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共8篇)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篇1

一、精神分析法的起源及定义

1、创立标志

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

2、定义

是通过自由联想、移情、对梦和失误的解释等来治疗和克服婴儿期的动机冲突带来的影响的一种方法。精神分析法主要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其招架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3、辅导目标

一是使潜意识意识化,使潜意识冲突表面化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或重建人格;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4、辅导过程及具体方法

(1)过程:一般分为准备期、预备治疗期和治疗一至三期。

(2)方法:一般采用自由联想、释梦、移情、阻抗、阐释等典型的方法和策略。

a、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b、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梦境(manifes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 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

c、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患者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患者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二、精神分析法的理论构成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或被排挤到到意识阈之下(所谓意识阈,是指能否意识到的分界线),但是,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然在不自觉地积极地活动着,追求满足。所以,无意识部分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个“大仓库”。由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人们把他的无意识称为“潜意识”(英文是subconsciousness,又译为“下意识”)。

弗洛伊德又认为,在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即前面所说的“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那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看来,前意识处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它是可以召回来的部分,也就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而无意识(潜意识)则是不可召回的。这样,实际弗洛伊德就把人的心理分为三个部分或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

无意识(潜意识)的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基础。在后来修正古典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后来被称为古典的精神分析,以区别于新精神分析)的所有的人当中,不管修正的程度如何,都没有抛弃这一基本概念,否则,就不是精神分析学家了。

弗洛伊德在自己的理论中,把无意识(潜意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意识只占一个次要的地位。他认为,“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他反对把心理学说成是“意识内容的科学”。他不但认为,“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过程”,而且还认为有一种“类似无意识的思维、无意识的意志这样一种东西”,对无意识过程的认可与否是影响到世界和科学一个决定性的倾向。因此,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的各种无意识的精神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学应该是无意识(潜意识)内容的科学。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3.压抑学说

无意识的动机是由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所构成的,而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不相容时,就被压抑或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但它们在意识之下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它们的活动有时变得急迫,力求在中行动中得到表现。当它们将要“侵入”到意识行动中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和一种罪恶感,因而意识就予以“抵抗”,试图压抑。--无意识的动机向上向外推,而意识门口的“检查员”,就发挥它的检查作用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压。

由于无意识的动机有时是突击的,意识门口的“检查员”就必须采取种种措施“防御机制”来保护,不让其侵入。

意识门口的“检查员”所采取的防御机制之一是“反动形成”--这一名词是费解的,意思是指“向后歪曲”,即夸张反面的动机。例如,你所喜爱和赞扬的一个人,有时可以引起你的敌对和厌恶之感。而你则以尽量扩大你对他的敬爱来对待他。另一种不甚明显的防御机制叫做“投射”--这是指你否认对你的朋友的仇恨。而反认为他对你的仇恨;罪过的一面在他不在你,因而你的罪过感转化为一种被巫害感。弗洛伊德认为,这些防御机制,不是意识的措施,不是故意相出和采取的;它们是“无意识的”。压抑和抵抗,也是“无意识的”。

4、梦的学说

梦的实质,就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我们从前面的叙述中已经知道,欲望虽然被压抑在无意识(潜意识)中,但它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寻求满足,由于在意识的门口有“检查员”的检查作用而不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人们在睡眠的时候,由于检查作用的松懈,无意识(潜意识)中的欲望得以绕过“检查哨”(或者说绕过抵抗),并以化装(即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就是梦的内容,也并不是是欲望的本来面目,还得加以分析和解释,才能寻得真正的根源。

所谓显梦,它类似于假面具,是“梦所叙述的东西”、“梦的外显的内容”。所谓隐义,是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是“那种隐匿的我们只有通过观念分析才能达到的东西”,是“内隐的梦的思想”。做梦好比编造谜语,显梦是谜语所说出来的内容即谜面,隐义是谜语未说出来的让人猜测的内容即谜底。这样,弗洛伊德就把梦境分成为两个部分--显梦和隐义。

梦的解释,就是要把梦的重重的伪装揭开,由显梦寻求隐义。弗洛伊德说过:“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他说:“我们可以确切不疑地设想,我们的三千多年以前的祖先做梦的情况在很大的程度上和我们一样。就我们所知,所有古代的人们都给梦附加以巨大的重要性而且认为梦具有实践的价值。他们从梦决定前途的吉凶,在梦里探求各种预兆。当时,对希腊人和所有的东方人来说,一次不用释梦师的战役一定有如今天一次不用航空侦察机的战役那样是完全不可能的。当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从事他的历次征服战役时,最有名释梦师们总是在随侍。那时仍位于一个岛上的太罗斯城进行了那样凶猛的抵抗,以致亚历山大考虑想要撤围。然后一个夜里他梦见一个森林之神仿佛在凯旋仪式上舞蹈,而当他把他的梦告诉了他的释梦师的时候,他得到了攻城的胜利已经向他预告的解释。他就下令攻打而且夺取了太罗斯”。弗洛伊德还认为,“今日的精密科学曾经反复地论述过梦,但只为了把它的各种生理学学说应用于梦的目的。

5、本能论

人的本能是推动或起动的因素,是人释放心理能量的生物因素。其含义是内驱力,来源于身体内部刺激,并通过某些活动来减少或消除刺激。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与自我保存种族生存有关,代表着人类生命中的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另一种是死的本能,是生命发展中的否定力量,代表着人类生命中的破坏性、攻击性和毁灭性的内驱力。生与死的本能同时存在,作用相反,是个人和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三、精神分析法的评价

(一)积极方面

⒈重视无意识(潜意识)的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弗洛伊德学说是属于无意识心理学范畴的。虽然近代许多学者对无意识也有过论述,但是,真正以无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还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尽管弗洛伊德研究的成果还有争议,但经过弗洛伊德的开发和透视,至少使人们知道了精神世界的一个一向被人忽视的奇异领域。因此,弗洛伊德学说,使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扩大了。发现者心理人生讨论区--发现生活的经藏,启迪人生的智慧

⒉重视动机、需要和人格的研究,加深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正统心理学往往重视认识过程的研究而轻视情感过程的研究、重视行为的研究而轻视欲望的研究。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则与这种重知轻情、重行轻欲的心理学不同,他的心理学属于深蕴心理学的范畴。如果说正统心理学是从外向内探索的话,那么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则是从内向外、从深层向表面进行研究的。这样,就是浅尝辄止、停留表面。弗洛伊德及其学派,对任何精神现象,不分巨细,都要寻根问底、追本求源。尽管由于弗洛伊德及其学派的立场、世界观的限制,还不可能科学地对动机、需要和人格加以解决,但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就是很有意义的。发现者心理人生讨论区--发现生活的经藏,启迪人生的智慧

⒊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为精神病的治疗提供了方法和理论。弗洛伊德学说产生于医疗实践,始终和医疗实践相联系,既是对医疗实践的总结,又经过了医疗实践的检验,因而对治疗精神病和其它心理疾病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弗洛伊德创用的”自由联想法“,在心理学的方法论上、在医疗方式上,有较大的贡献。直到今天,弗洛伊德学派仍然是一个有影响的重要流派。这说明,产生于并服务于实践的学派,是具有生命力的。

消极方面:.⒈ 反理性主义的倾向。其表现是:

发现者心理人生讨论区--发现生活的经藏,启迪人生的智慧

⑴忽视和贬低意识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夸大无意识的意义。

⑵忽视人的理智的价值,极力鼓吹泛必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篇2

1、理论渊薮

弗洛伊德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其传入渠道有两条 :一是科学主义倾向, 主要由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其作为一种新思潮从欧洲传入中国, 其理论视角多聚焦在心理学和生理学等方面 ;一是人文主义倾向, 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留日青年, 其理论视角多聚焦在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

弗洛伊德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最初只局限于心理学领域。1914年5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 对《梦的解析》做了基本的介绍。开启了弗洛伊德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先河。1920年《时事新报》的主编张东荪发表了《论精神分析》, 主要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概念, 他主要是从心理学与生理学角度出发, 阐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理论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偏于科学主义倾向, 使学者们对于该理论学说有了基本认识, 为其与文学艺术的联姻奠定了基础。

1920年, 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 指出“生命是文学底本质, 文学是生命的反映”。阐述了他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文学观点。1921年朱光潜先生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 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 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各个派别做了简单的介绍和概括, 为该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

1921年罗迪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1924年鲁迅翻译了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书中指出“生命力受到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该说》, 指出“‘生’生就是使无意识活动变为有意识, 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 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一脉相承。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文坛蓬勃发展, 为中国当时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的支持。

2、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五四”以来, 文学创作与精神分析理论的联姻, 是与理论的引进介绍是同步的。凡是受过弗洛伊德影响的作家, 在文学作品的内容方面都有所体现。

2.1 无意识和梦的描绘

郭沫若的小说《残春》主要讲述了青年爱牟爱上了少女S, 在梦中与姑娘幽会, 描述爱牟白日不能实现的性欲在梦中得到了折射与满足。郭沫若曾解释说“主人公爱牟对于S姑娘是隐生了一种爱恋, 但他是有妻子的人, 他的爱情当然不能实现, 所以他在无形无影之间把它按在潜意识下了。”然而爱牟的自我意识控制最终占了上风, 当他回到现实中时, 无意识又受到了各种规范压制, 真实的爱牟消失了。

2.2 文学作品对性压抑、性变态心理的描写

“性”是中国文坛长期以来为人所禁忌的话题, “五四”时期, 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和摆脱传统礼教束缚, 作家们将笔触聚焦在封建社会对人性的种种压抑上。

1924年鲁迅先生发表了短篇小说《肥皂》, 主要描述了道学先生变态性欲的压抑和内心精神世界的苦闷。小说中, 四铭是一个受到封建传统道德和礼教的束缚的男子, 他对街上一个“女乞丐”产生了性幻想, 旁人的“下流”言语给他带来了意识上的冲击和兴奋, 他向妻子、儿女、朋友反复重复着那句“阿发, 你不要看得这货色脏, 你只要去买两块肥皂来, 咯吱咯吱遍身洗一洗, 好得很哩!”以这样的方式来宣泄内心中压抑的情欲。在封建社会中, 他标榜“孝义大节”, 试图为自己本性追求贴上道德的标签, 显得尤为虚伪。

3、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的影响

潘光旦先生在1921年撰写《冯小青考》, 他通过对冯小青“瘦影自怜”、“朝泪镜潮、夕泪镜汐”、“临死造像”等种种遭际行为的分析, 判定其变态心理为影恋心理的自觉。这无疑为批评理论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弗洛伊德指出, 人的本能冲动, 可以看做是某些行为发展的内在动力。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往往是由于个人遭逢种种不幸后的发愤图强, 这样看来弗洛伊德的“升华说”与中国古代的“发愤著书”、“悲愤说”有类似之处, 共同揭示了作家的创作动机。

4、三十年代的冷落与批评

与二十年代的弗洛伊德热相比, 三十年代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发展则较为沉寂。三十年代, 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 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使其传播发展受到了压制, 但也有部分作家的作品中留有精神分析的痕迹, 例如张爱玲, 但历史的洪流仍使得精神分析理论受到了冲击, 退出了舞台的中心。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圈套 篇3

写这篇论文时的老弗洛依德未免有些走火入魔,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老博士竟然让女儿安娜去代为宣读这样一篇论文。设想一下,若是与会者恶作剧式的要让安娜来点“现身说法”,情形将会多么难堪。有时候我会想,弗洛依德在论文中大谈被阉割的恐惧、手淫、乱伦等,与犹太文化中重视性、重视生殖器的倾向是否有关呢?老弗洛依德那么热中于分析“恋父仇母”的女性俄狄浦斯情结,反过来看,是否正因为他先有了“以女代妻”的情结?马克思在论文《关于犹太问题》中不是已早于弗洛依德涉及过俄狄浦斯对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了吗?

俄狄浦斯原来是一则古希腊神话。当代神话学者Mirrea Eliad曾经指出,神话给人们的行为定下规范,赋予生活意义和价值,在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M.Eliad,Myth andReality)由此使我联想到:古希腊神话中家族乱伦、性暴力的事件屡屡发生,道行最高的神祗宙斯对欧罗巴的强暴,对后世是否起了示范效果?联邦调查局的统计材料显示,当今美国成年妇女的三分之一曾经被强暴或几乎被强暴(见Student Heal th,一九九○年三月号),这个情形,与西方文化的根源暨古希腊神话是否有某种内在联系?希伯莱圣经里有一则故事:罗德失去了妻子,两个女儿怜悯他,设计用酒把父亲灌醉,分别与父亲一起“躺下”,各自为父亲生下一个儿子。圣经用中性近乎赞赏的语气来叙述这个故事,故事在当代西方民间流传甚广,我购得的一本纽约Waldman出版公司以少儿为对象的圣经普及本也将其收入。这则女儿“孝敬”父亲的故事,“品格”比之于“不敢毁伤”、“四岁让梨”、“卧冰”、“哭竹”,显然要“高”出许多。问题是,古希腊神话传说和旧约圣经的某些逾越伦常的故事,是否表现为当代西方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原始密码?弗洛依德下意识理论的建立,在揭露人性阴暗面的同时,是否助长了人性阴暗面的扩张?

至少,在当代西方的人文科学领域,常常可以见到一种“泛弗洛依德式”的研究方法。一九八九年全美现代语文学会(MLA)年会一个分组讨论的题目就叫作“手淫的缪斯”,论文题目则可以是“手淫与狄金荪诗中的阴蒂意象”,“简·奥斯汀与自慰姑娘”,“剥去男性崇高的伪装:麦尔维尔与巴惹笔下的自慰、肛门性欲与肉体狂暴”。与此相适应,当代海外汉学家也贡献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屈原的香草美人之比无非是同性恋者的寄托;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孟郊的寸草春晖比喻,都在暗示俄狄浦斯式的家庭三角关系;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关系超出了同志之间的感情;中国古诗中的“木兰舟”因为凹陷的内部构造象征女性生殖器官,配上“骚人遥驻”,就构成一幅男女交媾图,所以富于诗意,令人陶醉。(某德裔美国汉学教授以性象征串讲了许多中国古典诗,引起轰动。此处姑隐其名,以存忠厚。)一九九三年八月在香港召开的世界亚非学术会上,某华裔学者的论文为在中国典籍里寻不出俄狄浦斯故事遗憾之余,认定中国传统道德中重视强调“孝”,与西方的标明禁忌以承阻吓,在效果上看是殊途同归的。(作者是笔者敬重的学者,此处提及,绝无贬义。)

二十世纪的西方,影响最大的三位思想家仍然是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依德。ErichFromm写《健全的社会》曾得出结论:十九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二十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十九世纪的无人性指人的残酷,二十世纪的无人性指的是精神分析和人的疏离。马克思加上弗洛依德,似乎就足以解释清楚现代人类社会的错综复杂,这种认知,在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六五年那段时间的欧美知识界尤其普遍。然后是意气风发、热情激烈的五年,六十年代末欧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知识分子起而反叛,革命的双刃剑一面指向社会的剥削,一面刺向个体遭受的心理压抑,被压迫的利比多转换成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阶级斗争的实践,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流行于欧洲的社会乌托邦理想再次出现。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在诞生一百多年以后用来解析技术统治下的当代资本主义是否仍然适用,除了马克思加弗洛依德以外,是否还有更好的阐释世界的理论组合,这是西方的理论界在学生运动的高潮以后试图回答的问题。

由哲学家GillesDeleuze和心理学家FélitGuattari合作的《反俄狄浦斯》一书于一九七二年初版,该书可以说是欧美学生反抗运动的理论结晶,出版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后结构主义的一本经典之作,许多女权主义者、文艺理论家、社会学家、哲学家都从中汲取过营养,大名鼎鼎的福柯曾为这本书作序,称该书是“非法西斯生活方式导论”,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论家FredricJameson则称这本书是“当代法国最优秀的理论著作。”

Deleuze和Guattari在书中首先对俄狄浦斯作了一番“解构”工作。在他们的描述中,俄狄浦斯从原来的古希腊神话,经历了索福克勒斯的同名悲剧和弗洛依德的精心重建以后,在西方社会已经“深入人心”,演变成了当代的一个大神话,俄狄浦斯好像变成了达尔斐的神谕,可以破解人世间的所有奥秘。父亲母亲和自我的三角关系早已超越出家庭扩张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任何权威都是“父亲”的象征,都是“我”想要去谋杀和取代的对象。现代人的心灵就像是一栋荒野中破旧的百年老宅,俄狄浦斯笼罩就像一个幽灵游荡其中;在无远弗届、硕大无比的俄狄浦斯阴影笼罩下,人无法确认自己的身份,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举世滔滔,满眼皆是精神病人,大家都生了“俄狄浦斯病”,即使那些在社会上享有父亲般权威的人,比如警察、老板、教父、国家元首,甚至包括心理分析医生,也不过是些超级精神病人罢了。

Deleuze和Guattori认为,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不仅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而且割裂和曲解了无意识。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基本上只是成年人的妄想症,说它是弗洛依德的自我解剖也未尝不可。在原来神圣的家庭父、母、子三角关系中,究竟哪一个首先心理变态,乃是一个鸡与蛋孰先孰后的问题,而说到底,最有可能的则是父亲首先开始了妒忌。俄狄浦斯在神话中犯下弑父娶母的罪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自己的身世浑然无知,而父亲按照神谕将初生的婴儿弃之于荒野,却是存心地要杀儿子;希伯莱圣经中的亚伯拉罕的的确确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犹太文化传统突出父亲的绝对权威以及对“性”的强调,可能是弗洛依德建构当代俄狄浦斯神话的主要动因,基督教长期宣传的“三位一体”的信仰观念,也为现代人俄狄浦斯式的自我角色困扰供应了养分。并不是说弗洛依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一无是处,而是说世界的面目被这个理论越描述越昏暗模糊了,精神分析也许就像是俄国的革命,具体从哪一步开始出现差错未必说得清楚,也许要追溯到弗洛依德本人的私生活,也许要回到“情意结”被发现的那一刹那,俄狄浦斯就是精神分析学由正确走向谬误的逆转点。俄狄浦斯又像是一座迷宫,只有在其中经历了摸索和徨以后勇敢地走出来,才能踏向光明,接近真理。

Deleuze和Guattari对俄狄浦斯情意结的剖析时而冷酷严峻,时而又温情脉脉,充满了深刻的理解,他们的论析经常是妙趣横生的。二位作者对俄狄浦斯的批评,实际上是对当今世界人们内心越来越强的“自我”意识的批评,是对“俄狄浦斯化”了的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是对世人精神病式的生存状态的批评。

“反俄狄浦斯”这个概念使人想起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一书中使用过的“反基督”一词。尼采攻击基督教,说普通的基督徒通过教会的秩序,通过种种的信仰,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置于绵羊的地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一位牧羊人。Deleuze和Guattari在对“欲望”进行分析时指出,所谓俄狄浦斯情结,不刻意去寻找,本来是不会被感觉到的,但那个情结一旦被挑明,欲望就被挑起,欲望被挑起的同时又被压抑。俄狄浦斯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片殖民地,那里上演着压迫与反压迫,革命与反革命的激烈斗争,而这压迫和反抗的主体,都是分裂的无意识的自我。人们普遍有一种愿望,即让他人来对自己生活的合法性提出证明。精神分析方法通过对自我欲望的压抑来达到与外部世界的和平共处,这和基督教的“牧羊”效果类似,二者都为集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提供了温床。

欲望被反复地煽起又被久久地压制终于使全社会都得了精神病,精神分析疗法无法治愈这个疾症,因为它本身正是病根。我们的“时代病”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新的方法叫作“精神分裂分析”(schizoanalysis),它与原来的“精神分析法”(psychoanalysis)完全不同,后者着眼于追踪被压抑的欲望,回忆被阉割的恐惧、性的伤害等,前者则力图淡化俄狄浦斯阴影,消解社会上与父亲象征相关的诸如家庭、教会、学校、党团和国家的权威,同时反对自我情结的无限膨胀。新的方法也分析“欲望”,但它所关注的,是欲望从人的内心“俄狄浦斯殖民地”脱身出来以后朝什么地方流动①,以及欲望的流向与社会生产的相互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避免不了要涉及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事实上《反俄狄浦斯》一书谈得最多的仍然是马克思和弗洛依德,但这并不是老生常谈式地要将二人的理论揉合在一起以解释世界。Deleuze和Guattari认为欲望的运动轨道与资本、利润的运动轨道是一致的,社会生产的无意识随欲望的流向而变化,资本和时间的投资本质上即是欲望的投资。

《反俄狄浦斯》不企图建立一个理论体系,二位作者也不汲汲于让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展开论析时颇能挥洒自如。他们大段引证劳伦斯,卡夫卡,贝克特,普鲁斯特,福柯,金斯堡等作家,漫不经心的形式中却又紧紧地围绕着有关疯狂、欲望、感觉错乱、政治等话题。二位作者试图在这本书中就开始实践他们提出的“精神分裂分析法”,要让“欲望”在奇异多变的论述风格中“流动”起来。

两位作者鼓励人们努力抹去神话、悲剧、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等烙在他们内心的“自我”印记,从而去把握人身上的“非人因素”,感受人的意志和力量,体察人性怎样“逆转”(mutation)和“变形”(trans-formation)。传统的人文科学告诉人们说每一个微小的社会事件背后都有一个大写的“人”,这和基督教说的万物之上都有一双天父垂注的眼睛也没有什么两样,类似的知识形式描摹出来的关于“实在性”的图案,本身就以实在性作为代价,传统人文科学大谈人物、图像、符号等,却闭口不谈“力量”和“流动”,传统人文科学过份强调人的实在,却对其它的实在视而不见,尤其是忽视了对人至关重要的“冲创实在”(realityofpower,power译为“冲创”参考了陈鼓应的见解),结果使传统社会科学建构的主体变成了唯唯诺诺、驯服被动的主体。

所以《反俄狄浦斯》就是反自我,也是反对抽象划一的人。俄狄浦斯进入人们的无意识中,使人们产生了自我意识,但正是这个自我意识破坏了作为生命本质的原动冲创,俄狄浦斯教会了人们压抑自身欲望,俄狄浦斯造成了人们内心的苦难,俄狄浦斯使人们精神萎靡,俄狄浦斯让全社会染上了精神病。

既然全社会都染上了精神病,人们若希望他们的疾病得以治愈,还得靠他们自己。只要人们忘掉自我,从俄狄浦斯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他们就成了可以给自己疗病的医生。在一种忘掉自我的状态中,个体和集体就不再是格格不入的对立面,个人的欲望也就可以等同于集体的欲望。“精神分裂分析”主张用集体的方式去解决个体的问题,倡导一种新型的集体主义。新的集体主义与旧的极权主义不同,旧制度用集体规范和行政手段来限制个体,新方法则力主以集体的力量来反抗权势,让个体消解于集体的抗争之中,并通过多种集体斗争的方式来改变原有的人际关系。从前的人文科学中所突出的个体性主体要转变为集体性的主体。新的集体主体性中已经将俄狄浦斯连根铲除,精神病式的个人主义倾向已经被彻底消灭,即使其中仍然有利比多的活动,也很容易被疏导进入社会生产的领域,因此,新的集体主体性与法西斯主义绝缘。

Deleuze和Guattari的《反俄狄浦斯》一书出版以来,西方学术界对弗洛依德的批评一直是紧锣密鼓。FrankSul1oway的《弗洛依德,心灵生物学家》(一九七九)试图证明弗洛依德是在用达尔文式的纯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内心活动,所以精神分析法还称不上真正的心理学;JeffereyMasson可能是弗洛依德最激烈的批评者,他的《谋杀真实:弗洛依德在其诱惑理论中怎样隐瞒真相》(一九八四)指责弗洛依德分析少儿性虐待病案时颠倒黑白,弗洛依德竟认为病人的精神分裂状态源于孩提时代的性想象,与父亲的恶行关系不大。Masson把自己的论点加以发挥在一九八八年写出了《反治疗》,该书声称所有“心理治疗”都是改头换面的性虐待;AddfGriinbaum则从现代哲学真理论的角度来检查精神分析疗法,他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一个哲学的批评》(一九八四)中指出精神分析结果与病症吻合,有时行之有效能治愈疾病,但这并不能证明精神分析法掌握了科学真理,精神分析法跳跃性的思路过于玄妙,过于离谱,缺乏科学所要求的历史的、经验的、物质的基础。

也许弗洛依德已经预料到了他的学说可能遭到反弹,他在《精神分析学五讲》里强调指出:正如病人普遍持有讳疾忌病式的对医生的抗拒心理,病入膏肓的学术界也必将对他的济世良方加以攻击低毁。如此一来即形成一个怪圈:任何理性的争论已经不再可能,因为对精神分析的分析也就随之成为精神分析分析的对象,弗洛依德早已把未来的批评者当成病人对待了。

在讨论性别的研究班上听到过一首流行曲子,歌词从女权的角度对此文开篇时提到的弗洛依德的“阳具中心主义”表示嘲讽:“女性不要凸出的生殖器,她们有丰满高耸的乳房——平胸的男人你为何不自卑?女人的经血荡涤着污浊,月月更新自己的生命——男人啊——为了你生命力的萎靡——你应该羞愧!”

我怀疑这首歌曲连同自己这篇小文章也都落入了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的圈套。

一九九三年九月于斯坦福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和文学的关系 篇4

人教111 2011212551 傅萧

文学是用来表现人内心情感的,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文人雅士都爱在内心有感之时借文学之手,让内心情感得以宣泄。

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也是从人的内心出发,探索人的心理世界。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在精神层次,主要是人的精神活动,欲望、冲动、思维、幻想、情感、判断、决定等等、这些因素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而文学也很简单,欲望、冲动、思维、幻想、情感、判断、决定,无不是文学产生的原因。你生气,你高兴,你悲伤,各式各样的心理,你需要借一样东西抒发。此时,文学成为了最好的工具。

意识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人感受着外界的刺激,受到刺激后,内心受到触发,然后开始用语言,用图画,抑或用歌曲,用表演来散发内心的情感。

前意识又称下意识,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潜意识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社会不断的在禁止着一些东西,你不能写这个,你不能说那个,可是依然有很多文人保持着那份“潜意识”,从不害怕畏惧,有什么说什么,才不管你个什么不许,禁止。像韩寒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自我、本我、超我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而文学的主体是什么,大多数也是那个“我”。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人们都围绕着自己不断讨论着,不断书写着。每个生活的细节都充满着“我”,文学也是来自最普通的生活,最普通的我。

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中间一层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最上面一层是超我,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

弗洛伊德认为可以用谈话来治疗心理疾病,这一点很文学也有很大的相似点。文学,不正是做着自己和另一个自己亦或是另一个人相互谈话,当你有话想要诉说时,你可以选择把他写下来,就像是告诉一个陌生的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篇5

弗洛伊德是精神病医生,他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分析了病人的梦、随意的谈论、不其然的联想以及儿时的记忆,认为人类所经历过的激烈冲突都会影响其行为的发展和文化。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得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他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在他看来,人格的的发展是伴随着性的发展而发展的,个人的性生活并非开始于青春期,儿时开始于婴儿期。因为性本能虽然是天生的,但它会随着生理的成熟而改变,这也就是说,本能的成熟会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一些特殊的痕迹。因此,当性本能成熟时,它的能力即欲力就会慢慢的从身体的某一部位转移到性其他的部位,婴儿就进入了另一个新的人格发展阶段。他按照年龄顺序,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口腔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6个月),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两性期(12岁以后)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各有不同的特征。如口腔期,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若母亲对婴儿的口腔活动不加限制,儿童长大后的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则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所以,早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会有长期影响。再如性器期时候儿童的依恋情结的发展正常与否会影响到孩子成人后的性格特征和男女关系。

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中的辩证思想 篇6

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中的辩证思想

人的心理,无论是个别心理现象,还是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其变化趋向一定遵循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理论中也时隐时现地闪现出辩证法的.火花,他在本能冲突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都强调了心理冲突是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心理冲突分为相互对立的双方(如生与死、爱与恨等),对立面可以相互妥协或相互转化.因此,透过弗洛伊德理论的神秘外衣,我们可以窥见某些合理的辩证内核.

作 者:何东亮 作者单位:常熟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江苏,常熟,215500刊 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4)分类号:B84-09关键词:弗洛伊德 辩证思想 冲突 转化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篇7

关键词:精神分析法,人格构造,艾米丽

1、引言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由于福克纳深受家庭传统和南方风土人情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有南方人特有的幽默感,深入刻画黑人与白人的地位和矛盾等敏感问题,描绘出惟妙惟肖的南方人形象。该小说以内战后美国南方社会变迁为背景,讲述了贵族后裔艾米丽小姐充满悲剧的一生。多年来,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主要从哥特式写作风格、象征手法、人物形象分析以及女性主义等角度探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极大地加深了读者对这部小说的印象。但是,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角度解读艾米丽心理和人格结构的目前还寥寥无几。因此,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的人格构造理论来探析艾米丽的心路历程,揭示艾米丽从天使变成杀人犯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斗争。

2、精神分析法人格构造理论概述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它遵循“唯乐原则”,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弗洛伊德1988:285)”。自我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适应发展起来的,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自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超我从自我中分化出来,它反过来又监督自我的活动,弗洛伊德指出:“超我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追求完美的冲动或人类生活的较高尚行为的主体(弗洛伊德1987:52)”。在弗洛伊德看来,正常情况下,这三个部分是统一的,相互协调的,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但是,当这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则会产生神经症等失常状态,从而破坏人格的正常发展。(弗洛伊德,2011)。

3、艾米丽

3.1艾米丽是超我的化身

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典范的根源是来自超越父母的更高级权力”(弗洛伊德,2011),“自我典范”也就是超我。那么,这种更高级权力是什么呢。弗洛伊德在他的《自我与本我》中指出,宗教、道德和社会感情——人的高级方面的主要因素(弗洛伊德,2011),也就是说,超我的根源是宗教、道德和社会感情。在小说中,艾米丽从小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而父亲是当时社会父权制的代表,艾米丽小姐在父亲去世以前一直都被这种父权制度和当时盛行的清教思想压抑着、控制着,这个时候,她人格构造中的超我起主要作用,她的生活及心理被超我牢牢地控制着,超我是生活的指南针和方向盘,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偏差。正如小说所描述的那样,“身材苗条、一袭白衣的艾米丽小姐站在背景,她的父亲叉开腿的侧影在前景,背对艾米丽,手握一根马鞭,一扇向后的前门框住了他们俩的身影”(青闰等2013:67)。这正是父权思想的典型刻画。艾米丽小姐如身上的白衣一样纯洁,没有任何自己的思想,因为她的父亲在她前面拿着马鞭,一旦她偏离轨道,马鞭就会朝自己身上飞来。因此她只能压抑自己内心的欲望和冲动,规规矩矩地生活在父权制的道德约束之下。这种道德压迫和束缚如此强大,导致以“快乐为原则”的本我被超我牢牢地控制着。这时候的艾米丽就是超我的化身,正如在镇上人的眼里一样,是“一种传统,一种责任,一座丰碑”(青闰等2013:55),而不是一个人。

3.2艾米丽本我的苏醒

父亲死后,艾米丽小姐仍然受着父亲的影响,“壁炉前失去金色光泽的画架上立着艾米丽小姐的父亲的炭笔画像”(青闰等2013:59),这说明她依然生活在父权思想的控制之下。但是,失去了父亲的管制,这时候她人格中的超我已经开始渐渐衰弱,本我开始逐渐苏醒。艾米丽开始听从自己内心深处被长久压抑的欲望,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再次见到她时,她的头发剪短,看上去像一个少女”(青闰等2013:65),这表明艾米丽要告别过去开启新生活。于是,当荷默·巴伦来到镇上修路时,艾米丽小姐就爱上他了。荷默是来自北方的工人,地位卑微,但艾米丽依然每个星期天下午和他驾车出游,穿过议论纷纷的人群。艾米丽虽然知道这种做法有失教养,不合道德,但是这个时候她已经被快乐冲昏头脑了。欲望被压抑得太久,一旦释放,将一发不可收拾。她人格中的本我已经战胜了超我,道德和宗教信仰被抛诸脑后。但为了与现实世界妥协,以现实为原则的自我使得艾米丽想通过结婚的方式与荷默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但荷默却说自己喜欢的是男人并且拒绝了艾米丽的心意。艾米丽小姐承受不了这种打击,只好采取极端的手段毒死了荷默,让他永远的留在自己身边。在本我欲望的驱动下,艾米丽不顾颜面、罔顾纲常想和荷默在一起,却惨遭拒绝,颜面尽失。加上她内心深处的超我又在狠狠地折磨她,指责她,因此她最后在本我与超我的斗争中选择了变态的方式来守住自己的爱情。这一战,她的本我打败了超我,因此她从纯洁的天使变成了丑陋的杀人凶手。

3.3艾米丽的自我和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代表可以称作理性和常识的东西,它们与含有感情的本我形成对比(弗洛伊德,2011)。以“现实为原则”的自我,努力地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让本我的欲望得到发泄的方法同时又符合超我的道德要求。艾米丽的父亲在世时,受强大的超我的道德约束,艾米丽的本我欲望被控制着,即使父亲赶走了她所有的追求者,她的本我也不敢反抗,因为那时的她由于父权制度的控制,只能按照当时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清心寡欲地活着,她人格中的超我压抑着本我,支配着自我,因此这个时候艾米丽的自我在现实世界中听从着超我的指挥与要求,这是自我对本我的一种保护,同时自我随时找机会满足本我的需求。因此,在父亲去世之后,自我释放了本我,艾米丽开始追求自己的爱情和自由。但是,镇上的人却以“贵人举止”和“传统的责任和义务”等道德标准要求艾米丽压抑自己的本我,恢复成原来的超我化身。然而,艾米丽的本我被压抑得太久了,释放之后无法控制,最后走到了极端——杀害了荷默。经历了超我和本我各自强大的控制之后,艾米丽的自我渐渐开始可以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了。她不再任意听从本我对快乐的需求,去爱上其他的男人,而是把自己常年累月地锁在房子中。她也不像父亲在世时那样,只要遵守了超我的道德要求就可以像个淑女一样不愁吃穿地活着。后来的她,为了生活,不得不以“现实世界”为原则,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开始给镇上人的孩子讲授瓷器彩绘课,来挣得每人的二角五分硬币。正如镇上的人所说得那样,“他们终于能怜悯艾米丽了。因为无依无靠,贫困交加,所有她变得有人情味了。现在,她也知道什么是多一分便士就激动万分、少一分便士就大失所望”(青闰等2013:59)。没错,艾米丽最终和镇上的人预料的一样了,为了钱,为了生活,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贵族身份,服从现实世界的规则,和别人一样挣钱养活自己。这时候,艾米丽的自我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督着本我的活动,三者达到了协调和统一。

4、结论

艾米丽小姐刚开始时被道德要求严格地束缚着,习惯了生活在超我的控制之下,父亲的突然去世之后,她的本我得到释放,自我无法协调好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因此听从了本我的欲望走上了极端的道路,杀死爱人荷默。后来,在生活归于平静之后,她的自我渐渐开始以现实为原则,重新用道德标准指导本我的活动,但这与原先的超我化身不一样,因为她不再像原来一样对快乐抱有期待了。通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人格构造理论,我们理解了艾米丽小姐为何会从纯洁的天使变成残酷的杀人凶手,她这一切心理变化过程以及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斗争,都是因为当时强大的父权制思想对她整个人格的控制,她不断地斗争和妥协,最终仍然成为了父权制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青闰,宰倩,闪硕/译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短篇小说精选(中英对照)威廉·福克纳[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篇8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达利;超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J2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41-01

萨尔瓦多.达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涉及的领域广泛:电影、绘画、雕塑设计等。以卓越的天才和非凡的想象构建力创造了无数经典的艺术作品,受到《梦的解析》影响,完美的阐释着超現实主义艺术,迎来了非凡的艺术人生。达利早期接受学院式的教育,从早期作品可以看到有学院教学式的写实主义和当时流行的立体主义。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9世界末从其所从事的临床治疗工作中逐步发展起心理分析学和有关的治疗方法。他把一切精神失常归于“性的压抑”认为人的种种欲望只有在梦幻和半昏迷状态下才能得到宣泄,在无意识和潜意识中才能流露出来,梦是人潜意识欲望的表达和实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可见得其影响的广泛性精神分析对心理学和西方个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文、雕塑、影视和绘画。精神分析学是从达达主义分割出来的超现实主义的来源基础,这个学派主要以梦境和幻想作为创作源泉,试图借助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 把现实生活与本能、无意识和梦的经,验糅合在一起 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境。

弗洛伊德在1900年出版了《梦的解析》,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在圣费而南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期间,达利就解读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正如他在自传里说道“我读完了《梦的解析》,这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此我不知疲倦的自我解析,不仅是梦,还有我所发生的一切。”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梦的解析》是后期达利超现实主义创作的灵魂源泉。达利接受了《梦的解析》并潜心钻研,最终成为了超现实主义画家中最具说服力的梦的诠释者,弗洛伊德理论的绘画实践者。在接下来达利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中一系列怪诞、荒唐超现实主义作品包括绘画、电影和雕塑。达利借助理智的力量积极地激发潜意识下的创作本能,以梦境、幻想为基础把梦境描绘于现实之中,受到拉康博士论文《论偏执性精神病与个性的关系》的启发,最终自创出“偏执狂批判发”即将由自己诱发的生理和心理相结合的感觉过程,画家把毫不相干的事物硬凑在一起。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家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尤其是他童年时代被压抑的俄狄浦斯情结”在生活中的达利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僵硬状态,从达利创作的父亲画像中看到表情淡然,冷漠给人威严、传统之感,俨然就是权威的化身。加之后来母亲的去世更令达利崩溃,他曾在母亲过世后写到“为了向我受到的伤害复仇,这伤害就是母亲的死亡。我怀着宗教般的热忱崇拜她、爱慕她。”后来就是娶了诗人的妻子加拉并相守了60余年,他把这种对母亲独特的爱折射在加拉身上。达利在70年代创作利用大多借助宗教题材,加拉却总在画中“客串”扮演着圣母的角色可见加拉在他心中的地位,从另一角度思考是对母亲的爱恋。弗洛伊德的理论似乎印证了达利的生活经历,以至于精神分析学对达利的影响折射在生活和作品上。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潜意识欲望表达的一种最直接的形式,是本能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发泄,足可以暴露个体灵魂深处秘而不宣的本质“。达利认只有错乱的梦境才能最真实地折射人们的内面状况。《梦的欲望》是达利1928的作品,,从作品中给人直接呈现的是地面构图程对角线的方式像今天的比赛跑道一样,从近处一直向外延伸并逐步缩小,带圆头圆柱体形似细胞的物体向外伸展到一定长度向四周程不规则散开。这幅作品是达利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创作的。作品画面看起来荒诞虚无,用这种梦境、幻想的题材把梦境描绘于现实之中。1929 年,达利在戈曼斯画廊举办了以“妄想狂评论法”创作的作品,即用来自梦境、记忆、心里或病态心理学,创造一个梦想的现实。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达利总喜欢在画面中表达性话题如《欲望的调适》用拼贴组合,表现性渴望的主题。又如《开明的享乐》中达利利用狮子的形象以象征欲望、激情画面中上方是一个呈带把容器样子的女人头像,在精神分析领域,在梦中容器象征女人,在往后许多作品中达利画作中都出现了象征性物体如:抽屉、火、蜗牛等,抽屉在弗洛伊德解释是代表女人潜藏的情欲,而在达利的作品中,抽屉基本是在女人体上出现。蚂蚁则是形象于他童年时代的经历。这不仅是借助女人表达对性的幻想也印证了弗洛伊德的理论。

《记忆的永恒》创作于1931年,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画背景是一片空旷的海滩,画中还有由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组合在一起的怪物软体形像以及蚂蚁,这都是达利常用的绘画元素,画面中还有枯萎的树枝和软绵绵挂在树上的软钟。由于小时候的经历,蚂蚁在达利眼中象征残酷、腐烂甚至死亡的气息。绵软的钟则是时间流逝的代表。这是一组看起来用荒诞怪异的物体组合在一起画面。达利用这种半梦幻半显示的方式去表达了时间于空间不可分割性永一种写实的画法给人制造一种惊人的非现实现象。达利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潜意识,自己的梦中每一个意念的结果。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达利要把自己抛到疯子的边缘切身感受些并用画笔描绘下这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就是达利和疯子唯一的区别,也是我不是疯子的最好印证。

达利虽然最后被逐出了超现实主义团队,但不可否认他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技法的成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绘画实践者,利用潜意识的符号用怪诞荒唐的画面去一一解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参考文献:

[1]《梦的解析》西格蒙得·弗洛伊德 1900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推荐阅读: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09-15

上一篇:毕业留言英文诗歌下一篇:赞美妈妈的诗歌50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