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心得体会1000字

2025-0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狼图腾》心得体会1000字(精选3篇)

《狼图腾》心得体会1000字 篇1

电影也许篇幅限制也许由于剪辑的缘由,只是截取了书中部分内容,很多书中的故事并没有一一讲述,只将几个亮点故事展现了出来。故事把人与自然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或者准确的说人与牲畜人与宠物人与狼之间的种.种感情纠葛小心展现出来。狼,是群居的动物,所有狼群在头狼的带领下展现出不凡的团结精神,不论是抗击外敌还是捕食猎物都会团结协作各司其职。狼群均听命于头狼的指挥,奋力作战,共享战果。头狼不单有着大智慧和军事战略眼光更具有一般狼群所不具备的公平正义、责任感以及“家族式”的尊严,狼群在头狼的带领下,或许与其他狼群征战抢占生存地盘或许与猎物周旋存下更多的食物。狼,不同于其他宠物,因为狼有其自身的骄傲,不肯低头沦落为“不劳动”就等吃等喝的废人,狼是一名时刻处在战斗中的“战士”,只有努力拼搏在前线,才能实现温饱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与精神价值。狼,自古以来就被草原的牧民们视为又爱又恨的神兽,千百年来牧民在狼的身上学会了与自然的相处,对草原生态的保护,通过狼的顽强精神教会了牧民在困难中屹立不倒,教会了牧民生活的尊严。

同时,电影把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也通过狼的存在演绎出来。草原、淳朴的牧民、草原上的形形色色的生命和谐相处。草原无私的哺育了生命,而生命也回馈于草原更美好的生活。只是后来人口、牲畜压力过大,不当的使用草原再加之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草原生态被破坏,草原狼遭遇到灭顶之灾,草原生命逐渐被终结。草原盲目的开垦、过渡的使用,将草原生命毁于一旦,造成了永不可逆的后果。也正因此蒙古铁骑和蒙古狼群驰骋草原的美景也已消失在厚重的历史中,留给后人的只是对于蒙古铁骑和狼的故事与传说。然而对于那个曾经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时代多少年后的今天,虽然我们耳畔依稀还能听到传说中草原的魅力无穷但现在却只能看到的是沙漠或是草原沙化,往昔的水草肥美蓝天白云已悄然远逝。电影传递给我们更厚重的是对待大生命的珍视,不要过于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去伤害自然,不要自以为是的认为以人之力就可以为所欲为改造自然,我们要顺应自然去发展,更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否则自然给予人类的报复将是人类难以承受的,珍爱生命更要尊重生命。

《狼图腾》这部电影只是区区120分钟,却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狼的精神、狼的尊严、狼的责任感深深的融入到草原生命中,生根发芽。然而草原生命更需要有具有狼的精神的人来保护,世世代代相传下去,呵护草原将狼的精神流芳百世。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 篇2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先生面对人类文明前进史中衍生出的封建礼教制度食人的惨状,以笔为矛,痛斥如是。人,从原始森林到群居成舍,从取火狩猎到同类攻伐,一路走来,欲望也如影相随地膨胀式扩张,终于,华夏大地走向了因君王一己之欲便可伏尸百万,流血漂杵的封建专制。于是,制度便也可以食人,鲁迅先生希望自己的文章速朽,引申为期望这种惨状可以速朽于大光之世。然而,事与愿违。人依旧在走,百载旅途中,只是刀剑棍棒换成了枪林弹雨、只是良弩器械换成了核能电子,只是不同的人拿上了不同的工具。依旧在杀,依旧在食。始终没能闭上欲壑难平的嘴。一如爱因斯坦所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

在以革命时期为背景的《狼图腾》中:人,可以杀狼取其崽,可以为皮炸癞洞,可以用疾驰的飞车让狼横尸荒野,亦可以用机枪炸药将狼赶尽杀绝。当钢刃刺入狼的胸膛换来咬死刀身不松口的血恨眼神,猎人并没有放下手中的刀而是进而剥下它的皮,设下封喉的毒,布下钢齿的夹,举起硝烟的枪。贵妇肩上的绒,名流脚下的毯。所谓的价值不菲换来残暴嗜血的行为对于人而言早已是数见不鲜。羊和狼,虎与豹,草原与海,其实最大的天敌是人类。然而,做绝了一切,杀狼,食狼,用狼的人对于狼刻画于碑文史册之上的,让我印象最深的也只莫过于聊斋志异中那两只盯着屠户的骨头,形象贪婪狡诈的“违章动物”了。狼之血腥,狼之贪婪,狼之凶狠确实如人所言不假,然而这个世界始终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即便厮杀的工具不再是尖牙利齿,不再是刀剑枪戟,但是本质是不会变的。有能力的人就能用他的能力用他的新的厮杀利器来赢取最大的利益。考试升级如斯杀,商场勾斗如斯杀,官场暗涌也是如斯杀,向往人道主义乐土的人士也不妨扣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这种厮杀格斗后的胜利者?是不是能给失败者真正的怜悯和体恤呢。人,没有理由去冠之恶名昭著之词描述为生存而战的狼群。相反,捡起了自然馈赠之物将其制成武器的人又岂是虎狼之残暴所能及?只不过蒙古人敬畏狼却鲜有文字,中原人憎恶狼且曲其本貌。不管怎样,人还是在走,依旧在杀。

人的欲望,褪去了良田耕地,建起了耸立高楼,吞噬了丰腴草原。当昔日共处的生灵万物被人屠杀殆尽,脚下踩着的地球是否又能容忍嘴角抹着鲜血的人呢?或许人对广袤无际的天空与深邃无底的海洋发自内心深处的畏惧与恐慌,是魔鬼在人心中对人划下的最后界限。欲望,究竟会蔓延几时,多远,何长……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 篇3

《狼图腾》这本书讲述的是北京知青陈阵与其他几个知青来到蒙古大草原,他们从怕狼,到掏狼窝,再到养狼,最后到崇拜狼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陈阵养狼后让他变得更懂狼、爱狼。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狼算是所有动物中最凶猛最恐怖的了。有不少关于狼的贬义成语,如: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狈不堪等等。还听了大人讲的许多狼的故事,故事中不是提到‘狼外婆’,就是提到‘邪恶的狼吃人’。直到我读了《狼图腾》这本书后,那《狼图腾》故事中的狼聪明、勇敢、不屈、善战的精神彻底改变了我对狼的看法,我一下子也喜欢上了狼。

狼是蒙古族心中的神,蒙古人死后都要依靠狼把自己的灵魂送上天。狼善于打近战、远战、夜袭战,‘三十六计’就是从狼身上得到启发而创作的。狼重视自由,同时也热爱生命。从狼身上,我明白了狼是“不自由,毋宁死”的动物。蒙古人也因此发现了狼的性格而崇拜狼,蒙古族成为了世界上的坚强民族。可以说,狼是人类的老师。看了这本书,让我还明白了其它许多道理:不能再让环境遭到破坏;不能过度屠杀野生动物;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在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些情节莫过于“狼马大战”了,在狼群与马群的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聪明、协作、团队意识,让人看了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上一篇:2024年发展规划下一篇: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