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 篇1

一、课题名称:

斧子、小刀使用中的物理学

二、课题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工具已经丰富多样。而各种各样的生活工具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许多人并不能充分使用工具。

三、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让人们充分了解工具的正确的,高效的使用方法,顺便学习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和原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四、课题内容:

在使用斧子、小刀时的技巧于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

五、课题研究方法:

调查学习法:对斧子、小刀进行调查观察,利用已学知识探究斧子、小刀中某个部位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查阅文献法:到学校阅览室,县图书馆、市图书馆或州图书馆查找与斧子、小刀相关的书籍,进一步学习交通工具中的物理知识。

网络信息法:通过网络了解斧子、小刀中的物理知识。

实践观察法::组织小组成员去使用斧子、小刀,切实感受其中的不同。

有关斧子的物理研究性报告(具体内容)

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

蕴含的简单物理原理:杠杆原理,压强,惯性。

必要公式:F=ma P=F/SF1L1=F2L2

如何磨利斧头:

一把扁平的摩挫,可用来磨利斧头。将斧头靠着一块木材或营钉,斧口向上。用木钓牢牢的把斧头固定,再用挫向斧口推磨。一面锉好,翻过斧头,再锉另一面。(你也可以用一块砂化岩磨刀石把斧口磨得锋利,只要在磨刀石上沿着斧口以平滑而循环的动作磨擦便可。)目前一般多用砂轮磨刀、斧,砂轮也有粗细之分,可以交替使用,省时、省力,极为方便,但价格比磨刀石、锉刀贵多了。

手斧使用法:

挥斧只须用一只手,(1)运用手肘的转动,举起你的手斧,肩膀不要转动,(2)手斧斩在木材时,须使手腕微微的放松,(3)斧口劈入木材的重量不是蛮力,而是斧头本身的重量。

劈木材时,把须切断处牢牢地靠在坚固的物体上,本质必须易劈,一个真正 的童军抵达营地时,第一件工作便是去寻觅这样的木材。

砍树斧使用法:

使用长柄斧砍树和手斧大不相同,先学用斧头「砍」己倒的树,两手紧握斧柄粗端附近,并用斧头比一下木材,俾得适当的距离。将斧头徐徐地学过右肩,眼睛瞄准你所要砍的地方,以约四十五~五十五度的角度砍入木材。

有关小刀的物理研究性报告(具体内容)

如何使用小刀:

无论使用折叠小刀或有鞘小刀,其重点都在刀口能切。

折叠小刀的刀叶钉在柄上,使用时应注意是否结实。不要敲击你的童子军刀,童子军刀有坚固的刀叶及旋凿、开罐刀、瓶盖钩、括锥等零件。有鞘小刀即猎人用来剥皮的小刀,刀柄和刀叶是联成一体的;携带时,要把它插在皮带里。

磨小刀时须使用一块矽化炭制的磨刀石。

使用小刀要点:

(1)小刀要保持锐利和不生锈。

(2)削割粗糙物件要向身外削割,以免伤到自己,若要巧妙的刀法,一定要勤加练习。

(3)劈砍细棒时,勿用锤击刀背,这样会损坏刀口,且使折叠小刀的键链不牢。

(4)刀叶不可近火,因为热度会锻炼铜铁,使刀口变得钝而无用。

(5)携带折叠小刀时,要把刀叶合紧;有鞘小刀要插入鞘内,再把刀鞘佩带在臀后的皮带上,刀口向后。

(6)切勿把玩小刀,因为小刀是工贝,不是玩具!

以切肉为例: 1,刀刃锋利,肯定刀锋对肉的压强会很大。如果肉表面支撑不住,刀刃就会切下去。反之依然; 2,刀把、刀刃长时,手在移动幅度较小的情况下,刀可以起伏很大,适合切较厚、较多的蔬菜等,不会觉得累; 3,刀身宽窄,是对应刀的重量,在挥动的时候,可以储存很大的势能;刀刃的压强,就更大; 4,锯齿形刀刃的压强会更大,更省力,但切口比较粗糙; 按照用力情况分析: 刀把不能太高,使它的的延长线接近刀刃中点,刀就不会容易倾斜; 刀落下时,刀的重心应靠近肉的中心(尤其是砍排骨时候);(尖锐的刀最省力;)

我尽力了,,你继续吧!。。。。。。加油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 篇2

何谓探究式学习呢?所谓探究式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当中选取某一个研究专题,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地汲取知识、运用知识, 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是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汲取知识的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 它更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探究的过程当中,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传教者角色, 成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 使学生由被传授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 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体。高中新课程改革后, 增加了许多可供学生自主研究的课题, 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至少进行三次专题研究。探究式学习是强调过程大于结果的一种综合性学习, 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掌握的层面, 还要学以致用;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身体验来加深对学习的认识, 进而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二、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实施高中物理探究式学习

良好的活动氛围当更有益于学生主动地、有效地接收各种信息,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学生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一) 营造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的标志之一就是开放性, 这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开放性的学习方式不单单体现在学习内容横向与纵向的发展中, 还体现在实施过程之中。所以, 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良好前提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自主的、平等的人文环境。探究式学习是围绕着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 以学生参与探究最终解决了问题而告终。在此过程中, 要强化学生们的主体意识,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若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大环境供学生学习探究, 尊重并理解学生, 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表现的机会, 那么探究式学习必定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 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

现代物理教学借助于先进的教学手段, 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为直观的教学感受, 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的展示将书面内容灵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将高中物理课程进行课题分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汇报, 加深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通过交流学习强化知识的吸收。

(三) 创建合作互动的学习环境

个体认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能只局限于个人的探索, 而要把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相融合。在群体交往当中, 个体间可以有碰撞的思想火花, 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 从而提高集体学习的自主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探究式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小组合作、个体研究, 也可以是个体与集体相互讨论等。从我班实际情况来看, 学生更多的倾向于小组合作式探究的形式。在这种探究形式中, 学生的思维可以相互启发, 求知欲会被更好地激发出来, 探索精神也会得到一定的培养。此外, 让学生畅所欲言, 也充分尊重了他们的思想自由, 这样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四) 崇尚科学的学习氛围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由学生自主参加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 活动本身是科学的、严谨的、从实际出发的。学生通过亲身参与, 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对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知识的探索欲望。因此, 我们要创设出崇尚科学的学习氛围, 引领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通过认真切实的研究来得出问题的结论, 并且养成尊重他人想法及成果的态度。

(五) 探究问题的情境

学生在探究问题时需要有一个真实的情境, 以此为基准, 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的、科学的探索方式和方法。所以, 探究式学习实施的第一阶段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 布置学习任务, 用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很多人也许会问:什么是创造问题情境?它实际上就是教师提出一个与学生认知相冲突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其中的问题。

1. 通过观察来创造问题情境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周边的物理现象,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激发学生思想的热潮。物理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学好物理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 应该有意识地将物理与生活相结合, 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这种生活性将减少学习中的疏离感, 让物理教学变得更加“接地气”。同时, 将物理知识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 能够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学习物理的有用性, 这些真实的感受会让学生越来越重视物理学习, 并越来越喜欢将自己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 通过社会调查创造问题情境

比如, 让学生调查杠杆或滑轮那种方式更省力。根据调查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问题解决的方案, 从而培养学生对问题探索、分析、解决的能力。

3. 通过假设创造问题情境

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 如果你周围的建筑可以任意移动, 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地点进行移动?探究式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 但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时, 要加强其自身对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对于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予以指出。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使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的科学合理设置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让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得以被全方位地激发出来, 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 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时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并注意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和和合理性。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物理学习的乐趣, 并真正学习到有用的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 篇3

关键词:物理美;高中物理;学习兴起

应该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美育这一独特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和相关理论研究者的关注。而中学美育的开展主要依托于在教学中的融合。高中物理是自然学科学习的基础部分,丰富的物理知识及蕴含着逻辑性较强的哲理,又能体现出无限的科学美。对于物理美的探讨不仅能够对物理实验的设计精湛和物理理论的判断准确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还有助于感受到科学家身上的人格美和物理学家追求真理完美的狂热。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应用物理美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本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概遵循了这样的一个思路。首先对于物理美进行一个总体的分析,其次对物理美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行深入的探讨,最后对物理美的应用意义进行阐述。

一、物理美的基本概述

一般来说物理美的表现形式是有多种多样的,因为物理美的表现更多依靠物理学中的各个元素。因此总体上来看物理美的表现形式可以大体上概括为:公式美,定理定律美,实验美以及模型美还有常数美。

可以说物理美的主要特征是包含许多方面的,如果一一介绍不太现实,并且也不是这一研究的根本目的。但总体来看可以归纳为四部分,主要包括了简单性、对称性、和谐性以及统一性。为了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逐条展开分析。

首先是简单性,一般来说物理美的简单性主要体现在理论的简单性和方法的简单性上。理论的简单是指物理理论往往呈现出简洁、准确、简单的特点[1]。方法的简单在于物理问题解决时往往是建立模型进而应用定理进行解决,因此物理方法运行起来较为简单。

其次是对称性。一般来说物理美的对称性往往表现为物质世界因为相互对称而产生的美感,另外还有推论的未知方面与已知方面之间的对称。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光学、力学、电磁学中往往能够发现对称性的物理美。可以说物理美的对称性往往能够引导学生直接过渡到理性的知识体系中。

再次是和谐性。我们知道物理世界的物质可以说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但是各种物质之间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其实恰恰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物理世界呈现出了和谐的状态,这就是物理美和谐性的一种重要体现。其实物理美的和谐性往往是在我们利用物理理论而揭示物理现象规律时发现的。

最后是统一性。我们知道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构成了客观事物的统一性,而物理学科的理论与现象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揭示出了自然界许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物理美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

前面分析了物理美的基本内涵,下面针对物理美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做相应的对策研究。

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是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殿堂的领军人物,因此,他们要是高素质人才,理解物理美的基本内涵及特性,在实际的教学中融入物理美的内容[2]。要知道在教学中结合物理美的知识,能够让学生明白比较抽象的东西。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了解物理,如何在物理学习中发现美的东西。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去关注和思索物理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的融入物理美的内容,对这物理课程进行与美有关的教学设计。这样可以促进物理美与高中物理学习之间很好的结合,学生也能增加物理的学习兴趣,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此外,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物理美的应用要想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教给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物理美,以及如何发现美。只有明白了这些,学生才能鉴赏美,才能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为中心[3],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专门抽出时间播放一些关于物理美的小视频(比如简谐运动),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明白物理美的真正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应用物理美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物理美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知道物理学科不像语文学科那样丰富多彩,它更多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力,所以一般被认为是极其枯燥无趣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也被消磨殆尽。而物理美的出现,让学生明白物理之中也有好多美的事物,让学生在物理美的启发下不断去挖掘与学习,培养了学生探究物理秘密的热情与兴趣。

此外,物理美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物理美的基本内涵、物理美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及应用物理美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物理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特征也包含多个方面,例如简单性、对称性、和谐性、统一性等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来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尹德兴.探究物理美激发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孙宇辰,阚兴龙.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研究 篇4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掌握这些学习方法,这些将是本文着重探讨的焦点。

一、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很多同学在学习物理的时候经常不愿意学,不爱学,从一开始就有不好的心理暗示,这样在物理学习上提升的空间就非常有限。

所以在接触物理的时候,就应该端正态度,树立学好物理知识的决心。

学习物理的基础是要熟悉物理课本中的各种概念和公式,学会去运用,找到规律进行总结归纳。

物理课程同时是与生活较为密切的一门课程,比如电学这一部分,同学们可以通过家里的电压表等观察课本所学,会发现很多物理课本知识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知识,以此来增加自己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重视概念解读,注重基础积累

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记得公式,在做题目的时候会套用,然后能得出结果就可以获取高分数,学习好物理。

而忽略了对于物理基础概念的学习掌握。

物理概念是了解物理中各种规律最本质的基础。

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往往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简单的句子,而这些往往会被大家所忽略。

物理中的概念以及一些规律叙述得非常简洁,但却蕴涵着丰富的内涵。

很多同学在没有对概念进行理解消化的时候就去做大量的习题,这样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

与其这样,不如注重概念的识记和理解。

学习好概念,打好物理学习的基础,这样,在后期学习的时候往往事半功倍。

三、做好课堂笔记,及时进行总结

课堂笔记可以有助于增强记忆。

笔记可以提纲挈领的处理好上课听讲与后期复习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利用老师进行抄题或者是板书的间隙时间进行记录。

记录笔记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老师在上课重复的内容,这些往往是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对于那些在上课过程中没有完全听懂的内容,则需要进行整理和复习。

对于课后的笔记整理,应该把握一定的时间性,不应太晚,太晚整理容易忘记课堂内容。

同时笔记的整理也是一次全新的复习过程,这相当于对课本知识的一次全新回顾。

在整理笔记的时候可以参照其他同学的笔记,互相学习借鉴,补全那些漏洞。

一方面对知识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梳理,另一方面也学习了他人笔记的优点。

物理学习同时需要进行点滴积累,对于做错的题目要进行及时地分析整理,学生自己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个错题本,将日常遇到的错题、难题进行整理,认真分析不会做以及做错的原因,日后再遇到这样的题目就游刃而解了。

四、学会分析问题,善于思考归纳

对于学习物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深入地进行思考,带着独立思考的精神去钻研物理知识,而不仅仅是流于表面。

预习的时候第一遍可以迅速地浏览一下新知识的大体内容,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的部分要特别的标识出来,第二次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带着一些问题去思考,认真地去钻研教材,适当地放慢阅读的速度,当遇到看不懂的内容,首先要想着独立地完成和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实在对这些知识还不懂,就可以记录下来,留到课堂上去解决。

在课堂听课时候也要注重思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对课堂知识都掌握得比较扎实,主要原因是他们在上课时都比较认真。

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但在知识的掌握上以及对课堂的把握上还是要依赖学生自己去思考。

同时也要注重课后的.反思,怎样进行解题,为什么要用这种办法进行解题,在课后做题的时候不断地进行思考。

当然物理学习还有很多好的方法可以进行借鉴,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探讨,在交流中快乐的学习。

同时要养成好问的习惯,经常问老师问题,对自己没看懂不清楚的课本知识也要和老师之间多交流,在和老师的交流中获取知识,开拓眼界。

在做物理题目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特别是在审题的过程中,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宇航员在运用中的宇宙飞船中,这句话就暗示了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中。

在解题过程中,要尽力做到画图分析,特别是受力分析图以及物理状态变化图等;同时不能只写出公式与步骤,还要进行必要的文字说明。

写明解题的依据,同时要注意写出正确的单位等,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尽力写出方程的原式,不要写一些变形式,以免失分。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严谨的学科,只要不断地发现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学习好物理,获得学习物理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舒信隆,徐秀萍.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物理教师.(04).

[2]刘毅.浅谈情景性学习及其课堂实施策略[J].物理教师.2009(09).

[3]张秋红.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应该怎样写[J].物理教师.2009(09).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 篇5

1.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要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有意观察。并养成综合分析观察习惯。

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善于根据观察的目的发现现象的特征,这才是有意观察,然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有意观察。测试表明,未经过训练的学生中能够有意观察实验现象的约占10%—15%。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试管装水烧小金鱼的实验,让同学们观察,学生们看到水开了,小金鱼还活着。然后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只试管,让学生自己做这个实验,结果85%—90%的学生将小金鱼烧死了。这说明只有少数学生观察中有意识地发现了现象的特征,火在试管上端烧上端的水开了,试管下端水温度不高,所以鱼才能活。此实验证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可见有意观察是需要培养训练的。每次观察实验现象均要求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学生逐步养成有意观察的习惯。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全过程,不仅看结果,还要注意观察现象如何随时间变化,注意现象出现的条件,边看边想,养成综合分析的观察习惯。

2.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的技能技巧。

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技能技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实验可分为物理量测量和规律的探索与验证两类。无论对科学家做过的但现在不能再现的探索性实验,还是现在可做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我在教学中都注意实验原理的分析和实验设计思路的剖析,以便加强对学生进行设计思路和方法的训练。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独立设计实验,上好实验设计方案讨论答辩课。在分组实验中,注意总结有独到见解和实验操作巧妙的学生的经验,用以启发提高其他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

我将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归纳为下面几种:(1)平衡法。用于设计测量仪器。用已知量去检验测量另一些物理量。例如天平、弹簧秤、温度计、比重计等。(2)转换法。借助于力、热、光、电现象的相互转换实行间接测量,例如打点计时器的设计,电磁仪表、光电管的设计等。(3)放大法。利用迭加,反射等原理将微小量放大为可测量,例如游标尺、螺旋测微器、库仑扭秤、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等。

3.掌握理想化模型法。将复杂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中最本质具有共性的东西抽象出来,将其理想化、模型化,略去其次要因素和条件,研究其基本规律,这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在中学物理中应用的理想化模型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①实体物理模型:质点、系统、理想气体、点电荷、匀强电场、匀强磁场。

②过程模型:等温、等容、等压过程;匀速、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简谐振动;稳恒电流等等。

③结构模型:分子电流、原子模式结构、磁力线、电力线。

掌握此研究方法时要特别注意指出理想化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事物,是有条件、有范围、有局限性的抽象,所以在运用时就要十分注意其规律的适用范围和运用条件。

4.掌握等效思想方法。等效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又一重要方法。中学物理教材中体现出的等效思想方法有下面几种:

①作用效果等效:力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功与能量变化关系;电阻、电容的串、并联计算。

②过程等效:将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平均速度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将变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平均加速度等效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抛体运动等效为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等等

总之,在学习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时候,还要将研究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揭示出来,以帮助指导学生掌握这些正确的思考方法。

5.掌握数学方法的应用。研究物理问题离不开数学工具,数学方法在物理上的应用很多,如比例,一次、二次函数方程,三角函数、指数、对数及正、负号,数学归纳法,求极值等等。

值得突出提出的是函数图像在物理上的应用,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在力学中有:S-t图,V-t图,振动图象。热学中有:P-V图,P-T图。电学中有:I-V图。可以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导出表示物理规律的函数式;可依据物理图象求解物理量,对物理问题进行判断论证。

以上所述为研究处理问题的五种基本方法。在平时章节教学中分散训练,贯彻始终,总复习时可分专题总结归纳,以达到条理清晰的目的。

(二)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指导

掌握学习物理的正确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在平时老师教学中采用“单元自学研讨式”教学法。力图使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有利于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学法的训练。“单元自学研讨式”教学方法在下面四个环节上下功夫,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训练和指导,使自身掌握正确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1.自学质疑。按照老师下发的单元教学计划,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自学,将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写在质疑小本上交给老师。初期为了帮助学生质疑,在课堂上专门安排提问题竞赛,促进思考。

2.讨论研究。依据的自己疑点及大纲要求确定适当的讨论题目,各抒己见,通过互相争辩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对于可以通过实验研究的课题,根据研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方案中包括原理、器材选择、实验步骤、记录表格和数据处理方法),经过讨论和完善后,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并分析实验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这不仅发挥学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对自己进行了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3.教师精讲。此课将引导学生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整理单元知识(其中包括:概念、规律、方法),指导自己理解重点、难点知识,归纳总结掌握规律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

4.习题。针对分析解答各部分习题的关键,精选例题,用小组竞赛的方法,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2.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善于在自己生活的集体中找到评价的参照物。如回答下面问题:①非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兴趣、意志力、心理承受力、心理调节能力)如何?②知识掌握程度(了解、理解、还是掌握?自己属于哪一层?有何障碍?)如何?③能力(观察、思维动手能力)如何?

以上是掌握物理学习方法的一些做法,我相信只要处理好学会和会学的辩证关系,重视学法指导。对提高学习质量会有成效。

其它的方法也是同理

二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吸收热量,Q>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九、气体的性质 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十、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14〕等势面〔见第二册P105〕。

十一、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外接法:

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RA [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Rx 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27〕。

十二、磁场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见第二册P155〕 {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c)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注:

(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见图及第二册P144〕;(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见第二册P150〕/回旋加速器〔见第二册P156〕/磁性材料

十三、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见第二册P173〕;(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见第二册P178〕/日光灯〔见第二册P180〕。

十四、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 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 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 ;I=Im/(2)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 I1/I2=n2/n2; 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篇6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每天做三道难题

导言:学物理必定要多做难题。否则对概念无法切实控制,连基本题也做不好。学物理必定要多做难题,因为物理的内容就那么多,要害在于对概念的懂得和规律的应用。而不做一些难题,搞不明白出题者如何困惑你,是难以深入懂得相干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全国少年物理奥赛获奖者,山东省文登市的谭今同窗说,上语文课时听老师说,学写作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天天写日记。我听了心想,我爱好物理,能不能天天写“物理日记”呢?把这个想法和老师一说,老师很是支撑,并具体指导说:你就每天保持做几道题吧,不要多,贵在保持。并借给我几本书,并吩咐我不懂就来问。我照老师的嘱咐,每天坚持做三道题。不多做,开端时做这三道题,要花一个多小时,有一次一道题竟用了2个多小时。但慢慢地(我印象是坚持了近二个月时),三道题一般只用一节课(45分钟)就足够了。这么一来,当然更易坚持了。但我仍是做三道题,不“追加”指标。

你可别小看了这么三道题。很简略的一个事实,一年360天,360×3=1080。一年按360天算,只是过年那几天我不做题。别的时候,包含测验、生病时,我都没废弃。这么一年下来,就是1000多道题。两年不就2000多道题。实力,在不知不觉中就进步了。后来冲击奥赛集训时,老师很奇异,问你什么时候做过那么多题?怎么什么题你都见过?他当然不知道,我是写过“物理日记”的啊!从河南省郑州一中保送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的任磊同窗则专门讲了做难题的必要性和作用。他说,学物理必定要多做难题。否则对概念无法切实控制,连基本题也做不好。学物理必定要多做难题,因为物理的内容就那么多,要害在于对概念的懂得和规律的应用。而不做一些难题,搞不明白出题者如何困惑你,是难以深入懂得相干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那样的话,很可能连基本题也做不好的。任磊同窗说,站得高才干看得远,在物理的学习中,更应强调高起点、高尺度。他最后说,有不少高考状元讲过,少做难题,把时光花在基本题和中档题上,这当然是对的。不过,各学科特色不一样,物理这门课,看来还是要做必定量的难题为宜。

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篇7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行研究性学习, 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及重视。研究性学习, 强调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 将课堂“交给”学生, 通过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及方法的认识,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能力, 并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 对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和探究, 对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研究性学习的表现形式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与以往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相比, 实行研究性学习教学有很大的差别。在实行研究性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中,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主导, 教师辅助指导的课堂, 注重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 研究性学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能够将课上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且, 研究性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体验, 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教学模式。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物理学科,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若在教学中, 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 则很容易让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造成学生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等现象。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对新知识、规律进行探索及思考, 能够进一步促进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开展。

通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行研究性学习, 能够使得学生掌握这门既注重理论知识, 又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积极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同时, 也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应该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 并站在学生的角度, 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 注重物理教学特点, 层层深入。

在学习这门基于实验探究的高中物理课程时, 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单向性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在实验操作时, 教师往往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述教材内容, 并结合自身示范教学, 而留给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很少。这种方式并不利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理学科的学习。相反, 这种方式甚至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主动性缺失, 并产生消极抵抗的逆反心理, 影响教学顺利进行。

为此, 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将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 搭建框架。对于物理定律, 可以通过形象的讲解及指导,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课程演练,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

(二) 注重学生自主探讨, 发散思维。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传统的单向性、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 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探讨能力及想象力。在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想象力的培养。通过设定教学任务的形式,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参与到“任务”的讨论和学习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讨论的过程,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三) 注重师生交流沟通, 情感互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通过在生活中、课堂上的情感互动, 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尤其是面对部分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行为可以影响课堂教学, 通过劝导和沟通, 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 并在课后, 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并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在教学楞次定律时, 教师在课前应该对本节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 通过板书的形式搭建框架, 让学生对楞次定律有个总体认识, 通过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 引导学生思考, 推动教学的进行。

(一) 注意新科技、新生活背景。

近几年, 各省物理试卷是很有特色的, 压轴题一般总是选取具有时代特色的事物或高科技作为背景知识。比如2008年考查磁悬浮列车原理, 而2008北京奥运会城际列车开通;2009年, 磁流体发电机、质谱仪、回旋加速器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仪器的基本原理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所以, 关注新的科技成果, 对答好试卷会有很大帮助。

(二) 分析原因与结果是解题的必经之路。

物理过程都包含原因与结果, 所以, 分析原因与结果成为解题的必经之路。譬如:引起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 是导体棒切割磁感线, 还是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或者两者同作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 是受外作用, 还是具有初速度。从受力情况、运动状态、能量转化等方面着手研究, 最终得出题目要求的结果。

总之, 学习物理还是应该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分析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华钦.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 (下) , 2011 (06) .

[2]李小会.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 (教与学) , 2011 (08) .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 篇8

[关键词]素质;整合;自主学习;自主讨论

一、高中物理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涵义以及意义

《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指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地说,在学习前,学习者有着积极的学习心向,有明确的近期和长远的学习目标;能自己制订出学习规划和详细计划;在学习中能正确应用学习策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能运用所学技能与能力积极进行交际活动;在学习遇到不利情况时能及时进行心态、方法等方面的自我调整;在学习中和学习后能独立思考,富有创新精神。

二、高中物理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1.“自主学习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模拟科学家发现真理过程,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此模式较适用于利用实验手段观察研究的课题,教学中学生独立活动多于集体活动。比较适合于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类课的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式”的基本流程:创设物理情境→引出假设猜想→归纳总结→设计实验方案→引导探究→得出结论→迁移拓展具体解析:①利用本地域生产生活中丰富的资源及学校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物理情境。如探究规律之旅情境、再现规律研究推理情境、实验总结情境等;②在物理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和合理猜想;③归纳总结这些猜想,列出细目;④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⑥总结规纳出结论;⑦应用结论,迁移拓展知识。

2.“自主討论式”:根据教和学的重、难、疑点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以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为主,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综合运用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提出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此模式较适用于综合运用知识的新课。比较适用于概念性学习的自主学习。如:密度的计算、电功和电功率、焦耳定律等。

“自主讨论式”的基本流程:创设物理情景→提出问题→归纳问题→引导相关主题信息收集(在学生中)→小组讨论→总结结论→迁移拓展。具体解析:①利用本地域生产生活中丰富的资源及学校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物理情境。如探究规律之旅情境、再现规律研究推理情境、实验总结情境等;②由学生根据物理情境提出问题;③将提出的问题归类;④引发学生根据相关主题贡献信息信号;⑤小组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⑥总结出结论⑦将获得的知识迁移拓展。

3.“自主学习引导式”: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再进一步引导思考、讨论、实验释疑,达到透彻理解。通过“主体”与“主导”、“主体”与“主体”的多向交往,发展学生的交互学习能力。此模式较适用于介绍新概念、新理论的教学内容。如:光的传播、能的转化和守恒、太阳能、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眼睛和眼镜、光的色散、现代顺风耳--电话等。

“自主学习引导式”基本流程:确立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学生自学独立思考→交互讨论→提问质疑→归纳总结→运用提高。具体解析:①向学生交待本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②(教师提前做好准备)为学生提供与本课相关的学习资源;③学生自学,独立思考;④交互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⑤对其他学生的结论提问质疑;⑥归纳总结结论;⑦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迁移能力。

4.“知识体系自主整理式”:按单元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用图、表等主要方式揭示物理现象或本质特征,突出反映知识的内在联系。其目的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梳理能力和辨析能力,优化其认知结构,获得系统提高,发展其创造力。本模式主要适用于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几乎每一单元知识均可作这样的整理,而且形成知识结构呈多样化,各有特点。如:大括号式、网络式、表格式、框图式、知识树式、图表式。“知识体系自主整理式”基本流程为:确立知识主题→学生自主知识梳理→典型展评→同伴交流→运用深化→修改知识网络→知识引伸。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将一节课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板块:学习要点、重点讲解、名师课堂、知识运用、经典事例、练习反馈、联系生活等。让学习自己上网,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有关本节课的自主学习。这样的网页网上少见,需要物理团队协同作战才能将目前初中教材中每一节内容都制作出来。但如果实现了并且随着不断的改进完善,使同种主题的资源相对集中,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很多的信息,将会大大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基本流程:学习要点→重点研解→名师课堂→知识应用→经典事例→练习反馈→联系生活→小试身手。网页各标上内容设置:①学习要点:列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②重点研解:将重点知识详细分析研究;③名师课堂:截取名师对某个难点的讲述;④知识应用:本节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沿;⑤经典事例:本知识点反映在历史上的小典故;⑥练习反馈:配有少量的练习题供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⑦联系生活: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巧妙地用本节知识解决;⑧小试身手: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研制的作品或设计的小实验。

结束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浓了,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在其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提高了科学素养。获得了自主学习的心理动力,有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郭东歧.教师的适应与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3]钟启泉.物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唠叨的妈妈五年级500字作文下一篇:寻找人生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