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精选8篇)
一、计算下面各题
32+17=52-16=92-31=42+20=
60÷6=52÷10=6×5×0=36÷5=
40÷10=39-5=42÷6=7×4=
9×6=8×4=65÷7=50÷7=
30+2×6=52-27+34=36÷6+7=36+23-46=
二、算一算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97-()=2634+()=61
()-37=25()×3=27
()×5=4056÷()=8
()+36=82()×4=32
2、巧算下面各题
3×5+5×4=()×()=()
4×6-2×4=()×()
7×5-7=()×()=()4×7+2×4=()×()
3×6-3=()×()=()6×3+6×4=()×()
7×5+7×()=7×9=()6×5+()×4=6×9=()
8×4+()=8×5=()3×7-()=3×6=()
5×4+()=5×6=()6×()+18=6×7
7+12+3==()
26+20+34==()
70-12-30==()
36-12+14==()
55+17-25==()
三、竖式计算
36+35-47=92-22-36=29+54+17=
64÷7=6×8=32÷8=59÷6=
四、根据题意写算式
1.四八()
——————————————————
——————————————————
2.()六十四
——————————————————
3.○○○○○○○○○○
○○○○○○○○○○○○○
——————————————————
——————————————————
4.●●●●●●●●
●●●●●●●●
●●●●●●●●
●●●●●
五、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90页,平均每天看8页,看了9天,还剩多少页?
2、二(3)班有女生28人,男生比女生少12人,男生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3、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个角,一共有几个角?
4、小红买回一些玻璃珠,每5个装一袋,一共装了3袋,还剩2个,小红一共买回多少个玻璃珠?
5、妈妈和小明各买了3个蛋糕,每个蛋糕5元,30元钱够吗?
6、把45朵花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最多可以分到几朵,还剩下几朵?
7、5只牙膏30元,一袋洗衣粉8元。买一只牙膏比一袋洗衣粉便宜多少元?
8、黑兔有25只,白兔有25只,小猫有10只,兔子的只数是小猫的几倍?
9、小鸡有52只,母鸡比小鸡少38只,比公鸡少2只,母鸡有多少只?公鸡有多少只?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中,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它明确提出在关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更要关注数学思想与方法, 因为它可以让学生走得更宽广、更扎实。因此, 复习课要“面向未来”, 有知识增量, 有技能提升, 有思维深度, 使其充满活力。下面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期末复习为例, 谈谈如何让复习课具有生命力。
【教学设想 】
《长方形、正方形 》这一单元安排了5道例题, 分别是认识四边形,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了解周长的意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和用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解决问题, 这五个知识点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笔者与实验稿教材进行了比较, 发现例5是新增的教学内容, 它需要综合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来解决问题。 总复习时安排了一题:“长6厘米, 宽3厘米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后的周长是多少? ”这与例题5紧密配套, 需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丰富体验, 发展空间观念。 因此, 笔者觉得期末复习时可以抓住这一个问题进行拓展, 通过画一画、拼一拼得出新的图形, 找到相关数据, 计算出周长。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发现拼成的新图形的周长并不是单个长方形周长的两倍, 而且由于拼法不同, 周长也就不同。 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拼成后的图形少了两条宽或两条长, 以此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 逐步把这一现象与规律和教材中的例题进行联系与比较, 适当延伸到其他数学知识点中去, 让学生体验到复习课的魅力与生命力。
【教学实践 】
一、自主练习, 梳理单元知识的要点
数学复习课, 首先要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效梳理, 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知识脉络。 课始, 笔者出示一张长6cm、 宽4cm的长方形和边长为3cm的正方形白纸, 设问:当看到这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你能想到什么知识?通过学生的回答梳理出该单元的知识框架 (如图1) 。 接着让学生独立计算出两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由两个基本的图形入手, 这样既简洁又快速, 不仅使学生系统回顾了所学知识, 较好地把握了本单元所涵盖的各个知识点, 还帮助学生建立了思维导图,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比较辨析, 感知拼组图形周长变化的现象
在完成第一个环节后, 笔者继续提供同样的一张正方形纸, 提问:如果把这两张正方形白纸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它们的周长又是多少?学生根据经验画出草图 (图2) , 明确不管是竖着拼还是横着拼, 它们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一样的, 均为 (6 +3) ×2 =18 (cm) 。 此时, 笔者质疑:为什么原来两个图形的周长和是24cm, 拼成后的周长是18cm?引导学生发现周长发生变化是因为减少了两条拼在一起的公共边, 就是2条3cm的边长, 因此, 也可以用3×4×2-3×2=18cm进行计算。
随后, 笔者再提供一张长6cm、宽4cm的长方形纸, 让学生猜想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纸与刚才那张同样的长方形纸拼在一起, 拼成后的大长方形的周长与原来两个独立的长方形的周长之和比较, 会有怎样的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学具摆放很快猜出大长方形的周长会比原来两个独立长方形周长的和少8cm或12cm。 其理由是:减少了两条宽也就是4×2=8 (cm) (图3) ;减少了两条长6×2=12 (cm) (图4) 。 为检验猜想是否正确,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计算验证:原长方形周长的和是: (6+4) ×2×2=40 (cm) , 把宽拼在一起 (图3) 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6+6+4) ×2=32 (cm) , 即减少了40-32=8 (cm) ; 把长拼在一起 (图4) 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6+4+4) ×2=28 (cm) , 即减少了40-28=12 (cm) 。
通过验证, 学生们发现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此时, 笔者设疑:是否必须采用计算的方法来验证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比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少多少厘米?通过讨论、交流, 进一步明确两个图形拼成一个新图形后只要知道减少拼在一起公共边的长度, 就知道了拼成后图形的周长减少了多少。在此基础上一并呈现拼组后的3组图形, 组织学生观察他们的共同点:均有一条公共边, 减少拼在一起的两条边。
上述两个环节的学习, 一方面让学生在拼的过程中回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拼成新图形后的周长计算方法, 同时也理解并掌握了求拼成后新图形周长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即:两个图形的周长和减去公共边×2的长度; 另一方面也知道了拼成后的新图形的周长与原来独立图形的周长和的关系, 逐步体会到了其中的变化规律。
三、分析推理, 掌握拼组图形周长变化的本质
通过刚才的分析与验证, 学生对拼组后图形的周长变化已有一定的感知。 于是, 笔者出示了以下一组图形 (图5) , 要求是这5个图形都由一些同样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拼成, 拼成后新图形的周长与原来独立的几个图形的周长总和相比少了多少?通过分析, 学生很快知道每一个图形分别少了多少。接着, 笔者质疑第 (1) 、 (2) 两个图形的周长情况, 学生根据这两个图形均由3个正方形拼成, 而且均少了4条边长, 发现这两个图形虽然形状不一样, 但周长是一样的。
为进一步研究周长的变化, 掌握拼组图形周长变化的本质, 笔者随即出示以下一组图形 (图6) 。 要求是下面7个图形都由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成, 想一想, 哪些图形拼成后周长是一样的? 哪些是不一样的? 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了拼成后周长一样的图形和周长不一样的图形。
生1:第 (1) (3) (4) (5) (7) 是一样的, 虽然它们的形状不一样, 但都是把长方形的宽拼在一起, 也就是少了2条宽的长度, 所以拼成后图形的周长是一样的。
生2:第 (2) 是少了2条长, 第 (6) 少的是两个长的一部分, 不确定具体少多少, 所以这两个图形与其他图形的周长是不一样的。
接着, 笔者出示教材第86页内容 (图7) :用16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怎样拼, 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组织学生回忆当时是如何研究这个题目的, 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现在有什么方法知道小军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最长, 小华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生1:现在我知道了小军这样拼在一起的图形少了30条边长, 而小军拼成后的图形少了44条边长, 小华少了48条边长, 所以小华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生2:我发现只有拼成接近于正方形的图形, 它的周长就越短, 而长与宽的差越大, 它的周长就越大。
生3:我发现, 还是直接算来得比较快。
师:刚才有同学说拼成的长与宽越接近, 周长越短;而长与宽的差越大, 周长越大。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经过思考, 认为其中的道理还是减少的边的多少决定了拼成后图形周长的长短。
师:刚才有同学说, 还是直接算来得快。在这个题中有这样一个现象, 但利用边减少的条数却能说明拼成的不同图形有不同周长的原因,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上述环节中两个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第一题明确了图形拼组后减少了什么, 减少了多少?第二题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 通过分析边的减少来分析拼组后的图形的周长是否相等。有了上述环节的思考, 让学生回头来看曾经研究过的课本中的例题, 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图形拼组后周长的变化情况与减少的边的多少和减少什么边有关, 解题思路进一步拓展, 在复习的基础上提升了学习能力。
四、延伸拓展, 彰显数学知识的魅力
从两个基本图形的拼组到多个不同图形的不同拼法, 学生对拼组图形的周长有了新的认识。 此时, 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一定的拓展, 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也为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于是, 笔者出示一道在网络上广泛讨论的题目 (图8) :由A、B、C、D四个不同的长方形拼成, 这四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是18厘米。 请问, 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经过小组讨论, 学生认为:
生1:我们小组发现在长方形A、B、C、D的拼组过程中, 图形A少了一条长和一条宽, 图形B、C、D同样少了一条长和一条宽。这样少的边刚好是大长方形的周长, 也就是18÷2=9 (cm) 。
生2:我们小组赞同他们的方法, 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更加直观地知道, 老师我可以上来画图吗? (可以) ……
随后就出现如图9的图形。 通过这个小组所画图形的呈现, 学生直观地发现:外面一圈的长度与拼在一起的公共边的总长度是一样的, 就是把四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18cm平均分成了2份, 即9cm。 接着教师追问, 解决这个题目关键是看什么? 到了这里, 学生的回答自然水到渠成, 就是要运用“减少公共边的条数、长度”的知识点。
课堂上,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已学的知识, 还应让学生体验学习此知识的价值,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 笔者出示了以下问题:
(1) 有3个正方体 (图10) , 每个正方体有6个面, 如果按图11拼在一起, 要减少几个面?
(2) 苗族千人长桌宴, 如果一张方桌每边坐4个人 (图12) , 那么1000张方桌 (图13) 拼在一起可以坐多少个人?
第一题让学生感知不仅长方形、正方形可以拼组, 同样的长方体、正方体也可以拼组, 它的拼组与五年级下册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息息相关;第二题让学生感知到图形的拼组还可以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就餐人数的变化与桌子拼组的变化有密切联系。 这两道题的呈现, 让学生体会到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以后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是有用的, 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命力。
【教学反思 】
数学家华罗庚主张读书时要先把书“从薄读到厚”, 然后再“从厚读到薄”。这对我们的数学教学, 特别是复习教学指明了方向。复习时从梳理知识到知识构建, 再到延伸拓展与方法提升, 无不体现着这样的读书理念。 笔者认为:要让复习课能吸引学生, 不仅要创设情境使学生回忆知识, 更应创设情境设计一条思维训练的主线。通过情境的发展和思路的拓展, 使并不紧密的题目变成 “一条线”, 使复习课在熟练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走向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
教学中, 当教材中出现能够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拓宽学生视野的素材时, 作为数学教师应有敏锐的嗅觉, 及时捕捉住这些有价值的学习素材。在《长方形、正方形》的复习中, 笔者以例5和总复习的练习题为引子, 把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拼组的知识点进行了拓展。 从基本图形的特点、周长计算, 到图形的拼组, 再到图形拼组后周长的变化规律, 最后到运用这一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紧紧抓住了思维发展的主线, 构建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路, 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向纵深发展, 对学生整体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二、 读dú 拼pīn 音yīn 写xiě 字zì 词cí。
三、 根ɡēn 据jù 课kè 文wén 内nèi 容rónɡ 完wán 成chénɡ 练liàn 习xí。
四、 按àn 音yīn 序xù 查chá 字zì 法fǎ 查chá 字zì。
五、 读dú 一yi 读dú, 完wán 成chénɡ 练liàn 习xí。
金 鱼
我家的水缸里养着8条小金鱼,有粉红的,银白的,金黄的,乌黑的,还有红白相间的……五光十色,非常美丽。我非常喜爱它们。
1. 短文描写的小动物是 ,共有 句话。
2. 这些小金鱼 ,我非常喜爱它们。
3. 写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六、 我wǒ 会huì 说shuō, 我wǒ 会huì 写xiě。
星期天,明明在家写作业,想起自己的袜(wà)子脏了。明明对妈妈说了什么?你能写出来吗?
明明:
妈妈:孩子,你是二年级学生了,老师说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你自己试一试,好吗?
明明:
妈妈:那等你写完作业再去洗,怎么样?
明明:
妈妈:明明真是个好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七、 智zhì 慧huì 乐lè 园yuán。
1. 我国有56个民族,我是 族人。我还知道几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 ﹑ 。
2. “秋雨绵绵”“一叶知秋”是描写秋天的词语,我还知道 ﹑ 也是描写秋天的词语。
五、 连lián 一yi 连lián, 读dú 一yi 读dú。
一片种子bì绿的河水
一朵枫叶wān wān的羽毛
一kē轿车qīng chè的莲叶
一liànɡ冰花雪白的月牙
六、 按àn 课kè 文wén 内nèi 容rónɡ 填tián 一yi 填tián。
七、 看kàn 图tú, 把bǎ 句jù 子zi 补bǔ 充chōnɡ 完wán 整zhěnɡ。
八、 看kàn 图tú 填tián 词cí。
一、直接写得数。
56+39=28+44=43+17=81-18=
72+9=24÷8=7+27=72-29=
5×7=9×9=28÷7=9×0=
49+7→÷8→()×6→()7×()=49
45÷5→()+21→()-14→()21÷()=3
二、填一填。
1、在○里填上+、-、×、或÷
7○7=1454○9=63○8=4○642○6=12○5
2、()里最大能填几?
()×8447×()549×()62
6+()195×()4815()×7
3、二年级同学进行队列表演,每行6人,可以排成6行。如果每行4人,可以排成()行。
4、按规律画图形或数字。
△○□
□△○
○△
123
231
3
5、第一行:●●●●
第二行:摆■,摆的个数是●的5倍。那么这行要摆■()个。
6、按规律写数。
100、95、90、()、()、75、70
6、12、18、()、30、36、()、48
7、在○里填上、、或=
锐角○钝角6+6○6×213-6○4×26÷6○614○7的.2倍
8、被除数是20,除数是5,列式为(),计算所得的商是()。
9、15÷3中,15是()数,除数是(),算出商是()。
10、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求积的乘法口诀是()。
11、把口诀补充完整。
()六十八五()三十一四得()
12、9时30分,时针和分针组成()角,一个角有()条边,()个顶点。
13、12支笔平均放在4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支,列式为()。
14、根据四五二十这句口诀,写出的乘法算式是(),
除法算式是()。
15、8÷2读作:(),5×4读作:()
一、计算:
7×7=24÷3=4×6=36÷6=40-5=9×1=
56÷7=81÷9=6×5=56+7=70+25=36+9=
32÷8÷2=36÷9×7=4×2×8=3×8÷6=5×9-7=6×6+20=
÷( )=4()×()=24
()÷( )=4()×()=24
()÷( )=4()×()=24
二、填空:
1、5个7的和比30多(),比4个7多(),比8个7少()。
2、1个人吃1个苹果用2分钟,照这样计算,6个人同时吃6个苹果,一共需要()分钟。
3、算3÷3时,想口诀:()。
4、把9个○分成3份,每份各有几个?你想到几种分法,请写出来:
、、。
5、按规律继续填数:
10、13、16、19、、、。
18、27、36、45、、、。
6、哪些得数是60多?在“□”里面打“√”:
37+24□90-31□86-19□15+58□5×9□63÷7□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写下来)
1、一条脚踏船最多可以坐2人,一个旅游团有17名客人,至少需要()条船。①8条②9条③17条
四、根据题意列算式:
1、5个8相加的结果是多少?
2、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3、除数是2,被除数是8,商是多少?
4、比47多35的数是多少?
五、解决实际问题:
1、红、黄、蓝三色气球一样多,一共18个,红气球有多少个?
2、小明和他的5个同学植树,每人载了4棵,一共载了多少棵?
3、运走一些花盆后,剩下的.和运走的一样多,运走36盆,原来有多少盆?
4、鸡有12只,鸭的只数比鸡的2倍少,鹅的只数比鸡的3倍多。
鸭最多有多少只?
鹅最少有多少只?
5、拿4元钱最多可以买多少张8角的邮票?
6、一个蛋筒2元,一杯可乐5元,一个汉堡10元。
提一个加法算的问题:
列式
提一个减法算的问题:
列式
提一个乘法算的问题:
列式
提一个除法算的问题:
列式
六、1、12×7=14,乘数是()和(),积是()
2、15÷3=5,15叫(),3叫(),5叫()
3、6×4读作()56÷7读作()
81除以9写作()。
4、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7,积是()
5、减数是6,被减数是18,差是()
6、3×7表示()个()相加,得(),口诀是()
7、7个7比5个7多()个()
8、写出得数24的两句口诀(),()
9、写出得数是18的4道不同的乘法算式。
()、()
()、()
一、填空:
1、长度单位有( )、( )。
2、猜猜我是谁?
我比18大12 我比32 小12
( ) ( )
3、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字典厚约3( ) 房子高约3( )
4、在○里填上<、>、=。
20厘米 ○ 1米-80厘米 48-19 ○ 35
1米80厘米 ○ 2米 67 ○ 82-27
5、比57多13的数是( ) 。 48比30多( )
6、( )+26=50 70-( )=18
7、41 ○ 18+22 78-64 ○ 14
8、( )×4 < 29 45 > 5×( )
7 ×( )< 50 ( )×8 < 55
二、判断:
1、小红跳绳60下大约是1分钟。 ( )
2、4+4=4×4 =16 ( )
3、有18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12只。白兔有6只。( )
4、每两人握一次手,4人一共握5次手。 ( )
5、一个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越大。 ( )
三、选择:
1、48+12-19=( )
A、41 B、79 C、55
2、用3个数2、7、8任取其中两个求和,得数有( )种可能。
A、6 B、3 C、8 D、5
3、9时和3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 )
A、钝角 B、锐角 C、直角
4、分针从12走到6,走了( )。
A、6分 B、6小时 C、30分
5、时针从12开始绕一圈又走回12,走了( )时。
A、12小时 B、6小时 C、1小时
四、计算:
1、 口算。
34+6= 61+7= 34-30= 24+26= 84-40=
4×7= 9×7= 8×8= 3×4= 6×9=
2、 竖式计算:
96- 60- 28= 96-(60-28)=
五、画图。
1、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2、每组画3个○,画4组。
六、解决问题:
1、商店里有蒙牛酸奶每盒6元,伊利酸奶每盒9元。
①两种酸奶各买一盒,一共多少钱?
②如果买4盒伊利酸奶,一共多少钱?
2、果园里收水果。运走了18箱桔子,还剩29箱桔子。一共收了多少箱桔子?还收了43箱柚子,桔子和柚子一共多少箱?
3、幼儿园发给小朋友五角星。每个小朋友发6个,一组4个小朋友,一共发多少个?
后来发生了 ( ) 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不过, 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 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 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 分成两路, 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选自课文《散步》)
1.上段文字中的括号内应填入的一个词是 ( ) 2分
A.争执; B.分歧; C.争端; D.矛盾。
2.文中画横线的句中应加入的标点符号是 ( ) 2分
A. , , 。, 。 B.:, 。, 。
C.:, ;, 。 D., , ;, 。
3.“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一句中“早已”“还”分别表明了什么 4分
4.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 ) 3分
A.呈报 头衔 澄澈 静谧;
B.霎时 祷告 沐浴 惊惶;
C.宽恕 骸骨 笑柄 荡漾;
D.蹒跚 眩耀 忙碌 妥当。
5.下面关于课文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散步》) ——“我”是个孝子, 从小听话, 现在母亲很信任“我”。
B.“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 ——人到中年,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 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C.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这一句话用夸张的写法, 表现皇帝重视自己容貌的性格特点。 (《皇帝的新装》)
D.“吹着喇叭, 唱着凯歌”生动形象地写出蚊子得意忘形的情态。 (《蚊子和狮子》)
6.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 (不超过32个字) 。3分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近日在北京正式面世。该报告采用综合市场占有率、城市经济增长率、综合生产率等客观指标, 利用国家经济统计局发布的2002年相关数据, 对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分析。报告按省份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 芜湖市的全国排名由上年度的第63位上升至第31位, 在安徽省排名第一。
7.古诗文默写 5分
(1) 我寄愁心与明月, 。
(2) 《天净沙·秋思》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
(3) 《钱塘湖春行》中颈联的诗句是: 。
(4) 《观沧海》中以虚景表现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是: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第二关:阅读新时空 (40分)
(一) 文言文比较阅读 14分
文段一: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晋文公攻原①, 裹十日粮, 遂与大夫期②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 击金③而退, 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 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 不去, 是亡④吾信也。得原失信, 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 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⑤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 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 。”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原:原国。 ②期:约定。 ③金:钟。 ④亡:失去。 ⑤卫人:卫国人。
文段二:吴起守信
昔吴起①出, 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故人来, 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 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并写出含有这个词的成语。4分
①裹十日粮 裹: 成语:
②君姑待之 姑: 成语: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 夫原食竭力尽矣, 君姑待之。
(2) 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
10.在文中横线上用文言补出孔子记之曰的内容。2分
11.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 2分
A. (吴) 起食待之。
B.故人来, 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
D.起之不食以俟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
12.文段二中, 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3分
(二) 现代文阅读
文段一: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13分
人生在世, 不能总是低头觅食, 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向着高远, 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仰望,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 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 形成张力, 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 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 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 “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 他突然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 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 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一刻, 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 我满怀着惊奇感, 注视着天空, 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星体在那儿旋转运行, 永无停息……此时此刻, 我神游魂驰, 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 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 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 必定来自天空!”
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 但我们可以仰望, 让崇高引领, 在人世中行走, 穿越灵魂, 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 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 感悟到皈依的崇高, 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 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一次, 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 突然跌入深谷, 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 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 深谷中, 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 抬头仰望大瀑布, 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 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 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 浩浩荡荡, 一落千丈, 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前, 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 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 又有何资格絮叨呢
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一轮红日, 一弯新月, 一片云朵, 一座山峰, 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 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 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摘自2006年第2期《读者》, 有删节)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找出来写在下面。2分
14.文中第2段, 作者对“仰望”的含义从多方面作了阐释, 请从中概括出三点。3分
15.“那一刻, 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表明人什么3分
16.作者认为仰望的实质是什么 (选用文中句子回答) 2分
17.你怎样理解 “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 这句话的含义3分
文段二:从一个微笑开始 13分
又是一年春柳绿。
春光烂漫, 心里却丝丝犹豫纠缠, 问依依垂柳, 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 勇敢些, 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
一些固有的棋局打破了, 现出一些个陌生的局面, 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 真想退回到从前, 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 无妨对镜沉思, 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 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 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 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 更多的失落, 更多的背叛, 也会有更多的疑惑, 更多的烦恼, 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 穿过世事的云烟, 就可以学着应变, 努力耕耘, 收获果实, 并提升认知, 强健心弦, 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 唯有人会微笑, 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 他人的微笑导致理解, 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 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 地位和金钱, 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蔽的遗憾。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 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 开怀大笑与号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 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唯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 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 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微笑, 也不必怒目相视, 仍可报以一粲;即使是阴冷的奸笑, 也无妨还以笑颜。微笑战斗, 强似哀兵必胜, 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庸学习, 生与俱会, 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 那么, 他应该像防癌一样, 赶快采取措施, 甚至对镜自视, 把心底的温柔、顾念, 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 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 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 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 面对着地上第一株新草;在每一个起点, 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 从一个微笑开始, 那就离成功很近, 离幸福不远!
18.“不要害怕开始,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 勇敢些, 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仿照句中画线的句子, 写一句话。
2分
19.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作者联系现实生活, 有针对性的谈到了“微笑”的作用,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微笑”有哪些作用 3分
20.“不要害怕开始,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 勇敢些, 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这句话中的“开始”和“起点” 在上文和下一段中都有照应的句子, 请分别找出来。 4分
21.文章最后一段说“相信吧, 从一个微笑开始, 那就离成功很近, 离幸福不远!”请你结合你自己亲身的体现, 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第三关:综合实践 (8分)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继承, 你们学校准备放寒假之后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假定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 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22.眼看春节就要来了, 写春联已成为时尚, 请你根据已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2分
上联:学海无涯勤可渡
下联:
23.面对部分国人 (尤其是青年人) 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的情况, 一些学者提出了“保卫传统节日, 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对保护传统节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请写出一条。 2分
24.在春节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时刻, 请你为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条短信, 以表达你对他们春节的祝福。4分
第四关:写作演练场 (50分)
25.开放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友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来访者驻足中国, 而我们作为东道主又应当作出什么贡献呢请以“假如我是志愿者”为题, 写一篇文章, 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B.2.C.3.表明母亲对儿子的依赖;表明儿子对父亲的顺从。4.D 5.C6.芜湖城市竞争力安徽省第一。7. (1) 随君直到夜郎 (2) 西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4)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二、8.⑴携带 马革裹尸 裹足不前 ⑵姑且 养奸姑息;指宽容坏人坏事。9. (1) 原国的粮食已吃光, 力量用完了, 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 (2) 老朋友到傍晚没来, 吴起不吃饭等他。暮, 傍晚, 天黑;食, 吃饭。10.攻原得卫者, 信也 (意思对即可) 11.D 12.为人讲信用, 或待人诚恳守信。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讲信用, 明礼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前提。 (意思对即可) 13.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14. (1) 仰望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 (2) 仰望是普通情感的超越与升华, (3) 仰望是对失落灵魂的苦苦追寻。
15.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人只要有所仰望, 那么他也是幸福的。
16.仰望就是追寻崇高。
17.普通人达不到崇高, 但不可失去对崇高的追求。人要不断地刷新自己, 提升自己, 完善自己, 努力做一个秀外慧中的人。 (意思对即可)
18.示例:不要害怕失败, 努力总把我们送上成功。
19.帮助人们对世事沉着应变;微笑构筑和平、达到理解、是心灵的净化剂;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 超越悲欢。
20.又是一年春柳绿。
在每一个清晨, 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 面对着地上第一针新草;在每一个起点, 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21.略。言之有理即可。
三、22.示例:书山万仞志能攀。
23.示例:①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 提高认识, 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②加大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力度, 将一些重要且有影响的传统节日纳入法定保护范围。③坚持继承、发展、改造、创新并重的原则, 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适当融入现代元素, 使其更加人文化、生活化。
24.示例:春节将至,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 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 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 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装一袋阳光, 两把海风, 自制了几斤祝福, 托人到美国买了些快乐, 法国带了两瓶浪漫, 从心里切下几许关怀, 作为春节礼物送给你!
d€"Dn y€"恥 c€?xi€醤g chu€"Dng li€醤 g€鄌 ji€?
( ) ( ) ( ) ( )
t€閚g xi€"^ j€靚g y€#3ng h€髇g w€"^i s€?j€靚g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众志成( ) 斩钉( )铁 不容争( )
励精图( ) ( )断丝连 安然无( )
三、选词填空。(5分)
望望 眺望
1.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2.他们回头( )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宣布 宣读 宣告
3.毛泽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4.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5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四、下列语句中不含反义词的一项是( )。(2分)
A.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B.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C.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
D.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五、按“开国大典”举行的顺序给下面的句子排序。(5分)
(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 )乐队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国旗,礼炮响起。
( )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
( )毛主席在群众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阅兵式开始。
六、仿写句子。(4分)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
七、依据提示填空。(8分)
1.《泊船瓜洲》一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 。其中的“ ”字是经过反复修改才最后确定的。
2.张籍的《秋思》中最能体现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颜真卿说的“ , ”都是劝告年轻人的名言。
八、读下面的这段话,回答问题。(12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这段话选自 ,作者是 。
2.梅花有什么样的秉性?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画上横线。
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
B.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C.这句话赞美了梅花不畏风雪飘香开放的特点,也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4.外祖父的这段话赞美了 和 ,他也希望“我”做 的人。
九、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20分)
蚂蚱的价值
在农贸市场尽头,长年守着一位卖菜的女人。人们经常见到她的女儿,八九岁的样子,扎一对冲天小辫,粉嘟嘟的小脸,很乖巧,很可爱。小女孩常常把作业本摊开在水泥台面上写作业,偶尔也会帮妈妈招呼一下顾客,稚嫩并且认真的声音,常常引得买菜的人开心一笑。
今天她没有写作业。她低着头, 地玩着手里的一个贝壳。我跟她聊天,她告诉我作业在学校里已经写完了,刚才她还去海边玩了一会儿呢。“你看,你看!”她把手举到我的面前,“我捡到的,多么美丽的贝壳!”
贝壳不但非常漂亮,而且极其稀少。本市一些小作坊常把这种贝壳稍作加工,钻个孔洞或者涂上油漆,就可以卖到二十多块钱。女人夸小女孩很能干,小女孩高兴地咧开嘴笑。
我在女人那里买了些菜,临走以前跟小女孩开起玩笑。我说:“把贝壳卖给我吧。”小女孩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好啊,好啊。”她又松开一直紧握的左手,我看见她的手心里有一只绿色的蚂蚱。“这只蚂蚱也卖给你。”小女孩说,“这是我在海滨公园的草坪边上抓到的,费了好大劲呢!”
我说:“行,贝壳和蚂蚱我都买了,你开个价。”
小女孩想了很久,然后认真地对我说:“贝壳一块,蚂蚱五块。”
我笑了: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她分不清手里的两样东西,哪个更值钱。于是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好看的贝壳只要一块钱,而一只随处可见的蚂蚱却要卖到五块钱呢?”
小女孩歪着脑袋,天真地望着我。“因为贝壳是我捡来的啊,没费一点儿力气。我赤了脚在沙滩上走,一下子就捡到了。”她骄傲地昂起头, 地说,“可是蚂蚱不一样啊!它很调皮,总在蹦。我费了很大劲儿才抓到它……”
原来这样!对小女孩来说,一种东西的价值,并非取决于它的稀缺程度,而是取决于得到它的艰难程度——得到越是艰难,那么理所当然,它就越有价值,就越值钱。
我花掉六块钱买下了小女孩的贝壳和蚂蚱。临走前我对小女孩的母亲说,这个小女孩长大以后,可能成为哲学家或者经济学家。
转过街角,我回头再看,小女孩还站在那里咧着嘴笑呢。
1.短文中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生机勃勃 得意洋洋
B.兴致勃勃 喜气洋洋
C.兴致勃勃 得意洋洋
2.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小女孩 和 的描写,表现了小女孩 的心情。
3.下列对第三自然段画波浪线句子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我”急于收购贝壳的迫切心情。
B.表明贝壳外形漂亮,数量稀少,很珍贵。
C.为后文“我”不理解小女孩把贝壳低价卖给我作铺垫。
4.第七自然段写到“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她分不清手里的两样东西,哪个更值钱”,从中可以看出,“我”认为 更值钱,是因为 ;小女孩认为 更值钱,是因为 。
5.下列是对第十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我”对小女孩的同情。
B.表达了“我”对小女孩的赞美。
C.表达了“我”对小女孩的讽刺。
十、习作。(30分)
以“后悔”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因做错了事后撒谎而后悔;可以写因和要好的同学吵了嘴,影响了友谊而后悔;可以写因粗心大意,错怪、冤枉了别人而后悔……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推荐阅读: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卷09-09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02-16
二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题02-20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01-03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11-08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12-1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07-17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人教版)09-13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基础复习题05-30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