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共12篇)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篇1

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求系列评论之四

今年5月30日,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要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中华优秀文化如何传承?我们的娃娃怎样培养?这是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教育命题、群体命题和时代命题。

传承文化,从小做起,要以德为本。孔子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以德为本不仅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道德评价标准,也是中华民族朴素的为人之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天下为公”“与人为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美德情操陶冶着人们的心志,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所谓根本,就是事物的本源。“根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强基固本尤为重要。民族的文明基因,文化的根源血脉,都要靠祖国的下一代不断传承。

从小做起,更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好的习惯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件件小事逐步形成。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受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影响,各方面都要为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的环境。大人要做好榜样,学校要组织好教育,社会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文化的传承尤其需要躬耕践行,拿出水滴石穿的精神,同时不僵化固守,拿出创新的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传承文化,不但要树立榜样,还要记住历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历史是国家的根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留住血脉,才能走向复兴。习总书记反对语文教材“去中国化”,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9月25日,未来网《中国少年国学院》上线开课,“未来网上学国学,国学经典网上学”,这不仅是对总书记“反对‘去中国化’”的响应,更是向祖国65岁华诞奉上的一份生日大礼。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立德修身,广大青少年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约束自身行为,才能更好地影响身边的人,一起加入净化社会环境的队伍。无论是《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还是流传千古的诗歌名篇,其中对仁、义、礼、智、信的弘扬,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同时也饱含着温文尔雅的人格养成。

9月29日,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在全国青联大会上说,广大青年要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对广大青少年朋友躬身践行、以身作则,很有指导意义。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决定着国家未来,影响着民族复兴。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从思想意识到行为规范,从幼儿到耋耄之年,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事不规。

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给了我们开辟事业的新天地。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娃娃抓起,将历史的经典、时代的方向播种到未成年人心中,传播社会正能量,实现人生大梦想。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专题学习心得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共6篇)传统文化与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学习六中全会决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

我国的传统文化渊源流畅,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传统文化成为底蕴丰富的宝库。辉煌、璀璨、瑰丽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从内到外塑造着国人的精神与气质。用我国传统文化解读人文素质,可以理解为人文素质即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修养、生活态度与人文精神。其中的道德修养包含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诚信谦虚、明理上进等,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自省精神正是注重自身修养的典范。传统文化的普及学习是提高自身修养的最佳途径。但是,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一方面是社会总体的价值取向趋势,另一方面则是高校与学生双方认知缺位造成的。高职院校近几年因国家政策与社会需求而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因更强的社会适应性而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种多方需求下的高职院校急速扩张,使细节教育难以跟得上高校发展速度,且由于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较低造成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综合素质较低,基于这些原因,高职院校寻找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所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处于高速发展期,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高校师资力量的不到位形成错位发展。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现状主要存在认识不足、力量有限、方式单一等几方面问题,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不能与其学历相适应,高知低能现象的产生也基本源于此。

1. 认识不足

认识不足是普遍现象,从学生家庭一直到大学教育,这种认识度的缺失一直伴随着学生。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在逐渐深化,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在逐渐较少。从小学教育开始,学生学习的目的基本都是以考上大学为主,导致德智体美劳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展现,兴趣也受到压抑。这种环境下,人文素养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社会现状造成了只有受到高等教育才能得到体面工作的怪圈,而到了大学时期,多年紧绷的弦才终于得以放松,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时期读书努力程度较之中学时期相差好几个档次,学习松懈,对人文素质的提升亦是如此。技能为先的思想成为主流。从深层次考虑,社会价值取向决定高校与学生的价值取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缺乏长远见地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岗位竞争中,综合素质的高低在用人单位招聘中所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重。从长远发展考量,包括人文素质的综合素质提高会成为大学生的被动选择,也会成为高职院校在教育方案实施中的重要因素。综合素质提高不仅会对大学生求职带来帮助,也会对其人生规划与职业规划起到巨大作用,同时,对人文素质提升的高度重视,也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2. 力量有限

力量有限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缺乏高素质人文素质培养的师资力量。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发展过快,导致师资力量储备跟不上发展速度,这种脱节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高职院校会非常重视专业课教师的储备与选拔,但是思想政治、人文素质方面的人才招聘得不到有效重视,且这方面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又极高。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只能做到照本宣科,其结果是学生只解其表,不解其里,教师胜任力的不足使得学生的人文素质难以得到根本提高。

3. 方式单一

人文素质不是单一的思想道德品质或者单独的文学修养等单元,其通过不同内容的综合填充而形成。主要包括道德品质、文学修养、价值取向、人生规划等多个方面。现价段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时候,不能很好主意其中的有效关联,而是从单一的环节进行,割裂了人文素质培养的整体性。并在人文素质培养中,只注重浅表层的课堂教学,而没有用实践活动将其具象化,使人文素质培养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欠缺。

(1)广度欠缺

广度欠缺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形式广度欠缺,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时的场所及范围较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外部环境的建设对人文素质提高有很大帮助。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走出课堂,以大环境的提升带动个体的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要善于利用信息化工具,除去传统书本传授之外,还要以微博、微信、校园网、校园广播等作为有效补充,丰富人文素质培养载体。另一方面是内容广度欠缺,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传统的,可借鉴的教育模式,高校自身专业特色与外部大环境变动的适应性较差。简单而言,不同类型的专业对传统文化的偏好于需求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应性高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

(2)深度欠缺

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决定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上,一定要选择好“点”,而不是从“面”开始。五千年的璀璨中华文明,留下了太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瑰宝,若涉及的方面太广,时间与精力必然不够。人文素质的提高虽然对高职学生而言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专业能力的学习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没有好的专业能力,人文组织再高也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没有高的人文素质,必将在激励的社会竞争中遭到淘汰。二者的关系要厘清,把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地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这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中可以得到体现。涉猎面广与有深度各有其优势,前者可称之为博学,后者则是深度与内涵的体现。不管是前者与后者,一定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理解透彻的知识,才会变为自身修养,才会对以后的工作、生活有所帮助。

二、传统文化传承在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路径探索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两方面意义,其一是大学生肩负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重要使命,其二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大学生自身的重要意义。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的没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群体的受教育时间长,文化修养较高,自古至今,读书人始终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因此,大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把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至今当仁不让的使命,从精神层面深化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意义。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培养其完整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最大程度上纠正受大环境影响而扭曲的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考虑,高校要提高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度,重新将高等教育复归到育人本位。大量的事实证明,高学历低素质,道德品质扭曲的大学生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低学历犯罪的危害,因此,衡量人才的标准应把对道德品质的评判放到首位,否则,其对社会的危害要高于其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进而提升中国民族的国际竞争力。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少年说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关乎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然后以充满自豪的情怀来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学、哲学思想方面的知识,更会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从而使自身更具人文情怀。

1. 理论与实践结合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能力提升的基础。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知其然的过程就是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培养中表现为课堂学习。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是用实践验证理论知识的过程,在实践中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使抽象的文字知识具象化,成为自身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要求高校的主动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结合起来。高校要主动为学生营造人文素质培养的良好学习氛围与外部环境,提供学生外出实践学习的便利条件,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理论知识能更完全地变成人文素质体现出来。

2. 丰富教育方式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能加深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现代社会文化、娱乐元素的多元化,全球一体化趋势下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使得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兴趣缺失。学校要针对大学生群体自我意识强、思维认识由感性到理性逐渐过渡、求知欲强等特点,采用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

3. 提高教育精度

高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共性,也要注意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人生发展需求等问题。传统文化只有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基于此,高校在选择教育素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自身的需求点与必须要接受的教育知识结合,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深度、精度结合起来,最大效率地利用传统文化传承,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与人生观的树立,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众多,多渠道教育模式的形成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使高职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长期受益。

参考文献

[1]李婷婷.浅述高职院校学生的国学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2]胡惠庆,徐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探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01).

[3]王文涛.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基本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15(06).

[4]朱力,商建国.中国梦视阈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人文课程支撑策略研究——基于芜湖部分高校的两组问卷调查[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5]齐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5).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32-01

1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对人的品德的教养。20世纪20年代胡适先生提出“文化是一种文明造成的生活方式”,把文化与文明联系起来。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在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道德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自古以来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诸子百家,其中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还包罗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中国建筑;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风民俗;古玩器物;饮食厨艺等等,中华民族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正确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

2 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2.1 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

当今全球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碰撞激烈。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但西方腐朽思想趁虚而入,极容易导致道德滑坡。

良好的道德修养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儒学自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对中国人的德行规范影响深远。儒学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的道德要求。在现代社会这些品质仍然是中国人民最珍贵的个人品质。儒家提出只有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

道家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注重人的责任与义务。道教提倡的伦理道德是忠孝节义,仁爱诚信。佛教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主张平等,去恶从善。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培育了民族的品格和精神,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我们建设新文化的宝贵资源。

2.2 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自中国自走上工业化道路以来,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由于对大自然的过量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天人合一”思想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主张顺应自然,“任自然”,追求“不以人助天”,庄子强调顺应天性。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把天、地和人看作是一个全息同构的体系,天人相通,互相感应。董仲舒把“天人合一”的思想推向了神秘和极端,但客观上也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地位得以巩固。“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不能违背自然、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征服、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应自然规律条件下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思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2.3 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也就是和谐。儒家重视“和”的原则,强调“和为贵”。在儒家伦理中,主张“修身养性”,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儒释道三教合一,诸子百家互相借鉴,不同地域文化融合统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精神的体现。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以和为贵”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习惯,如在政治上的“大一统”观念,经济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文学上的“大团圆”结局,美学上的“以和为美”的审美情趣等。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对中国社会长期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不仅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提倡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民族关系、外交关系。中国人很早就提出构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主张,对于解决当今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之间,由于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上的不同必然会引起各种冲突和分歧,“和而不同”的原则,有利于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进而促进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相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继承并发扬古代伦理中优秀成分,为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启迪。

3 结语

当今社会,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一环。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传承,对现代社会来说,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在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改造和转换。

参考文献

[1]马跃.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宋银桂.文化·傳统文化·文化传统[J].文史博览,2005(12).

[3]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篇4

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心得体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涅槃,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认为中华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强调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中包含了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思想“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同时,总书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层面,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种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有精神财富且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义的思想观点,在我们党历代领导人的讲话中尚属首次,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本质意义的新认识和新高度。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篇5

麻城市第三小学

六(3)班邓姝锐

“爱国”这个词从古至今一直在世人口中常常提起。周恩来为中华之山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坚定不移,毫不犹豫。华罗庚本在美国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却为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用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赵一曼负伤被捕后,面对日本特务的残忍暴行,依然坚贞不屈地将秘密守口如瓶……

正因为这些伟人的爱国的坚心,带动了中华儿女,我们的祖国日益壮大,繁荣富强!今天,我们依然带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好好学习,好好努力。

新中国成立之前,有一次特别的旅途——长征!记得是1928年四五月的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两支部队胜利会师,从此长征的艰难险阻便拉开了序幕。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重重困难。终于在1935年的10月,这长征才结束,他们凭着这种精神创造了人间的奇迹。

我们日益壮大的祖国令世界瞩目。我们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唯有做的便是好好学习,了解祖国的华夏文明,优良传统。

孔融懂得分享与谦让,成为了许多孩子值得学习的榜样,黄香敬爱父亲,冬天为父亲暖被,夏天为父亲驱蚊,孝心感动了街坊邻居……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吗?

古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现代人的生活迷茫指引了方向,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心切,困难后面一定会有出路,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知识是要慢慢积累的;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习的知识要复习一遍。

中国的传统文化,华夏文明无可替代。仓颉造字,汉字的起源就此开始,经历了岁月的磨练,汉字也在慢慢演变。传统与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我们可以创造,让我们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传统文化进校园

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有很多值得炫耀的文明利文化。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兴盛不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内在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往往也以外在物态形式来表现,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风习利行为规范等;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立特征,这和民族性的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多元素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时候,觉得这些方块汉字、押韵诗歌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觉得传统就是在夕阳西下时面对杨柳感慨万千,就是在中秋节散座裕石凳对月当歌,就像无忧无虑的童年一样,安闲而又恬静。等进入了学堂,我才发现传统文化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传统文化是多方面的,她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到了中户名族的记忆最深处。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6

阅读完《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以后,《范仲淹勤奋读书》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很穷,没有依靠。范仲淹只好跑到寺院的僧房去读书。在寺庙读书期间,范仲淹把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地读书。由于家贫,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以供第二天食用,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读书学习。范仲淹长大以后,离家去应天府读书。白天、黑夜,他都认真读书,孜孜不倦。五年的时间里,他竟然不曾唾弃衣服上床睡觉。又是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他就把水浇在脸上。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反思我的学习态度,真是惭愧不已。上课听讲,时有“开小差”的现象;对待知识点,总是一知半解;作业一直都是拖拖拉拉,边写边玩;每天放学回家,从不带上课本,作业写完一切就OK了,根本没有复习功课的习惯,更别提预习新课了。我想,一定要端正我的学习态度,向范仲淹老先生学习,做一个勤奋学习,认真思考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篇7

一、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科技发展, 可能会亡国;但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发展, 那面临的就是亡种, 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体现和象征, 是中华民族于其他民族区别的的唯一标志。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华的源泉, 深深蕴藏着的是我们对先民追之不舍的选择、迄今中国十多亿人仍然哺之于营养成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一锤定音, 妄自菲大、数典忘祖, 搞有虚无实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 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要懂得“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承和统一发展。”我们的智慧可也许可超然于文化之外, 但我们最终的命运又是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所以, 中国传统文化理性发展是中国人的必要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中起着一定程度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 但我们不可否认它仍然有与现代文化融合地方, 所以存在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诸如我们国家的儒家思想, 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人们活跃思想, 但也备受许多中外人士的青睐。也是我国最为优良的传统美德。

(一)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并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艺术, 这是基于对历史的责任和对未来负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 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 但中国宝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历史的富集, 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 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验证、整理规划, 取之精华, 去其糟粕;使之发扬光大, 通鉴为宝。

(二)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标志;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辅助载体, 想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 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具体结合与现代统一。因此, 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化古迹、传统节日、优良的民俗习惯、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 使之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作用;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 使二者融入到一起, 对其进行现代价值理念, 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和利用价值, 及时做出对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热潮、新理念、新发展, 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性和引导力, 使之成为有“形”的现代文化遗产。

(三) 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本着批判的继承这一原则, 一些传统的、腐朽的, 封建的, 落后的我们应该抛弃, 而我国传统的优良美德, 如“仁义礼智信”“孝道”“爱国”“成人之美”“雪中送炭”“达则兼济天下”等优秀品质应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现有很多企业意识到了这点, 让企业员工学习弟子规, 让幼儿学习三字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治国理念等发展成果, 要像马克思主义一样进行吸收、消化、使之成为完全的中国化, 进而使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 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就传播途径而言, “学校教育”和“媒体教育”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两大阵地。两者都不可或缺。只有如此,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够得到继承传承, 才能够发扬光大。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神明文建设的需求。

(一) 在学校进行教育活动,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 并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进行全面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及认知。

(二) 利用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 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可以实现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普宣。比如说:《易中天品三国》, 讲的是光辉灿烂的三国文化。《鉴宝》是让大众通过文物, 来了解我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制造工艺。《绝对有戏》栏目, 则是让河北梆子等地方戏种更好传播传承。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一定是一个全民的举措。全国上下, 齐心协力, 我国将会迎来新的文艺复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扬弃落后和腐朽, 吸收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 融合世界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走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并且生机盎然。中国“礼, 义, 仁, 智, 信”的传统美德, 教化为主、以德为先。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饱含了民风民情, 孕育了悠久历史名山大川, 成为了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不仅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还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共同成长, 并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和激情。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才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使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现在只有正视中国传统文化, 重建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础、并对不同的媒介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 这样才能更完善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篇8

摘 要: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发展为领导人民取得政权并长期执政,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始终不渝地进行积极的思想道德建设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道德(以下简称思想道德),是其探索出的前所未有的“振家之宝”,是中国共产党最具特殊性的优势。传承思想道德的重任也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传承者的肩上,思想道德的传承是作为一个体系存在的,而思想道德传承者则是传承思想道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亦是传承思想道德的重要载体,同时,更是思想道德传承体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道德;传承;传承者

中图分类号:D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092-03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2年的光辉历程。无论人们如何去看待和认识中国共产党发展背后的原因和规律,都不能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在这92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道德及其传承者的内涵

道德,是重要的意识形态范畴。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所维系,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国家、社会、自然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反作用于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及其意识形态都带有道德的特征,统治阶级也更是极其的重视。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与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科学、最革命的道德。“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道德是思想道德理论与思想道德实践高度统一的新型思想道德。”[2]而思想道德在“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遗产”[3]。如何让这一珍贵的精神遗产传承下去这一重担便落到了传承者身上,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他说,我们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从根本上说,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就是将来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能不能继续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子孙能不能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确道路继续前进的问题。总之,这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生死存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

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被其传承者传递和承接,换言之,务必要实实在在的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因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准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4]。为此,毛泽东还提出了优秀思想道德传统传承者的五项条件:“(1)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2)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3)必须是能够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4)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行者;(5)必须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勇于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的人,而不能是像赫鲁晓夫那样的野心家。”[5]

二、当代影响传承者传承思想道德的主要因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3年4月19日主持政治局会议,直陈当下一些官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这与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传承者能否正确的理解思想道德传统从而理性的将其落实到行动上,进而对其进行传承,这一关键问题需要一以贯之的贯穿于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政方针,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具体政策规定上。那么,分析传承者在当代传承思想道德所面临的新情况,尤其是影响其传承的主要因素,是研究我们党传承优秀思想道德传统的基本依据。

(一)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信仰泛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党的优秀思想道德传统面临资本主义价值观和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参与全球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跨国界的流动,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思想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趁机通过各种有形或潜在的手段对我国实施西化或分化策略,将资本主义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及其生活方式等渗透我国。以色情、暴力为内容的音像制品、不健康书刊读物、内容低俗的网站等不断出现,对于道德心理脆弱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毒害。另外,美国的“美国之音”等电视媒体也在向我国渗透着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为此,思想道德的传承者置身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自觉抵御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批判与创新相统一,成为传承者传承优秀思想道德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认识困惑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从一元到多元、从单一到多样、从贫乏到丰富、从封闭到开放、从极端到从容、从狭隘到包容、从自卑到自信、从盲从到主见、从人情到法制、从重政治到重经济、从重伦理到重利益、从重未来到重现实等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对我党的思想道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更对传承者对优秀思想道德的传承带来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所倡导的内容发生了严重错位,不能不引起传承思想道德过程中传承者思想上的种种困惑。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要看到“市场的缺陷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6]。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传承者如何更好地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传承思想道德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和认真解决的一个新问题。endprint

(三)价值多元化导致思想混乱

随着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生活和道德规范都始终面临着不断适应和转变的问题。那么,思想道德的传承者在面对这种价值观念嬗变的时候,如果不注意把握和引导,很容易使个人主义抬头甚至成为主流价值观,从而产生思想混乱,对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优秀思想道德传统形成严峻挑战,以至于不能立场鲜明、理性的传承优秀思想道德传统。

(四)利益格局转变导致思想匮乏

社会变革、体制转型,引起了一些人精神生活失重、社会心态失衡和日常行为失范。在所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情景下,利益与价值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事态,在这种情况下,传承者在传承思想道德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呈多层次、多样化以及相对化趋势,往往引起传承者的思想道德观念及行为的冲突和碰撞,从而在一些传承者中产生种种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失衡。因此,传承者应处理好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方能将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优化思想道德传承者素质的基本对策

中国共产党优秀思想道德所以成为我党精神家园特有的遗传方式和传导载体,最为直接的,是因为思想道德具有人类精神财富生产、积累、沿革和传导的载体性质。优秀思想道德承载着精神与时间同行,在时间中绵延不断地持续发展,不断丰满、建设着人类的精神家园。思想道德需要一代一代的传递,它不仅应当包括前一代人对后一代人的传,也包括后一代人对前代人思想的承。正如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的发展路线一样“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靠教育后代”[7]。因此,对思想道德传承者的培养便成了传承思想道德的重要问题。而面对当前社会情况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承者的素质问题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变成了传承思想道德的重中之重,江泽民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8]

(一)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交织着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以及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文化。多元文化给当代社会带来丰富精神资源的同时,也并存着一些矛盾和冲突。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传承者的传承思想道德重任,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宏观背景下,能否正确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传承思想道德的崭新课题。

传承者在这种具有多元文化的多元社会背景下,传承思想道德,必须要坚持主流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党的十七大报告曾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9]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各种思潮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政治信仰也随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传承者对马克思主义出现动摇的趋势,西方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就会乘虚而入,传承者出现信仰模糊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主导性信仰的下滑,导致传承者在传承思想道德体系中的断链,因此,要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性地位。马克思主义信仰融入传承者的主导信仰体系,有利于更好地传承思想道德。

(二)加强社会公德的公民教育,消解认识困惑

当前,随着国际交往的便捷和频繁,在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双重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对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承思想道德过程中的传承者更是面临此问题。而社会公德由于发挥着扬善惩恶的功能,通过否定、抑制或阻止一切有碍于或有害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来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社会公德的教育,有利于人们提升道德观念和自身的思想素质,更好的投身于道德实践,与思想道德的内涵达成内在统一。

对公民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致使全社会形成公德教育环境,使之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传承者的思想道德观念,由于社会公德的内涵与思想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传承者对社会公德和思想道德达到认同状态时,观念上的思想道德外化于实践,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的目的。传承者由于接受并认同社会公德教育,在认同的同时,传承者自身的认识困惑即会得到消解,更进一步强化思想道德观念,以至于主动、自觉地对思想道德进行传承,由同辈群体间的传承最终达成代际间的传承。

(三)建立舆论监督机制,澄清混乱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道德是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承者传承思想道德的过程中,面对当下的混乱思想,必须保持头脑的清醒。前不久,有人提出“为个人主义正名”,还有人说“抬头向钱看,低头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钱看”。这些与思想道德传统背道而驰的观念就不能不给传承者带来思想上的混乱。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时指出:“要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督导的作用。”舆论监督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从这一高度加深舆论监督在传承思想道德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增强舆论监督的有效性,提升传承者素质,推动思想道德传承服务。首先,要推进舆论监督的制度化,其次,要明确舆论监督的重点与对象,即传承者,以确保传承者更好地传承思想道德。

(四)强化自我修养,践履知行合一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传承者要强调自我修养。传承思想道德,仅有客观的传承环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讲究传承者的内心省察。客观上有吸引力难于奏效,只有主客观协调发展方可获得预期效果。因此,要做一个能够更好地推动思想道德传承发展的传承者,就必须强化自我修养,知行合一。endprint

首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承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修养就会迷失方向,甚至陷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泥淖。其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虚心向群众学习。实践是品德修养最根本的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人们的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的真理性标准。”[10]习近平在6月18号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提供坚强保证。”[11]优秀的思想道德,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先进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工人阶级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及创业精神,这一切在书本上是不能完全学到的,必须亲身参加社会实践。三是学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用先进人物鞭策和激励自己。传承者要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使自身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吸取力量,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自身财富,从而外化到行为中,身体力行地将思想道德进行弘扬与传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

〔2〕中国共产党思想道德建设史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5.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5〕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世界历史上的教训[N].人民日报,1964-07-14.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人民出版社,1999.2074.

〔7〕邓小平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1.

〔8〕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开幕[N].人民日报,1999-06-15.

〔9〕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0.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

〔1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N].人民日报,2013-06-19.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篇9

党的_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 十_一要求更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校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由教导处和少先队共同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确保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1、我校投入资金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在校园内,合理、充分利用校园的围墙、教学楼的外墙,走廊、课室墙壁和课室后面的黑板等作为《立德树人》《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国学经典》等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无处不在。

文化传承高二优秀 篇10

怀揣着无比的崇敬与满怀的憧憬之情,我来到了八达岭长城。极目远眺,满眼苍劲的浓绿。连绵不断的山峦一望无际,高低起伏,一直绵延到远方。万里长城犹如从天而降的苍龙,盘曲在郁郁葱葱的重峦叠嶂间。看不到头,也望不到尾。我不禁为它的雄伟潇洒,庄严矫健而赞叹。

刚踏上长城的第一步,我便感到了长城的坚固与力量,虽有些起伏不平,却不失庄严与气势。这让我很是惊讶,是什么使它拥有如此的魅力?

据记载,当年秦始皇召集近百万的劳动力,耗时近百年才得以完成此长城。那个时代,还没有先进的器械或工具,全凭这批被奴役、被压迫的人们用手一块一块地把砖砌城墙!心中不由得升起一阵悲悯之情。这工程之浩大,时间之长久,施工之艰巨实在是让人折服啊!

我轻轻地抚摸着墙面,一阵清凉滑过指尖——那是威严与庄重的象征。墙面由深青色的砖块整齐排列,没有一丝空隙。驻足,凝望,眼前的城墙渐渐消失不见……

一个身穿官服的官员,手里拿着结实粗壮的皮鞭,大声叫嚷着。数以万计的青壮年无一不是弯着腰,拼尽全力地干活。那官员,毫不留情地抽打着稍有的怠慢的人。而那些壮年们早已是伤痕累累,血迹斑斑。忽然,一个个子矮小的青年倒了下去,再也没能爬起来。周围的人早已见怪不怪,也许,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解脱。

经过漫长的岁月,长城终于完工。但虎视眈眈的匈奴开始进攻中原。面对匈奴气势汹汹的进攻,士兵们没有惧怕,而是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利用长城独特的地理优势,共同抵御外敌的侵略……

我凝望着斑驳的墙面,心中百感交集。

继续向上走,腿已是酸痛不已。我倚靠在城墙上,揩去额角的汗水。城墙两边长满了郁郁苍苍的绿树,它们犹如守边的士兵,挺直了身板,枝枝叶叶靠紧团结,仿佛在守卫着城墙,守卫着国家——纵使脚下是望不见底的深谷。

我振作精神,再次向山顶进发。山风轻抚过我的脸庞,轻柔而温和,给予我力量。

山巅近在眼前,蓦然回首,我已走过了漫漫的长城。

身后密密麻麻的人群还在不断地攀登着,向着他们所向往的顶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 语文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困境

语文课程应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此,无论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多有论述;同时,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也有重要强调。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更是将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问题推向了深入。基于以上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些年正以不同形式走入语文课程实践之中,诸如读经、国学教育、经典诵读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同时也以不同路径融入语文课程,诸如语文校本课程开发、选修课、课外活动以及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等。然而,从总体来看,当前语文课程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正遭遇了一系列的困境,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教材、课堂教学和评价等方面。如何突破这些困境,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

一、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困境与突破

1.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目标上的困境

在语文课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不可避免会受到语文课程本身目标的影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框架中,语文课程目标在总体上可以分为实用目标与文化目标两大类。然而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一直以来,人们似乎更重视实用目标,而视文化目标为从属地位,这一倾向在语文课程中由来已久。早在语文独立成科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就曾说道:“其中国文学一科,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宦科实用,但取理明辞达而止。”后继者如陈启天认为:语文课程的目的有“正目的”和“副目的”之分,其中“正目的”为“(1)要能说普通言语;(2)要能看现代应用文和略解粗浅美术文;(3)要能作现代应用文”。“副目的”为“(1)启发思想,锻炼心力;(2)要了解和应付人生和自然”[1]。叶圣陶先生也认为:学习国文即为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的学习,主要是养成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和习惯。因为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是语文课程的“专责”,其他课程则不直接承担这一任务。在当前,由于本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所出现的种种“泛人文、非语文、去语文”等现象,语文课程更是强化“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特点,甚至一度主张用语用观对语文课程进行重建。

语文课程目标的这一实际价值取向与当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观诉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当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明显的时代背景和针对性:其一,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正面临式微的危险;其二,科学技术发达虽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但人们却也日益沦为科学技术的附庸,精神生活越来越陷入荒芜。因此,当前我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必要认同,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育人。借用以上语文课程目标的分析框架,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在文化目标。这显然与语文课程目标尤其是与实际层面中的语文课程目标不一致。然而,语文课程目标对实用目标的倚重又势必造成人们在实用目标的视野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便被僭越而得不到有效实现。

2.突破路径:恢复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导向,是课程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欲实现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预定效果,应先明确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结合以上所述,应恢复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目标。

鉴于文选型语文教材之现实,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一篇篇选文来完成的,具体又主要是通过文言文这一文体来实现的[2]。因此,恢复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目标,可以进一步具体转化为厘清文言文教学的本体目标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语文界一直有一种主流观点——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这一取向主要源于上世纪初,因当时报纸杂志公文上的文字多为文言文所致。然而,当前文言文已经淡出了日常的言语交流,基本丧失了工具效用,其原有的教学目标取向理应进行重新定位。为此,应强化文言文教学的文化目标,即传承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本体地位,这诚如朱自清先生所主张:“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2]

值得说明的是,强化文言文教学的文化目标,进而强化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目标的本体地位,不会因此而失掉所谓的“语文味”,也不会导致语文课程实用目标的落空。事实上,不管强调语文课程的文化目标,还是其实用目标,这只是从认识层面而言。也就是说,出于认识的需要,人们会将语文课程的目标依次划分为文化目标和实用目标,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一体两面的密切关系,语文课程的文化目标和实用目标也是内在整合在一起的。不管实现其中的哪一类目标,另一类目标同样将会获益。

二、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困境与突破

1.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上的困境

鉴于语文课程主要借助文言选文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现实,基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视角,当前语文教材主要存在如下一些困境。

首先,从文言选文的数量与内容方面来看,数量整体较少,尤其是诸子散文。例如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2007年版),共选取了文言诗文61篇,其中,先秦10篇,两汉5篇,魏晋南北朝11篇,唐14篇,宋12篇,元、明6篇,清3篇[3]。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材在文言选文的数量与内容方面,相对于外延极为宽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诸子散文,数量整体都较少,尤其是诸子散文。

其次,从文言选文编排方面来看,破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必要的系统性。当前语文教材通常的做法是:其一,按照一定的主题将现代文和文言文混编在一个单元之内,如现行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便包括了如下一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伤仲永》。其二,将不同朝代的文言文如古诗词和古代散文等进行混编。如现行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便选入了以下几篇文言文:《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但是,这两种单元组合方式,都破坏了文言文中各文体本身的系统性,也无法在各选文所蕴涵的传统文化间建立有机联系,最终将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2.突破路径:编制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单独教材

教材是课程目标的直接体现,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凭借。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要借助语文教材来实现。为建立传统文化学习的必要系统,可单独编制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

首先,在数量上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选文,包括古诗、词、文等,鉴于我国当前语文教材的选文现状,尤其要增加诸子散文的篇目数量。增加的思路可以国内某一版本语文教材为基础,同时参照一些有代表性的文选。以散文为例,可以人教版的初中、高中《语文》课本为基础,参照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古文鉴赏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古文鉴赏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文观止新编》、学林出版社的《中华古文观止》、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国学名篇鉴赏辞典》等。要注意的是,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丰富性,相关的教材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篇目,而应进行必要的精选。因此,应选择我国古代一些顶尖的思想家、文学家的作品。

其次,在以上基础上,在教材的编排方式方面,应努力构建其必要的系统性。在形式上可单编相应的教材。叶圣陶先生曾主张将文言课本单独编写。为此,他分别编写了《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乙种]》,其中乙种共三册专选文言。在内容方面可构建相应的系统和整体。关于此,可从《纲要》中得到启示,《纲要》曾对从小学到高中各个不同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目标进行了要求,如小学低年级要“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高年级要“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初中阶段要“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高中阶段要“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等等。这启示我们:在不同学段可围绕文言文的某一(些)具体文体集中选文,并形成一个相对有机的整体。

三、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困境与突破

1.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上的困境

当前,语文课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常陷入一系列的困境之中,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在教学目标上一味求全,即在一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既想实现文化目标,又想实现实用目标,通常的做法为:朗读课文——翻译全文、讲解字词句——揭示主题——分析艺术特点——背诵(课堂没有时间则留待课后完成)。这样,似乎既从文化目标方面学习了该文,又从实用目标方面学习了该文。然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下,又因语文课程实用目标的“强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往往成为实用目标的附庸。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被“隐性化”,即文言文往往成为语文课程的“显性”内容,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则成为隐藏于文言文之中的“隐性”内容。这样,古汉语被置于主观追求的位置,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却被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客观结果。这势必使得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变得随意而缺乏必要的自觉,进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落实。

再次,在教学方法方面简易机械,一度以读、背、讲、记为主,即朗读、背诵、翻译全文和讲明全文的思想主旨、记住该文的主题思想。这导致学习传统文化的纯接受性,以致忽视了对传承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应有体验。

2.突破路径:构建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课型

课堂教学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基于以上困境,应构建专门的语文课型。

课型指的是课的类型或模型,即“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4]。每一种课型承担着某一特定的教学任务,代表着一种具有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结构和进程。因此,课型的划分和运用,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型,涉及到“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三个基本问题。

“为什么教”涉及到的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根据以上所述,应实现文言文教学目标从“全”到“专”的转化,将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还原至传承传统文化之上,在一堂课中,努力教出文言文所蕴含的文化味,且超越学生一般的通识性理解。如《爱莲说》一文,可将深入理解、领会该文所蕴含的“莲”文化为主要教学目标。

“教什么”涉及到的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即努力开发文言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作为课堂的显性教学内容。以《爱莲说》一文为例说明,可努力开发“莲”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以及“菊文化”、“牡丹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家、儒家思想等教学内容。

“怎样教”涉及到的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即围绕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把握,在教学方法方面应突破以往文言文教学中简单的读写讲记之方法,强调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切己体验。

综合以上思路,针对《爱莲说》一文,便可围绕如下课堂进程设计相应的课型:第一,在疏通该文的字词基础上读懂全文;第二,让学生适度、适量、适时地理解该文“莲”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以及“菊文化”、“牡丹文化”中的道家和儒家思想;第三,进一步体会作者周敦颐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之情感,进而领会作者为什么不赞颂“菊”、“牡丹”或其他花,而只赞颂“莲”。

四、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困境与突破

1.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评价上的困境

在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评价上,主要存在如下困境。

首先,在评价类型上,对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更多的是体现在平时的一些考核、测评之中,中考和高考对此的直接关注则不多。就我国教育实情来看,这一缺陷将导致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际操作层面不够重视,甚至流于形式。

其次,在评价内容和重点上,对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以实用目标为主要标准。相关语文课程标准在涉及文言文这一文体的教学时,仍以实用目标为主要取向。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就曾说道:“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曾说道:“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体体现在平时的相关考核、测评中,主要以背诵和默写为主。在中考和高考的相关题型之中,对文言知识、对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的考查也远高于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体验。这实际上导致文言文教学的评价走向实用化之中,从而缺失了传统文化学习的基本特征。

2.突破路径:实现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评价

课程评价因具有导向、监督、激励、鉴定等功能,所以是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应实现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评价。

首先,正如《纲要》中所建议的那样:“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不是将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误入到为考试服务的功利主义道路之上,而是在尊重我国当前教育实情的前提下合理地发挥中考和高考的积极作用。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当前传统文化在语文高考中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北京、上海等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英语降分后其所降分数分给了语文,而且还更进一步明确指出了就是将分数转移给所增加的“传统文化考试内容”部分。此外,近期公布的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中,全国25个省高考要统一命题,并且增加分数后的语文考试,正在研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5]。

其次,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评价的深入理解和体验之维度。基于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目标在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以此实现学生的人格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应致力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体验。要注意的是,近两年语文高考虽然一改以往考试中停留于背诵(默写)之境遇,增加了“理解”,如2014年全国卷Ⅰ中的某题:“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然而,这种“理解”仍是以追求文本的客观意义为宗旨,它只是用一种“理解性记忆”取代了以往的“机械记忆”,并未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体验。因此,仍需要努力在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对其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1] 陈启天.中学的国文问题[D]//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 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叶黎明.语文教科书中传统经典的文化重构[J].语文建设,2012(7-8).

[4]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5] 李文姬.国学文化有望引入高考高中生将通篇学习道德经.[EB/0L].2015-03-30.http://news.qq.com/a/20150330/045750.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篇12

一个地区的文化精神, 是指该地区文化古往今来最基本的特征 (亦称文化定势, 或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 。它不仅是指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 更是指该地区的历史渊源、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与其它文化相比, 盐丹文化精神卓然瞩目, 特色鲜明。彭水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厚重。隋开皇十三年 (公元593年) 置县, 开元二十一年 (公元733年) 置黔中道, 是时为道、州、县三级治所所在地。1949年11月20日, 县人民政府成立。1984年, 成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是重庆市唯一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而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历史的征途中,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盐丹文化”及其精神。

一、盐丹文化

早在上古时代, 我们的祖先就在今郁山发现了天然盐泉--飞水井, 并开始加温煎盐。《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 咸鸟生乘釐, 乘釐生后照, 后照是始为巴人 (据查证, 巴族大约起源于伏羲氏第四代子孙) 。”“后灶”, 当为“后照”之讹, 为巴人开发郁山盐业的遗迹。郁山有“后灶”, 为产盐地之一。

宋人王存在《元丰九域志》把郁山称为玉山, 郁和玉古音相同, 都与盐的苗人读音相近。郁山即盐山, 发源于湖北, 流入沅江的酉水, 即运盐的水道。鄂西的盐水 (清江) 和郁江, 都是郁盐外运的水路。

丹砂, 为提炼水银 (汞) 的矿产品。上古时, 在以涪陵 (今郁山) 为中心的地区所产的丹砂, 就被人类利用了。《逸周书》载, “成周之会……卜人以丹砂”。涪陵的卜 (濮) 人, 把它作为地方特产, 向周王朝进贡。《图经》说, “丹砂出自符陵 (涪陵) 山谷中”。

后来, 人们沿武陵山脉向东, 在黔江 (东汉时因盛产丹砂, 从涪陵划出去, 另立丹兴县) 、酉阳、直到辰州 (今沅陵) 及铜仁;向南在沿河、务川等地, 都发现丹砂矿藏, 于是大量开采, 使之成为产业。

乌江水道, 为黔中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黔中道的官员及朝贡人员来往、食盐外销, 丹砂外运, 都取此路。为适应乌江水急浪大的特点, 还创造了独特的大型歪尾木船, 开凿了石壁上的纤道, 木船上行和过滩时, 用人力吼着号子拉纤, 形成独特的乌江文化景观。

我校地处渝鄂边区重镇连湖镇。东接黔江区, 西临石柱县, 北靠湖北利川市, 地处彭水最北端, 学区位于盐丹文化核心区位置, 辖一镇两乡 (十三个村两个居委) , 其学区人口5万人, 幅员186平方千米, 常年初中在校学生应在3000人左右, 因此, 应该以盐丹文化作为校园特色文化的厚重底蕴, 并就此发扬光大。

二、教育应传承优秀的文化精神

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 我们如何利用“盐丹文化”资源, 不断推陈出新, 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就是要传承“盐丹文化”精神, 不断推动教育教学跃上新台阶。

第一“盐丹文化”一个重要的文化精神是具有豁达的开放性。学校着力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校园和谐。它有如这里的山河一样的包容百川, 汇纳细流, 胸襟开阔, 吞吐自如。于是, 我们提出开门办学的思想:即老师走下讲台关爱学生, 家长走进校园扶养子女。这个话题不是空洞的东西, 我们将分班级由班主任任组长, 把所有老师分成若干个组, 具体到走读的学生家庭去关心我们的学生在家做些什么?去具体指导学生在校园外的成长, 把赏识教育落在实处, 老师们走出去要以鼓励学生为主, 不要一去就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 如果我们去与家长和学生都交上了朋友, 这个学生的工作, 你就“做到家”了。

同时, 我们随时欢迎家长走进我们的课堂, 亲自感受我们的教学过程, 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如何利用家长的问题, 具体实施按三步走:第一步以学生家长中从事教育工作的为主, 通过他们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第二步是以各级代表 (党代表、人大代表、村干部代表等) 和社会贤达为主, 主要解决学区内整体社会风气, 逐步形成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第三步是以专家和领导为重点, 他们进来品评我们的课堂, 以此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提档升级。当然, 老师们也可以进入每一个老师的课堂进行听课, 相互交流学习, 构建和谐校园。

第二, “盐丹文化”另一个文化精神是伟大的实践性。“教改课改, 教育改出新天地;活学活用, 让你活得更精彩”。我们要做的是拆除讲台, 砍掉讲桌, 让师生教学互动起来, 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能再让课堂以教师为主, 不能再让学生呆板的、被动的学习, 我们要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 让学生有成功感, 要激励学生顽强拼搏, 锐意进取, 要培养学生学习上的悟性, 要学生激扬青春, 放飞梦想, 不断成才。

上一篇:短期培训下一篇:关于学校发生的事400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