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维权宣传稿(精选4篇)
目的:为更好地增进学院的学风建设,同时体现学生会在学院与学生
中间的纽带作用,以维护在校大学生正当权益为宗旨,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向导”的作用,联接法律与权益,沟通学生和社会,引导在校大学生维护自我权益,培养胸怀维权精神,熟悉维权程序,拥有维权知识,勇于维护自我权益的在校大学生。
性质:响应党和团中央关于维护广大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的指示精神,经南昌工学院团委批准,由校团委直接领导的,组织、开展和指导大学生维护自我权益工作的学生组织。口号:了同学情,解同学困。
农民工维权宣传资料
一、了解您的基本权利
1.用人单位应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
(1)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即人民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2)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3)用人单位可直接支付工资,也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4)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4)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5)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2.建筑业企业应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劳社部发[2004]22号),建筑业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最低工资规定》等有关规定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企业应依法通过集体协商或其他民主协商形式制定内部工资支付办法,并告知本企业全体农民工,同时抄报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内部工资支付办法应包括以下内容:支付项目、支付标准、支付方式、支付周期和日期、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以及其他工资支付内容。企业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农民工工资标准等内容,按照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按月支付工资,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具体支付方式可由企业结合建筑行业特点在内部工资支付办法中规定。企业应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企业可委托银行发放农民工工资。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应编制工资支付表,如实记录支付单位、支付时间、支付对象、支付数额等工资支付情况,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对劳务分包企业工资支付进行监督,督促其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业主或工程总承包企业未按合同约定与建设工程承包企业结清工程款,致使建设工程承包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业主或工程总承包企业先行垫付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先行垫付的工资数额以未结清的工程款为限。企业因被拖欠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追回的被拖欠工程款,应优先用于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3.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必备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即劳动合同的有效时间。(2)工作内容。即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种),以及工作应达到的数量、质量指标或者应当完成的任务。(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即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及其他劳动条件,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4)劳动报酬。即在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工资。(5)劳动纪律。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工作秩序和规则。(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即除了期限以外其他由当事人约定的特定法律事实,这些事实一出现,双方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4.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就已订立的劳动合同的部分条款达成修改、补充或者废止协定的法律行为。《劳动法》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双方协商同意依法变更后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
5.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一)劳动者单方解除(1)《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是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用人单位应及时办理有关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但由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有关约定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据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2)《劳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第一,在试用期内的;
第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第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1)《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第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第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第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2)《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第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第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第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3)《劳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并且规定,用人单位自裁减人员之日起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与此同时,为保护处于特定情况下的劳动者的特定权益,《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第一,劳动者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第二,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第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第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6.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7.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8.农民工有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地要逐步将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根据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特点和医疗需求,合理确定缴费率和保障方式,解决他们在务工期间的大病医疗保障问题,用人单位要按规定为其缴纳医疗保险费。对在城镇从事个体经营等灵活就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可以按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有关规定参加医疗保险。据此,在已经将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的地区,农民工有权参加医疗保险,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本人应依法缴纳医疗保险费,农民工患病时,可以按照规定享受有关医疗保险待遇。
二、如何维护您的权利
1.劳动者在权益受到用人单位或非法职业中介机构等侵害时,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根据《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对因同一事由引起的集体投诉,投诉人可推荐代表投诉。投诉应当由投诉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书写投诉文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签字。投诉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通过多种程序解决。(1)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协议。(2)调解程序。不愿双方自行协商或达不成协议的,双方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自觉履行。调解不成的可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直接申请仲裁。(3)仲裁程序。当事人一方或双方都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应当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作出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调解书或裁决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4)法院审判程序。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将对方当事人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符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的,可以提出仲裁申请
一、什么是基本国策?男女平等指的是什么?
答: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是一个国家为解决带有普遍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而确定的总政策,在整个政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规定、制约和引导着一般的具体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为相关领域的政策协调提供依据。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享有同等的权利,处于同等的地位。
二、妇女权益保障法在完善妇女的政治权利方面作了哪些新规定?
答:政治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在我国妇女同男子一样,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
(1)采取措施,提高人大女代表的比例。
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11条第2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国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妇女代表比例。”
(2)保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的女性成员名额。
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11条第3款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
(3)培养、选拔女性担任领导成员。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12条规定:“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并有适当数量的妇女担任领导成员。”
三、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有何规定?
答: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7条第1款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除外。
四、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保障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有何规定?
答:(1)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6条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
(2)离婚妇女的财产权益。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7条增加了一款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承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
(3)妇女的生殖健康权。妇女权益保障法第51条对妇女的生育权和生殖健康等有以下3项规定:
1、妇女有按照国家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2、育龄夫妻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划生育,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和技术,保障实施节育手术的妇女的健康和安全。
3、国家实行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发展母婴保健事业。
新婚姻法知识问答
一、修正后的《婚姻法》对1980年《婚姻法》作出了哪些修改和补充? 答:修正后的《婚姻法》在总则中重申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等原则;同时还增设了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以及应当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等体现立法宗旨的规定;在保障原则实施的禁止性条款中,增加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等规定,这就从立法上增强了维护一夫一妻制,保护家庭成员人身权利的力度,同时也为通过其他法律措施惩治此类违法行为提供了基本法上的依据。
二、结婚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结婚的必备条件包括三个方面:(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三、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有哪些救助措施?
答:依婚姻法规定,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的救助措施主要有:(1)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调解;
(2)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者有权提出请求,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
(3)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对加害者予以行政处罚;
(4)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也可将对方实施家庭暴力作为确认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法定依据,要求离婚。受害者也可同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令加害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5)对于已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行为,受害者可以依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提出刑事控告的同时,也可以同时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暴力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四、什么是重婚罪,应如何处罚?
答: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与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重婚包括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实上的重婚两种情况。法律上的重婚指前婚尚未解除又与他人登记结婚的,事实上的重婚指前婚尚未解除又与他人形成事实婚姻的。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定罪处罚。
《婚姻法》第45条规定,对重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58条的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预防艾滋病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艾滋病? 答: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这个命名表达了三个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主要是病毒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候群。
二、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答: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三、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答:尽管目前艾滋病还不能治愈,但还是可以治疗的。得了艾滋病应该针对症状,及时地、积极地进行治疗,如得了肺炎,就要及时把肺炎治好;得了感冒,要抓紧把感冒治好。而且,目前已经有了抗病毒治疗方法,尽管不能完全消灭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但可以有效抑制它的繁殖,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寿命。
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会立即死亡吗? 答: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会立即死亡。潜伏期越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命也越长。所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想方设法延缓发病。只要没有进入发病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五、怎样预防艾滋病病毒通过性行为传播? 答:预防艾滋病病毒通过性行为传播,要采取安全的性行为。一是只有一个相互忠诚、没有感染艾滋病的性伴侣;二是每次性生活都正确使用安全套。
六、吸毒者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答: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如果其中有一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注射器就会被污染,那么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针具传染给其他吸毒者。此外,毒品使吸毒者的体质下降,增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发病的可能性。
七、艾滋病病毒会通过母亲传染给婴儿吗? 答: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能会在怀孕的后期、分娩过程中和母乳喂养时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传播的可能性为25-40%,一般为30%左右。
一、购买农机首先要索取并保存好购机资料“三包”凭证
索取“一票二证”,“一票”即带税章的正规销售发票,“二证”是指产品合格证和“三包”凭证,这是国家经贸委等五部委颁布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俗称“三包”)的重要凭证。另外 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索取使用说明书,认真仔细阅读,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操作,因使用不当造成农机损坏不在“三包”范围之内。二是销售者口头答应的额外服务要签个协议,以防过后反悔。
二、农机“三包”期内发生故障注意的问题
1.“三包”期内农机发生故障需要厂家修理时,必须凭正规的购机发票及“三包”凭证就近到生产厂家指定维修点维修(一般到购买地点维修或由销售商联系维修点),维修完毕后在“三包”凭证上做好维修记录。2.运输途中发生故障,机手千万不要拆卸机子,应尽快与销售者联系协商维修事宜,当取得销售者同意后,才可就地拆卸修理。不经销售者同意私拆机器后无法获得“三包”服务。
3.若农机在“三包”有效期内由于质量问题发生事故,特别是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应注意做好以下四件事∶一要保护现场,并及时与销售者或厂家指定的维修点联系;二要及时做技术鉴定,请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到现场察看,做出技术鉴定,并要求出具书面证明材料和保存好所损坏的零配件;三要尽快报警,对造成人员伤亡的,要由公安机关和交警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后,出具书面证明材料,以备日后能用上;四要对伤亡人员做出法医鉴定。
三、购机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如何投诉
农民朋友遇到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找销售商或生产厂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凡因农机产品质量和服务引起争议,可直接向当地市、县农机质量投诉站和各地消费都协会投诉。为了能确保胜诉,在投诉过程中要注意三点:
1.提供足够的证据 :购买农机发票、“三包”凭证等有关证明材料;购农机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格、购买日期、购买地点;被投诉者名称(生产企业或销售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2.明确自己的请求 :农民朋友还要明确自己的请求,例如维修、更换部件、换货、退货、赔偿等。
3.提供损害程度和与被投诉者的交涉情况 :农机发生质量问题,需投诉的往往伴有人身损害事故,并且与被投诉者多次交涉得不到解决。投诉时提供相关职能部门的人身伤害程度和事故原因证明。
新农机使用注意啥!
一、买到新机子后,在发动机的使用前,首先要认真细读该机的使用说明书,特别注意要使用规定牌号的燃油,用前要充分沉淀与过滤,加油器要保持清洁。润滑油要保持清洁,加进数量要足够,并定期更换,使用牌号要与规定相符。空气滤清器要经常注意保养。要注意添加冷却水,特别是不要使发动机处在缺水的状态下工作。要经常注意检查,紧固有关的螺栓、螺母,特别是连杆螺栓,传动轴上的螺栓和飞轮上的锁紧螺母、车轮的固紧螺母等。如果用户买到新机子后,真正按照基本要求去做了,那么,机子的寿命就能大大地延长。
二、买到新机子后,不要马上带负荷作业,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对其进行试运转磨合。磨合结束后,清洗该机机油滤网及清除机油中的残留杂质,有必要的还要对其机油进行更换,并清洗油底壳。
三、新机进行作业时,要严格按照厂家的说明书的要求去做,不超载,不超速,不超喂入,不长期超负荷工作。
【打假维权宣传稿】推荐阅读:
三八维权宣传工作总结03-20
打假工作汇报06-21
打假总结09-08
打假工作总结02-08
工商农资打假总结02-17
烟草打假表彰大会讲话09-12
食品药品打假工作总结02-21
2008年全省农资打假工作方案11-21
2023年春季农资打假工作情况汇报06-20
2022年XX县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方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