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划部职能与组织架构(精选8篇)
第一部分 企划部工作职能
一、企划部工作职责
1、负责项目的定位与策划报告的撰写;
2、负责产品推广与执行;
3、负责产品创意与推广策略的制定;
4、根据公司有关经营发展战略,制订、季度、月度推广 方案,呈报总经理;
5、制定各个阶段的推广计划,制订相应的推广策划方案;
6、根据公司有关推广工作的要求,实施各项推广方案及措施;
7、负责项目外部公共场地公关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工作;
8、负责公司企业宣传,与媒体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9、负责与合作广告公司的沟通工作,直接对广告公司负责;
二.团队组建与人员架构
公司副总兼策划总监1名
职责:
A、全面负责、组织开展企划部的各项工作;
B、全面制定工作计划、人员安排与绩效考核工作;
C、全面负责项目的推广定位和主题创意;
D、全面组织宣传推广计划,掌控实施过程; E、全面负责整个团队的业绩考核工作;
F、负责重要的接待和外联,塑造企业良好的内外部形象;
G、及时将策划工作中所发现的不合理现象及合理化建议上报公司,并将公司有关决议传达给下级人员;
H、加强与上级领导,相关部门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
I、定期提报季度,项目综合分析及工作总结。
企划经理1名
职责:
A、协助策划总监负责企划方案的撰写和统筹;
B、负责企划文案的指导、审核与方向性方案的撰写工作;
C、负责重要项目提案的撰写和提报;
D、针对策划工作与公司其他部门沟通;
E、围绕方案撰写组织项目的市场调研;
F、负责企划部的市场研究和指导工作;
G、指导策划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并培训策划人员;
H、协助策划总监,倡导企划部团结协作,团结进取的良好氛围。
策划文案1名
职责:
A、协助策划总监或策划经理完成项目的策划文案工作; B、负责企划方案的撰写和加工工作;
C、负责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工作;
D、负责前期的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的撰写工作;
E、负责公司随机性的文案稿件的撰写工作;
F、负责公司网站和项目网站的维护和更新工作;
G、根据项目需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策划执行1名:
A、协助策划总监或策划经理完成项目的市场调研工作
B、负责与销售部、市场部、广告公司的沟通工作,反馈不同意见。
C、负责策划方案的落实和执行细则,与合作方沟通。
D、负责销售信息与广告效果的反馈与整理
E、负责部门事务性工作。
在公司业务规模庞大后,预计:
每个项目各分成相对独立的工作小组:策划经理1名,策划文案1名到两名,策划执行1名。
第二部分 企划部与其他部门沟通流程
一、市场、研发部工作职责
1、负责公司一级市场的开发与公关工作。
2、负责项目前期的资料搜集与数据整理工作。制定周密完善的调查方案。
3、负责项目的前期市场调研和产品分析工作。
4、负责房地产政策、新盘的信息搜集工作,深入了解项目的经营特色和经营情况,定期制定市场报告。
5、负责项目成本核算与项目评估工作。
6、负责市场研究工作,包括项目定位、总体规划、建筑设计等具体工作。
二.企划部与市场部的沟通流程:
A.市场部主要负责前期市场调研,市场部可以要求企划部配合,企划部可以从策划的角度,提出调研标准和调研细则直接与市场部沟通。
B.市场部负责填写调研表格以及对调研项目的分析和评价。
C.市场部与企划部沟通项目的产品定位与项目研判,由企划部最终确认。
D.企划部根据市场部提供的调研信息制作策划报告。
E.企划部和市场部共同协调和执行项目推广中的工作安排。
F.市场部直接与企划部沟通。不直接与销售部、广告公司接触。
三.销售部工作职责
1、负责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指标及诸如销售额、合同履约率、销售计划完成率等考核指标。
2、根据销售情况,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动态并作出相应调整,对重大市场变动和政策变动情况及时上报公司领导。
3、负责各类销售原始资料的归类、整理、收集、存档的管理工作,及时编制销售统计报表和分析报告。
4、参与制定项目的产品定位,负责产品的定价与销售策略的制定。
5、负责销售活动的人员组织与现场控制。
一、思想层面:物本管理转向人本管理
任何一种管理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学校教学管理的思想将直接导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 把组织内的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 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 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 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总称[1]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已经引发了现代企业的深刻变革。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化”时代, 个人的需要更加多样化。而高校教学管理活动作为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的一项特殊活动, 管理的主体是人, 核心是人, 目的也是人, 应更加重视人的多层次需求, 重视管理的“人性化”, 改革传统教学管理的“以物为本”、“以制度为本”的刚性管理, 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
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 他们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从事的主要是学术性的工作、研究和学习, 工作、学习方式个体化程度很高, 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倾向。高校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积极调动和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着眼点, 建立开放灵活的制度, 加强管理的弹性和柔性, 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多元化要求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才能高效、有序、优质地完成管理目标。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应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以学生为本, 建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选择性机制。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 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的, “大学应该竭尽所能为学生智力和创造性的发展提供最佳的机会”[2] 。高校应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 不断改革创新,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真正建立以学分制为基本制度, 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为组合制度的培养机制, 为学生提供自我设计和自我成才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生活, 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 自主选择成才走向、学业进程、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满足学生学习自由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发展。
以教师为本, 形成激发教师内动力的激励机制。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其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个体决定的自由度相对较强, 个体追求成就感等自我价值的实现相对也较强。对教师的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靠教师的自觉和自律。高校只有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充分尊重教师工作的特点和教师教学的个性, 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通过有效激励, 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 使教学行为指向教学目标, 使教学活动规范化、科学化,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个性的发展,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学院 (系) 为本, 形成塑造学院 (系) 特色的调控机制。现代高校基本上是由学院 (系) 组成的一种集合, 学院 (系) 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任务的主要基层单位, 既熟悉各自学科专业教学的情况, 了解各自学科专业的特点和优势, 又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 是实施教师和学生管理的单位。学院 (系) 特色的形成是学校整体特色形成的立足点, 高校教学管理要充分体现以学院 (系) 为本的理念, 充分发挥学院 (系) 教学管理的主体性作用, 让学院 (系) 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解决各自遇到的教学工作问题, 创造性地开展本学院 (系) 的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院 (系) 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作用, 让学院 (系) 主动适应外部环境, 科学分析社会需要和自身实力, 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扬长避短, 不断发展自身的优势。形成学院 (系) 人才培养特色和管理特色, 实现学院 (系) 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能层面:控制管理转向服务管理
与计划经济和宏观管理体制相适应,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职能定位基本上以“控制”为核心, 实行自上而下、由管理者到被管理者的单向性、被动式管理。学校和院系之间, 管理者和师生之间, 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多的是从属和依附关系, 强调权威与服从, 缺乏平等交流和协商, 缺乏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以控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在今天显然已很难应对来自社会的种种挑战, 而且, 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过程的不确定性, 使得控制在技术上也变得越来越难。首先, 随着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 教育成为一种服务, 学生由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服务的对象。高校与学生的关系由以往的学校选择学生变为现在的很多时候是学生选择学校。其次, 随着我国人才流动机制的不断完善, 高校教师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学校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而教师个体式、独立性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具体教学过程是由教师自己来控制的。第三, 高等教育人才成长的长周期性决定了管理效能的滞后性, 而高等学校的“产品”——学生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决定了高校管理中要因人、因时制宜, 因材施教。
管理实践的本质是主体和客体的双向建构。高校教学管理过程是教师、学生、管理者三边互相交流的活动过程,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他们之间的管理活动应是双向的。高校教学管理的职能定位必须由“控制”转向“服务”, 由单向的射线式控制转向双向的交互式合作与服务。就高等学校而言, 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 教学管理的本质是服务, 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而且是主动服务于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高校要积极研究市场需求和管理对象的需求, 强化管理的服务功能, 加强教、学、管之间的沟通与信息交流, 形成教、学、管三者共同参与、相互协商、上下协调的和谐的管理环境, 实现教师、学生、管理者三者的良性互动, 切实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三、组织层面:集权管理转向分权管理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一般说来, 集权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但过度集权则会降低效率, 而且会抹杀基层的个性与活力。分权有利于组织的民主化, 有利于调动基层人员积极性, 而过度分权容易导致组织失控[3] , 不利于人才培养整体功能的发挥。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以集权为主要特征的科层等级制度, 其基本运行规则是上层决策、基层执行。学校层面是权力的绝对主体, 院系层面只是执行者, 基本上没有决策权, 权力失衡现象严重。随着高校扩招和合并,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管理事务不断繁杂化。但由于管理宽度的限制, 集权化的组织结构使高校教学管理显得疲于应付、力不从心, 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艰巨和困难。“没有人能够承当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一切任务, 同样也没有人能够行使所有的决策权力”[4] 。学院 (系) 制改革成为高校适应客观环境变化和发展, 实现自身组织内部的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组织内部的分权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就教学管理而言, 为了改革不流于形式, 收到成效, 关键在于遵循责权相应的管理原则, 分解教学职能, 合理地设计和划分校、院 (系) 两级的相应职责和权力, 系统地对学院 (系) 进行有效的授权。扩大学院 (系) 教学管理的自主权, 使“管理重心”真正向下, 管理体制从“学校集权”转向“校院 (系) 分级”管理, 在教学管理层次结构上真正形成校、院 (系) 两级管理实体。使学校与学院 (系) 在学校总的目标、原则指导下, 各自处于相应的能级中, 拥有足够的与它担负的责任相一致的权利, 充分发挥各自的效能, 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行使决策权, 在发生问题的地方及时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给基层管理人员以更大的发展和创造的空间, 增强基层组织活力, 实现学院 (系) 管理的效能化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四、方式层面: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运用目标指导管理过程的一种管理方法。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主张。我国从1978年开始, 伴随着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在一些大企业试行目标管理方法。实践证明, 推行目标管理有助于协调集权和分权这一对矛盾, 提高管理效能。而且, 目标管理的特点更适用于现代高等教育管理, 有利于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
高校教学管理实施目标管理就是要改变以往直接参与过程管理的方式, 由事无巨细、整天忙于事务的微观管理转向对管理过程不作过多的干预和直接控制的宏观管理。把制定管理目标作为管理的重点, 把考核评价作为管理的重要手段, 加强学校层面教学管理的宏观调控功能, 加强政策研究、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检查监督及咨询指导。管理目标对管理全过程起着统帅和指导作用, 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为实现管理目标服务的。因此, 管理目标必须由管理者 (上级) 和被管理者 (下级) 根据组织任务共同制定, 使全体成员都对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很明确。考核评价是检查工作进度、衡量学院 (系) 及个人工作成效、防止偏离管理目标的主要技术手段, 是衡量整个管理活动成效的标尺。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必须是科学的、可操作的, 高校必须根据管理目标, 结合学校具体情况, 制定和完善有关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 形成完善的校内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充分发挥评价手段的监督、调控、引导、激励等功能, 不断完善宏观管理, 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五、方法层面: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实用学科, 兼有教育学与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教学管理过程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人际活动过程, 兼有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双重特征。教学管理工作有其特殊的复杂性, 是属于专业性的活动, 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术, 有其专有的技能、方法和工具, 不能仅凭直觉和个人摸索出的零星经验或重复别人的做法来进行管理, 也不能凭法规、制度的权威来进行管理。高校教学管理要依据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有效的管理。科学的教学管理要把行政方式和手段与科学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 把教育现象和管理行为结合起来, 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反馈, 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管理实践中既要遵循管理过程中客观的科学性要求, 又要结合管理实际体现灵活协调的艺术性要求, 同时重视管理的创新职能, 加强内涵式管理, 以最优的方法来解决教学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推动教学管理工作长足发展。
实施科学的教学管理, 对执行管理任务的“管理者”素质要求更高。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 管理者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科和专业、不同个性的教师和学生, 每天遇到的是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况, 实践中需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分别不同的情况, 灵活处置。高校教学管理者应该是经过专门训练, 具有较强的专业意识, 具有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改革创新精神, 懂得教育规律, 注重管理理论的学习, 掌握科学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群体。通过管理者的管理来推动和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由数量的扩张转到质量的提高上来。教学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中心, 面临的变革是必然的。本文从学校管理层面, 就高校教学管理思想、职能定位、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方法等层面的角色调整和转变进行探讨。通过改革实现出效率、出效益、出质量的管理目标。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兰邦华.以人为贵: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8.
[2]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Z].教育参考资料, 2000, (19) .
[3]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257.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重塑国家和社会间的权力关系,实现政府逐步放权于人民,强化社会权力和自治能力,从而实现管理的高效。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就是要理顺政府、中介组织和社会之间的职能分工,政府主要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优势,承担起宏观职能;中介组织承担起政府与社会联结桥梁的职能;市场因其利益性和高效性特点,来具体完成各项微观经济职能。
1.政府向社会分化职能需社会中介组织做为平台。为了适应现代经济体制,政府职能提出了与传统职能不同的举措:现代政府职能以间接管理、宏观管理为主和具有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的特征出发,从而,产生了新的经济机制,这种新的机制需要政府向社会分化职能。而原来由政府承担这部分职能,则需社会中一定的平台和媒介来分配,从而保证这部分职能的顺利完成。社会中介就适应了社会职能的选择。
政府在进行职能分化时,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社会中介组织,另一个是市场。政府职能转变一度走入了误区:片面强调政企分开,还职能于市场,形成市场独立操纵经济市场,运行经济机制。随着职能的不断更新,又出现了新的难题,这就是市场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市场机制的优点是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把“经济人”的理性利己行为转变为利他行为,自动实施供求调节,实现经济运行的供求均衡和资源配置的优先。在私人经济领域,市场机制的优点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是在公共领域,市场机制的滞后性就流露出来了,造成经济领域的严重失控,它不可能控制经济活动,因为它是一种针对问题进行反应,从而作出相应调节的机制;宏观经济的波动问题和自身的垄断趋势也使市场机制无能为力。基于市场难以承担这些职能,便需要一种介于政府和市场即公共与私人之间的组织来分担这些职能,这就引起了中介组织的出台。
2.政府向市场分化职能也需社会中介组织作为平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发展和改革的顺利实现,有赖于市场体制的规范和健全。因此,市场要担负起组织经济活动,顺利完成其应担负的职能。在以往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中,政府往往亲自组织具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这种政府作为市场经济活动和运行主体的状况,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社会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力量是当前的发展趋势,因此政府有必要向市场分化职能,政企分开,权力下放就是其具体表现。
要想建立政府、社会、市场相互协调的运作体系,政府的活动就应该以宏观监督为主,而不是具体管理经济活动,其手段一般采取间接管理手段,因此具体直接的管理经济活动的职能理所当然由市场来承担。依据价值观念的要求,通过供求信息和价格、竞争、信贷等经济条件,来组织、协调经济运行。政府向市场分化职能是成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从而使政府职能真正转入“宏观监督、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统筹分配”的轨道。
3.中介组织首先是为社会、政府、市场提供诸如信息、咨询等各种服务。它可以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信息咨询,为发展规划、政策、发展方针提供建议和参考,适应政府的职能转变。对于市场来说,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企业的投入产出活动将摆脱对政府的依赖而独立自主的进行,那么政府的宏观调控则通过中介组织对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中介组织向企业提供信息、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使其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
4.政府向市场和中介组织分化职能,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法治和民主的社会是现代经济和政治体制下的要求,政府高效管理需要其民主基础来支持,从而形成政府管理的民主参与机制,使政府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过中介组织推动着社会的治理能力从“不能”向“可能”和“能够” 的状态转变,并促使现代民主政治时代公民能力及“市民社会”的政治成熟,利于政府行政体系的稳定发展。
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过程
在社会体制转型时期,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二者呈现出一种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关系,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单独进行的。要使行政体制改革取得进步,需要的是二者共同发展。政府职能转变需中介组织来调节,这是因为中介组织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土壤,若背离中介平台,那么易出现权力失控,而权力失控的出现则会使行政体制改革重新走入恶性循环,重蹈覆辙。
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由中介组织来作为承接物,这是由中介组织的性质决定的。它处于政府与社会之间,既不是非赢利的政府,又不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市场。政府向社会分化职能必须由中介组织作为媒介和载体,向市场分化职能又需中介组织作为中介将二者联结起来,这两个作用缺一不可。
政府向社会分化职能若没有中介组织来承接,那么政府与市场之间就会缺少联结的纽带和桥梁,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具体经济活动的联结会出现断层,也就是权力真空在中层出现。权力必须由合适的权力主体来行使是权力发挥作用的前提。因为权力真空缺少合适的权力主体来弥补,由于权力的被追逐性必然会导致权力的向上或向下移动,向上移动又会归于政府,走回老路;向下移动,则会放于市场,而市场的利益性会使这些权力发生变质,权力异化在行政体制转型中往往由此产生,这种市场原则进入公共领域的情况会导致社会转型期的重大矛盾和问题的出现。
政府向市场分化的职能必须以中介组织为平台,这是中介组织的实质所在。中介组织有服务、监督、沟通、公证的职能,能够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使社会规范化得到政府行为规范化的有力支持,同时行政管理体系的稳定、参与社会的实现和稳定也需中介组织的支持与促进。中介组织可以为政府决策与市场活动提供服务,为二者提供沟通,同时监督其各种行为,从而制约其不合理和不合法的行为,保持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真正实现政府与社会合作模式的建立。
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中介平台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
1.自控原则。中介组织的自主性决定必须遵循此项原则。中介组织是社会活动中的独立实体,它与市场一样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独立行使其职权。实现此项原则必然需要政府权利的下放。
2.代控原则。当前由于中介组织正处于其发展阶段,不健全和不完善之处当然存在。基于此,本应由中介组织承担的一部分职能由于受中介组织发展状况的限制,若由中介组织行使,必然会造成管理的混乱,甚至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这部分事务暂由政府代理。随着中介组织的不断健全完善,逐渐向中介组织转化这部分职能,这样才符合动态原则,使收益最优,而损失最小。
3.共控原则。住房、社会保障等领域目前遵循此项原则。政府与中介组织都各有不足之处,在某些领域单独由政府或中介组织控制,这样就会由于各自的不足,造成损失。而若由二者共同控制,相互弥补其不足之处,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受控原则。中介组织的监督、公证等职能的行使,可以对政府行为起到约束作用。政府行为受法律、法规的约束是其合理、合法行政的要求。依法行政是现代法制社会对政府行为提出的要求,中介组织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可以说是社会监督的一部分。
商场企划部及人员的基本职能提要:工作项目从时段上分 卖场的企划可分为:开业前、开业中及开业后三个阶段
从内容上则可概括为:设计、广告、企划案、Dm、卖场布置、计划六项
企划部及人员的基本职能
(一)基本职能
大卖场的企划部主要负责:卖场的整体形象、内外气氛、广告宣传以及各项促销活动策划与执行。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建立知名度,增加客流量,继而创造营业额这一目的。
企划对于大卖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在前期(开幕前)主要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建立知名度;开业阶段则需依靠系列强势促销来吸引人潮,创造开业初期的营业高峰;而开业的企划将是运用合理有效的促销计划、Dm计划、广宣计划来保持卖场各阶段稳定、良好的人气与卖气,配合其它部门,使整个卖场始终处于一个良好而有序的状态,创造各阶段的营业佳绩。
(二)工作项目
从时段上分,卖场的企划可分为:开业前、开业中及开业后三个阶段; 从内容上则可概括为:设计、广告、企划案、Dm、卖场布置、计划六项。
1、设计。
主要是视觉形象手册的设计,内容包括很多:象,卖场名称与标志、系列办公事务用品(如名片、信封、信纸、工作证等);店内用品(如马夹袋、价格签、特价牌、促销海报、气氛海报等);环境指示(如:商品分类指示、出入指示、停车指示、户外指示等);形象识别(如:员工制服、店招、旗帜等);公关事务用品(如请柬、礼品袋、礼品等)。
2、广告,它是建立并迅速扩大新店知名度的一种有效手段。
开幕前的系列广告主要包括:报纸广告、电视广告、车身广告、灯箱广告、印刷品广告等,其基本程序为:市场调查——制订广告计划——进行广告设计——联络广告代理商——进行估价、议价——发包/发布。
3、企划案。
①满福来会员招募企划案。
包括:会员募集提案——会员卡、会员招募手册、入会表格等的设计——估价/议价——发包——会员募集计划执行。
②开业典礼企划案。
包括:提案——开业整体气氛设计——估价/议价——发包——活动执行。③开业特别促销企划案。提案——执行
4、Dm。
①公司形象Dm ②会员招募Dm ③首期促销商品Dm
5、计划
①开幕前广告计划 ②年间广告计划 ③年间促销计划 ④年间Dm计划
(三)岗位职能
1、企划部经理。基本职能:
①VI视觉形象手册设计及执行 ②市场调查分析及因应计划 ③系列企划方案之拟订与统筹
④促销方案之拟定,广告计划之制订 ⑤Dm计划之制订与执行监督
⑥卖场陈列规划及店内外气氛设计督察 ⑦广告企划费用总预算及费用控制 ⑧教育训练规划及执行 ⑨各项进度编排及掌控 ⑩对外联络及公关
2、企划专员。
基本职能:
①协助经理进行VI视觉形象手册的设计并参与执行 ②市场调查及分析报告,信息汇集 ③系列企划方案之拟订及执行
④促销方案之拟定,广告计划之制订 ⑤Dm计划之制订,各档期Dm设计与执行 ⑥卖场陈列规划及店内外气氛设计 ⑦项目议价发包及费用预算及控制 ⑧完成企划经理赋予的一切任务
3、美工。
基本职能:
①负责卖场整体形象布置,其中包括: ②店内日常特价牌之书写与悬挂 ③店内各类海报之书写与张贴 ④店内各类标牌之悬挂
⑤各阶段店内外气氛设计与布置 ⑥各类道具之设计制作
⑦各类展板、展台之制作
⑧卖场规划与陈列
一、负责编制项目的全程销售方案、/季度/月度销售计划;
二、负责销售管理,卖场管理,产品销售,客户关系管理;
三、负责定期上报销售统计报表和分析报告;
四、负责组织销售回款工作;
五、配合资金部做好客户按揭资料的催收工作;
六、负责办理销售后的相关产权办理工作;
七、负责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并编制市调周报、月报;
八、负责组织客户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参与公司各类营销活动的效果评估;
九、负责处理客户投诉,并进行跟踪、记录、分析和回访工作;
十、负责组织对开发、物业公司员工进行销售相关的培训;
十一、负责对物业公司销售现场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
十二、负责拟订业务范围内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工作流程;
十三、配合策划部制定销售策划方案、执行推广活动及专案实施;
十四、负责参与项目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参与方案及初步设计成果的评审;
十五、参与对企业产品包装、示范区包装及导示系统等进行效果验收;
策划部职能
一、负责编制营销策划方案,包括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项目定位、项目产品建议等前期策划方案和营销推广、认购、开盘、活动等策划方案;
二、负责制定推广方案及执行;
三、负责企业及项目品牌的营建,准确对外发布销售相关信息;
四、负责制定项目示范区的包装方案并跟进实施;
五、负责参与示范区售楼处、样板房、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讨论与评审;
六、负责参与项目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参与方案及初步设计成果的评审;
七、负责与营销相关的广告策划与设计,以及营销物料的设计制作;
八、负责策划并组织实施公司各种大型活动(含营销性、非营销性的活动),或专案执行;
九、负责公司对内、对外的形象策划及包装设计;
十、负责网站论坛等各对外渠道的舆论宣传导向的引导工作;
十一、负责公司产品的招商、渠道销售管理工作;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与职能1.宗旨 世贸组织的宗旨为:“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 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积极努力 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 济发展需要相称”。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有活力和持久的多 边贸易体系,以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往贸易自由化努力的成果和乌 拉圭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2.职能促进“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和多边贸易协议的执行、管理和运作,并为其提供一个组织;为成员提供谈判的讲坛和谈判成果执行的机构;通 过争端解决机制,为达到全球经济政策的一致性,以适当的方式与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进行合作。3.基本原则 *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原则的第一种形式是“最惠国待遇”条款,即各 成员对于其他成员的产品,必须给予不低于给予任何其他国家产品的优惠 待遇。第二种形式是“国民待遇”,它要求一旦货物已经进入某个市场,它们必须获得不低于相同的当地制造商品所获得的优惠待遇。*保护措施货物贸易采用关税保护,反对数量限制;服务贸易实行市 场经营权开放原则;知识产权方面要加强保护。*稳定贸易发展原则要求各国履行所的义务。*公平竞争原则要求用市场供求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如出现人为降低 价格,则允许成员方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措施进行保护。*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的保护程度大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关税可较发达国家高;可继续享受普惠制;向世贸组织过 渡期长于发达国家;可利用“宽松条款”;可从世贸组织得到特殊援助。*地区贸易原则允许成员方组织经济贸易集团,促进贸易自由化。*磋商协调原则通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不主张采取报复措施。*保障措施原则同意出问题的成员方运用“例外条款”保护自己。*透明度原则各国的贸易政策及政府的管理行为要透明,成员方发生 纠纷时,以公布的贸易政策为解决依据。进入世贸组织以后,各国的政策 不能随意更改,如更改要经别国同意,并且定期接受政策评审。============III.世界贸易组织的功能与任务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处理国际贸易全球规则的唯一国际组织,其主要功能是保证国际贸易顺利、可预测和自由的进行。WTO的基本目标是国际贸易的可靠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相信,他们能够可靠地得到他们需要的制成品、配件、原材料和服务越来越大的选择机会。使生产商和出口商相信,外国市场对他们开放。WTO的最终目标是一个繁荣、安全和负责任的经济世界。WTO的决议在全体成员国家一致同意的基础上作出,并需经成员国国会的批准。贸易摩擦被引导进入WTO的争端解决过程,争端解决过程的核心是解释协议和承诺,保证成员国的贸易政策与WTO的协议和成员国的承诺一致,由此减少贸易冲突演变成政治或军事冲突的风险。通过减少贸易壁垒,WTO也降低民族和国家之间其他壁垒。被称作多边贸易体系的WTO体系的核心是经大多数贸易国家谈判签字并经各自国会批准的WTO协议。这些协议是国际商务的基本法律规则。它们约束各成员国政府为了共同的利益把各自的贸易政策限制在协议范围之内。WTO协议由政府谈判签署。但是,它们的目的是帮助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出口商和进口商更好地经营。最终目标是改进成员国人民的福祉。它通过下述途径来达到这个目标:1)管理贸易规则2)作为贸易谈判的场所3)解决贸易争端4)审议各国贸易政策5)通过技术援助和培训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
一、服务大学生就业中的高校团组织角色定位
服务大学生就业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事关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事关高校的科学发展,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就业中应大有作为
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党、政府、企业、高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利益。在高校内部,服务大学生就业并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各个部门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服务大学生就业高校共青团组织责无旁贷。作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走过来的群众组织,依靠各级团干部,高校共青团继承和发扬了共青团的组织结构优势,建立了严密的校团委、院系团总支、班团支部三级组织体系。这一组织体系,对内通过向青年大学生中延伸组织细胞,缩短沟通距离,密切同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实现了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目标;对外通过加强与机关、企业、民间组织、社区等其他系统团组织的横向联系,扩大高校共青团的社会影响力,利用社会的丰富资源优势,建立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履行了引导青年、维护青年权益的重要职能。除了领导着全校的团组织外,高校共青团还领导着大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各类社团。通过大学生自治组织和社团组织开展的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共青团一方面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意愿,另一方面能将社会人才需求信息迅速向大学生反馈。高校共青团与青年大学生之间建立的这种双向信息反馈机制,能够灵活地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力改变市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愿景之间长期错位、失调的局面。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只要充分利用其组织体系上的优势,积极转变教育、服务青年大学生的思路,创新教育载体和服务形式,就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就业中应有所不为
服务大学生就业作为高校的一项中心工作、全局工作,既涉及到各教学科研单位,又涉及到相关就业指导机构。它不是大四毕业班就业时单独面临的问题,而是各年级相互影响、相互传导的系统问题。尽管不是教学、科研、就业的一线单位,但高校共青团依然肩负着组织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服务大学生、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职责,服务大学生就业即是其一项核心工作。服务大学生就业,高校共青团不能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包大揽、事事都为,要有所不为。当前,在服务大学生就业方面,就业指导机构是大学生就业的对口指导部门,高校共青团只是起到协调组织的作用,两者在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就业基地的建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等具体职责方面存在交叉。比如,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与各级劳动人事保障部门合作,相继建立了就业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实习、培训等各种保障。2009年,团中央在高校大力倡导实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计划,但囿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部分高校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由学校的就业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简单转化而来,形成事实上的“一个基地、两套牌子”,使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再比如,高校就业信息发布平台是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获得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一般由就业指导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和发布。与此同时,高校共青团围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也在着力打造见习岗位信息发布平台。高校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为大学生提供见习实践岗位,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而同一高校内部围绕大学生就业创业分别建立两套信息发布平台无疑既浪费了资源,又给大学生造成诸多不便。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就业信息来源丰富,发布平台建设较为完善,但由于人手紧张,其主要忙于生源地审核、毕业生派遣和就业率统计、学生档案转接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投入的精力少之又少,严重影响了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开展。而思想教育正是共青团的职责所在。高校共青团的优势在于其严密的组织体系、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扎实的青年基础,其工作核心就是思想育人。因此,为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就业,节约社会资源,高校共青团应发挥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就业指导机构形成协同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二、服务大学生就业中高校团组织的职能作用
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必须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就业指导机构指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坚持以育人为根本,重点从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入手,以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载体,做好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就业心理预期高与社会供给低之间的矛盾。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不合理,既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又对就业目标有过高的期望值,盲目追求“高大上”职业,又不能很好地洞悉社会的需求,人云亦云,眼睛紧盯一线大城市,甘心做“北漂”“蚁族”。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能力弱的原因,又有大学就业指导教育不足的原因。目前,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课目设置既有必修又有选修,但从实践来看,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强,实际效果有限。这一方面与课程设置单一重复、未能迎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关,另一方面与就业指导教师单向灌输的讲授方式缺乏实践性、参与性、趣味性有关。
大学生与职业是否达到最佳匹配,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就业心理是否理性、平和。高校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和助手,有着扎实的大学生基础和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其传统优势在于组织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就业指导教育正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思想上引导大学生理性就业的重要抓手。不同于传统的就业指导教育,高校共青团的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甚至持续到毕业后就业前。它借助于团组织的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以各种实践为教育载体,以互动参与式教学为教育形式,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动态、人才需求信息,使大学生及时调整就业心理预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除了向大学生讲授职业素质、职业理想等就业基础理论知识外,高校共青团就业指导教育更重要的是开展实践体验教育。针对不同的年级,高校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实践。大一新生主要以传授就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帮助大一新生设置职业发展规划,唤起就业危机意识。大二阶段,在不影响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在寒暑假期间安排一定学时,组织大学生到与其专业紧密相关的对口实践基地实习,以实践促使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大三、大四阶段,高校应当开设就业技能课程,并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专业背景,安排其到相关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见习,积累就业创业经验。高校共青团组织组织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到相关对口企业、机关、社区等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实习、培训、参加创业实践,让大学生通过专业人士讲授和自己亲身体会,感受人与职业的匹配程度,以便及时修正职业发展规划,调整就业心理预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就业心理和就业技能两方面。就业心理即大学生对就业环境和自我能力评估的认知。部分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或低估自己、高估环境,或高估自己、低估环境,分别表现为自卑、自负、从众三种就业心理。实践中,大学生往往持有自负就业心理,过于高估自己的就业能力,对工作待遇、地域、环境有不切实际幻想。就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基本胜任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和影响能力,基本胜任能力维度涵盖阅读、写作和计算,沟通能力维度有听说能力,适应能力维度包括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考,群体效果维度指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和协商能力,影响能力维度表述为理解组织文化和分享。”[1]尽管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大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理论知识,然而知识不等于素质,素质不等于能力。目前大学生未能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即缺乏就业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教育注重教学研究,忽视社会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有关,即理想化有余,社会化不足。高校共青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一方面要以大学生自治组织和学生社团为依托,以就业创业为核心,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大力弘扬“面向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真正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地方去”的主旋律,积极培树大学生身边到基层就业的先进典型,营造理性、平和的就业创业文化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实践育人为目标,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化“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系列比赛内涵,拓展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范围,吸引更多大学生投入到各类就业创业实践平台中来,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社会化技能。
(三)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
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高校共青团贯彻落实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部署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前提高就业能力。目前,全国共青团系统在企业、社区等创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49264家,为青年提供见习岗位17289个,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在不同岗位上收获了宝贵的见习经验,为日后顺利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面对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现有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不仅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在质量上更是相差甚远。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的见习岗位和工种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匹配度不高,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毕业一年内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缺乏动态跟踪机制,致使部分就业失败的大学生丧失就业信心。因此,高校共青团应大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就业兴趣,提高见习岗位与就业目标岗位的匹配度,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就业创业见习。毕业一年内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高校共青团应当建立后期跟踪机制。对每位参加见习的大学生,高校共青团应当建立动态档案,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对毕业一年内尚未找到工作大学生的后期服务,为其提供新的见习岗位,进一步增强其就业能力。
高校就业是系统、复杂的工程,这个工程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因此,高校共青团要尽可能地利用自身优势,创新完善就业方式,开辟就业渠道,真正实现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足发展。
摘要: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党和国家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战略部署。服务大学生就业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服务大学生、保障大学生权益职能的体现。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发挥其组织优势,以育人和服务大学生为中心,不断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和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做出贡献。
张家湾葡萄生产在北京市具有明显的区位、品种、技术、规模和基础优势。张家湾葡萄协会在全镇葡萄生产的发展中,在带动本地区农民通过发展葡萄产业,实现稳步增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协会自有高标准葡萄示范园330亩,资产总额达到500万元以上,具备了为广大果农提供葡萄生产到销售的全方位、系列化服务的能力。
全方位的服务方式
协会以丰富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致富农民为目标开展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服务组织建设,增强协会服务职能。随着葡萄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协会将引导、支持、调控、管理寓于服务之中。
一是强化信息服务,保证全镇葡萄常兴不衰。葡萄协会从1998年开始把全镇的葡萄生产、销售、品种苗木繁育等信息上网,并及时更新网上内容,并通过网络学习了解有关国内外葡萄发展的最新信息。同时,协会还每年定期邀请中国农大、北京农学院、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及日本葡萄爱好会等单位的专家、教授为果农培训。
二是做实科技服务,进一步健全技术服务体系。葡萄协会在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与协作的同时,针对全镇原来葡萄生产品种单一、品质一般、产品上市集中的现状,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和承担农业部“948”国外优新品种引进项目,搞好优良品种的引种、示范、推广工作。
三是搞好引种和植保服务。每年葡萄协会统一购进优质有机肥、生物药剂等,培育优良品种苗木,成立了农药销售和植保服务公司,为广大果农提供优质农药近40种,受到了农户们的好评。
四是搞活营销和中介服务。葡萄协会一直关注市场、研究市场,针对本地区气候特点和北京水果市场的实际,大力发展优良的早熟葡萄品种。在搞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为广大果农的生产定好位。在大力开拓市场上,葡萄协会先后与市区十几家连锁超市、旅游饭店、宾馆等建立了产供销关系。
实行专业化生产,突出龙头带动作用。通过葡萄协会基地的示范作用,确定设施葡萄专业户63户,露地葡萄286户为重点联系户,通过典型,加大对农村科技宣传推广普及的力度。
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成立了张家湾葡萄协会农民技术学校。以葡萄栽培技术为主,组织148人参加绿色证书培训班等。2002年被北京林大定为学生实习基地后,2004年葡香苑先后又被中国农大和北京农学院确定为教学基地。
规范服务,坚持经常。协会每周一为专家坐台技术咨询日,每周三、周日为重点村、重点地块的巡回指导服务,此方式已连续坚持了6年。
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帮助果农开拓市场,协会以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北京各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除了为农民提供葡萄种植信息、技术、生产资料等全方位的服务以外,初步实现了晚熟品种的保鲜贮存,均衡上市增值目标。
二是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农业部“948”国外鲜食葡萄品种引进及国家林业局千亩优质高效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并通过验收。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带动了通州区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3年新增葡萄栽培面积8000亩。同时,由于葡萄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从2000年起,张家湾镇新增葡萄种植户1200户,解决了2000个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
三是协会起草制定的《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综合标准》通过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研究所的查新检索,其技术要点在国内具有创新性,已经技术监督部门公布实施,在指导北京及华北地区的葡萄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成功举办了五届葡萄采摘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游人前来指导和观光采摘,从而使协会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大、知名度不断提高。
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葡萄协会为广大果农与市场之间架起了产、加、销联系的桥梁,张家湾镇葡萄生产产业化的组织程度、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北京市科委支持18个区县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本刊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经济发展对科技工作的要求,实现科学技术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目的,北京市科委开始实施“科技工作主题计划”。主题计划是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科技发展战略,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而谋划并实施的专门工作。其中,“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主题计划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北京新的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各区县的资源优势以及功能定位,通过“技术扩散”、“辐射效应”和“产业关联”来促进各区县协同发展。
目前,“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主题计划的区县科技专项已经开始启动,实施的项目着力于加强各区县科委统筹首都科技资源、提高服务能力的建设,使区县科委在区县政府开展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中,起到吸收和利用创新资源的参谋助手作用。同时,北京市科委还组织区县科委开展各区县的科技资源情况的调研工作,并在资源与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区县科技资源情况的调研,进一步挖掘各区县集成科技资源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潜力,贯彻科技发展战略,变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为科技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各区县科委将在本地区科技资源情况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咨询论证,确立区县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编制出区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落实科学发展观,协助区县政府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出区域发展重点与优先支持产业的政策,通过统筹首都科技创新资源,实现产业聚集与产业升级,真正达到实现科技进步促进区县经济发展的目的。
北京市科委办公室
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
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本刊讯第八届中关村电脑节系列活动之一的“政府创新论坛暨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平台启动仪式”于近日在清华科技园隆重举行。服务平台首批成员单位——清华科技园、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科院中自孵化园、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在会上进行了授牌。
海淀园企业服务平台是海淀区政府、海淀园管委会在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进程中的又一创造性举措,是园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和建设创新型服务模式的有益尝试,标志着园区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海淀园企业服务平台打破了以往政府服务系统、服务层面、服务模式相对单一的局面,一个重大改变是将部分服务职能延伸至专业园区等第一线服务窗口,充分借助和发挥基层服务机构的力量,通过整合、共享区域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加直接、迅捷的优质服务。
海淀园目前已形成较完整的扶持体系,拥有12个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这是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同时,这12个园区也成为海淀园政策落实、产业聚集的12个亮点。作为海淀园企业服务平台首批成员的专业园区各具优势,其中清华科技园是惟一的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已经形成国际研发机构、国家级研发机构、国内大型企业和中小创新企业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是北京首家专门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所建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北京地区惟一一家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中科院中自孵化园成为立足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平台;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是被国家科技部认定的七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 海淀园管委会朱丽
“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实施
本刊讯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5月20日通过的《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0月1日起实施。9月29日,北京市召开《条例》宣传贯彻大会,以加强《条例》的宣传贯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文漪、副市长范伯元等出席大会并讲话。
林文漪讲话指出,《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鼓励发明创造,激发和保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使专利技术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首都科技优势,提高本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范伯元在讲话中强调了加强《条例》宣传贯彻的必要性。
北京咨询业国际交流新开端
本刊讯近日,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主办的“中美咨询业交流与发展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协会各会员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40余人参加了会议。
这次中美咨询协会的交流活动,成功开启了北京咨询业与发达国家咨询业沟通与合作的大门。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与美国管理咨询公司协会将在信息、人员、国际协调等方面展开合作。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将开展一系列国际交流,为会员单位提供更多学习世界最新咨询理念、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的机会,促进北京咨询业国际化发展进程。
【企划部职能与组织架构】推荐阅读:
企划部工作职能与沟通流程11-05
企划部职能--2014年计划06-22
企划部各职能岗位职责06-02
企划部企划专员转正申请书11-16
企划部-年会总结06-26
企划部规划书11-05
企划部月工作总结11-05
我如何做好企划部工作09-18
企划部工作的一些想法11-13
基础管理工作总结--企划部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