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行为规范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共10篇)

执法人员行为规范 篇1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大队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做到行为规范、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廉洁高效,根据市局《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结合本大队实际,特制定大队执法人员行为规范。

第二条 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民道德行为规范,模范履行相关义务。

第二章 队容风纪

第三条 工作时间须着制式服装,佩戴统一标志,保持容貌严整。非工作时间,一般不着制服。衣着必须整洁、配套,不得混穿,不得在制服外着便服。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等。应当规范缀钉、佩带帽徽、领花、肩牌与肩徽、胸章、臂章,不得佩带与身份或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戴帽子时骑车、乘车执行任务或队列时可使用松紧带,不使用时,松紧带应置于帽内,室内可脱帽,并放于固定位置。执勤或集体活动时,应着黑色、棕色皮鞋,不得赤脚,穿拖鞋和赤脚穿鞋。季节换装应当按统一要求整体换装,保持着装一致,有明显伤疾及女同志怀孕后体形发生明显变化时,应当着便装。

第四条 仪表端庄、姿态良好。头发整洁,不染彩发。男队员不得留长发、大鬓角、烫卷发、剃光头和蓄胡须。着制式服装时,不浓装艳抹,不围围巾,不佩带饰品。不在外露的腰带上系饰物。不纹身、不染指甲、不留长指甲。

第五条 着制式服装应精神饱满,举止文明。不背手、袖手、叉腰、插兜、勾肩搭背。不在公共场所或其它禁烟场所吸烟;不边走边吃东西;不嬉笑打闹、高声喧哗;不席地坐卧。在执勤车辆内也应保持良好姿态,精神振作。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执勤时不到被管理者处歇息、聊天、购物、用餐等。严格执行禁酒令。不得参与赌博、打架斗殴,不得参加封建迷信等违法违纪活动。站、坐、行、待人接物都要注意形象。在办公室、值班室、岗亭时,必须姿态端正,不得斜靠、倒卧、翘腿、聊天、打牌、下棋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参加集会或其他集体活动时,必须按规定的时间有序入场,在指定的位置就坐。严格遵守会场秩序。有特殊情况要提前退场的,需经大队领导批准。散会时,依次退场,不得喧哗。

第三章 执 勤

第六条 执勤前要列队点名,整理着装,戴好胸章,检查装备,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带齐有关执法证件、文书和票据。

第七条 徒步执勤(外出)时,做好两人成行,三人成列。

第八条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驾驶或乘坐二轮、三轮摩托车值勤时要配戴专用头盔。

第九条 遵章守纪,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细致、认真,严格执行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的有关法规。

第十条 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程序。纠正、处理违章时,一般情况下先敬礼、亮证,后纠违。做到行为文明,态度和蔼,严禁粗言秽语。

第十一条 罚没款和暂扣物品按规定及时上交,不延误、挪用和擅自处理。

第十二条 爱护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加强维护保养,不用执法车辆办私事,不使用通讯工具聊天。

第十三条 执行公务需进入居民住宅或单位时,应主动出示证件,说明来意。

第四章 礼 节

第十四条 参加庆典、集会等重大活动升国旗时,着制服列队的人员应当自行立正、行注目礼,带队人员应当行举手礼;未列队的人员应当行注目礼。奏(唱)国歌时,应当自行立正。

第十五条 晋见或者遇见上级领导时,着制服的人员应当行举手礼。

第十六条 进入领导办公室前,应先喊报告,获准后方可进入。

第十七条 列队行进间遇见领导时,带队人员应当行举手礼。

第十八条 交接岗时,应当互相敬礼;不同单位的执法人员因公接触时,应当主动致意。

第五章 接 待

第十九条 接待用语应当文明、规范,讲普通话。

第二十条 对群众的举报和来访,要耐心倾听,做好记录,及时处理。

第二十一条 在上级领导视察、友邻单位来访、参观、调研讨,要热情迎、送,尽可能办好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六章 制 度

第二十二条 严格执行请假、销假制度。工作时间非因公外出,应按级请假。请假一天以内的,队员由中队长批准并报大队部备案;一天以上的,报大队领导批准。未经批准,不得离岗。

因病请假一般情况下凭医院证明,待领导批准后方可休息。请假人因特殊情况需要续假,必须经过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超假。逾假不归作旷工论处。因工作需要,请、休假人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归队。休假结束,应及时销假。

第二十三条 严格报告制度,坚持一事一报和按级报告的原则,对突发事件应及时报告,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工作中未能处理的事项,应及时向分管领导请示,分管领导对请示的问题应及时研究答复。投送新闻稿件、报送信息须经大队领导阅批,不得越级上报。

第二十四条 因工作变动,调离、退休、辞职或被辞退、开除公职时,必须将自己负责的工作情况和掌管的文件、材料、证件、标志等进行移交。移交工作应当在本人离开工作岗位前完成。因事暂时离开岗位时,应当将自己负责的工作向代理人员交代清楚。一般情况下应做好书面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第二十五条 严格执行城管行政执法人员“八不准四禁止”,即:不准敷衍了事;不准推诿扯皮;不准故意刁难;不准乱批乱罚;不准吃拿卡要;不准徇私舞弊;不准违法执法;不准粗暴执法。禁止执行公务前喝酒;禁止接受被管理单位的宴请和接收、索要钱、物;禁止为被管理单位代办审批和处罚手续;禁止从事与本职工作有关的第二职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范,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教育并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大队将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 本规范与上级规定有违时,以上级规定为准。

第二十八条 本规范由大队长室负责解释。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机关工作人员文明礼貌行为规范

2.市直机关工作人员文明行为规范

3.20区级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4.年《审计局机关工作人员文明礼貌行为规范》

5.《济源市机关工作人员文明服务行为规范》

6.2016财政局机关文明行为规范

7.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最新)

8.2016年市政协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执法人员行为规范 篇2

(一) 城市管理的概念

城市管理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市政等一切活动进行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通常指市政管理, 即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一般城市管理所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狭义的城市管理。

从参与角色上, 城市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从管理层次上, 城市管理包括市级、区级、街道、社区和网格等多个层次;从时间维度上, 城市管理包括前期规划管理、中期建设管理与后期运行管理三个部分;从逻辑维度上, 城市管理包括预测、决策、组织、实施、协调和控制等;从专业维度上, 城市管理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交通管理、废弃物管理、市容景观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等众多子系统, 而每个子系统又包含许多子系统, 呈现多主体、多层次、多结构、多形态和非线性的复杂特性。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三个维度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城市管理的各要素, 进而加强城市管理的系统、协调和科学性。

(二) 城管执法的主要职责

城管执法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主要是指在城市管理领域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它包括三种体制或执法形式:一是指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二是综合行政执法试点;三是未进行过改革的原城建监察执法。改革城管执法体制, 主要是指跨部门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其主要职责是:贯彻实施国家及本行政区划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组织起草有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 研究提出完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意见和措施;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组织调度工作;负责本市 (区、县) 城管监察行政执法队伍的监督和考核工作;负责市政设施、城市公用、城市节水和停车场管理中的专业性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城管监察队伍行政执法中跨区域和领导交办的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负责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系统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以及廉政勤政建设工作;承办市政府及市政管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城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管罚不明确

城管人员协助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分散捞网式管理时, 对相应摊位进行缴收过程中出现管理方式偏激, 管理力度过重情况, 甚至出现暴力行为, 从而引发双方矛盾和纠纷。

对于城管执法人员对施政相对人的各种处罚中可以发现, 有许多处罚权在行驶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进行, 对于为何处罚、怎样处罚以及处罚多少没有相关依据。甚至某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随意确定处罚金额等现象。

(二) 暴力执法

有的城管人员对业主货品强制没收, 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且没有出示任何没收处罚依据。

有的城管人员对他人进行人格侮辱。一些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出言不逊, 使用侮辱他人尊严的语言, 由此引发一些暴力事件。

三、城管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职责范围不明确

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职权不对称, 职责不清晰等问题。城市管理执政执法工作开展以来, 国家一直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城管工作的职责范围, 城管工作只是根据各地政府的规定“分管”相关职能部门的部分工作, 这就容易导致城管管罚不明确问题。

(二) 矛盾处理不当, 执法行为不规范

城市管理人员作为执法者的责任之一是要协调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协助其他执法管理部门共同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耍“官威”现象, 将本可以简单化解的矛盾升级至暴力冲突。执法人员在对相对人进行处罚时没有表明身份, 习惯当场处罚而不开《当场处罚决定书》;收缴物品不开暂扣单。不按执法程序执法, 忽视被处罚者的合法权益。

(三) 城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城管用人标准明确要求其必须为公务员, 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而实际大部分城市管理人员为聘用制, 导致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城管执法人员素质较差。

(四)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城管部门行使的是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 这就导致了城管执法权力的单一性。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惩罚手段单一, 仅是没收和罚款。长此以往当再有违法案件发生时, 违法者极易情绪失控从而对执法人员采取过激的抵制手段。而由于城管自身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 导致暴力冲突事件发生后, 执法人员没有相应的医疗保障, 长此以往降低了城管执法者工作积极性, 从而影响城市管理工作。

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城管行政执法队伍普遍存在救济补偿途径和安全保障缺失的现象。各地政府部门都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 没有明文规定哪个组织应对城市管理部门经费负责。对城管人员收上来的罚款应当如何处理也没有相应的规定, 有时收缴上来的罚款直接进了执法人员自己的腰包, 造成执法混乱等现象。

四、提高城管依法执政水平的建议

(一) 加强城管法制观念和队伍建设

面向城管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对其普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 令执法人员严格恪守职业道德, 规范执法行为, 做到公正无私, 廉洁奉公。执法人员在行使法律职权时应依法办事, 在执法过程中要给相对人讲明执法缘由, 使其了解相关的法规。通过加强城管执法人员的自律, 有效地控制甚至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 促使其提高执法水平, 更好地做到依法行政, 公平、公正、公开地执法。

(二) 规范执法行为

缩小城管在执法过程中自由裁量度, 应依据《行政处罚法》予以处罚同时要依据法律程序执法。严格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做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除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收缴的罚款外, 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当事人应该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起15日内, 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取罚款, 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杜绝城管执法人员私收罚款及收受贿赂等现象。

(三) 贯彻人性化执法理念

人性化执法就是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以实现法律的秩序价值和人性价值的统一。面对违规摆摊的商贩执法人员应本着劝阻教育的态度, 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给予相对人最大的人文关怀及理解。把握好执法尺度,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针对无照经营的商贩在对其进行教育时不妨结合其他管理部门或社区服务部, 给生活困难的用户增设专门的区域。对于小范围散户占道经营的现象, 执法人员应给予制止的同时想办法帮助其维持正当经营。如选择位置相对集中和便利却不影响城市市容及交通的地点来搭建厂棚, 使商贩集中经营, 进行集中管理。城管人员执法时应出具相应的身份证件。在充分尊重他人人格的同时又维护了自身权利, 通过人性化执法, 促使商贩自觉自愿服从管理。

(四) 完善城管人员安全保障措施

在众多暴力事件过程中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所有责任都归咎于执法人员。城市管理是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 城管人员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城市发展, 保障市民的根本利益。但在执法过程中, 会发现有不法分子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不惜用言语甚至暴力威胁。目前, 大多数城管人员无法有效维护自身的安全。因此应建立并完善城管人员各项安全保障措施, 使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陆迎芳.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 2004.

[2]以赛亚.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57.

执法人员行为规范 篇3

【关键词】边检队伍 法律素养 执法规范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41-01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大力开展,边检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边检机关切实履行好维稳职责,促进和谐警民关系提供了重要保障。2014年全国边防检查工作会议把“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作为边检执勤执法工作新“三大支柱”,对边检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的队伍除了必须训练有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作为一支执法队伍,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顺利完成边防检查执勤执法工作。为进一步加快边检执法规范化建设,势必要加强边检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建设。

一、边检机关执法人员法律素质现状

(一)执法理念不够牢固,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当前,各级边检机关执法人员已经充分认识到法律知识对于做好工作的重要性,也基本具备了相应的法律素养。但是,仍有部分执法人员对新形势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不够了解,没有深入思考;对信息化背景下执法技能的要求学习不够,没有很好掌握;对新推出的法律法规不够敏感,没有研究。因此,没有很好地做到在执法工作中融入服务理念,在服务群众中促进执法规范。

(二)公正执法的信念不够坚定,依法办事的原则性有待加强

法律信念是人们对现行法所持的一种尊重、信赖并积极认同的态度,实现法律公正有赖于实施法律的人们对这一价值的认识。对于边检执法人员而言,依法办事,公正执法不仅需要知识、观念,更需要信念。一般来说,绝大多数边检执法人员对法律的公正是信服和尊重的,在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但也有一些执法人员,遇有朋友、同事说情、上级打招呼时,在执法过程中会出现打折扣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边检执法人员缺乏对法律的信念有关,由于对法律缺乏应有的信念,缺乏为法律献身的精神,一旦遇到压力、干扰或利益冲突、矛盾时,其执法的坚定性大打折扣。

(三)执法综合素质有所欠缺,执法能力有待加强

边检执法队伍中,既精通法律条文、掌握法律基本精神,又具备实际经验的法制骨干比较缺乏。部分执法人员仅参加过一般的执法培训,而非法律专业,而且,近年来边检执法队伍向年轻化发展,具备专业法学知识的人员往往执法经验不足,有办案经验的人员专业素质却又不够,二者间短时间难以形成良性互补;一些边检站行政案件很少,执法人员得不到锻炼的机会,执法能力和素质始终得不到提高;一些边检站行政案件类型单一、情节简单明了,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居多,执法人员一旦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则不能有效解决;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片面认为只要执法依据准确,在执法程序中有点瑕疵无伤大雅,案件办理过程中执法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仍旧存在。

二、对提高边检执法人员法律素质的几点思考

(一)把好选人用人关,配齐配强执法队伍

1.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在部队内部选拔中,建立执法人员任职资格准入制度,通过考核、面试等形式择优选用;在面向社会的选拔中,主要是从地方高等院校生员中择优录用法律专业人才。

2.保持执法队伍的相对稳定。降低执法队伍调整频率,尽量避免从执法队伍频繁调出人员,使执法人员能够深入钻研业务、积累经验;保障执法干部正当权益,对妨碍正当执法活动的各类不法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为执法干部依法执法消除后顾之忧。

3.保证执法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要结合执法形势分析工作,及时剖析执法队伍现状,把握队伍调整充实的提前量,及时做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传帮带工作,避免因人员变动造成的执法工作、执法经验断层问题。

(二)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

1.强化理论学习,使边检执法人员准确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端正执法思想,用正确先进的执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2.注重行为引导,及时组织执法人员剖析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通过学习先进执法经验,吸取反面典型教训,积极引导边检执法人员在执法实践中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不断增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

3.切实加强执法形势教育,使边检执法人员深刻认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工作中做到执法与服务、严格与热情的统一,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得到行政相对方和广大出入境旅客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构建和谐口岸。

(三)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的法律素质

良好的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是规范执法的关键,开展经常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是提高执法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1.根据执法工作需要设置教学培训课程。紧贴边检执法工作实际,坚持“用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紧贴需求,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同时,着眼于提高专业执法素质和实战能力,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双管齐下,通过模拟演练、跟班作业、旁听法庭庭审等方式,突出实战技能的培养,提高边检执法人员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规范执法行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胜任边检执法工作的需要。

2.根据执法队伍实际调整教学内容。根据边检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执法能力方面的不同,所处不同地域对执法人员的要求不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解决好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执勤执法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更新和充实教育培训内容,逐步提高官兵的执法能力。

(四)善用技巧,执法中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边检工作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和外交对等性,执法不当容易引发矛盾,甚至造成国际影响。推行刚柔并济的执法方式,既促进边检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彰显出边检机关优良的执法素养和执法水平。

1.树立执法服务理念。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率,为出入境旅客提供更多的便利性服务,在行政执法、行政审批的过程中推出人性化服务举措,提高满意度。

2.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对当事人在人格上给予尊重,坚持以人为本,注意执法细节,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便于消除出入境人员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造成的误解和分歧。

提高边检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倡导法治精神,不断提高边检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执法环境,以推动边检法制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进而全面提高边防检查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执法人员行为准则 篇4

为加强房产执法队伍的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树立良好的房管形象。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行为准则。

一、礼貌待人,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二、杜绝服务忌语,严禁使用脏话、粗话、训斥话、讽刺话等不礼貌用语。

三、在查处违法行为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应着执法服装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

四、执法人员必须举止端庄,精神振作,姿态良好;进行公务接待时,应衣着整洁,谦虚谨慎,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五、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自觉维护房管执法人员声誉。穿制式服装时,不得嬉笑打闹、勾肩搭臂。

六、坚持以教育整改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的原则。

七、执法人员应当注重仪容仪表,保持头发整洁,不得染彩发。不得留长发、蓄胡、不得纹身、化浓妆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

八、执法人员工作时间必须按规定着房管制服。非工作时间一律着便服。执法时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恪尽职守,遇重大事件及时请示或报告

九、实施行政处罚必须做到主体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正当,处理恰当、文书规范、罚缴分离。

十、严禁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严禁帮助违法相对人开脱责任,隐瞒案件事实,制造伪证。

十一、执法过程中遇有个别人员粗暴抗法时,要头脑冷静,不急不躁,及时将情况向分管领导反映。情况严重的,应当向本单位主管领导汇报。

十二、执法人员不得在工作期间饮酒。严禁酒后执法。严禁工作期间打牌、下棋,打游戏等娱乐活动。

十三、严禁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娱乐、健康和外出考察活动。不准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提供的交通、通讯工具和其它设备物品。

十四、严禁故意刁难管理相对人;与相对人发生纠纷或者冲突;粗暴对待管理相对人;从事非职责范围内的活动。

十五、严禁将执法车停放在餐饮场所门前,营业性娱乐场所门口。严禁行政执法人员着装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

行政执法人员岗位职责

一、坚持原则,秉公执法。认真执行房地产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办理案件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规定程序。

二、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五公开”,即公开执法人员身份;公开执法办案程序;公开办案处罚结果;公开行政处罚规定;公开申诉制度。

三、现场执法要有两名以上人员参加,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并向行政相对人公开讲明执法内容,执法使用统一规范文书。

四、执行公务时不得饮酒,不得带与公务无关的人员。

五、不得将标志、执法证件转借他人。

六、办案时,应注意保持各种证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不准随意破坏、更改证据。

七、进行处罚时,应讲明处罚依据,并认真听取被处罚单位的辩解、陈述,现场处罚不得超越权限。

八、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不准利用职权敲诈勒索、索贿、受贿;不准提出有碍于公正执法的任何要求;不准接受任何形式的馈赠、宴请;不准私自处理样品和罚没物品。认真受理举报投诉,对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认真查处,不准以任何理由敷衍推诿、不负责任,对举报者要给予保密。

行政执法文明规范

五必须

1、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正确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

2、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3、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准确。

4、必须按规定着装或佩标志,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5、必须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用语礼貌。

六公开

1、公开办事程序;

2、公开收费标准;

3、公开处罚措施;

4、公开法律依据;

5、公开当事人权利;

6、公开监督举报电话。

七不准

1、不准超越授权或者委托范围和权限实施执法;

2、不准拒绝当事人提出的正常要求;

3、不准干玩忽职守,对应当制止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

止,处罚。

4、不准滥用职权,为单位或个人谋取私利。

5、不准接爱影响公正执法的宴请,收受礼金,索要财务等。

6、不准为违法单位或个人通风报信,开脱责任,包庇纵容违法当事人。

7、不准截留,挪用,私分或擅自处理罚没收入。

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职责

一、认真学习法侓、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熟练掌握本岗位执法范围内的主要内容。

二、严格依法进行行政执法活动。

三、维护国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四、严格执法纪律,不以权谋私,滥施处罚和随意执法。

五、接受监督,自觉纠正违法违纪行为。

执法人员行为规范 篇5

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调研报告

刘春宇

近几年,虽然我县加强了行政机关组织和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建设,但是行政执法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对政策的把握不是很准,更多的是以个人喜怒执法、以人代法,这深深影响了我县法制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执法人员存在主要问题有

1、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目前的行政执法队伍中不少人素质不高,不懂法律,发放执法证件前的岗位培训、考试流于形式,有的行政机关还委托文化程度较低,又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上岗执法。有的基层执法部门中无一人受过系统法律知识教育。有些基层的执法人员靠走后门进入执法部门,更谈不上素质问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2、执法人员滥用职权,造成执法无序

当前,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的事件屡有发生。如公安机关个别干警刑讯逼供致人伤亡,还有一些执法人员向执法对象敲诈勒索,采取报复性行为等。这些执法人员臵党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利用手中的职权,大肆谋取私利,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各级政府的执法声誉和执法权威。

3、执法人员违反法定程序。

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努力使执

1法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但是由于我国行政程序法尚不完备,对于许多具体行政行为,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实施程序;行政机关在执法中忽略程序的规定性,执法人员故意或无意中省略一些手续,常使一些违反法定程序的事件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

4、执法人员不履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不履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有以下几种表现:(1)行政机关拒绝、拖延颁发许可证、执照或对相对方的相应申请不予答复。(2)行政机关拒绝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或对相对方的相应申请不予答复。(3)行政机关不依法发给相对方抚恤金等。

综合以上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必须对行政执法人员加强管理,改进工作,真正使行政执法活动依法进行,推动行政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造成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混乱存的原因

(一)“人治”思想束缚“法治”建设

不少行政执法机关的领导,在本部门执法中热衷于习惯的“人治”方法,认为那样才能快捷。不重视按照法定程序操作的“法治”,认为这样太慢。大部分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程序是这样演变的,以前是口头罚,即对违法行为人,仅仅凭一张嘴,说罚多少就罚多少,态度好了少交点,否则加倍罚;进一步的时候是变为一张纸,即填个处罚决定丢下就要钱;再进一步发展为两张纸,即一张处罚决定,一张送达回证。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以后这几年,虽然规定了执法程序,但是一些行政执法机关只是被动应付、消极履

行,能省一个环节就省一个环节;还有相当一部分行政机关仍不能按程序规范操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行政征收、行政处罚中还是靠集中人力强制,不讲也不会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管理。

(二)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别执法人员思想道德素质较差。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注重政治学习和自身修养,忘记了“执法为民”的宗旨,把执法权当作谋取部门和个人利益的工具,有的执法人员不是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仆,而是做官的老爷,他们片面理解“执法必严”的原则,对人民群众冷、硬、横,甚至依仗权力践踏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循私舞弊、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欺压百姓。第二,有些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业务素质较低。主要原因是平时学习培训不够,对本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不熟悉,一知半解,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此在平时执法工作中,执法不懂法,执法犯法,用一个违法执法行为去纠正另一个违法行为,甚至造成一些冤假错案的发生。

(三)行政执法体制不顺

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一些执法单位尤其是县、区一级设立的执法机构实行的是“自收自支”,罚款、收费直接与本身的经济利益挂钩,多罚多收多得,少罚少收少得,这就势必造成有些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乱收费、乱罚款,甚至有些单位完全靠罚款而生存。

(四)对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监督力度不够

从监督体制上来说,目前一些行政执法机关还没有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案件的立案、审批、决定等还很不规范;处于监督地位的政府法制机构还不健全,有相当一部分行政机关没有设立法制机构,或者法制机构人员较少,法律业务素质较低,经费不足,不能适应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需要。

(五)社会环境因素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影响

近年来,通过深入细致的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了很大增强和提高。但从总体上看,离依法治国的要求差距还比较大,有法不依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还比较严重。社会上一些从事走私贩私、制假贩假、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千方百计在行政执法队伍当中寻找保护伞、代言人,用金钱、美色等各种方法拉拢执法人员。近年来在我们的行政执法队伍中也确实有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人员,被违法犯罪分子用糖衣炮弹击中,成为违法犯罪分子任意驱使的工具,为他们的犯罪行为大开绿灯,甚至和犯罪分子同流合污,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有相当一部分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觉悟还不高,对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缺乏理解和支持,甚至阻挠执法人员正常执行公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复杂、深刻的原因,我们既要正视问题,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以保障行政执法工作健康发展,推动依法治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解决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行政执法人员错误的执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威信,要解决行政执法中的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全国人大颁布的《行政许可法》等重点法律法规。

二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要让行政执法人员和广大公民、法人、其他组织都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既有利于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更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监督执法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是结合查处行政职务犯罪案件,以案示法。

四是可利用各种形式如办培训班、举办电视讲座、图片展、报告会等,对行政执法单位进行执法理念的教育,引导和规范执法程序。

五是行政执法单位与司法机关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立司法与行政执法联系工作机制。

执法人员行为规范 篇6

冲动是魔鬼,过激行为是在挑战法律的尊严。请不要阻碍我们烟草专卖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你的行为一旦触犯国家的法律,就将受到相应的制裁。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四十一条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烟草专卖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拒绝、阻碍烟草专卖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国土资源执法人员防卫权初探 篇7

近年来, 全国连续发生数起国土资源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抗法, 执法人员被打伤甚至死亡事件。2010年7月26日, 河南省博爱县寨豁国土资源所执法人员在例行巡查、制止非法采矿活动中, 遭受盗采者暴力抗法, 两名执法人员被打伤住院, 其中一人伤势严重。2011年5月16日上午, 湖南省双峰县井字国土资源所干部曾森林在制止违法占地建房时, 被违法者用砖头砸成重伤。2012年5月24日,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国土资源分局执法人员在制止非法挖砂取土行为时, 5名执法人员被打, 其中3人伤势严重, 执法监察车辆、设备被砸。

这些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印证了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发展时期, 国土资源执法人员承受的职业风险越来越大, 如果执法人员自身安全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 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将会丧失基本的保护力量。为此, 国土资源部专门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依法执法文明执法确保执法人员人身安全的通知》 (国土资电发[2012]62号) 。通知要求, 在依法执法、文明执法的同时, 要对可能发生的暴力抗法事件, 积极采取措施, 预防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 确保执法人员的安全。一旦发生暴力抗法事件, 要及时汇报, 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查清事实, 依法严惩凶手。在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汇报、事后惩处机制的同时, 研究赋予国土资源执法人员防卫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赋予国土资源执法人员防卫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国土资源执法人员享有防卫权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手段

暴力抗法行为, 不仅仅破坏正常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 同时也了侵害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国土资源执法人员遇到以暴力、威胁方法阻挠执法并危及人身、财产安全, 或者出现手持危险物品威胁或阻碍执法人员履行职务并危及公共安全时, 一味的忍让反而会助长违法者的嚣张气焰, 不仅达不到维护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的目的, 反而可能造成执法人员伤亡。违法者对执法人员人身权利的侵害是在瞬间发生的, 向本单位报告和向公安机关报警, 等到本单位人员或警察达到现场的时候, 大部分暴力侵害行为已经结束, 执法人员伤亡也已成为既成事实。所以说,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有必要以法律性文件的形式, 明确国土资源执法人员在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防卫措施, 以确保自身安全。

2.2 正当防卫制度为国土资源执法人员行使防卫权提供了法律基础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 不承担法律责任。我国刑法第二十条对正当防卫做了具体规定。从正当防卫的定义可以看出, 正当防卫的权利主体并没有特指什么人, 所以由此可推断出, 代表国家执法的国土资源执法人员, 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或现实威胁的时候, 且其它状况又符合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的构成要件的时候, 可以行使防卫权。也就是说, 正当防卫和执法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在适当的时候, 两者之间有互相的交叉点。执法者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时候行使正当防卫权。

3 国土资源执法人员行使防卫权的必要条件

国土资源执法人员是通过对暴力抗法者实施人身防卫的手段来制止暴力抗法行为的继续进行, 是特别紧急情况下的一种自然的本能性防卫。这种本能性防卫如果实施不当, 不但会给他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 国土资源执法人员行使防卫权必须遵守严格的条件。

3.1 防卫的目的是防止国土资源执法人员不必要的伤亡, 维护土地矿产法律法规的权威。

违法用地用矿者暴力抗法, 直接侵害的是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人身权利, 间接侵害的是国土部门的整体执法权威和国家法律的尊严。当国土资源执法人员受到公然挑衅直至随便殴打时, 国家的权力、社会的稳定必然难以维护。因此, 国土资源执法人员在遭遇暴力侵袭时, 应果断地行使防卫权。

3.2 防卫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发生了情况紧急的暴力抗法行为。

暴力抗法必须是已经发生, 而且是状态非常紧急。这也是正当防卫所要求的不法侵害应该具有紧迫性。对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辱骂、拉扯、推操等阻碍执行公务的行为, 不构成需要防卫的紧迫的不法侵害。只有当暴力袭警行为已经发生, 而且侵害程度强烈, 危险性很大, 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人身权利已经面临严重威胁时, 才可以进行必要的防卫。

3.3 防卫的时间条件是在依法执行职务的过程中, 从暴

力抗法正在进行时开始, 到暴力侵害行为已经结束或暴力抗法者确已自动中止侵害, 已经被制伏或者丧失继续侵害能力时为止。如果国土资源执法人员没有执行职务, 而是作为一个普通民众, 遇到暴力袭击时, 其直接实施反击自卫行为, 就是一般的正当防卫。

3.4 防卫的手段必须遵循严格的限度。

国土资源执法人员实施防卫, 应当结合事发当时的现场状况, 综合考虑采用什么样的防卫手段与力度。如果能采用较缓和的手段达到效果, 就不能够采用更激烈的手段实行防卫。同时, 要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不能为了制服暴力抗法者而置他人的利益于不顾。

4 结语

为了应对不断发生的暴力抗法事件,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应当完善对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保护, 明确执法人员受到不同阻挠、攻击、危害时可以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鼓励执法人员在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防卫措施, 确保自身安全,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止危险行为。只有国土资源执法人员防卫权得到实现, 才能保障执法活动的有效开展, 维护正常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

摘要:随着全国范围内多起暴力侵害国土资源执法人员事件的发生, 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赋予国土资源执法人员防卫权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 对设立国土资源执法人员防卫权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国土资源,执法人员,正当防卫,防卫权

参考文献

[1]王政勋, 正当行为论[M], 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1]王政勋, 正当行为论[M], 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2]陈兴良, 正当防卫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2]陈兴良, 正当防卫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3]张明楷, 论作为犯罪阻却事由的职务行为[J], 北方法学, 2007年01期[3]张明楷, 论作为犯罪阻却事由的职务行为[J], 北方法学, 2007年01期

城管人员执法犯罪的预防对策 篇8

2012年3月以来,奉化市人民检察院从小产权房等违章违法建筑物着手,依法查处了一批受贿窝案。分析这几起发生在城管系统内的受贿案,呈现出以下特点:

1.作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城管执法人员违纪违法的行为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首先都是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了违章违法行为,紧接着执法人员以违章违法事实为借口索要财物,或者当事人为避免被查处积极主动地向执法人员行贿,事后执法人员就会故意放水或者不予查处。

2.集体腐败现象明显窝案现象突出。

从调查中发现,上至城管局的局长,中至科长、队长,下到一些临聘执法人员都不能幸免。

3.受贿手段呈现多样化。

在调查中发现,除了传统的“一对一”送钱、送物等行贿手段外,还以先送小产权房后转卖给予差价行贿,或者入干股分红等多样化的手段来达到行贿受贿的目的。

4.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作为直接面对老百姓的基础政府管理人员,城管执法人员的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民众对政府管理体制的信任和评价。现阶段呈现出来的城管系统腐败现象滋生的现状,不仅损害了政府形象,而且严重威胁社会稳定,也使城管执法面临着失效的困境。

二、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1.城管执法部门管理不严、监督机制不完善,是造成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客观原因。

城管执法机构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有些部门和执法人员权限和责任不明确、不具体。没有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的审查审批制度,使个别执法人员权力过大或者越权执法;没有坚持行政处罚决定的集体讨论制度,使一些领导权力过于集中,以权代法;没有严格执行执法管理制度,财产管理混乱,罚没收入收支不明,导致一些不法分子私吞、截留、挪用罚没款物;没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对执法活动没有实行跟踪监督,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2.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是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社会原因。

首先,高度集权的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由于新机制不完善,某些改革措施未跟上,使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促使一些执法人员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牟私利。其次,多元化的经济成分为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提供了条件。多种利益主体在同一市场活动,有的为追求各自的私利而不择手段拉拢、腐蚀执法人员,此时权力可以变成金钱,诱使一些执法人员不惜铤而走险。再次,多种分配方式的差距和低薪也是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诱因。多种分配方式的收入差距导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也产生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城管执法人员收入增长远低于其他人员。这样,一方面是经济效益为上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是掌权者、管理者的贫困。在巨大物质利益反差的刺激和诱惑下,一些意志不坚定者便陷入了权钱交易的漩涡。

3.法律赋予城管执法者“自由裁量权”过大,是造成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客观条件。

由于行政法律法规内容笼统、不具体,甚至出台缓慢、滞后、不配套,特别是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不明确、不具体,行政执法程序可操作性差,造成赋予城管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特别是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处罚的比例或幅度过大,使一些执法人员利用“自由裁量权”而谋取私利,同时又有职务光环的掩护。一些受罚者也会千方百计拉拢、腐蚀执法人员,企图减轻或免除处罚。

三、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为从源头上防止权力的不当运用,把预防关口前移,有效预防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应做到“四个到位”,即权力分解到位、权力制约到位、权力监督到位、惩防结合到位。

1.权力分解到位,避免权力过分集中。

合理和适当的分解权力,把监管的关口前移,可以有效地起到事前防范的作用。一是规范城管执法审批程序。审批权是权力行使的重要环节,审批结果将产生利益差别,有的单位和个人就会追求并想得到这个利益,这就成为某些人利用审批权谋取私利的条件。因此,规范城管执法审批程序,改个别人审批为多人审批,其作用是增大企图从非正当渠道获取利益人员的作案(如行贿)成本,加大审批人的作案风险,致使客观上增加权钱交易的难度,从而可以有效切断得益人与审批人的利益联系,防止以权谋私。二是规范城管执法审批权限。领导审批权力太大,实际是领导独裁的表现,也是权力失控的表现,容易为职务犯罪提供条件,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城管执法审批权力的限定,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三是明确职责分工。对城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进行分工明确职责,不仅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本单位人、财、物管理权力的分解,预防权力过分集中在个别人身上,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产生。明确规定分工不分家、分权不揽权、分职不越职,有效预防领导班子及成员独断专行、各自为政的情况发生。

2.权力制约到位,防范滥用权力。

权力在行使过程中,需受到相应的制约。在横向上,一个部门权力的行使,要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在纵向上,权力的行使须经过若干个步骤和环节。根据这一思路,在权力分解的基础上,对容易发生滥用职权、权钱交易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一是设立城管执法议事协调机构。在一定范围内,干部和部门的权力行使,要以该机构的集体意见为依據,权力行使要受到它的制约。二是严格执行查处分离、罚缴分离制度。在执法过程中,贯穿以权制权、切断工作人员与被处罚单位和人员利益联系的原则,预防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情况发生。三是实行干部轮岗制。干部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过长,容易形成个人势力范围和关系网络,甚至形成小宗派,与身边人员和社会人员串通一气,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干部权力的恶性膨胀和失控。对此,对干部实行轮岗制,是预防干部权力失控的重要制约措施。

3.权力监督到位,确保正确行使权力。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放松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是纵容违纪违法的发生。因此,城管执法权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是防止腐败、保护干部的重要手段。一是接受群众监督。城管执法权行使是否合法、正确,是否公平、公正,需要接受群众的检验和评价,要将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权力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二是实行内部监督。从单位内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相关执法人员是否按制度和程序规定行使权力实行全过程监督,落实民主集中制,通过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活动,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增强领导班子及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接受党内外的监督。设立专门监督机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证执法行为的合法、公正、公开,预防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建立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由于故意和过失,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使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给单位造成不良影响或给国家造成损失的,根据情节轻重,对责任人追究行政过错责任,通过监督机制的约束和管理,有效预防滥用职权、违法行政。

4.惩防结合到位,建立预防长效机制。

一是严惩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构筑法律威慑防线。对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要从严查处,有罪必究,无论职位高低,只要构成犯罪就要严格依照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姑息迁就,坚决杜绝以党纪处分代替刑罚的现象,防止职务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以严明的法纪遏制职务犯罪的蔓延发展,通过打击使一些犯罪分子产生畏惧,构筑法律威慑防线。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城管部门必须充分认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树立预防意识,建立预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目标,达到有效减少和预防执法部门职务犯罪发生的效果。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城管执法队伍庞杂,执法任务繁重,法律政策性强,执法机关要树立公正廉洁的形象,使其执法行为高效廉洁,必须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只有从思想教育入手,在办案的同时坚持抓犯罪预防工作,通过上法制课、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各种警示教育活动,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感,提升正气。同时通过组织城管执法人员进行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按照“依法行政,加强监管,提供服务”的要求去做,促使行政执法机制正常运转,形成良性的执法人文环境。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共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为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行为,城管执法部门应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及时与检察机关加强联系,制定共同预防职务犯罪联系协调制度,成立预防领导小组,同时设立联络员负责联系协调工作,建立信息交流和情况通报制度。通过召开座谈会、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对当前本单位、本行业存在的职务犯罪的特点、趋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运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管理制度 篇9

运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交通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范运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资格,促进执法队伍建设,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交通行政执法证件是通过有关执法岗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有关部门核定的、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依法从事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资质和身份证明。

第三条盟处督查科具体负责证件的发放和管理工作,对取得交通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登记造册。

第四条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随身携带交通行政执法管理证件。

第五条持证人应当按照所持交通行政执法证件中注明的执法门类在法定职责和辖区范围内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第六条持证人应当妥善保管证件,不得损毁、涂改或者转借他人。

第七条持证人遗失证件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单位报告,由该单位逐级报请发证机关注销,同时登记声明作废,并按程序办理补发证件手续。

第八条持证人调离交通行政执法岗位的,其所在单位应收回证件并报发证机关注销。

第九条不按规定使用证件的,由所在单位批评教育,对利用证件牟取私利,从事违法活动的由盟处收回证件,上

内蒙古·锡林浩特

报发证机关吊销。

第十条交通行政执法证件实行审验制度。盟处将根据持证人的执法工作考核结果、参加岗位培训情况、执法违纪或重大执法过错情况、受奖励和处分的情况进行上报年审。

第十一条

件自行失效。

执法人员行为规范 篇10

动方案

文章标题: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活动方案

为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向深入,确保取得实际成效,根据市委政法委和县委的要求,从现在起用半年时间,在全镇政法系统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这次专项整改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立党为公、执法为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

求,坚持以规范执法行为为主要内容,以查摆整改执法方面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促进执法公正为目的,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为保证,全面落实政法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公正执法能力。通过开展专项整改活动实现以下目标要求:政法部门领导班子更加团结坚强;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加整齐,执法能力和执法质量明显提高;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反映出来的意见得到有效整改;工作制度更加健全有效;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干警违法违纪案件进一步下降;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进一步减少;全镇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和政法队伍的满意率有较大的提高。

在专项整改的基础上,按照立足长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把各项执法工作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重点

政法各部门要紧密联系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个工作环节薄弱就重点加强哪个环节的原则,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特别是执法权力相对集中的部门和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环节,认真加以整改,确保取得实效。一是从容易发生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的岗位、环节上进行整改和规范。主要包括:法庭刑事、民商事案件的审判和执行等,派出所对治安、交通、出入境管理和经济犯罪侦查等;司法所对民事纠纷调查等。要大力加强对这些岗位和环节的监督制约,防止滥用执法权力,防止发生腐败案件。

二是从容易发生违规违法办案、执法不文明的岗位、环节上进行整改和规范。针对有的干警特权思想严重,伤害群众感情;有的办案不负责任,证据收集马虎,事实认定不清,有的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制定严格、科学、具体 的管理制度和处罚办法,明确办案要求,减少因工作粗糙和疏漏产生的差错。

三是在容易发生玩忽职守、执法不作为的岗位、环节上进行整改和规范。在防止“乱作为”的同时,重点针对有的干警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漠视群众疾苦,对群众的求助不予理睬、不认真对待、敷衍塞责的“不作为”问题,严密规范,健全制度,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全镇稳定。

四是有容易发生地方、部门保护、违法干预办案的岗位、环节上进行整改和规范。镇党委要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经统一,规范监督,支持和保障政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执法活动的干扰。政法各部门要严格市、县委的要求,不参与招商引资等非执法活动。要敢于抵制不正当干预,并通过向党委报告、上级政法部门监督、执法公开等形式,防止此类现象发生,形成抵御不正当干预的工作机制。同时,也要大力

解决个别干警干预办案、执法的问题。

政法各部门要坚持边整改边建章立制,特别是要在健全完善促进公正执法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要进一步明确每个岗位的执法责任,并加以科学分解,落实到每个执法主体。全面实行执法资格认证制度,规范执法主体资格,严禁非执法人员参与办案。进一步规范、细化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违法违规办案人员的责任。二是执法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对每个工作岗位和每项执法任务,都要明确执法权限、基本职责,提出明确责任目标要求,并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考证标准,坚持日常考察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调动广大干警的积极性,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三是以执法质量为核心的考核奖惩机制。根据执法活动的规律特点,引进量化管理理念,推行等级化管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对执法的每年环节进行跟踪管理,并通过案件评查和促进严

格公正执法。四是执法活动全程监督机制。政法各部门要把执法工作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纳入监督制约范围,形成完整的监督体系。要进一步推行和规范司法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全镇人民群众的监督,以公开促公正。

三、方法步骤

这次专项整改活动,必须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政法各部门要组织派出所、二所、辛店派出所干警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切实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经受住情与法、钱与法、权与法的考验,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模

上一篇:企业内训师培训下一篇:“健康十堰”暑期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