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支持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支持(精选8篇)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支持 篇1

一、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性质与特点

(一)幼儿园表演游戏是游戏而不是戏剧表演

对表演游戏的性质定位直接决定着我们组织幼儿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教师对表演游戏的指导行为。当我们把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性质定位于“游戏”而不是“表演”,并以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组织幼儿开展表演游戏的指导思想,用符合游戏活动本质特点的方法来组织幼儿的表演游戏时,表演游戏就呈现出不同于“戏剧表演”的面貌。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表演游戏与戏剧表演的根本区别在于: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己“自娱自乐”的活动,幼儿只是因为“有趣好玩”而在“玩”,他们并不是在为“观众”表演。事实上,他们心中并没有“观众”,他们也根本不在乎“观众”。“目的在于自身”并“专注于自身”是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促使幼儿持续活动的原因正是“好玩的”游戏活动本身,而不是来自外部的要求或奖赏。在这样的活动中,表演游戏的“游戏性”凸现出来而有别于“戏剧表演”,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而且幼儿也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到了游戏的愉悦感。

因此,应当把幼儿园的表演游戏的性质定位于“游戏”而不是“表演”。如果缺乏“游戏性”,表演游戏就将失去其作为游戏活动的实质。

(二)表演游戏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

表演游戏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游戏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它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表演游戏以“故事”为依据的特点决定了表演游戏的“表演性”。从选择和确定所要表演的故事或作品的那一刻起,表演游戏就已经有了一个规范游戏者的框架。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自发地在头脑中将自己的言行与故事情节、人物联系起来,故事作为“脚本”规范着幼儿的行为,成为幼儿行为表现的框架和评价自己和他人游戏行为的尺度。正是基于故事或作品的“再现”要求构成了表演游戏“表演性”的基础,而且也正是这种“表演性”构成了表演游戏区别于其他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表演游戏如果缺乏“表演性”,也就缺乏了它自身作为一种游戏类型独立存在的依据。因此,“表演性”之于表演游戏来说,也是它不可或缺的特性。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正是表演游戏不同于其他类型游戏的特点。

(三)表演游戏需要教师的指导

表演游戏的“表演性”要求幼儿以自身为媒介,运用包括语言、表情、动作姿势等在内的手段来再现特定的故事,这种再现的过程本身对于幼儿来说是多种能力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也是幼儿获得各种有益的学习经验的过程。关于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点的研究表明,幼儿的表演游戏要经历一个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发展过程。但是,幼儿自身并不能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也不能完成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到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到更高水平的目的性角色行为的回归。表演游戏的“表演性”和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幼儿的表演游戏进行指导的必要性。帮助幼儿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到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到更高水平的目的性角色行为的回归,正是教师指导表演游戏的目的和任务所在。这也正是表演游戏不同于其他类型游戏的特点。

二、表演游戏的指导原则

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在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表演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游戏性”先于“表演性”

长期以来在幼儿园表演游戏中存在着“重表演、轻游戏”的倾向,为了让幼儿的表演迅速达到生动性表现的水平,教师往往采取立即示范或手把手地教等高控制的指导策略。这种指导策略忽略了表演游戏的“游戏性”,片面追求表演游戏的“表演性”。教师往往不给幼儿游戏的机会和时间,忽略幼儿游戏的过程,追求“即演即像”的表演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师幼关系变成了指挥者和被动执行者的关系,教师往往把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强加到幼儿身上,角色的对话、动作、表情以教师的理解和标准为主,表演游戏因失去了其“游戏性”而成为单纯的“表演”。

要改变这种倾向,在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要遵循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游戏性”先于“表演性”,要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游戏性”体验。游戏性体验是游戏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分和构成因素。决定和影响幼儿产生游戏性体验的外部条件是:幼儿是否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可能,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是否由幼儿自主决定,活动的难度(任务)是否与幼儿的能力相匹配,幼儿是否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要确保所组织的活动是“游戏”而不是单纯的“表演”,教师首先应当保证幼儿拥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权利:即对作品或故事的理解和表现以及表现的方式方法,幼儿应当拥有自己的自由,而不是听从教师或由教师规定。同时,教师的指导不能剥夺幼儿的“游戏性”体验。教师必须按照表演游戏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一般性表现发展到生动性表现),给幼儿自主游戏、协商磨合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幼儿探索、讨论,尊重他们的理解与表现,扶持、引导而不是指挥、导演。

基于这种“游戏性”的要求,表演游戏中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教师是幼儿游戏的组织者和扶助者,而不是凌驾于幼儿之上的指挥者、领导者。教师应当为幼儿开展表演游戏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包括时间和空间),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协商磨合而不是催促,鼓励和支持幼儿主动的探索和交往。活动的过程由教师和幼儿共同推动;活动的进展既来自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也来自于教师的建议和引导。

(二)“游戏性”与“表演性”的统一

我们在活动中可以看到:通过幼儿一次次的游戏活动过程和幼儿相互之间的评议,幼儿的表演游戏的“表演性”逐渐提高,由一般性表现向着生动性表现水平发展。同时,作为表演游戏基础的故事也从无到有,情节不断丰富和完善。

由此可见,表演游戏的“表演性”与“游戏性”并不是互不相容的,而是可以很好地融合交织在一起的。“游戏性”应当是基本的,它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表演性”则是逐渐提高完善的,由“一般性表现”向“生动性表现”发展,作为活动的结果显现出来。所以,表演游戏的“表演性”并不一定要以牺牲表演游戏的“游戏性”为代价。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学会“等待”,不要催促幼儿,不要对幼儿抱不切实际的期望,指望他们在听完故事以后能够立即“生动表演”。幼儿的表演游戏从“一般性表现水平”向“生动性表现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时间,需要“重复”和“练习”。与其把活动看做“课”,不如把活动看做一个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需要多次重复的过程。“重复”是幼儿学习的特点,而且幼儿也需要“重复”和喜欢“重复”。不给幼儿重复的机会不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教师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在活动的重复中引导和促进幼儿学习。“重复”不应当是简单重复,要维持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必须使重复具有新意和挑战。

三、表演游戏的教学潜能和发展价值

长期以来,表演游戏往往只是被当作帮助幼儿复述和记忆故事的手段,其教学功能被局限于故事教学的狭隘范围中。研究表明,表演游戏的教学功能可以超越故事教学的狭隘范围而扩展到幼儿园课程的各个领域,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一)表演游戏的教学潜能

研究表明,以童话或故事为基础的表演游戏具有丰富的教学潜能。在以童话或故事为基础展开的、以表演游戏为主线的系列活动中,幼儿不仅仅是在学习“语言”,幼儿的学习还可以扩展到科学、数学、社会、艺术等多个课程领域。

以“昆虫怎样过冬”系列活动为例,在这个以幼儿的问题和兴趣为中心的系列活动中,幼儿不仅学习如何从不同的渠道去获得信息、了解关于各种昆虫过冬的知识,而且运用各种表征手段(包括绘画、展览、绘制图书、故事创作和续编故事、表演游戏等)把自己的知识表现出来。幼儿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包括态度、知识和技能等)涉及语言、艺术、社会、科学、数学等多个课程领域。而且,这些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是在作为一个整体的活动的自然展开中获得的,是整个活动的自然产物。由于幼儿学习的特点和对“有意义学习”的需要,幼儿园课程应当具有综合性和整合性。幼儿园课程的这种综合和整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同时这种综合和整合也可以有不同的水平。合乎理想的综合与整合应当是自然而然地渗透,而不应当是各领域内容简单地、人为地拼接。当前的研究表明,表演游戏是一种可以整合多领域学习的理想途径。这种整合并不是课程各领域内容的简单拼接,而是自然的联系和渗透。

(二)童话与科学的整合

童话与科学的整合,是表演游戏所特有的教学潜能。

表演游戏以故事或童话为基本线索。童话和故事往往以虚构和想像为特征,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拟人化的动物和植物,非常符合幼儿“万物有灵论”的思维特点。故事和表演游戏本身所特有的拟人化特征为幼儿提供了展开想像翅膀的广阔天空,为幼儿探索自然界的事物与现象(尤其是生物现象)提供一个很好的、具有“发展适宜性”的背景,借助于多种多样的表征手段,幼儿可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比如昆虫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形态、活动和习性、生物的繁衍和生长等等。可见,科学与童话之间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关系,在幼儿的想像和游戏中,它们可以和谐地共处。

表演游戏作为种象征性游戏,可以很好地将科学与童话、事实与想像整合起来。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是角色的塑造及故事情节的表现和发展,这种兴趣和关注使得他们在探索和研究怎样把故事“演得更好”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比如青蛙妈妈是产卵还是孵卵;蜗牛是不是昆虫等)。通过对新的问题的探索研究和讨论,幼儿的知识经验获得进一步的丰富和扩展,新获得的知识经验又进一步丰富了故事和游戏。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仅可以获得充分的表现,而且随着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又出现新的认知兴趣和需要,幼儿的探索研究和故事表演形成了相互补充的良性循环。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式来说明这种互补的循环关系。

幼儿的探索研究与故事表演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仅说明了表演游戏的教学潜能,而且也揭示了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和教学整合的一般途径与方法。

长期以来,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着“游戏归游戏,上课归上课”、游戏和幼儿园课程无关、“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改变游戏和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的这种相互分离、脱节的状况是实践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原则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对表演游戏的研究,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在研究中,我们看到幼儿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再玩一遍”,同时我们还发现这种主体性表演游戏使幼儿产生了一种新的“工作与游戏混合”的活动体验。这种“工作与游戏混合”的体验正是成功整合幼儿园课程和游戏的重要标志。

(三)表演游戏的发展价值

在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的表演游戏往往只是故事教学的手段,同时在教师高控制之下的表演游戏鼓励的是幼儿对教师的模仿和服从,缺乏的是幼儿对创造的热情和渴望。这种被动的学习能够让幼儿获得的只不过是一些破碎的、静态的字词句,扼杀的却是幼儿主动探索创造的精神和充满童趣的想像与幻想。

以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为宗旨的表演游戏通过“创造”性质完全不同的师幼关系而赋予了表演游戏崭新的面貌,使表演游戏能够通过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有力地带动幼儿身心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并因而呈.现出内涵丰富的发展价值。

可见,表演游戏的发展价值和教学潜能能否充分实现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方法。不同的指导方法可以带来表演游戏中不同的师幼关系和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也因此决定了表演游戏不同的发展价值。

四、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指导表演游戏可用的方法

1.观察。

游戏是教师了解幼儿学习兴趣和需要的最好窗口。通过对幼儿学习特点、需要与兴趣的了解,教师可以与幼儿互动生成和发展课程。教师应该:①在日常活动中随机地观察,敏锐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然后以此为依据,及时地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②在游戏中进行班级整体扫描式观察,观察幼儿的表情、言行,判断他们是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还是无所事事的消极状态,判断空间材料是否适合幼儿活动需要。③在游戏中有重点地个别观察,注意小组幼儿或个别幼儿的特定需要,适时适度地提供帮助。

2.提供材料。

在表演游戏中,教师提供材料的目的是支持幼儿的活动,而不能仅仅把材料当做“道具”。因此,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应当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当幼儿还没有产生对材料的需求时,教师不必立即呈现自己认为必要的材料或“道具”。在幼儿眼中,教师事先准备的精美的道具并不比他们自己制作的道具更具吸引力,而制作道具过程本身就是个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的一种活动,教师不能为追求“表演结果”或节省时间而省略这个颇具教育价值的环节。诸如纸、笔、盒子、木板这样的原始材料,可以为幼儿的探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3.组织讨论。

小组讨论与互相评议对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和表演能力的提高是极为有利的。

教师是幼儿表演游戏和小组讨论的组织者和支持者。在小组讨论中,教师的引导性提问十分重要。比如在“昆虫怎样过冬”活动中,在幼儿每次表演活动以后教师都会问:觉得演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幼儿去反思自己的活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引导性提问向幼儿提出许多挑战,促使游戏不断向前发展。

教师应为幼儿的讨论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教师不应扮演“裁判”的角色来评定幼儿表现的“好坏”,也不应扮演答案的提供者来告诉幼儿应该如何做。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幼儿思考,让他们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缺乏有关的知识经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使幼儿产生有关“问题”的意识,让幼儿带着问题在游戏活动以外去寻找相关的信息而不是当场告诉幼儿答案。

4.记录。

记录的对象是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包括:幼儿的各种作品、所搜集和使用的有关物品和材料、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言谈及行为表现的描述等等。其形式包括图画、实物、照片、录音、录像、幻灯、文字说明等。记录的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幼儿。

记录的材料不仅仅是留作“展示”之用,给来访者(包括领导、家长、同事等)看的,而更应当做师幼互动的媒介和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依据。

(二)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中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具有一些不同的年龄特点,因此在指导上也要注意年龄特点。

1.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是:可以自行分配角色但角色更换的意识不强;游戏的目的性差,需要教师一定的提示才能坚持游戏主题;游戏的计划性差,展开游戏需要较长的时间;以一般性表现为主,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因此,教师应为中班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并注意材料的结构化程度。幼儿的表演游戏需要一个安全、有趣的环境,因此要为幼儿准备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这个空间最好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给幼儿认同感和安全感。保证幼儿有不少于30分钟的游戏时间。为中班幼儿提供的材料要简单易搭,不能是那种需要幼儿花很长时间与很大精力才能够准备好的材料。当给中班幼儿的材料种类过多时会对活动造成干扰,所以,材料以2--4种为宜。

在游戏最初开展阶段,教师要帮助幼儿做好配组工作,讲解角色更换原则。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幼儿的游戏,不要急于示范,要耐心等待幼儿协商、讨论,提醒幼儿坚持游戏主题。在游戏展开阶段,教师应提高幼儿的角色表现意识,可以参与幼儿的游戏,为幼儿提供适当的示范。

2.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是: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并有很强的角色更换意识;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较强,能自觉表现故事内容;具有一定的表演意识,但尚待提高;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但表现水平尚待提高。

可以为大班幼儿提供较多种类的游戏材料以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多样化探索。在游戏的最初阶段,教师除了提供时间、空间和基本材料外,应尽可能少地干预。随着游戏的展开,教师应该及时给幼儿提供反馈,提高幼儿表现故事、塑造角色的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教师反馈的侧重点应在如何塑造角色上。要帮助幼儿注意运用语气语调、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来塑造角色。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支持 篇2

一、重游戏, 轻表演

表演游戏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 且游戏性是幼儿表演活动的重要特征, 重于表演性。游戏性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幼儿拥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如何理解、表现作品的权利, 而不是听从教师规定, 教师的指导不能剥夺幼儿的游戏性体验。表演性是逐渐提高完善的, 由“一般表现”向“生动表现 ”发展 , 作为最终的结果显现出来。所以, 表演游戏的表演性不能以牺牲游戏性为代价。重游戏、轻表演, 才能还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自主与快乐。相比“孩子学到什么”, 我们更重视“孩子在游戏中获得了什么”。

二、多维开放, 提供支持

多维开放、创意表演的方式让表演游戏更富趣味性、游戏性, 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创意表现的机会, 但这也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表演过程的创意并不是体现在教学中, 而是体现在师幼互动中。

1.观察。观察幼儿的表演, 引导幼儿发现自己表演过程中的问题, 探讨解决的方法。

教师在活动中可以随机观察, 敏锐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也可以进行整体扫描式观察, 从幼儿的表情、动作、语言, 判断空间和材料是否适合幼儿活动需要; 还可以在游戏中有重点地个别观察, 注意小组幼儿或个别幼儿的特殊需要, 适时适度地提供帮助。

2.参与。教师应该是一个积极的合作者, 参与孩子们的活动, 分享孩子们的快乐与成就。当幼儿在表演中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 教师的参与还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自主游戏并不意味着教师 可以放任自流、无所作为, 也不仅是对问题的解释和解答, 而是适时适度地引导与启发。

3.支持。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 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教师是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 更是支持者。教师依据幼儿的问题与需要, 随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等待。表演性体现在幼儿通 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道具等方式, 艺术性地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想象世界。幼儿的表演游戏从“一般表现”向“生动表现”的提升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它需要时间, 需要“重复”, 教师必须给予幼儿“重复”的时间, 慢慢地等待他们的成长。

三、交流评价, 提升能力

幼儿园创意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篇3

一、重游戏,轻表演

表演游戏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且游戏性是幼儿表演活动的重要特征,重于表演性。游戏性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拥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如何理解、表现作品的权利,而不是听从教师规定,教师的指导不能剥夺幼儿的游戏性体验。表演性是逐渐提高完善的,由“一般表现”向“生动表现”发展,作为最终的结果显现出来。所以,表演游戏的表演性不能以牺牲游戏性为代价。重游戏、轻表演,才能还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自主与快乐。相比“孩子学到什么”,我们更重视“孩子在游戏中获得了什么”。

二、多维开放。提供支持

多维开放、创意表演的方式让表演游戏更富趣味性、游戏性,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创意表现的机会,但这也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表演过程的创意并不是体现在教学中,而是体现在师幼互动中。

1 观察。观察幼儿的表演,引导幼儿发现自己表演过程中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

教师在活动中可以随机观察,敏锐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也可以进行整体扫描式观察,从幼儿的表情、动作、语言,判断空间和材料是否适合幼儿活动需要:还可以在游戏中有重点地个别观察,注意小组幼儿或个别幼儿的特殊需要,适时适度地提供帮助。

2 参与。教师应该是一个积极的合作者,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分享孩子们的快乐与成就。当幼儿在表演中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教师的参与还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自主游戏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自流、无所作为,也不仅是对问题的解释和解答,而是适时适度地引导与启发。

3 支持。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教师是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更是支持者。教师依据幼儿的问题与需要,随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 等待。表演性体现在幼儿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道具等方式,艺术性地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想象世界。幼儿的表演游戏从“一般表现”向“生动表现”的提升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时间,需要“重复”。教师必须给予幼儿“重复”的时间,慢慢地等待他们的成长。

三、交流评价,提升能力

幼儿表演游戏 篇4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通过模仿和想像,实现扮演角色、交往沟通。

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是积极的、愉快的,因此,通过表演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及其重要的。

一、表演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1、通过表演游戏激发对作品的兴趣并加深理解

表演游戏具有情感渲染和直观体验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如:表演《小熊请客》时,幼儿极力模仿作品中每一个角色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

扮演小熊的幼儿,语言憨厚、热情;扮演小猫、小狗、小公鸡的幼儿,用鄙视的态度对待狐狸,用亲切礼貌的语言对待好朋友;扮演狐狸的幼儿则尽力表现出狡猾、贪婪的特性。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演的角色、使用的道具、场景都是假的,但幼儿都把他当真的,以角色的身份、语言来说话、行动,这些都带有幼儿自己对人物的再创造,从而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发展幼儿的语言及表演才能

文艺作品中含有大量、丰富的、优美的语言,在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学习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角色的形象和情绪,这对发展幼儿的语言及表演才能有重要的作用。

4、发展幼儿良好的个性

幼儿要克服怕羞、胆怯的心理参加表演是有勇气和有自信心的表现。

一个胆怯的孩子,哪怕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演的再不如人意,但对他来说,也是一个突破,一个飞跃,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因为他战胜了自己,勇敢地站了出来。

在游戏时,幼儿要协商分配角色,互相化妆,共同准备道具。

这就需要幼儿之间的互相交流相互合作才能实现。

表演时,角色之间的配合、上场的先后顺序安排等也能锻炼幼儿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

5、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

表演游戏使幼儿的情感得到表现,一旦幼儿的创造性成就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

幼儿通过玩表演游戏,以具体、生动的形式来体会所表演对像的思想内容,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品德教育渗透在表演中,受到思想情操的陶冶,培养了幼儿美好的心灵和积极的情感。

二、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1、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和愿望。

故事和童话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当他们听过故事和童话后,很愿意模仿故事中角色的活动,以表达他们对故事和童话的感受。

而表演游戏正是以故事、童话内容为依据,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话、动作表演一定的情节而进行的游戏,因而孩子很感兴趣。

所以在选材方面就应注意多选取一些角色突出,易于表演的内容。

2、通过直观有特点的场景、道具帮助幼儿熟悉主题、内容、主要情节及优美的语言、动作等。

利用好道具,甚至可以代替教师过多的语言指导,幼儿既感兴趣又易于理解。

3、教师用自己喜欢看、说、表演游戏的积极情绪感染幼儿,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辅以一定示范,会有很好的效果。

4、教学形式多样化。

指导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一定要用各种游戏化的方式,扎扎实实地教给孩子表演技巧。

如幼儿掌握了表演游戏的主要情节后,可以用以下这些方法:1.教师表演哑剧,幼儿配角色的语言;2.师生对话同演;3.请能力强的“小导演”带演;4.幼儿抽卡片,根据卡片上的内容进行角色对话。

5、创设表演的环境,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表演材料,并交给幼儿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

幼儿的表演游戏应体现自由性和灵活性,对于道具的准备不必过于追求真实齐全。

教师可用纸做头饰代替化妆,一个小小的提篮就是兔妈妈的菜篮。

还可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简单道具或自己去找其他物品代替某一道具。

这样幼儿会感到十分满足,使他们更关心自己扮演角色的语言和动作。

支持幼儿自己的意愿,对表演中的问题提出有益的建议。

在表演前或表演中可适当提醒或以角色身份提醒。

但应注意不要对幼儿的表演横加干涉。

随意打断或在旁不停地喊叫指挥,使幼儿的表演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至失去了表演游戏的真正意义。

表演时,幼儿往往会遗忘某些情节或对话,以及动作表情与内容或角色特征不符,使表演的进行遇到障碍。

这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帮助,必要时也可参加到游戏中,以角色的身份进行提醒,也可悄悄地用语言或模仿动作提示

6、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在幼儿游戏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角色形象,创造出同一内容的不同语言、动作并指导幼儿能根据生活经验自编自演,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合作意识、交往能力。

7、及时讲评。

以自评的方法为主,坚持多表扬的原则,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在评价同伴的表演时,应找出他人的优点与自己相对照,发现自己的优与劣,从而更加努力,提高表演水平。

总之,表演游戏对幼儿的作用是很直接的,很现实的,他不是教师强加于幼儿的,而是以一种自然的、幼儿感兴趣的形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大班幼儿表演游戏教学反思 篇5

表演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不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而以表演角色活动为满足和快乐。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是积极的、愉快的,因此,通过表演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本次,我们教科研组的全体成员观摩了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此次活动中我结合自己的认识总结出了自己的收获与困惑如下:

1、通过表演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并加深理解,表演游戏具有情感渲染和直观体验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如:大二班的幼儿在表演《三只羊》时,幼儿极力模仿作品中每一个角色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他们的性格特

征。扮演三只羊的幼儿,语言各异、动作多样;他们用鄙视、仇恨的态度对待大灰狼,用亲切礼貌的语言对待同伴;扮演大灰狼的幼儿则尽力表现出狡猾、贪婪的特性;

2、借助表演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演的角色、使用的道具、场景虽然都是假的,但幼儿都把他当真的,以角色的身份、语言来说话、行动,这些都带有幼儿自己对人物的再创造,从而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文艺作品中含有大量、丰富的、优美的语言,在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学习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角色的形象和情绪,这对发展大班幼儿的语言及表演才能有重要的作用。如大一班幼儿在表演故事《三只小猪》时,是在老师没有提供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他们的道具仅仅局限于三张凳子、一张桌子,但孩子们一样玩的开心、尽兴。

3、通过表演游戏更进一步发展幼

儿良好的个性,幼儿要克服怕羞、胆怯的心理参加表演是有勇气和有自信心的表现。一个胆怯的孩子,哪怕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演的再不如人意,但对他来说,也是一个突破,一个飞跃,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因为他战胜了自己,勇敢地站了出来。在本次的观摩活动中,每一个参与表演游戏的幼儿,他们在游戏时主动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互相化妆,共同准备道具。这就给幼儿之间的互相交流相互合作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场合与适时的机会,表演时,角色之间的配合、甚至于上场的先后顺序安排等也能锻炼幼儿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表演游戏使幼儿的情感得到表现,一旦幼儿的创造性成就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幼儿通过玩表演游戏,以具体、生动的形式来体会所表演对象的思想内容,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

质。品德教育渗透在表演中,受到思想情操的陶冶,培养了幼儿美好的心灵和积极的情感。

虽然通过本次大班幼儿表演游戏观摩活动,我有了不少的收获,但在活动过程中也有一些现状让我有了不少的困惑,总结出来与组员共同探讨、学习与交流。

首先,本次观摩的三个大班的表演游戏活动都是在部分幼儿表演,其他幼儿观看表演的形式下进行的,表演游戏需不需要正式的舞台与观众,幼儿的故事表演与表演游戏有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有,区别在哪而?其次,表演游戏过程中,对于幼儿出现的一些不足,教师需不需要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如果需要,如何做到不影响幼儿的游戏;另外,制作道具过程是集体进行合适还是分组合适等。

总之,表演游戏对幼儿的作用还是很直接的,很现实的,当然,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适当的指导,为大班幼儿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支持 篇6

名称: 宝宝商店 游戏种类:角色游戏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记忆力。

准备:苹果、香蕉、梨、桔子、西瓜、桃、葡萄等样品,娃娃两个。游戏过程:

教师当售货员阿姨,幼儿当顾客。

顾客来到宝宝商店,看见商店摆满了各种水果及玩具非常高兴,主动问好(good afternoon)。售货员则回答(how do you do)。顾客说出要买的东西的名称。(apple,banana,pear,orange,water melon,peach,grape等),买完东西后用英语致谢(Thank you)。售货员说不客气(Not at all、Good bay)。

游戏时,幼儿必须用学过的英语与老师对话,发音要准确,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名称: 谢谢,别客气 游戏种类:音乐游戏。

游戏目的:练习英语的礼貌用语,要求发音准确。准备:音乐磁带。游戏过程:

全体幼儿站成圆圈,圈内一名或多名幼儿听音乐拍手或做跑跳步,圈上的幼儿的拍手,音乐停止。圈内幼 儿与圈上幼儿交换位置。继续游戏。

名称: 快乐的一天 游戏种类:智力游戏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使幼儿学习几种颜色和小动物的英语口语,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准备:红、绿、黄色灯牌,方向盘,将墙壁布置成迪斯尼乐园;墙上贴小动物卡片,小动物 头饰。游戏过程:

教师组织幼儿去迪斯尼乐园参观,乘公共汽车,路上经过交通岗教幼儿认识红、黄、绿灯,并用英语说出 灯的颜色。来到迪斯尼乐园,“饲养员”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小动物的英语名称,如小鸡、蝴蝶、老虎、象、青 蛙等,参观后,请小动物到幼儿园作客。

名称: 捉小虾 游戏种类:体育游戏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躲闪及反应力,复习英语的数字。准备:将场地划分好作池塘。游戏过程:

请幼儿站成圆圈作池塘,用英语编号,双号幼儿为虾,单号幼儿为石头。“石头”必须双手叉腰,“虾” 在池塘里游玩。如果圈外的“鱼”进到池塘中,“虾”必须躲在石头后面,不要被鱼捉住。一块石头后只能躲一只虾。“虾” 和“石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名称:钟表、钟表几点了 游戏种类:智力游戏

游戏目的:通过让幼儿扮演时针来掌握句子“It’s××”,使他们掌握英文数字1-12。材料准备:数字卡片1-12,时针一个。游戏过程:

请12名幼儿分演12个钟点,围站成一圈。请一名幼儿扮演时针。游戏开始: 教师说“钟表、钟表几点 了?

”幼儿说:“1点”或“2点”,“时针”要用英语讲“It’s One……”并伸直左臂顺时针方向开始原地转,转到1时停止,手指尖指向1点,扮演钟点的幼儿举起卡片one,此后游戏继续进行。要求扮演时针的幼儿要手口一致。

名称:看谁算得快 游戏种类:计算游戏 游戏目的:训练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复习巩固一些英语单词(如1-12,加,减)(Plus、minus)。准备:写有加减法计算题的数字卡片若干。游戏过程:

教师手拿数字卡片用英语出题,让幼儿观察后马上回答得数,然后,用英语把整个算式叙述一遍。为了增加游戏的难度,可以把幼儿分成两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游戏,最后看哪组取胜。

名称:急摸十位 游戏种类:智力游戏

游戏目的:练习用英语数数,复习学习过的人体器官的英文单词,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快速反应力。游戏过程:

首先告诉幼儿,老师说“one”时,小朋友手指头发并讲出hair。老师说: “two”时,小朋友手指脸并说 出face。老师说:“three”时,小朋友手指耳朵并说出ear。老师说:“Four”时,小朋友手指眼睛并说出eye。Five—一鼻子—一nose,Six—一嘴—一mouth,seven—一双肩—一shoulder,eihgt—一腿—一leg,nine —一手—一hand,ten—一脚—一foot。经过反复练习,熟练以后可以让一名幼儿来数数,其余幼儿找出相应的 器官,讲出英语单词,并且可以抢答。要求幼儿手口一致,教师数数时应由慢至快,并注意幼儿讲的是否正确。

名称:春天来了 游戏种类:表演游戏

材料准备:头饰:春风、春姑娘、树、草、花、小鸟。游戏过程:

教师旁白:春风吹来了。(风上场)

“春风”说:I’m wind.(回头,招手)Spring is coming.(春姑娘上场)“春姑娘”说:I’m spring.(春风和春姑娘开始围绕着树、草、花做小跑步)树开始发芽,小草也钻出了地面,花儿也长出了花苞。“树”说:“I’m tree.I’m green!” “小草”说:“I’m grass.I’m green, too.” 教师旁白:花儿也穿上了美丽的衣裳。“一朵花儿”说:“I’m red flower.” 另一朵花儿说:“I’m yellow flower.” 另一朵花儿说:“I’m white flower.” 教师旁白:小鸟在窝里,听到了小草、花儿和大树们的谈话,也飞来了。(小鸟上场)“小鸟”说:“I’m a bird.(小鸟飞来飞去看春天的景色)I like spring.” “小草”、“小花”和“树”一齐喊:“bird,bird.”(小鸟飞到它们跟前)“树”说:“Let’s go to play.” “草”、“花儿”、“鸟儿”齐说:“Let’s go to play.”

游戏名称:送信

活动目标

1. 乐意参与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活动兴趣。

2. 发展幼儿爬,跳,平衡的技能。

3. 巩固10以内的加减。

4. 发展幼儿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

1. 计算题卡片若干,得数栏

2. 垫子,圈,平衡木放在活动场地上。3. 会用英语数1—10。玩法 :

1. 幼儿爬过垫子,翻一个前滚翻,取得一计算题

2. 跳过五个圈,走平衡木,到达得数栏。3. 用英语表达出得数送到相应的得数栏。4. 从原路返回,第二个幼儿出发。

5. 两排幼儿进行比赛,获胜者,每人一帖花。

大班游戏名称:Where’s my house?(Find the house)活动目标

1. 通过各种游戏的手段,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将体育游戏与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既锻炼身体,又提高幼儿的英语。

3. 复习句型Where’s my house? 以及数字的表达。

4. 提高幼儿的跑和蹲的技能。

活动准备:呼啦圈,数字卡片,编号

玩法:

1. 每次分别让十个幼儿编上号,并准备十个呼啦圈,在圈内放一个数字朝下的卡片。

2. 当比赛开始时,有个参加比赛的幼儿先说:“Where’s my house?”并说出自己的编号,然后在老师的指令下迅速跑到呼啦圈前,翻开卡片,找到与自己的编号相同的数字,一边说“I am NO.3.”一边迅速蹲进圈里,第一个蹲到圈内者胜利。

大班游戏名称:Go Fishing 活动目标

1.幼儿巩固所学图形的英语单词。2.训练幼儿的眼力,及手部运动的发展。

3.培养幼儿在游戏中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自制各种形状的鱼,挂上回形针。

2.自制钓鱼竿数根,系上磁铁。

3.幼儿已学过图形的英语单词。

玩法:

1.布置场地:自制池塘,放置各种形状的鱼若干。

2.幼儿分组比赛,一组分三人。

3.教师用英语说图形,三位幼儿必须在同一时间内钓上与单词相同的鱼,速度最快且准确的幼儿为获胜。

4.游戏进行多次,最后将几位获胜者组成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谁钓到的鱼最多,谁为最后的获胜者。

5.游戏结束。

中班游戏名称:找数字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

2. 能根据点数找出相应的数字。3. 根据问句,学会说套句。

活动准备:

1. 一个,六面豆油不同的点数

2. 跳圈过障碍物

3. 数字卡片

玩法:

1. 幼儿依次排好对(分成两组)

2. 教师色子,当色子停留,出现点数时,教师说:“What’s the number?”幼儿齐说:“NO.one ,two……” 3. 由排头一组幼儿跳过障碍物,到对面筐里找出与色子点数对应的数字卡片。

4. 最先拿到数字卡片的幼儿获胜。

中班游戏名称:跳跳龙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发展幼儿跳的能力,要求越过一定的距离。

2. 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乐于说英语,用英语 活动准备:

1.各色泡棉板(红,黄,蓝,绿),数量多于幼儿人数。2.泡棉板之间隔开一定距离摆好。

玩法 :幼儿扮演“跳跳龙”,当老师说“red”,“跳跳龙”就跳到红色泡棉板上;同样,“yellow”就跳到黄色的板上。如果跳错,集体指出并纠正。接下来,教师说“What do you like?”幼儿边跳边说自己踩的颜色,如:“I like blue”。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正确说出自己踩到的颜色。(可以分成男,女两组,一半幼儿游戏,一半幼儿做“小老师“,检查他们说的颜色只否相符。)再相互交换游戏。

中班游戏名称:钟表几点了

活动目标

1. 初步让幼儿认识钟表几点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思维反应能力。

3. 学会用英语问时间并做回答。

活动准备:

1. 钟表(可挪动的指针玩具)

2. 头饰(大灰狼),卡片

玩法一:请12名幼儿围城一圈,分别扮演12个钟点。另请一名幼儿扮演时针。游戏开始,教师说:“钟表,钟表几点了?”其他幼儿说1点或者3点,扮演时针的幼儿要用英语讲“It’s one and three o’clock。”并伸直左臂顺时针方向开始原地转,转到1点时停止,手指尖指向1点,然后扮演钟点的幼儿举起卡片one。

玩法二:请一幼儿扮演“老狼”,当老师拿出卡片问:“老狼,老狼几点了?”幼儿看老师手中的卡片说:“四点了”,然后请一幼儿到钟表上把时间拨到4点的位置。

小班游戏名称: 摘水果

活动目标

1. 在体育活动中训练幼儿英语口语表达能力。2. 在游戏中让幼儿练习跳

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梨子,橘子,西瓜,葡萄的图片

玩法

1.师扮演兔妈妈带小白兔去果园摘水果。

2.图片平铺在地上。

3.男孩子和女孩子分成两队,进行比赛,看哪队的小白兔摘的水果快而准。

4.队各出一名小白兔听老师的口令(水果名称)从同一起跑线蹦跳步去摘相应的水果,然后蹦跳步回来,又快又准的一队获胜。

5.队换一名小白兔进行。

6.戏结束:兔妈妈带小白兔回家了。

小班游戏名称: 小动物找家

活动目标

1.英语表达动物名称,提高幼儿学习英语兴趣 2.通过活动认识里外

3.培养幼儿对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动物头饰

2.磁带

3.场地布置动物家

玩法

1.幼儿扮演小动物让幼儿在“ ”区幼儿要记住自己是什么动物如Cat Dog Bird Rebit Tiger Bear 2.认识家

3.规则当教师说到一个动物的名称,该“小动物”就跳到自己的家里,并且念儿歌。Cat in cat in cat in and bird out.Birt out bird out birt out and dog in.Dog in dog in dog in and rebit out.Rebit out rebit out rebit and bear in.Bear in bear in bear in and tiger out

小班游戏名称: 可爱的小脸

活动目标

1.认识五官用英语说出五官名称

2.练习直直线走路,发展幼儿的平衡动作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可爱的小动物脸,五官 2.场地布置

玩法

一、幼儿列队

1.复习五官的英语名

2.练习走小路

二、游戏

1.幼儿走过小路到筐中取一个五官贴在脸上的恰当位置

2.边贴边说

3.幼儿返回。

托班游戏名称:Red yellow blue green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2.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学习单词:red yellow blue green 活动准备: 1.颜色卡片、篓筐

2.五彩线、颜色胸卡

玩法

一、送颜色宝宝回家

1.布置场地环境(颜色宝宝的家)

2.教师发给幼儿人手一张颜色卡片,请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颜色卡片送它们回到自己的家。

玩法二、五彩路

1.布置场地环境(用四种颜色的线打乱铺成四条小路)

2.请每位幼儿根据自己的颜色胸卡走属于自己颜色的小路。

托班游戏名称:认识图形: Circle square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热情

2.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志成功感

3.学习巩固圆形方形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

2.卡片

玩法

一、跳卡片教师出示两张卡片在幼儿前面,幼儿听教师说单词,然后跳到相应的卡片上面,边跳边说。

玩法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支持 篇7

一、将材料的构思及道具的制作作为幼儿学习的过程

我们尝试让幼儿根据表演的主题来确定需要哪些材料, 思考可以利用什么物品进行替代, 让幼儿参与到场景的设计与准备工作中来。幼儿能否主动与环境、材料的互相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的权利和条件。在以往的每次表演游戏时, 大多存在“教师包办”的现象, 致使幼儿的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为幼儿准备表演所需要的材料, 在指导游戏中还要反复交代材料的摆放和使用方法。幼儿对这些材料又不一定喜欢, 有的只是认同, 这既削弱了道具在游戏中的作用, 又不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因此, 我们就把决定权还给孩子, 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评价, 再总结所需要搜集的材料有哪些, 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变通自己的思维, 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征, 从而化被动为主动, 共同收集游戏材料, 使孩子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开展游戏场景应怎么创设?由谁创设?该提供怎样的游戏材料?并尽可能地鼓励幼儿利用周围环境、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替代。如, 孩子们把椅子围起来成了“小熊的家”;把蛋糕盒当做“桌子”;在椅子披上绿色皱纹纸当“树”等等。孩子自主选择材料, 决定用材料做什么, 充分体现了孩子的想法。比如, 同样是创设“房子”场景, 有的孩子用积木围城墙壁, 有的把橡皮筋拉直挂上彩带当“房子”, 有的把可乐瓶排成一排就变成了漂亮的墙壁……这样经过多次的协商、合作、调整, 幼儿集体的智慧充分得到发挥, 同样能极大地激发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来学习的积极性。

道具是表演游戏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材料, 在表演道具的制作上, 我们跳出了以往的框框, 尝试让幼儿根据表演的主题来确定需要哪些道具, 思考可以采用什么物品进行替代, 让幼儿参与到道具的设计与准备工作中来。在角色装扮的引导上, 要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装扮, 并鼓励幼儿寻找能替代的材料。如:小朋友把做操用的红绸带塞在身后, 就变成了大灰狼的尾巴;把塑料管套在手指上就变成了狼的爪子;衬衫盒背在身上就变成了一只乌龟!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正确的引导、大胆的放权、充分的信任, 既满足了孩子内在的需要, 又发挥了孩子的创造潜能。我们还特地开设了一个形式、种类丰富的“道具商店”, 提供头饰、木偶等成品材料, 让幼儿自主地到这个区域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表演作品确定需要哪些材料, 决定材料做什么, 如果没有现成的材料, 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变通自己的思维, 充分展开丰富的想象寻找替代物品, 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意愿和兴趣。

在游戏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哪一组的材料最有创新?谁的替代物最形象?哪个替代物使用得最好, 能一物多用?在评价过程中, 幼儿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使道具的设计与准备水平步步提高, 创造的萌芽从中得到发展, 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幼儿的主体性。

二、家园携手, 挖掘山区资源, 丰富幼儿的游戏材料

收集材料的过程也是幼儿获取信息的过程, 所以幼儿也应该参与其中。我们地处沿海, 又背靠着山, 有着丰富的资源, 我们就地取材, 发动家长、幼儿利用休息时间到山上采集树枝、竹叶、麦秆、稻草等;到河边拾小螺壳、鹅卵石, 请家长把竹子锯成竹筒、竹片;还收集了大量的废旧物品, 如包装盒、可乐瓶、旧胶卷盒等, 和幼儿一起归类放进变废为宝的“百宝箱”, 加工改造成成品和半成品, 既省钱又丰富了游戏材料, 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还提供了皱纹纸、绸带、丝巾等半成品材料和剪刀、透明胶、白乳胶等工具, 鼓励幼儿需要什么自己可以去“百宝箱”里拿, 以物代物、一物多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经过加工、装饰, 使之变废为宝, 成为幼儿园中既实用又好玩的玩具。这项“变废为宝”的工作一直是我们实验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点, 既节约了资源, 促进了幼儿环保意识的养成, 又激发了幼儿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通过讨论和协作, 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家长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做到家园互动, 人人动手, 这样利用家长、社区资源, 并能合理运用废旧物品, 实现了材料功能最大价值的良性循环。

三、遵循规律, 由易到难, 提供材料, 增加表演形式

人的认识事物总是由简单到复杂, 幼儿教育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根据调查表明, 幼儿在活动中可否选择活动材料以及自选程度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其活动的针对性、积极性。在材料不可选的情况下, 幼儿的无所事事率最高;随着材料可选程度的提高, 无所事事率降低, 交往频率提高。由此可见,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让他们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进行游戏, 能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而幼儿在进行表演游戏时, 简单、重复的头饰表演会使幼儿的表演兴趣逐渐减弱, 这就大大影响了幼儿在表演故事过程中继续创编的想象力。因此, 在指导表演活动时, 教师就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表演材料, 一方面要提供丰富的材料, 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情况及时添置新的材料;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自行制作所需要的表演材料, 这样孩子更有兴趣和积极性。为此, 我们在道具表演形式上也进行了尝试, 增加了木偶表演、指偶表演、桌面卡纸表演、提线木偶表演等形式, 如表演故事《小熊请客》, 前两次是头饰表演, 第三、四次游戏则增加了木偶、指偶表演, 而这些道具都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设计、制作的。这样, 幼儿的选择面广了, 让幼儿套上自己制作的指偶, 拿起自己设计的提线木偶表演。一次表演游戏可以变换不同形式进行, 并使用由自己参与制作的道具, 增加了游戏的积极性, 幼儿的兴趣自然持续不减。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最好的玩具是那些他们能够随意用各种方式加以变更的玩具。”我们要改变以往旧的观念, 尽量避免教师干预过多, 抑制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更好地保护幼儿的创造性。在游戏中不要过分地限制材料的性质, 多提供些不固定的、变数大的游戏材料, 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去发现和再创造, 在保留原有游戏价值的基础上, 对废旧材料进行再加工, 力求创造出新的游戏价值。

理解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篇8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非常喜欢玩滑梯,他们不是不知道教师的要求,只是对教师规定的玩法已经不感兴趣了。他们成功尝试了多种滑行姿势,没有发生意外伤害。当几个幼儿的身体堆叠在一起时,他们开怀地笑了,说明他们对同伴间这样的身体接触感到愉悦,滑下来的速度和碰撞的力度是适中的;舟舟和果果在滑梯两侧拽着同伴们滑下来,他们知道同伴喜欢这种被拽着下来速度加快的感觉;冬冬和媛媛分明是在扮演消防员,他们自发地加入了角色扮演行为,从而使游戏变得更富有趣味性。每个幼儿都在围绕滑梯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感到非常有乐趣。幼儿从一开始的按教师的规定玩到尝试各种玩法,游戏形式在逐渐多样化,游戏内容在逐渐丰富,他们的游戏水平也在按照小步递进的方式自我发展。

案例中的教师在幼儿玩滑梯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保障幼儿的安全,这本无可厚非,但教师不能因为怕出事故而绑住幼儿的手脚。教师要做的是时刻在一旁观察,看看幼儿能怎么玩、会怎么玩,要有足够的耐心。当发现幼儿的动作可能使自己的身体失去控制或危害到同伴的安全时,应及时给予支持、帮助和保护,目的是使幼儿的游戏得以继续。案例中这位教师在大多数时间里并不在游戏现场,而她回到游戏现场后的两次介入都有过度干预之嫌。教师如果一看到幼儿的游戏行为与自己的要求和预期不一致就干预,自然就无法看到幼儿当前游戏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了,因而,教师的所到之处就成了幼儿的游戏终止之时。

可见,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方面的专业能力亟待提高。不要认为玩滑梯之类每天都在进行的游戏活动没什么可研究的,孩子玩滑梯的过程正体现了学习的整体性。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以儿童发展为本,才能理解什么是幼儿的游戏,才能在游戏中真正做到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上一篇:时装设计师简历下一篇:关于规范性文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