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改革开放三十年变迁与探析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影视动画改革开放三十年变迁与探析(精选6篇)

影视动画改革开放三十年变迁与探析 篇1

论文关键词:动画艺术 中国动画学派 原创性 现代性 民族化特征

论文摘要:中国影视动画艺术历史悠久,在辉煌时期的动画片创作形式多样,民族特色浓郁,制作技术精湛,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在国际动画艺术界享有独树一帜的“中国动画学派”美誉。改革开放后,中国动画得到进一步发展,电视动画片也涌现出很多优秀作品。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开始滞后。面对中国动画在国际中的尴尬境地,国产动画该何去何从?如何在传承民族文化基础上创新,增强中国动画产业的竞争力,抢回国内市场,并且以一种文化战略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现在的中国和中国文化?

进人21世纪,经济全球化潮流决定了文化艺术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在世界动画艺术的舞台中,中国动画同样经受着全球化大浪的冲击。它从20世纪20年代初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80年的漫长历程,但其前后的历史风貌却有着巨大的变化,从享有“中国动画学派”美誉到现在与“动画大国”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点,我们只有站在整个动画历史发展视野下,通过比较中国动画在萌芽阶段、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和如今低迷期发展,再来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动画在国际动画中的变迁,来探析中国动画的发展之路。

一、中国动画的五个发展阶段

1.1922-1945年是中国动画的萌芽和探索时期。1926年,中国动画电影创始人万氏兄弟创作了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1941年万氏兄弟又推出中国动画第一部也是亚洲第一部90分钟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2.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这时期中国动画人开始认真考虑中国动画创作民族化的问题,致力于动画技艺和艺术手法的提高。1955年木偶片《神笔》是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1956年《骄傲的将军》民族特色十足,人物造型借鉴京剧脸谱,人物动作设计有京戏之风,画面与中国戏曲音乐完美结合,洋溢着浓郁的民族化气息。这两部动画电影是“中国动画学派”的开山之作,为当时的民族风格探索起到极大的指引作用。

3.1957-1965年是中国动画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民族风格和技术日趋成熟。创作形式多样,有木偶、水墨、剪纸、折纸、皮影动画等。佳作也多,频频在国际上获奖,在国内外获得较高荣誉,并赢得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美誉。1958年我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研制成功。1961年《金色的海螺》吸纳了民间窗花和皮影戏的艺术特色,使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得到发扬。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1960年到1964年,历时4年时间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片的经典之作,在艺术风格、造型、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挖掘各种艺术表现手段,表达出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曾在44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国外媒体更是好评如潮,将中国动画的成就推向了高峰。

4.1978年底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这后十年,是中国动画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也是20世纪中国动画片最繁荣的年代。这一时期在艺术风格上继承了已有的民族化、艺术化、多样化,传统人物性格塑造、故事脚本编写手法、制作技术上都更进一步。1979年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叱闹海》问世,是中国美术电影创作又一个高峰的动画长片,深受国内外好评。1983年将中国水墨画与剪纸动画集于一身的水墨剪纸动画《鹏蚌相争》也颇具特色,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水墨动画作品悠远深长的画面氛围把中国水墨画所特有的含蓄练达的意蕴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1980年《三个和尚》在发展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融合了外国现代漫画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细腻、简洁生动,人物造型也极具特色。获丹麦第四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银质奖。还有其他大量优秀的动画长短影片,如《金猴降妖》《天书奇谭》《雪孩子》《九色鹿》《蝴蝶泉》《女蜗补天》《山水情》《南郭先生》《火童》等在民族风格的探索方面都有突出的尝试,在国际上也都屡次获奖,赢得无数荣耀。

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金猴降妖》在以往的民族风格基础上结合抽象绘画的手法和现代音乐,形式更具多样化,也因此获奖众多。但是从其影响力来看,它已经无法与《大闹天宫》《哪吁闹海》相比。这部动画片,似乎在宣告着从1926年的《大闹画室》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美术电影所逐渐形成的“中国动画学派”民族风格将要走向尾声。

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电视的普及与发展,系列动画片开始出现,大量优秀的动画系列片,如《葫芦兄弟》《通遏大王历险记》《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等开始成为动画界的新宠,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许多动画角色造型让人铭记于心。迄今为止,中国动画电影共获得60多个国际奖项,20世纪80年代时在国际上还备受推崇,但从1991年以来,中国动画片日渐与国际电影奖项无缘。

5.20世纪90年代后至今,中国动画在开拓中转折,发展出现瓶颈。90年代后,中国动画业陆续扩大规模,动画发展成为一项产业。国外动画片生产厂进人中国,加工潮席卷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动画创作人才。加上美日动画的冲击,市场化操作的缺乏,从而导致动画人才的流失和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出现缓慢趋势。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动画要想再次步入国际动画的轨道,将面临严峻挑战和考验。在这一段中国动画低谷时期,中国电影人依旧坚持着对中国新动画的探索。1999年,《宝莲灯》制作完成,投人、产出基本持平,在当时被称为奇迹。在《宝莲灯》之后,中华民族动画已经开始向商业动画转型。影院动画有2004年《梁山伯与祝英台》、2005年《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勇闯天下》、2006年《魔比斯环》、2007年《勇士》《闪闪的红星》、2008年中国第一部武侠动画电影《风云决》、2008年《葫芦兄弟》电影版等。动画系列片有2002年《我为歌狂》、2003年《隋唐英雄传》、2004年《快乐东西》、2005年《梦里人》、2006年《精灵世纪》、2007年国内首部大型武侠三维动画连续剧《秦时明月》等。

二、这一时期的国产动画有很多明显的弊端。在此笔者仅从动画片创作新思维的角度,谈谈以下看法:

第一,剧情是一部影片的灵魂,提高故事剧本创作水平,注重故事内涵、人物情感,来强化中华民族自身的民族气质和民族信仰,体现出民族特色。如美日两国动画都善于反映人类共性的题材,像《海底总动员》中的父子情、《料理鼠王》中的美食之情、《萤火虫之墓》中的兄妹情、《千年女优》中的男女之情,而中国的动画片主要承担起传统教育儿童的作用。美日动画常吸纳其他民族元素,融合世界多元文化,但越能保持其独有的民族气质。比如美国动画融合中国文化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希腊文化的《大力士》、古埃及文化的《埃及王子》,这些动画依旧渗透着美国民族自信、外露、乐观的性格。日本动画同样如此,混合着欧洲乡土和现代气息的《天空之城》,融合东方风格以及未来文明的《攻壳机动队》,都有着日本式的细腻柔和、情感丰富的风格。

剧情创作要用新创意,要与时俱进、国际化,把现代性融人创作中,不能老搬用经典寓言或童话。我们来看看美国皮克斯动画题材选择上的创新,从1995年《玩具总动员》开始摆脱传统动画中“王子”“骑士”创作元素,转向多元化的原创题材,对迪士尼动画的霸主地位是有力一击。反观国内动画《大闹天宫》《封神榜传奇》《西游记》到《宝莲灯》都是套用已有故事,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局限性,剧情薄弱,题材陈旧。在国际化、多元化的今天,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题材,各国人民需要有更多题材和形式的创意以达成共鸣。这些动画片也在某一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影视的发展和中华文化,我们希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印象,不仅仅是中国人穿着长袍、清一色中山服,叼着大烟斗,而是一个现代崭新的中国。

第二,动画角色造型要有原创性,角色要富有个性及表演性。人们对中国经典动画形象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20世纪60一80年代动画电影中的孙悟空、哪叱、黑猫警长、葫芦兄弟、阿凡提、舒克和贝塔等中,这些造型具有“中国制造”特质。让我们比较一下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动画造型,《宝莲灯》中沉香与《哪叱闹海》中的哪叱是否相似?《好猫咪咪》《黑猫警长》《蓝猫》,这三只猫的造型是否有相似之处?《宝莲灯》之后,也有很多仿日美风格的动画作品,比如《我为歌狂》《精灵世纪》《魔比斯环》《象棋王》《风云决》等作品,民族化特征不够,失去原有特色,显示不出自己动画的独特魅力。原创性是有共性和个性的,两者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再看美国动画角色从最初的米老鼠、唐老鸭到众多让人们喜闻乐见的经典形象,都是深人人心、让人难以忘记的。日本动画大师手家治虫笔下《西游记》的小悟空形象和中国孙悟空在表现性上截然不同,现代感十足,体现了不同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国动画要成长壮大,在各种文化圈层边际变得模糊的趋势下,我们应该努力开阔自己视野,在传统元素上再创造,增强我国动画原创性,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一味摹仿美日造型风格和样式,才能拓展出一种新的适合中国动画民族化发展之路。

中国动画强调教育功能,在角色性格塑造上单一,缺少变化;表演性上动作和表情的过渡不够细腻,肢体语言不丰富;对话趣味性苍白,不能带给人轻松之感。世界经典动画中,人物、动物个性鲜明,形象的动作表现手法和表情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三、结语

影视动画改革开放三十年变迁与探析 篇2

通过对我国实施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的回顾, 全面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演进过程, 总结其制度变迁的经验教训, 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实际的土地制度, 这对于实现农村的全面繁荣,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 直到1978年, 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共产党也完成了其自身角色的转变:即由从事革命的政党转变为执政的从事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探索, 也走过了一条曲折起伏的道路。总体而言, 我们可以把1949~1978年间的农村土地制度划分为三次大变革:第一次是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 完全实现农村土地制度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转变;第二次是50年代中期的初级农业合作社, 农民以土地入股初级社分红, 实行的是农民所有初级社集体经营的土地制度;第三次是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末期实行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由农民所有、集体经营转变为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总体上而言, 由于实行的农村土地制度过高的估计了生产关系的能动反作用, 忽视了中国生产力的低水平、不平衡等国情特点, 加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等原因, 1977年农村生产力水平基本和1958年相似, 农民人均收入0.7元, 农民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的分田单干, 包产到户, 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三十年来,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为一种新的农地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经历了两大历史时期:即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期 (1978~1993年) , 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期 (1993年~至今) 。中国的农民创造了一个奇迹:即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还多的人口。究其原因而言, 在生产力水平没有本质提高, 生产工具没有全面实现机械化的前提下, 制度创新或者说农地制度由原有的人民公社制转变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回顾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台的历史背景, 我们认识到人民公社化的破产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演进几个阶段及其巨大的制度绩效, 对于推进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创新, 显然不无裨益。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台的历史背景。

首先, 人民公社的解体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在看到人民公社制在其制度实施的20年间, 为国家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 为了适应国家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历史过程中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同时, 另一方面更要看到它本质上仍然是高度集中的“政社合一”体制, 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 始终没有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这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而到了1978年国家初步工业化的目标已经顺利实现, 工业化原始积累已经完成, 人民公社制已完成了其应有的历史使命, 其走向解体是历史的必然。其次, 人民公社制有其固有的弊端。其实质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 完全忽视了农民的个体利益, 忽视了农民的“经济人”的特点, 特别是演变为最后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现状从而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使中国农业的生产长期处于徘徊中。再次, 随着“文革”的结束, 中国进入经济建设的新时期。迫切需要从以往的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公社制因其固有的弊端, 日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改革旧体制被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 广大的农村当时农业生产缓慢, 人口增长快, 许多地方没能解决温饱问题, 农民迫切需要制度创新, 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而另一方面, 经过十年的文革内乱, 国家的财政能力薄弱, 无力承担制度创新所需的交易成本。最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台, 举步维艰,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性的制度变迁。1978年11月24日,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按下了手印, 义无反顾的举起了“包产到户”的改革大旗, 揭开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序幕。然而由于当时“左”的思想仍然在起作用,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工作, 因此农民自发的这种制度创新, 并没有一开始就为中央支持或认可, 相反有的文件里还持否定态度。1978年12月18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这是一次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的大会。中国共产党重新恢复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草案) 》, 批判了农业生产指导思想中“左”的错误。此后, 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对包产到户带来成效的同时, 逐步的改变了认识。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演进的四大阶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为一种新的农地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经历了两大历史时期: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期 (1978~1993年) , 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期 (1993年~至今) 。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即 (1978~1985年) 。

这一时期, “包产到户”的历史命运与20世纪50、60年代的几次“包产到户”的命运恰好相反。它以燎原之势很快席卷全国广大的农村。1980年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初步肯定了包产到户。文件指出, 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 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 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 因而并不可怕。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 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 应该支持群众的要求, 可以包产到户, 也可以包干到户, 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1]1982年到1984年, 在实践过程中, 中共中央于1982年1月颁发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纲要》, 正式完全肯定了“双包” (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的合法地位。1983年1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文件, 对“双包”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高度评价。文件指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 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84年1月1日, 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 把土地承包期延长至15年, 并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这三个中央的“1号文件”,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 好似吃了定心丸。[2]在1978年~1985年间, 我国农业发展获得了超常规发展, 1984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峰, 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

2.第二阶段 (1986~1991年) 。

1986年6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所有的土地, 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 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经营, 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3]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过程中, 我国粮食生产从1984年高峰跌入了1985年低谷, 随后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徘徊。这一背景下, 学术界对于调整土地所有制关系主要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以国有制取代集体所有制”, “以私有制取代集体所有制”, “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完善之”。笔者认为, 从现实的发展来看, 赞同第三种观点, 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改革, 但必须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完善, 实践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3.第三阶段 (1992~1998年) 。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我国改革的步伐在明显加快。这一时期, 粮食生产突破了徘徊的低谷, 开始稳定增长, 1996年突破了5万亿吨大关。在1978年开始的15年期限的第一轮土地承包到了90年代已经陆续到期。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促进农业发展。1993年11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指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 再延期30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地、治沙改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 延包期可以更长。”并且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的办法, 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在中央文件的指引下, 农民以及农村土地制度在各地也出现了局部创新, 如山东省平度市出现了“两田制”, 在西北黄土高原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出现了“四荒地”使用权拍卖,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4.第四阶段 (1998年~至今) 。

到了1998年, “集体所有, 家庭经营”的农村土地制度已经运行了20年。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土地制度安排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旺盛的生命力。1998年10月14日,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再次指出,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 同时抓紧指定确保农村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并且把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定为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土地, 是建国以后我国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土地不再集中经营, 人民公社制便被釜底抽薪了。土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是:把土地使用经营权发包给农民, 实行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的分户承包经营。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 农民由于取得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成为集体组织内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 从而形成了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了分离。

因此,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先导和主要内容,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显示出了巨大的制度绩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农业的粮食生产大丰收。基本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二是随着土地制度的创新, 以“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为标志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成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工业增长的生力军。三是农业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带来了延续至今的“民工潮”形象。四是在政治上促进了农民政治意识的觉醒, 农村出现了村民自治, 这一中国特色的直接民主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研究的重要热点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这一需求诱致性的制度变迁, 在初期发挥了巨大的绩效和功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关于土地制度如何进一步创新, 是学术界近十年以来农村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4]

二、我国三十年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

通过以上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回顾, 我们不难总结出以下五点经验:

首先, 土地制度至关重要, 对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尤为如此。近代以来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最大的国情。人多地少可以说是我国农村以后一个时期长期存在的农地制度矛盾。而农村问题, 说到底是农民问题, 中国革命的成功其关键就在于党实行了正确的土地制度, 从而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建国以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也表明: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要尊重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尊重中国的国情, 从实际出发, 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土地制度。

其次, 土地制度的变迁, 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必须要使制度内的农民受益,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的传统, 农民同样也是经济学中的“经济人”, 当他们分到土地, 享有对土地的使用经营权时, 无疑内涵的积极性会得到巨大的发挥, 这种积极性一旦在生产中爆发出来, 无疑会极大的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无论是解放前解放区的农民积极支援抗战, 提供大量的物质、积极参军, 还是建国后的土改和初级合作社时期, 农业生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反之, 如果片面的拔高生产关系, 脱离中国农村的实际与农民的觉悟, 生产力就会受到伤害, 甚至停滞不前,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反面教训证明了这一点。因为这一土地制度脱离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加上高度集中的劳动方式特别是分配的平均主义, 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经济并未得到飞速发展, 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新一轮的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 必须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最根本的利益, 才能获得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第三, 土地制度的一波三折, 其核心在于界定土地的产权, 而关键是公有还是私有的矛盾。革命战争年代, 农民因为分到了土地, 以巨大的热情支援了战争的胜利。而建国后不久, 土地国有, 以后又变为集体所有, 于是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日渐淡漠。建国后的土改,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发展, 为建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不久农民土地私有制的局限性也显现出来, 即无法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势单力薄, 不能适应国家优先发展工业化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充分注意到中国农民长期从事小农经济的传统, 相反不能过早的剥夺他们对土地的所有权, 否则只能挫伤其积极性, 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集体所有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这一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长期的过程, 其必须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转变。

第四, 政府在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 担负重要的角色。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实质上是围绕土地问题, 政府、市场、农民三者之间利益的博弈和互动的结果。其核心问题就是土地的产权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变迁实际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性的制度变迁。但是中国共产党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农民的发明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并在全国农村加以推广, 从而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 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看, 新的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 应当在充分考虑中国农村国情的基础上, 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中国人多地少的这一国情, 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家庭生产经营的延续性。土地产权的变革和家庭的生产经营并不矛盾。作为一种制度载体,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绩效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当然当前也存在一些缺陷。当前制度变迁的客观基础应当是保留家庭生产经营。这是我们在制度变迁中不断试验得出的客观结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60~61

[2].闫海涛.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过程.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 12

[3].王先进.土地发全书.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20

[4].陶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缺陷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 3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问题与前瞻 篇3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问题与前瞻

上一讲《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帮助大家回顾了过去三十年的历史,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然而,无容质疑的是,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就与问题是相随相伴的,回顾成就固然可喜,直面问题则更为可贵,因为揭示问题可以使我们对工作做出科学的前瞻,可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向未来,把改革开放推向更高层次。那么,三十年改革开放还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将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也不例外,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建设四个方面。

(一)政治建设的问题

尽管过去三十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然而,仍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如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有待完善;全社会的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尚需扩大等等问题。

1.公民民主政治权利问题

●保障公民权利的制度不健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上。一是人民代表的产生问题。县以下人大代表选举中,由于选民的民主意识不强和组织不力等原因,往往流于形式,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有价值和作用造成了直接冲击。二是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较弱。三是人大代表构成不合理,领导干部太多,农民代表数额偏低,人大代表作用发挥较差。四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不能通过选举来维护自己在务工城市的利益问题等。

●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渠道不畅通。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能真正起到联系群众的作用;信访制度不健全;社团组织存在结构性障碍等等。

●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强,政治参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参与的理性化较低等 ;政治参与深度不够。

2.基层民主建设问题

●农村村民自治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农村一些地方“两委”关系紧张,村书记、村主任各执一词,争高低,比大小,争权夺利,互不相让;二是一些地方重选举轻管理,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一选了之,选完之后的决策、管理、监督无人过问,出现了“民选的干部不民主”、“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被群众称之为“半拉子”民主。三是受到传统旧意识的影响,农民非常缺乏民主经验和民主习惯,不善于行使自治的民主权利。

●城市社区自治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条块分割”街道社区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社区发展;新的城市社区民主管理的法律和法规还不完善。

3.行政体制改革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比较薄弱,政府对一些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如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问题。

●政府行政效能不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受到质疑。

●政府决策失误问责制度的缺乏。这导致的是决策轻率,失误频频发生;投资不讲效益,浪费严重;形成巨额债务,包袱扔给后人。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我国决策失误造成的资金浪费大约在4000亿到5000亿元。不少决策严重脱离现实,如目前中国的600多个城市,竟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

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

●司法体制机制不健全。司法权的地方化、功利化、行政化问题较为突出,外部干预司法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司法不公,司法领域中存在的腐败问题,打官司难、执行难、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等问题仍然存在。

●部分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的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对于一些显失公正的案件,对于一些身陷腐败的司法人员,公众及舆论的不满日渐强烈。

●在行政执法方面,执法不严格、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执法不文明、作风不端正的问题仍然出现;滥用司法权、以权谋私的问题仍有发生。

5.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方向单一,自上而下的监督比较容易实现,自下而上的监督则对薄弱。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法制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二是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难以操作。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存在着机制上的障碍。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机制主要有三种:

(二)经济建设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建设成就斐然,但也应该看到,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农村经济发展遇到结构性障碍,“三农”问题突出;现代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经济发展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为代价,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

1.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产业结构不合理。其具体表现是:

重制约了农村市场的扩大,使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而且还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收入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待创新。在“中改院农村土地制度问卷调查”中,64.6%的专家认为产权主体缺位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63.7%的专家认为土地征用制度不规范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有近50%的专家认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是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

4.现代市场的建设问题

●现代商品市场建设不健全。表现为:全国统一市场仍未真正形成;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滞后;市场组织化程度偏低;法律法规体系有待改善等。

●现代劳动力市场建设有待加强。表现为:区域、部门市场分割限制了我国现代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较典型的是户籍制度严重地影响了人口跨地区的流动;劳动力市场立法滞后;现代市场的支持体系建设滞后。如:没有建立涵盖城乡的全国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没有实现各地区各层次以至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的调控网络等机制。

●现代金融市场有待进一步改革。目前,中国金融业已步入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阶段,突出的问题有监管体系的转型、金融风险的防范、多元化金融工具的完善、上市公司股权和治理结构的完善、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等。

5.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资源浪费严重。据统计,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5.5%,却消耗掉全世界9%的石油、23%的氧化铝、28%的钢材、38%的煤炭和48%的水泥。自然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我国目前的这种资源消耗水平和增长模式如果持续下去,势必会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乃至子孙后代。

●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十五”期间,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全国水力侵蚀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许多河流的水生态功能严重失调。

(三)文化建设问题

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障碍等问题。

1.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困难

●“多时态共存”困境。各种思潮共同存在,相互激荡,共识难以形成。●旧的意识形态的习惯难以改变。旧的意识形态中多简单的指向应然的道德层面,其思维方式往往难以适应今天国人变化了的心理与思维。

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图像符号逐渐占据文化的支配地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增加了新的难度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创新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把理想主义、真善美的价值目标和中国的传统社会文化有机结合。

2.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滞后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健全。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不够丰富。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对不足,质量不高。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数量最多的是1964年,达82万场,而到2006年,却只有28.7万场,仅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的1/3。2006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38册,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1.5—2册的标准。2004年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县级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6.4%。

●公共文化投入不仅相对较少,而且有限的资金不能发挥最大效益。中央财政2005年的文化事业费只占整个财政支出的0.39%,而1985年是0.52%,1995年是0.49%。“九五”以后,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在全国基建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不超过0.2%。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比例,并没有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3.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障碍

●体制障碍。主要是大文化领域部门分割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统一的文化市场被行政性地分割,导致政出多门,市场管理混乱,这不利于面向全社会统一协调文化产业的发展

●观念性问题。在不少人看来,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削弱甚至放弃社会效益.●垄断性问题。.行政化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不仅垄断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而且限制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如民间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的兴办需要文化主管部门和民政部门双重审批。

(四)社会建设问题

近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然而,在这期间,我们在经历了社会经济高积累、低消费;社会资源高消耗、低转化;社会财富高集中、低平均的历程后,社会问题也急剧积累。

1、社会结构的调整滞后

●就业结构不合理。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95933亿元,其中

分别为4582亿元、67088亿元和60601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46.5%、1.1倍和1.1倍。2006年

5.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严重

●从绝对水平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排在了世界前列。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 2002年超过警戒线为0.45,2004年达到0.47。

●从分布结构看,收入差距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的各主要方面,包括城乡差别,区域差距,行业差距和企业差距。

●发展速度看,我国居民收入由世界上最平均的一个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国家只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为国际所罕见。

6.就业难问题突出

●“摩擦性失业”问题严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我国某些地区却面临着严重的“技工荒”。

●女生求职仍旧“挤门缝”。女生处于劣势地位已成为招聘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不少用人单位即使不打出只考虑男生的要求,也会在具体操作中对男生和女生进行不平等处理。

●新增劳动力就业与我国产业结构形成尖锐矛盾,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对于过去三十年的成就,一言以蔽之,成就很大,问题不少。

二、中国未来发展的前瞻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站位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经济社会发展又处于矛盾的凸显期。面对此况,迫切要求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在发展中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一)战略举措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及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现实存在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中的张略举措。

1.进一步解放思想

●新的历史条件需要进一步思想解放。

首先,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持续地发挥作用,背后都有一定的思想和利益的驱使。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是与转变思想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当前国务院机构进行的“大部门制”改革,将努力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并将按照权力制约的原则,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 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这里讲的“建设”,实际上是“政府的转型”,是非常深刻的改革。许多国家改革的历史表明,实行大部门制度是一场很不容易的攻坚战。因此,我们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全能政府等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树立政府治理新理念,扎扎实实地推进这场深刻的改革。

最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的问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地统一起来,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把我们的工作思路从单纯抓经济转变为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上来。

●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以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

对于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有这样两点是必须注意到的:一是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的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都是我国基本国情在今天的具体表现。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在现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实践基础和科学内涵,特别是其

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向注重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舒适感安全感转变,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向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建共享转变。

2.进一步改革开放

●新的历史条件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然要求进行改革开放: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不断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打开国门,学习、引进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为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提供有益支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满足上述要求的必然选择。

●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首先,以市场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新阶段矛盾变化的现实看,市场化改革仍然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未来要注重:资源环境约束的制度安排和宏观调控与体制改革并重的改革。

其次,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和谐建设。进入新阶段,无论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还是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未来要注重: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程度以及实现制度安排的公平、统一等等。

最后,以有效的公共治理促进政治文明。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治理结构应当成为新阶段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未来要注重:行政体制的合理安排;公民社会的有序发展;政府转型的进程等。

●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着力点

首先,加强改革的整体性,整体推进改革开放,这就是要把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以及文化改革等有机地统一起来。早在80年代,小平同志就强调了改革的整体性,全面性问题,他明确指出光搞经济体制改革,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最终很难成功,这个话是很有份量的。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使改革开放有一个新的突破,就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把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实现新的突破。事实上,中央已经在强调了这一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有很强的份量,比如十七大报告把人民政治参与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明确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必须与人民群众的政治发展要求相一致,这样一个论断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的认同和赞誉,反应了我们党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进步。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民主问题,民生和民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其次,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形成新的突破,当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仍然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种种弊端在经济发展当中仍然有种种表现,这就是结构不够合理,包括当前大家关心的国家问题、金融问题,甚至股市问题,应该说都与我们经济结构当中的某些弊端有所联系,所以当前进一步深入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的还是要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真正按照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构建能够引导中国进入世界市场的科学的经济结构,这个经济结构也能够应对各种风险的挑战,应该说这方面的改革任务还相当艰巨。

再次,就是要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有新的举措、新的突破,这可能是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在政治体制改革上关键是把握两条,一是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比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要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有利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体制和制度,比如发展继承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社区自治,这些都是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充分关注的。再就是发展党内民主,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必须在执政党领导方面有新的突破,关键在于发展党内民主,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可见,执政党党内民主问题是何等重要。当年苏联东欧剧变,共产党下台甚至解散固然有种种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共产党自身,这就是党内不民主,官僚主义盛行,以权谋私严重,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是我们党应该经常敲响的警钟,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任务。

最后,改革开放要有新的突破,要有新的成效,归根到底还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改起,当年小平同志反复告诉我们,衡量改革开放的政策对不对,改革开放的效果好不好,关键是要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放心不放心,这个论断高瞻远瞩,意味深长,我们党是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执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执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以实现人民利益为己任的政府,只有真正从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做起,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各项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根本标准,这样的改革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也才能够取得实际的效益,这一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坚持和体现,比如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特大的灾难,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值得总结,值得深思的东西。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抗震救灾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的拥护,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的支持,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党和政府代表了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首位,特别是把人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从抗震救灾斗争实践当中,广大人民群众感到我们这个党还是值得信任的,我们这个政府还是有公信力的,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3.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新的历史条件具备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利条件。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

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再次,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最后,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施政纲领中的两个关键词,前者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促进社会和谐,后者是从社会和谐的角度促进科学发展。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未来要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中,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在推进科学发展中,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

最后,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因为统筹必须兼顾,兼顾才能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做到的“五个统筹”,既包括了全面发展的内容,也包括了协调发展的内容,还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从社会和谐的视角看,就是要做到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它们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展望

党的十七大为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以这些目标为导向,对未来的各项建设做出展望。

1政治建设的展望

中国在建设和发展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值得重视的走势: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通过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这三大走势的指向很明确,最终将在中国建立一个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十七大其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未来的政治建设将会紧紧围绕这“一个统一”,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具体做好如下重大工作:

●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将二者看作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法治国家的步伐。因为对于中国来说,法治的实现程度,几乎也就是民主的实现程度。中国民主政治的每一步发展,都将离不开法治的建设。我们党的理想目标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民主与建设法治,将是未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培育公民社会,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让民间组织更多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政府更加主动积极地与民间组织合作,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生活,扩大公民自我管理的范围,提高社会自治的程度,是民主治理的方向。因此,改革现行的包括社会保障体制、社会治安体制、户籍制度和社区治理制度等在内的社会管理体制,扶持和培育公民社会组织,让各种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三条途径,全面推进增量民主。在可见的将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将沿着以下三条路线图稳步地向前推进:一是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是推进中国民主的现实道路。二是逐渐由基层民主向高层民主推进。中 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国现阶段民主政治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基层民主,一些重大的民主改革将通过基层的试验,逐步向上推进。三是由更少的竞争到更多的竞争。

●持续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形成一种有序的民主。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人民的政治参与,人民的参与过程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因此,积极鼓励公民合法的、有组织的、有秩序的政治参与,将是贯穿中国所有政治改革的一条主线。但是,间接民主政治中要处理的一个基本关系是“精英”与“群众”的关系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经验不对称以及利益局限性,客观上限制了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范围和能力,这是我们在谈论民主问题以及政治参与问题时必须考虑的。如何在“精英”与“群众”参政问题上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们未来政治建设的一个课题。

●坚持“以人民为本”的政治取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大部制”改革的有效形式;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形成完善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推进公共治理的进程;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切实提高政府公共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应尽快建立中央对地方的公共服务问责制。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一句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

一方面全面规划并抓紧建设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另一方面,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布局,使其与公共文化需求相吻合。三是提高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四是为社会力量进入文化建设领域营造宽松环境。

●深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立公共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转变政府有关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消除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由管理“小文化”向管理社会“大文化”的转变;调整公共财政政策,拓展公共文化建设的投资渠道;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公共文化单位正常运转。

4社会建设的展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了社会建设六大方面,它是我们未来社会建设的指向。

●要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政策,加快城镇化步伐,调整社会结构、城乡关系。未来一段时间,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建设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但是要注意:户籍改革的关键是户改以后二元结构要改变,因此,户籍改革必须与经济社会配套政策未能衔接好。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对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新形势下,教育体制改革将迎来一个新的活跃期或者攻坚期。首先,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在实行政事分开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功能,构建现代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其次,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学校、社会的关系,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最后,要进一步深化办学和投入体制改革,促进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依法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多样化办学格局,营造有利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教育的制度环境。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个突出的民生问题,从此处入手,未来要坚持公平效率的统一原则,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同时,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医疗卫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要建立覆盖农村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注意统账结合与部分积累制的关系,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保改革。当前要优先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确立城乡衔接的目标;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模式,管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和保命钱。

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在分配领域,要把着力点放到调整分配政策上。政府的分配政策要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是重要内容;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重中之重,政府采取减免税收和给予更多财政补贴的双重政策,提高农民能够在短时期内收到良好的效果;把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纳入再分配政策的范畴。近期收入分配改革主要做好两个工作:一是“保低”优先;二是进行工资制度改革。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实现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努力把调整经济结构和扩大就业的有机结合;是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改善劳动力结构的根本出路。

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也积累了诸多的问题。面对成就,许多人欣喜自豪,面对问题,不少人悲观失望。对于前段时期社会上出现的关于改革开放的两大争论:即前进,还是倒退:渐进,还是激进等问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对此,十七大已经给了明确的答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展望未来,改革道路上的问题只能用改革来解决,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邹东涛.发展和改革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设点面对面·2008[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6.林尚立.改革开放30年: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政治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4.陈云飞.关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03.4 袁绪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回望与前瞻 [J].中国改革,2008(5).邓显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人民网—理论频道.2008.教学目标和要求:

成绩讲够,问题讲透、目标讲明。本专题(上)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本专题(下)的重点在第二部分——中国未来发展的前瞻。本讲稿仅供讲课参考。

撰稿人:林伯海、马黎、李宝国

影视动画改革开放三十年变迁与探析 篇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税制改革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的税制改革(2001年至今)。本文对三个阶段税制改革进行回顾后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税制改革有五大成功经验:税制改革必须有理论突破为先导、税制改革中必须考虑财政可承受能力、税制改革要走渐进式道路、税制改革要与国企改革协调推进、税制改革中要强化税收的调控功能。结合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际税制改革潮流,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制度;经验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F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8)10―0053―0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税收制度先后经历几次大的调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要求的复合税制体系。本文在对三十年税制改革历程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三十年税制改革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评价改革得失,探讨新时期的税制改革方向和完善思路。

一、三十年税制改革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税制改革进程可划分为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的税制改革(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可分为涉外税制的建立、两步“利改税”方案的实施和1984年工商税制改革。

1.1978年至1982年的涉外税制改革。1978年至1982年是我国税制建设的恢复时期和税制改革的起步时期,从思想上、理论上为税制改革的推进做了大量突破性工作,为税制改革的推进打下理论基础。从1980年9月到1981年12月,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初期引进外资、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需要,五届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初步形成一套大体适用的涉外税收制度。

2.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方案。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将建国后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一改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了国营企业只能向国家缴纳利润、国家不能向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的禁区,成为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3.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方案实施和工商税制改革。为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国务院决定从1984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发布关于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等一系列行政法规,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此后,国务院又陆续发布关于征收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奖金税、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特别消费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筵席税等税收的法规。1991年,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将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法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至此,我国工商税制共有37个税种。这些税种按照经济性质和作用大致可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和行为税类、资源税类、特定目的税类、涉外税类、农业税类七大类。总之,这一时期全面改革了工商税制,建立了涉外税制,彻底摒弃“非税论”和“税收无用论”的观点,恢复和开征了一些新税种,使我国税制逐步转化为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的复合税制,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日益加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的要求,1994年我国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力度最强的工商税制改革。

(1)全面改革流转税。以实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2)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营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

(3)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

(4)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调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调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盐税并入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入消费税。改革后的我国税制,税种设置由原来的37个减少为23个,初步实现了税制的简化、规范和高效统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的税制改革(2001年至今)。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初步确定了市场经济下我国税收制度的基本格局,在此后的十几年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又推行以费改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增值税的转型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

1.稳步推动“费改税”改革,将一些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项目转化为税收。2000年10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自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征收车辆购置税,取消了车辆购置附加费。同时,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中央决定从2000年开始在农村开展税费改革,根据“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对农(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进行了调整,明确在五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2006年3月14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决议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

2.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结束了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对内外资分立的局面,逐步建立起一个规范、统一、公平、透明的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3.对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的改革。200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取代了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此外,修改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也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次修改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也纳

入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范围,同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提高了税额标准;2006年4月28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暂行条例》,对烟叶的收购实行20%的比例税率。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税种设置进一步减少为19个,税制更加规范和统一。

二、三十年来税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税收制度改革的推进必须有理论突破作为先导。税收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其征税依据、征税对象、征税标准、税率高低等课税要素的确定,均需要有理论作为支撑。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对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关系认知,形成了国营企业只能上缴利润、不能上缴税收的做法,也就形成了“税收无用论”的理论观点。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对国家和国营(有)企业关系认知的进一步深化,推动了税制改革的理论突破。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社会经济管理者和国有资产出资者的两种身份和两种权力,从而才有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两步“利改税”方案的实施,确定以所得税形式处理国家与国营(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使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并且统一了税法,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为多种经济主体的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创造了条件。

(二)税收制度改革中必须考虑到财政承受能力。在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税制改革必须考虑到财政可承受能力,税制改革不能带来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减少。对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加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改革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改革尚未创造出新增利益之前,改革的成本只能由财政来负担。另外,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是需要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因。无论从改革,还是从发展、稳定的角度看,税制改革不能弱化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三)税收制度改革必须走渐进式道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吸引外资,我国对外资企业实行了优于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和税前扣除标准,这对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市场经济和国内投资环境的逐步完善,为使内、外资企业处于公平竞争的同一起跑线上,推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成为必然。同时,为减少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对吸引外资的负面影响,在税制改革过程中也坚持了渐进式改革原则,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给予五年的缓冲期。

(四)税收制度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协调推进。税制改革必须以政府和国有企业关系的变革为前提,政府和国有企业关系定位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税收在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时的形式。同时,税制改革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基础,正是1994年税制改革初步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复合税制体系后,才有了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税种收入的规范化划分。

(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充分发挥税收调控经济的杠杆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指令性计划对经济的干预,这就要求强化税收调控经济的杠杆作用。通过优惠税率、税收减免、税前扣除等税收优惠来贯彻政府的调控意图,根据客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国际税制改革的潮流,适时调整我国的税种结构,开征新的税种或取消不合时宜的税种,优化税制结构,强化税收对经济运行的间接调控功能。

三、税收制度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的法治化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为防止政府公权对私人产权的肆意侵犯,民主国家一般均确立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即“有税必须立法,未经立法不得征税”的原则,并且这一原则大都写入了宪法。而我国宪法中关于税收的条款仅为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找不到关于纳税人权利的相关规定。从理论上讲,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要求税收要素和税收程序法的基本方面,均由立法机关立法,税收征管程序中的具体问题由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法规来规范。从我国目前各税种的法律层次来看,大多数是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立法层次较低。

(二)税收调控经济的功能还比较弱。我国现行税制体系格局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确立起来的,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而税收在发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收入分配、促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调控经济过热或过冷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的主体税种增值税仍为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税收在引导企业技术升级、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方面仍有缺陷。

四、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税制改革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就必须贯彻“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原则,建立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制度,构建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及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使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制度。

(二)税制改革与法治化建设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立足点,要求有健全的税法体系: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并接受行政司法机关和社会监督,纳税人能够依法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税法面前人人平等。因此,税制改革必须坚持法治化原则,纳税人、税收行政机关都要服从于法,法外无税。推进税法体系建设,积极参与税制改革、税收立法调研,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三)逐步推进主体税种和地方税体系建设的改革。继续推进增值税转型,力争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在转型的同时,要推进增值税的“扩容”,即把有条件实施增值税的营业税税目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稳步推进营业税改革,适度调整部分营业税税目的税率和计税依据,消除重复征税的问题。全面贯彻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全面总结开展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工作经验,继续研究完善物业税改革方案及其配套措施。以开征物业税等为契机,研究构建持续稳定增长的地方税体系,以使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力事权相一56一统一,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更好地配合并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四)强化税收调控功能,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制体系。第一,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税收制度体系。一方面完善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应用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加大对高科技产业、涉农产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税收支持力度,建立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鼓励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第二,建立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制度体系。继续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推进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同时继续完善消费税制度,加大对高消费行为的税收调节力度;针对收入存量,则要完善财产税制,加大对个人存量财富的调节力度。积极鼓励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对“第三次分配”的税收引导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第三,建立促进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在所得税、流转税的改革方面,进一步突出对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引导,形成全方位、多环节促进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税制体系。第四,建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在继续完善促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税收政策及继续深入推进区域性优惠政策向产业性优惠政策转移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完善相应的区域性税收政策。区域协调发展还要求我们完善增值税、所得税等一些主要税种的收入归属机制,妥善处理区域间税收分配关系,保障区域间合理的财政利益。

影视动画改革开放三十年变迁与探析 篇5

推选条件

一、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饭店(餐饮)业功勋企业

1、企业必须具备有效的独立法人执业资格,《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证照齐全,环保、消防等各项要求达标合格。

2、在改革开放中,积极实现体制、机制、业态、管理、服务等不同层面变革,成为行业改革开放、提升竞争力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并做出历史性贡献。

3、具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企业领导者能力突出,具有优秀的管理人才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拥有国家级技术人才不少于5名,拥有经国家标准考核认定的职业经理人等管理人才。

4、企业在做强做大做长中业绩显著。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中华老字号、中国餐饮名店等称号的企业;或企业创办20年以上且经营业绩显著;或企业经营总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或直营连锁店数量达到5家以上,已经开始跨省或跨国连锁发展;或企业近三年每年营业额在1.5亿元、利税在2000万元以上。具有较强的成长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企业品牌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和公认度。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社会知名度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投诉率低。

6、具备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管理、服务、菜系、品牌、制度、文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显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餐饮企业拥有中国烹饪大师、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菜名点10道以上和实用价值的创新菜品10道以上,为建立创新型行业作出突出贡献。

7、注重以人为本和诚信体系建设。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诚信经营、扩大内需、丰富人民物质生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8、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显著贡献。吸纳就业人数累计1000人以上或为社会安置下岗再就业人员300人以上;企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我国社会公益事业曾做出突出贡献并多次得到省市级以上有关部门的奖励。

9、企业在绿色环保、能源节约、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成绩卓著,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二、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饭店(餐饮)业功勋人物。

(一)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

1、在全国饭店与餐饮行业具有崇高威望的饭店或餐饮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2、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与社会责任感,为推动全国饭店与餐饮业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

3、具有丰富的饭店或餐饮管理经验和现代经营理念,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大胆探索,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好评,经营管理的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在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方面业绩突出,对企业做出过突出贡献。所在企业品牌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获得按国家标准考核认定的高级职业经理人资格或获得过省(市)级以上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

6、本人清正廉洁、作风正派,所在企业诚信经营、照章纳税、遵纪守法。

7、所在企业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中华老字号、中国餐饮名店等称号的企业;或企业创办20年以上且经营业绩显著;或企业经营总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或直营连锁店数量达到5家以上,已经开始跨省或跨国连锁发展;或企业近三年每年营业额在1.5亿元、利税在2000万元以上。具有较强的成长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8、所在企业在食品安全、能源节约、绿色环保等方面成绩优异,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9、社会责任感很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并受到有关部门奖励。

10、所在企业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关爱员工、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成绩突出。(二)中国烹饪大师

1、在一线从事本专业的现职中国烹饪大师。技艺精湛,掌握各大主要菜系的风格、特点和代表菜点的特色。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很强,为全国餐饮界所公认。

2、热爱餐饮事业和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在全国餐饮界有较高的威望,在某一菜系中德高望重。

3、具有丰富的现代厨政管理经验,有很高的烹饪理论水平,有以人为本的节能环保安全管理经验,有丰富的饮食健康知识,出版过烹饪专著,对某一菜系有突出贡献,在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和培养技术人才等方面成绩卓著。

4、在全国或国际餐饮技能竞赛活动中,成绩优异,荣获过金牌,或自己的徒弟在全国中得过金牌,或在全国餐饮业技术交流竞赛活动中担任过两次以上评委。

5、具有很强的餐饮创新能力,有社会公认的或权威机构认可的经市场考验的特色菜点不少于十种。

6、对中国餐饮名店以及本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

7、具有指导和培养烹饪名师的知识和技术能力。热心带徒传艺,提携后辈,培养人才,造就了有成就、有影响的烹调、面点高级技师或技师五名以上。(三)中国饭店业服务大师

1、在一线从事本专业的现职中国饭店业服务大师,服务经验丰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在全国饭店与餐饮业有很高的知名度,在省、市行业中有很高的威望。

2、在全国饭店与餐饮行业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过金牌或受过省(市)级以上奖励或获得饭店与餐饮业的国家级评委资格,或取得本专业高级技师资格。

3、具有以人为本的节能环保安全健康知识、服务质量管理知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外语服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熟悉国际饭店业服务礼仪及服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修养。

从事餐饮服务的人员具有很高的饮食文化知识、食品营养知识、食品卫生知识、餐饮设备保管知识,具有餐饮菜肴营销艺术和餐饮宴会布置与设计的能力。

从事前厅服务的人员具备很高的安全防范知识、电脑使用知识、计量知识、前厅设备管理知识,能运用电脑管理技术进行客房预定工作。

从事客房服务的人员要具有很高的清洁设备知识、计量知识、清洁用化学剂知识,能够掌握客房装饰布置知识,并对客房布置进行合理设计,能熟悉掌握客房家具用品的使用和保养。

4、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精通现代服务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善于处理服务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善于协调与宾客的关系,掌握主要客源地的风土人情习俗和宗教知识及国内外旅游地理知识。

5、具有很高的公关与营销水平,具有丰富的市场开发和销售工作经验,同主要客户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能够受到客户的信任和赞扬。

6、能够制定高质量有特色的服务管理标准和优秀的饭店服务规范,具有丰富的服务质量管理经验,或在专业刊物发表过有关服务方面的文章(不少于5篇)。

7、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和培养高级服务人员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掌握服务培训技能,热心带徒传艺,培养人才,造就了全国或当地知名企业中高级服务管理人员五名以上。

8、对企业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三、全国饭店与餐饮业终身成就奖。

服务于我国饭店与餐饮业满50周年以上,同时具备第二项“全国饭店与餐饮业改革开放30周年功勋人物”的条件的管理、技术人员。

四、中国饭店与餐饮业改革开放30周年突出贡献奖。

1、服务于我国饭店与餐饮业满30周年以上;或在某一领域开风气之先的功勋人物;或在饭店与餐饮业改革开放某一历史阶段推进某项改革的代表性人物。

2、克服重重困难成长壮大的民营饭店与餐饮业企业,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杰出代表。

3、在公司治理、发展战略、效益提升、品牌经营、节能环保、安全管理、饮食健康等方面对社会、国家、行业做出突出贡献,产生巨大影响。

4、在改革开放历程中,为促进饭店与餐饮业行业或企业改革开放、和谐社会、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五、中国饭店(餐饮)业优秀行业组织

1、在饭店与餐饮业的科学发展中,引领行业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努力学习借鉴国内外行业组织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推动行业做强做大并做出积极贡献,在全国饭店与餐饮业行业组织中起到排头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2、在为政府和会员企业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中,甘当桥梁与纽带,做好政府的助手,协助政府研究行业政策、制定行业规划、起草行业标准、发布市场信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会员或企业发展提供的服务业绩显著,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引导者。

3、在推动企业体制、机制、业态、管理、技术、品牌创新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4、在饭店与餐饮业改革开放30年中,成为行业节能环保、安全管理、和谐社会建设成绩卓著的行业组织。

5、在自身成长中,从体制、机制、文化等不同层面大胆变革,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成为行业组织的杰出代表。

七、中国饭店(餐饮)业优秀青年明星

(一)优秀青年厨师新锐人物

1、年龄在45岁以下,在本行业累计工作15年以上。

2、热爱餐饮事业和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及同等资格的,或在某一菜系中有较高技术造诣。

4、具有较高文化程度,有以人为本的节能环保安全管理知识和饮食健康知识,出版过烹饪专著或发表过有关烹饪方面的理论性文章或对某一品牌店有突出贡献。

5、在全国或省级以上餐饮业技术交流竞赛活动中获过奖励,或在全国性餐饮业技术竞赛活动中担任过评委。

6、具有较高技术创新能力,有社会公认的或权威机构认可的经市场考验的特色菜点不少于五种。

7、有较丰富的厨政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知识,为所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

8、具有指导和培养烹饪技工的知识和能力。热心带徒传艺,培养人才,在当地市场上形成影响力。

(二)优秀青年服务明星

1、年龄在35岁以下,在本行业累计工作5年以上。

2、热爱服务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本地或在全国饭店与餐饮行业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过优异成绩,或取得本专业技师资格。

3、对企业的品牌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在当地服务领域有很高的知名度。

4、熟悉国际饭店业服务规范和礼仪知识,具有以人为本的节能环保安全健康知识。

5、掌握饭店管理基本知识,服务质量管理知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设备设施保养育管理知识,外语服务知识。

6、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现代服务技术,服务应变能力强,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优秀青年技术能手

1、年龄在35岁以下,在本行业累计工作5年以上。

2、在一线生产岗位工作,敬业爱岗,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3、在本专业中某一方面技能出众,或具独创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已获得省市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或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及同等资格的。

5、熟练掌握某种民间传统工艺绝技绝活,热心传授技能做出突出贡献,并为社会所公认。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探析 篇6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原因、经验, 概括地说就两个字:“用”和“控”。

1、“用”

古贤云:“善假于物者, 能致千里, 能绝江河。”万物皆有可用之处, 关键在于怎么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关键在于党和政府合理地运“用”了以下几个物。

(1) 用“大国优势”。这里的大国优势是指我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所积聚的资源、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力。大国优势主要表现为几方面。一是劳动力、土地、环境资源丰富, 市场容量巨大, 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本土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二是作为具备大陆型经济特性的大国, 经济的自身互补性和自我调节能力都较强, 有利于矛盾的自我消化和坚持独立自主。三是勤俭与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沉淀, 勤俭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储蓄率的提高,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投资资金来源;而自强不息的儒家文化的传承使中华儿女奋勇争先, 在科技、经济、文化领域不断创新, 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用“后发优势”。一方面, 有选择地学习利用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框架中的有利因素, 如外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成熟制度机制等, 降低探索成本。另一方面, 不断总结吸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教训, 避免重蹈覆辙。如苏东模式的失败、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华盛顿共识的苦果、东亚金融危机等都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

(3) 用“众智”。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不仅有效解决了十几亿人的粮食安全问题, 还为国家以及世界稳定做了巨大贡献, 保证了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和市场等基础性支持。利用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丰富市场、扩大就业、提高财政收入、为国企改革提供优良体制、环境等;利用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鼓励知识分子不断为经济发展献言献计;利用有效的政治治理模式激励地方政府官员大力发展经济。

(4) 用“理论、制度和机制创新”。解放思想,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保证了理论的与时俱进, 保证了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保证了改革开放的主线和发展的主题。通过所有制结构创新、经济运行机制创新和分配机制创新, 不断完善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 并大大提高各市场主体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2、“控”

这三十年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说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睿智。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对经济发展的各时期的各方面都进行了适宜的掌控, 并取得显著成果。

(1) 控“要素数量、流动与整合”。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过度膨胀, 有利于资本深化以及提高家庭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入, 部分承担了政府在公共教育方面的费用支出。户籍制度控制农村劳动力转移, 有利于防止资金流入低效部门, 保证资金在城市高效部门间的循环。高预期收益, 将最优秀的精英吸收到公务员队伍中, 保证政府的核心凝聚力以及政策的科学性。价格、利率、税收等政策扶持, 鼓励资金、技术、人才向国家战略目标地区倾斜, 有利于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 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等。

(2) 控“国内稳定”。稳定的国内环境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前提条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军队绝对领导等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3) 控“改革顺序与速度”。改革的顺序基本上是由易到难, 如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 先进行体制外改革后进行体制内改革等。改革的速度基本上是渐进式的, 先试验再推广, 由点及线到面, 有效保证了政策的可逆性以及政府对改革预期的掌控。

(4) 控“党自身建设”。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共产党自身建设至关重要, 这直接决定了改革的成败。然而, 我们党通过政治的组织、政治的方法、政治的智慧、政治的行为习惯以及学习的能力等保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有效地领导和保证改革的顺利开展与不断深入。

二、今天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

近期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除了国企改革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贫富差距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等,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某些可用和可控因素不断发生变化

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 先前丰富的而今可能短缺, 先前宽松的而今可能紧张, 先前确定的而今可能存在风险。如随着“民工荒”的出现和诸多自然灾害的频发“人口红利”和“环境红利”的趋弱;伴随我国产业技术升级和发达国家对核心技术的垄断, 我国可用国外技术的边际效益不断降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和国情的不断变化, 可借鉴的国外经验和教训越来越少, 可能增加发展中的不确定性等等。

2、部分地方政府执行力不强

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受地方保护主义以及GDP崇拜的影响, 很多地方政府对上级政策阳奉阴违, 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从而很多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到了基层的实施阶段就变形。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很多地方大搞政绩工程, 劳民伤财, 完全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政策核心思想。更有甚者, 贪污腐败, 很多惠民资金被层层截留, 到民众手中已经是所剩无几。这不仅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而且损害了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3、西方文化的侵蚀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 发达国家生产的商品似洪水般涌进, 并以其高科技、高质量和品牌优势不断冲击国人抵抗诱惑的能力。同时, 附着在其中的西方文化也大肆侵入。混杂其中的奢侈消费、攀比消费、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消极思想不断冲击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很多优良传统在与之交锋中节节败退, 逐渐丧失在部分国人中的精神高地。

4、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不论是一直以来的“台湾问题”、“中国威胁论”, 还是西方领导人接见达赖喇嘛及干涉奥运圣火传递都表明西方国家始终把中国当作现实的或潜在的有力竞争者, 他们不愿看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崛起, 而是想办法阻挠或横加干涉。同时, 随着石油需求增加, 西方各国对战略资源的争夺战也愈演愈烈, 中国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另外, 以廉价劳动为主要优势之一的中国加剧了穷国之间在全球市场中的零和博弈, 甚至引起与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等方面的直接竞争, 并以劳工权利为旗帜置中国于劣势。

三、明天针对相关问题的举措

针对以上问题, 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具体的说就是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除此之外, 还应包括以下几点。

1、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关键位置

现今的巨大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因此, 要保证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必须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关键位置。只有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党才能在可用和可控要素发生变化中, 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风险、因势利导保障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政府官员执行力建设

有选择、分步骤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大力惩治腐败, 提升政府形象及公信力;加强官员自身素质建设, 完善公务员招考制度。中央政府制定出某些重大的政策后, 必须常抓不懈并由专职部门监督实施, 狠抓地方基层政府对政策的执行并及时进行监察反馈, 不能虎头蛇尾, 保证政策的一致性和实效性;加强群众组织及正常宣泄渠道建设, 信赖群众、依赖群众监督各项政策的执行;发挥媒体在宣传、监督等方面的天然优势。

3、大力探索传统文化及共产主义信仰的发展之路

要使传统文化及共产主义信仰得以传承和发展, 必须真正显示出它们的优越性, 从而增强它们的吸引力。继续深化改革保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的成果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构建“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 是显示传统文化及共产主义信仰优越性, 增强吸引力的不二法门。只有国富民强, 人民群众才会真正地去坚持、传承和发展。同时, 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教育以及建立完善有效的道德奖惩机制也是保证传统文化及共产主义信仰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4、与周边及其他国家分享利益, 走共赢之路

中国持续三十年的经济增长是与周边以及整个国际大环境的稳定分不开的。尽管国际竞争不断加剧, 国家间的矛盾摩擦不断增多, 但合作与共赢才是大方向, 才是长远之计。因此,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国际影响等综合国力的提升, 应根据本国国情适当承担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 并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分享。同时, 我国仍然面临诸多国际及国内问题, 有必要继续实行“冷静观察, 站稳脚跟, 沉着应付, 韬光养晦, 善于守拙, 绝不当头, 有所作为”的二十四字真言, 不断向先进国家和地区有选择地学习、借鉴、“搭车”, 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和共同利益, 提升软实力, 注意自我克制, 避免盲目扩展和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正面摩擦,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 逐步实现国家民族的真正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剑荆:“北京共识”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4 (5) .

[2]余东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与经济转型[J].山东社会科学, 2007 (11) .

[3]庄俊举: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 (5) .

[4]曾光、詹绚伟:“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J].改革, 2005 (2) .

[5]田春生:“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初探[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2) .

上一篇:关于申报2012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的通知下一篇:技术支持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