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创新(通用8篇)
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通过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得到的培养和发展的。“人们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能超于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折的能力”。“教育具有着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就是说,教育教学工作既可以发展、促成,又可以阻止、妨碍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识和警惕的问题。因此,国家教育部提出:要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当一个人有了要达到所提出的那些目的的真正欲望时,当存在真实的内在动机时,尽管学习者对于有效学习较为精细的特点一无所知,以及并不具备许多其他促进学习速度的条件,也能获得卓越的成果。”而创造精神正好属于这一意识范畴,它是人产生一切创造的直接动力。假如没有创新精神这种意识作为动力,即使有创造能力,也不会产生创造性活动的,那么究竟如何去做呢?
一、把握教材特点,将培养创新能力融于教学过程中
大胆选用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教法,如历史辩论会、课堂分组讨论等。例如,在讲述“商鞅变法”时,我将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反方,以“商鞅变法中商鞅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题进行辩论,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教育既要使内在的潜力得以释放,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兴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教师进行质疑和超越。在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时,还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通过问题的设立,既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能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个人的思维往往具有局限性。因此,实现“师生互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显得至关重要,何谓“师生互动”?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主动”向“被动”转化,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化。这样,在训练的过程中必要的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讨论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和学生之间,还应包括学生和老师之间。比如,以《鸦片战争》一节课为例来说明,在对教材、对学生反复琢磨后,我设立了两个问题,用来统领课堂教学。
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有创造力的人才。
一、转换视角创新法
所谓转换视角创新法, 指的是打破思维定势, 变换问题的视角, 从而得出新知识、新解释、新观点, 实现创新。例如, 可以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 中学历史教学要重视史观渗透, 重视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历史观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 甚至提出质疑, 通过自觉运用正确的历史观进行问题分析的示范,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如, 运用多元史观分析罗斯福新政:传统的革命史观认为罗斯福新政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但是如果教师运用新的视角引导学生则可以得出新的结论。现代化史观认为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 调整了美国经济模式;文明史观认为其开创了新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 即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模式;生态史观认为其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等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社会史观认为其应对和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等。
由此可见, 转换视角创新法, 可以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 实质上是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促使学生从新的角度, 运用新的史观, 去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 得出新观点, 实现创新。
二、比较创新法
所谓比较创新法, 指的是把两个形似而神不似, 或有许多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的值得比较的问题进行比较教学的方法。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讲到中国改革开放时, 可以设计一个比较题: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异同点。二者在原因、内容以及过程等方面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不同的是, 苏俄新经济政策最终夭折, 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对这两者的比较, 有助于我们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把我国的改革开放搞得更好。两次改革都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开始的, 都是从农业领域开始, 都经历了一个摸索、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本国国情的相结合在探索中向前发展的过程;同样遇到了有关市场和计划的问题, 但二者处理的结果却不同。新经济政策尽管采取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市场, 但由于没有解决好市场和计划的问题, 市场未能在苏俄取得合法的地位。随着苏联的工业化进行, 市场逐步被计划经济体制所取代。而中国在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对有的问题进一步作了明确: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新经济政策主要集中的经济领域, 未进行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改革开放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但在上世纪80年代及时的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这样就使学生获得了改革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它需要各环节的相互配合, 它应当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等方方面面的创新认识。
喜欢并善于对历史知识进行纵横比较, 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是高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 这在历史教学中的素材是非常多的。
三、综合创新法
所谓综合创新法, 指的是教学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渗透与综合, 拓宽学生思维, 从而得到新知识、新观点, 实现创新的方法。历史知识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的知识联系非常密切, 只要历史教师善于把握学科之间的联系, 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与整合, 创新就并非难事。
例如《鸦片战争》的一个教学案例:教师把学生分成历史、地理、政治、语文、数学五个小组, 确定不同的学习探究目标, 指导他们分别去搜集资料。然后,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探究, 完成相关发言。历史小组讲述了鸦片战争所经过路线的古战场, 如广州虎门炮台、厦门战役、镇江海战、大沽炮台等, 再现历史风云, 使学生去触摸历史, 形成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地理小组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地形、海战的特点, 并讨论为什么英中两国远隔重洋在没有大量汽船, 只有帆船的时代来到中国?为什么会选择夏天进攻中国, 冬天退出天津?这些讨论增长了学生对季风知识的了解。数学小组查找此时中英两国进出口产品的数据, 如中国出口的茶叶、丝绸、香料、棉花、瓷器, 英国出口中国中国的呢绒、布匹、鸦片等, 感受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背景下两国的差距, 加深落后可能被挨打的紧迫意识, 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意识。语文组搜集了大量有关的诗歌和“百家讲坛”内容, 如清朝陈澧的《炮子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喻大华的《道光与鸦片战争》的“百家讲坛”等内容,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陶冶了情操。政治小组从唯物辩证的观点出发, 介绍了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的性质和影响, 重点讨论了如下问题:如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贸易的战争吗?没有林则徐的禁烟就没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让中国不如到了近代化吗?等等。这样的辩论, 让学生理解了战争的性质, 认识到了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应该以阶级观点取代辩证分析问题的原则, 这样就很好地发挥了学科综合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地运用学科综合的知识去设计教学, 既可以凸显历史的多面丰富性, 又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发散创新法
教师可以选择学术前沿的, 或还没有定论的、具有开放性的知识点, 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如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 可以得出合乎情理的不同的解释、观点、看法或评价的知识点,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并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论证, 以打破思维定势, 突破各种思想束缚, 发表自己的见解, 激发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求异、扩散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讲授辛亥革命的结果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展开讨论;对于五口通商的评价问题, 学术界至今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下限是划至1919年“五四”运动, 还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如冷战始于1917年十月革命、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还是丘吉尔的富尔顿“铁幕演说”, 或者其它等等, 使学生在自主讨论、自主学习中, 获得新知识、新想法, 从而实现创新。
中学传统的教学比较注意对学生集中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的关注相对较少, 而发散创新法则是一种帮助学生有效地打破常规思维, 不落巢臼、另辟蹊径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创新思维
历史是一门承古启今、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末的学科,具有时间性、综合性及具体性等特点。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联系古今、多角度探讨,注重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逆向思想、多向思维,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问题、掌握历史知识。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讨论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用联系的观点看历史,拓展横向思维
历史学科虽然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实,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历史事件中也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为此,教学时高中历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特点。
例如学习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中的“外国侵略”事件时,学生们不仅要了解当时发生了哪些典型的侵略事件,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还要学会分析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事件发生的过程、影响等,了解事件中涌现出著名的人物,他们的英雄事迹,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这样把一个单独的事件放在历史长河中去分析理解,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与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深入剖析事物的特点、变化,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又比如学到“西安事变”时,学生不仅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原因,事件中的人物事迹,当时的国内外政治形势;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共产党对此事件持怎样的态度和立场?共产党是基于什么原因考虑,注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通过将历时事件与历时问题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拓展横向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思考意识。
二、勇于质疑历史问题,发展逆向思维
所谓创新,就是要求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改变原有的固定思维定势,逆向思维、反向便是创新思维模式中的重要一种。而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以鼓励学生勇敢提问、大胆质疑,反向思考历史问题。
例如教学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鸦片战争”内容时,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本可以知道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事件,因为它损害了英国商人在中国经销鸦片的利益。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理猜测:如果没有虎门销烟事件,难道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了吗?如果当时中国没有禁烟运动,外国就不会再发动战争侵略中国了吗?经过大胆的质疑和提问,学生们从反向的角度去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以及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明白了英国之所以要发动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才是侵略的真正意图。这样的质疑和反向思维,正好符合当代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满足他们独立思考、发扬个性的心理特征。而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多思考,从相反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历史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多角度探讨历史,培养多向思维
创新思维要求学生迅速思考、多向思维,即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去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考察和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探讨研究历史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日本明治维新”这节知识时,就可以围绕“日本是如何走向近代化的?”这一问题展开多角度的讨论。这个问题本身较大、比较开放,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讨论,可以从不同的重点去延伸。比如日本走向近代化的社会背景是怎么样的?当时日本具有哪些较为成熟的内部条件?政治局势如何?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状况如何?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怎样?与日本明治维新相似的中国戊戌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二者有何异同?这样,通过对开放性问题的多角度探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向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探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有效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构建历史知识网络,巩固创新思维
历史并非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而是有一定规律、有一定脉络的学科,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特点。无论是学习历史知识还是分析历史问题,都不能脱离历史背景单一地看待,而是应该将具体的历史事件置身于系统的历史长河之中,分析它的前因后果,分析它的性质和影响,才能深刻地理解历史并做到以史鉴今。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找联系抓线索,形成历史知识结构网络,从整体上系统上把握历史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创新思维。
比如学习完中国近现代史,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部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可以依据时间线索,构建树状网络知识。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爆发,外国开始侵略中国;中国人民为了抵抗侵略,寻找救亡之路,先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政治统治,以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还发动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通过对整个知识网络的整理和构建,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中国近现代史轨迹,更深刻地理解到当时的国情、国史。无形中,帮助学生形成了缜密、清晰、前后衔接的思维图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巩固。
【参考文献】
[1]张彬.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年25期.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现实生活
李志亮
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生气,远离生活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体现历史的德育功能,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求历史教师学贯古今;历史知识要鉴古通今;以历史为今借古用今,让遥远的历史贴近现实生活。关键词遥远现实德育历史教学
历史课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智育与德育相统一的课程。然而,在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中却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即遥远的多,现实的少;理论的多,实际的少;抽象的多,具体的少。本来活生生的历史成了缺乏生气,远离生活,学生大都不感兴趣,不愿意接受的内容,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历史学因不能直接带来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效益,往往被人冷落。而传统的历史教学基本上是小学小故事、中学中故事、大学大故事。历史课被演绎成了“故事会”,历史课程因此丧失了其固有的教育功能。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1]。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认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种,是要使学生“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2]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只有从古老久远中走出来,贴进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深切地感悟到生命的伟大,生活与人性的美好,才能去追求比生活本身更为高远的东西。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贴近生活。
一、学贯古今,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要有时代特征 自古至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都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师不但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还是青年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做一个知识渊博,学贯东西,上知科学,下晓民情民俗的学者,更要做一个汲取历史人文精华的思想者。
历史学科是个知识性很强,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地理、天文、历法、生物、建筑等相关的学科知识。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除具备系流、渊博、扎实的历史知识外,还应加强自学,广泛涉猎,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历史学科所要认识的是人类社会已经过去的,不可重复的,不能亲身经历和直接观察到的那些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3]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远离时代,远离现实生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贴近生活,历史教师应当是一个具有时代人格魅力的教师,他的辨证思想,改造历史,超越历史的信心,民族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温文尔雅的谈吐都会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课堂上,历史教师
应恰当地应用现代人的语境去理解历史,用贴近学生心理的语言去讲解历史。从而使过去的历史显得生活化,大众化,现实化,人性化,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接近和理解。近年来,《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等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并受到大众的亲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易中天、王力群等人具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人格魅力。
二.鉴古通今,历史知识应贴近现实生活
“以史为境,可以知兴替”,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眼光只局限于古老文明,而要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材料,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蕴涵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是过去历史对当今的影响,不失时机地借助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历史教学,追本朔源,由果导因,不仅可以拉近历史无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例如在历史必修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和《古代商业的发展》中讲述到海上丝绸之路问题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水下考古和2008年5月~8月“南海一号”宋代沉船遗址前期科考成果展的有关情况,并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写出探究论文,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素质。
三.借古用今,以历史为镜,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育的目标是为未来培养和造就一批“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课程不但承载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还承载着指导学生从历史知识中体味生活哲理,获得生活经验的任务,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就是要将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转化为当今和今后的生活智慧。
历史是一面镜子,而学生又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带着知识、经验、情感参与到课堂活动,然而,怎样将历史的光芒转化为现实生活的智慧呢?这需要历史教师的引导和示范,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历史事、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成败得失,联系现实生活,达到心灵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
历史人物生活在过去的现实生活中,有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是非标准、生活经验和人生际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如司马迁虽遭残刑,但凭坚强的意志,编写出史学巨著《史记》;孙中山屡战屡败,百折不挠地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布鲁诺为追求科学真理敢于牺牲生命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极好素材,对照这些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和优秀品质,可以引发学生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哲理。
历史事件往往也折射出生活的哲理,例如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工作重心,土地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合作抗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过失败的教训,也有过成功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也由幼稚走向成熟,历史选择了她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总是透出一种生活哲理:与时俱进,事实求是。那么,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就此例对学生进行生活经验的启发:一个政党只有如此才能走向成功,一个国家如此才能走向富强,作为青年学生,也只有如此才能将理
想变为现实。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让遥远的历史回归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428.
[2]冯长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大学出版社,2003.4.
[3]庞卓恒.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27.
Out of The Distant History,Into Real Life
——On The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on How Close to Real Life
LI-Zhiliang
History and Research Group of the Second Middle School, Chenzhou ,Hunan Province
Chenzhou China423000
AbstractAt present,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is lack of anger and away from the phenomenon of life.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history, reflecting the moral function of history, history teaching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 Learning, requested ancient and modern;historical knowledge to Kam-classical and modern;with the ancient history today, by using this, so distant history should be close to real life.Key wordsDistant,Realistic,Moral Education,History Teaching
作者简介:
李志亮(1980~),男,湖南郴州人,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教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历史文化、中学历史教学。
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历史教研组
邮编:423000
电话:***
与教师交流,了解到教师考虑较多的是面对新课程如何备课(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师们对“用教材教”这一理念是普遍接受的,但如何进行实践操作却感到十分茫然。所以,谈到新课程实施,首先在于帮助其成功完成教学设计。
一、研读课程标准——建构教学目标
“怎么教”是以明确“教什么”为前提的,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和关键,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师探求教学目标的源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理解课程理念、体会课程设计思路、明晰课程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根据课标建构每一课教学的具体目标(即“三维”目标)。
如要确定人民版教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可进行如下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上的政治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分析。
再如人民版教材“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
【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始皇帝”的来例;理解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主要表现和作用);认识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模拟秦朝中央大臣们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探究历史事件发生以后对当时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所产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古代赞颂秦始皇的诗歌和秦朝“兵马俑”等历史图片,感受秦朝初步实现统一的宏大气象;通过秦朝始创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内容,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难点:秦代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和影响。
当前历史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尚存在下列问题:
1.受“大纲时代”教学惯性的影响,不少教师仍习惯于脱离“课标”,直接依据教材和教参进行教学设计。还没有真正由“教科书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穿新鞋走老路的还较为普遍。
2.面对课标那寥寥数语,有很多教师不知教学如何选点,无法控制教学的宽度和深度。1 教学目标的设计仍突出认知性目标,浅者要求达到讲清知识,深者要求发展能力,其他的任务,或抽象、或附带,并无真的地位,即使有,各种目标大多也未呈整合态。很少有教师能对每课的具体教学目标作称职的分析和解读,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大多是干干巴巴的几条,表述雷同,不见深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不少教师没有认真关注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使用的行为动词,诸如了解、知道、列举、说出……理解水平的,认识、说明、简述、概述、理解、概括、比较、分析、探讨……应用水平的,收集、编辑、调查、制作、讨论、展览、总结、评价……结果教学目标设计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过高,导致教学难度过大,背离了课标要求,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教材是为了有效反映和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现代教学论强调“不是教教材(课本),而是用教材(课本)”,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教材的性质。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非唯一资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仅是依据),是“教学的工具”和教学的抓手。因此,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开始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必须确立新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
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对于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应注意下面几点:
1.重视使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和例子
教材被誉为教材群之“母港”[1](p.283),是教材系统中最为主要的“教材”,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教材是他们知识的最重要来源。从教材中寻找教学素材和例子对于教师来说是最为经济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如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各种教材涉及的内容都非常全面,而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故教师围绕教材这一部分内容寻找教学素材和例子的重点应放在提炼“有利于学生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作用的史实”,如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突出时代背景)、《天朝田亩制度》(新水平)和《资政新篇》(新特点)、抗击外国侵略军(新特点)。“有利于学生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局限性的史实。”如太平天国毁坏偶像和非儒删书、天京变乱等。
再如“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教学特别难处理,第一,课程标准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日本侵华的罪行太多了,应如何向学生介绍呢?我们的处理原则是面的展开、点的聚焦。在教学中先是依据教材概述日本侵华的主要罪行:①野蛮的军事侵略和残酷的暴行。②疯狂的经济掠夺。③推行奴化教育。④扶植傀儡政权奴役中国人民。(依据人教版、人民版教材)然后选择几个点去展开。如野蛮的军事侵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野蛮的暴行:南京大屠杀、日本关东军731部队、细菌战和毒气战、日军对解放区军民的残酷扫荡等。
2.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传统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授受,教材基本上是用叙述性的语言直接呈现知识,比较重视知识的迁移价值,而忽视其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2]。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迁移价值,更要深入分析和挖掘知识的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要看到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如结合人教版教材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我市陈刚老师设计了如下探究性问题,这些问题能够体现对学生学史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和考查。
问题一漫画“冷战”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和创新 2 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动手创作能力等。
情景设置
基本素材包括:三个人、一个喊话筒、一支消防水枪、一把雨伞。
基本要求
(1)必须要在画面中显示出与“冷战”相关的主要内容:丘吉尔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苏联的反击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约组织。
(2)情景的设计必须要体现出美苏冷战过程中的对峙状况。
(3)人物的描述或设计要明确的体现出个性特征,让人一目了然。
(4)可以根据需要自主添加素材,但情景设置中提供的素材必须要使用。
(5)建议自由组合成3至5人的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创作。
(6)作业形式可以是详细、准确的文字描述,也可以绘制成一幅漫画(建议有一定绘画能力的同学可尝试)
作业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专题学习档案。
问题二
模拟会场
材料一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基础。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1961.9)
材料二
我们有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这种秩序将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主权平等、相互依靠、共同利益和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而不问其经济和政治制度如何,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和非正义并且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并且保证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和平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
——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由“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
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要的会议发言稿,包括中心议题,议题的具体内涵及其成因,会议的意义。(不得超过350字)
问题三
我的梦想——一个××人的梦想基本要求
(1)内容可以从一个欧洲人的梦想、一个日本人的梦想、一个俄罗斯人的梦想、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一个非洲人的梦想中任选一个。
(2)站在自己扮演角色的立场发表个人见解,不必受到传统观点的约束。
(3)形式:一篇不超过5分钟的短小精悍的演说辞。
提示角度
欧洲人的梦想可以是对欧洲一体化问题的支持,也可以是反对;日本人的梦想可以是对美国说“不”,也可以是对过去罪行的认识和道歉,还可以是对历史的歪曲和对军国主义的赞扬;俄罗斯人的梦想可以是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可以是对民族冲突、恐怖灾难的忧虑;中国人的梦想可以是民族振兴的自尊和自豪感;非洲人的梦想可以是对贫困、疾病、干旱、落后和战争的悲痛和控诉,也可以是对民族和国家富强的期盼。
评价方法
(1)评估结果记入专题学习档案。
(2)挑选比较优秀的演说辞,由学生在课前即兴演讲。
另外,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教师一直找不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教学手段,我们在这一方面的探索是强调教师借助于新教材丰富的历史图片来进行尝试,实践证明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古代文物的精湛工艺、书画雕塑作品的艺术魅力,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即使是生花的妙笔也无法准确传递只有感官才能欣赏到的美。因此在讲述中国古代文化成就时教师都会自觉地让学生通过历史图片去联想、去体悟、去感受那艺术的美。当我们看到学 3 生被那一件件艺术作品深深吸引,惊叹不已,并因此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时,我想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3.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材结构体系
教材结构体系的构建是影响教材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为宗旨的教材,它的体系设计必然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实际教材编写中,教材体系的构建往往是教材编写者根据课程目标,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编写者考虑的往往是学生群体共同的发展规律,难以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思路去进行教学,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合理调整教材体系,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如徐州市实行的是分层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就要有两套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案。如人民版材“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我市教师设计的两套方案是:
方案一
完全依据教材的教学方案
一、“六王毕、四海一”
1.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2.秦朝疆域的扩大
(1)北方:北击匈奴,夺河套,攻占阴山地区等军事要地,修筑长城。
(2)南方:征岭南、开灵渠。
(3)西南:在西南夷地区开道路,任官吏。
3.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
1.关于郡县与分封的争议
2.郡县等基层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3.郡县制设置的意义
三、秦汉王朝的官僚机构
1.“皇帝”的由来
2.三公九卿
3.“朝议”
四、挟书律
1.焚书坑儒
2.“挟书律”
方案二依据课标和教材创生的提高方案
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权的至高无上
(1)皇帝的由来
(2)皇权的至高无上
(3)皇帝制度的影响
2.秦朝的中央官僚机构
(1)“三公”和“九卿”
(2)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和影响
3.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
(1)郡县设置的历史溯源
(2)秦朝广置郡县
(3)郡县在历史上的演变
(4)郡县制度的历史影响
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含义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和认识
二、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1.奠定“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
2.政治制度建设影响后世。
郡县制度的建立
文物法度的统一
驰道御道的开辟
兵器险阻的消除
传统思想的控制
万里长城的修筑
南北边疆的开拓
3.民族融合加速,形成中华多元一体格局。
三、课程内容教学化——追求真实的课堂效果
课程内容的教学化是教学设计最为重要的一环,它是保证教学设计贴近课堂、贴近学生、贴近教学实际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把教材搬进教案,把教案搬进课堂、黑板;同时让学生搬进笔记,搬进作业,作为标准搬进答案、搬进考卷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对话、同共探究、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材内容教学化设计应是一种学案式设计,教师应注意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材内容教学化设计,应有学生“预习”方案的设计,通过预习引导学生去揭示问题、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应有教师讲解重点的设计,教师的讲解应把握好“四个三”,一是“三度”(深度、广度、密度),二是“三性”(基础性、实用性、时代性),三是“三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学科),四是“三易”(易混、易错、易忽视)。学生训练试题的设计,这些试题应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达成和能力的培养。
如人教版专题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可进行如下的教学化设计:
片断一
至高无上的皇权
激疑: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皇帝”二字,提问学生面对这两个字你能想到些什么?(学生也许会想到故宫、秦始皇、电视剧《戏说乾隆》、电影《火烧圆明园》等。)你知道“皇帝”这一名词是怎么来的吗?
探究:教师提供材料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问题:
(1)秦统一后参与议帝号的主要有哪些人?
(2)“皇帝”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秦始皇急于确定名号的目的何在?
(3)在这次议帝号的过程中,秦王嬴政做了哪些决定?
(4)你能谈谈皇帝这一名号的确立对后世有何影响吗?
片断二
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激疑: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统一管理全国的政府。中央王朝“日理万机”,只靠皇帝一人,自然难以处理全部繁复的政务,必须选拔一些人才来辅助他。那么他都设立了哪些官员来辅助自己呢?
探究:教师提供材料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问题:
(1)据材料指出秦朝在中央设置的主要官员“三公”的名称及其职责。
(2)你能说出中央这些官员与皇帝的关系吗?
(3)有人认为秦代这些宰相和辅弼大臣的设置和运用,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宰辅制度,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你能说出秦朝宰辅制度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吗?
片断三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激疑:县、乡仍是今天的基层行政组织,你希望知道它的来例吗?你希望了解当时县、乡都有哪些干部编制吗?你想知道当时的县太爷都有哪些权力吗?
探究
教师提供资料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监御史,秦官,掌监郡。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
郡尉,秦官,掌佐守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为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东汉)班固《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
问题:
(1)秦统一之初,秦始皇为什么围绕地方行政制度设置展开一场讨论?秦始皇为“求其宁息”最终同意在地方设置什么行政机构?这一机构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秦朝在郡县设置的主要官员有哪些?各负何责?在县以下设置的主要行政机构有哪些?
(3)从社会稳定与制度建设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作者简介】陈伟国(1963-),男,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
【责任编辑:蔡世华】
参考文献:
汤阴县实验中学 暴玉萍
【摘要】: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培养创新思维精神应该注意的问题、可资借鉴参考的方法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创新思维
历史教学的目的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
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应该说,对于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尽管如此,中学历史教师也应该知难而上,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
质量而努力。中学历史教师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中,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
其次,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所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大量引导的工作。历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二、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
(1)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
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并启发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精神的前提。一般来说,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
(3)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它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是生理基础,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另一个则是知识基础。长期以来,史学界有一种“史学危机”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把历史知识看成已经穷尽了的,固定不变的东西。其实历史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作为人们对客观历史的一种主观认识而已,历史研究不可能再现历史原貌,而是尽可能的使二者趋于接近。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的出现,知识更新是必然的。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方式可以分为采取课堂内的方式和采取课堂外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互为补充,相得
益彰.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时期以来,中学教学界把创新思维意识训练过多的放在了课堂内,而轻视了课堂外这一重要的方式,这影响到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由于课堂外这一方式在时间的掌握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灵活性强的特点。因此,课堂外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1)学术专题讲座:学术色彩浓厚是举办专题讲座这一形式的主要特点,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在举办专题讲座时应注意三个问题①精心安排,全面搜集史学界近年来的研究新成果,并加以筛选分类汇总,使之有条理而不紊乱;②专题讲座围绕一个研究中心为宜,而且选题宜小不宜大;③专题讲座的内容最好与历史课程的进度同步。
(2)专题辩论:专题辩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师主导性参与的最佳契合的一种方式。同专题讲座一样,专题辩论亦离不开历史教师精心准备这一环节,只不过这一环节的实施者既包括历史教师,也包括学生。教师也并不是一个神手旁观者,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学生的辩论准备工作的指导作用上。在广泛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然后确定一个在学生中能引发矛盾和争鸣的辩论题目。教师应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搜集相关的史料和论文,指导学生撰写辩论词以及辩论应注意的事项。辩论双方谁赢谁负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通过史学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辩论过
程,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提高。
(3)撰写小论文: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给学生课外布置的作业往往是以应试为目的的试卷作业。其实在学业相对轻松的高一或高二年级,根据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定一个题目,或让学生自拟题目,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写一篇字数不长的小论文,作为一门开卷考试的内容。这样在学期末进行闭卷考试时,就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和学生考试的压力。
强调课堂外的重要作用,决不是说课堂内的作用不重要。实际上,课堂教学仍是创新思维精神培养的“主战场”,但是它不是唯一的“战场”,需要课堂外这一战场的有利配合补充。
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精神的训练,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下二个原则:
(1)选择性原则:可以说教材上,没有一个历史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一问题上,在考虑到中学生不同的思维发展状况特点前提下,对于史学研究上的学术分歧应该有所取舍,即选择性原则。选择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选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学术之争。目前的中学教育制度中,对中学生聚合式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要远远高于对发散式思维和关注和培养,其结果是聚合式思维
能力的发展是以阻碍或压抑发散式思维能力为代价的。
二是选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坚持的原则。历史是一门政治性十分强的科学,中学历史教学不同于历史研究的一个地方在于它强烈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因而中学历史教学应顾及一定的适用性。
(2)监控性原则: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教师应起到十分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发表历史见解和心得体会,绝不等同于鼓励学生海阔天空纵横乱谈,或者鼓励学生追求标新立异式的“一家之言”,归根结底,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活动中闪亮的火花,并给于表扬,而且还要剖析学生头脑中不正确或片面的见解,并帮助学生发现错误,最终找到正确的解答;不但对学生的发言做一个细致的总结,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总结并不意味着思维活动的终结,而是学生继续深入思考的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创新在本质上说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或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研究向前推进,或者对前人不正确的认识加以纠正。教师对此列举一些报刊杂志中的非常“引人论目”的引起争议的新观点,使学生加深对史学创新真谛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观点不等于科学的观点,大胆思考,阐发独立见解,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以雄厚的事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这一切都与教师的监控作用是分不开 的。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精神,尊重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地位,让中学历史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对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窘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良方。然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智慧潜力过程,则是一个浩大的长期的工程,它需要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中学历史教材编写者以及具有创新思维精神主体的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此我们是有信心和决心的。参考书目
①:《教育——财富蕴涵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何成刚《我的教育观——李晓风老师的实践与探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2期;
一更新历史教学观念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教育思想正发生改变, 将教育的最终目标指向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这就要求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 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 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采用问题教学的模式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关问题, 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 通过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终身受益。首先, 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这是开展问题教学的前提条件, 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的发言, 对所讲的历史内容进行提问和探讨, 发表自己的看法。
比如在对康熙皇帝进行评价时, 有一位同学说:康熙执政是在十七至十八世纪,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 但是康熙没有看到这一点, 不断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重视农业而忽略对工商业的发展, 进行闭关锁国, 没有顺应历史的发展, 使得中国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没落, 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所以, 人们对他的评价不正确, 过高地评价了康熙的地位。对此, 笔者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鼓励, 让同学们就这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讨论, 同学们踊跃发言, 表述自己对康熙帝的看法, 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次, 教师要为学生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课本中的内容通常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学生在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般都是靠死记硬背, 对历史的理解不够充分。
如在进行彼得一世改革部分的讲解时,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 向学生介绍了改革的背景。并设置问题情境:当时俄国的内外形势十分混乱, 假如你是亚历山大二世, 你会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进行什么样的变革?借助这种问题情境,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此外, 要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启发作用。比如在进行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内容的讲解时, 向同学们提问:为什么目前亚非拉国家的发展比较落后, 而西方欧洲国家都很富有呢?借助这个问题, 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对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 分别是在教学中加入对野史的讲解, 突出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带领学生进行对历史的研究。
在教学中加入对野史的讲解, 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使教学更加人性化, 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对汉武帝的专制进行讲解时, 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汉武大帝》的相关片段, 讲解汉武帝统治时期的野史,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相关知识, 在一种轻松欢乐的气氛中完成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思维方法的灌输。历史知识的内容较多, 学生很难理清头绪, 因而觉得历史难学。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 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讲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时, 不要按照书上的内容进行死板的总结, 可以向学生提问:新航路中的“新”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引导学生总结:新航路是一条人类文明的交流之路、是西方殖民掠夺之路、是世界联系之路、是思想融合之路。这种灵活的总结, 使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容易, 方便学生们的记忆, 又同其他知识联系起来。教给学生用历史的思维去分析问题, 用正确的方法去学习历史。
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 带领学生对历史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结成历史研究小组, 让其自主选择研究命题和方向, 在课后查阅有关资料, 并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 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总结
以上是对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的论述。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工作, 通过不断努力, 做好高中历史教学工作, 进行积极有效的创新。
摘要:历史是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传统的历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教育目标的要求, 因此要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创新。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提出了具体的创新办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唐岸映.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1 (9) :170~171
一、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说历史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精神家园,但是目前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大,甚至有厌学情绪。简单来说,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
1.传统历史副科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受制于功利主义和短浅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副科意识愈来愈明显。在他们眼里,作为副科的历史意义不大,没有必要花费精力来学习,即使学习,也只是死记硬背而已。同时,随着网络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发展,所谓“历史并没有什么深奥知识”、“学习历史只要会背就可以”等错误观念在学生中流行,使得高中生对历史学习慢慢失去兴趣和热情。
2.历史教材本身的缺陷和问题。不可否认,施行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历史教材跨度较之以往更大,理论性和综合性也更强,学科自身特殊的特点更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现在的高考评价体系下学习与考试之间的脱钩,使得历史课堂变得寡然无味,学生甚至将“不喜欢上的课”这一标签贴在历史科目上。
3.教育教学评价环境与方式的影响。整个社会长期以来的应试制度,使得大家往往都是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学校方面也往往以学生的考试优劣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水平,这样的情境之下教师势必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技能的培养。当学生变成装知识的容器,要想营造和谐的课堂谈何容易。在历史课堂里,知识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掌握知識的教师成为课堂的强势掌控者,而接受知识的学生则是相对弱势的群体。如此便造成本是饶有趣味的历史课堂由于多了各种条框的束缚而失去生机,当学生失去兴趣的时候,历史教学效率之低可想而知。
二、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1.加强引导,为学生构建明确的历史学习思路。所谓创新思维,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要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为学生构建历史学习的思路,要以文综高考为导向,也要兼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历史知识的有效梳理,让学生们在无形之中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结构与特征,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和和学习框架,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2.积极鼓励,让学生摒弃传统的定势思维。作为一种高度灵敏和新颖灵活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能力主要是以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方式,得出具有全新价值的观念或结论。创新思维的前提是要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走出前人的思维空间和模式,敢于向曾经的观点质疑,然后在符合规律的基础上得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能力的养成,首先是从创新意识开始的,创造力是可以从后天培养起来的。所以,我们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只是针对什么高智商的学生,而要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氛围的营造,积极鼓励学生摒弃传统的定势思维,这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3.营造氛围,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如何营造开放、轻松和民主的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的课后作业这样常规的形式来获取历史知识和掌握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能有效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得不到挖掘和开发。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保证其思维巩固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并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肯定,启发和唤醒之前未醒的朦胧状态。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质疑反思,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发散思维的锻炼,为创新思想打下基础。通过质疑来切实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创新能力最直接的表述。由于历史的客观性和事实性,决定了学生必须在对史料进行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推论。
历史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有目的和意识地让学生进入质疑的状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逐步形成自主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入手,实现创新水平质的飞跃。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创新】推荐阅读:
探究高中历史教学策略06-05
高中历史教学艺术漫谈07-02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06-12
高中历史新教学模式06-25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论文09-07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10-25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陈磊10-25
试析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07-07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心得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