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精选10篇)

《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篇1

莒县六中语文课题实验组

一、课题提出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背景已由单一的、封闭的文化转化为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加之语文教材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以及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更需要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阅读文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我们拟定的《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课题,就是要通过老师的探索和研究,鼓励,引导,训练和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主动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书籍等途径,及时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新闻、知识、消息、报道、材料等信息。我们的学生就能够从搜集阅读材料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思路、方法

(一)研究思路

1.制定研究目标

(1)使学生养成搜集、处理阅读材料的习惯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阅读材料的能力

(3)指导学生搜集、处理阅读材料的方法

(4)提高教师的现代教学观念

2.研究原则

(1)独特性原则:即在课题研究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2)稳定性原则:从研究初期到形成成果、以及以后的教学中,长期坚持该课题的实施,确保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得以不断充实、完善。

(3)主体性原则:研究活动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搜集、处理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

(4)实事求是原则:即如实总结和反馈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不因急功近利而夸大或虚构研究成果,失败和教训也要实事求是的反映出来。

(5)灵活变通原则:即尽量灵活、巧妙地处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障碍、挫折和失败,以不同视角和方式改进研究方法和策略。

(6)坚持不懈原则:即不管研究过程中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强,成功与否,均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二)研究方法

(1)观察事物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人物或物品外形等获取信息;

(2)查阅法:在互联网上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信息,或者到图书馆、新华书店,通过检索等方式从书报、刊物等印刷品中获取信息;

(3)调查法:即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搜集处理信息的认识、意见和建议。

(4)行动研究法:即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取“预测—设计—开展—调控—反思—改进”的动态研究方法。

(5)反思讨论法:即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前面的研究得与失进行反思和讨论,以不断修正研究目标,完善研究方案。

三.课题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学生)个性为归依,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内容和意义。

2、问题性原则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性阅读从学生的“问”开始,是一种问题质疑式学习。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均可,但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和现实生活创设一种开放性的、富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在有启发的条件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有了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实现语文再创造。

3、过程性原则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过程化学习,没有过程的结论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论;不追求结果的过程也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但是,也不能苛求所有学生的探究结果都达到满意的效果;同时,这种学习有阶段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必一次探究透、探究完,其阅读水平随年级增加而逐步加深。

4、合作性原则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文本不但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而且是缘文会友的对话行为;不但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和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而且还发生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这样,探究性阅读就必然会融入和谐友好的协作氛围,产生渴求与同伴协作探究新知的心理欲望,在共同对话中探究,在共同探究中求知,在共同求知中发展。

5、倾听性原则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是一样的,学习方法和理解水平也不尽相同,对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的感悟,也不会完全相同,阅读的结论常常是多元的。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的习惯,另一方面,自己更应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观点,发现其中的智慧、亮点和偏颇、冲突,因为这种阅读体验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探究资源。事实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点与疑惑处,教师才能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从而引导学生朝着探究的终极目标奋进。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展开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把优化课堂教学作为研究重点,努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中重点关注的目标。

(二)构建主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破除以教师的见解代替学生的思考,以现成的答案代替必要的探究的教学陋习,“抓精华、讲精彩、练精要”,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质疑、交流,真正使课堂变成“学堂”;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每一节可必要提出若干问题,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探究解疑;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方法,教读课文侧重与阅读规律的传授,自读课文以学生自读为主,课外阅读互相推荐,交流读书体会,撰写阅读心得,及时总结评比。学会思读,能聚精会神地快速默读文章,揣摩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把握文章重点及其基本表达方法,提出问题,认真记录,以备讨论解疑。

学会议读,对阅读中思考的问题及时与同学和老师商讨,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合理排序,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议读是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的大好时机,必须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起到挑灯拨火、因势利导的作用。

学会赏读,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字句能与同学和老师共同鉴赏,做到“奇文共欣赏”,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最有价值最有意味的内容提供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学会练读,练读是阅读的巩固阶段,让学生整理已经思考商讨的内容,作归纳性的训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精练的练习给学生操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拓展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阅读教学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安排开放课,每周安排一节课为“课外作品阅读课”,阅读材料以《美文选编》、《语文报》为主,自然组成学生阅读小组,学生轮流当阅读组长,集体讨论选定优秀文章,读后交流体会,由阅读组长向全班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并进行当堂评比;作好课外阅读笔记,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课外阅读笔记本,记录课外阅读心得,优美文句,摘抄必要的作文材料,每一学期期中检查,期末评比一次。

五、课题研究对象

七到九年级学生

六、课题研究方法及步骤

研究采用教学实验方法,确定实验班级,在教学实验中不断地总结分析,确保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实用性。本课题分以下四步进行:

(一)2010年3月----2011年6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人员,开展学情调查,完成课题申报,拟定实验方案。

(二)2011年9月—2012年6月,研究创建新教材体系。

(三)2012年9月—2013年6月,初步形成新教材体系。

(四)2013年9月---2014年6月,总结研究成果,汇报公开课,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七、课题组织

课题负责人 何修堂

课题组成员

管西虹、陈秀云、曹月华、马庆红、赵子国、邓宪军、马建法、程文玉、张顺湘、宋绪绢、张金芬、宋良征等

八、预期研究成果及形式

①构建阅读教学的课堂操作模式。②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篇2

众所周知, 学习数学,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 但又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不仅要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而且要发挥教材作为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作用, 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凸现教材中蕴涵的丰富多彩的发展性资源和因素。所以教师要灵活利用教材, 充分发挥教材的发展性优势, 使学生获取更多更准的知识信息, 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 既充分尊重教材, 又不拘泥于教材, 而是抱着科学的态度去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 并根据课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 不断地丰富教材、完善教材、创新教材, 这才是现阶段我们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应当具备的认识和态度。

综观课改以来的教学实践, 部分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盲点和误区, 有的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时难以跳出“以纲为本”、“以本为本”的思维定式的束缚, 视教材为圭臬, 教学中不敢越雷池一步, 死抠教材, 照本宣科, 教死书, 死教书;有的虽有灵活使用的意识, 但担心自己尚不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怕冒风险, 出问题, 觉得还是照本宣科来的保险, 省时省力;有的则走到另一个极端, 在尚未对教材吃透、掌握的情况下, 就随心所欲地抛开教材, 另搞一套。所有这些, 都使课改的进行展受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 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 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 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意义和作用呢?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有利于贴近本地区学生的实际

“一标多本”是这轮课改的一大特色。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其优势和特色。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师资力量、风俗习惯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因而在针对性与实用性方面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因此,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改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就必须对所使用教材的某些内容, 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和整合, 以使教材更加贴近当地学生实际, 以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例如, 在进行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今天我当家”这一课的教学时, 一位在郊区学校任教的教师发现其中有关超市的情境, 对于当地农村孩子是没有亲身体验的, 于是将超市情境改为农贸市场, 这就很快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见, 合理的修改会使学生更容易投入情境, 更好地进行学习。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方向与位置”一节时, 有的教师将教材中的场景改为当地学生熟悉的公园、医院、购物中心, 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觉得十分亲切, 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教学的距离, 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奇妙, 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毫无疑问, 学生的发展必须依靠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 同时教师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实践证明,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能够最大程度地挖掘教师资源, 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 在进行人教版数学第八册“认识三角形”这一课的教学时, 一位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的基础上, 对一些内容做了细化与深入的再加工, 从而使教学过程有声有色、高潮迭起。他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三角形应用的实例, 跟学生一起抽象出几何意义上的三角形, 然后引导学生对图形的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学生们见仁见智, 各抒己见, 气氛十分活跃。归纳起来, 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说法: (1) 有三条线段的图形就是三角形; (2)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3.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教师不急于表态,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对三种说法的正误优劣进行评判, 说出哪个最合理、最科学、最能揭示三角形的特征。最后又引导学生与教材上的定义相对照, 让大家说说书上的表述究竟好在哪里。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这样的处理后, 不仅使学生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全过程, 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说, 正是在对教材进行一次又一次科学加工、挖掘、提炼的过程中, 教师的聪明才智才得以充分发挥, 教学水平才得以稳步提高。因此, 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敢不敢与能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也是对一个教师教学水平与整体素质的一个试金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自然应当成为教师当前进行课改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有利于加快教材的改革步伐

我国现行的教材版本多种多样, 百家争鸣, 而且均为试用版, 这说明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应采用何种教育形式和教材读物, 仍处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这一现状本身就表明教师们对教材不能死搬硬套, 应多研究, 多完善, 灵活使用, 吸纳各种版本的优点, 博采众家之长, 使教材更快地成熟起来。与此同时, 《课程标准》又提出了建设校本教材的任务, 要求联系地方特点和学校特点自行编制教材。广大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以及各具特色的校本教材, 又必将对全方位加快教材改革的步伐、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做到科学、合理、适度

1. 尊重教材、用好教材

众所周知, 不论哪种版本的教材, 都是由很多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和一线优秀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反复研究实验后编写的, 它包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是广大教师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的结晶, 并经过有关专家和权威部门科学的论证和严格的审批, 其本身即具有不容置疑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和权威性, 因此, 面对这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教学资源, 我们必须把它看做一个极有价值的教学蓝本, 而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一点, 对一些年轻教师和首次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尤为重要。

尊重教材, 首先要弄懂教材, 这是灵活驾驭和科学使用教材的基础与前提。教材的每个环节都有它特有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要全面深刻地研究教材。不仅要正确把握教材的结构、层次、思路和意图等外显性内容, 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深层次的含义, 使每一部分教材内容都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 学会思考, 而且在情感、意志等方面也受到熏陶和磨砺。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探索与发现” (二) 时, 一位教师根据以往的经验, 对教材顺序作了如下调整:先教学相对容易的乘法交换率, 再教学难度较大的乘法结合率, 但经过实践, 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虽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总觉得学生缺乏探究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另一个班进行教学时, 恢复了教材的顺序, 先学乘法结合率, 再学乘法交换率。由于设计合理, 指导得法, 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被极大地激发起来, 不仅顺利地发现和揭示了乘法结合律, 而且深刻地体验了由特殊到一般, 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攻下“乘法结合率”这道难关后, 不等教师安排, 一些学生就自觉地运用已有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

浅谈创造性使用物理教材的策略 篇3

1 深刻理解教材,创造性地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只是课程的“身体”, 标准是课程的“灵魂”,教师根据教材开发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资源才是课程的“血肉”.如果教师对教材内容严格执行与复制,只能构建没有“灵魂”、缺少“血肉”的知识课堂.教学是对教材富有个性化的解读,还负有教材的延伸和发展的责任.教师创造性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只有在深刻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标要求,了解学生,懂得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发展过程,使知识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相适应时,才能构建体现新课程的创造与开发的“生命课堂”.

如加速度概念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之一,是学生刚接触到位移矢量后的又一个矢量物理量.加速度的定义式学生还能接受,但方向性难以理解.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都指出了加速度是矢量,但都没有加速度概念矢量性的建立过程,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上.加速度为什么有方向呢?什么是加速度的方向?

笔者在得出加速度的定义式后,给出这样一个问题“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有没有方向?”学生异口同声说:“是矢量,有方向.”

此时学生对加速度的方向性没有疑义,似乎对加速度已掌握了.

这时如果教师接着追问:“你怎么知道是矢量的?”教室内鸦雀无声.

教师接着给出一个情境,问:“一个人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加速起跑,速度就向东,向西加速起跑,速度就向西.这说明什么?”

接着教师再问:“什么是加速度的方向呢?”要求学生用橡皮做竖直上抛实验.

再问:“向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向下运动时速度增大,说明了什么?”按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教学,使学生认识加速度方向与速度、速度变化的方向关系时,就顺理成章了.

一本好的教材是需要在实验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现行使用的教材如人教版等,都是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要求,以《普通高中物理教材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体现了时代特征和新的教学理念,但在它众多优点的背后,也存在许多“瑕疵”.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的优缺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加以利用的一种教学行为.这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包括教材知识的解读、科学方法的解读、教材理念的解读),注重对教材“二次开发”、“深度加工”.

2 认真研究例题、习题,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

教材是最好的材料,课本的例题、习题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对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解题策略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典型作用和潜在的价值,所以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习题.但有些例题仅有完整的解题格式,省略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解题的依据、所用的方法及怎样形成解题过程的,有些甚至可以标新立异、另辟蹊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探索,寻求新的解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材习题有时看似比较简单或没有什么深入探索的内容,但实际是可以合理拓展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进行拓展延伸,挖掘习题的潜在内容,丰富习题的内涵,更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广阔性.

如人教版选修3-1第15页有这样一题:用一条绝缘轻绳悬挂一个带电小球,小球的质量为1.0×10-2kg,所带的电荷量为+2×10-8C,现加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平衡时绝缘绳与铅垂线成30°夹角,如图1所示.求这个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在学生解决好这道题后,教师可再设计出如下研究性题组:

(1)在平衡位置时,突然剪断绝缘轻绳,小球如何运动?若轻绳长0.5 m.

(2)将小球缓慢拉回到竖直方向时,拉力要做多少功?

(3)将小球向右拉离平衡位置,从与铅垂线成60°角时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如何运动?当小球运动到平衡位置时,突然剪断绝缘轻绳,小球如何运动?

(4)现将轻绳向右拉到水平位置后放开小球,试求小球运动到竖直位置时速度、加速度、细线的拉力及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及速度为零时的位置.

(5)将小球拉到与铅垂线夹角为多大时,由静止放开,恰好使小球到达竖直位置时速度为零.

(6)小球要绕O点作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低点的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7)现将细线向左拉到水平位置后放开小球,试求小球运动到竖直位置时速度及轻绳的拉力.

通过对此物理模型层层深入,进行全方位定性、定量的分层设问并加以分析,涉及带电体的平衡、加速、偏转、圆周运动等问题,同时复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以点带面,使学生对此模型的外在轮廓和其中的细微结构都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应变能力,促使学生心智、潜能得到开发,使已学到的知识得以整合和升华.

教材中的习题虽然是专家精心挑选或设计的,但难免有少数题目还存在问题,其实这也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教材习题自身的缺陷,师生一起探寻根源,弥补修正,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

又如人教版选修3-1第72页有这样一题:用如图2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蓄电池的内阻非常小,为防止滑动变阻器电阻过小时由于电流过大而损坏器材,电路中用一个保护电阻R0.除蓄电池、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 A、3 A)

B.电压表(量程3 V、15 V)

C.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

D.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

(1)电流表和电压表各选哪个量程?为什么?

(2)选用哪个定值电阻做R0?为什么?

编者的意图可能是让学生掌握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熟悉如何选择物理实验器材.但深入研究后发现,编者只重视了“物”,而忽视了“理”.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定值电阻若选取电阻1 Ω时能起保护作用吗?若选取电阻10 时电表读数能精确吗?还有题目中明确说明“蓄电池的内阻非常小”,若用题目中所给的电路图,电压表测得的路端电压的变化明显吗?能否将原电路进行改进,做到既兼顾安全性又顾及精确性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最终设计出如图3所示的电路.使这样一个“错题”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教师不仅要对基本知识深入研究,还要对课本的例题和习题的功能和作用要深入挖掘,使其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本练习不断成为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直接发源地.只有在教材上“深挖洞”,才能在解决、思考物理问题上“广积粮”.

3 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发挥其教育功能,提炼物理思想方法

新教材注重了各项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教材中的“科学足迹”、“科学漫步”、 “课题研究材料”和“课外阅读材料”及每章正文前面设置的阅读材料等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些阅读材料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融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教育性、应用性于一体,为中学物理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活力.但在很多时候,教师往往为了追赶课程进度,忽视了阅读材料的潜在功能.所以,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探讨新教材,全面发挥阅读材料的内在潜能.它主要有如下两大功能:

(1)思想教育功能.一些物理学史的介绍及科学家的贡献与生平事迹,使学生认识到凡有成就的物理学家无不对自己的工作呕心沥血,对事业执着地追求,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及高尚的思想品德具有很大帮助.“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宇宙航行”等最新科技成就展示和近代物理知识的发展与展望,“磁悬浮列车”等物理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这些“阅读材料”,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自学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科学教育功能.如“怎样理解瞬时速度”、“位移公式的另一种推导”等教材内容的延伸,“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等研究物理思想方法的介绍,“黑洞”、“失重与宇宙开发”等科技知识与自然现象的结合,这些阅读材料,能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提高学生获取、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及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有很好的科学方法的教育功能.

《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篇4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即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都拘泥于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重新认识教材的本质和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再是教学中唯一的“法定文化”,教材的功能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新课程提倡“材料式”的教材观,即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其根本特征是“范例性”。新课程的理念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的教学活动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话题”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发展。教材内容不等于课程内容,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不能僵化地依据教材实施教学,而应从内容、结构、方法、进度以及资源整合等角度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要体现 这个基本理念,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也就是说,对教材的处理,要在“调”“增”“删”三个字上下工夫。

一、教学顺序的调整

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时,教师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对教材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1、调整单元之间的顺序

单元之间的调整就是对各单元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可以将相关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教学,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也可以将教材中某个单元的内容安排在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的同时或发生的前后进行单元的整合,学生就更加应用自如了。对单元教学顺序的调整,可以激活学生认知的兴奋点,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使他们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2、单元内的调整

单元内的调整是指教师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

有时教材中的个别语言材料或过于枯燥,或呈现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根据需要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例如,人教版教材第3单元第9课中有therebe 句型的教学内容。教材编者在该课中设置了一幅图和一段16行的阅读材料。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个语法项目,并且该句型的中英文差异较大,教材又是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直接要求学生阅读该文段,这对初一学生来说不仅难度大而且很乏味。此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活动,比如可以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先教授关于家居的单词和therebe句型,待学生基本掌握后再设计一个任务:了解教师新居的情况,并根据教师的回答画出草图。教师还可以创设如下教学情景:教师告诉学生自己刚刚搬了新居,并问学生是否想了解自己新居的情况以及想知道哪些情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学的单词和句型进行讨论。讨论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向教师提问,并从教师那里得到问题的答案。这个设计的优点在于:口语练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就能够跟上学习时度,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避免阅读长段文字的枯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需求是多样的,分组活动可以使学生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从而能体现尊重差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上述教学情景本身具有真实性,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前提是信息差的存在,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教师新居的情况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二、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重“精”轻“泛”的倾向,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量十分有限,这严重制药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扩展相关教学内容。人教版下册第4单元Section A 部分中涉及了有关职业的名词,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教师可以提前做调查,了解学生家长所从事的职业,在课堂上适当扩

展词汇,之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父母的情况,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英语,也可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今的教材早已不限于教科书,而是涵盖了包括广播电视节目、音像资料、多媒体光盘、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以及报纸杂志等其他课程资源。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本本”学习中走出来,设法丰富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及其运用,拓宽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发展到积极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上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删减教学内容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删减包括材料数量和质量的缩减。有些同类型的练习数量过多,则可省去一部分,如果不仅要缩减材料数量,还对其进行教学方法的处理,那么就是质量的缩减,即调整教学要求,四、教材取舍和调整的本质

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承载着课程设计者的课程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代言人”。但无论教材编写得如何尽善尽美,其内容和结构都蕴涵着整齐划一的教育需求,无法满足教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教师只有对教材有所取舍和调整,才能提高教材对具体教育情景的适用性。Mc-Donough和Shaw(1993)在谈到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问题时,提出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的出发点。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教学情景特点,如学习者特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班级规模等;内部因素主要是指教材的内容和组织,如话题内容、覆盖的技能、语言水平和练习分级等。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匹配”的过程,即改变教科书的内部特征,使其更加符合特定情景的教学需要。Madsen和Bowen(1978)将这种“匹配”称为“适合”原则,即“教材、教法、学生、课程目标、目标语及其语境、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等几个相关变量之间的适合性”。也就是说,教材本身可能是连贯和紧凑的,但不一定完全适合某个具体教学情景的需要;反之,教材的结构可能存在不协调的方面,但却可能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另外,教师最了解具体的教学情景,了解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和需要,在如何正确和灵活地处理教材的问题上最有发言权。即使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也不是完全“复制”教材,总是或多或少地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其目的是使教材

和教育情景相互适应,使课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同时也更能彰显教学的个性和体现课程实施的差异性。

《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篇5

景星镇小学 李春峰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育要以学生探索性地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以教师创造性地教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科学、合理的“导学案”是先决条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抓手。要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学会,学生必须有一条学习的主线,必须有一个“教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而这个“教辅”不应该是知识的堆砌,不应该是“题海”,更不该使学生“增负”,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主线,学法的阶梯,因此研究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模式具有研究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二)研究意义

导学案的编制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方案。站在学生的角度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利用学案作为导航,使学生在课前对新课内容预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课后,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整理、归纳、复习知识,形成能力,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的教学方式。

通过导学案与课堂教学反馈调控关系的研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调控者,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灵活运用,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动态调控。有效地使用课堂调控技巧,能使课堂教学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最终达到课堂教学优化的目的。

信息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控教学;及时捕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了解情况,迅速调整教学。教师只有善于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因势利导,及时调控,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程序之中,才能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 “导学案”的模式,形成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体系。探索与实践适合数学教学内容与各种课型特征的学案设计与课堂基本操作,构建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探索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得到教学过程结构的保证,最大程度的优化数学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研究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优化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策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4、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从新的理论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行为,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1、探求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数学课堂教与学关系的研究。①.导学案与教案、教科书关系的研究。②.学案与课堂教学反馈调控关系的研究。2、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反馈调控策略。

①.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目标对数学课堂的调控。②.导学案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调控的研究。

③.以学案为载体的信息反馈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数学课堂的调控策略。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一方面主要调查学生对教师讲课、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参与、兴趣等方面进行一些情况了解,为后续“导学案”设计模式、确定原则等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实施研究中不断调查了解,进行分析,调整“导学案”样式中的一些条款。

行动研究法:主要对小学数学“导学案”样式进行不断的实践、调整、修改,再实践、调整、修改,逐步完善。

经验总结法:针对研究过程中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

(五)、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4月——2014年8月

1、问卷调查分析;

2、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

1、小学数学“导学案”实施研究;

2、意见反馈及调整。

第三阶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

1、归纳总结;

2、撰写实践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导学案在数学中课堂中的运用,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建立以导学案为载体,以课堂反馈调控为核心的数学课堂教与学关系;探索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反馈调控策略。实现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优化组合,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最大优化,切实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指导上,走近学生,指导学法,使自主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1、本组推出至少一节研究课。

2、每位成员至少撰写一篇论文。

创造性使用教材 篇6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载体,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信息来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而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授提供了可能,一般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看到往往是思维的结果,而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过程。教材的内容是文字的、静止的、平面的、结论性的(如分类第一节,书上只有一幅文具框架图)而课堂则应是有声有色立体的,充满活力的创造活动,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整理、再创造,还可拓展教材内容,引入相关的课程资源,信息。再现教材里的场景、情境。

在教学分类一节时,我再现超市场景,使学生了解分类意义,学生分类的方法,然后根据实际让学生对自己的学具进行分类操作,从而合学生体会到通过分类后使用起来会更方便,最后又收集其它一些资料让学生进行分类的巩固练习。从这节课我体会到,做为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合理使用教材,这样能满足多层次教育目标的需求,才能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篇7

关键词:教材使用;前提;基础;关键;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73-02

一、认识到位——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

一方面,教材是在“课标”指导下,由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教师等精心编制,经专业人员审定通过后再使用的学术性著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它不仅提供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是教学很好的载体。因此,教师应该尊重教材,深入钻研教材,一般不要轻易改动和更换。

另一方面,影响教材实施的因素很多,从教学内部考虑,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和教学设施情况,如果我们运用排列组合知识,即使把每个因素分成好、一般、差三个等级,也需要有3×3×3种教材,而我国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就目前教材的“一纲多本”而言还远远满足不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所以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组合。另外,实验中的教材肯定会有不妥之处,也需要教师去发现和完善,所以。教师也是教材的建设者。

二、“吃透”教材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

(一)领会编写意图,把握教学主线

寓教法于教材编写之中,是教材编写原则之一。从教材微观结构看,新教材通过栏目和正文呈现内容。新教材栏目丰富、功能多样,蕴涵着丰富的教与学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更能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究能力。新教材栏目大体分为3类:学习活动性栏目(活动探究、思考交流、问题分析等),一般说这些栏目都属于基本要求范畴,要求学生掌握;资料性栏目(身边的化学、拓展视野、资料在线等)。这些内容一般不作要求,非硬性要求学生掌握;方法性栏目(方法导引、工具栏等),一般用来承载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教师可根据栏目功能和具体正文内容,把握教学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设计学生学习活动。如人教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逻辑顺序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实质一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一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可通过思考与交流活动建立概念,通过正文启发讲解实质,通过学与问探讨氧化还原反应与其它反应类型的关系等。

(二)整体研读。全面理解教材体系

认真研究“课标”,充分认识各模块功能、内容体系和设计意图,研究必修与选修的相关衔接点。研究时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衔接,更要注重能力与思维方式的衔接。如“化学反应速率”。课标在必修中的教学要求仅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了解控制反应条件的重要作用”,而我们一贯认为需重点讲解的“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其一般规律”是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这就规定了必修只需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概念,通过实验认识温度、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状态、浓度和催化剂等都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另外人教版将化学反应速率(必修)安排在“物质结构”之后,在知识整合上,可以从“物质的微观结构”来认识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体会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让学生思想方法和能力得到培养。特别是教师如果能要求学生反思“本实验中可能忽略了什么因素的影响?”可将学生的思维力度提高到一个较高层次,体现课标要求的”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准备继续选修化学课程的学生打下基础。

(三)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教材中的任何知识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分析,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价值。以往教材在这方面不够重视,导致教师的教学更多地只停留在纯粹知识上,忽视了知识背后所隐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例如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只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师很少思考为什么要教这个概念,学生也很少思考,学习了这个内容,对自己的认识会有什么发展?实际上,对概念原理知识的学习,在发展学生科学认识方面具有很大作用。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育教学价值在于:对化学反应分类的新视角,对物质分类的新视角,认识物质性质的新视角;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立统一规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研究物质的性质,例如,通过分析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预测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三、合理重组—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关键

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要想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必须树立开放的、动态的教材观,针对教材中的某些局限性和学生实际,合理开发重组教材。

(一)课时内整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中有的内容编排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的过高地估计了学生水平,我们在教学中可对教材内容适当“手术”,重新“洗牌”,以利于教学。如“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必修模块的重要内容,人教版教材按照铁的氧化物、Fe(OH)2和Fe(OH)3、Fe3+的氧化性和检验的思路组织材料,教学时间只有1课时。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解决的办法只有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可围绕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与还原性,通过实验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既学习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又巩固和深化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更获得了研究物质性质的新思路(过程与方法),实现了单一教学内容的多种教育功能。

(二)单元间调整

依据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可对同一教材不同单元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如人教版教材将“化学方程式”安排在第四章,学完第二章“元素符号化学式”以后插入了第三章“水、氢”。目的是分散难点,防止化学用语过于集中。但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散还不够。在教学中从绪言课开始,就可将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物质以“物质化学符号”的名义介绍给学生(不要求马上掌握,但学生极感兴趣,在这同时自然就带出了常见的一些元素符号)。这样“小批量”地分散而又反复多次出现,不但没构成学生过重的学习的负担,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到第二章学元素符号化学式时已是“水到渠成”。只须在整--体上作一些归纳及规范性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讲化学方程式条件已经成熟,而在讲化学方程式时又可进一步巩固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相辅相成,效果甚好。化学方程式相对于文字表达式是一次质的飞跃,接下来再学第三章水及

氢气时,化学反应一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教与学都显得得心应手。

四、化静为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途径

教材是静态的,是呈现“结果”的材料,教学时如果照本宣科,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不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教师在抓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激活教材资源,改变教材呈现方式,把静止抽象的“结果”变为动态的情境。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一)创设实验,化静为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中的“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具有深刻的影响。如在Fe(OH)2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备Fe(OH)2沉淀,但实验获得的沉淀为灰绿色而非课本描述的白色。教师接着展示已放置了一段时间,上层部分变成红褐色的Fe(OH)2沉淀,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充分激发。教师再乘胜追击,引导学生共同探究:①红褐色物质是什么?②“谁”使生成的Fe(OH)2沉淀发生这样的变化?③如何改进实验操作,获得白色Fe(OH)2沉淀?让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创新以及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掌握化学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二)借助媒介,化静为动

一张清晰的图表,一幅形象的画面,一组动听的声音,一段逼真的动画,往往可以诱发认知的内趋力,使人对自己的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热情。同时,这些情景也可以成为思维活动的向导,牵动着人对认知对象的想象。对于教材中一些抽象的概念、物质的微观结构等,如摩尔、电子云形状、分子的结构完全可通过图表、模型、电视录像以及多媒体等多种媒介呈现教学内容,从而使抽象变具体、微观变直观,让静止的知识“讲话”,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三)设置障碍,化静为动

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不应该是一路畅通,而应该是障碍重重、矛盾迭起。如选修“离子晶体”的教学,在归纳出概念后,展示NaCl晶体模型(红球代表Na+,黑球代表C1-),让学生数在NaCl模型(1个基本结构单元—晶胞)中有几个红球(Na+)几个黑球(GL-),学生发现有13个Na+、14个(21-,数目不等,与电荷守恒的常识矛盾。此时,学生的认识出现障碍,思维处于困惑、焦虑但又积极求索的状态中。经过思考后部分同学略有所悟“该结构不是孤立的,还向空间延伸,与另外的结构结合就是电中性的。”接着有同学反问“既然整个晶体电性守恒,那么一个晶胞是否也应该是电中性的?”学生的认识再次出现了障碍,又一次限入了沉思之中……这样的反复设障能促使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可能比原来“直白”的教材,学生能看得更广一些,想得更多一些,从而得到更多的收获。

总之,教学中我们既要基于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教育因素,又要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才能把握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剑春,论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5):18

[2]肖川名师备课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校本课程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篇8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一)选题背景

1、新课程改革指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其中,对学校的课程权力作出如下规定:“学校的职责: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从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2、学校的办学理念

我校“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为办学理念,旨在充分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挖掘学生各自的智能优势,以突出学生各自潜在素质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成功中找到自信。为了在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该理念,我们不仅加强了对国家规定的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而且准备开设选修课,希望建立主导课程和选修课程并重的课程体系。

3、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面对21世纪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挑战,初等教育只有不断调整其教育结构,更新其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同时,这种快速发展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怎样做才能不“落伍”?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综合上述情况,我校决定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策略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目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考虑个人特长、兴趣和爱好的情况下,保证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二,尽早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潜在兴趣和能力;

第三,把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最新成果迅速融入学校教育中去,为学生深入学习他们所爱好的学科创造条件;

第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课题界定与国内外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一)课题界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走向深入,单一的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已不可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实践这一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已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单一的国家课程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已不可避免地显现其缺陷,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校本课程成为课程研究的新领域。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校本教材的开发策略研究这个课题,我认为应该从这样的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点,应该看成是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的需要。大家肯定都清楚的记得,早在1996年6月份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就明确出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26条规定,其中第十四条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制、结构、内容,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制,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官方以行政决策的形式,正式提出“三级课程管理”的概念。到2001年6月,国务院又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后,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条,其中,第十六条更进一步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以上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已经把三级课程管理当作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大计,看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势在必行之举。

再一点,应该看成是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卓越人才的需要。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个人的特长显得越来越为重要,国际上的教育改革也越来越呈现个性化和现代化的趋势。这些都告诉我们,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是人尽其才的教育,应该是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潜在能力都能得到发挥的教育。比如说,这个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是“打乒乓球”,但学校没有开设这一课,他的这方面的个性特长得不到充分培养、发挥和展示,久而久之,其特长便被扼杀了。由此可见,必须从培养个性化卓越人才的战略高度,去认识素质教育所强调的个性特长的发展,把统一要求与个性特长的培养结合起来,认真处理好提高整体素质教育与个性特长发展的关系。而校本教材在这样背景下的应运而生,不能不说充分显示了它的历史必然性。

(二)国内外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如下突出的特点:1.课程开发的过程、程序和环节得到重视,表明课程开发的实践性特点;2.注重研究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构成课程开发的组成部分;3.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4.任何一种课程开发都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注意课程设计的教育哲学;5.学生、学校、教师、社会等各种需求评价的研究是课程开发的依据;6.知识的特性,认知方式和学习模式的研究是课

程开发的基础;7.注意不同学段课程开发的不同特点。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给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课程开发和设计的权力和职责,鼓励学校在认真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三、课题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尽早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潜在兴趣和能力;把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最新成果迅速融入学校教育中去,为学生深入学习他们所爱好的学科创造条件;建构起具有我校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体系。

研究采取由下至上的思路和行动研究的方式,也即是先研究解决实践的问题,指导校本课程的实施;再从理论的高度构建出稳定的校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远程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途径的研究;

2、小学校本教材的编写研究;

3、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

4、优质资源培育方法研究;

5、小学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整合途径研究;

6、小学校本课程体系构成途径研究。

四、课题组的组织

组长:

子课题负责人:

组员:

(三)人员分工

此课题主持人陈军益校长全面主持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协调并指导各研究小组的研究工作,在陈校长的统筹下,该课题的研究分3个研究小组,分别对子课题开展研究。

五、研究计划

2007年10月——2009年1月

1、对蕴含在家长中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行调查,挖掘出可用的教育资源,并采用开设选修课与组织学生进入工厂以及社会进行参观和实践活动等形式来实施。

2、成立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和教材审查组,成立各子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

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各子课题组同时展开相关研究,并检测效果:1.每两个月对该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2.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来对所开课程

教学效果的进行检测;3.通过对学生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的调查来对所开课程教学效果进行检测;4.通过对学生知识面的调查来对课程进行检测。

具体的设想是:根据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学校评估小组的评估,筛选出学生感兴趣和利于学生智力潜能开发的教学资源,把这些教学资源与学校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形成较为固定的选修课资源供学生选修。

2009年1月—2009年10月,《家校结合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课题的结果进行全面总结,撰写出论文、结题报告,开发出校本课程。

六、课题管理

1.课题组在灞桥区教研室指导下工作

2.本研究在总课题下设子课题,各子课题下设专题组。总课题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对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的攻关,并统筹协调各子课题组的研究力量,检查督促研究进度和研究效果。各子课题组组长负责组织实施,落实任务。

参考文献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活数学教学 篇9

——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于 春 梅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现实世界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而数学本身就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小学数学大都可以直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生活原形”。基于此,我们教师就应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突破数学教材的框框束缚,从学生周围的工厂、农村、社区,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实例、新闻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找数学,使数学问题看得见、摸得着,更有亲切感,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即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活数学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让教材变“脸”

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地发挥提供了保证,教材不仅成为作者、编者、教师、学生之间共同的文本,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应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分析和调适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替换例子等,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贴近生活。

1、让数学课题情趣化。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将课题变为《我认识的新朋友》;教学长度单位时,将课题变为《长长短短》;教学20以内

加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情景,让课题变为《新年联欢会》;教学元、角、分的练习时,将课题改为《小小售货员》。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拉近了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趣、有用。

2、让数学内容生活化。捕捉生活现象,使导入情景化。如在教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引入新课题时,多媒体出示:3月12日,得知植树成活率98%,你知道成活率98%是什么意思吗?这贴近学生世纪的情景,大大激活学生的内在认知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同样。我们可以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对例题的事理进行改组、变换,使例题教学更有亲切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达到共鸣。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

(一)例1时,教师将体育达标事理转换:教师出示一支粉笔,介绍这支粉笔可以写300字,然后板书:“百分数应用”,问:“写了几个字?”“可提什么问题?”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自然引出例题:“一支粉笔可以写300个字,已经写了6个,用去百分之几?”又如教列方程应用题时,教师出示电话账单,让学生思考,讨论、编题:王芳家五月份市内电话费49.1元,按规定,月租费15元,每打一次电话,计费0.11元,王芳家五月份共打了几次市内电话?把学生引入熟悉的情景中,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入探求新知。

3、让数学应用实践化。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把从生活中抽象出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有用,这样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人民币的知识”时,先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但教师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而应该

把所学知识用于现实生活。教师可让学生这样实践操作:各小组2人做换钱游戏。如一张五角可换几张一角的,一元可换几张2角的„„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就会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让课堂“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数学知识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科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感受获得数学经验和知识的真实情境,体验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勇气。为此,就要求教师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1、开展数学系列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向。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设置多样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造实践和交流机会,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时,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教师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一次“缝纽扣”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缝纽扣的技术高,谁就是班里的小能手。让学生理解在单位时间内工作量的含义。在教学新课时,组织学生缝纽扣活动,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折叠、测量、比较等系列活动中,掌握半径、直径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圆锥的体积时,可引导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在倒水或倒沙的操作中理解、验证,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根据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猜想,自己探索,自己摆小棒,并自己讲算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多样性的数学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

2、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广泛的创造实践活动中,达到学以致用,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小小商品拍卖会”活动;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开展动手量一量操场并计算其面积的活动;在学习“圆锥的体积”后开展动手计算场院里麦堆的体积等。系列的动手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数学内部充满着各种问题,虽然通过前人的多年努力,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学生作为再次创造的过程,仍有一个不但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数学内部,学生接触最多的问题是 解答习题,而解答习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发散思维的过程。教学中,我学生从问题出发,正确地加以理解,明确已知的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做出合理的假设,寻求通向目标的不同途径,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使学生从中养成习惯,形成技能,并迁移到其他方面,拥有问题解决的意识,提高思维水平。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样一个例题“养白兔和黑兔共18只,其中白兔是黑兔的1/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教学时出让学生按教材的方法用方程解答外,我还引导学生分别从和倍应用题的角度解答;再把1/5看成一个比(即1:5),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在此基础上,再从归一应用题的角度加以考虑,寻求新的解答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复习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中,使教材内容与形式都有所变化,有所创新,更现实,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成与应用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发展。

新课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改革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能力。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系列的、多样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与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数学教活。

《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提高国民素质已显得愈来愈重要。而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关键,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教育问题就更为重要。

数学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学习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如果不加强对这部分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势必将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农村孩子而言,还有着与城里孩子所不同的地方,比如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根本谈不上对子女学习的检查和督促;还有的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只是偶尔落实在口头上,没有一个长期的、完整的、持之以恒的培养计划等等。因此,我提出了《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个案研究》的课题,试图找到农村小学学困生的致差原因,并对症下药,一一加以解决。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在教育词典中对“学困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新课程理论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金子,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小学数学教师要观察、分析和研究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心理特点和生存现状,做到因材施教,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真正做到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赞科夫从情感、意志等特点分析差等生;布德威克、韦纳等人研究“学困生”的失败归因特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布鲁姆信为“学困生”学业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等等。

在国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戴湘华,吴祥帧,王铁军,徐仁德等

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上来,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地迈入社会。为此,我国教育工作者从家庭教育、教育教学、学科教育、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做了大量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前人的这些研究,为我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呵护学困生心灵。

教师引导学困生有自己的优势,让学困生在心理上是健康的,向上的。

(二)、有利于新课改。

新课改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获得平衡发展。学困生优势培育强调促进全体学困生全面素质获得平衡发展,如果我们的设想与结果一致,则可以为小学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经验,将对于整个小学新课程改革甚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型课程改革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有利于公平教育实践。

基础教育界歧视学困生的现象还有存在,忽视学困生教育的教育者也不乏其人,这种学校教育不公平现象必须杜绝。这样,学困生就不会掉队,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自然公平。

(四)、有助于社会发展。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学困生的转化,不仅可以促进学困生能转化为合格生,还可以促进学困生多向异化,为社会输送次各个方面的人才材。

五、研究的目标及理论依据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争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弄清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诸多原因,并有效的预防新的学困生的形成。

2、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3、改善对学困生数学成绩的考查与评价机制,促进数学学困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教学活动就是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就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认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教育家理论:北尾沦彦的研究表明,形成“学困生”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次性直接因素有:学习活动的失败,基础学力的欠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欠缺等。二次间接相关因素有:性格和智能结构的缺陷,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丧失。三次间接因素有: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形成的消极的影响。对于农村学困生来说,则是主要原因。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传递智能,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它含有四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形式。

五、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致差原因

1、影响数学学困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原有的知识基础及学习方法

3、教师的教学

4、家庭教育情况

(二)提高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绩的对策研究

1、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的策略

2、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3、指导学困生改进学习方法的策略

4、改善对学困生数学成绩的考查与评价机制的策略

六、研究的阶段与方法

(一)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2013年4月—5月)

(1)完成文献资料的搜集,为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3年9月—12月)

(1)调查分析数学学困生致差原因

(2)对不同学困生实行相应的转化方法,并不断进行总结反思。

3、总结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4月)

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份详细具体的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资料和文献法

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2、调查法

以问卷、谈话、家访等多种形式向学困生、周围同学、学生家长调查影响学困生成绩的内因和外因。

3、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典型学困生进行跟踪研究,制定转化策略并根据转化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七、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一)、调查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绩分化的原因,并形成调查报告;

(二)、提高数学学困生学习成绩的实施方案;

(三)、一份完整的个案研究报告。

八、完成课题的条件和可行性分析

(一)、本课题关注学生的需要、学困生转化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当前改革的实际需要。

(二)、本课题查阅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成果资料,所以理论依据较为充分,方案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国内外关于此类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校长室和教导室的重视,为实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九、参考文献

《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数学教师》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上一篇:学习考察参观有感下一篇:描写八月十五中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