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业务管理系统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额信贷业务管理系统(精选8篇)

小额信贷业务管理系统 篇1

在中国,小额贷款公司由于业务范围及和企业性质限制,无法吸收存款,只能以自有资金办理信贷业务。从小额贷款公司的实践来看,执行利率相对较高,一般超过了行业利润水平,期限越长,客户就越无法弥补亏损,客户的非系统风险是相当大的,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也受到一定影响。

那么,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提高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利用水平和盈利能力,创新业务方式,有效控制风险,扩大资本运作规模,改制转型?

一、与银行及其他机构合作

从业务方面来说,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存在竞争,且处于劣势。那么就需要找到一个合作的对接点,利用银行的电子技术、融资及理财管理,规范资金归集与利用,并充分利用小额贷款公司的灵活机制,在银行业务相对顾及不到的地方拾遗补缺。

(一)商业银行融资

与固定合作的商业银行或村镇银行的融资,一般的贷款可以考虑综合授信的方式,以调剂资金头寸为主,降低资金成本,增加合作频率与幅度,建立信用关系,争取达到同业拆借的实质性操作。

同时从降低资金成本的角度出发,小额贷款公司可以考虑与多家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投资公司、其他中介机构等合作,以同业拆借、委托贷款、项目合作、批发贷款、信托投资等方式实现业务合作,以争取更大融资空间。

(二)人民银行与银监督局的政策管理

由于受资本规模的限制,小额贷款公司均存在资金瓶颈问题。小额贷款公司要从长远角度考虑,以商业银行的相关监管指标规范自身的管理,同时考虑大小额支付系统、征信系统、结算系统、影像系统等的应用,加入人民银行的相关服务体系。

(三)电子系统利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电子管理技术上已较为完善,可是小额贷款公司相的电子化管理虽然在做但不是很配套。

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规范管理业务流程,除了自身日常的业务操作需要有一个系统外,还有必要依托合作银行的电子化管理,保持结算与汇路畅通,征信查询、结算、理财、资金归集、风险预警和监测等。

小额贷款公司还需要依赖更复杂的业务系统,这就有必要把银行电子化管理与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的业务经营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但长期的合作和利用是必要的,从信誉与信用方面来说,也可以达到了银行背书的宣传效果。

(四)资金运用与理财

按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理,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其中涉及的核心指标就是现金流的管理和头寸管理,即现金的不足与溢余调整,这与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搭配有相当大的关联。

小额贷款公司应以资金运作为主,遵循这个原理,依托合作的商业银行,利用库存现金管理、理财和现金管理等多种手段,增加资金的流动性,达到现金流的有效回笼,最终有效发挥资金应用效益的最大化。

二、应注重贷款周期与还款方式设计

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的特点是主要以自有资金进行放贷,利率较高,从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来说,意味着投放的信贷风险是相当大的。如果期限与企业的经营周期一致,企业的盈利就不能覆盖利息,形成亏损的可能性很大,另一方面,企业经营中的现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期限越长,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越大。

(一)贷款要注重贷款用途

贷款项目的资金回流是支持贷款还款来源的第一保障,要根据贷款项目的周期性、时间性及资金的回流特点来设计还款期限,贷款周期应当与项目周期一致,如农副产品收购等,季节过后资金就应当回笼,而不允许挪作他用,否则就会出现不可预期的风险。

(二)贷款期限设计

从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的特点来说,贷款期限的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般可设计为五天、十天、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最多不超过六个月,不同的期限实行不同的利率,期限越短,利率越高,让客户适应不同的期限管理。

小额贷款公司要获得较高的利润,提高利率水平,这个一个切入口,发放的贷款应当以短期为主,一般考虑在临时资金需求、季节性资金需求。

(三)还款周期和还款方式

小额贷款的还款周期要以客户的现金流回笼为核心来设计,尽量让客户闲置的资金提前回笼到公司账户,除以优惠措施奖励客户主动提前回流外,要采用强制的定期回流办法,不按时间要求回笼的可采取加罚息的手段,导向客户的主动回流意识。

定期强制性的还款周期管理,会让客户主动适应风险管理,从而造成信贷风险的减小,从金额、期限上分摊了资金压力。小额贷款公司的还款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原理,实行按月归还、半月归还等。

三、差别利率效应

小额贷款公司的传统信贷业务,因为较高利率,在广大客户心目中形成了高利贷的负面形象,这对于小额贷款公司长远的发展与升级是不利的。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就要从核心利率管理着手,抓住利率水平与盈利能力的结合点,进行创新管理,实行差别利率,吸引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客户群体,实施特色经营战略。

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实行灵活的利率定价策略,制定一个适应不同客户群体和不同经营方式、不同期限与不同风险水平的利率定价管理办法,根据不同客户群体和不同经营方式、期限要求及客户对公司本身的贡献等实行不同的利率水平。

(一)农户贷款。

小客贷款公司应从政治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去考虑支持部份优质的重点客户、示范客户和典型客户,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基础的客户群体。

从盈亏平衡点的角度出发,小贷公司应当建立一个较为固定的客户群体,根据客户的信用水平、业务往来和贷款质量等指标情况,实行一定优惠的利率定价。

(三)可以实行较高利率的业务。

针对个体及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短、频、急、快的特点,小额贷款公司应更灵活的实行较高的利率水平。期限也成为了变相高利率的操作方式。

(四)贡献力度与利率优惠。

小额贷款公司应以降低利率为着眼点,贷款以后客户的资金回笼越多,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贡献越大,客户的还款压力减小,总体的信贷风险减小,利用客户回笼的资金还可以进行再投放以创造收益,因此再贷款时可以考虑降低利息。

(五)复利计算与利率错觉。

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盈利水平,重心要落在利息的计算与期限设计、流程管理上。作为小额贷款公司,可以考虑几种变通的方式,一方面达到复利计算目的,另一方面造成一定的利率错觉,形成很好的宣传效果。

四、加强现金流管理

现金流管理是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中最重要的事项之一。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原则,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相互关系中,流动性越强,安全性越强,小额贷款公司也是如此。保持流动性与活跃经营是小额贷款公司稳健经营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小额贷款公司应从发放出去的贷款资产的时间结构分析入手,测算资金的回流趋势与将投放的指标进行资金头寸的安排,进行投资理财的布局,考量与合作商业银行的往来。

(二)减小信贷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只有现金在自身的把握之中才是没有风险的,遵循这个原理,信贷工作中就要注重现金回笼,客户的资金回笼得越早越快,信贷风险就越早得到化解,信贷资产就越安全。

(三)密切资金往来与建立忠诚客户群体

根据客户的经营特点和财务管理状况,小额贷款公司应规划客户的现金回笼,一方面信贷风险的控制关口前移至客户的经营管理环节,另一方面密切了客户的资金往来,使客户资金得到有效的归集和管理。

五、业务创新

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品种虽多,可是还应在政策及经营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小额贷款公司这个融资金平台,强化风险管理,去创新一些服务领域,使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经营和业务多元化得到发展。

(一)承诺。在项目未落实或其他原因不立即用款的情况下,提前办理贷款业务时,可以根据小额贷款公司业务流程,完善相关的调查,作一个预期的授信贷款承诺,在客户需要使用资金时给予发放。但从承诺到发放的期间,公司要收取相关的承诺费或保证金,以便专门组织资金供应,弥补到期不用资金造成资金闲置的费用。

(二)担保。按照客户要求,利用自身的信用与实力,在完善相关的手续及反担保后,为客户在经营中的一些项目或资金用途提供担保,收取相应的担保费。

(三)委托贷款。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合作,利用他们配套设施不足、网点布局少、异地项目经营无法开展、业务性质不允许等局限性,办理委托贷款、批发贷款等业务,根据协议收取利差。

(四)代理资金。与相应的企业合作,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便利,为相关的企业代理理财、投资等业务。

(五)项目融资。

(六)与经纪人合作。建立资金中介和经纪人合作方式,在吸纳可行的项目时,与由合作的经纪人根据情况分别募集资金,共同投入。

(七)权利质押与票据贴现。变通担保抵押方式,以合同权利、证券、权利票证、收款权等作为质押,并通过代位行使权利、代位操作等方式,在企业项目中实施委托管理和代理,行使权利人职责,发放短期贷款,必要时以可靠的票据作为贴现,进行相对较低的风险业务操作。

小额信贷业务管理系统 篇2

关键词:农业信贷,信贷增量与存量管理,精细化管理

随着经济不断探底,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风险也进一步暴露。针对银行统计, 2015年末不良贷款额达9482.75亿元, 较2014年末增加了48.61%;不良贷款率1.65%, 上升了0.43个百分点。其中, 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普遍已高于1.50%。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有多家的不良率高于1.50%。所有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速均达到两位数。银行公司类贷款不良率最高的两大行业为批发零售业及制造业。其他不良率较高的行业为住宿和餐饮业、采矿业和建筑业。据悉, 上市银行也加大了对不良的贷款处置力度。2015年18家上市银行累计核销及转让不良贷款3861亿元, 为2014年的1.67倍。“2015年各家上市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快速增长, 反映了经济下行期, 各上市银行应对资产质量转差的风险。”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产能过剩企业面临并购重组、破产清算, 商业银行传统的不良资处置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与清收、核销和转让等传统化解手段比较, 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 在处理效率和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对农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由粗放向精细过渡, 提出了相应的银行信贷精细化管理措施。

1 构建科学的信贷精细化管理经营模式

1.1 从严强化信贷管理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 为了降低农业银行的坏账率, 需要对信贷进行严格把控, 做到“三严”, 主要包括严格进行质量考评、严肃管理职能, 并对风险底线进行严格把控。严格进行质量考评主要是对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优化, 完善量化贷后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将信贷工作人员的信贷管理成果和工资效益直接挂钩, 激发信贷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严肃管理职能, 主要是根据中国农业银行的坏账率及当前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对信贷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实行二级分行派驻制, 加大风评管理, 加强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的平行作业, 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机制及背景的了解。严格把控风险底线, 主要是构建新型风险预警机制, 对于一些容易产生信贷危机的客户, 如经营绩效不佳的客户、有违约经历的客户、关联担保严重的客户等, 进行潜在风险管理,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退出, 从而降低银行的损失。

1.2 不断深化信贷创新

信贷创新是第一动力, 重点解决“三精”。一是精心创新中国农业银行信贷平台。建立新客户发展顾问机制, 多渠道多角度优选客户, 用准用好评级、授信“绿卡”, 建立新客户观察期, 确保新客户质量;对老客户进行“回头望”, 分析其融资行为记录, 准确果断地做出进退判断。二是精确创新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产品。在信贷前台营销中要主动掌握客户需求, 及时反馈, 提高新产品的应用水平和市场覆盖率;加大新产品营销激励力度, 以合理定价引导重点新产品发展。三是精细创新信贷方式。对优质客户, 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对跨区域项目和客户营销, 以组建行内银团方式, 有效地将服务空间延伸到不同区域。

2 加强目标考核管理

2.1 实施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

绩效考评模式主要包括关键绩效指标 (KPI) 考核、目标管理 (MBO) 、平衡计分卡 (BSC) 、360度反馈和排列评估法、经济增加值 (EVA) 指标等。一是倡导正激励, 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加强正面引导和管理的同时, 充分发挥、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二是改革现行薪酬分配制度, 将薪酬与质量和效率相挂钩, 适当扩大绩效工资比重, 提高专业技术工资水平, 吸引优秀人才, 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薪酬制度。

2.2 强化信贷队伍建设

(1) 对现有信贷人员进行开发和培养。我们应注重对现有信贷人员的培养。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是进行不脱产岗位培训;二是进行岗位轮换或干部交流, 以便量才使用。 (2) 适当引进外部人才, 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研究、项目评估、贸易融资等专业领域, 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要重点吸纳到信贷队伍中来。 (3) 加强对信贷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一是有选择地进行脱产培训, 以便及时掌握国内外信贷管理的科学方法和发展趋势;二是聘请专家学者和行业专家进行解读, 提高对各项信贷政策制度及管理理念的掌握、理解和执行能力。

3 向信贷增量与存量管理并重转型

尽管当前“盘活存量”常被提及, 但社会公众对货币信贷供应的关注焦点仍主要集中在信贷的增量和增速上。因此, 适应经济提质增效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 必须深入研究金融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推动信贷经营从“重增量”向“增量与存量并重”转变, 并最终构建以“存量为主、增量为辅”的全流量管理模式。

3.1 推进向增量与存量并重管理的观念转变

近年来, 随着我国加快推进多层级资本市场建设, 直接融资对银行信贷的分流和替代效应日益显现, 银行信贷增速趋缓, 增量结构优化的作用空间收窄。2015年新增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76.6%, 较2002年95.5%下降了1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随着信贷规模的持续增长, 存量基数逐年增大, 调整盘活的空间和势能更大。如果存量这一块用不好, 甚至用在了夕阳产业、过剩产能、低效领域, 不仅不会成为服务经济结构调整的动能, 甚至会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障碍。因此, 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 如果仅仅依靠信贷增量的拉动而忽视庞大的信贷存量, 供给侧改革难以深化, 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也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 银行落实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应实现信贷增量与存量的并重管理, 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提高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和配置效率, 把沉淀在低效领域的资金挪转出来, 投向具备经济合理性的领域, 降低实体经济杠杆水平, 促进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和新动能的培育成长。通过存量收回再贷, 也检验了原贷款投向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 通过资产证券化、资产交易、不良资产处置等措施, 可以增强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 为商业银行灵活根据负债业务发展、经济周期变化等摆布资产, 提高资产负债的匹配度、改善资产质量提供了更大的主动性, 并能创造债券发行、投资管理、交易服务等新的业务机会。应该说, 建立增量与存量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 符合帕累托优化原理, 既是银行自身转变经营发展方式, 有效化解经济下行周期信用风险增加、资本约束趋紧、信贷投入边际效用递减等难题的必由之路, 更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和紧迫要求, 是金融领域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3.2 加快完善信贷增量与存量并重管理的金融体系

一是完善信贷增量与存量并重管理的经营环境。“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金融宏观审慎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 综合评估农业银行资本与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等多个方面, 改变了以往紧盯狭义贷款增量的政策传导机制, 这为农业银行合理规划自身信贷发展目标、实施信贷增量与存量并重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引。

二是建立信贷增量和存量并重管理的统计监测体系。在实施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内, 应研究建立金融机构信贷存量周转的统计标准, 定期发布相关数据。组织开发全社会金融资产增量和存量一体化的统计监测系统, 跟踪分析存量贷款数量增减、结构变化、期限利率等情况, 引导金融机构更加重视贷款存量运行情况, 并为各方面客观评价货币信贷运行提供参考。

三是夯实信贷资产证券化及贷款交易的市场基础。“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丰富金融市场产品, 鼓励信贷资产证券化。目前要加快培育资产证券化开展所需的一系列基础条件, 包括强化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提高信用评级行业水平, 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 优化资产证券化所对应的资本计量标准等, 以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尽快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广和常态化发展。要积极培育全国范围银行贷款交易的二级市场, 推进商业银行存量贷款交易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出售一部分存量贷款, 为新的贷款需求腾出更多的资金和资本, 实现全行业存量贷款的有效盘活。

参考文献

[1]王德敏.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全案 (第2版) [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小额信贷业务管理系统 篇3

【摘 要】商业银行是目前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一個环节,主要社会职能是通过聚集资金供给方的闲散资金并向资金需求方发放贷款,将社会闲置货币加以集中运用,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贷业务链中信贷资产的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

本文在分析国内某A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金融理论、信贷管理理论及信贷风险理论对A商业银行各项经营指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主要存在信贷机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贷后管理不到位及信贷风险防范弱化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完善A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合理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预警制度、建立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的信贷信息系统及加强中小企业信贷资产结构调整等的主要对策,在此基础上预测其产生的相关效果。

【关键词】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国家,由于其经济比较发达,中小企业众多并且发展时间比较长,银行信贷业务起步较早并且形成了完善的信贷体系,使得国外学术界对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研究比较深入,领先于我国。国外的研究学者研究的落脚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二是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在我国,中小企业群体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最为活跃的细胞。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本资源相对稀缺,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仍处于改革及摸索的阶段,目前的金融体制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及长远发展需要。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缓解其融资压力。

二、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体系

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业务流程包括受理、调查、审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与支用、贷后管理六个阶段。中小企业在A商业银行办理信贷业务,遵循先评级、后授信、再支用的原则。

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提升A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规范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管理和操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A商业银行董事会及其下属委员会联合风险管理部、授信审批部等部门联合编写了《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管理及操作流程手册》,为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工作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指南。

为进一步控制新增不良贷款,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根据《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A商业银行员工行为处理暂行办法》《A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定了A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对新增不良贷款要进行责任追究,不因责任人岗位或职务变动、内退、退休、终止劳动合同等情况而免除,除此之外还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三、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现状

按照A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战略布局,注重对借款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企业现金流量和担保情况进行详尽调查,为A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把好关。经营团队按照客户的需求,在坚持各项原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服务客户。加强对贷款企业的尽职调查,定期查看贷款企业财务报表,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和相关情况变动,有效利用非财务信息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一旦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不合理使用资金、经营风险较大等问题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行资产质量。

四、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问题分析

尽管A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得到了精简,但由于其信贷机构专业化职能不强,信贷人员配备也不到位,导致机构职能作用相应削弱,同时存在信贷人员管理的客户不分公司客户和零售客户,使其不能对每个客户实行充分、有效的进行贷后管理,存在信贷人员工作量大、精细化程度不高,贷后管理后续跟踪不到位,一旦出现问题,又有严格的责任追究,这样就导致了信贷人员不敢向企业放款甚至是不想放款情况的发生。

A商业银行对于贷款用途使用监管不严,放贷之前对贷款用途审核不严,在客户资金使用时监督不力,客户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贷款用途出现错位现象较多。抵押资产选择、审核和监管不到位,导致出现了在抵押资产选择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不易变现的资产较多、评估价值虚高、抵押率较高等问题;在贷后管理工作中,一是贷后管理工作不到位;二是贷后管理监督存在问题,同时还存在中小企业贷款档案不完整,资产保全工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A商业银行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间并未真正构建起合作伙伴关系,对中小企业客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信贷卖方市场观念中;信贷管理部门及其人员的岗位权责不明晰,使得A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风险预警形同虚设。

A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仅仅重视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资产总量的控制,而对信贷资产的动态变化及管理有所忽视。A商业银行应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缺乏科学的量化模型,只是采取按每年的总量指标或者增量指标来进行衡量。这种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简单衡量指标,使得风险评估结果与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入很大,不具备科学依据,也可以说A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风险评估的各种手段主要是靠信贷员和管理层的经验判断来确定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

五、A商业银行加强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的对策及预期效果

经过多年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实践,A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工作要实现科学有效、稳健发展的目标,就需要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优秀经验和成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C市经济发展状况和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其信贷管理制度和机制,完善实际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尽量消除信息不对称因素,科学、合理运用风险评估手段对A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显著提升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效率和效益。

1.A商业银行加强中小企業信贷管理的具体对策

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方面,根据A商业银行以往的中小企业贷款工作经验,其放款前的调查工作基本上只是考察贷款企业是否合法合规,而在放款后A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所属的行业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分析不够透彻,缺乏对适合企业信贷资产的搭配等问题的科学通盘考量。这不仅仅是A商业银行的问题,也是许多银行的通病,这就导致了A商业银行的大量资金集中涌入到少数几个贷款大户。虽然从短期来看能够迅速增加银行的收益,并能降低A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水平,但是从长远来说,一旦这几个贷款大户发生风险损失,那就对A商业银行的信用和资产产生巨大的损失。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放款前对中小企业客户选择及风险评估,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放款后其信息不对称因素导致的贷后风险有时显得比贷前风险更为重要。由于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机构以及信贷人员通常认为贷后管理不重要,而且由于激励因素的不足,导致其没有动力去详细调查和掌控贷后的风险因素及相关预警指标,使得A商业银行贷后管理检查实际上是走一个流程形式,而A商业银行负责信贷管理的管理层由于其获得的支持信息不恰当或过少,使其唯有在贷款发生逾期无法偿还和拖欠利息时才会有所反馈。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A商业银行贷款监督不完善,A商业银行却要自身承担由风险的代价。

要从源头上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除了我国社会的信用环境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支持外,从A商业银行自身来讲,要构建有效的信息系统。

2.A商业银行加强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的预期效果

根据目前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工作的改进实践,在A商业银行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下,积极创新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和精细管理,夯实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取得成效。

随着A商业银行加强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对策的进一步实施,预计A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将会配备更加合理的信贷机构人员结构,建立更加健全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机制,中小企业贷后管理工作及信贷风险防范工作不断加强,从而真正形成以服务城市经济发展为特色、体制先进、机制灵活、管理规范、资本充足、质量优良、实力强劲的现代金融企业,并继续秉承“诚信、合作、进取、创新”的企业精神,充分发挥地方银行的“人脉”、“地缘”和“决策链条短”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金融创新,强化风险控制,扩大业务规模,不断提高A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综合效益。

六、结论

本文在分析,A商业银行相关中小信贷管理背景的基础上,针对A商业银行目前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体系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探讨了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进一步提出了A商业银行加强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的相关对策。

本文认为A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工作要实现科学有效、稳健发展的目标,就需要在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优秀经验和成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C市经济发展状况和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其信贷管理制度和机制,完善实际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从而显著提升A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论文 篇4

1.研究意义及目的一直以来,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深化国企改革、提供就业渠道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努力通过各种手段,以良好、快捷的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然而,在我国中小企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由于先天的不足,往往存在许多发展障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融资难,这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企业效益底下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 因素之一。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关于如何更好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对策的研究具有实际的意义。

2.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现状

2.1内源融资状况

在内源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自由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还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源融资作为筹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于是中小企业不得不把内源融资主要通过企业自筹和向关系人借贷两种形式经行融资。

2.2外源直接融资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来获得资金。靠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来解决我过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现实。

2.3外源间接融资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有限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中,商业银行贷款占绝大部分比重。而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一直存在着种种限制。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8%左右,这与中小企业创造国内上产总值的1/3,工业增加值的2/3,出口创汇的38%和国家财政收入的1/4的比例是极不对称的。

3.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信贷难的因素

3.1银行惜贷严重

银行针对中小企业惜贷的原因,可以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借款人拥有信息优势,贷款人很难收集到有关借款人的全部信息,或者收集、鉴定这些信息需要话费大量成本。此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竞争性领域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高,融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能成为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的信贷。如此一来,银行的贷款成本和监督成本上升。此外,中小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上的差别,以及银行追求规模效应等原因,大多商业银行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小的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3.2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担保体系是以政府性融资担保为主体、以政府出资为主,民间资本介入很少。政策性担保机构无需自负盈亏,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不符合担保的高风险性,可能使担保规模过大,担保变为福利。当银行考虑到一旦出现代偿额过大或集中代偿的情况,担保机构无力偿还时,反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此外,中小企业规模小,可抵押的物品少,但现行的金融对抵押品的折扣率过高,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

4.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对策

4.1加强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建设

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还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家庭成员占据重要的管理岗位,决策上独断专行。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导致银行不愿意向其提供融资贷款。

鉴于此,中小企业应该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体制的要求实行公司改造,解决家庭制对其发展的束缚,进行所有权的结构调整,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提高信用水平,增强融资能力。

4.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互助性担保制度

充分认识和重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简历起多层次,多结构,多种所有制并行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首先,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担保体系。由各级政府财政出资,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其次,成立商业性担保公司。以法人、自然人为主出资,按公司法要求组建,实行商业化运作,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第三,建立互助性担保机构。由中小企业自愿组成,联合出资,发挥联保互保作用,不以盈利为目的。互助担保的优势来自民间担保的产权结构、社区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机制。

4.2转变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和方式,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对于进入成熟期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最为关注和期盼的莫过于能够及时获得银行存款。从发达国家的请款来看,无论其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如何,银行信贷融资始终是中小企业的主要来源。

4.2.1调整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强化和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

商业银行要打破以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结构作为贷款的标准的认识误区,除总行外,一级分行和作为基本核算的二级分行也应该尽快分离和设置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

4.2.2修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

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一套针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应该把企业的行业发展,成长预期,管理团队和科技优势作为评估的主要因素,并以量化指标体现出来,再结合财务状况,综合评估此类企业。

4.2.3从政策上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可考虑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对于向中小企业贷款比例较高的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实行诸如冲销坏账和补贴资金等措施,以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4.2.4运用金融创新工具,改善信贷融资能力

很多成长型中小企业具有高风险性,对其信贷融资,显然具有风险。虽然这类企业也会带来高收益,然而这种高收益并不会增加银行贷款的利息收入。如果将收益的一部分变为权益融资,不仅可以给银行获得中小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也降低了信贷的整体风险。

4.3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现在,我过虽说有五万多家农村信用社和五千多家城市信用社,但其合作性质已经淡化,成为“准国有商业银行”,应在对其清理整顿的基础上,成立商业性中小企业银行,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商业性贷款。

5.总结

小额信贷业务管理系统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贷业务 经营管理,有效控制贷后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根据《贷款 通则》、《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等法规和公司相关制度,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贷后管理是指从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 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各项管理与服务活动。包括帐户监 管、贷后检查、风险预警、风险分类及不良贷款处理、贷款收回、档案管理、客户维护等。

第三条 贷后管理坚持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检查到位、及时预警、快速处理、安全收回的原则。

第四条 贷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按期足额收回信贷业务本息,并与客户建立持续发展的业务合作关系。

第二章 贷后管理部门及职责

第五条 贷后管理由公司协同承担,日常管理由公司信贷前台部门负责。

第六条 业务发展部、营业部信贷前台部门是贷后管理的具体承担者,应设臵贷后管理岗位,承担贷款客户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资金监管、贷后日常监测及客户维护。监管信贷资金 使用情况,限制性条件落实情况,监测客户偿债能力、盈利能力 及现金流变化情况,开展贷后跟踪检查,收集客户财务、非财务 信息,并定期联系客户,做好客户维护工作;

(二)对担保人近况及担保物情况进行定期监测;

(三)风险分类及日常管理。按规定复测客户信用等级,及 时进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建立贷款监测台账,整理、收集档案 资料,登录信贷管理系统,收回贷款本金及利息;

(四)提出不良贷款清收方案,并具体实施;

(五)风险预警。发现风险信号及时预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 处理意见;

(六)定期报告。定期向公司领导或信贷前台部门负责人汇 报辖内贷后管理情况;

(七)公司交办的其它贷后管理工作。

第七条 公司是辖内贷后管理的组织者与监控者,负责重大授信客户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日常管理由信贷前台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具体职责如下:

(一)公司信贷前台部门职责

1.组织、指导、督促部门或公司营业部实施贷后检查和客 户服务工作,对贷后管理涉及的具体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重大事项及时向公司领导及公司汇报,并抄送公司风险管理部;

2.按规定复测所辖客户信用等级,负责贷款本息回收及重点客户维护工作;

3.负责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初分工作; 4.交办的其它贷后管理工作。

(二)风险管理部职责

1.对辖内贷款风险状况进行风险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随时 上报,及时提示并督促部门或公司营业部限期处理,并告知公司信贷前台部门;

2.对辖内贷后管理情况实施现场检查,必要时可走访客户,深入了解客户风险状况;

3.对风险预警信号提出建议或处臵意见,并督促落实; 4.负责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初审工作;

5.利用信贷管理系统、征信系统等监测辖内贷后管理开展情 况; 6.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辖内信贷资产质量及风险状况; 7.交办的其它贷后管理工作。

(三)公司稽核部职责

1.负责对贷后管理执行情况和风险状况进行监督核查; 2.跟踪内外部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和要求,并督促落实; 3.提供公司贷后管理评价意见,配合保卫监察部门实施问责制度。

第八条 公司负责制定公司贷后管理政策,并落实相应部门 组织实施,风险管理部牵头日常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具体职责 如下:

(一)公司信贷前台业务部门职责

1.负责制定本业务条线各单项业务品种相关贷后管理规定和操作规范,并督导执行;

2.负责营销重点客户,系统性客户维护工作;3.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公司信贷业务贷后检查与客户维护 工作,对公司职能部门和公司在贷后管理中报告的问题及时提出 处理意见,重大事项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并抄送公司风险管理 部。

(二)公司资产保全部职责

1.负责制定问题资产经营管理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并督导落实;

2.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公司问题资产日常管理与监测工作,对公司职能部门和公司在贷后管理中报告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重大事项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并抄送公司风险管理部; 3.负责接收、处臵抵债资产的初审;信贷资产核销的初审;直接承办重大问题资产的催收、盘活和处臵工作。

(三)公司风险管理部职责

1.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公司风险监测管理工作,对公司职 能部门和公司在贷后管理中报告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重大 事项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

2.负责统筹授信业务发生后的监测管理,督促前台部门实施授信后的日常管理;

3.牵头制定不良资产价值认定制度和标准,负责公司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及检查工作;

4.负责信贷资产核销的复审,估算信贷资产减值损失。

(四)公司审计稽核部职责

1.牵头组织对公司、公司营业部贷后管理执行情况的常规检 查,负责对公司贷后管理的综合评价;

2.负责对公司经营管理层、公司部门负责人的贷后管理责任 尽职调查与评价,指导公司开展贷后管理责任审查与尽职调查; 3.提供贷后管理评价意见,配合保卫监察部实施问责制度。

第三章 贷后管理内容

第九条 建立台账。管户人(指信贷前台从事贷后管理的人员,下同)应在贷款发放后按照《XXX公司贷款监测台账》 格式及时建立健全辖内贷款监测台账,序时逐笔记录贷款情况。台账可为纸质或电子档案,由专人保管。

第十条 资金监管。贷款发放后,管户人应在十五日内进行首次跟踪检查,填写《XXX公司贷后首次跟踪检查表》,重点检查限制性条款是否落实、客户是否按照约定用途使用信贷 资金。

第十一条 日常监测。管户人应按照《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 职指引》的要求,持续监测贷款风险状况,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 号。公司对单户余额 1000 万元(含)以上的贷款,应实行专 人专户适时跟踪监测。管户人在日常监测中发现风险预警信号,应填制《XXX公司风险预警处理表》(以下简称《风险 预警处理表》),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和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风险防 范化解措施经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审查报公司总经理或分管领导确 认同意后,由填表机构组织实施,《风险预警处理表》返回管户 人存档备查。风险预警信号处理原则是:

(一)对客户挪用信贷资金,擅自处理抵(质)押物,逃废 债务等预警信号,应及时报告公司,并及时采取限期纠正、补充 抵(质)押物或增加担保人、停止发放新贷款、收回已发放贷款等经济和法律措施控制风险;对风险预警信号未解除的,不得发放新贷款。

(二)对客户财务状况恶化,或发生其他可能影响客户还款 能力事项的,应及时报告公司,并及时查明原因,对临时性、季节性财务指标恶化或其他临时性风险因素,应列入重点观察名 单,同时采取补充担保物、增加担保人、停止发放新贷款等风险 防范措施。

第十二条 贷后检查。信贷业务发生后,管户人应采用非现 场和现场检查方式对借款人进行定期检查,并逐户序时编写贷后 管理日志。公司类贷款和单户余额 200 万元(含)以上的自然人 贷款应撰写《XXX公司类客户贷后检查报告》或《重 庆农村商业银行自然人客户贷后检查报告》(以下简称《贷后检 查报告》),单户余额 200 万元以下的自然人贷款应填制《重庆农 村商业银行自然人客户贷后检查表》(以下简称《贷后检查表》)。

(一)公司类客户贷后检查的主要内容 1.检查企业生产经营、现金流量是否正常,政策变动、经济 环境变化、市场波动、同业竞争等对企业的产品销售和经营效益 的影响;

2.检查市场定位、设备及技术状况、产品实际销售与库存变 化情况,核心产品与非核心产品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3.掌握客户机构体制、高层管理人事变动及主要股东、负责 人信用记录变化等重大情况,分析这些变动是否影响客户生产经 营;

4.了解客户是否有违法经营行为,是否卷入经济纠纷,与其 他债权人的合作关系,客户对外担保等或有负债情况,客户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关联交易情况等;

5.检查抵(质)押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抵押物的价值是否 受到损失,抵押权是否受到侵害,质押物的保管是否符合规定,第二还款来源情况是否恶化;

6.客户在公司有项目贷款的,需检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项目资金是否按时到位,贷款是否被挤占挪用,工程进展是否正常,总投资是否突破预算,累计完成工作量与财务支出是否匹配,费 用开支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地产项目预售情况及预售款使用情 况,是否能按期竣工,项目竣工投产能否达产等内容逐项进行检查;

7.对公司中长期贷款项目,在竣工投产并达到设计能力一年 后或竣工投产两年仍未达产的,应进行贷款项目后评价并撰写报 告;

8.根据检查掌握的信息,提出贷款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二)单户余额 200 万元(含)以上的自然人贷款贷后检查 主要内容

1.了解客户职业、职务、工作单位、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是否发生变动;

2.其他事项参照法人客户贷款进行检查。

(三)单户余额 200 万元以下自然人贷款贷后检查,按《贷 后检查表》的要求完成。

(四)贷后检查应当做到实地查看,如实记录,及时报告,不得隐瞒或掩饰问题。检查内容应按要求及时录入信贷管理信息 系统。

第十三条 贷后检查频率

(一)管户人对公司类客户贷款原则上每季度检查不少于一次,以下情况可降低检查频率:

1.仅与公司发生低风险业务的客户,且未出现风险预警信 号,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

2.损失类贷款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

(二)管户人对自然人客户原则上每半年检查不少于一次,以下情况可调整检查频率:

1.单户余额 200 万元(含)以上(损失类除外)贷款每季检 查不少于一次;

2.损失类贷款客户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

3.仅与公司发生低风险业务的客户,且未出现风险预警信号,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

(三)公司前台部门对单户余额 10000 万元(含)以上贷款每年直接进行贷后检查不少于一次,并形成书面报告送授信审批 和风险部。

(四)客户出现风险预警信号时,管户人应根据贷款 风险状况及时进行贷后检查。

第十四条 贷后检查上报程序

(一)公司应结合实际制定辖内贷后检查上报程序,对支 行及辖内机构审批发放且未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的贷款,管户人在 完成《贷后检查报告》或《贷后检查表》后存档备查;对公司审 批发放的贷款或已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的贷款,管户人应在完成《贷后检查报告》或《贷后检查表》后两个工作日内逐户上报支 行相关职能部门。

(二)对单户余额 1000 万元(含)以上已出现风险预警信号 的贷款,公司应汇总辖内情况,撰写报告逐户说明已采取或拟采 取的相关处臵措施,于每季后二十日内报公司信贷前台业务部门 备案。

第十五条 公司每年应对辖内机构贷后管理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法人客户贷款单户余额 500 万元(含)以上、自然人贷 款单户余额 200 万元(含)以上的大额贷款应逐户查管户人贷后管理执行情况。

第四章 贷款到期处理

第十六条 管户人应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随时关注客户还款能力的变化,并做好到期信贷业务的催收工作。

(一)管户人应在贷款到期前一个月,向借款人及担保人发送《贷款到期提示书》,通知客户按期偿还贷款本息。对单户余额 1000 万元(含)以上贷款客户及其担保人,管户人应提前三个月发送《贷款到期提示书》,通知客户准备资金按时还贷。

(二)发生合同约定事项导致合同提前终止的,经公司同意后,由管户人向借款人和担保人发出书面《贷款提前到期通知书》,并办理相关还款手续。

(三)对到期尚未归还的信贷业务,管户人应及时报告经营 主责任人,列入逾期催收管理。管户人应及时将《逾期贷款催收 通知书》、《逾期贷款担保责任通知书》,分别发送借款人、担保人,并取得回执。

第十七条 对不能按期收回的贷款,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展 期、贷款重组或转入逾期管理。第十八条 客户无法足额归还到期贷款本息,会计部门应从贷款到期的次日计收逾期利息,管户人应及时调整风险分类形态。

第五章 风险分类及不良贷款管理

第十九条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遵循“分级认定、常规管理、超 限核准、归口负责”的原则,依据分类的标准、方法、程序,按 照《XXX公司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日常管理办法》的要求, 审慎分类、准确揭示风险。

第二十条 公司风险管理部应采用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方式对辖内贷款风险状况进行持续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第二十一条 公司对不良贷款要逐笔、逐户落实管理责任和 清收措施,不良贷款管理应以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具体操作按《XXX公司不良贷款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章 贷后诉讼管理

第二十二条 贷后诉讼遵循专业归口、分级管理原则,具体案 件实行负责人委托制和具体受托人负责制相结合的制度,重大案 件报公司审批。

第二十三条 公司应加强诉讼时效管理,组织、指导、督促 管户人每季对辖内逾期贷款进行排查,分别发送《逾期贷款催收 通知书》、《逾期贷款担保责任通知书》至借款人、担保人,并取得回执,确保公司债权及担保权有效存续。

第二十四条 公司、公司诉讼案件管理部门应按照《重庆农村 商业银行诉讼案件管理办法》的要求,相互支持、协作、配合完 成诉讼案件调查取证、执行等工作,依法合规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第七章 贷后档案管理

第二十五条 贷后档案管理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保密性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信贷管理档案按类别分 类立卷,公司类信贷业务档案按客户立卷,个人信贷业务档案根 据资料的数量可以多户一卷,特别档案应按照管理意图、管理需 要专门建档立卷。公司应严格按照《XXX公司信贷档 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规范信贷档案管理。

第二十六条 管户人应及时将贷后管理资料录入信贷管理系统,真实、全面、动态反映客户信息。

第八章 责任落实及追究

第二十七条 建立经营管理责任移交制度。原贷款经营主责 任人、贷后管理责任人工作变动时,应在有关部门或人员的主持 下,对移交的信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已离任审计的,以离 任审计为准),形成书面交接材料,由原责任人、接手责任人、监交人签字后登记存档。责任移交后,接手的责任人对接手后的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事项负责,不得推诿责任。

第二十八条 贷后管理责任人包括贷款管户人、贷后管理督 查人员、公司信贷前后台部门负责人,公司分管信贷工作的副行 长、公司总经理。

第二十九条 贷后管理责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和相应的经济处罚。

(一)未按规定建立监测台账;

(二)未按规定跟踪贷款资金用途,检查贷款限制性条件的落实情况,但未造成损失的;

(三)未按规定进行贷后检查或检查流于形式,未按规定撰写贷后检查报告或填制贷后检查表,但未造成损失的;

(四)未及时催收贷款本息,但未造成损失的;

(五)对风险预警信号未及时处臵或处臵不力,但未造成损 失的;

(六)未按规定及时复测客户信用等级、进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但未造成损失的;

(七)未按规定及时进行贷后管理责任移交,但未造成损失的;

(八)未及时将贷后管理信息录入信贷管理系统;

(九)其他违规行为。

第三十条 贷后管理责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 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一)违规办理贷款展期;

(二)违规办理贷款借新还旧;

(三)违规变更债务人或担保人;

(四)违规办理贷款转让;

(五)违规核销、臵换贷款;

(六)发现风险预警信号未及时处臵或处臵不当,造成损失的;

(七)未按规定跟踪贷款资金用途、检查贷款限制性条件落 实情况,造成损失的;

(八)未经允许披露贷后管理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

(九)未如实反映贷款风险分类形态,逆程序或越权认定的;分类数据失真的;

(十)在抵债资产接收、处臵或不良贷款处理过程中违规操作的;

(十一)未认真执行或不执行稽核部门处理决定及整改要求的;

(十二)对贷后管理发现疑点未深入检查或未进行必要的延伸检查,导致严重违规违纪问题未及时暴露的;

(十三)对贷后管理发现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未按规定及 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

(十四)发现相关部门或责任人存在严重问题,未对其问责的;

(十五)未妥善保管信贷档案,造成资料遗失、毁损,或发 现信贷档案遗失、毁损未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贷款损 失的;

(十六)私自销毁、隐匿、篡改信贷档案资料,危害公司利益的;(十七)擅自对借款人实行贷款挂账停息,减收、缓收本息 或豁免本息的;

(十八)收贷、收息不入账、少入账或推迟入账的;

(十九)未按规定及时向借款人、担保人主张权利导致借款合同、担保合同超过诉讼时效的;

(二十)对破产、改制企业不主动主张债权,造成贷款损失的;(二十一)违规解除抵押登记或撤销质押物止付登记,形成抵押权、质押权无效的;

(二十二)保管不当造成抵(质)押物毁损,擅自出借抵(质)押物权证,或抽逃保证金的;

(二十三)帮助客户逃废公司债务,或其他人为因素导致本 行债务无法落实的;

(二十四)以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为目的,阻碍他人履行 贷后管理职责,或纵容、授意、指使、强迫他人歪曲、隐瞒贷后 管理中存在严重问题的;

(二十五)其他严重违规行为。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公司各单项业务品种管理办法对贷后管理有具 体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XXX公司负责修改、解释。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

1.XXX公司贷款监测台账 2.XXX公司贷后首次跟踪检查表 3.XXX公司类客户贷后检查报告 4.XXX公司自然人客户贷后检查报告 5.XXX公司自然人客户贷后检查表 6.贷款到期提示书(借款人适用)7.贷款到期提示书(担保人适用)8.贷款提前到期通知书 9.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 10.逾期贷款担保责任通知书 11.XXX公司风险预警处理表

12.低风险业务、风险预警信号对照表

浅谈如何做好信贷业务的贷后管理 篇6

一、当前基层农发行贷后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信贷制度学习不够,理解偏差,执行力有待提高。

2010年初,总行整合、下发了新的信贷制度、信贷业务操作手册等,将以往粗放式的信贷管理整合规范为精细化管理方式。但是由于时间紧工作任务重,少数客户经理对新制度办法学习不够,仍按老一套的方法去管理客户,在与客户的合作、风险的预警、传导、反应和处置等方面还没有规范化,更谈不精细化,基本上还处于简单、粗放型的初级管理阶段,显然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和多元化客户的需求。基层行作为贷款企业的开户行,扮演贷后管理的重要角色,是执行者。如果不能正确执行制度办法的话,贷后管理将大打折扣。

(二)重贷难管。

重视贷款:由于农发行现有的考核模式,上级行着重考核基层行的利润、不良贷款、存款等八个方面的指标。其中利润指标的考核占很大比重,于是“营销项目,发展业务”成为基层行的工作重点。多贷款就能多实现利润,利润等指标上去后就能完成考核,拿到挂钩绩效工资,甚至夺取别人的挂钩工资。因此大家都重视“贷”。难于管理:贷后管理难度加大。现阶段,农发行客户呈现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粮棉油购销企业,管理难度加大。同业竞争中,部分商业银行的准入门槛低于发行,服务水平、服务设施优于农发行,让企业更青睐商业银行,不甘受农发行监管,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三)贷后检查,贷后管理的核心环节和要点把握不太准。

一是检查结论定性化、简单化。比如对于“借款用途”、“担保能力”等内容检查的结论都是诸如:正常、良好、按规定执行等。二是贷后定期检查的内容格式化,检查面较窄。三是部分基层行对贷后检查表上“借款人确认意见”栏,在贷款发放时就让企业的财务人员盖好印鉴。四是检查报告内容简单,除了一些财务指标有些变化外,其他内容雷同。五是贷后管理的核心工作是搞好贷后检查,揭示贷款发放后可能出现的风险,研究防范和化解措施。目前,一些贷后检查仅限于一般形式,未能解决根本问题。如少数客户经理仅凭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和平时了解的表面现象在办公室进行分析和撰写报告,向上级行交差了事;而对第一还款来源的持续性和可靠性,第二还款来源的完整性、足值性和安全性却了解分析不足,更谈不上对潜在或显现的信贷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和化解。

(四)贷后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在其它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服务,并将其作为增强竞争力、扩大收益、维系客户关系重要手段的今天,少数农发行的基层行受传统经营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对贷后的服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严格履行贷前对客户所作的承诺,或者“一贷了之”,不及时掌握、研究和解决客户对银行提出的金融需求。如大部分基层农发行周未都不营业,而客户又有业务需求。极少数基层行将贷后管理片面地理解和执行为对借款人的检查监督,在潜意识里,还是将银行凌驾于客户之上,“官办意识”还很强。

(五)风险化解手段单一。对于农发行来讲,在贷款的事实风险或者损失出现后,有效地化解和处置手段不多,目前一般只是通过法律诉讼和处理担保品的途径来清收贷款本息。

二、基层农发行如何做好贷后管理的对策

(一)以加强学习制度办法为基础,加强客户经理自身素质,创造贷后管理良好的前提条件。

总行今年整合出台了新的贷款制度和办法,基层行应以此为契机,狠抓信贷管理自身建设,进一步夯实信贷基础,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对客户经理的教育,增强责任感。按照信贷基础管理基本规范要求,组织信贷人员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深入理解,全面掌握,把学习和落实制度作为合规经营的重要保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强化制度治行。通过周例会、业务集中学习,分析典型案例,以案例教学,进一步强化了客户经理的责任意识。二是落实责任人制度,实行一对一的服务与监管。每个企业明确一名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客户经理恪尽职守,多到企业检查,随时撑握企业经营动态,控制好第一还款来源。要求客户经理到企业检查时多观察、勤思考,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重大事项专项报告。行长、分管行长加强督办,对客户经理发现和报告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企业经营重大事项或发现贷款风险点时组织专项检查。三是强化精细化管理,推行逐户按月监控督查制度。客户经理每月进行一次贷款序时检查,检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原材料购进到销售,资金使用到货款回笼各环节进行监督,监督企业是否按贷款合同的规定使用贷款,有无挤占挪用,监测企业销售货款是否及时归行等,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四是坚持实行不定期地交叉检查和集中检查制度。要求每季至少组织一次交叉检查,今年以来已进行了2次由客户部门主管和分管行长带队的信贷检查,新分管行长到位后,又对所有企业进行了一次调研性检查,通过提高检查频率,掌握企业法人代表的思想变化和经营状况,查找信贷风险点,既有效防范信贷管理内控风险,又可促使信贷人员相互间查漏补缺。五是加强信贷人员廉洁从业教育。随着我行商业性信贷支农领域不断拓展,信贷管理部门的同志在廉政建设方面丝毫不能有所松懈,我行要求信贷管理人员做到“四个严禁”,即接受企业的礼金礼品,严禁参与企业经营,严禁接受企业的高档消费活动,严禁到企业检查时和企业人员一起打牌赌博。

(二)以《客户经理履责尽职手册》为标准,夯实信贷管理基础,促进贷后管理的精细化。

一是立足履责尽职手册,落实最基本的信贷管理程序要求和操作规范,进一步夯实信贷管理基础。通过使用尽职手册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尽职记录,从贷款的发放到贷款收回实施全程跟踪监测,从而可以彰显“尽职免责、失职追究”的责任明晰,同时也可以检查和检验信贷管理的效果并为考核提供依据。二是结合客户经理履责尽职手册,切实加强库存管理。客户经理按照尽职手册要求到客户企业进行现场查库,真真正正地关注企业的现金流向,掌握企业的经营真实情况,了解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及资金动向,坚持做到每企必到,经常查,全面查,交叉查,不留死角,不放过风险点,每个管户信贷员做到查库有记录、记录必真实、情况必报告。三是通过重视履责尽职手册的应用,垫高信贷管理基础本台。客户部主管和分管行长、行长定期检查客户经理的尽职履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把苗头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信贷分析例会,点评客户经理的尽职履责情况,督促其数据填列质量的提高,真正起到管控信贷资产安全的作用。

(三)抓好“五个结合”,稳步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贷后管理程序化、制度化。

一是风险排查与日常监管服务相结合。基层行定期提示到期贷款,随时监测预警信息。每月固定时间下发本月贷款到期提示表,及时进行到期贷款的催收,并做好到期贷款的资金筹集、归还和后续贷款的准备工作。同时以CM2006信贷管理系统、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人行征信系统和银监会派出机构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为信息监测平台,对本行及时提示系统的预警信息。二是风险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每月对客户进行一次风险排查,并将风险排查情况纳入每月工作分析例会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风险因素及其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形成专题风险排查报告,内容包括风险排查开展情况、发现的风险因素及发生的原因、已采取和拟采取的措施、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认定等。内勤人员进行综合分析,汇总贷款风险排查报告内容,发送各行长、部室主任,同时反馈包支行的相关部室。与主管部门、上级行专项检查相结合。三是风险排查与工作分析例会相结合。根据各客户经理风险排查、工作分析例会和部室主任深化管理、调查研究活动中了解的风险状况,确定风险排查重点内容,每月召开由分管行长、客户部主管、客户经理参加的支行风险排查分析例会,按计划有步骤对重点、关注行业、关注客户进行重点详细透彻分析,逐企业详细排查。分析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农发行贷款安全的影响,并针对影响和风险程度研究制定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有效化解信贷风险。四是风险排查与检查督导相结合,强化信贷内部基础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上级行信贷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规范操作。对各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贷款使用、贷后管理等环节中的风险排查与对信贷工作的督导检查相结合,重点督导检查包括调查环节调查人员是否存在调查不实或不准确、贷款行是否落实贷款审批意见、客户经理是否完整准确的填制合同、客户经理和客户部门负责人是否按要求严格贷后管理、行长是否承担营运与管理主责任人职责等等。支行每季度对上述内容的排查情况进行抽查,并纳入信贷管理质量考核内容进行通报。五是风险排查与风险处置、责任追究相结合。信贷风险排查工作以有效防控化解信贷风险为目的,针对风险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预先制定出完备的应对处置方案,增强风险处置的应急应变能力。一旦出现风险,迅速反应,果断处置,决不消极懈怠,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对责任心不强、基础管理不到位、基本制度不落实而出现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

(四)以“在线式”监测为手段,强化信贷风险防控,确保贷后管理的效果。

小额信贷业务管理系统 篇7

一、原因

通过对各金融机构和人行营业部门进行实地调查, 发现小额支付系统受冷遇, 业务量偏少,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宣传与收效反差较大, 得不到社会公众的广泛接受。

小额支付系统是一个涉及各个经济领域、各个层面, 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储户等社会群体的核算系统, 然而在其三年多的运行时间里, 由于受区域的支付环境、人员素质等因素所限及部分金融机构对社会公众宣传讲解流于形式, 宣传方式单一, 仅局限于公告或者柜台解释、发放宣传单, 特别是缺乏对公用事业单位负责人的针对性、专门性的讲解, 导致宣传所收到的效果不甚理想, 大多数企业财务人员只停留在对小额支付系统的基本概念的知晓, 而对用途广泛、业务处理功能强、成本低的定期借记业务认识却很模糊, 甚至不少金融机构的业务人员对小额支付系统的金额起点、手续费收取方法、业务处理流程等也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

2. 定期借记业务停滞不前。

定期借记业务是小额支付系统的一项基本功能, 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办理公用事业单位定期代收费用业务, 它可以实现跨行缴纳水、电、通讯等费用。一是按小额支付系统定期借记业务实施方案要求, 由收款人开户行组织收款人、付款人、付款人开户行签订代扣某类费用的三方协议。协议的签订需经过收款人向其开户行申请、收款人开户银行编制协议号、填制协议号与付款人对应关系表, 并将对应关系表送付款人开户行审批比对等一系列程序。金融机构感到协调准备工作量很大, 手续繁琐, 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二是定期借记业务只能选择一家主办行, 对主办行以外的商业银行来说, 收费单位开办定期借记业务, 会导致本行代理业务收入和存款的下降, 基于此, 各金融机构不愿积极办理定期借记业务。

3. 公用事业单位存有症结, 限制了小额支付业务的发展空间。

一是思想观念有“顾虑”。据调查, 公用事业单位现有的收费模式能够适应用户的缴费要求, 如本溪市辖内通信、供电、自来水等公用事业单位都设有各自的收费大厅, 代办网点较多, 用户缴费非常方便;同时, 由于公用事业单位行业垄断性强, 通过代办网点可以缓解内部就业压力, 小额定期收款虽然方便, 但容易引起内部矛盾, 短期内还难以大规模改变现有的收费方式。二是担心利益“受损”。业务量大的收费单位开办定期借记业务, 需要同步开发收费业务处理系统和接口程序, 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 在利益驱动下, 企事业单位不愿费心开办, 而宁愿继续通过原有模式。

4. 小额支付系统在业务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收费标准不统一、收费偏高造成小额支付系统使用率偏低。在没有统一收费标准的大环境下, 目前由于银行的信息透明度还不是很高, 客观上决定了客户对每家银行的业务情况不太熟悉, 在他们需要转账或汇现金时, 只能到他们熟悉的银行或就近的银行办理业务。同时银行宣传不到位, 推广力度不够, 收费标准过高, 客户因对小额支付系统收费标准不清楚而对系统“本能”地抵制, 制约了小额支付系统的业务发展。二是法规不相配套。小额支付系统应用后, 一些业务的处理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具体包括客户与银行之间签订的协议、因发生借记业务而可能引发纠纷的法律裁定依据, 票据和凭证的使用规范性法律依据, 收费的法律依据, 票据截留业务的法律依据, 等等。

5. 小额支付系统实行定时轧差, 业务发送与资金清算不同步。

大小额支付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大额系统是实时逐笔清算资金, 而小额系统是通过数据包分批处理, 这就造成同样是一笔汇兑业务, 大额支付系统能实时入账, 而小额支付系统必须组包分场次清算, 一旦组包笔数不够或错过当天最后清算时间只能于次日到账, 给人造成小额支付系统汇款速度慢, 当日不能到账的印象。

二、对策

提高小额支付系统业务量, 关键是要有良好的支付氛围, 并做到资金清算畅通无阻, 体现时间创造价值的效果, 同时以法律法规做保障。这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1. 加强宣传, 形成合力, 共促小额支付业务发展。

一是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如定期举办包括金融机构、公用事业单位、企业负责人等为成员的联席会, 通过坐谈的方式让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到依托小额支付系统开展跨行清算和业务创新是提升银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定期借记业务办理公用事业代收费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持续组织有奖答题活动或在网点设滚动屏幕等方式进行宣传, 使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单位和个人能通过多种途径更多地了解小额支付系统的优越性, 为小额支付系统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氛围。二是各金融机构领导要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 将小额支付系统业务的宣传和拓展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 抓出成效。

2. 银行要帮助收费单位设计出小额定期支付业务的渐进步伐。

按照“先单位、后个人、先大后小、先优后劣”的步骤, 先行选择信誉好、资金足的付款单位签订三方协议, 以点带面, 以优质客户带动小额定期业务的全面发展, 逐步完成和所有付款单位、付款个人的三方协议签订, 扩大小额定期支付业务的范围。

3.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推动小额业务的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随着小额定期借记业务的开展, 其业务量将占小额支付业务的绝大部分, 将在小额支付业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对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工作效率, 以及便民、利民, 促进社会和谐, 也有着重大作用。所以公用事业单位应解放思想, 统一认识, 以科学发展观, 推动小额支付业务的开展,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4. 更新服务理念, 尽快出台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

为规范各金融机构收费行为, 发挥小额支付系统优势, 确保其顺畅运行, 人民银行应按照“先保本后微利”的原则, 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促进小额支付系统使用率的提高, 从而真正体现出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收费具体标准可按汇划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 范围可在1~20元之间。

5. 增加小额批量清算次数。

在进一步完善系统建设、确保网络稳定畅通的基础上, 适当增强小额支付系统清算场次, 延长每日最后一次清算时间, 以提高客户资金的到账速度, 充分发挥小额支付系统方便快捷的功能优势, 进一步增加小额支付系统对银行和客户的吸引力。

6. 完善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 使小额支付系统的业务处理有法可依。

小额信贷业务管理系统 篇8

一、基本情况

目前衡阳市邮政储蓄银行辖内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网点共71 个,其中设区城市13个,县城12个,农村地区46个。据调查:自该行2008年3月挂牌以来,3-12月累计发放小额信贷3263笔、金额21861.14万元,累计收回1346笔、金额6972.01万元,年末贷款2209笔,余额16306.03万元。总体分析,该市辖内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呈现以下特点:

1.贷款额度需要不大。从年末尚有贷款余额的贷款金额看,每笔贷款额度集中于10万元以内,其中5万元以内的贷款11251万元,5至10万元的贷款5054万元,占比分别为69%和31%。

2.贷款期限明显偏短。从贷款期限看,贷款需求2个月以上、半年以内者居多,占比达80%以上。小额质押贷款的小数额、短期限特点表明采取邮储资金融资的多为短时应急所需。

3.贷款用于消费居多。从贷款投向看,96%以上信贷资金集中在消费信贷,投向“三农”微乎其微。

4.贷款质押品种单一。从贷款方式看,保证担保13649.72万元,抵押担保990万元,质押担保1666.31万元,分别占贷款总额的83.7%、6.07%、10.22%。质押担保贷款中,贷款质押大部分为本人质押,且质押物仅局限于邮政储蓄未到期定期存单。本人质押贷款余额1483万元,占质押担保贷款余额的89%。

5.贷款地区分布不合理。从08年末贷款余额看:设区城市13个网点,08年末贷款263笔、余额2561.68万元;县城12个网点,贷款1783笔、余额13252.61万元;而农村地区46个网点,贷款163笔、余额491.74万元。这表明小额贷款服务农村、支持“三农”及新农村

建设并没有什么起色。

二、制约因素

1.贷款额度受到限制。目前,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每笔小额质押贷款的额度为1000元至10万元,最高额度不能超过10万元,且贷款期限最长为一年。但单笔要求贷款额度超过10万元、期限超过一年的客户较多,现行制度难以满足客户的大额度资金需求。

2.还款方式没有选择。邮储贷款还款方式不灵活,按照还款方式的要求,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未能提供分期还款方式,对于贷款数额较大的用户,不能满足其分期还款的需求,一定程度会把上门的客户推向其它金融银行机构。

3.质押存单种类受限。贷款质押存单必须是辖内邮政储蓄银行机构开立的、尚未到期的定期整存整取存单,而其他金融银行机构的储蓄存单不能作为质押物。这种限制严重束缚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空间,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将受到很大障碍。

4.贷款期限规定太死。现行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贷款期限只有半年期和一年期。目前农村的贷款需要周期一般都在一年以上,单一的短期信贷管理方式不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5.审批程序过于复杂。目前邮政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的审批主要采取“基层网点上报,县、市两级审核,省邮政储汇局发放”的三级管理方式,审批权限高度集中于省邮政储汇局,如果是上级部门审批,最短时间也需三至五天,不能及时满足农民贷款需求,也不能适应储户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要求。

6.内控机制尚未建立。一是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机制未建立。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各网点经办人员认为小额存单质押贷款是零风险业务,对其风险防范认识不足,没有建立考核等贷款质量监测风险管理制度,也没有建立贷款风险准备金计提制度。二是统计报告制度不健全。邮政储蓄个人质押贷款情况游离于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中之外,不能登录,也不能查询。三是贷款“三查”制度不完善。现行《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对贷款“三查”没有明确规定,对借款人的审查侧重于第二还款来源如出质人存单的审查,而忽视第一还款来源的评估、预测和审查,导致在经办部分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时,忽视对借款人基本情况真实性的了解和对借款用途的审查,形成了小额存单质押贷款贷前审查的本末倒置。四是授权授责管理制度不规范。如湖南省邮政储汇局对衡阳市邮政储蓄银行的授权授责书中无被授权授责人的盖章认可。五是没有建立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绩效考核机制,基层网点邮政储蓄质押贷款经办人对此项工作的内在动力不足。

7.支持保障力量薄弱。一是硬件配备不到位。该市邮政局县区大多基层网点没有配备存单签别设备,存单真假必须通过系统查询,程序较为繁锁。二是人力配备不到位。基层网点质贷管理员身兼储蓄、汇兑、中间业务等多个岗位职责,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有的基层网点存单质押贷款操作前台没有实行专人专柜,业务繁忙时人员明显不足。有的基层网点没有配备风险管理员。三是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操作技能不适应、制度观念不适应、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不适应。由于信贷人员业务能力的不适应,制约了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1.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为全面拓展质贷业务市场,邮政储汇局应当进行大规模、全方位宣

传工作,重点锁定农村市场。通过电视媒体、宣传横幅、海报、彩印宣传折页等方式,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一系列针对性宣传活动。一是将开办小额贷款业务作为邮政服务“三农”新举措,向所在地村镇领导汇报,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力争改变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形象,并请村镇领导利用各种场合帮邮政宣传小额贷款;二是针对个体经营户、小商品批发户、种植户、养殖户、运输户、小型企业主等“六大户”以及拆迁户、购房户等主动上门,介绍质押贷款业务,重点宣传邮政小额贷款放款速度快、利率优惠、办理灵活、

贷款额度高等优势。在城市和农村市场争取邮储小额质押贷款的一席之地。

2.探索模式,高效服务。一方面网点与质贷管理部门紧密协调。相关业务管理审批人员,必须耐心解答网点及客户提问,及时审核、审批每笔贷款,形成畅通的上下协调机制。以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赢得客户信赖。另一方面借鉴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经验,对贷户产前、产中、产后实行全方位服务,提供资金、信息和技术。以小额农贷、小额商贷为核心,因地制宜普及小额信贷的其他品种,建立灵活的贷款期限和贷款额度管理方式,在小额贷款存单质押上,其他金融银行机构存单也能质押,并把邮政的绿卡通道与银行的支付结算联接运用,保护和促进邮政金融业务逐步发展壮大,满足各行业小额信贷资金需求。

3.创新观念,积极营销。建立适应邮政储蓄自身特点的营销体系。改变贷款营销理念,扩大质押存单范围,开办跨地区的邮储存单及其他银行业银行机构的定期储蓄存单质押贷款,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在完善内控制度,坚持贷款“三查”制度的前提下,放贷款权限,简化审贷程序,减少贷款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能力。

4.建立机制,激励到位。按照重点开发农村质押贷款市场,满足农户生产、生活和创业资金需求的发展思路,出台相关业务发展计量标准和激励考核办法。同时,制定相应业务发措施,围绕总体目标,合理分解落实,本着谁发展,谁收益原则,制订合理奖惩办法,调动职工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积极性。

5.加强内控,防范风险。按照“稳健发展、严格管理、加强培训、监控过程、确保质量”要求,强化风险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邮政储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确立风险防范意识,杜绝禁止各类不规行为发生。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控,从单据传递、客户资料和质押物保管到贷款审批、贷后管理以及台账资料登记等环节都明确责任,建立业务管理部门与视察稽查部门双向沟通排查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对贷款业务的各个重点环节展开全过程稽核检查,确保邮政质押贷款业务健康发展。

6.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时下人才成为阻碍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拓展的“瓶颈”,基层邮政储蓄银行机构熟悉金融业务的人员少之又少,对于转型后的银行贷款等业务还不太熟悉,毕竟以前的邮政储蓄网点从业人员只储不贷。这也成为邮政储蓄银行机构持续发展的一块“短板”。要解决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从外部引进,尤其对一些重要的关键岗位,这种方式成本高,但见效快;另一方面,扩招人员,通过各种业务培训以及利用远程教育、电视等现代化培训手段,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水平,并力争制度化、日常化。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尽快给办理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邮政儲蓄网点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

上一篇:组织纪律党课讲稿下一篇:劳动站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