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挫折与应对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挫折与应对(精选8篇)

心理挫折与应对 篇1

单选类型试题:

1)下列对心理防卫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个体在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

B.是指个体采取措施解决现实问题,以免受挫折的打击

C.是当事人有意识应用的防卫机制

D.这种策略的运用,往往并不能减轻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

2)霍姆斯-拉赫压力测试中,下面哪一项的得分最高:

A.工作或业务改变

B.住所改变

C.丧偶

D.结婚

3)挫折具备哪些条件:

A.具有动机和行为

B.引起挫折的因素和境遇

C.挫折引起的情绪状态和体验

D.以上都是

4)下列哪一项属于不良应激因素中的急性应激源:

A.自然灾害

B.失恋

C.离婚

D.工作压力

5)“丧失自信、失眠、高度紧张、肌肉抽搐、消化道溃疡”以上症状出现于压力发展的哪一时期:

A.警示期

B.抵制期

C.衰竭期

D.以上都不是

6)常见的心理减压法:

A.阅读减压法

B.运动减压法

C.社交减压法及心理咨询减压法

心理挫折与应对 篇2

一、挫折的类型

企业挫折从心理角度可定义为: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时, 遇到障碍或干扰, 使经营目标未达到, 从而使经营者和员工产生不安的情绪状态。从企业自己和外界对企业挫折的认同上看, 企业挫折可分为自感型、标准型和他感型三种。

1. 标准型挫折。

标准型挫折是企业自己和外界都认同的挫折, 是实实在在的挫折, 比较典型的是企业受到重创, 经营管理明显不善, 以至于企业破产倒闭。

2. 自感型挫折。

自感型挫折是企业自认为挫折, 但外界却不认为该企业受挫折, 甚至外界还认为该企业取得成功。这种类型的挫折结果常令人不解, 有时令人吃惊, 原因比较隐蔽, 需要做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一般来说, 当企业自己的成功标准高而外界的成功标准低时, 会出现这种挫折。

3. 他感型挫折。

他感型挫折是外界感到企业受挫折, 而企业自己却不感到挫折, 甚至感到成功。当企业自己的成功标准低而外界的成功标准高时, 会出现这种挫折, 当企业无自知之明时易出现。例如, 企业的业绩优良, 利润增加时, 却没对周围的社区做贡献, 企业自认为未受挫折, 但社区居民却认为企业受了挫折, 因为企业引起了居民的不满, 这将带给企业未来发展的挫折。自感型挫折仅危害自己, 但他感型挫折却危害他人, 危害更大, 比如一家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造成了环境污染, 这是对社会的重大危害。

总之, 三种挫折并不绝对, 具有相对性, 其区分有赖于企业和外界评价标准的高低。

二、企业受挫折的原因

1. 挫折的外在原因。

(1) 自然环境。包括员工能力和企业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因素的限制。例如冰冻、风雪、干旱、水灾、地震、雷电等天灾人祸, 使企业经营受挫。 (2) 社会环境。包括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不利限制, 政治、法律、经济、风俗等因素均能制约企业, 例如进口国调高进口关税, 抬高非关税壁垒能使出口企业出口受挫;恶性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能阻碍企业发展, 等等。

2. 挫折的内在因素。

挫折的内在因素可分为企业自身条件和动机冲突。 (1) 企业自身条件。指企业自身资金、技术、人才等竞争条件的不足所带来的限制。例如企业资金短缺又无能力融资, 便难以扩大经营规模;技术落后又无力改善, 便会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输于技术竞争。 (2) 动机冲突。当企业同时产生若干个动机, 且这些并存的动机无法同时获得满足, 各动机相互对立、排斥, 使动机选择左右为难时, 就形成动机冲突。例如企业为了降低风险而实行多角化经营, 由于分散了资金和精力, 可能会削弱老业务的竞争力, 形成冲突, 造成挫折。

3. 挫折的组织原因。

本来挫折的组织原因应属于挫折的内在因素, 因为其独特性, 现单独加以分析: (1) 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管理方法既不适于自身条件, 又不适合外部环境, 方法选用错误或环境改变而方法未随之变, 均能引起挫折。例如在知识型企业应以y理论指导管理, 若仍以权威控制、惩罚的方法管理职工, 就会形成组织目标与个人动机之间的严重冲突。 (2) 企业的战略制定、选择和管理失误。企业战略事关企业生死存亡, 制定了正确的战略, 企业就成功了一半, 反之, 错误的战略必将把企业引入歧途。例如, 瘦狗型业务当弃不弃, 只能拖跨企业;误将没有前途的问题型业务当成可转化成明星型的业务, 投巨资扶持, 只能血本无归。战略失误带来的挫折是根本性的, 标准型的。 (3) 因组织的原因使员工产生个人挫折。例如企业的文化与员工个人价值相背, 使员工不能实现个人目标;组织内人群关系不良, 沟通渠道不畅, 缺乏和谐环境;工作分配不当, 使工作性质不适合个人兴趣, 大材小用使能人有失落感;过细的分工、机械化、自动化使个人工作单调、枯燥;工作环境不佳, 通风、照明、安全、设备不理想, 员工体能智能难发挥, 工作效率低;待遇偏低, 待遇不公平, 晋升无望, 前途渺茫。英国管理学家马洛经过广泛的调查, 总结出企业遭受挫折的8个主要原因, 它们是:未能适时采取行动;未能警觉财务状况的变动;未能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设计产品闭门造车;缺乏不断开拓的通路;安于现状, 不追求完美;基层不合作;不能预测未来。

4. 易产生挫折的思想根源。

(1) 失败是成功之母。引申句为:挫折是成功之母, 以为挫折太平常了, 不多受挫折就不能成功, 对挫折麻木、无所谓, 不总结经验教训, 使错误反复犯。其实, 检讨才是成功之母。 (2) 空有雄心, 眼高手低。以为只要有雄心壮志就可成功, 忽视脚踏实地, 不苦练内功, 空有热情, 没有本领。其实, 打铁还需自身硬。 (3) 思想保守, 因循守旧。有的企业有过成功经验, 吃经验老本, 经营管理方法不与时俱进, 怕担风险。其实, 创新才能制胜。 (4) 忙碌而不思考。机械地认为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 整日忙碌, 分秒必争, 却不静下来思考。其实, 思考可以致富。

4.企业挫折归因模式和偏差。 (1) 归因模式。人们面对挫折和成功, 容易将原因归结为四个主要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些因素可分别按内外因、稳定性和控制性分类。人们将成功和挫折归于不同的原因, 心理效果各不相同, 对以后的积极性影响很大。总的来看, 追求成功的企业, 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能力强, 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避免挫折的企业, 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原因, 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 (2) 归因偏差。在归因过程中, 人们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对归因往往不够客观, 出现归因偏差, 即所归出原因不是真正的原因。归因偏差有如下三种:第一, 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观察者与行为者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它们的归因有偏差。若企业是行为者, 外界是观察者, 企业倾向于把自己的挫折归因于情境, 外界倾向归因于企业自身因素;反之, 企业倾向了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因素, 外界归因于情境。第二, 涉及利益的归因偏差。面对成功与挫折, 当涉及到利益时, 归因常有失公正, 产生偏差。例如当企业因做出不法行为而面临执法部门惩罚时, 因为涉及利益的丧失, 企业常归因于环境因素, 企图求得原谅;而外界则因为不涉及自己利益损失, 易归因于企业明知故犯。第三, 因知识欠缺的归因偏差。由于人们知识不足, 认识能力有限, 甚至把偶然的巧合看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都形成归因偏差。

三、企业挫折的应对策略

研究了挫折成因后, 就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打下了基础, 常用的应对挫折的策略有:

1. 克服归因偏差。

归因偏差使每个人对挫折原因认识有别, 进而影响人们情绪, 影响努力程度, 直至影响工作绩效, 因此企业与个人应按如下方法克服归因偏差: (1) 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知识水平, 掌握客观规律, 不臆想、不瞎猜, 正确归因。 (2) 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 少归因于外在因素。养成将成败归因自己努力和能力的习惯, 不要总是抱怨客观条件不好, 遇挫折不要老是归因于运气不佳、任务太难, 只有不强调客观原因, 主观上才会不断努力, 才不会回避挫折, 才能战胜挫折。 (3) 多从内在不稳定因素 (努力) 归因, 少从内在稳定因素 (能力) 归因。不要总认为自己能力低。如果个体将挫折归因于自己能力不够这一稳定内部因素, 则他就有无奈感, 感到力不从心, 信心受损, 从此不再努力, 挫折因而难除。如果个体将挫折归因于自己不努力这一稳定内在因素, 则他认为经过努力可以改善现状, 信心提高, 从而激发他更加努力, 挫折因此可能克服。

2. 个人心理管理。

(1) 提高个人对挫折的容忍度。如果受挫者不向挫折低头, 百折不挠, 越挫越奋, 坚持不懈, 他对挫折的容忍力就高, 最终将战胜挫折;反之, 如果他易被挫折击跨, 半途而废, 他的挫折容忍力就低, 挫折终将无法克服。提高挫折容忍力的方法是:第一, 在挫折中锻炼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力可通过学习、经历提高, 不经磨难, 难以成长。第二, 改善对挫折的知觉和判断。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 正确的知觉和判断对挫折感受迟钝。 (2) 正确对待员工。如果某些员工的不当行为造成企业受挫, 那么就应当正确对待这些员工。常用的方法有:第一, 宽以待人。关心员工, 宽容其错误, 作思想工作, 以理服人, 以此换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使员工产生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第二, 分析原因, 提高认识。企业领导应帮助犯错的员工寻找挫折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思想认识, 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目的。第三, 培训。很多时候, 由于员工经验不足、能力不强、水平有限造成企业挫折, 为了避免挫折重演, 企业有必要培训员工, 提高员工素质。第四, 改变环境。将犯错员工调离原工作和生活环境, 避开其犯错场所, 消除触景生情的不利影响, 使其头脑清静, 让员工走出挫折阴影。第五, 精神发泄。受挫的员工心情紧张、压抑, 所以应给他一个发泄机会, 将心中不满、怨恨发泄出来, 一吐为快, 消除紧张, 因此领导应多听他们倾诉。第六, 心理咨询。犯错员工往往有心病, 而消除心病依靠专业心理医生最好, 他们凭借专门的心理知识和医学知识,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 驱除心魔。

3. 组织心理管理。

(1) 凝聚力管理。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企业增强凝聚力的方法有:第一, 企业满足员工的需要。员工服务于企业, 是希望个人需要获得满足, 需要既有个体自身的低层次需要, 又有自我实现价值的高层需要, 如果企业尽量予以满足, 员工觉得留在企业有前途, 凝聚力则增强。第二, 加强利益和社会属性的一致性。强调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利益的共同性。企业兴旺, 员工则得利, 企业衰败, 员工则倒霉。此外, 强调员工间态度、价值观、兴趣等社会属性的相似性, 增强彼此的好感和吸引力, 都能使员工产生同舟共济的愿望。第三, 改善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如果领导能力强, 关心员工, 与员工同甘共苦, 起表率作用, 与员工关系良好, 同时领导有方, 业绩突出, 那么员工就信任领导, 就愿意追随领导。当领导的被爱戴率高时, 员工就会紧密团结在领导这个核心周围, 使凝聚力增强。第四, 加强沟通。企业建设畅通的沟通渠道, 使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沟通方便和快捷, 人们经常交流谈心, 沟通感情, 有利于成员间消除误会, 目标一致, 凝聚力增强。第五, 促进工作群体间的竞争。工作群体为了自己的声誉、利益而进行竞争, 成员就会紧密团结, 协作奋斗, 彼此的矛盾就显得不重要, 而一致对外成了主基调, 这种患难结知己的心态必增加凝聚力。 (2) 群体士气管理。士气是对某一群体感到满足, 乐意成为此一群体成员, 并协助达成群体目标的态度。士气高的效果是:群体凝聚力强, 群体能适应外部变化, 内部冲突易解决, 成员间认同感和归属感强, 成员支持并承认群体存在价值, 士气高则克服挫折的动力足, 成员干劲高。企业可以用如下方法提高士气:第一, 让群体目标与员工目标取得一致。第二, 给予员工公平合理的经济报酬。第三, 给予员工工作满足感和成就感。第四, 配以坚强有力的优秀领导者。第五, 给员工展示未来美好的蓝图。第五,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4. 激励。

激励的目的在于从企业目标出发, 着眼于个人或群体, 运用某种手段, 寻求企业与员工在目标、行为上的一致, 使两者在行为和效果上良性循环。激励有助于员工克服挫折。成功的激励方法有: (1) 物质激励。使薪酬公平合理, 薪酬与业绩挂钩, 提供优良福利, 奖励有贡献的员工。 (2) 精神奖励。信任员工, 认同员工, 尊重员工, 赞美员工, 表彰优秀员工, 给员工以表现的机会, 晋升的机会, 满足他们成就的需要。 (3) 目标激励。设定明确的企业目标, 以目标吸引员工, 给员工以希望, 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4) 行为激励。领导以身作则, 起表率作用, 鼓励员工多提建议, 提拔年轻有为者, 简政放权, 委以重任, 培训员工。 (5) 关怀激励。领导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为其解决困难, 给员工以安全感、快乐感, 用真情换回员工的衷心。 (6) 民主激励。让员工参与政策, 多听员工的意见, 给员工当家作主之感。 (7) 竞争激励。引导员工良性竞争, 组建竞争小组, 让员工在竞争中成长、竞争中获利。 (8) 反向激励。以温柔的惩罚来反向激励, 实行末位淘汰制, 强化危机意识。

5. 预防挫折。

心理挫折与应对 篇3

[关键词]青年学生 心理挫折 容忍力

[作者简介]赵建明(1957-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财经学院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陕西 西安 710061);张亚琪(通讯作者)(1962- ),男,广东罗定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陕西 杨凌 712100)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105-02

青年学生正处于心理转折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急剧变化,独立性与成人感显著发展,但由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尚不稳定,受认识、情感、意志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一旦自尊、交往、“自我实现”等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挫折与心理障碍。因而,认真分析这种心理,积极慎重地研究对策,帮助青年学生战胜挫折,是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的工作。

一、青年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基本原因

心理挫折指人的某种动机遇到障碍或干扰,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包括挫折情绪和挫折反应两层含义,前者是指阻碍目标实现的种种主客观因素,后者是指由于某种障碍和干扰使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愤怒、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个人受到挫折时,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构成青年学生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

就客观因素来说,教学设备落后或不足、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当、管理方法不妥、所学的专长不能充分发挥、班级气氛紧张、人际关系失调,等等,都可能使青年学生产生挫折感。

就主观因素来说,个人的身高、容貌、经济状态、能力、疾病以及生理缺陷等所造成的各种限制,都可能使青年学生产生挫折感。青年学生挫折常见成因有以下几种:

1.期望值过高,理想追求受阻。如在入团入党、评三好学生或奖学金、毕业分配等问题上,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实现预期目标时,往往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2.学习方面的挫折。家庭压力、社会压力、同学间的激烈竞争以及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法,都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受挫,产生恐慌感和焦虑感。

3.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与他人相互交换情感体验、倾诉内心秘密的要求,一旦人际关系不协调时,就容易造成自尊心受挫、情绪波动等问题,特别反映在择友和恋爱中。

4.意外刺激。青年学生遇到亲人伤亡或父母离异情况时,都会形成心理挫折。

二、心理挫折的主要行为反应

心理挫折的反应可分为两类:一是情绪性行为反应,二是心理防卫方式。

(一)情绪性行为反应

情绪性行为反应指在个体遭到挫折后,表现出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攻击。当人受到挫折后,经常变得愤怒,随着愤怒情绪的发泄,会产生过激行为,这就是攻击。这种攻击可能是针对引起挫折根源进行的直接攻击,也可能是迁怒性质的转向攻击。

2.退化。退化也称回归,是指个人受挫折后表现出一种与自己的年龄、身份很不相称的幼稚行为。

3.固执。是指被迫重复某种无效的动作,其反应并非常态下的性格特征和定型习惯,固执会阻碍创新。

4.幻想。这里所说的幻想,是指个人受到挫折后在想象中以非现实的方式来应付挫折,在想象中寻求达到目标的满足,亦即做“白日梦”。

5.焦虑。是个体对当前的或可预见的挫折表现出一种十分复杂的消极情绪状态。包括由于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与愧疚感交织而形成的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状态。

6.畏缩。这是指受挫后出现的失去自信、消极悲观、盲目服从等行为表现。

7.轻生。如果挫折的打击来得突然而沉重,受挫者对挫折的忍受力又小,就会陷入万念俱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此时,如果得不到外力的帮助,就可能自暴自弃,产生轻生厌世情绪和自残自杀的行为。

(二)心理防卫方式

心理防卫方式,是指一个人受到挫折后,采取的一些暂时减轻受挫感的自我防卫方式,目的在于避免或减少焦虑的发生。心理防卫方式主要有:

1.替代作用。当所确立的目标受到条件限制和阻碍无法实现时,设法制定另一目标来取代原定目标。如有的学生因某种生理缺陷无法在运动上胜过他人时,就转而在学习上加倍努力,用优于他人的学习成绩来维护自尊。替代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扬长避短的自我防卫方式。

2.压抑作用。指人在受到挫折后,用意志力来压抑住焦虑的情绪反应,表现出正常的情绪状态。

3.投射作用。指将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以减轻自己的内疚。如有的学生不认真学习,结果考试不及格,但他并不从主观上找原因,而归咎于教师水平低,等等。

4.自慰作用。指人在受到挫折后想出各种理由来原谅自己,或者为自己的失败辩解。“阿Q精神胜利法”就是典型的自慰反应。

5.反向作用。指一个人受到挫折后采取与内心动机相反的行为方式,如有的学生喜欢炫耀自己,其内心实质却是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6.升华作用。指个人改换原来为社会所不允许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许可的思维或行为方式加以表达。如有的学生因受挫后难以自拔,经疏导后转为正常。

7.表同作用。指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往往表现为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以别人的姿态、风度自居。

三、心理挫折的容忍力

挫折容忍力是指一个人承受环境打击或经受挫折的能力。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容忍力有个别差异。有的人勇于向挫折挑战,百折不挠;有的人遇到轻微的挫折就一蹶不振。挫折容忍力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思想政治因素。思想政治觉悟的高低与挫折容忍力大小是成正比关系的,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科学世界观的人,挫折容忍力大,相反则容忍力小。

2.社会经验和文化修养因素。一般来说,社会经验广、文化修养好是较强挫折容忍力的保证因素。

3.知觉判断因素。挫折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因此对挫折的知觉判断是影响挫折容忍力的重要因素。例如,遭遇同样的挫折,一个人如能客观看待,认真摆脱,战胜的希望就很大,而如果把困难面看得过多,就难以抵抗挫折。

4.定势因素。定势因素是对挫折的心理准备状态。如果对生活中的挫折早有预见,有积极战胜挫折的心理准备,挫折的容忍力就大,相反就难以忍受。

5.生理因素。身体是经受艰苦生活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在上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身体强壮的人,比一个百病缠身的人对挫折的容忍力要大得多。

四、战胜挫折的基本方法和对策

(一)稳定情绪,平稳过渡

生理学认为,人在遇到挫折、发怒时,肾上腺会大量分泌出一种肾上腺素,使人体内的血糖和血压升高,肌肉紧张,情绪激动,自控能力逐渐减退。这种情况出现后,我们应讲究教育的策略。例如在两人发生激烈冲突或一方心理失常时,暂不与学生评论是非曲直,而是根据情况,采用各种迂回的办法,使学生先消气,恢复心理平衡。在许多情况下,稳定情绪都是解决冲突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迅速恢复心理平衡,从而平稳地过渡到解决冲突的良好心态中。

(二)创造条件,拓宽心境

学生一旦受挫,往往摆脱不了苦恼的心境,此时,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引导青年学生用积极的升华、表同等适应方式消除挫折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发展。要适时组织他们参加感兴趣的活动,如演讲、体育竞赛、学习交流等,有条件地吸收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这样能冲淡他们的苦闷,转移他们的情绪,也能给群体和个体带来稳定感,进而摆脱困境。

(三)心理咨询,了解苦情

针对前述的受挫的基本原因,对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学生开展“生理卫生”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对于防范心理受挫是大有裨益的。要通过分层次的讲座等形式,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特征,消除“自我紧张感”,同时,要通过心理咨询,使异性交往公开化、协调化,破除神秘感。要倾听受挫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苦恼,解答他们的问题,解开他们心里的结,减轻他们身上的精神压力。

(四)分析现状,调整目标

当学生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屡遭失败时,要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分析现状,审视目标,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要强化家庭和学校的学习气氛,提高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水平。学校、班主任和家庭要主动分担教育的责任,定期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及时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方式,不断保持学生的心理平衡。

[参考文献]

[1]田宝,等.学生的心理健康[M].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

[2]戴梅竞,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追踪观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3).

挫折应对与意志力培养互动教学 篇4

互动教学

(一)讨论:请写出近一年来遇到的对自己影响最大的10次挫折,并标明当时的反应方式,然后按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长短排序,客观分析这些反应方式在应对挫折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探讨个人应对挫折的最佳方式。

互动教学

(二)• 题目:从蛋到人

• 目的:如果把人生比作五步的话,我们开始都是平等的“蛋”,但一轮过去了,赢的长成小鸡,输的仍然是蛋。做小鸡的想继续升级,做蛋的想变成小鸡。在游戏中最郁闷的莫过于在猴变人那一关被打回蛋。因为只差一步就可成功了,到最后却又得从头再来,会有种前功尽弃的感觉。这样让大家体会到挫折的感觉,而且不是自己所能够掌控的挫折。

• 操作方法:开始时,大家都处在“蛋”的状态,然后,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赢的升为“小鸡”,输的继续在蛋的状态。接着,赢了的队员再两两一组,进行猜拳,赢了的升为小鸟,输了的回到蛋的状态,和同样处在蛋状态的队员猜拳……依此类推,直到连赢五次,经历完从蛋—小鸡—小鸟—猴—人的“五步曲”,才算胜利。

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对策 篇5

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对策

摘要: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抗挫折能力也越来越弱。所以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分析与对策,非常重要!针对这些受挫现象,分析了大学生遭受挫折的原因和挫折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指出了高校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学生挫折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提高挫折承受力,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建设者。

关键词:挫折;挫折承受力;挫折教育;挫折心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虽然人们总希望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但挫折却总是不可避免的。成功固然可贵,失败也并非毫无意义。对大学生而言,挫折既是打击,也是成长,正确地认识与对待挫折,是成功人生的必经之路。

常常隔段时间报纸上就有报道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自杀的报道,看了这些难免不让人心痛!他们基本上都是生活中或者学习中再或者是情感上受了挫,他们害怕去面对,就选择了这种消极的逃避方式,对国家对社会都是一大损失!对他们自己的家人来说更是不能承受的巨大悲痛!

我想2004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大家记忆仍然深刻吧!他是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在事发之前他一直都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他却在云大宿舍里连杀四人,这些受害者都是他的同学甚至是最好的朋友!这是否值得社会思考呢?

挫折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是在自我评价倾向性的推动下,根据社会期望、自我抱负水平对自我行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与动机不能获得满足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大学生受挫心理是指大学生自己所希望的目标在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做出刻意的追求后,其强烈的目标需求持续性地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挫折对于我们自己而言都是我们不愿意接受的,但是从我们的整个人生的长久生存来说,他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良药,只要我们能够学会正确的面对,就能使我们更快的成长起来,并提高自己的整体的素质和能力!

挫折是大学生成长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均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挫折,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及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所遇挫折的原因大概有这几种:1.学业问题,主要表现在入学初期对大学学习环境不适应,学习上的相互竞争、繁重的学习任务、紧张的考试压力以及考试成绩与期望之间的差距等,是大学生在学业征途中遇到的主要挫折。2.人际问题,高等学校都是住宿制,大学生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心理素质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在宿舍里往往会出现一些矛盾,比如与人交往困难、缺少知心朋友的情况,从此精神忧郁,心情烦躁,无心学习,困扰自己身心健康发展。3.现实问题,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在大学生中, 普遍存在耐挫折能力较差的情况。中国纺织大学医疗保健中心对该校大学生病休退学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发现一些学生精神压力过大, 一有挫折便感到无所适从、焦虑、抑郁, 逐步形成精神疾病。一些学生在遭受挫折后, 会表现出较强的攻击行为和自我攻击行为(如自虐等), 自我攻击行为往往导致自我封闭, 从而加重心理压力, 引起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4.两性交往问题,当代大学生有的常为自己与异性交往时面红耳赤、语无伦次、手足无措而烦恼不安;有的为自己处理不好异性关系或恋爱关系而苦恼。

那么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去克服这些问题呢?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要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先经历种种痛苦、磨难、挫折,才能有所作为;反之,那些一遇到小小的挫折便怨天尤人,整天被焦虑忧伤的阴影所笼罩而不能自拔,前怕狼后怕虎,自暴自弃,甚至走向绝路的人注定只能一无所成。因此,能够忍受挫折的打击,保持正常的心理活动,既是大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大学生人才的关键。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大学生能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就能正确认识挫折,分析挫折,就能克服挫折,能更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方向明确,目标专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会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心胸开阔,朝气蓬勃,健康成长。

其次,要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康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优化大学生获得信息、加工信息以及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的过程,消除其认知结构中的异常现象,促进其认知结构各要素间关系相互协调发展,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以及两极性波动,并能协助大学生克服内部障碍,提高意志行为水平,使他们不为偶发的诱因所驱使。还有一点,就是要学会消除心理压力。大学生应通过修正自己的任知观、放松身心、转移视线、倾吐苦恼等方法,消除心理压力。除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抗挫能力外,有效的外力支持也是大学生战胜挫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点:1.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2.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 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3.向他人(朋友们或者心理咨询师)倾诉你遭受挫折心中不快以及今后打算,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4.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5.当原先的预期目标受挫时,可以改行别的途径来达到目标,或者改换新的目标,获得新的胜利,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6.应善于化压力为动力。遇到挫折和失败或即将遇到挫折和失败,会面临很大外在的心理压力,在这个时候,你是气馁,当逃兵,还是奋起,继续而勇敢地追寻?这对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多名人、伟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从不低头、气馁,而是善于化压力为动 力,从逆境中奋起。他们的成功经历很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去学习。对于高校而言,也尤为重要!第一,高校应尽快改革学校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要大胆地将社会各方面情况立体地展示给学生,并加以必要的分析和引导,使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具备必要的心理准备和一定的预防能力。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力度,使大学生增强责任心,保持上进心,提高自信心。第二,学校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教育体系,规范与落实各层面心理教育和辅导。高校必须加强与完善各层面的心理教育系统,实现自上而下的心理辅导网络覆盖。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按国家要求比例配备相应数量的心理学专业教师,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立临床心理学及精神卫生学专家负责制。其次,专职辅导员及班主任要肩负起心理辅导的重要职责。此外,利用同龄群体的力量开展校内心理辅导

活动。第三,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强化训练,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心理防卫及自我调节机制。适当的挫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挫折开展心理强化训练。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提高抗挫能力。同时,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注意引导受挫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及自我调节机制,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心理排解方法(如精神宣泄策略、目标重置策略、补偿策略、升华策略等)应对挫折。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正确认识挫折,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第四,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感情的,只有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情感交流、沟通,才能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须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加强心理沟通和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肯定人的尊严,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及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进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及克服困难、经受考验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必须本着“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的基本原则,从大学生最关心、最根本、最直接的利益出发,切实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所以,学生工作中还可以重点针对经济困难、心理障碍和学习能力差等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采取经济扶贫、心理扶贫和学习扶贫三管齐下的方式,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和发展。

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之母。化学家门捷列夫说过,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大科学家爱迪生也说过,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当人们在遭遇挫折之后,总要反省自己,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探究导致失败的原因,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挫折的经历对大学生是十分可贵的。

挫折使大学生们“吃一堑,长一智”,它使大学生学会反省、思考、总结、探索、创造,能使大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增长才智,变得更加聪明起来。

牛顿曾说过: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如何学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便会成功。”对于一个有志的大学生来说,挫折的发生,会唤起他的斗志,激发他的进取心。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成功和挫折、失败并不是绝对的,两者之间往往仅一步之遥,此时的失败可能连着彼时的成功。如果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也就拒绝了成功。挫折是使人迈向成功催化剂。每一次挫折的洗礼,就会激发大学生去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掌握经纬世事之术,不断深化和提高对自我的认识,特别是对自我的错误与缺点的认识,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向成熟。

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战胜挫折。孟子曰:“自胜者强”。克服“付出少一点,得到多一点”的思想,树立“付出多一点,获得充盈点”的理念。世上没有太便宜的事,天上不会掉馅饼。发扬航天人的精神,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顽石”。为了使青春的“刀”更锋利,让我们大学生勇敢地去面对挫折的磨砺吧!参考文献:蒋大鹏、张燮:《教育心理学新系》

张承芳等主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应对挫折作文 篇6

——题记

山有高峰,也有低谷。水有深渊,也有浅滩……

不知你注意了没有,人总是哭着,而不是笑着来到这个世界的,也许这就意味着人生不会总是轻松愉快的。但凡经历挫折的人,更易成功。不管是什么路,都布满绊脚石,只有那些跌倒后又爬起的人才能笑傲群雄,做真正的赢家。我们唯有以不变的心态应对万变的挫折才能到达奇峰。

永怀自信之心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克服挫折的一剂良药。初中课本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家公司运输箱冰时不慎将一位职工锁在里面,那位职工心急如焚,努力挣扎却终究无所获,最后“遗憾”地被“冰冻”死。其实,运输工人忘记了插电,并且冰箱里有足够的空气。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有信心。

永藏坚韧之心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夫追日,这虽是虚构神话故事,无不有共同特征:只有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滴水方可穿石,只有依靠坚韧不拔的毅力,铁杵才能成针。一个人,如果没有坚韧这品质,那么他将一事无成;一个人如果有了这品质,那么成功不就是小菜一蝶了吗?司马迁用时间撰写《史记》,马克思用40年的时间才完成《资本论》,歌德用50多年时间才写成长篇诗剧《浮士德》,无不说明这一点。所以,我们要用坚韧不拔打造完美人生。

永持专一之心

《劝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不可寄托也,用心躁也。”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我们都要冷静下来,不要让浮躁冲昏了头脑,要专心致志博击这烦恼的挫折。

每当布满鲜花的康庄大道向前延展时,背后一定有荆棘和鲜血的铺垫;

每当天际出现美丽的彩虹,呈现水天一色、鸥翔鱼游时,之前一定经历一场摧山坼地的电闪雷鸣;

每当登上山峰,惊叹于秋翠如云的空濛山色时,一定曾经付出攀爬的汗水与艰难。

心理挫折与应对 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恋爱挫折应对”,说课方案

中职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 正值青春期, 大部分学生生理趋向成熟, 性意识已经完全形成, 对异性产生好感、爱慕, 渴望“爱”与“被爱”[1]。随着性观念的日益开放以及大量良莠不齐的性信息充斥网络和媒体, 谈恋爱在中职生中早已司空见惯。2012年上海某中职学校有45%的中职生表示有过恋爱经历或者正在谈恋爱[2], 其他省市的报道中, 某些学校这一比例甚至达70%[3]。但是由于心理不成熟, 也缺少必要的青春期知识和性伦理道德观念, 使得他们在对恋爱进行盲目探索和尝试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痛苦和困惑。而与此相反, 由于缺乏合适教材、师资力量不足、缺少有效教学方式等原因, 职业学校青春期性教育基本还处在起步阶段[4], 中职学生在适合年龄接受科学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所以, 本文以“恋爱挫折应对”的说课方案为切入点, 阐述如何帮助中职生积极、正面地理解和解决青春期恋爱问题。

说课以说为主, 是教师对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说明, 但说课又不等同于说教案, 两者既有关系又有区别。教案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 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内容和行为, 即“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说课虽也包括教案中的这部分内容, 但更重要的是要说出教师在备课中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的思维过程和理论依据, 也就是说, 它不仅要精要地说出“教什么”和“怎么教”, 更重要的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具体阐述“为什么这样教”[5]。而“恋爱挫折应对”的说课就是从这3个方面展开的。

1 确定“教什么”

此环节应说清楚课程的教学背景、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 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

1.1 教学背景

国家从2002年起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提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于2008年底正式把心理健康课程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 印发了《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教职成[2008]6号) 。根据文件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共分5个部分, 其中第2部分“悦纳自我, 健康成长”是连接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学习、就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恋爱挫折应对”又是此部分的高度综合, 同时符合“成长中的我”、“直面困难和挫折”、“青春期性话题”以及“情绪的调适”4个主题的要求, 见表1。因此, 本节课对于帮助中职生直面人生挫折和困难, 培养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等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1.2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多数是中职一、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常表现为恋爱动机的简单化或不端正化;在对待恋爱问题时简单幼稚, 思想上易冲动, 具有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在恋爱行为中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 具有自我控制和耐挫能力弱等特点[6]。因此, 中职学生恋情成功率低, 最终能走入婚姻的更是寥寥无几。除了与恋人分手而受到打击伤害, 他们也为处理不好与恋人的关系而烦恼, 还有想爱而不敢爱的矛盾心理、暗恋某人无法自拔、求爱不成而感到无地自容、意外怀孕等, 这些都易使他们情感受挫, 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自卑感和屈辱感。因此, 帮助中职生认识恋爱挫折, 并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对于今后战胜生活中的各种挫折都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会发现, 他们思维敏捷, 可塑性强, 渴望得到认可。如果课堂氛围营造得好, 稍加点拨即可达到教学效果。同时, 他们个性突出, 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 特别反感空洞的理论和说教, 喜欢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因此, 根据学情分析, 本节课将采用中职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 以中职生的心理成长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 以中职生的直接体验和感官活动为中心, 让每位中职生在这堂课上都有所收获。

1.3 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对此课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大纲的教学总体目标中指出“帮助学生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而大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懂得直面人生挫折和困难的方法。因此, 本节课在围绕大纲的基础上, 综合教学背景和学情分析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中职生恋爱的特点和常见的挫折, 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 明确成熟恋爱的发展阶段。

(2) 能力目标:学习应对恋爱挫折的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积极情绪的自我调适, 掌握正确应对恋爱挫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知晓中职阶段要完成的任务, 能够积极面对挫折, 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

2 分析“怎么教”

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 此环节则应说清楚如何设计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2.1 重难点突破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重点是提高中职生应对恋爱挫折的能力。通过拍摄源于中职生生活的微电影引起中职生对重点知识的关注, 采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 调动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重点知识。本节课的难点是使中职生学会正确对待恋爱挫折, 因此, 可以采用中职生充分参与的形式, 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用这种自我探索的方式,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

2.2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 通过互动参与式教学, 发挥中职生的主体作用, 使中职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明理、在明理中导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鼓励中职生积极发言, 通过师生间的共同探讨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或态度。总结整个教学环节, 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包括情境教学、案例分析、课堂游戏、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 并结合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各种教学资源。

2.3 教学设计

课堂整体设计以活动为引领, 充分调动中职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促进中职生积极思考、相互启发, 在各种团体互动中, 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具体而言, 本堂课以中职生业余时间拍摄的一部微电影贯穿始终, 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热情, 按照“新课导入—感受恋爱挫折—认识恋爱挫折—应对恋爱挫折”的思路展开, 每个环节紧密围绕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见表2。

(1) 新课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图片, 提出中职生恋爱不仅仅意味着甜蜜与美好, 还存在着争吵、冷战、失恋等情感纠葛, 从而引出主题词“恋爱挫折”, 并过渡到“感受恋爱挫折”活动。

(2) 活动1:感受恋爱挫折。以微电影中男女主角的一次争吵为切入点, 切实感受恋爱挫折, 引导中职生思考中职生恋爱中常见的挫折以及受挫后带来的一系列消极情绪, 形成对恋爱挫折的初步认识, 并为之后的课堂活动打下基础。

(3) 活动2:认识恋爱挫折。继续播放微电影片段———男女主角从恋爱走向分手。通过视频总结中职生恋爱的特点, 分析这些特点与中职生心理发展的联系, 引入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 使中职生明白中职阶段恋爱受挫的根本原因。在课堂中穿插游戏“分不开的无名指”, 呼应主题, 调动中职生的积极性。

(4) 活动3:应对恋爱挫折。最后的环节主要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以微电影中男主角的失恋痛苦为案例开展小组讨论, 通过探讨帮助男主角走出失恋的阴影, 给中职生提供自我觉察的机会。在最后, 播放男主角的内心独白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 加深中职生对知识的掌握。

3 解释“为什么这么教”

说课最后应阐明教学设计的理由和预期的教学目标达成度。

3.1 改革创新

一般学科课程侧重于对学科知识的传授, 目的是为学生掌握知识而服务, 但心理健康课程并不是单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 根本目的是使中职生应用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和知识, 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因此, 本节课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开发与利用, 采用微电影这种新颖的教学手段, 加上选材源于中职生的真实生活, 完全激发了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以完成任务为前提灵活设计各类教学活动, 突出培养中职生认真观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可以说, 课程避免了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 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 中职生成了课堂的主角。

3.2 教学目标达成度

从中职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反馈来看,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中职生分组“晒方案”时可以看到, 他们能正确分析恋爱挫折的原因, 提出了许多应对挫折的方案, 并树立了正确的恋爱观。总体而言, 中职生能顺利完成每项任务, 且乐于参与活动, 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课后作业也能认真完成。

3.3 反思与总结

整堂课准确把握了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层次清晰、衔接顺畅、结构完整,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问题设计合理。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是依然存在需改进之处: (1) 活动“应对恋爱挫折”预设的讨论时间为5分钟, 要求中职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完具体方案时间紧张, 今后应注意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并适当延长讨论时间。同时, 可以设置一些奖惩措施, 督促中职生抓紧时间。 (2) 还需继续丰富课程内容, 不限于“失恋挫折”, 在教学中应注意挖掘中职生身边的例子, 使论据更充分、论点更有说服力。教学活动也需不断更新, 并考虑融入一些专业的心理训练, 将课程扩展为2个课时, 将这一主题讲深、讲透。

参考文献

[1]蒋国强.中职生恋爱心理特征及心理教育[J].文学教育, 2012 (5) :46.

[2]颜苏勤.中职生青春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3]张幸福, 何颖, 许曙光, 等.中职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J].黑河学刊, 2013 (4) :186-188.

[4]陈丽明, 王凤英.中职生性教育现状的矛盾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性科学, 2012 (2) :39-42.

[5]卞加花.新教师培训——静脉输液技术说课方案设计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 2009 (5) :62-64.

心理挫折与应对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 心理健康

一、挫折的含义原因

外部原因。这是因外界事物或情况阻碍个体达到目标而产生的挫折。外部原因可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原因。自然因素是指个体无法克服和避免的自然条件所引起的挫折,如地震、火灾、噪音、恶劣的气候等。社会因素产生的挫折,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政治、经济、道德、宗教、习惯势力等因素的制约而造成的挫折,如管理体制的弊端、人际关系不协调、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等。

内部原因。内部原因就是个体主观上的原因,包括个体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原因。个体生理原因的挫折,是指个体本身因生理素质、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上的缺陷所带来的限制,导致活动的失败或无法实现目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心理上比较脆弱,有些大学生就是因为自己长的不漂亮或者不够强壮,而产生挫折感影响了自己心理健康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个体心理原因引起的挫折,是指个体因智力、能力、需要、动机、气质、性格等心理因素的不足或冲突,导致活动失败或目标无法实现。在心理原因中,有俩点和挫折密切相关。一是动机间的冲突。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假如这些并存的动机无法同时获得满足,就产生难以抉择的心理状态;如果犹豫不决,就可能贻误时机,造成挫折。另一点和挫折密切相关的心理原因是能力与期望之间的矛盾。期望过高,能力不及,自不量力,容易造成挫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内涵:个人身体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方式是否健康,而生活方式的选择与人的社会适应、心理特征有关、它说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不可分割的。许多人的健康观是一个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即只考虑没有疾病、身体状态良好;而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社会广泛接受,影响健康的不只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等都影响健康,因此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不仅要考虑身体状态,还要考虑心理功能及社会适应性;要促进人们的健康,也要从改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环境入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人类心理反映的一般特性,因此通常衡量人类心理健康的标准也适用于大学生;但大学生群体又有自身的特性。具体有以下六条标准:(1) 积极的自我态度。能够认识自我的生物、心理、社会特性现实的评价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有适度的自尊和自我接纳。(2)对现实的正确认识。能准确知觉他人,并能觉察到自身的动机和情绪对社会知觉的影响。能与社会上的正常和不正常现象共存,坚持道德原则,并能准确判断自身改变不正常现象的能力。(3)自我调控 应付压力的能力。具有发展的自主性,区分有害于有益的行为;自觉树立目标,追求发展,并维持合理的动机水平;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独立的判断;能够忍受压力和应付焦虑,并尽可能维持心理功能正常发挥。(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能够根据自我选择发展满意的人及关系;具备爱的能力,能够建立亲密关系。(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自我、情感、行为之间协调一致,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起作用,并且具有稳定性。(6)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行为上能够满足环境的要求,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生活充满期待,并能享受生活的乐趣;热爱学习和工作;与社会有整合感。

三、应该何如面对挫折和解决挫折中产生的问题

(一)确定适合自已的理想水平。

理想水平高,是学习、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对自己的学识能力、所处环境判断失误,不切实际地确定理想水平就容易产生挫折。理想水平是如何形成的呢?心理学家勒温及其弟子通过实验证明,理想水平是由于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的影响而形成的。其实,就理想水平的形成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客观的成功与失败,而是主体对于他所获得的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如果一个人由于成功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在这种情况下,成功或许导致这个人理想水平的降低。相反,有的人失败了,毫不气馁,更加激起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决心,失败反而提高了其理想水平。一个人的理想水平可能高于他的实际而不能实现,也可能低于他的实际,即使获得成功并不能使其满足。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挫折情感体验。为了减少挫折感,大学生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主观条件和外在客观条件,确定适合自己情况抱负水平。一方面要高标准、严要求,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也就是说,所确定的目标既有足够的成功把握,又是必须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的。

(二)正确认识和积极对待受到的挫折

大学生对挫折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要惧怕挫折,敢于正视挫折,并且敢于向挫折挑战,使挫折成为成功的起点。大学生要树立起正确的挫折观,可以通过生活事件、典型个案来引导自己全面地认识挫折,把握挫折所具有的两重性:一方面挫折会给人以很大的情感冲击,并带来困惑和痛苦;另一方面它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挫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如果挫折已经发生,就应该面对它,不能一遭挫折就怨天尤人,看不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而应该思考挫折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观的能力、智力、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是否妥当,从而寻找摆脱或战胜挫折的方法。所以,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是帮助大学生应对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前提。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人的意志大多是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出来的。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要学会充分调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和战胜它,而且不能退缩和畏惧。这个过程也是发展意志,战胜挫折的过程。

(四)合理的进行宣泄。

上一篇:19年工作展望下一篇:人类与动物感情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