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推荐10篇)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典出西汉刘向的《说苑》。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并下了死命令不准别人来劝阻他,一位少年巧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智劝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醒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它是历史故事中包含着寓言故事,而故事里又隐含着道理的一篇文章。全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以说促读,理解语言文字,感悟少年的聪慧、勇敢,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祸患。

4.利用网站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对春秋时期各国争霸的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逐步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教学难点:理解“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

《螳螂捕蝉》课件、相关学习网站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努力创设自主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点,对教材大胆处理,不拘泥于面面俱到;重视学生参与,关注知识生成,体现了教学多元化。整节课围绕“激趣导入--整体感知—自主质疑—读懂故事—体会联系—感悟形象—迁移内化”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抓住“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这一中心问题,通过自主朗读、合作讨论、读议结合、启发说话等方式解决问题,理解课文,领悟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螳螂捕蝉”既是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个能启迪人智慧的成语故事。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共同走近她。(板书课题:螳螂捕蝉)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书空。齐读课题。什么是螳螂?(指图,介绍)那么,“螳螂捕蝉”又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后齐读。

诸侯国 禀报 固执 毫不介意 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打消念头 隐伏祸患 劝阻

2.文章中还有一些字一字多音,你能读准吗?

处死 打着鸟 转来转去 弹弓

禀报大王 乘虚而入 举起前爪 露水

3.指名分节次朗读课文,纠正误音,读通课文。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吗?用一到两句话概括。

三、自主质疑,明确目标

1.多媒体出示首尾两段话: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2.自由读,思考:读了这两段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交流质疑

3.多媒体出示整理、归纳的三个问题:

(1)少年说了哪番话?

(2)吴王为什么恍然大悟?他悟到了什么?

(3)大臣、少年都劝吴王。大臣劝,吴王执迷不悟,少年劝,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四、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1.少年说了哪番话?指名找出,多媒体出示: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2.这个故事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板书: 蝉 螳螂 黄雀

3.蝉、螳螂、黄雀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着祸患这“利益”分别是什么?“祸患”又是什么呢?

出示蝉、螳螂、黄雀、少年的位置图(板书用箭头画出),指名学生说他们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祸患是什么。

4.齐读“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五、讲解局势,体会联系

1.我们被这个有趣的故事给吸引了,听了这个故事后,吴王“恍然大悟”。什么是恍然大悟,“悟”又是什么意思,你有恍然大悟的体验吗?说说看。(指导造句)

2.多媒体出示《春秋列国图》,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看,再联系螳螂捕蝉的故事,假如你是吴王,“悟”了什么道理呢?

3.吴王一心想去攻打楚国,却没有顾到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追问:怎样的后果?(国破家亡、吴国灭亡、百姓生灵涂炭)

4.螳螂捕蝉和吴王攻打楚国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小结板书:楚国←吴国←诸侯国

六、品味“巧劝”,感悟形象

1.小组讨论:从课文可以看出少年是什么样的人?

2.全班讨论,预设:

A勇气可嘉、爱国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B足智多谋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

3.少年以他的机智、勇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不想夸奖夸奖他?谁来夸一夸他?

七、总结全文,迁移内化

1.故事这么精彩,不讲出来多可惜啊!你能根据板书和自己的了解把课文复述出来吗?

2.指名复述,评价

3.今天,我们学习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在世界文学宝库中还有很多寓言故事,阅读它们,能使我们收益匪浅。

推荐同学们以下两个网站,课后阅读寓言故事,并做好读书笔记,写下你阅读的寓言故事的大意,以及你的阅读感受。

板书设计:

23.螳螂捕蝉

蝉← 螳螂← 黄雀

楚国← 吴国← 诸侯国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篇2

《螳螂捕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 讲述了一位少年巧妙地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 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 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顾不到身后的隐患, 是很危险的, 由此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课文情节简单, 道理一读即懂, 教师应重在引领学生品味看似简单的语言, 通过多读, 特别是读好对话, 感受人物形象, 领会思维方式, 进而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整复述课文, 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方式, 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的道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基于此, 本设计拟在引导学生理解寓意的基础上, 深化学生的认识, 简言之, 即“读懂三只‘螳螂’, 感悟两种人格”。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 即抛出一个统领全篇的问题:“课文中到底有几只螳螂?分别是怎样的螳螂?”使引导学生“找螳螂”的过程成为感受人物形象, 领会思维方式, 体会少年智慧和人格魅力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

一、由找“螳螂”导入

1.师: (投影展示树林中螳螂捕蝉图片) 课文中到底有几只螳螂?分别是怎样的螳螂? (预设:学生都能找出第一只螳螂, 部分学生会明白“吴王”实际是第二只螳螂, 至于第三只螳螂, 延后再说。自然过渡到第一只螳螂的品读。)

2.教师诵读以下内容:花园里有一棵树, 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 悠闲地叫着, 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要去捕蝉, 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是的,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3.这是一只怎样的螳螂? (这是插图中在树上正要捕蝉的螳螂。学生很自然用课文中的话“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来形容这只螳螂。)

师:其实, 蝉、螳螂、黄雀都一样可悲, 都是一样的“螳螂”。

4.让我们再次朗读回味这段描写, 注意体会“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拱着身子”、“伸长脖子”等词语, 读出它们的“一心想得到”的感情。 (抓住反复出现了四次的“却”字, 指导读出那种遗憾。)

5.拓展训练 (以说话形式进行) :如果蝉 (螳螂、黄雀) 在那一刻能__________, 那该多好啊!其实, 我们有时就像这只螳螂一样可笑, 有一次__________。

6.再读第4~11自然段, 认真想一想:除了插图上这只“螳螂”外, 你从少年所讲的故事中, 能不能悟出另一只“螳螂”?

二、品读吴王这只“螳螂”

过渡:同学们很会读书, 明白了故事影射想攻打楚国的吴王就好比一只螳螂。

1.再读课文。着重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师:吴王是只怎样的“螳螂”? (学生品读后很自然地用课文中的话“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来形容吴王。)

3.回读第1自然段, 抓住“准备出兵”、“希望很大”、“谁敢来劝阻我, 我就处死他!”等词句, 读出吴王“一心想得到”的感情。

4.师生紧扣“乘虚而入”、“不堪设想”等词读出出兵的后患之大和遗憾之深。 (注意理解“乘虚而入”、“不堪设想”。)

三、感悟第三只“螳螂”

1.过渡:吴王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指导学生读好“处死他!”“恍然大悟”“对!对!”“太有道理了!”等词句, 体会吴王态度的变化。)

2.师:使吴王态度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少年难道身后没有隐患吗?那他为了谁的利益? (学生顿悟:其实课文中还有一只“螳螂”, 那就是少年!)

3.少年是只怎样的“螳螂”? (师生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好相关语段。预设: (1) 这只“螳螂”为国为民!从“后果将不堪设想”能体会到战争中最受伤害的是人民。 (2) 这只“螳螂”身后同样隐伏着祸患, 如果吴王执迷不悟, 少年会有杀身之祸。但他百折不挠!从……“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 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 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中能品味出少年的这种人格魅力。 (3) 这只“螳螂”机智聪明!他不但用讲故事的独创方式劝说吴王, 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巧妙行事。从“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我没有打着鸟, 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看出少年想到不能主动去劝阻吴王, 必须让吴王来发现自己, 并且自己不能多讲话, 要抓住吴王心理, 让吴王主动问自己。

4.少年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感悟:大臣们也爱国, 也在不断地劝阻吴王, 可他们缺少“消除后患巧妙行事”的方式!)

四、深化认识, 升华情感

1.师:人的一生都面对着眼前的或长远的利益, 同时身后也常常隐伏着祸患。今天我们品味出了两种螳螂, 感悟到了不同的处理智慧, 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经历中会更多地认清自我, 扮演像少年一样的“螳螂”。

2.适度拓展:正直的人有时为了履行自己的责任, 维护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 勇敢地承受身后的“隐患”,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司马迁明知__________, 还要__________, 为的是__________。

王安石明知__________, 还要__________, 为的是__________。

哈尔威船长明知__________, 还要__________, 为的是__________。

五、作业

1.练习复述。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篇3

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须精心设计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将听说读写与体验、感悟、熏陶融合起来,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设计特色

变革以往线性的设计方式,采取板块式设计,增强教学目的性,提高教学的综合效益。在品读、复述、运用等板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达到理解课文,感悟语言,运用内化语言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看图激趣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看了这幅图,你们想到了哪个成语?谁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图画上的内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展开想象,练习说话。教师点评,以激励学生说得更流畅、生动。

2.他们是谁呀?你从他们的衣着上能看出些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板块二:初读感知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注意故事的情节性;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新词,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读完后再将这些词语读一读。

2.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几遍,争取读好。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教师作随机点评和引导。

第一段:指名朗读后,学生自由评价,而后教师追问:这段话应该读出什么感情?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吴王的专横、霸道

第二段: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巧劝吴王的决心、勇气和智慧,再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读少年与吴王的对话部分,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边读边体会人物的心理,再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内容,想象人物对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和心理,准备表演读;指名分角色表演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评点;朗读后,启发学生: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少年和吴王吗?

第三段:采用朗读竞赛的方式,先自己练习朗读,再分组进行朗读竞赛。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吴王的恍然大悟。

读完每段后简要说说这部分的主要意思。读完全文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又如何?

板块三:精读品悟

1.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字里行间流动的情感。

课文哪几节写了少年给吴王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你的感受。读后交流。

品读句子: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这句中的“终于”能去掉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中“转来转去”、“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等词句体会少年巧劝吴王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2.找出文中描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内容,注意描写蝉、螳螂、黄雀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画一画示意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意是什么?从文中划出有关句子。(板书:蝉 捕螳螂啄食 黄雀)

3.出示句子:“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身后隐伏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

4.听了少年的话,吴王为什么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5.同是劝说吴王,大臣们是怎么劝说的,结果如何?引导学生读好第一段,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体会后果的严重,抓住“固执”一词语言、语气来体会吴王的主观、专横。

同是劝说吴王,为什么效果会有如此大的反差?讨论交流,感受少年巧劝吴王的睿智。

板块四:复述表演

1.引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可以用上下列词语:

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固执转来转去 毫不介意禀报 悠闲

自由自在 拱着 啄食瞄准 恍然大悟

每个学生复述后,教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是否完整;是否简要;是否能恰当地运用上述词语。

2.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大臣和少年,老师扮演吴王,表演故事。引导学生评价,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可从吴王的专横、霸道但能知错就改,少年的机智勇敢或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等方面谈谈。)

板块五:思考表达

1.少年真的在花园里看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件有趣的事吗?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2.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你有过像吴王那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时候吗?拿起笔写一写你当时的表现及现在的想法吧,注意写清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

3.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它通过描写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并使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课后你能模仿本文的写法创作出这样的寓言故事吗?

附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篇4

课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 11 册《螳螂捕蝉》 授课教师:李敏(北京市东辛房小学 小学高级)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和注释及课文内容,理解“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含义。

2.运用课外资料,明白“吴王罢其兵”与“螳螂捕蝉”的内在关系。3.回读文本,在对比评价中既体会吴王的野心和兼听则明,又体会少孺子的忠诚,智慧。教学重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学生课前预习产生的质疑问题入课,引导学生将预习后的未知与待知带入课堂,形成一种阅读期待,进而进入下一环节有针对性地学习。

二、出示 PPT,小组合作探究:

(一)PPT 出示问题: 吴王为什么要一心攻打楚国?

吴王为什么听了少孺子的故事就放弃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请孩子们自由读一读这三个问题,并在小组讨论中试着合作解决问题。孩子们积极讨论,汇报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听着同学们的汇报交流,我适时点拨,初步解决了学生个体的未知问题。

(二)PPT 出示问题:

“一个小故事就使坚决的吴王放弃了出兵计划?这是怎么回事呢?” 引导学生思维,顺利进入下一环节有针对性地学习。

(三)PPT 出示原文:

在全文之中,突出表现少孺子给吴王讲的小故事,请同学们看白板,试着复述一下。

(四)PPT 突出 文中中心句 :

引导学生探究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真正原因。

(五)PPT 出示表格:

引领学生再回到《螳螂捕蝉》的故事中去,梳理三种小动物的行为,将表格填写完整。思考:这三个小动物为什么不顾身后的祸患?

(六)PPT 出示历史资料:

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迁移三个小动物“不顾”后患的心理原因,找到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真正原因。

(七)PPT 出示图片 : 出示一张三种小动物都在贪婪专注地看着眼前的利益时的生动图片,请学生仔细看观察图片,看看图中的黄雀什么样子?此时它会想些什么呢?学生都争着举手汇报时,我出示了练笔提示。

三、小结:

运用多媒体音乐的配合,请学生和着悠扬的古筝乐曲,带着自己的想象和对文本的理解,再一次将情感与内化输出,对寓意的解读如层层剥笋,学生的认知也步步提升了。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 11 册第 22 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选自刘向《说苑•正谏》中《螳螂捕蝉》。课文以春秋时吴王欲伐荆为背景,以少孺子的劝谏过程为线索,具体描写了“劝谏前游于后园”、“劝谏时讲述螳螂捕蝉故事”、“劝谏后吴王罢兵”,表现了少孺子的忠诚与智慧。使学生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身后的祸患,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三思而后行的道理。从“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中感受少孺子和吴王的不同人物形象。

本课抓住核心词语“不顾”,对小动物行为的分析、品读,想象,表达出三个小动物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其身后的祸患的心理状态 , 深入理解“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的真正寓意,同时把课文内容与课外资料有机结合,通过迁移理解吴王“乃罢其兵”的真正原因。

本课以古文的中心句为突破点,以句中的重点词语“不顾”为关键点,让学生进行多方位地想象与探究,运用多形式诵读和课堂练笔,最后达成目标。做到攻其一点,波及其余。

抓住文本整体,引导学生抓住重点事件,联系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当时的背景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人物,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少孺子巧劝谏的智慧和故事的巧合,更进一步的深化古文寓意。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篇5

一、了解历史背景

师:公元前475年――2,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虽然这个时期距今天很久远,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却可以常常接触到表现战国时期内容的故事或成语。

1、请学生交流自己自己搜集的战国时期故事、名人、成语。

2、结合学生的汇报,出示部分成语。(秦晋之好,围魏救赵,窃符救赵,纸上谈兵,退避三舍,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毛遂自荐,卧薪尝胆,三令五申……)

3、比一比,在最短的时间内,谁记得多,记得牢。

4、从这些成语中,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战国时期有什么特点?

谈话:战国时期,群雄逐鹿,诸侯争霸。有许多诸侯王志在天下,他们把能通过战争,打败周围诸侯国,掠夺财富,侵吞土地,从而壮大自己,作为一生的目标(课件出示:战国群雄地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天下大势)。

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过渡:吴王就是其中一位,这次吴王决定(出示文中句子,教师引读)出兵攻打楚国,可吴国大臣却纷纷表示反对。

1、请学生猜大臣反对的原因。(教师简评)

2、出示补充材料: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诸侯争霸,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多达上百个。有许多诸侯王志在天下,他们一心想着发动战争,打败周围诸侯国,掠夺财富,侵吞土地,从而壮大自己。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诸侯国之间相互防范又相互拉拢,结交盟友,组成盟国。如此一来,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大小诸侯国都不敢轻启动战端。一旦有国家挑起战端,打破平衡,往往也不得不面对周围其他诸侯国的攻击。

3、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再说吴国大臣反对伐楚的原因。

过渡: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为了拯救千万吴国百姓,作为正直的大臣就该劝说吴王打消念头。

4、师生活动(大臣劝阻吴王)

一劝:学生劝说,教师对学生的劝说理由进行评价并对学生劝说时的语气进行朗读能力的指导。

二劝:教师引导分析吴王性格特点,体会吴王的固执。

(诸位大臣的.劝说有礼有节,语重心长,但我是吴王,我是一国之君,我一言九鼎,就是错了也要错到底,谁再劝就把他拉出去砍了。)

师:现在还有想劝我(吴王)的吗?(学生举手)

师:他还想劝?什么都不用说了,来人把他先拉出去砍了。(进一步感受吴王的固执)

三劝吴王:

师:现在还有谁敢劝的吗?

师:你明知会死,为什么还要来劝?(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鼓励学生坚持真理,坚持正义)

师:你很勇敢,也极具正义感,但是我是吴王,我的决定绝不更改。

小结:想着天下大势,听着吴王固执的言语,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此刻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周围诸侯国乘虚而入,吴国兵败的场景)

三、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过渡:(激趣设疑)一切似乎已不可更改,课时几天后。(出示文中语句:吴王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读了这句,你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2、学生浏览课文,思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让吴王改变了主意?(结合学生汇报,板书课题螳螂捕蝉)

3、以前你听说过螳螂捕蝉的故事吗?谁来讲讲。(教师评价。在肯定学生的同时,突出复述时存在的不足)

4、指导复述故事

(1)出示词语:(悠闲自由自在高高在上拱着举起啄食)

(2)正音,指导书写其中难写的生字。

(3)学生说这组词语的规律。(这些是描写文中动物动作的重点)

(4)请学生用上这些词语,再来讲故事。(教师评价)

(5)揭示学法。(抓住描写文中人物的重点词语进行复述,能使故事更精彩,更吸引人)

四、感悟故事道理

1、听了故事,你有没有发现文中四个人物之间有一种特别的关系?

2、用上“只知道……却不知道……”描述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小结:是啊它们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3、固执的吴王听了这个故事就改变了决定,这个故事与吴国攻楚有什么联系呢?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吴国像故事中的螳螂,楚国像故事中的蝉,它们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2、朗读指导,读中体现吴王的恍然大悟(再次出示: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五、认识少年,学习智劝

过渡:面对固执的吴王,大臣以死相劝,却毫无用处;少年讲述了一个故事,就拯救了千万生命,少年真是了不起。

1、同样劝说吴王,结果却迥然不同,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从文中描写少年的语句中寻找少年的特别做法?(在花园转了三个早晨;将劝说的理由藏在吸引人的故事里……)

3、少年的这些做法与他取得的成功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面对固执的人,要懂得智劝。

4、学生交流生活中的智劝故事。(教师点评故事中人物的机灵之处,突出智劝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结:(结合板书)今天我们学习了螳螂捕蝉的故事,认识了一位聪明、爱国的少年,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能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知道在劝阻别人时,如果直接劝不行,就换个方式,去智劝。

六、课外作业

古今文对照,试着理解。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精选) 篇6

胡月蓉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的第二段是重点,而明白本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特点及少年讲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寓言故事:螳螂捕蝉

我们一起读一下课题。(生齐读。)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响亮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

师:孩子们在课堂上摇头晃脑认真读书是课堂上最美的样子。不知道字音读准了没有,屏幕上有四个词语,自己练练。

(生自由读大屏幕上词语——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螳螂捕蝉 恍然大悟)

师:好极了!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能否也能读出好感觉呢?看着大屏幕自由练练。(大屏幕出示含有四个成语的句子。)

(学生练习朗读词语。)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课文到底讲了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用简要的话说说。

师:有谁能用上刚才的四个词语讲述这个故事?(吴王想出兵攻打楚国,但大臣们认为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会不堪设想。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给吴王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你看,用上了四个词语,故事就更有故事的味道了。师:在文章里,我仔细搜索了一下,没有看到“螳螂捕蝉”这个词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文中哪些文字直接写这个故事的?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大屏幕出示完整故事。)师:故事讲完了,我来考考大家。少年说“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想到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祸患”是什么呢?(板书“利益”、“祸患”)

师:孩子你想得很远。我想问问在咱们刚读过的“螳螂捕蝉”的故事里,有几个角色?都是谁?这里的“它们”指的是谁?

师:那这三个角色的“利益”、“祸患”是什么? 生:蝉想喝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师:这是蝉的利益和祸患。

生:螳螂想吃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准备打它。

师:看来大家读懂了。我把这段话中句子的顺序重新调整一下,大家会看得更明白些。(出示大屏幕)

蝉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它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这里有三句红色的句子,一行蓝色的句子,我们分组合作读一下,全班分三组,每组读一句红色的,每读一句红色的,老师读一遍蓝色的句子。

如此分组合作读完了这四句话。

师:这样合作一朗读,我们就清楚了它们的利益和祸患了。大家再观察这张幻灯片,看和上一张有什么不同?(出示幻灯片)

生:上一张蓝色的句子中是“它”,这句子中是“它们都”。师:我们再来合作读一遍,每个小组还是读刚才的句子,那最后一句该如何读?

生:齐读。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句话是对它们三个红色句子的总结。师:好聪明的孩子。那我们就这样合作读一下,最后的蓝色句子我们齐读。

师:是啊,它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身后隐伏的祸患。(板书:隐伏)。这就是少年讲给国王的故事。这个故事没有讲完,少年把话没有说透,我们来帮他把该说地话说出来(出示填空题)。

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正如 ;正如 ;正如

。您只看见了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生自由练说后指名填空。)

(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正如蝉想喝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后面;正如螳螂想吃蝉,却没有注意到后面有只黄雀想吃它;正如黄雀想吃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瞄准它呢。您只看见了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说得好,我要是吴王,我就不打楚国了。现在我把屏幕关掉,我当吴王,谁能当着我的面,说出这段话,我就听他的。大家练习一下。

师:吴王为什么接受了少年的建议,反而没有接受大臣们的建议呢?先别着急回答我们先来看看大臣们是怎样劝说的?

师:出示文字,什么是不堪设想?这时你想到了什么? 演一演大臣对大王劝说。师演大王

师:“我吴王是不可能错的。谁在劝阻我就处死他!” 师:大臣的劝说不行,少年却改变了这一切,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细细的品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齐读描写少年的部份)如果第三个早晨吴王还没有发现他,他还会继续转下去吗?他为什么转来转去?(引起吴王的注意: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出示:吴王下了死命令…….师;现在我们再来讨论讨论吴王为什么没有听大臣的劝阻,却听了少年的意见?

师:现在你想对吴王、大臣、少年说些什么? 下课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利益 祸患

设计理念:

在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以听故事为主自然引入课文,让学生在欣赏朗诵的同时了解课文内容,从面也能缓解公开课给学生带来的紧张气氛。为了呈现一节完整的课,我结合本课生字较少的特点将第一课时对生字的学习融入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去认识生字,体会生字生词的含义。

本文结构特别,故事中套着故事,抓住文中的四个成语切入,一是集中成语重点朗读、正音,自然积累;二是借助成语所在的句子朗读,促使学生反复朗读重点句子,逐步走进课文;三是借助成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降低了难度,使平时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正确地使用四个成语,是词语积累后外化的良好时机。

让学生反复的读重点句子,从而进一步达到熟记课文内容,为后面的复述做铺垫。如:将三个并列的句子分组排列,学生合作朗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角色“利益”和“祸患”不同,但是所出现的后果是一样的——它一心只想着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为理解吴王行为的后果做好了铺垫,也为理解寓言寓意铺好了道路。

借助三个空白,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变换一种表达方式,降低了学生口语表达的难度,使学生的叙述更有条理,使其他学生也能在倾听中明理。在这个环节我针对了本班几个平时性格内向不爱发言的学生,让他们在回答中增强自信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篇7

吴王手下一位聪明的侍卫想了个劝说吴王的好办法。他每天都拿着一个弹弓在王宫的后花园游荡,一连好几天都这样,终于引起了吴王的注意。

吴王问侍卫:“你整天在这里转来转去的干什么?”

侍卫说:“大王你看,花园的树上有一只蝉,当它正在喝露水的时候,却没有发觉后面已经有一只螳螂正要捕捉它。而螳螂专心捕捉蝉的时候,也没发现身后的树上落着一只黄雀,黄雀早就把螳螂看成自己的盘中餐了。但是这个黄雀也很大意,它在想着怎么吃掉螳螂的时候,我的弹弓已经对准了它。这三个家伙,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身后暗藏的危险啊。”

吴王是个聪明人,很快就听出侍卫是在劝告自己不要贸然攻打楚国,经过三思,吴王最终决定放弃攻打楚国。

螳螂捕蝉 理趣盎然 篇8

战国时期,群雄竞起,相互吞并,当时国力强盛的吴国自然也有称霸天下的雄心,当时楚国渐弱,吴王准备去攻打楚国吞而灭之。谋划之时却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吴王听不进去任何意见,他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固执是坚持己见,不肯变通的意思。从吴王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吴王态度的坚决,已不容别人再发表其他言论。从感叹号中可以想象如果再有人阻止定会招来杀身之祸,那么还有谁敢触犯龙颜呢?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这位少年是吴王身边的人,对吴王是有一定了解的。在直谏无效的情况下,“怎么办呢?”文中没有说,通过想象我们仿佛看到少年因计不得出而愁眉不展,想到他因无法入眠而辗转反侧,听到他的声声叹息,也体会到他的执着,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中我们猜到少年已经想到了主意,虽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因为他的心思本不在玩弹弓上面,他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只是在创造一种情境:等待一个“巧谏”吴王的机会。“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看来少年向成功又迈近了一步。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吴王也不例外,他见少年手执弹弓,衣衫尽湿,难免好奇,自然发问。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究竟“打鸟”其事有无,尚不明确,但少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吴王。按少年所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当时的形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楚国好比是那悠闲的蝉,吴国如同那蓄势待发的螳螂,而其他诸候国岂不是那伸长脖子,等待机会的黄雀吗?少年将大道理蕴藏于小故事中,是何等巧妙、高超!难怪吴王最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学习本文,我们就要学习少年的语言智慧,学习他巧妙的说理方式。同样是劝,为何效果迥异呢?空洞的说教往往过于乏味,不能令人信服,而少年则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晓以利害,说者虽不露声色,听者却步步入局,待时机成熟,权衡利害,道理不言自明。这是智劝,是曲勸,是巧劝,是妙劝,是语言智慧、人生智慧。文中少年利用譬喻的手法借事说理,表面看是在讲故事,但事理不言自明。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除了要学习少年的睿智之外,对吴王的知错能改也应给予肯定。只有辩证地看待人和事才能让自己的判断更敏锐、更准确,而自己的收获才能更丰实。

【快乐思维】

读完课文,你是否为少年的聪明睿智所折服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可以将你想说的写下来。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王道宽 篇9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凸现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议结合、读写结合,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即兴说话,激趣导入

任选其中的一组词语,想象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

大象 蚂蚁 鲨鱼 老虎

老虎 狐狸 鹤 蚌(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1.自选话题进行交流。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认识两个新“朋友”,看老师板书:螳螂 蝉。

指导书写“螳螂”,(凭借生活经验认识这个“朋友”,螳螂又叫刀螂,但不是“刀郎”。这样加深对“螂”字的认识。螳螂对庄稼有益。)

想象。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板书:螳螂捕蝉。(齐读课题)

3.教师拓展:说得完整一点,还可以怎么表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韩诗外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原文: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指导学生理解,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精确与简练。

[设计意图:由“狐假虎威”、“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些成语引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质朴、自然而又意蕴深长,因为课题的本身就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内在的“美”,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开始就为学生的阅读奠定情感基调。]

二、巧妙入文,探究感悟

读读下面一段话。看你有什么新发现?(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对照阅读)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蝉的自由自在、悠闲的神情,体会蝉的那种安逸的生活。

2.说说哪些情况下可以用“自由自在”来形容。

3.自读感悟:说说各自都从中读懂了什么。

4.交流读书感受。填空:

(1)蝉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隐伏的祸患是____________。

(2)螳螂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隐伏的祸患是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成语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把成语故事“拿出来”单独进行教学,并非要脱离文本,而是要扎根成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下面更好地进入文本作好铺垫,即通过反复的朗读品味,挖掘成语内在的意蕴。]

三、整合资源,巧妙入境

过渡:是啊,凡事不能只想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利益背后所隐伏的祸患。应三思而后行,切忌一意孤行。请大家读下面这个小故事:

有一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读过这个故事后,吴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得出来?

2.如何理解“固执”,读一读吴王的这句话:“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3.交流:反复朗读,吴王的眼前利益是什么?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引出“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语,引导体会所隐伏的祸患)

4.想象说话。你觉得“不堪设想”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设计意图: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用好教材、发挥教材“例子”的作用,这是非常关键的。所谓“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偏离“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发展的轨道,这就是“好法”。所以,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分割、重组与整合,将课文内容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乐“学”不疲。]

四、追根溯源,感召生命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0页,思考:既然不能正面劝阻,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谈谈各自的看法。自由朗读课文。

1.说说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怎样。

2.出示: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少年是怎样“讲”的,是一种简单的讲吗?(少年的“巧劝”究竟“巧”在哪儿,使那位固执的吴王最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读课文2—11自然段。圈画出相关的内容。

4.交流:

(1)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并想想少年说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是指什么。

(2)赏读:“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 祸患呢!”

交流,思考回答:

A.蝉的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隐伏的祸患是____________:

B.螳螂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隐伏的祸患是____________:

C.黄雀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隐伏的祸患是____________:

D.吴王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隐伏的祸患是____________:

(3)出示《春秋列国图》,联系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看,假如你是吴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打消念头)

(4)什么是恍然大悟?“悟”又是什么意思?你有恍然大悟的体验吗?说说看。(指导造句)

(5)想一想:吴王从中“悟”到了什么,你从中“悟”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下你“悟”到的东西。

[设计意图:课堂上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感悟,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让学生观察《春秋列国图》、联系螳螂捕蝉的故事,分角色并加上动作创造性地朗读,这样,学生自然“感”得多,“悟”得深。]

五、通读全文,整体建构

读后,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一下吴王和少年。

吴王:(1)固执;(2)知错就改(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看待)

少年: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整体构建的过程,教学中应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通读全文、整体感悟的机会,给学生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感性认识。]

六、拓展延伸,迁移内化

自由朗读课外阅读材料《喜鹊搬家》。板书设计:

蝉 ← 蟑螂 ← 黄雀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

少年

教后反思: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我在教学《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就进行了这样大胆的尝试。

《螳螂捕蝉》第2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冒死巧谏吴王的勇气和才智,懂得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螳螂捕蝉 诸侯国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毫不介意 瞄准 夸奖 隐伏

(同座打开书,对照互批,订正)

2.你能用上你听写的几个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3.谁来说说“螳螂捕蝉”的故事?为了帮助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说好,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请按这个句式说:“_________,却不知道________。”

4.你听了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过渡)这个故事是少年说给吴王听的,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那么吴王听懂了吗?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二、精读感悟。

1.指名读12小节。

(师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2.“恍然大悟”,“悟”是什么意思?(明白)那么吴王究竟悟到了什么?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a、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b、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3.理解第1小节。

(1)“乘虚而入”,“虚”?(空、空虚)你认为吴王如果出兵攻打楚国,自己国家会有哪些地方空虚呢? “入”?(进攻)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乘虚而入”的意思。

(2)“不堪设想”,“堪”有两种意思:a、可以,能够;b、忍受,经得起。你认为在“不堪设想”中应选_______种。

虽然不能够设想,我们还是来设想一下,吴王攻楚会有什么后果?

4.吴王一下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有没有一下子明白一些道理的时候,你能不能用“恍然大悟”造句。

5.我们再读读12小节。(1)师圈出“念头”。(2)吴王本来的念头是什么?他本来的念头是那样坚决,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3)你能把这一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最好配上些动作。

(生读)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6.我们知道吴王最后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那么少年有没有劝阻吴王,请再读读课文,在少年与吴王的对话中,自始至终他有没有提吴王攻楚的事?我们来研究研究文章的中句部分3—7小节,读读看,你觉得少年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7.从“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一句中的“终于”你体会到什么?老师觉得少年和吴王的对话很有意思,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读好,老师也想给大家一个提示。

练习:读读文章,填一填。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1)说说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2)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少年怎么样?

(3)分角色直接读4—7小节中吴王与少年的对话,要读出你所悟出的语气、神态。

8.回到12小节,有感情朗读12小节。

三、总结全文。

谈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填空:

“恍然大悟”这个成语中,“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吴王悟到了_________________。

请用“恍然大悟”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练笔:

上一篇:张绍斌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企业营销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