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蓝色经济区建设这篇大文章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做好蓝色经济区建设这篇大文章(精选7篇)

做好蓝色经济区建设这篇大文章 篇1

2009年4月,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重要指示,对于统筹区域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日,就如何落实这一重要指示,记者专访了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

记者: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一个创造性的战略构想,它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山东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将发挥重要作用,是事关全局的大事,光荣而艰巨。

姜异康:为了使这一战略构想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共同行动,省委组织各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大家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群策群力,科学规划。在学习中,我们深深认识到,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就是要以海洋、临海、涉海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第一,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进一步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需要。随着世界经济进入资源环境瓶颈期,陆域资源、能源和空间的压力与日俱增,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争夺日趋激烈。这迫切要求我们把维护海洋权益摆到极为重要的位置,在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扩大战略性资源上谋求新突破。

第二,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深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山东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已经进入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向富民强省目标迈进的新阶段。建设蓝色经济区为我们实施强省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的实践载体。

第三,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面向世界、服务全国,更好为国家发展全局作贡献的重大机遇。山东是一个沿海经济大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进一步发挥海洋大省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优化全国功能区布局,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四,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植长远优势的现实举措。蓝色经济发育成长的过程,是科学开发、高效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也是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的过程,对促进大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意义重大。目前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风起云涌,蓝色经济蕴含着引领未来发展的重大创新点、突破点,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可以说,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记者: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山东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姜异康:山东半岛是全国最大的半岛,实施海陆统筹,培育发展蓝色经济的条件极为优越。一是区位资源条件好。山东在全国乃至东北亚经济大格局中,处于重要的节点位置,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岸线长31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近海海域与陆域面积基本相当。海洋经济生物60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53种,半岛北部海域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巨大。二是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在许多领域形成了产业优势。据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6150亿元,增长15%,占全省GDP的18%以上,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1/5。三是海洋科技教育力量雄厚。山东是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的核心基地,拥有国家驻鲁和市属以上海洋教学科研机构56所,海洋科技人员1万多人,占全国的50%以上,其中,两院院士18名。省部级海洋重点实验室27个,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科技兴海示范基地10个。四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强。山东半岛建有国家一类港口24个,深水泊位170个,拥有青岛、烟台、日照3个亿吨大港,去年港口吞吐总量7.3亿吨。全省“五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四纵四横”铁路网络加快建设,沿海地区水利、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领先。把这些资源、基础、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将极大推动蓝色经济区迅速崛起,形成全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记者:这些条件都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奠定了基础,但要实现这一构想还有许多中间环节需要构筑。比如,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要有准确的功能定位,要有区域间资源的整合与统筹,等等。对此,省委、省政府是怎样筹划的呢?

姜异康:我们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的设想是:沿全省海岸线呈带状展开,以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努力建设我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优势产业聚集区、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这五大功能定位有机统一,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这大致要分两步走:到2015年,力争使海洋经济规模明显扩大,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海洋优势产业基本形成;到2020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蓝色经济区。

在发展布局上,环山东半岛统一规划,努力形成“一体三带”的发展格局。“一体”,就是海陆统筹、海陆一体化发展,在产业布局、交通通信、商贸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三带”,就是集中打造三个优势特色产业带。一是在黄河三角洲着力打造沿海高效生态产业带。黄河三角洲是我国至今惟一没有大规模开发的大河三角洲,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去年11月,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我们坚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沿海高效生态产业,努力建设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二是在胶东半岛着力打造沿海高端产业带。胶东半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好,科技人才实力强,是山东优质资源的富集地带,具备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的条件。我们提出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制定了专门意见,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集中打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高端产业集群,力争把胶东半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金融密集、服务密集的高端产业聚集区。三是构建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带。我们把握部分重化工业向沿海集中布局新趋向,充分发挥日照港深水大港和陆域宽广的优势,大力推进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带动发展一批运量大、外向型和港口依赖度高的临港产业,建设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

记者:国内外经验表明,要使一个区域的建设与发展可持续,关键在于产业支撑。通过调研,我们知道山东在产业布局上周密部署,已见成效。

姜异康:是的。我们始终强调把区域带动与培植产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增强产业竞争力这个中心环节,以增强素质、提升效益、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资源开发、产业培植、区域打造、生态保护“四位一体”,努力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以集成创新实现集成绩效,以立体发展创造综合效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蓝色经济发展新路子。

在产业培植发展上,立足现有海洋产业基础,按照“突出重点、凸显特色,接长短板、拉长链条,提升素质、拓展空间”的思路,重点选择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以科技研发为先导,实施集中突破,着力在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能源矿产业、现代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态环保产业八个方面形成产业优势。这八大产业,体现了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引领发展的方向,涵盖蓝色产业体系重要方面,在山东已有一定基础,有较好的资源供给。

围绕发展海洋优势产业,我们注重引导要素资源向沿海港口、园区和产业基地集聚,坚持一二三产业相协调,加快建设临海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临海临港产业,促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

记者: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体制机制、自主创新、基础设施、政策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山东都有哪些举措来强化要素支撑与优化发展环境的?

姜异康:改革创新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动力。我们强调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创新的思维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完善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着力构建“六大体系”:一是深化改革建立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把完善蓝色经济发展政策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哪个领域的改革任务紧迫就率先推进哪个领域的改革,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二是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山东在海洋科技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但其潜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我们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完善创新体系,突出抓好创新联盟、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三是建立健全人才智力支持体系。把人才资源作为建设蓝色经济区的第一资源,坚持人才以用为本,培养与引进并重,积极面向海内外招聘蓝色经济专业人才,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努力使山东半岛成为高端人才聚集地和优质劳动力富集地带。四是健全完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目标,整合各类流通资源,培育一批跨行政区域的现代流通基地,构建海陆相连、空地一体的现代流通网络。五是着力构筑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统筹推进港口、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一体化水平。六是积极建设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引导各级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用好毗邻日韩的开放条件,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做好蓝色经济区建设这篇大文章 篇2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需要

社会越发展, 劳动分工越细, 就越需要大量从事生产第一线工作的中高级实用技术工人。职业技术教育毫无疑问是培养高水平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人才和中高级实用技术工人的主要途径。

一个国家的就业结构中, 高级管理型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实用技术工人应该有合理的配置。目前, 我国人才结构已经出现了中高级实用技术工人缺乏的严重情况。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供应不足, 是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同样的手表配件, 在我们的工厂与在瑞士的工厂组装出来, 我们的产品质量缺乏竞争力?为什么同样的轿车零件、同样的汽车品牌, 设在中国的厂组装出来的整车, 和国外厂家的原装品质量相差很远?为什么成熟技术在生产中却得不到成熟应用?不是我们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赶不上人家, 而是现成的技术在具体制造应用中走了样, 一线工人技术水平低直接影响了一线产品的质量。近年来, 重大安全事故频发, 与行业中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和高素质劳动者严重缺乏不无关系。

在我们国家, 发展工业最紧迫的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传统制造业。现代生产越来越需要熟练的中高级实用技术工人, 只有满足工业发展对技师和高级技工的需求, 实现蓝领工人的高素质化, 才能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即使在高技术产业中, 生产第一线仍然需要大批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具有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中国最需要的是走进车间和工厂里面的人才。

在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 除了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 还有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技术的劳动大军。从1950年到2008年的58年中, 美国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的需求从20%提高到了65%, 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 从原来的60%下降到了15%。德国一直自称职业技术教育是他们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在德国, 平均失业率是10%, 博士、硕士可能找不到工作, 但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不到2%。企业要发展, 需要各类人才形成互补, 才能有发展潜力, 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仅需要博士、硕士, 也需要大中专毕业生, 特别是需要会操作、懂技术的生产队伍。以北京为例:一线技术工人特别是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 180万从业人员中,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70万人, 仅占38%, 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15%, 技术工人中, 高级技术工人以上仅占3.5%, 按我国现阶段工业水平的要求, 高级技术工人至少应占7%。这种人才上的劣势, 将使我们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完全被动局面。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提高劳动者素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在眉睫。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发展, 而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是职业技术教育。

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策是国家为了贯彻、实施方针、路线或完成某一重大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和行为规范, 是统一和引导人们意志、行为的重要依据。要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就要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1. 要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即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对新生劳动力 (包括城镇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进行就业前职业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就业者必须经过职业资格鉴定合格方能被录用。这不仅是实现合理就业的重要保证, 也是制约就业者必须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 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

2. 要加大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

无论从经济角度讲, 还是从“投入”角度看, 职业技术教育的直接受益者, 除了受教育者个人和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就业的企业外, 社会则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合理就业和合理流动, 减少社会失业。而这些正是国家所要追求的目标和应履行的职责。因此国家要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加大投入, 一方面要确保正常的教育经费;另一方面, 大力建设各种实训基地, 扩大学生实施技能训练的规模。

3. 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保护政策。

针对当前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流失的现状,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和措施加以制止。首先要加强管理, 防止由于某些个人的意志和行为而导致职业学校随意停办或改作他用;同时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执法检查, 对于拒绝承担职业技术教育责任和义务的行业组织和企业, 令其改正以致进行处罚;还要树立大教育观, 彻底清除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 管好、用好职业技术教育资源。

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改革与创新

在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 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 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工人, 因此, 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对城乡需要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对在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培养高技能人才。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做好这项工作, 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具有重大意义。

按照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理念, 我们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需要改革与创新。

1. 要重点加强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 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 降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成本, 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以就业为导向, 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深化教学改革, 注重学以致用, 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2. 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 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创新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共同参与办学的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创新通过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共同促进学生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技能素质的培养模式;创新注重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的切实符合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的教学模式, 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创新注重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素养的学生评价模式和注重对社会的贡献、对教育的贡献的学校评价模式。

3. 职业技术教育还要改革一个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室, 建立现代的“技能教室”;

改革注重知识系统性的传统教材, 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等方面人员参加的教材建设委员会, 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基础进行教材开发;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注重项目教学、案例教学, 建立全国性的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依据的教学资源库;改革单一学制, 建立学分制、弹性学制, 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改革教师标准和评聘机制, 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改革专业设置, 要以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市场和企业需要的岗位为依据确定专业、建设专业。

做好农村改革“放活”这篇大文章 篇3

一、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土地是农民谋生的主要手段,也是农民进行投资、积累财富以及实现财富代际转移的主要载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有加重趋势。农民权益易被侵犯,根本原因是我国土地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核心是在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失。这主要表现在:除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不完善外,征地范围过宽,对农民的补偿偏低,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关于农民宅基地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集体土地所有权残缺不全,城市土地属于国有,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同样一块土地,由于所有制不同,在权利设置和利益分配上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土地权利的二元格局导致集体和农民难以分享土地长期增值收益。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土地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和非农部门倾斜。

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需要抓紧做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项工作。一是在全国范围开展农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在确权的基础上,为农民颁发具有明确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真正给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二是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等各项政策。明确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期限,并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利。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三是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实行对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公平补偿,鼓励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采取集体留用地、物业置换、提高补偿标准等办法,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二、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家庭分散经营的优势与统一经营和服务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有活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两个“新”,是对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必须坚持把“以农民为主体,为农民服务”作为基本方向,稳定而不折腾,完善而不跑偏。

那么,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要抓什么呢?一是扶持一家一户的农民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土地不断向种田能手集中,土地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应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下,应充分认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长期性,不能把土地流转的多少、流转的快慢、经营规模的大小作为衡量农村工作成绩的标准。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体地位,防止用行政手段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损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从我国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的实际出发,改造传统农业的现实途径是大力提高家庭经营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应加大先进农业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推广应用,扶持发展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乡。二是大力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分散的农民没有议价能力,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把依法规范和加快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战略举措,切实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培育一大批运作规范、对农民带动示范作用强的合作社,以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农民、落实政策、对接市场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联结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村经纪人等,是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和统一服务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在为农服务、引领农民进入市场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保障农民平等获得金融服务权利

过去10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农村金融改革总体上仍显得滞后。这突出表现在:正规金融机构在为农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健全;农业保险覆盖面低;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刚起步,农村信用环境不理想。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必须明确,农村金融具有不同于城市金融的特点,不能把发展城市金融的办法简单移植到农村。农村金融机构面对的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和大量的农村中小企业,它们对金融的需求一般具有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等特点,金融机构对其服务的交易成本比较高。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相对于城市工商业贷款而言更为突出。城市工商业贷款中使用的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在农村严重缺乏。农业经营受自然和市场影响具有高风险性,因而农村金融机构运作存在高风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提高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覆盖率;二是强化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三是重视发挥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的作用;四是重视微型金融的独特作用。应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重点引导各类资本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为个体工商户、小型加工运销户、各类微型企业、规模种植养殖户、农村经纪人、贫困人口等提供微型金融服务。此外,应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多元化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我国“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口多、农民转移不彻底、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在目前的城乡二元体制下,进城农民工没有市民身份,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这种不彻底的农业人口转移方式,起不到减少农民、使土地向务农劳动力稳定流转集中的作用。只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减少农民、增加市民,从根本上改善城乡资源配置,才能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产品市场规模,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不仅如此,农民工市民化将创造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长期动力。调查显示,目前愿意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高达91.2%,年龄越小的农民工越不愿意回农村,只有7.7%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农村定居。这意味着以新生代为主的农民工留在城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大势所趋。

做好为群众办实事这篇大文章 篇4

“关键是要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要使先进性教育达到这一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党员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做好为群众办实事这篇大文章。

必须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路线观念

坚定为群众办实事的思想,首要的是解决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路线的观念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据党的性质、宗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的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最终胜利的根本法宝。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胜利;什么时候我们背离或淡漠党的群众路线,我们的事业就会出现挫折或失败。因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必须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路线的观念,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群众办实事。这样,我们党才能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

必须要“给人民以东西”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群众办实事,就必须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给人民以东西”;像江泽民同志所要求的那样,“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困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像胡锦涛同志所要求的那样,“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做到“给人民以东西”,并不是一件简单而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知道群众究竟想要什么“东西”,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因此,在各项工作中要把民情动态作为第一信号。通过深入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摸爬滚打,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其次要让群众真正感觉是得到了“东西”。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要站在群众利益的角度,办事情要符合群众的利益要求。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呈多样化趋势,群众的要求也必然多样化。这时我们更应主动地了解群众,真正让群众从心里感到是得到了东西。再次是给群众以东西还要做到“会”给,在实际工作中讲究方式方法。这样群众才能真正得到实惠,并满意我们的工作,我们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必须坚决反对官僚主义

做好蓝色经济区建设这篇大文章 篇5

核心要点:

开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历史成就,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出前无古人的“中国奇迹”的三大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促进,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最鲜明特征就是“全面”。不仅战略举措要全面,改革要“全面深化”,法治要“全面推进”,治党要“全面从严”,战略目标更要全面,是在世纪之交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的结果,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无论问题多么复杂、探索多么艰难,我们一定要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立足点、主动权、评判权和历史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开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历史成就,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出前无古人的“中国奇迹”的三大法宝。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一、紧紧扭住改革这个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牛鼻子”

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关键期,全国人民期盼的是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最艰难的也是深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负众望,以非凡的政治担当、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谋划改革、领导改革、推进改革,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集结号和进军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光彩。

顶层设计谋划改革。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深化改革,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党的十八大召开不过一年,在总书记的亲自主持下,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实施,使全面深化改革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动力。

统筹推进领导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更要有强有力的领导保证。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了由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并于2014年1月22日召开第一次会议。从那时起至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前后召开了25次重要会议。各地也形成相应的体制机制,从上到下统筹协调,推动改革的各项重大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总书记提出了包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内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生产力、社会活力、思想创造力,3年多来,改革的成效和势能彰显,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精准发力深化改革。改革需要勇气,更需要有谋善谋。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必须一鼓作气、坚定不移、善做善成,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总书记最近又进一步强调,要认识到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的道理。对各种矛盾要做到心中有数,增强改革定力,抓住改革时间窗口,只要看准了的改革,就要一抓到底,务求必胜。在总书记的亲自部署下,无论是农村改革、国企改革、财税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贫脱贫攻坚、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等,都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精准聚焦、精准研判、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形成合力的精神。

二、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宏大持久的系统工程,既要通过改革注入强大动力,也要通过加强整体性协调性使之实现动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了战略目标、战略举措高度统一,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的行动纲领。

鲜明的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扭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根本性、全局性、紧迫性的重大问题,集中反映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蕴含着对世界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对中国发展方略的深邃思考、对人民利益的深切关怀。

紧密的内在逻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是一个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源泉,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法制保障,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我们要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就必须牢牢把握“四个全面”理论和实践逻辑关系的内在统一,深刻认识“四个全面”之间的有机联系,紧紧扭住战略目标不动摇,紧紧扭住战略举措不放松。

全面的发展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促进,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最鲜明特征就是“全面”。不仅战略举措要全面,改革要“全面深化”,法治要“全面推进”,治党要“全面从严”,战略目标更要全面,是在世纪之交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系统谋划,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共融共通、相互促动、全面推进,治国理政成就举世瞩目。实践充分证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牛鼻子”,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实践效果更加明显。

三、以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问题,始终是解决我国全部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既是快速发展,又是分阶段的发展。每当重大发展关头,科学回答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基本趋势、基本走向,并对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及时作出战略调整,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准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新形势下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廓清了迷雾、指明了方向。

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治本之策。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理念也不会一成不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综合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世界经济长周期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紧紧围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的结果,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发展理念是关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每一项都有很强的问题导向。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只有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才能切实解决“阿喀琉斯之踵”;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才能不断克服我国发展不协调带来的“木桶”效应;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才能免受“大自然的报复”;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只有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减少“成长中的烦恼”;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新发展理念,是红绿灯,是指挥棒。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形成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努力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要体现全民共享,不断扩大共享发展的覆盖面,使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二要体现全面共享,不断丰富共享发展的内容,全面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要体现共建共享,不断拓宽共享发展的实现途径,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四要体现渐进共享,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共享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循序渐进、不断发展。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贯穿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

四、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制定总体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稳步推进前无古人的宏大系统工程。总书记指出,纵观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现在的历史过程,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全新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没有解决得很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能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决策,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上党和国家制度建设总揽全局的日程,扎实推进、克期克成。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但也要看到,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些甚至成为制约发展稳定、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今天,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为党和国家事业、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书记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往什么方向走,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能以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为标准,绝不能放弃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总书记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无论问题多么复杂、探索多么艰难,我们一定要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立足点、主动权、评判权和历史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回首过去,我们党依靠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中写下了精彩篇章。展望未来,我们党也一定能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秋石)

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 篇6

A(丁峰):11年前,我们借鉴美国军民一体化的做法,选择了民用部门的三个高技术项目向军方推荐,在实践中形成了“民技军用”的初步想法。2002年国庆节前,我们把这个想法向军委原副主席曹刚川同志汇报,他当即指示:你们的想法和做法我支持,机关没有精力做这件事,你们可去做;今后我们装备采购要改革,要打破部门界限,不管军工还是民企,谁提供的产品符合军方要求,价格又合理,我们就用他的。你们先写个材料立个课题我批一下。从此,“民技军用”正式拉开了序幕。随后,总装批准了“用民口资源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服务”课题,我当组长。消息传到国家科技部后,在徐冠华部长的支持下,把课题选定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研究”,挑选跨部门专家组成课题组,我是副组长,负责主持日常研究工作。经过3年努力,课题完成后以总装、科技部的名义送达中央领导及各相关部门。“军民融合”从此叫响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Q:您怎么认识“军转民”、民企“参军”对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A: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民企“参军”是“军民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民技术相互转移的一个主要方面。军民融合之路,是富国强军统一之路,军民技术相互转移是科技强军、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军民技术相互转移,是“双赢”之举。民用技术向军用转移,一是军队得好可大大缩短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周期,适当减缩军工产品的试验验证周期,降低装备科研生产成本,节省国防采办费用;在已部署的武器系统中,嵌入以民用技术或产品为核心的部件(样机),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战备水平,进而降低使用与保障费用。二是军工借力军工部门利用迅速发展的成熟民用高新技术为军工配套,避免低水平重复,军工可以集中力量在系统集成和攻克关键技术上加大投入,从而保持国防科技工业的生机和活力。三是民企得利。除了其产品扩大应用范围外,民企可获得一定的资金补偿,用于科研的再投入,促进民品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增强民用科技的创新能力,并拉动经济增长,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一是国力增强。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过程中起着发动机和倍增器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军工增效。开发民品,拓展两个市场,开拓民用市场和国际市场,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三是军地共荣。在繁荣了地区经济的同时,军工部门也从中获益。

Q:军民信息不

对称,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A:在信息渠道方面,一是民企要知道到哪个部门去了解装备采购信息,了解军方需求;二是要知道到哪个部门申报参与装备科研生产的竞争;三是军方和军工部门应逐步向社会开放发布需术信息。

利用和参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国家以科技部为主,正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科技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确保在不同部门、地方和单位间实现共享科技条件资源,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同时,实施科技数据共享工程,改进国防科技数据管理工作,建立国防科技计划项目数据资料汇交制度,建立各类数据库、知识库和辅助工具,明确规范的成果描述方式、保密资格和涉密授权等级管理系统,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对科技数据资料实行分时段、分级、分类的共享;开展制定数据共享的机制、法规、管理办法及监督机制等立法工作。

建立军地双方相互了解的信息渠道。对于进入装备承制单位名录的民口单位,根据其承担装备研制任务的分类和不同权限,主要通过各分管装备管理部门在全军装备采购信息交流平台定向发布的信息,获取相应的装备采购信息。对于未进入装备承制单位名录的企业,可在全军装备采购信息交流平台的互联网或解放军报、政府采购报、经济日报等总装备部指定的媒体上,了解入门信息和解密的装备采购需求信息。同时,规范向民口企业发布信息内容、定向发布的采购信息,包括装备采购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装备采购需求、装备定型文件和配套表、招标公告、中标公示、涉密机要渠道、共享合格供应商体系、军品器件零件备选目录、用户单位的技术需求等。

军方按照需求结构分解办法,逐步扩大向民企公开发布三次配套以下的需求信息。军工总体、系统和整机单位应搞好需求结构分解,逐分增加解密的装备预研、研制、订货需求信息;解密的装备采购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信息等。同时,军方也要加强科技信息的跟踪收集工作,包括统计普查,以及对各地方民口科技成果及科技组织、科技型企业的跟踪,让采购、科研、投资部门全面评估并动态跟踪民口科技可用资源情况及动向。

Q:您认为“军民融合”与“寓军于民”有何区别?

A:我认为“军民融合”与“寓军于民”本质上是一致的,“军民融合”是“寓军于民”的发展与延伸。从“军民结合”到“寓军于民”,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从“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更是一次思想认识和理论上的飞跃,是一个重大突破。以前国防科技工业搞“军民结合”,重点是搞“军转民”;提倡“寓军于民”,增加了“民转军”的内容,“军民互动”更多的是从军民两用的技术上、产品上来理解,往往局限于国防科技工业的范围内进行。“军民融合”涵盖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内容,因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从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两用的技术上、产品上层面上来理解,而更应该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全局上理解,从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改革军工科研生产和装备采购管理体制、机制上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全社会共有资源等全方位认识和理解。从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的发展看,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加强军民技术相互转移;军方从民品市场上采购货架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政策;在新装备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基础研究、预先研究、装备需求形成、立项论证、方案探索、部件开发、工程研制、设计、生产、维修保障各阶段,充分考虑利用民用技术、工艺、产品和劳务;在产业层次上,实现可共用的产品和加工技术,实现可共用的共有资源,及实现可共用的人员、设备、材料。同时,还包括提高科研生产活动、维修活动及行政管理活动的军民融合程度。从军队建设现代化考虑,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建设也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源。也就是说,“军民融合”要从根本上要把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科技工业融为一体,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要植根于国家科技工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共有资源来实现。所以说,“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nlc202309030316

Q:您认为推进“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应重点采取那些措施?

A:要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根本出路在深化改革。在现行体制机制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军民融合,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看,军、民技术日趋融合,高新技术两用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所以,创建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军民技术成果的双向转移和产业化,在军民融合的基础上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产业链延伸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首先从信息技术着手,在信息技术领域实现军民技术深度融合。因为信息技术的军民融合度比较高,也比较广泛。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军工技术的基础,特别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及高性能的电子元器件是发展各种武器装备、应用卫星和载人航天等军工行业的关键技术;另外,新材料、新能源方面的军民两用技术覆盖面也很宽。为此,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里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二是大力推进军民技术相互转移。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航天技术、航空技术、船舶技术、核能和平利用等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民用技术向军用转移(即“民技军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军转民”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前面已谈到了。为此,军民技术相互转移的关键是如何快速推进“民技军用”。三是军民试验设施互相开放。这里国家优质高科技资源能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方面。我们调研中了解到,一些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防口的重点实验室性质和功能是相近的,军民完全可以通用。目前,一些军工单位的环境试验室已对民口开放,这是好的兆头。

国家应制订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计划,可以从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方面起步,再拓展到其他领域;设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和专家评议制度,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可以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协调军民用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应从国家政策层面上重视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鼓励军方与民企合作,对重大军民两用开发项目实行扶持政策。军方应从军事应用角度出发,对重大军民两用项目采取一定的扶持政策,通过政府采购的行为支持企业发展有潜力的高技术,因为一些重大项目的研发需要很多投入,单靠民企自身的经济实力,将无法完成高技术需要高投入的基础性预研和攻关工作。

Q:“军民融合”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您能否描述一下?

A:预测“军民融合”最终目标,其主要标志可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国防科技工业与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有机结合;二是军、民高新技术双向顺畅转移;三是国家优质高科技资源能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四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发展武器装备的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

具体地说,目前的国防科技工业不再是独立的体系,而是融合于国家科技工业体系中。为此,淡化军工科研生产单位属性,逐步形成军民结合的科研生产实体。淡化军工科研生产单位属性,从根本上说是改变现行军工企事业单位的性质,绝大多数军工企业是军民结合的实体,不再依赖“军粮”。从国家经济体制整个宏观走向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将逐步取消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差别政策和待遇,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实行统一的、公开的、公正的政策。在装备科研生产竞争中应逐渐淡化军工概念和所有制属性,现行的军工企业、军工研究所,除了武器系统大总体、分系统总体单位外,配套的军工企业和军工研究所应逐步地形成军民结合的科研生产实体。凡是承担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企业,都是军民结合的创新主体,亦军亦民的经济实体。无论其是军工企业还是民企,国营还是民营,都视为装备承制单位,在准入政策上,以及进入军品市场后的管理上一视同仁,分门别类、严格准入、严格管理,一律按军品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民用企业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竞标,同样也是亦军亦民的经济实体。到那时,无论从企业还是从国家的整体利益上说,真正做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的效果。到那时,不再有单纯靠吃“军粮”的军工企业,只有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经济实体。

做好蓝色经济区建设这篇大文章 篇7

2016年5月14日,怒江州脱贫攻坚旅游建设发展规划启动实施会议为大峡谷吹进焕发生机的春风,省委副书记、省长陈豪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省政府资政刘平亲自主持。据悉,省政府印发一个州市的旅游专项规划并由主要领导亲自布置启动,这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机遇”

以前提到怒江,总离不开“偏”“远”“穷”等关键词,山高坡陡,峡谷纵横、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交通设施,长期严重地制约着怒江的发展。

去年1月20日,正在云南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亲切会见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希望独龙族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

2月24日,随着李纪恒书记、陈豪省长一声令下,怒江机场进场路开工,“怒江大峡谷”各族群众的“通航梦”触手可及;几个月前开工的保泸高速正在全力掘进,怒江国家公园正抓紧申报,省机场集团、省建工集团等大公司、大企业参与到怒江旅游开发建设,这都标志着怒江旅游即将翻开崭新的篇章。

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在去年12月召开的怒江脱贫攻坚汇报会上,动情地提出“抓紧谋划怒江旅游开发,实现大峡谷从大难题变成旅游大产业大动力,让怒江群众更多地从旅游产业中脱贫致富”的要求,为怒江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议上,李纪恒进一步就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开拓旅游扶贫新空间、抓好怒江旅游脱贫示范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怒江旅游脱贫攻坚启动会上,陈豪省长明确要求,要以《怒江州脱贫攻坚旅游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切入点,科学谋划怒江旅游开发,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全面推动怒江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通过努力,要把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独龙江国家公园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把怒江建设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谋划旅游带动脱贫攻坚“大发展”

和所有深度贫困的地区一样,怒江州面临着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但生态系统脆弱、环境破坏严重的现实。同时,由于地处三江并流保护区的核心区,怒江州还肩负着保护生态,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任。

启动会上,陈豪阐述了省委、省政府创造性地作出怒江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战略决策的原因。他说,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是云南省的亮丽名片、宝贵财富,也是不可替代的后发优势。在发展怒江旅游产业时,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牢记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怒江山高谷深,生态环境脆弱,耕地面积稀少,传统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常规的扶贫方式难以发挥作用。省委、省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反复研究、科学论证,认为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强,是怒江产业发展中最具特色、最富潜力、最有活力的优势产业,可以作为实施怒江脱贫攻坚的主要方向和首位产业加快发展。

怒江州委书记童志云表示,此次会议,既是怒江旅游脱贫攻坚的动员会,也是怒江旅游开发的启动会。下一步要认真领会陈省长讲话精神,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围绕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抓好全域旅游和脱贫攻坚,打造精品化、特色化、高端化旅游品牌,使怒江旅游成为云南旅游新名片。

实现怒江旅游脱贫示范“大跨越”

如今,《怒江州脱贫攻坚旅游建设发展规划》更是描绘了怒江以旅游业为主的绿色发展的宏伟蓝图:

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方式,《规划》确定怒江旅游建设发展布局为“一城一极两园五区两带”。“一城”即着力建设泸水旅游特色城市,使之成为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的门户旅游区;“一极”即重点培育兰坪县旅游增长极,使之成为澜沧江旅游带的门户旅游区及带动怒江旅游连接大理、丽江的重要节点;“两园”即着力建设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和独龙江国家公园,使之成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型试验区;“五区”即重点建设丙中洛旅游区、老姆登-知子罗旅游区、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石月亮—亚坪旅游区和片马旅游区。“两带”即积极培育怒江大峡谷旅游带和澜沧江旅游带。

按照“3年初见成效、5年大见成效、10年建成品牌”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独龙江国家公园打造成世界知名旅游品牌,把怒江建设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突破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游客人均消费1800元以上,旅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4.5万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超过10万人。

云南省政府资政刘平说,省委、省政府对怒江发展高度重视和深情关怀,就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战略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和新举措,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怒江旅游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确定了目标、明确了思路。省直有关部门、怒江州各级党委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帮扶措施,确定时间表、路线图,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为确保怒江州到2020年实现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作出贡献。

作为牵头部门的云南省旅发委党组书记、主任余繁表示,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发展怒江旅游,带动旅游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省旅发委将通过进一步明确旅游项目开发时序、明确投资主体和启动开发项目、强化规划衔接、加大统筹推进力度等措施,加大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力争到“十三五”末,建设完成包括一个旅游特色城市、二个国家公园、五大景区、一批旅游景区、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等旅游重点项目,完成规划投资总额500亿元的50%以上。

今天,“怒江旅游产业脱贫攻坚”的雄壮乐章已经奏响第一个音符,这首春天的欢歌以绿色发展为主旋律,为“七彩云南”的旅游跨越式发展必将注入新活力。我们相信“天境怒江”将在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高位推动下,成为云南旅游发展中的后发力量,成为“七彩云南”旅游新亮点、新品牌。

上一篇:春节记叙作文600字初中下一篇:增加农民负担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