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适应教学案例(精选8篇)
一、自己的教学理念:
“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是特殊教育最根本的使命,是特殊教育工作者最动人的情怀!教学工作中一切从学生角度动身,以人为本,尊重差别,使不同差异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生命化教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多种方式综合出现学习内容;寓生活习惯、生活技能教育于学习活动中,注重体验和感悟;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以学生直接参与的多样化的活动为主要出现形式,力争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注重活动指导,寓评价于活动中,注重个性评价。通过教育学习,让学生有着良好生活习惯,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回归社会能自理、自立于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
二、教育教学工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青少年。
(一)指导思想:
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特殊教育教育方针,以“尊重生命尊严、创造生命价值”为教育实践,以追求“会生活、会学习、会工作、会休闲”为学生发展目标,以“平等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活动为平台、参与为手段、共享为指导、和谐为目标”创造自己的和谐课程,切实让学生教有所教学有所学快乐的学习着、生活着、成长着。
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二)学生现状分析:
七年级学生都属于智力障碍,年龄偏大,学习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本学期通过游戏方式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功能,形成敏锐的感知反应,协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技能,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丰富和改善他们日常生活质量。教学活动内容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和学生生活的其他空间。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示,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
(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老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养:
(1)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2)维护环境,顾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
(1)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生活适应课程具有开放性.落实课程开放性,教师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应整合教材,学习资源,在确定教学思路时应关联相关学科资源,在开展教学时应整合班级特有资源,在推动实践应用时应接轨社会资源,在多种资源整合中提升教学质量。将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备好课,吃透教材根据教学目标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备好课,做到备课规范、条理清晰,提高备课价值。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效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生活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髙整个生活课教育的质量。
2、转变角色,把自己转变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地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
3、做好课件,根据学生的喜好特点和兴趣爱好,把知识融入到视频、图片、声音、动画中,在喜闻乐见中在故事情节中把知识学到手。
4、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本,只有有了兴趣的引导,学生才会喜欢学乐意学,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激发学习兴趣就要靠老师的引领合理科学的使用课件,要带着一颗爱心、兴趣之心去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上好生活课,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为根本,在以后教学中,一切从学生角度动身,以人为本,尊重差别,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生命化教学。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多种方式综合出现学习内容;寓品德教育于学习活动中,注重体验和感悟;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以学生直接参与的多样化的活动为主要出现形式力争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注重活动指导,寓评价于活动中,注重个性评价。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6、培智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平时多与学生的家长沟通,把课堂中规范科学的生活知识及良好的习惯养成知识,共享给家长,搭建家庭与学校课堂共教共享的平台,共同提高生活课的学习价值。
7、教学活动形式,讨论,资料调査,现场调査,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观赏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七)教学进度表:(见备课本)
三、自身素质的提高:
工作的同时,我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1、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追逐教育教学最前沿意识,树立现代化的育人观和人才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课改需要。
2、多读书、多考虑、多实践。我会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知识,让读书成为自身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充实自身。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开阔眼界,争取完善自身,创新自身,做到终身学习。
3、多反思、多总结。每节课后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业务素质,从“保守的经验型”教师转向“开拓的创新型”教师,同时总结自身教学工作中的成败,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新学期刚刚开始,我将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创新,争取更大进步,力争一步步走向成功。
杨成军
一、设计问题导入新课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2章“土壤里的小动物”第1节的内容。课件展示达尔文对蚯蚓赞誉的一段话:“如果说, 犁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 那么远在人类生存之前, 土地就已被蚯蚓耕耘过了, 并且还要被它继续耕耘。”教师设疑:达尔文为什么对蚯蚓有如此高的赞誉?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了解吧。开始就以问题导入, 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二、充分了解、分析主体,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 互动应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以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现状及生活实际为前提, 以学生的视角审视要学习的内容, 扮演“学的角色”。比如, 蚯蚓的生活环境部分, 学生大部分生活于城市, 没有农村生活经验。而且学生大多忙于主科的学习, 几乎没时间课后去挖蚯蚓。所以在这部分, 我做了两手准备。课前自己先挖了大量的蚯蚓备用, 在有学生挖到蚯蚓的班级, 直接问学生:“你是从哪里找到蚯蚓的?”通过学生说出蚯蚓的生活环境。在没有学生去挖的班级也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设计了两组对比试验:一组是将盒子左边放潮湿的土壤, 右边放沙子, 放入蚯蚓一段时间看蚯蚓集中在哪里。第二组同样放潮湿的土壤, 左边遮光右边不遮光, 看蚯蚓又集中在哪里。学生观察两组对比试验, 也能得出蚯蚓的生活条件是阴暗、潮湿的环境。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 通过积极思考得出结论, 和“全盘授予”的教学方法相比, 学生不仅更感兴趣而且知识记忆更牢固。
三、重点知识精心设计, 以导引学, 以学促教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我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将演示实验改成分组实验, 并增加了探究蚯蚓呼吸器官的实验。所有的结论都来自于学生的主动探究体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课上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还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并能自己总结知识重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 把控学生的思路和进度, 让学生按着一个简单、清晰的路线学习。对每个环节都做了比较充分细致地考虑, 分成若干小问题帮助学生探究。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完成探究活动。
(一) 外形篇
1.蚯蚓的身体呈什么形状?有什么意义?
2.它的身体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属于环节动物?
3.所有的体节的大小、颜色、光滑程度有区别吗?如何区分它的前端和后端?
(二) 运动篇
1.用手来回触摸蚯蚓的体表, 有什么感觉?体表上有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在玻璃板和硬纸板中, 哪种表面比较适合蚯蚓的移动?为什么?
3.蚯蚓在纸板上运动时, 身体的哪端先移动?
(三) 呼吸篇
1.将蚯蚓放入沙子中滚一滚, 看看蚯蚓的变化。
2.看到现象立即将蚯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将沙子洗去, 放入原处。
(四) 反应篇
用玻棒分别轻轻触动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 看看它分别有什么反应?
讲解:蚯蚓的前端有脑, 脑向后延伸为腹神经索。腹神经索上有许多神经节, 集中了许多神经, 因此, 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准确。
整个过程学生兴趣浓厚, 积极参与, 在同学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 真正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和集体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 以导引学, 以学促教, 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利用学科优势, 注重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发展。通过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 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关键词】心理健康 高中生 自卑心理
一、案例介绍
邱琦,女,高一年级(9)班学生,来咨询时她告诉我自己感觉很难受、很自卑,因为她认为自己很差劲,学习成绩越来越糟糕、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几乎没有好朋友、晚上睡不好觉,近段时间学习状态很差。
邱琦入学时是一个阳光、自信、备受老师喜爱的学生,但随着学科难度的加深,她感觉学习越来越吃力,成绩不断下滑,这让她备受打击。而且她发现,原来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现在却如鱼得水,学习进步很快,内向的她无法面对自己,内心十分痛苦。
二、案例分析
邱琦的自卑主要是由对自我的评价偏低而造成的。心理学上所指的自卑是个体在同他人进行比较后,感到自我适应性差,某方面或几方面不如他人,因而表现出无能、软弱、沮丧、精神不振时的心理不平衡状态。
有自卑感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及行为感到不满意,对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到困惑,对自己想做的事情缺乏信心,对环境中提出的要求比较悲观,容易否定自己。有些严重的学生甚至脱离现实,造成社会适应困难,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 邱琦在自己成绩下滑时,没有正确的进行反思,反而开始深深地怀疑起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她怕同学看不起自己,就将自己封闭起来,在这个需要友情的年纪,封闭自己更直接影响了她的生活与学习,导致她现在将自己降到最低层面,认为自己很差劲,怎么努力也没有用了。自卑的高中生往往表现为:
1.自我态度消极。过低地评价自己,对自己过分自贬自责或对自己非常不满意,并且怀疑自己的能力。
2.情绪状态不佳。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常常表现为畏惧、忧虑、担心、多疑、不安。
3.行为方式异常。自卑的学生往往缺乏活力,容易疲惫不堪。他们做事缺乏勇气,犹豫不决,甚至逃避、退缩。
4.人际关系受阻。自卑的学生对人际关系表现十分敏感,害怕被人看不起,不与人打交道或者极少与人打交道,比较排斥集体活动。
三、个案处理
通过与邱琦的交谈,我发现邱琦的学习还没有完全脱离初中的学习模式,在学习上的依赖心很强,很少主动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常常打乱仗。针对邱琦的现状,我对她采取了以下辅导措施:
1.积极暗示,积累成功经验。不断对自己进行积极正面的肯定与暗示。如“我能行”、“我可以”、“我每天都在进步”,降低期望值,降低起点,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增大成功的概率。
2.及时适应现在的学习模式。初高中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感到无所施从,要学会给自己加压加量,不能指望老师亦步亦趋来指导,让自己逐步适应高中阶段的节奏,学习讲究时效性,多读课外书,多思考,利用课余时间,扩大自己的视野。
3.提高学习自主性。初高中老师的教学模式迥然不同,初中老师将学生的时间规划得滴水不漏,学习上都是老师规定死的任务,老师将学生盯得很紧,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大功告成了。但高中比初中学习有更高要求,学科难度加大,综合性更强,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老师在引导学习内容时,布置的作业量可能会不多,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甚至是超前学习。
4.调整心态,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新的环境中要尽量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结交与自己性情相投、积极向上的好朋友,这样,即使在高中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也有了能倾述的对象。
5.正确评估自己,以平常心面对失败与挫折。每个人都会经历生活当中的挫折,开始也许会跌倒,会怀疑自己,但这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鼓起勇气来重新认识自己,就会发现,
只要给自己一份自信,就能站起来,并且走得更好。
在我的帮助下,三个月后的邱琦不再迷茫与孤独,她想方设法改进学习方法,主动向同学与老师寻求帮助,将与同学的差距当成学习的动力,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久违的笑容又回到她的脸上。
四、案例反思
邱琦由于巨大落差产生的不自信与痛苦让我感受到:家长与老师要教会孩子懂得正确地认识自己,给自己准确地定位。自信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当改变环境后,极有可能会使最值得骄傲的资本变得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并不可怕,要敢于面对自己,提升自己,寻找并展示自己的优点,去适应新环境。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会产生自卑感,特别是在高中阶段。自卑的产生因人而异,有的是因为生理缺陷,有的是因为记忆力差、思维迟钝、成绩不好,有的是因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有的是因为家庭环境、社会地位低下,但不管哪方面的自卑,其根本原因都是相同的,即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评价较低,因而对外界的评价很敏感,缺乏自信。
自卑是一种负面情绪,会令学生对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到困惑,对前途较悲观,很容易否定自己、批判自己,导致自己不愿意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容易变得孤独。长期的自卑感,会让青少年的精神状态变得非常差,他们渴望通过努力来改变现状,但却害怕遭受失败变得有些畏手畏脚的,以至于不知所措,情绪会处于紧张、矛盾、焦虑和痛苦之中,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必然会阻碍他们以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主编:明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年5月第1版
[2]《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主编:明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年5月第1版
一、正确认识角色改变,适应新的学习第一,要确立新的目标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感 到空虚和迷茫,出现松劲情绪明确的奋斗目标持之以恒的动力第二,要制定学习计划 德、智、体、美、劳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要培养自学能力。大学学习的特点是自 主性,它强调学生既要有较强的自学意识,又要善于自学。只有早日培养自己的这种 能力才能使自己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人才。
二、有效进行自我评价 竞争的内容不再仅仅是学习成绩,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等等,都成了比较的内容。在这种比较之下,有的人会因为低估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使自我 评价过低,造成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更有甚者会为了避免挫败感而封闭自己 人的知识、才能通常是处于离散、朦胧状态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挖掘、发现和开发。从个人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特点,毅力的恒久性,已有的知识结构,献身精神与果 敢魅力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和测试,将为你做出科学的自我评价提供有益的帮助。主动适应 适应全新环境
三、主动适应全新环境 一是文化环境的高深化二是科学知识的专业化三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踏入接触社会环 境走出“象牙塔”,到校园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有目 的的进行一些有益有利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认清楚自己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实际位 置。
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法国作家罗兰说过:“有了朋友,生命才显示出它全部的价值。智慧、友爱,这是照亮 我们黑夜的唯一光亮。”可见友谊在人生中的分量。区的差异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 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无疑 会有利于今后走入社会。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 我为中心。坚持真诚、宽容、平等的原则,尊重他人,保持尊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 益,不做无谓的斗争,但也不要害怕冲突融入集体
五、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学会日常生活的打理 对钱财的管理
《走楼梯》
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上下楼梯要一步一格,不准跑,不准推拉。(A:王仕旭、郭思源、杨诗宇)
2、知道上下楼梯要按照次序靠右行走。
(B:姚博恒、乔青青、郭帅兵 C:聂小石、赵天锐、全秉知)教学重难点:学会上下楼梯。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一课时)上课,强调课堂常规。
一、导入
出示一个图片(同学们都在上下楼梯)问同学们他们在干什么?? 板书:上下楼梯
二、新授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上下楼梯,那小朋友们会上下楼梯吗?会自己上下楼梯吗?那么有同学能告诉我你平时是怎么上楼梯的吗?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板书:双脚交替 一步一步
1、找一找:
指出下列图中哪种行为是对的,哪种行为是错的。(出示两张图片:一张一步一步上下楼梯的图,一张两个同学在楼梯上追闹的图。)
2、学一学:
观察正确上下楼梯的图片说一说小朋友的手在哪里放着?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板书:扶着扶手或墙壁
结合板书教师总结我们上下楼梯时要用双脚交替、一步一步、扶着扶手或墙壁上下楼梯。
3、做一做:走一走学校的楼梯。
小结:今天大家学习了上下楼梯,大家都表现的非常好!回到家里后走一走家里的楼梯好不好?
第二课时(总第二课时)
1、观察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图中学生上下楼梯在不同的方向。
2、比一比
学生走上讲台转动自己身体,跟图片中小朋友的保持相同方向试着找出他们是走在楼梯的哪一端?上楼梯是在哪边?下楼梯是在哪边?(通过举左右手表示)。
学生实践,教师总结:上下楼梯都是靠着同一方向的,同时举起同一边的手。(找上、下方向时手一直举着。)
教师进一步引导:上下楼梯都是靠同一边走。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我举的这个手是左手还是右手?所以我们上下楼梯都是靠哪边走的??学生回答
板书:上下楼梯靠右走
3、看一看
图片中的小朋友在上楼梯时有没有乱跑?他们是怎么走的?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按次序(排队)。
所以我们在上下楼梯时要:按次序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PPT出示这一句话)
4、走一走
把学生带出教室在楼梯上走一走。
第三课时(总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在上一节课上我们知道了:按照次序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同学们也在我们的楼梯上走了一走。大家都做得很棒!都能按次序、靠右行走。
二、下面图中有几位同学也在上下楼梯,但是与我们同学相比他们的表现很不好,老师不喜欢他们。有没有同学可以来告诉他们哪里做错了呢?(出示图片)。
(一)认一认
仔细观察图片,辨认:
1、谁在靠右走?
2、谁按次序走?
3、谁的做法最危险?
(二)说一说
上下楼梯应注意些什么?
(三)活动天地
1、儿歌《走楼梯》
2、走楼梯
三、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很认真,很愿意和老师、同学互动。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要正确、文明上下楼梯。
《男生、女生》
总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区分男孩、女孩。(A)2、知道男孩女孩明显的外貌特征,知道自己的性别(B)
3、绘画女孩、男孩(C)教学重难点:认识男孩女孩,知道男女有别,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教学准备:男、女孩娃娃各一个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区分男孩和女孩 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怎么知道的?A 2、比较男、女孩的不同之处 请两个学生上来,指认男孩、女孩 ,说说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一样.B 3、找找班级里的男孩和女孩 A 你知道班里的哪个小朋友是女孩?B 你知道班里的哪个小朋友是男孩? 你还知道谁是男孩、女孩?C 4、游戏:找朋友 A 找男孩 , 找女孩B 找好朋友,说说你的好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C 5、说说自己的家人是男的还是女的 你爸爸是男的吗?妈妈是女的吗?(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哥哥,姐姐)、绘画:男孩、女孩 要求画出男孩、女孩的特征,如:男孩头发短,穿的是裤子;女孩头 发长,有的女孩还有小辫子,女孩子可以穿裙子。C 7、作品评价 认一认,他画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8、和睦相处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男孩和女孩应该如何相处呢?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大家应该和平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总结:男孩和女孩们!你们是幸福的,是人间的天使,愿你们能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努力学习。
《男厕所、女厕所》
2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男厕所女厕所,知道厕所都有什么用具。A
2、教会学生自己上厕所,知道要在不同的上厕用具上大小便。B
3、教育学生上厕所后要使用卫生纸,便后要洗手。C 教学重点:认识男厕所女厕所,认识厕具。教学难点:知道男孩子进男厕所,女孩子进女厕所 教学准备: 教师将厕所打扫干净,便于学生参观。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五课时)
1、参观厕所。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厕所。认识厕具。
洗手池、小便池、卷纸筒、蹲厕、抽水马桶。
知道各厕具用途。例如;蹲厕,是我们大便时要用的;洗手池,是我们便后洗手用的。
让学生知道厕所是大小便 的地方。
2、认识男厕所和女厕所。分清便池、便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男孩站着小便,用便池;女孩坐在便桶上或蹲在便槽上小便。
3、让学生懂得大小便时要上厕所。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玩游戏时想小 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教育 学生在集体活动前、饭前、睡觉前上厕所,有小便时应及时上厕所小 便,不要憋尿,尿湿裤子。)
(2)教师请学生谈谈讲讲。
上完厕所怎么办?要不要用纸巾擦?要不要洗手? 让学生认识要在便后使用卫生纸,便后洗手。
总结:厕所给我们提供了便利,我们的要讲卫生,除了要学会便后使用卫生纸,便后洗手。还得要保持好厕所卫生。
第二课时(总第六课时)
1、教男孩子上厕所。
(1)教师请男孩子谈谈; 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将小便弄到便池外?(小便时,不要离便池太远,避免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离便池太近,以免弄赃裤子。)
(2)教师还要告诉男孩子,穿有拉链的裤子小便时,要小心,不要损伤皮肤。
2、教女孩子上厕所。
教师请女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让小便弄湿裤子?(小便 时,要将裤子脱低一些,然后坐在便桶上;蹲在便槽上小便时,要用 手托住裤子。)
3、请想上厕所的学生去小便。教师观察学生入厕情况,及时予 以评价。总结: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及时大小便,用厕所人 多时应相互谦让请家长注意不要给男孩子穿带拉链的裤子。女孩子的裤子要 易于穿脱。
《服装》
5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衣物并能说出名称;能区分内衣、外衣。(A)
2、知道在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B、C)
教学重难点:知道衣服名称,知道该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教学准备:PPT 图卡 衣服(扣子的、拉链的)教学课时:7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七课时)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衣服。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今天你身上穿了什么衣服?观察一下,班里同学穿了什么衣服?
大家刚才提到的有棉衣,裤子,外套,鞋子。但是还有好多衣服大家没有提到。那下面跟着老师一起来认识更多的衣服好不好?
出示图片(各种各样的衣服),同学们认识图片上的这些衣服吗?我们一起来一件件的认识他们好吗?
继续看图,棉衣,短袖,长裤,短裤。
1、认一认,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每张图片上显示出的衣服的名称;跟着老师反复读、认。
2、找一找,听老师说名称指认出哪件是棉衣,哪件是短袖,哪件是裤子……
3、指一指,指出自己或同学、老师身上与图片相对应的衣服。
4、读一读,跟着教师一起读一读衣服的名称,个别纠正发音。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八课时)
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衣服。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我们所认识的一些衣服。
1、看一看,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几种衣服,那大家有没有人知道下面这些衣服的名字?出示图片:毛衣、衬衫、裙子、雨衣。
2、认一认,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每张图片上显示出的衣服的名称;跟着老师反复读、认。
3、找一找,听老师说名称指认出哪件是毛衣,哪件是衬衫,哪件是裙子……
4、读一读,跟着教师一起读一读衣服的名称,个别纠正发音。小结:
第三课时(总第九课时)
一 出示两张图卡:内衣、外衣。同学们有谁知道哪件衣服是穿在里面的?哪件是穿在外面的?
教师引导孩子理解:穿在里面的叫内衣,穿在外面的叫外衣。
1、认一认,出示图片(各种内衣外衣)。同学们指认图片上的是内衣还是外衣。
2、读一读,跟着教师一起读一读衣服的名称,个别纠正发音。
出示图片“雨衣”,请问同学们这是什么衣服呢?有哪位同学知道雨衣是什么时候穿的?
师:对了,雨衣是下雨天穿的。下雨天为什么穿雨衣呢? 生:不淋湿。
师:是的,穿雨衣是为了不淋湿。那小朋友们想一想雨衣怕雨淋吗? 生:不怕。
师:对,雨衣是不怕雨淋的。雨衣是可以帮助我们挡风遮雨的。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雨衣的本领大不大? 生:大。
师:那你们想和小雨衣做朋友吗?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通过一首儿歌来认识下小雨衣好不好? 出示儿歌《小雨衣》
1、读一读,跟着教师一起读一读衣服的名称,个别纠正发音。
2、背一背
3、赛一赛
第四课时(总第十课时)
出示图片:背带裤、长裤、短裤、牛仔裤、内裤、棉裤。
这是一些常见的裤子,大家认识他们,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今天我们来和他们交个朋友好吗?
1、认一认,出示图片(各种内衣外衣)。同学们指认图片上的是裤子。
2、指一指,听老师说名称指认出哪件是背带裤,哪件是长裤,哪件是短裤……
3、读一读,跟着教师一起读一读衣服的名称,个别纠正发音。我们认识了他们,那么大家会使用他们吗? 出示长裤、内裤图片,师:他们叫什么? 生:长裤、内裤。师:他们哪一条是穿在里面,哪一条是穿在外面的? 师:内裤是穿在里面的,能不能穿在外面?
长裤是穿在外面的,所以我们能看到别人穿的是什么长裤,对不对?
1、认一认,出示图片(各种内裤外裤)。同学们指认图片上的是裤子。
2、指一指,听老师说名称指认出哪件是内裤,哪件是外裤。
3、读一读,跟着教师一起读一读衣服的名称,个别纠正发音。
第五课时(总第十一课时)
上节课大家已经知道了内裤是穿里面的,外裤是穿外面的。但是,大家知道怎么穿裤子吗?
生:。。。
师:那下面老师通过一首儿歌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怎么穿裤子。读儿歌,跟着老师一句一句的读。
解读:我们每个人都有裤子,那每条裤子上必须有的是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裤子有两条裤腿,有裤腰。师:裤子有两条退,有裤腰那怎么穿呢?
儿歌里有告诉我们:一条小裤子,两条裤腿长,两脚往里伸,裤腰往上拉 裤子有两条裤腿,人有两条腿,这两条裤腿就是为了这两条腿,对不对? 生:对!
师:回想一下当你穿裤子时,拿起裤子后要怎么办呢? 生:穿。
师:对了,要穿,若果用儿歌里的话就是:两脚往里伸。“两脚往里伸”往哪里伸? 生:裤腿。
师:对了,两脚要往裤腿里伸。
学生跟读:“一条裤腿长,两条裤腿长,两脚往里伸” 师:这个时候我们的裤子是不是已经套在我们的腿上了? 生:是。
师: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了? 生:提。
师:说得很好,该把裤子提上去了,怎么提呢? 生:用手。
师:用手!是的,我们要用自己的两只小手拉着裤腰往上提。就是儿歌里说的:裤腰往上拉。学生跟读。
1、读一读
2、背一背
3、赛一赛
4、做一做,给娃娃穿裤子。
《扣纽扣》
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穿、脱拉链衫。
2、学会拉拉链。
3、听从老师指令,配合教学活动。
教学重难重点:扣扣子,解扣子。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有扣子的衣衫衫、小红花。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总第十二课时)
前面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各种衣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扣扣子好吗?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扣眼、扣子。
我们已经知道了扣子和扣眼那么他们要怎么使用?怎么扣在一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第一步:扣纽扣时,要对齐衣襟。第二步:一个扣子对着一个扣眼。第三步:从上往下一个一个扣。
教师示范、学生动手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同学们做得好认真呀,那么大家学会了吗?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学生动手拉拉链比赛(教师个别指导)活动评价
第二课时(总第十三课时)
复习穿、脱有扣子的衣衫。学习儿歌《扣纽扣》
1、教师演示扣扣子过程。
2、请学生到前面演示。
3、学生纠正同学错误。
4、反复练习扣扣子。
大家掌握的不错,接下来我们要增加难度了,我们 要先把衣服穿上,再扣扣子,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做好吗?好,那老师就看大家的表现啦!比赛之前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一遍好吗?大 家一起来吧。
1、教师带学生做穿脱衣服,过程中个别指导。
第二场比赛开始啦,看看谁学会了这个本领?小红花就奖给他。
2、开展比赛,看谁能迅速准确完成动作。
3、比赛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活动总结评价:
1、对学生的活动表现和掌握技能的情况进行评价。
2、提出要求:同学们,扣扣子你们都学会了吗?那么以后,同 学们每天都应该自己穿衣服,自己扣扣子,不要再麻烦你们的爸爸妈 妈了。自己动手做做看,好吗?
3、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我的同学》
2课时
教学目标:
A:知道班级同学的性别、姓名。B:知道与同学分享。
C:知道同学,朋友之间该如何相处。教学重难点:正确与同学相处。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鼓、鼓棒、小红花、小游戏、图片、PPT。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十四课时)
一、《击鼓答到》。
小朋友们,还记得刚开学时老师教大家《击鼓答到》的游戏吗?今天,我们来换一个方式来玩这个游戏。
(一)老师敲打鼓面,有学生跟着鼓声来说出全班同学的名字。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学生轮流玩游戏。
(在这个过程中,若有不对的及时纠正。)
(二)老师敲打鼓面学生听老师的问题并跟着鼓声说出相应同学的名字。例如:
师:谁是女生? 生:乔X X。师:谁是男生?
生:赵X X、聂X X、郭X X。。。
(通过这两个游戏巩固学生对班中同学的认识。既知道了姓名,又知道了性别。)
二、《听指令》。
请小朋友们坐好,认真听老师的指令,并按老师的指令把你手中的小红花拿给指定的同学。
1、教师示范。
王老师请把你手中的小红花拿给乔同学;乔同学请把你手中的小红花拿给聂同学(教师可辅助理解)。
当学生在玩这个游戏时,如果学生不能走到指定同学旁边拿给指定同学而是仍过去或者不放在指定同学手里时,教师应及时纠正,并告诉学生这样做是不友好的行为,大家不应该向他学习。
2、学生示范。
3、学生开始游戏。
4、教师总结,纠正做得不好的同学,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总第十五课时)
上节课,我们玩了两个游戏。通过这两个游戏,我们知道了与同学们玩游戏时要友好,要遵守规则。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同学之间该怎样友好相处。
出示图片。
师:看!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学生平时课间游戏时的照片。)师:你们觉得他们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小朋友们仔细看下图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可以玩的开心?(结合《我们都是好朋友》、《做一个好学生》。)
教师总结:同学之间游戏必须要学会等待,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时不争抢、不打架,能和同学一起分享更好。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与同学间友好相处是很重要的。那么,要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呢?我们通过一首儿歌学习一下好吗?
学习儿歌《我和同学》
我和同学 我和同学真友好,一起上课一起玩。你有困难我来帮,团结友爱乐陶陶。
小结:同学们在游戏时都表现很棒,能很快地学会一个游戏怎么玩,也能和同学们玩的很开心。说明大家能友好相处是不是?所以大家要做每一个同学的好同学!
《勤洗手》
总第十六课时
教学目标:教育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准备:关于节约用水的图片,关于讲卫生的图片(饭前便后洗手),字卡“洗手”、“干净”,正确洗手方法的视频。
教学过程:
师:“手每天要做这么多事情,接触很多东西,那么手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会变脏.” 师:“会因为变脏,存在细菌、病毒、微生物等,而他们有
一些会使我们生病,在生活中一定要讲究手的卫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勤洗手。有谁知道我们必须要在什么时候洗手?
教师引导认识要饭前洗手,便后洗手,玩游戏、干活后手脏了要洗手。学一学
师:“我们可以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清除手上的细 菌、病毒、微生物。(出示板书“正确的洗手方法”清除“细菌、病毒、微生物”)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正确的洗手方法是怎么样的?”播放视频《正确的洗手方法》(1分钟)分解动作学习。
教学生学洗手的步骤:①打开水龙头,先冲洗一下双手;②在手上抹一些香皂;③搓手心、手背、指尖、指缝、关节、手腕;④冲清香皂沫,关上水龙头;⑤用自己的毛巾擦干双手。
儿 歌 自来水,哗哗哗,洗一洗,擦一擦,饭前洗手讲卫生,看谁小手最干净。
《漱口》
2课时
教学目标:
A:在家长的帮助下掌握正确的漱口、擦嘴方法。B:
1、通过活动掌握正确的漱口擦嘴的方法。
2、在特定情境下知道要漱口。
C:
1、通过活动掌握正确的漱口、擦嘴的方法。
2、知道漱口、擦嘴可以清洁牙、口腔及嘴巴外部。教学重难点:掌握正确的漱口、擦嘴的方法。教具准备:图片、PPT、镜子、杯子、水、水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十七课时)
活动导入,请客吃糖。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教师出示芝麻糖,让学生品尝。
2、“老师带来的糖好吃吗?哎呀!你们的牙齿怎么了?” 引导学生发现牙齿上的芝麻,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观察自己的牙齿。
3、师生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4、教师总结:
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学校里是没有牙刷的,就让我们来漱口吧。有谁是在家里漱过口的,请你来试一试。
请个别学生示范漱口。
5、请学生讨论漱口的方法是否正确。
6、漱口,学生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桶里。
7、照镜子,比一比谁的牙齿最干净。
总结:漱口习惯的养成,光靠课堂学习是不够的,所以学习活动结束后,请家长在家里也督促孩子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第二课时(总第十八课时)
复习导入
出示图片复习漱口步骤。巩固新知
1、教师示范漱口。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老师是怎样漱口的? 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发表意见。
2、儿歌学习漱口要领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口水。学生齐读 学生跟唱
3、教师鼓励学生一一上台展示,对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活动总结:学习完了漱口、擦嘴,小朋友们知道要如何漱口、擦嘴了吧!我们要坚持漱口、擦嘴做一个讲卫生的小朋友。
《爸爸妈妈我》
总第十九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是家中一员。(A)
2、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A B C)
3、知道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A B C)
4、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是家中一员。(B)
5、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是家中一员。(C)教学准备:
1.音乐《我爱爸爸妈妈》
2.学生全家福照片,各人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要静心地来听,听完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欣赏音乐《我爱爸爸妈妈》)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师引导出爸爸妈妈家人
二、认识家人
(一)那么今天老师这儿有一些照片,请小朋友们来看看,这些都是谁?
1、出示一个学生的全家福。
2、提问:这是谁的一家?
3、老师介绍:XXX家有3个人,XXX,爸爸,妈妈。
4、你们自己家里有哪些人呢? 说说自己家里有哪些家人。(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5、指着xxx的父亲,提问:“这是谁。”
6、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爸爸是男的还是女的。(A、B学生自己说,C跟说“爸爸是男的”)
(二)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好不好?
1、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A说,B复述,C跟老师读)
2、爸爸、妈妈辛苦不辛苦。
3、我们要爱我们的爸爸、妈妈。读:我爱爸爸妈妈(C跟老师读)
4、你想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什么事情来表示你对他们的爱。(A、B学生说一说,师评价,C可做动作,适时鼓励)
三、总结
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记着今天在课堂上对自己爸爸妈妈所说的和想对爸爸妈妈做的,回家都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出来和做出来。
四、作业
1、说出来:回家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爱你”(ABC)
2、做出来: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来表达对他们的爱(AB)
《我爱长辈》
2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体会他们的情感需要。(A B)
能力目标:初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孝心。学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向老人表示孝心、爱心。(B C)
知识目标:理解老人的心思和特殊习惯。(A)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加深对老人的了解,从中体会到老人对自己的一片爱心。
教学难点:了解爷爷奶奶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
教学准备:《常回家看看》公益广告片,关爱老人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二十课时)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吗?爷爷奶奶经常会做一些事,为的只是让我们开心对不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怎样让爷爷奶奶高兴的话题。好不好?
二、体验活动:
夸夸我的爷爷奶奶
1.谈话:请几名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最想夸爷爷奶奶的内容,看谁对自家的老人最了解。
爷爷奶奶的心思我知道 1.谈话: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爷爷奶奶的基本情况了解得很详细,可是仅仅了解一些情况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能够用心去体会老人的心思。爷爷奶奶的心思你知道吗?他们的愿望和想法你能猜得到吗?
那老师来说,你们来猜。请你们看看大屏幕上的这幅图,(课件展示教材第一幅插图,师读文字)每次和爷爷奶奶分手时,他们总是要问我们什么时候再来。这是什么原因呢?谁来猜一猜?
师:爷爷奶奶多爱我们呀!
2.(课件展示教材第二幅插图,师读文字)我每次出门,奶奶总是要一遍遍地叮嘱。因为„„
这是什么原因呢?谁来猜一猜?
师:奶奶多关心我们呀!
3.(课件展示教材第三幅插图,师读文字)我们去看爷爷奶奶的时候,他们总是做上一大桌菜。因为„„
师:为什么做一大桌的菜呀?谁来猜一猜?
4.看来理解老人的心思既容易也不容易,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用心体会了。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录像,让我们认真观看,细细体会。(出示课件《常回家看看》公益广告片)夜深人静了,对着一大桌冰凉的饭菜,对着早已没有节目的电视机,奶奶此时此刻在想什么?
生:„„
师:可奶奶接到儿女孙子不回来吃饭的电话时不是说:“忙„„忙„„忙好呀!”
生:„„
小结:奶奶那么孤独,希望儿孙能回来;但又怕影响他们,很矛盾!5.看了这么多,听了这么多,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可是,在生活中面对他们的关爱,我们有没有对他们不够耐心、不够关心的时候?(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
第二课时(总第二十一课时)
上节课我们夸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通过一些视频和老师的讲解大家知道了他们时常会很孤独,作为孙子孙女我们是不是应该多让他们笑一笑啊?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来表达你对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呢?
行动起来敬孝心
1、谈话:爷爷奶奶很爱我们,很理解我们,我们也很爱爷爷奶奶,希望爷爷奶奶高兴。可是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孩子们,你准备用什么实际行动来表达你对爷爷奶奶的爱,让爷爷奶奶高兴呢?
2、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我们要多去看望爷爷奶奶,帮他们捶捶背,递点东西,扶着他们走走路,陪他们聊聊天。其实啊,你就是到他身边转转,什么也不做,他们也是很高兴的!
总结:相信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看到大家今天的表现一定会很开心的。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爷爷奶奶更加高兴好吗?
《懂礼貌》
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懂得待人要有礼貌。
3、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难点: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二十二课时)
一、初步看图,了解图上的大体意思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的小朋友讲文明,懂礼貌)
二、逐个看图,回答问题
1、看第一幅图
(1)说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早上,两位同学来到学校,看到老师鞠躬问好。)(2)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同学说:“老师早!”老师会回答说:“你们早!”)
2、看第二幅图
(1)图上有谁和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放学走出校门后,两名同学挥手再见。)(2)他们会怎么说呢?(再见)
3、看第三幅图
(1)什么时候小明和谁在干什么?(两名同学来到学校,看到老师鞠躬、招收问好。)
4、看第四幅图
(1)小明和谁一起干什么?(上学时,妈妈把小明送到家门口,小明和妈妈说再见。)
三、把四幅图连起来说.(用上礼貌语言)
1、先自由说,后说给同桌听
2、指名说图
四、读礼貌用语 老师板书: “早”“好”“再见”
五、进行礼貌表演活动
1、每天早上到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平和时遇见人,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人告别时,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课了,老师走到讲台,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课了,老师走下讲台,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作业
在生活中,用礼貌用语,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第二课时(总第二十三课时)
一、初步看图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的一个小朋友在把书拿给另一个小朋友。)那大家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在得到别人帮助时要主动说“谢谢”。
二、逐个看图,回答问题
1、看第一幅图
(1)什么时候小明和谁在干什么?(2)小明怎么说,小红又怎么说?(小明拿着小红借给他的乒乓球拍说:“谢谢你!”小红说:“不用谢”)
2、看第二幅图(1)小明送小鹏的什么?(2)小鹏会怎么说呢?
(小鹏接过小明送的礼物说“谢谢”)
看了这三幅大家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要用礼貌用语“谢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别人帮助你时,主动说“谢谢”;别人送你礼物时,主动说“谢谢”。
三、把四幅图连起来说.(用上礼貌语言)
1、先自由说,后说给同桌听
2、指名说图
四、读礼貌用语
五、进行礼貌表演活动
第三课时(总第二十四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受谢谢
1、播放歌曲《感谢你》,师生共同欣赏。
2、谈话,揭示课题。(听完这首动听的歌曲,你记住了哪个词?“谢谢” 在生活中,要说声“谢谢”的地方可真不少啊!
3、课件播放“感谢”图片。师:服务员为我们端茶倒水的时候;医生为我们看完病的时候;演员们为我们演完节目的时候;电梯工为我们打开电梯门的时候。我们该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初步感受什么时候该说“谢谢”。)
4、同学们,你在生活中你说过“谢谢”吗?给大家讲讲你的故事吧!(引导学生自主交流。)
二、合作探究,体会谢意的重要性。
1、说说你平时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2、出示图片,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体会,交流谢谢的重要性。
3、师:是呀,当得到别人的谢谢时,我们的心里会特别高兴,也特别自豪,因为自己所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别人的尊重。那么工作在不同行业的叔叔阿姨每天都在为我们提供着帮助和服务,他们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你们又想说点什么?
三、尊重不仅仅是说声谢谢。
1、(出示图片)学生看图后发言,说说怎样做才是真诚的感谢。
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尊重他人的劳动呢?(出示提示,引导学生用表演的形式交流。)
师:看了这个学生的生活片段,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师:为什么你会这样做呢? 小结:感谢他人不仅仅是口头上说声谢谢,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用自己的行动来尊重他们的劳动才是真诚的感谢。
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2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做客的基本礼节;懂得做客有礼貌是尊重主人的表现,能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
情感:从内心尊重主人,愿意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行为:做客时做到:敲门、问好、不乱动主人的东西,走时说再见。教育过程:
本课设计了一个小学生到同学家去玩的故事,既说明做客的一般礼节,又强调小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设有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想一想”,主要起导入作用。
第二个环节“说一说”,是对课文内容的归纳和总结。
第三个环节“议一议”,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做客有礼貌、懂礼节的意义并有针对性地导行。
第四个环节 “活动”,目的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做客、待客的礼节,做个有礼貌的小学生。
第一课时(总第二十五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你们到过别人家做客吗?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小客人呢?(有礼貌的小客人)
板书课题: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老师认识一位小朋友,他叫明明,他就是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二、学文明理:
1.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明明的故事。讲述内容:与课文内容一致。
2.同学之间互相说说明明是怎样去同学家做客的。教师发言总结。
第二课时(总第二十六课时)
故事我们已经听完了,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明明的礼貌体现在哪里好吗(1)学生汇报明明进门时的做法。①教师重新演示课件场景一: 内容:明明敲门时情景。②提问:
明明是怎么做的?他跟同学这么熟悉为什么还要敲门? 板书:先敲门 尊重 有礼貌
小结:到别人家做客时首先要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才能进门,这是尊重主人有礼貌的表现。
(2)学生汇报明明进屋后的表现。
①教师重新演示课件场景二、三、四、五: 板书:问好、跟主人交谈、双手接水杯、道谢…… ②教师提问:
明明这么有礼貌,同学会怎么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到别人家做客时,对待主人有礼貌会使主人感到你很尊重他们,他们会从心里欢迎你这样的小客人。板书:关系密切、增进友谊(3)学生汇报明明走时的做法。
像明明这样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客人大家都欢迎。
总复习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二十七课时)情景表演《上学去》
1.树立高中生的意识
高一新生首先要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高中生了。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高中生,并依此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尽快促成自己角色的转换,为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2.了解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
初中学习方式以模仿和记忆为主,而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理解和应用为主,要求学生要有更强的分析、概括、综合、实践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知识量大,难度大;系统性强,综合性强,各学科互相影响;能力要求高。在高中阶段,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而要重视观察、思维、分析、阅读、动手等能力的培养。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一新生面临从初中“保姆型”学习方式向高中“半开放型”学习方式转变,从而为以后进入大学“基本自主型”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中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4.尽快适应环境
进入高一,学生们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来到了新的学校、新的班级,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熟悉的校园、校舍;看到的不再是朝夕相伴的同伴,而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人生地不熟,在感到新鲜好奇的同时,会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而中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个性等方面尚不成熟,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缺乏足够的交际技巧,常常导致一方面渴望与人交往的开放性与另一方面自身内心的封闭性的矛盾的激化,产生焦虑、烦躁不安、苦闷、孤独的心理。因此,对在新环境中将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做到思想上重视,心理上有所准备,到时行为上才能够接受。
高中很多学校的学生住校,由依赖性的家庭生活突然转变成独立性的集体生活。绝大部分的中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生活自理能力,一上来会很不适应,要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自行解决更多生活上的事情,逐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从而不断提高自理能力。
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新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就读。面对全新的环境, 新生既充满期望, 又有不安与紧张。虽然表现各异, 但总体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
1. 新鲜感过后的空虚。
进入新的学校, 接触新的老师和同学, 开始时, 新生会感觉一切都很新鲜, 甚至新生本身就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 随着对环境和人员的进一步熟悉, 新生的新鲜感渐渐消退。由于职业学校学习环境与初中存在较大差别, 相较初中学习的紧张, 职业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显得宽松而自由, 然而, 随之而来的是空虚, 还有焦虑。
2. 学生管理模式改变后的不适应。
在管理模式上, 初中学校大都采取老师全权管理制, 而职业学校一般采用的是班主任管理+学生会管理学生+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 成绩只是其中一部分。新生初入校时, 迟到、卫生打扫、课堂表现、违纪情况、参加活动等都会纳入班级综合测评系统, 进行加扣分。所以, 许多新生表现出不适应, 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3. 认识偏差, 导致学习方向的偏离。
虽然职校新生在中招考试中失利, 退而选择职业学校, 但是大多数学生进校时, 仍抱有认真学习、掌握技能的想法。在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有些新生发现职校生活轻松愉快, 身在其中游刃有余。频繁参加各种社团、各项活动, 忙于人际交往、上网打游戏等, 而主业———学习却抛之脑后, 认为可以通过补考等方式弥补。这种做法看似适应能力强, 其实是认识产生偏差, 影响了正常学习。
4. 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多。
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 人与人之间交流更广泛, 新生大多十五六岁, 正处于自我意识强烈时期, 加上有少数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 新生之间矛盾频发。如男女生之间、走读生之间、住宿生之间, 都极容易产生矛盾。
二、使新生加快适应职校生活的方法
入学之初, 新生能否适应, 如何适应, 适应程度对于他们今后的职校生活有何影响, 都是班主任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有多年带班经历, 每带一次新生班级, 必付出大量心力, 努力使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当然,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付出未必都有回报。这期间有学生中途退学, 有学生浑噩度日, 有学生违纪不辍, 有学生学习三年终未取得毕业证书……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在这些学生入校之初, 班主任就好好引领他们, 势必有不一样的结果。在反复的探索和实践中, 笔者对于如何让新生尽快适应职校生活提出见解。
1. 营造“如家”的教室环境。
教师个人也许无法改变学校的大环境, 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班级的小环境。新生报到之前, 班主任可以对班级的环境做前期布置:教室窗明地净, 桌椅整齐有序, 黑板上亲切的欢迎标语, 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摆放一两盆盆栽。新学期开始后, 对教室环境应做长期规划, 让学生出谋划策, 共同装修共同的“家”。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渐渐在教室中得以体现, 便不再感觉陌生。家是港湾, 教室如家, 便可以给刚入学的新生以依靠, 同时, 也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认同。
2. 让班会课“活”起来。
毋庸讳言, 对于职校新生, 特别是一些易违纪的新生而言, 宣讲学校规章制度、班级纪律非常重要, 这可谓“防患于未然”。因而班会课就会成为宣讲的好阵地。然而, 有时“听”不如“行”, 潜移默化中的教育往往更能深入人心。所以, 新生班会课时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认识校园, 了解校园的每一幢楼, 每一个角落, 拉近学生与校园的距离。笔者发现, 有些学生在学校生活了一年多, 居然还不清楚学校一些主要建筑的地理位置, 甚至不知道教务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的具体地点。因此有必要从新生入学伊始, 让他们对校园有清晰的认识, 增强热爱校园热爱班级的责任意识。当然, 班会课不是班主任的一言堂, 可以是新生的茶话会,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班主任借此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 及时解困释疑。
让班会课“活”起来, 就是要寻找一些符合新生认知特点的课题进行展开, 如, 合理安排时间, 遵守纪律, 卫生清扫, 手机的使用等。班主任安排班会课, 将班会课主题化, 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新生, 尽快适应职校管理模式。
3. 提前预防, 安排好“两类生”的生活。
职业学校的学生通常分为走读生和住宿生。走读生每天上学、放学回家, 可能感觉和初中没有太大的不同。住宿生一个星期或者更长时间才回一次家,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 想家是很正常的。不过, 二者都面临共同的问题, 即可支配的时间多了。这是因为职业学校学生较之初中时期, 没有了升学压力和繁重的学习负担, 老师布置的任务大多在学生能力范围内, 所以, 学生有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对于这一点, 班主任应该提前跟学生解释, 从紧张到放松, 如果调适不好, 就会产生放松甚至懒散的心理。业余时间充裕不表示可以随意浪费时间, 与初中时的分秒必争不同, 脚步放缓是要学会利用时间, 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如自己感兴趣的, 提高个人技能水平的, 提高个人素质的, 等等。无论在家在校, 不能因为时间多, 就无节制地上网、打游戏, 和同学闲聊。
为让他们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班主任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 和任课老师保持沟通, 适时增加作业量或改变作业形式, 让作业成为职校生“甜蜜的负担”; (2) 购买练字本, 规定任务量, 班主任批改, 每周、每月进行评定; (3) 针对目前学生和网络密不可分的现实, 布置新闻阅读和思考, 并在班会课或静堂时, 讨论某一新闻话题, 增进学生对国家大事的了解, 对社会现象做出正确评判。
4. 在活动中培养新生的自信心, 破解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
进入职校的学生大都是学习上的失败者, 对学习懈怠、懒惰甚至厌恶, 很难从学习上找到成就感。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另一种途径, 既能娱乐, 拉近同学距离, 又能育人, 促进自我认同。除了鼓励新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外, 班主任还应当在班级内部开展各种活动, 球类、棋类、演艺类、专业类等, 只要能在新生中开展起来的活动, 就均可一试。活动使新生逐渐意识到, 原来学习不好的自己也能够赢得掌声与喝彩, 也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也可以收获在学习中得不到的成就感。活动能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通过接触、竞争、协作, 新生将学会人际交往, 学会化解交往中的矛盾。
5. 保持家校联系的畅通。
管理学生, 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笔者在工作中发现, 部分职校生家长不愿意和老师联系, 究其原因是小学、初中时, 老师每次联系都是指责学生的不是, 致使家长很失望。既然如此, 职校班主任就更应该保持和家长的联系, 从新生报到伊始, 互留联系方式, 让家长放心将孩子交予班主任。平时, 通过飞信、短信、QQ等方式, 汇报孩子的进步, 家长将这些赞扬转达给自己的子女。这种间接表扬的方式, 让新生更认可自己, 提高学习积极性。班主任和家长齐抓共管, 相互协作, 势必有助于新生的进一步成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对于新生的适应性引导, 班主任必须细致工作, 温馨关怀, 轻触新生的心灵, 促使他们尽快适应职校生活, 顺利在职业学校中成长、成才。
摘要:新生初入职业学校后, 由于环境的改变及个人素质的差异, 导致诸多方面的不适应, 如不及时解决, 就会产生许多后续问题。班主任接手新生班级, 应当重视新生的适应性教育, 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新生适应职校生活的步伐。
关键词:职业学校,新生教育,适应方法
参考文献
去寄宿制学校,是儿子自己的决定。但眼看初中生活已过去了一个多月,他却还老说很想家,要求我每天都要去学校看他一次。老公觉得应该顺其自然不要太在意,他相信儿子慢慢就会克服分离焦虑,但我却各种担心和心疼,总背着老公去学校看儿子,不是周末也让他回家。我知道自己太心疼孩子太由着他了,但也不认可老公的完全不管不顾,所以很想听听专家的建议。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可以做出选择,却无法预料和承担真实后果带来的影响。爸爸想顺其自然看起来不错,但也属于消极被动的解决方式,这种方式的解决过程会比较长,而且只有一半的成功几率。另一半的可能性是,孩子根本克服不了分离焦虑,当他发现用哭和提要求不能引起家长关注时,有可能发展出其他更严重的行为来达到引起关注的目的。妈妈的解决方式是明显的“移情”,即在孩子的情绪、行为表现中过多夹杂了自己内心的情绪感受,夸大了孩子的表现。这些行为相反会强化孩子内心的“我不行”,加剧因为不想面对而带来的“退行”行为。
面对这种情况,你有两种选择。一是把孩子接回家保护,因为没有什么比保护孩子的健康安全更重要;二是让孩子继续住校。但要认可孩子焦虑、哭泣、担忧的情绪表达,他提出的要求,在不违背学校要求的情况下,也要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和孩子讨论替代方式,比如视频、微信等。家长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日常表现,一是判断孩子的情绪、行为是否正常,二是可以用孩子正常的具体行为来充分肯定和鼓励“他能行”。
【生活适应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培智生活适应教学计划09-06
将生活适应到底作文06-06
智障儿童生活适应教案06-13
如何快速适应初中生活06-21
大学生活的适应09-25
学生和家长如何适应初中生活07-18
改变心态适应生活的演讲稿09-11
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几点看法06-23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09-07
积极适应社会 教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