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力训练八上历史(精选8篇)
P3: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2.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结果
P4: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P5:1842年8月,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识图:“焚烧后的圆明园”。P8: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4.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P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5.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结合乡土历史)
P12:左宗棠收复新疆。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6.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P16: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壮烈牺牲。7.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P22: 1900年,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的侵略军向北京进犯。于1900年8月中旬攻入北京。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8.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P5: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9.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P18: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0.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P22:条约规定:(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影响: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考试说明】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派的口号、代表人物;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P29-30(1)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2)口号和创办的主要企业: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有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等。
2(3)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4)船政学堂的内容要结合乡土历史。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北: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P35: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P37: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政 治 经 济 军 事 教 育 影响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今 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3. 武昌起义。
P41: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第一枪。占领武昌城,取得首义胜利。
P42:此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4.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P40: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P43:1911年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P43:辛亥革命胜利意义:清朝的统治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崩溃,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6.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P45: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
P46: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考试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
P63:1919年初,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权益转给日本。举国震惊,五四爱国运动爆发。P63:5月4日,北京十余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反帝爱国运动的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P65: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
P66: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3.南昌起义。
P75: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P76: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4.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P76—77:毛泽东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5.红军长征;长征精神 结合地图(北P79)、诗歌(北P78)了解长征,知道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甘肃会师,可根据自己体会,认识长征精神。
北: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P77—79: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后,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P79: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P80: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考试说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共同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2.七七事变的史实,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的中国守军,遭到中国军队奋起反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识图:“中国守军在卢沟桥上奋起抗战。北P91)
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P93: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
P94: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军民达30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
4.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
P97: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军队在台儿庄大败日军,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P98—99:1940年,彭德怀等指挥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5.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
P104: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6.西安事变的史实;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P8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P8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考试说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的史实
P112: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
P113: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0月10日,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P120: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P12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
P124:辽沈战役后,解放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P126: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我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P127: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1949年4月解放军分三路强渡长江。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考试说明】经济和社会生活
1.张謇兴办的实业
P32:状元实业家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创办大生纱厂。成为中华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2.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P55:剪去辫子做中华民国新国民。P56: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一律改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清末民初西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考试说明】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 P33:詹天佑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P100: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被化工界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从此中国的制碱化学工业跃居世界前列。
2.魏源、严复等的主要思想
P5: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魏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P6: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 P36:严复译述《天演论》,认为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严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3.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P50:维新变法期间,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它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科举制度的废除
从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来说, 加强导读应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教科书的改革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而初中阶段学生年龄小, 思想活跃, 喜欢追根溯源, 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 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
(一) 明确目标精读课文
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记忆历史上发生客观事件。第二步的学习要求是, 认识为什么发生这些事?这些事件在历史上起什以作用, 有什么经验和教训等?
如何帮助学生高效、省时、牢固地掌握这些历史事实呢?首先, 历史的事件分为时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四个基本要素。记忆与表达历史事件必须牢牢抓住四要素, 并采用归纳法阅读, 摒弃陈旧的阅读方法。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 提纲挈领的思考题, 写在黑板上, 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 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 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
(二) 提出问题讨论交流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 教师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对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 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 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 通常是分小组进行, 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述自己的观点, 摆事实, 讲道理, 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 这样, 开阔了思路, 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 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 自己去寻找答案。如在讲述土地改革的问题和三大改造的时候, 就涉及到国家政府关注的“三农”问题。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 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 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 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 教师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 都潜移默化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 讨论中学生人人参与, 不仅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 学生归纳教师点拨情感升华
人类社会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 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件之间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往往A事件的结果是B事件的原因, B事件的结果又是C事件的原因。同一类事件发展的进程就形成了历史的基本线索。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 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要想进一步提高, 就必须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 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这样, 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 就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 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考试, 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
学生在归纳过程中, 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 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在考试中, 不少同学写了很多, 却不得要领, 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我们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及时进行纠正。
另外, 要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 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 划符号写评注抄笔记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 即书上划符号, 空白地写评注, 本上写笔记。
初中学生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 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可统一规范化, 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横线。必须准确记忆的用红线表示。表示关键性的字词在下面加点。“?”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 (1) (2) (3) 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划圈表示难认的字或难理解的词。‖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等等。
写评注即阅读时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做解释写评语。如读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经过时在书上相应的空白处写6条批注: (1)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原因) ; (2) 红军渡过湘江 (初期受挫) ; (3) 遵义会议 (转折) ; (4)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继续长征) ; (5) 吴起镇会师 (胜利) ; (6) 三军在会宁会师 (长征结束) 。这6条正是红军长征的经过提纲。在书上作符号写评注可以使同学阅读时思想集中, 提高效率, 加深印象, 方便记忆;也可以突出要点, 把书由“厚”读“薄;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 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立刻展示在面前, 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 增强了复习效果。
关键词:思维能力;主导示范;突破口
【中图分类号】 G633.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207-01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他是适应高校选拔的需要。
一 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理论基础
历史学科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共性与个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正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能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历史背景(条件)下去分析。比如,中外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有些在历史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但也存在不足的一面;有些反面人物,干了许多坏事,但也不能抹煞他一生中干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像这样的事例很多。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能从当时、当地情况出发,从不同视角,多方面、客观地去思考,锻炼了思维的周密性,克服主观性、片面性。
二 教师的主导、示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捷克著名学者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当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在传授知识时,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而追求知识的质量;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不是只把结果给学生,而应把得到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如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由于着眼于能力培养,较多地侧重于历史理论,给教学增大了难度。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处理好教材内容,把握住教材结构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重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传授方法的实用性,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的难点问题时,我们或将难点分开讲解,或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思考回答,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高三复习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专题中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内容时,我们按时间顺序把这三国革命的背景(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归纳成要点,列成表格,并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寻求解题的思路、方法,并比较其异同点,得出正確结论。又如“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中,“有人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一思考题,书中只是讲了些历史事实,没有较强的语言概括能力和一定的历史理论基础就不能答出来。我们便以此为突破口,将题目分解成几个方面,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发展态势怎样?学生回答: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基础上,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有缓慢发展。但在清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2.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有什么特点?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大门,从此,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掠取了大量权益,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打断了中国社会独立缓慢地发展资本主义的进程,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3.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其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和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过程中出现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其结果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就是证明。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于何时?情况如何?学生回答: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兴起的刺激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在沿海地区创办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企业。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通过引导,学生较全面完整地回答了问题所涉及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
5.如何看待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学生回答: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相反,中国资本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遭到侵华势力的压迫和排挤。
从这几个层次引导学生思考,依据史实分析归纳,形成正确结论,他们的判断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知识点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1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知识点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4、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
(2)经过:1900年由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 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7、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
(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简称“两局一所”)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10)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11)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侵
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
(5)主要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
↓
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
会,宣传变法,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高潮—1898年,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 史称“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
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谭
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
(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
(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
(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9)历史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9、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
(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
(3)代表人物:孙中山
(4)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5)机关刊物—《民报》
(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主要经过:①革命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
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意义:大大推进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
发动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所,到11日,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史称“辛亥革命”。
③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
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
国正式成立,这一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④结 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8)历史意义: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
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10、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
(1)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5)旗帜:“民主”和“科学”(6)宣传阵地:《新青年》
(7)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
尔会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同年底,李大钊又在北京
创办了《每周评论》。
(8)意义: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9)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第三单元 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
1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6月初)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3)斗争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4)经过:1919年5月4日—6月初,斗争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以罢课为主要斗争方式
1919年6月初以后,斗争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成为主要斗争方式。
(5)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性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7)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内容:①通过了党的纲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③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5)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13、北伐战争
(1)1924年5月,黄埔军校在广州成立,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
①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②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③主战场:湖南、湖北 ④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叶挺独立团)
⑤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⑥结局:蒋介石、汪精卫等突然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3)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1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1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率领部队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6、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17、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被迫长征。
(2)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解决了博古等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的军事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5)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坚定信念,以苦为乐等。
第四单元 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18、1931年9月18日,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不到半年,东三省完全沦陷,共产党员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
19、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1)背景:①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国已成为当务之急。
②催化剂—受中共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③直接原因—蒋介石拒绝张、杨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建议。
(2)目的:逼蒋抗日
(3)经过: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0、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1、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争。
22、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
23、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1938年春天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24、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5、为了粉碎敌人“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6、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4月(2)地址:延安
(3)背景:抗战即将胜利
(4)中心任务: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5)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参见P82)
(6)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7、抗日战争的胜利
(1)原因:①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非正义,失道寡助;中国的抗日是正
义战争,得道多助。
②美苏的配合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武装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④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2)经过:①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②苏联进攻在中国东北的日军;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由局部反攻转入大反攻。
④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取得伟大胜利。
(3)启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勿忘国耻,发奋图强;警惕日本军国主
义复活等。
(4)意义:①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
牲,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五单元 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年6月—1949年4月)
28、重庆谈判(1945年8月—1946年1月)
(1)背景: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介石在美国支撑下,阴谋发动内战。
(2)目的——蒋介石:为发动内战赢得时间,欺骗人民
毛泽东: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3)结果: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赴重庆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29、1940年6月,蒋介石对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30、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31、从1948年9月到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共歼敌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32、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先后解放了锦州、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淮海战役(中原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歼敌最多,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和平解放北平,使华北全境解放。
33、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4、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1)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主要原因)(2)广大解放军战士英勇善战
(3)党中央正确的战略战术(4)国民党统治腐败,土气低落
略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选自《晏子春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1)坐盗()(2)其实味不同()(3)生于淮北则为枳()(4)使者反()2.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
(2)景公使使者至。
译文:
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4分)
《人琴俱亡》对比阅读
甲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阅读《荀巨伯探友》,完成5~6题(共32分)。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谓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④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荀巨伯曰:“大军至,一⑤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值:适逢。②郡:这里指城市。③相视:看望你。④败义:毁坏道义。⑤一:全,整个。⑥班军:撤回外出打仗的军队。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便索舆来奔丧()(2)子敬素好琴()
(3)掷地云()(4)月余亦卒()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加横线句子的意思。
3.为什么子猷在断定子敬亡故时“了不悲”,奔丧路上“都不哭”,而弹子敬琴后竟“恸绝良久”?
4.《世说新语》的作者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个性。试举例分析《人琴俱亡》这篇文章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王子猷这个人物独特的个性的。
5.荀巨伯是个怎么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6.“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鄙称。读完短文,你对“胡贼”有什么新的认识?
7、二者在主题上有何异同?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训练
(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1)水尤清冽 冽:(2)佁然不动 佁:(3)西折纤秀长曲 西:(4)尽溪,平坦如荠 尽: 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
(二)[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 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 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三)[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a以其境过清 b不可名状 c俶尔远逝 d悉皆怪石 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
甲文: 乙文: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七)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1-5题。(10分)[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把洒问青天()...(2)念无与为乐者().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1)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5.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晏子使楚答案1.(1)犯罪,(2)它的果实,(3)在,(4)同“反”,返回
2.是寡人之过也
3.(1)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2)景公派使者到了。4.机智、善辩、清廉、简朴。
《人琴俱亡》附答案
1、轿子;平时;投掷,抛掷,扔;死(意思对即可)
2、(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2关键词语不译或错译扣分,如“径”、“既”、“调”等)
3、早就知道将不久于人世,他日必将见面,故不悲(或不是不悲,只是强自抑制),后因感慨琴通人性,人亡琴亦亡,不禁恸绝良久。
4、抓住了子猷的语言描写由“都不闻消息”来推断子敬已死,“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以琴亡来说人亡,更见其悲痛,神态的变化“由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到最后的结果“月余亦卒” 情谊表达更加的委婉曲致,更加的深沉,感人至深。“坐”“取”“掷地”等动作描写,也写出了兄弟情深及对子敬的独特的悼念方式。(任选其中一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分析即可。也可自己选择评价分析,只要合理即可。)
5、重友情、讲义气,朋友有病,远道相看;朋友有难,舍命相随。讲道义、轻生死:不肯败义求生,愿以身代友。(其中讲友情,讲义气,轻生死中任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得全分。)
6、没有统一答案。扣住“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7、两篇讲的都是要有爱心。一个讲亲情。一个讲友情。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训练答案
(一)1.(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
2.(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3.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4.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
(二)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2、①大约,大概②凄清,冷清清③向南④说出
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
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三)1因为 说出 2答案: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3: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 乙文: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4: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记承天寺夜游答案:
1、(1)端起洒杯(2)考虑 或:想着 2.B 3.(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一、利用教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朗读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朗读兴趣。作为低年级的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的朗读兴趣,让孩子们爱上朗读,让朗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正处于学中求会的阶段,每一项教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的,每篇课文都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要想立刻就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教材的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长期不懈地抓好朗读训练。由于词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掌握得多就意味着对事物的认识逐步扩大和加深。低年级孩子容易破词、破句、顿读,正是因为掌握的词语少,不能够理解词语的意思。因此,从拼音教学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扩大孩子们的词汇量,并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接着逐步扩大到对句子的理解,让孩子体会句子的断续,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每出现一种新的标点符号、句式,我就会让孩子们掌握其用法,以及会正确朗读。最后就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体验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并能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蕴含的情感,让孩子们自己体验到朗读能力的逐渐提高,从而变得更加自信,更乐于朗读。
二、范读引路,训练朗读技巧
低年级孩子朗读时常常出现添字、丢字、回读、断句、唱读等现象,纠正这些现象最快速简洁的方法就是教师的范读。让孩子在教师投入的范读中深切地感受课文的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远远好于空泛的谈论朗读技巧。教师范读读得好,学生会自然地加以品位、体验、模仿,久而久之,教师的朗读能力会逐步转化成为孩子们自身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在教学中从不用录音代替教师的现场范读。如我在公开课《假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孩子们对这首富含想象、语言生动优美的诗歌有兴趣朗读学习,课伊始我是这样设计的:有一位小女孩想拥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画些什么呢?请孩子们听一听吧,接着我随着优美的音乐饱含深情地范读,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范读结束后又问道:“孩子们想不想读一读这首优美的小诗呢?”“想!”大家不约而同地大声答道,脸上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神情,个个兴致勃勃。然后在朗读感悟文本时,我和孩子们进行表演赛读,更是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兴致,孩子们不仅读得有声有色,模仿的动作惟妙惟肖,还能把自己的读和老师的读进行比较,发现优点并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自然而然地学会朗读的技巧,如语气、速度、停顿、轻重音、语调的处理,提升了朗读能力,也有的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整堂课孩子们在教师读的感染下自己朗读,读得兴趣盎然,读得个性飞扬。
三、巧用形式,形成朗读能力
朗读的形式可谓是多种多样: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赛读、范读、分角色读、对读、引读、问读、接读、疑读、表演读、配乐读等。教师在指导朗读时不但要教会孩子们运用适宜的朗读形式把课文朗读好,而且要教会孩子们朗读的方法。不同层次的读书,所采用的朗读形式也不一样。
1. 初读课文时重在读正确,做到不错、不添、不漏、不读破句、不重复词句,还要知道课文讲了什么。这时,我一般会采用宽松的自由读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大声地读,也可以小声地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桌,也可以借助拼音,难读的地方还可以多读几遍。这样宽松的自由读,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全方位地尽情读书,让孩子尽快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并能让朗读能力较差的孩子经过练习后更有自信,大大提高其朗读能力。
2.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时,我会依据教材以及孩子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读,如指名读、议读、仿读、引读、问读、接读、小组读、齐读、赛读、范读、分角色读等,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如教学《比尾巴》时,我就采用了男女生和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训练朗读能力,孩子们不仅兴致高,还能快速正确地读好疑问句,掌握其朗读时的语气、语调。
3.要让孩子走进文本,品读文本时,我就会采用表演读、赛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形式激发孩子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领悟朗读方法,达到朗读能力的训练。如在公开课《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教学时,在最后总结全文时,我采用赛读的形式选出几位优秀的孩子上台,戴上头饰,分角色饰演小壁虎、燕子、老黄牛、小鱼、壁虎妈妈等角色,还配上情景音乐,让孩子们采用直观、生动的表演形式品读文本。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孩子们对于不同角色说话的神态、语速、语调模仿得格外生动,特别是饰演壁虎妈妈的孩子,把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速、语调、神态模仿得惟妙惟肖,恰到好处,而饰演小壁虎的孩子把小壁虎又长出一条新尾巴时兴奋、喜悦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激发兴趣是基础,训练技巧是关键,形成能力是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只要从基础入手,凭借课堂渠道,坚持不懈地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综合语文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摘要:朗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基础薄弱,语言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较差,在朗读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掌握多种技巧的能力,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语文能力。
一、中学生历史语言缺失的基本类型及成因
(一)中学生历史语言缺失的基本类型
据观察分析,中学生历史语言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表述历史问题时语言不严谨、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缺乏历史感等。
一是口语化现象普遍。如关于“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有学生如此回答:“天下事都由皇帝一个人处理,对百姓不公平,皇帝一个人的思维有限,范围小,不利于管理整个国家,减少大臣们工作积极性。”从答案中可见较严重的口语化倾向,其回答犹如平日白话,缺乏历史感。很显然,这样的答案过于冗长,不能紧扣答题要点,既浪费时间,又得不到分数,更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
二是混淆历史概念。对特定的历史概念理解不准确而导致学生历史语言缺失的现象较为普遍。如把“人民公社化运动”写成“农民公社化运动”,把“区域集团化”写成“区域集体化”,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成“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秦朝以前的统治者称做“皇帝”,把“资产阶级专政”写成“资本主义专政”,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写成“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或“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甚至“两半社会”等等。笔者也曾作过相关调研,上述概念错误中属于笔误的非常之少,绝大部分属于概念不清。
三是带有感情色彩。在回答某些比较敏感的历史问题时,有些学生不自觉地掺入感情色彩,如“小日本…‘美国佬”等,尤其是对于评价性问题的回答,语言缺乏准确性、客观性的现象更为突出。如笔者曾在批阅关于“20世纪50-70年代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思想”一题时,发现有学生这样回答:“通过打仗的办法,齐心协力解放台湾,誓死回归祖国怀抱。”在关于今后海峡两岸关系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时,有学生如此回答:“关系越来越好,统一是迟早的事,只是时间的问题。”
再如,材料解析题:(日本天皇停战诏书)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要求学生通过所给材料就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进行驳正。有学生这样回答:“东亚之安定并不是向英美两国宣战就行的,而是需要日本本身停止战斗,东亚才安定。英美之所以会用炸弹,是因为日军偷袭珍珠港,激起了他们内心的怒火,且日本不是在中国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吗?试问他们有什么罪呢?他们难道不是无辜的吗?”
学生从答题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感情值得肯定,但解答历史问题不等于宣泄个人情感,连语气极为强烈的反问句都用到答案中,自然难以做到客观、准确了。这些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事实上导致学生历史语言缺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二)导致学生历史语言缺失的原因
首先,从学生方面分析,由于历史是一门极具鲜明时代特征的学科,在对历史事实、历史人物的表述和评价等问题上,历代史家所大力提倡的“善恶必书”“不掩恶,不虚美”以及极力反对的“饰非文过”“曲笔诬书”,对语言表述提出了特殊要求,而由所处的年龄阶段及学习经历所决定,中学生缺乏必要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理论支撑,所以对某些概念难以理解时就会习惯性或想当然地采用通俗浅显甚至随意的语言以陈述和评价史实,如就把“皇帝”“君主”说成“皇上”“大王”,把“中日邦交正常化”说成“中日交往正常化”,等等,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从教师方面分析,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述必须十分严谨,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因过分强调趣味性,语言表达较为随意,往往使用一些去历史化或非历史性的语言。如把战争讲成“VS”或“PK”,把1975年邓小平复出整顿经济说成“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样的课堂语言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对学生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笔者曾听过一堂课,教师在讲解“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为形象地表现当时中国的悲惨命运而用了如下比喻:“近代中国是一块肥肉,每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想咬一口。”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学生会自然地认为这些出自教师之口的语言是正确的、可用的。可见,口语化教学虽然提高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但传递给学,丰的则是不严谨的学史态度和口语化的理解思维,违背了历史学科的本质要求。
最后,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现今中学生面临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特别是戏说性的历史剧,语言非常“时髦”,如电影《画皮》就出现“美女”的说法(当时应称其为“美人”),甚至连“百家讲坛”这样的栏目也有类似情况,其中很多语言经不起推敲,甚至是违背历史的。尽管影视作品可以艺术化,要让大众百姓喜闻乐见,但应该以尊重历史为前提。十七八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比较浓烈,追求时尚,喜欢前卫,处于这样一个趋向大众化、通俗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生受其影响的程度可想而知。
二、中学生历史语言的训练和培养策略
中学生历史语言的训练与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既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课内课外的互补协作。
(一)规范教师的教学语言
生动活泼与规范严谨之间不但不是水火不容的,反而是相映成辉的,生动而不失规范、活泼而不失严谨的教学语言应是教师的追求目标。在历史教学中,规范而严谨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素养、培养良好的历史语言应用习惯都具有重要意义。
1.历史教学语言应以规范性体现示范性
教师在讲课中,一方面必须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课堂传授的是由史实、观点和概念构成的科学知识,也就是说,科学性是历史知识的第一要旨,这就决定了历史教学语言务求准确、科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能向壁虚构,而应广泛收集可考证据,论点要以材料和常识为依据,分析论证要符合逻辑,结论要经得起史料和方法检验。教师绝不能仅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左宗棠是牵牛星下凡”之类的语言;也不要在历史结论中使用“或许”“可能”等不确定的表述:对于没有把握的历史事实和结论,教师完全有理由明确告诉学生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也可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这不仅能体现教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2.历史教学语言应体现艺术性与可读性
中学生对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感性阶
段。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缺乏艺术性和感染力,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这就对历史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与可读性提出了相应要求。从表面看,艺术性与科学性似乎相抵触(因为科学的基础是事实和理性,而艺术的根本在于想象与情感),其实不然。史家面对的是遥远而陌生的过去,仅凭支离破碎的甚至未可尽信的资料,要理解前人的思想和行为、重建历史场景,就“必须同文学家一样具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和超常的想像力”。所以,优秀的史学作品往往体现了艺术的美感,《史记》之所以被称为“无韵之离骚”,就在于其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也正是因为历史语言的艺术性,大大增强了历史作品的可读性、历史课堂的可听性。有位教师在讲授《新文化运动》时,为增强课堂气氛、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颇具匠心地运用“燕子的信”来贯穿课堂(从1919年北大学生燕子的信看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评价)。信中语言既优美又贴近史实,配以音乐朗诵,让听课者沉浸在艺术之中。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该激昂、什么时候该深沉,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什么时候该用陈述句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什么时候该用反问句启发学生的思考、什么时候该用充满感情的叙述以培养学生的情感,都需要历史教师在语言表达技巧上下工夫。所有这些,不仅能体现课堂的艺术性和教师的教学智慧,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历史语言能力。当然,历史教学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教师广泛地研读文史典籍,从中汲取养分,不断丰富自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不读书,不迷恋于书海,那么,提高教育水平的一切措施就会失去意义。”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与历史语言训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要科学引导,使学生学之有效,用之得体。
1.引导学生科学使用教材
历史教材往往是由具有历史学与教育学双重学术素养的专业人士负责编撰、审定的,体现了较强的权威性。课文中的“导言”“课前提示”等部分部经历了反复提炼,引用的史料经过了精心筛选,从总体上说,教材的语言较为凝练、严谨、准确。如《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在不到200字的总序中,用“创立新制,开拓疆土”“知人善任、对外开放”“改革弊政、维护统一”等关键词高度概括了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的主要历史功绩,用“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实行专制集权,强化对人民的控制”这样极其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使用教材,仔细品味教材在遣词造句、观点表述方面的方法和特色,领会文中所引用史料与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2.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学生在相关概念表述中的不准确甚至错误,主要原因在于对概念本身的理解缺位。如“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机械地学习很容易导致事倍功半的死记硬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笔者对于学生在表述上有歧义的概念力求做到追根溯源、及时纠正。如学生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现象较为普遍,根源在于学生对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不够明确。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许多特权,使中国沦为主权不独立的半殖民地社会;随着列强入侵的是资本主义势力的渗透,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所以可以理解为近代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化的基础上半封建化的,其中的因果和时序关系不能颠倒。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引导学生加以深刻理解,才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3.引导学生在鉴别中去芜存菁
面对历史题材影视剧充斥荧幕的现实,教师应理性地对待这种文化现象,以开放的姿态向学生推荐优秀历史剧,如《雍正王朝》《汉武大帝》《贞观长歌》《乔家大院》等,同时引导学生以历史和艺术视野审视这些作品,在鉴别和欣赏中去芜存菁。对于历史剧中的硬伤(指史实和概念错误),教师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可作为反面教材,提醒、告诫学生。如在学习《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时,可要求学生找:“《宰相刘罗锅》片名中的历史知识错误(刘墉是清朝人物,宰相官职早在明太祖时就被废除了,其官名不可能是宰相)。又如,出现在先秦题材作品中的“楷书”“行书”等字体,就是关于汉字演变发展史的硬伤。
4.引导学生在积累中改正错误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语文教学中改错别字、改病句的方法,具体可运用“发现错误、查找原因、改正错误”三步曲法,并引导学生将作业、试卷中所出现的历史语言错误加以归类、整理,有意识地“积累错误”。这种办法看似原始,实则十分奏效。如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此表述不准确,或者说至少不够完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结束”与“基本结束”、“形成”与“初步形成”之间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存在区别。类似的问题,应引导学生认真辨析、区分其中的异同。唯有如此,结论才会可靠、科学。
5.引导学生在审视中培养历史意识
历史是一门客观与主观统一的学科,也就是说,构成历史的要素是客观的,学习研究历史的个体则往往具有主观色彩。如何让个体的认识、判断更接近客观、真实,就需要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加强科学引导,指导学生学会收集、处理史料的基本方法,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全面而不是断章取义、客观而不是充斥感情色彩地解读相关史料,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保证结论的全面性、可靠性和科学性;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科学的历史观。
【知识能力训练八上历史】推荐阅读:
八上历史知识点整理06-06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10-18
科研能力训练07-16
高三英语能力训练06-27
考题与能力训练10-14
语文概括能力训练题07-23
表达能力训练序列及训练方法浅谈09-20
身体平衡能力简易训练法06-19
记叙文写作能力训练09-22
高中历史阅读能力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