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3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
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精髓和主旋律;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从事着这样一份职业,我深感无悔于我的选择,这不仅是一份职业的选择,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的选择,不仅仅是一种行动的选择,也是一份态度的选择。而从踏上从教之路的那一刻开始,教师的特殊身份也就决定了我教师生涯前进的方向和价值追求: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敬业成人,精业成才。这将会是我教师职业的引路明灯与前进方向。
做一名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师,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在外企打工的白领或个体经营者,每月拿到的钱可能是教师的工资的两倍三倍甚至十倍八倍!他们大部分都应酬多多,几乎每天都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甚至奖金一次就十来万。这点一度让许多教师多多少少的有点不平衡,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与发展需要。那我们教师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需要呢?教师职业的生存需要会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工作与学习,使自己的教师身份得到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同。教师职业的享受需要是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事业。学生的成才,这是教师独有的精神动力。教师职业的发展需要集中表现在教师为适应学生的不断发展进步而进行的两种努力:一种是不断进行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另一种是进行文化业务进修与修身。因此,如果说提高教师待遇是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那么提高教师素质则是尊师重教的基本前提。
首先作为教师,要有责任感。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真正关爱学生。而失去责任感的教师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在麻木中失去教育的良知。其次,必须要有一种职业的敬畏感,敬畏是衡量一个人成熟度的标志,它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一个敬畏工作的人,面对要做的事情,没有消极怠工的情绪。因为有发自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标准,他的内心是安定的、平和的,他会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约束不端行为。“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所谓“敬业者生存”,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教师一定要热爱所教的学科,热爱所教的对象。教师从内心真正热爱学生,就会产生爱生如子之情,就会把挚爱倾注到教学中,就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融进教学中。具备了爱心的教师,才能真心实意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才能心存善意,宽恕学生的“冒犯和过错”;才能凝聚学生,增强士气;才能“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才能收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
做一名敬业成人,精业成才的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识以为学生的前进导航。我们教师更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教育人、培养人是一种富于艺术性、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意志性格、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可见,教师有必要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更为广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同时还要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最新信息,有才干的一代新人。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由一些基本精神理念构成的。这些基本精神理念通常用高度凝练的价值概念来表述, 它所表达的是一定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诉求和内在精神之魂, 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要义和精髓的体现[1] 。如人们通常用“自由、民主、人权”来概括美国人核心价值观, 用一个字——“道”来概括日本人的核心价值观, 而德意志是一个极其重视国家利益的民族, “忠诚、服从”成为德意志民族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其国歌就有“德意志高于一切”, 尤其体现在德意志军人核心价值观上。
据此, 本文拟用“敬学 求是 正德 爱生”八个字概括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这八个字既是教师传统价值标准的传承, 又是当代教师价值导向的体现, 既凸显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又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息息相关, 涵盖了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 它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教师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教师共同的理想追求、传统师道精髓的当代价值体现等四个维度为教师行为规范的选择、是非标准的判断、价值取向的确定提供了基本准则, 是由社会主义道德价值指导、价值目标、共同理想、道德基本规范、价值取向等要素构成的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多层次、多向度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为促进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
一、敬学——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学校, 尤其是大学集人才培养与知识技术创新于一体, 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教师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 是知识、技术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 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求知精神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也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根本, “敬学”是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体现为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态度, 包括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两个方面, 要求教师既要养成严谨自律、刻苦钻研的治学态度又要养成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教风。尤其是当今时代新知识、新技能层出不穷, 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 以传授知识为职业, 以传承文明为己任的教师, 更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 恪守学术道德, 刻苦钻研业务,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 不仅要站稳教书育人的一线讲台, 还要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
二、求是——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教育教学工作是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 教师劳动属于智力型劳动, 具有复杂创新的脑力劳动特点。作为文化的传承者,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自身创造性劳动将各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职业劳动中最为关键的贡献在于有效知识的识别与整合及系统知识的传递与共享, 知识积累需要较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 而是一次知识的升华, 是新知识生成的起点[2] , 因此, 教师要有较强的知识识别、获取、整合、开发、共享和创新的能力, 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教师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授好“业”的基础就是要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 更新教育观念, 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手段, 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基础上全面发展。
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源于教师的“求是”精神。“求是”, 意指按照事物实际情况说话办事。就教师而言, “求是”就是老老实实、认真认真、实事求是做学问;就是崇尚学术, 不断追求卓越, 积极致力于教育教学创新。“求是”是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指向, 体现的是教师的学术精神和学术道德的至高境界, 首先表现为教师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竺可桢讲过:“笃信真理之精神, 是探求真理, 真理所在, 虽蹈危履险以赴之, 亦所不释, 就是‘只问是非, 不计利害’”, 这种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就是“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不畏惧权威, 不迷信常规, 追求真理的求真务实精神; 其次, “求是”表现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即勇于创新, 奋发进取, 如路甬祥校长在浙江大学建校95周年致词中所言:“创新精神, 严格地说, 它已包含在求是精神之中, ……但人们往往把求是理解为求实, 侧重于对现有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对现状的客观分析和把握, 而不特别强调创造与创新…。创新, 正是历史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杰出人才的共同特点。……创新, 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正因为如此, 美国哈佛大学和中国浙江大学都是以“求是”作为校训。
三、正德——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所在
教育是一种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和互动性的活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和智慧的启迪者, 也是精神的熏陶者、美德的体现者、人格的影响者[3] , 教师自身的价值观, 不仅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治学态度和教学行为, 更为关键的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这种通过文化知识传播对受教育者价值观的引导是渗透性、弥散型的, 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由于教师特殊的示范性的身份, 对教师品德的要求尤为重要。“为人师表”是教师的首要美德, 在教育活动中, 一切师德要求及师德魅力都基于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以身作则, 才能以人格感召被教育者, 诚如《礼记》所言“师者也, 教之以事而喻之以德也”,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亦言:“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 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 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 (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 , 能为人表率, 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4]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品行笃正、道德高尚的人, 诚如孔子向其弟子谈起自己的社会志向时所言“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高尚的师德, 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四、爱生——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指向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人, 学校这一教育功能主要是由教师完成的。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备好课, 上好课, 而更多的是通过教育手段启发、培养、引导学生, 使学生不仅能掌握今后立足社会的知识技能, 更需要的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成为对社会、对时代有用之才。这些教育活动的完成需要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 这种关爱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强烈的事业心, 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和高度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育人”是当代教师首要职责, “爱生”则是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指向, 它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从内心深处热爱本职工作, 关爱、厚待学生, 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育人以德、诲人不倦”, 以学生充分发展成长为出发点,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当前, 国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人才, 需要一大批像孟二冬、方永刚、景荣春等这样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以身立教、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龙兴海, 杨高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目标[J].道德与文明, 2009, (6) :91.
[2]李冲, 王前.高校教师评价中的问题和对策:隐性知识管理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8) :88.
[3]冯秋香.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高校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延边党校学报, 2009, (3) :108.
职业学校 核心价值观 有效途径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某种事物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无论是学者品格与良知的塑造,还是企业员工精神的培育,又或是学校教师观念的凝练,都必须要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来引导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尤其是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其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当代职业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教师价值观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教育立场、教育信念、教育策略等因素的结合。教师核心价值观,是教师这一职业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是整个教师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自教师职业产生以来,教师职业生活都是在其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特殊性、教育性等性质特点,决定了其核心价值观与其他职业不同,具有阶级性和时代特征。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教师价值观有其不同的特点,但总有一些内容是恒久的、普遍的、基本的、共同的,这便积淀为教师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而随着社会的进步,面对教育的新要求和对人才培养的新需要,核心价值观在原有基础之上又会被赋予新的内涵,这便发展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核心价值观。
随着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变化,多样化的价值观相互激荡,也促使教师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是教师这一职业内在的本质规定,也是当代教师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对于职业学校来讲,其目标是突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职业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既要考虑是整个教师群体中的一部分,具有教师的共性,又需考虑工作与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相适应以及同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所以凝练和培育当代职业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职业学校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实现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连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当代职业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表达
根据我国的学校文化、教师道德建设以及职业学校的特点,职业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元素可以在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为:忠诚正德、勤勉敬学、以生为本、强技练能、市场价值观等。
1.当代职业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忠诚正德
“忠诚正德”就是忠诚专一,德行端正。教育活动具有导向性、示范性以及互动性的特点,教师自身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一切活动,因此对其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教师是教师中的一部分,同样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和美德的体现者,其自身修养和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取向。首先要加强教师道德素养的提升、职业道德的教育与熏陶。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提高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可以说,教师高尚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是教育学生最为具体、最为形象的教材。
2.当代职业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勤勉敬学
“勤勉敬学”就是努力不懈,敬重学业。学校,是实现知识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文化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高低,而教师作为培养人才最为主要的因素,是实现知识技术传播与创新的基础,决定着教育质量。“勤勉敬学”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要求教师严于律己、树立以身立教、刻苦研究、严谨治学的良好教学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在这个知识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职业学校就更需要以传承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为己任,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完善和更新教育观念,崇尚实践,提升现代化的教育水平。
3.当代职业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教育工作富有很强的挑战性与创造性,教育要担负起培养人的责任,教师必须把教育对象看成是有生命的个体,尤其是对于职业学校来讲,就更加需要重视这一点。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基础差、自律意识弱、文化课目学习兴趣低,因此,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和学校自身特点出发确定教育目标,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以更炽热的爱心,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的卓越创新,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职业学校要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教育目标,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也是其出发点和归宿。
4.当代职业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重心:强技练能
“强技练能”就是重视和强化技能训练。法国哲学家利奥塔的教师观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将自己的储存知识传递给学生,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能力的进步。学校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场所,决定了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指向。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要学生在实际的社会实践中深刻感受到职业技术性的社会要求,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性人才,而不是基础扎实无技能的学术型人才。所以职业学校教师更应坚持把培养技术能力作为课内外教学的核心目标和行动指南,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手段,教育出具有道德修养又有知识技能的新型社会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技能训练是当代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职业操守,是其核心价值观的重心,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5.当代职业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市场价值观
“市场价值观”的理念就是要面向市场、培养学生。教师要将自身所具备的实际职业工作能力、水平放到行业、企业目前的技术发展状态下去实践、检验,看是否具有实际的利用和应用价值,是否可以为行业、企业所认同。只有当教师具备了“市场价值观”的理念后,才能具有持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术、技能的原动力,才能主动地利用各种机会深入行业、企业,在生产、技术第一线去磨炼自己,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企业产品更新等,才能适应当下职业教育发展对现代职业教师的要求,也才能主动根据市场需要培养出真正合格的技能型学生。同时,只有教师具备了“市场”所认同的能力,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被行业、企业所认可,很多校企合作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当代职业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作为行为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当代职业学校来说,需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关注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及培育。
1.构建教师核心价值观制度体系
学校可以把核心价值观细化为教师的岗位工作规范、标准、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一个正确且比较完整的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和理论成果,规定教师必须怎样做和不能怎样做,明确价值观点和价值倡导。制度的具体内容既是指导方向,也是约束条件。而且,这是群体价值观影响个体价值观的过程,个体在权衡集体需求和个体需求中,会对制度的具体细节提出反馈意见,制定部门则会根据个体的反馈意见,或做出具体解释、或对制度进行修改,最终尽可能地减少制度本身属性使个体产生的抵触,实现既准确表达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又得到了个体对价值观的最大限度地理解、认同与学习,是使个体价值观逐渐向“群体价值观”(即学校核心价值观)聚合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学校短、中、长期规划的制定,这同样是参与规划制定成员不断学习、理解、认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2.拓展校本化宣传途径
核心价值观也需要通过直观的方式来进行宣传和传递。一方面,核心价值观宣传中校长的表达是启动源,校长在学校内的所有言行,都将成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表达。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校长个人的综合素养以及对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与实践对其在师生中的有效反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校本化宣传途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作为宣传载体,如学校环境布局与建设、校园网、各种集会,都可以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媒介和时机,营造浓厚和谐的教育氛围,提升教师的公共意识。
3.开展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
因为人的认知障碍的有效突破方式就是活动,在活动中感受集体或他人的认知模式,从而调整或纠正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不够完善的部分。学校可以结合当前的教育背景,注重校本化和差异化培训,利用一系列主题活动,让教师个体充分体验、感悟核心价值观,以期实现教师个人价值观的提高与转化。并把活动的过程作为培育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培养教师的职业修养、思想修养以及自身修养,强化教师的学习能力、实验实训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关键性的职业能力,强化其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脚踏实地地践行核心价值观,进而促使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源于外在的评价。即当自己的工作和行为满足了外在所要求的标准时,得到一种正面评价而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因此,学校要想凝练和培育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就要加大校风学风建设的力度,以其作为立身之本,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做出公正的评价。另外,学校还要针对不同的岗位特点和性质,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人,发展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让教师每天都处在幸福中,实现教师的自我定位与自我价值。
教师核心价值观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因此,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其思想内涵,积极探索凝练和培育教师核心价值观有效的途径和办法,为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做出更深远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正平.凝练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2,(7).
[2]陈鹏.重组后中等职业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初探[J].中国商界,2010,(8).
平陌中心小学 郭喜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彼此贯通,层层递进,有机统一。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灵魂,树立共同理想是主题,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培训,按照上级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到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四点希望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
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教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目标。
全社会一再提倡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关键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曾几何时,培养21世纪合格的建设者是当代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当我们面对“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神圣称号的时候,当我们臵身予太阳论著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由衷的自豪,但感到更多功能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必须用你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换取心灵的慰藉。这是一种缘份,又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而学校又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为集体就是最大的为自己”,懂得了这层道理,我们就能理解爱岗敬业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把个人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为之休戚与共,为之夙兴夜寐,为之甘愿奉献。
做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真正关爱学生。而失去责任感的教师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在麻木中失去教育的良
知。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外人态度,得过且过、和尚撞钟的混沌状态,自由散漫、无所事事、无所谓的行为,随随便便邋里邋遢的品行,诸如此类的教育教学怪现象就随之而生。
做一名敬业的教师,必须要有一种职业的敬畏感,敬畏是衡量一个人成熟度的标志,它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一个敬畏工作的人,面对要做的事情,没有消极怠工的情绪。因为有发自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标准,他的内心是安定的、平和的,他会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约束不端行为。“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所谓“敬业者生存”,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教师一定要热爱所教的学科,热爱所教的对象。教师从内心真正热爱学生,就会产生爱生如子之情,就会把挚爱倾注到教学中,就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融进教学中。具备了爱心的教师,才能真心实意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才能心存善意,宽恕学生的“冒犯和过错”;才能凝聚学生,增强士气;才能“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才能收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是教师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层出不穷。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进自身发展,从而改变自己工作和生存状态。因此,新时代教师责任之一是终身学习并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渴望。
人非圣贤,谁能古今万事皆通晓?因此,为师者,欲做在知识海洋里探海人的导航灯,就必须不断自我“充电”,电足光强,射程深远,使得求知学子,鲜有迷津。所以切不可以师自居自满,甚至课余沉迷于“摆长城”,办公室里“侃大山”。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用不了”。这正诠释了庄子的至理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刻苦学习,对知识“吐故纳新”,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三、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是教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精髓。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之上,教师正塑造着自己的新的形象。把孩子们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把他们当作“人”来尊重,而不是当作“物”来管理;当作“人”来开发,而不是当作“填鸭”来饲养,新世纪呼唤我们教师培养这样的新型人才: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我们发挥才智,谱写事业华章乐彩的舞台,更是培养素质人才的前路阵地。如今,知识本身不再是由教师批发来的贸物,如今,课堂的主活动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索,解决问题。教师不应只是讲演者,不应总是正确的指导者,而应不时地扮演下列角色:是“模特”——演示正确,也表现失谈;是“参谋”——提一些建设,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决断;是“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是“仲裁者”和“鉴赏者”——许判学生工作成果意义,优劣、鼓励学生创造。
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需要开拓,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不再是“红烛”,不再是“春蚕”。教学不再是教师的单纯付出,而是创造性生活的一部分。教学是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那么就让我们植根于祖国的土壤,肩负人民的重托,用青春,智慧,演绎自己价值。当我们的学生成为背后世纪合格人才的时候,当中华屹立于强国之林的时候,你会发现用粉笔谱写的平凡人生,是那样的精彩纷呈。
四、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是教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延伸。
我们生逢盛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幸运的一代教师,我们生活在民族历史上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思想最宽松的时代。
我觉得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要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眼睛向内、超越自我,信守心灵的宁静,建设好自己的精神乐园。俗话说:“世上莫如人欲险”。如果一个人抵御不了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总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得到,而现有的条件又满足不了,就有可能做出出格的事情,甚至走上邪路。所以,我们说,淡泊名利的人,他们的言行一定遵循共同的准则,符合社会的利益;他们行为一定韬光养晦、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张狂、不攀比、不自以为是。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是教师追求的一种境界。其实,做起来也不容易,它需要修炼。实践证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经过“十二修炼”: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行动,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犹如泉涌;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我想,作为当代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谋生的需要,而是 3
要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追求,这样才能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从而迈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目前,我所上下正在开展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我认为很有必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要求。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特殊背景下,构建和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监狱工作发展和形势任务需要的新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中的生动实践。
一,构建和培育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非常重要
首先,构建和培育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切实履行监狱职能的客观要求。党和政府对监狱的安全稳定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维稳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贯彻执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正确执行刑罚,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要通过构建和培育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确立与履职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目标追求,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第一政治责任,把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在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凝聚警心,鼓舞士气,为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惩罚改造罪犯的职责,打牢思想基础、提供精神动
力。
其次,构建和培育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加强民警队伍思想建设的迫切需要。思想建设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建设,是民警队伍建设的核心。当前,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使监狱人民警察的理想信念、奉献精神、价值追求受到冲击,少数民警出现了理想信念淡化、职业自豪感弱化、职业倦怠感泛化的现象。另外,互联网已经日益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和不可控性,增大了对民警思想行为的负面影响和管理难度。监狱系统要引导民警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捍卫者和建设者,必须有效激发民警的拼搏奉献精神,把民警的意志、力量凝聚到监狱工作中,引导到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上,避免因多元思潮的相互冲撞而导致精神世界的紊乱,保证在多元价值观中塑造民警队伍的主流价值观。
再次,构建和培育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促进民警全面发展、提高队伍软实力的有效举措。培育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世界许多国家警察精神教育的流行趋势和做法。西方国家在结合世界警务革命的步伐、改进警队警务装备、改革警务机制的同时,十分重视精神引导、文化熏陶和道德提升等软实力建设。监狱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把队伍建设与促进民警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执法管理水平和身体心理素质,为民警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环境条件和正确价值导向,促进民警良
好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断提升民警队伍的软实力。
最后,构建和培育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民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核心是解决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的问题。只有使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人、培养人的作用,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也才会更加扎实。近年来,随着民警队伍革命化、专业化、正规化建设的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不可否认,思想政治工作上仍然存在方法不够多、载体不够新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个能够统得住、抓得牢,指向性和规范性都比较强的有效载体。而通过构建和培育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可以发挥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指向作用,指导民警进行正确的价值衡量、判断和选择,从而把民警的意志和力量引导到正确的追求上来。
二、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导向作用。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明确了监狱人民警察个体应崇尚什么、禁止什么。良好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让全体民警认可并内化为自身价值观,自我反省、自我规范并形成持久的行为习惯。二是整合作用。在多元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不同角度的价值判断、不同层次的价值追求、不同类别的价值选择,使人时常感到困惑、迷惘、无所适从。核心价值观是在整合不同价值观基础上,被全体民警共同接受、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在整个价值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三是凝聚作
用。“上下同欲者胜,内外同心者和”,比起薪水、职级、规定,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当正确的警察价值观取得警察群体的认同后,会引导警察个体的行为取向,使其符合组织所确定的整体目标,从而提高队伍整体战斗力。四是支撑作用。科学的核心价值观,会激发民警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能为民警提供顽强拼搏、不懈努力的精神动力和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奋斗目标。无疑,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对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具有支撑作用。
三、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可集中概括为“忠诚、为民、公正、清廉、奉献”。这五个方面,他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忠诚是信念、为民是基础、公正是职责、清廉本色、奉献是基石。忠诚—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要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因此监狱人民警察必须把忠诚可靠作为坚定的政治信念,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要切实增强党的观念,接受党的绝对领导,把对党忠诚作为最高政治要求,作为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和重大原则问题上保证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
为民—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吴爱英部长强调要时刻牢记监狱人民警察前面的“人民”二字,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热爱监狱工作,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职业荣
誉感和自豪感,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不辱使命。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维护安全稳定,要做到身处高墙,胸怀全局,牢记职守使命,坚持一人一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善于做罪犯个别教育,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使迷途的浪子回头,让社会多一份安宁。
公正—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指向。公正即公平正义。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刑罚执行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刑事司法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关系到社会司法保障能否最终落实。监狱人民警察不仅是刑罚的执行者,也是正义的捍卫者,在行刑过程中,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罪犯,合法合理地保障每一名罪犯的权益,确保执法行为的依法、客观、公平和公正。在执法活动中,要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规范执法行为,自觉把惩罚与改造罪犯、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结合起来,把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作为执法工作的生命线。
清廉—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清廉即清正廉洁。清正,就是为人处事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廉洁,就是不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做到廉洁执法。监狱人民警察能否做到清正廉洁,事关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整体形象,事关社会对监狱的总体评价。监狱人民警察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监狱人民警察的高尚情操,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拒腐蚀、永不沾,自觉接受监督,坚决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做城市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太原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晋源大队
倡导和践行城市核心价值观、公务员队伍核心价值观和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凝聚力,提升城市的影响力,推进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建设一流省会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国土执法作为确保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军,要旗帜鲜明地做城市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做城市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行政执法人员的引导功能,把宣传城市核心价值观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结合起来,创新方式手段,加强宣传引导,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深入阐述城市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着力营造学习实践城市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使城市核心价值观为广大市民所熟知、认同和接受,成为全市人民的群体意识。
做城市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作为土地执法人员,要带头学习实践城市核心价值观,加强城市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其纳入个人学习、开拓思想的内容,切实内化于心,养成于行。要改进工作作风、严于律己、依法行政,塑造领导放心、人民信任的良好形象;要工作积极上进,事事敢为人先,执法争创一流,彰显年轻执法人员的活力与斗志;要遵守职业操守、廉洁奉公、无私待民,做一名社会主义中国新时期的忠诚卫士;要深入学习、內修涵养、外塑良行,进
一步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执法业务能力,做一名有知识、懂业务、高品德、律言行的新时期公职人员。
总之,要通过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核心价值观”,促进自身建设和发展,力争在国土执法的平凡岗位上为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挥洒热血、积极贡献。
2013年7月4日
一、外语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 一)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够透彻。外语教师普遍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够透彻, 只是人云亦云, 并没有真正懂得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而导致在面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教育时心里没底, 无法生动形象地进行讲述, 使学生难以接受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有些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大肆宣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言论, 导致学生工作部门花大力气开展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功亏一篑。
( 二) 社会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当前, 由于受到外国文化和社会快速变迁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在价值追求上偏向功利化、物质化, 既趋近于发达国家价值观, 也认同本民族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外语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 有些外语教师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熏陶, 开始崇尚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观念。更有甚者以这些思想代替了社会主义信仰, 从而导致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偏差, 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 三) 知与行脱节。虽然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但很多外语老师却不愿在现实生活中按照要求践行它。他们崇尚自由与民主, 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觉的自我约束。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只关心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 对党和国家的事情毫不关心, 对于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漠不关心。并且他们认为牺牲个人利益换取党和国家发展的行为是不切实际的。
二、外语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成因
( 一) 外语教师自身的问题。外语教师缺乏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 他们普遍认为不再需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生活和工作中, 一些外语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向学生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也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外语教师一般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 并且还有成家立业、赡养父母等问题, 随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的不断增加, 外语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 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越发的不足。
( 二) 西方各种各样社会思潮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 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日益深入,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也不断加剧, 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也越发的激烈, 西方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高校外语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冲击。面对西方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 外语教师无法正确认识、理解和判断西方社会思潮、在思想上对社会主义信仰出现疑惑和彷徨, 无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 三) 社会环境的冲击。在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各种社会环境冲击着外语教师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诱发了“功利主义”, 引起外语教师重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忽视内在精神的洗礼, 人生理想和职业信念不坚定, 道德行为趋向功利化等。使得很多外语教师奉行拜金主义、不再以为人民服务和教书育人为信条, 影响到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与践行力度。
三、提升外语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在西方各种各样社会思潮和本国社会环境的冲击下, 外语教师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加强社会主义信仰, 才能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 一) 拓展宣传和教育方式。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夯实外语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牢固的基础。组织外语教师开展专题研讨会和交流会, 通过提交学习心得体会等方式, 引导外语教师正确认知、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还可以组织外语教师观看“感动中国人物”等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 二) 加强社会主义信仰。提升外语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必须加强外语教师的社会主义信仰, 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只有教师有了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 才能保障国家的前途命运。教师必须增强理论信念, 切实将个人的价值目标与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结合, 在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同时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 三) 发挥外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高校中教师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只有外语教师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自觉性,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只有教师主动在思想政治、专业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自觉地发展自我、充实自我, 才能在职业活动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使他们自发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所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陈晓飞.当代青年的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索, 2007, 6:66~68
[2]马静.思政课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 2015, 8:36~39
【关键词】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教师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崇高品质的提倡者,同时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教师的影响。而青年教师属于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后备力量,他们年轻、有活力,积极向上,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所以,高校青年教师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在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正式提出,其内容由24个字构成,包括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新时期,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多年来的各种社会改革、结构调整引起了人们思想、生活的变化,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造成了人们思想认识的多变性,各种价值观念不断呈现。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必须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全国人民凝聚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不出错误,让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中来。
二、高校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高校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校层面的,一个是国家层面的,只有这两方面同时进行,高校青年教师才能够很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高校青年教师个人层面
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讲,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不是先天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认识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自身首先要认真自主地学习,其次还要自觉、积极、有序的参加有关实践活动,同时教师还必须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理论对行为具有指导作用,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教学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青年教师应该从自身教育开始,积极主动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从而更好地将丰富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青年教师可以经常参加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讲座,参加进修研修或者参与业务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或者活动来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逐渐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己。
2.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
实践是高校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路径之一,青年教师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实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作用。青年教师可以参加各种类型的实践教育活动,比如知识讲座和专业理论讨论会等。同时,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参与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等,感受榜样的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进行渗透。比如,高校可以组织青年教师观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人物事迹的影片,也可以组织参观爱国纪念馆等,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让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重视师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实际行动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中去,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年轻,有活力,和学生更容易相处到一起,因此青年教师的个人行为,职业素养以及道德品质将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青年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重视师德师风。
(二)高校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层面
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除了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和重视实践活动的参与外,学校也必须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可以从加强制度建设,整顿校园风气等方面入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教师中的凝聚力。
1.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在教育教学的时候,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其中,逐渐形成全新的理论教学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成为青年教师追逐的目标。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或者社会科学课程中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及时更新知识内容,与国内外时事结合。同时,由于不同专业之间特点不同,高校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利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让青年教师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优秀文化之间的关系。
2.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高校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必须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要求来制定,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让青年教师在制度范围内工作生活,同时也有一个更好的标准让青年教师遵守,最终让青年教师树立坚定的理信念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可以以此针对青年教师专门建立一种单独的考核体系,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以是否积极主动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是否参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两个方面作为基本考核点,督促青年教师在这种考核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3.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校校园环境对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校要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其中最基本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需要有保障,但是更重要的是高校的校风、学风的建设等人文环境。高校可以经常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在教室、食堂、图书馆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以悬挂横幅的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或者在校园官网上,利用网络媒体手段,对时政信息进行网络宣传,间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三、结语
青年教师群体是高校教师群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年轻、有思想、有活力,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话题,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对日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因此,高校青年教师一定要重视自身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同时重视师德师风的养成;另外高校也必须为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铺路,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邵红.高校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探究[J].世纪桥,2015,54(12):59-60.
[2]李学才.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J].2015,107(05):138-139.
通过学习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讲话后,我深刻认识到: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我们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目标,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保障,全面提升政法工作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摆在我们面前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
一、忠诚
“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政法机关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专门机关,政法机关的政治属性要求政法干警必须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政法干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承担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政法干警的忠诚,就是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执法办案、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的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二、为民
“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这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为民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对“人民性”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要切实解决“权从何来、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立场问题,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人检察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重民生、排民忧、解民难作为人民检察院确立工作思路、加强自身建设的依据,真正使人民检察院工作符合民情、体现民意、服务民生、赢得民心。
三、公正
“公正”,就是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政法干警践行公正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依法办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法律实施被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此作为一名政法干警要从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出发,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识,在思想上,坚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恪守公平正义的职业道德;在行动中,坚持法律至上的基本原则,依法办案,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
四、廉洁
“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要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坚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坚决同一切腐败行为作斗争,用实际行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反腐倡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人民司法事业的兴衰成败。以“廉洁”作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政法干警常怀一颗廉洁之心,坚决抵制各种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行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真正树立人民检察院的公信力。
坚持“四治四强” 做好“一化一稳”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1月30至2月1日参加了遵义市委政法委举办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培训班,聆听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崔亚东同志,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袁荣华,市政府王秉清市长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小星同志等领导的报告后,倍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对在具体的政法工作中如何贯彻好、落实好、体现好“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个人认为我们政法机关和干警要坚持“四治四强”,做好“一化一稳”。
“四治”即讲政治,讲法治,抓综治,抓专治。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三个至上”“四个忠于”,履行使命,践行宗旨。要以法治的精神、结合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的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统筹兼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把握好情、理、法的独立性和交叉性,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调处结合,调判结合,公正执法,依法办案。要围绕发展中心,服务改革大局,不断加强和创新以民生、服务为核心,以管理、化解、控制为重点,以刹歪风、打犯罪为拳头的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经常查找政法工作上的薄弱环节,针对重点热点突出问题,切实开展专项整治,筑牢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政法防线。
“四强”即强队伍,强基础,强责任,强公信。要深刻认识到政法队伍作为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主要维护和保障力量,(心得体会 )务必使之保持适当的数量和质量,要在实践“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中不断改进作风、提高能力、增强素质。要更加重视夯实基层基础,更加重视源头服务和管控,巩固基层政法工作网络,健全基层政法工作机制,加强基层政法工作保障,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创建平安环境。要切实加强政法干警维护国家安全、守护百姓平安、维护社会公正的历史责任感,坚持公平正义这条生命线,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都要自觉树正气、刹歪风,惩处脱离群众、打击徇私枉法,提升执(司)法公信,不断强基固本。
在中国文化当中,对教师的认知和期望更是有着丰富的道德价值意蕴,比如:有教无类、文行忠信、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等。
千百年来,教师的师德价值观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领路人,教师应该具备丰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敏锐的政治意识,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为人师表。“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应该在道德品质和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意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没有高尚的人格,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从教师那里耳濡目染,获取许多精神上、文化上、道德上、行为习惯上的营养,给他们全面人格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勇担责任。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历来最强调的话题之一。由于社会角色的特殊性,教师应该比一般人更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成为教师的信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应成为教师的不懈追求。如果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而忽视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严谨笃学。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科学和人文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熟练的教育技能知识,才能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教师每天都面对着新的文化理念的挑战,每时每刻都面对新知识的困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始终要有一种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紧迫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要想演绎教育人生的华章,做一个学高身正的优秀教师,就必须从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开始。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的责任大于天,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道德,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作为受人敬重的教师,更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担负起教师这一职业赋予的特殊道德。
在中国文化当中, 对教师的认知和期望更是有着丰富的道德价值意蕴, 比如:有教无类、文行忠信、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等。
千百年来, 教师的师德价值观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领路人, 教师应该具备丰厚的知识, 高尚的人格, 敏锐的政治意识, 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为人师表。“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教师应该在道德品质和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意象, 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没有高尚的人格, 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从教师那里耳濡目染, 获取许多精神上、文化上、道德上、行为习惯上的营养, 给他们全面人格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勇担责任。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历来最强调的话题之一。由于社会角色的特殊性, 教师应该比一般人更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成为教师的信仰;“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理应成为教师的不懈追求。如果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而忽视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 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严谨笃学。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科学和人文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熟练的教育技能知识, 才能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背景下, 教师每天都面对着新的文化理念的挑战, 每时每刻都面对新知识的困扰,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 始终要有一种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紧迫感,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要想演绎教育人生的华章, 做一个学高身正的优秀教师, 就必须从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开始。
一、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
会议后,公园内仍有人说:“中国要想富强,必须实行西方多党制执政”。我认为这话是不对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开头就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在2012年11月29日,带领政治局全体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何为“中国梦”,他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呢?我们的结论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中国梦”。但近期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同时,还要根据国情、党情、世情的变化,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始终要把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举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面大旗,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必须条件。
(二)必须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历史已经证明和将要继续证明它的正确性。这里我们有较深刻的六点认识:
1、道路的重要性。由于道路正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由贫穷落后,逐步走向富强,人民生活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改善。农业不交税,学生九年义务教育不收费,城乡医保全覆盖。城市社会保障有新进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到2011年底,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47.3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粮食连年增产,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和最近移交使用的北斗导航系统等工程都实现了重大突破。
报告中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2、道路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建设道路的依据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大约需要100年),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4、必须做到八个坚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5、要牢记三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没有变。“只有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6、要实现5个新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五个新要求:经常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体系深入人心,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环境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如期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二、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不管拥有多少财富,占有多少丰富资源和幸福美丽的家园。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卫国家、领土、领海、领空的安全,是万万不行的。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除了我们国家在近代史上,受到西方列强、日本军国主义和美国霸权主义入侵教训沉痛,要教育子孙后代,永远牢记。最近几年伊拉克、利比亚在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国家的挑动和干预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家破、国亡,人民伤亡惨重,生活不得安宁。现在美国霸权主义,为了实现重返亚太野心,又在促使我国周边少数国家,来侵占我国领海,掠夺海洋资源,来干扰我国经济建设。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我们不愿意战争,但也不惧怕战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绝不能让他们阴谋得逞。否则,不管你发展有多快,经济总量占居世界第几位,霸权主义都要想方设法破坏你,不让你一心一意搞建设,不让你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更不会让你圆“中国梦”。
报告中指出:“建设与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们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学习教育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国家就不能发展,失去前进的方向。
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瞻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与时俱进的思想,紧跟时代的潮流,造福子孙后代,提出来的伟大工程。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历史任务,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五、解决了担忧增强了信心坚定了决心
(一)解决了担忧。在学习文件讨论中,有不少同志讲,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解决了担忧。前夕,有些同志对过去三十年积累下来的一些严重问题,如深化改革难以推进,反腐败斗争难以深入,贫富差距难以缩小和社会风气难以好转等问题,能否解决很是担忧。现在这些担忧没有了,大家对以为新的党中央充满了信心,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充满了希望。
(二)增强了信心。后短短两个多月,中央就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出台了“八条规定”等,中央领导还率先垂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好评,一股强大的清新之风迅速吹遍了祖国大地,使我们不仅在言论上而且在实际行动中看到了党中央锐意改革坚决反腐是真正的“实干兴帮”,而不是“空谈误国”,因此,大家对实现提出来的宏伟目标增加了必胜的信心。
【教师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得体会07-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09-28
学习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7-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成长的心得体会11-16
教师职责与核心素养09-20
核心价值观征文11-05
学院核心价值观活动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