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版外研社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详案(通用4篇)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回校这个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welcome back!进行问答对话,掌握生词。
教学内容
词汇:door open window close 句型:Good to see you again.Welcome back!教学过程 1.warm up 师:先前学过的句型hi, nice to meet you!开问
生:Nice to meet you, too.巩固和复习以前所学内容,并引出回校话题。2.任务1(1)看look and listen的教学内容。
对话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他们在谈论什么,提到了哪些内容, 将有关生词写到黑板上。
(2)简单讲解黑板上的生词,教学生认读、跟读和记忆。(3)播放录音。先听两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听。
(4)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录音内容。比如:跟录音读,跟教师读,角色扮
演朗读。
(5)分小组角色扮演。3.任务2(1)看listen,circle and say的教学内容
带领学生朗读door open window close 这些单词。(2)播放录音。
先让学生仔细听,注意动词。
(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回校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Good to see you again.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句型:Good to see you again.Welcome back!教学过程 1.任务3(1)看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2.任务4 2(1)看listen and tick的教学内容 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打钩。
(4)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谈论新学期回校的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Good to see you again.Welcome back!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词汇:quiet touch 句型:Good to see you again.Welcome back!教学过程 1.任务5(1)看play a game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3(2)两人一组,仿照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仿照句型Good to see you again.进行对话练习。(3)朗读短文内容。可跟读、带读、齐读 2.任务6(1)看listen and number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根据录音内容,标出正确的先后顺序。
(4)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表述学生回校的内容。2.注意观察生活和媒体中的简单英语。教学内容
词汇:quiet touch glad Close window 句型:Close the window, please.4
授课日期: Open your books, please.教学过程 1.任务7(1)看look and match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根据所学内容,将句子表达的意思与具体情景连线。(3)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
2.任务8(1)放录音listen and sing。放两遍,学生跟读
(2)黑板上书写生字,学生边听录音边指认单词。3.任务9(1)两人一组,就本单元学习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2)情景模拟表演比如
Good to see you again.Thank you.(3)学生听door open window close 等词的录音,并跟读。习本上抄写3~5遍。教学反思:
Unit2 She is a new pupil!第1课时
将每个单词在练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身份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who is she? She is a new pupil.进行问答对话,掌握生词。
教学内容
词汇:pupil mum dad friend 句型:Who is she? She is a new pupil.教学过程 1.warm up 师:先前学过的句型good morning!开问 生:Good morning!巩固和复习以前所学内容,并引出本节课内容。2.任务1(1)看look and listen的教学内容。
对话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他们在谈论什么,提到了哪些内容, 将有关生词写到黑板上。
(2)简单讲解黑板上的生词,教学生认读、跟读和记忆。(3)播放录音。先听两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听。
(4)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录音内容。比如:跟录音读,跟教师读,角色扮
演朗读。
(5)分小组角色扮演。3.任务2 6(1)看listen,circle and say的教学内容 带领学生朗读pupil mum dad friend这些单词。(2)播放录音。
先让学生仔细听,注意生词。
(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人物身份和喜好。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Who is she? 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句型:Who is she? She is my new friend.教学过程 1.任务3(1)看look and try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
授课日期: 2.任务4(1)看look and talk的教学内容 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人物身份和喜好。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Who is she? 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词汇:cats horse 句型:What does she like? She likes cats.教学过程 1.任务5(1)看listen and tick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根据录音内容,将正确的打钩。
授课日期:(4)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2.任务6(1)看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表述人物身份和喜好。2.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简单英语。
教学内容
词汇:pupil mum dad friend 句型:What does she like? She likes … 教学过程 1.任务7(1)看draw, write and talk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2)根据对话内容,先将句子补充完整,再画画。(3)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
2.任务8(1)放录音listen and chant。放两遍,学生跟读
(2)黑板上书写生字,学生边听录音边指认单词。3.任务9(1)两人一组,就本单元学习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2)情景模拟表演比如
What does she like? She likes … He likes…
(3)学生听pupil mum dad friend等词的录音,并跟读。将每个单词在练习本上抄写3~5遍。教学反思:
Unit3 I like running.第1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爱好这个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I like running.进行问答对话,掌握生词。
教学内容
词汇:run jump read write 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do? I like running.10 教学过程 1.warm up 说说自己的爱好,引出话题。2.任务1(1)看look and listen的教学内容。
对话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他们在谈论什么,提到了哪些内容, 将有关生词写到黑板上。
(2)简单讲解黑板上的生词,教学生认读、跟读和记忆。(3)播放录音。先听两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听。
(4)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录音内容。比如:跟录音读,跟教师读,角色扮
演朗读。
(5)分小组角色扮演。3.任务2(1)看listen,circle and say的教学内容 带领学生朗读run jump read write 这些单词。(2)播放录音。
先让学生仔细听,注意动词。
(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爱好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Do you like reading? Yes, I do.进行对话和交流。教学内容
句型:Do you like reading? Yes, I do.教学过程 1.任务3(1)看look and try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2.任务4(1)看listen and match的教学内容 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根据录音内容,完成练习。
(4)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谈论个人爱好。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Do you like reading? Yes, I do.进行对话和交流。教学内容
词汇:reading jumping writing running 句型:Do you like reading? Yes, I do.No, I don’t.教学过程 1.任务5(1)看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2)完成表格 2.任务6(1)看look,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表述个人爱好。
2.听懂会用what does she like? She likes reading.进行对话。教学内容
句型:What does she like? She likes reading.教学过程 1.任务7(1)看look and talk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2)两人一组,互相问答。(3)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2.任务8(1)放录音listen and chant。放两遍,学生跟读
(2)黑板上书写生字,学生边听录音边指认单词。3.任务9(1)两人一组,就本单元学习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2)情景模拟表演比如
What does she like? She likes reading.(3)学生听run jump read write 等词的录音,并跟读。上抄写3~5遍。教学反思:
将每个单词在练习本 Unit4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授课日期: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食物这个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I like noodles.进行问答对话,掌
握生词。教学内容
词汇:rice bread noodle food 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I like noodles.教学过程 1.warm up 师:先前学过的句型I like…开问 巩固和复习以前所学内容,并引出话题。2.任务1(1)看look and listen的教学内容。
对话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他们在谈论什么,提到了哪些内容, 将有关生词写到黑板上。
(2)简单讲解黑板上的生词,教学生认读、跟读和记忆。(3)播放录音。先听两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听。
(4)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录音内容。比如:跟录音读,跟教师读,角色扮
演朗读。
(5)分小组角色扮演。
3.任务2(1)看listen,circle and say的教学内容 带领学生朗读rice bread noodle food 这些单词。(2)播放录音。
先让学生仔细听,注意动词。
(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食物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My favorite food is noodles.Do you like bread? Yes, I do.进
行对话和交流。教学内容
句型:My favorite food is noodles.Do you like bread? Yes, I do.教学过程 1.任务3(1)看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
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2.任务4(1)看listen and match的教学内容 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打钩。
(4)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谈论最喜欢的食物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I like noodles.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词汇:rice noodle bread 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I like noodles.教学过程 1.任务5 17(1)看tick and talk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两人一组,仿照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仿照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进行对话练习。
(3)完成练习。2.任务6(1)看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
(3)两人一组,仿照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仿照句型进行对话练习。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表述最喜欢的食物。
2.听懂会用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I like noodles.进行对话。
教学内容
词汇:a bag of piece box 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I like noodles.教学过程
1.任务7(1)看write and talk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两人一组,仿照图片进行对话练习。(3)完成填空。
(4)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2.任务8(1)放录音listen and sing。放两遍,学生跟读
(2)黑板上书写生字,学生边听录音边指认单词。3.任务9(1)两人一组,就本单元学习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2)情景模拟表演比如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I like noodles.(3)学生听rice bread noodle food等词的录音,并跟读。将每个单词在练习本上抄写3~5遍。教学反思:
Unit5 pass me the milk, please.第1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请求帮助这个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pass me the milk, please~Here you are.进行问答对话,掌握
生词。教学内容
词汇:milk ice-cream water box 句型:pass me the milk, please~ Here you are.Thank you!教学过程 1.warm up 师:先前学过的句型can you help me? 开问 生:yes.巩固和复习以前所学内容,并引出话题。2.任务1(1)看look and listen的教学内容。
对话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他们在谈论什么,提到了哪些内容, 将有关生词写到黑板上。
(2)简单讲解黑板上的生词,教学生认读、跟读和记忆。(3)播放录音。先听两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听。
(4)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录音内容。比如:跟录音读,跟教师读,角色扮
演朗读。
(5)分小组角色扮演。3.任务2 20(1)看listen,circle and say的教学内容
带领学生朗读milk ice-cream water box 这些单词。(2)播放录音。先让学生仔细听,注意动词。
(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请求帮助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pass me the water, please~Here you are.和交流。
教学内容
句型:pass me the water, please.Here you are.教学过程 1.任务3(1)看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2.任务4 21
进行对话(1)看listen and tick的教学内容 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打钩。
(4)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谈论传递东西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pass me the water, please~Here you are.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词汇:egg apple 句型:pass me the water, please~ Here you are.教学过程 1.任务5(1)看play a game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2(2)两人一组,仿照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仿照句型pass me the water, please.Here you are.进行对话练习。
(3)朗读短文内容。可跟读、带读、齐读 2.任务6(1)看look, listen and tick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根据录音内容,标出正确的食物。
(4)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表述请求帮助传递东西。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pass me the water, please.Here you are.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词汇:egg apple bread ice-cream 句型:pass me the water, please.Here you are.教学过程
1.任务7(1)看write and act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根据所学内容,将正确的句子与具体情景配对。(3)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
2.任务8(1)放录音listen and chant。放两遍,学生跟读
(2)黑板上书写生字,学生边听录音边指认单词。3.任务9(1)两人一组,就本单元学习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2)情景模拟表演比如
pass me the milk, please.Here you are.Thank you!(3)学生听milk ice-cream water box 等词的录音,并跟读。将每个单词在练习本上抄写3~5遍。教学反思:
Unit6 let’s draw a panda!
第1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画画的有关事项。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Let’s draw a panda!Pass me the crayon, please.进行问答对
话,掌握生词。教学内容
词汇:paper crayon draw cut 句型:Let’s draw a panda!Pass me the crayon, please.教学过程 1.warm up 自由讨论画画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引出话题。2.任务1(1)看look and listen的教学内容。
对话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他们在谈论什么,提到了哪些内容, 将有关生词写到黑板上。
(2)简单讲解黑板上的生词,教学生认读、跟读和记忆。(3)播放录音。先听两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听。
(4)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录音内容。比如:跟录音读,跟教师读,角色扮
演朗读。
(5)分小组角色扮演。3.任务2(1)看listen,circle and say的教学内容 带领学生朗读paper crayon draw cut 这些单词。(2)播放录音。
先让学生仔细听,注意动词。
(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画画事项。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Good to see you again.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句型:Let’s draw a blue fish!Pass me the blue crayon, please.教学过程 1.任务3(1)看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2.任务4(1)看listen and tick的教学内容 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
26(3)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打钩。
(4)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谈论画画注意事项。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Let’s draw the nose.Let’s draw the mouth..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词汇:nose mouth ear boy 句型:Let’s draw the nose.Let’s draw the mouth.教学过程 1.任务5(1)看play a game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两人一组,仿照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仿照句型Let’s draw the nose.Let’s draw the mouth.进行对话练习。(3)朗读短文内容。可跟读、带读、齐读 2.任务6 27(1)看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跟读录音内容。
(4)两人一组进行对话。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表述画画事项。2.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简单英语。教学内容
词汇:scissors paper cut 句型:Let’s draw a blue fish!Pass me the blue crayon, please.Where are the scissors? 教学过程 1.任务7(1)看talk and draw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2)根据所学内容,将图画画好。
授课日期:(3)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2.任务8(1)放录音listen and chant。放两遍,学生跟读
(2)黑板上书写生字,学生边听录音边指认单词。3.任务9(1)两人一组,就本单元学习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2)情景模拟表演比如
Let’s draw a blue fish!Pass me the blue crayon, please.Where are the scissors?(3)学生听scissors paper cut 等词的录音,并跟读。将每个单词在练习本上抄写3~5遍。教学反思:
Unit7 where are you? 第1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打电话这个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Let’s call wangle.Where are you? 进行问答对话,掌握生词。
教学内容
词汇:park school call hello 句型:Let’s call wangle.Where are you? I am in the park.教学过程 1.warm up 师:先前学过的句型hi, nice to meet you!开问
生:Nice to meet you, too.巩固和复习以前所学内容,并引出话题。2.任务1(1)看look and listen的教学内容。
对话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他们在谈论什么,提到了哪些内容, 将有关生词写到黑板上。
(2)简单讲解黑板上的生词,教学生认读、跟读和记忆。(3)播放录音。先听两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听。
(4)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录音内容。比如:跟录音读,跟教师读,角色扮
演朗读。
(5)分小组角色扮演。3.任务2(1)看listen,circle and say的教学内容 带领学生朗读park school call hello 这些单词。(2)播放录音。
先让学生仔细听,注意动词。
(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打电话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what’s his number? Where are you? 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句型:What’s his number? Where are you? 教学过程 1.任务3(1)看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2.任务4(1)看listen and tick的教学内容 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打钩。
(4)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谈论如何打电话。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what’s his number? Where are you? 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词汇:home classroom number 句型:What’s his number? Where are you? 教学过程 1.任务5(1)看write and talk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两人一组,仿照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仿照句型What’s his number? 进行对话练习。可跟读、带读、齐读 2.任务6(1)看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
(3)两人一组,仿照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表述如何打电话。2.学会运用生活中的简单英语。教学内容
词汇:park school call hello 句型:may I speak to…, please? Where are you? 教学过程 1.任务7(1)看look and match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2)根据所学内容,选择正确的打钩。(3)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2.任务8(1)放录音listen and chant。放两遍,学生跟读
(2)黑板上书写生字,学生边听录音边指认单词。3.任务9(1)两人一组,就本单元学习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2)情景模拟表演比如
Let’s call wangle.Where are you? I am in the park.(3)学生听park school call hello等词的录音,并跟读。
将每个单词在练习本上抄写3~5遍。教学反思:
Unit8 do you have a pet?
第1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宠物这个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Do you have a pet? Yes, I do.I have a bird.进行问答对话,掌握生词。
教学内容
词汇:animal bird snake color 句型:Do you have a pet? Yes, I do.I have a bird.教学过程 1.warm up 师:先前学过的句型Do you have…?开问 巩固和复习以前所学内容,引出话题。2.任务1(1)看look and listen的教学内容。
对话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他们在谈论什么,提到了哪些内容, 将有关生词写到黑板上。
34(2)简单讲解黑板上的生词,教学生认读、跟读和记忆。(3)播放录音。先听两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听。
(4)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录音内容。比如:跟录音读,跟教师读,角色扮演朗读。
(5)分小组角色扮演。3.任务2(1)看listen,circle and say的教学内容
带领学生朗读animal bird snake color 这些单词。(2)播放录音。
先让学生仔细听,注意动词。
(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宠物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how many dogs are there?There are four dogs.对话和交
流。教学内容
句型:How many dogs are there? 35
进行There are four dogs.教学过程 1.任务3(1)看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2.任务4(1)看listen, write and talk的教学内容 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根据录音内容,填上正确的数字。
(4)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谈论养宠物。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do you like these pets? I like… I don’t like… 进行对话和交
流。
教学内容
词汇:cow rabbit turtle cat fish 句型:do you like these pets? I like… I don’t like… 教学过程 1.任务5(1)看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2)找不同 2.任务6(1)看look, learn and write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
(3)两人一组,仿照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表述喜欢的宠物。2.学会运用生活中的简单英语。
教学内容
词汇:cow rabbit turtle cat fish 句型:do you like these pets? I like… I don’t like… 教学过程 1.任务7(1)看talk and write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3)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2.任务8(1)放录音listen and chant。放两遍,学生跟读
(2)黑板上书写生字,学生边听录音边指认单词。3.任务9(1)两人一组,就本单元学习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2)情景模拟表演比如
Do you have a pet? Yes, I do.I have a bird.Do you like these pets? I like… I don’t like…
(3)学生听animal bird snake color 等词的录音,并跟读。将每个单词在练习本上抄写3~5遍。教学反思:
Unit9 let’s go to the zoo!
第1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动物园这个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look at the monkeys.The elephants are so big!进行问答对话,掌握生词。
教学内容
词汇:zoo elephant tiger cap 句型:look at the monkeys.The elephants are so big!教学过程 1.warm up 自由讨论动物园里有什么,引出话题。2.任务1(1)看look and listen的教学内容。
对话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他们在谈论什么,提到了哪些内容, 将有关生词写到黑板上。
(2)简单讲解黑板上的生词,教学生认读、跟读和记忆。(3)播放录音。先听两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听。
(4)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录音内容。比如:跟录音读,跟教师读,角色扮
演朗读。
(5)分小组角色扮演。3.任务2(1)看listen,circle and say的教学内容
带领学生朗读zoo elephant tiger cap 这些单词。(2)播放录音。
先让学生仔细听,注意动词。
(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动物园话题。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Let’s go to the zoo!How many dogs are there? 进行对话和
交流。教学内容
句型:Let’s go to the zoo!How many dogs are there? There are four dogs.教学过程 1.任务3(1)看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
40(3)两人一组,仿照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2.任务4(1)看listen, tick and group的教学内容 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3)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打钩。
(4)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谈论动物。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Let’s go to the zoo!I want to see the elephant.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词汇:cow rabbit turtle panda elephant 句型:Let’s go to the zoo!I want to see the elephant.I don’t like… 教学过程 1.任务5.6(1)看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看look, learn and write的教学内容。
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3)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
(4)两人一组,仿照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进行对话练习。2.任务7.8.9(1)看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2)放录音listen and chant。放两遍,学生跟读
(3)黑板上书写生字,学生边听录音边指认单词。(4)两人一组,就本单元学习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5)情景模拟表演比如 Let’s go to the zoo!
I want to see the elephant.I don’t like…
(3)学生听cow rabbit turtle panda elephant等词的录音,并跟读。将每个单词在练习本上抄写3~5遍。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谈论动物。
2.听懂会用所学句型Let’s go to the zoo!I want to see the elephant.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学内容
词汇:cow rabbit turtle panda elephant 句型:Let’s go to the zoo!I want to see the elephant.I don’t like… 教学过程 1.任务5.6(1)看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2)看look, learn and write的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
(4)播放录音。先认真听两遍,听清人物的对话内容。
(4)两人一组,仿照look, listen and try的教学内容,进行对话练习。2.任务7.8.9(1)看教学内容。浏览,了解大意和要求。(2)放录音listen and chant。放两遍,学生跟读
(3)黑板上书写生字,学生边听录音边指认单词。(4)两人一组,就本单元学习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5)情景模拟表演比如 Let’s go to the zoo!
I want to see the elephant.I don’t like…
(4)学生听cow rabbit turtle panda elephant等词的录音,并跟读。将每个单词在练习本上抄写3~5遍。教学反思:
Review 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4~5单元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相应话题。2.掌握生词。
教学内容
词汇:rice bread noodle food paper crayon draw cut milk ice-cream water box 句型:pass me the milk, please.Here you are.Thank you!Let’s draw a panda!Pass me the crayon, please.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I like noodles.教学过程 1.warm up 44 展示一张食物的图片,提问 2.活动1(1)看的教学内容。Who are they?(2)播放录音。先听两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听。3.活动2(1)看的教学内容
认单词 rice bread noodle food paper crayon draw cut milk ice-cream water box(2)播放录音。
4.活动3(1)看教学内容,明白题目要求。(2)描述一些简单的动作。5.活动4(1)看教学内容,明白题目要求。(2)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教学反思:
Review 2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用7~9单元所学词语和句型讨论相应话题。
2.掌握生词。
教学内容
词汇:park school call hello animal bird snake color zoo elephant tiger cap 句型:look at the monkeys.The elephants are so big!Do you have a pet? Yes, I do.I have a bird.Let’s call wangle.Where are you? I am in the park.教学过程 1.warm up 展示一张动物的图片,提问 2.活动1(1)看的教学内容。Who are they?(2)播放录音。先听两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听。3.活动2(1)看的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第一课 美丽的生命
一、教学内容:美丽的生命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二、学习者分析:学生是四年级的学生,有三个班,成绩来说一班二班比较好,三班较差需重点辅导。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2课时
五、教学资源:小动物、小奖品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动植物的画面。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图片,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
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图片: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师图片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
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
4、对,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
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
(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三)、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板书:美丽的)
2、(师出示一盆鲜艳、美丽的花),李老师也养了两盆花,你看到它美丽的生命了吗?(生回答)
我精心的照顾她,它就用鲜艳的颜色、各种的姿态来展示出它们生命的美丽,给我带来了快乐!
3、师出示一盆植物(芦荟),我还养了一盆芦荟,你能发现它的生命吗?(生答)芦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衣,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快乐。你能猜猜为什么吗?(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像芦荟这样的植物、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却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像花园一样,我们的地球才多姿多彩,才充满了活力。
4、你像认识一样照顾过植物、动物吗?你的心情怎样?
(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实践体验)那它们知道你在关心爱护它们吗?(交流)
5、对呀,动植物是有感情的。就像小朋友说的那样,所有的生命只要在我们的关爱下,它们就会生长得越来越美丽,活得越来越快乐。
6、动植物不仅有感情,还和我们小朋友一样,白天争开眼睛,看看美丽的世界。晚上,小朋友们睡觉了,牵牛花也睡觉了。(让学生体会动植物的感觉)
7、、图片展示:你看,有的动物还很聪明,能用独特的方式保护自己。(师做简单讲解)。
过渡:每一种动植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都用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生命的美丽展现出来;而且它们还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交流。
第二课时
我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你知道小动物怎样说话吗?(图片展示:动物间充满的亲情的画面)。瞧:小猪、小鸟它们可能会说什么呢?(想像、交流)
小猪、小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会说话,也会用它们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一样,有美丽的生命。
8、今天,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小客人,我先请出小白兔,想和他说说话吗?(展示各种小动物)把小动物分到各组去,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和它们亲密接触。
(四)、拓展。
过渡:看着一个个的生命在我们的关怀下生活得那么快乐,想想都好开心;看着一个个的生命在我们的关怀下生长得那么美丽,想想都好幸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我们来种下一颗种子,让它和我们一起成长。
1、发花盆、种子让学生自己动手种花。师示范种花过程。--学生种花(放音乐《种太阳》)。
2、我们要天天照顾自己种下的花,比一比,谁的花最先发芽,最早开花。老师请你做好观察记录。(讲解)
(五)、总结:
周老师希望小朋友们播下的种子,在你们的关心、爱护下早点生根、发芽,早日开出艳丽的花朵,接出果实,展现出它美丽的生命。
(六)板书设计
生命——美丽的——珍惜、爱护
第二课 我们的生命
一、教学内容:我们的生命 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2、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难点: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四、教学资源:
调查访谈:(含采访记录)
①、找一找妈妈怀孕时的照片或者当时的录像,看看那时侯妈妈的样子与妈妈怀孕以前的照片以及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②问问爸爸、妈妈,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们有些什么想法、感受和期盼,为了生个聪明健康的宝宝,他们是怎样做的?
③、问一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其他家人,你出生的那一天,他们是怎样度过的?在你即将出世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如何?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在第一眼看到你时,他们的心情又怎样?
④、找出出生记录或成长册,看看刚出生时自己的体重和身长各是多少,请家长说说当时自己是什么样的。找找小时侯的衣服、鞋帽和自己不同年龄的照片,请家长讲一讲在你成长过程中,家长印象最深的一件或几件事。想一想,我们的生命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珍惜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板书课题:我们的生命
1、要求根据课前的调查访谈提示的准备,每人选择其中一个选题,在所在的小组里发言,并选出代表,准备在班里汇报成果。
2、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实物(衣服、小手印……)、录像、图画等介绍给组里的同学。把自己在访谈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讲给小组同学听,并谈谈经过这次调查访谈,自己有哪些感触。
3、组长组织组员准备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每个小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将全组同学的资料进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装展、录像展、图画集、故事集等多种形式。
4、集体汇报展示、交流。
小结: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
(二)、互动活动。
A 制作成长册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下面的方式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制作一本成长册,并给自己的成长册起一个名字。
1、把家长讲给自己听的那些感人故事简单写下来,个人或者小组、小队合作。编成一本故事集。
2、根据课前调查访谈的内容,将自己不同阶段的成长情况用图画表现出来,制作一本连环画。
3、找到能反映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几个重要阶段、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如出生、满月、周岁、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天上学等的照片,来制作一本照片集。
6、采用其他更好的,你更喜欢的方法。
B、(关于生命的探讨)
1、通过阅览书籍、上网,了解人的生命过程。
2、我与老人话生命。寻找身边年长的人,询问他是怎样看待人的生命的,对自己的生命有哪些想法,对自己生命的过程有哪些感受。
3、神话传说中的故事。可以通过回忆故事,谈谈你对这些故事的看法,你认为可信吗?生活中真的可能发生吗?
C、(收集资料)
1、查询一些资料,了解目前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们,他们对社会上的一些公益事业的看法。
2、根据学生找到的故事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召开“爱心使生命更美丽”的故事会。
D、(制作宣传栏)
1、学生分组制作一期“献爱心、延续生命”的宣传栏。通过绘画、诗歌、倡议书、剪报、照片等形式,展示出自己查找的资料,向大家介绍我国血液库、骨髓库、器官捐献的情况,白衣战士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以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2、在全校进行宣传栏的展示,请其他班的同学参观、阅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用时:1课时
二、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一些公共安全标志、设施的用途,并保护它们。
2、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规则。
3、懂得安全事故会给个人、周围人带来伤害及社会造成影响和损失。
三、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认识一些公共安全标志、设施的用途,并保护它们。
2、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规则。
四、教学资源:
1、完成“社会调查记录”
2、几个不同种类的安全标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公共场所是我们游玩、活动、穿行的公用空间,这里往往人多物杂。一个小小的无意行为,可能就会引起危险。
(二)新课出示课文一则新闻及图片1、2、3、4。
(三)问题:看了这篇报道,你有什么想法?
(四)实物投影出示“我的调查记录”。
(五)讨论:
1、在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踢皮球行吗?这些行为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在柴草垛旁放鞭炮的行为好吗?这样会引起什么后果?我们应该怎样做?
3、随身携带易燃易爆品,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分组说一说)
(六)(出示课文图片)边看边听老师小结
(七)做一做、想一想(出示课文图片)
1、我们来找一找周边的安全标志和设施,和它们认识一下,交个朋友吧。
2、在这些地方经常会出现什么安全标志?我们来试着画一画,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
3、公共场所安全设施被损坏,会造成什么后果?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
(八)分组讨论:
为维护公共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九)总结课文。
第三课 安全的生活
一、教学内容及用时:安全的生活 2课时
二、学习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安全知识有所了解了,所以对某些学生忽略的只是做以下补充。
三、教学目标:
1、过对实际生活观察,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活动中会有危险,要有安全意识。
2、初步知道一些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3、初步知道一些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2、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3、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五、教学资源 安全标志图 安全事故图
六、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危险的事情吗?要预防不安全的因素发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些安全的知识吧。观看图片,说说图中存在那些安全隐患。
1、开展活动一:安全小检查
①检查预习:你家中有那些安全隐患,它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想一想一旦危险发生会给家里带来什么影响。
②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检查情况,并一一列出。
A分析这些隐患属于生活中的那些方面。
B为什么认为它们是隐患?
C怎样才能避免危险发生。
③小结:安全事故应防范于未然。
2、开展活动二:小组擂台赛
将小组汇集的情况编成问题,各小组以“我出题,你答题”的方式进行擂台赛
3、开展活动三:大眼睛转转转
提出活动要求:认真检查校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全体师生按一定的顺序巡视校园,寻找不安全的因素。
教室开展活动,主持人宣布规则:把全班学生分成六组,在黑板上画出六只眼睛,分别表示六个小组:每一组眼睛由以小到大套合的眼睛组成,图中最里边的一圈是实线,往外扩大的是虚线。组内同学发现一种不安全情况,本组的大眼睛向外扩大一圈并变成实线。
给获胜的组员奖励一个安全卫士卡。
4、开展活动四:要不要搭话
提出活动要求:
A直接告诉他,因为待人要真诚。
B看着像好人的就告诉他,看着不像好人的就不要告诉他。
C就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能告诉你。
D告诉他住在哪个小区,但不要告诉他具体的门牌号。
5、总结: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学习生活当中要防范于未然,有备无患。
第二单元 关心你,爱护他 第一课 让爷爷奶奶高兴
一、教学内容及用时:让爷爷奶奶高兴 2课时
二、学习者分析:学生家里都有爷爷奶奶,周围还有许多老人,怎样让他们高兴,对这方面学生有点麻木。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爷爷奶奶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
2.理解老人的心思和特殊习惯,体会他们的情感需要。初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孝心。
四、教学重难点:理解老人的心思和特殊习惯,体会他们的情感需要。
五、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的自家老人小档案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夸夸我心中的“老明星”
活动目的:
以学生课前“我做爷爷奶奶追星族”的调查了解为基础,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老人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从而自然而然地对老年人产生敬意,为理解老人的情感需求做铺垫,让学生情有所出,做到因了解而理解。
活动步骤:
1.谈话:同学们,咱们前几天做了一回追星族,狠狠地过了一把追星瘾。但追星的对象不是那些演艺明星,而是你们家的──(爷爷奶奶)。(贴板书)孩子们回家对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做了调查采访,收集了一些照片,并且制作了小报。来,让我看看你们的小报,多漂亮呀!我想内容也很精彩吧!你一定想把你的爷爷奶奶介绍给大家吧!那我们就请小组里的孩子交流一下你们的小报,夸一夸自己的爷爷奶奶,看谁对自家的老人最了解。(边说边贴活动主题)
2.小组交流,师巡视。
过渡语:看你们说得那么得意,我们所有的人都忍不住想听听介绍。指名全班交流(展台展示:有年轻时照片的、制作精美档案详细的、有自己了解的项目的)。
全班交流:教师指导第一位学生介绍照片、档案、最想夸他的内容;第二三四位档案部分只交流最想介绍的。预设评价语:(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随机评价)
◎你专门找到了________年轻时的照片,真难得呀!
◎________和你住一起吗?(是):难怪了解得这么清楚!(否)真不容易,还跑了那么远的路去调查;老师表扬你做事多么认真呀!
◎你还了解________的________,你真细心!
◎你的档案真详细!
活动二 老人的心思我知道
活动目的:
通过“你说我猜”的游戏活动猜老人的想法和心情,以引导学生能深入老人的内心世界,站在老人的角度,来理解老人的心思,用心去感受老人的情感需要。
1.谈话:(边说边贴活动主题)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爷爷奶奶的基本情况了解得很详细,那爷爷奶奶的心思你知道吗?他们的愿望和想法你能猜到吗?那 我来说,你们来猜。请你看看大屏幕上的这幅图,(课件展示教材第一幅图,师读文字)每次和爷爷奶奶分手时,他们总是要问我们什么时候再来。这是什么原因呢?谁来猜一猜?
生:……
师:可见爷爷奶奶多爱我们呀!
2.(课件)这些爷爷奶奶的心思你能猜到吗?你愿意猜哪个就猜哪个。
(指一名女生)师:奶奶怎么关心孙子的?会叮嘱些什么?奶奶多关心我们呀!
(指一名男生)师:为什么做一大桌的菜呀?
3.看来大家还是比较了解爷爷奶奶的心思,爷爷奶奶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疼爱关心我们。生活中你的爷爷奶奶是怎样关心你的呢?你能体会到老人是怎么想的吗?那我们就来玩一个“你说我猜”的游戏,相邻的两个孩子一人说爷爷奶奶关心你的动作、言语,另一人来猜老人的心思,然后交换,比比看谁更懂爷爷奶奶的心。
4.哪组同学愿意来交流?(指名一组交流;其余组让说情况的学生请另外的同学来猜;学生出题老师猜)。
师:可奶奶接到儿女孙子不回来吃饭的电话时不是说:“忙……忙……忙好呀!” 生:……
小结:奶奶那么孤独,希望儿孙能回来;但又怕影响他们,很矛盾!
6.看了这么多,听了这么多,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可是,在生活中面对他们的关爱,我们有没有对他们不够耐心、不够关心的时候?(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
7.我们来看看老人这个时候会说什么。今天我们就请来了几位同学的爷爷奶奶,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请爷爷奶奶到前边儿来就坐。同学们仔细听爷爷奶奶说什么。奶奶,您的儿女孙子对您不够耐心关心的时候,您怎么想?(老人说)
8.听了爷爷奶奶的话,你想说什么?(生交流)
第二课时
活动三 行动起来敬孝心
活动目的:
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动情的朗诵、轻缓的音乐,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老人为我们所作的付出,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明白老人需要我们的关爱。并且制作“孝心计划”,引导学生受之于内,发之于外,向老人表达自己的孝心,让爷爷奶奶高兴,最终达到情感的升华。活动步骤:
1.谈话:爷爷奶奶很爱我们,很理解我们,我们也很爱爷爷奶奶,希望爷爷奶奶高兴。可是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想让你们听一首诗。(师朗诵诗歌)
2.师:你想说什么吗?你的爷爷奶奶还为你做了什么?(指名交流)
3.是呀!爷爷奶奶多么爱我们啊!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现在他们人老了、眼花了,或许走不动了,他们是多么需要我们的关爱呀!孩子们,你准备用什么实际行动来表达你对爷爷奶奶的爱,让爷爷奶奶高兴呢?请把你最想说的话、最想做 的事写在孝心卡片上。(边说边贴活动主题)(生写,师巡视)
师:现在你的爷爷奶奶最需要什么?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4.指名交流。把孝心卡贴上黑板。
师:你们的计划都很好。孩子们,把你的孝心卡贴在黑板上,向爷爷奶奶敬一份孝心,愿意的也可以送给来到我们课堂的爷爷奶奶!
5.奶奶,我想采访采访您:听了孩子们的话,看了他们的孝心卡,您有什么感受?
6.总结:看,爷爷奶奶多高兴呀!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爷爷奶奶高兴。(指课题学生齐读)
第二课 伸出爱的手
一、教学内容及用时:伸出爱的手 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体验感受他们生活的不便。
2、让学生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范例,从而敬佩那些付出了比正常人更多努力的残疾人。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心中有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学资源
本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双胜小学运用了实地考察、搜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该如何去帮助“残疾人”。
1、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领取不同的任务,根据任务提示来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第1、2小组试着用一只手收拾自己的书包。
第3、4小组用布蒙上自己的眼睛,在教室中走一圈。
第5、6小组扮演聋哑人向其他同学问路。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你们体验了„残疾人‟的生活,有什么感受?”
活动二:在“资料互传递”中认识到残疾人中的优秀人物都是可亲可敬的1、把自己课前查阅的残疾人的优秀事迹讲述给同学们听。(谈谈在生活中见到的残疾人是怎样顽强地生活的。)
2、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要赞美这些残疾人?
分小组讨论:你们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后,有什么感受?
活动三:我做“画中人”,让学生自我反思,换位思考
1、先分小组,选出组员做途中的残疾人。
2、其他组员做残疾人的家人。
3、出示76页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扮演角色。
4、如果你就是图中的残疾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第二课时
活动四:召开“爱心工程金点子竞标会”为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出主意,想办法
1、请同学们就前面提出的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
2、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不能实践的“金点子”写下来,交给有关部门。学生分组行动,实践自己的“金点子”,为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献爱心。
3、验收“爱心工程”。由“工程负责人”以不同形式汇报工程实施情况(表演、活动随笔、录像、请被帮助对象讲述)然后评选出“优秀工程”和“优秀工程师”。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利用报纸、杂志、网络等载体收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学会收集有用的信息。
第三课 我的邻里乡亲
一、教学内容及用时:我的邻里乡亲 2课时
二、学习者分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居住在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森林”里,邻里之间的关系可能不如以前这样融洽,有的邻里之间可能同住在一幢楼里连姓啥都不知道,有的连起码的见面打招呼都成了奢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我的邻里乡亲”这一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邻居,并进行合理的调查访问,从而指导自身的行为,做一个能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有教养的人。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简单了解熟悉的邻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2、懂得与邻居和睦相处,有利于文明、健康地生活,并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感受邻里互助的快乐。
3、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并能为维护家庭的周边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教学准备:
学生进行调查,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查访问、了解邻居
教师活动:
课前提出调查的要求,指导调查的方法,可以单独一人调查,也可以分组调查。
学生活动:
课前调查,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一两个邻居进行采访,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环节,要使学生了解邻居,才能亲近邻居,帮助邻居。
二、介绍交流、展示调查所得 教师活动:
今天,请大家来介绍一下你的邻居,可以说说他的名字、年龄,在哪儿读书(工作),最好能把你调查的结果向大家进行展示。学生活动:
1、小组交流:你有怎样的邻居?并进行简单介绍。
2、“这是我的邻居”通过照片、采访录音等形式展示调查所得。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邻居,夸夸我的好邻居,使学生感受到邻里和睦相处的意义,并愿意与邻居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三、设置情境、指导行为
教师活动:
设置情境,播放录象:
A小英要去学校参加活动,要换条裙子。当她到阳台去拿晒在外面的裙子时,发现裙子被楼上邻居家空调水管里滴下的水淋湿了。
B小方和小黄是邻居。一天,俩人在院子里玩,小方不小心将小黄撞倒在地,头上还流了血。小黄的妈妈不明真相,说小方欺负小黄。
C李斌和王宏两家的大人因为一点小事闹了点矛盾,如果你是李斌或王宏见到对方的家长时该怎样做?
学生活动:
如果我是录象中的主人公,我会这样做…… 设计意图: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以录象的形式直观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交流使学生有所触动,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第二课时
四、分享快乐、帮助邻居
教师活动:
讨论: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邻居,你能说说当邻居有困难时,你是怎样帮助他们的吗?当你得到他们的帮助时,你是怎样想的?当你有困难时,你的邻居又是怎样帮助你的?
学生活动:
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勾起对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好回忆。
设计意图:
说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时,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明白与邻居相处要做到一个“助”字,当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热心地伸出自己的双手。
五、课外拓展活动
教师活动:
1、总结,出示谚语。
2、选择一两项自己能为邻居做的力所能及的事,开展“邻里文明使者”活动,并将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3、向居委会和社区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以方便周围的邻居。
4、开个家庭会,专门汇总一下近些年来邻居帮助自家的情况,想一想怎样回报好邻居。
学生活动:
读一读“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好,赛金宝”。“邻里文明使者”活动和向社区提建议的活动可以一人行动,也可以几个家较近的学生一起行动。
第四课 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一、教学内容及用时: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2课时
二、学习者分析:学生明白了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解社会是由大家组成的,社会上的事要由大家来做。
2、大家共同努力,做事就容易。产生为他人服务的愿望。
3、社会上有很多人,他们自己愿意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
四、教学重点:了解社会是由大家组成的,社会上的事要由大家来做。
五、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互帮互助事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引入:
A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B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谁来做?如果谁也不出面处理,会有什么后果呢? 板书课题: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二)、学文明理:(小组讨论)
1、请一位同学讲述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谁来做的事例?
2、如果谁也不出面处理,会有什么后果呢?
3、分组指派代表说出自己建议。
4、们这样做,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关心集体 爱的奉献)
(三)、教学延伸:“大家一起做”
1、大家谈谈对于集体的事我们应该怎样做?
2、电脑出示课文87页插图。
3、学生讲述大家做什么事情?明白了什么道理?
4、教师归纳小结:这几幅图说明了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大家都受益的道理。
5、示课文关于社区公共设施或公共场所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四)、深化导行:“小记者在行动”
1、全班组织一个讨论会,讨论一下:在哪些事情是集体中大家的力量去做的呢?
2、让我们的小记者去观察访问一下。
(分角色表演,由三个学生扮演小记者分别说出自己调查的结果。)
3、巩固练习。“我们身边的志愿者”
4、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学生回答。
5、教师深化教育。(板书: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五)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2、齐读课题“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教学反思: 在课后,全班同学共同合作把班上的好人好事编成場报,表扬为集体做事的同学。同时希望其他同学都来学习他们,成为关心集体的好学生。
第三单元
出行的学问 第一课 学看平面图
一、教学内容及用时:学看平面图 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
2、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图例,能借助它们读懂简单的平面图,能在平面图中找到某一点的位置。
3、增强学习自信心,培养勇于实践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难点
1、能看懂生活中一些活动场所的平面图,懂得图上的方向和认识图例。
2、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学校的平面图。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室座位平面图
五、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识平面图
1、认识小帮手——平面图,找到鸟巢在平面图中的位置。
板书课题:学看平面图
2、学生交流在生活中见过的平面图。
3、老师课件展示平面图。
二、创设情境,再识平面图
1、通过看图,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上的图例和方向。指导学生通过“以图为参照”和“以一事物为参照”两种方法认清方向。
2、学生总结看懂平面图的方法。
板书:看懂图例、认清方向
第二课时
三、运用平面图
1、活动一:设计路线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设计动物园的游览路线。交流汇报小组设计的路线。
2、活动二:找盒子
一名学生根据平面图从教室找到盒子。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找到盒子的。
3、活动三:换座位
根据平面图,全班以小组为单位,交换座位。
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找到座位的。
四、学画平面图
1、老师示范画学校平面图。
2、围绕“怎样才能把平面图画好?”这个问题,学生进行交流。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第一步:辨认校园实际的东西南北方向.。第二步:确定校园内主要景物的相对位置。第三步:把符号代表的实际景物画在平面图相应的位置。
3、学生画平面图
第二课 校外探路
一、教学内容及用时:校外探路2课时
二、教学目标:
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相关体验。
三、教学重点:看懂简单的路线图。、教学难点:知道画路线图的方法,学画简单的路线图。
四、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学校周围标志性建筑或景观的照片、图片。
2.学生准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六、活动过程
一、让我来考考你
1.老师出示收集的学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图片、照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地方。
2.学生相互考考对方。
二、“探路特别小队”在行动
1.激趣,引出“探路特别小队。” 2.小组讨论,确定“探路特别小队”行动的方向及任务。
3.全班交流,完善小组方案,师相应指导或提出建议。
4.“探路特别小队”出发(带上纸、笔)。
延伸活动: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课作时间继续进行活动。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各小组整理“探路特别小队”活动资料
二、交流、汇报
1.各小组汇报“探路”过程,并展示活动过程各种形式的记录资料或其他相关资料。
2.小组自评、互评“探路”行动,并导入下一活动。
三、认识“路线图” 1.学生自己读教材P62-63的路线图,说一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合作学习,讨论并试着解答“读路线图”遇到的疑问。
3.试一试、画一画自己“探路”路线图。
4.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并讨论路线图的作用和画的方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教科书上。延伸:让学生回家把自己“探路”的路线图画得更清楚。
第三课时(可以把下课时间连在一起)准备:每个学生先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路(或其他大家熟悉的地点)。
一、看一看、猜一猜、评一评、改一改
1.将每个人画的路线图放在一起,然后随意抽取几张图,展示给大家看。
2.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3.评一评:依据上节课总结的路线图的画法评一评。
4.改一改:提出修改意见,或者上台改一改。
二、“探路小队”在行动--看图寻路
1.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抽取一张路线图,并与图的“小作者”交流意见。
2.“探路小队”制订看图寻路方案。
3.“探路小队”看图寻路活动出发(各小组带着路线图从学校出发)。
三、“看图寻路”活动汇报
1.各小队汇报自己实地探路与路线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路线图的“小作者”根据意见修正图。
备注:学生第二节课课前赶回学校。
第三课 寻路和行路
一、教学内容及用时:寻路和行路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及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2.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部分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3.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安全和礼貌。
4.知道问路的基本礼貌和要注意的事项。
三、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张本地交通图。2.一张放大的局部交通图。
第一课时
一、模拟活动:和小队去旅行 1.帮他们出出主意
①设置出行情景(以教材提供的范例设置)②以小组为单位,看交通图,讨论可以选择哪条路线,坐什么车。③实地到街上看看站牌和乘坐的车的特征。④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看到的情况。⑤将小组研讨的结果汇报。
二、我们演一演
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乘车时注意什么”和“假如不认识路怎么办”问题,先研讨,然后设计不同的情境,再表演出来。各小组可侧重不同的主题,如乘车秩序、乘车安全、乘车文明、问路。②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大家评一评。③归纳和总结。
三、试一试制订一份出行计划
①师: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准备带你到外地去旅游,你准备到哪里去呢?你能自己制定一份出行计划吗?试一试吧!②学生制订计划。③交流。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平时外出过吗?如果外出,你不知道路,怎么办?
(学生可能会回答:看交通图、看站牌、问路)
老师揭示课题:你们说的其实就是出行的学问。(板书课题)
2.暑假里,老师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了10天,住在北师大附近的明光村,我抽空乘坐公交车去参观了中国科技馆,就用到了你们刚才所说的这些出行的学问。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来尝试运用这些学问,去科技馆走一走。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学习出行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学习看站牌,学会问路。
1.北京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多亏了这张交通图,(出示交通图)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2.同学们请看,这张交通图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我所在的地点是明光桥、目的地是中国科技馆,有21、387、702路公交汽车可以到达、)相机板书21、387、702 3.确定了路线后,我便去车站乘车。来到车站,我果然看到21路、387路两路公共汽车的站牌,乘坐这两路车真的能到科技馆吗?这时我该怎么办?(看站牌)
4.(出示站牌,马路左边的21路和387路同时出示),怎样看站牌呢?站牌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板书:起始站、终点站、所在地)(重点强调箭头的作用:指示方向。认识箭头的重要性。)
5.孩子们,这两路车能到达科技馆吗?你有没有什么疑惑?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个站牌上并没有科技馆站,怎么办?(引导学生看交通图推测到达科技馆的站名。)
6.出示另一侧站牌,说说起始站、终点站、所在地。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和马路对面站牌上的站名相同,方向相反)
7.师生表演问路(相机指导:问路时要注意礼貌及问路时表达要清楚。)
8.现在有两路车可以到达目的地,你觉得我会选择哪路?为什么?(老师公布自己的选择,让学生明白选择路线要根据自己的需要。)
第二课时
活动二:自主出行
活动目的: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前面所学知识,知道乘车的注意事项和问路的礼貌。
1.孩子们真能干,在陌生的北京我们都会利用交通图、站牌、问路等学问出行了,回到咱们的家乡重庆,我们学校周边不是更轻车熟路了吗?老师布置一个 实践作业:请大家星期天从珊瑚小学出发到重庆游乐园去玩,你会选择路线,看站牌吗?我们来试一试,先把出行方案设计好吧。
2.出示要求:利用交通图和站牌选择路线,确定该乘坐哪路公交车,在哪个站下车。
(出示:从珊瑚小学到重庆游乐园的交通图,请学生选择路线,选择公交车。)
2.学生交流(共有几条线路到达、看是否有直达公交车、如果没直达车应当怎么办)
3.(乘车模拟)现在的教室就是一辆大公共汽车,同学们都是乘客,请同学扮演司机、在各个站上车下车的乘客,悄悄指导个别孩子分别扮演不文明乘客,教师参与其中,扮成抱小孩的阿姨,让学生在表演中知道乘车时要注意安全、讲文明。
4.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出行应当具备哪些学问了吗?(请同学归纳总结)三.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出行要会利用交通图来选择路线,乘坐公共汽车时要会看站牌,问路时要注意礼貌,乘车时要注意安全。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了解我们重庆有哪些交通工具,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这些交通工具出行!
第四课 马路不是游戏场
一、教学内容及用时:马路不是游戏场2课时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规则和常识。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行为目标:
1、到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玩耍。
2、看见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三、教学重点:
1、知道交通事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损失;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2、教学难点:现代交通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和对交通事故带来的间接损失学生不易理解。
3、教学关键点: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四、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交通事故事例资料;
2、了解与小学生有关的交通规则与交通标志;
3、找几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交通事故小品《马路与游戏场》。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马路不是游戏场
1、看录像,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非常的高兴,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师:为了感谢大家的热情,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像,你们想看吗? 生:想。
(播放录像一)
师:你们对这个地方熟悉吗?
生:熟悉。这是我们的学校和学校前面的马路。师:咱们班有多少同学每天要经过这条马路?(生举手示意)
师:在过马路的时候你们的老师和家长会怎样嘱咐你们呢? 生:嘱咐我们要小心。
师:家长为什么总是这样嘱咐我们呢?
生:担心我们路上出危险。/路上的车太多了。/现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太多了。
2、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
师小结:是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展迅速,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但也随之带来了许多交通事故。课前我请同学们搜集了一下有关交通事故发生的案例,下面请同学们先在本组为内交流,然后选取你们组最为令人震撼的交通事故讲给大家听。
(组内交流,然后请三组学生汇报)
3、出示交通事故数据 师:看来同学们课前都作了充分的调查,老师课前也用电话向我区的交通大队作了采访,由此我了解到以下几个数据(展示课件)师:这些仅仅是我们津南区发生交通事故的数据,现在老师就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课后上网查一查我国交通事故以及儿童事故发生的数据。(课前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作业,让你们查一查我国交通事故以及儿童事故发生的数据,谁能给大家汇报一下?)
4、录像,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师:今天老师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数据,而且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交通事故的录像。(播放录像二)师:这是一起起多么悲惨的交通事故呀。当你看了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好可怕。/真惨呀!
师:这一场场血的教训是有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所以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5、交通事故带来的恶果。
师:是呀,交通事故真得很可怕,它不仅给事故双方的当事人带来极大的恶果,同时也给家人和社会带来极大地痛苦和影响。
(播放课件:交通事故给自身、家人带来的痛苦,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师:通过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想一想交通安全给我们自身、家人带来了哪些痛苦,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板书:自身 生命安全
家人 家庭不幸 马路不是游戏场
社会 巨大损失
5、师小结:如果孩子出了事,最伤心的是母亲;一个家庭成员出了事,整个家庭都遭遇了不幸;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家庭充满欢乐,我们一定要牢记:马路不是游戏场!(出示课题)
第二课时
活动三 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1、看录像,找出不遵守交通法规的现象。
师:面对频频敲响的警钟,面对如此痛苦的回忆,在今天我们是否就能遵守交通法规了呢?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段录像,看一看人们是否遵守了交通法规?(生观看录像)
2、小组讨论
师:面对一起起血的教训,人们仍不能遵守交通规则。同学们,你们是否有好的方法来增强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我们可以以什么方式去宣传和维护交通安全,让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2、作业布置
(1)根据自己小组商讨的方式去宣传交通安全知识。(2)调查,填表:书P74
3、师: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下面这首儿歌“马 路 不 是 游 戏场”。小朋友,听我讲:马路不是游戏场,走路要走人行道,马路当中别乱闯。前后左右注意看,人来车往莫慌张。
小朋友,要知道:走路不能看书报,不追不玩不打闹,车前车后莫乱跑。交通规则记在心,安全第一要做到。
生:齐读。
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一、教学内容:我的家乡在哪里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三、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四、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山东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五、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学习目标:
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1.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学习目标: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当堂测试
一.家乡的面积有 家乡的人口有
家乡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家乡的简称或别称是 二.家乡周边相邻的省有 三.第二课
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一、教学内容: 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五、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我是小导游。
第三课 浓浓乡土情
一、教学内容:浓浓乡土情 二: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2.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电子课件(1)各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的画面(2)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2.教师准备MTV 3.学生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第一课时:调查活动
1.学生分成几个考察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家乡文化中的不同方面。2.通过观察家乡人们的一些生活现象(文化艺术),提出思考的问题。3.根据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归类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第二课时:课堂学习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教师用不同的方言向大家问好。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
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一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
师:同学们,我们同是家乡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
二、了解家乡文化渊源
师:那你们知道家乡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了解,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个别学生介绍,教师询问他是怎样了解到的,对于他的学习态度、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去追溯家乡文化的渊源。(播放课件:家乡文化史)
师:从刚才的这一段资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师:勤劳智慧的家乡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并一代一代地继承发扬下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了活动小组,分别对我们家乡的音乐语言、舞蹈、戏曲及手工艺品等艺术进行了考查,要求大家制作一份《我眼中的家乡文化艺术》宣传册,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我宣布,家乡文化艺术节现在开始。
三、家乡文化节活动
师:下面,我们举办一个家乡文化节活动,各小组准备一下,分别展示具有家乡特色的文化艺术。1.家乡语言艺术展示。(以说、唱的形式展示)2.家乡音乐艺术。
师:我们家乡的语言说起来干脆有劲,我们家乡的歌曲唱起来也是嘹亮动听。课前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搜集,找到了一首歌曲,就是根据家乡音乐中的一种加工创作的,老师今天把它带到课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它的魅力,好吗?(播放:有特点的家乡歌曲)
师: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我们家乡还有哪些音乐艺术呢?谁能给我们再展示一段?(学生展示活动)3.家乡戏曲。A、学生先介绍。B、教师播放家乡剧片段。学生谈感想。4.家乡的手工艺品。
A、生展示照片、图片,并配以解说以及学生自制的手工艺品。
B、师:感谢这些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美的手工艺品,看得我眼花缭乱。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件我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做得当然比较的简单,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起去瞧一瞧民间艺人的杰作吧!(出示手工制作的录像)
C、师:这么多的工艺品,你喜欢吗?家里有吗?(体会,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美,这美又装点了人们的生活。)5.家乡舞蹈。
师:我们的家乡人不仅心灵手巧,还能歌善舞。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家乡的舞蹈艺术。
A、学生介绍家乡的舞蹈种类。B、播放摆手舞的场面。
C、师生共同感受愉快的摆手舞。
师:我发现,好多同学都被这热烈的场面所吸引,被这欢快的舞蹈所感染,家乡的孩子们,来,让我们一起溶入家乡的音乐,一起跳起家乡的舞蹈吧!
四、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师:今天,通过学习交流,我们看到了勤劳朴实的家乡人,他们乐观向上,辛勤耕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艺术,让我们赞叹,让我们佩服。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问题,有许多的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学生交流,谈感受)
五、全课总结。
一、本单元教材解读: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这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可结合与本册课本配套的课外读本第一组,引导学生在早上及午休时间自行阅读。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定为:
1.通过各种方法识记本单元的生字,会写要求书写的汉字,能正确读写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1、2课,并能背诵第3课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家乡和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的一些写作方法,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3、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四、教学设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整体教材的特点外,还应抓住每一课的特点,突出重点: 1.《燕子》
(1)课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并搜集有关图片或诗歌。
(2)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体验燕子的可爱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来观察燕子的,是怎样用准确的语句写出燕子的特点,写出自己对燕子喜爱之情的。
(3)要写的生字较多,重点是“燕、稻、聚、漾、演”。(4)抄写结合,注重积累。2.《古诗二首》
要学习诗人对春天大自然的感受和喜爱之情;学习诗人是怎样抓住富有春天特点的景物来观察和表达柳树、春日的特点的,是如何展开想象的。(1)《咏柳》
①课前让学生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②结合插图,展开想象。③抓住后两句,学习古诗。(2)《春日》
①讲解“寻芳”“万紫千红”。
②结合《咏柳》说说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景色。
③古诗拓展。3.《荷花》
(1)要感受荷花清新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体验作者热爱荷花的深情;学习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丰富想象的;学习作者是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把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融入这美丽的荷花图中的。
(2)写的字较多,重点是摆好字的结构及“佛”的笔顺和读音。(3)结合“小练笔”,写写自己心中的花。
4.《珍珠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1)课前了解有关“泉水”的知识,可以搜集图片、文字资料。
2(2)让孩子们交流读后的感受,了解珍珠泉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在此基础上,老师总结怎样观察景物和写作景物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观察和表达要有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适当展开想象。(4)用好资料袋,丰富学生知识。5.语文园地一
(1)口语交际《介绍家乡景物》活动,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说(2)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写自己家乡的景物,注意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习作完成后进行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修改字句,分享习作的快乐。
(3)“我的发现”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反的两个字和起来所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4)“宽带网”可以结合习作进行。
1、燕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3、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再读这一段。,思考: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4、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5、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小结朗读第一自然段。背诵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题。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背诵第2、3、4自然段。
2、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再读第二自然段。
(1)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2)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读、背第一--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5、指导按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 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4、5、6题。
六、拓展训练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拼一拼,写一写。
zēng tiān yǎn zîu
yīn fú
dàng yàng
()
()
()
()
zan mei
dao tian
ju hui
lüè
guò()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掠()尖()
偶()
圈()
谅()尘()
遇()
倦()
三、想一想,填一填。
()的春天
()的燕子
()的柳丝
()的羽毛()的细雨
()的花
()的尾巴
()的翅膀
四、抄一抄,写一写。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 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比喻句:
五、课文你最喜欢哪些句子,把它们摘录下来。
发展练习快乐阅读
追赶风筝的孩子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只见两个孩子在猛追着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的风筝。
“你俩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哈哈大笑着(挖苦 嘲笑)这两个孩子。“对,我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上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个飞向空中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
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翅膀的变化,并(精心 细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连续 继续)研究飞行的原理。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降生 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人,正是20多年前猛力追赶飘荡在高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积
累
1、在文中的括号里为短文选择正确的词语。
2、“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现实。”这句话中的“科学的幻想”是指
;“变成了现实”是指
。感
悟
3、读了这篇短文,你读懂了什么?
4、如果你是当时的过路人,你会对兄弟俩说些什么?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
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占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3、荷花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学习第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①我看荷花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
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1.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2.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①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②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③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第二课时
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
(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
①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②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③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
(6)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①“我”变荷花的情景;②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③风过后„„④蜻蜓、小鱼告诉我„„)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提导书写生字。
五、作业:①抄写生字词;②背诵课文;③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
附:板书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知识积累
一、拼一拼,写一写。
hã
huā
bǎo zhàng
fǎng fú
piān piān qǐ wǔ
()
()
()
()lián peng
suí fēng piāo dòng
yī shang
()
()
()
二、想一想,填一填。
粉红的()
雪白的()
碧绿的()()的荷花
()的花瓣
()的荷叶 一阵()
一池()
一幅()
三、比一比,组词语。
裳()
稻()
蜻()
蜓()
常()
蹈()
晴()
挺()
四、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
()
()静静地
()
()
()
五、照样子,写一句话,用上带点词语。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六、把课文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写下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发展练习快乐阅读 春
天
春天到了,美丽的春天令我们陶醉。
有人说春天是用眼看见的.我便使劲地看;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一个个落在电线上,恰似五线谱,给春天谱写了一曲赞歌;暖风吹皱了温柔的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河边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鲜嫩的小草拱出了硬硬的土地,大口大口地吮吸着春天的气息;百花盛开,蜂飞碟舞;冬眠的小动物也爬出了热被窝„„
有人说,春天是用耳听到的。我便用心的听,小鸟的啁啾、潺潺的流水伴随着孩子们可爱、顽皮的嬉笑„„
有人说,春天是用鼻嗅到的。我便努力的嗅,解冻的土地散发出浓郁的泥土清香,尤其令人久闻不愿归去的是百花竞妍,吐放出迷人的芳香,清静、淡雅„„ 有人说,春天是用脑想象的。我便大胆地想,我面前出现了一副美好的画卷:在万里无云的碧空下,一片无垠的草地上,一群群牛羊在尽情享受草地的芳香;青悠悠的岭,绿油油的山,苍翠欲滴;一群小朋友在小桥流水旁嬉戏、玩耍;工人们正在建设美好的家园;一所学校正在国旗下宣誓„„呵!春天是美丽的、芳香的、动听的、神往的„„
积
累
1.抄写下面的词语
苍翠欲滴
吮吸
蜂飞碟舞
波光粼粼
万里无云
浓郁 2.把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认真读一读。感
悟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的意思。
陶醉:
享受:
4.短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春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能力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或赞美荷花的文章或诗句吗?请抄写在下来。
4、珍珠泉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1)配乐教师范读。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3)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自读课文
1.预习课文
(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
(1)查字词,教师抽读。
(2)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帮助解决。
(3)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是否正确流利)。
(4)根据学生质疑解疑。
(5)文章都从哪几方面描写珍珠泉?读后说说体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下作业:
下节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请选择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学做介绍。自由结合小组合作。可以有配乐、有图画、导游做介绍、游客谈感受。(通过动手、动口、配乐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形象的方法。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同学们旅行开始了,小组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汇报。(品味语言的具体形象)
例:泉的位置:同学张贴绘画。导游配乐朗读。游客谈体会。同学评议。(从多种角度评价,加深学生对景物特点的理解,发展思维,丰富语言)
2.其他两个部分方法同上。
3.重点指导学习水泡儿(有难度)
教师提示:文章最有趣的部分应是水泡,作者是从几方面描写的?你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4.分四个部分进行指导背诵。
5.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我们都是小导游,让我们带领游客再一次欣赏珍珠泉的美景。(配乐、看图、加上表情动作,感受美与作者产生共鸣)
6.评价。你这次旅行愉快吗?谈谈感受。
7.教师小结
04珍珠泉练习题
一、拼一拼,选一选。
绽(dìng zhàn)开
镶嵌(kǎn qiàn)
朴素(sù shù)清泉(quán chuán)
泼(pō
bō)洒
青苔(tái tāi)
二、拼一拼,组词语。
qū()
dān()
曲
担
qǔ()
dàn()
dǎo()
shi()倒
似
dào()
si()
三、想一想,填一填。
美丽的()
弯曲的()
茂密的()
清澈的()
一串()
一束()
一潭()
一块()
四、照样子,写词语。弯弯曲曲()()()一束束()()()
五、课文大搜索
在文中找到描写珍珠泉水泡儿的句子,抄写在下面,认真体会。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课前准备: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课时
习作
--、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多少东西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4)多样读
(5)背诵第二单元总备课
一、教材分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会认31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1、留心周围的环境,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选择习作内容,借鉴课文的有关表达方法,写一篇与爱护周围环境有关的作文。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学会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四、教学设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整体教材的特点外,还应抓住每一课的特点,突出重点: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1.初读课文,画出不懂得词语。阅读时边阅读边想象画面。2.开展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
3.通过小组读、师生对读、小组接力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表演等形式指导学生的朗读。
5、翠鸟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
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
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思路:
针对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怎样理解词语”,在本课教学时应力求落实此项目的训练,在教学环节安排上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两种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教学时以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为线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应注意启发学生弄清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是有关系的。如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起小鱼?与翠鸟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要告诉学生,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有特点,而是由于它身体各部分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
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重点指导查字典,学习生字。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时告诉学生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查字典)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指导学法: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二、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作业。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怎么办?(查字典)除了查字典以外还可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将用另外的方法来理解不懂的词语。
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
完成填空练习:
一双()的爪子;一双()的眼睛;一张()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鸟的颜色:(头上、背上、腹部)
(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用曲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联一联,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喜爱、习性、颜色、形状)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鸟活动特点。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
(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
理解“疾飞”的意思:先查字典,然后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捉鱼本领。
(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
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3)指导理解:“尽管„„还是„„”、“像„„一样”、“只有„„还在„„ 还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4)读第二、三自然段。
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样?(美、快)
4.学习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我们”为什么想捉一只翠鸟?又为什么要打消了这个念头?
(2)为什么作者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结合前后内容,指导理解。)
三、课后小结。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理解词语。
附:板书
6.翠鸟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
按三层意思去背诵。第一层意思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第二层意思讲翠鸟身上羽毛颜色非常鲜艳。先总说,再一步步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说。第三层意思讲翠鸟小巧玲珑。
2.指导背诵第二、三自然段。抓住“贴着、疾飞、停在、注视、等待”指导理解背诵第二自然段。抓住“悄悄地露出、吹小泡泡;锐利、眼睛、蹬开、飞过去、叼起、贴着、摇晃、荡漾”等词句,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本课生字较多,可归类学习。
(1)旧字带新字(部件法)。
艳、腹、褐、衬、灵、待、锐、泡、饲、疾、逮。
(2)重点指导
翠:上边“羽”和“羽”进行区分。
赤:上边是“土”字。
希:注意上边“ ”第一笔为撇“ ”,下边是“布”字。
2.出示卡片,读一读生字新词。
四、指导课后练习。
1.重点指导第2、3题。
(1)按课文原文体会括号里所填词语的意思和作用。(填的是翠鸟捉鱼动作的词语)
(2)指导理解词语,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① 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方法解释第3题词语的意思。
② 找出这“鲜艳、疾飞、锐利”三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教师点拨。
③ 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例句,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五、作业:
写生字词。熟练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教学反思:
6、燕子专列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师: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它们春来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板书课题:6 燕于专列
二、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汇报交流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2、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作出决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
(1)你觉得该怎么读?
(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 自己练习讲一讲。
B 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她仿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热气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4、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出示图,创设情境,进行小练笔。
1、师: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2、学生自主说。
3、指名说,评价。
5、动手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拓展交流学生生活积累的资料。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知道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师简要讲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字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3、指导书写。
提醒:“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4、书写、抄词语。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反思: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加以想象,说一说这篇课文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画出来并小组解决。
2、让学生分组,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所说的故事说一说。
3、质疑问难
4、带者问题再读课文。
三、整体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试着让学生把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画一画,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丽。
(3)再读一读,深入感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疑
(4)学习该段生字
四、设置悬念
1、把第一和第五个自然段连起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毁灭的?
2、小结:惋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掌握的情况
2、联系第一与第五段思考:是谁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二、探究学习
1、学生浏览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讨论以上问题
2、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齐读。
(2)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3)谈一谈你读懂的,未懂的组织同学共同解决。
3、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反复读第三自然段
(2)把“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画一画。
(3)讨论理解:“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4)说一说你从这一段指导了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去掉“还”跟原句比较出问题的实质。
(3)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同桌一起想办法解决。
5、学习最后一段
(1)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该怎样读好,试试
(2)什么都没有了是指“——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还有——也没有了。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四、巩固本课生字
五、课后扩展
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个手抄报。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村庄
(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
锋利的斧头
(房子、家具„„)
什么都没有了
(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0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练习题 知识积累
一、拼一拼,写一写。
sēn lín
zhàn lán
kuî dà
chuǎn qì()
()
()
()kǎn fá
lí míng
luǒ lù
gài fáng()
()
()
()
二、拼一拼,组词语
juǎn()
dã()
卷
得
juàn()
děi()
二、读一读,写一写。
村庄
甜润
锋利
应有尽有
各式各样
二、照样子,写词语。
一代代
()
()
()
()
整整齐齐
()
()
()
()
三、想一想,填一填。郁郁()()
雨过()()
春()花()()清()秀
景色()()
和风()()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谁家想(),谁家想(),就(),把树木()下来。(2)、一年年,(),山坡上的树木不断(),裸露的土地不断()。发展练习快乐阅读
森林王国消失以后
森林王国就这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一年之后,国王去世了,他的儿子担任新的国王。新国王下令所有的大臣种植树木、花草,然后又带领全国的老百姓克服种种困难,从遥远的雪山引来了救命的泉水。希望的种子发芽了。妖魔鬼怪气坏了。
雨妖来了。大雨倾盆,泥沙翻滚,但喝足了水的花草树木反而更加生机勃勃。沙漠变的一片嫩绿。
热魔来了,火红的太阳灼烤着大地,但充足的光照使花草树木更加茁壮的成长。风怪来了,它呼啸着,吼叫着------。但是,树木就象挑战生命极限似的,更加挺拔了!
沙鬼沮丧的呻吟着躲进地下,变成了肥沃的泥土。
小鸟飞回来了,它们婉转动听的歌声,唤醒了美丽富饶的森林王国。到处都是争相开放的鲜花,和挂满枝头的野果。处处欢歌笑语,动物和老百姓们安居乐业,森林王国又恢复了往日的欣欣向荣。
积
累
1、抄写下列词语
无影无踪
生机勃勃
大雨倾盆
欢歌笑语
婉转动听
欣欣向荣
美丽富饶
茁壮成长。
2、写出与下面词语相近的词。
肥沃----()
动听----()
充足----()
富饶----()
3、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感悟
4、通过阅读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能力拓展
你想为环境保护做点什么?说说、写写、画画都可以噢!
8、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认识本课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
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
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
3、有什么不懂吗?
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统一“筑路工人有一课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
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三、总结升华
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摘抄好词好句到阅读笔记本上
三、完成《一课一练》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安排:四课时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1)在小组内展示(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4)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6)抄写诗句。
第三单元总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小故事,大道理”为专题组织材料:包括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买椟还珠》;真实故事:《画杨桃》传说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以及语文园地四。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却又紧密联系。
本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个性鲜明,道理发人深省。这些无不吸引着孩子阅读兴趣。孩子们会为那个丢了羊的人感到惋惜,会为那个南辕北辙的人不禁发笑,笑他的脑袋瓜和他的啤酒肚一样中看不中用。孩子们也会发自内心地佩服更羸,还会实事求是,静下心来想想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目的:用具体的事情说明来说明一个道理,从不同的角度来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1.知识: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能力:锻炼学生看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3.思教: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教学重点:
1.要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2.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3.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4.理解画师说的最后那段话。教学难点:
1.紧扣故事内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寓意。2.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11、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画师的话虽然只有一句,但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要帮助学生认真领会。教学方法:
1.分角色朗读,分小组讨论。2.让学生把这些寓言故事表演出来。
3.采用卡片、区分形和音以及学生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等形式巩固识字。
9、寓言两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33 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
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背诵这则寓言。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第二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告 软硬 狼群 法则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三、拓展活动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加班级寓言故
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奖三名
四、完成同步练习
1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
教具准备:CAI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范读全文(或听课文录音)。
1.导语: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则故事的内容特别新奇有趣,会使大家领悟出更多的东西,尤其能启发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现在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2.有表情地范读或放配乐录音。
二、指导自学。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魏国”的魏读作wâi。“更羸”人名,读作gēnglãi。“嘣”象声词,后鼻音,读作bēng。“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
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3.出示幻灯或小黑板:
(1)指导学生巩固生字(辨形、正音)。
(2)熟读并理解词意。
4.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文中指更羸善长射箭。
本事:就是本领的意思。
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愈合:伤口长好。
拼命:不顾及性命,文中指大雁尽最大力量往高处飞。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
四、思考、讨论。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不做统一的要求。)
五、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
道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的。这样先叙写故事的梗概,再揭示事情的原因,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六、作业。
朗读全文并抄写课后题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惊弓之鸟》。(板书课题)
(2)“惊弓之鸟”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释题:“惊”从它的偏旁你知道什么?“弓”指弓箭,“之”是“的”的意思,)谁能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
(3)了解了课题的意思,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故事中的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害怕弓箭?它害怕到什么样的程度?)
(4)同学们,是谁有这样的本事,了解到那只鸟连听到弓箭的声音都害怕呢?
(教师将学生的质疑归纳,用几个“?”在黑板上标出)
二、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悟。
检查提问:通过自己读和听同学读课文,你弄懂了什么?
1、弄懂: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①“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②“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又从北方飞回南方。同学们看,雁字是这样写的(边写边板书),字理分析“雁”:“厂”是它的声旁,古时候读作“han”,里面的“隹”指鸟,单人旁指鸟飞时能排成人字形。可不要写成燕子的“燕”。
2、读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什么?
(1)“惊弓之鸟”其实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
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
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
(2)朗读前指导:读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能读出感情来,就不仅证明你理解了,而且说明你学得相当不错了。怎样读的得有感情呢?要学会“过电影”,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什么声音?
(3)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
出示句子: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大雁边飞边鸣的情形为“→”“直往上飞”:↗
↑;“直掉下来”:↘↓。)(让学生理解,“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的意思,应这样表示↗,“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应这样表示:↓)
(4)该怎么读?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体
会。
指名读,强调两个“直”字。生用手势配合表演。全班同学边读句子边演示。
(5)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与“惊弓之鸟”的“惊”相比较,联系第八自然段,了解“惊”是非常奇怪的意思。
告诉学生,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②感情朗读课文,读出魏王奇怪的语气。(强调“啊!”读“á”,抓住“啊”“大吃一惊”“更加”等词语。)
3、更羸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思考课后思考、练习的第2题。
实物投影仪出示: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①哪些是更羸听到和看到的?他观察到什么?
板书:观察:飞得慢叫得惨
字理学习“惨”。(从竖心旁分析字义),注意读准平舌音。
②哪些句子讲的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
板书:分析:箭伤作痛孤单失群
学习生字;愈(古时候愈是有个病字头的,是指病好了。课文中的“愈合”指伤口长好了。)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失群”的意思:这里的“失”可以用上文中的哪一个词来理解?(“离开”)“群”字呢?(“同伴”)看字形能不能说出它的意思?(形声字,形旁是羊字旁,羊喜欢成群地在一起。)
③根据这样的分析,更羸断定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受过箭伤的孤单失群的鸟。)
④因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所以,更羸又做了怎样的分析,要怎样做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
伤口裂开
往高处飞 ↗ ∣
心里害怕 ↗
∣
板书:
听到弦响 ↗
↓
掉了下来
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更羸分析思考的过程?(先分说,后总说。)
⑤更羸得出结论,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板书:不用箭只拉弦事实证明更羸的判断是正确的,更羸创造了奇迹。
⑥教师引读,然后让学生朗读、背诵第九自然段。
4、更羸是个什么人?怎么有这样的本事,知道那只大雁那么害怕弓箭,甚至听到弓箭的声音就会掉下来呢?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强调了“有名”和“能手”)理解“能手”的意思:对某一项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称作“能手”。织布技术特别熟练的人,我们称他为—“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就称为“种菜能手”。射箭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为“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的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大家都知道他。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他的箭法怎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百发百中)
(2)是不是因为更羸射箭射得特别准,所以才大雁落下来的呢?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经验,善于观察周围的现象,而且能对观察到的进行认真、深入地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魏王听了更羸的话,还后会对更羸说什么?
三、复述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同桌练说—指名说)
2、能不能先说更羸是观察分析的,然后再说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要求学生变换顺序说一说)
3、这个成语中的鸟字可以换成人字吗?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样?
板书设计:
10、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
叫得惨
伤口裂开
思考: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往高处飞 ↗
│
心里害怕 ↗
↓
结果:不用箭
只拉弓 听到弦响 ↗
掉了下来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11、画杨桃
教学要求: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教诲”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你们知道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吗?
2、揭示课题。板书:画杨桃。
二、预习课文。
1、提出预习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自由试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检查生字读音;指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分段,说说各段段意。
1、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共分几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分段,说段意。
第一段(1)讲父亲教“我”学画画。
第二段(2—18)在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讲老师和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提问:
(1)“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画的?
(2)怎样理解父亲叮嘱“我”的话?(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实事求是)
3、指名读父亲的话。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我”怎么会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的?
3、“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老师是怎么对待的?
4、老师讲的话一共有几句?老师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5、自由朗读第二段。
六、讲读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提问:父亲和老师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七、作业:练习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朗读训练。
1、听课文录音。
2、分段朗读指导。
3、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二、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名回答问题。(“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及老师、同学们的反应写得真实、具体。)
四、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句子。
2、说说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1、指名读词语。
2、指导记忆字形。
3、抄写词语两遍。
4、指名说“叮嘱”“教诲”的意思。
5、学生口头造句。注意纠正错误。
6、学生书面造句。
板书设计:
11画杨桃
实事求是 父亲
老师
教诲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过程: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同桌互相检查
2、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讲评)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二、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
(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
(3)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2)“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全班朗读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比较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4、游戏: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示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我”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课文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检阅》关注儿童的理想、愿望、兴趣、爱好,关注儿童的权益„„”两个关键词:和平,平等。《争吵》课文较详细地描写了“我”与克莱谛吵架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吵架后的矛盾心情:当我被克莱谛碰了胳膊肘时,我“火”了,于是产生了报复的念头;“我”与克莱谛吵架后,觉得很不安、很后悔,后悔自己骂了克莱谛,觉得不应该做对不起他的事;心里很想向克莱谛承认错误,又觉得太丢人;心里暗暗说向他认错,可嘴里又说不出请他原谅。《绝招》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以考查学生是否大体理解了课文内容。如,什么是绝招?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他练习了什么绝招?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教学目标: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41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教你学一招”,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交流时做到自然、大方,表达流利,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5.习作练习: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重点:
1.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
以成功”等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在阅读时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加深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准备:
1.课文朗读视频。2.教学有关课件。
13、和时间赛跑
一、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课文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启示,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难点: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
学生: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
第一课时
谈话引入:
师:(自编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有哪些谜语?说来让大家猜猜?老师自己编了一个谜语,你们想听吗?听好——什么东西有的人觉得充裕?有的人总觉得不够用?什么东西你珍惜它,就会给你带来财富?什么东西你浪费了
它,也就等于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生说自己的见解,师引到时间上)
师:同学们,对时间,你有什么看法呢?
(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对时间的看法。)
师:同学们,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复返的,有个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和我们想法一样,认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后来,他却又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
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
(生说,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二、再次读书,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了解了课文大意。我们知道,学贵有疑,读了这篇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得认真读书呀。
(生再次认真读书,注意发现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问题?你觉得哪写句子不好理解呢?
(生发言,师生共同补充)
三、三读课文,重点探究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好,正是老师想提出的问题呢。那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靠老师吗?对,得靠我们认真读书。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
(生读书,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
师:谁来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呢?读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读书,谈感受。师生共评,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四、一句化总结:这节课,你读了这篇课文,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写出来。(学生写,教师巡视,写完的站起来念给大家听。)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
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一、回忆复习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和时间赛跑,我们看看,哪些人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好吗?先看看你昨天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把。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呢?(把生字词写在练习本上)
二、学生选择,深入探究
师:请你找出认为难理解的语句,和大家一起研究好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结合折纸,图色的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精神,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教学难点: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教学准备:圆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水彩笔 教学方法:探究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师:老师今天要和大家做个游戏,听清游戏规则。一会儿回答老师问题不用嘴而用手。答案是几,就拍几下手表示,行吗?(课件1)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生拍2下手
(课件)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生拍1下手。
(课件)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可能有少数人拍,可能没人拍手)
师:为什么不拍手?(为什么这么几个人拍手)
生:每人分半个,不能拍。
(课件)师: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来表示一半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一写,画一画,表示出一半。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认识二分之一
交流各自表示一半的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示一半的?(如果有学生说出来,可以让学生来讲二分之一表示的具体意思)引导学生看大家表示一半的方法的共同特征{1.平均分 2.分两份3.取其中一份}
师一边说一边按课件,一般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二分之一(把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课件)请同学们涂出下列图形的二分之一(出示题卡)
师巡视后总结一下学生的情况,按课件演示二分之一 2.感知三分之一
师:同学们会涂出图形的二分之一,那能不能涂出图形的三分之一呢?(出示课件)
师:看来大家理解了三分之一,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图形的三分之一.3.判断是不是四分之一
(1.)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课件)(2.)师:老师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涂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把其中2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二……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在测量或计算时往往无法用整数来表示,这事就要用到一个新的数——分数,像我们刚才认识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这样的数都叫分数。(课件)
师教:我们以四分之三为例来认识一下分数中的各部分名称。师讲解读法和写法。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1.(课件)同学们认识了分数,接下来同学们可以从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这几种形状纸中选你喜欢的图形,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来创造一个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交流,师注意强调让学生说出是平均分。
2.(课件)出示四道练习题。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谁能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课件)出示
智慧小锦囊
【2024新版外研社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详案】推荐阅读:
外研社英语三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反思10-10
2024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01-18
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案12-15
新标准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备课10-22
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小学英语09-06
2024新版八年级下册英语10-02
外研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期末测试题06-25
外研社三年级上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