一年复一年的开放,也许就是曾祖母对我隽永的叮嘱和温馨的陪伴吧!我站在纷纷飘落的梨花中静默回溯,眼前总浮现曾祖母那张饱经沧桑却又无比慈祥的面庞,此时,清明时节,我才明白,曾祖母早在我心中扎根,我会用一生铭记我的曾祖母,我的亲人。

一季梨花开,一生情谊深。唯愿曾祖母在另一个世界观花开如

旧。

一碗大米饭

幸福如一抹浅浅的雾,淡淡的飘在天涯,飘在村东的路口,与那个破旧的屋里的大米饭的香味融合,弥漫在我的心窝。为了它,我曾等了一个夏天,等了一个童年。而此刻,它竟像一笛箫音,轻轻回响在我心灵的深处„„

小时候,家里很穷。穷人的天

空在记忆中是灰白色的,而穷人总是有一双哀伤的眼睛,那是在他的孩子们咕噜咕噜地喝稀饭的时候。

那年,外婆害病了,为了外婆,母亲借来了一升大米,细粮在当时是很奢侈的东西。每天早晨,母亲蒸一碗白稠稠的大米饭,然后一口一口给外婆喂下。每到此时,我就蹲在墙角咽口水。孝敬的定义就是把好东西留给外婆吃吗?那时,我常常这样想,直到有一天„„

那天,天气晴朗得可爱。早上,照例是一碗大米饭和我们的稀饭,35 而外婆因身体不舒服没有起来吃饭,母亲急着去地里,临走时叮嘱我喂外婆。望着端过饭碗的瘦瘦的我,外婆说:“乖囡,外婆不想吃,你去吃了吧,啊?”外婆和蔼地抚着我的头。“哎!”我满心欢喜,忙不迭地端走了那碗我梦寐以求的大米饭。但就在这时候,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简单的思维告诉我:“这是外婆的饭,我不能吃!”就这样,我痴痴地盯着那碗大米饭,窗外的阳光,小鸟鸣啾,全都变成了一碗碗的大米饭,在我眼前晃动。

有好几次,我都差点忍不住了,一碗大米饭的诱惑力当时真是不亚于吸引一根针的那块大磁铁,而它又仿佛一个女妖,美丽地谄媚地笑着,想要一口把我吸进去似的。而我就端坐在那儿,在吃与不吃之间徘徊,耳边不断地响着一句话:外婆的饭,我不能吃„„

门“吱”地被母亲推开了,我扭过头去,看着母亲:“娘,外婆的大米饭我没吃。”我的嘴一撇,想哭。母亲怔怔地看着,突然像明白了什么,紧紧地抱着我,大滴大

滴的泪水滴在我的脖子上。那一刻,我知道,我做对了;那一刻,我好像突然长大了。因为我终于可以承载着母亲的眼泪了。窗外的阳光斜射进来,暖暖地照在我和母亲的脸上,屋里一片淡淡红色,在这静谧中,我尽情地分享着母亲的泪光„„

那一年,我8岁。小小的我,像是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没错,就是这样的。我清楚地记得,外婆去世的那天晚上,我梦见外婆就站在我面前,手里捧着一碗香喷喷的

大米饭„„

序曲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第一章:成长之路

他,叫路,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大概是因为名字的缘故吧,他从小就对村口的那条小路情有独钟。他没有什么玩伴,于是小

路便成了他最大的乐趣。春天,小路的两边长满了野花野草,他便坐在小路上,去嗅那些花香,看那蝴蝶在草丛中飞舞;夏天,瓢泼大雨从天而降。雨后,小路的泥坑坑里蓄满了雨水,他便在这小水塘中扑腾着两只脏乎乎的小脚丫,溅起欢快的水花;秋天,小路上落满了枯叶,他便一片一片地把它们捡起来,对他们说悄悄话;冬天,小路上铺上了厚厚的积雪,他便在小路上建起一座又一座冰雪城堡。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小路深深地刻下了他成

长的足迹。

第二章:求学之路

他,上学了。于是,他不得不走十几里的路,到另外一个村子里的学校去上课。因为,那是这附近几个村子里唯一的一所学校。自从第一天踏上求学之路,他就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做个有出息的人,走出这贫困的小山村。”从此,在村口那条小路上总能看到他匆匆的身影:早上,天还没亮,他就匆匆地去;晚上,天都黑了,他又匆匆

地回。求学的道路是艰辛的,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波在求学之路上。终于,他考上了省城的大学,成为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学费是全村人凑的。他走的那天,全村人都来到村口送他。接过村长手中那热乎乎的几千元钱,他又一次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改变家乡的面貌。”肩负着全村人的希望,他坚定地踏上了求学之路。

第三章:犯罪之路

他,做官了。也许,正是因为他那倔强的性格吧,他是不会在任何事情上服输的,他总是要自己做到最好。也许,命中注定他这样的人是肯定会出人头地的。总之,他的愿望实现了。他有出息了,小山村也在他的带领下发展起来了,就连村口那条泥泞不堪的小路也被修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了。那天,他在许多人的陪同下回到了家乡。正当村民们张灯结彩,欢庆他回来的时候,人群中却闪出一群穿制服,戴大盖儿帽的人,把他带走了。他

走在那焕然一新的家乡的小路上,不由得流下了两行悔恨的眼泪。从此,他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他犯罪了,是受贿罪。

尾声

路,要靠自己去走。

一地梨花

当岁月流转与时光轮回都无迹可寻时,你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藏在时光长剧的背后。(设置悬念)

这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一个除

了两脚泥巴,除了做生意总亏本,除了训斥我的虚荣而只有一种品质的他。

父亲这时候正在做什么呢?是在梨花树下闭目养神吗?梨树„„(欲言又止的笔调,引出动情点)

家里庭院的梨树,高不过数尺,叶疏花迟,可这丝毫不影响父亲对它的喜爱。所以这梨树依然能顽强地长着。前几年父亲承包了果园,春天那会儿,满山遍野的梨树、果树都开着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梨树最多,父亲整天泡

在园子里费尽心思。(细腻的描写为抒情铺垫)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谁想到快到手的钱又叫财神给夺回去了:虫子在梨皮里直钻到梨核,整个梨表面讨人喜欢,可实际上„„有人劝父亲,不是同那客户签了合同了吗?你用纸袋一包,然后„„父亲的脸沉下去了。(叙述急转直下,尴尬的状况让父亲陷入二难境地,父亲究竟如何选择,读者拭目以待)

那些日子家里正难捱(转入舒缓的插叙,为父亲的选择增加难

度):我在城里上学家里要花钱,哥的婚事也快要办了。这一切使父亲茫然不知所措。我看得见父亲额头上那牢刻着的惨淡,眉毛似乎塌了下来,压得眼窝都深陷进去。父亲没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整日在台阶前坐着,望着满山的梨树发呆。(铺叙父亲在诚信与利益选择面前的痛苦,描述中饱含怜爱之情)母亲怕他钻不出牛角尖,背着父亲把梨转手了不少。可纸里怎包得住火。于是,有一天该发生的终于发生了。声音从断断续续到高高低低,继而

咒骂,哭诉,沉默。没几天,父亲把一个人领进屋里,把几千块钱摊到桌子上说,兄弟,这钱你拿走,算是赔偿,卖不了的,我拉回来„„(笔触简练,了了几笔交待了一系列事情,其中蕴含的情与爱,留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我的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在生意场上从来没有痛痛快快地赚过大钱。他埋怨自己文化低;邻里说他讲信用讲得过了头。在农家的饭桌上,父亲与我面对时,我只有低头扒饭的份。他看不起我说

话不算数诸如和人约好时间却总迟到等等。我不愿承认,但我在改。所以,我更喜欢观看他的背影,没有拘束且让人由没有想到无限去,把这诚信在无际的时间空间中舒展来回。(通过对父亲的追述,渲染了父亲诚信的可贵品质,)

梨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都说落尽梨花春又了。可因了父亲的诚信我却说零落的梨花,飞珠碎玉,它盈盈而生着这个老农民品质的光泽即使零落成泥,哪怕碾作灰烬,它也香如故!

上一篇:我喜欢的一本书初一作文下一篇:拜访记事拜访教授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