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委员会发言稿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长学校委员会发言稿(精选9篇)

家长学校委员会发言稿 篇1

下午好!

季节进入夏天,领导和家长无论天气炎热,准时到学校参加这次会议,这反映了你对教育和我们学校的支持和关注的工作的关注。在这里,我代表雨山实验学校,向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教育是个人生活的准备,影响个人的未来和命运。对于个人和家庭,教育决定幸福;教育是国家复兴和社会进步,国家和国家,未来教育成果的基石。它是教育的共同追求,我们是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一所学校,教学和教育是我们的责任,教育质量满足人们,建立父母放心的学校质量是我们的目标,为此我们一直在努力,后来成刚校长会向你报告实践和规划。

但我们都知道,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政府,社会和家庭都有自己的责任。良好的教育成果应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结合。其中,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是细胞的社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无论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不仅是关系 对于孩子成长的物质,整个家庭的兴衰,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团结,国家的健康发展,古代有孩子不教,父亲过去因此,我国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照顾和指导,正逐步通过法律和舆论来规范他们子女的教育,家长和老师对下一代教育平等,不允许父母推卸责任和义务教育子孙后代。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不能没有家庭的支持与合作,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长学校委员会发言稿 篇2

一、家长委员会主体性缺失的表现

第一,自我合法性的模糊。当前,我国缺少与家长委员会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规定。如山东省规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是由本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这一规定明确了家长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同时规定校方要协助和参与家长委员会工作,这样虽然便于开展工作,但学校却容易从“协助”变成“领导”。教育部规定:“建立家长委员会,要发挥学校主导作用,落实学校组织责任,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这种学校“主导”与家长委员会双方互相“参与”的工作模式模糊了家长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学校的下属,从而被“官方化”、“边缘化”。群众性组织的基本特征应该是自发、自愿、自治、自主,一旦被“他主”,则会出现异化现象,从而背离设置家长委员会的初衷。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家长委员会群众性与官方化的矛盾突出,其合法性受到挑战。

第二,自为能动性的局限。由于主体性的缺失,家长委员会面对学校、教师、学生等,时常出现自为能动性的缺位、越位甚至是被缺位、被越位的现象。教育部规定家长委员会主要有“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三种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家长委员会权利缺位,学校成为家长委员会运作的主体,许多工作往往从学校角度出发,使家长委员会成为学校政策的“传声筒”、“应声虫”,家长成了帮助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实践基地、安全巡逻等的“义工”,不能起到参与、沟通和监督的作用;另一种是家长委员会权利越位,对学校事务干预太多,干扰学校正常的行政管理,如家长委员会成员对自己孩子班级教师的调整进行干预,甚至以上访相威胁。

第三,自立公平性的不足。学校应是家长委员会的组织者、协助者,但实际上,学校往往是家长委员会的领导者。由于缺少统一规范的民主操作程序,学校一般会突出自身利益,忽视家长委员会的诉求,导致家长委员会在组建、行使监督学校职责等权利时,无法发挥其自立公平性。

如为了便于“工作”,有些学校和班主任指定比较熟悉的公务员、企业家或教师组成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成为“收费委员会”、“官员联谊会”或“拼爹会”,其他“被代表”的家长则对此非常不满。客观地讲,由于年龄、职业、学历、性别等不同,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能力和热情差距很大,这会直接影响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效率。从公平角度出发,家长委员会应该按照不同职业、职务、学历等来分配名额,但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效率低下,学校和班主任一般不会“自找麻烦”。

同时,出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考虑,许多家长只关心任教自己孩子班级的教师是否优秀,对教育改革、教学创新不太支持,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公平之间的矛盾。而学校收费、订阅书报等问题经常困扰着家长委员会,家长也会有不同意见,但往往是无可奈何地接受。家长委员会监督评价学校和教师时,经常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另外,学习成绩提高的学生,其家长对教师评价可能较高;而成绩下降的学生,其家长可能对教师评价较低,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第四,自主超越性的缺失。按照规定,家长委员会有权“听取学校关于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就学校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而学校则要“完善学校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保障家长委员会有效参与学校管理。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保障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工作实施有效监督。开放教育教学活动,保障家长委员会参与教育工作”。但实际上,家长委员会无法超越现有的自主权利。

教育部文件要求“地方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家长委员会组建工作的领导”,但对于家长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财务收支、监督评价等却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虽然也有“有计划地组织家庭教育培训”的规定,但培训的内容、水平、次数、方式等未能解决。实际上,很多家长委员会没有组织过培训,或者仅在开家长会时请本校教师举办讲座,但缺乏学术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于家长委员会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来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问题,教育部文件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家长委员会应加强指导和管理。家长委员会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视其情节轻重,责令纠正”。但是,如何真正做到“确保家长委员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缺乏明确的规定,同时也是对相关制度的一个考验。

二、家长委员会主体性缺失的对策

为了彰显自身的主体性,家长委员会必须创新运行模式,以法律形式规范其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保障机制。

第一,创新模式,改变权利主体。当前家长委员会的尴尬处境主要是由其性质的模糊和有责无权的状况造成的。要突破这一困境,就要从模式创新入手,借鉴西方国家家校合作的先进经验和我国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原则,结合中小学教育实际,构建本土化的家长委员会模式。黄晓婷将家校合作模式分为三种:审议模式、过程模式、决策模式。决策模式是最理想也是最难实施的。美国的家长“在学校的教师聘任、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乃至学校的资金预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言权”。家长委员会应该充分体现其自发、自愿、自治、自主的特点,确立其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其由审议模式和过程模式向决策模式转变。而且,家长委员会的权利行使范围应该从监督学校工作扩大到整个教育工作,甚至可以与教育督导相结合。这样,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教育政策、领导教育改革与创新,各级学校执行教育政策法规、具体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家长委员会则审核教育政策法规及实施细则、监督评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发言权。这就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制度保障。

第二,完善法规,明确身份主体。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均无家校合作的明确规定,因此需要由人民代表大会出台法律法规,以明确家长委员会的性质、身份,规范其运行机制,将家长委员会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划分清楚,以客观规范取代主观感性。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法规,如美国1970年通过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修正案,明确了“家长咨询委员会”的地位,1993年又颁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将家校合作列为第八个目标。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调研,制订详细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这样,家长委员会行使权力时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三,规范运作,凸显自我主体。家长委员会本身要加强自律、规范运作,保持独立性、自主性和公正性,秉承民主、科学、公正的原则,切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良性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作出努力,体现出自我主体的合理性。学校要为家长委员会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使其成为学校的“附庸”或“应声虫”。有关部门要建立家校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委员会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反馈机制,建立多种交流平台,及时沟通、互相协作,使家长委员会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四,加强引导,规范利益主体。学校要主动公开校务,通过各种平台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委员会及时了解学校、班级和学生的情况,以便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家长也要将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自己的疑虑等告知教师,以便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消除误解和矛盾。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家长委员会的指导、培训与监督,对违规行为和不妥做法要及时给予警示和制止,以引导家长委员会良性发展。

卷首导读

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家长委员会可以保障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创建现代学校制度具有积极意义。(摘自本刊第6页)

———谢文庆

只有以自己的方式融入校园,以自己的视角审视校园,以自己的方法参与管理……家委会才会成为校园期盼已久的一种积极资源,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共管和共育。(摘自本刊第8页)

———贾宪章

现在很多中小学在致力于办拔尖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这是连哈佛大学也不敢说的狂躁症的表现,一定要予以遏制。

我们现在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不是说全国的老百姓都要让自己的子女上清华、北大?这当然不可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能为家长一些陈旧的、落后的意识形态所捆绑,而是要以教育思想的解放、儿童的解放和教师的解放为实际前提。(摘自本刊第18页)

———钟启泉

教育下一代本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责任。如果三者形成合力,则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如果相互掣肘,则教育效果将大大降低;如果总是处于矛盾百出的状态,则其本身就是在伤害孩子的心灵。因此,社会、家庭与学校关系的和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则。(摘自本刊第32页)

———陶西平

家长委员会是广大家长成长与进步的大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大熔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生活,一方面,教育了孩子;另一方面,成就了自己。在这里,家长委员会是引导家长从“爱孩子”走向“爱别人”、从“爱学校”走向“爱社会”的桥梁。家长委员会在家长的这种蜕变中,促使广大家长从“小爱”走向“大爱”,凸显出家长委员会建设巨大的社会文明进步意义。(摘自本刊第33页)

———张志勇

校外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联系,纳入教育体制的重要环节;是与学校教育相衔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与未来需求相对应,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是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相适应,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摘自本刊第36页)

———李骏修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摘自本刊第44页)

家长学校委员会发言稿 篇3

关键词:现代学校制度;家长委员会;本质属性;核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5-0018-06

2012年2月17日,《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标志着中国大陆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工作全面展开。以此为“坐标”回溯,从2011年开始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学校制度中家长委员会研究——基于山东省家长委员会建设实践》,是在现代学校制度视野中对家长委员会进行全面研究的开始;2009年12月2日颁布实施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及随后两年多以山东省教育厅主导下的家长委员会建设实践,则为我国密集生成了省域内整体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的系统资源,为在全国推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再往前,中国大陆的家长委员会实践一般限于区县或学校个体的草根行动,缺乏规范和层次,也缺乏独立、成系统的相关研究。

笔者鹿永建作为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项目组负责人,参与家长委员会研究和推进工作一年之后,从某省主管德育的一位教育部门官员口中听到了这样的问话:家长委员会是不是家长学校?这样的误解颇有代表性,不少教育工作者把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学校混为一谈,或者根本没有清晰把握家长委员会的本质,更别谈重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功能了。本文意以现代学校制度的视野,厘清家长委员会的本质、特征与功能,从而打破众多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对于家长委员会的陌生与隔膜。

一、家长委员会的本质:家长集体教育参与权的回归

首先,现代学校制度必须有家长委员会。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就其内涵而言,它是一种能够适应向知识社会转轨及知识社会形成以后的社会发展需要,以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以学校依法民主、自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是一种调整学校职能主体与其内外环境关系,遵循学校教育生态规律的学校制度,民主性、平衡性、人本性、开放性是其基本特征。现代学校制度强调通过提高学校的民主性,可以使更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可以使好的建议转化为决策,可以少犯错误,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提倡通过学校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互相制约,实现各方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方向、同时间、同力度移动;倡导以人为本,高度尊重所有与学校有利益关系的人的人格,高度尊重他们的合法权利;主张校内外教育资源的相互开放和学校内外部的相互开放。学校民主决策机制、监督制衡机制、参与合作机制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所要形成的基本机制。[1]

家长委员会之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构架的必要性,在近年来得到不断的强化和认同,特别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国家领导层面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中得到强烈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并最终完善“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和要求(第十三章)。《意见》提出“建立家长委员会,对于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创新,正作为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推进。

其次,家长集体教育参与权的回归是家长委员会的本质所在。家长委员会与现代学校制度的关系是多层面的,其中最关键、最基础的层面即指向家长委员会的本质。笔者以为,家长委员会的本质是家长集体教育参与权的回归。

学校是谁的?占我国绝大多数的公立中小学校是谁的?从最直观的来看,校长在学校事务中担当着主要的角色,他负责日常管理,决定人事任命,统领招生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而就产权和隶属关系而言学校是属于政府的,校长是政府任命的,政府是学校的主宰。因此,看上去在学校的权力结构中,政府最强势,其次是校长,再次是教师,最弱势的是学生和家长。但是,学校是为学生而设的,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家长则是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公立学校其实是政府用纳税人即广大家长的钱举办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讲,处于最弱势的家长从其最终本质而言应是最强势的。然而,现实是,在广大家长对集体教育的参与权的认识还未觉醒或未被唤醒之前,家长无疑处于弱势。目前,我们的教育法只规定了家长的义务而没有明确家长的权利,而相对于作为个体的家长的教育参与权而言,家长的集体教育参与权特别容易受到忽视。

现代教育法学观点认为,学校教育权是受家长的委托而产生的。儿童的教育本来属于家长的自然权利。在现代社会,由于单靠家长力量已经不可能完全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因而为了儿童的发展,家长把一部分教育权委托给学校行使,这种观点在当前日本和欧美学术界较为普遍。这一法理一方面意味着,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学校等负有尊重家长教育权利的义务,只要条件允许,学校教育必须在尊重多数家长意见的基础上运行,同时意味着由于家长具有“原始的教育委托者”的资格,作为教育委托契约的当事者一方,有权参与公共教育的运营和管理,有权对“受委托者”提出合理希望和要求,行使教育契约上的多种权利。只有深刻理解这种教育契约关系,才能真正打破由学校一方专制管理学校的局面。[2]

由此可知,学校教育中有属于家长的权力,除了作为个体的家长有对自己子女的教育知情权、对于学校教育的参与权外,家长作为一个群体还有对于学校管理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家长群体对于教育教学的参与权利在法学上被称之为家长的集体教育参与权,实现这种权利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和运营。[3]这样的权利实现方式对于学校教育有益,有了家长委员会,学校实际上就有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帮手和伙伴,家长们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也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通过学习交流和参与管理而实现自我提高、自我成长,特别是在家庭教育和家庭建设方面能够起到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效果。

再次,忽视家长的教育参与权,将会给家长委员会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家长集体教育参与权属于家长的自然权利,然而由于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学校教育的权威性和家长教育的依附性,另一方面是许多家长对家长教育权利表现出了推卸和放任以及畏难情绪,使得家长的教育参与权利越来越被削弱。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广大家长行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实际上是对家长自身权利的尊重和积极维护,是家长教育参与权的回归。山东家委会建设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让每一位家长都能参与,从山东的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参与同时具有全员性、志愿性、特长性和不干预性的特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进这项工作,如果不切实认识到这是把家长的教育参与权还给家长,而只是希望家长更多地贡献资源、提供帮助,那就是对于家长委员会本质属性的背离,必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教育部文件发出之后,家长委员会的社会关注度快速升温,社会质疑的焦点就包括“家长委员会将成为官员俱乐部”“家长委员会会成为敛钱利器”。这些质疑客观上提醒我们,有些学校没有意识到家长委员会必须代表所有家长行使权利,所以必须具有代表性;有些学校没有意识到家长委员会是所有家长的家长委员会,如果有成员不同意而以此组织名义收钱就行不通。这些学校意识的缺位其实质是表现出了对家长权利的漠视,同时也是对家长委员会组织构架的误解。只有意识到家长委员会本质是家长参与权的实现平台,才可能推进家长委员会健康发展,从而与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及社区委员会共同构建现代学校教育运行的体制环境,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贡献构架上的支持。

二、家长委员会作为一种特殊公民自治组织的双重特征

与政府有关的机构被称为社会的第一部门,与市场有关的企业被称为社会的第二部门,与市民有关的社会组织被称为第三部门。在教育部门备案而成立、在街道一级政府备案而开展活动的家长委员会作为一种草根型社会组织,属于第三部门的一部分,可以称之为广义的社会组织;与需要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才能成立的社会团体、基金会组织、民办非企业机构相区别,有时被称为群众性自治组织,也可以称为公民自治组织。

《意见》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作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的重大举措。《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是由本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对照教育部和山东教育厅的有关文件对家长委员会属性的界定,我们可以认定,家长委员会可以称之为群体自治组织,其实质是公民自治组织。而这种公民自治组织有一种特征,就是它的双重特征:依附于学校而又独立于学校。

(一)依附性

有学校才能有学生和家生家长,然后才能有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在组织的建立、运营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校和年级、班级的平台,因此家长委员会作为一种组织对于学校组织有着强烈的依附性。家长委员会依附于学校而产生,依附于学校而存在,依附于学校而发展。

由于这种依附性,学校的校长如果对于家长委员会建设不积极,不支持,初期的家长委员会就很难建起来,即使建起来也可能会被搁置和萎缩。正是由于这种依附性的客观制约,在家长委员会建设初期,必须借助深入的培训和强力的推动来解决校长的意识问题。而从长远看,则要通过增加家长委员会成员在校长考核甚至任命中的投票权来加以根本解决。

由于这种依附性使然,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不仅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家长委员会建设预置了成长基因。因此,校长的态度对于家长委员会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校长一定要有眼光、有胸襟、有勇气、有作为,在家长委员会的组建与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善意地理解家长的动机,善于保护和放大家长的热情,擅长引领家长逐渐担当起职责,进而肩负起社会责任。山东省家长委员会建设的实践表明,凡是学校重视,特别是校长理念到位的,家长委员会的建立都比较顺利;凡是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与家长委员会主任关系融洽的,家长委员会的后续运作和管理都相对比较规范,发挥的作用也就更加明显;凡是家校之间机制规范、合作顺畅、活动有序的,都达到了家校和谐、家长拥护、社会满意的效果。在这里,家长委员会之于学校的依附性,得到正面的体现。

从这个特点里派生出其他特点,比如成员的流动性。家长委员会成员必须由现任学生家长组成,成员的流动性不言而喻,建设的难度由此而增加,所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继星研究员称,现代学校制建设是一块“硬骨头”,而家长委员会则是“硬中之硬”。由于成员的流动性强,所以家长委员会建设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学校内部制度建设。因此,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和研究必须更加强调制度性、文化的传承性、情感的凝聚力,从而克服成员流动性所带来的价值和资源的流失。当然,也正是由于这种流动性,一个好的家长委员会可以成为义工精神和义工能力的学校和训练营,成为公民成长的基地。

(二)独立性

家长委员会不是学校的下级组织,而是学校的伙伴组织。台湾一位从事三十多年中小学教育的校长为家长委员会与学校的关系打了一个精彩的比喻:探戈舞的舞伴。也就是说家长委员会虽不是学校的一个部门,但它是学校的伙伴,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相互配合,才能精彩。比如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是主角,家长委员会是配角和帮助者,就要注意支持而不盲从;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是主导,家长委员会是监督者和咨询者,就要做到监督而不越位;在提升家庭教育和家长水平及一些校外实践活动方面,家长委员会应敢于当主角,学校也要敢于当配角,家长委员会要做到帮忙而不添乱,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一个好的家长委员会必将是学校形象的维护者,学校品牌的宣传者,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教育特色的建设者,教育教学的智囊团。

家长委员会是依附于学校的组织,却又不是附属于学校的组织,更不是学校管理和领导下的教育组织。家长委员会的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长委员会的产生机制。家长委员会是由广大家长选举产生的,而不是由学校任命的。它的人员构成不是追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领导层的意图,而是最大限度地代表学生家长的心声、意愿和诉求。

家长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家长委员会虽然从物理存在上常处于学校之内,却具有自我管理的属性。家长委员会有组织章程、有制度、有约束、有机制,可以自我运行,自我管理,民主管理。

家长委员会开展活动的自主性。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带领学生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开展家长教育和家庭锻造活动等等,都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不一定事事都要与学校商议。

家长委员会的这两大特点,决定了它与学校的关系是目标一致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同盟军,是协同者,是同路人。

三、家长委员会核心功能的潜力与张力

家长委员会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多元性和丰富性,概言之,其核心功能在于向内推动教育改革,向外发育公民社会——具体表现为向内-显性功能和向外-隐性功能。

(一)向内-显性功能

目前人们更多地关注家长委员会对于教育内部的推进作用。作为依附于学校而又独立于学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家长委员会的第一层次的功能主要是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也就是说围绕着培育下一代,主要体现以下四种功能:

第一,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是家长委员会最有制度意义的功能。

没有家长委员会参与的教育不能算是现代教育。家长委员会参与管理有三个层次,最表层是参与一些会议,听取学校的意见;第二层是家长委员会对于教职工特别是校长的绩效考核可以有切实的发言权;最深层次,是家长委员会代表在校长的选、聘用上可以有投票权。

目前我国大陆家长委员会发挥参与管理的功能还处于前两个层次上,而且主要是在第一层次上。具体体现在: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帮助学校改进工作;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定期沟通协调的议事机制,就学生家长、学生、社会等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协商。

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家长委员会组织已在三个层次上参与管理。1996年台湾《教育基本法》第八条规定:“在国民教育阶段内,家长有参与子女学校教育事务的权利。”《台北市中小学校学生家长会设置自治条例》第十一条把“参与学校教育发展及提供改进建议事项”作为家长会的任务之首。这里提到的家长会其实是一种类似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在台湾地区,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对学校的重大及日常管理工作,例如校长遴选、学生奖惩、校务会议等等,家长会都拥有广泛的参与权。基于此,各级学校纷纷成立“学生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笔者鹿永建于2012年1月在香港沙田循道卫理公会中学座谈时得知,这个学校的校长三年一聘,有三名家长教师会(香港地区建立的是家长教师会)成员参与投票。在台湾,具有推选公立学校校长权利的委员会成员中,也至少有两至三位是家长会的成员。

第二,支持教育教学,这是家长委员会最日常化的参教方式。

家长是潜在的巨大教育资源,家长资源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学校家长委员会支持教育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支持和协助学校的课程改革、校本培训、课程建设、教育信息化科技化建设;尊重支持和协助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帮助学校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参与或帮助学校编写校本课程和专业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开展职业技术技能教学等;提供校外实践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帮助;提供对于老师和学生的其他支持,比如尊师活动、优秀家长评比等等。

第三,沟通家校关系,这是家长委员会的常规强项。

实践表明,家校携手是提高教育实效的重要手段。家长委员会是沟通家校关系的重要平台,有了家长委员会,校长就可以向家长及时通报学校近期的重要工作和重要举措,同时,家长委员会可以听取并转达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家长的意愿,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家长委员会还可以了解学生家庭及其生活社区的环境,对弱势家庭(残疾人家庭、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遇灾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家庭等)进行帮助扶持;协助学校依法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调动社区资源力保学生的合法权利得到实现。

沟通家校关系就要构建家校沟通的平台。从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项目组获得的信息来看,这种平台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建立家长QQ群;协助学校召开家长会、家长接待日;设置家长课程,举办家长学校或家长培训班;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开办家庭教育论坛、教育沙龙等;甚至以开办家长委员会刊物、建立家长委员会网站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

第四,开展家庭教育,这是家长委员会的潜在优势领域。

很多家长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有了家长委员会,就可以帮助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动员所有家长,积极学习教育知识;动员和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和家长培训,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一致。

(二)向外-隐性功能

作为依附于学校而又独立于学校的公民自治组织,家长委员会在完成以上帮助学校,服务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向内-显性功能之外,还有向外-隐性功能,其主要内在机理是在助人中自助,在助人时互助,建设优质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在个体成长和家庭和谐中促进公民社会成长成熟。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志愿服务中提高个人的志愿服务意识和志愿服务能力。第二,在家庭互助中建设各自的家庭,提升婚姻幸福感和家庭幸福度。第三,在公民组织的成长过程中,培育各项公民意识,从而间接提升所在社区的建设水平,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支撑。

目前我国的社区建设很不成熟,相当多的社区建设比较落后,这与社区中居民参与意愿比较低有很大关系。而广大中国家长普遍拥有对于培育下一代的极大热情,参与家长委员会建设的动力更足,潜力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后发的家长委员会建设极可能在建设水平上后来居上,也就是说,将来可能会出现一个局面:众多公民在家长委员会中积极参与,学习做好公民,回过头来再在本社区中做一个好公民。

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为新时期家长委员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使命,家长委员会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转型时期的新行动,有它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发育规律,其中包含了许多新理念、新追求、新期冀、新突破,所孕育出的巨大能量和作用有待成为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翼。

参考文献

[1]朱小曼.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9-26,175-176.

[2]郭礼智,李小兰.论我国公共教育体系中的家长教育权利[J].教育探索.2007,(11):60.

[3]申素平.教育法学原理、规范与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35-137.

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家长发言稿 篇4

大家上午好!

我很荣幸当选本届家长委员会代表之一。首先在此对中心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衷心地感谢幼儿园领导为家校联系搭建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这个平台,同时寄予幼儿园领导、老师与家长代表们共同商讨育子方略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目前我们国家正在进入转型阶段,对孩子向全方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提出较高的要求,而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对孩子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成绩不是衡量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准,成长比成才更重要,育人比教书更关键。应让孩子在智育的基础上,德、体、美、劳均衡发展,做到这点仅仅依靠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明显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协助。

其次,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消费观和以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对幼儿园教育的冲击越来越大。个别学生在校内外发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和现象,幼儿园领导、老师有时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时还要遇到家长的误解和责难,这时更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孩子的健康成长最终要走向社会,因此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实践,让孩子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根本。如何让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家,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我想:只有把这两个课堂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因此,我希望借助家长委员会这个平台,让家长们对幼儿园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学习上有哪些不足之处?哪些地方需要家长配合的?

在家里,生活上,学习上,我们和孩子可以像朋友似的相处,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听他们讲讲幼儿园里边的一些趣事,讲讲对老师上课的一些看法,多给他们一些发挥的空间。同时,也可以把他们反映的一些情况及时反馈到

幼儿园,让幼儿园在教学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调整;我们也将与孩子的家长进行交流,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幼儿园传达等等。

我也希望中心幼儿园继续坚持教育改革创新,秉承优良的校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把中心幼儿园建设成为一所名园。

我们只有走进孩子们中去,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他们,跟他们做个知心朋友;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走进中心幼儿园,真正了解中心幼儿园,做她的助手和诤友。

现在中心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成立了,让我们有机会和幼儿园一起共同担负起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这是幼儿园对我们的信任,同时,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一份责任。我们责无旁贷地接下这份神圣的使命,为幼儿园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不辱幼儿园对我们的希望,不让孩子们对我们感到失望。

家长委员会发言稿 篇5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我代表商丘市第三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今天的家长委员会。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及时改进与完善幼儿园各项工作,促使家园双方密切联系,形成合力,为孩子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成立商丘市第三幼儿园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相信幼儿园工作有你们的参与,一定会有好的发展。下面我就幼儿园的相关做法和育儿方面的相关问题从六个方面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希望我们能达成共识。

一、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我们非常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定期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并通过读书、教研、礼仪培训、基本功考核、学期考核等方式来督促教师水平的提高。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安全、卫生、责任心、爱心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强化要求、检测,大大提高教师的总体素质。2016年暑假在全省区角比赛活动中,我园四名教师获得了河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在今年的商丘市优质课比赛中,我园九位教师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全区举行的文艺汇演中,我园教师的集体舞频频受到区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全区一等奖的好成绩,从二零一六年到今天,我园分别派多名教师到重庆、兰州、武汉、郑州等外地学习培训。现在教师学历达标为百分之百,其中专科学历教师占全园的百分之七十,本科学历占百分之二十。所有老师均做到持证上岗,并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

幼儿园教师是一项最辛苦、责任最大、也可以说是家长要求最高的职业。我们幼儿园里的每位老师基本上都是幼师毕业的,都是经过挑选、面试才最后录用的。她们阳光、可爱、充满激情,他们将人生中最美的时光奉献给了幼教事业。特别是每年九月份新招收的孩子们刚入园时,由于对环境不适应,有些孩子又哭又闹、对老师又踢又打,即使这样,老师们也没有怨言,仍然耐心细致地哄着他们,用妈妈的爱平抚着孩子入园的焦虑,让他们感觉幼儿园就像自己的家;她们用自己的真心,真诚的去呵护每一个幼儿。在此我也希望家长能给予老师们理解与支持,当老师真的很不容易,特别是当幼儿园的老师,面对的是一些不懂事的孩子,那就更不容易了。

三、关注孩子的成长

家长委员会发言稿 篇6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X的妈妈,非常荣幸加入学校开办的家长委员会并参与今天与大家进行关于孩子学习交流这一会议。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设立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可以从学习中收获一些教育孩子的经验;同时也要感谢老师对我的信任,我深感责任重大,但我会全力以赴配合学校、配合班级、配合各位委员和老师把这个工作做好。

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并不是特别合格的家长,有很多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在大家面前与其说经验交流,倒不如说是我们一起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讲了,就照本宣科的读一读吧,我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以下三点是家长们需要注意的:

1、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孩子做作业时,我们家长不要看电视、玩电脑、打麻将,应给孩子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多一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多一些沟通。每个人都有惰性,孩子贪玩是天性,我们大人也一样,一天工作累下来你也想休息,和朋友们打打牌,聊聊天……所以,对于孩子的贪玩不能一味指责,而是鼓励他快些把手头的作业完成,再去玩。要不定时的检查作业,让孩子知道我们在时刻关注着他。

2、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时间该做作业,什么时间该去玩乐。要培养从自己的行为习惯做起,克服烦躁、怕苦畏难心理,纠正粗心大意的习惯;生活中按时作息,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挑食,不乱花钱,不乱抛乱扔,不以自我为中心,要经得起批评与挫折。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只有在活动中孩子们才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自己真正的快乐!

3、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

家长学校委员会发言稿 篇7

教育研究委员会表示,经费政策缺乏透明度,不同州之间存在着混乱。各州经费制度的不同是导致政府和国家无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平性的主要障碍。这一混乱的经费投入制度让人们无法了解每个学校得到经费的数额,这一计划的完善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协作。

在昨日发布的一份政策报告中,教育研究委员会建议州和联邦教育部长建立国家财政报告制度,公布各个学校所获经费的数量及来源。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的主要研究人员安德鲁·道林说,对于如何引导经费分配,如何有效利用经费以及经费是否足够的问题,现行的经费投入制度并不能一一回答。

目前的经费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各州都在单独行动,并没有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国家制度来报告学校经费的来龙去脉。各州不同的制度带来了一些问题,导致了学校课程、入学年级和学校颁发的证书不一致等。道林博士指出,他的研究结果显示澳大利亚学校经费投入体现出了很强的政治特征,尤其是在联邦一级。不同政党执政时,联邦政府对于私立学校的经费支持政策也不一样。这一现象体现了学校经费投入政策的高度政治性。该报告还指出联邦政府在2004~2005年间给独立学校提供了73%的经费,各州给本州公立学校提供了91.3%的经费。

不要让家长委员会形同虚设 篇8

一、规范程序,使家委会的产生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家委会是由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是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组织。家委会的产生要走群众路线,让家长自行选举负责人,订立活动规程,确定讨论议题,切不能“钦定”。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往往流于形式——由班主任指定两三个人,使家委会沦为傀儡的地位。

要避免家委会成为摆设,就要采取民主选举的办法,由学生家长自主推选,让那些重视子女教育,重视班级和学校发展的家长能够参与到家委会中来。我们可以按年级为单位组织,明确家长委员会的人数,一般以年级学生总数的4%左右为宜。每两年改选一次,既要吸收新鲜血液,也要保留50%左右的人选。这样既有利于家委会的稳定性,也使新进入的家长有行动的标兵,以利于家委会工作的开展和发挥最大的效益。当然,我们还要注意他们的参与热情度是否高、是否懂得教育、是否有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人品是否中正。因为家委会在家校教育中起着沟通、制衡、互补的作用,也是家长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如果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参与热情,家委会也就容易失去应有的作用。

二、落实职权,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

家长、学校、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并作为一个教育联盟来促进学生和学校发展,以达到家长间互相教育的效果,同时又使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延伸,拓展、补充学校的教育资源——这可以说是家委会的主要功能。但是,在目前的工作實际中,家委会的权利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国家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来明确家委会的性质、职责和权利,使他们合理合法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监督中来。

作为家委会,从家长中来,到家长中去,应该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反馈学校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的处理意见,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由于学生家长们与社会联系紧密,作为家委会成员也应该为学校去争取支持,以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家委会对于学校的监督往往与书面的文字有着很大的距离,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听取学校报告、审议学校计划、咨询学校工作,提出办学意见和建议,这些应该是家委会应有的权利,但也只是形成在纸上,并没有“落地”。关键问题在于学校建立家委会的时候,思想上没有认识到开放办学的重要性,没有具体举措让家长进入管理的通道。因此,作为学校要有这样的意识:虽然学校有围墙,但我们的教育没有围墙,必须让家长充分参与到教育学生的行动中来。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家长和教师委员会有任免校长、选聘教师的权利,学校、教师和家长可以实现平等交流。虽然我们的家委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既然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就应该让家长们独立地参与到教育中来,而且他们作为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也有权参与了解和推进学校办学。所以,那种架空家委会的做法可以说是无知甚至是愚蠢的,我们应该让家长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评议权。

家委会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可以说是家委会长期存在并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首先,要解决参与度的问题。要让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是怎样的一个“参与管理呢”?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什么情况可以向校长质询,哪些事情可以参与决策,什么教育问题可以直接介入等等。只有解决了参与度的问题,才能明确独立性的内涵和参与的规范性。其次,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如何表现,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家委会参与进来了,怎么表现出来呢?作为一个群众性组织,他们做出的决定或者和学校一起形成的共识,一定要体现出他们的声音,展示出他们的形象。我们可以在宣传中或者在公示时让他们的建议出现在其中,以肯定他们的付出,也是对于他们存在的一种宣示。第三,学校必须有宽阔的胸怀,善于、乐于听取家委会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落实的情况进行公示。再者,学校对于家委会成员的进出校园和工作方式要给予充分的权利保障,让他们可以自由独立地选定主题和工作方向,在不干扰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让它们自由地出入于学校,开展工作和探讨问题。只有家委会充分独立,只有学校胸襟宽广,只有程序公正、制度明确、工作透明,才能使他们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教育中来,才能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

作为家委会,如果只在一个学校“一花独放”,可能会存在“生态”问题,不利于家委会的健康发展。如果能够建立校际的区域性家委会联合组织,那么就能更好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各校间的信息共享,工作更公正、更透明、更公开,家委会也因有广泛的代表性影响力更大,对于规范管理和民主决策、参与教育活动之类的工作也更全面、更深入。

三、评价展示,使家委会的工作持续发展

为了充分调动家委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政府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学年为单位,对家委会成员进行评分和表彰。可以通过校园网、校讯通、校长信箱等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来打造家校通讯工作平台,并展示在每一个家长面前。通过这个平台,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交流教育的得失,实现家长的自我教育;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建议反映到学校。当然,这样做,更重要的是对家委会也能起着一个督促和监督作用。你家委会谁做了什么,如何做的,做的效果如何,一目了然。这对家委会成员是一个鞭策。而公开透明,这一点对于家委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无疑有着其他任何方式无法取代的作用。

我们在评选“优秀家长”“文明家庭”中,对于家委会中的优秀成员可以优先考虑,给予表彰、奖励,并将这些优秀家长名单、照片,以及在家委会中的工作业绩发布到家校网上展示风采,使他们的工作赢得更多的理解、尊重和肯定。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进行评价。但是不管采取怎样的措施,一个健康合理的激励机制都是必需的,因为它是家委会能否长期存在并且不会形同虚设的重要保证。

家委会不是一个花瓶,而是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桥梁,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我们建立家长委员会,就要让他们关注、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促进学校发展,推进教育工作。一个有力的家委会对于家长素养提升、学生素质发展、家校关系和谐、学校教育发展等诸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委会工作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如何让它在教育工作中体现出应有的价值,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努力。

家长委员会主任发言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们: 大家好!

我是四(8)班XXX同学的家长,承蒙学校领导厚爱和各位的信任,我非常荣幸地当选为本届家长委员会主任。在此,请允许我向各位领导、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XX领导为增强家校联系搭建平台。尽管我能力有限但为了学校科学发展、孩子健康成长,我还是带着一份喜悦,揣着一份感激,责无旁贷地接下了这份神圣的使命。

xx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精品发展战略,重质量,树品牌,以“科学务实、自强不息、追求完美”的精神促进成长,尤其教育教学成果名列前茅;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好成绩,这些成绩使我们家长们倍感欣慰和自豪。

各位委员,为了xx的发展,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未来的孩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好这份光荣的任务,携手将“家长委员会”打造成XX教育教学工作的“智囊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共同维护学校形象,大力宣传学校品牌,努力提高学校的公信度,使我们的学校更具活力和人文精神。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培养孩子,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单靠一方面力量,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力量通力合作。而家庭和学校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两方课堂。只有把这两个课堂很好的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孩子,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因此,借助家长委员会这个平台,在座的每位委员都要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对于家长向学校提出的建议、想法和要求及时向学校反馈,协助学校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学校向家长提出的目标要求和任务,我们要表示全力支持和配合,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传递给其他家长。必要时,我们家委会还应代表学校提出合理要求,做出必要决策,以引起家长的共鸣和支持,让孩子们得到家长与学校的双重关注,从而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下面就我看到的一些给学校教育带来的一定影响的不良现象,向我们家长谈谈,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

现象之一:有个别家长因为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务,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很少过问,对学校的教育要求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不了解。现象之二:个别家长对孩子的过分要求不能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有溺爱倾向。(我常常在校门口看到家长还在给自已的孩子喂早餐)

现象之三:在孩子面前谈论教师的是非长短。有些家长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辞,不调查,不分析,就在孩子面前议论某某老师的不是,更有些家长不尊重老师的人格,当着孩子的面指责教师,我不是认为他们老师教育方法都没有问题,而是说当你认为教师有了问题,应该与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会降低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家长们,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衷心希望家长能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有效的指导孩子成长,全面的关注孩子的表现——因为,孩子正在发育,正在成长,孩子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学校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我们是利益的共同体,培养孩子成人、成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为此我想向各位家长们说几句心里话。

第一,学校工作需要支持。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XX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书香溢气的校园环境;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积极开展各种业务培训、学习、竞赛等等,使出浑身解数,想尽种种办法,争取获得家长、学生的满意和支持。学校领导、老师们都很努力。

第二,教师工作需要理解。

目前我国社会进入转型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消费观和以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教育的冲击越来越大。个别学生在校内外发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和现象,学校领导、老师有时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时还要遇到家长的误解和责难。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个性千差万别,再加上我们家长期望高,所以教师责任大,心理负担重,学校的社会压力更大。为此,我作为本届家长委员会主任,借此机会向各位家长和社会呼吁,老师工作很辛苦!老师需要更多的理解,学校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只会让他们充满信心,把工作干得更优秀!

同时我希望XX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希望全体老师尽心尽力的、一如既往的关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希望各位家长们进一步重视教育、关心学校、支持老师,让我们的孩子在XX这个大家庭中不断进步,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所有家长的心愿。

上一篇:2022新版语文中考古诗文默写下一篇:促织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