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学社评价制度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文学社评价制度(推荐9篇)

小学文学社评价制度 篇1

一:文学社宗旨

文学之路从此处起步,激扬文字欲百家争鸣。二:文学社精神

自我奋斗,自主创新,坚信努力就是一切,奋斗就是拥有,努力奋斗,拥有一切;开拓创新建设美好未来。三:人员的组成 社长: 副社长: 宣传员: 四:人员管理制度

(一)招收新社员

单独招收:文学社各部门,就负责人而言,各部门自主独立运转,各部门添加新成员,可由以前的新社员引见,也可由负责人推荐,录取决定由负责人决定,只要将结果汇报即可,至于最终的聘用,考察两个星期后在做决定。必须交上有班主任的签名自荐书,另加作文两篇,在考察期间必须准时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统一招收;至于大型的招收人员(非负责人)由全社人员共同讨论决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注释:报到的新社员必须在考勤人员出登记,备案。

(二)人员的考勤

考勤的对象:凡是在考勤人员出登记的社员

1、活动时间:每周星期二下午4:30

活动地点:文学活动室

每次到会人员首先到考勤人员出签到,凡没有签到的社员就默认未到,如有事假、病假必须向考勤人说明情况,不名情况者视为旷会,累积三次不到者即视为自动退出文学社。

2、编辑会议(每两周一次,时间地点是时而定)

针对编辑和负责人而言,必须到会,有事假、病假的必须到考勤人员处说明情况,有连续两次不到者,将取消其负责人或编辑职务。

3、凡加入的社员都有80分的基础分,对于低于60分的社员,文学社将劝其退会。在学期末分值高的将给予奖励。

备注:考勤分数登记规则

1、凡文学社社员每投一稿,获积分1分,入选稿件获积分2分。

2、凡文学社成员缺勤一次扣3分。

凡文学社编辑以及负责人缺勤依次扣2分(编辑会议)

3、平时表现,视具体而定。

(三)人员职责(1)社长职责

1、召集和主持执行机构会议。

2、起草工作计划,审核其他委员的计划。

3、主持文学社的各项工作,并对文学社负责。

4、代表本团体签署有关重要文件。(2)副社长一职责

1、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2、主持组织活动开展。

3、协助社长做好文学社的各项工作,社长不在时,代社长行使职权,并对文学社负责。

4、负责每期文学交流会,分配人员,执行活动流程。

5、征订有关文学资料。

6、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会员工作笔记记录情况,随时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并给予指导。

7、完成社长交办的各项任务。(3)宣传员职责

1、组织社内外的宣传活动,培养会员口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

2、完成文学社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4)联络员职责:

1、做好校内各种文学活动的召集及会议通知的派发工作。

2、全权负责活动场地的借用及所有联系工作。

3、做好报刊、稿件寄发的登记及稿件采用的登记工作(与资料部一同完成)。

4、负责各项活动及会议的考勤工作。备注:下设资料保存组

1、建立文学社办公室资料使用守则。(资料包括各种档案及图书)

2、建立文学社办公室设备借用制度。

3、整理档案资料并制定相应的表格。

4、编制社员稿件上交、录用情况登记表。

5、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6、负责管理投稿箱。(5)编辑组职责

1、主要负责稿件的审核工作,培养会员写作思路的发散,增强会员写作愿望、提升会员写作水平。

2、每逢节假日,要求全体会员带动广大同学写稿,评出优秀稿件向上推荐或出海报展览。

五、文学社的投稿规则

同学以及老师,有写作方面兴趣,有意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展示自己才华者,均可投稿,内容、题材不定,题目可按所给题目写作,也可自拟。字数在 600-800字最宜。凡所投稿件,可署真实姓名,也可使用笔名(但务必留下联系方式或者电子信箱)。

六、文学社稿件的审理

稿件的收取:

1、每楼层负责人将在周五晚自习到各班手取稿件。

2、零碎的稿件也可随时交到楼层负责人或联络员处。

小学文学社评价制度 篇2

一、评价目标的具体性

1. 知识目标要有能级对应。

知识因素包括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在正常情况下, 学生的知识水平应是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他们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结果。因此, 学生掌握的完整而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 是衡量其语文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不同学段的知识达标情况, 应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中字、词、句、篇的要求来考查学生, 切不可急功近利, 盲目地提高要求。

2. 能力考查要有的放矢。

打好基础, 培养能力, 这是小学语文学习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般来说, 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掌握得越好, 其语文能力的发展也就越快, 两者是互为条件的, 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 而语文能力又是获取新的语文知识的条件, 要重视能力因素, 从识字、写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具体评价。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要贯穿始终。

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评价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诸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欲望、学习习惯等, 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学生持续发展的学习和一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建立各个学段学生学业评价的完整的目标体系, 既要包含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目标, 更要着力构建好每一学期、每一学年和整个小学阶段的目标, 全面反映小学阶段各个时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要求, 使之成为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能力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完备的整体系统。

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1. 课堂学习的评价注重过程与方法。

课堂提问中要注意对问题难易的评价, 这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一种考查方法。老师根据课堂内容拟定问题, 向全班学生提出, 指名一位学生回答, 然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提问要注意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和一定的难易程度, 如《金色的鱼钩》第二自然段, 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 可以提几种不同程度的问题, 比较容易的是“老班长的外貌是怎样的?”较难的如“老班长的外貌为什么会这样?”更难的是“从老班长的外貌, 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说明理由。”这样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深入钻研课文的兴趣, 并能较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质疑问难中要注意对思维深度的评价。课堂学习的评价, 不仅可以师问生答,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品评词语的妙用, 自主地发现、探究、创造。

如学习《观潮》, 学生读了课文后, 一下子提出了许多问题, 比如:为什么同样是潮, 一会儿是白色城墙, 一会儿又是千万匹白色战马?“千万匹”、“千万辆”这些数量词去掉行吗?只有具备一定语感的学生才会提出如此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大小也是评价其语文能力高低的一个方面。角色转换中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我们欣喜地看到, 在不少课堂上, 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规定是有变通性的。课堂教学目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 有时学生甚至可以成为学习的“将军”, 他们可以占有“三尺讲台”, 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班上的学生特别愿意学古诗, 因为每遇学古诗, 笔者就开始设擂台, 让学生争做擂主, 当小教师完成古诗教学。一旦打擂成功, 学生便兴致勃勃地一头扎进图书馆或是回家上网浏览, 搜集整理材料。正式上课时, 只见小老师们捧着厚厚一摞书站在讲台前, 一本正经地教朗读, 教字词, 进行佳句赏析。有的同学还由此上了瘾, 竟要求老师让他们尝试其他类型课文的教学。为了做好小老师, 学生要努力地钻研资料, 认真细致地去预习。所以说, 师生角色的转换,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作业检查的评价注重思维的开放性。

作业检查是平时考查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书面的反馈信息, 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 培养他们的学习责任感, 也能借此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作业的形式可以变化多端, 如果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差异布置作业, 则能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如教学《鲸》一课, 考虑到课文的知识性趣味性较强, 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学完课文, 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 想做什么作业, 就做什么作业。结果令人欣喜:有的查资料, 探索了鲸的许多其他奥妙;有的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学写了一段话;有的背诵了课文的片段;有的用画笔画了鲸睡觉图;还有的根据文中提供的知识写了篇关于鲸的童话, 真是别出心裁。这样的作业评价形式, 学生很欢迎, 而且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体现了创新意识。

3. 日常观察的评价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教师在课内外, 都要仔细地观察学生的各种活动。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 肯动脑筋, 课外是否广泛阅读课外书, 能否积极地参加各种语文活动, 如成语接龙, 即兴演说, 演课本剧, 每周一次的“新闻发布会”, 编写队报等等, 平时能否主动纠正广告、牌匾、电视等出现的错别字, 纠正同学交往中的语病等。

4. 学习测试的评价注重口试与笔试相结合。

长期以来, 在语文教学思想上对听话的重要性缺少足够的认识, 重视书面语言的读写却忽略了口头语言的听说。语文考试只有书面语言的考试是不完整的, 口试、笔试相结合, 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全面的听说读写能力。一般来说, 口试主要包括听、说、读的考查, 如听的考查包括听写、听述、听说、听答、听辩等;说的考查, 包括口头造句, 看图说话, 讲故事, 现场口答, 演课本剧等;读的考查包括熟读、诵读和朗读, 注意速度, 注意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体验和欣赏程度。教师可根据年级的要求, 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听力测试。

小学文学社评价制度 篇3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育 价值 作用

1.引言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要求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内容简单,充满趣味和故事性。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接受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生属于同一人群,儿童文学中所包含的情感態度、价值观与语文教育的目的也是一致的。儿童文学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否得到提高,关键在于儿童文学学习效果的强弱。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2.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现状

2.1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的关系

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当程度上来自文学的熏陶。儿童文学的语言浅近生动、主题单一明朗、富于故事性和趣味性、教育性深受儿童欢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同时积累了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也是语文学习的要求:语文课程为儿童文学提供了平台,除了作为课外读物外,也变成了主修课程,学生接触文学作品的机会增多了,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2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虽然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存在很多问题。从教师方面来看,一方面,成年人对儿童文学内涵的理解很深奥,另一方面,教师的资质良莠不齐,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解读存在一定的误区,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很好地应用和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不能合理地把儿童文学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一些家长认为儿童文学是对语文学习有益的拓展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儿童文学会分散学生用在语文学习的时间,而且教育性不强,对学生没有多大帮助。虽然教学改革已经把儿童文学引入小学语文,但是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和价值

3.1儿童文学是语文课程开展源泉

儿童文学是一门关于语言的艺术,是儿童在精神生命中最早接触的文字,有利于培养语文素养、语言感悟能力。因此,首先,要想将小学语文建设成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利用儿童文学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其次,儿童文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是语文课程需要的教学资源;最后,儿童文学传播真、善、美,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三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发和利用儿童文学资源是强化语文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

3.2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表现在方方面面,儿童文学是贴近小学生思维的文字模式,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儿童文学,体验儿童所处的思维环境,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心理、性格、兴趣爱好等许多特质,根据这些特质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小学语文的教学与儿童文学相辅相成,教师研究儿童文学并把它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获得儿童的肯定,增加对教师的喜爱,拉近彼此的关系,做到因材施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文学对教师的影响除了教学方面外,还可以让教师保持童心,发现世界美好的一面,把自己融入到儿童中,彼此更加融洽。

儿童文学对儿童而言更有意义,儿童文学语言简洁,图画鲜明,视觉感受性强,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逻辑性、形象性,可以提高儿童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儿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从中可以领悟人生,了解社会,其中关于美好事物的歌颂可以促使学生向优秀的人学习,培养儿童积极、阳光、乐观的性格,净化心灵。还有很多教育功能,文字和图画的搭配帮助儿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在阅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

儿童文学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出自儿童文学。这些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完成作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儿童文学在课外延伸阅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电影、电视对儿童的影响,开阔学生视野,拓宽文化知识面。

4.结语

儿童文学作为最贴近儿童思维、想象和理解能力的文字形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对教师的指导作用,对教材的完善作用,对小学生的教育作用,其价值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朱晓利.多一份自由,多一种想象——浅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青年文学家,2011,24.

XX小学学生评价制度 篇4

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评价的依据,是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制定学校学生评价制度如下:

一、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发展性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纵横比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运用。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可以确定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或他在集体中的位置,而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比较,对表现较差学生的进步行为的肯定或表现相对较好方面的认同,从而激发较差学生的上进心,也会发现学习较好学生相对弱的方面或退步的表现,从而促使较好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获得发展。

二、、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百分制、等级制和评语评价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充分体现各类评定方式科学性和互补性。语文、数学、音乐等科目学习情况记录栏目中,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采用百分制或等第制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它方面则采用的是等级制评价,一般用优、良、及格、不及格或A、B、C、D等表示;而在兴趣爱好的评价中,采用评语式评价,教师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或指出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说,这三种评价都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有效方式。

三、注重定性评价理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篇5

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决定》精神为指南,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教育方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导向功能,通过评价来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也是整体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估,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和谐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关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同一阶段层面,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评估要注意这些发展变化。评估目标在保持基础性、稳定性的同时,要体现素质发展的阶段性、梯度性、独特性,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对的鼓励性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多元性原则:多元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应该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定量评价,更注重定性评价;既有课内评价,又有课外评价。有教师、家长、学生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4、过程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坚持周评、月评、学期总评的连续评价方法,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

5、科学性原则:建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严格评价程序,开发简便易行的评价工具,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素质。

6民主性原则 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开展有效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要及时沟通,增进了解,努力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评价内容及依据

1、主要内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主要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见表一。

2、信息来源: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于学校每学年对学生发展状况详实的记录与评价。包括日常表现、关键性材料、学生特长表现记录等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评价时,所依据的材料必须客观、原始、真实,能充分证实该学生在评价项目中所达到的程度与发展的状况。

3、关键材料:能够表明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材料,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表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主要包括:①关键考试的成绩:一般指期末考试或统考成绩,能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②关键的表现性作业:指学生在真实背景下所完成的任务,如探究报告、小论文写作、网页制作、实验操作、小科技发明等,主要表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③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 区服务):主要体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以及为他人、为社区服务的精神品质,包括学生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活动成果、学生的感悟反思等;④ 特长与获奖情况:包括学生在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和组织的各类比赛中获得的奖励或能够证明自己特长与潜能的资料; ⑤自我描述:即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包括个性描述、学习反思、感悟以及发展计划等;⑥他人的评语:指对学生有重要影响或对学生非常了解的人给学生的评价。

4、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和学生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实证性材料和数据为依据,要在充分参考学生成长记录和关键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作到客观公正,避免以偏概全。

四、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1、评价时间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年进行 2 次。

2、评价方法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综合评语加等级评价的方法进行。综合评语主要对品德、情感、态度、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情况进行定性描述,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素质特长和发展潜能,评语应准确、精练。等级评价主要根据表一中一级指标的六个项目分设四个等级(A 为优秀、B 为良好、C 为合格、D 为待合格)。

3、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机构(1)成立板桥镇中心小学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2)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制定我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评定方案,认真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实施方案,确定评价程序,组织成立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监督班级评价工作,对班级 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存档,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咨询与申诉,及时解决处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问题,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并对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3)建立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工作,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小组成员为 3--5 人。所确定的评价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 1 学年,并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同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评价小组名单要在评定工作开展前两周向评定班级所在的学生公布。对于该班三分之一以上学生有异议的小组成员,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要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班级评价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班级学生评价工作、结果的形成、为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接受家长的咨询等。

(二)评价细则(1)制定出小学生综合素质三级评价指标和明确的评价程序。(2)对各项评价指标要确定明确的操作要点和各等级的评价标准。(3)对评价涉及的参考依据要拟定可操作、富有特色的积累方式(如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平时的操行、学习记录等)。(4)学校将拟定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细则报中心校审核后实施。

(三)评价实施(1)小学生综合素质等级评价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同学互评、班级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校总评等级认定等。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个方面的要求,写出不超过 200 字的描述性评语,整理并提供相关证据,作为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参考依据。家长评价:由家长根据学生的表现按本方案评价标准逐项进行综合评定。同学互评:以班级为单为,每位学生根据同学平时表现、同学本人的陈述以及所提供的材料,依据评价标准对本班每一位同学(包括自己)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确定相应等级。班级评价:在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的教师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 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等实证材料,对本班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人特长、获奖情况及成长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参考学生自评、互评与家长评价结果,依据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相应等级。对学生本人和家长的评价结果,学校及其教师可根据平时的了解对其诚信度进行确认后方可参考。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领导小组研究决定。(2)学年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认定办法:综合素质评价分为 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等。等级评价的具体办法为:每学年由学生本人、家长、同学、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对照“主要参考依据”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二级指标给出一个等级,以 A、B、C、D 呈现,将各二级指标评出的等级 A、B、C、D 分别赋值为 4、3、2、1,然后再计算出每个一级指标总分值,再还原成等级。每个一级指标或学年综合素质评价得到总分的 90%(含)以上为“A”,70%(含)---90%(不含)为“B”,60%(含)---70%(不含)为“C”,0---60%(不含)为“D”。学校总评结果可按照学生自评占 10%、家长评价占 10%、学生互评占 30%、班级评价占 50%的比例确定,总评结果由班级评价小组负责确定,并报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认定。各班级可根据学生人数控制综合评价等级:其中A等占 20%,B等占40%,C 等占35%,D等占 5%以下。各等级的比例可以在 5%的范围内调整。将学生评定为D级应非常慎重,原则上不得超过该班学生总数的 5%。其中被评为市、区级以上优秀班集体的班级,A、B 等级的比例可适当提高。被确定为 A、B 等级的学生必须在学校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公示期满没有异议,学校方可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加盖学校公章后存入学生学籍档案。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学年综合素质评价可直接为“D”: ① 严重违反校级校规或违法犯罪者;② 本学年受学校处分者;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优先考虑评定为高一 级等级: ① 获得校级以上(含校级)综合奖励者; ② 学年内获得校级以上(含校级)学科单项竞赛奖励者; ③ 被教育部门或其他团体授予某种荣誉称号者;学校建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档案,如实填写《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五、制度建设与保障措施

1、建立公示制度:示评价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的组成人员名单,以便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进行监督。评定过程要确保公平、公正、民主、透明。结果评出后,把等级评价为 A、B 级的学生名单及时在学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C、D 等级的学生,由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和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他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2、建立举报和申诉制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自公示之日起一周内,首先向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进行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解决,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无问题的要耐心给予解释说明。

3、建立诚信制度:校评价领导小组要与所有评价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评价小组组成人员签订诚信协议,建立诚信记录档案。学校要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在同学之间的互评中,做到客观公正,在自评中做到实事求是。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与学生做好评价工作,不得为学生提供虚假证明,不影响学校的评价工作。诚信记录不良的教师不能作为评价小组的成员,3 年内不能评优评先,情节严重者给予严肃处理。

4、建立评价质量监控与完善机制在评价工作中,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要对评价质量进行监控,充分了解有关信息,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对各班评价工作要及时进行抽查,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如有重大问题要重新组织评价,对 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严重影响评价工作的违纪行为,要在诚信记录中记载,并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5、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 学校要对参加评价的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深刻认识和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内容、标准、方法、程序、制度等,确保评价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要避免教师或他人对评价工作的非正常干扰,避免造成同学之间的不和睦团结,使评价变成互相之间的“挑错”和“指责”,要关注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评价可能对同伴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要加强舆论宣传,优化外部环境,争取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六、评价结果的使用

1、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一个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各方面整体状况的书面评价,因此,应作为学生表现的主要依据装入学生学籍档案并向学生家长反馈。

2、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但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评价可按学期进行。各班进行的周评比、月小结可作为学期或学年总评的依据。第一学期学生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和班级工作小组对学生做出的综合素质评价,可在学期期末向家长进行反馈。

安福完小

小学班级(班主任)管理评价制度 篇6

第一部分 班主任岗位职责 第二部分 班主任工作评价制度 第三部分 班级管理评价量化方案-------第一部分 班主任岗位职责

班主任受学校委托,全面负责和管理班集体,是该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枢纽。其岗位职责是:

1、热爱班主任工作,热爱全体学生,认真执行《班主任工作要求》,全面关心学生成长。

2、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与班级实际,制订好班级工作计划,做好班级工作总结,有计划地进行班队活动和晨间谈话,多种形式上好班队课,并及时作好相关记录。

3、负责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

4、应经常了解及时掌握本班学生的品德状况,熟悉并热爱每个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身体状况等,针对不同对象,制定适当教育对策,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加强对后进学生的转化辅导工作,坚持因人而异,耐心说服,不得采用粗暴、压服的方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加强生活管理,与有关教师密切配合,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注意保护学生视力,搞好清洁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学生的安全,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在劳动、文体活动和集体活动中发生不安全事故。

6、经常与科任教师联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协助各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学好各门功课。了解学生课内外情况,防止学生负担过重。

7、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积极形成班级特色,努力争创“特色班级”。

8、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等联系,研究学生的思想行为及教育学生的方法,互相配合,教好学生。开好每一次的家长会,与存在问题的学生家长沟通到位。

9、做好班级的组织工作,培养好班队干部,指导学生开展好班队活动,指导学生做好值日工作,搞好教室、包干场地、学生个人的清洁卫生工作。

10、做好本班学生的成绩、品德、操行评定工作;评选“三好学生”和学生评价工作,处理好本班学生的奖惩和学生的病事假问题,管好本班学生的档案资料。

11、管理好班级设备物品,教育学生爱护公物。

12、对学生全面负责,并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13、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第二部分 班主任工作评价制度

为了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增强班主任工作的力度,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的管理,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班主任自身建设

1、出勤

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休闲时段的日常管理和突发事件的汇报、处理工作。

2、班主任工作

每周举行一次班会,总结、布置班内工作,解决问题,并有会议记录等资料。

(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方面 班主任有责任义务维持、管理好班级。对班级的常规检查记入班主任量化得分。

1、常规管理

各班主任要将德育工作融入常规管理中。详情如下:  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学期结束前一周交班主任工作总结。平时能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临时性任务并及时上报相关材料。

 能及时恰当处理好偶发事件,积极支持配合学校处理好偶发事件。

 对问题学生、学困生教育有具体安排,教育方法得当,效果显著,或无后进学生。

 班、队组织健全,学生干部职责明确。

 能经常与家长联系密切,方法对头,效果显著,获家长好评。

 班级学生在一月内出勤率达95%以上。

 集会、升旗、活动队伍整齐,服装干净,按时到场,人数齐全,纪律始终良好。

 教育学生遵纪守规,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搞好各项活动。

2、安全责任事故

 凡偶发事件,造成意外事故或影响较大的,有关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必须在当天报告学校领导。隐瞒不报,使事故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造成后果的,学校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 班主任要经常检查本班学生是否把刀具、弹弓、玩具枪和其他器械带入校园,发现后对班级量化考核10分;若因教育不严、检查不力并造成安全事故的,要追究班主任的责任。

 班主任体罚、变相体罚等人为造成的教育责任事故,追究当事人责任。

 学生在做不正当游戏或追逐打闹或爬高,由于班级教育不力,出现意外事故的,追究班主任的责任。

 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若教育不力,造成学生敲诈勒索、偷窃、打架斗殴、勾结社会上不法小青年等,导致意外事故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 在集体活动中,由于班主任未在场,学生出现偶发事故,要追究班主任的责任。

 教育设施一旦出现危险状态,班主任要及时报告,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否则所造成的事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 班主任每天下班时检查门、窗、锁的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若因疏忽造成的责任事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到校情况(含双休日、节假日)及在校表现,应及时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若因班主任工作不到位,造成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误解,要追究班主任责任。

第三部分 班级管理评价量化方案

一、常规管理(60分)

分为纪律(30分),卫生(20分),班级文化(10分)。

1、纪律(30分)

①、两到校(4分):学生预备铃前到校,积极投入学习状态,教室内井然有序,一天两查(预备铃后)。

②、升旗(5分):每周一班主任及学生7点30准时到校,7点35分组织参加升旗仪式,严格管理学生,班级秩序井然。考核参照附件《实验小学文明集会评分标准》。

③、两操(8分):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按时参与眼保健操、课间操,严格管理学生,班级队伍整齐,学生动作规范,集合整队有秩序。考核参照附件《实验小学文明集会评分标准》。

④、两放学(4分):各班体育委员必须组织学生整队放学,值班领导和纪律督察队检查,秩序良好的一次记0.1分,一月40次记4分。(纪律由少先队纪律督察队执行,每天检查打分,每周汇总公布)考核参照附件《实验小学文明集会评分标准》。

⑤、教学秩序及空堂现象(9分):值班人员不定时检查各班课堂纪律,上课期间课堂纪律保持良好,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的每人次减0.1分。课间活动有序,发挥班干部作用开展有意义活动,杜绝楼内吵闹,影响教学楼(教室)安静,发现1人次扣0.2分,无故空堂扣2分(特殊情况除外)。

⑥、提升校园整体形象,展现实验学生风采,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佩戴红领巾。除特殊情况经班主任同意并加以说明外,发现未按规定一人次扣0.1分。

⑦、执勤人员发现打架斗殴现象扣该班2分,班级内轻微矛盾班主任立即解决的不扣分。

⑧、发生破坏公物及他人财物者,发现一人次扣除班级量化3-5分,情节严重者请家长并追究其相应责任。

2、卫生(20分)①、教室(12分)

 室内打扫干净、整洁;室内保持无杂物、纸片,教室四角经常清扫,墙上及屋顶无蜘蛛网(2分) 室内每天按时打扫(2分)

 一体机等教学仪器设备、窗擦干净,保持无污(3分) 室内桌椅、文具摆放整齐(1分) 扫帚、拖把摆放到位,整齐(1分) 学生个人卫生及坐姿良好(3分)②、卫生区(8分) 按时打扫(2分) 卫生区保持干净(3分)

 4至6年级自行车摆放整齐(1分) 班级外楼道卫生整洁(2分)

3、班级文化(10分)

班级文化建设参照附件《实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评分细则》考核。

二、出勤(20分)

1、及时完成学校各部门布置的工作,每次扣1分,此项占比10分。

2、班主任要做到“晨会、升旗、两操、路队、大扫除”五到位。无故迟到一次扣1分、无故缺席一次扣1分;班主任会议按时参加,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无故缺席一次扣1分;学校大型集会活动组织学生,按时参加,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无故缺席一次扣2分。此项占比10分。

三、班级工作业绩(20分)

1、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等材料,按照完成并合情合理(4分)

2、定期开班会,队会,有记录(3分)

3、班级制度健全(2分)

4、班级文化建设(2分)

5、班干部管理、发挥作用(3分)

6、积极组织、参与活动比赛(6分)按照学校要求准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的(6分),偶尔不开展活动的(4分),经常不开展活动的(1分)。

五、班主任如有以下情况者,实行一票否决。

1、不能经常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不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家长意见较大者。

2、因失职、渎职造成班级较大事故或对班级学生中出现的违纪行为教育处理不力者。

3、因工作不努力,不负责而导致班级班风、学风差或不服从学校安排而导致无法开展工作者。

4、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者。

5、有重大违法违纪现象或安全责任事故者。

6、因管理不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者。

小学文学社评价制度 篇7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制度,实施策略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和要求, 强调“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要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制度, 即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既关注结果, 又关注过程, 促进学生学习的提高和发展。

一、发展性评价实施的目的及内容

传统的小学英语评价往往只是单一地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 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行为及学习习惯等问题。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内容是多维的。小学英语学习评价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实际的交际能力, 还应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等的评价, 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一切活动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课程提倡的发展性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互动的评价。领导是评价者, 教师是评价者, 家长是评价者, 但他们都不是唯一的评价者, 而学生不仅是被评价的对象, 同时还是能力的评价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将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营造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评和互评, 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我, 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三、新课程小学英语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版) 主张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 和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 构成。结合我们天地外国语学校的英语学习特点, 日常教学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而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则需采用终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整体的、全面的素质评价。因此, 我们认为形成性评价占总评估的60%, 而终结性评价则占40%。下面就两种评价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形成性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形成性评价是伴随学习过程持续进行的评价, 它关注学习过程, 除了评价知识、技能等可以量化的方面以外, 更适合于评价学习兴趣、态度、策略、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品质。评价的结果大多以等级制加上教师的评语来呈现。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及年龄特点, 结合我校的实际, 我在实践中运用课堂学习行为档案、书写作业的样本、问卷调查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评语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效果显著。

1.作业样本评价表

作业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质量作出的评价, 主要包括抄写类作业、听读作业、练习类作业、写作类作业等。通常由学生自己决定收入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业, 可以请他 (她) 谈谈选择该作业的原因, 找出优点和进步的地方。我们针对新标准英语的安排及难度, 一、二年级书面作业较少, 以口头练习居多;三~六年级布置适当的书面作业。

2.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一种以书面方式获得资料的方法, 给学生发放问卷, 通过问卷, 引导学生有效地、正确地、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 获取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策略等方面的信息。在实践中, 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并在高年级学生中实施, 听听学生自己的想法。

3.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观察记录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 在校时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同学、教师一起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但仍有部分时间需要家长的配合, 做好家与校的有效联系。因此, 教师也需要和家长共同完成观察记录表。

最后, 教师帮助每个学生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英语学习成长记录袋”, 目的是关注他们每个人的发展, 并将以上这些记录和评价表全部装进学生的“学习成长记录袋”,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并通过努力, 得到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 它的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学生, 而是激励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 使学生有成就感,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客观、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所具有的英语水平, 终结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完成测试后, 教师要对测试作出合理的分析, 只有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统计找出各种数据, 才能了解学生在测试中反映出来的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情况, 及时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四、对发展性评价实施效果的反思

在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方式评定学生一个学期以后,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 学习的自觉性也增强了, 许多学生也开始注重自己平时的表现和积累了, 效果显著。

总之, 小学英语教学离不开发展性评价, 我们要注重这种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适当结合终结性评价的发展性评价方式。它让我们的英语教学变得多维化, 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强迫性的学习为主动、有兴趣的学习, 变死记硬背的学习为轻松愉快的学习。

参考文献

小学文学社评价制度 篇8

首先,禁止了幼儿园学拼音、认字、算术,如果幼升小时,小学要考查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家长如何是好?虽然政府部门一直强调,小学完全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包括民办小学也不得举行笔试,可是,如果一所民办学校有3000人申请,只招200名学生,学校用什么标准来筛选?这样一来,幼儿园如果不上小学的知识,家长们就会把孩子送到社会培训机构,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丝毫没有减轻,反过来还导致更多家长的焦虑,又迫使幼儿园上小学的知识。

因此,单单禁止幼儿园“小学化”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求所有学前教育机构,都不得“小学化”,这就需要立法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是由教育部门下发禁令。目前提供学前教育的社会机构,大多属于工商注册、工商监管,不属于教育部门管理的范畴。国外禁止幼儿园、早教机构上小学化的知识,是通过立法方式,而非颁布行政规章的方式,因此,这对所有幼儿园、社会早教机构都适用。

其次,我国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还与目前的升学评价制度有关,我国中高考虽然在推进改革,但是,由于在录取制度方面突破有限,还主要是按学生的学科成绩进行录取,因此,从小学开始,很多学校就集中关注中高考科目的学习。近年来,这种做法,进一步蔓延到幼儿园,不少家长就用幼儿园在与中高考对应科目上的“教学成果”作为评价学校的依据,根本不理会社会舆论要求幼儿园教育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培养学生人格、发展学生身心的呼声。只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才可能打破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模式,把教师、学生、家长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

这还引来一个问题,当幼儿园不教“小学化”的知识后,怎么评价幼儿园?有很多家长担心,幼儿园会不思进取——导致家长都到校外去找培训机构。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要让幼儿园形成新的办园理念,开发游戏、设计活动,让孩子在游戏、同伴活动中,提高认识能力,形成好的品质、习惯。这就需要改变传统对幼儿园进行行政管理、评审的方式,而应该引入专业同行评价。

因此,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真正让孩子有快乐的童年,这不是靠一道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而必须通过立法和制度改革,给所有学生健康的成长环境。否则,行政就是按规章进行治理,治理也可能就是一阵风,难以产生持久的效果。

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 篇9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业评价应纳入新课程评价的范畴,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

一、评价的理论框架

1.评价内容多维化

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首先要获取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对知识技能,不仅要吸收,而且要内化,要使新旧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体系。这个体系中各种要素组合有序,便于检索,便于提取,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得灵活,用得恰当。

(2)关注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数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评价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评价还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求知,既能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评价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自觉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数学方法。不仅要掌握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方法,更要掌握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主要看其是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乐于与人合作交流,是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要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科学性、条理、广阔性和创造性。评价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鉴别真伪和优劣,善于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不盲从,不因循守旧。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不能由教师一手包揽,而应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构成综合主体,而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不能带有主观好恶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绪化的成分。应尽可能全面一些,三个维度不可或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宜作纵向比较而不作横向比较,善于发现闪光点,肯定每一点哪怕是极其微小进步。应以肯定优点为主,指出不足应从鼓励的角度使用语言。

(2)学生评价。自评要强调容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自我评价,要把别人的不足当作检查自己的镜子,把别人的长处看做自己努力的目标。这样,互评就不仅仅是检查一个人学习情况的活动,而且是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

(3)家长和社区人员评价。家长评价重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看自学情况,看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看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社区人员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否自觉地去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3.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方式应尽快实现多样化。

(1)书面考试、口试和活动报告相结合。书面考试可用于期中或期末考查,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但要避免出偏题、怪题,超越“标准”的要求。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适当增强开放性。口试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般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活动报告要在实践活动之后由学生自己撰写,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要多开展个体的和集体的数学实践活动,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其自主地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形成评价可以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单元测试、家长及社区人员反映和学生成长记录方式。为作好形成性评价,学生、家长、教师都要作好记录。终结性评价通常借助于期末考试,但不能把期末考试特别是期末书面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终结评价的依据应侧重于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努力程度。

(3)定量评价和定性评结合。在呈现评价结果时,既可定量,也可定性,并以定性为主。定量评价采用等级制;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有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等。无论是定量评价还是定性评价,其结果都应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4)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结合。做得好的应即时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那些在考试或活动中表现不佳或出现差错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弥补不足,然后改正错误或进行第二、第三次测试。延时评价对那些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4.评价应突出实践性

评价要多用活动报告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考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不管是书面考试还是口试,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以增强应用意识。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评价,都要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评价应突出创新性

学习活动是一个不断获取新知的过程,学习评价也应强调创新。要适当鼓励学生纵向迁移,能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借助直觉、归纳、类比、演绎等思维,分析解决新情境下的较为复杂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寻求新途径,采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追求思维方式的灵活性,解决具体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最优化和个性化。

二、评价的具体实施

学生学业的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评价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学习表现,单元检测,作业。1.学习表现 学习情况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两方面的内容。

(1)课内表现。课内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2)课余表现。课余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预习和复习功课;阅读课外读物;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和使用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参与各种形式的课余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运用所学,获取新知和体验。

学生的学习表现存在于整个学习和生活过程之中,需要经常注意观察并及时记录下来,所以需要建立学生学业成长档案。学生学业成长档案可以以表册或记事本的形式出现,一人一册或一本。学生一旦有较突出的表现,就立即记录在案。记录人主要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包括当事人和知情者。家长也可以提供情况。学生学业成长档案记载的内容,要作为期末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2.单元检测

(1)检测的内容。单元检测要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有一定的综合,主要是单元内知识的综合运用,也可以兼有少量跨单元知识的综合。

(2)检测形式。检测形式要多种样多,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方式检测。用书面方式检测可以闭卷,也可以开卷;实践活动可以有比赛、表演、实际操作等形式。检测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群体合作完成;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进行,还可以把校内外结合起来进行。

单元检测的内容和形成最好自主设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本校、本年级、本班学生的实际,同一个年级可以统一,也了以各班自主设计。要尽量减少统一性,增强自主性,提倡开放的性。

3.作业

(1)作业的设计

①作业要少而精。作业要做到少而精,既能足以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积累经验,提高兴趣,增强自信,促进学业发展,又不至于加重学生负担,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业可有适度的综合性,让一道作业发挥巩固运用多种知识、发展多项能力、培养多种思维的作用。作业应尽量做到,既有挑战性,又有适应性,既切合学生知识、能力和生活的实际,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借用教材、教参的练习之类,要在深入钻研吃透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精心筛选,使每道作业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切忌机械照搬,兼收并用。

(1)书面检测

①检测的内容。检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些:基础知识;运用单项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求异性和灵活性;想像能力。设定内容的原则是:弱化甄别,人人成功;淡化统一,鼓励独创;降低难度注重应用。检测内容的综合性和难度要分高、中、低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要有相当数量的选作题,让学生选作他们认为可以作的题目。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不能做难度较大的题,可以多作一些基础题或中等难度的题,这样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要把标准化试题减少到最低程度。②检测的形式。检测形式可分闭卷和开卷两种,着重检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高低,可以闭卷;着重检测运用所学知识、方法探求新知或考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灵活性等,可以开卷。

③检测的评定。考虑到成绩评定的难度,书面检测可沿用百分制。卷面总成绩可用所作小题分数相加而得,因有较多选作题,而且各题分值不均,所以得满分者不一定要把试卷上的题目做完。作答有独到之处的可以加分。

(2)实践检测

①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实践检测内容和形式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听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②检测成绩的评定。实践检测的评定宜用等级制,可分优、良、中、下四等。主要依据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合作精神,运用所学的意识和能力,不宜过份看重结果。

(三)综合评价

1.操作步骤

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检测、作业情况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作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平时的学业成绩和期末检测的成绩的权重以3:2为宜。平时的学习表现和作业以及期末的实践检测都用的是等级制,转换的标准可以为:90分以上为优,75分至89分为良,60分至74分为中,不满60分为下。

2.结果呈现

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均可用优、良、中、下四个等级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表现,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检测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学业成绩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定。

上一篇:离开的近义词下一篇:全市妇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