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1(共11篇)
秋天,瓜果飘香,花园好像被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树上的果子成熟了,诱人的香味飘满花园。孩子们正和巨人在快活地摘果实呢!一个孩子看着树上又大又红的苹果直发愣。他使劲往上蹦,可怎么也够不着。巨人乐呵呵走来,笑眯眯对这个孩子说:“孩子,让我来帮你吧。”他轻松把手一抬,苹果就落到巨人的手掌里。他得意地将这个红透了的大苹果递给孩子。孩子开心地笑了,巨人也乐开了花。
冬天,雪花飞舞,但巨人的花园里却洋溢着欢乐的笑声。瞧!巨人正在自己温暖的小屋里给孩子们讲故事呢!孩子们有的坐在巨人宽大的肩膀上;有的坐在巨人的手臂上;还有的干脆直接躺在巨人的大腿上,听着巨人讲故事……
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获取、整理、内化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等重要的思维能力。根据本课特点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从“内容、语言、文体特点”三个角度选取了三个“比较点”,带领学生进入童话世界,建构童话意义,缩短了进入文本的距离,为学生的阅读提高效率。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会认“溢”等8个生字;会写“溢、允”等12个生字;会联系课文语境大致理解“训斥、斥责”等词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通过比读,领会故事内涵,懂得快乐要与大家分享。
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领会童话的特点,激发学生读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多次比读,读懂故事,积累语言,领会童话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
2.自读课文,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反馈:(1)认读字词(重点读准两个翘舌音)。
(2)选择难写字抄写(重点写好覆牌添辣)。
4.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多次比读,深入文本
(一)第一次比读———花园景色的变化
读课文,找出描写花园景色的四字词语。
鲜花盛开 狂风大作
绿树成阴 雪花飞舞
鲜果飘香 冰雪覆盖
白雪一片 寒风刺骨
草翠花开 鲜花凋谢
绽出绿芽 树叶飘落
1.读词,边读边想象边体验。
2.把这些词语分成两类。
3.在这些词语的帮助下,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可以这样说:当()时,花园里()。
4.简单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有助于帮助学生提炼、整合信息。此处通过对花园中景色变化的比读,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以词为凭借进行概括故事内容的链接式训练,丰富了此细节的设计内涵和功效。此处比读,着眼对故事内容的梳理。】
(二)第二次比读———巨人前后的表现
太神奇了!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呢?
研究花园主人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1.研读重点语段,体会巨人的任性、冷酷。
(1)有一年秋天……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2)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
(3)“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引导学生读好巨人的语言,体会巨人的心情。
(4)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可是后来,巨人的态度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研读重点语段,体会巨人的诚意悔过。
(1)“噢!是这么回事呀!”是怎么回事呢?读出巨人的恍然大悟。
朗读,体会巨人的真诚悔过。
【设计意图:此处比读,重在品味语言,抓住描写巨人言行的语句,比读巨人前后态度的变化,旨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建构巨人的形象。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生动有趣。】
3.是什么让巨人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1)研读描写小男孩的语句。
怎样看叫“凝视”?
同学们,小男孩不说话,就是这么凝视着,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他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他的眼睛分明在告诉巨人什么?
(你为什么这么冷酷?难道你永远不怕孤独和寂寞吗?我们难道真的这么讨厌吗?为什么不试着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呢?我们会给你带来友情和快乐的呀!打开花园吧!春天就在您的身边。)
……
巨人看着小男孩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那是因为巨人从小男孩的眼神中看到了什么?
(友善、纯真、真诚、尊重、勇敢、热情……)
【设计意图:此处补白,是以学生的想象应合童话幻想的特点。同时,在补白过程中,引导学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走进故事的内核。】
(2)引读下文:
在小男孩的提醒下,巨人终于明白了——回读上面的语段:
“噢!是这么回事呀!”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3)再引读最后两段课文。
(三)第三次比读———原文与课文
比读三个细节,说说改前与改后哪个更好?
1.原文呈现:
“巨人回来了。原来他到自己的妖怪朋友科尼西家串门去了,在妖怪家里一住就是七年。七年的时间里他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了,便决定回自己的城堡。”
这是改后被删的句子,从这段话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产生了哪些疑问?对文中的哪些语句加深了印象?
(预设:从这段话中感受到,巨人一直缺少朋友,很孤独寂寞,所以才会在妖怪朋友家一住就是七年。追溯原因,也许是他长得怪异,被别人嘲笑过,很自卑,对人失去了信任,从此关闭了心门。)
2.原文呈现:
春天又来了,整个乡村到处开放着小花,处处有小鸟在欢唱。然而只有自私的巨人的花园却依旧是一片寒冬景象。由于看不见孩子们,小鸟便无心唱歌,树儿也忘了开花。有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看见那块告示后,它对孩子们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又把头缩回去,继续睡觉了。只有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春天已忘记了这座花园,”他们叫喊着,“这样我们可以一年四季住在这儿了。”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霜也让所有的树木披上假装,随后他们还邀来北风和他们同住。北风应邀而至,穿—身毛皮大衣,它对着花园呼啸了整整一天,把烟囱管帽也给吹掉了。“这是个令人开心的地方,”他说,“我们还得把冰雹叫来。”于是,冰雹来了。每天三个钟头他不停地敲打着城堡的房顶,房上的石板瓦被砸得七零八落,然后又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猛跑起来。
3.原文呈现:
“迎来了孩子的树木欣喜若狂,并用鲜花把自己打扮一新,还挥动手臂轻轻抚摸孩子们的头。鸟儿们在树梢翩翩起舞,兴奋地欢唱着,花朵也纷纷从草地里伸出头来露着笑脸。这的确是一幅动人的画面。”
以上是两段被改的文字,读读课文,再读读这两段话,你觉得改前和改后哪个更好?
(预设有两种意见:这样的描写,把花草树木拟人化,更有童话味。)
【设计意图:三段原文与课文的比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力、批判意识。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情节神奇、幻想的特点。此处比读,着眼于对文体特点的进一步概括。】
三、总结全文,盘点收获
有一天,巨人要去拜访他的朋友。自从巨人离开后,小朋友们每天都去他的花园里玩耍。小河哗啦啦地流淌着,小鸟欢快地歌唱着,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着……大花园里可真热闹啊!
一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看见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耍,生气极了,立即把他们赶出了大花园,然后在门上拴了一把大锁。从那以后,花园里清静了许多。
温暖的春天来了,巨人的花园里依然下着大雪。城堡里的火炉点燃了,可桌子上的热茶在短短几秒钟就变得冰凉。巨人穿了很多衣服,依然感觉不到温暖。他垂头丧气:“一定是我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上天才会这样惩罚我。做错了什么?难道是那天不应该把小朋友们赶出了花园?”巨人沉思了一会,终于想明白了:“现在我要打开大门,请小朋友们到花园里玩。可是,现在大花园里下着大雪,怎么办呢?”巨人刚说完,突然,雪停了,花园里迎来了春天的气息。小草绿了,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柳树梳理着它那嫩绿的长发……
有几个小朋友看见大门开了,就偷偷走进花园里。巨人看见了,就向他们招手。小朋友看到巨人,吓得马上往出口跑。巨人说:“回来啊!你们想玩就留下来玩吧。”小朋友玩累了,要走了。巨人嘱咐他们:“明天记得约更多小朋友们来玩哦。”
第二天,巨人看见花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在玩耍,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从巨人的花园入手,通过巨人砌墙前与拆墙后花园的变化展开描写,揭示了“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3个目标:
1认识“溢、允”等8个生字。能写“溢、添、墙”等12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添”。正确读写“洋溢、覆盖”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描述的语言想象画面,感受童话的魅力。
3、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学会“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因为本班学生的思维不开阔,生活经历不丰富,所以如何让学生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过程成了重点。
而四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不成熟,所以让学生发现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成了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选择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1情景设置法
2朗读感悟法: 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生生评读师生评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同学们,在课下你们读了多少童话故事呀?请大家来简单交流一下自已的最近读的童话吧,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去看看这个花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从学生熟悉的话题“童话”入手导入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步阅读,感知全文
1、请学生自读故事,概括课文讲了什么故事.2、学习生字词,通过学生齐读、男女生对比读、开火车读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生字词,重点指导“火辣辣”的“辣”要读轻声。理解“洋溢、喧闹、训斥、叱责”等词语。
3、请学生快速读课文,分别画出,巨人回来前,巨人回来后,巨人醒悟后花园里的情景。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交流巨人回来前和回来后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段,出示对比:
1、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花盛开,冬天白雪一片。
2、那里,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很美丽。学习四字词语对美化课文的作用,并朗读成诵。读完以后总结概括巨人回来前,花园很漂亮。
2、教师提问:巨人回来后呢?引导学习第六段。抓住“隆冬”、“严冬”,体会同样是说冬天,但作者用词非常丰富。
3、通过“北风呼啸、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等词语,学习作者用四字词语美化情境,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通过指名读,齐读,体会巨人回来后,花园的变化之大。在概括总结:花园里一片寒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巨人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玩,生气地把孩子们赶跑了,请同学们找出巨人赶孩子们时说的话。
教师出示: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来玩的!都滚出去!”
5、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巨人说这些话时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的动作、神情如何?他说话时可能是什么样子的?指导学生分组比赛读,再指名做动作读。根据学生的想象,表演出来。
6、请学生谈一谈对巨人的初步印象。教师点拨:冷的只有花园吗?还有巨人那颗寒冷的心。
7、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是谁把巨人吵醒的呢?提问巨人出去以后看到了什么景象?引读第七段。
8、这次巨人看到花园里的孩子是什么态度?教师出示: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的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孩子走了以后,花园是什么景象? 出示:鲜花凋谢 树叶飘落 冰雪覆盖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四)、总结全文,积累词汇
本文是一篇童话,简单的语言和有趣的故事,学生极感兴趣,使含义深刻的道理“快乐要与别人一起分享”通过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易于接受。教师通过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描述课文内容,掌握四字词语,学习作者丰富的用词,明白深刻的道理。通过默读、自由读等形式与发挥想象相结合,六、说板书
巨人的花园
巨人回来前 漂亮的花园
巨人回来后 寒冷的花园
民主小学 邢丽梅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孩子对童话的浓厚兴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师的精心引导,因为孩子们毕竟没真正掌握阅读童话的技巧。
在教学时,我让朗读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之一颤,为他们点燃心中的一盏明灯,让他们学有所获。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们认识了这是个美丽的花园。所以在课的开始就我以这个美丽的花园为切入点引入课堂。通过美读、欣赏动画,使学生对这个美丽的花园留下是深刻的印象。
抓住重点,品读感悟。通过多层次的、多形式的反复品读、揣摩感悟,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体会花园的变化,在我让学生找出描写花园变化的句子,反复品读后出示冰雪覆盖、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的画面,与前面美丽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体会巨人的态度,通过自行朗读感悟,揣摩巨人的心理,因为描写巨人冷酷无情的语气是文章朗读评论的重点。这个地方理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重点句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句话的理解。
张淑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边读边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掌握个字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进入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什么呀?(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电脑课件,认读生字。(单人读、集体读)
3、请同学读全文,进一步熟悉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三)细读全文,边读边感悟。
1、阅读思考,请学生想一想:
(1)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一、二自然段。
(巨人把孩子们赶跑了,又沿着花园垒了一道围墙。)
(2)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三自然段。
(花园里,鸟儿不愿唱歌,树木也不肯开花,陪伴巨人的还是那厚厚的积雪。)
(3)孩子们来到花园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
(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开出鲜艳的花朵,鸟儿也唱起动听的歌。)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文。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花园里有孩子玩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有什么不同。(花园里没有孩子玩时,鸟儿都不愿唱歌,树木也不肯开花,陪伴巨人的还是那厚厚的积雪。而有孩子玩时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开出鲜艳的花朵,鸟儿也唱起动听的歌。)
(5)请同学们自己先练习读读花园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的句子。
然后读给全班同学听。尤其是“春天到了,到处都是鲜花和小草。”读这句话时可以请学生先说说他所见到的春天的景色,也可以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描写春天景色的录像。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练习朗读,读出春天的美丽。
在读到“巨人的花园里,鸟儿不愿唱歌,树木也不肯开花,陪伴巨人的还是那厚厚的积雪。”这句话时可以请学生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然后再请同学们练习朗读。
请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出当时的荒凉,巨人原来一点都不快乐的心情。
2、请同学们再读读花园里有孩子玩时景色的句子。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孩子再次来到花园时,花园什么样。然后请同学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最后可以请同学们对比读,进一步体会花园里有孩子时的美丽与没有孩子时的荒凉。请同学读读自然段。
4、想想最后又怎样了。
(巨人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推倒了围墙,而且请孩子们到花园来玩。)
(1)请一位同学读读巨人最后所说的那句话。
(“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是你们才是最美丽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巨人终于明白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5、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这个巨人吗?为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可采取分组读、师生共读等方式。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赶跑孩子
墙
请回孩子
推倒围墙
鸟不唱歌
动听的歌
树木不开花
鲜艳的花
厚厚的积雪
共同分享 《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说课稿
张淑红
一、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但当他看见孩子们在里面玩时很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他的自私换来了花园的寒冬,后来经一个男孩的提醒,巨人认识到了自己的冷酷后,他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从此,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对四年级的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像画面。(2)了解童话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
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读懂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明白快乐应当与大家共同分享的道理。
三、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教无定法,妙在学法,贵在授法。
本课内容生动、意蕴深刻、情节引人入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特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采取了如下教学策略。
1、创没情境,引发想象。
小学中年级学生仍然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我采用生动逼真的画面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花园巨人的前后变化,以景入手把他们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真正让学生做到愿学、愿说、乐学、乐说、会学和会说。
2、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是本课教学中最突出的学习方法,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设计多样的形式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教师在学生研读的过程中及时评价不断鼓励,通过“读—议—悟”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再以情促读,把语感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激趣导入,初读全文。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篇篇动人优美的童话让我们深深陶醉,久久迷恋。有了童话,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你们喜欢读吗?
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好课文埋下伏笔。
(第二步)提炼主线,品读感悟。
文中巨人的花园有几次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问题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以花园的三次景象变化为主线,采用对比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1、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朗读。
2、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朗读。
3、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朗读。
在花园变化的前后内容的对比读中,我先引导学生观察花园前后的不同,再填空的方式进行对比朗读。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_____;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_____;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______;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花园却又______。
通过以上对比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运用的对比写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处理冬天性格的巨人与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朗读中,我采用了男女生角色对比朗读。我先采用情景导入,利用画面让学生从巨人的言行举止中来感受他的任性和冷酷。再通过读中促悟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当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时,他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
这样的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又体现了童话故事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中,我出示巨人前后两次不同的话语,采用了教师范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通过这样的朗读对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学后,学生有的说:“人不要自私,要学会爱。”有的还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本课表达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容的对比。因此,我也采用了这一系列的对比来进行教学。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在引导学生理解语句、明白道理时,自然就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第三步)美读小结,升华情感。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们美美地齐读最后一小节后,然后总结说:“是啊!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瞧!巨人和孩子们生活得多么幸福啊。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画。”当学生们津津有味地欣赏画面时,我又不失时机问:“如果你是里面的小孩,你要怎样描述那种幸福的场画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有了情感的体验,学生便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在此,我采用语言渲染、观察画面的方法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音符中,再一次接受爱的洗礼,让学生明白是爱使花园变得春意盎然。接着我又出示鲁迅等名人名言,让学生齐读,教育学生把分享之道铭记心间。让学生真正明白:送一份快乐给别人,你会得到成倍的快乐!(第四步)综合学习,拓展延伸。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合作演一演课文、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议一议。
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张淑红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于朗读”。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对比朗读的方法展开教学,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感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的特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再创造,才能有所得,有所为。
《巨人的花园》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童话,童话有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境界,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请读题目(事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两次)
二、初读感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记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一个个问题:你觉得故事中的花园是一个怎样的花园?(生各自读课文)师:谁能把这些词语念下来
(3生逐排读词语后全体齐读,师订正“拆除”的读音和“火辣辣”ABB式词语的变调。)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 生1:这是一个漂亮的花园。生2: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
师:美丽的花园也就是一个漂亮的花园。生3: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园。
师:鲜花盛开的花园也就是一个美丽的花园。生4: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这是一个„„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 生4:我从第三自然知道。师:是从课文中知道的。生5:这是一个变化多端的花园。师:哦,还是一个变化多端的花园。
三、精读感悟
师生:这是一个美丽的、漂亮的、神奇的、变化多端的花园。
师:那你能用课文中的语句说一说这个花园的神奇、变化多端吗?根据老师的提示,再读读课文,然后跟同桌说一说,讨论讨论。(生各自读课文。)
师:当巨人外出的时候,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的时候,巨人的花园-----------生6:很美丽。
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花园美丽的语句吗?(生说不清)师:当巨人外出时,花园很美丽,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来了呢?
生7:我从第一段感受到,“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冬天白雪一片„„”我从这句话感受到花园很漂亮。
师:你是从具体语句中感受到花园很美丽。(点击出示学生读的句子)师引读:春天是„„夏天是„„冬天„„(指名读、齐读)
师:读书不仅要读在口里,更要读在心里,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来到了花园,这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生8:我仿佛看到了许多小草从地里偷偷地钻出来,还有----------师:还可以说闻到了什么。
生8:我还仿佛闻到了花飘出来的香味。
生9:走进花园,我仿佛看到了小朋友们在大树下乘凉,仿佛听到了小狗汪汪的叫声,仿佛闻到了水果的香气„„ 师:花园里可能还有果树。
生10: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在收割庄稼。师:这是在哪里呀? 生齐:是在花园里。
生11:我仿佛看到花园里下了雪,风呼呼地刮着,闻到了-----师:闻到了什么?(生说不出)闻到了水果的香味。
师:我们看到花园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小朋友们在玩耍,所以呀------生齐:到处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师:“洋溢”可以换上什么词? 生12:可以换成充满。师:我们把充满换进去读。(生齐读两次)
师:所以呀孩子们在花园里生活、玩耍感到非常----师生齐:欢乐、幸福
师:可是当巨人回来,拒绝孩子们支玩耍的时候,花园变得--------生13:当巨人回来,不许孩子去玩耍的时候,花园变得清静了。师:哦,花园变得清静了,因为没有了孩子。生14:花园变得北风呼啸,刺的寒风吹拂着。师:这时候你觉得怎么样? 生14:非常寒冷。
师:还可以说花园变得怎么样了? 生15:花园变得茺凉了。
师:当巨人不许孩子们到花园里去玩的时候,花园就变得清静、寒冷、茺凉了。那么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15:(读句子“但不知为会么„„”)我从这里感受到花园非常寒冷。师:这个时候外面是什么季节了?(生说:春季)巨人的花园还是冬天,而且是天天雪花飞舞。巨人在这样的花园里感到非常-------生齐:孤独、寒冷。(齐读句子)
师:难怪巨人裹着毯子------(生接读以下的句子)
师:在没有孩子的花园里非常寒冷,非常冷清。可是当孩子悄悄进入花园玩耍时,花园又怎么样了? 生16:变得草翠花开了。生16:花园又有了春意。
师:有了孩子,花园又有了春意,你能读出课文中的这些句子吗?(一生读出后师出示句子再由学生齐读)
师:当孩子们偷偷进入花园玩耍时,花园又充满了春意,可是当巨人把孩子赶出花园时,花园又变得怎么样了?
生齐:寒冷、荒凉。(师出示句子后生齐读)
师:当孩子们被巨人赶走花园又变得荒凉、寒冷了。这真是一个-------师生齐:神奇、变化多端的花园。师:同样的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们的变化呢?
生17:因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师点击出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有孩子的花园里面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使花园变得生机勃勃,所以-----生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当巨人回来,不许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就变得-----生齐:寒冷、荒泠。师:所以我们说----生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当巨人看到孩子们钻进花园,又把孩子们赶走时,花园又变得----生齐:寒冷、荒凉。师:这是因为----生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师:可是巨人明白吗? 生齐:不明白。
师: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他却一次又一次把孩子们赶走。请拿出铅笔找一找,巨人一次又一次地对孩子们的态度怎么样。也可以在旁边作上批注。(生各自默读并划句子)
师:当孩子们第一次进入花园玩耍的时候,被巨人发现了。巨人的态度怎么样? 生18:当时巨人开始是很生气(读出有关的句子)师:巨人发现孩子们到花园里玩耍,感到----生齐:很生气
(指名读出巨人说的话)
师:谁允许你到这儿来玩的?能说得明白点吗? 生19:没有人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师:当时他是怎么想的?
生19:这花园是我的,我不准你们 到这儿来玩,你们就不能来。师:这里的‘谁’换成什么? 生20:我
师:也就是我不允许你们到这来玩。你能当当巨人来说说这一句话吗?(1生感情读巨人说的话)
师:听到这巨人生气的话后,孩子们被赶跑了,巨人还怎么做? 生读巨人怎么做的句子
师:当孩子们又偷偷地溜进花园玩耍时,巨人的感情怎么样? 生21:发脾气
师:想象一下,巨人会怎样发脾气?(学生想象说话)
师:巨人不仅发脾气还会训斥孩子们,读读训斥的话。(2生分别读句子后齐读)师:孩子们听到训斥就------(生接说文中的句子)
师:巨人发现还有一个小男孩没走时,他说-------(学生接读文中的句子)师:斥责是什么意思? 生22:责备的意思 生23:大声责备。师:怎样大声责备? 生:就是严厉责备。师:你能大声责备吗?(3生读后齐读)
师:刚才巨人先是生气地对孩子们发脾气,后来是训斥孩子们,现在又是大声斥责,巨人的态度一次比一次-----------生齐:生气、凶
师:巨人越来越生气,现在请你们再读读巨人言行的句子,你觉得是一个怎样的巨人。(生读相关句子)师:你觉得是一个怎样的巨人? 生1:这是一个自私的巨人。生2:这是一个讨人厌的巨人。生3:这是一个很爱花的巨人。生4:这是一个很凶的巨人。生5:这是一个冷酷的巨人。生6:这是一个任性的巨人。生7:这是一个不会分享的巨人。
生8:这是一个霸道的巨人,自己有花园不想让人们进来。师:这个自私的、霸道、冷酷的巨人就像一年四季中的-------生齐:冬季
师:给人带来------生齐:寒冷
师:孩子就像是一年四季中的-------生齐:春季
师:给人带来------生齐:温暖。
师:这个小男孩可能会对巨人说什么?
生:巨人你太自私了,这么大的花园只有你一个人玩。生:巨人你太自私了,应该学会分享,做个无私的巨人。师:与别人分享你的快乐,做个无私的巨人。
生:带来严冬的是你,你要知道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与人分享是快乐的。师:巨人听到了小男孩说的话,又看见------(生齐声接读句子)师:这时候,巨人终于明白了------生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告诉孩子换来寒冷的是我—— 师生齐: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师:巨人终于醒悟了。醒悟了的巨人不再------生:自私、冷酷、任性、霸道。
师:他和孩子一起分享花园,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齐读最后一节(生齐读最后一节)
四、总结延伸:
师:巨人感到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孩子们也感到幸福、快乐。所以我们说(点击出示)
生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师:巨人明白了(点击出示)------生齐:快乐要与人分享。
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因它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 所以特别吸引儿童。幻想是童话的主体、核心、灵魂和生命, 可以说, 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
童话作家是如何让童话充满幻想的?清点童话作家的十八般武艺, 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拟人、夸张、对比、变形、神化。当一个童话作家把他的故事讲得峰回路转、出人意料, 画面描绘得新鲜奇幻, 令读者大呼过瘾的时候, 必定是他把这几种表现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的时候。
因此, 抓住童话中最富有幻想的内容展开教学, 既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取向, 又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教学价值。“以练导学”式的童话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前置性的训练, 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欣赏奇幻的内容, 并学习其艺术表现手法。在这一过程中, 培养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幻想等语文能力。
二、童话教学的模式
针对童话极富幻想的文体特点, “以练导学”式童话课堂教学板块可以分为:一读, 聚焦幻想文字;二议, 丰富幻想画面;三编, 展开幻想情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巨人的花园》, 讲述了巨人、孩子、花园三者之间的变化故事, 花园的神奇变化是本文最富有幻想的内容。作者在表现花园神奇时, 主要运用了对比、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下面以本篇课文的教学为例, 阐述童话教学的基本模式。
1.读, 聚焦幻想文字。
对于故事离奇、语言优美的童话来说, 读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在童话教学的第一板块中, 设计“以读导学”的训练, 能引导学生发现并推开童话这扇幻想的大门, 并借此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1) 初读感知。根据童话奇幻的特点, 初读的要求应更有针对性。通过读的导学训练, 在初读中或引导学生关注童话中最具有奇幻特点的人或物, 或引导学生关注童话中奇幻的画面或情节。《巨人的花园》这一童话中最神奇之处就是花园的变化。花园的景色不因季节的更替而变化, 而是由孩子在不在花园这一因素决定的。教学本课时读的导学训练可以设计为:自由地朗读故事, 把故事读通顺, 读完后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花园。
(2) 交流印象。在初读要求的引导下, 学生对所读童话已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学生交流印象的环节中, 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学情, 并通过梳理这些多元的感知引导学生对童话内容做整体把握。如有的学生认为巨人的花园是一个美丽的花园, 有的学生认为它是一个荒凉的花园, 有的学生认为它是一个多变的花园。在与描写花园景色的四字词语相对应后, 学生发现了花园的变化是和季节无关而与巨人对孩子的态度有关。在交流、引导、梳理这一过程中, 学生感知了花园的神奇, 也把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3) 重组内容。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集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指向更为明确的读, 读一读童话中特别富有幻想的语段, 从而完成对教材内容的有效重组。如教学《巨人的花园》时可以这样设计读的训练:“你觉得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花园的神奇?请你画一画, 读一读。”通过学生再读, 就可以把本文的教学内容锁定在童话中描写花园神奇的语段。
2.议, 丰富幻想画面。
儿童文学理论家彭斯远先生对童话幻想的独特性进行了专门的探索, 他认为童话幻想之所以不同于科学幻想, 就在于前者是超自然、超法则、超时空, 因而具有天马行空和无所不能的荒诞性。这样具有荒诞性的奇幻内容, 为学生的“议”提供了很大的空间。通过“议”的导学训练, 能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大胆、独特的幻想, 发现童话的表现手法。同时在“议”的过程, 在具体的画面中, 可以初步尝试运用童话的表现手法进行幻想。
(1) 议中探奇。教学内容重组后, 应引导学生进行精读, 从内容出发破解奇幻的原因。如在《巨人的花园》第二板块教学中, 可以这样设计导议训练:“再次默读文中描写花园神奇变化的语句, 说一说:花园的变化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地方?为什么?”以议一议“春天终于来了, 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 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 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 天天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一处为例, 学生在议中发现了花园奇的原因有二:一是同一时间花园内外景色的不同, 二是同一地点花园内外景色的不同。在学生议的过程中, 教师穿插点拨, 能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这种大胆的想象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从内容出发议“奇”, 自然而然地破解了童话的写作秘密。
(2) 议中绘奇。一篇童话幻想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被破解后,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写法对语段中的奇幻画面作进一步具化。即在作者描绘的画面背景下, 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幻想, 从而丰富奇幻的画面。仍旧以上一语段为例, 笔者设计的第二步“以议导学”的训练如下:“春天已经来了, 在这一个小村子里, 花园内外还能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请说一说它们的不同。”有了文中的言语范式, 学生的议也有了章法。在对比式的描述中, 他们打开了自己的幻想, 营造了童话教学的课堂奇境。
3.编, 展开幻想情节。
在深受儿童喜爱的童话中, 还有一些常常被大人所忽略的情节和元素。通过挖掘这些情节和元素, 能给学生创编童话的空间, 能释放儿童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 能满足儿童的阅读需要和心理期待。在“以练导学”式的童话教学中, 通过创编童话这一导学训练, 不仅能进一步深化学生运用童话艺术表现手法的能力, 还能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真、善、美”的内涵。
(1) 创编情节。童话选入小语教材时, 在原文的基础上或多或少进行了改编, 因此课文有不少可供学生创编童话的空间。在第二板块教学中, 学生已经尝试运用了童话的表达方式对奇幻的画面进行了丰富想象。在此基础上, 可以结合不同的童话文本, 采用“扩”“改”“仿”“借”“续”等方法训练学生运用童话的艺术表达方法编写童话情节。童话教学中这样大段的创编能极大地展开学生的想象, 引领他们进入童话的奇境, 徜徉在自己搭建的奇幻空间里。
仍以《巨人的花园》为例, 巨人拆除围墙时的情景课文中并没有描写, 在此处创编, 一是能激起学生多元的幻想, 二能迁移运用本篇童话的主要艺术表达方法, 三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感悟童话内涵, 因此创编的空间和功能较大。笔者设计了如下“以编导学”的训练:“巨人拆除围墙时, 花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你写一写这个童话故事的结尾。”
(2) 评价升华。童话中藏着美好人性的种子, 在教学时需要教师用适当的方式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创编童话情节的方式不仅能使学生运用童话的写法, 还能在情节编排中透露出学生对童话的情感体悟。因此创编童话后, 要为学生搭建“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等展示、交流的平台。在师生的评价中, 显现童话“真、善、美”的内涵。
在对《巨人的花园》拆除围墙时的情节进行“创编导学”练习后, 笔者请学生读一读他们所编的童话, 并进行总结提升式的评价, 如“花园迎来了孩子, 也迎来了春天”, “巨人拆除了这堵高高的围墙, 也打开了心中的那扇门”, “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时, 花园是多么美啊”。通过这一系列穿插在交流中的评价语, 揭开了童话所要传达的“分享”“爱”“包容”等主题。
三、幻想元素与教学的融通
因为以幻想为依托, 所以童话的美是独特的, 是夸张美, 是变形美, 是超现实的文学美。当教学主要目标指向学习作者表现幻想的写作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幻想能力, 当教学内容指向文中幻想的语段时, 童话教学中的幻想就要和语言的运用、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相融相通。
1.幻想与表现手法的相合。
在童话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幻想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目标。但幻想能力的培养应与幻想表现的手法的学习相结合, 才能符合“运用”背景下文体教学的特点。根据年段和文本特点, 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学其文, 得其法。如《巨人的花园》教学中, 笔者两次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幻想。无论是想象花园内外的景色, 还是想象拆除围墙之后的花园, 都是建立在运用“对比”这一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因此, 既培养了学生的幻想能力, 又训练了学生对比手法的运用。
2.幻想与形象的相融。
在童话中, 主人公常常散发出一种强大感人的力量。儿童在阅读中感悟到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道德上的教育。在《巨人的花园》中, 巨人的幡然悔悟, 使他的形象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自私的巨人变得亲切, 变得乐于奉献, 因此童话的精神也得到了宣扬。那么在进行童话创编时, 对巨人拆除围墙后的言行的描述要向着这一方向进行创编, 使巨人的形象得以正面化。因此, 对学生幻想能力的培养应与文中主人公形象的塑造相融合。
3.幻想与意境的相通。
教学目标:
认识八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以及理解文中词语及成语。
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了解故事发展起末。
引导学生发出快乐要与人分享的感叹,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各自感受。
教学重难点:
理解理会巨人心理变化,找出文中多个含对比的段落及句子;明白自私的人是不会快乐的,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教学用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童话吗?你们都看过些什么童话?有没有同学谈谈你最喜欢哪篇童话,为什么喜欢?同学们还想不想看多一点童话故事呢?想的话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第九课,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
齐读标题
初读,感知大意
学生自由认真读课文,把生字词或者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
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提示难及易错字,用排火车形式读生字词,提醒错误,再齐读。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故事里的情景。读完后点名让同学说出这篇童话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巨人的花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变)
课文哪里描写了花园的景色?
讲“美丽”,读描写花园美丽句子。再请学生补口头描述花园情景。
背诵(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从哪里可以看出孩子们也很喜欢这座花园?理解“洋溢”意思并学会运用。
作业: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巨人的花园是非常美丽而且孩子也很喜欢去花园里玩。但是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巨人做了什么事?把巨人训斥孩子们的话找出来,带感情读出来。想象巨人此时心里在想什么,说这些话的时候动作又会是怎样的?
为什么巨人不让孩子们进花园,你认为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
接下来他把墙砌起来了,花园发生什么事了?(前后对比)
讲“荒凉”,读描写花园荒凉的词语:北风呼啸、狂风大作、鲜花凋谢、冰雪覆盖。
为什么春天要离开巨人的花园,读第八自然段,小男孩用会说话的眼睛对巨人“说”了些什么,能从中理解到什么?
揭示寓意:巨人明白了什么?(原文回答)学生理解。
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反之要唤回春天就该拥有一颗怎样的心?(宽容善良)于是他把花园的墙拆了,让孩子们回花园里来,我们一起来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孩子们和巨人怎么了。
孩子们幸福吗?巨人幸福吗?
巨人的幸福来源于什么?(宽容、善良,愿与别人共享美好的东西。
通过多种形式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人物,理解主题。
品味课文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制作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想象展开
1、师:同学们,首先老师要进行一项调查,你们喜欢童话作家吗?喜欢的同学请举手。
2、师:谁来谈一谈喜欢童话作家的原因?(学生回答)
3、给学生机会,让其充分阐述。
4、师: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童话作家,老师就让你们尝试一下当童话作家的感觉,一份想象快餐送给你们,(多媒体出示)面对这幅卡通图画,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构思一个美丽的故事吧!
5、发挥学生想像能力,只要说得得当就给以肯定。
6、师:你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善良纯洁的心灵,才会想象出这么动人的童话故事,你比故事中的小孩更出色!
7、指名另一名同学来编故事。
8、师:思路清晰,构思独特,你已具备童话作家的基本素质,如果有一天你成为童话作家,老师一定不会意外!
二、合作探究
1、师:同学们的想象力让老师折服,那就让我们带着这非凡的想象力再次走进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吧!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成功的收获了字词,了解了故事内容,那么在本节课你会不会满载而归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出你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你不理解的内容,并记录在纸上。开始!
2、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将不懂的问题写下来。
3、教师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探讨。
4、师:同学们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善于思索,把你们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更精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此时不必回答)
5、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很深入,很有研究价值,老师将你们的问题归纳一下,共有这几方面:
(多媒体展示:
1、为什么巨人不愿与大家共享花园的美?
2、为什么春天要离开巨人的花园?
3、为什么后来春天又回到了巨人的花园?
4、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下面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把课文大声的朗读一遍,开始!
7、我们一起来思考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巨人不愿与大家共享花园的美?(孩子在花园里乱蹦乱跳,会踩坏绿茵,会折断花枝,会破坏花园的美,他就不能欣赏花园的美了;我自己的花园凭什么让你们玩耍……)
巨人想得如此自私,怪不得他这样粗暴地把孩子们赶跑了,你能读出他的冷酷无情吗?(媒体出示)(学生读“这是我的花园,我不准任何人在里面玩!”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他的自私导致了什么后果呢?(师板书:自私时风狂雪飞)
8、那为什么春天要离开巨人的花园?(师适当引导:是巨人剥夺了孩子们的.欢乐,气跑了美好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
9、巨人知道自己的任性和冷酷导致的不幸后果了吗?(知道)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是呀,他经孩子的提醒终于醒悟了,他明白了什么?(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10、醒悟后的巨人不再冷酷、任性,我们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把围墙推倒,把禁止孩子们到花园里来玩的牌子也摘了。把花园给了孩子们)所以春天又回到了巨人的花园!(师板书:无私时花开遍地)
三、品读感悟
我们一起把最后一自然段齐读一遍!(生齐读)巨人现在高兴吗?(高兴)他的幸福来源于什么?(宽容、善良,愿与别人共享美好的东西。)(师板书:与人共享快乐)这也是这个童话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是呀,巨人变得不再自私无情,他学会了给予、奉献。他想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还送给大家两句话,我们一起来看看!(媒体出示,生读)
四、心灵感悟
爱使花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爱的奉献》吧!
(师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五、拓展延伸
推荐:我们从童话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宝物,王尔德写的很多童话与《巨人的花园》一起编印成一本书,书名就叫《巨人的花园》,请同学们课后认真读一读,也可以互相推荐好的童话故事,希望大家会获得更多。
六、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新词
板书设计:
自私时
风狂雪飞
巨人的花园
与人共享快乐
无私时
巨人的花园作文
一年又一年的时光已经流逝,如今的巨人已经变得很老很老了,只是,那群孩子仍然在嬉戏打闹。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突然,一场瘟病使全城的孩子离开了人世,巨人很伤心,它没有一天不在哭泣,花园里的花朵也随着孤独的巨人逐渐凋零、枯萎。不久,没有孩子的城市变成了一座死城。城里时常会有人在号啕大哭。现在,巨人的生命只剩下一个小时了,他绝望地躺在安乐椅上,心想:“就这样死去吧,没有孩子的世界,我始终活不下去……”忽然,他的目光停留在花园的一棵树上,那棵树丝毫不受环境影响,茁壮成长,时不时还会传出以前孩子们的欢笑,巨人慢慢走到树前,思念使他流下前所未有的泪水,“啪嗒!”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滴在树下。顿时,树发出万丈光芒,里面出现了一个美丽的仙子,问:“你,想让孩子们回来吗?”巨人不停地点头:“对,有什么方法吗?”“没有方法。”巨人失望极了。“除非,用你的生命来换……”“我都是一个快死的人了,还怕什么?”“指的`是‘生命’,生生轮轮,从此不再存活。”“我……我愿意。”于是,巨人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孩子们的一生,他从不后悔,无怨无悔。瞬间,巨人的花园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模样,孩子们也还在嬉戏,还在打闹,还在欢笑,一切跟原来一样,只是少了巨人的微笑……
一天夜里,一个孩子发了高烧,体温三十九度半。他的朋友急得团团转,连忙跑去找巨人求助。巨人当时正呼呼大睡,一听到这个消息,一骨碌爬起来,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那个孩子家。他用双手将那孩子托起,迈着大步把孩子送到了医院的急诊室。医生经过一整夜的救治,孩子的烧终于退了。朋友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在孩子身边守候了一夜的巨人疲惫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那个孩子在知道了巨人帮助他的经过后,感动不已……
【巨人的花园1】推荐阅读:
巨人的花园教学01-02
课本剧巨人的花园06-19
《巨人的花园》优秀的教学设计06-13
《巨人的花园》四年级语文教案11-20
《巨人传》的读书笔记09-24
《进击的巨人》经典台词10-15
好心眼巨人的读后感12-31
影片《自私的巨人》观后感01-12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书笔记1000字11-02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1000字左右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