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推荐8篇)
“超越预算(Beyond Budget-ing)”是20 世纪 90 年代,欧洲学者提出的概念,目的在于否定现行预算理论和方法,在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引起不小的“轰动”。
笔者认为,超越预算有其合理性,在基本方面与Kaplan预算模型相似,但他们所谓的预算与广为流行的如杜邦和通用模式有明显差别。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预算最突出的优点是系统性,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如何系统地确定、计量、反馈和评价那些没有直接钩稽关系的非预算或非财务的业绩指标,至少在目前还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重大的实务问题,或许这正是它不能被广泛接受的原因所在。
另外,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它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和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贯穿起来,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实行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所以不应放弃预算,应根据其不足继续改进它。
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不足
预算监督体系法律法规不健全;预算缺乏前瞻性,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预算程序不规范;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考评措施。
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虽然我国预算管理存在诸多不足,但不能全盘否定它的作用,正所谓“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吸收其精华,改进其缺陷,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快预算监督法律法规建设。
要加快预算管理立法建设的步伐,建立起一套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算监督法律法规,确立预算监督的法律地位。企业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管理活动中的种种行为,明确责任划分,建立层层把关、分工负责的组织机构,做到预算管理有章可循。
2、树立以人为本的预算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预算管理在对资金管理的基础上,更重视人的管理和发展,认识人的行为规律,发挥人的内在潜能,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
3、建立严密的预算管理体系。企业要花大力气建立实施预算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部、各级预算责任中心。预算管理委员会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企业在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同时,下设三个专业委员会,即提案委员会、财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提案委员会组织专家和企业有关部门对目标利润进行预测,并负责预算草案的编审、方针、政策、规章的制定:财务委员会负责预算的执行、报告、分析、建议、兑现;监督委员会负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跟踪检查、修正、调整、考核,保证预算计划的顺利完成。预算部作为专门办事机构负责处理与预算相关的日常事务,负责在总预算确定、通过之前对企业各部门提供的预算草案进行必要的审查、协调和平衡,使总预算与分预算达成一致。企业要形成预算责任网络,企业各部门分别对它们在预算活动中的行为负责。
4、把预算具体到每一个产品、每一天,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企业在预算编制中要坚持做到两个细化:
一是项目细化,企业要把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用预算加以明确,严格执行预算目标责任制,将预算指标一级一级分解,直到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控制机制。
二是时间细化,企业要将预算由年分到天,企业每一位员工、每一个部门每天的工作量都由预算来规范。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层次,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它需要生产部门、劳资计划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物资供应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协调。要搞好企业预算,必须把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面系统管起来,必须树立员工参与意识,激励员工为预算管理献计献策,共同为预算指标的顺利实施而努力。
5、制定和实施预算要同企业的战略结合起来。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预算应和战略挂钩,使其从属于战略管理,而不是简单的企业预测。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前,应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战略,并以此决定预算的模式,只有这样,预算管理才能避免盲目性,才有生命力。
6、考评是预算得以实施的保证。
预算考评在预算管理循环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它既是本次循环的终结又是下一循环的开始,其目的主要是激励、沟通、控制。
预算考评包括考核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考评制度的关键是预算考评指标的构建。考评指标与预算目标、责任指标是相对应的,考评指标体现其目标层次,对于作业层,主要考核指标为成本、费用增减额和升降率(同预算指标的比较); 对于生产经营单位或部门,主要考核指标是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对于整个企业集团,则是经济增加值、市场增加值等。另外,除了财务业绩指标,还应该融入非财务业绩指标。为了保证预算管理考评制度的有效性进而确保预算管理的真正实施,奖惩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奖惩制度应当做到公正、公开、明确,区分单位、部门、班组以及各个层次的各种职务、各种岗位的工作业绩予以考核、奖惩。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预算的严肃性,预算管理才能走上科学完善的道路。
一、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历经的历史阶段
我国的财政预算制度最初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而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 其财政预算体制也开始由计划经济财政预算制度向市场经济财政预算制度转变。自从1955年, 财政预算制度真正构建起来后, 我国的财政预算制度随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人们对财政预算制度认识的深化不断的改革与发展, 其改革发展轨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 计划经济财政预算制度阶段 (1955年-1980年)
总体而言, 这一时期, 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具有较为浓重的中央集权色彩、行政主导色彩, “预算”功能极不健全。具体而言, 主要有三个突出特点。 (1) 财政预算收入制度是一种行政权力为主导的收入制度, 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有企业利税。 (2财政预算公共事务与企业事务不分, 公共性特点不突出。 (3) 财政预算附属于指令性计划, 预算功能严重缺失。
(二) 市场经济财政预算制度初现端倪阶段 (1 9 8 0
这一时期, 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和经济制度转型, 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实行“行政性分权”, 将原来集中于中央的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 将应该给国有企业的一部分权力交给企业。在这种背景之下, 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在预算收入制度方面也进行多次重大调整, 其基本思路也是下放权力, 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包括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和调整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虽然这些调整调动了相关单位的积极性, 在某些政府增收节支方面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弊端。
(三) 市场经济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阶段 (1992年-1998年)
之所以说取得了初步成效, 主要是1993年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 使我国财政收入制度向市场经济方向迈出了实质性一步。1993年11月,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揭示了分税制改革的四个主要精神:一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调动两个积极性, 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二是合理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力分配。三是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四是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和合理分权的原则, 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 使税收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变革逐步适应, 与国际通行的做法逐步接轨。通过分税制改革, 基本上构建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预算收入制度框架。
(四) 公共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破题和推进阶段 (1998年—至今)
这场改革在实践上迈出的第一步, 是1999年河北省在全国率先推行了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标志着我国公共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正式破题。此后, 随着河北省改革经验被中央认可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在全国逐步推开, 并由此引发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政府采购改革、预算审查监督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这场改革使我国的财政预算制度朝着与国际惯例接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向不断推进。
二、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 预算编制时间存在不足
财政预算是一项政策性, 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 按照“二上二下”的财政预算编制流程, 其中间必须经历很多环节。现如今的大多数地方财政编制工作于每年的8、9月开始启动。而第二年的3月份就必须进行公示, 之间也就7、8个月的时间除去中间的审批过程, 也就4, 5个月时间, 由于预算编制时间短, 预算资料收集不完备, 预算项目来不及深入论证, 缺乏科学测算数据基础上的分析和预测, 导致预算编制内容粗糙, 收入预算与实际执行偏离较大, 削弱了预算的严肃性。而时间上过于提前, 又会导致编制的准确性降低, 因此, 预算编制工作在时间安排上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二) 预算决策机制不完善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国家已有的法定政策之间存在矛盾而地方政府预算编制又必须受国家政策牵制。以致于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预算时预算自主权受到限制。在预算安排上难以操作, 处境尴尬。另外, 财政部门工作人员通常只是精通财务工作, 但各行业的管理工作并不熟悉, 在对于某些单位上报的专业性很强的项目时并没有办法给出有力的审核意见。综合考虑不同性质的预算项目时, 很难做出正确的排序。
(三) 财政监管机制不健全
由于各地方对财政工作重视程度的不同, 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设置财政监管部门, 致使财政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即使有些地方政府成立了财政监督部门, 但因监督权并未独立, 监督权仍在财政部门内部, 监督也流于形式, 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关于财政工作的透明性, 目前我国公众对预算的了解, 只能通过国家财政部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财政预算报告。公开渠道以及公开内容都比较有限, 致使预算透明度低, 且公众参与性也低。
(四) 预算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财政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分散在各管理部门, 并未设有相关的政府绩效评价机构。致使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腐败贪污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制约。而国家也并未出台一些统一的关于绩效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 缺乏法律保障。在评价方法上, 也只停留于对资金使用, 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规范性上对资金支出效果评价不足。
三、加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 明确预算运作程序, 细化预算编制内容, 增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管理的规范性
实行标准周期预算管理即“预算编制阶段”、“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和“决算阶段”。标准周期预算制度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制度体系, 它涵盖了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实行标准周期预算制度, 为预算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创造了条件。在编制预算时间上, 若提前太久, 会影响编制的准确性, 若不提前在编制时间上又比较仓促, 因此, 可以简化编制过程中的审批程序, 对不重要的流程予以简化或者直接删除。要尽可能准确地测算全年的预算收入, 同时, 根据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准确地计算本地区的可用财力, 然后科学、合理地确定支出预算。要设法加强预算的完整性, 努力把尚未纳入政府预算的各种预算外财政资金尽可能地纳入预算编制中, 使预算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调控能力。
(二) 积极推行规范化的“零基预算”, 编制部门预算, 增强预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是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与效益的有效方法,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零基预算, 是指在预算编制中, 对各项事业行政经费的确定, 将不再考虑上年度的支出基数, 而是依据各单位的机构、人员编制情况、当年的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 按照规定的支出标准, 从零开始每年确定一次。零基预算的实施, 可以使整个财政资金分布更加趋于合理, 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整体使用效益, 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目标。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 它是一个涵盖部门所有公共资源的完整预算, 是由政府各部门根据其职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统一编制的反映本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是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 它可以使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 提高透明度, 有利于防止预算分配和执行中的不规范做法, 同时, 还有利于强化预算观念,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行部门预算后, 预算编制将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 强化预算约束, 加强预算监督管理, 增强预算的严肃性
要严格执行预算。预算一经确定、批复, 原则上不准随意调整和零星追加, 对确需增加的支出也要控制在财力可能的范围内。要严格贯彻“依法理财”的方针, 严格追加管理。只有国家实施重大政策措施以及事业计划和收支标准发展有较大调整时, 财政才调整预算。预算追加中要强调法制化、制度化观念, 以法制代替人治, 从制度上约束个人行为, 杜绝不讲原则讲人情等现象发生。规范预算执行必须完善工作程序, 建立分类申报、分项审核、定期研究、集中审批制度。要通过加强和改革预算管理, 逐步建立起公平透明、平衡稳固、高效有序的财政管理体制, 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 妥善解决聚财有限性与用财无限性的矛盾。
(四) 加强预算结果评价工作, 增强预算的规范性
设置预算绩效评价机构, 对财政预算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运用到预算中, 为下年度同类项目预算安排提供决策参考。对于重大性的政治错误应以法律法规予以约束, 并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在评价方法上, 也应根据部门自身情况制定多套方法, 全方位的评价管理的规范性以及资金的支出效果。
摘要:财政预算管理是政府为了履行职能, 对所需的物资资源进行计划和预算的活动的总称。它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就如何对其改进提出几点个人的浅见。
关键词: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决策,体制
参考文献
[1]崔津渡.论地方预算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 (3)
[2]朱芳芳.完善我国地方公共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J].涉外税务.2004 (05)
【关键词】地方 国有 集团 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从20世纪初开始,到8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得以全面应用,直到今天,仍然是西方企业运用的主要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全面预算管理虽然被引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并没有完全成功运用到企业实际管理中。直到2002年4月,财政部发布《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企业应当实行包括财务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标志着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进入到规范和实施阶段。
近年来,企业出于管理提升的需求,符合我国国情、结合企业实际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和方法,迅速得到发展和完善,但是距离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程度仍然有不小的差距。截止到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在外资和央企等大型企业中已得到广泛运用,地方国有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比例虽逐年增加,但是距离真正意义的全面预算管理有一定距离。
一、地方国有企业集团的特点
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
第一,地方国有企业基本处于充分竞争的行业,和外资及央企比较,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范围有限,不具备行业垄断背景,无法获取超常规利润;和民营企业比较,管理机制不够灵活,承担社会责任多,历史包袱沉重,从而使得企业规模扩张受限,资金积累困难,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全面预算的资金基础;
第二,竞争性行业地方国有企业实力相对弱小,思想观念落后,基础工作距离推行全面预算要求较远,如原始记录不完整,定额编制不合理,计量不准确,标准化形式大于实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基础薄弱;
第三,一般情况下,地方国有企业集团是在政府主导之下,由原来大大小小的地方国有企业组建而成,企业之间多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同时由于地方国有企业存在时间较长,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多,转变成本高导致企业不愿意主动适应集团提出的新要求,即便在集团的要求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体系建立、预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的过程中,集团和企业无法实现高度协同。
二、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和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相比,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如下特有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的认识不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对全面预算的各种误解。从集团层面来说,存在有管理过松和过紧两种错误思路。管理过松指集团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行为,由于企业之间经济业务存在诸多不同,集团没有必要统一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管理过紧是指集团在推动全面预算管理时规定过细,执行过严,让企业丧失了自我管理的主动性。
在企业层面来说:有的企业单纯的根据集团下达目标编制预算,做出来的预算和实际情况相背离;有的企业认为预算编制和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应付了事;有的企业认为预算就是摆设,将预算和企业实际情况和实际工作人为分割开来,无法形成有效管理。
对全面预算认识的不到位,很容易致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从开始就走入误区,最终导致失败。
(二)预算编制起点不科学
全面预算编制应以销售预算为起点,根据企业拥有的资源等实际情况和对市场的判断来确定收入及成本费用,进而预计预算期内实现利润。但是在地方国有企业中,受制于多方面因素,企业往往被迫以上级单位下达目标为起点编制预算,根据目标反推收入、成本费用,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脱离实际,无法得到业务执行部门的认可,业务部门将预算视为负担,缺乏有效执行的内在动力。
(三)预算信息化建设落后
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在全面预算信息化过程中容易走入两个极端。一是脱离集团内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照抄外资等实施成功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花费较大精力,最终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一是忽视信息化的作用,信息化系统建设没有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同步,从而出现预算执行、分析信息反馈滞后,致使企业无法及时的根据预算反馈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指导。
三、应采取的对策
(一)利用改革“东风”分类指导推进
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促进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各种政策,根据集团内单体企业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单独决策。在适合引进民营资本的企业中推进混合所有制,结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推进企业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从而实现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突破。对发展良好的企业在集团的统一规划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夯实管理基础,逐步推行预算管理,直到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二)集团统一规划,科学决策实施
在全面预算推进过程中,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应做到提前有规划,实施有计划。
提前有规划是指在集团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避免企业单打独斗。企业由于管理基础和经济业务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其关注的重点和采取管理措施千差万别,任由企业自行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其基础数据的收集、标准化定额的建立、保存数据的格式等必然存在差异,集团在整体预算编制、过程控制、数据分析和考核兑现的过程中,将会出现对集团层面所关注的指标和项目没有企业基础数据支持的现象。如果对集团关注部分内容在企业实施完成后期再进行二次实施,将加大企业负担。
实施有计划是指在全面预算实施前,集团层面应明确推进计划、步骤和阶段目标,使集团内企业明白在每个阶段应采取的措施和实现的目标,这样才能实现思想统一,步调统一,按照计划有条不紊推进,避免让集团内企业缺乏目标和监督,从而动力缺失,妨碍集团目标的实现,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
(三)同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完善集团预算信息系统。在信息化实现过程中,要避免脱离实际,追求大而全,注意标定集团高度,兼顾企业需求。
标定企业高度即集团在制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方案时,充分考虑集团内企业的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对集团有需求和集团、企业有共同需求的部分,确保实现;
兼顾企业需求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保证集团需求的同时,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响应,保证全面预算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起到实际指导效果。另一方面对所有企业暂时无法实现的功能,应加强指导,注重引导,促使企业逐步夯实管理基础,推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升。
四、结束语
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和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相比,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尚未完善的地方,本文重点从对预算的认识、编制的出发点和信息化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相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在全面预算方面也将取得持续进步和新成果。
【摘 要】论文主要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tatus quo; 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1-0007-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企业结构、发展方向及人才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发展。在国有企业内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只有抓住这一改革机遇,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因此,国有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断创新其管理方式及内容,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国有企业改革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十九大”报告指出,政府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国有企业内部深化改革的要求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有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变以及社会人们对自身价值及目标追求的变化等等,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模式及考核评价体系等等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1]。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倡导下,人才走向范围也随之扩大,企业为了争抢提质改造,对员工结构及综合素质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要想在新常态经济中抓住发展机遇,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积极开展改革与创新,激发人才活力,为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助力。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理念不先进
受国有企业发展历史的影响,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新意。且由于国有企业的人员比较稳定,人才引进的要求比较严格,招聘人员数量比较少等等,使得内部缺乏竞争意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现象严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自身工作的认识不全面,将简单的模式化招收、薪酬、流动、解聘等等,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没有从“人本”的角度去考虑自身工作的意义,员工创新能力、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不足,使得人资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不高,无法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3.2 人才引进的范围不广泛
由于国有企业是国家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其在发展过程中是需要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服务的。从国有企业历年的人才引进现状来看,其人才招收与储备的渠道过于狭窄,无法与社会市场相接轨。在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若一直采取这样的人才招聘模式,容易导致国有企业创新不足,内部改革工作成效低。
3.3 人员分配不合理
现如今,国有企业在内部深化改革过程中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首先,在国有企业基层人员结构来看,其“人员过剩”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在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员工的同质化程度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等等,使得企业工作效率低,无法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其次,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创新不足。当前,国家加大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以科技引领企业创新,发展国民经济,是保证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高层管理者虽专业技能较强,但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利于企业战略任务的有效完成。最后,人力资源管理错位。人力资源管理错位也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另一重要因素。当前,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配置错位,使得企业人力资本上升,不仅无法提高企业的人资利用率,同时,也??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进措施
通过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现代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就需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降低企业人资成本,推动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
4.1 构建科学的人才退出机制
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引入适当的退出机制,能够通过竞争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建立末位淘汰制,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将员工划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类别,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实行内部辞退,将其投放到劳务市场接受培训,然后重新竞岗,实现内部就业。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促使员工不断提升自我,使企业人才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去低能”的效果。
4.2 扩大人才引进的途径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注重对人才的选拔工作,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可以考虑依据岗位性质、特点的不同,进行分层次招聘,运用新的招聘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选择企业所需人才。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应该实行政企分开的管理模式,将国有企业的行政职能与其他职能划分开来,避免外行人插手内行的管理,使管理体制高效地运行起来。
4.3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人才作为国有企业创新、改革的基础,做好人员培训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水平,如,制定定期培训计划,不断完善公司培训体系,充实内训师队伍,为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必备条件。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应该加大对培训工作的考核力度,将企业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应该依据企业的发展现状,不断完善人才结构,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达到培训与提升人才的目的。
4.4 扩宽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视野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管理者就需要不断扩宽自己的视野,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来抓。如,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方案过程中,可以提高计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实施人才兴企战略,为企业转型升级、质量效益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持。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应该依据人才基本情况合理安排其岗位工作,对职位进行分析、评价,构建战略导向的职位评价系统,使配备的人员与岗位相适合。
4.5 合理采用激励手段
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在重新进行岗位设计的基础上,确保每位组织成员清楚自己的职责;其次,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制,使考核指标具体、可量化,使员工工作可以得到公正的评价;最后,促进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公平、公开和公正,并进而与培训、薪酬福利、晋升等挂钩,从而达到可以正确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国企人才优化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建立和熏陶,刺激员工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激励大家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心甘情愿地最大化自己的效用。结语
总而言之,在国有企业深化内部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改革创新。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应重视自身工作,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给国有企业带来了蓬勃生机,国企正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化,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通过对国有企业管理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发现,由于客观体制上还存着一些漏洞,监督体制不科学或监督不力,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加强国有企业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为亟待关注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途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 企业管理 问题 途径
【引 言】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历来是一大难题。国有企业在管理方面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对国有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其所反映出的问题在当前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着。通过对国有企业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总结及对策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途径,最后得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必须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管理方式的目的,以促进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的和企业全面的发展。【正 文】
一、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由于多数国有企业采用集权管理方式,决策程序不科学。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多由政府直接任命的,采用集权管理方式,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身兼数职,各种决策集于一身,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公司经济利益等,一般职员无法监督,这种现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二)国有企业管理者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国企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国有企业管理团队状况如何,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国有企业的兴衰成败的关键,因此说,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对于国有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由于旧有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使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缺乏民主、监督机制和规则。另外,我国国有企业的民主管理形式和民主管理机构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职工代表大会形同虚设,不认真按照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程序,不征求代表对会议内容和有关问题的意见,事关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重要问题,不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而以企业的决定、制度、规定等方式下发执行。
(四)国有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机构繁多且不合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机构上层次过多、分工过细、职能交叉,国有企业从总公司到各分支机构、子公司的主要领导几乎都分别担任着许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职务,这种状况不利于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费用,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进步。
(五)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自身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不强不强。目前在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开展了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并没有成为我国大部分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这在于我国企业管理滞后,无法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无法使技术创新得到正常的发展。
(六)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混乱,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人力资本含量高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技工严重流失与冗员过多、人浮于事并存。
(七)我国国有企业没有形成科学考核机制、绩效评价机制,造成人才流失、浪费严重。我国国有企业,由于缺少科学的考核机制,忽视人的利益和主观需要,严重影响了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很好发挥其才能,造成严重的人才浪费。在收入分配方面缺乏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仍很严重,忽视了人在工作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有企业不得不面临外部环境的发生深刻变化所引发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管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当前国有企业管理机制混乱,决策不科学。公司设立了分支机构、子公司、孙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但却没有划分清楚各自的责、权、利关系,更由于领导相互兼职,使这些机构间的责、权、利关系更加混乱,职员要对分支机构、子公司领导负责,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则对总公司领导负责,因此一般职员无权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活动,一些重大决策主要由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负责人决定或由他们报告总公司后决定,那么这些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公司经济利益等,一般职员无权发表意见也无法监督。
(二)监督机制不科学,内部监督工作软弱。国有企业管理内部监督机制不全,内部监督部门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或流于形式,避实就虚,不能真正发挥内部监督部门的作用。
(三)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不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存在问题,有些领导政治、业务素质不高,领导、决策能力不强;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不善于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懂得资本经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有的管理者作风不民主,独断专行,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还有些领导班子成员不团结,内耗严重,形不成合力,严重影响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四)目前国企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配置不科学,队伍结构比例失调,管理人员富余、一线操作人员紧缺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普通型、技能单一型的人员富余,而从事经营管理、科研开发、技能操作的拔尖人才和一专多能人才不足。
三、面对我国国有企业在管理中遇到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的改进途径:
(一)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建设,优化职工的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方式和途径。国有企业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金字塔式的集权决策方式变为一种层次分明,职责分明的分权式决策方式,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透明度,建立民主、监督体制,要明确公司领导、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及职员各自的权利义务,明确各自的职责,并使部分职员参与决策。其次对各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的选拔、任免、考核、奖惩等征求广大职工的意见。明确国企总公司,各分支机构、子公司的决策的三个层次。在分清各层次的决策权限后,还应根据各决策层次的不同情况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或决策机构。
(二)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监督机制,要发挥党内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强对企业及经营管理者在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用人决策和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上的监督。
1.加强企业党组织的监督,充分发挥企业纪检监察组织的作用。为了适应现代制度的要求,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的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可以通过聘任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工会中的党员负责人,可以通过党章和有关规定进入党委会。自觉接受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
2.实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审计监督。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届满,或任期内办理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应适时对企业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凡是由于违法违规等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并不得继续担任或易地担任领导职务。
3.加强外部监督,完善各项制度。实行以严格预算为基础的企业财务制度,严格执行预算规定;通过委派稽察特派员、财务总监、督察专员等实施监督;制定设备、原材料采购招标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以及新闻媒介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监督作用。
(三)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制度。落实工人在企业中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开展企业民主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制度,进行评议企业领导,公开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是落实职工群众对企业管理进行监督和对企业干部进行监督的重要措施。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职工代表是代表职工群众参政议政,要加强职工代表企业主人翁意识的教育,提高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四)努力提高国企管理者的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一个企业的兴衰,其领导起着关键作用,国有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因此说,建设高素质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一项紧迫任务性,必须逐步改革国企主要经营者的选拔方式和选拔机制,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同时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岗位要求,采取企业内部竞争上岗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办法产生国有企业管理者。
(五)加大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改革力度。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应立足构建现代企业的角度出发,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步骤地进行补充和调配人员,从而确保与整体经营战略相一致。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人力资源的配置,继续实行聘用制和竞争上岗,力争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劳动力引进、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特殊人才聘用等方面进行创新,加快高级人才薪酬待遇与市价位的接轨进程,不断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益。
2.改革企业的人事制度。取消国企终身雇用制,加强企业内部竞争,打破年功序列制,改变原有的按部就班、内部提拔的规则,增强人力资源的流动性。要保证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就必须对人力资源提前规划,尽早开发,尽快培养,打破人事管理条块分割,建立统一、全面、持续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六)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完善激励机制。目前,国企组织管理体制下的考核分配制度、激励措施不完善,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促进人力资源价值的准确定位。考核评价主要包括个人素质、能力、业绩、对企业的贡献等。全面的考核和公正的评价,有利于人力资源价值的自我定位,激发其成就感、责任心和事业心,使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制定激励报酬计划,促使企业经营者和员工能够实心实意地为企业工作。
(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薄弱滞后,企业精神模糊,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构建优良的公司精神,发挥企业精神的凝聚作用,在公司全体人员中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感和使命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形成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包容和吸收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带到企业里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精华部分,营造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环境,适应员工队伍多样化、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冲突增多的新形势,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国有企业全面发展。
(八)加强战略管理创新,提高抗风险、市场适应能力。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是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所谓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是指通过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思路、资源结构、业务范围等重大问题的系统研究和分析比较,对旧有的决策及决策实施过程进行全面整合和流程再造,更好地执行旨在规避风险、增强企业发展能力的企业环境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决策。面对统一、开放、竞争形势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加强战略管理创新,提高抗风险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有企业的必然选择。【结束语】通过上文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我们可以看出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必须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转变,提高抗风险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管理方式的目的,以促进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的和企业全面的发展。【参考文献】
1.《新世纪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周绍朋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垄断行业国有独资公司制度创新研究》,石磊着,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3.《当前国有经济改革中利益主体分析》, 魏杰、沈莹,《国有资产管理》1997年第7期
4.《国有无形资本的内涵、量化与保护》,张明龙.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5.《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研究》,吴鹏着,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年12月
6.《国有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全集(第二卷)》,李书霖,中国知识出版社 2005年9月
7.《国有企业法律实用指导》 编写组,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9月
摘要:
由于越来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越来越重视。而本文将根据国内存在的问题,以及与美国发达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对比,并且分析使得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从而对其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食品安全问题
国际
改进措施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大问题。近年来,随着禽流感,二恶英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止关系到当代人类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并且对未来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民生,更关系到我国在未来国际食品贸易中的地位。
从全球角度看, 食品安全可以分两个阶段, 食品数量的安全和食品质量的安全。目前,我国的食品数量安全基本得以解决, 食品供给不再是主要问题。食品质量安全,即食品安全指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这说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1 美国食品安全体系
1.1 食品安全组织管理体系
美国历来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建立了由总统食品安全顾问委员会综合协调,卫生部、农业部、环境署等多部门具体负责的综合性监管体系。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农业部(USDA)和国家环境保护机构(EPA)等机构分工负责相关食品的安全,并制定有关法规和标准。食品安全机构对总统负责,对国会负责,对评估条例和实施行动负责,对公众负责,他们通过与立法者沟通参与法律及条例的制定,公开发表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言论,确保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美国还建有联邦、州和
地方政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网。食品机构中资深的科学家和公共健康专家互相合作,努力保证美国食品的安全性。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上,联邦政府不依赖于各州政府,他们在全美国设立多个检验中心或实验室,并向全国各地派驻大量的调查员。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签订协议,授权当地一些检验机构按照联邦政府的方法检验食品。[1]
1.2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美国食品安全体系的高水平来自于严格的管理,美国政府的三大权力分支——立法、执法和司法,都对确保食品供应的安全性有重要作用。美国关于食品的法律法规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议会通过的法案称为法令,如《美国法典》第21部中有关食品和药品的法律,《行政管理程序法令》、《联邦咨询委员会法令》和《新闻自由法令》等。二是由权力机构根据议会的授权制定规则和命令,包括:《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联邦肉类检验法》、《禽类产品检验法》、《蛋产品检验法》、《食品质量保障法》、《公共健康事务法》及《2000年公共健康安全和生物恐怖注意预防应对法》等。美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订与修订采用向公众公开的方式,不仅允许而且鼓励被管理的行业、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规章的制订和颁布过程中。当遇到特别难解决的问题时,就需要向管理机构以外的专家进行咨询,管理机构可选择召开公开会议或召开咨洵委员会会议。[2]
1.3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美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三个方面。风险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的特性描述和危害显性评估三个环节。对危害的识别,主要根据法律和经验对食品进入市场前的潜在危害和已进入市场的食品存在的危害进行识别,以控制风险;危害的特征描述是以此为基础,运用数据说明关于潜在危害不同的显现水平和模式,说明哪些数据对危害的特性描述最相关;对危害显性评估是对食品安全事故中急性危害的短期发作和慢性危害的长期作用可能发生的概率、损失的程度加以分析,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打好基础。美国的法律要求食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确定食品添加剂、动物药品和杀虫剂的使用不会引起危害,而对食品中固有的有害成分或不可避免的食品污染,则要求管理机构进行干预。作为风险管理的样板,美国联邦食品管理机构每年都举行会议,共同商讨以风险为基础的食品抽样检测计划,以测定药品和化学物在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结果作为标准制定的基础、执行的基础及其它进一步行动的基础。风险沟通贯穿于食品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一方面通过有效的信息发布和信息传播使公众健康免于受到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例如,在突发食品安全风险时,政府将通过全国范围内各层级的食品安全系统电信网和大众媒体将紧急情况告知社会大众,并通过信息分享机制告知国际组织、地区组织和其它国家,使消费者和相关组织能及早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将管理部门风险分析程序也向社会大众公开,接受社会大众的评论和建议,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3]
1.4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美国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贯穿于“从田头到餐桌”整个食品供应链全过程。一是生产标准体系。强制要求企业生产食品必须严格按生产标准进行,否则将受到严格处罚。美国食品生产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操作规范。其中,国家标准由农业部的食品安全检验局、农业市场局、粮食检验包装储存管理局及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环境保护局以及由联邦政府授权的其他机构共同制定。行业标准由民间团体制定,是美国食品质量标准的主体。企业操作规范由农场主或公司制定。美国《联邦法规法典》的“农业篇”中有农产品标准(包括等级标准)352个,其中,在农药残留限量方面,到1999年8月止,已制定标准8100多项。二是质量认证体系。对食品质量进行认证是美国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食品经过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后,就可在商品上贴上标签,告诉消费者,该食品通过了质量认证,是安全的。目前美国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必须通过三项质量认证,即管理上要通过ISO9000认证,安全卫生要通过HACCP认证,环保上要通过ISO14000认证。通过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等级制度的严格控制和管理,在生产源头控制食品生产,从而保证进入市场的食品质量符合安全要求。三是食品安全检测系统。美国除建立联邦食品检测体系外,还有各州、各行业的检测体系及生产单位、家庭农场自检中心。美国农业部从技术、规划、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即对“田头到餐桌”全过程实行控制和管理,由此形成了严密的食品质量安全网络组织体系。四是风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制度(HACCP)。HACCP作为一种方法模式,是由GMPs(良好操作规范)、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和SCP(卫生控制程序)几部分共同构成。自六十年代由美国提出后,已作为专门的标准,应用于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通过运用HACCP可发现可能发生的风险,同时制定综合有效的计划,预防或控制风险。五是食品召回制度。在政府食品卫生部门的监控下,一旦有食品被发现不合格,生产厂家和销售部门便会主动召回,清退消费者已付款项。美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多是大企业,一般不愿冒信誉受损、失去顾客的风险,未出现过生产厂商拒不召回的情况。[4] 2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2.1 农产品生产过程存在隐患
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几乎所有农作物都要使用一定数量的农药。尽管我国已对农作物施用农药种类和剂量做了明确规定, 允许使用的农药大都是高效低毒的, 降解快, 对人畜危害性小。但很多一部分人为了降低成本, 为了获得更快更好的杀虫祛病的目的,违反规定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如甲胺磷、氧化乐果等。我国居民在日常膳食中的各类农药摄入量, 往往数十倍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仅农药六六六的摄入量标准, 中国就是美国的 84 倍、日本的 15 倍。据统计, 有38 %的农产品有害物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部分地区蔬菜农药超标比例高达 80 %。[5]许多人对农作物的种植缺乏科学知识, 盲目施用过量的化肥, 既造成土壤板结、土质变坏, 还造成农作物中硝酸盐过多[6]。过量的硝酸盐在人体内易转化成亚硝酸盐, 进而合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甚至一些农户为了提高作物产量, 改进其外观品质, 滥用植物激素, 如胀大剂、催红剂、增甜剂等, 使作物中激素和稀土元素残留量大, 食用后会造成儿童早熟, 成人内分泌紊乱等。2.2 加工制造中道德缺失
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种类及其用量和在产品中的残留量, 超量使用便可能对人体造成重大危害。经有关部门检测, 就有在面粉中发现超限量 5 倍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酞”;在腌菜中超标准 20 多倍的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7]。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 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使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如: 熏蒸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使大米、饼干增亮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 延长保质期;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等。食品加工用原料质量差、劣, 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 用已霉变(含黄曲霉毒素)的大米加工米制品:使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早餐摊点使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更有甚者是生产假冒伪劣的食品造成众多消费者身亡, 如: 2003 年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2004 年 5 月广州毒酒致人伤亡事件等。食品的原料和加工程度决定了它具备了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加工制造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生长。我国发生的食堂和饮食服务业中的食物中毒, 大多由微生物引起。在我国, 易造成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 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8]。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每年都有发生, 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更易发生此类中毒事件。2.3 市场和流通中监管难度大
许多个体食品加工、制作点不经许可,不受监督,随意布设, 给居民日常生活的饮食安全带来隐患。如:遍布城市的饮食摊点、农贸市场内的现场制作小作坊和熟食制品摊点等。这些摊点的经营者缺乏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缺少食品卫生相关知识, 不具备完善的生产手段和食品保障, 生产的产品很难达到食品经营要求。这些摊点的流动性强, 难于监管和控制, 是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和食物危害的重要根源之一。
3.根据美国的相关经验结合生活提出以下建议
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表明,尽管我国已经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一定解决工作,可并没有长期有效的实行,以下是个人自己的观点。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首先,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鼓励民众进行学习,加强政府在相关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其次,教育从小做起,让下一代拥有健康的身体的同时,让他们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宣传者。再次,加强道德、诚信、公德的教育,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信力建设、提高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在生活中的作用。对企业更应该一经发现全民通知,并取消该企业再次从事食品方面的经营。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加大社会舆论对食品安全问题中不道德现象的关注,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3.2制订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
研究并制订既符合国际贸易有关原则,又适应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和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从基础上提高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还要不
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
3.3加大监督力度,制订严厉的惩罚机制
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安全,加大对触犯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的企业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提高食品市场准入门槛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召回制度,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的食品。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不定期地对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加大抽查的力度和覆盖面。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形成长期有效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并行有效的惩罚机制。
3.4研究建立符合国情的 HACCP 体系
发达国家对 HACCP 的引用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国对 HACCP 应用和研究较落后, 而且在应用中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建立适应中国食品生产企业大量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特点,适应中国食品原料的生产方式,适应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方式,适应中国现存的食品安全危害的发生特点的HACCP 体系。
3.5 建立和完善检验检测体系,以及食品召回制度
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中, 监测体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监测是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中的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食品安全监测体系的不完善, 监测水平发展的不均衡, 检测技术储备的缺乏以及基层监测人员的质和量的不足已经成为阻碍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发展的瓶颈。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在从源头抓起的同时, 还应该进行逆生产顺序管理。食品不仅要可追溯,还要能够对不合格产品实行召回制度。据研究, 召回缺陷食品引起的所有者经济损失,平均占公司财产的 1.5 %~3 %。这将促使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和经销商在召回而产生的经济损失与提高食品质量而增加的成本之间进行博弈[9]。因此,要尽快建立完善的检验检测体系和食品召回体系。
3.6建立食品安全协同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状况的有效掌控
协同理论认为自然界是由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些个许多系统就称为小系统,这个统一体就是大系统。在某个大系统中的许多小系统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它们的平衡结构、以及由旧的结构转变为新的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10]。协同预警系统能够建立由政府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各相关监管部门协调配合,高效率,高掌控的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警情处理。
参考文献:
[1]薛庆根.美国食品安全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纵横.2006年第2期 [2]薛庆根.美国食品安全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纵横.2006年第2期 [3]薛庆根.美国食品安全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纵横.2006年第2期 [4]薛庆根.美国食品安全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纵横.2006年第2期
[5]侯瑜.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差距及建议.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 年 1 月
关键词:财务管理,ERP应用,分析,改进措施
0 引言
ERP是英文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缩写, 意思是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是一个经济单位, 有供产销, 有资金的流转等, 如果缺少一个整合这些林林总总的信息的工具, 不能使信息在管理人员中及时共享, 就会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使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企业效益不能提高, 甚至造成极大的浪费。而ERP就是整合企业中资源信息的一种管理工具, 如同企业这个肌体的神经中枢。ERP这个信息工具与企业的实际管理结合起来, 就能使企业优化配置资源, 提高企业的效益成为一种可能。企业中资源的管理从事前预测到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均通过财务管理方面来体现的, 所以财务管理中ERP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ERP提供的财务职能, 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其他业务信息的集成而来的, 例如企业供应部门, 生产部门及销售部门, 这些业务部门的信息可以转化成会计凭证, 同时财务信息对于业务部门可以做到实际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在这个集成的ERP系统中就能使公司所有信息达成集成共享, 并且可以应用财务信息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财务管理中ERP的应用依托于企业中ERP的应用, 如果企业的ERP应用不好, 那么作为其中一个大的子项的财务管理中的ERP应用也会不理想, 它们是本与末的关系。所以根本上企业财务管理中的ERP应用情况也是企业ERP的应用现状。本文内容在具体阐述针对现状的改进措施时对ERP的范围并没有刻意去界定。企业财务中ERP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实施得好, 对于企业管理的提升可以达到质的飞跃, 实施得不好, 却也能够引起整个公司管理的混乱。
1 企业财务管理中ERP的使用简介
(1) 当企业内部发生业务时, 相关员工输入信息, 比如, 采购部门输入采购订单, 入库单及相应的采购发票, 则集成化的财务信息里就有了预付账款, 库存材料, 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数据, 同理销售业务时业务员在ERP系统中输发货单, 发票等信息, 系统里的转化设置, 集成化的财务信息里就有了销售收入, 库存商品的发出等。
(2) 企业在系统中为了达到信息的集成必须先在系统中进行设置, 根据业务类型及会计制度的要求在系统中的会计平台设置, 设置不同的业务类型转化成不同的会计科目, 以及科目的借贷方等, 从而可以保障业务信息转化成正确的财务信息。另外, 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及需要信息的及时性, 也需设置转化频率, 这样就使得业务信息准确及有节奏地转化出来。
(3) ERP系统将各业务系统中的信息通过设置的凭证规则及频率生成了财务会计凭证, 如此一来一则减少了数据的重复录入, 提高了效率。另则财务信息更多的集成相关业务部门, 如果输入不及时或者输入数量金额尤其是转化凭证对应类型有误就会造成会计凭证错误, 进而由此集成的财务报表也会失真
2 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应用现状分析
2.1 ERP实施与信息孤岛的问题
因为企业情况发展不一致, 一些实力弱小的民营中小企业存在这种情况:购买一套ERP软件, 仅仅只使用供产销之类的软件, 财务部门使用的是不相关的另一套电算化总账软件, 如果需要集成的数据就从两种软件中另外制作各种电子表。
财务月末做材料账就从进销存系统中打印出来, 做账前还需核对进销存软件的信息。这种方式极大地浪费了财务人员的精力, 使其精力集中于最基本的核对上, 也没有使得软件发挥出作用。造成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经营者不懂得ERP的实质, 不懂企业资源可以转化成财务信息, 人为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急功近利并未考虑企业以后的发展需要, 只图便宜了事, 结果因为短视及其财力受限而造成很大的财力、人力上的浪费。
2.2 部分企业使用ERP系统时存在生搬硬套, 削足适履现象
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看到ERP在使用成功的企业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于是不顾企业的实际情况, 单纯模仿, 甚至完全照搬先进的同行公司的经验流程, 以为这是一味包治百病的良药, 而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这个系统, 不明白选择与企业流程匹配高一些的ERP通用产品, 然后在此基础上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二次开发就会容易很多, 也花费比较少。如果存在这种现象, 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就变得举步维艰, 甚至是在管理中起了反作用。
2.3 部分企业使用ERP后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财务信息的正确性是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信息失真的原因如下:
(1) 因为ERP中业务部门即供产销等部门在输入信息, 此部分信息集成转化成财务信息, 这部分原始数据输入错误而财务人员并不知情, 于是导致财务报表失真, 结果就会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2) 期初数据不真实, 不论是库存还是财务的期初数应该是账实相符, 保证期初数据的准确, 特别是牵涉到繁杂的物料, 实践中常出现的报表失真是期初数据不准确的原因。
(3) 基础数据准备不充分, 也未进行持续改进。ERP正式上线前企业得花足够的时间, 在物料编码的制订、产品BOM的维护, 设置业务信息到财务信息的转化等方面进行设置及调试, 保证单个模块及模块之间系统的顺畅运行。这就为ERP正式运行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3 企业财务管理中使用ERP的几点改进措施
鉴于以上ERP在企业中的种种不理想的应用现状, 分析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所以提出的改进措施也是多管齐下的, 主要归纳为以下的几点。
3.1 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ERP类型, 是ERP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1) 市场上的ERP软件, 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均是基于一定的管理模型而开发, 是通用性的, 且有不同的侧重点。企业选择时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软件, 同时还要留有余地, 考虑以后企业的发展需要。如果有局部不太适合企业, 这时就算有二次开发, 也比较容易的。
(2) 选择时要立足于企业自身的主要业务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并兼顾全面性及长远性, 依于此来选择ERP软件。同时也要参照公司的部门组织结构及授权体系来确定ERP软件中的业务流程及授权程序。目的是使ERP与企业实际管理达到有机的结合, 当然企业管理如果存在问题也可以依据ERP中的管理思想进行适当调整。
(3) 若企业财力有限, 可以先购买核心模块, 作为试点, 等试行好以后再购买其他模块。切不可因为便宜而选择并不适合自已公司及发展的软件来做。
3.2 企业管理者对ERP的理解及工作推进中领导重视及身体力行的带头是ERP成功应用的保障
企业管理者对ERP的认识和理解角度的偏差, 很容易导致项目实施效果的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ERP系统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思想, 一种战略, 它的实施也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对ERP的正确理解、重视及在工作推进中身体力行的带头, 这样ERP成功应用就有了保障。
3.3 员工对ERP管理软件的理解及熟悉是ERP软件在企业里成功实施的群众基础
企业中ERP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缺少哪个环节使用效果都不会好。各业务部门发生业务时输入信息均会转化成会计凭证。所以全员培训成为必要, 只有大家都懂这个系统, 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如此一来ERP软件在企业中使用就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4 认真仔细的落实是ERP成功实施的保证, 也是财务管理中ERP中财务数据准确的保证
这个过程异常繁杂, 其中包含上线前期初的库存下每项物料的库存, 期初各项财务数据的录入, 以及日常工作中数据的录入及维护, 一定需要各部门配合好, 并需要员工严谨, 做到账实相符, 以及需要不断地与ERP技术开发小组的业务沟通, 才能做得很好。
4 结论
企业财务管理中ERP的应用成功与否依托于企业中ERP的应用, 而ERP的成功应用本质上是一种战略、一种管理思想的成功应用, 这需要企业经营者的大力推进, 更需要相关员工的踏实实施。同时应清醒地看到, 我国企业由于起点较低, 而且信息化的基础也较差, 实际实施的ERP系统与理论的ERP系统之间的差距也就更大。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 国内企业要按照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的“升级管理”的道路, 相信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吕文清.ERP制造与财务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3.
[2]顾涛, 孙嘉卿.基于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 (13) .
关键词:预算管理;预算执行;预算创新;
一、我国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历史长达二十多年,但现实中依然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这对企业未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有很大的阻碍。我们对企业预算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当前我国预算管理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预算目标的不明确
就目前我国预算管理而言,不同企业的和本企业的内部的对于预算管理认识概念和操作上的不同。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研究者所使用的预算概念、操作和内容差别很大。有的是是以生产为编制起点,有的是以销售的情况来编制预算。很多情况下一些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编制时,往往局限于以往的固定的预算方式,这都取决与以往的数据的正确性,很多企业的以往片面追求利润,忽视了企业整体的效益增长。很多数据的统计上是不科学的。
国外很多的企业预算模式都是采取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中心的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这样的预算体系中,不仅包括以往的编制、执行和审计等等预算内容,同时还整合了报告、奖惩和计算机管理等等新的模块。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企业预算管理上目标上是混论的,没有一个统一的预算管理理论体系,这往往造成了预算管理在进行编制上的源头就是错误的。
(二)企业观念上的认识错误
我国企业在预算编制上一个重大的措施是企业关于预算管理的观念错误。我国企业大多是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同时针对国有企业而言,由于这时我国特有的情况,企业管理层上的约束确实,经营目标上往往倾向于利润的最大化,这就导致没有创新能力,领导层不愿意推进预算管理。对于私有企业而言,由于很多的私人企业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个人权利过大,家族管理氛围严重,管理水平落后,限制了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1]。
(三)实施中的不力
虽然我国很多的企业制定的预算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做的很不错,但是在实际的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发现,很多企业预算编制在实施中的执行力度不够,具体而言,在实施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战略制定的缺失
企业的预算在很多情况是企业战略一步骤,所以企业的预算反映了公司的战略的执行情况。企业预算取决于公司战略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存在天然的缺陷,很多企业在战略制定上缺乏长远目光,管理层的没有预算的意识。
再者我国大多数企业中的预算机构的权利有限,往往收到多方利益的牵制。很多情况下,企业的预算机构负仅仅是编制预算。还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立预算组织机构。这样,导致了企业没有编制预算,即使有也受到企业战略发展的局限。
2.管理高层参与程度不够
因为预算管理企业日常中方方面面,这样导致了企业预算的编制难度过大。预算管理又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涉及的面过大,这就需要企业管理高层支持和协调。
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必须在预算管理中发挥重要的角色,这样才能使预算管理顺利,确保企业整体管理的井然有序。在现实情况中,很多企业的在部门之间的协同不够协调,企业文化。而我国企业管理高层对预算管理参和重视程度显然是不够的,往往出现了重预算编制,轻视对于预算的执行,这样不仅削弱了预算管理的权威性,更多的是影响了预算管理的作用。
3. 基层员工的参与意识和程度较低
预算管理应该覆盖企业的各个阶段和每一位员工,是一个整体体系。所以中基层员工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都非常重要。预算管理需要大量的预算信息,这需要基层人员提供准确的参数,同时预算执行需要在基层生产方面和层人员来进行具体的执行。在这个方面上讲,没有基层人员的参与,预算指标得不到有效地执行。
4. 缺乏有效的预算考核激励制度
预算考核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是对企业预算执行最终结果的考核和评价。很多企业对与预算的整个过程都是放任自流的,往往导致了最后的预算的考核期不能真实的反应企业实际的情况,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很多情况下,导致了员工对执行预算积极性不够高。很多的企业考核的对象仅是财务指标,对非财务指标几乎没有涉及。这就必然导致预算管理没有效果[2]。
二、我国企业预算管理上的思考
1.明确企业预算制定目标
制定预算的过程是调整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利益之间的协调和分享,那么在制定预算时需要考虑到企业内部价值链结构分析。使预算能够协调部门间的利益。这样才能使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及个人积极主动的执行预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2. 实施预算管理要建立在企业战略的高度
企业预算管理是整个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对此我们需要在制定预算时,需要面向市场制定预算编制。企业制定完善的长远战略规划和部署,此时在预算管理制定过程中,就应该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保证企业各个时期的预算衔接起来,防止出现预算的脱节,和预算的盲目性和注重短期效益。抓住日常的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问题,是科学的预算管理成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石。
3. 建立健全企业预算管理考核机制
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同时,应加强对预算管理效果的考核,需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如果失去了考核和监督,那么预算管理的效果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那预算管理就没有实际意义。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做到适时的考核,并在预算的事后控制中对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人员的好坏进行奖惩,这样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3]。
总结: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企业想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获得长远,健康的发展就要加強企业的管理创新,从全局出发,特别是要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在确定企业的预算目标时,要积极发动基层员工参与进来,确保预算的制定合理有效,保证预算的可执行性。我国企业目前发展很快,其相关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水平也需要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白夏平.李世新.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与创新[J].企业经济,2011,09:44-47.
[2]盛军科.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8,01:33-34.
【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推荐阅读: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和政策建议12-25
我国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论文12-24
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状06-06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的现状分析07-17
我国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已转换)07-26
我国货代企业发展现状09-16
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现状07-03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12-25
我国石化企业节水措施探讨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