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林业工作总结(推荐5篇)
“十二五”时期,我县林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宁远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改革创新,克难攻坚,实现了林业持续稳定发展,林业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目标,“十二五”是宁远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建设发展速度最快、投入最多、质量效益最好的时期。
(一)造林绿化增量提质
一是工程造林稳步推进。“十二五”时期,全县共完成造林33.69万亩,其中长防林工程造林1.74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1.15万亩,坡耕地造林0.2万亩,油茶新造5.77万亩,石漠化治理造林1.61万亩,优材更替造林0.6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6.43万亩。新建花卉苗木基地6个、面积 万亩,全县花卉苗木基地面积达1.2万亩。
二是大户造林异军突起。全县共培育500亩以上的大户、企业69户,造林面积达4.45万亩,大户、企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造林主力军。
三是秀美村庄建设方兴未艾。全县有687个村开展了秀美村庄创建工作,已达标村419个,其中示范村20个。
四是绿色通道强力推进。全县完成绿色通道建设225公里,占任务的100%。
五是义务植树高潮迭出。“十二五”参加义务植树达258.5万人次,尽责率达到95.39%,共完成义务植树887.5 1 万株。
六是创森攻坚取得突破。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五大建设内容40项指标,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所有指标全部达标,顺利通过了国家林业局验收评估。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等一系列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全县林业用地部面积达到266.89万亩,与“十一五”期未相比净增8.1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164.71万亩,净增17.4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4.2%提高到60.2%,上升了6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由385.13万立方米提高到427.26万立方米,净增长42.13万立方米。森林固碳、制氧、储能、蓄水、保土保肥等功能大大增强,林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产业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林业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林油、林板、林化、林药、毛竹、家具、森林食品、林下经济、森林生态旅游和花卉苗木产业形成了支柱产业,林业产业总产值大幅提高。2015年全县林业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25.3亿元,为“十二五”计划指标的102%。2013、2014年我县被授予“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
二是林业招商引资和品牌创新成效显著,共引进中粮集团等企业、公司23个,引进资金 万元。到2015年未,全县市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3家,产值超亿元,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
三是森林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2015年宁远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嶷山风景名胜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旅游业接待旅客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万元,其中门票收入 万元,带动相关产值 万元。九嶷山风景名胜区获“全国文明单位”。
四是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迅速,预计至2015年底,全县花卉苗木面积达到1.5万亩,年销售收入超过1.2亿元,红豆杉、楠木育苗在全省苗木市场具有话语权。
林业产业不断壮大,林下经济蓬勃发展,林业经济社会功能日益增强,已逐步成为宁远县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
(三)资源管理不断加强
一是森林资源管理日趋规范。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特别是2015年宁远县在全县实行全面封山育林、限伐、禁伐工作,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主体功能区规划逐步落实,征占用林地管理进一步加强,审核审批程序得到进一步完善,层级管理得到强化并实施了林地定额管理制度,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是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大。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灾害发生率和成灾率均控制地较低水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初具规模,全面开展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疫情信息日报工作。
三是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宁远九嶷山自然保护区 3 于2013年底成功申报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远九嶷湖正在申报国家湿地公园。全县自然保护区达15.3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至2015年未,全县湿地保护面积达3.22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60%,目前正在申报九嶷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合理的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网络,有效地保护了我县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独特的生态系统。
(四)林业改革稳步推进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林业改革稳步推进。至2015年底,全县集体林地明晰产权现场核实率达到98%以上,林权发证率达到75%,山林纠纷调处率达到70%以上。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配套改革稳步推进,解决了一批困扰林业发展的难题。林木采伐管理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实施了“林木采伐指标入村到户工程”,对采伐指标实行“阳光分配”,释放了改革红利,让林农对采伐有了稳定的预期,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更加科学合理。国有林场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全县国有林场完成了定性定编、纳入财政预算和社会保障等主体改革任务,国有林场经营面积逐步扩大。
(五)惠林政策全面落实
一是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不断完善。全县35.65万亩国家公益林和36.13万亩省级公益林全部纳入财政补偿范围,每年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补偿资金1000余万元。其中集体林补偿资金,除政策规定工作经费外,全部打卡发放到林农手中。
二是林业税费政策得到重大调整。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由原来销售价的20%统一调减到10%,每年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 万元。林业部门的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效地改决了林业部门“收费养人”的问题。
三是争取成品油补贴和贫困林场补助资金 万元,有效缓解了这有林场、苗圃资金瓶颈和经济困难。
四是争取林业贴息贷款中央财政资金 万元,主要使用在造林大户、企业办基地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和作用,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
五是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得到提升。2012年设立了林权交易中心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十二五”期间共办理林地及资源流转187起,金额8700万元。
今天, 北方蚕业经济技术协作区第20届年会暨中国蚕业信息网工作会议在美丽古城西安召开, 我受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领导的委托向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 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会议主办方要我在会上讲讲, 我想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 应该通过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十一五”我国蚕桑生产在振荡中发展
“十一五”期间, 我国蚕桑生产经历了大幅振荡后恢复发展。全国桑园面积由从2005年的77.53万hm2 (1163万亩) 扩大到2007年的96.07万hm2 (1441万亩) 再下降到2009年78万hm2 (1170万亩) 后, 2010年恢复至80.73万hm2 (1211万亩) ;发种量由2005年1727万张扩大到2007年的2163万张再减少到2009年的1436万张后, 2010年恢复至1576万张;产茧量由2005年的60.8万t增加到2007年的78.2万t再下降到2009年的55.5万t后, 2010年恢复至61.6万t;蚕茧价格从2005年的978元/50 kg上升到2006年的1244元/50kg再下跌至2008年的817元/50kg后, 再上涨至2010年的1544元/50kg。5年里前两年是盲目扩张造成产量大幅增加, 后两年是大幅减产迫使工业抬价抢购, 价格和产量相继恢复上升。回顾这5年, 有些经验教训值得吸取。
(一) 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造成茧贱伤农
由于“十五”期末国内外茧丝绸市场好转, 加上“十一五”期初商务部提出实施“东桑西移”工程, 误导全国盲目扩大蚕桑生产规模, 使2007年全国桑园面积和蚕茧总产量分别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的1995年, 桑园面积达到96.07万hm2 (1441万亩) , 比上年增加5.29万hm2 (79.3万亩) , 增长5.8%。西部地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8个省 (区) 桑园面积同比增加8.3%, 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6省桑园面积同比增加9.2%, 东部地区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4省桑园面积与上年持平。蚕茧总产量79.2万t, 比上年增加4.5万t, 增长6.1%。其中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8个省 (区) 产量增长12%, 尤其是广西自治区产量由2000年的3万t增加到2007年的20.5万t, 占全国总产量的1/4。全国亩桑产茧量也呈上升趋势, 到2007年平均达到55 kg/667m2, 为历史最高;广西、广东出现了每667 m2桑园产桑量3500kg、产茧量超250 kg的高产典型。
但是, 在取得来之不易的连续4年持续增产好形势的时候, 2007年蚕茧价格大幅下跌, 平均收购价格同比下降35%左右, 其中春茧和夏秋茧同比均价分别下降19.2%和40%, 江苏、浙江、广西、安徽等重点省的秋茧收购价降幅均超过40%。因此导致全国蚕桑生产连续两年下滑, 而且是1995年后下滑最为严重的。2008年全国桑园面积81.93万hm2 (1229万亩) , 同比减少14.7%;产茧量65.7万t, 同比减产17%左右, 其中浙江减产35%、江苏和四川减产20%、广西减产12.6%。2009年桑园面积继续下降到78万hm2 (1170万亩) , 同比减少5%;产茧量55.5万t, 同比减产15.5%。两年面积减少18.07万hm2 (271万亩) , 减18.8%;产茧量减少23.7万t, 减29.9%。蚕农收入由2006年的160亿元下降到2008年的111亿元, 减少49亿元, 减30.6%。那时我下乡调研看到许多蚕农伤心流泪心情也十分沉重。
(二) 从紧安排生产蚕农收入不断增加
由于连续两年大幅度减产, 丝绸工业原料严重不足, 2009年秋期各地出现抬价抢购蚕茧, 使这年全国蚕桑生产出现减产增收的尴尬局面。全国桑园面积减少了4.8%、发种量减少了18.6%、产茧量减少了15.5%, 但产茧收入恢复到120亿元, 比上年增加8.5亿元, 增7.6%。根据这种情况, 担心一些地方再次出现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2010年3月农业部下发了《稳定发展蚕桑生产的指导意见》, 较好地引导了各地保持桑园面积和养蚕规模的相对稳定, 使桑园面积略有增加, 发种量、产茧量和蚕茧收入等指标全面增长。桑园面积恢复到80.67万hm2 (1210万亩) , 同比增加2.2%;发种量1576万张, 同比增加9.8%;产茧量61.6万t, 同比增加10.7%;除河南、山东、浙江略有减产外, 其他省 (区、市) 均增产, 广西增产4.1万t、增23.8%, 云南增产5000 t、增14.3%, 广东增产3600 t、增10.1%, 山西增产2170 t、增58.3%。由于茧价一路走高, 蚕农生产积极性高涨, 加强了桑园和蚕室管理, 单产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全国平均每张蚕种产茧量39.1 kg, 同比提高7.7%;每667 m2桑园产茧量50.9 kg, 同比提高8.3%。
由于连续两年茧价大降带动两年大幅减产, 丝绸工业原料严重不足, 使2010年茧价不断攀升, 养蚕收入大幅增加。全国加权平均的统茧价格1544元/50 kg, 同比增加469元, 增43.6%, 其中夏秋期价格1574元/50 kg, 比春期高58元。江苏和山东由于蚕茧质量最好, 卖价最高, 全省平均每50 kg分别为1839元和1864元, 高出全国均价19.1%和20.7%, 甚至有的地方卖到2100元/50 kg。产量增加, 茧价大幅上涨, 带来蚕农收入普遍增加。全国蚕茧总收入191.1亿元, 同比增加70.9亿元, 增59%, 创历史最好水平。增收较多的有:广西蚕茧总收入66.3亿元, 同比增加28.1亿元, 增73.4%;江苏28.5亿元, 增收10.3亿元, 增57.1%;四川19.2亿元, 增收6.3亿元, 增48.4%;浙江18.7亿元, 增收5.7亿元, 增44.1%。
(三) 蚕种生产不能背离市场
前几年, 由于茧价大幅下降导致蚕茧生产急剧下滑, 使蚕种生产经营也很不景气。全国蚕种发种量和生产量自2007年分别达到2100多万张, 与蚕桑生产命运一样连续大幅下滑了两年。2008、2009两年不仅蚕种价格下降了50%左右, 而且还因产量过剩销毁蚕种600多万张,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 除了个别省蚕桑生产主管部门经过积极争取、由省财政予以补偿外, 大多数省 (区、市) 都是蚕种生产企业自己蒙受损失, 导致全国蚕种生产经营亏损十分严重。
去年, 由于蚕桑生产出现良好转机, 蚕种供不应求, 不仅前年生产的1300万张蚕种销售一空, 去年春期各地加制蚕种, 使全国发种量达到1600多万张, 比前年1432万张增加近200万张, 增14%。蚕种产量达到1495万张, 同比增加9%。分地区看, 长江流域蚕区和山东蚕区因9月中下旬持续高温影响秋期蚕种减产, 全年蚕种产量略有减少;广西、广东、云南夏秋季气候正常, 加上茧价刺激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 全年蚕种增产均在20%-35%之间。
二、“十二五”我国蚕桑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第一年, 全国春蚕生产, 在去年大幅度增产增收的基础上, 又喜获丰收, 桑园面积基本稳定, 发种量稍有增加, 产茧量增加一成, 蚕农售茧收入增加四成。据18个桑蚕主产省 (区、市) 农业部门蚕桑主管处 (站) 统计上报汇总, 全国桑园面积82.07万hm2 (1231万亩) , 同比增加1.9%;发种量651万张, 同比增加7.7%;产茧量25.95万吨, 同比增加4.3%。各省 (区、市) 积极响应农业部提出的“稳定桑园面积、控制养蚕规模、努力提高单产、品质和效益”的发展蚕桑生产指导方针, 基本稳定桑园面积, 努力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和提高效益, 进一步增加蚕农收入。产茧量有11个省 (区、市) 增产、7个省减产, 增产较多的有:广西增产9180 t、达到95000 t, 云南增产3212 t、达到8312 t, 广东增产2800 t、达到23600 t, 浙江增产2484 t、达到31815 t, 四川增产1500 t、达到22500 t。减产较多的有:江苏减产4525 t、陕西减产2700 t、湖北减产1700 t、山东减产900 t, 减产的主要原因:一是低温干旱造成桑树发叶晚、发种少、蚕生长不足, 二是农药污染桑叶造成蚕中毒死亡或不结茧。
由于前两年蚕茧供不应求, 国内外茧丝市场价格持续走高, 特别是生丝价格今年五月创历史新高, 最高达到45万元/t, 带动了春茧价格上升, 全国鲜茧收购价格加权平均达到2045元/50 kg, 同比增加524元/50 kg, 增34.4%;全国蚕农售茧收入106.2亿元, 同比增加30.9亿元, 增41.2%。春蚕统茧均价各地都比较高, 最高的山东和山西均达到2400元/50 kg, 涨价幅度分别为33.3%和37.1%;广西、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5个产茧大省 (区) , 茧价分别为2050元/50 kg、2400元/50 kg、2380元/50 kg、1750元/50 kg、1700元/50 kg, 涨价幅度均在30%~45%之间。春茧收入增加较多的有广西增加13.18亿元、浙江增加4.6亿元、广东增加3.2亿元, 增加幅度均在51%~65%之间。
但是, 根据历史情况和当前形势分析, 今后五年我国蚕桑生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一) 茧丝市场不稳定
由于过去5年来、甚至10多年来丝绸工业技术进步不明显, 丝绸制品花色老套、式样陈旧、抗皱性差, 真丝绸成品市场实际在萎缩, 近年来消耗茧丝的主要是一哄而起发展起来的丝棉被加工, 所以一减一加保持了茧丝销量基本稳定, 但是茧丝价格不仅受蚕桑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技术的影响, 还受国内外茧丝绸市场供求甚至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再加上蚕桑产业规模较小, 茧丝产品极易被一些商家利用炒作, 使价格忽高忽低, 进一步加大茧丝产销波动。在这种状态下, 茧丝价格自2009年下半年出现回升、去年下半年飙升到今年5月, 六月下旬生丝市场价格开始明显回落, 每吨生丝中准价由40万元下降到36万元左右, 最近跌到了30~33万元之间, 如果我们夏秋期生产养蚕规模再明显扩大、气候有利增产的话, 生丝价格将有可能跌破30万元, 那将会导致秋茧收购价格大幅下降。
(二) 生产盲目性仍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蚕茧产量与价格的频繁波动, 成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特别是1994-1996年和2007-2009年两次大的下跌, 蚕茧产量分别下降40.15%和29.50%, 蚕茧价格分别下降28.84%和34.32%。从近20年的情况来看, 我国蚕茧产量与价格波动的频率很高, 波动幅度变大, 波动周期拉长。蚕茧产量与价格的频繁大幅波动, 加大了蚕桑生产的不稳定性, 使得蚕农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大的市场风险。种桑养蚕的收益不稳定, 加上工业化与城市化后蚕业生产成本的上升, 从事蚕桑生产的比较优势趋于下降, 尤其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蚕桑主产省, 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结果导致蚕桑衰退与转移。但是我们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仍然停留在对茧丝市场只看过去、不看当前、更不重视分析未来走势。今年6月份以来茧丝价格已经回落, 但我们有些主产区夏秋期还在增加发种量, 如果中晚秋发种量不遏止, 预计今年夏秋期全国发种量可能达到1100万张左右, 同比增15%。在发种量大大增加的情况下, 气候和生产环境也正常, 那么秋茧增产幅度过大将导致茧价进一步下降。
(三) 生产条件落后
目前我国蚕业生产的实际状况与概念上的现代农业相比, 仍有相当距离, 主要是经营规模小, 生产方式落后, 生产效率低下, 尚未从根本上摆脱小农经济的传统模式, 蚕业生产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蚕种场设施老化严重, 社会负担沉重, 人均年制种量不到1000张蚕种, 生产效率低, 家蚕微粒子疫病的威胁尚未根本消除;生产基础条件与技术装备仍较原始落后, 绝大多数蚕区的桑园没有排灌设施, 也没有小蚕共育设施, 蚕室、蔟室也十分简陋, 多利用现有民房, 缺少加温、排湿设施;蚕桑和蚕种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 基本上没有专用的机械设备, 劳动强度大, 技术环节多, 劳动效率低, 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青壮年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生产方式, 从而导致后继乏人。
(四) 科技进步缓慢
改革开放初期, 蚕业生产实用技术的进步与推广曾经出现过一个高潮, 有力地推动了蚕桑生产的发展, 然而近一二十年来蚕业实用生产技术的进步十分缓慢。蚕业技术领域, 高精尖技术方面, 研究队伍强大、研究经费多, 科研成果多, 而且走在世界领先地位;但实用、适用技术开发及推广方面, 研究人员少, 研究经费不足, 研究成果少, 进展缓慢, 甚至有倒退, 如一些提高蚕茧质量的技术, 由于粗放式经营、蚕茧收购时没有执行按质论价而被弃之不用。另一些精细技术, 由于蚕、桑品种的改善, 蚕农不重技术也能养蚕, 也没有什么进展。与此同时, “一刀切”式的科研、教育体制改革, 使蚕桑科研、教育滑坡严重。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被下放到江苏科技大学, 一些省 (区、市) 也效仿将蚕业研究所划归医学院或地市管理, 甚至撤销蚕桑科研机构, 造成人才流失很多, 加上经费不足使近10多年蚕桑科研没有产生大的应用成果;蚕桑高等专业教育从10个大学减到4个, 每年实际招生由1000多人减少到不足100人, 蚕桑中等专业教育更是聊聊无几。 (按照我的统计数据, 20年来, 我国亩桑产茧量和盒种产茧量总是不断提高的, 尽管有的年份有所下降, 如2009年)
(五) 生产环境恶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蚕桑生产环境越来越差, 工业废气、农药污染桑叶, 造成蚕中毒死亡或不结茧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重, 江苏省今年因此发生不结茧问题的春蚕8万张左右, 占全省饲养量近10%, 平均张种损失率近50%, 蚕农直接经济损失6400万元左右;山东省单县、高青、肥城、惠民、岱岳、利津、广饶及东营区等8个县 (市、区) 的春蚕中毒数量达37378张, 占饲养量的51%, 其中绝产18986张, 占26%;直接经济损失近6000万元, 受害最重的单县2万多张春蚕, 有16000张受害, 其中8000张绝产, 直接经济损失达2500万元以上。西部新兴蚕区在生产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导致蚕病害加重, 蚕业生产环境趋于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三、积极应对, 争取我国蚕桑生产平稳发展
根据“十一五”的经验教训, 结合对“十二五”面临形势的分析, 我们要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 争取我国蚕桑生产持续平稳发展。最近与国家茧丝办会商, “十二五”期间蚕桑生产要严格遵循以市场为导向, 认真贯彻落实“稳定桑园面积、控制养蚕规模、努力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蚕桑生产指导方针, 切实控制每年蚕茧总产量在60~65万t以内。这样既照顾工业需要也照顾蚕农利益, 可以使丝 (绵) 总产量保持12万t左右、蚕茧收入200亿元左右。为此, 借今天这个机会对当前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 要适度控制生产规模。
前有所述, “十一五”的教训是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茧贱伤农, 经验是适度控制生产规模促使茧价合理上扬。因此, “十二五”要根据国内外茧丝绸市场的走势, 及时分析判断, 继续适度控制蚕桑生产和蚕种生产规模, 巩固壮大卖方市场, 力争蚕茧价格和蚕种价格稳定提高、蚕农和蚕种企业收入不断增加。根据对今后一段时期茧丝绸市场走势的分析, 全国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分别控制在80~83.3万hm2 (1200~1250万亩) 、1500~1700万张比较合适, 也就是“十一五”的平均水平。
(二) 要努力提高生产水平。
全国蚕茧生产水平虽然2007年创历史最高每667 m2桑园达到55 kg, 但2010年降到了50 kg, 蚕茧质量有的指标也因为技术推广应用退步, 而出现下降。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 帮助健全各级蚕桑技术推广体系, 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 把蚕桑生产的各项先进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 尽快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同时还要加强蚕茧市场预测和信息服务, 帮助蚕农避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三) 要保护生产环境和及时防控病虫害。
针对近年来蚕桑生产环境不断恶化, 一方面我们要求有关部门对本系统开展有害蚕桑的生产活动时要严加管理、先征求意见后实施;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内部也要采取措施, 比如提前发文告知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何时养蚕、防治农药、废气污染桑叶, 使他们避开养蚕时间用药或选择风向用药。近年来蚕桑常见病虫害种类增多、发生和为害频繁、造成损失越来越严重。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及时防控蚕桑病虫害。要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 特别是要积极组织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 加快推广灯光诱杀害虫。对于预防蚕微粒子病时刻不能放松, 特别是带毒率较高的两广蚕区, 对制种的原蚕区防控微粒子病问题要高度重视, 要争取把逐年升高的带毒合格率尽快转化成无毒合格率。
(四) 要争取政策改善生产条件。
改善蚕桑生产条件需要政策扶持, 除了中央层面的我们不断争取外, 地方的需要大家争取。一是要将发展粮棉油生产的惠农政策同样用于蚕桑生产;二是要扶持本地区蚕种场危房改造;三是要在主产县市投资改善桑园和蚕室条件, 提高桑叶和蚕茧生产水平;四是要建立优质茧高产高效示范区, 通过推广良种和先进的栽培、饲养技术, 以及开展桑树、桑园和蚕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 促使我国蚕桑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五) 要大力开展桑园多种经营和蚕桑综合利用。
据调查测算, 全国年产鲜蚕茧60万t, 可产生12万t茧丝、48万t鲜蚕蛹、180万t桑枝条、60万t桑椹、90万t蚕粪、81万t残桑。另外, 桑园还可以多种经营, 既可以养鸡, 还可以利用桑树行距很宽, 在秋末到早春不养蚕的五个月套种蔬菜等经济作物。从资源利用角度来说, 人们常年关注的茧丝实际上只利用了整个蚕桑生物资源的3%, 而其他的97%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更谈不上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 有的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 甚至成为废弃物污染环境。蚕桑产区的各级生产主管部门应根据现有的技术成果, 加快在蚕桑生产上推广应用。要抓紧总结、交流在开展桑园多种经营和桑、蚕、茧综合利用的经验, 在不断提高栽桑养蚕生产水平的同时, 大力发展桑园多种经营和桑、蚕、茧等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在丰富农产品上市的同时, 增加蚕桑生产效益, 提高蚕农收入。
(六) 要努力提高蚕种场生产经营效益。
司里对此很重视, 今年组织开展了全国蚕种场生产经营状况调研。在大家的重视和帮助下, 材料基本都来了, 我们将抓紧汇总、研究, 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各地重视对本地区蚕种场的指导, 帮助他们努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按照区教育局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抓好校本研培,梯次培养打造名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以深入开展“学本式成长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抓好教学监控;以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夯实基础,突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为主阵地,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突出教育创新。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好校本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名师,提升教师素养。
1.加强名师队伍建设
根据校情,我们制定了全镇名师评选标准。通过教师自主申报,学校评审小组考核评选,确定了校级名师培养对象。数学名师:王明霞、吕凡、李丹、朱丹、刘燕、李芳、宫玺。语文名师:张春赢、任卫平、马春红、于海凤、高秀琴、邢学艳、宁文娟、彭影。小学科名师:科学:曹仁发。英语:王超。思品:刘艳伟。体育:王义、郑宏龙。并建立名师成长档案。要求培养对象认真进行自我分析,通过制定五年发展规划,为自己的成长找准方向,寻求主动发展。培养名师的方式主要是采用自主研修与学校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学校要继续采用“研培结合”的培训原则。扎实做好“自主学、学校导、走出去、请进来、接对子、搭平台”的培养途径。为了提升名师培养对象的理论水平,我们要求,每周记录一次读书心得体会。
2.扎实做好校本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教师培训工作。一是要面向全员,二是要分层培训,三是要突出名师的培养,四是要注重综合素养提升。
1.加强每周三业务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做到学以致用;充分利用好“牡丹江教育云空间”的学习资源。
2.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上级要求的各种类培训工作。
3.有效开展“名师培养”活动,组织好“名师训练营”加快教师素质的提高。
4.有效利用好“教师结队子”,校领导一对一帮扶,加快非骨干教师及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共组织业务学习11次。其中进行教育信息化培训2次。我们积极参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的各类教研、培训活动。外派学习32人次。通过“教师结对子”,实现共同提高。教师共结对子15对。领导帮扶结对子5对。实现了教师队伍的梯次成长。
三、有序开展“三级教研”,深入开展“学本式成长课堂”研究。1.在开展“学本式成长课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定《“学本式成长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使其更具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常态课中,能真正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2.有主题的开展好“三级教研”。
有计划、有组织、有主题、有梯次的进行 “三级”教研活动,同时,跟进做好评课、议课活动,让“学本式成长课堂”教学研究更 深入。进一步加强镇域内学校的课堂交流活动,把教师会教,学生会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标准要求落实到位,为名师成长搭建平台。
三月份小组教研,共评出9节优质课。逯艳丽、李芳、马春红、卢春梅、高秀琴、邢学艳、王义、侯阳、曹仁发。四月份,校级教研。其中特等奖高秀琴,卢春梅。一等奖:马春红、邢学艳、侯阳、王义、逯艳丽、曹仁发。五月份镇级教研,特等奖:高秀琴、彭影,一等奖:宁文娟、卢春梅、邵洪艳、邓丽娜。另外,六月份,全镇进行了四十岁以下教师的演讲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获得特等奖的是:姜娜。朗读比赛获得特等奖的是:文丽、刘燕、邢学艳。
3.鼓励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的各项教研、竞赛活动。
三月份,王超参加了区里的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分别进行了朗读、板书、英语语法笔试、简笔画、唱英语歌曲技能竞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王明霞参加区数学低段赛课,获得一等奖。四月份,卢春梅参加区数学中段赛课,获得一等奖,吕凡参加区数学高段赛课,获得特等奖。高振宇参加区思品赛课获得特等奖。五月份,高振宇代表阳明区参加市思品赛课获得特等奖。吕凡代表阳明区参加市数学高段赛课获得一等奖。曹仁发老师参加了科学学科说课竞赛。任卫平参加了综合学科说课竞赛。六月份,王超代表阳明区在全市小学英语“单词对话教学技巧”小主题教研活动中出示展示课。获得教研员和听课教师的好评。六月份姜娜和文丽参加全区的演讲、朗诵比赛,分别获得一等奖。王义和郑宏龙参加全市体育学科教研,出示的公开课,分别得到了市体育教研员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以上所有教师在各级 各类竞赛和赛课中为学校和阳明区争得了荣誉。
四、夯实常规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工作,定期对备课、上课、作业、知识检测、评价等日常工作进行监管、检测、考核。
1.组织好集体备课、保证备课时间和备课质量。对教案进行周查、月查、并及时总结优缺点。
2.通过推门课,评议课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监督,组织好教师的评课、议课,充分运用好班班通设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对作业进行随时抽查和月查。要求教师对作业进行等级评价。4.继续开展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开展好“三个一”活动, 加强学生知识检测。每个月落实好一种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6.六月份进行了全校作业和思维导图展评。
进行了全镇六年级数学、语文知识检测。其中六学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深入开展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注重体现过程性评价
结合“学本式成长课堂”的理念,继续在低年级开展“雏鹰争章”活动;高年级开展“小组评价”、“学生课堂学习评价”、“十个良好学习习惯评价”。
充分利用好学生的成长档案袋、评价手册、各班级的夺星评比表、记分册及时评价学生在学习、品德、纪律各方面的情况。2.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结合“学本式成长课堂”在不同年段进行数学、语文学法应用评价检测。
(六)开展好科研工作
做好 “十三五”两个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整理好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
(七)其他工作
1.按时完成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做好“一师一优课”晒课,本学期一师一优课共成功上传晒课19节。
2.按照上 级要求认真完成了语言文字的相关工作。
一、“十一五”回顾
(一)取得的成就及进步
1. 经济规模逐年大幅扩大
“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配套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逐年大幅增长,连创历史新高,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末船舶配套业经济规模比“十五”末扩大了三倍。
2006年~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企业由252家增加到74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从249.8亿元增加到769.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从236.5亿元增加到632亿元;出口交货值从39.6亿元增加到103.2亿元;利润总额从15.9亿元增加到41.8亿元(1~11月)。这五项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9%、32.5%、27.9%、27.0%和27.3%。
资料来源:《中国船舶工业年鉴》2007年~2011年。注: (1) 2006年~2009年统计口径为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船用设备制造企业。2010年统计口径为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船用设备制造企业。 (2) 2006年数据是按照行业的统计口径得出。2007年及以后的数据是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得出,并且根据2008年及以后的统计范围,对2007年的数据做了调整。
2. 主要设备产量逐年提高、产能大幅增长
2006年~2010年,我国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从132台/228万马力提高到336台/600万马力,船用中速柴油机产量从8145台提高到16242台,船用高速柴油机产量从4927台提高到12687台,船用起重机产量从333台提高到1018台,船用锚绞机产量从765台提高到3271台,船用舵机产量从206台提高到422台。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中型船用柴油机及曲轴、甲板机械等主要船用设备扩能项目上马较多。从“十五”末到“十一五”末,船用低速机企业由3家增加到13家,船用低速机曲轴企业由2家增加到5家,船用中速机企业由5家增加到10几家,船用中速机曲轴企业由1家增加到3家,大中型甲板机械企业由5家左右增加到近20家。“十一五”末,我国船用低速机产能达到1000万马力以上,船用低速机曲轴产能达到300根以上,为出口船和内销远洋船配套的中速机产能达到2200台以上,船用中速机曲轴产能达到近1500根。几种主要船用设备及核心部件供不应求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3. 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装船率逐年提高
通过对中船工业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2006年~2009年建造的各型船舶的本土化设备装船率进行测算,并参考中船重工集团经济研究中心对2008年典型船舶配套设备国产化情况的调查结果,对“十一五”末我国本土设备装船率现状做出如下估计:我国本土化设备装船率平均水平已超过40%,但不足50%;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的本土化设备装船率平均水平已超过50%,其中,散货船平均水平达到或超过65%,油船平均水平接近50%,集装箱船平均水平接近40%;高附加值船舶的本土化设备装船率平均水平在25%以下。
4. 设备国产化和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十一五”期间,骨干企业主要船用设备国产化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制造并交付了8K98MC、8K90MC-C、7RTA84TD等超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7RT-Flex84T-D、6RT-flex50B、6RT-flex60C-B、7RT-flex68B、8RT-flex68D、6S50ME-B、6UEC43LSⅡ、YB-192 6S42MC等智能型船用低速柴油机;8L32/40、12V32/40、7L27/38、L23/30H、6DKM-28、DK-20、DK-28等新型船用中速机;8K90MC-C、8K80MC-C、8RT-flex 68D、6S70MC-C、6RT-flex50B等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曲轴;船用低速机和中速机成熟机型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分别达到了70%以上和80%以上。一些超大型船舶、高附加值船舶 (如VLCC、VLOC、4250TEU集装箱船、8530TEU集装箱船、10000TEU集装箱船、17.7万吨散货船) 的动力系统 (主机、螺旋桨) 或甲板机械已实现国产化。
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明显增强,成功研制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用设备,其中部分产品技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这些产品包括:船用中速机、低速机曲轴、中速机曲轴、船用高速机、传动装置、大型船用齿轮箱、大型螺旋桨、大型锚机、KGW吊机、大型船用双体克令吊、转叶式舵机、大型低压拖揽机、绞车、海洋工程船/平台起重机、船用中央冷却系统控制装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新型板式海水淡化装置、灭火装置、分离机、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大型船用净水设备、救生/救助艇、高速工作艇、船舶电站成套设备、高压发电机、新型船用中压配电板、船用自动转换开关、高压变频数字化船用岸电系统、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船舶数控自动操舵仪、船舶操舵控制系统、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货舱进水探测报警装置、电子海图及其应用系统、船舶监控报警设备、集成船舶管理系统、液位测量报警装置、减摇鳍装置、船用大功率测功器、智能型船用航行灯/信号灯控制系统等。船舶配套业正在逐步由制造型向制造与自主研发结合型转变。
5. 组织结构呈现多元化,生产布局日趋合理
“十一五”期间,外资和地方资本大举进入我国船舶配套产品生产领域,三资和地方船配企业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2010年,新设立的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船配企业有100家左右,截至目前我国有三资船配企业150家以上。由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行业外装备制造企业的进入,地方船配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壮大。这两股力量的加入,打破了长期以来船舶配套业以两大造船集团配套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中央企业、地方企业、三资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环绕长三角、渤海湾、珠三角造修船基地,已形成了10几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较为成熟的船舶配套园区或基地,并在加紧建设造船钢板加工、分段建造、大型铁舾件制作、管子制作、分段涂装等中间产品配套加工中心和资材集配中心,船舶配套业的生产布局日趋合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船舶配套业基础薄弱,“十一五”期间配套业的发展进步仍远不能适应我国造船业快速发展和船舶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配套业滞后于造船业发展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船用设备自主研发能力弱、部分核心零部件研制掌控在外方、关键和高端配套设备生产空白多、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不完善、企业集成供货和全球营销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十一五”后半期,船配产品市场需求极度萎缩及来自韩日欧船配公司的强势竞争,更加凸显了我国船舶配套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总体处在产业链中低端、无序发展等弱势,面临的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三)发展的特点
1. 造船业快速大幅增长带动配套业增长
“十一五”时期,我国造船完工量实现了年均44.4%的高增长,快于“十五”时期年均32.9%的增速。与此相应,船舶配套业工业总产值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2.5%。与此同时,船舶配套产品的进口额也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为34.9%。
2. 外资大举进入迅速改变了船舶配套业面貌
“十一五”时期外资集中大批进入我国船配领域,进入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2/3。这些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涉及船舶动力装置、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电力电气设备、舾装设备等各领域。不少独资或合资船配企业产能大,成为该产品领域的骨干力量(如:船用主机、辅机、推进器、船舶电气、船用涂料等),甚至在某产品领域占主导地位,改变了我国船配业规模小、品种少、技术水平低的状况。
3. 投资上项目是船配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力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船用设备建设项目上马最多的时期。2006年—2009年四年间,新设立的船用低速机企业有9个,原有低速机企业也都实施了扩能项目;以新设立企业和原有企业扩能方式上马的中速机项目有10个以上、甲板机械项目有7个以上。其他众多品种的船用设备也都实现了扩能。内外资船舶配套企业投资建厂及扩能,使船用低速机及曲轴、中速机及曲轴、甲板机械及其他多种配套产品及材料的产能都有大幅度增长。因此,这一时期船舶配套业的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而内涵式增长不多。
4. 金融危机促使船配企业重视并加强科技创新
金融危机爆发后,船配企业纷纷将精力和资金投注在科技创新上。包括:增加研发和试验设施设备投入,引进科技人才和培训员工,加速生产线和设备的技术改造,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升级,研制国内空白的船用设备替代进口,研制符合国际规范的节能、环保、高效型设备,打造自主品牌先进船用设备等。企业在自身研发能力弱的情况下,纷纷与技术强势企业或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研发。2010年,“江苏省船舶及配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浙江省启动“船舶动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项目。“十一五”时期成为关键设备和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创出自主品牌船用设备最多的时期。
5. 金融危机促使船配企业大力发展非船设备
金融危机爆发后,船配企业纷纷调整业务和产品结构,将非船业务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或是把已有的非船产品做大,或是进入新的非船产品领域。“十一五”时期,几乎所有骨干船配企业都开发了非船设备,我国船舶配套业的非船业务呈现大发展,涉及领域众多,影响最大的领域是:海工配套设备、风电设备、核电设备、铁路机车设备、工程机械设备、陆上发电设备等。
(四)“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情况
我国船舶配套业经过“十一五”时期发展,《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和《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船配业发展目标部分实现,部分没有完成。其中,2010年船用低速机、中速机年生产能力目标均超额完成,船用设备年销售收入目标超额完成,但是,仍不能满足同期国内造船需求;2010年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目标未完成,原因有我国造船产量增幅大,配套能力扩大有时间差,以及跨国公司携知名品牌争夺中国市场等。
二、“十二五”展望
(一)挑战和机遇
1. 市场需求疲软而船东船厂的要求更高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船市再次出现持续繁荣和可观利润尚需时日,船舶配套产品市场需求疲软还将持续一定时期;买方市场特征突出和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陆续生效,船东、船厂对船舶配套产品及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2. 内、外资船配企业争夺中国市场的竞争十分残酷
目前主要船用设备供给能力全球范围内过剩。韩国、日本及欧洲船配公司都把争夺中国市场作为其经营目标之一。韩国主机企业已经在以超低价争夺中国船厂订单。此外,已进入我国的外商独资船配企业也成为内资船配企业的竞争对手。
3. 船舶配套设备市场需求结构出现升级趋势
后危机时代,为LNG船、特种船、海洋工程装备、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舶及海工装备的配套设备需求绝对量增加;节能、降耗、高效、环保、安全、智能化的新型船用设备受船东青睐;能成套、成系统打包供货的船用设备集成商占据市场优势。
4. 我国与欧日韩船舶配套业处在不同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船舶配套业还处在成长阶段,而欧日韩船配业已进入成熟和发达阶段;我国船配业发展的重点是生产能力,而欧日韩船配业的投资重点是技术进步和服务。我国船配企业与跨国公司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却要“同台竞技”。
5. 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的空间很大
东亚世界造船中心的地位,决定了世界船用设备制造中心加速向东亚转移;我国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地位,决定了我国拥有巨大的船用设备市场需求;我国承接欧美日韩部分船用设备生产转移的可能性增大;我国部分船配企业在部分船用设备领域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和自主研发出中高端新产品的能力。
(二)“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
我国船舶配套业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式”、“低水平”发展已没有出路,转方式、调结构是面临的紧迫任务。“十二五”时期,船舶配套业实现转型升级需要抓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使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业务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龙头企业实施战略性兼并重组,推动同类或相关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企业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控制和压缩过剩产能(如船用低速机、中速机),扩大国内短缺和空白的中高端产品产能(如通导自动化系统、核心零部件、舱室设备),淘汰落后产能。
———企业在发展先进船用设备的同时,积极发展该产品在海工领域及非船领域的应用,倡导多元化经营,并发展产品的服务业务。
2. 使科技创新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对于已具有优势的船用设备,不断改进技术、完善质量、推出新机型,巩固市场地位;
———在已有研制基础的设备领域,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创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品牌船用设备,替代进口;
———强化船用设备总成设计和集成化、模块化、系列化技术研发,实现打包和“菜单”供货,提高市场竞争力;
———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壮大,将其打造成为船用设备国产化和自主化研发平台;
———以各种方式引进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配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实现自主设计和制造;大力发展符合IMO新规范、新标准的节能、降耗、环保型船用设备,赢得市场。
3. 完善产业链、产业布局和产销服务体系
———加快已形成优势的船用设备(如主辅机)的关键零部件能力建设,完善产品的生产链,提高自配率,消除制造瓶颈;
———加快三大造船基地的中间产品及物流配套能力、毗邻造船基地的配套园区建设,完善造船配套生产供应链;
———船用设备生产企业要提高产品营销能力,以销促产,完善产品的流通链,使企业降本增效;
———骨干船配企业为自主品牌产品建立全球营销服务网,完善产品的服务链,使更多中国品牌设备打入国际市场。
4. 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优化生产流程,从人工化向信息化管理和自动化控制转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抓企业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本控制,降低管理费用,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营销和服务水平,与关联企业或客户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向流通领域要效益。
5. 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实现企业国际化
———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合作生产、合作研发、买断国外先进技术、相互参股、购买国外小型设计企业、聘请国外专家等途径,实现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用设备;
会议由中国皮革协会主办, 国际毛皮协会协办。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副司长严旬及副处长斯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副处长谢立安、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立案处一等商务秘书丁满清和出口地区二处副处长刘超、农业部畜牧司关龙、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中国皮革协会名誉会长徐永、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副处长李英、国际毛皮协会风险管理顾问Stephen Martin Julian Solley及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明霞、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张淑华、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苏超英、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李玉中、中国皮革协会毛皮专业委员会主席贺国英, 全国皮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赵立国、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主任刘彦、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经理梁小宁, 并有地方省市领导、地方协会、生产基地代表、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百余人参会。会议由苏超英、李玉中分段主持。
一、政策形势分析
严旬副司长以中国毛皮动物养殖利用管理规范及发展方向为题讲解了林业部门在规范管理毛皮动物养殖利用方面的职责, 并分析了我国毛皮动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技术设备落后, 政策不能有效落实, 定点集中取皮和产品标识管理措施推行速度较慢等。危机过后, 顺应时代要求, 我国毛皮行业要强化野外资源保护, 规范种源和繁育管理, 加强咨询服务, 强化对繁育技术条件的监督检查, 推行定点集中取皮和产品标识管理试点。
他着重解读了国家林业局推进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试点工作 (对依法生产、销售的野生动物相关产品全部实行专用标识管理制度) 和毛皮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试点工作 (同意河北省林业局在肃宁县先行开展毛皮野生动物定点取皮和野生动物毛皮及产品标识管理试点) , 并对毛皮动物原皮标识设计进行说明。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张淑华介绍了2010年我国毛皮行业经济运行情况。2010年我国毛皮及制品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大幅增长, 出口在恢复性增长, 进口创历史新高, 但销售利润率有所下降。她对毛皮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从行业布局、企业规模、产品结构、市场趋势、科技创新和主要问题等六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加快毛皮行业转型升级的六大着力点:品牌战略、人才资源、工业园区、特色区域、配套行业、服务平台。
国际毛皮协会险管理顾问Stephen Martin Julian Solley和国际毛皮协会北京处首席代表李明霞就极端动物保护组织活动的通报引起人们关注, 极端行为超越了道德和法律限制, 并非属于善待动物的范畴, 会对毛皮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冲击。与会代表达成共识, 要遵守相关规定,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在国内政策、行业发展和国际动态之外, 嘉宾也对国内外毛皮市场发展态势进行了介绍。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主任刘彦解读了我国毛皮动物养殖行业, 在把握我国毛皮动物饲养业发展现状和认识毛皮动物养殖特点的基础上, 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进而提出毛皮动物养殖行业发展建议。中国皮革协会毛皮专业委员会副主席李庆元对北美、欧洲、俄罗斯、亚洲的毛皮贸易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毛皮行业将保持高位运行, 但也存在价格、气候等风险, 行业发展好坏取决于下半年国际原皮价格的涨与跌。中土畜进出口总公司经理梁小宁认为, 我国裘皮对外贸易面临西方国家设置的壁垒, 需要在利用国家扶持政策的同时加强企业间的组织性, 保障养殖户利益最大化, 在这些方面中国皮革协会毛皮专业委员会将大有可为。
二、标准技术研讨
从某种程度讲, 市场竞争即标准之争, 所以生产要发展, 标准要先行。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赵立国阐述了我国毛皮行业标准现状, 介绍了毛皮产品标准主要检验项目和要求。针对我国毛皮行业标准化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 他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毛皮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中国皮革协会市场流通专业委员会马瑞华主任分析解读了商务部内贸行业标准《皮革和毛皮市场管理技术规范》, 中国皮革协会将配合商务部全面宣传推广本标准, 培育几个示范市场, 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市场转型升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此次全国毛皮行业主要院校的专家齐聚于此, 介绍了毛皮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张宗才教授介绍了兔皮生态鞣制加工技术集成、獭兔皮精细染整技术、肉兔皮固毛技术等系列清洁生产技术。陕西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王学川就学校毛皮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进行了讲解。山东轻工业学院李彦春教授探讨了低雾化汽车内饰毛皮和生物酶制裘新技术。嘉兴学院程凤侠教授针对毛皮生产周期长、耗水量大、化工材料特别是中性盐 (食盐) 消耗量大等问题研究了“短流程、节盐型毛皮清洁生产技术”。
三、构建交流平台
全国毛皮行业联席会议的目的是要搭建一个资源共享, 信息贯通的平台, 使毛皮行业链上下游真正顺畅起来, 实现毛皮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加强国际合作, 坚持互利共赢, 推进我国毛皮行业的发展与繁荣。
会上, 政府部门领导与企业深入互动, 国家林业局有关领导对企业关心的紫貂进口、农副产品增值税发票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各特色区域的代表勇跃发言, 相互交流情况和经验。河北肃宁县副县长耿树凯和农业局站长蔡占甲介绍了毛皮动物规范饲养和定点取皮工作经验, 尤其是规范毛皮动物屠宰的保证措施、运行机制和毛皮动物规范屠宰管理具体做法。河北昌黎荒佃庄镇书记冯明瑜反映了当地动物养殖存在散、老、小等问题, 针对这种小规模大群体、养貉防老的现状, 他就当地政府如何推广定点屠宰, 进行政策配套、保证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与代表交流。此外, 河北辛集、河北阳原、河北大营、浙江崇福、浙江海宁、浙江余姚、山东文登、河南桑坡、深圳、香港等地的代表纷纷发言, 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
经过一天半的会议交流, 在会议接近尾声时,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荣誉会长徐永分析了本次会议的成功所在, 关键在于时机好、内容好、形式好。会议凝聚了行业的智慧和力量, 必将共同推动毛皮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因而, 落实会议精神, 把会议总结好、落实好、跟踪好是我们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最后, 中国皮革协会张淑华理事长总结会议时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 提出了九点发展建议:1.应广大代表之意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2.建立行业链上下游信息交流平台, 中国皮革网义不容辞。3.逐步建立貂狐貉等养殖的统计工作。4.建立专门联系人制度。5.充分发挥毛皮生产基地行业中流砥柱的作用。6.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毛皮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试点的工作。7贯彻实施国家商务部即将批准的《皮革和毛皮市场管理技术规范》。8.中国皮革协会将加强和相关部委的沟通, 关注关税和农副产品增值税发票问题。9.规范上下游的交易方式, 使其过渡到真正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