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十种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政治生态十种(精选6篇)

政治生态十种 篇1

中新网4月1日电 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邱炜煌的署名文章,列举了政治生态的十种“常见病”,并指出净化政治生态,需先找到政治生态受污染的根源,对症下药,及时治理。

文章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改进工作作风,就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面对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态受到了污染,需要对症下药,及时治理,构建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文章指出,净化政治生态,先得找到政治生态受污染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当下的政治生态,应根治以下“常见病”:

一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买官卖官是最大的腐败,“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已成为一些地方干部升迁的潜规则。在这种潜规则支配下,卖官者权力寻租,甚至明码标价,买官者投其所好,钱贿、色贿、雅贿无奇不有。所以中组部曾对买官卖官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提出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是“拼搏不如拼爹”的特权现象。“我爸是李刚”,一语道破了当今拼爹的社会病,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领导干部“明里暗里为子女亲属升官发财奔走的,以权枉法的,不乏其人”,这是封建社会“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任其发展,我们社会就没有公平正义可言,我们的事业就不能生机勃勃。

三是“能力不如关系”的关系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质资源稀缺,加之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升学、就业、考公务员、评职称、提拔、买房子、打官司、出国等等,都要拉关系走后门,于是乎经营关系进“圈子”现象盛行。这种“无人不求人、人人都被求”的“中国式求人”往往挑战法律尊严、政府公信力、社会公平和市场规则,必然导致权钱交易、人身依附。

四是“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投机钻营。常言道:“君子做事,小人‘做人’。”这里所谓的“做人”是指琢磨、算计人,拉关系。品行正派的人把精力用在事业上,心术不正的人则把心思用在投机钻营上,现实生活中会做人比会做事跑火,“琢磨事不如琢磨人”成了一些人的金科玉律。如果让“只琢磨人不琢磨事”的投机钻营者得利,那老实人就必然吃亏,“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五是“干的不如看的”的论资排辈。时下一些地方存在五花八门的“机关病”:止步不前的“恋旧病”、敷衍扯皮的“推诿病”、萎靡不振的“懒惰病”、麻木不仁的“冷漠病”、华而不实的“漂浮病”、只说不做的“空谈病”。沾染了这些“病”的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习惯于当看客、评论员,对干事的说三道

四、品头论足,甚至横挑鼻子竖挑眼。事业需要实干家,只有鼓励探索,宽容失败,不让干事者吃亏,才能真正形成实干兴邦的良好氛围。

六是“做事不如作秀”的形式主义。有的地方患政绩饥渴症,不顾经济条件和发展实际,不惜举债集资,甚至挪用救灾款,竞相建设“形象工程”,为自己积累升迁资本。有的地方“打造典型”,把所谓的“农业示范园”、“农民别墅群”等集中“秀”到公路边,以期上级领导“一目了然”,却往往丑态百出。一些领导干部还不满足于“政绩”突出,还要想方设法“策划”、“包装”自己,展示“个人魅力”。官员作秀,实质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七是“摆平就是水平”的伪稳定。基层干部中流传这样的顺口溜:“稳定就是搞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一些同志把它作为领导学说的真谛。领导干部需要关心同志、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并提高协调能力和沟通艺术,但不能搞无原则的妥协、无法纪的放纵和有失政府公信力的迁就。上级机关要关心基层、主持公道,正确对待媒体批评,依法治理“告恶状”现象,为基层干部坚持原则、大胆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

八是“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由于存在片面“以票取人”问题,一些干部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把“圆滑”视为成熟,把“世故”当成稳重,滋长庸俗的坏风气。一则放弃积极的思想斗争,“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批评下级放空炮”。二则讨巧卖乖,通过不正当手段联络感情,增加选票。三则回避矛盾,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

九是“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经济学有一个著名定律叫“劣币驱逐良币”,说的是成色不良的铸币与成色优良的铸币在市场上一样流通,人们往往将“良币”收藏起来,久而久之良币会逐渐退出流通,而市面上流通的都是成色不良的劣币——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这一定律也存在于一些政治生态不良的地方和单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优胜劣汰,是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如果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政治生态,那干部队伍中的“优者”也会被逼成“劣者”。

十是“不怕犯事只怕‘出事’”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出事”就是用党的纯洁性要求对照自己、检点自己、令行禁止、把握底线。一些地方只怕“出事”不怕犯事,势必助长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导致攻守同盟的抱团现象,产生有案不查的地方保护主义,形成滋长腐败的“政治生态”。因此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和谐稳定”,执纪主体不作为,处罚标准不统一,使“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成为一句套话。

文章进一步指出,净化政治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首先要强化领导干部的荣辱观。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弘扬正气,鞭挞落后,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权力,平心处事,诚心待人,倾心尽责,为民服务。净化政治生态要从我做起,不能坐而论道,坐等别人改变面貌。

其次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政治生态建设既需要思想引导更需要制度监督,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机制、选人用人机制、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机制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等,使各项工作在制度框架内阳光操作、规范运行。

再次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净化政治生态,选人用人是关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批评空谈者,追究诬告者,宽容失误者,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科学把握“群众公认”,防止片面“以票取人”;落实干部监督制度,坚决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斗争,依法依纪打击拉票贿选风,显示净化政治生态的坚定决心。

政治生态十种 篇2

一、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近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价值观教育主要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开始关注生态教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并逐渐成为热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释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通过其职能方式运作,建立在生态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以及行为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的作用和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的价值,可分为零价值、正价值与负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注重其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忽视了生态价值,这样就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零价值。如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人们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生态系统起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正价值。相反,如果人们选择的是破坏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负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主要表现

1. 个人价值——塑造生态良知、培养生态审美。

生态良知指人类对自然尽义务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是生态环境状况对人类提出的内省性要求,是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结果。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塑造生态良知的重要方式。生态审美指以生态价值为取向的审美,是以人和自然两个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美学考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通过头脑中对审美对象的美好遐思,使人的意念超越特定事物的直接性和局限性,从而实现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价值领悟。

2. 社会价值——培养生态共识、激发生态责任感。

思想政治教育应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使人们理解物种是自然界的各种因素长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演化来的,生态平衡不能破坏。因此,生态意识的培养就是培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思想,并使之成为一种共识。生态责任指人类对自己的生态道德行为的善或恶所应当承担的一种责任。一方面是人们在履行生态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应尽的职责,另一方面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过失所产生的自我批判、愧疚感,以及应有的责任感。今天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毋庸置疑是人类自己酿成的,所以人类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负责。

二、生态文明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目前,生态危机已经十分严重,要化解当前的生态危机,需要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思想支配着人的行为,因此,要改变人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人的思想。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人的生态观念,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生态文明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凝聚人心

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凝聚人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方向引导以及目标指导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切实地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群策群力,探索正确的认识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的方法与途径,寻求最佳的发展方向和最佳的生存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社会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生态文明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理想信念

在任何社会,人们都会憧憬美好的生活状态,其思想和活动受到内在的驱动力的影响,这种内在的驱动力指的是理想信念的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正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从而使各种利益和矛盾得到协调。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进程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作用,引导人们关注、思考并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内化与外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的保持和转变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授的生态观念只有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稳定的价值准则与行为,并外化为有现实意义的行为习惯,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内化的方式方法

1. 丰富教学内容,强化生态观教育。

将生态观教育引入课堂,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潜移默化地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感,或者通过讲座的方式普及生态理论知识,开展环境法规教育。同时,还可以开设选修课,利用自然环境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在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中开设环境社会科学等课程。

2. 推广全民化的生态教育。

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建设和发展全方位的生态教育体系。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传播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以此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3. 实现终身化的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生态教育应当从始至终贯穿人类生命的全部过程。将生态文明教育写入相关的教材,让受教育者知晓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有力的贡献。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外化的途径

1. 加强生态法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立法机关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吸收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同时,要加强宣传,在全社会普及法律知识,以弥补生态法制不健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法必依,认真执法才能体现法律法规的作用,因此要加强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制定出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以此来保障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

2. 推动生态科技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生态科技是科技发展的全新理念和导向,其核心是研究开发无毒、无害、无污染、可回收、可再生、可降解、低消耗、低排放、高效、洁净、安全的技术与产品。传统科技的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生态科技能有效克服这些缺点,兼顾生产的高效率与低消耗,并且始终在寻求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在推动生态科技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发展处理防治废弃物的技术,以求达到零废弃物状态,维持生态平衡。

3. 倡导以生态消费为主的消费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人们提供一种更健康、更科学、更合理的消费方式——生态消费方式。要使人们树立生态消费观念,就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社会机制。如相关部门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各种途径宣传生态消费的意义,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珍稀动物,严厉打击杀害珍稀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等等。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王彤、杨秋菊,《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时代诉求》[J],《前沿》,2012.17

[4].王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概念的再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2

[5].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兼论生态德育研究的方法论指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1.08

[6].陈绪林,《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J],《中国高等教育》,2008.08

[7].阮东彪,《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开发》[J],《兰州学刊》,2008.10

政治生态十种 篇3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吴喜双

编辑:studa1211

论文摘要 公民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有序的政治参与可以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一种旨在影响政治决策的政治参与,它的运行不是孤立的,而是寓于一定的政治生态环境的行为。本文通过分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政治参与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公民政治参水平。

论文关键词 政治生态 公民政治参与 有序发展

近年来,随着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开始大量出现了合法的制度化的参与行为,如投票选举、投诉、诉讼和信访,也出现了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如抗议和暴力对抗、越级上访、围攻基层政府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以政治生态学的视角对当前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有助于逐步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有序化,以更好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一、政治生态学与公民政治参与的互动关系

政治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探讨社会政治现象及其环境关系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它运用生态学的方法,从政治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中研究政治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政治参与是社会成员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政治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行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公民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政治实践行为,具有生态系统属性,它与周围的政治系统和国家社会大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把政治体系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借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它,考察它与政治参与的关系,那么,它也不例外,一方面,公民政治参与受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组织化程度、文化观念等要素,这些要素会影响和制约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公民也会应用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系统发展,如通过如上访、投票、选举等活动使政府的决策体现自己的意志,促进决策的科学和民主化。

二、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生态分析

政治生态理论侧重于研究环境因素制约分析方法,这对于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视角。针对当前我国出现的非制度化、无序化公民参与等问题,从政治生态学三个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来分析政治参与,对规范和推进政治参与的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一)政治参的经济要素分析

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首要生态要素是社会经济机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亨廷顿认为:“民主的前景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前景。”“一个国家的政治参与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呈正的相关关系”。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政治参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参与的层次和水平从整体上大大提高。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关系。生活水平提高使得人们不用整天为温饱和生计而操劳,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国家公共生活等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上。二是公民的政治沟通水平和公民的政治资讯能力大大增强。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改善了参与渠道、方法等,比如网络微博、博客。

经济收入和经济地位的差别也对政治参与产生重大影响。它使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成为中国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我国社会经济收入差距的拉大,使社会利益分化日益严重,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在利益协调的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公民越来越从本群体的利益要求出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为维护其自身合法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认同,加强与政府的联系,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倾向于向政治系统表达各自的特殊利益和政治诉求。目前我国缺乏可遵循的利益表达、利益竞争的制度化规范约束,这导致某些个人和阶层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稀缺政治资源谋取利益。在谋取利益的过程中,部分个人和阶层对于参与行为、后果以及应负责任缺乏理性的认识,在政治参与的方式、程序、过程表现出盲目性和随大流等特征,往往采取静坐、围攻政府等非理性化的政治参与方式。这在很大程序上干扰了社会政治系统的正常运作,严重危害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

(二)政治参与的社会生态要素分析

按照政治生态学理论,我们应该把政治体系、政治生活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自然的背景和环境之下,给予全方位考察。社会体系是政治体系赖以存在的基础,政治决策、政治行为,应当与社会和自然相调适。完整的社会体系是由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要素组成。要使社会体系成为一个完整、严密、有机的整体,必须合理、顺畅地把社会各要素组合起来,建立相应的整合机制。它就是现代组织形式,如阶级,阶层,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是当代社会各种利益和要求的汇聚点和表达者,其优势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社会组织具有较强凝聚力,能把所有成员团结起来,形成高质量的利益综合,从而在政治参与中发挥较大作用。其二,社会组织通过发动团体成员,参与策划战略,进行利益综合和利益表达,从而对政治系统的决策活动施加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虽绝大部分公民是以组织或团体名义参与政治生活。但是,他们在政治见解和要求方面却可能完全相反,公民的政治行为,基本没有经过组织协调。同时,由于一般组织自立性差,在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方面功能不强,使得无法对组织成员的政治要求作出积极回应。因此,虽然大多数公民都是一定政治组织的成员,然而参与政治活动时公民很少以组织名义出现,参与行为较少体现组织性特征。相当部分公民在向政治体系施加影响和提出要求的过程中,干脆直接直接以个体的名义。于是,中国政治参与陷入这样一种矛盾状况,即表面上的有组织和整齐划一,而实际上的混乱分散和无组织。

(三)政治参与的文化生态要素分析

按照政治生态的角度,任何一个政治体系,都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细胞——角色。一个政治体系要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必须以愿意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作为支撑作用。没有良好的角色,大戏无法开演;没有优秀的公民,政治体系无法正常运行。同样地,政治体系只有尊重其成员,认为它们是独立个体和鲜活生命,才能赢得成员与角色的对等的尊重,才有可能形成二者间的生态互动关系。国家与公民个体之间良好的生态互动关系依赖于公民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政治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状态,即从传统到现代、单一到多种不同类型的政治文化相互交织的现象。尤其是臣民文化,它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公民在政治参与上的消极心理和行为来自于依附型的臣民文化,这是几千年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政治文化在民众心理积淀而成。臣民文化是人民对统治者的盲从、愚忠所构成的政治文化状态,是一种带有明显奴性色彩的政治文化。它从根本上否定人的独立个性,漠视社会成员的自主权,消解人的自由意志。臣民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即使今天,它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仍深远。臣民文化使人们在政治参与中呈现出服从、被动倾向,行动上体现为普遍的非参与趋势,从而导致政治参与冷漠。

三、创新政治生态环境,促进公民政治参与良好有序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的政治参与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面对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新情况,我们必须改善和创新政治生态环境,从制度上保证公民政治参与朝自主化、理性化、合法化和有序化的方向良性发展。

(一)拓宽政治参与渠道,促进公民参与的理性化发展

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理性发展必须健全公民政治参与机制,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首先必须完善我国各项基本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使利益主体正当的利益要求和政治诉求均能以法律形式得以保护。其次,畅通参与渠道,搭建参与平台,引导政治参与有序进行。健全民意表达机制、社会听证制度、社会舆论监督机制、民主评议制度等。拓宽参与渠道,可以预防公众行为的失控,保证公众参与在法律框架内有序。第三,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作用,确保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广泛利用各种渠道,如博客、电子信箱、接待日等,让不同的群体有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广泛而畅通的渠道对于满足公众参与的愿望,保持社会安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力培育社团组织,提升公民政治参与的力度和水平

相对于公民个体参与政治而言,社团组织能大大提升政治参与的力度、渠道,能强化利益表达功能,扩大对政府政策影响力。在政治不断发展的今天,为规范和统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不断培育各种专利益集团,推进社团组织在规模和质量上的双重发展。然而目前不少中介组织存在管理不善、组织涣散等问题,导致新社会阶层无法很好的表达利益要求。为加强其在推动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方面的作用,必须完善其管理和服务。对目前不少社会组织仍依赖政府有关部门的状况,应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增强其独立性,即做到经费自筹,人员自聘,工作自主,编制自定。其二,提高社团成员素质,加强内部管理,为各阶层人士政治参与提供好的平台。培养和造就一批从事社团工作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在社团活动中培养成员的团体意识,强化成员对团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社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界定好自身的角色,严格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及时准确地向政府表达社会阶层成员的利益和要求,提高自身服务水平,而促进政府改革,从而协助政府善治。

(三)加强公民文化建设,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理性化程度

从政治生态角度看,公民文化环境是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公民文化是一种区别于封建专制社会的封闭意识、愚民意识的现代政治文化,其在意识形态上体现为多元意识、理性意识。培育公民文化可以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培养公民的政治价值观,从而增强公民政治责任感。为此,必须进行公民意识的普及教育,即培养和塑造公民的现代民主意识,包括自主意识与独立人格、责任义务意识主动知政议政参政意识等。对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塑造理性公民。一个成熟的公民必须具备必要的政治知识。在社会教育中普及现代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教育,培训他们政治参与的基本技能与知识。因而,我们要使社会个体从小接受公民文化的熏陶,使公民充分认识自己的权利、自由和责任,懂得以合法的方式和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目标,从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政治生态研判情况报告 篇4

一、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方面

1、存在问题:一是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弱化。由于基层干部长时间、高强度的组织群众进行恢复重建工作,无法休整,身心疲惫,大部分乡、村组干部反映如今是一年干十年的“活路”,恢复重建工作中存在思想麻痹、工作松懈、厌战情绪。二是“一名党员就是一面红旗”的作用发挥不明显,灾后重建中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工作能力低,干群关系不和谐。部分党员把自己等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工作中好作用不明显,坏作用却损害了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三是党组织缺乏吸引力,新鲜血液严重不足。

2、建议:一是抓好基层干部的科学决策、应对危机、化解矛盾能力的培训教育,提高工作的执行力。二是保护好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基层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主力军和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在下步工作中党委政府要切实解决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保护好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抓好党员队伍的适时“亮相”,加大社会舆论对党员的监督,大力唱响“党员就是与普通群众不一样”。四是抓好村组干部后备队伍的建设及党员积极分子的培养,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

二、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

1、存在问题:一是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借口灾后重建事务忙,存在急用现学和时紧时松现象。二是“工学”矛盾处理不好,工作中顾此失彼。三是学习形式缺乏创新。存在照本宣科读文件,死记硬抄写笔记的情况,理论学习无新意。

2.建议: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实实在在学习的计划、安排专业的辅导,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落到实处。二是要以干好本岗工作、推动灾后重建为前提,对学习活动方式进行创新,同时分清职责、明确责任。

三、在工作作风方面

1、存在问题:一是工作满足现状,标准不高,工作得过且过,创新意识不强;二是部分村干部灾后重建工作不到位,作风拖拉,处理突发事件不得力。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遇事推诿或上交。三是部分村干部主业意识不强,公私不分,灾后重建的重点事务由人代办,自己忙于个人事务,存在占着位置不唱戏的现象。

2、建议:一是加大对乡村干部考核力度,建立适应灾后重建工作形势下的考核制度,使考核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使考核成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亮相镜。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鼓励及约束机制,激发干广大干部干工作的热情。三是狠抓工作的落实,敢于直面困难,敢抓敢管。四是充分发挥每名干部在本岗的积极性、能动性,努力争做工作上的有心人。不论级别大小,发挥职能作用,确保各项工作“实干”,不走调。

四、在统筹城乡,建设区域重点乡方面

1、存在问题:一是师古乡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让社会认识师古、知道师古投入不足。二是财税增收困难,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有机农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力度有欠缺,工作有待加强。四是在立足挖掘师古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上,唱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想不够解放。挖掘原生态资源与打造特色村落和集乡发展结合的对接不够。五是集乡的小城乡功能薄弱,区位定义不明显。六是推进师古工业区建设的步伐迈得不大。七是对接与区域重点乡的配套政策的过程节奏过慢。

2、建议:一是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加大对农村规模化养殖业及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结合特色村落的打造,做好立足产业发展,抓好后续产业的规划,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大外宣力度,以诚信政府、效率政府赢得区位发展上的优势。四是念好“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经,加大师古工业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积极对接与区域重点乡配套的政策,吸引周边企业进驻,提升师古经济发展后劲。

某村政治生态建设评价 篇5

一、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方面

1、从遵守相关制度方面,存在“慢”的作风问题。个别部门办事效率低,沟通不通畅,速度慢。

关于**的政治生态建设如下评价: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方面

1、从党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党内政治生活形式及内容等方面,存在照搬照抄、不讲创新问题。在学习的针对性有待提高,往往是泛泛的通读,在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村工作上还有差距;

在党员教育管理上还不够深入,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法律意识有所欠缺,党支**党支部2020年有2名党员因触犯法律开除党籍。

三、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方面

从“放管服”改革,落实惠民政策方面,存在的宣传不到位问题,导致4名年轻人误解失地农民保险政策,错失2018和2019年的失地农民保险。

四、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方面

政治生态十种 篇6

生态位本义指“生物种群所占据的基本生活单位”, 两层含义:“其一是对生物个体或种群来说它在种群中的地位与功能与其他生物个体或种群的相互关系;其二是环境所提供的资源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程度。”生态位主要表明每个物种在整个生物群落中都处于不同地位和功能, 这就形成了同一群落中各种不同物种之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 并带来了资源分享问题。

2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因子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占据一定位置并发挥特定功能的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生态因子可以分为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介体、教育机制等;外在因子可分为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文化心理生态环境等因子。

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具有主体能动性特点的生态因子, 与其它因子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耗散结构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机整体。

2.1 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 教育对象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社会性。教育对象存在着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道德、民族、家庭、地域等社会关系。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随着社会发展, 教育对象也不断发生变化。

第二, 主体性。首先, 教育对象的思想能够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和自身, 对自己的思想活动进行自我认识, 从而在不同程度上自觉调节思想活动, 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 教育对象具有自主性。人不仅能自主地反映客观和主观世界, 而且能够自主的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作为教育对象对所传递的教育不是消极的吸收, 而是主动地有选择的接受。教育对象对符合自己原来思想政治品德的内容会内化和吸收, 形成新的部分, 而对于不符合的内容, 在经历思想矛盾斗争之后或者吸收, 或者拒绝, 或者保留。

第三, 层次性。从年龄上, 教育对象可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四个层次。从地域上, 不仅城乡差别大, 东部、中部、西部差别大, 而且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差别更大。这种地域上的差别形成教育对象不同层次的特点。如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对象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 思想敏捷, 信息量大, 接受新观念快, 思想内容丰富。相对而言生活在经济贫困地区的教育对象思想相对闭塞, 信息量小, 对新事物反应慢。这种地域环境的差别要求在实施教育时必须分清层次, 区别对待。

第四, 可变性。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影响着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社会的变化, 个体身心和知识能力的变化等都使得教育对象思想由简单变成复杂, 由不成熟走向成熟。

3 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态位

3.1 教育对象被动受体地位

在教育对象数量多、年龄低、思想素质和知识水平不高, 资源有限、环境相对封闭的系统中教育对象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教育地位, 教育对象通过教育者的灌输和引导以培养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对象的这种生态位以赫尔巴特的“三中心” (教师、课堂、书本) 为典型代表。他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标。”, 该观点会过分注重和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单方面的主体性, 忽视教育对象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主体性。在我国“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写, 学生抄, 教师问, 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就是这种观念的表现。这种观念在资源和条件不充足, 教育对象各方面素质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具有合理性, 可以迅速和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但它忽视了教育对象自身能动性和社会的复杂性, 难以持久有效的开展教育活动, 由此导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缺乏动力和协调性, 效率低下等不良状况。

3.2 教育对象能动中心地位

教育对象在主体意识增强, 知识水平较高, 环境较为宽松的生态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 具有较大的自主性能动性。教育对象作为具体的个人或群体, 具有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 社会地位, 认知水平也不相同。以教育对象为中心有利于主体意识凸显, 遵循教育对象自身思想政治品德发展规律, 调动教育对象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一味按照教育对象的主观意愿甚至完全放任自由, 抛弃教育者的引导和社会要求的方向性, 以个性发展而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一切以教育者意愿为转移, 忽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 会导致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缺乏发展的方向, 人力物力资金资源会浪费, 导致无效率使用, 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难以持续开展。

4 生态位原理的启示

4.1 要区分不同教育对象所处的不同生态位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就要符合教育对象的不同需求, 如果不区分教育对象的生态位, 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 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处在不同生态位的教育对象也要善于运用各种要素的作用, 避免位置重叠, 位置缺失或“越位”现象。各方面要素协调一致, 管理规范, 政策引导各司其职, 各谋其政。

4.2 处理好教育对象与其它要素生态位之间的关系

(1) 权威关系。主要表现在父母与子女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在教育对象做出偏离行为时, 权威关系更能显示出巨大的强制力, 迫使教育对象悔过自新。权威关系在行为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在教育对象年纪较小时, 其作用比较明显;而随着教育对象自主意识的增强, 权威关系的作用就逐渐弱化。

(2) 合作关系。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是典型的合作关系。教育者的施教行为离不开教育对象的合作与支持, 而教育对象的学习行为又需要教育者的引导。两者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就能很好地进行教育活动, 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3) 竞争关系。竞争是教育群体中某几个人进入或接近目标而防止其他成员先进入制高点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人类社会中的竞争反映了人追求上进的好胜心理, 更体现出某些资源的稀缺性。要善于利用道德舆论与良心谴责对主体的制约作用, 使竞争关系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摘要:生态学理论已逐步被多学科借鉴, 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生态学角度认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生态位原理探究教育对象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位上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生态位

参考文献

[1]周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赫尔巴特[著], 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7 (2) .

[5]乔学斌.论道德教育的生态性建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6 (3) .

[6]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精益创业下一篇:关于金婚的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