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篇1

教学内容: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者少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会灵活选择简便算法进行分数计算。教学难点:

1、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去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2、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决问题。教学建议: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如,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但它的学习与整数乘法和分数的意义、性质有紧密联系。分数乘法就是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导入分数乘整数,再扩展到分数乘分数。再如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都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又如,分数乘法的计算,还要用到约分的知识。

2、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

把计算与应用紧密结合,是新课程的要求和本套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也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分数乘法计算。同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或学生身边的问题,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篇2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而练习课常见的形式单调、内容直白、活动平淡、学生积极性不高,需要用好多时间来算啊写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探究思索能力。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处理,选择了充满生活原味、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从谈话激趣引入,口算突显计算方法,涂一涂明算理,到各种变式计算,综合应用,让学生在算一算、说一说、想一想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明白分数乘法的算理,知道分数乘法从生活中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感,无疑使学生变得爱练想练。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预设和生成是讲好课的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于课前的预设,课堂教学往往显得过于严谨而周密,具有很强的计划性,这一点是预设的优点,同时也是预设的不足之处。虽然预设是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上好课的决定条件,更不是上好一节课的唯一条件。教师预设过程中不能充分想象课堂当中所发生的一切,必须随时的发现,甚至是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并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数学素养的方向转化。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在学生涂一涂理解分数乘法算理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图示方法,而我只认同自己头脑中预设的那种,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性的,学习结果的呈现也是多样性的,开放性的.。

2、教学中,过分依赖于课前的预设,丢失课堂中及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错过了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没有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数学素养的方向转化。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自主练习、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及手段 直尺、卡片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7、8至13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复习旧知。

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⑵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⒉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习吧!(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⒈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是否可以进行约分,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⒉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到第13题。

这六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乘法问题,题目中设计到很多课外知识,这些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位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三、全课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作业设计 补充练习(略)

板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篇4

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熟练地进行计算。

2、当乘的积的小数的位数不够时,能够正确的处理积的小数点。

3、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4、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类推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熟练地进行计算,正确处理积的小数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口算。

()×100=523 2.4×()=240 3.125×100=()6.5×()=65

2、列竖式计算。

3.2×4.9 3.26×8.5 6.32×6.1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要求学生把思考的过程说一说。)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和方法,帮助学生在复习中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独立计算。

6.7×0.3 2.4×6.2 0.56×0.04(1)学生独立计算后,老师讲评,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2)教师提问:小数乘小数时,我们首先怎样想?(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都去掉,使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当把因数的小数点去掉,两个因数都扩大了一定的倍数,那乘出来的积发生了什么变化?(两个因数都扩大了一定的倍数,乘出来的积也扩大了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的积。)

要得到正确的积该怎么办?(再把扩大后的积缩小一定的倍数。)(3)分析: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6.7 ………… 一位小数 × 0.3 ………… 一位小数 2.01 ………… 两位小数

(4)讨论:小数乘小数我们应该怎样算?根据刚才计算的过程,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讨论。

小结: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0.5 6 观察: ×0.0 4 0.0 2 2 4 提问:这一道题和前面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如果乘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该怎样点小数点。

小结:如果乘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不用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2.3×5.4 0.25×0.37 7.3×0.24 8.1×0.04 6.27×3.2 0.09×2.4 提问:怎样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呢?

3、巩固练习。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14×6.2 6.7×0.03 9.09×8.21 提问: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 以练习形式出现,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教学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方法应用

1、不用计算,说出下面各个算式的积有几位小数?

0.3×0.9 14.87×0.9 2.8×0.3 0.12×0.87 79×0.56 1.36×0.14 1.56×0.9 0.84×0.27 0.18×8.4

2、列竖式计算。

1.8×23 0.37×0.4 1.06×2.5 0.07×0.86 0.6×0.39 2.7×0.43

3、一种铁棒每米重4.5千克,3米重多少?0.5米重多少?0.75米重多少?

4、电视机即使在关机状态下也在消耗能量,只要电源插头没有拔掉,电视机每小时也会耗电0.008千瓦。如果你家电视机的电源插头从不拔掉,按每天待机12小时计算。你家一年(按365天计算)在这一项上要消耗多少电?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见课件)。课堂检测B(见课件)。

六、布置作业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篇5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的乘法,感受分数的实际价值。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地整理与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认真书写、检查的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教学难点:自主整理,自我评价。

教学准备: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略)

二、回顾与整理。

1.师:今天带领同学们对《分数乘法》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2.首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口算题:(出示)437213×3=5×=×=×= 91010354

727832 ×1=0 ×=× =×5×= 9138759

学生口答,师同时出示。问:在这一组算式中,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同桌可以互相合作,讨论讨论。

让学生汇报自己整理的知识。同时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同学一起看几个特殊的算式。

(点出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法则)以及关于倒数的知识。

三、查漏补缺。

1.师:讲到这里,我不由得想想我们学校同学的作业中了出现了这样的一些错题,你能找出错误的原因吗?出示:纠错我能行。8268521=×=×=×= 668242564402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哪位同学能最先发现问题,成为今天的纠错能手。

(让学生自己总结,说明原因)

2.师:(总结)是啊!同学们,这一组题错误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计算方法不正确,另一类是没有约分或约分不彻底造成的,感谢几位纠错能手给各位同学提个醒,相信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会认真审题,仔细答题,获得很好的成绩!你们能努力做到吗?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数学宫转一转,看看那里有哪些问题等着同学们去解决!

四、实践应用。

在数学宫里,有智慧宫、生活馆、还有故事会,你想先去哪里?好了,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我们分别去转一转,怎么样啊?这样吧,我们先去智慧宫看一看。

智慧宫:

1.我会算:

28×11783573=×8=×=××= 1294815435

问:会做吗?不仅要会做,还要有一定的本领,看能否在一分钟以完成?(师行间巡视适当的鼓励,给予提醒。)

学生做完后,师问:你能保证自己做得对吗?怎么办?一起交流结果。

2.我想说:每个分率的意思,并用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六(1)班的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1; 6

5; 3

1(2)红花的朵数比黄花多; 3(1)猎豹的速度是狮子的(3)学校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节约用水1。4

你觉得在写数量关系式时应该让同学们注意什么?

3.我想辨:

①任意一个数都有倒数。()

11②男生比女生多,就是女生比男生少。()88

1212③因为所以 和互为倒数。()3333

14④4等于1米的。()55

师:下面我们再去哪儿呢?去生活瞧一瞧吧!怎么样?

生活馆:

师:进入老师想了解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计算过自己每天上学、放学每分钟要走多少米?走了多

长时间?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1.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

如果每分钟走1,5分钟走多少? 81千米,5分钟走多少千米? 8

155师:这两题都用×5也等于,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两个表示的意思吗? 888

4师:同学们知道自己体内的水分含量吗?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是体重的。如果告诉你小明的体5

重是45千克,你能算出他的体内水分是多少吗?(屏幕出示)

2.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是体重的4,小明体重45千克,小明的体内的水分是多少? 5

师:人体内的水分含量竟然这么高,那么每天我们就需要喝适量的水,同学们平时喝水多吗?(出示)

3.少年儿童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饮水

大概每天需饮水多少千克?

让学生解答后汇报一下自己的解答结果。适当的教育。

4.为了丰富同学们业余生活,学校准备买上些图书来充实图书室,已知:

①《童话大王》50本; 1升,估计一下自己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算一算自己25

4; 5

5③《数学家的故事》的本数是《科学大众》的; 8

7④《快乐作文》的本数是《童话大王》的。10②《科学大众》的本数是《童话大王》的要求:同学们从中选择两个或三个条件,提一个用分数乘法解决的问题。

同桌学习,相互交流。

最后咱们再来到故事会,听一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师:最后我们该去哪儿了?去故事会坐一坐,听一听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会:

阿凡提分马

传说阿凡提有一次骑马来到一个牧场,正遇着三个人在为分马而大伤脑筋,于是阿凡担上前一问,才得知,原来有一位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和23匹马。他在临终前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已经写好了遗嘱,我把马留给你们,你们一定要按我的要求去分。”老人去世后,三兄弟看到了遗嘱。

遗嘱上写着:“我把23匹马全都留给我的三个儿子。长子得一半,次子得11,给幼子。不许流血,38

不许杀马。你们必须遵从父亲的遗愿!”阿凡提问明缘由以后,立刻想出了一个主意,23匹马很快就分好了。阿凡提想出一个什么办法?

师:聪明的同学们,你知道阿凡提想什么办法解决了三兄弟的问题的?

学生思考,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

师:好了故事就说到这儿,你觉得你对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评价与反思

1.你觉得今天这节课你在哪些方面觉得比较成功?今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篇6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shēn qū yùn cáng jìng mì xī liú

( ) ( ) ( ) ( )

qí yì jiāo xiǎo màn yóu qīn wěn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邀( ) 俏( ) 侠( ) 巷( )

遨( ) 峭( ) 陕( ) 卷( )

冠( ) 瀑( ) 俯( ) 庞( )

寇( ) 爆( ) 府( ) 宠( )

三、在里选出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4分)

1.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 sǎn sàn ),唯有你依然如旧。

2.它们有时几个吧,散(sǎn sàn)聚在两棵大树下面。

3.你吟诵这一首首小诗,要邀我与你唱和( hé hè huò )吗?

4.当我们一行( xíng háng )中的一位年轻女同志从树下经过时,一只小猴子竟恶(ě è wù )作剧地撒(sā sǎ )起尿来。

5.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 zā zhā)进泥土和岩层。

6.山路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它在河床上垫一排大卵石,从水底下一个猛子扎(zā zhā)过去。

四、把下列词语按照要求写下来。(8分)

清爽 凝望 恩赐 精致 宁静 恩泽 清脆 永久

柔软 喧闹 嘶哑 短暂 坚硬 注视 凉爽 精美

近义词:

( )——( ) ( )——( )

( )——( ) ( )——( )

反义词:

( )——( ) ( )——( )

( )——( ) ( )——( )

五、照样子,根据拼音写出不同的词语,再分别造句。(4分)

例:yōu jìng

( 幽 静 )这片竹林里很少有人来,十分幽静。

( 幽 径 )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qīng jié

( )( )

2.qīng cuì

( )( )

六、根据课文原文填空。(6分)

1.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 );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 ),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 )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 ),听见时间的( )。

2.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 )的草茎变为( )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 )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 )地前进着。它不断地( ),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 )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七、根据要求改写句子。(4分)

1.改为反问句: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2.改为陈述句: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3.缩写句子: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

4.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他走出来。

八、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在句子后面的( )里。并仿写两个不同的句子,在后面( )里注明自己使用的修辞手法。 (5分)

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 )

3.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 )

4.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 )

5. ( )

6. ( )

九、语文实践。(2分)

电视里,我们经常听到许多广告语,比如:“药材好,药才好”“ 李宁——一切皆有可能”“好空调,格力造”“欧派厨柜,让厨房快乐起来”“我家的盘子会唱歌——立白洗洁精”……把你听到的最好的一条广告语写在下面,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十、欣赏小诗。(1分)

牧人的脸色酡(tuó)红

同堆的麦垛一样丰润

牧场上

滚动着彩色的珍珠

听不到叹息的声音

看不见衣衫褴褛(lán lǚ)的影子

日子不再哭泣

醉在麦子的颜色里

这一小诗写出了人们醉心在一派( )的景象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一、读《草虫的村落》片段,答题。(8分)

草虫的村落(片段)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伫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 我看到 村民们 的劳动生活了 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 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 现在它们归来了 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 行色匆匆地赶着路 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慧?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

1. 给片段中的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 用“~~~”在第一自然段中划出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突出了 。(2分)

3. “我”为什么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1分)

4. 你认为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1分)

5. 从片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虫子的脑海中蕴藏着不少智慧?(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① 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翩跹起舞,像鸟一样疾,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拥抱着可爱的故土。啊,北国的第一场雪!

② 一别七个月,这二百多天的时间你到哪里去了呢?噢,你化作了晨霜,化作雨滴,化作青雾……牺牲了自己,滋润着大地。如今,你又穿上了洁白的羽裳,娉娉婷婷,袅袅娜娜,来到了人间,来到了祖国的北方。

③ 北方的亲人啊,哪个不对你思之情深?“ ”在冰封大地的寂寞中,在寒风刺骨的凛冽中,在数九隆冬的清冷中,只有你点缀了美丽的北国风光。

④ 我欣赏这一望无垠的广袤,洁白千里的冷峻,争光闪烁的热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雪野中托起一片金辉,大地一片光明,晶莹如玉,洁白无暇!

⑤ 然而我更喜爱山区的雪,在那里奇峰叠嶂,镶银点翠,那山、那岭、那树、那林都着上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于巍峨中见清秀,于险峻中见超逸,站在银峰之巅,眺望浩瀚的雪海,你会马上被自然创造的奇迹迷住,为之陶醉。

⑥ ,当积雪覆盖着冬麦的苗娃儿们的时候,谁不看见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在第一次暖流漫过来的时候,你悄悄地隐去了,但随后涌起的确是无边的碧波。难怪人们盼你!

⑦ 啊,雪!

1.第①段写雪,使用的修辞方法有 、、。(2分)

2.第②段写雪用的是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

3.第③段的横线上引用最恰当的诗句是( )(1分)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成树梨花开。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第④段写 雪景,突出它的 ,

第⑤段写 雪景,突出它的 。(2分)

5.第⑥段开头的横线上可以填上的成语或者俗语: 。“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这句话怎样理解?(3分)

答:

6.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加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第三部分 作文

一、教师节到了,请你给老师们发一条文采飞扬的短信,表达你对老师的祝福吧!(5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篇7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测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

教学时,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上的题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情境。

2.放手让学生探索,自己完成计算任务。

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计算问题。

但有一点也要注意,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的话,还可以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虽然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教学时还是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

第三单元:四边形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建议

1.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素材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课堂拓展到生活空间中去,并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空间与图形的素材。例如,可以看看教室里有哪些四边形。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几何知识的学习要借助于直观的观察、操作等手段,如平行四边形,要通过观察、画一画、围一围、剪一剪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

对于一般图形的周长的探索,有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长度观念的建立,首先是脑中要有某个长度的表象,而这个表象的建立要借助大量的观察和测量等过程来逐步建立。

3.把握好教学要求。

在这儿只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至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后还要进一步学习。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也只是会计算即可,不要求用公式来表示。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为以后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作好准备。在编排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用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四、教学建议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虽然除法竖式在这儿是第一次出现,但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要让他们自己探索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教学时,也可以对表内乘除法进行适当的复习。

第五单元:时、分、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建议

和以前教学时间概念一样。

1.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数1分有多长,等等。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篇8

第一课时 分数乘法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

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233252   355783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1学生列出算式3×=,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

5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11113==;学生2:3×555551111111313====„„)5555555(学生1:3×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

3的和是多少? 7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1111311111113133×== 3×====

555555555555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分数乘法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213 4×

74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1学生列出算式3×=,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

5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11113==;学生2:3×555551111111313====„„)5555555(学生1:3×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

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

3的和是多少? 7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1111311111113133×== 3×====

555555555555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分数乘法

(二)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二、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9533= 12= 21×= 161411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1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31;2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学生1:6×161(个)2=„„)331613(个);学生2:6×=

22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5页试一试,36的和分别是多少? 46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二)6×1611613(个)(个)2= 6×=

2233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分数乘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1113 4× 12×=

444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

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二)480×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分数乘法

(三)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35180(千克)180×=150(千克)86

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9533= 12= 21×= 161411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一张长方形的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1。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21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

2的几分之几?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1111?分析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22221111那就是的。也就是

22221111教师让学生从图中看出是,让学生从=中思考,分数

4224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并对学生的说法给以鼓励。

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总结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为分母。

31验证法则:让学生折纸验证?,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

44课堂讨论: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本7页中的插图,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初步理解求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23275做课本8页试一试,  

4359814让学生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来进行计算。注意能约分的先75约分,如:中的7和14先约分。

4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三)11111111= == 22422224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分数乘法

(三)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

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132475  ×= 37591014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一题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用折纸的方式再次验证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注意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体验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的大小。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34的和占整体“1”245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注意区分不同标准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根据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三)1331442 = 248251053322是整个操场“1”的,是整个操场“1”的。8855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

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

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5×24751  ×= 5910145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这些分数乘法运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一题,让学生用学过的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1000克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各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全年我市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气是多少天?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计算整数乘以分数和分数相乘的算式。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整体“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求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一方有难,多方支援”的人道主义思想。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练习一

1000×

11200(克)1000×100(克)

105整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得要约分。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4941  12× 10983240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这些分数乘法运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8题,让学生明白商场打折的意思,分别求出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507=? 10学生做第9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梨、苹果、香蕉各占水果总数的多少?

学生做第10题,让学生计算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

学生做第11题,让学生先计算出分数乘法算式的得数再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做第12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表,求出2004年比2003年增加多少元?

学生做第13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注意提醒学生认清长度单位。

学生做第1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练习一

9532 15×10(米)15-10=5(米)256103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长方体

(一)第一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回答:楼房的形状„„

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电视机包装箱、现代汉语大词典„„)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

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

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回答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可以集中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并填完表格。

学生做第3题,根据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和每组对面的形状,分辨出6个不同的面的编号。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本中6个面的长、宽来做成面积相等的纸片,然后组成一个长方体来进一步熟悉长方体的6个面的大小和相对的位置。

教师根据课本第4题中的长方体插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制作一个这样的长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木条。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展开与折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

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正方体的盒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正方体6个面的相对的位置并回答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有什么特点?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小红把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沿着棱剪开,得到了一个展开图。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剪得?

教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正方体的盒子拿出来,分别剪一剪,看看会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教师把同学们的作品相互交流一下,让别的同学猜猜自己是怎么剪的?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正方体是由完全相等的6个面来组成的。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展开与折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正方体的盒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正方体展开成6个面和把6个面折叠成正方体。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二、课堂练习:

1、学生做课本17页第1题。

教师把正方体盒子6个面分别按照题目中的要求标上1、2、3、4、5、6个数字,让学生找一找每个数字相对的面哪一个?

2、学生做课本17页第2题。

让学生把长方体盒子的6个面展开标上数字,然后找出每个数字所对应的面上是多少?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125634

每个面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多少。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同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宽+长×高+高×宽)×2=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列式:(7×5+7×3+5×3)×2 教师让学生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提问学生。(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求出下列图形的表面积。教师注意观察学生运用公式是否正确,对出现错误的同学及时指导。

学生做第2题,本题目计算量比较大,防止学生出现计算错误。学生做第3题,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电视机布罩只有5个面。学生做第4题,这个题目的要点是只有5个面,学生要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解决问题。

学生做第5题,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室内墙面积。学生做第6题,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10×4+10×8+8×4)×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7×7×6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

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顾回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插图1,让学生观察一个棱长是50厘米箱子放在墙角处时,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图片并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露在外面的面有3个;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50×3=75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插图2,让学生观察4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堆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数一数露在外面的有几个面?并计算一下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有9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50×9)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4个正方体学具换一种堆放方式来

试一试,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和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露在外面的面的有关内容。教师提醒学生要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全面。

二、课堂练习: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发给多个小正方体模型。学生按照课本习题中的摆放方式摆放好,并完成课本上的列表。

学生做(3)题,让学生观察随着小正方体个数的增加,露在外面的面数变化有什么规律?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随着小正方体个数的增加,露在外面的面数变化有什么规律?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练习二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知识目标: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积。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和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的有关内容。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学生做2题,教师让学生知道正方体的铁盒有5个面。学生做第3题,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工具箱有几个面?

学生做第4题,教师让学生用正方体学具动手堆放一下?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练习二

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正方体铁盒有五个面,6×6×5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 练习二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知识目标: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积。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和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的有关内容。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二、课堂练习:

1、学生做第5题,教师让学生用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2、学生做第6题,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墙壁,注意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3、学生做第7题,教师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进行集中订对答案。

4、学生做第8题,让学生用正方体按照课本上的符合,找一找相对的面。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练习二

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一课时 倒数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知识目标:

能清楚地知道倒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倒数。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得出倒数的概念,并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分数乘分数算式导入新课。

二、学习倒数的概念。

1、利用投影仪出示下列算式。

2318111×= 2×= ×= ×10= 32211810791651×= 7×= ×= ×5= 9775652、先让学生计算以上算式的结果,并指名回答。(中、下游学生回答)

3、在小组中交流算式有什么规律,然后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5、指名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并评议。

三、巩固目标。

出示试一试题目,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同桌订正,最后指名回答。

四、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讨论。0有倒数吗?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五、练习巩固。

练一练题目,独立做,全班订正。

六、课堂小结,教师评价。板书设计:

倒数

a×教学反思:

1=(a≠0)a

第二课时 分数除法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知识目标:

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得出结论。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了分数乘法,刚开始学得是分数乘整数的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会不会?今天我们就学习分数除以整数,你们喜欢吗?

二、学习新课。

1、学习4÷2 74平均分成2份,7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把一张纸的先把这4份平均分成2份,涂一涂,指名说出结果。

2、学习4÷3 74平均分成3分,怎样分呢? 7提问学生把一张纸的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评议并补充。

分好之后,用笔涂一涂,看看每份是多少?

3、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提出问题,你对前面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用除法?说一说。

小组间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评价。

4、学习计算法则。出示下列题目

1÷4= 10÷5= 7÷3= 1×111= 10÷= 7×= 453学生独立计算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出除法计算法则吗?

小组间交流,最后教师小结:

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课堂总结:

提问交流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bb1÷c=×(a、c≠0)aac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分数除法

(二)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通过分析的出结论。

知识目标:

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

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得出结论。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一考你们好吗,看题目。

512÷5= ÷4= ÷7= 597指名说出计算方法和结果,并评价。那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好不好。(好)

二、学习整数除以分数 用投影仪出示课本的题目

1、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指名回答:4÷2=?并说出列式的依据。

2、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一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指名回答:4÷1= ?并说出列式的依据。

3、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并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从图上看出结果是8,4÷4×2=8来表示。

114、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每341=8,也可以用 2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在小组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三、计算法则的教学。出示一下题目

114÷()4×2 4÷()4×3 23114÷()4×4 2÷()2×2 421232÷()2×3 2÷()2×

332先让学生计算,交流结果。然后提出问题,你通过看算式和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四、巩固目标。

1、课本中的画一画。

先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然后利用线段图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同桌判定。

2、试一试题目 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

a÷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分数除法

(二)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知识目标:

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cb=a×(b、c≠0)bc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一考你们好吗,看题目。

12142846÷= ÷= ÷= ÷= ***÷= ÷= ÷= ÷= 26412875通过提问,全班订正,导入新课。并评价。

二、用小黑板出示下列题目。

615453x= x=10 x=25 x=

52636提问学生解方程的规律,并指名说一说第一小题的解法。其它题目独立作,全班订正。

三、课本第三题

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然后解答,全班判定。

四、第四题

1、先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小组间交流发现了什么规律。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

除以真分数商大于整数

整数除以分数 除以1商等于整数

除以假分数商小于整数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分数除法

(三)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结晶,又服务于生活,那么我们的分数除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出发的应用。板书课题:分数除法

(三)二、实施目标。

1、出示题目: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2。操场上9

2、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题目中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知道不知道?

3、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4、交流作法。(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导入方程的方法)

5、教师指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题。对用其它方法解答的同学,只要合理进行表扬。

6、渗透用算术法解答此题。

7、教师小结:只要单位“1”的量不知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题目,一种是方程;一种是算数法。

三、巩固目标

1、试一试第一题。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针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辅导后进生。

指导学生分清两问的不同,认清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2、试一试第二题。独立解答,全班订正。

四、课堂总结,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

(三)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2=6 9222X×÷=6÷

9999X=6×

2X×X=27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分数除法

(三)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分数除法的应用,同学们还记得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实施目标。

1、练一练第一题

指两名同学板演1、2小题,其他同学做练习,做完后全班订正,重点让同学检查板演中的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然后独立作其它题目。同桌订正。

2、第二题,先让学生对照以前做过的打折的题目,两者对照,指出异同。

独立做,指名说一说做到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想法。

8153、第三题指名读题,并说题意。和的单位“1”的量是

916谁?列出算式。说出列式的依据。然后独立作。

4、第四题,由于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同一想法和意见。

三、课堂总结并评价。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

(三)的练习课

1、找准单位“1”的量

2、判断用什么方法或者用方程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练习三(1)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分数除法的应用,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一下,可以吗?

二、实施目标

1、第一题。

指名说出倒数的概念,然后说出这几个书的倒数。其他同学评议。

2、第二题。

先让学生回忆分数乘法和分数出发的计算法则,然后独立计算,全班订正,针对错误,重点讲解。

3、第三题。

用做游戏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抗赛,看那个小组作的又对又快,老师计算时间,看学生的速度和准确率。

4、第四题。

让学生读题,指出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说明所用计算方法的依据。

列出算式,说出结果。其他同学判定,教师评价。

5、第五题。方法同第四题。

三、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练习三

1135倒数9 倒数 9513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练习三(2)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训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小组间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下列算式让学生计算。

129338÷= ÷= ÷4= ÷2= 534243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全班评议,导入新课。这是除法的计算,那吗这节课我们复习出发的应用。

二、除法的应用。

1、第六题。

让学生读题,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最后全班订正。

2、第七题。

提问学生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你能列出算式吗?指名列式,学生独立计算,同桌订正。评议。

3、第八题。

方法同上,但是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本题。教师巡视,主要辅导后进生。

4、第九题。

出示题以后,让学生说明六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了出算式并计算,全班订正。

5、第十题

5的单位“1”是谁?学11

独立作,教师巡视,针对问题,重点辅导。

三、课堂小结,教师评价。板书设计:

第八题

算数法:7.9÷

2= 3方程:设宇宙飞船的速度大约每秒x千米。

2x=7.9 3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系统得整理知识的能力。知识目标:

提高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速度,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很多知识,你能系统的整理一下吗?好。下面你就自己整理一下前面学习的知识。

二、实施目标

1、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小组中交流。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2、根据你整理的知识,你能说一下吗?指名学生回答前面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小结。

3、针对你的整理,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你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

学生相互提出问题,并相互解答。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三、巩固目标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重点辅导,指名回答。

2、第二题。

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独立计算。算完之后,指名说出列式的依据,相互评议。

3、第三题。

出示题目以后,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长、宽、高我们能不能计算她的表面积?10包呢?题目中至少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4、第四题。

学生独立作,全班订正。教师巡视,辅导后进生。

5、第六题

题目中告诉了我们两组座位,怎样求全电影院的座位呢?指名回答,然后独立计算,全班评议。

四、教师总结。板书设计:

第三题 长:7厘米

宽:5厘米 表面积×10

高:3厘米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 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系统得整理知识的能力。知识目标:

提高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速度,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前课的知识导入

二、继续学习练一练中得题目

1、第六题。

学生独立做完,指名说出这个题目两问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不同,和解题方法的不同有联系吗?让学生对乘法应用题、除法应用题的不同进行比较。

2、第七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说出各分率的单位“1“是什么?然后独立做,全班订正。

3、第八题。

指名读题,说出题目的意思,题目中的高有没有变化? 独立做,同桌订正。

4、第九题。

指导学生看清表中得数据,独立作,全班订正。

三、教师总结评价。板书设计:

第九题

2= 81168×=

41168×=

65168×=

24168×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时 数学与生活:粉刷墙壁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知道墙壁的那些地方要刷,那些地方不要刷,并会计算粉刷墙壁的面积。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有那些应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粉刷墙壁

二、测量计算

1、粉刷黑板的计算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测量教室前、后两个黑板的长和宽,测量完后,计算要粉刷得面积,计算完后,全班订正,教师评价。

2、左右墙面的粉刷面积的计算

要粉刷前后的墙面,要除去门窗的面积,需要测量那些数据呢?指名回答,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并计算。

3、购买涂料

①弄清包装的大小和价格。

②根据第一问的问题和条件,学生独立经计算出第一次粉刷所用的涂料。

③在第二问中,第二遍所用涂料是第一编的得涂料。

三、巩固目标

练一练中的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四、教师总结

让学生说出本节课讲了什么内容。板书设计:

粉刷墙壁 测量——计算——购买

2求出第二次粉刷3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时 折叠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折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合作的基础上,以做游戏的方式达到本课的目标。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手工课,今天我们上一节手工课好吗?导入新课《折叠》

二、实施目标

1、出示课本图形,让学生说出各种数据。

2、想一想,按照虚线折叠后是什么图形,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3、自己用纸按照课本的样子折一折,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

4、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开一扇天窗和一扇门,在什么地方?在小组间交流,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5、再图上标出天窗和们的位置。

三、巩固目标

1、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将附页3中的图1剪下来,并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并画出天窗和门,同桌相互交流天窗和门的位置,说出自己的理由。

2、试一试

先计算它的实际长度和面积,然后再做,独立做,全班订正。

3、练一练中1、2题独立折叠,小组中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4、练一练第三题

在小组中解决问题,最后全班交流。

四、课后作业:第四题

五、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折叠

测量——计算——虚线——折叠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长方体

(二)体积与容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情感目标:

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学准备:两个量杯、土豆、红薯、水槽。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能够观察教室的物体,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器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

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二、讲授新课:

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 学生观察后纷纷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测出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让学生分组分小组测一测土豆和红薯的体积。教师提问学生测量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量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够浸泡土豆和红薯。教师提问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对描述有困难得学生及时帮助。

上一篇:帮助别人的二年级作文300字下一篇:5.12护士节通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