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干线公路管理办法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干线公路管理办法

市干线公路管理办法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各级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虎林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市公路养护工作的激励和鞭策。首先,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近年来虎林公路养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以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边境线长264公里。全市总人口31.2万人,总面积9334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事处、11个乡镇85个村,驻有省属6个国营农场和2个森工林业局,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虎林市公路管理站始建于1959年,现有干部职工506人,主要负责区域内省县公路养护维修和路政管理工作,总养护里程325.514公里,其中省级公路2条209.1公里,县级公路5条116.414公里。“十一五”期间,虎林站在省市主管部门和虎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四季畅通品牌”工程、全面提高公路畅通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公路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突出重点,奋力攻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屡创佳绩

“十一五”期间,我站坚持以争创“省级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升级竞赛”A级站段为目标,把“八个加强”作为养护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投入,努力唱好管养重头戏,确保了管养路段安全畅通。

一是抓冬季养护,管养路段安全畅通。针对我市冬季雪多量大、灾害较重的实际,组织全站职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公路人精神,超前制定预案,全力抢险救援,做到“以雪为令”,小雪雪停即除,中雪三天清完,大雪、暴雪做到“先通后畅”,全站管养路段冬季始终保持安全畅通。仅2010年投入资金89.97万元,清除雪阻7 1

次,出动机械254台班,人工1790工日,累计清雪945公里、425.3万立方米。

二是抓预防性养护,应急保障坚强有力。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要求,突出路基、桥涵、路面等重点,建立了应急抢险材料储备保障体系和应急指挥机制,制定演练预案,建立保障队伍,应急演练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应急保障做到反应迅速、应对有力。五年来共组织应急演练3次,储备应急材料20吨。积极采用新材料,加大对公路路基、路面、桥涵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力度,2007年新购置了一套灌缝机械,对方虎公路135.7公里路面裂缝与接缝连续两年进行沥青灌缝。2010年对路面接缝采用硅酮胶灌缝,其他裂缝采用沥青砂灌缝,同时对桥涵跳车,断碎板等严重路面采取重新拆除换板。通过对新材料的应用推广,公路养护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是抓防汛保通,确保干线公路通畅。按照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证安全”和“加强养护、保障畅通”的方针,我站保持高度警惕性,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做到早安排、早行动,争取防汛工作主动权,切实做好洪涝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抢修恢复公路水毁,治早、治小、治轻,根除隐患,确保公路安全度汛。

四是抓质量提升,高质量实施大中修工程。五年来,按照省市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公路大中修工程,共投入资金万元,完成公路大中修公里。其中:完成方虎公路虎林东出口5.5公里二级水泥混凝土路面。2006年5月1日开工,2007年9月30日竣工;完成方虎公路虎林至虎头段54.6公里二级水泥混凝土改造工程。2007年9月1日开工,2008年8月20日竣工;虎饶边防公路73.4公里二级水泥混凝土改造工程。2009年5月1日开工,2010年9月30日竣工。

五是抓桥梁养护,确保安全畅通。按照省市《关于干线公路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站把桥梁和涵洞养

护作为养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多次召开桥梁安全隐患会议,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以养护公司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安排部暑虎林境内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养护公司积极行动起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对桥涵堵塞、限载限速危险标识缺损等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维修,确保了桥梁通行安全。

六是抓标准化建设,提升养护水平。“十一五”期间,我们结合迎“国检”,以争创“省局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升级竞赛”金牌为目标,以方虎公路、虎饶公路文明样板路建设为重点,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提高站段规范化道班建设,努力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目前已建成规范化养护中心3个(杨岗、宝东、红星),正在建设的养护中心3个(虎头、独木河),红星养护中心成为文明样板路上的一个亮点。我站还坚持“以副促路、以副促发展”的方针,在凉水道班建起了育苗、种植、养殖等副业,制做大棚4个,其中冷棚三个810平方米,暖棚1个210平方米,每年播种各种花卉25万株,每年为站节省资金4万元。改造原道班房,整翻改良土地30余亩,挖鱼池13亩,建库房、猪圈等其它基础设施80平方米,道班庭院花木、水泥院、铁栅栏等设施齐全、整洁规范。在站段、道班规范化管理上,主要对公路基础情况等内业资料,全部达到“电子板”要求。加强道班建设,做到庭院植树、种花、水泥院、铁栅栏,各项内业资料上墙齐全、填写规范。严格执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员工上路按要求穿着标志服;危桥管理、小修工程施工设置反光安全标志和夜间安全灯警示标志。方虎公路沿线完成景点建设三处(草坪、假山、凉亭),虎林东、虎头西两出口新种植连续花带7公里,栽花卉10万株,种植紫穗槐32.3万株。完成水泥路面局部修理885米,修补沥青路面坑糟676平方米,设立新标志牌、宣传牌206块,修理桥面破损200米,修补桥梁防护圬工246米,涵洞进出口铺砌加固400米。完成石砌边沟2,200米,更换标志物2702块,公

路沿线达到畅、洁、绿、美。

七是抓机务管理,努力提升效益。积极开展红旗设备竞赛评比活动,大大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益。五年来,汽车运输收入 1,401,021.00 元,机械完好率达97%,吨公里成本0.67元,节约燃油12,538公升,汽车盈利232,460.00元。工程机械收入2,650,247.00元,盈利142,330.00元,节约燃油212,475.00元。

八是抓公路绿化,景观质量逐年攀升。积极响应省委、市委三年绿化龙江大地的战略部署,高水平规划,大力度投入,圆满地完成了公路绿化任务。截止到目前完成绿化里程达135.7公里,绿化面积达1231.7亩;栽植乔木14.7万株,灌木1.3株;栽紫穗槐80万株,栽花卉57公里,公路绿化、美化、香化全面提档升级,成为生态虎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多措并举,重拳治乱,路政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制定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持续深入开展了路政专项整治活动,路政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严格实行路政行政许可的报批和管理。按照《路政行政许可法》,对路政行政许可程序和各项收费标准进行全面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对路政行政许可审批建立档案,要求办案人员进一步提高案卷制作水平,严格按照程序规定进行审批,确保许可的有效性。“十一五”期间我站承办的路政许可没有发生一起上访、申请复议和诉讼案件。

二是深入开展公路环境综合整治。五年来,共预防制止违章建筑处19处/917平方米,清理垃圾 64 处/ 263平方米,清理违章占用公路和公路用地修车、摆摊设点69处,取缔新开道口19处144平方米,清理非公路标志8 块,方虎公路整调合并道口8处,取缔占用公路用地开荒造田和影响公路养护排水不畅28处,共计8,800平方米。路政案件查处率达100%,结案率达100%。

二是全力打好治超专项行动攻坚战。坚持“严格执法,区域联动,源头治理,消除隐患”的要求,始终保持对超限超载车辆高压管理态势。特别是全省二级公路收费站取消后,我站于2008年新建杨岗治超检测站,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停车场、电子衡检测仪等实施一应俱全,目前运行规范有序。五年来,共投入路政执法人员2100人次,检测车辆42,540辆,检测出超限车辆1600辆,卸载750辆,卸货2990吨,自2006年超限率14%下降到现在的1.53%。

三是深入开展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清理和控制。加强了路政巡查,由过去每周查4次增加到5次。建立路政网络联防机制,对提供案件线索和报案的养路工给予奖励,调动了一线员工和沿线群众的积极性。加强现场跟踪管理,发现违章苗头,死看死守,坚决制止。建立路政各项管理制度,调动路政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五年来,路政违法建筑控制率达100%。

三、创新机制,焕发活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五年来,我站在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逐步走出一条适应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新路子。制定了《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成立养护公司,实行养护公司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养护工程监理制和计量支付制。全站实行以岗定责、绩效工资,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抓计量支付管理,把项目重点安排在整修边沟、苗圃建设、绿化、标志和里程碑、路面病害修复,桥梁维修等较重病害修补上。实行养护集中作业,把从前24个养护道班调整为现在10个养护大道班。实行养护大道班集中作业,每年减少行政开支近万元。抓体制创新,推进机械化、市场化步伐,组建养护工程机械队,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逐步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养护运作机制。

十一五期间,我站全体干部职工付出了艰辛努力,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五年来,我站先后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2006年荣获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升级竞赛B级站段;2007年荣获黑龙江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名列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升级竞赛B级站段第一名;2008年荣获黑龙江省树行业新风、优化服务环境优胜单位,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典范单位,鸡西市文明单位再创建最佳单位等荣誉称号,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升级竞赛银牌第一名;2009年荣获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升级竞赛金牌第一名,同年3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连续五年荣获全省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9年10月通过省厅文明单位检查验收,继续保持省厅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

市干线公路管理办法 篇2

一、干线公路养护的特点分析

根据我国的地形结构,我国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于公路干线的设计、施工、质量等要求较高,在公路干线的修建维护中总结了几个特点。

(一)维护公路干线的路况复杂性

一般情况下,作为连接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的公路干线,其每天接待的车辆多,车流密集、车速也很快,这种现象造成了公路干线路况很复杂,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也为公路干线的维护带来了危险。

(二)维护公路干线的范围广

在一段公路干线的维护中,不仅包括了桥梁、隧道、公路等,还包括了依附于它们的所有设施、公路沿线的整个环保设施,因为公路干线的维护范围广,所以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多,对公路维护的管理难度大。

(三)维护公路干线的必要性

做好公路干线的维护是很必要的,它们不仅在我国综合性的运输网络中作用巨大,占据重要位置,还对国省公路顺利运行,保障出行车辆安全起到了关键性影响,目前国家相关部门也很重视公路干线的维护这一块。

(四)维护公路干线的科技含量高

在整个公路干线维护中,对科技的要求很高,不仅所需的机器设备要求专业度高,需要连续不间断的借鉴、引进国外的优秀经验,提高对干线公路的养护手段,还要不断强化在养护方面的检测技术、争取达到短时间,高效率的工作成果。

二、干线公路维护的发展状况

(一)干线公路维护体系不完善

即使国家的公路干线在不断发展,但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维护体系还没完善,阻碍了干线公路养护水平的提高,延长了工作时间。

(二)干线公路维护的技术不成熟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道路建设部门一直在走探索路,以至于出现了只重视道路的修建,忽视了道路维护方面的工作,这样导致了我国在公路干线养护方面长期处于一个比较低技术含量的位置,在机器设备以及检测方面换代时间落后。

(三)干线公路维护要求不够

前文有提到,在公路干线的维护中,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基础强大的工作人员,但目前由于我国还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公路维护管理专业制度,一直在制约公路干线维护系统的发展,使得工作人员不能很好的按要求进行工作建设,没有一个完善体制的约束,就没有十足的工作干劲,很多想在公路干线维护管理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打退堂鼓,这时候鱼目混珠的现象就会出现,这些专业技术差或者零专业基础的人,对于一些简单的维护都不能很好进行,而且工作责任心不够,容易懒散,加重了部门领导的管理难度,也对干线公路的顺利营运造成影响。

(四)干线公路维护过程中管理不足

对公路养护进行监督,能在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阻碍道路的顺利营运,但很多国、省干线是缺乏这样的监督管理的,部分人认为这样没有必要,但没有一个严格的监管制度,就无法保证公路干线的行驶安全,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很多施工人员就会放松对维护的必要性,就会措施一些危险状况的弥补机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干线公路维护与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干线公路维护体系

依据我国干线公路的发展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干线公路维护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干线公路维护体系,制定出符合我国公路干线实际发展国情的公路干线维护制度,加强公路管理部门对维护管理干线方向的工作重心,做好维护管理方面的工作。

(二)公路干线维护与管理的技术更新

我国公路干线的技术是出于一个低阶段位置,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技术更新方面的工作,招贤纳士进入技术部门,根据我国实际公路干线现状,地理环境特点,道路行驶车流量、车速监控,提高在维护管理方面的技术创新,引进先进设备,尽可能利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公路干线维护管理制度完善

需要完善在公路干线维护管理方面的制度,找专业的人才来对干线进行维护管理,在专业人才的选择过程中,应该选择经验丰富的团队,这样不仅是因为他恩在公路干线维护管理过程中有丰富的经验,还因为他们在以前的维护管理工作中能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队伍,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解决,不影响工作进度,还能对工作过程中就发想的问题进行上报、研究及解决,为以后出现类似情况时提供经验。选择与专业团队合作,是一个互利的行为,在工作中专业的团队有先进的设备、成熟的技术,还能不断在公路干线维护管理领域进行创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

(四)加强公路干线维护管理工程中的监督管理措施

在整个公路干线维护工作中,管理者应当加强对维护管理工作的监督,以便工作人员能细心工作,确保公路干线的顺利使用。

四、结束语

只有不断完善公路干线维护管理方面的措施,加强对专业团队、人员的合作,提高工作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才能保障车辆在公路干线中的安全行驶,保障干线的顺利营运。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出行所需的交通路线越来越多,对公路的要求也越来也高,所以,我国需要不断加强在公路方面的合理建设,不断完善道路养护方面的措施。文章将围绕我国公路干线的养护与管理以及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干线公路,养护及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丰焰.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

[2]王晖.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管理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李俊.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3,05:195-196

市干线公路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国省干线;条条管理;条块管理;块块管理;

一、公路管理体制概述

(一)公路管理体制涵义

公路管理体制是指政府在实施公路管理时在组织机构设置、上下隶属关系、职能职责划分等方面体系、制度、形式的总称。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是在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建立的由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公路管理机构共同组成的管理体系。本文主要对我国现行国道、省道管理体制进行分析、研究,并不涉及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如何管理的问题。

(二)法律对公路管理体制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对公路的管理分为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两个层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公路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工作;但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省道的管理、监督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二、我国现行国省干线公路管理体制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公路工作,主要从法律法规、宏观政策上对全国各地公路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省级人民政府设立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公路的养护、建设和管理,具体事务工作由其下设的公路局、高速公路管理局等机构负责。但是关于县级以上政府行政区域内的国道、省道应该如何管理,法律并未作出详细说明。在具体实践中,各省市根据交通部的大政方针和自身特点,分别采取了“条条”管理、“块块”管理、“条块结合”的管理三种模式。

(一)“条条”管理模式

“条条”管理是指由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管理局,对全省范围内的国道、省道直接实施统一管理;市级公路管理分局和县级公路管理所均为省公路局的派出机构,在省公路管理局的指导下完成对国道、省道的建设、养护工作。

图1.注:实线表示直属关系;虚线表示业务指导,无隶属关系(下图同)。

这种模式优点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克服管理过程中多头管理、政令不畅等问题,便于统一指挥,明晰权责关系。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缺点:下级公路管理机构只能机械地服从上级的命令和指派任务,缺乏灵活性。

(二)“块块”管理模式

“块块”管理是指市、县的公路管理机构在本级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领导下,独立管理辖区内的国道、省道的部分管理、养护工作。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地市级以下的垂直管理、条块相结合的管理。

图2-1

图2—2

这种管理体制在实行初期能够提高地方投资公路建设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这种体制暴露出愈来愈多的弊端:1.各地市公路管理机构各施其政,破坏了公路行业管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影响公路网整体效益的发挥。2.市、县公路管理分局的人、财、物均由地方政府管理,市、县公路管理分局工作会受到地方政府官员的的干预,上级官员强行安排人员进出,易导致机构臃肿,人员膨胀。

(三)“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条块结合”是指在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公路管理机构对辖区内国道、省道实施统一管理的条件下,市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国道、省道的养护和部分路政管理工作,县公路管理所则是市公路管理分局的派出机构。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地级市以下的“条块管理”,市级公路管理机构主管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的财权和计划,人事权则由县级政府部门主管;二是地级市以下的垂直管理,市级公路管理机构对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的垂直管理。

图3—1

图3—2

这种模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公路行业的统一管理,又能调动地方政府建设、养护公路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模式也具有局限性,比如在许多实行条块结合的省份,资金计划、业务规划由省级下达,人员和管理责任却在地市,明显存在权责不清、主体不明的问题。同时,省级公路管理机构与市级交通主管部门之间极易出现目标不一致的情况。

三、未来国省干线公路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从公路管理的现状和公路行业的特点来看,“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管理模式更能适应并促进公路的发展,应成为公路管理体制的主流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有效解决机构臃肿、人员庞大的现象

在以垂直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下,省公路管理局对省域范围内各级公路管理机构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能够降低市级、县级政府对本级公路管理机构工作的干涉程度。可以减少政府官员强行安排人员现象的发生,使公路管理机构人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地方公路管理机构的财政支出和债务压力。

(二)有利于做到事权一致,明晰各部门权责

在这种模式下,资金计划、业务规划、人员配置及各级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责都由省公路管理局明确规定,可以减少政出多门、权力交叉的现象发生,避免其它部门干扰公路管理机构业务,真正使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四、结语

公路管理体制与公路发展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能否相适应,对公路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公路管理模式是公路行业发展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环节。各省在选择公路管理体制模式的时候要权衡利弊,根据自己省域的特点及地区对公路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公路管理模式,才能推动整个公路行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红峰.我国公路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徐大庆.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3.

市干线公路管理办法 篇4

规范管理 创新机制

全面实现公安公路事业发展新跨越

公安县公路管理局

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因三国时左将军刘备在这里安营扎寨而得名。全县版土面积225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321个行政村,总人口106万人。公安历史悠久,文化渊远深厚,是东晋车胤、明末袁氏三兄弟、当代著名物理学家王**等一批历史名人的诞生地,更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公安县交通十分便利,207国道、二广高速、江南高速贯穿全境,沪蓉高铁傍境而过,公铁两用桥、深水港口正在加紧修建,荆岳铁路、武瑞国道公安段前期筹备基本完成,已形成完善的水陆交通网络。我局共列养公路432.358公里,其中国道1条(G207锡海线)81.22公里,省道4条(S221公石线、S226港黄线、S254红东线、S322沙渔线)101.409公里,县道11条215.609公里,乡道3条34.12公里。我局机关设置一室一会六科(办公室、工会、计财科、监审科、安机科、人教科、工程科、法规科),下设四个直属单位(物业中心、路政大队、港关汽车渡口、养护应急中心),和二个企业(公安县公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湖北路安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十二五以来,全局广大公路干部职工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各项目标任务,围绕公路发展目标,克难攻坚,勇于创新,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协调快速发展,公路部门对外社会形象得到大力提升,并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迎国检工作开展情况

作为公路行业最高规格的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大检查,既是对十二五期间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一次系统检阅,同时也是公路事业发展成就的一次全面展示。为向国检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以实际行动为**交通公路事业增光添彩,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高度重视、高效组织、高位推进迎国检工作,确保以良好的路况、干净整洁的路容路貌和规范化的管理,全面展示公安干线公路在建、养、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迎国检工作。我局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迎国检工作。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公路一线调研,要求公路部门发扬传统、精益求精,以创新的精神、拼搏的姿态为我县经济建设当好开路先锋,为助推公安经济发展、提升**公路形象做出贡献。2015年9月8日上午,公安县迎国检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动员会在公安县公路局召开。副县长魏天洪在会上要求全县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充分认清迎国检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协作配合,全面开展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和畅安舒美示范路创建活动,共同做好各项迎国检准备工作,全面完成迎国检各项目标任务。力争以最好的路况和规范的管理在这次国检中取得良好成绩,为公安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各部门高效组织迎国检工作。按照省市交通公路部门的统一安排,我局成立了公安县干线公路迎国检领导小组,制定了《普通干线公路迎国检实施方案》,加强对全县干线公路迎国检工作的指导。我局专门成立了以局长、书记为组长,其他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养护、工程、路政、治超、财务、计划、安全等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迎国检工作布置会、协调会、反馈会,全面了解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全力以赴打好迎检攻坚战。全局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迎检任务,对照评分细则,明确责任、细化台账,倒排节点、查漏补缺,扎实开展迎检各项准备工作。

全力以赴高位推进迎国检工作。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2015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方案的通知》下发后,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标准,对迎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严格落实四个明确,即明确责任领导、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完成时限,保证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落实、有检查,切实保证迎检工作五个到位,即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我们还加大与公安县电视台、《孱陵时讯》等新闻媒体的沟通和联系,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路政管理等工作进行全方位宣传,使社会各界对公路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赢得社会各界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二、十二五期间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局紧紧围绕畅通主导、服务需求、安全至上、创新引领的十六字方针,坚持全面部署,重点突破,精细管理,彰显特色的工作基调,按照发展求特色,建设出精品,创新当尖兵的要求,自我加压抬标杆,砥砺奋进促跨越,干线公路服务保畅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增强,路容路貌崭新靓丽,公路形象焕然一新,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一)大力实施大修工程,公路形象焕然一新

市干线公路管理办法 篇5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保障公路桥梁安全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实施办法》、《四川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交公路发〔2007〕336 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路桥梁安全管理的通知》(川办发〔2013〕69号)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以下简称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农村公路桥梁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第三条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努力保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

第四条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的行业管理与监督,市(州)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本辖区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实施主体。

第五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根据桥梁养护管理需要,分别从预算和车辆通行费中及时足额落实桥梁养护经费,专项用于桥梁日常养护、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桥梁监测、小修保养、大中修以及改建(重建)工程等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桥梁安全运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 按照桥梁管理职责划分,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分为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

第七条 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在交通运输厅领导下具体负责全省桥梁养护管理的行业管理与指导工作,主要职责有:

(一)负责审批申请拟纳入部、省补助的四、五类桥梁中的特殊结构桥梁或单孔跨径60米及以上桥梁的大修和改建(重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二)组织四、五类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的复核。

(三)负责建立完善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省级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第八条 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本辖区桥梁养护管理的监管单位,主要职责有:

(一)负责领导本辖区内桥梁的养护和安全保护工作,并逐桥明确桥梁管养单位。

(二)负责落实桥梁养护和安全保护经费,负责审定桥梁养护工程计划。

(三)负责审批除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审批范围以外的桥梁大中修工程、改建(重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负责审批施工图设计文件。

(四)组织审查四、五类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负责除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外的三、四、五类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的复核。

(五)负责辖区内经营性收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行业管理和监督。

(六)负责审批超限车辆过桥方案和封闭桥梁绕行方案。

(七)每年1月15日前向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报送本辖区上桥梁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报告。

第九条 市(州)公路管理机构在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辖区桥梁养护管理的监管工作,主要职责有:

(一)负责组织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工作,每年定期评估本辖区内桥梁安全运行状况。根据检查和评估结果编制本辖区内桥梁养护专项工程建议计划。

(二)负责审查桥梁定期检查报告和特殊检查报告。

(三)制定本辖区内桥梁管理专项应急预案,并监督桥梁管养单位落实。

(四)负责监督桥梁养护工程的实施。

(五)负责市(州)本级桥梁技术档案的完善和保密工作,监督和指导桥梁管养单位做好桥梁技术档案工作,及时对桥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更新。

(六)负责本辖区内桥梁养护工程师的技术业务培训。

第十条 桥梁管养单位是具体负责桥梁养护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单位,主要职责有:

(一)桥梁养护职责

1.具体承担桥梁的养护生产及管理工作。

2.负责桥梁日常巡查和经常检查工作。

3.每年定期评估本辖区内桥梁安全运行状况。

4.制定辖区内桥梁管理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5.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或桥梁在发生险情和重大汛情时,及时报告桥梁监管单位,并抄告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6.提出桥梁维修和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建议计划。

7.负责组织桥梁大中修、改建(重建)及抢险工程的实施。

8.负责桥梁技术档案的完善和保密工作,及时向市(州)公路管理机构上报桥梁管理信息。

(二)桥梁保护职责

1.负责保护桥梁路产、路权,对公路桥梁实施巡查。

2.负责设立桥梁安全保护区,并监督桥梁安全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3.组织实施超限车辆的过桥管理。

4.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或桥梁在发生险情和重大汛情时,及时配合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桥梁实施交通管制。

5.负责维护公路桥梁养护工程作业的正常秩序。

第十一条 收费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和安全保护工作,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第十二条 公路桥梁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必须明确负责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和具体技术人员,保证桥梁养护管理各项职责得以落实,并将人员名单报上级管理部门备案。如发生人员调整,应及时将调整情况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备。

第三章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第十三条 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实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第十四条 公路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必须设置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并配备工程技术人员协助桥梁养护工程师开展工作。各单位要建立和落实桥梁养护工程师岗位津贴,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交通运输厅公路局设桥梁养护工程师2~3人;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市(州)公路管理机构设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1~2人;桥梁管养单位依据管养的桥梁规模确定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人数,按每70~100座桥梁设置1人,但不得少于2人。

第十五条 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指导市(州)桥梁养护管理工作。

(二)组织开展四、五类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的复核。

(三)每年对全省桥梁安全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四、五类桥梁预警清单。

(四)组织全省桥梁养护工程师的技术业务培训。

第十六条 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组织实施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监督、检查市(州)公路管理机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职情况。

(二)编制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计划。

(三)组织四、五类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的审查,负责除此以外的三、四、五类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的复核。

(四)参与审查三、四、五类桥梁的大中修和改建(重建)工程的技术方案。

(五)负责审定桥梁定期检查计划和需特殊检查桥梁清单。

(六)在每年1月5日前,负责审查本辖区上桥梁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报告。

第十七条 市(州)公路管理机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监督、检查桥梁管养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职情况。

(二)制定桥梁定期检查计划,组织开展桥梁定期检查,提出需特殊检查桥梁清单,组织审查桥梁定期检查报告和特殊检查报告。

(三)根据桥梁技术状况等级,及时提出需实施交通管制的桥梁清单。

(四)编制桥梁养护专项工程建议计划。

(五)参与审查桥梁大中修、改建(重建)工程技术方案。

(六)负责督促桥梁管养单位落实三、四、五类桥梁技术状况的监测和安全管理措施。

(七)定期对辖区内桥梁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编写桥梁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情况报告。

(八)监督辖区内桥梁技术档案的完善和保密工作,负责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

(九)组织审查超限车辆过桥的技术方案。

(十)检查、指导桥梁养护工程的实施。

(十一)负责辖区内桥梁养护工程师技术业务培训。

第十八条 桥梁管养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组织开展桥梁经常检查,监督并指导桥梁日常巡查工作;编制桥梁养护维修、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建议计划。

(二)主持桥梁的小修保养、抗灾抢险、桥梁养护质量考核等工作,及时上报辖区内桥梁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损坏的情况。

(三)监督、检查桥梁养护大中修和改建(重建)工程的实施;参与桥梁大中修和改建(重建)工程的交(竣)工验收。

(四)定期对辖区内桥梁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编写桥梁养护和安全运行报告。

(五)负责所管辖桥梁技术档案的完善和保密工作。

(六)负责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及更新资料的录入。

第十九条 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桥梁监管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具有5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经历,且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二)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具有3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第二十条 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参加定期培训。桥梁养护工程师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每3年应不少于1次技术业务培训。

第二十一条 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应为桥梁养护工程师开展桥梁检查、评定等桥梁管理工作配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和仪器设备,满足桥梁养护工程师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开展工作的需要。

第四章检查与评定

第二十二条 桥梁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经常检查是指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定期检查是指按照规定周期,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定期跟踪的全面检查,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等级。特殊检查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对桥梁技术状况的进行检查,鉴定桥梁的病害成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等。

第二十三条 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在每年年初应制定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计划,检查前应制定详细检查方案,并按现行桥梁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做好辖区内桥梁的检查与评定工作。

第二十四条 经常检查由桥梁管养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主持实施,主要以目测方式配合简单工具进行,检查周期为每月不少于1次,汛期应增加检查频率。对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部(构)件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的桥梁,应立即安排定期检查。经常检查过程中应填写“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现场登记所检查的项目和缺损类型,估计缺损范围和养护工程量,提出相应的小修保养措施。

第二十五条 定期检查由市(州)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主要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周期一般不低于每3年1次,对服役时间较长和重要的大型桥梁应加大定期检查频率。三类桥梁每半年应检查一次,特殊结构桥梁每年应检查一次,新建桥梁运营一年后必须检查一次。鼓励将桥梁定期检查委托具有桥梁检测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实施。桥梁定期检查后要及时更新桥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

第二十六条 特殊检查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实施。特殊检查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交通运输部质监机构颁发的公路工程综合甲级或桥梁隧道工程专项等级证书,并取得省级及以上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省外检测机构应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进行登记。

特殊检查应采用仪器设备,通过检测或试验的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对桥梁的缺损状况、病害成因、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做出明确判定,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维修处治措施建议。对需进行大修、改建(重建)的桥梁,必须进行特殊检查,为设计提供依据。

第二十七条 特大桥、特殊结构桥梁和单孔跨径60米及以上大桥的检查工作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在桥梁上下部结构的重点部位设置永久性位移观测点,并定期进行观测,一、二类桥每年至少1次,三类桥每半年至少1次,特殊情况时应加大观测频率。

(二)安排专项经费委托有资质和能力的单位按一定的周期进行特殊检查。

一、二类桥每5年至少1次,三类桥每3年至少1次。

(三)对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宜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养护管理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

第二十八条 对具有桥梁检测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出具的桥梁特殊检查报告,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咨询单位进行审查,确保桥梁检查达到现行规范要求。

第二十九条 根据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五类。一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完好或良好状态。二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良好或较好状态。三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较差状态。四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差的状态。五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危险状态。

第三十条 评定为三、四、五类的桥梁按以下规定进行复核:

(一)技术状况评为三类的桥梁和四、五类大中小桥。

1.对非收费公路和政府还贷性收费公路,由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复核。

2.对经营性收费公路,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组织复核。

(二)技术状况为四、五类的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由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初步复核意见后报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由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组织复核。

复核期间,桥梁管养单位应采取措施,保证桥梁安全。

第三十一条 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应根据桥梁技术状况检查与评定结果建立病危桥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桥梁管养单位每月应将病危桥变化情况向市(州)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报告。市(州)交通主管部门每年6月25日和12月25日前应将辖区内病危桥变化情况报交通运输厅公路局。

第五章桥梁养护工程管理

第三十二条 桥梁养护工程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建(重建)工程。

第三十三条 根据桥梁技术状况等级,一类桥应正常保养;二类桥应进行小修,及时修复轻微病害;三类桥应进行中修,酌情进行交通管制,及时修复或更换较大损坏构件;四类桥应封闭交通,并进行大修或改建;五类桥应及时封闭交通,并进行改建或重建。对桥梁设计荷载等级、宽度、抗灾能力等技术指标低于所在公路技术标准的桥梁,应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或重建。

第三十四条 桥梁养护工程由桥梁管养单位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 桥梁大中修、改建(重建)工程应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应急抢险救灾工程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桥梁大修工程的设计荷载不得低于原设计荷载标准。原有设计荷载标准低于公路-II级的,原则上以公路-II级荷载标准进行设计,对不能达到公路-II级荷载的桥梁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改建(重建)桥梁的设计荷载标准应达到公路-I级。

第三十七条 申请部、省补助的四、五类桥梁中的特殊结构桥梁或单孔跨径60米及以上桥梁的大修、改建或重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由市(州)交通主管部门初审达到审批条件后,报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审批;其施工图设计文件由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批。其余桥梁大中修、改建(重建)工程设计文件由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十八条 由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审批的大修、改建(重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应委托有甲级资质的咨询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设计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并经咨询单位确认设计文件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规范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达到《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规定的设计深度。

第三十九条 桥梁大中修、改建(重建)工程完工后,应按照现行相关规定进行交工验收,2年质量缺陷责任期满后进行竣工验收。工程实施后的桥梁技术状况必须恢复至一类或二类。大桥、特大桥、特殊结构桥梁和提高荷载等级的桥梁大修、改建(重建)工程,在交工验收前必须进行桥梁荷载试验;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有资质和能力的检测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深度应满足桥梁定期检查要求。

第四十条 对需要封闭交通或长时间占用行车道施工的桥梁养护工程,应按有关规定批准后组织实施。除紧急情况外,应在项目开工前15天发布相关信息及公告,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第四十一条 桥梁养护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布设施工作业区,设置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保证车辆和人员安全,桥梁管养单位等有关部门应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第六章技术档案管理

第四十二条 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应建立健全公路桥梁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应用公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更新桥梁数据。

第四十三条 特大桥应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养护管理系统。

第四十四条 公路桥梁技术档案包括桥梁基础资料、管理资料、检查资料、养护维修资料、特殊情况资料等,具体内容按交通运输部现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执行。对于缺失基础资料的桥梁,应根据历年检查、养护资料,逐步建立和完善其技术档案。必要时,可专门安排有针对性的桥梁检查,对桥梁基础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

第四十五条 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及时向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提供桥梁技术档案,以满足桥梁管理需要。

第七章桥梁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

第四十六条 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在市(州)人民政府领导下,协调建立由水利、国土资源、林业和公安等部门参与的公路桥梁安全保护联动协作机制,定期研究、检查和布置桥梁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十七条 桥梁管养单位应按规定设置和维护桥梁限载标志。桥梁限载标志应根据桥梁技术状况等级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第四十八条 桥梁管养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桥梁的上下游规定范围内设置砂石禁采区。禁采区范围是:特大桥跨越河道上游500米、下游3000米;大桥跨越河道上游500米、下游2000米;中小桥跨越河道上游500米、下游1000米。

第四十九条 桥梁管养单位应做好桥梁日常的养护巡查和路政巡查工作,及时发现桥梁安全隐患。在桥梁巡查和桥梁检查中,发现桥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时,要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并采取限载、限速或封闭交通等应急措施,必要时安排专人监视观测。

第五十条 桥梁管养单位应加强危桥加固施工管控,严格落实安全评估和施工监控工作。凡需加固维修的大型拱式桥、特大桥及特殊结构的桥梁,必须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性评估,必须委托有资质和能力的单位进行施工监控。拱桥加固施工的加载、卸载程序必须包含在设计文件中,咨询单位应将其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审查。

第五十一条 公路桥梁跨越航道的,桥梁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桥梁航标、桥柱标、桥梁水尺标,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置桥区水上航标和桥墩防撞装置。

第五十二条 对技术状况复核为四、五类的桥梁,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立即通报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禁止车辆通行;对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桥梁,要及时会同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第五十三条 桥梁发生险情和重大汛情时,桥梁管养单位要及时通报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桥梁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及时向社会公告。

第五十四条 桥梁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应在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施。

第五十五条 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制定桥梁应急预案,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职责和程序。梁管养单位应制定特殊结构桥梁和特大桥的专项应急预案。对四、五类桥梁,除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外,还应制定应急交通组织方案。

第五十六条 公路桥梁突发事件发生后,桥梁管养单位应立即向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处置工作。

应急处置过程中,桥梁管养单位要按相关规定向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续报有关处置情况。

第五十七条 发生以下突发事件,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立即上报交通运输厅公路局。

(一)桥梁损毁中断交通。

(二)大桥、特大桥出现严重病害危及桥梁安全。

(三)车辆或船舶与桥梁设施相撞,造成严重后果。

第五十八条 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工作预案要求,切实做好应对桥梁突发事件的保障工作。

第八章监督检查

第五十九条 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每年应开展专项桥梁检查工作,并依据检查中发现的桥梁安全隐患严重程度和养管状况,建立桥梁安全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制度。桥梁管养单位要按照挂牌督办要求,及时对隐患进行整治,严防桥梁运行安全事故发生。桥梁监管单位要加强对挂牌督办桥梁整改情况的监督,直到隐患消除为止。

第六十条 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对各市(州)桥梁养护管理工作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方式进行监督。有以下情节的,视情况将在全省给予通报批评,并纳入厅负面名单管理。

——对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薄弱;

——技术状况评定不规范;

——安全隐患突出,未在限期内整改的;

——管养护经费不到的单位。

第六十一条 各市(州)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执行情况。

(二)人员、经费使用情况。

(三)桥梁检查、评定工作的开展情况。

(四)养护计划执行和养护工程管理情况。

(五)桥梁技术档案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情况。

(六)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第六十二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应当责令有关单位立即改正。

第六十三条 对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薄弱、技术状况评定不规范、安全隐患突出,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九章附 则

第六十四条 本办法中特殊结构桥梁是指中下承式拱桥、斜拉桥、悬索桥、T型刚构桥、连续刚构桥等。

市干线公路管理办法 篇6

xx公路分局积极采取措施迎接交通运输部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

为做好“十二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展示公路发展成果,xx公路分局按照省厅、省局,市局工作总要 求,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改进作风、科学发展”工作思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主动适 应新常态,切实提升迎“国检”的责任感,全力打好迎“国检”攻坚战,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xx公路分局在为江西省公路再次争光和促进公路事业发展的高度上充分认识迎接好这检查的重大意义,把迎接好这次大次检查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全力以赴做好迎检工作。一是坚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中层干部认真抓”,要求各部门树立大局意识,密切配合,高度重视这次大检查,切实增强荣誉感,继续发扬争创一流的精神,对照检查标准实事求是地找差距,认认真真地定措施,扎扎实实投入到迎接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去,确保在这次全国大检查中夺取优异成绩。二是狠抓干线公路养护,提高养护质量。对照检查标准,逐项落实,对技术等级不符合要求,坑槽、翻浆、沉陷严重等路段,要下决心整治,将养护、小修工作做到位,同时,做好桥梁的检查和维修加固,搞好水毁修复,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三是狠抓路政管理,突出整治重点。重点整治公路两侧违章建筑,对在控制区内乱搭乱建现象进行清理整顿;对穿村路段、平交道口、路边店、加油站等区域路段和公路沿线砂场,要进行重点治理。抓好公路标志、标牌管理,规范公路标志设置。四是狠抓文明执法、文明服务建设。重点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和行政执法中的腐败现象和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公路系统诚实守信的公路建设市场环境;进一步坚持依法行政,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人本执法、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提升交通执法水平。五是部署50公里“畅安舒美”省级示范路建设工作,将示范路建设与xx地域特色相融合,打造一条生态文化长廊,力争将大二线示范路打造成为xx公路乃至xx公路的一块品牌。

市干线公路管理办法 篇7

1.1 干线公路养护的含义、范围

干线公路养护是指通过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道路、桥梁评价预测系统, 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 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平整、畅通, 各种设施完好, 提高干线公路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 使干线公路养护维修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的要求, 为保持干线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 并向干线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 遵循“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采取适当的工程技术措施, 坚持日常保养、及时修复, 经常保持公路完好、畅通、整洁、美观, 延长公路的使用周期。公路养护管理统一划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四类。本地区主要指江苏省靖江市省道、县道的养护, 即辖区内的主要干线, 不含高速公路。

1.2 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特征

1.2.1 养护作业时具有强制性:

干线公路在综合运输网络中所具有的地位及作用, 决定了对干线公路的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1.2.2 养护对象具有广泛性:

干线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及附属设施外, 还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环保设施、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

1.2.3 养护作业时具有时效性:

干线公路的养护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 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 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1.2.4 养护技术具有专业性:

干线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 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 也需根据发展要求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 另外养护工作目前已纳入公路系统局域网管理。

1.3 结合靖江地区干线公路养护的特征

1.3.1 人口较密集, 车流量大, 部分干线与城市环城路相重合。

1.3.2 干线公路集镇化比较严重, 两侧路田绿化分明的地段较少。

1.3.3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有冻融。

2 干线公路养护工作经常遇到的问题

2.1 干线公路养护缺少相关政策的规范。

全省公路系统从2000年起进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 2002年实现事企剥离, 县站 (如靖江市公路管理站) 职能变为:对养护公司干线公路养护作业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改制出去的养护公司并没有真正推向市场, 仍处于连贯的行业保护中, 并且企业以追求盈利为目的, 喜欢大中修项目和大面积修补, 而道路养护严格来说是社会公益事业, 养护作业点多面广, 有时还有突发事件须立即处理。这就要求有迅捷的养护应急处置机制, 显然目前养护公司是个独立的企业, 如何有效指挥他们承担这种相对没“好处”的任务值得研讨。

2.2 干线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水平低。

虽然主管部门建议添置或下发了部分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 但是养护公司对机械适应能力差, 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 设备闲置浪费现象较普遍;目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 在设备管理上也是粗放型, 缺少系统、完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养护公司在资金方面统筹运作, 专门的道路养护维修资金经常缺乏和不到位, 也使得在养护机械方面的投入较少、设备更新慢、机械化程度低。

2.3 干线公路养护、维护与经济发展需政府统筹协调。

地方经济发展往往会出现规划步调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在设立工业园、架设输电、输气、埋设水管或建设其他工程时会破坏原有公路设施 (排水沟、边坡、绿化等) , 当公路管理者提出交涉时, 在政府主导下经常让位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导致有些地段养护从设施层面有困难 (排水设施、路肩边坡被破坏) 。而当整体规划没有综合考虑道路养护设施的便利时, 造成的结果更难修复。比如靖江沿江公路新长铁路下穿附近搞生态园, 填埋了原有的一些河道, 导致夏季暴雨下穿内的排水设施无法将积水快速排走, 因为排出的水没有河道可以迅速疏导, 积水阻断交通, 养护作业人员只能在现场不断抽水, 实际效果不佳。

3 提高干线公路养护工作的相关建议

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道路养护应急管理体系。

根据《泰州市公路养护应急处置中心 (基地) 运行暂行办法》, 本地区目前正在建立养护应急处置中心, 是正实施并在探索的一种模式。暂行办法中强调: (1) 建立市公路养护应急组织机构; (2) 明确各自职能; (3) 建立保障队伍; (4) 落实处置基金; (5) 加强队伍训练; (6) 加强对处置人员及处置工作的考核; (7) 规范机械设备和应急物资的管理; (8) 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 (9) 加强基础管理; (10) 对口处置工作任务。这对公路养护应急、抢险处置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更具社会公益性。

3.2 提高机械化水平

3.2.1 由公路管养部门牵头, 引进可靠性专业性强的养护设备, 定期组织培训, 提高养护机械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作性。

3.2.2 省公路局、市公路处下拨养护应急处置机械, 用于公益性养护应急处置。

3.2.3 逐步实行养护市场化, 组建社会化的养护机械租赁公司, 提高养护市场准入门槛, 促进养护公司提高机械化水平。

3.3 引进竞争机制, 加强学习, 提高专业技能。

实现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科学化、机械化, 最根本的是要培养一支善保养、会修理、能操作的养护队伍。

3.3.1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对于能实现计量支付、市场化运作的养护作业, 可以开放干线公路养护市场, 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 干线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 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 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

3.3.2 从养护管理者的层面, 引进专业人才, 加强道路养护专业知识培训, 加强桥梁工程师的培训。

3.3.3 指导养护公司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引进人才, 规范作业计划、上报报表等。

3.4 采用新型技术全面提高养护水平

3.4.1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养护管理理念、引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护机械;

3.4.2 大力推广使用养护管理系统, 结合信息化、数字化公路的要求, 建立道路养护信息系统 (路况数据采集、分析、数据输出) , 有利于科学决策, 提高科学养护水平;

3.4.3 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 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 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 使干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 使干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参考文献

市干线公路管理办法 篇8

关键词:干线公路;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0-0061-03

1干线公路养护的概念与基本要求

1.1概念

干线公路养护是指通过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道路、桥梁评价预测系统,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同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平整、畅通,各种设施完好,提高干线公路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使干线公路养护维修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的要求,为保持干线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干线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它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适当的工程技术措施,坚持日常保养、及时修复,经常保持公路完好、畅通、整洁、美观,延长公路的使用周期。公路养护管理统一划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四类。

1.2基本要求

干线公路的养护是干线公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干线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累计交通的增大,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并出现病害。为了保证干线公路快速、畅通、安全、舒适、景观、环保、经济的使用功能,保持干线公路的原设计状态,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长期性、预防性、高质量的养护维修,其目的是能够经常保证公路上的各种工程及设施,如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挡土墙、防护坡、绿化以及护栏、标志及其他设施等处于完好状态。

2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公路养护管理是干线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干线公路优良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

及时发现干线公路不同程度的损坏并有效修复这些损坏,有利于保持干线公路良好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向使用者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经济、优美的行车环境,有利于树立干线公路的对外形象,最终提高干线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了解并正确评价养护对象状况及服务水平,及时安排日常养护、专项养护及大修保证干线公路良好行车环境。

通过养护调查可以建立相应的技术状况数据库,为干线公路的运营管理提供完整、科学的技术数据,并将数据分析处理后为决策服务。应当指出的是,在干线公路通车初期,许多技术数据及养护资料往往易被管理者忽视,而这些资料对于今后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发现并及时弥补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设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

一般来说,在干线公路投入使用后,由于建设期的种种原因,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出现诸如道路排水、边坡防护、通道设置、标牌处置、建筑物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后期的养护维修加以弥补,并逐步形成干线公路较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

提前预防道路及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治理随时出现的损坏,尽可能延长道路及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由于干线公路具有车速快、重交通、大流量的特点,因而通过早期养护可以防止微小病害的进一步扩大,使干线公路经常保持原有技术状态和标准。减少或杜绝由于道路及设施维护不当给用户及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为此引发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3干线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

由于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建设质量、运营方式与一般的县乡公路有很大的不同,其养护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3.1养护实施的强制性

由于中国干线公路既是国家基础设施,又具有为社会服务的特性,因此,保证干线公路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质的服务水平,就成了养护管理的首要任务。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会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干线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因此,干线公路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3.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干线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环保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等。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3.3综合养护成本高、人员素质要求高

由于干线公路建设标准高、养护范围广、材料选用较精、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施工程序复杂,且保护措施较全、现代化设施较多等原因,使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成本要比县乡公路高出许多。干线公路的养护投入换来的是道路及设施的长久完好,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社会效益的回报。

从事养护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十分熟悉,必须具备高素质。

3.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干线公路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技术外,还需要随着养护管理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其中,如路面高强修补、桥梁伸缩缝修复、断板处理,护栏快速更换、隧道、通道防渗处理等各种材料综合使用等,都是今后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普遍遇到并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同时,在养护检测手段上,也要不断配备现代化设备,以适应干线公路长距离、多点位的快速检测及分析方式。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3.5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

与县乡公路养护相比。干线公路的养护更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养护作业实施时需特别设置交通安全管制区段。

4中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中国干线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养路与养人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计划经济下的公路管养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公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公路发展的需要,其固有的局限性和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人满为患,“僧多粥少”,人头费大量挤占养路费,导致养护经费捉襟见肘。严重超支。负债累累。

4.2养护投资体制不顺。弊端凸现

目前,中国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与县乡公路的养护管理一样,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干线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拨款方式,不能适应干线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养护经费投资的不合理,不是根据线路养护的实际需要划拨经费,而是按定员和核定里程平均安排,不管养护难易程序如

何、质量好坏,钱都是那么多,调动不起职工的积极性,导致养护质量难以提高,有的甚至越养越差,全面养护更是沾不上边。

4.3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4.4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

针对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满足干线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4.5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

虽然一些地方,一些干线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4.6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老认为搞养护不是什么技术性的业务,谁来也可以干,惰性攀比思想和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铁饭碗、平均主义现象普遍存在,出勤不出工,出工不出力,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一点竞争。

还有这几年又遇干线公路的新改建设时期,大量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投入到干线公路的建设中,从而使养护管理人员中严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5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

5.1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一般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在干线公路事业发展初期,对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计划经济属性下的管理体制,不符合当前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衷,也无法适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已成为制约中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为实现中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我们须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顺应干线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②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干线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特点。③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干线公路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④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况评定系统(CPMS)、公路桥梁管理系统(CBMS)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5.2养护经费体制对策

将目前交通部门收取的公路养路费、车辆购置附加费、运输管理费、车辆通行费、公路建设基金、公路基础设施增容费等改征燃油税,按现行收费项目增设税目,按现行收费标准设计征收率(额),入库级次及收税机关仍按现税种不变。条件已具备,实行开征燃油税。理由是: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公路养路费采取征收燃油附加费的办法。拥有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在购买燃油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燃油附加费。征收燃油附加费的,不得再征收公路养路费”;这样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且对规范收费也有好处。费改税:好理解,多使用多付出。这次改革推进目的有三:①对于消费者,选择小排量减少私车出行是减负的途径,同时也就给社会减负(汽车污染);②交通规费使用让社会诟病,上缴财政(也会有新的弊端);③直接在生产环节提高征税标准,同时采用价格杠杆限定今后的燃油最高价。养护经费已经是财政全额拨款。对于行业发展,必需服从于国家和民众利益,国家只能从最大局考虑,不可能各个群体都照顾到。而公路养护经费的拨付一定要及时,否则对于公路养护来说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二级公路收费逐步取消的政策,将影响干线公路改造升级的进程,因为财政对公路建设资金的审核拨付程序远比银行严格和繁琐。随着二级公路收费站的撤销,原来行驶于高速公路上的重型车辆会改走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承载负担的加大,必然导致养护困难的增大。二级公路如何养护,换而言之,如何公平核定二级路的养护成本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5.3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干线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21世纪的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①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②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5.4养护机械发展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保证干线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干线公路养护的主要特点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这要求养护机械要具有操作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作业能力大、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部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外,还须从节约机械购置成本的角度考虑,有规划地装备一些高效、低噪声、低污染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国产养护机械设备,全面提高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

6结束语

上一篇:禁酒令通知保证书下一篇:望江县中医院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