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写作方案(精选7篇)
XX年上学期应用外语系将有毕业生 671名(具体见表一),其中(本网文秘频道 提供)商务英语专业303名,旅游英语专业146名,应用英语专业127名,应用日语专业95名。为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加强毕业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规范毕业实践报告写作、答辩等相关工作,保证毕业实践报告的质量,现就毕业实践报告的组织程序安排如下,请各专业教研室及相关教师认真执行。
一、毕业实践报告指导安排
(一)07.7.11下午4:30 毕业实践报告写作动员大会
1.各专业毕业实践报告写作动员大会。商务英语教研室、旅游英语教研室、应用英语教研室、日语教研室和学工部安排一次毕业实践报告写作的动员大会。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对该专业的毕业实践报告写作做出统一安排。
动员大会地点安排:商英:综合楼206 旅英:综合楼205
应英:综合楼204 日语:综合楼203
2.毕业生与指导教师见面会:开完毕业实践报告写作动员会后,以班级为单位,由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要求4―5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要选出一名组长,经小组讨论后初步确定选题,小组成员的选题是一样的,选题确定后,小组成员根据选题进行报告的调研、实践和写作。(所选题目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
(二)07.7-07.12.:毕业实践报告的调研、资料收集和写作阶段
毕业实践报告一定要有实践体验,因此要求从XX年暑假开始,所有毕业生要根据专业学习和假期社会实践,由小组组长安排假期实践任务,做好与专业相关的调研工作和写作任务。下学期开学初,每人上交一篇实践报告的初稿给指导教师,指导老师批阅后,给出修改意见,学生要根据指导老师的反馈意见反复修改,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没有实践内容的实践报告记为零分。(每人必须上交一篇实践报告)
(三)07.12.16:论文终稿
各毕业生在实习期间要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及专业学习所得,修改好毕业实践报告的具体内容,主动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在指导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完成毕业实践报告的写作。要求所有毕业学生在XX年12月16日前将定稿。
二、毕业实践报告的答辩安排
XX年5月8日至16日要求指导老师给毕业实践报告终稿给出具体的评价,并指导学生分组参加答辩。组长要把答辩任务具体安排给每个组员。毕业实践报告答辩后,按5%的比例选出优秀毕业实践报告参加系级答辩,评出一、二、三等奖,系部将发给毕业生本人及指导老师一定的奖励以资鼓励。
具体安排见下表:
项 目 完 成 时 间
具 体 内 容 备 注 开题申请XX.7.11
下午4:30
各专业召开毕业实践报告写作动员大会。然后以班级为单位与指导老师见面,帮助学生选题。 动员大会地点由由王波书记安排 XX.7.30前 写出毕业实践报告提纲,通过e-mail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开题。 指导老师要及时提出反馈意见 上交初稿 XX.9.18前 要求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基础上写出初稿(尽量用打印稿)交论文初稿,超时以初审“不合格”处理。 二稿 07.10.30 修改论文并上交论文第二稿 学生 三稿 07.11.20 指导老师批阅第二稿,给出修改意见 指导老师 定稿上交 XX.12.16前 经过反复修改,论文基本定稿,学生根据要求打印。 指导学生交定稿 答辩 XX.5.8-16按毕业实践报告答辩小组的安排答辩。 XX年5月20日前上交答辩成绩三、成绩评定
毕业实践报告的成绩由写作过程、实践报告内容和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该三项成绩的总和(折算成等级制)即是最后的总成绩。优秀率每班控制在12-15%以内,良好率控制在70%以内,不合格率控制在3-5%。
复旦大学中文系是我国国内第一个开设“文学写作专业”硕士点的学校,虽然只有甫跃辉一个毕业生,但是作为王安忆所带的中国第一个“文学写作硕士”,他即将顺利从复旦大学毕业,并将留在《上海文学》做编辑。甫跃辉先是在复旦大学读的本科,因为喜欢文学,他被保送上了本校中文系研究生。研一时中文系的课程都一样,研二时才分导师,他读过很多王安忆的小说,也非常喜欢她的作品,经过双向选择,他就成了王安忆的研究生。虽然他这届学生里王安忆只招了一个学生,但是大部分的课程他都是和其他同学一起上,只是有些课程是他的必修课,却是别人的选修课。除此之外,甫跃辉还要跟着王安忆上一些小课,甫跃辉说,“我跟王老师读的时候,她有的时候会给我推荐一些作家的作品什么的,当下的一些有名的作家,有的时候是一些没什么名气的,但是王老师还是会让我们去读一下,然后等过了一星期或者两星期,大家见个面,来说一下某个小说怎么样。说完之后,又会让我们读个五六篇作品,下次接着说,就是这样往下走的。国内国外的作品都有。”提起王安忆,甫跃辉说她是一个好作家,是一个严格的老师,眼光犀利,她会提出很多自己意识不到的问题,也会告诉他在写作时保护好现有资源,以免写过之后,以后想写就给破坏掉了。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文学教学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离开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关口,是经过四年本科学习后提交的最后一份答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科毕业论文是衡量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尺度,以中文系为例,毕业论文可以体现出学生发现、思考、解决文学问题的能力,更能体现出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本科毕业论文也是对本科教学的一次检验,学生的选题、写作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折射出本科教学中的普遍问题。笔者通过指导毕业论文的实践经验,联系毕业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谈谈对本科教学的思考。
一、从毕业论文选题谈本科教学的学术含量
畢业论文写作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选题。选题有没有价值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本身的价值。因此,选题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谈到选题的原则,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要有创新,因为有创新才有进行写作的必要;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要有知识基础,要联系个人的知识结构,这样才有可能驾驭选题,进行有深度的研究。因此,选题要经过慎重的思考、严格的论证,并非脑子一热就能确定的。
选题要有创新,是有很大难度的。国内许多的大学中文系,不说本科生,就是硕士博士已多如牛毛。若说论文要有创新谈何容易。但现实的局限性并不能成为我们裹足不前的理由,学生和教师依然要在创新性上有要求。大学时期也正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学生在青春时期正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敏锐的感受力和活跃的思考,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发现他们的创新。
从今年本专业份毕业论文来看,有大概三分之二的选题存在随意性的缺陷,缺乏严谨的论证。很多同学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和科学论证就随意选择一些题目,如名著中的某个人物,作品的某种特点,国内外文学形象的一对一的比较等,随意性很大。这类随意性的选题本身的价值就很小,为之后的写作留下了隐患,为论文的进一步提高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并最终导致毫无创建的重复劳动,直接影响到论文的创新度。
文学创作离不开想象力,但论文写作只有高超的想象力还远远不够,从选题开始,就是一个艰苦的工作。选题要有创新,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所选定题目的研究状况有了解,这样才能判断自己的选题是否有研究的必要,如果学界专家对某一个问题研究的已经十分充分甚至于早有定论,而自己又很难超越,那研究就没有必要了。比如外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硬汉形象”、“简·爱的形象”等论题,研究文章已汗牛充栋,学生很难从中再有新的发现,很难逃脱重复劳动。因此学生必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抱着科学的态度,进行踏踏实实的阅读和总结研究状况,之后才能确定有价值的选题。
选题的随意性暴露出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也没有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思维习惯。这种现象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反映,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有传授给学生正确、严谨、科学的文学研究态度,没有给学生描画出某个文学问题研究的大致态势。本科论文选题中的这类问题就对本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学术含量。
有专家指出,大学教学是“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而二者之中,“‘学术性’是根本,‘艺术性’是服务于‘学术性’的,没有‘学术性’,也就谈不上‘艺术性’。”①这种观点对本科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教学之中,对于一些重要的文学问题,教师要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给学生介绍学界的研究状况,让学生明确学界研究的大致状态,了解哪些是热点问题,哪些是公认的看法,形成比较明确的文学研究的地图。若是在教学中学生就了解到哪些问题是已盖棺论定的,哪些是值得研究的,那在选题时就会避免随意性,避免重复劳动,也将获得更多的创新可能性。
教学中学术性的增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其明确文学研究的专业特点,养成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大学的文学专业不是培养作家的,也不仅仅停留在对文学的欣赏上。虽然有些作家、批评家认为要把文学课上成“集体欣赏课”,要激活学生的情感,强调文学教育的情感功能②。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个人的阅读中已得到了激活,大学教育要超越表面的欣赏和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研究的层次。中文系本科生在四年的学习中主要接触的是文学作品,对文学史和文学研究著作的阅读相对少一些,这造成他们感性思维的发展与理性思维的滞后。对于文学研究的理解也停留在鉴赏的层次,无法确立文学研究作为学术研究应有的科学严谨的态度。教学的学术性突出之后,必然会摒弃把文学课上成文学欣赏课的倾向,把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作为重点。
因此,提高教学的学术性,无论从实用的毕业论文写作,还是给与学生应有的专业意识培养,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从学生阅读量谈教学中师生交流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暴露出大学生读书少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到该写论文的时候,因为没有读过作品和有关的研究著作,不知从何下手。读书少,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特别是像缺乏实用性的传统的文学学科,学生的阅读量小一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2006年8月份于新疆师范大学举办的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分会上,如何让学生多读书也成为各高校与会者讨论的热点问题,这反映出这一问题的普遍性。
阅读量小,直接关系着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某些文学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要建立科学的文学知识体系,要对文学现象做出客观的深入的评价,前提就是对文本的大量阅读,在文学风格、类型、主题等方面有了一个广泛的涉猎。这样在一个相对科学的坐标系中,才能为要研究的文学对象安排较为合理的位置,做出科学的论断和分析。阅读量小,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阅读量小这一现象有各种原因,如因为就业难产生的焦虑情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在中国语言文学这种传统学科,这种影响更为明显。但从教学角度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承担了督促、引导的责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学教学中,教学形式大多是讲座式的,考核形式就是最后的一纸试卷。因为大学扩招以及教师科研教学压力的客观因素,教师一般与学生难以达到近距离的交流,便形成了这种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但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师生交流的重要性无法体现,教师无法获得学生对专业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读书情况。若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在教学中设置师生交流的环节,有效地督促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就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在教学过程中,可安排学生的参与环节,比如戏剧文学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排演,在课堂上展示,这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有关《哈姆雷特》、《伪君子》、《玩偶之家》这样的经典戏剧,若安排学生就一些经典部分进行表演,比起教师个人的分析会有更好的效果,也会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
另外,也可安排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写作一定数量的读书报告。学生在写作读书报告的过程中,专业的综合素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应用能力会得到锻炼。为避免抄袭及流于形式,可把读书报告的成绩纳入最终的考核成绩之中。如果比较平时的课堂表现、读书报告与考试在考察学生能力时的有效性的话,前两者的指数应该更高,更具有说服力。文学课的试卷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可能在很大意义上反映的是学生的记忆力。
要解决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这样一个普遍的问题,需要学生个体的努力,也需要教师的督促和指导。本科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承担对学生的指导和督促的责任,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在实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这虽然会大大加重教师的负担,但比起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付出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从写作过程谈本科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就更多了。从行文来看,病句、别字、错字普遍存在,表述不清晰;从结构来看,层次不清楚。这些问题在毕业论文中存在的机率是比较高的,很多指导教师在指导的初期,大多数是在对这些基本的常识性的问题进行指导,而后才能谈到就某些观点的深入分析。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专业训练少,练笔少。针对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论文写作这种实践环节的训练。特别在中文系这样的学科,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学生必须参加的试验,没有可以考核的专业技能,毫不夸張地说,中文系的学生只熟读了教材,背背笔记,大学的文凭就可拿到。四年的时间真正动笔写作的机会非常少,写作专业论文的机会就更少,现在除了毕业论文之外,增加了三年级的学年论文,但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
学生练笔少,就不能提高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是中文专业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的论文写作训练少,就不能理解论文写作的严肃性和应有的科学态度。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因为对写作的态度不端正,大段抄录已发表文章的现象不在少数。有的学生会摘抄几篇文章杂凑成一篇,不用思考不用读书就可完成本来十分严肃的论文写作。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其实很多老师扮演了警察的角色,借助网络在论文的字里行间寻找着抄袭的痕迹。学生和老师做着猫和老鼠的游戏,其实在浪费彼此的时间。学生这种对待论文的态度不是一个个体的道德问题,与平时的教育也有因果关系。
在本科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严肃的文学研究态度,培养学生对论文写作的严谨态度。这只靠说教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在多次的实际训练中,学生才能提高写作技能,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现在一些院系为了更好地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为学生适时解决生活、学习方面的问题,已经实施了导师制。那么在导师指导期间,从大一开始,就可督促学生多练笔,写读书笔记、读书报告等,导师可以就写作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
人们经常说,“十年磨一剑”,四年的时间并不长,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篇毕业论文能够实现的,必须依靠日常教学和指导。这对于教师又是一个挑战。
教高[2007]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已经把提高高等教学的质量提到战略的高度,在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多方面的意见。因此,虽然我们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式、浮躁的社会风气,但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降格,应该不断地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去。
注释:
①王向远.学术+艺术=教学基本功[A].初航集[C].重庆出版社,2005.
②张炜.大学课堂与文学教育[A].张小龙.别让大学生的文学教育之心迷路[A].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31日等文章。
毕业留言要怎样写?看看应届毕业生推荐的我记忆不好,很多事过目就忘,只能零星的记录残存在脑海里的东西。去年夏,毕业季。除去班级的散伙饭和仅有的一张合照,我想我们应该没有什么共同的回忆。哦,还有那张姑且叫做毕业留言的吧,本来心里想好了是怎么都不会给你写的,当时就想一别一辈子的,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不再相见的念头就已萌芽了。可是还是写了,客套又刻意的写了,没有道别,没有真情流露,只有祝福,最后的祝福。
然后毕业后各奔东西,其间也陆陆续续的联系过,都是我主动联系你,那是因为我很想和你说说话,想通过聊天来参与到你的生活中去,可是每次通话都不愉快,也没有什么好聊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不得不承认我们之间真的没有共同语言,我说的你都会觉得是废话,没营养;你说的我又完全不敢兴趣。
时间回到今年的清明节,你来重庆玩,可是并没有告诉我,当然这我不怪你,只是觉得很悲凉,我那么在乎的那个人对我竟是这样的态度,连个普通朋友都比不上。后来突然接到你的电话,问我是否要那种星座杯,其实我是没什么兴趣的,喝水的杯子不都一样么?但是为了不扫兴,我还是说好。后来五一你们来了曾家,这个破地方,城乡结合区,估计你们是再也不想来的吧,尘土飞扬,交通不便,可是我却怎么也不想去和你们一起玩,一来这半年长胖了不少,变丑了怕你见了失望;二来有些人我确实不想见,没深交过,感情淡如水;三来是觉得我们之间好陌生,见了面也是没话说,好尴尬,我又是个冷场的人,想想还是算了,不折磨大家了。于是不管你们是失望还是什么,我反正是不会去的,今后也不会。
1.阅读护理学研究教材:第七章 社区护理研究论文的撰写,了解写作格式。
包括
论文题(居中)
中文摘要 包括4个方面: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关键词4-5个,中间用;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
正文包括
前言(不要写前言2个字)
材料与方法
包括3点:见P137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要求10条以上。
2.写作时的具体方法
范文+相关综述
(1)范文的利用
1)不能使用全部范文,最好不用范文的第一句话。观察的时间要与实习的时间基本符合。
2)观察的样本量(例数)要比范文少一点,因为实习的时间比较短,不可能观察太多病例。
(2)综述的应用
下载一篇相关的综述后,将综述中有用的内容加在前言部分和讨论部分,这样,论文的字数就比较多了,达到4000以上没有一点问题。主要是加在讨论部分,使讨论部分的字数达到1000以上,最好在1500以上。
(3)参考文献
1)按引用的顺序标识好引文的数字,引文数字用[1],[2],等,再将其改为上标。如[1]等。引文的数字要与参考文献的数字吻合。
关键词: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实践,教学对策
根据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兼顾学生就业岗位要求、事业发展需要及进修学习需求等, 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毕业论文 (设计) 课程。毕业论文既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依托, 也是高职学生圆满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毕业以及长远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内容。另外, 多年来, 职教界一直在积极倡导并尝试为高职毕业生授予学位, 这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认真开设毕业论文课程, 努力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为高职毕业生学位增加含金量。然而,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总体不高, 且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多年来, 教育界和学术界不断思考, 提出诸多对策, 但大都存在一定缺陷, 要么针对性不强, 要么操作性不佳, 要么重点不够突出。因而, 实践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做了大量文献调研和抽样调查, 认真梳理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合理分类;并结合笔者长期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经验, 针对问题成因, 设计了一套写作实践教学体系并付诸实施。
一、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涵盖了方方面面, 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为三种, 按照发现和解决的难度顺序, 依次为形式、内容和逻辑。其中, 形式问题属于一眼可见的“外伤”;内容和逻辑问题则需要深入分析方可发现, 属于“内伤”。
(一) 形式方面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毕业论文首先应该做到形式合乎规范, 否则就会留下“硬伤”。然而, 通过调研和调查发现,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在形式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其中, 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结构缺陷。所谓结构缺陷, 是指论文结构方面存在影响完整性和合理性的诸多不合理现象, 包括结构不完整、要素不齐全、章节划分乱等。结构不完整, 是指构成毕业论文完整结构的宏观要素, 包括封面项目 (含题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论文完成时间等) 、摘要、关键词、目次、正文、总结与展望、致谢、参考文献等存在缺失现象。要素不齐全, 是指毕业论文宏观要素的组成部分存在缺失现象, 主要体现在摘要、正文和参考文献等处。比如, 摘要基本上写成背景介绍, 而方法、内容、结果或结论等要素总是很难见到;正文各章大多堆砌文字或数据, 往往缺乏分析内容;参考文献部分, 著录项目丢失现象更是俯拾皆是。章节划分乱, 是指章和节的划分不够合理, 导致结构不平衡。
结构缺陷的上述表现形式中, 结构不完整和要素不齐全都涉及结构完整性, 前者影响论文的一级结构, 后者影响二级结构;章节划分乱则关乎结构合理性。因此, 存在结构缺陷的文章是不合格的, 显然不是真正的论文。
二是体例凌乱。所谓体例凌乱, 是指毕业论文各部分体例不一致, 主要体现在正文各章分节较随意, 出入较大。比如, “背景介绍”和“本章小结”, 同一篇论文中, 有时一章内共同存在, 有时仅见其一, 有时甚至全部缺失。
三是格式错误。所谓格式错误, 是指毕业论文格式设置存在差错, 包括页面设置不一致, 标题级别设置不统一, 正文字体、字号使用无规律, 量与单位对应的字母格式不符合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排列顺序不合理, 行距、字距设置不一致, 页码设置无区别, 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等。比如, 按照规定和习惯, 目次和正文的页码应该分别设置, 最好使用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等不同数字系统进行编排, 但有些论文则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系统, 甚至还有的论文将目次与正文放在一起编排页码, 导致正文并非从第一页开始。
(二) 内容方面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的内容差错数不胜数, 反映出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诸多不足。归纳起来, 内容方面的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选题不合理。所谓选题不合理, 是指毕业论文题目选择偏离生产、销售或者所学专业等实际, 或是范畴设定偏离教学要求等。其中, “范畴设定偏离教学要求”包括选题过大与过小两种情况, 前者较为多见。如“化工产品销售研究”、“浅谈工程造价信息化”等常见选题, 范畴设定明显过大, 超出了高职学生的驾驭能力。调查发现, 学生面对这类选题, 要么大题小写, 头重脚轻;要么蜻蜓点水, 泛泛而谈。
二是撰写不符合规范。所谓撰写不符合规范, 是指毕业论文撰写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 包括大量抄袭、引而不注、胡编乱造等学术不端问题, 重点不突出、叙述不完整、使用错别字、语病连篇、内容重复等文字表达问题。
(三) 逻辑方面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中的逻辑问题多种多样, 严重者, 甚至让人根本不知所云, 反映出学生逻辑思维普遍较弱。其中, 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概念错解。所谓概念错解, 是指概念理解出现不同程度的差错, 包括偏差甚至完全错误的理解。比如, 有些化工类专业的学生经常将“焙烤”理解为“煅烧”, 或相反。
二是关系错用。所谓关系错用, 是指逻辑关系使用出现差错, 包括因果不明、条件不清、关系窜搭、逻辑“断头” (有前无后, 或有后无前) 等。
三是顺序错排。所谓顺序错排, 是指一些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平行内容, 没有严格按照既有逻辑关系 (包容关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进行表述, 导致逻辑顺序不合理。
四是种类错分。所谓种类错分, 是指对若干事物进行分类时, 采用不合理的标准, 导致分类结果存在内涵交叉、重叠或无关等差错。
二、主要原因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诸多问题, 反映出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显然原因并非单一。分析认为, 教师水平不高、写作能力有限、指导方法欠佳、指导力度不大、课程开设偏误、企业指导不足、师生不够重视、学生基础薄弱等都是因由。公允地说, 这些认识基本正确, 但就写作本身而言, 依然没有抓住主要原因和关键所在。
写作是一项实践活动, 实践性是其突出特点。写作水平的提高, 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指引, 但更加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领悟方法、掌握技巧。因此, 毕业论文写作需要相关训练。就高职学生而言, 他们各方面基础普遍较差, 写作能力尤其偏弱, 更需要大量训练。然而, 国内高职院校中, 开设毕业论文课程的院校较多, 开展写作实践教学的院校则较少, 严重缺乏写作实践教学安排。因此, 高职学生写作实践训练严重不足。
此外,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 高学历、高职称的“两高教师”比例普遍偏低, 大多数教师的学历达不到硕士研究生, 职称不超过中级。这些“两低教师”几乎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写作训练, 对论文写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 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可见, 写作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和论文写作指导效力的不足, 才是导致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主因和关键。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切实解决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三、写作实践教学对策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 增加写作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写作指导效力并强化写作实践训练, 才是切实加强高职学生写作能力和提高毕业写作质量的必然之举和有效对策。因此, 笔者从教、学两方面入手, 精心设计了写作实践教学体系。
(一) 教授对策
一是修订培养方案。高职院校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不足, 根源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简称“培养方案”) 。大多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未能合理对待毕业论文课程, 其课程体系中往往有“公文写作”课程而无“毕业论文”授课安排, 甚至有的连“公文写作”课程都不开设。后者显然是错误的, 前者也很不合理。事实上, 尽管公文与学术论文的语言风格相近, “公文写作”课程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毕业论文的语言风格, 但公文与学术论文毕竟存在很大区别, 既不应以“公文写作”课程替代“毕业论文”课程, 也不应以“公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替代“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过程。因此, 必须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调整对应课程体系, 适当增加课时安排, 同时开设“公文写作”和“毕业论文”这两门课程, 强化写作教学, 加强写作基本功训练。
二是增加实践环节。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写作实践训练, 毕业论文写作同样如此。一方面, 在“公文写作”课程和“毕业论文”课程教学中增设写作实践环节, 顶岗实习期间认真落实每周实习小结的撰写, 考查课撰写课程论文, 让学生在大量训练过程中加深认识, 掌握技巧, 提高水平;另一方面, 安排识错、纠错练习, 让学生在接受正面强化训练的同时, 对写作差错也有适度的认识, 帮助自己尽量少出差错。
三是开展校企合作。在现实工作中学习, 无疑可以帮助学生更快进步。为此, 有必要与出版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尤其是与科技或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合作, 借助于对方的人员和物质资源, 对学生进行培训。一方面, 聘请合作单位编校人员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和编校知识培训;另一方面, 利用既有稿件和校样开展实训教学, 让学生在真实工作体验中增加论文认识水平, 提升写作驾驭能力, 并端正工作态度。同时, 也对校内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 提高其论文认识和指导水平。
四是丰富训练内容。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写作能力, 训练内容必须多样化、全方位, 避免简单重复。因此, 需要科学制定写作实践教学计划, 合理分工“公文写作”课程和“毕业论文”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前者侧重写作基本功训练, 强化内容与逻辑练习;后者侧重写作学术性训练, 强化结构、体例等形式练习。顶岗实习期间, 每周小结侧重专业内容训练。至于稿件校对训练, 则具有全方位训练作用, 让学生对论文写作产生完整的认识和感悟。通过这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实践训练,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五是抓实训练过程。为了避免实践训练流于形式, 必须切实抓实训练过程。校内教学期间, 既要注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安排学生互评互改, 互帮互促;也应重视作业布置, 把学生课余时间适度利用起来。学生顶岗实习期间, 注意严抓每周实习小结的撰写。
六是加大指导力度。实践教学效果的取得, 离不开教师的认真指导。缺乏针对性的指导等于添乱, 没有时效性的指导就是徒劳。因此, 必须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确保指导的效果和力度。尤其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 既要完成每周实习小结, 又要进行毕业论文撰写, 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工作, 并实现校企“双导师”及时沟通与充分协作, 确保指导及时、有效。
七是配置企业导师。在很多高职院校, 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都由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的校内指导教师单方面确定, 企业人员极少参与, 造成选题不合理现象大量存在。因此, 必须认真落实校企“双导师制”, 为高职学生配置有经验、负责任的企业导师, 由企业导师根据岗位工作实际设计项目化选题, 使选题符合实际需要。
(二) 学习对策
一是增加练习时间。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并适度延长写作实践训练时间, 确保一定的训练量。
二是递进训练难度。学生根据写作实践教学计划, 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 逐步加大训练难度, 确保写作训练顺利推进。
三是注重互帮互助。学生根据教学安排, 主动寻找学习伙伴, 建立学习小组 (每组4人) , 共同学习和训练。组员开展互评互改, 互帮互助, 确保共同进步。
四是总结经验教训。有质量的思考, 可以确保有效果的进步。每一次训练之后, 及时总结经验、反思教训、设计对策, 帮助自己取得更快、更稳、更实的进步。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大量问题, 涵盖形式、内容和逻辑等方面, 而且往往彼此交织, 同时出现。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课程写作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和教师指导效力的不足。课题组兼顾教、学双方, 精心设计了写作实践教学体系, 与《后勤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建立了合作关系, 并在重庆能源职业学院2011级和2012级部分专业开展教学试验。经过师生共同努力, 认真落实课题组的精心设计, 参与试验的学生写作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每周实习小结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毕业论文形式差错基本消除, 内容差错明显减少, 逻辑差错也有所减少。教学实践证明, 写作实践教学的认真开展 (辅以文献检索课程) , 对高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毕业论文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值得继续完善, 并在一定范围试验性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镜声, 黄新华.关于普通高等专科毕业生学位授予与将其学历作为高职评聘资格问题的研究[J].吉林教育科学, 1996 (5) :59-61.
[2]黄立志.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副学士学位授予的可行性研究: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3 (10) :20-22.
[3]张秀峰, 高益民.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的理论矛盾和现实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8) :14-18.
[4]周洪宇, 李梦卿.“工士”学位为高职教育“定位”: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专科) 学位制度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 2015-02-13 (3) .
[5]姜荷梅, 杜姗姗.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现状调查及改进建议[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5, 6 (3) :36-40.
[6]綦燕.高职毕业论文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纺织教育, 2006 (6) :50-51.
[7]王秋英.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4 (6) :52-53.
[8]杨怡婷.高职生毕业论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9 (1) :119-121.
[9]郭燕飞.如何指导高职学生基于项目过程的论文写作[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22 (4) :96-98.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某普通高校7个理工类专业为样本,涉及628名2007届本科毕业生。
二、调查内容
根据笔者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感受,考虑舆论对本科论文批评的角度,选择的调查内容包括:学生接受论文任务前对毕业论文的认识、学生是否愿意取消本科论文、选题心理、如何看待“抄袭”、是否重视开题论证环节、完成论文的障碍及对答辩的认识。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28份,回收有效问卷405份。从统计结果看,确实有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1.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
本科毕业论文承载了考核毕业生学位资格的功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大检验,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知之甚少,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缺乏认识。13%的学生在接受任务之前对毕业论文意义一无所知,25%的学生是在二、三年级时通过学长对毕业论文有一点了解,13%的学生表示专业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介绍过相关常识,27%的学生在选题前通过参加讲座了解毕业论文写作要求;23%的学生不知道毕业论文具有考核学位资格的功能;76%的学生不知道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
2.学生对“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舆论认为本科论文质量不高,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倾向严重,与其让“掺水”论文泛滥,不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调查对象中,只有32%表示如果学校政策允许,愿意多学两门专业课来顶替论文学分。看来舆论的呼声只是旁观者的看法,多数学生并不愿意取消本科论文。
3.学生选题心理
调查样本中只有19%的学生愿意自拟题目。选题时56%的学生把自己平时感兴趣的问题作为选题的第一因素,24%的学生选题时考虑就业或考研复试的需要,20%根据对指导教师的好恶、题目的难度选题,存在“拈轻怕重”倾向。
4.学生抄袭心理
本科论文抄袭现象严重。调查显示,7.8%的学生表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抄袭,64%的学生基本知道什么是抄袭,但是不知道如何界定抄袭;32%的学生意识到抄袭属于学术道德问题,抄袭可耻,40%的学生表示可以适当抄袭,但不要太过分,28%的学生认为抄袭是无奈的选择。
5.学生对开题论证的认识
对学生来讲,开题论证是接受老师集中指导、同学相互学习的好机会,然而调查显示,当就业面试机会与开题论证时间冲突时,63%的学生选择不参加开题论证,足以说明学生不重视开题论证。如果毕业论文管理条例或成绩评定标准中没有必要的约束,开题环节的功能会打折扣的。
6.学生完成论文的过程
为加强对论文写作过程的监控,很多院校设计了任务书、开题报告、开题记录、中期检查、教师评语、答辩记录、成绩评定、指导记录等近十种表格,其中大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填写。调查显示只有21%的学生按部就班填写表格,其他学生均有一定程度的拖拉现象,套表的监控作用被弱化了。
7.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障碍
很多学生在完成论文时常常遇到一些障碍,调查中37%的学生认为最大障碍是知识功底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20%的学生抱怨实验(上机)条件不好,15%的学生感到指导教师太忙,具体指导某一个学生的时间很有限,另有28%的学生认为图书资料太少。看来本科论文写作的障碍有超过六成是来自于师资、图书资料、实验条件等。
8.学生对答辩过程的认识
72%的调查对象认为每个毕业生都有必要参加答辩。在答辩环节中,由于分组的偶然性和不同组别老师掌握的尺度差异,某篇论文在A答辩组只能得到“中等”,其论文水平可能比B组的“良好”还高。69%的学生表示在乎成绩的高低,希望能够把握好平衡,成绩要尽量合理。为了保证成绩评定的公正与客观,有的院校实行答辩回避制度,指导教师不得参加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36%的学生认为这种做法是对指导教师的约束,有助于成绩评定的公正性,45%的学生则坦然表示指导教师是否在场没关系,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论文的质量。
四、建议
1.加强早期基础教育和开题前教育
为保证学生对毕业论文有充分的认识,应对学生加强基础教育和开题前教育。基础教育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鼓励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内容渗透论文选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逐步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二是要为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科技写作基础》选修课,弥补理工科学生在应用写作方面的不足。开题前教育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的意义,鼓励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论文写作中;二是让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规格要求、成绩的评定办法,把“抄袭”降到最低限度。
2.严格筛选毕业论文题目
组织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组成毕业论文题目审查小组,对指导教师提交的建议题目进行认真筛选。通过筛选至少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督促指导教师精心做好准备工作,在深思熟虑之后提出建议题目或建议方向。二是保证论文题目的质量。将那些大小、难度符合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的题目精选出来,要控制专业学科论文和教育学科论文的比例,不设综述性题目。三是组织学生旁听题目筛选过程,使学生对建议题目有所了解,从而避免学生选题的盲目性。
3.做好毕业论文的硬件保证
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图书资料、实验设备、机房等。对于一般院校,特别是新建院校,在硬件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缺口,学校方面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毕业论文的硬件保证。
4.加强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监控
为保证论文质量,首先要挑选业务水平高、有毕业论文指导经验和能力的教师担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其次,要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毕业论文中的重要问题和步骤,既要指导到位,又要防止“越俎代庖”;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和二级学院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飞行检查,防止毕业论文写作“前松后紧”现象,保证毕业论文工作正常进行。
5.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
严把答辩关,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一是学生必须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书中所规定的任务;二是按要求撰写毕业论文;三是每一份毕业论文必须由两位以上教师进行评阅,并写出评语;四是二级学院(系)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管理,对答辩小组成绩最低者进行严格复议或二次答辩;五是实行“盲检”制度,教务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答辩资料和学生论文进行匿名随机抽检,防止个别教师不坚持原则给“人情分”。
【毕业论文写作方案】推荐阅读:
毕业论文写作流程06-28
毕业论文写作选题技巧与写作方法10-31
会计毕业论文写作提纲06-08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哦10-02
毕业论文写作与规范10-08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方法10-09
法学毕业论文写作提纲11-03
毕业论文写作指导题目11-15
经管类毕业论文写作11-23
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流程与写作技巧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