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是教师的良心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共8篇)

师德是教师的良心 篇1

洲头中小叶靖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系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则师德为本,要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应当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良心,教师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作为一个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扎实、良好的初始启蒙教育,就会影响其后的发展。而教师的灵魂职业良心、在于是师德,强烈的危机感在鞭策着我,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已刻不容缓。

一、崇尚崇高的师德

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师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已注入了新内涵:即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崇高的师德已提高到很高位置。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以德治身,培养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以满腔热情投入教育事业中。

1.提高认识,爱岗敬业

所谓师德认识,就是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要从“德”中体会到献身教育事业的无比快乐和自豪。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1年,回顾自己走过的经历,对师德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经过各种学习,可以说在师德认识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培养跨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基础就是从良好的小学教育开始,教师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今后中学及大学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育人之本,关键在于师德。

2.情系孩子,像母亲一般爱每个孩子

小学教育的对象都是6-12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芽,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在教育工作中,我始终做到情系学生,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因此,每当学生身体健康,学习和素质有所提高,你就会喜悦,那么就可以消除所有的劳累感。关爱每个孩子,其一,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是教育区别其他工作的特殊点。孩子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活力。当孩子身体感到不适时,教师更要象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体贴、照顾好;其二,熟悉孩子们的基本情况,如家庭人员,孩子的性格、脾气、生活环境,这样,在教育时,就可根据每位孩子的不同特点,寻找相应的方法,因人而宜,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其三,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管是顽皮的,还是文静的,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也不管他们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样,孩子们就会感到在老师面前表现都同样有机会得到肯定。

二、塑造师德风范,潜心练功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应该有一桶水”,此话很有道理。在教育中,我感到在孩子们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是最可值得依赖的人,师德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问题。因此对于师德除了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更关键就是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师德。

1.重视学习和实践

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此作为自己言行准则,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能:育人,只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幼儿教学经验丰富,才能胜任此项光荣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些,就应该不断地坚持学习和实践。

2.严以律己,注重言行

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3.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

天生丽质固然能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幼儿的内在修养,这样教师本人的学识和内在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1)注重积累、陶冶、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有意识地从祖国优秀文化中吸取养料,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

(2)为了调动各种教学要素及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系统,教师必须要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及使用方法,并适用于教学,由此,可拓宽学生的视野。

总之,教师要真正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让爱的温暖在孩子面前处处体现。

教师工作与众不同,辛苦与快乐相伴,繁琐与充实相随,烦恼与幸福相生。在教师管理的事务中,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教师工作倾注了真情,展现了智慧。

由于工作调动,我来到了西口小学并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刚到时就有老师对我说:“这班底子差,班上还有几个孩子很调皮,尤其是„捣蛋王‟杨展更叫人头疼,几乎是每天都有事要处理!”当时我就很留心他的情况,发现他整天吊儿郎当的,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经常与别的同学打架;作业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从其他同学口中,我了解到他们有状都不敢告.我并没有急着批评他,首先进行了家访,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他的父亲在外打工(做泥瓦匠),只有母亲在身边,他不肯听从母亲的教导,做事我行我素,经常受到妈妈的批评,甚至挨打,同时,我从他母亲的口中了解到杨展是一个十分倔强的孩子,强迫、威胁他,是不会有丝毫作用的.我当时在心里就打起了鼓,我该怎么办?回来后,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我决不能放弃,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孩子形成这些不良习惯的主要原因是:1没人了解他,也许是对父母的逆反心理造成了一些极端.2孩子缺少关爱,需要温暖.在第一堂班会上,我就对他们说:“我很愿意和你们做朋友,我就是你们的亲人,希望今后大家多和我聊天,也希望你们多向我提建议.”说完后我还故意冲他笑了笑,当时,我看到了他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后来,第一周的周记他居然完成了,在周记本上写着:“你很特别,今后你是我的老大了!”当天下午,我找他来聊天,问他有些什么爱好?他说:“我喜欢体育,特别喜欢打乒乓球.”我说:“我也喜欢打乒乓球,不过我的技术不高,我想多向你学学.”他腼腆地笑了,我趁机拿出周记本,说:“我们是朋友,对吗?”他点了点头,我说:“既然我们是朋友,我们不用老大这个称呼,你觉得用什么称呼好些呢?”他说:“朋友或哥哥!”此时我觉得眼前的这个孩子是多么的可爱!每天中午放学后,他都很早来学校找我打乒乓球,我们的感情越来越融洽,他真的把我当成了好朋友.有天下午他居然在家里的菜园里摘了些蔬菜给我(由于我在学校寄宿,都是买菜),我愉快地接受了,和他痛快的打了场球,我看到他回去时是满心的喜悦!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也有很多优点,比如:他热爱劳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此为契机,我经常表扬他.后来,他的兴趣越来越高,在学习和纪律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了进步我就及时鼓励,并且买了几本作文和资料给他,使他处处感觉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有天晨读时我找到他,对他说:“你进步很大,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和你妈妈一起分享好吗?”他很兴奋,笑着点点头,我用手机打通了他家的电话,他的妈妈听说孩子有进步,立刻就来到了学校,在交谈中,我发现他们母子之间变得更亲密了!他母亲走后,我和他继续聊天,让他感觉到父母都是 为了他,而且父亲在外吃了很多苦,多么不容易!他流下了心酸的泪水,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要做个孝顺的孩子!

经过半个学期的共处,我们的感情更深了,虽然他也偶尔犯过错误,但是事后我能看到他发自内心的后悔(半学期里,与同学发生过两次争吵),并及时向同学道歉,赢得了同学的原谅,现在,大家都说杨展变了个人,去年洲头中小召开的冬季运动会他也积极的参加了,现在,他更成了西口小学红领巾检查小组的组长,工作负责.被评为优秀检查员!他学习认真,成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去年期末检测中,语数都是优,但他还是很谦虚地说:“我仍需努力!”春节期间,他父亲打工回来,亲自登门感谢,我当时感觉到无比激动,感到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幸福!

总而言之,通过教师应当如何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的探讨,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既充满了信心,又增添了危机感。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追求,才能名符其实地对得起教师的称号,勤奋踏实地去工作,坚信一份耕耘,会有一份收获。

1、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我们常说:满腹诗书气自华。可见人的修养是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的。在此种情况之下,作为教师就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一个人的思想变得高尚的了,而他的行为也会变得高尚。

2、拥有一颗甘为人梯的平常心。换句话说也就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要能静下心来,不要去过多的追逐利益、无谓的消磨时光。要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要把学生放在第一重要的地位,时刻想到自己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关乎孩子的一生,潜下心来为孩子的明天铺路。

3、有一颗耐心育人的公平心。每个孩子的习性、生活环境、背景、家庭情况、接受能力等都会有所不同。作为老师我们当然都喜欢反应快的学生,如若这样,你的教育就失去了公平。所以不管对任何一个学生我们都要做到耐心,学会等待。在教育中“等待”也是一种美。

4、有强烈的责任心。教师的职业就是育人工程,而育人是需要用心来做的。我们说育人最害怕的就是得过且过,而注重的是要把工作做实、做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容易倦怠,往往会自我安慰、不能坚持下去。因此,教师要把传授知识和育人作为自己的追求,要日日坚持、始终如一。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负责!

总之,教师要想修养好自己的职业良心,就需要全方位的去塑造自己、提高自己。且这一追求是没有终点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师德的健康。

师德修养的培养方法

1、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师德修养实质上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克服自己头脑中旧的错误的道德观、教育观,逐步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教育观的过程。教师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实践表明,进行不断而认真的2、慎独。“慎独”是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程度极的重要方法。“慎独”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顺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教师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行动,警惕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没有听到。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动,小心谨慎的不做任何坏事,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慎独”与以前的以封建道德为标准的“慎独”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慎独是以科学的道德为标准,他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一条原则和方法。“慎独”是教师良好的思想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学生不在的地方也能做到,在无人知道的时间和空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意志是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慎独”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教师自觉地纠正不良行为,不懈地同私心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独处时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教师要达到“慎独”境界,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勿以恶小而为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

3、心理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主要靠意识导向。心理失调正是人的意识趋向极端化的表现。心理调节就是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恢复它的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心理调节的主要方法有自振法、自警法和自宽法等。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教师的师德问题日趋复杂,作为当代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解剖自己、调节自己,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动立于不败之地。

大海航行靠舵手,事业成功靠坚定的信念,成就光辉的教育事业需要靠崇高的师德。教育事业是按一定的要求培养人的事业。而教师是这一事业的具体操作者.人们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又是教师的灵魂,是能让学生健康成长获得知识,让教师收获幸福,体验成功的保证。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呢?

一、认真学习理论,明确师德修养的方向。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必要的师德知识,连起码的道德善恶是非也分不请,那么要使他产生师德情感,具有坚忍不拔的师德意志,不可动摇的师德信念,那是绝不可能的。要想提高自己的师德认识,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明确师德修养的方向。

加强理论学习就像诸葛亮熟读《兵法阵图》等书籍一样,做到胸中有墨,才能指挥千军万马。作为教师只有掌握理论知识,用它们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章可依,有理可循。

二、投身教育实践,积累情感体验

教育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师德好坏的唯一标准,教师只有献身于教育实践中,积累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才能进行自我教育。

自从读了《中国师德手册》,其中的内容、那些话语、那些事,似曾相识,就像发生在昨天。结合内容思考自己的有些做法,却有不妥之处。使自己认识到不能多年来只管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使自己深受启发,使自己在处理教学事务上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3月2日下午第三节是我的数学课,我准备讲错题多的地方。在讲之前,我先将作业情况向大家作了汇报。其中,刘杰同学作业没有写完,我批评了他,话刚说完,刘杰的眼泪夺眶而出。我意识到可能是我没问清原委而委屈了他。果真,他生病了还坚持写作业,只是没写完,所以听了老师的话,委屈的泪水顿时流了下来。知道情况后,同学们也“埋怨”我不问清理由原因。看到这种情况,我连忙请刘杰原谅,并许诺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问清原委再做决定,大家脸上这时才有了笑容,气氛也缓和下来。我认为事情就要到此为止了,突然,郑婕说:“我们平时犯错误、作业有问题、不遵守纪律„„,你给我们画“○”,表现好时给我们画小红旗,老师你今天也犯了一个错误,也应该画“○”,大部分同学马上回应。他们在下面议论纷纷,然后齐声说:“老师画圈,老师画圈„„”并用眼光来征求我的答复。我果断地说:“行。”刘杰这时已雨过天晴。他又接着说:“我们够五个圈老师罚我们写作业。如果有一天老师够五个圈了,不要给我们布置作业行不行?”大家大笑起来,齐声赞同。“行。”大家高兴地跳了起来。我又说:“看来老师以后讲题、处理事都要小心了,免得祸从口出。”又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下课了,同学们还在兴高采烈地议论这件事。

虽然这件事占了一节课时间,但“五个圈的故事”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学生内心是多么希望自己和老师是平等的,老师敢于承认错误,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师生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作为教师,无论学习了哪一种新的教育理论,都要密切注意,使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来验证理论,充实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服务于教育教学。

3、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提高敬业精神,就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积极与学生、家长、校长、同事交流和沟通,并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前进计划,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经验理论化,总是能够用事实来解释一切。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4、慎独、慎行,不断升华。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积小善而成大德”进行师德修养。要从小处起步,防微杜渐,“勿因小善而不为,勿因小恶而为之。”优秀的师德品行需要从小事上开始培养起来。作为教师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一定的道德规范去行动,不做任何坏事,树立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的坚定信念„„

师德是教师的良心 篇2

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这是一个永恒的教育命题, 这个命题常讲常新, 但有一个答案不会改变, 即“有良心的教师是好教师”。两个半世纪以前, 卢梭就在《爱弥尔》中谈了他的这一看法, 他说:“一个好教师应该有哪些品质, 人们对这个问题是讨论了很多的。我所要求的头一个品质 (它包含其他许多品质) 是:他是绝不可做一个可以出卖的人。”[1]这里的“出卖”就是纯粹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当教师, 这样的人在教师职业的精神层面上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信念和立场, 为了个人的物质生活需要, 他们随时可以出卖自己的肉体和良心。

我国教育界曾经盛行教师工作绩效的“量化考核”, 但是常常听到一些教师说:“教育是一个良心活, 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教育工作不可用数量来衡量, 如果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每一分钟和每一件事都斤斤计较, 学生就遭殃了。一个在量化考核中获得高分的教师并不一定是好教师, 事实上, 在一种“假教育”环境中, 这样的教师往往都是扼杀学生灵性的高手。那么, 教师如何在工作中对得起良心?工作投入时间多和讲授知识内容多吗?如果教师们是这种回答, 那只是触及问题的外围, 还没有真正指向“良心”这一问题的灵魂世界。想想, 难道早晨7时和学生一起进教室, 晚上11时再和学生一起出教室的教师就有良心吗?难道天天给学生强灌很多知识、布置很多作业, 天天忙于考试评比的教师就有良心吗?

有的教师天天和学生在一起, 有的教师恨不得把平生所学一下子全部倒给学生, 但是这样的教师往往并不受学生爱戴。这个时代, 信息变化太快, 学生的思维观念变化太快, 经常的情况是:学生说什么教师听不懂, 教师说什么学生也听不懂, 但是双方假装听懂了, 他们很难受地交流着。

一个根本不知道学生想什么的教师, 一个看学生很远而看金钱很近的教师, 一个高举训练铁鞭却大讲“为了学生未来”的教师, 如何谈得上“教育是一个良心活, 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呢?

良心是什么?良心是恻隐之心, 是替自己着想也为别人着想之心, 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之心。一个有良心的教师是把学生当人而不是当物的教师。当上面有人瞎指挥时, 一个有良心的教师敢于并且善于站出来说:我是教师, 我要抵制!

我相信, 大多数教师天生善良, 只是他们的良心沉睡了, 被一个叫“假教育”的巫师施了魔法。所以我呼吁:在良心被唤醒之前, 请不要去实施“假教育”, 否则不仅无用而且有害, 因为这样的教育不仅无法启迪学生灵性和唤醒学生良心, 反而扼杀灵性和泯灭良心。然而, 教育的现实却是, 那些在高考大战中取得辉煌战绩的学校, 十有八九都是在“良心沉睡”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方式换取的:把学生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固定在考试机器上, 为了制造更多的产品参与竞争, 学生被迫延长劳动时间。这并非秘诀, 却是制胜法宝, “不信这个邪”的学校基本上都在考试竞争中失败了。

小时候在农村读书, 我的班主任经常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家访, 冬天顶着寒风, 夏天顶着烈日, 几十里的路自行车时骑时推, 有时候晚上回来连路都看不见, 饿肚子、摔跤是常有的事情。现在, 已经很少有教师主动家访了, “家访”似乎成了一个历史名词。相反, 很多家长争相约请教师去饭店吃饭, 逢年过节还要想办法给教师送礼。城市里重点中学的教师更加神气, 因为他们的家长群体是“优质的”, 一些有权有钱的家长有办法把“淘气”的孩子送进重点中学, 也有办法让老师给自己的孩子“开小灶”。

我相信, 这是家校关系开始紧张的一个信号, 家长开始不信任教师, 他们认为,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 教师肯定有亲有疏。为了使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多关照”, 家长自然要“请老师吃饭”“给老师送礼”了。我忽然感到恐惧:教师被收买了, 教育被出卖了!也许问题没有那么严重, 然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良心和责任的确变成了学校里的“潜规则”, 赤裸裸的道德主义和赤裸裸的利己主义的确“和谐地”在学校教育环境里滋生繁衍了……

我们常常听到民众对某些学校蛮横的“应试训练”非常反感, 对某些学校领导和个别教师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 甚至称某些学校为“地狱”“黑煤窑”, 称某些学校领导为“包工头”, 称某些教师为“驯兽师”等。但是, 在实际行动上, 好像大家又都在争先恐后地“下地狱”“做奴工”——托关系花钱, 想方设法挤进那些“应试训练”最严酷的学校。那些真正搞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学校, 那些努力用爱心启迪学生灵性的教师, 却常常遭到民众的冷落, 他们“深谙世事”地说, 不要唱那么多高调啦!体制不改, 所有的高调都是空洞的, 还是务实一些好……

民众对于时下教育的环境为什么会有扭曲的认识呢?毫无疑问, 权力中心主义和物质功利主义思想已经侵蚀和污染了我们的教育环境, 进而, 这种思想通过教育的加工制作, 又回馈到社会生活当中。

我们可以看到, 各个学校为了表现自己的“教育成果”突出, 肯定要把最好的教育资源提供给“好学生”享受。只要有向外人展示“教育成果”的机会, 教师一定会让那些能够确保表演成功的“好学生”去, 这样就可以用事实证明教师的确教得好。根据我们对教育本质的分析, 这些“好学生”并不是“训练”的结果, 而是他们的天赋学习能力比较强, 我们的学校“教育成果”其实是贪天之功了。然而, 这种“贪天之功”实在是害了学生。久而久之, 得到教师特殊照顾的“好学生”将会得到一种“怕别人比我高”的“恐高症”。一旦在新的群体中发现还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恐高症”就发作了:要么因嫉妒而伤害别人, 要么因自卑而伤害自己。

那么, “差学生”呢?就像篮球场上的替补队员, 关键场次的比赛他们是不能上的, 而学校教师也绝对不会把展示“教育成果”的关键机会交给他们, 因为这些学生弄不好恰好证明了学校教育的失败。所以, “差学生”通常都不能公平地分享教育资源, 久而久之, “差学生”越来越被否定, 果真成了“差学生”。这些学生走上社会以后, 有可能形成一种强烈的报复心理。有的人用沉沦来证明自己的确很差, 有的人通过制造一些惊人事件来证明自己一点都不差。

卢梭说得好:“我们同情儿童的命运, 然而更应同情的却是我们的命运。”[2]教师们, 我们整天呼吁“解放儿童”, 那么就让我们从解放自己开始吧!

解放教师首先要怀疑教师, 在怀疑的基础上判断教师从早忙到晚的作用到底是什么。阿尔都塞在他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书中写道:“那么多的教师 (大多数) 甚至没有开始怀疑体制强迫他们去做的工作。更糟糕的是, 他们具有最先进的意识 (即新的最流行的思维方式) , 却将他们的全部精力和智力投入于‘工作’的执行中。他们很少怀疑他们自身的奉献, 这奉献作用于对学校所代表的思想体系的维持与丰富上, 以至于正如几世纪前教堂对我们的祖先是‘自然的’、不可缺少的、慷慨的一样。学校在今天对于当代人来说, 也变得是‘自然的’、不可缺少的, 它有用甚至有益于我们。”[3]应当承认, 在权力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中, 我们的教师在骨子里是自卑的。进一步说, 在国家集权主义 (当下表现为城市中心主义) 话语霸权中, 教育的权力是在教师真相缺席和失语的情况下建立的, 同时又是在那些善于经营表象的投机分子登场的情况下建立的。

教师如果无法获得话语权的解放, 学生就不可能有自由的生命。谁都知道, 我们的教师太习惯于在课堂上灌输知识, 一件非常简单的行为, 当成为教学事件的时候, 就必然成为课堂知识灌输的一部分。第一步如何、第二步怎样、问题如何设计等等都有严格的规程, 否则就无法完成教学计划——它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大法, 也是应对上级领导检查的依据!

可怜的教师们!我们已经很擅长训练学生了, 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训练的产物。虽然学生就像我们手中的“人质”一样, 但是我们“甚爱”学生, 我们生怕学生乱了, 生怕学生学不到东西, 我们要给学生保姆式的爱护, 给学生满满当当的课程表和无法喘息的活动内容。然而事与愿违, 可怜的学生感到他们什么也没有学到, 因为他们并不喜欢我们灌输给他们的东西。每当统考结束之后, 每当毕业放假的时候, 学生们就开始卖书烧书, 他们似乎带着仇恨而强迫自己忘掉所学知识。但是, 我们对学生的种种反抗行为已经司空见惯了, 我们把学生看做“他者”, 而不是“我们”。“我们”的世界要有“师道尊严”, 尊严是要保持一定距离的, 就像领导必须与群众保持必要的距离一样。

可怜的教师们!我们用自己的悲哀复制了学生的悲哀, 我们以为能给学生灌输知识就有资格当教师, 我们以为学生走向社会以后所取得的成绩是我们的功劳。稍微冷静一点, 我们就会发现, 凡是在社会上取得开创性成就的, 无论大小, 都与我们曾经灌输的“僵死知识”无关。恰恰相反, 我们在灌输“僵死知识”中悄悄地扼杀了学生的灵性, 指望这样的学校“教育”训练出创造者和开拓者是不可能的。

毫无疑问, 学生是受害者, 教师也是受害者。在一个身份无法自由的环境中, 受害者就会演变成施害者。人们说, 如今的教师待遇越来越好, 责任心却越来越差。我想, 在高举训练之鞭的教育环境中, 教师还是“无用”一些为好。但是, 我所说的“无用”是希望教育回归本真的生活, 是在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教育艺术, 而不是对“教师缺乏责任感”的支持。

注释

1[1][2]卢梭.爱弥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27、24.

良心——师德之魂 篇3

关键词:师德; 良心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44-001

常言道:“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良心活儿。”也有教师说:“我只要对得起我的良心就行啦。”一则打着点滴上课的老师帖子,在网络、电视台吵得沸沸扬扬。尊敬者有之,不屑者有之,疑问者也有之。在今年新亚中学教职工大会上刘校长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感触颇深 ——“做良心教育”。后来我有幸读到了郑杰校长《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的一篇文章《捧着良心教书》。郑校长说,很多普通的老师辛勤工作从来不看在“钱的份上”,而是看在“学生的份上”,教师们经常以是否“凭良心教书”来衡量自己。

一、用心育桃李,无悔献青春

2008年6月,我走进兰州新亚中学这个大家庭,成为了一名学前班的班主任、体育教师兼教务干事。一路走来,一路惊奇,一路感慨。回首过去的四年,是我与28名充满童稚,充满好奇,初次进入学前班课堂的孩子们快乐的时光,其中有过迷茫,有过无助,但更过的是努力,是成长,是每天的成熟和提高,而所有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校领导和同事们给我的大力支持。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日渐体会到了教师工作是一个“良心活”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有人说,做教师要有“七颗星”:师者爱人,拥有一颗仁爱之心;爱岗敬业,拥有一颗责任之心;严谨求实,拥有一颗慎独之心;勤于思考,拥有一颗好学之心;胆大细心,拥有一颗创新之心;注重细节,拥有一颗纤巧之心;加强沟通,拥有一颗交流之心;其实,七个心加起来就是一颗心,一颗沉甸甸的——良心。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工作千头万绪,既要抓学习,又要管思想,既要进行班级管理,又要解决日常矛盾纠纷,还有诸如人际关系、情绪情感等一系列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千头万绪的工作要求教师时刻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对得起学校的重托,对得起家长的信任,对得起学生的期待,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春华秋实,耕种收获,演绎的原来是大自然悄无声息的历程;海纳百川,巨浪滔天,也许只是水滴与水滴的相撞与涌动。作为一名新亚的教师,让我们永远用新主人翁精神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少一份懈怠,多一份勤奋;少一份奢华,多一份追求;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用我们的真挚、热情、用心育桃李,无悔献青春!

二、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

有人说教学苦,“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有人说教学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实事求是地说,教学是辛苦的,但最终是快乐的。就凭这一点,我对教育的执著从未动摇过。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最繁琐的教师工作做起,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基础。我认为,繁琐和基础,不等同于平庸,因为,它同样能孕育伟大。而教师的良心,在其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知道:一个孩子,对于我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

很多时候,虽然已经感觉疲惫不堪了,可面对眼前那些可爱的孩子,还是毫不犹豫地拿起笔;有时明明不舒服,可依然放心不下那一群孩子,便會拖着沉重的步伐到教室去巡视一番;有时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已经心烦透顶,可还是面带笑容、不厌其烦的向家长解释事情的原委。这是我们普通教师每天都在重复的工作,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你都会看到他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身影。

每当我看着学生渴望求知的眼睛,看着学生的天真烂漫,看着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看着学生的希望,我就不能不上足了发条似的努力工作。时至今日,我仍然秉承这样的信念: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家长,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正如郑杰老师说的一样:当教师不是赚钱的营生。教师在恭贺新禧时不太习惯于说“恭喜发财”,说实话,教师要发财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师努力工作,并不是看在钱的份上,而是捧着良心在教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像工人加工零件,可以立竿见影看到效果,也不能像加工零件那样,出现次、废品可以回收炉重造。教育只能靠人才去教育人才,靠特长去培养特长,靠爱心去滋润爱心,靠智慧去点燃智慧,靠灵魂去塑造灵魂。因此,教师的工作的确是一个良心活儿。那么,良心有多重呢?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甘平庸的老师,在完成自己的教师任务后,沾沾自喜地说:“我已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啦。”一个兢兢业业、不断进取、乐于奉献的教师,在送走最后一名学生后,仍满含愧疚地说:“我只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已。”同样是良心,孰重孰轻?诚然,人的能力有高低之分,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别,追求的境界有雅俗之异,但每个人至少都要有基于并超越个人教学能力之上的精神追求。人的一生不能没有理想相随,理想不能没有激情相伴!这就是心灵,他应该站在精神的高处。静坐之时,可否轻叩心灵,真诚发问:教师良心有多重?也许很多人会笑出来:这怎么衡量?是啊,这怎么来衡量?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孩子一生的幸福有多重?中华民族的未来有多重?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意义有多重?当我们思绪飞扬的时候,那无法衡量的分量是否已昭然于心?教师的“良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我们白发苍苍、安享晚年的时候,能坐在夕阳里坦然地对自己说:我问心无愧!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几乎是每一个老师的人生信条。我们凭着自己的良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的是那样的不平凡,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自己坚定的信念所感动,我们也为自己的选择所坚持。

我想我的教师格言就是——干良心活,做个有良心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周济.爱之责任——师德之魂[J].人民教育,2005,(8):2-3

[2]刘东英.师德之现实判断[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89-90

[3]邵来成,高峰勤.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袁小平.制度伦理:师德建设的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05(4)

责任与良心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4

市三小叶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责任造就卓越,良心改变人生。

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正所谓“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责任与良心 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是爱。这些我都赞同,但我觉得最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感。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试想,如果说医生手里那把小小的手术刀可以操纵人的生命,那么教师手中的那根粉笔就可以草拟孩子的未来;如果医生一个微小的疏忽可能丧失一条生命,那么教师一个微小的疏忽就有可能扭曲孩子的灵魂。

所以说:教师的工作确实是一个良心活儿。那么,良心到底有多重呢?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甘平庸的老师,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沾沾自喜地说:“我已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啦。”而一个兢兢业业、不断进取、乐于奉献的教师,在送走最后一名辅导的学生后,满含愧疚地说:“我只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已。”同样是良心,孰重孰轻?诚然,人的能力有高低之分,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别,但每个人至少都要有基于并超越个人学养及业务素质之上的精神追求。这就是:责任与良心。

因为我们是一名教师,所以首先要对学生负责。要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学会负责、学会珍惜、学会感恩;要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得像花儿一样健康成长。那些赞许的点头、理解的微笑、关切的注视、信赖的倾听贯穿在每天的教学生活中。爱的契机无处不在,责任的浪花涌动飞扬。因为我们是一名教师,所以就要对家长对学校负责。当家长把他们的宝贝送学校的那一刻,我们就知道自己的责任有多重!家长的期望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此,学高为师,德正为范,为人之师,自当率先垂范,栽培桃李,更须辛勤耕耘。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我们要潜心研究,用心去做,力争

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广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关爱的雨露滋润学生。

为此电脑成了我忠实的伴侣。我通过网络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了多种科学便捷的沟通桥梁。说是便捷,那是辛苦啊!孰不知在这背后我付出了多少心血。

如果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掌握世界的力量。那么我们握着粉笔的手,又何常不是改变世界的力量?老师们,孩子一生的幸福有多重?一个家庭的希望有多重?中华民族的未来有多重?真的希望----当我们白发苍苍、安享晚年的时候,能坐在斜阳下坦然地对自己说:我问心无愧!

师德是做好人民教师的底线 篇5

《做道德高尚的人民教师》,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回首这些年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虽然没有傲视群雄的实力,但是兢兢业业,满腔心血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教师职业的重要,深感教师责任之重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责任”两字,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我倾注满腔“师爱”,乐于奉献,无怨无悔。展时代新风,育时代新人,争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这既是我无悔的选择,也将是我毕生努力的目标。

一、恪守职业道德,做一名“爱生如子”的好教师

我热爱教育事业,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在28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求真务实,甘于奉献,认真学习、领悟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从不进行有偿家教,从不参与**等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情,为人师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了教师、家长、学生的尊敬;尽心教书,倾爱育人,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爱心,深受学生的爱戴,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曾被评为团“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二、致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用实际行动助推是七师和团“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评价研究课题”的实施和结题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语文和品社教学为依托,以语文教研组为单位,以集体备课为契机,以课堂教学创新为动力,形成了具有团一小特色的语文和品社学科教学方法,在全兵团,以及全师起到了引领作用。我常年担任团小学语文教研员,并兼职四、六年级年级的品社学科的教学工作,具备较为深厚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平时教学工作孜孜不倦,一直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课堂实效,成绩突出。在前几年的语文、数学教学中成绩突出,我担任的班级六年级的毕业成绩都在团前三名。我所辅导的学生作文,每年都有学生荣获不同层次的奖项。因此被调入团教研室担任语文教研员。因为我深知,只有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教学服务,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才是一位真正负责任的教师!

三、潜心教学研究,以研促教效果佳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通过教学研究能优化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科发展,实施有效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教学研究,并以研促教,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丰富和充实自己,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积极参加并顺利完成了小学教师的教材、理论和课题计划的培训;参加兵团小语会和师级小学语文研讨会,并在会上为兄弟团场教师评课,得到是专家的肯定。我撰写的语文课题资料并在全师教研室传阅和推广运用;我设计的课题用表得到语文课题教师的实施,并使小学生语文习作水平明显提高。

五、力求教学民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力求教学公平,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力求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形成新型师生关系。在平时学科中参透德育和心育,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长期担任学生成长引路人,做学生的贴心人,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爱戴。怎样才能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呢?我认为:

一,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正如在汶川地震中那一位位遇难的人民教师,面对灾难他们一心想的是他们的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依然选择的是救助他们的学生,最后英勇牺牲。他们的事迹无不让人震惊,无不让人为之而感到骄傲,这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所体现出的高尚的思想品质。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向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学习,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二,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

三,规范自我的文明素养。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所以教师要从自我做起,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四,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和老师的尊重,尤其是那些有特殊家庭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教师的爱去温暖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篇6

一定的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给师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历史课题。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对规范师德行为,提高师德水平和端正教育行业风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师德建设面临如何与教师队伍的高学历、高素质、职业竞争日益激烈和结构变化不断加快等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新问题。2005年,教育部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号文件确定下来,这反映了上至国家领导,下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期望,也反映了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要求。

(一)充分认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所谓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内容。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产品是人。合格的教师不仅应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为高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道德意识。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准,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师风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育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所学校的品位,那么师德的水准就是一所学校重要的精神标杆。学校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的意义也主要体现在这方面。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

我国教育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对师德赋予了更多的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首先,师德建设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热爱学生,对事业忠诚,有执著向上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其次,师德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第三,师德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化。第四,师德建设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发展,树立良好教育形象的必然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师德优良的队伍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办出更高更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让人民满意了,我们的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的教育形象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公认。

因此,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我们一定要站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认认真真地、实实在在地、持之以恒地抓好师德建设,履行好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众望所归。我们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抓紧抓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创造崭新的文化积淀。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我校师德建设及教师思想的现状,从总的情况来看是比较好的,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他们的风范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广泛赞誉。

然而,在看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要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尽人意的状况和现象给予高度的重视,有的还必须予以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少数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等问题。有的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课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导致负面影响;有的育人意识淡泊,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错误言论和不良行为不闻不问,把教书育人的天职置之脑后;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 “第二职业”上,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此外,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也并非个别现象;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动辄闹个人情绪,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较差的也有;还有个别教师有收受学生物品、违反纪律、放弃原则的现象,甚至不顾场合,不顾身份,经常说一些庸俗低级的“黄话”等等。存在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存在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理念脱节,不合乎知识更新要求的现象;存在少数教师授课效果不好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整体改善,极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如果看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流和成绩,肯定是错误的,我们就会失去信心;但是,如果看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对其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肯定是危险的,最终将使学校发展和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伤害。对此,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近年来,学校相继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有步骤、有主题、有序列地开展了师德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师德建设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既要不断唤起和激发教师内心的道德自律,也要着力构建有利于师德持续发展的机制,把时代对师德的要求转化为教师内在的、长久的自觉行为;既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内容和要求,也要有一套完善的师德建设运行机制和评估、检测体系,切实落实师德建设的责任制、追究制和自上而下完整的管理体制。为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危机意识,牢记自身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充分考虑师德建设的长效性、连贯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切合我校实际的师德建设规范,把师德建设引向深入。

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教师中存在的对教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对学生莫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必然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推动素质教育中,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从而激发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而发愤学习。

二、师德在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五个体显:

第一,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族、不同出生、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第二,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爱与严相辅相成,都是教育的条件、手段和动力。公正原则要求: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教育不是知识的发售、更不是单纯的灌输,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态度、方法教育学生。

第三,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

如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长进程度给予恰当评价,历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根据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公正不仅仅限于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的“外表公正”,而是更注重以追求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实质公正”。恰当地处理好“外表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相互关系,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教师坚持做到在试卷,规则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抱成见,不循私情,规范准确。

第四,对学生“赏罚”要公平合理

“信赏必罚”,原本是政治家们的用人之术。如今“赏罚”的运用已成为教师教育、激励和规范学生行为的经常性措施。教师对学生的“赏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必须在实施中做到“赏罚”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公平。

第五,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或与同学、或与学校、教师、职工、或与社会各方面偶尔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是再所难免的。公正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涉及学生的矛盾的时候,必须主持公道。必须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求相称的解决办法,妥善处理。要做到“公平如秤”,不偏袒一方,责难一方。尤其是牵涉到学校或教师的矛盾,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更应在态度、方法与结论上充分体现平等、合理与公正的要求,让学生心悦诚服。以势压人,得理不饶人,或者打击报复等,与公正要求是根本背道而驰的。

三、“以人为本”的教师队伍管理是解决师德的最有效途径:

在学校管理中,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因为无论多么好的管理方法、多么有效的管理措施,只有通过人才能实施和完成,也就是说,只有把学校管理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即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才能解决学校管理中的根本问题,学校管理的效能才会得以真正地提高。

在讲到教师队伍对办学的重要性时,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学校的问题主要是校长和教师的问题。有了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就有了一所好的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给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必要的资金。在办学中,有条件三要素之说,即教师、设备、校舍。对三要素的认识和实际投入,在国内外有很大的不同。在国内,一般说来,首先看重的是高楼大厦,一流的校舍和校园硬环境,其次是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最后才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投资。在国外正好相反,排序、投资都相反,首先是教师队伍,要花重金聘请优秀教师,特别是有影响的教师,最后是校舍,够用就可以,不讲究它的现代与气派。我们仔细想一下也对,“名师出高徒”嘛,没有说“高楼出高徒”的。“大学之‘大’是因其大师而‘大’,而不是因其高楼大厦而‘大’。”从目前教育现状看,我们必须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投资的力度,不然,要想有现代化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二是要处理好集体投入与个人投入的关系。目前在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上,存在一种误区,总认为队伍建设的投资应该是单位的事、集体的事,与自己没关系。实际上,在教师的进修提高过程中,既有单位的受益,更有教师本人的受益,作为回报的是能力提高、社会认可和待遇提升。既然这样,教师就要自觉主动地投入,把它看成是自我资本积累的一部分。另外,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人才流动的角度看,你干不好,想在一所学校待下去已不可能;你干得好,通过进修而有了新的发展,硬要你“从一而终”也不现实。因此,在队伍建设上,学校要舍得投入,教师个人也要舍得投入

三是要处理好培养与引进的关系。在培养与引进问题上,应立足培养、适当引进。在相同的条件下,人才的分布大体上成均衡状态,哪所学校培养工作做得好,哪所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就会高,这一点好像没有人怀疑。如果一所学校故步自封、自我封闭,那么它是没有出路的,它会因缺少与外界思想、文化、人才的交流而变得僵化,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既不要夜郎自大,拒绝引进,也不要“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舍本逐末,忽视了本校现有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

四要处理好培养目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教师队伍建设内容要丰富,目标要实际,既不能使多数人“望而却步”,也不能让多数人“垂手可得”。如果目标被绝大多数人轻而易举的实现了,这种目标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挑战性价值,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激励作用,就会出现“天花板效应”,使人产生轻蔑、不刻苦的浮躁,十分有害;但如果目标过高,绝大多数人无法实现,又会出现“地板效应”,使人产生压抑、厌倦、丧失信心,照样有害而无益。

五是要处理好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关系。被大家认同的“二八定律”告诉我们,在特定的群体中,有20%的人干单位80%的工作,另外80%的人干单位20%的工作。该理论对学校管理中教师队伍建设也有借鉴意义,我们不仅要充分调动学校中20%教师的积极性,即善于发挥20%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也要善于调动80%的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整体教师队伍的作用,切实把教师队伍建设好。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因此在处理好上述几个关系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加强团体观念、团队精神的教育。一所学校要想长时间赢得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只有依靠集体努力才能实现,1+1>2是优秀团队中优势的互补和对弱势的克服,只有增强教师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全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基本要求,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第二,要善于在学校中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学习型组织所包含的学习,已经从教师个人的要求转化为教师团队的要求;所包含的学习时间,已经从阶段转化为终身;所包含的学习内容,已经从专业知识趋向社会、人文等多方面;所包含的学习方式、方法,已经从单一变为多元。建立学习型组织,既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学校和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化为教师实际行动的有效载体,此举为学校发展之必须。

第三,要经常进行教师队伍作风的训练和培养。一个团队,在一定的思想、业务素质情况下,往往是作风决定工作效能的大小,决定比赛的输赢,决定优胜劣汰。一支队伍关键时候表现出来的优良作风,不是自然形成的,而要经过平时艰苦训练和磨砺。因此,我们要善于抓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使其练就好的作风。

现代教师的教育良心浅析 篇7

一、教育良心的特点

教师在文化水平上处于较高层次, 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职业生活方式, 这就决定了教师良心既有着与其他职业良心相同的特点, 又有自身特点。1) 教育性。所谓教育性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 检验教师良心的最终标准当然只能看良心之外所做的判断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2) 综合性。教育良心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各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心理因素分别处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 它不仅依靠理性的分析, 而且依靠反映生活经验的敏锐的感性, 既诉诸于理性的评判, 又诉诸于情感。它具有直觉性, 这种直觉同他的经验、知识、思维想像能力联系在一起。3) 稳定性。教师的道德良心不是转瞬即逝或变化不定的东西, 而是以一定道德信念为基础的, 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稳定的信念和意志, 比较持久稳定地发挥作用。4) 广泛性。教育良心的作用十分广泛, 渗透在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师生活的一切领域中, 左右着教师道德意识的各个方面, 支配着教师行为过程的各个阶段。5) 崇高性。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 以及教师本人对职业及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 教育良心在境界上有着既立于世俗、又高于世俗的特点, 表现为强烈的为人师表的自律精神。

二、教育良心形成

教育良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是一定的教育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教育良心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 但内容却是客观的。它是以教师内心的道德信念形式而存在的, 但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制约, 是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的反映。

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只有当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意识到这种道德关系的合理性, 并自觉产生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以维护这种合理的道德关系时, 才会产生强烈的道德责任感, 从而自觉地进行道德上的自我控制和自我道德评价与调节。因此, 教师只有以社会主义教师道德为指导, 自觉认识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遵守教师道德规范的必要性, 才能确立自我道德信念, 形成自己的教育良心。教育良心也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 即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意志相互作用的结果。师德认知就是认识和理解教师道德规范和要求, 并依据这种认识和理解对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判断评价, 以帮助教师个人准确认识道德现实, 能动地协调教师个人与外部道德环境的关系。

三、教育良心在教师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良心在教师道德中有着特殊意义, 它是教师人格的守护神。教师人格是教师所表现的有别于其他职业人员独特而本质的心理品质, 它包括教师的自我意识、他人意识、责任心、公正品质、情感、意志及能力等。教师的教育行为需要教育良心来指导, 教师人格需要教育良心来守护。

第一, 教育良心是教师选择教育行为的直接依据。教师对教育行为的选择, 既要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 更要受到教育良心的制约。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教师选择何种道德行为是由教育良心决定的。教育良心不允许自己的行为违背自己所接受的道德要求, 它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动机要做出审视, 并按照其所具有的区分善恶的道德判断能力, 给教师指明“应当如何”的行动路线, 并指令教师以炽热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沿着选择的行动路线前进。第二, 教育良心是教育行为实践善的保证。教师的教育行动意向、情感, 往往在选择时或行为之初并不能被充分体悟, 而处于潜意识状态。随着教育行为的充分展开, 会使原先潜在的意识变得清晰。第三, 教育良心是教育行为后果的评价法庭。如果说教师人格在教育实践中会变得高尚, 那么是教师良心再将教师人格引向高尚。每一教育行为之后的教育良心的评判都会使人受到深刻的启迪、教育乃至震撼。

四、培养教师的教育良心的对策

当今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期待又在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性表明对具有卓越品质教师的渴望。教育良心作为教师道德觉悟的综合表现, 是教师的道德灵魂, 是教师自觉履行教师道德要求、做好教育工作的最重要的内在道德因素, 因此应把培养教师的教育良心作为教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良心是上帝的眼 篇8

有一次,三十多岁的玛丽来找布雷,说,她最近肚子有些大了,因为在她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一场意外失去了怀孕能力,所以现在她怀疑自己是得了肿瘤。

布雷给玛丽做了检查,结果正是肿瘤,而且生长速度很快,必须尽快手术。手术的那一天,布雷的助手做好了准备工作。手术开始后,让布雷不敢想象的是当他准备摘去肿瘤时,却发现那颗肿瘤有着微弱的心跳。布雷额头的汗水渗了出来,这哪里是肿瘤,这是一个生命呐,只是玛丽怀孕的位置不正常,再加上她过于肥胖因此才会被看成肿瘤。布雷不知道怎么办好,如果现在把这个生命拿掉,谁也不会知道,可是自己的良心会一辈子不安;如果留下这个孩子,就会因为自己这样一个简单的失误而身败名裂,甚至惹上官司……布雷紧张地考虑了一分钟,最终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布雷等玛丽身体恢复过来,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她。玛丽先是很高兴,因为她一直想要一个孩子,却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怀孕。可是不一会儿玛丽却大骂布雷是一个庸医,害得她差点失去孩子。

几天后,玛丽和她的丈夫把布雷告上了法庭,很快法庭就有了结果,布雷要付给玛丽赔偿费,而且判决他终生不能再当医生。布雷很难过,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离开了伦敦医院,回到自己家乡的小镇。

布雷虽然回到了小镇,可是伦敦的一些媒体却想来小镇采访布雷,他们想知道那时候布雷完全可以把那个生命当成肿瘤摘了,这样不但玛丽会感谢他,而他也不会身败名裂,更不会被禁止终生行医了,是什么原因让他没有这样做?

布雷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道,他当时想到了留下孩子的结果,可是他也想到如果把那个孩子当成肿瘤摘了,自己会一辈子良心不安的。现在的这一切是他已经预想到的结果,他不后悔。

有一个记者说道:“可是别人不知道呀,如果你不说,别人永远不会知道的。”所有的记者都看着布雷,这时候布雷说道:“上帝在看,良心是上帝的眼。”布雷说完,就回到房间里。

记者把采访布雷的稿子发到当地的报纸上,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布雷的遭遇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同情,而像布雷这样为了一个小生命而情愿失去自己的一切则更值得人们学习。

虽然布雷不能再做医生,可是他却给所有的医生做了最好的榜样。而布雷的那句话“良心是上帝的眼”,也成了伦敦医院里每一个医生的座右铭。

上一篇:小学校园欺凌的预防下一篇:消防中队文体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