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滋味美文

2025-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字的滋味美文(精选4篇)

文字的滋味美文 篇1

喜欢文字别具风格的味道,因为,文字可以随意描绘,刻录,刻录一个人的喜怒无常,刻录生活的酸甜苦辣涩。

DD题记

我喜欢文字愈浓,愈烈的味道。喜欢在文字里随意畅想,喜欢用文字描绘生活的点点滴滴,喜欢在文字里独欢自舞,喜欢文字给予我视野的空间,让我的思绪散发无限远。

喜欢文字,文字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一种精神食粮,它使我忘记了疲惫,忘记了温饱,颠覆了昼夜,我潜伏在文字里,忘乎自我。

文字是精神的高度,依赖,依附于文字,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习惯了在文字里升华,皆在文字中缠绵,驻足成了一种现象,一种规律。

文字成了生活中的茶香萦绕,习惯了品尝它的味道,释怀笔下的浓墨重彩,任意心情,没有半分刻薄与勉强。

长久以来,文字是最好的伴侣,陪伴我度过了年复一年的日日夜夜,陪我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文字镶嵌在生命的文本里,让我潋滟茁壮,在茁壮里把自己那些滴着鲜血的.文字缭绕到蚀骨的高度。

我自己,生活的规律,每日里对着文字,诗词,倾情膜拜,品尝文字的味道,品尝生活的五色杂陈,用文字抒写生活凝听的真谛。

把生活的规律表露得凛冽一点,那些忧伤,充满灰色的文字,融入滋生的文本,刻念永恒。

文字,养育着我玻璃脆弱的心,我皆在文字里成长,在文字里伤悲,在文字里缅怀生活的阴晴圆缺,在文字的淋漓尽致。

我把自己投入文字里,在忧愁里尝试绽放,在疼痛里品尝幸福,在离别里抵达融合。

我接近文字,在文字里修炼失果,在文字的深层里习以为常,努力不断茁壮成长,把自己投放在阳光的色彩里。

努力攀爬,吸食文字的成果,心甘情愿地攫取生命里蕴藏的苦涩,那是,以此以来铺垫对文字的透彻与理解,稀释文字的味道,酸甜苦辣涩。

在浸湿的文字里,道别生活的悲欢离合,换上华彩的外衣,涂满恣意的油彩,在沟壑纵横的山间里纵横自我。

沐浴狂风暴雨的侵袭,是生活,也是文字必经之路,如此,愈加文字的味道,愈可行走于沼泽,荒凉,沙漠,而心应变。

在文字里成长,皆在文字里磨练,风雨兼程,皆在飘摇的文字里,在嘲笑呵斥中应运而生,成为自己笔下的魂。

文字的味道,是一种风格,一种气质,时令不同,总会开出不一样的花儿,不一样的别致。

孤单的滋味美文随笔 篇2

尝过孤单的滋味,就会害怕一个人的时候,却又没有勇气走出孤独,只好继续在黑暗中啜泣着,盼望着有一个人可以赶走孤独,带来温暖和快乐。

街道上,手挽手的闺蜜、手牵手的情侣、嬉笑打闹的朋友……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人陪伴着,表情是那么的快乐。就连独自站在站牌下等车的人,都拿着手机笑容满面。一时之间,好像这个世界失去了孤单这个东西,只有我还在被孤单侵蚀着,独自在这个世界上品尝孤独。

已经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孤独缠上了,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它。讽刺的是,我只有在它的包围之下才有安全感。热闹的人群和气氛总会让我不自觉地想要远离,不愿意被别人看到我的寂寞。开始一个人躲在角落,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把眼前的热闹自动屏蔽。偶尔有人主动地把我拉入人群,站在人群中的我是那么的无措。我可以感觉到有很多视线落在我身上,他们的眼睛里透出疑问、嘲笑、不屑,没有一丝欢迎的意思。不一会儿,所有视线都从我身上移开了,原本在人群中的我渐渐被挤出了人群。站在人群外看着他们开心地玩乐,我觉得我和他们身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热闹和疯狂,而我的世界里只有安静和怯懦。

不是没有想过主动加入人群,而是我早已丧失了面对人群的勇气和能力。在我看来,所有人看我的眼神都是带着讥讽的,所有听起来十分温柔善良的话语背后都掩藏着虚伪和嘲笑。我就像一个小丑一样可笑,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摆脱不了滑稽这个词语。因为失败了很多次,得到了太多的不待见,我放弃了,躲进一个人的空间里,把外界的一切都隔绝了,这样就不会再受到伤害了。

我开始享受孤独的时光,不愿与人为伍,当一个潇洒的独行侠。我构筑了一道厚重的心墙,不让别人看见真正的.我,也不让我看到外面的世界,在这面墙的保护下安静地度过了很长时间。可是,有一个人一直在墙的另一边敲着,我不予理会,继续一个人静静地待着。那个人越敲越用力,我惊恐地发现墙面上出现了裂痕,不知道要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虽然害怕,但是心里非常好奇这个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这么执着地敲我的墙。

墙的裂痕越来越多,最后出现了一道缝隙。我怯怯地透过缝隙往外看,只看到一双温柔的眼睛。我被这双眼睛里的温柔吸引住了,任由这道缝隙渐渐变宽,这时,一只手从墙外伸到了我的眼前。我仿佛被蛊惑了一样,把自己的手放在那只手上面,毫无反抗地被它一点一点地拉到了墙外。在那只手的带领下,我走出了自己的世界,再次回到那个让我害怕的人群当中。奇怪的是,手心传来的温暖让我不再胆怯,渐渐地自信了起来。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美文欣赏 篇3

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的赏识时,他的书法很漂亮、工整、华丽而且雅致。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时写的书法,那么笨,那么拙,歪歪扭扭无所谓,却成了中国书法的极品。

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么卑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来见他的时候,在江边写出最美的诗文。

他原来是朝廷大员,但因为政治,朋友们都避得远远的。当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牵连,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苏轼始号为东坡。

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突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里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情感?

所以他那时候写出了最好的诗文,他有米可吃了,还跟他太太说,让我酿点酒好不好?他还是要喝酒!“夜饮东坡醒复醉”,晚上就在这个坡地喝酒,醒了又醉,醉了又醒;“归来仿佛三更”,则是回来已经很晚。当时还有一个小孩帮他管管家务,但是他睡着了。“敲门都不应”说的就是这回事。敲门都不应,就要发脾气了,可是现在就算了,于是“倚仗听江声”。

苏轼变成苏东坡之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跑到黄州的夜市喝酒,碰到一个浑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就把他打倒在地:“你是什么东西,敢碰老子?你不知道我在这混得怎么样?”他不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苏东坡,然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然就笑了起来,回家给马梦得写了封信:“自喜渐不为人知……”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生命过程,他过去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他是才子,全天下的人都认识他,然后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另外一种力量。

所以我觉得,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出来的一个味道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觉是生命中最深的味觉。

苏东坡在得意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徐,但是从他的诗中看得到,因为他不得意,才感觉到清风。每一次被下放,就更好一点,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样的诗文。

过程须细品,生活有滋味美文 篇4

想起以往在看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的一句话:“素食唯清水煮白菜,用盐不用油。”细细品读,的确颇有一番情趣。

或许,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平淡亦生香,简单亦有味。

有一个印第安人酋长曾对他的臣民说:“上帝给每一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体味出生活。”生活的确就好比是一杯水,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你有权力加盐、加糖,只要你喜欢。你有欲望,不停地往杯子里加水,或者加糖,但必须适可而止,因为它只是个杯子,容量有限。而,当你啜饮的时候,你得慢慢地址体味,因为你只有一杯水,水喝完了,杯子便空了。

然而在大千世界里,很多人为了让自己那仅有的一杯水能够色香味俱全,不停地往里面加各种各样的调料。诸如喜怒哀乐,诸如贪嗔痴恨。可是当岁华沉淀过往,到最后却只换得个负赘累累的局面。

忙来忙去,却偏偏丢失了自己的清净心中的那一份知足。这实在是让人不禁心寒叹息。

忙碌的人儿啊,你有多久没有听到鸟儿为了迎接旭日东升而发出的清脆晨鸣了?你有多久没有注意到夕阳西下的最后一抹霞光了?你有多久未曾外出散步或是远游?你有多久未曾好好休息?

所以,不论是喜欢一样东西也好,追求一个位置也罢,或者是为了换取更好的生活的享受也罢,与其让自己满身负累,倒不如轻松地面对,即使有一天还是迫不得已要放弃或者转身离开,你不也一样学会了平静了吗?这一路上的经历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现在所走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可能都会与未来的取舍息息相关。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着地平线那端的神奇玫瑰园,而忘记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似水流年,平凡人生,一路上我们在匆匆忙忙地赶着路,一路上我们也正在悄无声息地失去着很多东西,比如时间,比如青春。聪明的你也一定知道我们的光阴总是如流水那般一去不复返,它是不会顾及任何人的挽留和悲叹的。

生命本来就是一个过程,又何须在乎远行的目的?美妙的过程是慢慢享受的,我们不必匆匆忙忙而忽视了沿途的美景。

活着,就请尽情地享受人生吧!有人说:“幸福与否并不在于目的的达到,而是在于追求的本真及其过程。”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情景都是这样的。生活是有滋味的,生活须细品,且行且珍惜。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小花,花呈四瓣:红、白、黄、蓝。它要用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生长,然后,再一点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的春天,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多姿娇美的四色花,可是这种极难长成的小花,花期却只有两天。呵!多么顽强的花朵,纵使生命如此短暂,它却从未忘记过要来人世间绽放一回,哪怕,只有这短短的两天。我不禁想到了夏蝉,在泥土中蛰伏多年只为了换得短短一个夏日的奏响曲,最后在秋风落叶里等待着生命的终结。相比于弱小的生命们,我们人的寿命又是多么的漫长!在漫长的有限的人生中,我们为何不好好地体味着这过程的曼妙?

选择一条路,也许只需要不到半刻中的时间,然而要走完它,却需要一生。以什么样的心情去走,就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有些人啊,拼命地追求着幻影般的日子,却未曾注意到脚下的乱石沟壑;有的人啊,为了览尽天下万千事,不惜代价地追求着高位,却在纷繁复杂的的世界里迷了归途。

上一篇:2018年语文教材培训体会下一篇:看日出_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