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河口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共7篇)

河口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篇1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富民强镇、科学跨越”的攻坚时期。为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根据隆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隆政办函〔2013〕45号)要求,现就“十二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执行情况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实施“工业强镇、项目立镇、产业富镇、生态秀镇”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和小城镇建设,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二五”规划中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一)经济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规划目标3.9亿元,年均增长12%,2011年完成2.8亿元,2012年完成3.6亿元,预计2013年完成3.9亿元,三年平均增长11.6%。财税收入规划目标480万元,2011年、2012年、2013年上半年分别完成375万元、316万元、158万元,均超额完成县核定任务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目标2亿元,预计2013年完成2.8亿元,占规划目标值的140%。

(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目标为2500元,年均增长12.5%,2012年为2172元,占规划目标值的86.8%。

(三)生态环境改善目标。森林覆盖率规划目标达65%,目前为60.2%,占规划目标值的92.6%。农村沼气入户率规划目标达10%,目前全镇沼气用户430户,入户率达4.4%。已建成3个垃圾处理场和1个垃圾中转站,农村垃圾等污染基本得到治理。

(四)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人口规划目标为总人口控制在4.2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6‰以内,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10以内,截至2013年6月,全镇总人口4.1万,人口自然增长率7‰,人口性别比100:112。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规划目标均达到90%以上,2012年参合、参保率分别为91.7%、87.3%。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事业不断进步,目前,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0%,28个村(居)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建设,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8%。

(五)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小城镇建设规划目标为城区面积拓展到3.5平方公里,拓展区域的规划、征地、国有土地出让工作均已完成。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续建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2013年8月份动工,2014年全面竣工。新张公路硬化工程已申请立项,预计2014年完工。已完成星月、石塘、张家庙开发区的街道亮化。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

二、“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1.农田水利项目。“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先后对拱桥、新潮、碧山、长塘、中车等村损毁严重的水渠进行了维修。完成了苏河等五个村的土地整理和米家村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章几塘、碧山、永宁、星子坪等村3.9km2坡改梯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已完成验收。建成沼气池80口,在建30口。完成碧山、水西、长塘、新潮等村的安全饮水工程,铺设管道82km,共解决1.1万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已完成16个村的农网改造。金银花种植渐成规模,面积达500余亩;烤烟生产基地扩大至2200亩,涉及11个村,年均产烟5000担,2011年以来共建成烤房119座,其中湘密烤房84座,普通烤房35座。新建养猪场6个,其中规模养猪场2个,新发展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4户。完成退耕还林4900亩。同时,完成了新东村种羊基地项目、双江村大鲵养殖项目、万亩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土鸡生态技术研究项目、优质大米加工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的包装。此外,邵阳市第一水源东风水库工程、田心桥至中车6.8km的河堤改造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启动。

2.交通设施项目。全面完成所有村(居)的通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路网体系,2011年新建村道4公里,2012年新建村道5.4公里。新潮至张家庙公路硬化工程、远山危桥改造工程、丁洞公路建设工程,已在积极筹备。全镇交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内畅外联、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3.城镇建设项目。经总归修编,城区面积扩大至3.5平方公里,新开发占地30亩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街,建成***国土资源中心所、占地面积达4200㎡的新潮大市场、标准化的新潮垃圾中转站,新安装315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并逐步改善了张家庙、星月、石塘开发区的路灯、绿地、下水道、高低压线路等基础设施,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续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2014年完工,有效改善了城区整体面貌,进一步增强了城镇中心区的吸附力,实现了扩容提质的总体目标。

4.社会事业项目。建成新潮安全饮水工程,碧山中学受益人口达800人。建成***中心小学教学楼、五星中学教师周转房,完成星子坪小学教学楼加固维修,中心幼儿园建设、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全面落实了学生营养餐计划。镇文化广播站办公大楼已投入使用。镇卫生院公卫综合楼项目已开工建设。

(二)狠抓工业招商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工业强镇”战略为指导,努力将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永宁环保砖厂等企业打造成***镇的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鼓励其改进生产技术,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目前,镇内现有企业均运转良好,且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工业经济对全镇经济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已成为一般纳税人。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放宽路子,鼓励发展;放活政策,保护发展;放松环境,引导发展;放胆扶持,加速发展”的策略。“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共引进芳诺竹筷厂、东湾混凝土搅拌站、立峰制衣厂等私营企业8家,完成投资1080万元;新增规模养殖户4户。此外,2012年,瀚森纸业投资180万元新增加了一条生产线;2013年又投资2000万元开办分厂,并入驻隆回县工业园。

3.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制,将节能目标逐项分解落实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单位,加强督促检查,对能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督办和严格考核,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型企业,加大对节能技术、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的推广力度。尤其强化对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之类企业的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污染物处理技术,群众反响较好。

(三)突出农业农村工作

1.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13年,启动1个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建设。新建村道9.4公里。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82户,在建58户。累计解决1.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沼气入户率达4.4%,新增太阳能利用户130余户,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经过努力,2011年至2012年,我镇均被评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2.特色产业得以巩固。我镇已基本形成烟叶生产、双季稻种植、金银花、养殖业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烟叶种植面积2200亩;种植双季稻500亩,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年均产量12000 吨以上;金银花种植面积500余亩。加强了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步伐,共发展各类专业养殖户69户,其中湘慈旺旺养猪场规模达3700头以上,2012年底牲畜存栏2.3万头,家禽存栏21万羽。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1万人,实现打工收入2750余万元。

3.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十二五”以来,累计兑现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两项制度帮扶资金、家电下乡补贴、农村低保五保补贴等各类涉农资金1800余万元,政策的兑现落实,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四)加强财源建设和作风建设

1.积极培育财源。大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进一步壮大了支柱财源。“十二五”以来,通过农村信用社为烟农、乡镇企业、返乡创业人士等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累计达2400余万元,以支持农业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确保了各年税收任务的完成,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项目支出和保社会稳定的四保目标得到较好实现,特别是财政对惠教、惠农、支工和社保等民生支出的保障力度明显加大。

2.改进干部作风。以全县治理干部走读活动、实施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为契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方式,落实最严格的指纹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竞争上岗制度、下乡跟踪举报制等,从根本上提升了干部作风。同时,加强对便民服务中心、群工站的管理与考核,干部以更好的服务态度、更优的服务质量,切实为民排忧解难,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五)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到2013年6月底,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70.4万元,低保人数764户、1164人;累计发放五保资金 53.5万元,五保人数146户、152人。继续完善救灾救济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到2013年6月底,共发放救灾专项资金45.3万元。加大投入,改善敬老院食宿环境,现敬老院入住老人25人,身体均较健康。已完成危房改造182户,在建58户。2012年,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分别达91.7%、87.3%,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贵的问题和养老问题。

2.计生、教育、文广卫等工作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有序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出生缺陷率明显下降,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2011年、2012年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解决了碧山中学8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和五星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完成星子坪小学教学楼加固维修,田心桥小学已通过了县教育局的合格制学校验收;***镇农校再次被评为全省示范乡镇农校。全镇28个村(居)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建成标准化综合文化广播站,通有线电视的村22个,通宽带的村20个,通自来水的村23个,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农民健身工程有序推进。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镇卫生院不断改进医疗队伍结构和基础医疗设施,公卫综合楼已于2013年开工建设,全镇28个村(居)均设立了村卫生室。

3.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保稳定。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认真实施“牵乡守护”工程,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重视信访稳控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调处矛盾纠纷,一批重点信访和老信访问题得到依法妥善处理。以“六五”普法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依法治镇工作,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4.加强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以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共开展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各类培训达4800余人次。加强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尽力帮助需外出务工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预测

“十二五”中后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奋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超规划目标15%。财税收入达到486万元,完成规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亿元,超规划目标9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36元,超规划目标9%。新农合、新农保覆盖率均达100%,超额完成规划目标。总人口4.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10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5%,均完成规划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68%,高出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农村沼气入户率达10%,完成规划目标。

河口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篇2

为客观评价规划实施情况进行, 总结实施的经验和存在不足, 督促与落实规划下一步实施并为“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经验, 依据国家、省相关文件对中期评估的有关要求, 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3,4]。

1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综合规划与专项规划相结合, 过程评估与结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评估数据来源于辽宁省环保厅环境统计年报、监测公告、核查数据以及辽宁省发改委、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等9 个省直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评估报告、工作总结, 数据收集时间截止2013 年12 月末。

2规划实施评估

“十二五”期间, 全省环保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 以污染减排为主线, 以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和辽河“摘帽”、“蓝天工程”、“农村环保工程”为重点, 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和生态示范城为载体, 狠抓污染防治, 加强环境管理, 严格环境执法, 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规划主要从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完善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政策措施等5 个领域、145 个指标开展评估[5,6]。评估结果表明规划考核主要目标指标中125 个进展较好, 已达到或接近规划2015 年要求, 20 个指标存在压力。

2.1 主要污染物减排

截止2013 年底,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治污设施配套比例为38%, 比2010 年提高了6.2%, 但距离规划要求的50% 还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需要继续加强农业源减排工作。全省污水处理水平仍有待提高, 截至2013 年, 全省城市污水处理比例达75%, 与“十二五”规划目标还存在差距, 同时全省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不足80%。另外全省乡镇污水处理厂在运行上仍存在瓶颈。

2.2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辽河流域好于Ⅲ类的水质比例有待提高。辽河“摘帽”重点解决消灭劣Ⅴ类的问题, 2013 年地表水国控断面好于Ⅲ类的水质比例为30%, 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进一步推进海洋污染防治工作, 目前全省主要通过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来防治海洋污染。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 规划中涉及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还大多处于前期起步阶段。加大力度管控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 按照国十条考核, 到2017 年, 全省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 年下降10% 以上。与2012 年相比, 全省2013 年3 项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上升了16.2%、7.7% 和6.7%, 总体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仍存在压力。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工作, 开展重金属污染场的调查评估, 建立对污染场地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的监管机制, 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评估与安全等级划分工作。

2.3 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

完善的环境事故处置与损害赔偿恢复机制, 将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作为地方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务并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 健全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2.4 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 制定不同区域的环境目标、政策和环境标准, 实行分类指导、分区管理。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深入农村环保工程, 以农村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和畜禽粪便治理为重点, 到2017年基本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农村环境治理任务。加强农村环保机构建设。进一步增加投入, 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

2.5 政策措施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并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推进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结合主体功能区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推进环境金融产品创新, 完善市场化融资机制。

3规划实施成效与结论

3.1 规划总体实施成效与目标可达性分析

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顺利开展。截止2013 年底, 已累计完成“十二五”总任务的95%、74%、115%、46%。二氧化硫提前2a完成“十二五”任务, 氮氧化物已实现由增到减的跨越式转变。

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指标接近目标。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59-1996) 考核, 按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测算, 2013 年全省14 个地级市除沈阳、葫芦岛外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二级标准, 比例为85.7%, 完成了国家要求大于80% 的指标。辽河流域水质进一步改善, 全流域90 个断面全部达到预期目标, 连续12 个月保持100% 达标率, 其中国控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水质, 好于III类水质的达到10 个, 比例达到30%。15 座大中型水库和45 个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保持良好。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总达标率为95.3%。全省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等级为好, 继续保持稳定。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为良, 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 总体上较适宜居住。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到2013 年底, 重点区域主要防控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 年下降9%;非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铅、汞、镉、铬和砷排放量不超过2007 年水平, 达到了规划年度考核要求。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 核与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3.2 规划评估结论

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为良, 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 总体上较适宜居住。截至2013 年底, 规划考核的主要目标指标已达到或接近2015 年要求。预计到2015 年, 全省能全面实现规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4对“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的建议

加强政策保障。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的要求, 尽快完善环境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 将实施环保规划从单一使用行政办法向采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转变。建立政策保障体系, 制定规划项目优先落实资金和审批制度, 强化各类开发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制度。采用经济、政策、市场等多重机制来推动城市环保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 积极利用政府行政主导优势, 引导、扶持环保项目有序发展。

强化资金保障。采用多元化投入机制, 厘清政府、企业、社会等投资方式、结构, 为拓宽环保项目投融资渠道, 保证环保项目的建设资金的顺利落实提供机制保障。逐步提高环保投资占公共支出的比例。继续探索和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 完善优惠政策, 运用多种经济手段, 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环保事业。

加大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高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用科技进步支撑环保规划的实施, 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区域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主要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区域循环经济等, 为规划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余向勇, 吴舜泽, 孙瑞林, 王倩.“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框架思考[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第3卷) , 2009:1025-1029.

[2]吴舜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前期研究和编制[J].环境保护, 2009 (14) :11-15.

[3]蒋雯, 王莉红, 陈能汪等.政府环境绩效评估中隐形绩效初探[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8) :90-92.

[4]曹颖, 曹东.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J].环境保护, 2008 (7) :36-38.

[5]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办〔2014〕5号, 关于开展《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Z], 2014.

河口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篇3

近日,通化市二道江区人大常委会在本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对区人民政府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进行了审议,审查批准了十一五规划的调整报告。

会议认为,区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区政府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投资拉动,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大力发展围钢经济,使全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工业经济支撑点单一的问题,使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2007年末,十一五规划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已接近和超过十一五规划末期目标,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十一五规划更具科学性、发展性,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编制中长期规划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进行审议是适时和科学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会议对区政府在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调整后的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提出建议。一是要在经济总量上不断扩大;二是要在项目建设上发展高新产业,多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做到趋利避害,化解风险,均衡发展;四是培育财源,加强征管,节约开支,增强财政实力。(刘敏)

创新审议方式 提高监督实效

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是《监督法》确定的重要监督方式之一。长春市二道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审议方式创新,提高了监督实效。

实施棚户区改造是省、市、区三级政府确定的造福百姓、惠及民生的重点工作。长春市二道区作为老工业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棚户区改造开发任务非常繁重。为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的步伐,区人大常委会把审议监督区政府的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工作,列入了常委会的重点审议内容。审议前,他们改变过去少数人参与调研、多数人进行审议的方式,组织参加审议的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并邀请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共同视察,让大家直观地看到通过棚户区改造开发給城市建设带来的新面貌;然后,再听取区政府关于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的情况报告;最后,召开常委会进行审议。实施先视察、后审议的方式,形象直观、目的明确,使大家耳目一新,既改变了大家头脑中存在的老二道陈旧混乱形象,也对区政府在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肯定,更对变化着的新二道的快速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次审议工作方式的创新,提高了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的质量,推动了政府的重点工作,确保了监督工作的实效。

河口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篇4

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尊重妇女、保护儿童,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准则。为促进我校妇女儿童事业与教育教学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3月制定了《XXXXXXXXXXXXXXXXXX中学妇女发展规划(—)》和《XXXXXXXXXXXXXXXXXX中学儿童发展规划(2011—20)》(以下简称“两规划”),确定了2011—年XXXXXXXXXXXXXXXXXX中学妇女儿童发展的总目标、优先领域、主要目标及策略措施。

五年来,上级高度重视“两规划”的有效执行,全社会达标环境进一步优化,妇女儿童参与社会发展的层面进一步拓宽。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校各地2011—两个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修订行动计划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推动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两个规划的全面实施和终期达标,促进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上级“两规划”的要求,通过采取性别分析、比较评价、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实现“两规划”实施的动态跟踪,就“两规划”实施背景下妇女儿童的发展现状和各项目标的达标情况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并形成了

《XXXXXXXXXXXXXXXXXX中学实施妇女儿童两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

一、我校概况评估

XXXXXXXXXXXXXXXXXX中学位于麻栗坡县东北部。北与马街乡接壤,东与广南县接壤,南与富宁县接壤,西与铁厂乡相连。千沟万壑,坡陡沟深,素有“猫鼻梁上的明珠”之称,是我县最偏远的地方之一,现辖1个社区和4个村委会,共89个村小组。现在我校就读的.学生有427人,其中女生187人,少数民族285人,留守儿童214人;现在我校任职的教师有36人,其中女教师11人。

二、我校义务教育实施情况评估

20,初中学生毛入学率达到108.18%,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89.68%。残疾儿童入学人数提高,现在校6人,孤儿入学人数提高,现在校10人。

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根据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意见》,对存在的问题整改后,经评估验收已基本完成,改造了我校的薄弱办学条件。 扩大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范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开展“1+1”结对帮扶活动、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加大了扶贫助学工作力度,全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都得了救助。

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关注儿童特殊群体。

,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关注、解决留守孩身心健康和受教育状况。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孩”教育管理体系,使“留守孩”得到全社会关心和爱护,使他们离开父母不离爱,让他们性格开朗、人格健康、精神充实、品行端正、学习自觉,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全面发展。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以来,使占全校学生人数50%的留守孩子、单亲家庭孩子、学困生以及有心理障碍等问题的学生得到关爱和有效教育。同时,通过家长会,使一大批家长受到教育和启发,回乡就业和监护子女。

大胆改革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 针对普九后农村初中传统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大胆改革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全面推广“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分流施教”的办学模式,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农村初中实际出发,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进,经过三年的学习,既具备较好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能掌握一至两门农村实用技术,这有利于巩固“普九”成果,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使教育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工作在我校得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提高。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机制。

搞好家长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原有家教讲师团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吸收老战士、老干部,公安、有经验的家长到家教教师队伍中来,不断扩大家教队伍。在全校进行“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报告会,使其他家长听取报告受益。

三、对策与建议

(一)广泛宣传,强化措施,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

一是通过新闻舆论、大众传媒,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儿童优先原则和“两规划”的宣传。特别加大对党政部门领导的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决策中的性别意识。并通过举办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推动全社会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意识的提高。

二是宣传国家严厉查处利用医学非法进行性别鉴定及算命、测字的封建迷信活动,彻底改变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确保人口性别比例协调发展,消除就业中性别歧视。

(二)深化教育改革,拓宽教育领域,增加教育投入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想方设法提高适龄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做好教育规划,改善办学条件,多渠道广泛宣传,使大部分学子不受招生名额的限制能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继续加大“希望工程”、 “春蕾计划”、“两免一补”、 “捐资助学”等助学工程和政策的实施力度,保障贫困家庭儿童的受教育权。

(三)切实抓好对女干部的培养教育

河口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篇5

2007学年是学校实施第二轮三年发展规划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学校把规划的实施作为增强队伍凝聚力、提高队伍战斗力的工程来抓 ,把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工作重点、工作策略落实于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之中,全面启动和落实规划方案措施,边实践边反思,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寻找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及时进行调整、充实与总结,不断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达到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确保学校能成功创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自评过程

从2008年6月起,学校全面启动了为时三个月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期自评工作。为保证自评工作目标的达成,学校成立了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唐建龙同志为组长的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自评工作计划,明确了以德育工作、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为主要方面的自评工作内容,明晰了自评中的自主性、过程性、规范性的工作原则,构建了自评体系。期间,各部门分别撰写了部门分块自评报告,然后通过教代会,广泛听取全校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再提交教代会审议学校的总体评估报告。

自评工作组成员还聘请了区督导室的专家对规划的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在专家的建议下,我们将原定的七个实验项目整合成四个主要项目,这样,下一阶段的工作就更有重点了。我们还对规划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这四项评估内容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各项工作中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德育工作(一)实施目标

以民族精神,生命教育为核心,充分挖掘、提升校园内幸存的清代孔庙大成殿的教育潜能,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初步开发相关德育校本课程,注重德能培养与传统道德探究的结合,在弘扬和传承与时代相符合的儒家优良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将其与“德能兼备,和谐发展”的学校办学理念相融合,并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使之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二)实施情况

1、开发校本资源,探索德育特色。自从学校三年规划确定了以“开发校本资源,打造具有儒学特质的校园文化”为学校主要的实验项目以来,学校积极开展了各项主题活动和教育科研。

首先,积极营造儒学氛围。我们将被岁月磨砺得斑驳的大成殿设计成为集聚教育功能的文化创意区。通过展示孔子生平介绍、孔子儒家经典选萃、孔子及弟子道德小故事,让学生走进孔子,了解孔子;在学校的宣传画廊、教室走道的显眼处悬挂由师生书写的孔子教育理论及孔子的《论语》语录,让师生时时处处仰视孔子,学习孔子,让孔子思想理论精髓浸透于师生心田,让学生在触摸历史、感受文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道德内化,完成精神的自主升华和道德的自然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围绕孔庙举行民族精神教育系列活动。发动师生收集资料,整理编撰了《孔子的故事》,举行了 “大成殿前的沉思”主题征文,“风骚古韵集孔庙,莘莘学子齐吟诵”演讲比赛,在师生中开展了“乐学乐教”征文比赛,开设了“学生乐学我乐教”论坛,出版了《大成殿前的沉思》及《走近孔子》两本学孔征文集。第三,注重学科教育的渗透。为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特点,加大孔子儒家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体验、感悟儒家文化精髓,我们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诵读《论语》,历史课上探究孔子教育理念,美术课上绘制孔子画像,政治课上辩论儒家文化的核心。在起始年级开设了“古诗文阅读”兴趣班,聘请了南汇区优秀的古汉语专家张仁贤老师执教。

第四,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学校编撰了探究型校本教材《大成殿》、《风骚百首详析》《古文笔法详析》、《大学中庸论语译注》、《孟子笔法赏析》以及分别适合初中、高中学生阅读的两本《儒家名言录》,让学生从小接受古文化的熏陶,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第五,积极进行教育科研。为了使孔子的儒家文化精髓更好地融合于现代道德规范中,培养学生礼仪谦德、诚信守法、尊师重教的美好道德情操,我们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资源,弘扬民族文化——南汇一中培育现代公民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已被列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目前又被推荐为国家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探究孔子育人思想内涵,提升学生道德规范修养》被列为2007年南汇区德育工作重点课题;《在校本研发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被列为区级一般课题。

2、全面贯彻落实《两纲》精神。通过升旗仪式上教师对《两纲》精神的解读,观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相关课程,“关注特奥”,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的推广,使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精神渗透于学校教育重点之中。学校“风骚古韵集孔庙,莘莘学子齐吟诵”荣获2007年南汇区学校落实“两纲”教育特色项目一等奖;“与特奥同行”2007上海世界特奥会青少年知识和征文,绘画大赛优秀组织奖; 5篇优秀教案被选入区学科落实“两纲”教育教学设计汇编。

3、深入开展“五心”教育活动。通过组织“与诚信同行”,“爱处无声——感恩父母”,“雷锋精神永恒”等主题班会展示,让观摩的教师和学生受到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与上海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大手牵小手”活动,教师节给全体教师写一封感谢信,送一支康乃馨,表达学生真诚的敬意。组织学生捐书义卖,为新港小学和今日学校的学生捐校服六百多件,为南汇三中白血病同学捐款16955元,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九万多元,每位少先队员给灾区同龄人的一封书信,都凝聚着全体学生的深情厚意,传递到灾区,传送着真情,这些活动既援助了困难同学,同时又教育了学生。

4、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创建为抓手,进一步细化与深化“南汇一中学生自我管理员制度”和值日班制度。本学期进一步要求各年级制订本年级的行为规范目标,对学生来说更符合年龄层次,更具有针对性。各年级通过各班班规的制订,最后形成年级行为规范总目标,并下发至年级中每位学生,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年级行为规范目标,强化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注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特别是对于预初,高一年级新生,开学之初,让每一个学生规划自己在初中四年,高中三年的成长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督促实施。

5、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体系。通过德育课题研究,主题班会教案评选,《丁秀清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润物细无声——南汇一中班主任工作经验集》汇编,行偏生帮教,班主任家访,班主任工作评比,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努力形成班主任工作的经验特色。每年暑假我们都要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通过交流、研讨,促进班主任树立新观念,开启新思维,探索新方法,讲究新艺术,确立新形象。

6、形成校内外、课内外结合的共建机制。通过优秀影视剧观摩,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地了解社会,参与劳动,注重实践。认真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和优秀儿童剧。为了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组织预初、初一学生赴龙华烈士陵园并举行了庄严的瞻仰仪式,以缅怀革命先烈。清明扫墓活动,是“两纲”教育在学校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使全体学生接受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参与市教委组织的“百万家庭学礼仪”活动,超额完成我校1897人次参与学习的任务,让全体学生接受了一次较系统的礼仪教育。暑期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积极与南门居委、卫星居委合作,开设暑期社区学校,组织党、团员下社区,配合社区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暑期中有所学,有所乐。

7、加强学校家庭教育。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抓手,以家长委员会制度为保障,以家庭指导者培训为手段。开展了各年级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家长会,通过家长会活动,家长委员会“听课证”制度的落实让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参与学校管理。注重与特殊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切实加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顺利通过区合格家长学校的验收。

8、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开放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咨询信箱,开播心理健康讲座,预初年级、高一年级的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使青春健康教育国际合作项目深入开展,注重对毕业班学生健康心理的辅导,注重个案档案的建立,注重实施辅导与矫正。邀请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检查科的毛佩红同志、浦东新区工读学校叶粹一老师作法制讲座。通过活动,同学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自律意识和守法意识,学校荣获区“法在我心中”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

二、课程建设(一)实施目标

深入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初步建立符合二期课改要求的具有一定学校特点的课程框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推动教师逐步树立现代教学观,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理念,并鼓励各学科教师创建适合各自学科特点的独特的教学风格。(二)实施情况

1、校本教材的开发利用

以二期课改为抓手,在优化基础型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市教科研规划项目及本校特点,先后编写出十多本古诗文系列的校本教材以及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方法80讲》、《初中数学方法120讲》两本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校本教材,出版了一本《南汇一中研究型课程成果集》,并正由各教研组、备课组整理、编写8课时的微型拓展型课程。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完善课程管理制度,编制了《南汇一中学校课程管理办法》、《南汇一中各各学期总课程表》。从起始年级——预初年级、高一年级开设了《日语》和《走进学习》课;为挖掘我校特有的教育资源——孔庙,两年来,我们又在两个年级开设了古诗文阅读课程,用儒家文化的精髓来陶冶、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研讨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为此,学校教务处要求全体教师转变观念、改革实践,加强教学案例的积累与分析,注重经验的交流与总结。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备课组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课堂教学论坛,组织了“二期课改理念下一堂好课基本要求”的大讨论,与党支部、德育处一起开设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论坛,组织教师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各教研组还开展了以“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题的研讨活动等等。

3、教学管理

1)、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考试和互相听课学习等常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的抽查,教务处与校其他行政人员、学校顾问、区教研室、名师工作室、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专家一起加强了对课堂教学检查的力度,对教学上有问题的教师,学习情况有问题的班级进行跟踪调研,从学生的基础,学习习惯,听课效率,学习方法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对教材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等方面入手,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共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2)、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有效开展,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成长。教务处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备课组工作的实施意见》,每学年召开教研组工作研讨会。行政领导蹲点教研组开展活动,做到每次活动都要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教师也要围绕主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时畅所欲言,尽量发表自己的观点,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培养新教师。以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师徒带教为主渠道,进一步落实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特邀学校顾问陈友根、韦爱民老师,区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陆新全老师加强对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实践指导。要求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议课。学校尽可能多的为教师提供参加市内、区内的各种教学研讨活动,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回校后结合本校的特点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借鉴他人的经验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3)、加强教学检测。在原有基础上对考试工作作进一步的改革,不仅实行考、教分离,还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非区统测学科进行校间联考,严肃考场纪律,并采取统一流水阅卷,教务处统一登分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考试成绩的可信度,把考试成绩利用“安脉”系统软件进行了更细的校内统计分析,同时对区统测学科,校间联考学科做了较详实的质量分析,肯定成绩,寻找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多次召开各年级的任课教师会议与分层次学生会议,尽力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4)、加强毕业班的工作。我们教务处与校长室、德育处一起,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期中、期末考试前后分别召开了初

三、高三毕业班任课教师会议,分析研究教学现状,学生学习现状等,分析优势与不足,找准问题,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改进措施与任务。多次召开初

三、高三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会议,听取他们对学校,对老师,对学习等方面的意见与要求,帮助他们分析形势与现状,为他们鼓劲,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为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作出了有力的保障。同时,认真组织初三学生参加区第二届“网安杯”数、理、化、英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四科团体总分获全区公办学校第二名。

4、开展的各项活动

1)、校内组织的活动。为营造我校教师间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氛围,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成长的步伐,落实学校提出的“一年适应,三年成熟,六年成骨干”的青年教师培养目标,两年来先后举办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暨‘新星杯’教学评比活动”,“新调入我校教师的教学展示活动暨‘风采杯’教学评比活动”,“南汇一中教学节”,“南汇一中优秀教师课堂展示活动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交流活动”以及向教育部校长培训班名校长们的教学展示活动。

2)、依托区教育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由于我校所处地理位置、学校师资队伍力量等各种优势,也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如我校是“区师资培训的基地学校”,“区第二轮优教工程培养的基地学校”等。又如“2007年区教学工作会议”和“市‘双名’工程的成果展示活动”在我校召开,均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在这两次活动中,我校也有多名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展示。

3)、专家引领,请进来,走出去。为开阔教师的视野,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请进来,走出去。先后聘请陈玉琨、顾泠元、曹子芳、黎加厚等多名专家、教授为教师们传授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理念、新技术;组织教师去上海天山中学、长宁中学听课,取经,交流,还远赴江苏东庐中学学习撰写讲学稿教学的成功经验,在部分年级的个别备课组内尝试类似于讲学稿的编写与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我校整体的教学水平。

5、教学质量

两年来,在我校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

1)、高考、中考情况。07届高三毕业生的本科上线率达29%,专科以上的上线率在95%以上;08届高三毕业生的本科上线率高达38%,创建校历史之最,专科以上上线率也在95%以上。07、08届初三毕业生中分别有138名和136名学生录取南中公费以上的学校,录取人数列全区所有学校之首。

2)、学生学科竞赛情况。两年来,我校学生在学科类竞赛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06学年我校初三学生在区首届“网安杯”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科联赛中荣获团体总分全区第一名,四科个人总分全区前10名的学生我校就有7人之多,在此竞赛中有近60人次分获一、二、三等奖;高中学生在区的数学、化学、生物等竞赛中也有十几位同学分获区级一、二、三等奖。07学年我校初三学生在区第二届“网安杯”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科联赛中我校团体总分荣获全区第二名,四科个人总分全区前5名的学生有3人,有42人次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马草原同学获得全区四科总分第一名,上海市第二十二届初中物理竞赛市级三等奖,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全国二等奖,并直升录取上海华师大二附中,有62名学生在南汇中学公费以上的市重点高中推优直升中被录取。在区初二年级数学竞赛中,我校有1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高二年级在区数学竞赛中1人获一等奖,2人获三等奖、2008年上海市生物知识竞赛(南汇区)中,我校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6名的骄人的成绩。此外在这两年中我校在上海市作文竞赛、古诗文阅读竞赛,时政知识竞赛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有三名学生获市级一等奖,多名学生获市级等第奖。

3)、教师获奖。两年中,我校的教师在区的教学评比等活动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与生命教育》案例评比中,我校严红霞老师所撰写的案例《母亲这样的女人》获市级一等奖。在区课堂教学评比中,吴慧芬老师获(数学组)二等奖,凌倪老师获(政治组)二等奖,瞿燕屹老师获(语文组)三等奖。在南汇区体育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四课评比中,翁明红老师获评课一等奖,龚蕾、金爱军两位老师分获说课、上课组二等奖。我校体育教研组在2007南汇区优秀体育教研组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第二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李政晔老师获全国一等奖,严红霞、王星同获全国二等奖。

三、师资队伍建设(一)实施目标

学校将加强教师梯队建设,重点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在年龄段上的延续性。学校鼓励每一位教师在学校的指导下自主发展,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实现“学习型、创新型、民主型和合作型”的教师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实施情况

1.围绕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要求各教研组、年级组、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人教育教学成功计划,并得到较好的实施。2.以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师徒带教为主渠道,进一步落实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特邀学校顾问陈友根、韦爱民老师,区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陆新全老师加强对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实践指导。要求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议课。学校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参加市、区教研活动的机会去学习取经,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回校后结合本校的特点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借鉴他人的经验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要求各备课组在每次阶段考试后认真分析考试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3.依托南汇区“优教工程”,分期分批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教改科研等高素质的“名师”。在南汇区第二轮“优教工程”培养中,7名教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8名教师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1位教师成为区青年骨干,10位教师成为区毕业班工作的领导小组成员和学科兼职教研员。目前,又有8位教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骨干以及优秀德育工作者;张国初、张明军两位教师在市“双名”工程中又被选为“名师培养对象”。通过努力,学校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学科梯队和教师梯队。

4.学校利用教师政治与业务学习的机会举行“教师讲座”,为学有所长的教师搭建平台,展示他们的特长。“一堂好课的标准”、“学生乐学我乐教”的大讨论,充实了“教师论坛”制度,为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

5.以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提升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探究孔子育人思想内涵,提升学生道德规范修养》作为2007年南汇区德育工作重点课题已进入中期研究,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有着现实意义,而这些研究的过程对参与的每一位教师将起到研究能力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同伴合作意识的提高。《开发校本资源,弘扬民族文化——南汇一中培育现代公民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已被列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目前又被推荐为国家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在校本研发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被列为区级一般课题。

《在拓展型课程中开展智优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研究》被立项为2007年上海市教科研规划课题。》被立为2006年市青年教师科研课题的《初中生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的实践研究》已于2007年正式结题。青年教师陈晓燕的市级课题和翁明红的区级重点课题分别获二等奖。

化学组陈琴妹领衔的《初中化学新教材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探究》为区级一般课题。两年中编辑整理并出版了《南汇一中教苑》第五第六期,收集教师教育教学论文130多篇。

四、学校管理工作(一)实施目标

以“观念先进、体制灵活、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制度规范、职能高效”为学校管理原则,通过现代教育管理手段,逐步形成一中特色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培育学校品牌和创建南汇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二)实施情况

1.依法治校。学校在运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办规范学校,办人民学校。严肃的、认真的执行各项规范办学的法规、条例和原则,并作好在全体教工和家长中的宣传工作,认真执行财务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在接受区级行风检查中得到好评。

2.信息管理。它虽是一种辅助性手段,但已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运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是一项不可缺少,十分重要的工作。学校在这一年间从制定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入手,加强运用性管理;采取积极的方式培养和调整学校信息技术管理和技术人员;加强软件应用的培训与交流,提高课件制作水平与应用的有效性,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在争取教育局装备组对学校多媒体教室100%投入到位的同时,增加相配套的硬件,为教师提供硬件保证。

3.强化体卫艺科工作。将体卫艺科工作纳入生命教育系列之中。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在区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高中组荣获第四名,初中组荣获第二名。乒乓球、健美操、蒋棋兴趣小组等已成为一中体育的特色项目。在“东方体育日报”杯中小学暑期乒乓球比赛以及区健美操比赛中,我校均荣获团体一等奖。教师们将民间推铁圈、跳绳、扔沙包等体育项目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体验到体育来自民间。教师针对课堂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理论,完成了“民间民族体育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课题,并获区教科研论文评比二等奖。2007年,体育教研组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体锻的质量。另外,我校科技教育成绩显著,在2007年上海市青少年电子模拟探雷竞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在南汇区第四届青少年科技节活动中,荣获建筑模型团体一等奖,在上海市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由于成绩突出,我校被评为区科技先进学校,科技、艺术辅导员被评为先进辅导员。

在加强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及预测预控的同时,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重新建立心理咨询室,完善硬件配置及专职教师的配置。

4.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学校在领会贯彻文件精神的同时,组织各层面的学习,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制定和完善各类防范预案;加强对值班人员的培训;添置、增加安全设施;检查、维修、维护消防设施„„学校获南汇区安全健康校园先进单位。

三、问题分析与发展思考

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现已过半,虽取得成绩不少,但仍还有许多方面需努力与完善,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通过这次的中期自我评估与检查,对今后下阶段的工作,我们有以下一些想法和思考。

1.主动查找不足,积极采取对策。对中期自我评估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要主动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要求,将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力争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并能有新的突破和创新。下阶段我校工作的策略与措施:以“重小事,抓细节”为抓手,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将德育落到实处;以听课、评课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认真开展课改研究,努力办出学校特色;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浓厚校园学术氛围,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以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抓手,增强学校主动发展能力,积极争创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2.切实更新观念,科学准确定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要求和《义务教育法》等现代教育理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实事求是、科学客观地对学校服务对象定位。根据一中学生生源实际情况和不同家庭的需求,我们认为今后南汇一中服务对象的目标定位应是为普普通通的新村居民服务,使他们孩子能接受良好教育,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并成人成才。学校不但要为市、区重点高中、大学输送优秀学生,更要成为我市职业学校、中专校、技工学校的优秀生源基地。因此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提高能力,通过高品质的教育服务,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

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为教师幸福人生奠基。要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的教师观,切实抓好校本培训,主动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维护教师切身利益,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位一中教师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继续大力弘扬一中人“勇争第一”的校园精神,抓好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注重师资队伍的优化组合,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和特色教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明确办学理念,彰显办学特色。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统一全体教职工思想认识。从某种角度讲,办学特色是学校办学思想、理念的体现,独特的教育思想是办出学校特色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德能兼备,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争取专家指导,探索德育工作新举措,继续开展好分层教育教学研究,抓好新课程改革实验,特别是在校本课程开设方面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发展其个性爱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劳动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学习和生活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相信通过今后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以孔子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的办学特色一定会逐渐形成。

我校将通过本次中期评估,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发扬成绩,弥补不足,求真务实,创新实干,继续做好下阶段各项工作,使南汇一中的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成功创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打下扎实的基础

河口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篇6

需要补充的材料

各单位:

根据省国资委召开的所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会议的要求,为做好集团十二五中期评估工作,请各单位提供以下材料:

1、“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各指标及项目未能完成的原因;

2、2014-2015年规划实施的工作重点;

3、根据2011年-2013年的实际规划推进情况,预测至2015年末能够完成的目标(各指标及项目情况等)

发展部

河口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篇7

一、“十二五”规划有望成为历史上指标完成率最高的五年规划 (或五年计划)

“十二五”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订的第二个五年规划, 规划实施两年多来, 全国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坚持“五位一体”建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人为本, 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转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 落实“五个统筹”, 规划实施取得可喜进展。但在“十二五”规划执行过程中, GDP优先的粗放式发展惯性在各地仍然存在, 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 经济、社会、环境尚未达致和谐。因此, 要想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还需在薄弱环节下大力气。

依据前两年的发展形势, 规划的七大目标中有六大目标 (七大目标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其中, 只有资源环境目标进展滞后。) 进展顺利, 28个主要指标主要指标3/4提前完成或完成。其中, 提前完成五年目标的有1个, 完成两年预期目标 (完成率大于40%到100%) 的有20个。两年进展略有滞后 (完成率在30%到40%) 的指标有4个, 明显滞后 (完成率低于30%) 的有3个。结合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我们认为:在下半期经过多方努力, 目前进展略有滞后的4个指标中除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之外其他3个将能够实现规划目标, 在明显滞后的3个指标中“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建设”也有望最终赶上, 但其他2个明显滞后的指标按期完成的难度较大。

总体上, “十二五”规划时期, 经济发展方面多数指标实际完成情况将高于规划目标, 资源环境方面的完成情况将落后于目标, 其他方面则基本实现目标。在28个指标中最终完成预期目标的指标将达到25个, 指标完成率达到89.3%, 超过“六五”计划的84.8%, 再创历史新高。

二、规划对地方政府约束不力是突出问题

“十二五”规划总体推进顺利, 主要有两个成因:一是各指标的目标值制定得相对“保守”, 除了经济增长指标偏低之外, 其他一些指标在借鉴“十一五”时期实践的基础上也有所下调, 比如说“十一五”规划时期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相比预定目标相差较大, “十二五”时期该指标目标值就明显调低了。二是中央政府在人民生活与科技教育领域投入力度较大, 使得这两类指标推进较快。

“十二五”规划推进较慢的是资源环境领域, 7个滞后指标 (略有滞后与明显滞后指标) 中就有5个属于该类指标。目前, 节能环保主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 中央政府难以直接介入, 而正是由于规划对地方政府约束力不足, 才导致出现这一薄弱环节。

一是缺乏对地方完成真实情况的有效核查手段。国家发改委一份报告指出“河北、山西、辽宁、上海、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甘肃等十个地区,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左右。但这些地方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均下降且降幅较大, 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减缓、能耗消费量上升的情况不吻合”。地方的节能减排数据与国家不衔接, 导致了“地方形势大好、国家压力很大”这样一个奇特现象。

二是基层政府考核指标与国家“十二五”规划不挂钩。尽管中央将节能环保列入了对各省市的政绩考核范畴, 但在许多地方节能环保目标却没有进一步分解下去, 这就使得节能压力难以有效传递到地方政府和企业, 节能工作力度和重视程度普遍下降, 必然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

三是淘汰过剩产能的精神没有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指出:“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但实际情况却是, 中央每年都强调产能过剩治理工作, 并出台许多相关调控政策, 不少地方却“少报、瞒报、漏报”的方式来应对, 而且在几乎所有过剩行业中新增产能的速度远大于落后产能淘汰的速度, 导致“越治理越过剩”的尴尬局面。

四是高耗能产业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开头第一句就是“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从过去经验看, 在经济进入调整时期, 工业比重下降, 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会相对明显。然而, 进入“十二五”以来, 尽管GDP增长与工业比重已经跌至10几年来的低位, 但GDP能耗强度降幅却依然处于极低水平。这固然与节能减排边际成本在逐步增大有一定的关系, 但更大程度上还是与高能耗产业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反而时有反弹密切相关。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 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1.6%, 比上年同期提高11.1个百分点。水泥、平板玻璃、粗钢、钢材和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品数量同比增速分别加快3.3-13.9个百分点。

同时, 我们还需注意到“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建设”成为明显滞后的3个指标之一, 实际上也是因为规划对地方政府约束力不足所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五年规划的实施将带来严重危害, 任其发展下去, 未来很有可能出现一种状况:各个省市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 但国家的总体目标却完成不了。

三、多管齐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中期评估结果显示, “十二五”规划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规划对地方政府约束不力, 加速改变地方政府发展观念和政绩考核体系势在必行。这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但也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推进后半期规划实施工作, 有效地缓解对地方政府约束不力带来的问题, 必须多管齐下, 加速建立健全我国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节能减排指标目标在地区间的分配体系

地方政府在节能环保方面抱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 与目前节能减排指标目标在地区间的分配方法缺乏科学性与权威性具有很大关系。不论是“十一五”时期, 还是“十二五”时期, 各省市的分配目标都是基于“一刀切”基础上结合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协商而形成。

然而, 我国区域差距之大世界之少有。东部一些发达省市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甚至后工业化阶段, 单位GDP的能耗强度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相应地进入了下降轨道。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市则还处于工业化前、中期发展阶段, 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结构升级的历史契机, 能耗强度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 我国在节能减排目标分解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仅缺乏科学合理性, 而且会带来极大的不公平结果。东部发达地区因为产业结构升级会自动导致能耗与排放强度的缓慢下降, “一刀切”分配的指标对他们而言可以相对轻松地完成。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中西部地区则因为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导致能耗与排放强度的快速上升, “一刀切”分配的指标对他们来说就成为几乎难以完成的目标。在中西部, 一些省市为了完成“一刀切”分配降耗目标,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中断对东部迁移产业的承接和放缓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

由此可见, “一刀切”分配方式实际上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 不利于中西部落后地区, 起到了一种固化地区差距的作用, 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方向背道而驰。因而, 我们要在借鉴“十一五”降耗目标分解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基于效率、公平兼顾原则, 制定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总体成本相对较低的节能减排目标分解方法。

◆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面向各级规划的评估体系

没有评估, 就没有执行。一个完善的规划评估体系应包括三个环节, 即前期评估、中期评估和后期评估。前期评估主要是对规划和政策科学性进行评估, 以确定它们是否应该实施。中期评估主要了解规划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 并为下一步规划和政策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后期评估一方面可以评估规划和政策实施带来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为今后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借鉴。这三种评估发生的时间不同, 作用也不同, 相促互补, 缺乏其中任何一个都会使得其他的评估工作意义大打折扣。

我国规划评估工作刚起步, 还只是开展了中期评估工作, 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在地方上, 由于干部的短期任命制, 不同的规划往往对应的是不同的领导班子, 一个新班子上台之后一般不会对上一届班子制定的前一个规划做一个认真的评估。正因为缺乏严谨的前期评估和后期评估, 这就使得地方的规划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 进而缺乏可持续性。在现实中, 新一届班子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 树立自己的威信, 往往不愿意延续上届制定的发展规划, 从而导致地方规划总是随着领导班子的换届而更换, 上一个规划的项目可能还多半没有完成, 新制定的规划就将其推倒重做。这不仅造成了地方财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降低了当地GDP的质量, 而且也使得人们对国家要求开展的中期评估缺乏热情, 使得后者变成了一个走过场的工作。

由此可知, 由于缺乏前期评估与后期评估, 使得规划的中期评估意义和作用也明显降低。尽管在地方上这一问题显得更为严重, 但由于国家层面对地方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政府在总结中期评估工作的经验基础上, 应加速推进前期评估与后期评估工作, 建立规范完善规划评估体系。

◆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全国性节能环保监测网络, 强化各级人大对规划评估工作的监督作用

科学的评估需要建立在科学规范的核查手段之上。目前, 地方与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数据脱节现象明显, 原因在于缺乏一个科学规范的核查手段。为此, 必须在目前我国具有的一定基础的相关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加大投入, 打造一个由气象、环保、国土、城建等诸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 快速形成由城市站、背景站、区域站统一布局构成的国家监测网络, 从而及时获得各地真实数据, 进而为各地指标分解、进程评估、目标调整、行政问责奠定良好基础。

上一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下一篇:新年大吉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