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说木叶教案(精选7篇)

说木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古诗词名句。

2、把握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利用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分析常见意象,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秋叶流水图,引出杜甫的《登高》的名句,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落木”具有暗示性,来阐释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从而分析古典诗歌中的其它意象,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通过《说“木叶” 》的学习,我们知道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其实,课文中提到的“木叶”“落木”“落叶”等,我们在诗歌鉴赏时一律称它们为“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文化内涵。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元素,意境大于等于意象。

思考:如何抓住意象体味情感?(以“月”的意象为例)

(一)通过联想,抓住相似点,由物及情,由物至理。

1、从外在形态上来联想。

月圆——团圆——无法团圆——思乡怀人

残月——人缺——分离——孤单寂寞,内心凄凉

例如 :(1)游子思乡: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

(2)思亲怀人:苏轼《水调歌头》

(3)边塞悲愁:李白《关山月》王昌龄《出塞》

2、从氛围上去联想。

月光清澈——静谧安宁——内心平和,高尚情操 例如:王维《竹里馆》王维《山居秋暝》

3、时间意识去联想。

明月之永恒——时光的流逝——个体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对历史的慨叹和追思

4、从空间意识去联想。

月的藐远宏阔——环境的空旷苍茫——情感的苍凉 例如:杜甫《旅夜书怀》

(二)抓住画面,联系背景,进行想象和感受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快乐无比

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感伤痛惜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凄清冷落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远怀》

深挚思念

(三)把握常见意象的固定寓意

(学生谈)

三、课堂实战

1.连线题。

2.(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

问题:从意境的角度赏析诗的第一句。 【明确】

 意象: 凉叶

笛子(吹笛人)月

 意境:首句写静夜景色。从“凉”“月”等字中可知时间大约是在秋天。一轮明月把远近千山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营造了一种冷清,空阔,迷惘的意境。 感情: 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四、诵诗怡情

1、亲情篇

2、友情篇

3、爱情篇

五、小结寄语

 诗歌是那繁荣绽放的绝世之花,是华夏千年的不老传说。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愿在座的的每一位可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都能拥有一个富有诗意的人生!!

高二语文组

徐敏

说木叶教案 篇2

1.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2.领会本文深入浅出的说理议论方法。3.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4.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 提高欣赏诗歌的联想力。5.体会祖国的诗歌博大精深的特点,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1) 弄清“木叶”“树叶”“落叶”“落木”四个概念的特征。 (2) 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3) 学习本文分析诗歌的方法, 提高欣赏诗歌的联想力。

2.教学难点: (1) 诗歌的语言的暗示性。 (2) 文中一些句子的含义。

3.解决方法: (1) 布置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课文内容。 (2) 抓住本文的15个问题, 顺“问”摸“答”, 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 (3) 查找资料, 补释20条引文参考, 辅助自学。

4.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 导入:我们的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 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 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 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 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出示课题)

(二) 研读课文, 明确思路, 理解课文内容。

1.明确思路。全文共七节。由第七节导入对内容的把握。

古人常以“木”入诗而不用或少用“树”入诗→因为“木”含有“落叶”、“枯黄”两大特征, 而“树”无此特征→以“木”入诗便于写秋景并以秋景抒情。由此看来, “木”与“树”在概念上相去无几, 但就艺术形象而言, 其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2.按字义分析, “木”与“树”含义差不多, 可是古人为什么写诗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筛选相关信息。

3.学生阅读总结: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筛选归纳:

4.讨论明确:“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区别。整合文中观点论据说明。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 而且十分一致, 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 “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影子, 使人常想起树干, 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 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 而且连“叶”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5.总结“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学生研读并加以归纳。

第一, “木”仿佛本身就会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 而很少想到叶子, “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例如,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 “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 可能是透着黄色, 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提到“木”我们头脑中反应出的事物是习见的棍子、门闩、桅杆等。于是, “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它带来了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

6.提问:“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有什么独特的意味?课文怎么说明“木叶”的意味的?阅读课文有关说明总结。

分析说明:“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由“木”的艺术特征决定的;“木”不但暗示着落叶, 而且使人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比较说明:曹植诗中的“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 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均有差别。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 是在蒙蒙的阴雨中湿润的落叶, 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所以, “木叶”是风中窸窣飘零的枯叶, 属于风而不属于雨, 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 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 通过比较, 体味“木叶”的形象色彩并总结说明方法。

7.杜甫突破了自屈原开始的“木叶”传统, 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 “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

“木”有疏朗之意, “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 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 洗净了“叶”字的绵密之意, 意境更显空阔, 生动地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 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感。

(三) 总结全文, 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2.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3.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却拟题为“说‘木叶’”, 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你以为如何?

(四) 巩固延伸。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 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 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 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 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五) 布置作业:课外收集有关“月”、“梅”、“柳”、“菊”、“水”等意象的诗句, 并作归纳总结。

板书:说“木叶”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诗人钟爱“木叶”

“木”的艺术特征落叶因素

微黄干燥

《说“木叶”》质疑 篇3

这首诗的全文是“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手,结交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见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从有关的资料中,我们了解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继位魏王,并对与之争位的曹植进行迫害,杀掉了曹植的好友丁仪、丁廙。面对此情势,曹植心中充满了对朋友被害的悲愤和无奈,同时也深感自己处境的险恶。这首诗主要是写黄雀“投罗”,少年持剑救助的故事。作者借助这个故事,表达自己对“罗家”、“鹞”即兄长曹丕及其帮凶的憎恨,对“黄雀”即自己的朋友这个弱小形象的无限同情。希望自己能在险恶的环境中得到利剑即权势,解救朋友的危难。

诗歌的首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主要是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高树多悲风”高耸的树木,因其高而饱受“风”之摧折,处境险恶,这才有“悲”之产生。“海水扬其波”即是海水掀起水涛,波浪滔天,樯倾楫摧。身处其中,自然感到危在旦夕。这两句实际上是暗示自己当时处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以及这种环境引起内心的忧惧与悲愤。正因为在此危险的环境中,所以自己的朋友有难不能伸手救助,“交友”多也只是徒然增加痛苦,这才有后句的“利剑不在手,结交何须多”的悲愤反常之语。而林庚先生认为这两句的意思是“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似不确切。

《说木叶》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导入: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可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是小结。“木”的艺术特征的分析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造成“木”的这个特征的原因: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文章第五段开头)

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段:“树”和“木”的对比

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空阔 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防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五段:

“木”的暗示性,潜在的形象——树干,暗示着落叶。

“树”则具有繁茂的枝叶,“树”与“叶”有太多的一致。

第六段:“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褐绿色;“木”:黄色

树叶(绿色 繁润 绵密):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木叶(微黄疏朗 干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空阔、洗净

木叶:疏朗而绵密,迢远而情深,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总结】:

说木叶教案 篇5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学习目标: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一)请同学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二)阅读4——6段,结合1、2、3段,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色的树皮,充满生机、活力。

7、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说“木叶”优秀教案(范文) 篇6

说“木叶”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3.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则是谈中国诗

歌语言艺术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设想:课前学生要充分自主预习,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欣赏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屏幕显示):广阔的苍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然后,一个“雁字”,接着一个“雁字”。我呆在那里,无法动弹,直到夜幕徐降,芦苇荡的尽头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声。

年少的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篇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们越来越少,“雁阵惊寒”般的名篇也很少问世„„

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

(2007年高考江苏卷《怀想天空》)

一种美好事物的消亡,代表着一种生活情景的消逝,这位敏感的作者对此充满了叹惋和怅惘。请大家找一找古诗文中包含大雁这一美好意象句子。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寒塘坐见秋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唐.赵嘏《寒塘》 渔舟唱晚,响绝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这些诗句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的期盼。但大雁何以能表现这种情感?今天我们在学习《说“木叶”》的过程中就会得到更深刻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1、全文谈了怎样一个文学现象?

——文学语言或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2、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五段。

3、请大家说说作者是怎样阐释暗示性的?

树 —— 繁茂枝叶——密密层层——浓密 木——树干——落叶

4、回到开头,大家回答刚才的问题——大雁何以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期盼的情感?

①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浓浓的思乡之情

提示: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游子,对比自己,每每牵动起思乡之情,生发出无尽的乡思、乡情。

②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思念远方亲人,期盼亲人的信息

提示:我国古代有”鸿足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人与外出的亲人之间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对以上两句诗的理解,暗示性起了重要作用。

三、梳理探究

1、作者通过什么发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 ——“木叶”

2、作者在文中说“木叶”就是什么意思? ——“树叶”

3、那么诗歌中是怎样使用这些意象的?(依课文顺序,学生寻找诗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树:为何不说树叶?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叶:难道为了简练?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木叶:树叶为何无人过问?

九月寒砧催木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为何对“木”如此不肯放弃?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4、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落叶、空阔、疏朗;树:繁茂、层密、浓阴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外形上的)

5、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木头——门栓、棍子、桅杆——透着黄色、干燥、疏朗的清秋气息

树:树干——叶子——褐绿色——湿润——饱满、缠绵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色泽上的)

四、巩固延伸 在我国诗歌中,“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试举例说明。

示例

(一):梅

①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生长环境苦寒,象征着人生的逆境。诗人借梅花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②陆游《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开放时正是大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之时,梅花冰清玉洁。诗人有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也有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的。

示例

(二):柳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客舍青青柳色新 ——常用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示例

(三):草

①小草秋枯,春生,夏荣,年年如此,生生不息的活力。诗人常用来赞颂顽强的生命力。如: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②小草连绵不断、延展天涯。诗人们就常用它来抒写离愁别绪。如: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五、作业:古代诗歌中,类似具有暗示意义的意象不胜枚举,如竹、松等。请同学们搜集、梳理这些意象,摘录在笔记本里。板书设计

说“木叶” 林庚

文艺论文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说木叶教案 篇7

一、在审美感觉的视野内对《锦瑟》进行一级感觉阅读

感觉阅读对中学生阅读来说, 是相当重要的, 而且是不可跨越的环节。以高一新课程必修二中的诗歌《锦瑟》为例:“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当中的“沧海月明”和“蓝田日暖”是精当的典故, 前指南海鲛人, 水居如鱼, 眼泪化为珍珠;后指蓝田玉山生烟, 可望而不可即。如果在学生进行形象解读、想象解释之前, 就先把两个典故摆在学生眼前, 那么这首诗的诗味就被大大地打折了。关于“沧海”一词, 对“沧”字的理解与猜想, 可以理解为作者写诗时心里的无奈与怆然, 而“月明”一词, 不能是“月亮”“月照”“月升”“月洁”, 把“明”字的形象性特点, “珍珠”的珍贵性特点, 对人们的心理暗示作用突显出来;另外, “蓝田”的“蓝”字是有明显的色调感的, 在不知道是“玉山”之前, 可以想象这片蓝色给心理带来的感受, 电影《红》《蓝》《白》中的《蓝》, 传达给人们许多的感受, 其中不乏“追求自由”的念想, 有人说蓝色象征追求当中一种难以释怀的忧郁, 如果也让学生来理解感受这个词, 老师做适当的启发,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一定会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接下来是对“日暖”的理解, 这相对于“日寒”“日暖”“日落”“日偏”, 更能表现越是知道是美好的, 清醒地想要去珍惜, 越是明白现实中得不到的无奈, 一切终成空的惆怅。合理激发引导学生的感觉阅读, 是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好的一个环节。

二、在反思和解释的视野内对《说“木叶”》进行二级阅读

阅读三级模式中的二级阅读, 又称为反思性阅读或阐释性阅读。在教学实践中, 不能不考虑的是, 学生的感觉阅读未必贴切、未必全面, 未必很好地把握了作者作品想要传达的意义,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二级阅读, 即在反思和解释的视野内, 对难解字词, 难以把握的手法进行讲解分析, 通过这种解释建立起意义层次上的完成体。以高二新课程必修五中的散文《说“木叶”》为例, 要想学生对林庚先生的“木叶”意象有较为充分的理解, 就要对“木”与“叶”有一个区分性的理解, 木的本性、形象、特点、作用等方面都是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前应该认知和掌握的内容;同样, “叶”的本性、形象、特点、在中国古诗词中的基本意象解释, 也是必要的阅读知识储备。有了以上的理解, 再来指导学生阅读《说“木叶”》的文本, 关于“木叶”为什么会成为世人笔下钟爱的形象问题, “树叶”“木叶”“落木”的区别与在诗词中的恰当运用问题, “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 在艺术形象上却一字千里的问题, 都会在学生的阅读渐悟中, 沉淀成自己的认识理解, 不需要老师大费口舌地进行灌输理解, 效果也大相径庭。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 运用二级阅读理念, 让学生在学习文本前对相关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认知, 排除了学生对文艺理论类文章的阅读障碍,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基本理解去靠近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作品, 对它产生兴趣的同时, 也从对“难懂”文章的成功阅读中, 逐渐提高了阅读水平。

三、在接受历史的视野内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进行三级阅读

以高一课程必修一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 作者罗森塔尔以导游的姿态带领读者游览“奥斯维辛集中营”, 当中的毒气室、焚尸炉和各种实验基地, 学生感到新鲜又恐惧, 其中照片墙上一个美丽、温和微笑的姑娘, 成为新闻中唯一美好的纪念, 同时它更加凸显了法西斯的罪恶本质。这篇新闻背后要告诉读者的东西太多了, 读者也想从中了解到更多的背景资料。我选取了《辛特勒的名单》和《美丽人生》两部二战期间的影片, 播放给学生看, 虽然是艺术化的历史被呈现, 学生们同样在观看中产生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切身感受, 义愤填膺的同时, 对幸福、自由、和平的理解不再概念化, 对新闻主旨的理解也不再单一化。另外,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篇获得“普利策”最高新闻奖的新闻稿在世界历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以资料卡片、新闻、散文、议论文、甚至小说的作业形式呈现, 把学生的作业进行分类筛选, 形成资料储备并共享, 借此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这种阅读方式, 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同时, 也为必修本中提到的“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目标, 做了一次实践。

如果能合理运用解释学中的阅读三级模式, 准确又灵活地把握阅读这个线性的过程, 把握好三种级别阅读的主次、详略、时间安排, 特别注意根据文本本身特点, 来设计指导阅读教学, 可以让学生对文本作品更有兴趣, 也更有亲近感。

上一篇:大学物理实验(光学部分)复习资料下一篇:环卫工人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