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型城镇规划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东省新型城镇规划(共8篇)

广东省新型城镇规划 篇1

1.对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有()方面的作用。多选

A 增强城市的特色与活力 B 代表城市身份的象征 C 促进旅游和消费 D 高密度地区空间

调节的因素正确答案: A B C D

2.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把()确定为振

兴粤东西北的“三大抓手。多选

A 城镇化发展 B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C 产业园区建设 D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正确答案: B C D

3.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改革推动中国城市模式的变革。多选

A 经济体制改革 B 税制改革 C 土地制度改革 D 住房制度改革正确答案: B C D

4.城镇化过程中,()的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钱从哪儿来”、“人到

哪儿去”等现实问题。单选

A 产业园区 B 产城融合 C 出让土地 D 招商引资正确答案:B

5.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国向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单选

A 30%~35% B 35%~40% C 40%~45% D 45%~50%正确答案:C

6.()是导致农业根基不稳、城乡区域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的产生。单

A 工业化发展水平滞后 B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 C 农业化发

展水平滞后 D 信息化发展水平滞后正确答案:B

7.2011年8月住建部、财政部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

(试行)》并正式启动了7个绿色小城镇和绿色村庄试点项目。标志着低碳生态向小城镇和

乡村延伸。判断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乡村的的土地属于农民所有。判断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9.粤东西北各市城区的人均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均高于5平方米/人。判断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10.2010年1月住建部与珠海市共建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判断 正确 错误

广东省新型城镇规划 篇2

1 城镇化的主体

中国城镇化的主体是数量巨大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流动、定居。在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中, 提出“稳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分享城市文明成果”的重点任务。要稳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进程, 营造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均等化的基本服务和创造平等发展的环境等, 逐步消除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在身份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优先将在城市稳定就业、有较高收入并长期生活的“沉淀型”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

通过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在充分考虑城镇就业、政府财力等前提下, 按照“自主自愿、区别对待, 循序渐进、保障基本, 激励与基本保障并举”的原则采取分层次、分地区、分阶段、多模式的市民化路径, 积极稳妥地解决好本省农业转移人口和常住异地务工人员的市民化问题。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城镇化规划布局要求, 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适宜开发的城镇群、都市区 (圈) 、以及县城、重点小城镇等区域集聚, 优化人口城镇化布局, 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与效率。珠三角城市群仍然是广东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地区, 适当提高珠三角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外围拓展区市区在解决人口市民化的相对比重, 稳步推进粤东西北地级市和县城本地就近城镇化。

2 新型城镇化的条件

中国的城镇化是资源环境严约束下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突出长期性和前瞻性, 更应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重点解决现阶段市民化进程滞后、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突出问题,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发展, 加强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和记得住乡愁。

在广东省城镇化规划中, 将“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一大重点任务, 提出以提高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为重点, 通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智慧”手段, 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 培育发展城市群、都市区 (圈) , 提升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使相同资源能服务更多人口, 走符合广东实际的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理想城市道路。

规划提出构建绿色低碳与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包括构建集约高效的城市环境和城市群体系, 建设与自然共生、各具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维持国内领先的绿色建筑发展位序, 有效控制建筑领域碳排放增长。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 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构建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进步、生态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绿色广东。并提出绿色建筑发展分区指引, 还提出推行差异化的绿色建筑促进策略, 鼓励各市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建设, 探索生态保护、人居环境发展的可持续路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1) 绿色GDP核算。对现行GDP指标加以修正, 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等纳入统计指标;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价格生成体系;改进政绩评价和考核办法, 扭转各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建立企业绿色会计准则和规范, 推行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绿色会计和审计制度, 为全面实施绿色GDP核算奠定微观核算基础;加强绿色GDP核算的立法和执法。 (2) 资源环境保护损失补偿政策。建立合理的方法分析补偿的责任主体和补偿的受益主体, 建立资源与环境损耗补偿的合理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各城市建立环境保护基金, 允许部分城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探讨开征环境污染税的合适条件。 (3) 省域生态控制线划定。制定生态控制线地图, 将重要生态区域落实到地图上, 细化生态控制线范围及管理措施。 (4) 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政策。安排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资金, 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 (市) 给予补偿和激励, 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障改善民生、维持基层政权运转和社会稳定。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资金分为基础性补偿和激励性补偿两部分, 激励机制转移支付部分与生态发展考核挂钩。建立生态补偿平台, 推行各类公共性政策和市场手段。对于由于历史原因而造成的生态破坏, 需要广东省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 通过政府公共支付手段解决。 (5) 低碳生态城市示范政策。研究制定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奖励政策, 开展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省级试点工作, 对符合条件的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给予奖励, 具体奖励金额根据规划建设水平、绿色建筑规模、能力建设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和分配。 (6) 绿色建筑激励政策。采用公共政策的手段进行宏观上的调控, 包括强制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 对取得运营标识的绿色建筑项目进行补贴及税收优惠;开展绿色建筑宣传工作,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研究和绿色建材的研发工作, 组织相关的绿色建筑培训。

3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中国的城镇化是对外开放和内生增长双重动力推动下的城镇化。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着力于对外开放, 针对“泛珠三角”地区的交流合作, 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 深化对“泛珠三角”地区的辐射与扩散。强化门户枢纽和服务职能, 构筑面向内陆的低成本运输通道, 扩大与“泛珠三角”地区在资源开发、产业布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协作, 拓展区域腹地和内需市场。 (2) 加强城际共建合作与协调发展。开展跨市结对合作与园区共建, 完善区域间行政协调、财税共享与环境共治机制, 推动由按行政区域配置资源向按经济区域配置资源转变, 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3) 拓展粤港澳合作空间与范围。进一步推进南沙、前海、横琴新区合作开发, 建设一批粤港澳深化合作区;深化金融服务合作, 拓展在教育、医疗、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社会民生合作领域, 推动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在内生增长的动力方面, 提出省内各市之间的协调合作, 共同发展的策略, 推进省内跨市合作共建的相关策略: (1) 探索建立跨市飞地园区财税共享机制, 包括财政分成比例和产值统计方式, 形成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2) 强化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 对省级战略功能区、城镇群潜力地区和中小城市、小城镇的投资税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给予更大优惠, 以吸引城镇群核心区和大城市产业转移; (3) 设立区域产业调整基金, 对纳入珠三角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和广东省转移产业目录的相关区域合作予以重点扶持, 全面推进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转移; (4) 强化深圳、广州等地创新要素与粤东等地的区域共享和产业联动机制, 探索珠三角及粤东地区联合组建工业行业研究院, 推进粤东地区传统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 (5) 鼓励珠三角城市与粤东西北县城结对合作, 推动珠三角中心城市三甲医院和重点学校在县城建立分院或分校, 加强人才、技术和管理的培训交流, 提升粤东西北县级单元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4 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选择

中国的城镇化需要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 创新驱动的工业体系和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做支撑。

在广东省层面, 规划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 保持地区发展积极性和发展活力, 根据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升级要求, 大力引导不同地区各类产业的空间聚集和整合。

(1) 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结合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发展, 大力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城郊型农业生产基地、现代林业生产基地、观光农业基地以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 构筑布局合理的农业产业区, 推进与台湾、东盟地区的农业合作开发, 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水平。 (2) 实施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提升计划, 推进产城融合, 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集聚,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制造业提升、服务业扩展、功能完善的步伐, 不断补充和扩大集聚的规模。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园区要进一步提升发展档次, 形成融高新技术开发和相关服务、配套产业为一体的新经济集聚区。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产业园区发展。 (3) 培育与城市发展轴高度关联的产业发展带。与城镇集聚带相结合,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自然和交通条件, 引导相关产业向南部沿海和西江主航道, 及广深、广珠、广韶、广梅、汕梅等交通主干线集聚, 促进产业发展由行政“块块”布局模式向综合协调的流域开发模式和点轴开发模式转变, 形成“条块”结合的产业布局。 (4) 以服务业发展和政策创新为重点, 在珠三角地区推进服务业政策改革试验, 设立多种类型的新型服务业政策区, 在政策区范围内, 积极探索投融资制度、产权保护制度、财税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创新, 探索建立对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富有吸引力的体制机制, 带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5 公平正义应作为中国城镇化的前提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以社会公平正义目标为前提。社会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且平等的分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 始终贯穿着人们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向往。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届三中会会要求: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以公平享有发展机会和权益为原则, 创造条件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灵活多样的城镇化路径与安家落户选择。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就业、居住、公共服务等方面不同优势的梯度供给结构, 多种方式解决农村转移人口身份待遇统一和安家诉求, 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5-2030) .

[2]舒小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N].绵阳日报, 2010-01-09.

[3]冯奎.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角色[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 (8) .

关于新型城镇化规划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城镇规划;统筹兼顾;基本原则;生态旅游

0.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政府提出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发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国产业的发展要紧紧的围绕着小城镇展开,还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要进行科学性合理性的规划,建设时要严格要求,要坚持特色的城镇化建设,不要随波逐流,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使小城镇建设的高级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其实指的就是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新型的工业化作为动力,本着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以此把城市推向集群化、现代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并且使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并且要做到拥有完善的功能、友好的环境、高效的集约以及和谐的社会,在拥有鲜明的个体的同时,还要做到城镇一体化,无论是大中小城市还是小城镇都要走协调发展的路子。

2.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要做到几点。

(1)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城镇化建设一定要进行明确的就是农民,农民获得市民的待遇,成为城镇的居民。农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把农民的权益维护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才能顺利进展。在这一过程中,要让人全面性的发展,对人的能力以及整体素质都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无论对城市和乡镇的管理与规划问题,还是加上你和与发展问题,在各个方面上都要时刻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如今城市的经济发挥展迅速,高科技产业日益增多,农民要想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就要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加强基础知识的普及,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培养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还要培养精神文明素质,对文明程度进行高度普及,使得每一个农民都能够轻松愉快的融入到城市这一大家庭中。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要想真正使农民融入到城市中,一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于居住等生活方面的安顿是一重大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仅要改善他们的居住与就业问题,他们的医疗保障,以及子女的就学问题都应该得到改善。

(2)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要落实,实现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的相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到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以及工业化全面协调的发展,建立各个方面的支撑体系,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平衡城镇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使人口,环境,与资源等等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3)坚持集约化发展的原则,资源的配置要不断的更新升级,不断的进行优化,并且要做到合理的利用,不断的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要坚持集约化的发展原则。以上的三种原则,在新型城镇建设中要务必体现。

其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就是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式代替城市发展。这种转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从改革角度来分析,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第二,城镇规模和布局协调发展,城镇规模主要包括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概念。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可持续发展原则,新型城镇化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土地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1)小城镇规划是国家和乡镇政府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具体落实,是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利用和具体安排,同时也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较大的作用。一部分的农民进入小城镇,坚强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大中城市的社会成本。这样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就要使农民本身有所作为。小城镇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它具有城市和农村的上冲结合点,这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其次,重大战略意义还体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开拓了空间,可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使民营经济快速的增长,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特色的小城镇规划模式,具体内容有一,镇域总体规划。二,镇区建设规划。三,重要的地段的详细规划和意义。坚持市场运作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完善政府服务职能。结合实际,循序渐进,走精明增长、智慧发展的新型城镇道路。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有关工作问题的思考

第一,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小城镇的建设要有一个相当准确的定位,根据定位来制定规划。要想使小城镇经济增涨的基本就是大力推动与发展产业。要对小城镇的整体进行全面性的研究,掌握小城镇发展的特色,清楚的知道小城镇经济的支撑靠的是什么。因此一定要充分的突出特色,通过小城镇的特色发展经济,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

第二,多元化投资经营小城镇。在市场经济化的社会下,小城镇建设也应该采取市场化的运作,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来经营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建设应该加强市场今年估计理念,逐步的提高竞争的意识,不断的对投资体制进行革新,并且建立完善的投资体制。要加大力度吸取社会的投资,用来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资金,这样才能解决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紧缺问题。

第三,坚持结合实际。要以实际出发,与实际相结合,紧密相联,这样才能制定出可行性的小城镇发展规划。规划一定要站在高点,要以不同的视角进行规划。它应该具有超前意识,具有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要进行科学性的规划,科学含金量比较多高。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下去,在建设中,可以采用分期进行,把任务分散式,不仅减轻了工作压力,也会有效的避免重复性的建设,这样对工程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旦对规划进行了确立,就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随意的对规划进行修改,并按照规划严格的执行。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注重现代气息与特色风格联系起来,要着重突出地方特色,把风格充分的体现出来,把小城镇建设母豹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紧密的联系起来。

5.结束语

通过全文所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规划发展的同时需要把握好几项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人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集约化发展原则。这几项原则环环相扣,紧密围绕小城镇展开,要进行科学性的合理性的以及高水平性的建设,使这一规划建设真正走上发展的道路。 [科]

【参考文献】

[1]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田光进.中国城镇化过程时空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杨焕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9.

[5]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2010(4):75-78.

[6]戴均,良燕.中国城镇化必须走集约型发展之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7.

[7]刘永生.浅谈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商业,2010,07.

广东省新型城镇规划 篇4

第二条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实施、监督、管理、修编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是综合性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是统筹区域内各项建设,指导制定区域内相关专项规划和市域规划的基本依据。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实施。其主要任务是:

(一)指导、协调、监督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实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二)建立和健全《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的激励、约束和监测机制,推行城镇群协调发展的共同制度;

(三)对一级空间管治区实施强制性监督控制,对其他各级、各类空间管治区的管理进行指导;

(四)组织《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修编。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

第五条 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在本辖区内的实施。其主要任务是:

(一)指导、协调、监督下级人民政府实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二)对辖区内各级、各类空间管治区实行管理;

(三)组织市域规划的修编。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省人民政府报送实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计划及建议,并每年报告实施情况。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实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协调会议制度。协调会议包括联席会议和专题会议。

联席会议由省人民政府组织召开,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参加,对确定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建设项目、提请修编《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进行协商并作出决定。

专题会议由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召开,对涉及珠江三角洲的省域规划和市域规划的编制、一级空间管治区范围的划定、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等事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报请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

第八条 涉及珠江三角洲的省域规划和市域规划应当与《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相协调,按照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

第九条 各级、各类空间管治区应当依据《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划定,并按照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原则实施管理。

第十条 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及其所辖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确定的空间发展战略和总体空间布局原则,合理调整和优化市域产业和空间结构,落实各级、各类空间管治区的发展指引与管治要求,促进珠江三角洲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一级空间管治区范围由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提出具体的划定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布。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一级空间管治区管理规定,明确管理主体的责任、保护范围和控制要求,并予以公布。

二、三、四级空间管治区范围由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依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在市域规划中划定,并明确相应的管理要求。

第十一条 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建设项目经省人民政府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后,应当予以公布。

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建设项目包括:

(一)《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划定的城际规划建设协调地区内或者跨地级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二)区域性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三)对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域资源、大气环境、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

(四)对区域人文环境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存、遗迹等)的保护和利用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

第十二条 确定为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应当按照本条例第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协调后,依法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级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第十三条 珠江三角洲行政区划发生重大调整,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重大建设项目,导致城镇群总体空间结构和重大设施布局发生重大变更的,省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对《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进行修编。

修编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城镇群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二)城镇群环境容量和资源使用的状况;

(三)城镇群发展的目标与总体空间结构;

(四)主要城镇、产业聚集区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

(五)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六)各级、各类空间管治区的划定原则与管理要求;

(七)区域性交通设施、环境保护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其他重大设施的发展规划;

(八)规划实施的时序与保障措施。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修编草案应当由省人民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和专家评审会议进行审核,并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十四条 珠江三角洲一级空间管治区范围的划定、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修编应当征询公众和专家意见。征询意见可以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者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方式。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镇群发展的动态监控信息系统,对各级、各类空间管治区进行监测。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省监控信息系统提供空间信息数据。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实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或者本条例的行为应当及时查处。

第十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违反《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或者本条例的行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反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协调程序编制省域规划、市域规划或者划定一级空间管治区范围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擅自更改一级空间管治区范围或者不按要求进行保护和控制的。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核发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书的,由其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本条例所称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东莞市、中山市,以及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和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

省域规划是指省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或者直属机构组织编制的城乡建设、国土、农业、林业、交通、能源、环保、水利等规划。

市域规划是指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各级、各类空间管治区是指《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确定的九类政策地区和四级空间管治区。

广东省新型城镇规划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以下关于中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 B:商品短缺时期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导 C: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

D: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 E:综合治理

2、城市燃气管网的压力高低影响到管网的,尤其是庭院管网的压力不宜过高。A:安全性 B:适用性 C:可靠性 D:经济性 E:经济政策

3、城市噪声中的具有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等特点,也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烦恼。A:交通噪声 B:建筑施工噪声 C:工业噪声

D:社会生活噪声 E:经济政策

4、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时段主要包括建设期和。A:技术方案撰写期 B:可行性研究期 C:生产运营期

D:资料收集与分析期 E:经济政策

5、对于坡地住宅而言,建筑与等高线存在一定的关系。一栋住宅建筑与地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不同方式,下列不属于坡地住宅建筑与等高线关系的是。A:建筑与等高线平行 B:建筑与等高线重合 C:建筑与等高线垂直 D:建筑与等高线斜交 E:经济政策

6、一般来讲,镇总体规划期限为年。A:5 B:10 C:5~10 D:20 E:综合治理

7、要利用互联网实现CAD、GIS和遥感的复杂处理,尚有一定难度,主要原因不包括。

A: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 B:有关的软件技术还不成熟 C:远程网络的传输速度还不够快 D:传输成本比较高 E:经济政策

8、主要承担描绘城市局部地区具体开发建设蓝图的职责,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对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是。A:总体规划

B: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E:综合治理

9、属于城市供水工程总体规划阶段主要内容的是。A:确定城市自来水厂布局和供水能力 B:计算规划区用水量

C:布置配水管网,确定管径以及管道的平面和竖向位置 D:确定规划区其他配水设施位置 E:经济政策

10、城市绿地是指。A: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B: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

C:以自然和人工植被为地表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特定区域

D: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城市居民的户外游憩需求,满足卫生和安全防护、防灾、城市景观的要求 E:综合治理

11、一般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年限,而以该地区最终建设完成为目标的是。A:总体规划 B:修建规划 C:设计规划 D:详细规划

E:可行性研究阶段

12、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中,对车站间距应根据线路功能、沿线用地规划确定,在全封闭线路上,市中心区的车站间距不宜小于km。A:0.5 B:1 C:1.5 D:2 E:经济政策

13、在新的城镇化机制的作用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 B:都市带、城市群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C: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集聚城镇化”趋势

D: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E:综合治理

14、下列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的是。

A: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B: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C:规划方案与用地划分

D: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E:综合治理

15、防洪排涝工程措施中,功能是将洪水挡在防洪保护区外。A:挡洪 B:泄洪 C:蓄滞洪 D:排涝 E:经济政策

16、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指。

A:城市在一定年限内各个组成部分和各项建设的全面安排

B:提出城镇近期内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时序和选址,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布局和用地,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安排

C: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是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

D:通过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可以使得城市的开发建设更加科学一些、更加合理一些,在法定规划的指导下来依法开发建设,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 E:综合治理

17、要使近期建设规划真正能够发挥对城市建设活动的综合协调功能,下列选项中起不到作用的是。

A:将规划成果转化为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政府文件 B:研究规划实施的条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C:建立建设项目审批的协调机制

D:组织编制城市建设的年度计划或规划年度报告 E:综合治理

18、下列选项中,把镇规划与乡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含在同一规划体系内,纳入同一法律管辖范畴,明确了镇政府和乡政府规划责任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B:《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C:《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D:《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E:综合治理

19、常用于区域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比较分析的方法是。A:比较法 B:等值线法 C:方格网法 D:图表法 E:综合治理

20、城镇体系的核心是。A:沿海城市 B:中心城市 C:人口数量 D:广场 E:综合治理

21、下列有关城市燃气管网布置原则的表述有误的是。A: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进行

B:应减少穿、跨越河流、水域、铁路等工程,以减少投资 C:管网规划布线应贯彻远近结合,以远期为主的方针 D:为确保供气可靠,一般各级管网应沿路布置 E:经济政策

22、下列不属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核心内容的是。A: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B: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 C: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D: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E:综合治理

23、移动电话网络的结构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大区、中区、小区制式,小区制式的最大容量为。A:45万户 B:60万户 C:100万户 D:120万户 E:经济政策

24、电信系统按混接式线图将电信号分为4个等级,一级为。A:县内电信网 B:县际电信网 C:省內电信网 D:省际电信网 E:经济政策

25、下列选项中,是以对外交通的货运枢纽为中心。A:商业中心 B:服务中心 C:文化中心 D:物流中心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乡详细规划主要内容的是。A:确定规划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B: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以及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C:对重点建设地块进行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并进行必要的竖向规划设计 D: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E:确定规划区内各类用地布局,提出道路网络建设与控制要求,对规划区内的工程建设进行规划安排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深度要求包括。

A:深化和细化城市总体规划,将规划意图与规划指标分解落实到街坊地块的控制引导之中,保证城市规划系统控制的要求

B: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进行项目开发建设行为的控制引导时,将控制条件、控制指标以及具体的控制引导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开发地块上,作为土地租让、招议标底条件

C:所规定的控制指标和各项控制要求可以为具体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的建筑设计或景观设计等个案建设提供规划设计条件

D:根据相关规划(历史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落实相关规划控制要求 E:根据城市安全、综合防灾、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建议和开发控制要求

3、在公共行政的基本管理活动中,决策活动主要包括。A:制定公共政策 B:确定行政目标 C:作出行政规划 D:目标体系的建立 E:规章制度的制定

4、按环境要素划分,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可分为。A: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B:水环境保护规划 C: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D: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 E:工业污染控制规划

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中常见的工程管线主要有。A:给水管道 B:电信线路 C:热力管道 D:灰渣管道 E:燃气管道

6、下列选项中,可能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人工环境的有。A:高速公路 B:铁路

C:高压输电线 D:河流水系

E:农民土地征用补偿问题

7、道路绿化应根据等,因地制宜地进行布置,不应片面地追求形式。A:道路功能 B:环境条件 C:城市性质 D:人口数量 E:自然条件

8、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包括。A:农业区位理论 B:工业区位理论 C:同心圆理论 D:扇形理论 E:多核心理论

9、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A:区位及规划要求 B:场地及环境条件 C:人的生活需求 D:生活方式 E:住宅类型

10、防洪堤走向根据确定,应与洪水主流线大致平行,尽可能避开软弱地基和强透水地基。A:河流走向 B:水流流速

C:工程地质条件 D:保护区范围 E:建设技术条件

11、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无形的城镇化”是指。A:意识上的城镇化 B:精神上的城镇化 C:形态上的城镇化 D: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E:物质上的城镇化

12、城市水源保护区通常分为。A:核心保护区 B:特殊保护区 C:一级保护区 D:二级保护区 E:三级保护区

13、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消防规划内容包括:__ A.消防机构

B.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 C.消防供水、消防通信 D.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 E.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标准

14、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A:人和动物的呼吸

B:生活和生产中燃料(煤、石油等)的燃烧 C:土壤、矿井和活火山的逸出

D:有机物的发酵、分解和腐败过程 E: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15、城市消防工程设施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根据城市性质和发展规划,合理安排消防分区,全面考虑易燃易爆工厂、仓库和火灾危险较大的建筑、仓库布局及安全要求 B:制定城市旧区改造消防工程设施规划 C:确定消防训练、消防车通路的规划

D:提出燃气管道、液化气站安全保护措施

E: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

16、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可以划分为。A:城镇化的停滞阶段 B: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 C:城镇化启动阶段 D:城镇化的缓慢阶段 E: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17、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应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进行的活动是。A:设置、张贴商业广告

B:开山、采石、开矿、修坟立碑 C:举办大型游乐等活动 D: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画

E: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物品的设施

18、在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中,主要包括。A:行政监督检查 B:舆论监督检查

C:立法机构的监督检查 D:执法机构的监督检查 E:社会监督

19、数据的质量问题或数据的误差主要有。A:逻辑上的一致性 B:自然因素 C:位置精度 D:普遍性 E:属性精度

20、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包括。A:科学性 B:地域性 C:权威性 D:易查性 E:法制化管理

21、图像校正与信息提取的常用方法中,统计分析是对图像单元的进行统计分析。A:面积 B:亮度 C:高度 D:色彩 E:分布

22、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按照其对象和工作性质可分为。A:对物质空间现状的掌握

B:对各种文字、数据的收集整理 C:对市民意愿的了解和掌握 D:对自然环境的调查 E:对城市环境状况的调查

23、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达,主要用于分析和比较,常用的方法有。A:等值线法 B:方格网法 C:图表法 D:分析图法 E:几何图形法

24、我国城市消防站设置要求为__。

A.在接到警报5分钟后,消防队可达到责任区的边缘,消防站责任区的面积宜为4~7km2 B.2~5万人的小城镇设1处消防站,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可设2~3处消防站 C.沿海、内河港城市不必设置水上消防站,因为水上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D.一些地处城市边缘的大中型企业,消防队接警后难以在5分钟内赶到,应设专用消防站

E.1.5~5万人的小城镇可设1处消防站,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可设1~2处

25、下列属于城市规划实施的作用的是。

A:使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得到全面的实施,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B:使经过多方协调并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C:保证城市中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活动之间协同行动

D: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决策质量,推进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广东省新型城镇规划 篇6

1、城镇化的重大意义: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2、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3、我国城镇化发展态势: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但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影响现代化进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日益严峻。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紧迫。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基础条件日趋成熟。

4、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及发展目标: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四化同步,统筹城乡。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城镇化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5、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6、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合理分担公共成本,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职责、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

7、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要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

8、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9、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尊重市场规律,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耕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城镇化资金保

障机制,健全城镇住房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10、该规划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求真务

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加强组织协调 强化政策统筹 开展试点示范 健全监测评估

2011级 土地资源管理

新型城镇化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篇7

1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要求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明确指出了三个需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 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 并强调各地要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规划还提出进一步推动城乡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一体化, 即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 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以及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切实搞好新型小城镇的建设工作。

目前来说, 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然超过50%, 按照每年1.0%—2.0%的增长速度, 有关人士预测, 在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62%。由于农业的增长收益有限,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会逐渐减少, 但是农务人员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农业经营也会降低。在城镇化进程中, 不仅要结合现代中国的国情, 还要借用国外发展的经验完善自身改革。

“美丽乡村”的建设理念———“看的见山, 望的见水, 忆得起乡愁”赋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的诠释, 这意味着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应同时推进, 在快速城镇化浪潮中的农村建设, 不应失去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质朴的农耕文明。应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 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2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困惑

2.1 规划控制缺失的“国家标准”———人均标准易导致规模失控

农村城市化发展迅速, 部分农村地区已逐渐向城市的生活方式转变.但仍有大量村庄仍保留着原有的生产、生活模式, 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而依据城市与镇用地分类标准, 城镇人均建设用地不应大于150平米/人, 这一标准不利于对村庄规划的控制与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明确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为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相应的宅基地的面积标准, 因此, 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农村土地, 并不能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农村住宅用地的供给途径是以户为标准的。

2.2 农村建设风貌问题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应保留本村独特的风土与传统。在过去, 多数农村向城镇的发展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 追求以快速达到城镇化要求而发展自身, 却在这发展的路途当中, 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状况。针对过去的这一种现象, 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工作中, 要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 相互促进, 使得农村在向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继承并发扬本土文化, 形成城镇特色, 共同建设与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2.3 农村建设公共配套设施不足

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少, 其本身的公共配套设施也就缺乏。在进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 除了吸引外资, 吸引外来务工建设人员外, 相应人员的配套设施应是首要进行的工作。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新型农村的建设势必引来众多的务工人员, 而为了满足这些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又需要相应的公共配套设施。因此, 在农村建设规模扩大过程中应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且形成城镇公共设施共建共享, 提升农村公共配套的服务说平, 且避免重复建设。

2.4 绿化建设问题

广袤的田野是农村生态建设的基质, 然而农村建设往往忽略了生态绿化的建设, 一味的拆迁建设,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使农村环境日趋恶化, 因此, 村容村貌建设应是促进生态文明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3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应体现农耕文化

3.1 生活和生产相结合

保留传统农村劳作的生活方式, 包括院落、院宅建设, 同时加入现代城镇化元素, 两者如何在一个地区和谐共生是新型农村社区的新要求与新任务。例如, 在农村居民点改造中, 不应只是“集中上楼”, 应保留一定的宅院空间, 延续宅院农耕劳作的传统生活方式, 在鼓励农民转变就业模式的同时, 应考虑保留传统的生活习俗。

3.2 合理制定一个农村居民社区的规模

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初期, 要形成区域化的发展模式, 形成大约3000~5000人一个社区, 要满足相应的配套和到生产劳作场地的服务半径要求, 且服务半径不宜过大。过大的服务半径不仅不能及时满足人员需求, 还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交通运输时间长等弊端。

3.3 新型农村社区的景观风貌建设应保留农村地域风貌特色

在建设过程中景观要保留与田园自然镶嵌的肌理、保留古树名木、宅前屋后河溪景观, 建筑材质采用原生态本土材质, 建筑风格保留传统地域风格。保留本土特色, 不仅不会较大程度地改变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而且还有效地保留了农村本有的乡土风情与风俗文化。结合各村实际, 突出重点, 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 在开发中保护, 保护中建设,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 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 一村一特色, 彰显美丽乡村, 农村建设可与休闲乡村旅游相结合, 让更多的人能体验农村质朴的文明特色。

3.4 节约土地, 旧村新城共同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的住宅开发应节约利用土地, 建议采用多层公寓与联排院落相结合, 不宜全部采用多层公寓, 这样会失去农村风貌特色:也不适宜都采用独栋院落, 这样对土地利用率不高。如此设计的优势是让乡情与现代进行适宜的结合, 使得农村社区建设更具有自身特色。

4 总结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城镇化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这历史大潮中, 我们要迎难而上, 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为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提供保障与前提, 保护好每一位原著居民的根本利益并发展自身经济, 传播自身特色文化。

摘要: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 农村建设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 近几十年的农村建设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也给新农村建设遗留了很多问题。本文就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陈述与研究, 并为此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农耕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 (05) .

[2]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 (11) .

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评价体系※ 篇8

2015年初,《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正式启动[1],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地的62个市(镇)被列为综合试点地区,国家发改委将对综合试点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和年度评估考核,并在评估考核的基础上,建立试点动态淘汰机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进行科学评价是引导、调控、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试点地区(包括自主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如此就更谈不上对建设规划的科学评价,从而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处于盲目大上和失控状态。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各地新型城镇化自身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需要对规划进行更加全面和更加系统地评价。那么,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对建设规划进行科学评价?本文从概念、内容、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地探讨。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概念和内容

规划不是编制好了就算完事了,重要的是在于实施[2]。新型城镇化建设先有规划编制,然后根据编制成果进行实施,从而产生实施结果。本文认为,基于系统观和过程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不仅应该包括对规划编制阶段规划文本、规划方案的评价,而且还应包括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评价,以及对规划实施后效果的评价。如果单从实施的角度讲,前者是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可以称为规划实施的“预”评价;后两者则分别是针对实施中和实施后的评价。评价不仅与规划体系相关,而且还要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和系统评价,从而科学有效地指引规划工作。

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按照规划时序),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评价。规划编制成果是对新型城镇化未来状态的描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引。规划成果内不仅应包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而且还应包括达到目标的方法。第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过程评价。以往的规划评价大多侧重于对规划编制成果和实施效果的研究,忽略了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评价,所以应综合考量规划实施的执行性和规划实施的进程。第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集中于规划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对比分析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最终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所以还需要与发展效果相结合,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概念和内容进行解读,可以提升对这一重要管理机制的认知。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的评价体系

(一)针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体系

一般来讲,规划编制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方案等。这里,对规划方案的评价不是本文的关注点,本文强调的是对规划文本即规划本身的评价。目前,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评价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并且将其运用到了各种规划文本的评价中。表面上看,这是对规划文本质量的评价,实质上则是在回答“什么才是一个好的规划”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内在有效性评价和外在有效性评价两个方面[3]。

内在有效性指规划文本自身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一般来讲是由基础事实、远景描述、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四项要素组成;外在有效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垂直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接应程度的评价,二是“平行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配合程度的评价。内在有效性包括规划的核心要素,如规划目标、远景描述、基础事实、内容和格式、政策(为实现规划中的各个目标制定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性;外在有效性涉及范围和覆盖面问题,反映的是上下层规划之间的承接关系,以及左右规划之间的一致性。鉴于目前我国规划评价的基础和水平,基于简明和可操作的原则,本文尝试给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体系(表1)。

规划文本评审条目评价体系的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四点考虑:规划目标的合理性评价;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规划成果的表达和内在逻辑性评价;规划外在有效性评价。前三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内在有效性,最后一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规划文本的内在要素包括规划目标、规划依据、规划策略和规划行动,以及规划成果的表达和结构逻辑。值得一提的是,现今的规划编制大多注重目标,忽略了策略和行动。策略是为实现规划中各个目标制定的具体措施;行动常常以计划形式出现,又被称为行动计划或实施计划。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策略和行动,新型城镇化最终走向何方可想而知。

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是不可忽视的。以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为例来说明,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与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相衔接;另一方面要考虑市县、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承接性,尤其是同一层次的“多规协调”问题,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际上涉及多个规划部门,而这些部门各自又有相关的规划,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交通规划、环保规划等,所以要进行协调统一。

(表1)是针对规划评价邀请的专家而言。即: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是依据这个明细单,确定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遗漏了一些规划要素,从而判断规划质量的高低。(表1)采取计分方法,作为初期处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素赋值的技术指引,直观呈现评估的定量结果,就是由熟悉、掌握评分原则的专家,对文本条目逐条进行评判赋分,根据评价后的总得分结果,可以评判规划文本的质量即规划的优劣水平。这种由专家打分的方法简便易行。由于新型城镇化规划是一项实践性要求很强的学科,所以要求专家要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相当的判断能力,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较深入的研究。这种评价方法可以促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中深入考虑规划中各要素的完整性及逻辑性,加强规划间的协调。

(二)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价体系

以上简要介绍了规划实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两部分内容。这里不准备详细划分实施过程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其原因主要是考虑到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过程,加之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复杂性所导致的规划实施的不确定性,所以把规划的实施和规划的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即把对规划进度的评价和对规划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跟踪和定期反馈,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体系(表2)。

几点说明:

第一,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重点内容分为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和对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两大部分。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主要是针对规划执行情况进度进行跟踪、对规划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评价。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评价。

第二,关于规划实施程度的评价。一般来讲,应该包括规划实施的执行性和实施的进度两方面。国内往往只关注后者,以年度报告的形式提交。而实际上,规划实施的执行性评价更为重要。因为如果规划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那么规划也就失去了意义,规划编制成果中的策略和行动也就没有了价值。而规划实施的进度只是规划执行情况的表现结果。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指标,而且要把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上升为约束性指标,并从战略高度确定社会人文指标,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考虑到与规划实施效果的指标相对应和弹性与刚性控制的结合问题,规划实施的执行情况设立了“引导性”和“控制性”两类衡量指标。引导性内容用于对中长期发展方向的引导,控制性内容用于对近期建设项目的监督和制约。

第三,关于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付诸实施后,新型城镇化进展如何?会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规划目标推进?这些都需要对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和系统地评价。由于新型城镇化是正在进行中的规划,所以这里主要是指规划年限内的阶段性效果评价。考虑到指标不仅应该与发展目标相一致,而且指标应该反映公众参与的状况,评价结果要使公众能够接受,所以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基于规划目标的指标和公众满意度这个附加指标。在这里,把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目标确定为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生态发展目标,以及城乡统筹目标(最能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征的目标)。这四个目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通过参照相关的研究成果[4],比如城乡统筹目标,以城镇化水平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来测度;社会发展目标以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来测度;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主要是体现公众参与规划这一新鲜事物方面,收集公众的满意度对规划作用进行衡量也是一种最能直接反映规划效用的方法[5]。

第四,关于如何给指标赋分。规划的执行情况可按实施、未实施、违反建设三类进行划分,实施得1分,未实施得0分,违反建设得 -1分。也可以按照实施完成率来考量,即以实施情况占规划情况的百分比来测度。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价,主要是起到引导、监督和控制作用,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直接按达到目标的百分数计算。具体地说,本文对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评价主要评价是否达到了规划目标,定性评价主要是考虑公众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满意程度。这两种方法各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又因为两者的区别和互补关系,在现有评估条件和价值评判的标准下,是国际上目前最为通行并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6]。

综上所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实施程度进行评价,可以选取一些指标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跟踪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向预定目标发展。这些指标可用于监测新型城镇化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的程度。此外,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定期进行评价,可以动态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与规划目标之间的差距,了解公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意见,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调整和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监督管理。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起步时间短,经验不足,特别是针对规划评价的方式方法,需要尽快进行规范,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是一项需要从上到下共同配合的系统工程,必须对评价工作进行科学组织和有效执行,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提供如下参考。

第一,组织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从各地的发展情况看,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一般由政府部门组织。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涉及城乡一体化的方方面面,需要在体制上保障规划评价的权力和职责,具体可成立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机构。第二,执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执行规划评价的具体方式可以由主管部门(一般由发改委负责)作为评价实施的主体进行评价,也可以在政府统筹组织的基础上,委托第三方如学术组织、咨询机构,作为评价的实施主体进行评价。第三,在执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产业发展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等,都应给予相应的支持配合。第四,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应重视专家的意见,通过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修正、完善规划,保障规划实施。第五,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政府组织开展评价工作需要给予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保障。同时,为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本身的评价工作也要进行评价,并以此建立规划评价机制,即评价实施方要对评价成果负责。第六,关于评价成果的反馈。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规划的全面实施,指导下一步规划实践。评价成果的有效反馈是评价工作是否圆满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提高对评价成果运用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的通知(皖政〔2015〕15号),2015年4月22日.

[2]仇保兴.科学规划,认真践行新型城镇化战略[J].规划师,2010-7:7-12.

[3]宋彦,陈燕萍.城市规划评估指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4-39.

[4]杜栋,苏乐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4-6:8-10.

[5]潘书坤,蔡玉梅.日韩国土规划新进展及对我国国土规划的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10:33-35.

[6]沈山等.城乡规划评估理论与实证研究[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46-48.

上一篇:教师节主题活动总结下一篇:价值链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