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色教育自疗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特色教育自疗

小学特色教育自疗 篇1

由于我们的教学资源、设施和理念相对落后, 加上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在探索中, 我们发现, 教师没有根据农村实际和学生的特点, 没有充分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 是我们的根本问题所在。但是, 我们也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浓郁的乡土气息、优美的自然风光、醇朴的乡里乡情, 都是城市所不能比拟的。为此, 我们探索的重点在于尊重学生是广阔天地万物之间的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走进天地万物之间, 去感受, 去体味。由此充分整和、拓宽教育资源。

一、走进大自然, 在自然风光中活跃习作思维

山里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 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寒来暑往, 冬去春来, 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因此, 我们将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本真作为提升学生习作兴趣的第一方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许多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春游、秋游、野炊等等。不少班级还开设了生物角, 布置学生在教室内种植1-2种自己喜爱的植物, 要求学生每周写观察日记。通过活动, 让这些快乐的精灵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深深的感悟大自然之美。这时, 只要教师稍作点拨, 他们便变得跃跃欲试了。此时学生的习作不再是冥思苦想编造的慌言, 而是观赏后的自然倾诉了。

二、尊重劳动, 体会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生在农村, 劳动是农村孩子再也熟悉不过的事情。可是, 并不是每个农村孩子都能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我们要让学生积极投身力所能及的劳动, 体会劳动的辛苦、收获的快乐不光是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 更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德育教育。为此, 我们进行了很多尝试:布置特殊课外作业, 让学生回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农活;举行劳动常识演讲比赛……通过活动, 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丰富的:一方面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加强观察从而获得劳动知识技能, 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成果, 又充分享受其中的喜悦。另一方面, 通过辛勤劳动, 他们会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从而尊重劳动。我们欣喜的发现孩子们对自己掌握了劳动技能是那样的光荣和自豪, 对父母辛勤劳动抚养他们是那样的尊重和感激。此后, 学校集体劳动中学生变积极了;吃饭时, 剩菜剩饭的现象少了……当然, 有如此丰富的情感体验为基础, 学生们习作也变得不再“干瘪”了。

三、学习农俗语言, 体验风土人情

纯朴的竹园人民形成了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纯朴民风。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1、学习农俗语言。

表达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在表达时往往词不达意。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读和记书本上的好词好句, 但是, 在我校的教学方法中我们不但引导学生向书本学习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向生活学习。一方面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农村谚语、歇后语。特别是农村谚语既阐明科学道理, 又生动易记。在此过程之中, 学生的习作不但朗朗上口, 又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科技知识。另一方面学习特色俗语。方言俗语有特色, 其中有很多语素非常生动形象。我们做到了引导学生多问、多听、多记。特别是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涉及人物对话时, 将方言俗语原汁原味地写出来, 从而使习作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2、体验风土人情。

古老的竹园流传着许多特有的风俗传统, 如春节守岁、中秋摸秋、劳动时唱五句子歌, 栽秧时打栽秧锣鼓, 男女结婚陪郎陪女等等, 无不带给学生许多欢乐和留下深刻记忆。在学校的引导下, 教师抓住节日等契机, 或借助一定情景, 巧布置、重引导让学生体验到了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由此, 一篇篇兴趣盎然、有滋有味的习作便油然而生了。

四、继承革命精神, 发扬优良传统

勤劳勇敢的竹园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 为了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 竹园人民上演了一场场昂扬奋发的革命精神画卷。如清中期唐刚唐尧兄弟起义, 清末大闹神兵, 解放前夕更有彭咏悟烈士。作为学校, 精心组织培养学生继承革命精神, 发扬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达到既定目标, 我们用心良苦:组织少先队代表采访参加过红军的老爷爷和拜会目睹英雄事迹的老前辈;邀请老红军、老志愿军到校办讲座讲英雄故事、谈深切体会;清明节为彭咏悟烈士悬头遗址敬献花圈;布置学生搜集书报、查阅网络, 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通过这些载体学生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实践证明, 此时的习作练习, 学生语言慷慨激昂, 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 很多学生还联系自己做了真诚的反思, 这不但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更与以前空洞的口号试习作截然两样!

五、感受家乡的变化, 谈自豪之感, 抒振奋之情

建国以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竹园也同样如此。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这种变化, 我们的办法同样是多种多样的: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倾诉今昔对比;以班级为单位带领学生参观养殖场、种植场、服装加工厂等等。以前面的活动为铺垫, 紧接着, 在班上开展讨论会, 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我曾经被老师邀请参加了他们的讨论会, 场面是热烈而令人振奋的: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说起, 有的从门前的路说起……学生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 带着一颗颗童心飞未来……学生们太兴奋了。这时教师再提出作文要求, 是显得那样的亲切自然和水到渠成。

中小学教育呼吁家政教育 篇2

一、家政教育的积极意义

1. 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

现阶段的中小学生是在蜜罐子里成长的新一代, 他们在优生优育的环境下出生, 在宽裕的经济条件下成长, 有机会接触多方面的知识, 拓宽视野, 培养出了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与此同时, 呵护与宠爱使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 生存能力、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合作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及时合理地开展教育, 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培养他们懂得生活、会学习、会做人、会发展。这与现代中国素质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

2. 有利于创建家庭幸福

中小学生科学生活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创建幸福家庭。20世纪末后, “421”倒金字塔型家庭普及, 单亲家庭、流动家庭、留守家庭等多种类型家庭结构的变化使青少年问题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需政府和法律的干预外, 更重要的是懂得处理家庭管理的方法和艺术, 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更是家庭健康的保障。

3. 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巩固与发展, 只有家庭在家政教育的指导下, 实现了合理安排与科学规划, 社会和谐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同时, 接受了家政教育的学生具备更强的能力和更全面的素质, 对自己的就业选择有更准确的认识, 并拥有更多的就业优势。

二、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家政教育概况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阶段在劳动技术课、社会课中含有部分涉及家政教育的内容, 一些学校还开设了含有家政教育内容的校本课程, 相对于美、日等家政教育发达国家,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家政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没有规范的、独立的家政教育科目, 现有的家政教育内容简单, 系统性不强。家政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未能切实有效地发挥家政教育在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操、生活技能、艺术修养方面的作用。

三、中小学教育阶段实施家政教育的途径

面对当下中小学生在生活能力与生活艺术方面的缺失, 中小学教育阶段重视家政教育, 已经越来越迫在眉睫。家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推动, 我建议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从如下途径开展:

1. 学校中的家政教育

主要是设置科学、系统的教学课程, 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 发掘课程资源, 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家政学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 整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 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一方面能让学生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培养自信与自立。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掌握科学知识带来的益处, 提高学习兴趣, 同时还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真正理解, 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及中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的中小学家政教育内容可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家务劳动、家庭理财、饮食卫生、美工制作五个部分, 实际上可视为对一个健全的人所进行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教育。

2. 家庭中的家政教育

中国大多数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为升学而学习, 他们只要求孩子用心学习, 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薄, 使孩子诸多方面品质的发展与提高都没有机会, 家长角色不适当延伸, 在他们这种貌似无微不至的关怀下, 孩子容易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 在风浪前变得束手无策, 一旦失去帮助就怨天尤人。所以家庭中的家政教育, 首先是家长要端正观念, 要认识到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 利用家庭生活中的实例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技能、忍耐力、健康及情绪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培养他们对家庭事物和家人的关心、爱心和责任心等健康情感和态度。其次要注意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模范, 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要比上万句指令性的灌输有效得多。

3. 社区中的家政教育

社区是青少年体验社会、实践社会的主要平台, 生活其中, 要完成很大一部分课外的知识学习、交友、娱乐、休闲、体育锻炼等活动。正因为上文所提到的现代家庭结构的多样化, 使依托社区开展的家政教育成为学校、家庭教育外的有力和必要的补充。在社区中, 青少年与邻里间、玩伴间会建立起感情联系, 交流知识, 掌握道德规范, 学习在社会上交流的行为准则。在社区的环境里形成一系列的成人意识, 其中包括朋友友谊、价值观念、阶层地位、宗教信仰、个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人性人格、情感发泄、精神的安慰等。同时社区对青少年教育问题提出要求, 配合学校、家长进行教育和指导, 为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计划性和艺术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教育效果。

诚然, 学校、家庭、社区平台上开展的家政教育不是割裂的, 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三位一体的家政教育网络。社区要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的教育资源要向社区延伸, 通过开放教育阵地、资源共享等方式, 服务青少年的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易银珍.高校开设家政素质教育课程的意义[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小学特色科技教育体系探索与创新 篇3

一、锐意进取, 树立“人人都是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的理性认识, 它面向教育实践, 表达教育的理想。教育理念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可以从“指针”和“标准”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 教育理念作为教育实践的“指针”, 为教育实践指引方向。教育观决定教育的价值取向, 教育操作思路决定教育的操作路线。有了教育理念, 教育实践者就有了教育的信仰和操作的航向。另一方面, 教育理念作为教育实践的“标准”, 对教育实践进行审视和检验。[1]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 珊瑚实验小学把科技教育定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同时, 为了凝心聚力, 发挥全校教师的力量, 学校树立“人人都是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科技教育理念, 号召全校教师重视科技教育、参与科技教育。在这一理念引领下, 学校通过两种渠道对教师进行了科技教育培训。首先, 通过“引进来”的方式, 邀请大中专院校的专家、科研部门的工作者和一线的技术工人等来校, 分批次对教师进行科技培训, 号召全体教师重视并参与科技教育;其次, 通过“走出去”的方式, 给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参观工厂、参加比赛等机会, 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与科技水平。

“人人都是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理念促使每个年段、每个学科的教师依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 依托教材, 充分挖掘学科中的科技因素, 进行课程实施的二次开发, 在不同学科中自然地渗透或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低年级学生则通过看看、说说、想想、动动等简单的科技活动了解浅显的科技知识。

二、着力创新, 开发“三级同心圆”特色科技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改革和学校办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支撑, 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特色科技教育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的载体。珊瑚实验小学特色课程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志之一。学校对科技教育课程、教学进行了系统构建, 开发出的科技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 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 采取选择、改变、新编教学材料或学习活动的方式, 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2]。它既关注到学生的共性发展, 也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 并且更加注重对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育。针对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发展需求以及科技教育的特殊规律和特点, 学校构建了“三级同心圆” (国家基础学力课程、体验拓展课程、特长彰显课程) 科技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三级同心圆”以学生成长为圆心。第一个同心圆是国家基础学力课程。该课程囊括国家规定的所有科技教育类课程, 包括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第二个同心圆是科技体验拓展课程。该课程主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参与实践的兴趣活动。第三个同心圆是特长彰显课程。该课程向学有余力和具有特长潜质的学生开放, 旨在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每一个课程板块又分为若干课程类型, 具体内容见表1。

实践证明, “三级同心圆”科技教育课程体系不但能够保障学生全员参与到科技教育实践中, 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技特长的发展。

三、寻求突破, 构建“三亲”特色科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等的主要场所,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但是, 目前小学科技教育课堂中仍然存在着把科学教育课当作科学知识的普及课、缺乏学科整合、学科教学缺乏资源支持、忽视人文关怀等问题[3], 教育效果不高。因此, 为了真正打破这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科学轻人文的教学形态, 珊瑚实验小学在特色科技教育实施过程中, 以课堂为主阵地, 以“珊瑚最红, 孩子最亲”办学理念中的“亲”为着眼点, 构建了以“亲和、亲证、亲在”为核心理念的亲亲科技课堂教学模式 (见下页图1) 。该教学模式注重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并以科学的方法教授其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亲和, 即在师生关系融洽的科技教育课堂中, 学生得以放松身心, 舒展情感, 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亲证, 即学生与教师在科学实践中共同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形成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亲在, 即师生通过思维的碰撞、互动的交流, 激发生命的能量潜质, 让学生创造思维得以迸发。在“亲和、亲证、亲在”的亲亲科技课堂中, 学生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科学现象, 大胆质疑, 挑战教师、教材, 在猜测、实验、论证、交流的探究过程中亲身体验、建构知识、获得能力。

四、搭建平台, 以科技活动为载体营造科技教育氛围

活动是科技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它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4]首先, 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兴趣的展示提供了实践平台。它可以推动学生用科学思维积极主动地观察世界, 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其次, 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再次, 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 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合作能力。最后, 科技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对象以及为达到创新精神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 进而实现学生自身主动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5]

珊瑚实验小学从实际出发, 以“立足普及、全面参与、不断提高”为原则, 设计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首先, 针对不同年龄特征, 学生自主选择科技课程内容, 做到班班有活动, 人人皆参与;其次, 开展富有特色的科技活动, 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每学期都设有科技节、科技活动月、体艺节、头脑创新思维竞赛等, 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课余生活。除此之外, 学校还不定期邀请社会知名专家、中科院院士等到校为师生做讲座, 以加强师生对科普知识的了解, 拓宽他们的视野。

五、全息融入, 创设了独具特色的科技教育文化环境

教育文化是大科学时代的一种教育观。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因素,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可能离开文化环境而独立地获得实现。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承担着传承文化的任务。而文化环境不仅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和性质, 制约着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结构, 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影响, 从而对教育目的的实现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6]学校科学教育文化环境是指在学校中所存在的、有利于科学教育开展与实施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 它不仅能够体现学校大多数成员在科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而且能够对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产生特定影响。[7]

珊瑚实验小学通过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等, 积极营造独具特色的科技教育文化环境。根据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 学校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和教师资源、紧密链接科技课程的基础上, 建设了当时全国小学校园内规模最大的现代科技馆。科技馆包括了数学、光学、电子、化学、机械力学、信息技术、生物、天文等8 大领域的最新展品, 这些展品是学校科技教育的重要资源。除科技馆这一主要教学资源外, 学校还先后建成了不同主题的科技教育设施:感受太阳能发电的路灯广场、风能转化成电能的风车广场、人工智能操作的自动图书借阅机等。不同的科技场景,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 也将校园变成了师生获取科技知识的“大课堂”。近五年来, 学校围绕科技教育所提供的设施资源及其功能如下页表2 所示。

六、倾情投入, 打造亲近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监测作用, 课程评价对课程建设起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因此, 构建更加亲近学生, 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的课程评价, 是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珊瑚实验小学立足本校实际, 在“珊瑚最红, 孩子最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 确立了以学生、教师、学校为主体的亲亲课程评价维度。亲亲课程的评价首先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关注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体系。因此, 学校尝试构建了包括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策略、评价组织等方面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继而探究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多方面体验, 即与人亲近、与环境亲善、亲证亲历知识的获得与实践。

科学课程评价要求按照亲和、亲在、亲证三个关键点对课程进行评价, 一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同时, 评价体系也强调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活动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学校通过分层次、有梯度的方式, 在科学课程中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观察、做实验, 锻炼其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开拓其思维, 培养其创新能力。下页表3是学校制订的科学课程评价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平水, 万碧波, 韩敏, 教育理念的价值及其实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5) :97-102.

[2]崔允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56.

[3]余婧.当前小学科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一节小学科学探究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 2011 (2) :49-51.

[4]田景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 :153-155.

[5]王永芬, 何平.探究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法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 (9) :59-61.

[6]龚春燕, 龚冷西.创新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172.

小学品德教育探究 篇4

品德教育一方面要建构具有良好人品的当代人形象, 另一方面要提出实现品德教育目标的具体做法。品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本文就学校教育的角度, 简述个人观点。

1. 树立教师榜样, 开展品德教育研究

教师品德对学生品德树立和成型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有效的品德教育需要品德优秀的教师, 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提供了满足。在这种关系中, 学生被教师接纳和信任, 他们享受到老师爱的温暖, 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学生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和鼓励, 让他们体会友谊, 充满力量, 感到自信, 从而喜欢集体和社会生活, 对人生充满希望, 进而形成信任、宽容、尊重、自尊、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说:“撒播一种思想, 收获一种行为;撒播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撒播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撒播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撒播一种榜样, 我们就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和参照物。因此, 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是一面镜子, 是一面旗帜。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模范, 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 而应当靠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 教师就是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学生。为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教师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起道德上的责任。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教师的权威不是角色上的优势, 而是人格上的魅力。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去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 并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在教育实践中, 教师用宽容﹑尊重﹑理解和信任等精神力量先塑造自己, 然后去感化学生, 影响学生, 引导学生。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自尊自爱的品质。

2. 注重课程渗透, 开展品德教育研究

利用现有课程, 挖掘可以开展品德教育的因素或开发品德教育的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品德教育课程及其他学科德育的渗透, 可以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我们每个教师都有着较强的人品教育意识, 要充分利用好自己所教授的课程, 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通过课堂, 开展合作学习。掌握合作技巧, 让学生明确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这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 打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障碍, 发展学生欣赏﹑理解他人的能力, 发展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

通过课堂, 开展道德反思。道德反思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具有一定的道德敏感性, 具有道德推理的能力、道德决策的能力以及道德自我认识和自我批评的能力。

通过课堂, 开展信心教育。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常看不到自己的潜能, 由此缺乏自信。因此, 山东省青岛开平路小学开展系列班队活动课,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能力, 树立了自信心。

培养自信心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课堂评价。我们要求教师的课堂评价要做到真诚、灵活多样, 有优点就实事求是毫不吝啬地表扬, 但表扬的同时不忘向学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有缺点就开诚布公地指出纠正, 但让学生在接受批评教育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老师的期待与关注。

3. 营造校园气氛, 开展品德教育研究

我们本着“以文化养人、以品德悦人”的思想, 精心营造以物质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体系, 营造优良的教风、学风。在人文环境上, 学校努力构建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育人环境。校园的育人环境中, 处处渗透着关心和尊重他人、平等、友善等价值观念。通过各种活动, 学生可以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尊重, 愉快地生活, 形成一个团结的班集体。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 让关爱充满整个校园。学校有一个肢体残疾的学生, 六年来班主任组织学生轮流照顾她, 今年开学已顺利进入中学。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使这名残疾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也激发了其他学生帮助他人的欲望, 使学生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从而促进了学生品格的发展。

4. 挖掘教育资源, 开展品德教育研究

学生优秀品德的养成依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校要善于挖掘教育资源, 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动关系, 延伸学生品德教育的平台。

家长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首要因素。学校可告知家长他们在孩子品德发展中的作用, 向家长表明学校的品德教育计划, 让家长直接参与到学校品德教育活动中来。

小学特色教育自疗 篇5

一、学生因乡土而更加健康

(一) 问题情境

华夏大地大江南北到处是“罗马花园”“肯德基”连锁店;西方的圣诞节大受追捧, 传统的元宵节却黯然失色;孩子们吃着比萨、看着《哈利波特》、玩着米老鼠玩偶时, 却不知道家乡特产, 不会玩传统健身游戏;初中生已能用外语交谈, 但却只会听而不能说家乡话。你如何理解这些现象?这会对学生心灵的健康带来怎样的影响?教育为此应该做些什么?

(二) 现象解读

1. 封闭的教育, 让学生对乡土产生了情感上的疏离感

当我们的教育封闭在校园内、禁锢在教室中、囿限于教科书里时, 学生就不能浸润于乡土, 缺乏对乡土应有的感知与体验, 便会对养育自己的这块土地有认知上的陌生感, 情感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种陌生感与疏离感, 使我们无法孕育出积极健康的乡土情怀。

2. 文化冲突中, 乡土文化有被遗弃的危险

在全球化过程中, 我们不断地向“西”看齐, 丢失了很多的中国元素;在城镇化过程中, 我们又不断地向“城”看齐, 丢失了太多优秀的乡村文化基因。这里丢失的不仅仅是建筑风格、乡音与传统节日的意韵, 本质上丢失的是中国文化和那份故土之情。

(三) 乡土化的对策行动

1. 培育乡土情怀

通过乡土课程实践, 让学生浸润在乡土中。乡土是养育我们的土地, 是我们的“母亲”, 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 投入母亲的怀抱, 在真实的生产生活中去认识家乡、去体验社会。不管我们的“母亲”是先进还是落后, 是富裕还是贫穷, 孩子都要对自己母亲有爱与感恩, 有对这块土地的身份认同与精神归属, 激发起积极的乡土情怀。

在乡情里滋养社会责任感与中国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心、民族情, 不能通过空洞的说教, 而是要让他们从浸润乡土的具体活动中, 增强学生对故土的文化认同感、精神归属感, 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 对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由乡土爱、故乡情推及于爱国心、民族情。

2. 拓展文化视野

在参与抢救与挖掘优秀乡土文化中, 拓展多元文化视野。我们的教育再不关注乡土, 就会存在乡土文化基因被丢失、民族文化灵魂被异化、世界文化多元被消解的危险。全球化、城镇化真正需要的是文化的多元共存、丰富多彩, 而绝非文化的统一、单一。因此, 乡土课程的实施活动有助于学生通过对乡土文化调查、观察、体悟, 形成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观。

在参与改造与创新乡土文化中, 拓展文化发展视野。在全球化过程中,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冲突会随时发生, 一味的抵挡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校园文化的发展总是引领社区, 尤其是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学生参与到新文化的乡土课程过程中来, 即为乡土文化注入新元素, 牵引当地文明的演进过程, 从中树立文化发展观。崇明县利用崇明岛得天独厚的生态教育资源, 开发了系列化的生态教育乡土课程, 先在学校建立起生态文明高地, 然后积极主动地牵引乡村文明朝着生态文明演进,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文化发展观的形成。

二、课堂因乡土而更具活力

(一) 问题情境

“大滨鹬”是崇明岛东滩比较常见而典型的候鸟。崇明岛东滩附近的一位初中教师在上“鸟类”这节课时, 用了一段“大滨鹬迁徙”视频作为课堂引入。当视频中放到这种鸟三月份从澳大利亚等地飞行6千公里后, 到达崇明岛东滩, 体重已只有起飞时的一半时, 学生“哇”声一片, 很惊奇。当视频继续放到, 大滨鹬在崇明岛一个多月捕食、休息后, 还要飞行5千多公里飞往北极圈附近的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等地时, 学生更被惊呆了, 这鸟怎么这样能飞呢!这个课堂引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二) 现象解读

1. 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

从现场课堂气氛看, 这段视频把学生学习鸟类的兴趣充分地激发了起来, 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视频引入环节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 原有相关经验被激活

这段视频把学生原有的关于对鸟的飞翔认知充分地激活了。学生原有的对麻雀、鸽子等飞翔的老经验与大滨鹬飞翔的新事实发生了认知冲突。这种冲突, 正是学习得以发生的学习起点。

3. 学习任务被清晰把握

“这鸟怎么这样能飞呢?”这句话包含着的不仅是学生的新奇与对学习的兴趣, 还有对本节课学习任务的把握, 即鸟类形态与结构特点是如何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围绕着这个问题很自然地形成了本节课需要探究学习的问题序列。

4. 创造了主动学习条件

有什么样的教就有什么样的学。这段视频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把其引入到主动探究学习的门口, 还把主动探究的思维空间还给了学生, 为接下来的认知策略选择、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创造了潜在的可能性。

5. 对故乡崇明有自豪感

当学生看到视频中崇明岛在大滨鹬全球迁徙路线图中的特殊地位, 看到崇明岛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天空上铺天盖地大滨鹬飞翔的场景时, 作为一个崇明人的自豪感与保护鸟类及其生态环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三) 乡土化的对策行动

第一, 用乡土生活问题情境呈现学习任务, 促进新旧知识的实质性联系。用学生相对熟悉的乡土生活情境问题作为学习任务呈现, 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这节课究竟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怎样的问题序列。让学生感知由问题解决而直观呈现的学习任务、任务水平及其问题序列, 是实现“主动学”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与原有认知结构能发生实质性联系, 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乡土生活情境问题相对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 并以此为新知识学习的基础, 通过同化、顺应等心理过程, 使新知与原认知结构发生实质性联系, 有助于有意义学习的有效发生。

第二, 用乡土生活情境问题解决的逻辑展开教学过程, 落实主动学的变革目标。以乡土生活情境问题解决学习的内在逻辑设计教学过程。一节课由若干个子问题解决学习模块组成, 每个模块都具有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足够空间, 模块间有内在的逻辑结构, 形成指向学习任务目标的功能整体。问题探究是一个主动学的过程。这里的探究, 既有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认知策略等促进学生发展的一般功能, 还指基于完成学科课程标准任务下的问题探究。

第三, 用新的乡土生活情境问题去检验、巩固与内化学习结果, 促进新知的有效迁移。为真正实现学习目标, 学生还需要继续利用新的相似的生活情境问题解决过程, 巩固、内化学习结果, 提升学习水平, 促进新知的迁移应用,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新生活情境问题的选择要与课程目标要求相一致, 是一种操练与目标匹配的行动;在新情境中操练时, 要逐渐减少指导, 但要增强对学生独立操练过程的监控, 以便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过程中有价值的问题, 出错是问题解决必然带来的后果, 学生可从错中增长智慧;新情境问题应具有变式操练的价值, 便于学生充分利用迁移原理去解决新情境问题。

第四, 把学习结果与日常生活融会贯通, 促进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学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改进技能、辨析知识和修正完善新知识时, 才意味着他能真正把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于生活, 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真正价值。首先, 学生要乐于主动尝试应用新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主动地向他人表现;其次, 在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过程中, 学生要有机会反思、辨析和综合学习结果, 并养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最后, 面对挑战性更强的情境问题时, 学生可通过创造、修正、编校重组以及重新聚焦等路径, 实现对学习结果超越性地综合创生应用。

三、教师因乡土而更有力量

(一) 问题情境

进入上海院士风采馆, 你会看到一本《上海院士风采馆基地活动指导手册》。这本小册子的编写者, 不是哪位教授、哪位名家, 而是该馆特邀的学校几位名不见经传的教研员。《综合学习与实践》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用书初中部分的6个分册, 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聘请学校几位教研员。这些教师较高的课程素养是哪里来的呢?

(二) 现象解读

1. 特别的课程实践

2007—2008年, 崇明县启动了《崇明县科普基地活动指南丛书》第一期工程, 后由上海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上海院士风采馆基地活动指导手册》编写者担任过这套丛书的分册主编。这套丛书引起了相关专家的关注, 特别是其设计思想与结构体例得到了该馆认可。其实, 这几位教研员先后参与了18册乡土教材的编写, 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

2. 特殊的成长经历

没有乡土课程, 就不会有这几位老师今天的成长高度。他们是在乡土课程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 从蹒跚学步、跌跌撞撞一路走来, 其专业成长历程给人很多启示。一是认准乡土课程作为专业主攻的研究方向。这是一个充满理论与实践生长点的迷人领域。二是对现代课程论为期半年的深度、系统学习。三是先跟随模仿, 后独立组团承担乡土课程开发项目任务, 在模仿与任务驱动中成事成人。四是不断地得到来自课程使用教师的反馈意见与课程鉴定专家的指导意见。五是作为课程专家对基地学校教师的指导实践。六是把自己的乡土课程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有的老师参与了《乡土课程理论与实践》理论专著的撰写, 有的独立撰写并出版了乡土课程经验的专著。

(三) 乡土化的对策行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忠实实施者, 更重要的是课程的积极建设者和创造性的实施者。这一课程角色的调整, 伴随着的是对教师课程素养的新要求、高要求。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实践能力, 包含着的不仅是知识, 更多的是实践技能。没有实践体验活动, 永远也不会获得这种能力。

1. 挖掘乡土课程实践对教师课程素养提升的潜在价值

一是乡土课程开发实践最贴近教师生活的实际, 容易调动已有相关知识与经验, 有兴趣地积极参与;二是乡土课程资源众多, 可供教师从容选择, 能容纳很多教师投入其中;三是乡土课程已有较多的经典案例积累, 可供模仿学习;四是容易开发成特色课程, 吸引学生参与, 从中获得成功感的正面自我激励。

2. 发挥种子教师的牵引作用

教师课程素养提升中需要“英雄”, 即种子教师。现阶段, 从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看, 能编制校本课程的老师总是少数。他们是学校的种子, 是“火种”。每所学校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选准一门乡土特色课程, 组织精兵强将, 动用一切支持力量, 把课程开发好, 从中培育几位种子教师, 由这些教师再独立带好开发团队, 滚雪球似地, 不断地在成事中成人。

乡土课程建设实践是教师提升自己课程素养的重要源头, 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让教师参与到乡土课程的建设实践中来, 是对提升教师课程素养最有力的实训方式。

四、学校因乡土而更显特色

(一) 问题情境

2013年5月, 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文明办组织开展的上海市普教系统十大校园文化新景观揭晓。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十大特色景观中, 有九个是“乡土馆”。这不是偶然的。虽然学校的景观特色不简单地等于学校特色, 但它至少是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 “乡土”与“学校特色”之间是否有内在的联系, 学校如何利用“乡土”来彰显自己的特色呢?

(二) 现象解读

这些校园景观除建筑本身的艺术性、可观赏性外, 主要是因为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与教育内涵。崇明县长江小学的“水趣园”是其中的一个景观。下文将以此为例, 来解读“乡土”和“学校特色”之间的关系。

1. 扎根于时代需要

水是今日世界的一个关注热点。认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用好水资源, 是一门公民必修课。趣, 是今日教改的主题。如何让学生有趣地学, 最终好学、乐学, 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水趣, 是对这两个主题的内在整合, 是一个很好的时代选题。

2. 扎根于乡土环境

崇明岛是“水”做的, 她是从中“长”出来的。这里有厚重的崇明岛围垦史, 有特殊的河道水系, 有水体的自然环境, 面临着众多水体环境保护的问题。水趣, 这个主题扎根于崇明岛的现实环境中, 崇明岛的历史里。

3. 扎根于三个世界

水, 是生命的起源地, 并且与所有自然科学学科相联系;水, 是社会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必需资源;水也是很多艺术创作的选题、艺术作品的主题。这就为各学科开展“水”的主题活动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4. 扎根于学校历史

崇明县长江小学是先有教师自发组织的、为数不多的水趣活动;后有学校层面的“水趣”课程的系统规划与课程开发;最后, 才有“水趣园”的景观建设。严格地说, “水趣园”是学校一门水趣课程, 一个体验活动场所, 一个展现特色的有形标志。

(三) 乡土化的对策行动

1. 乡土是特色选择的重要领域

学校不是一个孤立的组织, 它是所在社区的一个结构元素, 理应与周边的社会环境融为一体。不同社区会有不同的发展需求, 会对学校的育人提出相应的要求。学校根据这种需求, 从社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中, 选择特色建设的主题, 会更容易争取到社区物质上及精神上的支持。

2. 在乡土特色建设中积极履行学校的文化功能

学校通常是社区的文化高地, 尤其在农村更是如此。在全球化和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型中, 学校的文化功能不再只是文化传承, 更重要的功能是构筑新文化高地, 成为社区新文化的辐射源。通过确立某种主题, 学生与社区居民互动等途径, 学校对社区文化朝着生态文明的演进中发挥牵引作用。

3. 乡土特色是一项需要持续、系统建设的工程

建成某一乡土特色, 应该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识与共同愿景, 纳入到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中, 不因校长的调动而轻易变更、折腾;学校特色应该以特色乡土课程为支撑, 落实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配备建设相应的专题体验活动场所, 使活动落到实处;有特长、特色的教师应该积极作为, 给学校特色不断地增添新的色彩;有活动模式, 经验、案例的积淀;有学生从中长大的精彩故事。

乡土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实在的选择空间, 选择乡土特色是争取社会支持的需要, 更是学校积极履行转型社会新文化传播功能的内在要求。

五、区域因乡土而更有格局

(一) 问题情境

2004年, 胡锦涛总书记来崇明岛考察时, 明确提出了把崇明建设成生态岛的口号。2005年, 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组建了“生态崇明”初中乡土课程开发组。当时的窘境是没有一位老师能说得清崇明岛的生态究竟是什么样的。而崇明环保局、农委、水利局等部门有很多专家, 是很好的社会智力资源, 我们该怎么利用资源构建起一个由多部门、跨行业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的大生态教育格局呢?

(二) 现象解读

1. 乡土课程把跨行业专家召集在一起

这些专家是乡土课程建设中极重要的社会智力资源。其实, 他们内心深处都有服务教育的意愿, 只是苦于缺乏服务的路径。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了生态教育研究所, 以聘兼职研究员的形式把这些专家召集过来;组建了“崇明县生态科普协会”, 让他们担任理事;以承担项目的形式, 让他们深度地介入进来;建立专家库, 按专业特长, 邀请他们论证相关乡土课程内容的科学性, 把他们推荐给相关学校担任学校特色建设的科学顾问与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

2. 乡土课程把跨行业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在一起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普及生态知识, 这不仅涉及教育部门, 也是宣传部、团县委、妇联、科委、环保局、文化局、农委、水利局等部门的重要职责。生态教育类、本土优秀文化传承类的乡土课程建设与相关活动, 都得到了这些部门人力、财力上的有力支持。

(三) 乡土化的对策行动

1. 指向社区发展与学校教育共同需要的建设目标

社区发展需要与学校教育需要有很多重合、交叉之处, 这是“乡土”可以成为勾连区域大教育格局纽带的地方, 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不多。

2. 健全大教育的协调组织

从多年的实践看, 围绕一项任务, 组建相对稳定的项目组委会, 是一种比较可行的跨部门协调组织。“崇明县生态科普知识竞赛”是崇明县的一个传统项目, 连续举办了四届, 每届有2000多人参加。组委会由教育局、科协、环保局等组成。通过几年努力, 从立意追求、经费来源、举办时间、参赛对象、内容选择、组织形式、运作模式、宣传报道等, 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组建民间社团组织是把专家组织起来的有效形式, 是开发利用社会智力资源的好方法。“崇明县生态科普协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3. 构建实现共赢的运作机制

乡土课程可以把跨行业专家组合在一起, 把多个职能部门整合在一起, 构建起相互协调、彼此支撑的大教育格局。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 专长互补机制。在生态科普知识竞赛活动中, 组委会各方互补合作, 起到“1+1>2”的效果。活动中, 组委会成员把自己的长处贡献出来, 具有投入少、专业强、参与深、品质高的特点, “越做越有味, 越做越有劲”。

上一篇:莲叶青青教学设计下一篇:h7n9禽流感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