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

2024-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共5篇)

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 篇1

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 篇2

1 当前消防部队训练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

1.1 客观因素对训练工作带来的影响

(1) 工作重点不明确。尽管各级部队形式上把执勤训练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 但实际工作中却都把主要精力放到部队的各项达标建设和各类考核评比上, 导致训练时间难以保证, 训练质量得不到提高。

(2) 训练设施不完善。目前, 基层部队营房建设已基本到位, 但还有的基层单位训练设施建设滞后, 场地、器械功能单一, 不能满足实际训练需要。有的城市消防站因用地有限, 甚至还没有训练塔等基本训练设施, 严重影响正常的执勤训练。

(3) 训练人员不足额。据不完全统计, 基层中队正常参加操课的人数基本上不足65%, 尤其在新老补退等特殊时期, 矛盾特别突出。由于参训人员的减少, 造成训练氛围不浓厚, 严重影响官兵训练积极性。

1.2 主观因素造成训练中的突出问题

(1) 训战结合不紧密。“练为战”是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训练的核心指导思想, 但当前中队执勤训练工作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练为看”、“练为考”的倾向。技术训练还是突出一个“快”字, 战术训练往往过于松散和程序化, 远达不到实战化的目的。

(2) 训练内容不全面。训练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承担任务不相适应, 在职能拓展后不少单位为了方便、省事, 缺乏思考和创新, 训练内容还停留在“搞体能、发水带、爬梯子”上, 没有形成智能、体能、技术、战术相结合的全面训练内容体系, 更缺少对诸如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和化学灾害等难度较大的火灾扑救和灾害事故救援的综合性实战训练, 造成了部队基础训练多、综合实战训练少的不平衡局面。

(3) 训练方式不科学。通过开展打造消防铁军和创建铁军中队活动, 训练方式得到了改善, 但科学合理的组训模式尚未有效建立。基层中队训练依然存在“四多四少”情况, 即“抓战士训练多, 抓干部训练少;抓技术训练多, 抓战术训练少;抓单兵训练多, 抓协同训练少;抓室外训练多, 抓课堂理论少”。“平战结合、练为战”的思想未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部队训练收效未能达到最大化。

(4) 考核机制不健全。各级业务考核或竞赛式的评比机制, 制约了新的训练模式的形成。部队的训练考核可以直观地了解部队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而考核最方便的形式就是进行量化和以时间来计取成绩, 极易导致部队的训练围绕考核和名次进行, 而真正面向火场应以考评形式进行而不便以时间来量化考核的训练项目, 则被束之高阁, 无人问津, 使部队的训练处于低水平重复。

2 部队训练改革应把握的关键环节

2.1 围绕一个中心

紧紧围绕“练为战”这个当前训练改革的中心, 针对扑救各类火灾和处置灾害事故等灭火救援的实际需求, 提高训练起点, 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探索现代条件下灭火救援的本领和组织指挥能力, 切实提高部队适合“灭大火、打恶仗”需要的综合业务素质。

2.2 改变两个观念

训练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实战, 为了核心战斗力的提升。然而, 作为表演性的训练和演练极大地误导了部队训练工作, 造成仿真训练不真, 实战化不实;而在传统思维模式下, 一直都是为荣誉而战、为名次而练, 上级考什么下级练什么, 而不是部队练什么就考什么, 训练缺乏实用性、实战性, 很难发挥训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 要改变“练为看”、“练为考”的观念。

2.3 增强三种意识

一是理论意识, 掌握大量灭火救援知识, 并能创造性地用于实际。二是装备技术意识, 要立足于装备的现状和发展, 不断研究新装备在作战中所能产生的新技术、所能形成的新战法, 及时总结推广符合实战要求和部队实际的改革成果。三是协同作战意识。针对现代火灾的特点, 联合作战的几率越来越大, 多中队作战、支队联合作战、跨区域作战等形式越来越多, 这就必须要求属地与增援等多方的协调配合, 共同熟悉和掌握协同作战的几个环节, 才能真正发挥战斗力。

2.4 达到四个目标

(1) 训练内容规范化。在训练过程中, 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训练计划, 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将来, 既要注重打好基础又要突出重点。训练内容要立足于实战、实用的原则, 根据部队实际, 采取“增加、充实、压缩”的办法, 对训练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和更新。“增加”即为大纲已有课目增加科技含量高的内容;“充实”即针对部队已配备的先进器材装备设计训练内容;“压缩”即通过提高训练效益, 缩减一般性内容的训练时间。

(2) 训练模式多样化。结合训练工作开展的实际, 按建制、兵龄、专业、基地等多种模式组训。按建制训练是指以建制单位为基本训练单元的组训形式;按兵龄分训是对新老兵分别进行编组训练, 便于新兵打牢基础, 老兵拓展训练, 向“一专多能”发展;按专业分训是针对各类战斗人员的不同专业, 采取专业集中、区分层次、上下结合等原则施训;基地训练, 即在拥有专设的训练管理机构, 完善的训练、生活保障设施, 能显示复杂作战环境、模拟火情性质的综合训练场进行训练的形式, 适用于专业技术训练和部队的战术训练。

(3) 训练手段科技化。训练应强化贴近实战的应用性和适应性, 提高战斗人员的熟练作业能力。指挥人员应突出作战能力指挥训练, 充实新知识、新技能、新装备、新战法等内容, 提高初战指挥、独立作战、临场处置和综合协调能力。部队应突出快速反应、攻坚作战、协调作战和综合保障等训练, 加强联合作战和新装备训练, 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

(4) 训练质量标准化。一方面要按照大纲的标准要求, 全方位抓好落实, 坚决克服偏训、漏训等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 要紧密结合部队担负的灭火救援任务, 正确选择综合训练课题, 把大纲规定的训练内容与部队实战需求相融合, 切实把训练抓全、抓实、抓活。

3 部队实战化训练改革的措施

(1) 突出信息化建设在实战中的应用。按照“指挥控制实时化, 通信手段多样化, 情报信息多元化, 辅助决策科学化, 指挥终端智能化”的目标, 健全完善火警受理、力量调派、通信指挥、辅助决策等系统, 配齐配强有线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卫星和语音、图像实时传输等设备器材, 构建相对独立、运转高效、安全可靠的通信指挥及保障体系。

(2) 实现灭火救援一体化作战指挥调度。转变指挥调度模式, 提升宏观控制能力。加快推进“大指挥中心”建设, 建立灭火救援一体化作战指挥平台, 实行扁平化指挥。改革力量调度模式, 强化“第一出动”理念。改变以往按辖区 (责任区) 调度力量的做法, 实现本地区出动按照作战半径“就近调度、多点出动”的新模式, 对跨区域力量调度实现力量编成“一键调度、多波次出动”的新模式。积极开展跨区域远程集结和实战拉动演练, 提升部队远程投送和协同作战能力, 实现指挥中心按编成调度力量、现场总指挥按模块指挥战斗的两级作战指挥模式, 逐步实现远距离实时跟踪部队动态、掌握现场灾情, 并对作战单位实施“点”到“点”的远程指挥的作战模式。实行统一调度指挥, 积极推动政府出台综合应急救援联勤联动等规范性文件, 从预案制定、调度指挥、力量集结、作战指挥、物资保障等方面进行评估, 推进联动机制的不断完善, 形成无缝衔接、高效运转的应急联动体系, 最大限度地保障实战需要。

(3) 建立科学合理的作战编成, 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组合。科学合理的战斗编成是优化人与装备的组合、减少战斗展开过程中的盲目性、缩短战斗展开时间、提高灭火作战效能的有效途径。要立足现有人员和装备, 本着“迅速出动、高效控制”的原则, 反复研究、实践和制定能够充分发挥部队整体战斗力的力量编成。要依靠已有装备, 针对灭火抢险救援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实战需求出发, 大胆改革创新, 对已有装备进行科学整合, 改善装备结构, 提升装备效能, 不断在原有装备基础上创造新的战斗力增长点。在训练中, 要根据火场和道路水源等情况, 从实战需要出发, 按照技术与战术、情况假设与模拟火场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体现出停车位置准、执勤人员之间配合默契、技术动作熟练、出水快、不间断, 救人与灭火同步、打点与堵截并举的特点。通过训练优化编成, 挖掘潜能, 形成人与车辆装备、技术与战术的最佳组合, 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4) 积极推行基地化模拟仿真训练。基地化训练已成为当前消防部队执勤训练的发展趋势, 也是与国际消防接轨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行基地化、模拟化实战训练, 把握未来发生的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做出预先的设想和模拟演练, 增强部队技战术训练的针对性。

摘要:分析当前消防部队训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一个中心”、“两个观念”、“三种意识”、“四个目标”等方面探讨消防部队训练改革需把握的环节, 并就部队实战化训练改革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消防,部队建设,执勤训练,消防管理

参考文献

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 篇3

【关键词】新常态;实战化;助推;消防;战斗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地下、石油化工、超大综合体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结构和内部功能也越来越复杂,给火灾防控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常态下实战化训练是助推消防队伍战斗力最重要、最有效的训练方式。实战化训练的本质是“实”。像灭火救援实战一样的训练是能打胜仗的有效途径;核心是“战”。就是要利用训练设施模拟各种灾害场景,让官兵能够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真刀真枪地练,提高临机应变和科学施救的能力;关键是“化”。要建章立制、加大投入,建立严格的训练与考评机制,形成常态化的练兵制度,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才能确保消防队伍战斗力持续提升。

一、新常态下实战化训练对消防队伍战斗力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消防队伍作为一支承担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的军事化、专业化公安现役队伍,担负着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职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地下、大跨度、大空间、大体量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结构和内部功能也越来越复杂,给火灾防控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消防队伍大力推进实战化练兵工作,队伍战斗力正处于稳步上升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部分单位思想重视不足,对实战化练兵工作理解不深,仍然采用传统的操场制式化练兵形式;部分官兵对现有器材装备特别是新配备的高新装备钻研不够,器材装备性能参数掌握不全,车辆装备的最大效能未能充分发挥;部分单位训战脱节,训练死板教条,实战应用性不强,未能实现人装有效结合。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队伍战斗力的生成,直接关系到灭火救援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新常态下实战化训练是锤炼消防官兵过硬业务素质的必要条件。

业务素质是消防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一名合格的消防员,必须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而过硬的业务素质来源于严格正规的训练。因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战化训练,就成为消防官兵日常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俗话说:苦练出精兵。队伍离开严格正规而又艰苦的训练,过硬的业务素质就无从谈起,既出不了精兵,也不会有高超的指挥艺术。过硬的业务素质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它包括与消防有关的各种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包括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对业务知识和技能灵活熟练准确的运用。消防队伍灭火救援的能力主要靠学习研究,靠教育训练来提高。如果等灾难来了,再去学习研究,为时晚矣。所以,加强实战化训练,才是提高业务素质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

而要在新常态下通过实战化训练加强消防队伍战斗力,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理念坚定,方法实用。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训练理念。改变以往程式化、单一化的无用功式训练模式,切实将实战化训练作为提升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切实把战斗力标准贯彻到队伍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在灭火救援的各个环节发挥实战化的最佳效能,着力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做到救人、灭火、排烟、破拆、通讯、供水等各个环节实战化作用的全面发挥,确保灭火救援战斗取得圆满成功。

二是设施保障,仿真实战。各地要紧密结合灭火救援工作需要,立足本地财力保障,在搞好顶层设计的同时,重点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好模拟训练设施,决不能贪大求洋、华而不实,更不能建练为看、练为演的设施。在没有基地化模拟训练设施的制约条件下,充分利用计算机及仿真设备和现有的训练设施,组织开展“全员全兵、真烟真火、实兵实装”的模拟仿真训练,将训练场由操场搬到中队营房、训练塔、辖区重点单位、在建建筑、废弃厂房等场所,模拟实战设定科目,采取燃放发烟罐、油盆、柴火等措施,模拟密闭、黑暗、浓烟、有毒等真实火场环境,组织开展侦察、侦检、警戒、救生、破拆、排烟、灭火等战斗编程实战化训练,锻炼官兵纵深作战、内攻救人、危化品处置等灭火作战的初战技能、临场指挥、随机处置和攻坚作战能力,通过想定作业、分段作业、连贯作业、沙盘作业、图上作业等多种方法手段使训练形象化、直观化,确保训练取得成效。

三是端正训风,科学考评。考风改变训风,考核考评是训练工作的导航仪和风向标。改革以“时间”“细则”为标准评判的考核模式,突出关键科目、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和关键环节考核评估,把以往单层面、单专业、主观性考核转向多层面、多专业、客观性考核。重点考评真火条件下的指挥能力、处置能力和紧急避险能力,重程序、轻成绩,探索完善考前发现问题、考中分析问题、考后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考评体系。

“实战化”来源于实战,也必须根植于实战,要用打仗的标准,从难从严要求训练,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带动水源、六熟悉等一系列基础工作的开展,做足灭火救援准备,为打大仗、打恶仗奠定坚实的基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唯有用“实战”来培养官兵的忧患意识,用“实战”来激发战斗力的生成,保持消防队伍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深入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并按照战斗力标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切实加强各级指挥员和基层业务骨干培养,为提升队伍实战化训练水平和应急救援作战能力、维护火灾形势持续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消防灭火救援.2003

[2]陈治国.消防部队实施区域灭火救援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1. 02

[3]张诚.甘肃总队.《浅析实战化训练与提高灭火救援处置能力的关系》,2014.08

[4]聂会群.广西总队.《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探讨》,2014.09

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 篇4

党委书记 *** 2017年9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煤矿2017年准军事化训练大赛,在公司党委、公司及相关部室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在全体参赛单位及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赛程,就要闭幕了。在此,我代表矿党委、矿向本次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亲临大赛的公司各位领导及各表演队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 篇5

部队近年来演习实践表明, 战时装备可出动情况直接关系部队作战效能, 装备特别是大型装备遭受敌火力打击风险增大, 装备保障地位更加突出, 面临的困难更为艰巨。

(一) 装备动用频繁, 抢修保障任务艰巨

装备保障是实施作战的基础, 装备保障有力才能有效促进打仗能力提高。战时, 敌我双方对抗激烈, 装备动用使用将更为频繁, 维护保养更难开展, 装备损坏率更高;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 使得战场隐蔽防护更难, 各类装备特别是大型装备防护难度更大, 被敌击伤、击毁概率增大, 维修保障任务加大。

(二) 装备种类多样, 抢修保障难度增大

由于历史原因及受现实客观条件制约, 部队新老装备并存问题较为突出, 各类装备型号繁杂, 要求器材配件携带和储存多样化;装备型号的多样性造成损毁装备拆并处理难以进行, 对维修人员素质和维修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实战条件下装备战损随机性强, 要求专业保障力量动用使用更为灵活性, 对保障力量的科学合理编组和部署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 供需矛盾突出, 保障指挥复杂困难

战时敌我对抗激烈, 装备抢修人员数额有限与装备维修需求扩大的矛盾突出, 要求装备保障指挥更为高效, 人员动用更为合理;作战地域较广、战场环境险恶、装备保障力量自我防卫能力有限, 致使组织各类装备保障压力增大, 对装备保障指挥提出更高要求;维修保障力量多元、专业多样、隶属关系不一, 建制内专业人员与上级加强、友邻支援、地方支前人员执行保障任务, 协同动作效率降低。

(四) 作战样式多样, 保障方式灵活

现代作战空间广阔, 多种作战样式和作战行动综合运用, 传统的装备保障方式将面临新的挑战, 必须朝着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一是各军兵种分体保障将逐渐被一体化保障所取代。未来作战大多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 装备保障不仅要保障陆军各兵种的需要, 而且要保障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其他兵种的需要。二是由后向前的大纵深单向保障将被灵活的全方位保障所取代。在敌人打击破坏和封锁下, 战场前后方易遭敌割裂、孤立, 依托部署在作战纵深的装备保障基地由后往前的单向物资技术保障流易被切断, 严重影响为部队提供装备补充及维修的及时性, 难以保障作战需要。因此, 装备保障必须扩宽保障流向。三是固定的基点保障与灵活的机动保障相结合。由于部队战时机动范围大、速度快、频度高, 内线、外线结合, 陆海空战场广泛机动, 仅靠固定的基点保障难以适应机动作战的需要, 因此更加需要与灵活的机动保障紧密结合。

二、战时遂行装备保障任务的有效途径

克服战时装备保障困难, 必须量化分析保障需求, 科学进行力量编组, 切实理顺指挥协同关系。

(一) 预测战损, 量化维修工时, 合理确定保障需求

根据作战类型、作战地域概况、敌我武器装备作战效能对比、敌方攻击及我方防御手段等因素, 合理估算各类装备的受损率, 测算保障任务, 科学制定各类装备战时抢修时间标准、人员标准、抢修机工具标准。根据装备战损估算和量化抢修工时, 合理拟制战时装备抢修人员需求计划, 拟制装备维修配件和战时装备抢修机工具携运行计划, 拟制装备抢修保障力量防卫计划。

(二) 合理编配, 加载信息支援, 设法提高抢修时效

根据预计战损、本级抢修保障任务、抢修工时和人员标准, 采取功能模块编组的方式, 确定各类装备动态保障单元;根据作战地幅、主要保障线路, 拟制装备保障计划, 合理部署定点保障位置, 尽力提高装备保障效率;装备种类的多样性致使维修机理复杂多样, 利用现已发展成熟的智能检测和诊断技术、数字成像技术、各类通信技术等, 达成远程技术支援, 提高抢修保障时效。

(三) 理顺关系, 合理配置资源, 确保指挥稳定高效

根据作战构想和保障指示, 对建制内和上级加强的装备维修保障力量进行统一编组, 可设置一个野战装备抢修中心和若干定点保障中心, 加强器材、配件储备, 形成区域辐射保障能力, 并在主要作战方向建立伴随保障群, 以及设置机动保障队, 由后方指挥所集中指挥;各中心、群 (队) 的抢修小组除受各自指挥外, 也可由后方指挥所越级直接指挥, 并适时组织协同保障行动;友邻协同、地方支前力量的使用, 由后方指挥所负责统一协调把握。

三、提升战时装备保障能力的对策措施

瞄准实战需求, 提升部队装备实战保障能力, 必须紧紧抓住战争准备时间, 在夯实基础训练、加强复合训练、突出抢修演练训练上下功夫。

1) 贴近实战要求, 不断夯实基础训练。一方面, 各装备保障专业兵要强化岗位训练, 胜任工位需要;各维修保障组组长, 还要掌握抢修的基本程序、工位间的协调配合、机具设备和器材配件需求, 达到协调得当、处置高效的要求。另一方面, 装备保障机关和各级指挥员要熟悉所属装备保障力量整体建设情况, 能够根据作战保障需要进行科学分组配置;突出临机决断能力训练, 主要是受领任务时的迅速判定、抢修力量的快速调配、防卫力量的及时协调, 达到协调稳定、快速高效的要求。

2) 适应实战需要, 持续加强复合训练。一是加强业务技能复合训练, 突出火炮、装甲、运输车辆和特种车辆的抢修技能在掌握本职岗位抢修技术的基础上, 熟练掌握相近专业的抢修抢救技能, 提高实装抢修操作技能;二是加强编组协同训练, 抢修人员编组保障、抢修装备野战机动以及抢修方式、远程技术支援、通信指挥等课题训练, 适应部队机动作战需要;三是加强整体合练, 突出野战修理所紧急开设、快速转移撤收、防卫防护等课题训练, 提高抢修分队综合保障能力。

3) 强化实战氛围, 突出抢修综合演练。结合部队演练、演习、执行非战争行动任务等大项任务, 突出装备保障实战背景演练, 重点练定点抢修、伴随抢修、野战抢修、夜间抢修等专业训练课目。机关突出演练保障计划拟制、应急方案调整和动态指控能力;装备保障专业兵重点演练编组协作、动态结合、快速抢修;装备保障专业技术工程师重点演练装备受损情况研判、技术指导和远程技术支援;专业技术保障力量突出演练指控网络搭设、动态组网和抗毁抗扰演练。

摘要:部队的中心工作是军事训练, 装备保障训练的全部目的就是提高装备实战保障能力。结合近年来部队演训实际, 客观分析战时装备保障工作可能面临的各种矛盾困难, 研究战时遂行装备保障任务的有效途径, 探索提升战时装备保障能力的对策措施, 推动部队作战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上一篇:法医学留学生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探索论文下一篇:法律道德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