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营销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非营利组织营销(精选8篇)

非营利组织营销 篇1

【摘要】 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及竞争的加剧,要求非营利组织必须引入市场营销理念,掌握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还需要各种市场营销理念的引导,本文通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现状浅作分析。

【关键字】 非营利组织 营销 发展 战略

1.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性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营销是辩明预测并满足顾客有效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非营利组织的营销主要是满足“顾客”的要求。事实上,所有非营利组织都拥有各种不同层次的“顾客”并且在供应者和最终顾客之间存在着诸多的要求层面,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由于营利不是动机,也不是目的。因此“满足顾客要求”----即以顾客要求为导向,要求非营利组织应该更多地关注公共产品的提供,并有义务说明如何有效地交换这种产品。总之。无论动机是什么。营销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态度和观念。

非营利组织通常预算不足,资源缺乏,其营销工作受主观因素影响,往往在利用某种媒体。或使用某种产品都受一定 的影响。与营利性企业不同,有关非营利组织经营业绩的资料目前仍完备,缺乏对消费者行为观点态度及偏好等一手资料的了解,因此给营销带来了难度。有些非营利组织认为营销没有必要,他们认为营销会使预算紧张,过多地实施营销会干扰人们的生活。

2.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营销

中国大陆由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没有典型的西方意义上非营利组织。一般民众所熟知的青联、妇联、残联、中国贸促会和对外友协等组织实际上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社会组织。这些组织从雇员到资金来源都有很深的官方背景。近年来,许多和西方非营利组织近似的社会组织数量呈不断增多之势,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这些组织在到政府部门注册时,要么选择挂靠某个政府部门,成为同青联、妇联一样的半官方组织,要么注册成为普通的营利性公司。许多国外的跨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它们中国业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很多国外非营利组织选择注册为营利性公司,还有一些干脆选择不进行注册。

2.1我国非营利组织现状

尽管总的来看,非营利组织已经并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就其能够和应当发挥的作用而言,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和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相比,和正在兴起并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相比,和改革开放中社会巨大变迁带来的需求相比,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显得明显的先天弱质、后天困难。它们在获取和运用资源、协调关系、发挥作用等方面都不存在明显的优势。大多数非营利组织在政府规制和市场挤压下艰难寻求生存和发展之路,难以展现像我们在国外非营利组织身上看到的勃勃生机。调查显示,41.4%的非营利组织认为资金缺乏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其他相关的重要问题依次是:缺乏活动场所和办公设施(11.7%),缺乏人才(9.9%),政府支持力度不够(8.5%),组织内部管理问题(7.5%)等。

2.2 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问题

具体来说,当前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资源不足。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资金严重不足,无法开展正常的活动,其中有不少组织处在名存实亡的“休眠状态”;也有一些组织为了维持生存发展,在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与其自身业务不相干的经营性活动或者违法活动。在人力资源方面,绝大多数受到政府支持的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中,基本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政府机构,其中有许多是从第一线退下来的离退休人员;很多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则没有或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这导致了普遍存在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家长制等问题。

第二,能力不足。资金、人才等资源不足之所以制约组织的发展,除了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与社会文化方面的限制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能力不足。这里所说的能力是综合来看的,包括一个组织的活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扩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一般来说规模比较小,资金筹措能力比较低,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也就比较弱,加上组织管理不规范、不透明、不民主,又缺乏评估和社会监督,使得它们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普遍的社会公信,不能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能力不足的背后是缺少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导人。国内外无数成功的经验表明,优秀的领导人是非营利组织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条件,但我国现行组织人事制度限制了优秀人才进入非营利组织,使得其中难以产生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优秀的领导人。

第三,缺乏自治。从前述非营利组织的五个特征属性看,无论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还是自治性、志愿性或组织性,在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身上都表现得不鲜明。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缺乏自治。中国有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是通过获取自上而下的资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们或者由各级党政机构所直接创办,或者本身就从党政机构转变过来,或者由原党政官员及与党政关系密切的知名人士所创办。这些组织,不仅其主要的资源来源于党政机关,且在观念上、组织上、职

能上、活动方式上、管理体制上等各个方面,都严重依赖于政府,甚至依然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发挥作用。即使民间自发建立的非营利组织,由于要挂靠在业务主管单位上,也会受到政府各方面的限制和干涉。这种状态随着政府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不仅束缚了自身的手脚,也严重束缚了政府的手脚。解决这种政社不分的问题,需要实现体制的转变和观念上的革命,充分认识到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使其成为真正具有自主性的自治组织。

第四,发展不平衡。这表现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领域之间,呈现巨大的差距。就区域不平衡来说,不仅东西相比西部发展严重不足,沿海和内地相比内地发展严重不足,而且同为东部和沿海,区域之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有很大差距;就城乡不平衡来说,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非营利组织发展得较快,开展的活动较为集中,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认知和公信度也较高,但是在中小城镇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除了扶贫开发的少数外来的非营利组织之外,真正当地的非营利组织很少,社会对这些组织的关注和支持也很少;就不同领域之间的不平衡来说,非营利组织在那些相对说来政策宽松、易于得到资源而进入门槛较低的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低水平重复的现象,但那些存在大量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公民参与的领域,包括一些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如失业与就业、社会保障、劳工权益保护、国际区域冲突和外交等领域,却因种种原因极少有非营利组织进入。这对于非营利组织整体部门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欠缺。

2.3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问题

第一,社会转型中基本价值与制度构建的双重缺陷。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相比社会经济的迅速变迁,制度和文化建设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空缺。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而言,首先面对的是来自现行法规和政策上的严格的制度限制。当前我国在民间组织管理上的基本特点是:门槛高、限制多、监管不力。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10]、分级管理原则[11]和非竞争性原则[12],都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相关,它们设置了一个对于普通公民来说高得难以逾越的门槛,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非营利组织通过登记注册来获得合法地位。但是另一方面,一个组织一旦登记成立,除了象征性地接受财务管理方面的“年检”之外,没有任何日常性的评估和监督管理方面的制度约束,同时也难以落实有关公益事业的减免税待遇。其结果,使得整个第三部门内部良莠皆存,实际上损害了真正的公益组织。

第二,非营利组织自身理念的缺乏。理念或使命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灵魂。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使命感、责任感最强的组织,它们以“点化人类”和“改变社会大众”为目的,“以使命为先”[13],没有理念就没有非营利组织。当前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诸多问题,除有一定客观因素外,都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动力不足、定位不明确有很大关系,根本在于缺乏理念和使命。换言之,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真正困难,并不在于缺乏资金、人才、管理和专业技术,甚至不在于外部环境的好坏,而在于缺乏明确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这使得它们难有拔地而起的能动性、创新性和艰苦创业的自觉性,并从而带来被动、盲目、短视、缺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动力不足,使组织发展难有后劲。因此,非营利组织要提高活动能力和社会作用,首先要提升理念意识,明确自己的定位,继而完善组织的制度化建设和改善环境,从而实现自己的使命。

第三,政府改革的滞后效应。在转型时期,非营利组织扮演着承接政府逐步退出并转交给社会的部分社会职能的角色。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职能移交,而是反映着整个社会治理结构与观念的根本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政府自始至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转型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过程,其中政府自身的改革与相应的社会进程密切相关联。目前,中国的政府改革显然滞后于相应的社会进程。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在观念和认识上的落后,例如对多元治理模式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对关乎政府职能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认识不足,担心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会危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基础,等等,这使得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左右摇摆,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无力打击在“非营利”名义下开展的牟利等不法行为。政府改革滞后的第二个表现是制度和政策上的不配套。比如:在机构改革中调整了的政府职能迟迟不能落实到位,在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监督管理、优惠税制等诸多方面,不仅约束过严,且彼此不配套、不协调、不到位,严重影响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角色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基于资源优势和权力优势,政府必然在许多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从而增加了其对社会转型负有的责任。一个好的和负责任的政府,会通过不断调整自身的定位来积极影响社会进程,同时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有计划地培育公民和非营利组织的自治能力,从而有选择地逐步退出直接控制的社会领域,实现在政府有效治理基础上的社会转型。

3.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未来探讨

在制定有关民间组织的基本法律的基础上,需要修改和进一步完善民间组织登记管理的专项法规体系。在现行法规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就基金会、行业协会等经济团体、海外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尽快制定专项法规,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探讨制定有关公益慈善团体、公共筹款机构等团体的登记管理方面的专项法规。其中,基金会作为非会员制的公益组织和社会团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应当从现行的社会团体分类中独立出来,尽快通过制定专项法规来落实对基金会的监督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等经济团体发挥着市场的中介和枢纽的作用,它们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团体,在监督管理上需要专门对待;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海外民间组织进入中国,在各个领域开展着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对它们的登记管理也需要有专门的法规;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益慈善团体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筹款活动作为民间组织的重要资金来源也会逐步独立出来,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制定相关的专项法规来规范和监督管理这些方面的民间组织。

3.1改革有关登记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

对非营利组织严格的登记限制体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一种保守的观念,就是担心一旦放松登记限制,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会如洪水一般进入登记的门槛,导致管理上的失控。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模式。事实上,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转型的推进,一方面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包括政府自身管理在内的整个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使得多元化格局下的社会控制不再是简单的门槛限制就能够奏效的,有效的管理更多地强调过程控制、制度约束、社会规范和组织自律。在登记管理制度上我们可以更多借鉴国际经验,尤其是日本的模式。对学校、医院等实体性公共服务和福利机构,民政部门无力审批管理,登记便失去意义,常常得不到其他部门认可,因而可以指定教育部、卫生部等相关机关登记管理,取消民政部门作为“登记管理机关”的程序,对于一般性的社团,则将民间组织管理局从民政部独立出来,专门负责这些组织的登记管理,而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的程序。这样既打破了双重管理体制的制约,又可以加强管理效果。随着管理体制的理顺,一些限制性的管理原则也可以逐步放开,给予非营利组织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3.2尽快落实有关公益捐赠减免税方面的法规政策

我国目前尚缺乏一套系统、可行的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一般而言,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非营利组织自身的优惠;二是对面向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方的优惠。我国现行有关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主要依据1999国税发65号文件《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此前有1997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关于对社会团体收取的会费收入不征收营业税的通知》,规定了对社会团体的财政拨款、政府资助、社会捐赠、会费等方面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社会团体规定标准的会费不征收营业税等。1999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金会应税收入问题的通知》又对基金会的企业所得税问题做了规定。在对捐赠方的优惠方面,1999年国务院公布《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益事业的捐赠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是涉及捐赠方税收优惠的重要法律。而以美国为例,其税法[17]规定了30余种免税组织[18],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包括所得税优惠、财产税优惠和失业税优惠;另外,向公益型非营利组织捐赠的机构和个人还享有应缴税所得额扣除和财产税、遗产税减免。[19]相比之下,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不明确、不具体、不系统。目前以所得税优惠为主,范围也比较局限;同时在财产税,以及我国主要的税种——商品税中,缺乏对非营利组织的专门规定,尤其缺乏对民间成立的非营利组织的优惠措施。如对非营利组织的进出口关税规定尚需明确,[20]在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的条例中均只规定了对“人民团体”[21]的税收优惠,[22]其中许多法规颁布较早,随非营利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相对应的“第三部门”的迅速发展,这些法规需要作出调整。税法中应明确体现出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对不同类型非营利组织减免的税种、减免幅度等具体内容。

3.3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我国目前监督管理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采取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体制,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并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但事实上,尽管年检工作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面对成千上万个各式各样的非营利组织,有限的管理人员很难通过年检真正达到对非营利组织的有效监督。这样做不仅操作成本很高,而且假借公益名义谋取私利的组织往往并不能被发现,因为仅凭年检报表是不足以判断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和对之实行监督的。从国际经验看,社会监督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的首要原则是公开。非营利组织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其财务、活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包括被动公开和主动公开两种形式。前者指任何一个社会公众对有关数据、信息,包括组织的详细财务报表,有权随时索要、查询、置疑并得以答复;后者指每个非营利组织要将上述重要信息定期在简报或者在公共媒体上发布,需要公布信息的信息程度和具体要求一般依据组织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规模越大的组织其需要公开的数据越多、越要求完善。另外,非营利组织由于其民间性和非营利性,与政府和企业的财务制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如利润计算、报表项目、评价标准等,因而建立非营利组织独立的财务和审计制度,是对其实行监督管理的前提。

4.总结

总之,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营养不良的起步阶段,尤其是构建有效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但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大趋势已经不容改变,面对市场经济、多元治理的必然趋势,迫切需要构建和完善相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体系,用良好的制度条件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逐步建立起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

参考资料

【1】非营利组织营销 作者 冯炜,孟雷 2009-10-1

【2】我国非营利大学营销管理模式研究 于萍 2007-07-25

非营利组织营销 篇2

一、非营利组织概念的界定

非营利组 织 (Non-ProfitOrganization) 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一种群体,又被成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等。国内外理论界对非营利组织有着不同的界定,卡曾斯(Cousins,1982)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一种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非政府组织;布特勒和威尔森(Butler and Wilson,1990)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一种慈善组织,其资金主要来源于私人的捐赠;克雷默(Kramer,1993)则认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运作的关键在于志愿者,是志愿者花费金钱、时间所形成的组织。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1997)认为非营利组织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五大特征,该观点具有代表性。

虽然各位学者的观点有所侧重,但大体上内涵相同。顾名思义,非营利组织是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或机构,这种机构拥有免税优待,盈余也不会在组织内部进行分配。除了众所周知的慈善机构,非营利组织还包括科技、教育、福利、卫生、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主要可以从是否营利、是否免税、盈余是否分配等方面来判断。

二、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特点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性组织存在的目的不同,因而其营销活动与一般企业的营销活动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有着其自身的特征。

1.目标的多样性。对于营利组织来说,利润是其首要追求的目标。而不同于此,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却具有多样性,因为其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以社会大众为服务对象,营利性被其所抛弃,其追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红十字会来说,其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为宗旨,既要对自然灾害开展救助,又要开展普及卫生知识等人道主义活动。由于非营利组织目标具有多样性,要想所有目标同时实现较为困难,在管理过程中往往要根据现实情况分清主次,选择较为重要紧急的目标优先配置资源。

2.服务对象的多重性。营利组织服务的对象是顾客,所以要以顾客为中心进行营销。而非营利组织却不仅要服务顾客,同时也要对捐助者营销。因为捐助者是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缺少了捐助,其将无法运作。另外还要处理好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要运用好公共关系营销手段,维护好自身的公众形象。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更多的外界资源,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3.产品以服务为主。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服务和社会行为,具有无形性、不可分性、易变性等特征,而且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是对公众有利的。因此,在营销的过程中要注意与产品营销的区别,要注重顾客的参与情况,强调顾客的时间成本,加强服务质量,充分满足顾客需求。

4.接受公众监督。由于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是公共服务,接受的是无偿捐助并免税,因此其行为将受到严格的公众监督,其活动必须要服从公众利益,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一旦出现不良事件,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郭美美的炫富事件,虽然最终查明与红十字会无关系,但对红十字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社会捐款数锐减。

三、非营利组织社会营销的过程

1.分析社会营销环境。在进行社会营销之前,非营利组织必须先分析营销环境,因为环境会影响到营销计划。对社会营销环境进行分析,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变化,有利于发掘市场机会,规避市场威胁,以便正确选择营销目标,并对营销计划作出适时调整。对营销环境的分析主要有宏观环境分析和微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主要分析非营利组织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等环境因素,以便确定市场规模,以及这些环境对目标受众所能产生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非营利组织微观环境分析主要分析志愿者情况、组织具有的财力物力、社会对自己的支持、大众对自身的认可等方面,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明确自身具有的优劣势。

2.选择目标市场。在分析营销环境之后,非营利组织要先选择目标市场,确定服务对象,从而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目标市场的选择有三个步骤:首先要将市场进行细分,进行深入市场调研,通过对人口、地理、购买力、价值观等因素把市场划分;其次,对各个细分市场进行评估,了解细分市场规模、反应敏感程度、问题发生率等情况;最后,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细分市场作为营销目标市场,并针对市场特征设计相应的营销策略。如此可以提升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

3.制定社会营销组合策略。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营销策略不仅有常见的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策略,还有合作营销策略,通过将这五种策略组合以实现营销管理目标。

产品。社会营销有三种产品类型,分别为观念、实践和有形物。观念是在人脑中形成的一种看法、态度或者价值观。非营利组织的行为有时候要通过宣传等方式改变人们脑中的观念,灌输组织的理念,比如毒品是有害的、吸烟危害健康等。观念就成为非营利组织的产品。实践是由行动和行为组成,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过程就是一种实践,向目标受众提供产品,比如抗震救灾、预防疾病等等。有形物是最为直观的产品,比如非营利组织在运作过程中所发放的物品。

价格。价格是目标受众付出的成本。不同于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营销中的价格多为无形成本,比如时间、情感等。非营利组织社会营销更注重目标受众的期望意愿,要努力使其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要在服务质量、服务方式等方面做文章。

分销。非营利组织面向的是公众,提供的服务往往是观念或者行为等无形产品,因而社会营销的分销渠道也有所不同。非营利组织要通过公共场所活动,通过志愿者与目标受众的交流,通过专业人士的作用等方式来传播自己的理念。

促销。非营利组织的促销是利用一些手段加快将组织理念传递给目标受众,使其更快地接受新观念。促销手段主要有大众传媒和人际促销。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宣传自己的理念,报导正面新闻,提高知名度。也可以通过志愿者和目标受众接触、交流来树立组织形象。

合作营销。合作营销是非营利组织和其他组织通过优势互补,共同进行市场开发的行为。通过合作营销,非营利组织可以借用他人资源,克服自身资源不足,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顾客提供更加多元化和高质量的服务。

4.控制与评估社会营销。非营利组织社会营销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控制,以保证营销过程不偏离目标。必须按照营销计划实施,并建立监督机构对营销活动进行监督,及时反馈信息,一旦发现偏差要及时进行纠正,从而保障计划顺利进行。在营销结束之后还要对结果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原定目标,目标受众的观念和行为是否有所改变,为以后的营销活动提供借鉴。

四、加强非营利组织社会营销的建议

1.树立社会营销理念。当前,为了增强组织的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力,非营利组织必须重视营销,树立社会营销理念,思考自己的服务对象是什么,需要提供什么服务,与目标受众建立起良好关系,保证目标受众满意。组织中人人都要转变理念,让社会营销理念深入心中,每个人都是营销人员。另外,要建立起专门的营销部门,该部门负责社会营销的培训指导及运行。

2.建立内部监督机制。非营利组织社会营销的成功必须依靠有效的内部监督与控制。因此,必须建立内部监督机制,严格按照计划对社会营销整个过程进行监督,保障营销目标的顺利完成。建立财务监督机制,对营销活动中的每项开支进行登记与备案,做到有据可查。建立严格岗位责任制,岗位之间要相互制约与监督,避免内部腐败。

3.培养社会营销人才。人才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保障,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非营利组织必须注重高素质社会营销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一支创新能力强、专业知识足、敢闯敢干的社会营销团队。一方面,要面向社会招纳有知识、有经验、有能力的社会营销人才,招募愿意为组织服务的志愿者。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通过邀请专业人员授课、组织团队活动等方式对组织现有成员和志愿者进行社会营销的培训,增强其营销能力、沟通能力,提高整体成员素质。

4.争取社会支持与监督。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捐助,因此其运作需要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政府要通过减税等措施对非营利组织提供支持,社会公众也要关心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工作。非营利组织要加强宣传,吸引公众参与到活动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增进公众对组织的了解,接受组织的观念,而且增加了社会资本,获得了更多资源和信息。非营利组织还要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保障社会营销符合法律法规,提升发展的可持续力。

摘要:随着服务经济的到来,非营利组织已经进入社会营销时代。不同于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营销具有目标多样、服务对象多重、产品以服务为主,以及要接受公众监督等特点。文章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营销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增强社会营销能力的建议。

非营利组织筹资前景 篇3

1.技术领域,特别是计算机及网络媒体的利用障碍将会消除,会有更多小型慈善机构利用相关资源进行筹资。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低廉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有利于激励和推动新兴慈善组织,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慈善机构加入在线筹资领域。

2.对监测及透明度需求的增加,必然推动公益机构保护组织(umbrella organizations)的成立。

随着草根组织的不断增加,为保证慈善机构的可靠性、证明其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公益机构保护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3.为保证慈善机构透明度及监测的顺利进行,所采取的措施将更具严格性和普遍性。

基于监测目的,所有具有公信力的慈善组织都将成立公益机构保护组织。权威公益机构保护组织将采取更具严格性兼标准化的措施来评估和报告慈善机构的资金运用情况。

4.公益机构保护组织将以捐赠代理人的身份,帮助捐赠人集合资源,做慈善决定。

由于所有的专业性慈善机构都将登记入册,并得到相应的证明,捐赠者在捐赠方面便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鉴于慈善机构所从事的事业、建立的人际关系、历史及效率评分标准是其项目单制定的根本,捐赠人恰好可依据项目单进行选择。

5.利用普通市民所纳税金来代替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的直接支持。

政府在减少对社会福利事业的直接支持的同时,也将消除慈善捐赠障碍以帮助慈善机构募集资金。政府将雇用慈善顾问,来为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慈善机构引入捐赠资金。

6.慈善领域领导层面临重组,权力将整合到专业的慈善顾问手中。

随着基层筹款组织的增加,非营利组织的执行管理人员将减少,而雇员数量将会增多。慈善顾问将以捐赠人、捐献者顾问、基金和慈善机构中间人的身份领导慈善领域。

7.慈善顾问和捐赠顾问在推动捐赠进程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业筹资顾问可以代表捐赠人和捐赠基金作出捐赠决定。届时,顾问将兼具高知名度和高收入,而且会十分抢手。

8.筹款机构的高需求,使得慈善领域专业化得到加强。

随着对慈善领域可靠性、公认性及第三方专家需求的增加,专业筹资人不仅需获得学位、证书,在某些情况下还需执业资格。

9.学术机构将与非营利组织合作,设立与其相关并具价值意义的发展学位。

高校将制定竞争性学位和证书计划以培育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帮助参与人尽快进入领导职位。

10.社交网络和网际网路技术将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发生改变。

非营利组织 篇4

从文献来看,企业(营利组织)是管理理论的开发者与实践者(应用者),好似管 理理论与技巧全部来自通用汽车、通用电器(GE)、IBM、微软...等公司,事实上这 是很大的误解;管理在非企业(非营利组织)的应用一点都不逊於企业,若非管理应 用得当,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不会如此蓬勃发展。以美国为例,每两位美国成人至 少有一位是非营利组织的工作成员,非营利组织提供一千万份的全职工作,至少有八 千万美国成年人为非营利组织担任义工,他们平均每星期花将近五个小时,为一家或 数家非营利组织服务。

台湾的情况也非常类似,宗教性社团、民间慈善组织、基金、学校...,若加上未 向政府办理登记的社团,为非营利组织工作的人数绝对超过企业组织,其数量也相当 可观。

虽然台湾有不少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相互挂勾,成为政府组织的外围组织,而以 政府预算的挹注、补贴为生;也有不少非营利组织被少数人或财团操控,作为敛财或 逃税的工具,导致非营利组织似乎给人乌烟瘴气的形象,实际上,非营利组织的组织 与管理受到非常大的赞赏。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1992)就是非常称颂非营利组织的学者,他甚至认为企业 组织应该向非营利组织学习,他说:「非营利组织正跻身美国的管理领袖,在效能 上,非营利组织早已在推行大多数美国企业还只挂在囗头上的主张。在提振知识工作 者的生产力方面,非营利组织是真正的先驱,由其拟定的方针及实践行动,是明日企 业必须学习的。」

Bartlette & Ghoshal(1996)认为许多营利事业组织的管理长使得员工「把半数 的工作能力留在停车场」,他们把员工下班回家後,仍有很多精力去叁加公益慈善组 织、学校的家长委员会、私人投资、政党...等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而且活动量远比 公司的工作量多出数倍,视为「企业」的失败,员工如果「管理」能够使员工将投入 私事及公共事务的高效率、热诚,转为公司效力,公司的获利将一呜惊人。

一般人认为非营利组织致力於行善,并不善於组织与管理,事实正好相反,非营利 组织比营利组织更重视管理。许多非营利组织能将组织的使命定义得非常清楚,正是 成功之道,因而组织能界定达成重大目标的策略,并将焦点投注於行动,更有效地创 造一个有纪律、具生产力的组织。

台湾最熟悉的例子是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发宏愿在花莲盖慈济医院,目标非常清 楚,她不是善心意图的模糊声明,而是很具体且能力行的实践指标,给予信徒或义工 很明确意涵的目标,能激发成就热忱,让每一个人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并从工作中找 到激励与考核,这些都是组织设计的第一步:从有意义的工作内涵开始,正确的开始 就立下正确的组织原则--

● 因事设人,而非因人设事(从组织外部找工作,不是在组织内部创造工作)。● 工作目标结构就是组织结构。

● 组织为达成目标(理想)而存在(花莲慈济医院盖好後,义工全部解散)。● 人力的流动(加入或退出)不影响组织结构与工作目标。

非营利组织访谈提纲 篇5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我们是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为了了解非营利组织(医院、学校、红十字会等)的治理现状以及绩效评估等信息并进行相关研究,我们组织了对部分非营利组织的访谈,希望能通过与组织高层管理者的访谈获取相关资料。访谈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希望能够得到支持与帮助。我们保证:我们搜集的信息仅仅为研究提供素材,您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均是匿名性的,不会对组织有任何损害,您只需要根据组织实际情况回应即可。为了避免信息误解,也为方便信息记录和研究,我们将会有录音记录,除此之外,绝不用作他途。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同时期待您对我们的访谈提出改进建议

1.作为高层管理者,您的职责是什么?(工作、任务、目标)

2.您在组织治理(战略)和日常运作上花了多长时间?(比例)

3.您认为成功的(有效能的)非营利组织应当是怎样的组织?是否可以列举一些关键要素?(能否根据这些要素判断本组织的发展?)

4.您认为应如何评估组织的效能?您任职以来为您组织的发展作出了那些贡献?采取了那些举措?能否详细举出一些关键性事件?

5.您如何描述您与董事会(理事会)之间的关系?您的决策受董事会的影响如何?您认为董事会(理事会)应当发挥什么作用、并且实际上发挥了什么作用?

6.您是否能够列举影响组织最大的三大关系?贵组织与这三者关系如何?

7.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获得更好的声誉?您所在的组织又是如何做的?打算如何做?

8.作为高层管理者,您工作是否满意?哪部分是最具吸引力的?那部分是最不具吸引力的?您觉得比较难处理的事务有哪些?烦请举例

9.您认为促进中国非营利组织效能(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10您认为阻碍中国非营利组织效能(成功)和的因素是什么?

MPA学员调查:

1.您认为就非营利组织领域亟待研究的10大问题是什么?

2.您认为促进和阻碍中国非营利组织效能(成功)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3.请您列举您所知道的十个非营利组织。

4.您愿意在非营利部门任职吗?为什么?

5.请调查一个非营利组织,试分析其利害相关者,收入结构,运行机制(如筹资,服务提供,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支持,财务管理,利害相关者管理等),业务流程,支出结构,有无利益冲突管理的政策,如有请描述之;该组织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困境是什么?

6.NPO,NGO,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公民社会,你更喜欢哪个概念?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试题 篇6

一、名词解释:

国际非政府组织

在有关国际公益性事务中发挥作用的NGO可获得联合国体系的咨商地位(consultative status),获得这种地位的NGO即为国际非政府组织。志愿精神

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被作为国民精神大加倡扬,成为其公民社会的基础。

志愿服务

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组织的志愿服务,表现为志愿者通过参与特定组织或共同组成一定的志愿者组织,以组织的形式或组织中成员的身份,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另一种是非组织的志愿服务,表现为志愿者为实现其价值和理念,以自我认知的回馈社会需要的形式开展志愿服务。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

评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评估是指评估主体对评估客体的价值大小或高低进行评价、判断、预测的活动,是人们认识、把握某些事物或某些活动的价值的行为;狭义的评估是指在一定的时限内,尽可能系统地、有目的地对实施过程中或已完成的项目、计划或政策的设计、实施和结果的相关性、效果、效率、影响和持续性进行判定和评价。

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管理

是指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其宗旨,通过项目申请的形式获取资金、人力等资源,并优化配置所获得的资源,组织、计划、控制项目的动作过程,达到项目的既定目标。

二、填空题:

1、非营利组织的三个基本属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2、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是将其分为(会员制)组织和(非会员制)组织。

3、非营利组织有三种主要的决策类型:(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

4、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组织的稳定和长期的发展)。

5、非营利组织投资管理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安全低风险)(有一定的投资回报率)(保证基金的增值)。

6、财务预算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计划环节,通过预算给出的一个组织发展的蓝图。

7、引入(外部)审计对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十分重要。

8、非营利组织筹款的市场主要包括(个人)市场(企业)市场(基金会/国际资助)组织(政府)市场(联合劝募)组织。其中(个人)市场最大。

三、简答题:

1、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扶贫开发领域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第一,生存扶贫活动。第二,技术扶贫活动。第三,教育扶贫活动。第四,救助贫困母亲活动。第五,合作扶贫活动。第六,文化扶贫活动。第七,实物扶贫活动。

2、非营利组织项目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答:非营利组织项目评估是指对已经完成项目的目标达成情况、执行过程、成效、项目管理能力所做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

3、非营利组织需要营销吗?为什么?

答:营销不是企业所特有的,非营利组织同样也需要营销。为了其宗旨,非营利组织使用营销方法来唤醒人们的意识,增加政治与社会的支持。非营利组织需要通过营销手段,来实现其各种目标。毫无疑问,营销将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模式有哪些?

答:第一,自主管理模式。第二,定期报告模式。第三,监督工作模式。第四,指令工作模式。

5、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第一,社会资源不足,公益产权基础薄弱。第二,双重管理限制,法律政策环境不利。第三,专业能力缺乏,多元力量难以整合。第四,社会监督乏力,市场机制挤压公益。

四、论述题:非营利组织的组织能力评估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非营利组织的组织能力是达成组织使命的重要保证。通常非营利组织的组织能力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的价值观

共同的价值观是指所有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都了解本组织的宗旨与价值观。

2、管理技能

组织能力还与管理技能密切相关。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技能表现在:是否能够制定计划方案、预算方案和报告文本?是否能够制定出具有创新性、典型示范性的项目或活动计划?是否能够实施和督促所计划的战略和项目?是否具有自我评估的能力?

3、组织结构

组织能力的另一个体现是组织的结构。一个好的组织结构不仅有助于增强组织的管理能力,还有助于发挥组织的最佳效力,从而取得好的绩效。

4、工作人员与志愿者

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组织的能力。

5、信息管理系统

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是组织能力强的重要标志之一。

6、领导的艺术

非营利组织是否具备强有力的执行领导、项目经理等?秘书长和理事会的领导风格是否是参与式的?是否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创造凝聚力、加强交流?志愿者与工作人员的关系是否融洽?秘书长和会长是否协调一致?是否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中实行性别平等?目标群体是否参与组织决策与管理?

7、动员资源

组织拥有的资源关系到组织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包括:非营利组织是否有长期的、可靠的开发地方资源的政策、计划和有效的活动?是否有与其宗旨一致的创收系统?组织的人力资源、资金是否充足?等等。

8、公共关系

非营利组织营销 篇7

自20世纪70年代非营利营销思想诞生后,国外一些非营利组织不断地尝试采用营销的战略和战术开展组织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非营利营销思想对我国大多数非营利组织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本文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实施营销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 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现状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组织。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萨拉蒙教授认为,非营利组织有六个最关键的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奉献性。营销理论应用于非营利组织的思想诞生于1969年和1973年科特勒和利维等撰写的文章中,认为营销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活动,不仅仅只是销售牙膏、肥皂和钢铁;政治竞选提示我们,那些候选人就像肥皂一样需要营销;学生升入大学提示我们,高等教育需要营销;筹款提示我们,其“理由”需要营销等等。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有了较大发展,成为除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种社会力量,在弥补市场和政府失灵、提供公共服务和实现社会自治等很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世界各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都面临资源缺乏问题。随着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资源不再像过去一样全盘负责,单纯依靠政府已难维持生存发展,非营利组织只有学会走市场化道路,通过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市场仅仅是一种手段,企业可以用,非营利组织也可以应用,借鉴市场规则和市场手段,包括营销,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

将营销理念运用于我国非营利组织尚处在学习和试探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吴冠之教授认为,将市场营销观念及其相关理论引入非营利组织还未真正开始,无论是学术界还是非营利组织,对营销方面的研究还未予以重视。[1]一方面,他们习惯地将营销归入营利性组织,认为营销与非营利组织是志不同、道不合的两码事;由于对营销观念理解偏差,缺乏营销观念,导致许多非营利组织经营时不屑与商家为伍,形成非营利组织与营销之间的断裂,我国许多非营利组织无法取得良好的市场表现;另一方面,有些非营利组织即使认识到引入营销的必要性,但在操作过程中却难以摆脱对营销理论和营销策略生搬硬套,未能找到适合非营利组织营销的路径。

2 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面临的挑战

当人们憧憬非营利组织美好未来时,必须认识到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中依然面临着许多障碍。

2.1 自身局限

正如政府和市场都存在失灵的情况,我国非营利组织也有自身的局限。

首先,从人员构成来看,我国目前非营利组织大都从政府和事业单位脱离出来,成员大都来自各部委,管理层由各部委原有干部组成,缺乏专门营销人才和营销部门,缺乏管理其资源的能力和发展的潜能。

其次,从其内部机制来看,由于许多非营利组织是政府机关的衍生机构,从事的许多业务都是一种政府垄断性质的服务,往往体会不到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以及竞争意识,缺乏使命感。

再次,从其资金来源看,我国现有近半数非营利组织面临着资金缺乏问题,部分组织甚至难以维持。在国外,非营利组织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和民间捐款,而我国的企业捐助大都被政府摊派和指定性捐助占去,真正到达非营利组织少得可怜,而我国现在的经济政策还做不到像国外那样对公益捐款全额免税,只有几个基金会,像希望工程、宋庆龄基金会等组织接受的捐助免税,其他大部分组织都没有政策优惠,国家没有相关的文件法规。[2]这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企业捐助积极性,使非营利组织运营陷入困境。

2.2 营利趋向

“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才能为非营利组织赢得名誉,而拥有了这样的名誉和能力,才能赢得更多的支持,为自己着想为着营利目的行动会损坏这样的名誉和能力。”[3]。随着我国非营利组织数量激增,各组织之间竞争加大,有些非营利组织为了维持生存,走向市场化,从事营利项目,以获取利润为出发点,不仅违背了非营利性和提高公众利益的宗旨,造成营利性单位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2.3 缺乏合作

非营利组织虽独立于政府和营利组织之外,但要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必须与政府、营利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也包括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各种非营利组织的不同活动宗旨,使得组织之间“自然”分离;但许多非营利组织领导者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组织是属于一个部门的,他们的问题只有通过部门组织之间的合作才能解决。

3 提高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能力的对策

3.1 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

首先,加强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政府应制定非营利组织发展总体规划及发展战略。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基础上,因地、因时制宜地制定不同时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规模、发展重点及发展步骤,使非营利组织发展规范化和有序化。把好登记注册关,根据非营利组织基本情况,制定可行规则,并以此严格审批,对那些不具备成立条件的申请者,要坚决不予批准和登记。另外,做好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检查工作。政府可以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监管,使违规者进行惩罚。

其次,加强行业自律。各类非营利组织可以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自治的行业协会,负责全行业日常管理工作。行业协会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定行规来协调本行业事务,维护行业自身合法权益。行业协会的规则有利于弥补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不足,并利于非营利组织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完善的自律机制。

再次,加强社会监督。通过立法,将非营利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化,使非营利组织运行透明化。社会媒体和公众可以通过适当的信息公开渠道,消灭信息盲区,监督非营利组织运行。目前,随着民政部发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的开展,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一些非营利组织开始主动公开相关信息或邀请公民参与,但这些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都有限,重要的原因就是尚未制度化。

3.2 加强营销评估

非营利组织的一项营销活动成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等,这些都需要评估机制的介入。为了确保营销活动的效率性和行动的正确性,除了在开展营销之前进行管理控制外,营销活动完成之后,还必须进行评估。一方面加强政府评估,可在民政部门中另设一专门进行非营利组织评估的机构开展评估工作。同时促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建立类似美国“全国慈善信息局”之类的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二者的合力科学公正的评估营销活动,促进非营利组织营销的长期健康发展。

3.3 建立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的新型关系

通过改革目前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双重、非竞争的管理体制,在注册登记、优惠税制等政策上给予非营利组织平等的待遇,降低非营利组织成立和经营的门槛,防止在某些领域或行业内某些受政府“庇护”的非营利组织形成垄断,创造非营利领域内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非营利组织与企业、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良性竞争,扫除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体制障碍。

还应与商业企业进行互惠合作和竞争。非营利组织在从事营销活动过程中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使非营利组织获得更多的经费和捐赠,缓解资源紧张的现状,也能使企业从中赢得良好的声誉,形成一笔无形资产,形成真正的“双赢”,如青基会的“希望工程”与农夫山泉集团的合作。当然,非营利组织也面临着同越来越多的进人社会服务领域的企业的竞争,通过竞争能够促使非营利组织从商业企业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强危机意识,提高组织能力。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诸多的机遇与挑战。众多的非营利组织越来越迫切的感觉到实施营销的必要。在充分分析非营利组织营销现状和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实施营销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非营利性,非营利组织,营销,挑战和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冠之:《非营利组织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

[2]丁元竹:《非政府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4。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基础 篇8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文化内涵;中国文化

一、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

(一)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就在中国迅猛崛起,成为社会上一股异军突起的力量。非营利组织是指“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公共组织。”[1]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所产生的漏洞也日益造成社会矛盾的加剧,在此情况下,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营利组织,无可厚非的承担着特殊的责任与使命。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兴起与西方的非营利组织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制度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从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发展的背景来看,中国的制度转变特别是经济制度的转变给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所有的社会组织基本上都属于公有的,政府垄断着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由于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形成了多元化的选择,不再由公有制垄断,由此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独特的社会改革背景下逐渐兴起。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成就与问题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逐渐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融合的过程。在中国社会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中国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上,非营利组织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一方面,从社会领域来看,中国非营利组织在科教文卫体、社会服务、环境保护、扶贫救灾等众多领域都已做出无可替代的贡献;另一方面,从非营利组织对社会文化的建设来看,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吸收了大量的志愿人员,从精神层次上提高了公众的社会参与意识,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然而,虽然在一系列领域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的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可是毕竟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就其应有的能力与作用来说,是没有发挥完全的。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也曾与中国文化发生过激烈的碰撞,在牟取公众利益时,做事情事倍而功半。这说明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内涵建设特别是——组织的灵魂——文化的建设上还十分薄弱。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在组织建设上与国外相比稍显稚嫩,在理论建设上更是与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相差一段距离。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建设的支持。中国非营利组织在理论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过程中要抓住非营利组织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使文化成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有力支撑。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流传几千年的悠久文化所营造出的特有的背景环境,不应成为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发展的阻碍力量,而是应该成为推动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与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相融合,非营利组织才能更具内涵,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所拥有的能量。

二、中国文化对非营利组织文化的影响

(一)非营利组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通点

“文化并不简单的是意识观念和思想方式的问题,它像血脉一样熔铸在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存在的各个领域中,自发的左右着人们的行动。”[2]非营利组织的文化突出的是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志愿性以及服务性。非营利组织的文化旨在营造出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这个组织并不以自身的盈利为存在的目的。从非营利组织的文化与特点可以看出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异曲同工的契合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成果的总和。”[3]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处事的根本出发点,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历史浓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内涵与精髓上与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文化在本质上是共通的。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出的“大同”社会理想,是古代文化理论所追求的终极社会模式,是一种人人平等、互相友爱的、互助互利的社会,这与现代的非营利组织文化不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社会资源实现优化分配终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是殊途同归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国传统文化君子情怀的具体体现;推己及人,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操,更是与现今非营利组织所提出的志愿性、奉献性是不谋而合的。也可以說中国传统文化孕育深厚的互助互利、志愿精神的传统,是一种非营利精神的抽象化表达。

因此,非营利性,不仅仅是非营利组织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非营利组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融点也基于此。非营利组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上都体现出一种先进性,是一种精神上意识上的建设,都是“仁”的具体表达与承载。无论是传统文化的“大同”还是非营利文化“志愿性”都深刻的指引着社会与组织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因此,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相反,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健康发展需要汲取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理论建设。

(二)中国文化与非营利组织文化的再造与重塑

文化是一个组织立足社会的精神支撑,是组织的内在核心与灵魂,代表着一个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引领组织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因此,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建设,是非营利组织的外在形象体现,对树立非营利组织的品牌大有裨益,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无法脱离文化建设的内在激励。

中国华夏文明流传千载,浓烈而深厚的文化氛围必然会对一切外来和新兴事物产生巨大的同化作用。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中国的发展还是不充分的,精神对物质的指引作用必然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对非营利组织有不可避免的再造与重塑作用。而非营利组织必然要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锤炼与融合,逐渐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只有符合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才能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适应中国文化氛围的组织必然会被自然淘汰,因此中国文化对非营利组织的再造与重塑既是无法避免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非营利组织的核心特点是非营利性,然而,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建立长远的战略目标及非营利文化建设,使得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倾向日益明显。对于非营利文化建设,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显得薄弱。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还停留在管理学的理论层面上,并没有充分发挥文化的能动作用。因此,在中国文化对非营利组织的再造与重塑时,会将传统文化核心的“仁”等思想与非营利组织相融合。“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模式、“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外交观念、“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开放胸怀、“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环境意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本精神、“君子和而不同”的交往思想、“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负荆请罪”,“退避三舍”的君子风度等等,会使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精神从抽象转化为具体,从外来转化为本土,从而使人更加容易接受,而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非营利组织文化也将成为非营利组织立足于当今激烈竞争社会的根基。与企业文化一样,非营利组织吸收中国文化,不仅仅会提高精神层面的理论建设,它也会成为一种无形资产、精神财富、潜在影响力甚至是组织之间的核心竞争力。非营利组织吸收中国传统优良文化,树立其文化建设意识,在无形中不仅与中国社会融合的更加紧密,更是树立了良好的组织形象,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公信力将大大提升。

三、形成基于中国文化的非政府组织文化

(一)把“天下为公”、“国家至上”作为非政府组织活动理念的基石

非政府组织文化的特色不仅仅应该停留在非营利性上,更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一个组织的日常管理层面上,而是应该体现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理念上。在传统文化深厚的中国,能深刻体现人文精神、社会心理的非政府组织,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上应该将代表公益精神的非政府组织的抱负和胸襟提高的以国家利益为根本、以兼济天下的情怀作为组织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千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正是要建立一个扶危济困、以解救天下苍生苦难为目标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兼济天下”是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和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社会。从孔子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梦想,到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革命追求,可以看出,“天下为公”、“国家至上”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最高境界。因此,如果中国非政府组织将“天下为公”、“国家至上”作为组织的活动的基点和处世原则,那么无疑是对中国文化最深刻的理解和最完美的表达。唯有如此,非政府组织才能真正以非营利精神造福于天下,造福于民。

(二)把“民为邦本”、“社会和谐”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价值追求

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这句话,深刻表达了中国文化中的重民思想。传统的中国文化认为百姓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应该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国家的重心。在古代社会中,就已经有先贤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虽然在君主专制下这一理想并不能真正实现,但是历史上的明君却都明白同一个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说“爱人贵民”集中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鲜明的人文意识。

在非政府组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在以中国文化对非政府组织进行重塑与再造的前提下,“民為邦本”这一朴素的观念,表达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思想。非政府组织与企业及政府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公益性。而所谓的公益,就是为广大民众的利益所提供的公共服务。非政府组织将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融入于自身的文化建设,这使得其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历史使命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明与民主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现今社会的政治体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真正体现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然而,社会的进步并不意味着矛盾的根本消除,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前提下,非政府组织在固本安民上承担着特殊的责任。人民的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而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国社会达到更加平稳而健康的发展,因此,在特殊的历史使命面前,非政府组织应该勇于承担,担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把“民为邦本”、“社会和谐”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价值追求。

(三)把“济困扶危,雪中送炭”作为非政府组织的道德情怀

“济困扶危,雪中送炭”自古以来便是善良人文情怀,是最受人称赞的道德情操。古人曾经有“锦上添花众人有,雪中送炭无一人”感慨。在事态炎凉的社会背景下,有的人愿意趋炎附势,结交权贵,不愿意悲天悯人,济困扶危。如果一个人尽心尽力的帮助他人,就是高尚的行为,就是脱离了利己的低级趣味的行为。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使社会关系、人际交往、价值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不仅可以弥补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而且在道德领域展开了一幅新的互助互爱的全新图景,谱写了一曲曲扣人心弦、可歌可泣的慈善道德颂歌。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转变,使中国非政府组织勃然崛起。在与国际组织的交往与接轨过程中,逐渐吸纳了其高尚的精神文化和公益慈善的情怀,在社会主义事成经济大潮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然而,非政府组织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组织本身的存在、运营与发展根本就脱离不了物质、资金的支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非政府组织并不能置身事外,非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一样也要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倘若经一部好也要面临着被淘汰,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受组织运营的影响,有些非政府组织为了维持组织的存在与发展,逐渐背离了非营利组织的初衷,忘记了组织成立的宗旨,卷入利益的纷争之中,鲜有“济困扶危、雪中送炭”之举了,代之而起的是趋利避害。因此,现今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很大问题便是如何防止市场化的倾向,怎样高扬公益精神、志愿服务、非营利行动的旗帜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理念加强非政府组织的文化建设,吸取国外非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经验,投身和谐社会建设,使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和建设的当务之急。所以,把“济困扶危,雪中送炭”作为非政府组织的道德情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和谐治理的过程中保持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本色的必然要求。

(四)把“义利并举”、“义以生利”作为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目标

一提起非政府组织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将非政府组织与利润相隔离,认为非政府组织,不应该与金钱和利益相联系。其实,这是对非政府组织的一个误解。非政府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不能进行任何营利性的活动,但这只是非政府组织的初衷。在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的前提下,非政府组织可以从事一些与营利有关的活动。当然,这与营利组织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区别,非政府组织所从事的营利活动,都不会用来进行组织内部的利润再分配,而是用来维持和运营组织,组织中的个人也并不会因为非政府组织的营利性活动而取得任何利益。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虽然主流价值观是以义至上,将“义”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认为金钱利益是低俗的。为了保持自身的高洁,哪怕是箪食褛衣,也要“视金钱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等等。但是,“也有一批实用主义的思想家、哲学家提倡讲义与利并举,主张义利双兼,这种充满着浓重的讲利重义的管理思想,倡导‘见利思义’、‘义然后取’。”显然这是一种更加理性、更加实用的思想观点,“义利并举”、“义以生利”,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义”的实现不能脱离“利”的支持而凭空存在。当然,不能只追求利益而放弃大义。利益的存在会使道义可以更好地实现,毕竟精神无法脱离物质而存在,同时,“义”的实现也需要有“利”的支持。只有将二者相统筹,才能体现义利并举。从另一方面来说,“义”也可以生“利”。在非政府组织实行义举时,无疑会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品牌形象以及在社会的公信力,这势必使组织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义利并举”、“义以生利”是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目标。

(五)把“修己安人”、“克己奉公”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修养准则

中国古代推崇的处事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处事方式透漏出的是“仁”的情怀和修养。所以,这不仅仅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交往方式,也体现出传统文化熏陶中的个人修养的水平和程度。《论语•宪问》云:“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4]这是说要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从这里不难看出的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已经从管理者的角度思考管理他人和加强自身修养的关系了。

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不仅仅要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同时还要加强对组织成员的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从非政府组织成员的构成来看,由于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志愿者,因此,与企业管理不同的是,利益激励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非政府组织成员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回报。因而,非政府组织的“大学之道或管理之道,亦即管理的最高境界:修己安人。修己叫做自我管理,是德行;安人叫做管理他人,是德政,将二者发扬光大,便是‘明明德于天下’。”[5]这就是说,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因为自身的威严并不是由于组织中的地位决定的,而是来自个人的较高修养。非政府组织中的成员要注重克己奉公,严于律己,要具有鲜明的志愿精神,只有加强双方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把“修己安人,克己奉公”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修养准则,是提高组织知名度与公信力最有力的武器。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李希茜.NGO文化建构初探[J].甘肃理论学刊,2005,(2).

[2]王永华.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对接[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4).

[3]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4]武晓花.论语通译[M].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

[5]郑直.管理的最高境界:修己安人、内圣外王[EB/OL]. news/viewnews-21164.

上一篇:安排子女工作申请书下一篇:全国高血压日主题及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