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考研热的看法英语作文(精选14篇)
what is to account for their enthusiasm for a post-graduate diploma? first, it is the demand of the time. in an age of knowledge updating and information explosion,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college can hardly meet the demand of society. talents of high quality who are equipped with the latest knowledge and skill will be needed more than ever. that is why many students will further their studies.
second, we all recognize that the more education you have, the more likely you are to succeed.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a master degree, masters will enjoy mor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for example, better salaries, more opportunities for promotion and training. a post-graduate degree can guarantee a more promising career.last but not least, with the gradu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etition for jobs becomes more and more fierce. one way to gain some advantage over others is to have a higher degree.
一、分析学生、了解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复习课要想效果显著、事半功倍,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了解学生,找准学生的薄弱环节,掌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析学生的能力,然后对症下药,使复习课的节奏和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
例如:评讲试卷时要想高效就必须把准备工作做细、做牢,要认真细致地分析试卷,分析每道题的失分率和得分率,分析每道题的失分原因,然后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和迫切需要,对症下药。这样的讲评课才有针对性,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良好的收获、学习的热情。
二、培养能力、指导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以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学,才能在课内、课外获取丰富的知识。二是要培养学生归类、总结、融会贯通的能力。例如:在单项选择和单词拼写练习中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通过语篇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再如:在做补全对话题时,一般要细读下一句的内容和句型,然后根据下一句的内容提示和句子类型来判断上一句的内容和句型;在记忆知识点时,如何把握知识点并分类记忆,又如何有机地把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只有做到这一步,学生才能把复习的内容学好,掌握牢,并能灵活运用。
三、写作课的正规化训练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笔头交流能力是整个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其中英语写作又是较高层次的语言信息系统,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然而,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学生的书面表达不够重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高较慢,形成了“听到写作学生就心烦”的现象。由此可见,写作课应独立,应另起炉灶,在课程表里应有一席之地。对书面表达进行正规训练,我认为,首先应方法引领、确定问题。要先用汉语组织好短文,让短文符合命题要求,含盖所给提示内容,然后用英语去翻译这篇短文;其次要提炼短语、短句或句子主干等要点,拓展学生思维;再次确定句子的时态;再其次审查主谓、时态是否一致;最后反复斟酌、认真修改、完成写作。
四、寻找规律、归类识别
英语复习时往往是有许多规律可循的。例如:基数词变序数词、名词变复数、动词变不定式、形容词变副词、动词变动作的执行者、部分名词变形容词、部分形容词变反义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变名词性物主代词及变反身代词,特别是国人的变法等。
总之,复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并归类识别的过程。
五、面向中考、“俯视”考点
毕业班的老师不仅要钻研教材、深挖教材,而且要认真细致地分析中考试题,研究中考命题的思路,研究中考命题的方向和中考命题的题型,同时还要把握考试大纲,熟读细品中考考试说明。这样才能有选择地让学生做有价值的题,贴近中考的题。“俯视”考点也是英语复习课的关键。上复习课时,教师不能就题讲题,而应纵观全局“俯视”各个知识“板块”找出各部分的联系。英语内容繁杂琐碎,因此复习时尤其要注意环环相扣,形成复习链。
词法复习是整个复习链的起点。复习“词”这部分知识时,不应只局限于词的音、形、义的识记,而应引导学生寻找联系点。如词性的变化、同义、反义、同音等。只有这样才能理清知识,连点成线。
句子结构则是复习链中的关键点。句子主干的提取和句子各部分语法功能的把握,对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主谓一致,以及各种时态的理解等都有极大的帮助,更是学生做好书面表达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如何剖析句子结构。
复习时,教师应该注意各部分的前后联系。复习前面的知识时,及时进行必要的铺垫,为后面的复习埋下伏笔。而后面的复习,则要不断照应,反复深化使复习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六、反思调整、逐一斟酌
是否能抓牢中考前的系统复习对中考的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考前系统复习的重要性。因此,要上好每一节复习课,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学生获取知识的价值取向,斟酌每一复习阶段的复习策略是否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整,斟酌每一复习阶段的复习方法是否需要作进一步调整,反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被充分调动起来。
摘要:针对初中英语的复习课,本文作者在分析学生、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培养能力、指导方法,特别对写作课上对学生进行正规化训练,培养学生较高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每一复习阶段的复习方法要作相应的调整并注意环环相扣,形成复习链。
【关键词】小学生 英语口语 发展特点 教育环境 交际训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英语口语交际训练情境的创设,为小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英语口语交际训练情境,创设能引发小学生“英语对话”的墙饰,提供能引发小学生“英语对话”的材料等。对此,笔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一、注重英语口语交际运用情境的创设
1.为小学生创设宽松的英语口语交际训练的情境。英语口语交际教育活动首先要为小学生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它体现了教师对小学生的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当小学生说英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而打断他们的话,要成为倾听者,激发小学生表达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大胆使用英语表达、快乐表达。要树立小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使小学生在宽松的英语口语交际交往过程中,英语口语交际逐渐完整规范,促进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健康发展。同时,小学生间存在着认知、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应从思想上和心理上接纳他们之间的差异,对有特殊需求的小学生,要在交流的过程中给予特殊的鼓励。
2.为小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情境。真实丰富的英语口语交际运用情境是小学生主动说英语的关键,真实丰富的英语课堂教学情景有助于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训练。因此,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创设小学生乐于参与的环境氛围,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口语交际训练。我们对小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际训练时,就要尽可能的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技术未引进之前,教师会立足教学需要对一些自制图画进行购买,或者借助英语口语交际和实物为小学生传递相应知识信息,提升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观察能力。在信息技术现代化教学的背景下,我们运用多媒体强大的再现功能,创设身临其境的英语口语交际训练环境;特别是在意境优美的英语口语交际训练中会发挥显著的优势,再现英语口语交际训练的画面动感,引发小学生共鸣,调动小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对打破小学生单一的思维习惯有重要作用。组织开展英语课堂小话剧,让小学生融入情境中,用日常的英语口语交际交往模式,给小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练习和扩展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
3.为小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英语口语交际的环境。创造性的英语口语交际环境是新课程所提出的小学生“想说英语、敢说英语”的环境,是小学生可以随时大胆提问的英语口语交际训练环境。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生活经验和英语口语交际有关的内容,引发小学生质疑、争辩、讨论、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倾听、表达中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小学生听的多了、看的多了,自然就会有一定的印象,再说起英语的时候就会简单很多。培养小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开阔小学生接受英语口语交际的使用范围;在听的方面,刺激小学生主动听英语的意识。这样为小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英语口语交际环境的教学方式,能有机结合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听说内容,让小学生始终保持说英语的兴趣,从而锻炼和提高小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
二、注重能引发小学生“对话”的交际环境的创设
在英语口语交际教育环境创设上,能引发小学生与环境互动,与材料互动,使小学生想说、敢说、有机会说,使环境和材料与小学生真正形成“对话”的关系。
1.创设能引发小学生“英语对话”的墙饰。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墙饰的布置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深化教育的主题内容,有利于让小学生很快的进入到说英语的状态,激发小学生英语对话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对小学生活动的空间进行最大限度的墙饰开发,对设施设备的外侧涂画有利于引发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主题内容,直接感化小学生,吸引注意力,逐步激发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训练的主动性。教师应变过去一成不变的静态墙饰布置为有目的、有计划地不断更换的动态墙饰布置,同时,要让小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墙饰创设的主人,这样小学生才会对墙饰感兴趣,愿意与同伴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或收集的资料,评价同伴的作品,欣赏和倾听同伴的讲述,真正实现小学生与墙饰的“英语对话”,教师帮助小学生在自然状态下不断感知和积累日常英语口语交际词汇、中心话题交流等方面的英语口语交际材料,促进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发展。
2.提供能引发小学生“英语对话”的材料。创建真实的英语口语交际情景有利于提高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获得丰富的英语口语交际经验,促进小学生说英语的欲望,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教师要认真研究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激发小学生参与英语口语交际训练的兴趣。如英语图书资料、录音机、光盘、电脑网络、英语故事磁带、英语材料等。当小学生在操作游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教师不是简单地直接给予答案,而是让小学生借助操作材料自己寻找答案,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通过和同伴交流、成人的交往,通过听、看、模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小学生“想说英语”的欲望,逐渐达到“我想说英语”“我敢说英语”“我会说英语”的目的。
总之,英语口语交际训练,要深入研究其交际的特点,探讨其规律,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内在活力,积极引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铭文.创设英语课堂的参与平台[J].甘肃教育,2009,(10).
Hello, everyone! As you know, many students like to work on the Internet. Of course, it can bring us many good things. We can learn more knowledge outside our books, practice our spoken English with someone else and look up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ring us some bad things as well. Some students have made too many friends, seen some bad information that is not good for us and spent too much time on it. We should know what to do and what not to do.
Update Required To play the media you will need to either your browser to a recent version or your .
Topic 33 My View on School Security 我对学校安全的看法
Recently, violence frequently occurred in schools, and in serious cases killing was involved. All those cases pose threat towards students security and exert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their growing.
It s high time that we took drastic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Provided school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he chances of crime would be reduced. First of all, equipments such as electronic monitors or waning alarms should be installed on campus to prevent potential crimes. Secondly, security patrols should be arranged. Last but not least, security awareness should be promoted. Once encountering a suspicious man on campus, students or faulty members need to tell the campus guard immediately. School security cannot be guaranteed if we rely solely on school administration, which, of course, is supposed t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safeguarding.
一、一材多用暗含的前提及对写作目标的异化。
一材多用的前提是,认定学生材料匮乏。以在老师引导下产生的论点为圆心,对照学生拥有的相应材料, 就可认定学生材料匮乏。从时间维度看,分析学生材料匮乏现象,结论有两点:一是平时没有注意素材的收集、整理、积累,导致材料匮乏,于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在具体使用时,面对有限材料,不会使用,也就不能让有限材料发挥最大作用。这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老师无法在教学实施时解决的,于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之下,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时材料匮乏的问题呢?老师将问题解决的办法放在了材料处理的技巧上,并于此衍生出了以论点为圆心的,各式各样的一材多用方法。有以话题 (论点) 为引心,突出材料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用由表及里,小处落笔尽量往论点靠的方式;有参照论点来取舍,以已有材料的几个关键词为作文材料剪裁点的方式;有从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将材料与论点联系起来的方式,等等。
我们重温“高中语文新课标”, 解读从属于“表达与交流”的作文的课程要求与教学建议,领会其本质, 对照目前大行其道的各式“一材多用”,就会发现“一材多用”正在实施着对写作目标的异化。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的教学要求”“表达与交流” 项中,第二条提出“培植科学理性精神”,第三条提出“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建议部分”的“表达与交流”项中,对写作活动的表述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求“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由此,我们可以对从属于“表达与交流”活动的高中议论文的写作本质做如下总结: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程目标看,作文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应该是“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一句话, 培养理性精神和发展各种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从形成过程看,这是一个养成过程,而不是训练过程,即强调内生性。
然而,林林总总的一材多用技巧与新课标“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背道而驰,在根本上将此材料 “困境”的本质,归为了一个技巧性问题,将写作化作技巧的训练,希望通过众多技巧的讲授与反复训练,解决此问题,最终,将一个如何内生性的素养问题变为了一个反复训练的机械问题。
但是,学生作文写作时出现的困境,并未缓解。面对变化不定的作文题,常常为写作材料的贫乏而大伤脑筋的事还是依旧存在。我们有必要以新的视角,再次审视作文中材料的问题,寻找解决之道。
二、从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视角,重新审视学生的材料现状。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在应用领域上,已出现从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向母语作文教学领域延伸的趋势。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可理解性输入假说认为:在所有输入中,可理解性输入是最好的、高效的,所有的输入,如果经过情感过滤,将增强学习者的动机、态度和信心等感情强度,对可输入理解产生积极影响。只有有意义的高效的输入, 才会有高效的输出。输入的内容形式上可用“i+1”表示,“i”是学习者现有水平,那么输入应有一个小的跳跃,即“i+1”,“1”表示稍稍高出学习者现有水平,具有这样特征的输入,是可理解的输入。
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来重新认识议论文写作构思中学生已有的看起来数量很少,品质不高的材料。
一、明确学习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 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并且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因此,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教师要抽出时间安排预习。首先要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課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其次预习可以做些笔记把知识点、实验步骤、公式等提前记录。再次对于难点自己先独立思考,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三、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四、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笔记的类型有:(1)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2)实验笔记。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3)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讲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并且把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标记,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4)系统笔记。复习小结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
五、课后及时复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六、认真完成作业
11月26、27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十五次年会,听了李白坚教授的报告,并欣赏了许多优秀教师的习作课,其中又习作指导课,有习作评改课,听后令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谈一谈我的感受。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只停留在无意性与随意性上。不留心观察周围的事,于是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可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想像、创设情境,来写好作文。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通过观察 培养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组织丰富多彩的参观、游览活动,充实写作材料,如教师指导写“雨中的校园”,把学生带到校园里,去观察雨中校园的花草、树木、教学楼等景物,与晴天看到的景物加以比较,学生从整体上看到“校园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接着局部细看:雨中的冬青树更加翠绿,花坛里的松树长出了尖尖的嫩芽,月季发出了新枝。接着观察同学们在雨中的情景,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花伞,像在雨中盛开的花朵,五颜六色,美极了。有的在雨中天真的玩耍,享受下雨带来的乐趣。进而引导学生倾听下雨声音,学生说:“小雨沙沙的下,雨水„哗哗‟地流,好像在演奏一组春雨„交响曲‟”。另外让同学们找雨落到身上的感觉:有的说“雨滴像小手轻轻的抚摸着脸”,有的说:“像戴上无数珍珠”。这些材料都来源于学生的观察、感受,情感流露的真实自然,贴近事实,接近生活,能激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
还要让学生多写观察日记。通过观察积累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表述能力,让观察与语文知识结合起来,语文教学促进了写作能力提高。
二、阅读教学 倡导自主探究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知识贫乏,词汇缺少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自习阅读。凡是有利学生身心健康的古今中外各种文体,各方面内容的报刊书籍,都可以让学生多读、多看。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探究写作方法。因为儿童的心理,天生会模仿。小学生习作有一个从仿写的过程,要借助模仿为“阶梯”吸取模式模仿对象的相似因素和有用经验,作为自己进一步发挥创造性基础。小学生模仿的对象,主要是范文。阅读文章可以仿片断,也可以仿全文;可以仿语言文字也可以仿结构布局;还可以仿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学习它的写作方法,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的联系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较快的提高写作水平。
还可以通过现有的课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如教《少年闰土》一课,教师问学生:“作者是抓住少年闰土的哪几个特点来写他的外貌的?”学生回答:“紫色的圆脸”、“小毡帽”和“银项圈”。教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明白了写人物外貌是为了写人,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材料有了例子,这样就收到令人满意的写作效果
三、发挥想象 启迪学生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像,心灵就不会思想。”想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创性是他的特点,童年时代是幻想的年龄,最具有想像力,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想像的潜力,让学生能在作文的蓝天上自由翱翔。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想像的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想像性作文。(1)看图作文。选择能吸引学生又有广阔想像空间的画面让他们看图作文。(2)续写作文。如给《狼和小羊》续尾巴。(3)补写作文。利用文章的空白和悬念进行补写。如补写《小珊迪》中“小珊迪被马车撞了回到家的情景”。又如设计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补写故事的经过。(4)写童话故事。(5)科幻作文。如《奇遇太空人》、《月球探险记》等。(6)假想作文。如《二十年后的家长》、《今天我当家长》等。这些富有情趣的想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潜质,使孩子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发挥。
四、创设情境 开阔作文思路
教师的情感流露学生喜欢仿效。如教师指导《记一件感人的事》,首先就声情并茂地描述自己在患病住院期间,同学们曾冒着大雨,走过泥泞的羊肠小道来探望他,他感动得流泪,然后问学生:“老师在讲述时为什么会噙着泪水?泪水说明老师的情感怎么样?”最后引导学生,教师讲述的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但却表现了浓浓的师生情谊,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道理,“流泪”是真情流露的一种表现,激动、痛苦、欢乐、悲惨,人们也会热泪盈框,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教师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以小见大,以真情感人的思维方法促使学生把话匣子打开了,感情如洪水一般喷发。
学生丰富的情感往往表现于言谈举止中,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展示学生的情感,把言行举止和情感用作作文表现出来。
另外,学生要写好作文,还要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一、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有些同学写作时,一味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其实,这种思想的束缚是完全应该摒弃的。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这样写起来才有血有肉。有些同学在平时的言谈中,流露出很多对事物的不满,但在写的作文中却一味地对社会,对一切歌功颂德,这样的作文只能给人作假的印象,倒不如直言不讳地道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来得痛快。
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好的作文学生一看就会激动,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在写作时,不妨采用命题半命题作文,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真心话,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还有利于思维的活跃。
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作文好坏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就应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发现。这,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最应该遵从的。
二、勤动笔写日记的习惯。那如何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呢?
(一)、教会学生捕捉信息,丰富日记内容 学生写日记时最突出的问题是内容单一,总是局限于自己从早到晚做了哪些事,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记“流水帐”。这样写日记,时间一长,不仅教师觉得乏味,连学生自己也会觉得无聊,从而失去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拓宽日记范围,教会学生捕捉信息丰富日记内容。在指导学生选择日记写作内容时,根据日记题材的来源,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课堂采风,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可以是同学或者自己的精彩发言,也可以是课堂上发生的点点滴滴;
2、家庭记事,是记叙家庭生活场景,如亲友团聚、学做家务活以及和父母相处中获得的所感所知;
3、社会广角,描绘社会生活见闻,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4、校园风采,可以描绘校园四季景象,各类校园活动场景,以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各种感人事件等;
5、影视观感 阅读心得,是指观看电影电视以及阅读课外书籍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优劣,谈论自己的心得体会;
6、奇思妙想,小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幻想,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给他们自由幻想的时空太少。因此我允许他们把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写下来,无论哪方面的内容,只要是自己的想法就可以;
7、一周小结,每周让孩子们写一篇自省日记,总结自己一周内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让他们自我醒悟,自我教育。
教给了孩子们确定选材方向后,他们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二)、降低写作要求,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对学生的日记要求不要过高,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就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能连贯地把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就行,不要求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不强求写题目、不强求突出重点,只要富有童趣就行。让学生觉得日记好写,写日记是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写作水平较低,如果按照写日记的一般的要求来要求学生的话,那么好多学生写的日记让人“不堪入目”。为此我降低了要求,对于一些平时写作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从一句话开始写起,逐步增加到两句、三句、一段
(三)、教会学生选准切入点,提高写作效率
学生选好材料后,怎样才能写好日记呢?选择正确的切入点,可以提高学生写日记的效率,使写日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突破点”、“立足点”、“观察点”。即写人要选准“突破点”——从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行动或心理活动入手,先突出一点,然后再展现整个人物;写事要选准“立足点”——对事情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要从自己的看法入手,调动思维和情感,使自己投入其中;写景要选准“观察点”,也就是要选准观察的角度,因为观察包括动态观察和静态观察。在教学中,我紧扣教材,在学生阅读感悟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生活和事物的,进而帮助他们寻找写日记的切入点,以强化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理念。
三、积累素材的习惯。
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就是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是数量多,质量高。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他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四、良好的修改文章的习惯。
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比较正确或接近正确。学生的作文也一样。要坚持学生的一次作文多次修改法。因为反复修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和写作上的提高。
指导学生反复修改时要注意他们文章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篇文章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文字表达和语言描述是否严谨、流畅。当学生向你求教时,不能心烦。即时手头工作在忙,也要暂放一下,热情的给学生以耐心启发、指导,绝对不能呵斥,对学生不懂的加以讲解。家长应通过指导学生语言来指导他们的思维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口语训练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加强。
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在世界是短暂的,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的确,我们现在的学习就是“工作”,学习是终身的职业,在学习的`道路上,如果谁停下了脚步,就会落伍。我的身边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今天,我们学习了《学奕》这篇课文,文章主要讲的是奕求教两人下围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心不可焉。让我们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这篇课文虽然讲的是故事,但我们班确实有这种“见异思迁”的同学——xx。
每次,当老师布置作业时,问大家能不能按时完成,而xx每次都是理直气壮地说:“能”!可当他回到家里后,马上把刚才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又跑出去玩了。到了第二天早上,他来到学校才慢吞吞的补作业。这时,他总免不了被老师批评一通。马罗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因承认错误而感到羞耻,因为承认错误也可以解释为你今天更聪明。”话虽如此,xx却没有向老师承认错误,还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交作业,这怎么不叫人气愤?等到了考试,他就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了,结果第一单元考试考得一团糟,得了个不及格。这怪谁呢?只能怪他自己平时学习不够认真、努力!
而我们班上的佼佼者——小梅,不仅成绩好,作文写得也是一级棒。俗话说:“师傅领进问,修行在个人。”为什么同是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却各有差异呢?难道说,玉梅她很有天分、很聪明吗?不!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聪明的,要想取得好成绩,只能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态度。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玉梅现在的成绩,是有付出的!他付出了自己的汗水,付出了自己去玩的时间······可那些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呢,他们付出了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你不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等你老了,就会后悔自己曾经所做的一切。
人性本恶
我认为:人性本恶,必须加以限制。制止恶的一面。虽然这样说可能令人沮丧,但我仍然这样认为。
我们已经征服了太空,但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征服自身的原始本能和情绪,这些本能和情绪对于我们在石器时代的生存是有必要的,但在太空时代却没有必要。
虽然儒家思想认为人性可以改良,但我一向认为人类就像动物一样,我不确定能否改良,但我认为可以进行训练,可以进行管教……你可以让一个习惯使用左手的人用右手写字,但你无法真正地改变其与生俱来的本能。
人们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或者说应该是平等的,但这种想法现实吗?如果不现实,那么追求平等就会导致倒退。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没有任何两个事物是完全平等的,没有同样小的事物,也没有同样大的事物。事物从来都不是平等的。即便对于非常相似的双胞胎而言,出生时也有先后之分,先来者优先于后到者。人类是这样,部落是这样,国家也是如此。
人类不是平等的,他们处于极其激烈的竞争中。苏联已经失败了,因为他们试图把利益均等化,这样一来,没有人会努力工作,但每个人都不想比别人得到的少。
我一开始也认为人是平等的,现在我知道这是最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人类已经进化了数百万年,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独立谋求发展,种族、民族、气候、土壤条件都不尽相同……这是我在书本上读到的东西,我自己的观察也印证了这一切。
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在1000个新生儿中肯定有相当比例的婴儿接近于天才,有相当比例的婴儿是普通人,也有相当比例的婴儿有点愚笨。正是那些接近天才的人和在普通水平之上的人最终决定了未来的事情……
我们想要一个公平的社会,我们想给每个人提供均等的机会,但在我们的思想深处,我们从来不会自欺欺人地认为存在两个在毅力、动力、敬业程度、内在禀赋等方面一模一样的人。
在这个问题上,弗雷德里希·哈耶克在其著作《致命的自负》中表达的观点非常明确。而且具有权威性,与我长期以来的想法不谋而合,但他的书没有说明一些伟大的知识分子的不明智之处,其中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些伟人往往认为人类大脑可以设计出一种更好的制度,这种制度比“历史演进”或“经济达尔文主义”在过去几个世纪带来的“社会正义”还要多。
任何一个政权、任何一个宗教、任何一种思想都无法征服世界,或者按照自己的设想重塑世界。世界的多样化特征太明显了,不同的种族、文化、宗教、语言及历史要求各国通过不同的道路实现民主和自由市场。在全球化的世界,各个社会因卫星、电视、互联网及便捷的旅行条件相联,因此各个社会就会相互影响。
我会把自己描述为一个自由主义者
也许按照欧洲的标准,我是一个介于社会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之间的人。
我会把自己描述为一个自由主义者。一方面,我倡导机会均等,努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最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我还有一定的悲悯之心。希望失败的人不会在困境中越陷越深。我想让制度以最高的效率运作,但同时考虑到那些现状不佳的人,因为他们的自然条件没有提供给他们足够多的资源,或者他们本身缺乏努力奋斗的条件。
我是名副其实的自由主义者,因为我不会拘泥于某一种关于治理世界、治理社会的理论。我是务实的,我愿意直面问题。
我成长于三世同堂的家庭,这就不知不觉地使我推崇儒家思想,这种思想会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你的大脑。儒家思想认为如果人人都争做“君子”,那么社会就能实现良性运转。理想中的君子与绅士有些类似,这意味着不要做邪恶的事,努力做善事,孝顺父母,忠于妻子,好好抚养孩子,善待朋友。
儒家内在的哲学观念认为如果想要一个社会实现良性运作,就必须考虑到大部分人的利益,社会利益必须优先于个人利益。这是与美国文化的主要差别所在,因为美国文化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在外出旅行和访问期间,我会注意观察一个社会、一个政府是如何运作的,会思考为什么它们运作得好。人的思想不只来自阅读,你可以从书本中获取,但如果你不把书本知识同自己的情况结合起来,书本知识就无用武之地。
同博学多才的人展开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点一定不要忽略,我认为这比单纯孜孜不倦地阅读文献强得多。因为通过短暂的交流,你就能萃取对方的知识和对方的思想精华。
新加坡的模式是无法轻易复制的。我认为这是我作出的最大贡献,也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性格、经历和思想
我的思想源自于我的性格,还有我的一些生活经历。当你的整个世界轰然坍塌时,你就会遇到一系列不可预见的、出乎意料的情况。我的人生就是这样。
如果日本军队没有在1942年发动侵略。大英帝国在东南亚的统治或许会再持续1000年,但事实上在1942年就终结了。我从来没想过日本人会征服新加坡、把英国人赶出去,但他们确实做到了,还用残暴的方式对待我们,包括我本人也遭受过日本人的虐待。
在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之前。我就深刻地知道了什么是权力。日本人表明了这一点,英国人却没有。
当时大英帝国快要走到尽头,在技术、商业和知识领域都占有主导地位,已经没有必要使用残暴的武力了。他们只是在1868年动用印度的犯人劳工们在山上修建了这座巨大的政府办公楼,以此统治人民。我从英国人那里学到了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管理人民,也见识了日本人是如何运用权力的。
日本人对新加坡的侵略给我上了一堂最深刻的政治教育课,因为在长达3年半的时间里,我看到了权力的意义。看到了权力、政治和政府是密切相关的,而且我还明白了在强权政治下陷入困局的人们为了生存会采取哪些应对之策。
nlc202309011854
当我和在内阁中担任高级职务的同事们回首早年治理新加坡的忙碌岁月时,我们都意识到充满磨难的学生时代使我们受益良多。我们遇到了街头恶霸,如果没有体验过这种磨难,我们就会被打倒。如果我们从未感受过忧患。就像一条狗被圈养在篱笆后面的小屋里那样安全无忧,那么当我们身处危险重重的车流中就会被碾压而亡……
我们的孩子没有经历过那种残暴侵略下的艰难岁月,较年轻的一代部长们也没有过这些经历。激烈的斗争造就了老一辈的部长们,我们中间那些身体虚弱、行动缓慢或者容易紧张的人就成为早期的牺牲品。我们这些剩下的人就是在达尔文所谓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幸存下来的人,我们都有强烈的生存本能。
自1973年以来,我学到了什么呢?我学到了—些关于人类与人类社会的更加基本的、永恒的道理,学到了如何让人类和人类社会实现更好的发展,学到了倒退和崩溃的风险是永远存在的,我意识到了一个文明社会是何等脆弱,我还明白了个人成就的重要意义……
在50多岁、将近60岁时。我意识到,同知识、道德和精神上的满足相比,尘世的一切荣耀与成功都是转瞬即逝的,一切感官上的愉悦和快乐都是短暂的……我不禁开始怀疑我所拥有的东西中有多少是先天决定的,又有多少是后天培养的。如果我没有经历过艰难抗争的考验,我会与现在的自己有所不同吗?
作出了一个个生死攸关的抉择,经历了一次次重大的危机,我的眼光、雄心和辨别轻重缓急的能力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相信这种变化将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所谓的“硬件”(即我的身体、精神和情绪)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我的“软件”(也就是我对上帝、荣耀或金钱的看法)已经受到了人生阅历的深刻影响。换句话说,无论“硬件”(由先天决定)多么好。没有“软件”(靠后无培养),“硬件”也不会有多大的用武之地。
严峻的考验是成绩,而不是承诺
逻辑与推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最终检验。
严峻的考验是成绩,而不是承诺。数百万无依无靠的亚洲人不关心也不想知道什么理论,他们只想过好一点儿的日子,他们想要一个更加平等、公正的社会。
如果我们要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就必须找到实际的办法。解决增长与发展问题,而不是寻找这种或那种理论。这也符合理智的要求。
我的人生不是依靠某种哲学或某些理论指导的。我把事情办好,让别人从我的成功之道中总结理论或原则,我不会搞理论。相反,我会问: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如果我在查看一系列解决方案之后发现某个方案切实可行,那么我就会努力找出这个解决方案背后的原则。
因此,我未接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人的指导。我只对在现实中行得通的事情感兴趣。如果我面对一个困难、一个重大问题或者一系列相互冲突的事情,而初步解决方案行不通,那么我就会先看看是否存在备选方案。我会选择一个成功概率比较大的方案,但如果它以失败告终,我还有其他方案,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我们不是理论家,不会搞理论崇拜。我们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人们要找工作、要挣钱、要买食物、要买衣服、要买房、要抚养孩子……我们可能读到过什么理论,也许半信半疑,但我们要保持现实、务实的头脑,不要被理论束缚和限制住。如果一个方案行得通,我们就实施,这样才有了新加坡今天的经济。
面对一个理论,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它可行吗?能给人民带来利益吗?当年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理论之一就是跨国公司压榨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材料,会把一个国家压榨干净。我认为,既然廉价劳动力闲置,那么如果跨国公司想利用。为什么不行呢?我们可以从跨国公司那里学习先进经验,没有它们,我们可能永远都学不到这些。发展经济学派认为这是压榨,而我们的经历就有力地反驳了这种观点。我们只是脚踏实地,绝非故意给高深的理论原则挑刺。
我认为,一个理论不会因为听起来悦耳或者看起来符合逻辑就一定具有现实可行性。一个理论最终还是要放到生活中检验。也就是要看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什么,要看能给一个社会中的人民带来什么。
我认为美国的制度不一定是理想的或者适用的。盲目效仿美国制度的人认为,只要美国官员开始披露秘密,那么这种行为就应该成为一种时尚,这种行为表明你的社会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如果有任何部长或法庭压制真相,你就有义务将其捅给反对派。
这种想法是否合理呢?这还是新事物,还没有得到实践证明。如果你损害了社会基础,就会给下一代或者更下一代人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有两种制度摆在你面前,一种是得到实践检验的,另一种是尚未被检验的,而我又是保守派,我肯定会选择前者,至于后者是否可行,为什么不留给其他人、让他们证明呢?
如果一种制度能推动科技事业大繁荣、能给人民带来幸福、能解决社会问题。只是因为害怕引起争议而放弃这种制度,那就是非常愚蠢的行为——最终的证据是它能给社会带来什么。
我崇拜的领导人
戴高乐、邓小平、温斯顿·丘吉尔。
崇拜戴高乐是因为他有巨大的魄力。他的国家被占领了,他是个一星的将军,而且他代表法国。当英国人、美国人收复北非时,他前往阿尔及尔。在那里看到一位四星的法国将军。于是戴高乐说:“吉罗,你是一位法国将军,为什么还要让外面的美国士兵保护你?”他是一位意志坚强的人,有勇气、有魄力。
邓小平是一个伟人,他引领贫困的中国发展成今天的模样,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指日可待。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有可能重走苏联的老路。
我崇拜丘吉尔是因为当时换成其他人可能就放弃了,但他说:“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田野里、在街巷里作战,我们永不投降。”在自己的军队吃了败仗的情况下能说出这种绝不向德国人投降的话是需要巨大意志力、勇气和决心的。
不会把自己归入政治家的行列
我不希望以政治家的身份被人铭记。首先,我不会把自己归入政治家的行列。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意志坚定、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人,我脚踏实地地做事。我会坚持不懈,直至成功。任何一个认为自己是政治家的人都需要看心理医生。
别人会以什么方式铭记我,我决定不了。生活中,我只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我从来不想搞政治。我想做律师,过上好日子,做一个好的顾问,但由于发生了一系列政治震荡,我无奈之下只有搞政治了。所以我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我要负责让国家正常运转。
我能做的只是确保当我离开时。各种制度还是好的、健全的、清廉的、高效的,确保现有的政府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搜罗高素质的下届政府人选。
我并不是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但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基于高尚的目的。我必须做一些令人不悦的事情,以及把某些人未经审判就关起来。要盖棺定论,到那时你们再评价我。在闭眼之前,我可能还会做些这样的事情。
(据《瞭望东方周刊》)
有的学生长期沉迷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不需要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会规范和其他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地宣泄。长此下去,会给暴力犯罪埋下隐患。
有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有大约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越多。但中国绝大多数网络游戏运营商并没有开发能力,少数有网络游戏开发能力的商家所开发的游戏,也是以暴力刺激的内容为重点来吸引人。这些打呀、杀呀的,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许多暴力游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游戏世界里,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当学生熟悉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之后,在现实社会中遇到冲突,便会采用这种最熟悉的方式来解决,在他们看来,这和在游戏里重复过无数次的行为没太大不同。因此引发了很多悲剧。
如,2月5日,重庆市人民小学五年级一学生因沉溺网络游戏,与3个小孩在家模仿游戏场景,持真刀和棍棒上演一起“强盗劫持人质”的游戏。结果,一个孩子被刀划伤,一个被棍棒打伤。
203月6日,广州顺德一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小彭、小龚在课间和同学们模仿网络对打游戏,模仿游戏中的装备,结果小龚被小彭杀死。
在五年前,我早已有了个妹妹,直到现在,她已经五岁了。我常常想说:妹妹求你了,再也别来侵扰我了。
有一次,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写作业,就是她一直在门口骚扰我,打断了我做题的思路,我推开门大吼:“你想干什么,一直咚咚的打门,再这样我就告诉妈妈了!”妹妹就失落地走了,我自己心里明白,以妹妹的德性,绝不会善罢干休的。过了几分钟,妹妹越来越用力敲门,我故意装做什么都不知道,想把她弄走,可并没什么用,妹妹在我面前撒泼,非要我给她买芭比娃娃,还说要用我的钱,我忍无可忍,轻轻地推了她一把,妹妹便号淘大哭。我回头一看,妈妈正站在我身后,恶狠狠地盯着我,就是这一件事情我跟妈妈吵了一架,妹妹还得寸进尺,她说,哥哥好讨厌,还不给我买玩具,我怒气冲天,火冒三丈,这是我的钱,凭什么给她,我妹妹太不可理喻,我气冲冲地躲进了房间,锁上门……
二零二零年春节,本来是一个和家人团聚的美好的节日,但伴随着一个个病人的咳嗽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破了人们宁静的生活。
对于奋战在疫情前线的人来说,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在电视上我时常会看见到您们——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当我们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吃着团圆饭时;当我们在家中其乐融融地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着电视剧时;当我们在悠闲的听着歌曲或聚精会神地打着游戏时……你们正冒着感染病毒的危险,在和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从病毒手中夺回一条条生命……你们奋战在疫情最前线的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一张张写着最美的名字,盖着红红的指印的“请战书”;穿着厚厚防护服在应急病房为病人做治疗的郑文英护士昏倒在病床旁;拎着一大堆年货,兴冲冲地开车回老家途中,接到护士长电话立马掉头往医院开,然后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进入应急状态的护士高英;带着伤毅然决然地再次回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上的郭嘉欣……可是你们也是父母手中的一块宝啊!却第一时间勇于出来抗战疫情。对!没错,就是我们敬爱的“白衣天使”。
你们当中,有的是年轻妈妈,为了思念之情,只能带上自己孩子的玩具和照片走上疫区的路;有的是准新娘,延迟婚期主动请缨去一线抗击疫情;有的是退休返聘的医务工作者……晚上,正当人们在床上呼呼的睡觉时,你们正在带着人民对你们的信任、带着必胜的信心,在认真、努力的救治每一位患者脆弱的生命……在在电视上,我经常看到您们的背影,拖着因长时间工作而疲惫的身躯,仍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带着口罩和手套为每一位病人治疗……我的心也在不停的颤抖着。“白衣天使”,你们用生命和时间来和病毒斗争,你们一点一滴的付出,人民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
在从前,我讨厌考试,每当老师宣布:“明天考试!”时,我心里忐忑不安。每当考试完后,和同学们对对答案,紧皱眉头地猜测分数。而发了卷子之后,考的好了,喘口气,兴奋地喊声“耶!” 考的不好,就坐在座位上和其他同学对答案 , 生怕哪题老师批错了。
而现在,我喜爱考试,每当老师宣布:“明天考试!”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耶!太好了!“因为现在的.我,已经 不在乎结果了 ,把考试当做一种游戏,去“玩儿”它,考好了,不骄傲,没考好,不灰心。
这就是我对考试的看法,是我的妈妈教我这样做的:
一次考试,我考了八十多分,回到家,妈妈并没有 训我 ,而是 语重心长地 给我说:“儿子,你觉得你自己努力了吗 ?”
“嗯,没有。”
“好,我不训你,但你自己要记住,下次考试时,不要有压力,放松,觉得自己努力了就行了。”
【我对考研热的看法英语作文】推荐阅读:
准备考研英语作文的方法07-27
考研英语作文的高分句型07-28
美国人写的考研英语作文11-02
英语考研作文感想12-21
考研英语作文模板07-25
考研英语二作文10-27
考研英语作文总结11-18
考研英语十大作文01-13
考研英语高分作文02-01
英语考研大作文小作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