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模式(精选8篇)
2、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由住建办、文体中心、九里村委会联合开展对九里村的村庄、房屋、老街、古文物等现状的调查登记,摸清底数。做好村落文化遗产详细调查,按照“一村一档”要求建立传统村落档案。
3、科学编制九里村落保护规划。要以延陵古镇总体规划为指导,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等的编制,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总体保护规划、村落保护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逐步完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依据和思路,切实做到“先规划,再设计,后实施”。
4、启动九里村落保护修缮工程。一是恢复九里村落东西南北老街;二是新建吴氏宗祠;三是改造九里古村落部分危房;四是在不破坏村落历史要素和特色的基础上,完善水电、路面、路灯、排污、垃圾收集和公共交通等相应的配套设施,营造古朴、干净、明亮的村庄环境。
5、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切实加大保护执法力度,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国土、城管、公安等单位进行对传统村落文化古迹的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破坏传统村落文化古迹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对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古迹进行重点保护修善,美化村居环境。将传统村落文物古迹进行编号排序,装订成册。
早在三万多年前, 宝积山就有桂林的远古先民在此居住。桂林的甑皮岩是距今一万年前古人的住所, 在这里发现了35具先民遗骸, 同时出土了陶器、骨器和石器。秦代时期的桂林, 秦始皇派大军征服了百越民族, 一举统一了岭南, 从此中原文化一直浸润着桂林这方沃土。
唐宋时期, 桂林作为西南会府, 衙署林立, 经济繁荣, 商贾游宦往来频繁, 桂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明清时期桂林成了南接闽粤、北连湘楚抵中原的商贸中转站。经济的兴盛使桂林的建筑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砖雕木雕、灰批浮塑无所不能, 无处不精, 处处彰显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范。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 大量的古宅被废弃, 有的甚至整个传统村落已经空无一人, 任凭风吹雨淋、或自然坍塌、或人为损毁、或被一场大火吞噬。
如何保护传统村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挥之不去的难题。谈到传统村落, 我不得不首先谈谈传统村落中的保护现状。
一、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桂林传统村落的保护状况大多与目前中国各省市的状况相似, 也有不尽相同之处,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 大量空壳村出现
社会经济发展, 人们生活条件改善, 原住居民保护意识薄弱, 加上古建筑存在的通风采光不佳、卫生设施配备不足等问题, 都希望另择地块建洋楼, 导致大量空壳村出现。就桂林近期的初步调查, 已经全空的有近十个传统村落, 呈半空状态的为数不少, 局部空的很普遍。这类空壳村完全可以采取招商、开展经营式保护、让传统村落“活化”等措施, 对传统村落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开发。
2. 自然状态下的坍塌严重
砖木结构的古民居, 只要三年不检修, 因屋面漏雨, 容易导致梁椽糟朽, 暴雨来临、墙体经雨水浸泡继而致墙倒屋塌。这一问题在我们走访的每个村落都存在, 而且倒塌的数量日益加剧。由此可见, 抢救性保护已在眉睫。
3. 防火措施不力造成大面积传统村落毁灭
近期因国内传统村落大面积火毁, 已是触目惊心。桂林虽无大面积火毁传统村落, 但是小面积、一栋两栋一个组群的建筑发生火灾还是常有的事。十多年前, 灵川迪塘明清传统村落中村民用火不慎, 烧掉了毓水培楼, 连带烧掉了南侧一片古民居;近年阳朔朗梓传统村落一位五保老人用火不慎烧掉了村中最精美的古宅中一栋建筑的后堂壁;灌阳文市的月岭传统村落一户居民堆草木灰在门楼一角, 引发大火, 烧掉了一座精美的楼等……这类火灾枚不胜举, 令古建保护人士痛心不已。
4. 村民保护意识不够, 对传统村落不珍惜
很多村民保护意识不足, 对传统村落不珍惜, 有的精美古民居用来堆猪牛圈的粪草, 有的用来堆柴草, 有用来关猪、关牛, 任其破坏糟蹋。
5. 无序建设, 严重破坏传统村落风貌
很多传统村落缺乏科学规划, 农民在自留地承包田中建新楼, 很多新建楼房往往紧贴传统村落, 严重破坏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最严重的是灌阳文市月岭传统村落, 村民直接在传统村落四周建新楼;而恭城的杨溪传统村落和兴安的榜上传统村落, 均有村民在传统村落中竖了一栋三层高的砖混洋楼。难以扼制的洋楼一栋栋如雨后春笋, 在桂林的传统村落中拔地而起, 严重地破坏了传统村落原有的历史韵味, 令众多有识之士为之担忧。可以肯定的说, 未来不出几年, 桂林的传统村落很有可能荡然无存!
如何加强保护、科学开发利用和传承中华名族的历史文脉, 为我们的子孙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是我们这一代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桂林有着传统村落保护的优良传统
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 古代遗址遗存丰富。桂林自古是西南会府, 商业繁荣、经济发达, 所以古代的民居建筑不仅数量多、分布面广, 同时做工也十分考究, 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桂林人, 自古钟情桂林的文物古迹, 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不遗余力。保护历史遗迹、保护古建筑及保护桂林的传统村落, 在桂林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力量组成:一是官方的政府机构;另一方面则是民间社团或个人的力量。
1. 政府机构是保护力量的主导
早在民国年间, 桂林市在尧山西麓桂 (林) 灵 (田) 公路东侧的老虎岭刊发了一则关于禁止盗挖破坏靖江王陵的“通告”碑, 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该碑, 当时我们都惊讶于当年的政府机构会对明代靖江王陵的保护如此上心。该通告明令规定:“北起尧山西麓的老虎岭、南至乌岭口铁山圩一带, 所有靖江王墓一律不许盗挖、拆毁”。
解放后, 桂林市政府于1956年成立了桂林名胜古迹修缮保护委员会, 专门对桂林市的历史文物及风景资源进行调查、保护及修缮。1964年对花桥进行了重修, 整治了花桥周边环境, 使花桥倩影与周边山水景观融为一体, 古桥的修缮为山水增色不少。1963年, 成立了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1973年成立了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工作 (以下简称“文管办”) , 文管办下设考古组、历史组、文保组, 具体负责桂林市及郊区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文物普查及历史研究。
1983年, 桂林市文管会联合桂林市规划局对桂林市及郊区范围内的文物古迹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 文物普查组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小组, 北片小组主要负责桂林市城郊北部及东部片区, 范围覆盖了大河乡、朝阳乡、甲山乡;南片小组负责二塘乡、拓木乡、雁山镇, 对地面遗存的古建筑、古村落、古遗址进行了全面普查, 并建立了文物保护档案。这次普查之后公布了桂林市第二批、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有很多是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 如雁山大岗埠的唐氏庄园、雁山别墅等。桂林市文管会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责任, 分别进行了临桂县文物普查。结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 在临桂阳朔划归桂林市直管之后, 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普查, 修缮了靖江王墓群、明代的普贤塔、舍利塔等古建筑。
1988年11月, 桂林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成立, 其主旨是“围绕桂林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的整体保护,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学术活动, 以此促进桂林名城保护建设和旅游文化、科技生态与农业生产协调发展, 扩大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 (引自《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首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
2. 民间社团的保护
桂林市于1988年成立了桂林市历史名城研究会, 由于是政府倡导的民间社团, 主要还是流于文字研究, 是为政府出谋划策的一个社团组织。
2010年, 由一批热心桂林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桂林古建筑学会, 旨在全面调查、研究、保护桂林市及所辖12县的古建筑。桂林古建筑学会成立虽然仅有短短几年, 但在此之前的20多年里, 笔者已联合桂林的古建爱好者, 利用节假日深入桂林12县的所有乡村, 对桂林境内的城池衙署、桥梁堤坝、寺庙佛塔、陵墓牌坊及名人故居进行了全面调研, 对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古建筑进行了实测, 发现有较高历史及艺术价值的古建筑300余处, 仅传统村落就有近百处, 实测图400多幅。通过研究整理, 近十年间发表了有关桂林古建筑的研究报道十余篇, 有关桂林古建筑保护利用方面的论述有《古塔在桂林山水中的美学效应》 (桂林文博1992第二期) 、《桂林文物古迹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桂林文博1995年第二期) 、《桂林文物古迹的开发及其对策》 (桂林文博1993年第一期) 、《桂林古代寺观建筑概述》 (桂林文博1994年第一期) , 去年与广西桂学研究会签约出版了《桂林古建筑研究》、与桂林市委宣传部签约出版《桂林古建筑》、与桂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合作编著了《桂林古村古镇》调研报告。
作为一个民间社团, 在经费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租下了阳朔白沙遇龙村委的一幢即将倒塌的古民居加以修缮整飭, 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保护了一幢古建筑。
保护古建筑的民间力量在近几年有着迅速崛起之势。
南非的英籍人“疯子鹰”, 在一次来桂林旅游途中看中了阳朔旧县的古民居, 他软磨硬泡地租下了旧县的一幢古宅, 精心打造, 将其变成了极有个性的秘密花园酒店, 古民居得到了保护, 古建筑周边的环境得到改善, 经济效益也不错。荷兰人利用阳朔矮山门村一幢古宅整治成了格格树乡村客栈, 既有中国的文化元素, 又有适应欧美人生活的饮食、服务, 生意十分火爆。
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下属的阅秀文化旅游公司也在积极运作“八桂乡村旅游文化客栈”连锁店, 他们力图利用古民居, 把这些无人居住的旧宅打造成极富文化个性的文化酒店, 让客人入住酒店享受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桂林, 对传统村落及古建筑有浓厚兴趣的人群涵盖了专家学者、文化人士和投资商乃至一些有见识的农民。在阳朔骥马村一位当地人把一幢古民居开发成了潘庄古韵酒店, 古宅修旧如旧, 生意也不错。
三、桂林传统村落的保护模式探讨
桂林传统村落是一个地方历史的记忆, 是当地历史的见证者, 它承载着这个地区的文化积淀。一旦损毁, 它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将不复存在。
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渐渐的在被人们遗忘。不同时期的传统村落和古建筑, 充分体现了桂林古建筑的建筑体系和艺术风格。依附于这些古代建筑和历史纪念性建筑中的石刻、雕塑、壁画等与建筑相得益彰, 使建筑迸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蕴含着更深的文化内涵, 这是任何一个地区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文字描写所不能代替的。然而, 就是这些传统村落中的建筑,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经受着风霜雨雪、水火雷电等自然灾害的无情侵袭, 不可避免地给古建筑造成损害, 加上人为的破坏情况日趋严重, 保护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已经迫在眉睫。
2013年12月, 中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中要求:在城镇建设中“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 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 避免走弯路;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 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 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要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 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 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阳朔旧县古民居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辉煌, 表现了过去曾经有过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保护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既要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 又要全面普查、深入调研、强化保护规划、及时修缮, 更要发展产业支撑, 与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城乡风貌改造有机结合。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是一种文化载体, 通过古建筑, 我们可以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 它们是某个地区的“历史记忆的符号”和“文化发展的链条”。因为它们见证了这个地区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 一旦破坏, 就难以恢复和延续。一座古代的建筑无论如何破旧, 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千年的历史痕迹是无法被替代的。反之, 一座当代的仿古建筑无论在外形上做的多么神似, 但如果其内在的历史信息几乎为零, 其文化内涵肯定无法达到与古迹相同的高度。记录历史, 展示文化, 载托灵魂, 这就是传统村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将古建筑的历史因素进行完整的传承与表达, 便是今天传统村落保护的真正意义。因此, 我们再去欣赏传统村落时不应只关注其外在的美学特征, 更应透过传统村落看到其内在的文化魅力。
2. 传统村落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实物
桂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 而桂林的古建筑艺术更是独具艺术魅力。它不同于中原的建筑风格, 也不是岭南闽粤特征的建筑工艺, 桂林古民居经过民族融合发展, 形成了桂林独特的民居建筑体系。考查桂林传统村落的古建筑不仅可以感悟到其独特的魅力, 更是让国人感受到桂林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我们为古人曾创造出如此精湛的建筑而自豪。
3. 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是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
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与其他物质文化遗存一样, 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实物, 我们从对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同一时期建筑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当时所达到的水平。如:临桂南边山双凤桥, 拱跨达13米, 两侧还有三道平板桥。这种设计,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节省了石料, 在桥梁史上是一个创举, 体现了桂林古人的科学智慧。如果当时没有数学、工程力学、物理学的相当发展, 这桥是难以建成的。对于建筑史的研究来说, 古建筑更是直接的实物例证, 因为任何一座古建筑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艺术风格、风俗习惯等。因此, 研究桂林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 桂林的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是最好的例证。
《威尼斯宪章》说:“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过去岁月传下来的信息, 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保护古建筑便是保护人民千百年传统的见证, 不保护古建筑便是自毁国家历史文明的见证。
4. 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生产的发展, 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人民对文化的需要将更为迫切。古建筑在新的时期有桂林传统村落中常见的拴马桩承载了历史的记忆, 担当起文化休闲娱乐场所这样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拥有独特的传统村落和古建筑, 那么该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会在目的地形象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传统村落和古建筑资源本身拥有巨大的品牌效应, 可提高远距离游客的到访率。随着桂林旅游胜地建设的开展, 桂林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 这些名胜古迹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友人纷纷前来参观游览, 为促进桂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 也带动了桂林市投融资、招商引资、公路交通和服务行业等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由此可见, 这些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不仅是全市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更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四、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
桂林的古建筑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有着极其丰富而辉煌的成就, 在建筑布局、材料施工、艺术装饰和传统风格特征等方面, 是千百年来无数工匠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些古代技术成就对现有的有关专业人员有着极大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如桂林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 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桂林古建筑中的马头墙造型、灰批浮雕的纹饰、木门窗的雕饰, 给今天的建筑设计师、规划师、摄影师及建筑工匠提供了极其精妙的范本。
五、保护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对策
(1) 政府做主导。政府要有主导意识, 从规划、保护措施、招商引资方面入手。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量, 这就是政府应具备的力量。
(2) 做好传统村落规划, 强化传统村落的保护。对有一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传统村落, 一定要有相应的保护规划, 保护范围依当地环境而定。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应该在传统村落周边景观视线范围内不得建砖混水泥楼房, 另辟场地建新农村, 新农村的风貌与当地传统村落风貌一致;对于古镇的保护范围, 则于古镇相邻地段不得建两层以上的砖混建筑, 风貌要与古镇相协调。
(3) 发挥民间资本的力量。民间有很多人热心于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 政府要引导这部分人把资金投放到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上来, 使桂林旅游胜地建设向深度拓展。
(4) 利用民间社团的技术力量。桂林民间有很多古民居、古建筑的爱好者, 尤其是桂林古建筑学会吸纳了众多桂林建筑界、考古界、摄影界的爱好者, 他们做古建筑调研近二十年, 搜集了大量桂林古建筑的第一手资料, 这个民间社团有一批擅长古建筑规划、保护、修缮的高手。由此可见, 发挥民间力量能解决政府职能部门的人才短缺难题。
(5) 增强公众对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保护意识。对于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 成立专门的古建筑保护团体, 宣传桂林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使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保护范围中的人民群众能配合政府部门, 共同实现对古建筑的保护。
(6) 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保护与新城市建设并举。传统村落和古建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承载了过去曾经有过的辉煌, 一方面要保存它原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另一方面也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不断进行城市更新。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并重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规划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保护范围, 在城市大规模改建过程中加强对古建筑本身及其周边文化的保护, 城市建设在总体上应该与古建筑的风格保持协调。
(7) 加强对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维护。由于我国古建筑的材料主要是木材, 其主要损坏原因是木材的腐烂, 定期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和修复十分重要。对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维护应该坚持原真性, 即保持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本身与它所代表的历史性和美学性, 仿照古代建筑风格, 利用现代科技使古建筑维护过程中对环境的人为损坏程度降到最低。
(8) 加强对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消防防护工作。对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消防工作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可能发生的概率, 发生火灾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建筑的损坏。
(9) 加强对电源和火源的管理。对于传统村落和古建筑内的供电系统设计应该把安全摆在第一位;根据不同的火灾扑救需要设置并合理布局不同的消防器材;加大火灾预防技术的应用, 使用各种有效的探测报警系统。
(10)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桂林市古建筑保护理论知识薄弱, 专业性人才缺乏。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城市规划研究、遗产保护方向等涉及古建筑保护规划类专业, 但是并没有像热门专业那样受广大学子的青睐, 愿意学习此专业的人才也屈指可数。因此, 需要加强专业人员培养, 提高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保护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古建筑保护理念和修复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来解决新时期桂林市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开创古建筑保护的新局面。
(11) 解决传统村落产权困扰, 建立和完善传统村落建设开发的管理工作机制。产权问题是传统村落保护困扰已久的难题。目前不少传统村落成为空心村, 保护、修缮工作难以开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村落中大部分老建筑都属于私人所有, 修缮所需大量资金, 村民自己没有能力承担, 同时也缺乏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的动力, 但如果是由政府投入进行修缮, 一方面传统村落中大量的老建筑需要修复, 政府未必能承担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老建筑的所有权并没有改变, 将公共资源用于私人物业的修缮存在不合理, 在现实中很难开展。为解决传统村落中的产权问题, 部分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中都倾向于采取通过收回老建筑的产权进行保护开发。
(12) 统筹新村和传统村落建设存在问题。传统村落统筹建设应首先明确定位新村和传统村落的不同功能, 做好相互衔接, 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应该是“利用传统村落吸引游客, 利用新村完善的设施服务游客”。一方面要保护旧村的原生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挖掘旧村的历史文化价值, 开发旅游特色资源;另一方面是做好新村的规划、整治, 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并建设完善传统村落旅游服务的各项设施, 如餐馆、旅店、商品等, 这些设施应大部分建在新村, 避免因传统村落过度的建设而破坏传统村落的古朴氛围。
(1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号角吹响了神州大地, 各项政策和措施纷纷出台。我们认为农村城市化建设的精髓和关键在于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农村的拆旧建新, 丝毫不保留农村的特点。我国很多农村的城市化多为大拆大建, 将原来很多富有乡村韵味及历史价值的元素无形中抹杀, 兴建了大量现代的建筑, 使大部分村庄千篇一律, 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历史底蕴, 这也是当今农村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一大误区。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改善、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村镇 (乡村) 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城乡环境反差较大的一个重要表现, 同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 一方面由于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一抓到底, 很多村镇 (乡村) 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管理真空状态;另一方面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不足, 以各种临时性的补助居多, 而没有一个稳定、持久的财政投入机制, 致使我国村镇 (乡村) 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较城市滞后, 历史欠账较多, 不能满足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需要。要缩小城乡差别,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首要就是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道路、下水道、饮水工程、电网改造、网络通信等方面。
对古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保护古村的整体风貌为前提, 改善居住环境。古村内的麻石巷道是古村建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进行保护, 切不可全部铺上水泥或大理石, 对部分破烂、凹凸不平的古巷道可进行平整, 固定石块, 清理杂草碎石, 完善路灯等照明设施;对排水系统的整治应维持原状, 不进行上盖密封, 以清理淤泥杂物、疏通渠道为主, 以保留巷道特色;对供电线、网络线、电视信号线等应尽量埋底铺设, 避免乱拉乱扯。新村的基础设施应按较高的标准进行建设, 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
(14) 结合传统的风俗习惯, 加强古村古镇的文化建设是古村古镇保护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原居民逐渐迁出古村, 古村的生活气息、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逐渐流失, 最终使古村古镇变成一个只有历史建筑物而没有软文化的空壳。在《马丘比丘宪章》中关于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部分中提出, “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 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 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 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加强古村古镇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为传统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就是为了保留并延续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 使其与现代文明适应, 在村镇 (乡村) 的不断建设、发展中传承下去, 并散发出新的活力, 而不仅是保护和修缮其物质载体——原来的古村落、老建筑, 否则将会陷入“有文物没文化”的尴尬。
(15) 加强对古村古镇周边自然环境资源的整治利用, 营造与自然和谐融恰的氛围。古村古镇的自然地理环境反映了祖先在建村立围时的智慧。因此古村古镇自然地理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也是古村古镇保护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 营造亲近自然的氛围, 开辟生态旅游对于古村古镇的开发也极具意义。
六、古村古镇合理开发与利用
(1) 旅游开发。随着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 人们的旅游需求将不再局限于感性认识, 更加趋向于对景区景点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 对旅游的需求将不再满足于当前的观光休闲度假, 逐渐演变为通过旅游达到对自身知识结构的补充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 文化旅游将是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趋势, 也是桂林要面对的如何强化深度开发旅游的首要问题。对古村古镇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 可确定其在某个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地位。由此确立保护级别, 修茸古村古镇和古建筑, 改造周边环境, 发展生态旅游与古村古镇和古建筑文化旅游。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 关注旅游对自然资源及古建筑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影响。如安徽西递、宏村就是很好的例子, 控制游客流量, 纯净其村落生活空间, 还原其原有的宁静的生活氛围以发展可持续旅游。
(2) 作为研究基地或者实习基地。在历史潮流蜕变中, 古村古镇和古建筑通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 在古村古镇和古建筑本身及外部环境留下的作用结果可视为建筑的生命印记。对以点状遗存分布的古建筑, 且有新旧建筑交杂的状况, 应尽量原地保护, 可将其定为实习基地或研究基地。作为实习基地而言: (1) 满足学生的美术认识、古建筑测绘实习的需要, 使之近距离触摸古建筑的历史印记, 了解内部构造特征, 切身感受古建筑的质朴美; (2) 村民可利用自家新屋解决学生的住、食, 取得经济效益; (3) 村委会可收取参观费、测绘费用于古建筑的维修保护; (4) 学生测绘的资料及专业教师可就古建筑的保护提供帮助。就研究基地而言, 应从自身特点出发, 选择与之适应的相关专业的高层次机构与专家 (包括文艺家) 建立长期合作。这样做既可以通过他们的研究开掘人文的内涵、提高声誉, 又可合作举办学术活动, 扩大影响。
从目前有关研究与实践成果来看,传统村落保护正在推向深入,从物质形态的建筑向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内容深化,从传统的村落样态向内部治理结构、礼俗维系、文化传播、产业样态等纵深层次深化,从静态的标本式的紧急抢救向可持续化的发展转化,同时,村民的立场和力量、政府的决策和作为、专家的研究和建议、公众的认识和参与,被更加充分地融会在一起,逐渐形成共识和合力。从更深的层次上,梳理厘定传统村落在当代生存和发展的根脉、肌理和机制,把握文化作为聚落的核心凝聚力变得更加关键。
应该说,传统村落历经成百上千年发展,是一种血脉相连的生命机体,是一种具有丰富性的生态系统。如果一个生命体的新陈代谢出了问题,就很难再谈成长和发展。所以当村落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们内心的信念和认同等,受到了冲击,发生了改变,甚至遭到消解和置换,原有的村落样态会发生改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当有形或无形的习俗、道德、技艺等凝聚性的力量离散了,传统村落会面临危机。必须从更深的层次上寻求复兴传统村落内在的生命力。
例如,传统手工艺等能否作为一支重要的生产力量,作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形态,涵养乡村文化的水土,并提供生产生活的支撑,应当因地制宜加以研究和探索。我们国家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资源大多存续在乡村,做好手工艺的原生态发展,使之成为生产生活的一种重要维系,形成传统村落的新的凝聚力和生產力,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城镇也好、村落也好,要良性、可持续地发展,还需要有生产、生活的内在支撑。具体可从文化的高度进行保护规划,从政府的角度加大基础建设,从村民的角度发展相工艺文化产业,从少数民族的角度营造村落扶贫计划。
总之,既要把传统村落纳入民族文化大的文化系统加以认识,也要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中剖检厘清村落文化生态的内在肌理,专家要研究具有可行性的保护措施;地方政府需加大保护力度、加大基础设置建设、加大对村民的在生产生活的安置;同时,村民是最大受益者,也是保护传统村落的责任人,制定保护措施要充分征求村民的意愿,充分研究和论证保护措施和发展规划,充分了解保护传统村落与抢救农村文化迫切的社会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做好传统村落的文化规划、建设改造规划、村民生产生活规划。发挥政府主导、专家参与、村民受益的基本原则。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可参考国外国的做法,进一步明确保护的概念和范畴、以及保护什么、怎么保护等问题;进一步明确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起到效果;另外明确村民是受益者更是责任人;还有专家由什么领域组成、他们扮演什么角色、如何科学论证才能符合持续发展等等。
传统村落保护经历了从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的过程,还要进一步向文化生态层面深化,把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保护和发展落到实处。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传统文化精神,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注重民生、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整体保护与特色保护相结合。对鱼木寨实施整体保护,保护的方法由古寨—古民居—古墓葬—历史建(构)筑共四个层面,严格保护古寨的传统空间风貌,历史建筑,保护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群体组合、结构形式、色彩材料与门窗细部等。鱼木寨内的寨墙、门楼、是鱼木寨内最有特色的文化遗产,采取特色保护的原则。此外,古寨内的古墓葬是古寨的传统文化的象征,针对这一特色,进行系统的整合。
一般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古寨的民居根据现存的条件,新湾、学堂以维护现状,适度修复为主。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老房子、六吉堂实施重点保护,保护历史遗存的原真性,保护历史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历史信息的过程性。
适度修复与合理利用相结合。针对文物古寨及自然环境
的现状特征,以整治环境为主要方法,对严重损坏的历史遗存进行适度修复,避免过度、过量修复而丧失其中的历史信息。本着合理利用、永续利用文化资源的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历史遗产的持续价值,实现将资源转变为产业的目标。
三、主要目标
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使谋道镇鱼木村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具备基本的防灾安全保障、基本的保护管理机制、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以鱼木寨整体格局和历史环境风貌的保护和利用为核心,以保护鱼木寨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为目标,使鱼木寨成为自然、现代与历史和谐共生的历史文化名村和优秀传统村落。
四、项目需求
除文物局已经纳入实施的项目外,在保护发展规划基础上,提出以下几大类项目需求:
(一)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示范类
1、学堂古民居改造:
学堂古民居为清代遗址,均为典型的四合院式,学堂,两厢齐备,加有外院朝门,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学堂古民居改造;包含房屋室内现代化改造和外立面整治,面积均为平方米。
分三年段完成:(1)完成500平方米的古民居改造;(2)完成1500平方米的古民居改造;(3)
年完成周边环境,院头防灾的建设。
共需投入资金50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地方财政府投入资金5万元,集体和村民投入资金5万元加社会赞助。
2、生基嘴古民居改造工程:
生基嘴古民居改造,包含房屋室内现代化改造和外立面整治,建筑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
20完成1200平方米的民居室内现代化改造和外立面整治。
共需投入资金30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20万元,各级地方政府投入资金5万元,村集体和村民投入资金5万元。
(二)防灾安全保障类
1、防火防灾宣传牌:
鱼木村是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的景区,因此务必要提高森林防火意识,加快部署景区防火防灾等各项旅游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完善森林景区旅游安全管理机制。在景区多处挂警示宣传牌,提醒广大居民和游客进入景区游玩时,要自觉接受防火检查,禁止野外用火。不要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酒精、汽油等火源及危险品上山,也不要在森林里面吸烟、烧烤。要加强防火防灾知识学习,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火情立即报警,报告火灾发生地点、火势等情况。
计划做防火防灾宣传警示牌50块,共需投入资金8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5万元,各级地方政府投入资金3万元。
2、滑坡治理:
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
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根据鱼木村的实际情况治理滑坡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边坡人工加固,即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
治理计划分三年度完成对鱼木村4、5、6组滑坡地带的治理,砌挡墙等:20完成对4组滑坡带治理;年完成对5组滑坡地带治理;完成对6组滑坡地带治理。
共需投入资金100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80万元,各级地方政府投入资金10万元,村集体和村民投入资金10万元。
(三)历史环境修复类
1、卡门修复:
鱼木寨卡门大都在清嘉庆年间修建,原共有6座,现仍存4座,即三阳关卡门,鱼木洞卡门,大岩洞卡门和兵洞卡
门。这些卡门全用规整条石垒砌,长方形门洞,卡门隘墙的外沿一般都有垛墙高出,现三阳关卡门仍是北出鱼木寨的唯一通道,鱼木洞卡门、大岩洞卡门因岩洞内已无人居住使用,更不会再在里边屯兵和制造枪炮钱币,已失去了它的作用,但仍保存较好。兵洞卡门已无存。
三阳关卡门位于鱼木寨北侧三阳关,向北直通张凤坪,是北出鱼木寨的唯一通道。墙高5米,宽4米,门高2.3米,宽1.25米,卡门旁绝壁上镌刻着“三阳关”三个隶书大字。
鱼木洞卡门位于鱼木寨二层崖间鱼木洞东北侧,现已局部损毁。墙高4.76米,宽4.5米,门
高2.6米,宽1.42米。
大岩洞卡门位于鱼木寨东北三层崖间大岩洞北侧,墙高6米,宽3米,门高2米,宽1.6米,长
方形门洞,卡门的外沿有垛墙高出。
卡门修复主要是修复墙体和亭子,共需投入资金20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2万元,各级地方政府投入资金5万元,村集体和村民投入资金3万元。
2、寨墙修复:
鱼木寨四周悬崖三迭,崖下稍有缓坡。为保寨内安全,阻断缓坡通路,古人在寨东青岗片、寨西垛子片一层岩下各修了一段石墙和一座卡楼,现卡楼已毁。
青岗片寨墙位于鱼木寨东边第一层崖间青岗片。现存寨墙建于清嘉庆四年(17),东西走向,长200余米,高5~6米,顶宽3米,全用规整条石垒砌,条石长0.8至1.2米不等,现
局部损毁。
垛子片寨墙位于鱼木寨西侧第一层崖间的垛子片,与东边青岗片寨墙同时建立,东西走向,长近100米,厚3米,高
5~6米,全用规整条石垒砌,损毁严重。
鱼木寨墙现需修复长度300米,共需投入资金1000万元,由于所需资金额巨大,基层财政无来源,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000万元。
(四)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类
1、道路维修及改扩建:
鱼木村为传统古村落,村落道路修建年代较早,现已损坏严
重,道路狭窄,路面不平。
计划5千米青石板道路维修及改扩建,分两年度完成,2015年完成3千米青石板道路维修及改扩建20完成2千米青石板道路维修及改扩建。共需投入资金3000万元,由于所需资金额巨大,基层财政无来源,申请中央补助资金3000万元。
2、游步绿化工程
鱼木村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每年迎来全国各地不少游客,建好游步绿化工程有助于提高观赏品质,现准备在2500米游步道两边裁树,共需投入资金6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20万元,各级地方政府投入资金30万元,村集体和村民投入资金10万元。
3、鱼木寨门楼电线地埋改造:
由于修建年代久远,鱼木寨门楼电线老化严重,现需要挖沟进行地埋改造。全长500米,共需投入资金2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0万元,各级地方政府投入资金5万元,村集体和村民投入资金5万元。
4、修建停车场:
为了满足观光游客的停车需求,避免车辆乱停放破坏传统古村落群,现需要修建一个停车场,修建停车场4000平方米,共需投入资金80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50万元,各
级地方政府投入资金20万元,村集体和村民投入资金10万元。
5、垃圾清运系统:
青山环抱下的传统村落古朴而美丽,不能因为垃圾的堆积而破坏了这份自然之美。因而提早搞好垃圾治理工作十分必要,现需修建4个垃圾池,长期聘请环卫工人保洁及清运垃圾,共需投入资金20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0万元,各级地方政府投入资金5万元,村集体和村民投入资金5万元。
(五)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类
民风民俗传承着宝贵的历史文化,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因为缺少保护和继承正在消失殆尽,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道远。现急需对吹打乐、人鬼同屋近百年、四节莲响、那话还俏说、船头颂歌、打绕棺、此类民歌民谣进行收集、整理、传承,共需投入资金15万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5万元,各级地方政府投入资金5万元,村集体和村民投
入资金5万元。
五、管理措施
1、项目经理部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2、工地设专门的文保员,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传统村落保护小组。会同业主、监理和文物部门对传统村落进行定期检查、确认、并做记录。负责现场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并且有完备的文字记录,记录当日工作情况、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结果。
3、开工前由文物部门划定保护范围,划定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交底。
4、在工地显著位置安置好文物部门设立的标志,标志中说明文物性质,重要性,保护范围,保护措施。
5、建立文物保护科学的记录档案:包括文字资料,做好对现状的精确描述,对保护情况和发生的问题做好详细记录。
6、保护措施上报审批制度。每个具体的文物保护措施都要在得到文物部门和建设方的批准后才可以实施。
7、不定期召开施工现场保护专题会,根据情况特点布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文管所、镇直相关部门、工作站和村支两委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一、我市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面是否出台政策支持,是否制定专项规划?
二、我市是否对传统村落人文历史和历史遗存进行全面普查?是否建立了大数据?
三、我市传统村落申报授名挂牌方面做了那些工作?有哪些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四、有关部门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统筹协调情况如何?
五、对我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面各有哪些瓶颈?有何对策建议?
招标公告
1、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南磜镇石寨传统村落保护建设项目,已由蕉岭县发展和改革局以蕉发改审批函[2017]302号批准建设,建设单位为蕉岭县南磜镇人民政府,建设资金为中央财政2014农村环境保护资金150万元,不足部分自筹。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工程施工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及招标范围
2.1 工程规模及内容:
1、承德楼客栈环境提升500平方米、华祝堂门坪清理(贴仿古砖)350平方米;
2、供水管网治理1000米;
3、崇德楼修缮500平方米;
4、田子楼清理(州司马第后楼)550平方米;
5、榕树下休闲健身场所600平方米;
6、土楼门口塘唇综合改造(文体广场)300平方米等。
2.2 招标范围:按设计文件及工程量清单内容。2.3 预算审核造价:1354072.49元。2.4 工程地点:南磜镇石寨村。2.5 建设工期:60天。
2.6 承包方式:工程量清单报价,单价合同。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是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以上(含三级)资质且已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有效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的独立法人企业。
3.2投标人拟派的项目负责人(必须是本单位人员)须具备市政公用工程专业二级注册建造师或以上资格或具备市政公用工程专业小型项目负责人资格(省外企业的项目负责人须具备市政公用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且至开标时间止未担任其他在施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
3.3投标人拟派的项目技术负责人须具备工程类中级或以上职称。
3.4 投标人拟派的专职安全员须应具有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C证)。
投标人报名前已按照《梅州市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办法(修订)》的要求和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诚信信息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梅市建函〔2016〕365 号)的要求在梅州市住建局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平台自行申办企业及项目管理班子人员信息登记手续并已在该平台公开发布。
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取消省外建筑企业和人员进粤信息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粤建市〔2015〕52号的要求,省外企业已按要求在“进粤企业和人员诚信信息登记平
(11)拟派专职安全员二代身份证、合法的人事或者劳动关系、近三个月任意一个月内的社会保险凭证(已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复印件;
(12)无行贿犯罪记录证明文件复印件
(13)在梅州市住建局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平台登记公开发布的企业、项目管理班子成员的信息截图(见截图格式)(14)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取消省外建筑企业和人员进粤信息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粤建市〔2015〕52号的要求,省外企业已按要求在“进粤企业和人员诚信信息登记平台”录入相关信息,并提供在该平台的相关截图
(以上第(4)~(12)项资料提供复印件加盖投标单位公章,核查原件。)
上述资料按顺序装订成册必须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拟派项目负责人提交并办理报名手续。
5、招标文件的获取
已报名的投标人请于2018年5月18日至2018年5月22日上午 9:30 时至 11:30 时,下午 14:30 时至 16:00 时(北京时间,下同)到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领取招标文件及其他资料,逾期作弃权处理,招标文件(含其他参考资料)每份1000元,售后不退。
6、投标文件的递交和开标
投标文件递交时间为2018年6月12日8:30时到2018年6月12日 9:00时提交到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逾期送达的或未送 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同时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开标评标会,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应准时参加。
7、投标保证金
投标人应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交投标保证金。
8、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广东省招标投标监管网、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民营经济报上发布。
9、联系方式
招标人:蕉岭县南磜镇人民政府(盖章)办公地址: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
联 系 人:王先生 联系电话:0753-7560032
招标代理机构:梅州市嘉建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盖章)
办公地址:梅州市江南富奇路135号
联 系 人:古先生 联系电话:0753-2273022
2013年年初, 著名电影明星成龙先生将其私有的徽派建筑无偿捐赠给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同年9月, 他又将另外4栋捐赠给北京亦庄世界企业文化园。这一系列的事情, 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同时使徽派建筑走入了普通人的视野, 引发了徽派建筑保护的热潮。
安徽是拥有传统村落数量较多的省份, 而这其中, 又以皖南地区最为集中。皖南地区指的是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地区, 主要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黄山市六市。这里的传统村落是非常独特的, 有着“程朱阙里”和“东南邹鲁”的美誉;这里的传统村落中, 曾走出过显赫数百年的徽州朝奉, 也曾孕育出光彩夺目的晋京徽班, 还曾培养出走南闯北素有“儒商”之称的徽商……这里的传统村落所孕育的, 正是我国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
徽派建筑作为皖南地区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它是我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其建筑特点, 集中表现在黛瓦、粉壁、马头墙的外表特征上;其装饰特点, 则集中表现在“徽派三雕”———砖雕、石雕、木雕上;其居家特点, 则集中表现在高宅、深井、大厅上;其整个传统村落的特点, 则集中体现在“徽派三绝”———牌坊、祠宇、民居上。徽派建筑依山傍水, 与高山流水自然地融为一体, 而且规模宏伟、布局协调、古雅简洁, 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天人合一”是它的灵魂, “四水归堂”是它的内涵, 徽派建筑凝聚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和古代徽州人民的卓绝智慧。
皖南地区的传统村落, 尤其是徽派建筑, 相对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来说, 保存得比较完善, 这其中, 有自然环境的原因。皖南地区多山地丘陵, 交通十分闭塞, 因着这独特的地理环境, 历史上数次大规模的战争和破坏都没有对这里的传统村落造成太大的影响, 也使得这里历经千百年的沧桑都从未遭受过毁灭性打击。
皖南地区的传统村落至今仍保存较为完善的另一个原因, 则是我国政府部门对其的保护工作的进行。这其中, 与政府在其中积极地发挥主导作用, 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是分不开的。以下就以黄山市政府的“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为例, 探讨我国政府是如何构建较为完善的行政体系, 以保护皖南地区的传统村落的。
黄山市“百村千幢”徽派建筑保护利用工程, 是黄山市政府部门于2009年开展的一项在徽派建筑保护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百村千幢”工程计划总投入60亿元, 为期5年, 对黄山市地区的101个传统村落、1065幢徽派建筑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 目的在于探索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三结合”的徽派建筑保护新路, 使黄山市地区的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得到全面维修, 恢复徽派建筑的整体风貌”, 使物质文化遗产“凝固住”,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守住徽派建筑的“筋、骨、肉”, 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2013年4月,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财政厅又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徽派建筑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黄山市又积极贯彻实施此《意见》的精神和要求, 结合“百村千幢”工程, 进一步加强对徽派建筑的保护工作。
二、“百村千幢”工程的成功之处
黄山市政府部门在“百村千幢”徽派建筑保护利用工程中, 为保护黄山市传统村落中的徽派建筑, 采取了许多措施。而随着首次工程的结束,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也初见成效。在这其中, 黄山市政府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保证传统村落保护和徽派建筑保护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黄山市政府部门因地制宜, 坚持“原地保护为主、异地保护为辅”的传统村落中徽派建筑的保护原则, 出台了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徽派建筑抢修、迁移、认领、徽派建筑原地保护利用土地转让和调整办理程序等7个规范性文件, 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 形成了一个支持“百村千幢”工程的行政和政策体系。这为黄山市的“百村千幢”工程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上和政策上的保障, 有力地促进了黄山市政府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 大力发展与徽派建筑有关的科技和技术, 加大人才的培养和投入
为攻克徽派建筑保护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黄山市市政府部门先后开展了项目支撑、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和科技运作等一系列活动, 研究、利用和推广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解决了传统村落中的环境整治问题, 还有徽派建筑中的用水、排水、防火、防潮、防虫、采光、通风等问题, 使传统村落的原住村民们提高了生活质量, 改善了生活条件, 在徽派建筑中也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人居环境。
在人才投入方面, 2009年12月, 黄山市政府推动成立了以研究院为主要阵地、以省级重点高等院校为合作者的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中心集合了大量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徽派建筑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 自成立至今, 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足于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的保护和发展, 系统开展了徽派建筑保护与更新技术方法研究、继承与发展设计技术研究、传统工艺研发与推广研究等多项工作, 为皖南地区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支持, 有力地促进了政府部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 黄山市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 吸引大批优秀的徽派建筑工匠返乡, 并鼓励他们传授徽派建筑的建造和修缮技艺, 增强了徽匠队伍的实力, 解决了许多传统村落中面临的传统建筑工匠不足的问题。这项措施的实施, 非常有助于黄山市政府部门本着“以旧修旧, 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传统村落中的已经破败了的、濒临消亡的徽派建筑进行修缮和再建造, 从而进一步为黄山市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徽派建筑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在于, 只有在其中生活过的工匠们才真正了解徽派建筑需要修缮成什么样子、如何修缮才是最好的, 经由他们参与修缮的徽派建筑可以避免被建造成“假古董”“假古建”的建设性破坏的厄运。
(三) 完善财政机制,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在“百村千幢”工程实施的过程中, 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黄山市市政府积极采取多项措施, 确保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
首先, 建立有效的财政机制, 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黄山市市政府不仅建立健全了“百村千幢”工程奖补资金随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机制, 确保每年的财政支持能够持续增加, 以保证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保护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量;而且还探索出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银行贷款、社会参与等多元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资金争取和整合力度, 鼓励各种市场资源积极参与, 通过认领、认租、认购和招商引资等方式, 向企业、组织、个人等社会各界筹措建设资金, 吸引了70%左右的社会资金投入。
其次, 政府部门本身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随着“百村千幢”工程的持续开展, 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 黄山市市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加大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保护的专项财政支持力度。黄山市市政府一直积极对上争取资金, 如,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项经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 等等。在不加重地方财政负担的同时, 仍然可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量。另外, 黄山市市政府的“百村千幢”保护利用工程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2013年, 安徽省省政府在黄山市市政府的影响下, 启动了徽派建筑保护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申报工作, 全面推进传统村落中徽派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这也使得黄山市市政府的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的保护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
(四) 加强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的普查和立档工作
早在2009年, 黄山市市政府的“百村千幢”徽派建筑保护利用工程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幢一策”, 要求各地区政府部门认真做好田野调查工作, 实地勘察每一个传统村落中的每一幢徽派建筑, 因地制宜地做好每一幢徽派建筑的修缮利用方案。2013年, 安徽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徽派建筑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中, 又明确要求了各地县级政府部门要全面组织开展传统村落中的徽派建筑的立档工作, 对其的数量、分布状况和保存现状等情况, 以多种方式建立并完善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的档案, 并完成各类相关保护规划编制。这些措施都有效地防止了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的损毁和消失, 从而为全国范围内系统性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百村千幢”工程的不足之处
黄山市市政府的“百村千幢”徽派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在取得多项成果的同时, 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其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
第一, “百村千幢”工程是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而进行传统村落开发的。黄山市市政府所开展的“百村千幢”徽派建筑保护利用工程, 仅从名称上看, 就可以很明显地发现, 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保护”, 还有“利用”, 也就是传统村落以及徽派建筑的开发。
其实, 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的同时进行开发, 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做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皖南地区的传统村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原住村民们渴望当地经济能够得到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撇开“开发”只谈“保护”是不现实的, 是不符合黄山市的实际情况的, 是无法使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保护工作持续进行下去的。
但是, 传统村落真正需要的是“发展”, 而不是“开发”和“利用”,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黄山市市政府促进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的方式, 是通过保护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 以此为卖点, 大力开发旅游产业, 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 发展旅游业并不是使传统村落获得经济发展的长期的、良性的方式, 这甚至不是传统村落参考发展的正确道路。首先, 发展旅游产业会无可避免地对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造成损伤和破坏, 这是发达国家都无法完全避免的问题, 更何况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的我国, 更何况一个小小的黄山市。在这个过程中, 又有多少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遭受到损毁, 这并不仅仅是数字意义上的问题。其次, 如果保护传统村落、保护徽派建筑就一定要发展旅游产业的话, 以皖南地区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的数量和集中程度, 是要在整个皖南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让当地人靠旅游业谋生吗?那如果扩展到全国范围呢?以我国的传统村落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分布之广泛的情况来看, 那是要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进行旅游产业开发、建设成旅游景点了吧?无论如何, 这是不现实的, 是绝对不可能的。再次, 黄山市市政府在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的保护过程中, 不仅没有谨慎地对待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反而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大力”推进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的开发利用工作当做“百村千幢”工程的一项成效、当做一项工作成果、当做一项政绩来宣扬, 这正是我国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传统村落保护认识浅薄、对传统村落保护意识淡漠的一种表现;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主流声音不仅不是反对, 反而是满意和赞扬, 也反映了我国人民整体对传统村落保护认识浅薄、对传统村落保护意识淡漠。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交给对传统村落保护缺乏认知、意识淡漠的人, 传统村落真的会受到“保护”吗?如果放任这种势头发展下去, “百村千幢”工程的最终结果将会如何, 令人细思恐极。
第二, 徽派建筑构件偷盗、倒卖现象严重, 屡禁不止。在皖南地区的传统村落中, 徽派建筑的构件被偷盗和倒卖的情况十分严重, 使徽派建筑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近年来, 随着文物市场热潮的发展, 它们又成了古董和文物贩子们用以牟利的“商品”, 随着偷盗和倒卖行为的日益猖狂而流散到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市场。
随着人们对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 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逐渐受到重视和保护。黄山市市政府的“百村千幢”工程也在许多方面有所建树。然而, 对于徽派建筑构件的偷盗和倒卖现象却是屡禁不止, 甚至有更加严重的趋势。
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传统村落的原住村民们并没有认识到也不理解徽派建筑的价值和对其进行保护的重要性, 为改善生活条件, 村民们擅自拆除一些受到保护的老房子的现象时有发生, 更何况一些还没来得及调查立档的徽派建筑, 这些构件或被挪作他用, 或被文物贩子们买走, 若想追查下去, 困难重重;另外, 村民们有时会随手拆走已经受到保护的徽派建筑的一块砖或一片瓦, 做“急用”, 这在他们看来, 连“偷盗”都不能算, 是正常行为, 怎么能被“禁止”呢?另一方面, 随着古董市场的升温和徽派建筑知名度的提高, 古董和文物贩子们趋之若鹜,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下, 总会有人铤而走险, 更何况, 在徽派建筑构件倒卖方面, 连一条“高压线”都没有;而传统村落的原住村民们也会受到蛊惑, 在他们看来一文不值的“破砖”和“破瓦”能够换取几百元、几千元、甚至几万元, 比他们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或者是在城市里辛苦打工挣得都要多, 何乐不为呢?于是, 在这种情况下, 徽派建筑的构件偷盗、倒卖现象屡禁不止便成了皖南地区传统村落和徽派建筑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头号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却是长路漫漫。
参考文献
[1]孙四化.皖南地区音乐非遗的表现形态与艺术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5, 01 (20) .
[2]韩成, 承杰.发扬互促, 赋予新生——徽派建筑风格的辉煌再现[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06) :51-52.
[3]张小叶.隐密的流失徽建保护难过“钱”关[N].中华建筑报, 2013-06-14004.
[4]刘杰, 何聪.黄山保护利用“百村千幢”古民居[N].人民日报, 2011-09-04004.
[5]安徽:加强徽派建筑特色保护与传承[J].城市规划通讯, 2013, (05) :14.
承载着农耕文明的精髓的中国传统村落大量消失。
一项统计显示,传统村落现存数量1.2万余个,
仅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9%。
目前经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认定的中国传统村落共1561个。
多年来,著名作家冯骥才一直呼吁全社会关注传统村落的命运。
本篇根据冯骥才2007年6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的演讲
和2013年12月接受媒体的采访汇编而成。
在商业化的浪潮席卷下,文化亦不能免俗,名人和时尚已经成为文化菜单中仅剩的两道菜
西方人进入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线性的阶段,而我们和西方人不一样,我们不是线性的。全球化的挑战指原有的农耕文明进入现代文明之后,一方面要被工业文明所取代,还有一部分要被商业文化改造。在这个时候,因为商业文明对原有的文化一定是要重新在文化里面挑选卖点,能够被它变成卖点的,它接受;不能被它变成卖点的,它就扔到一边。
如今,中国的文化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它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化的过程。商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要用新商品去替代以前的商品,要不然商业没法发展,商业也没法从别人口袋里赚到钱。比如手机,今天手机是彩铃的,明天是和弦的,再过两天可以看立体的,再然后是可以拿电话互相开会的。它老在变,在一代一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地从你口袋里把钱叼走。你呢,美其名曰“消费”,实际是别人赚钱。这是商业最本质的一点。
商业文化的残酷性就在于,商业文化不对文化本身负责任,商业只需要从文化里谋利。商业文化不需要建设,商业文化只需要从原有的文化里面挑选卖点。所以商业的文化一定会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原有的文化结构进行改造,把那些最表面的能成为卖点的拿出来,而且商业文化对你这个文化是不负任何责任的,尤其不负有传承责任。
全球化时代,文化菜单里面实际上就剩下了两道主菜,一道是名人,另一道是时尚。这两道主菜,是商业文化的特点。名人的一切都成为了公众的兴趣,这是现在大家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菜单里面一道重要的菜。而现在的商业时尚实际上都是文化的陷阱,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里面,商业活动是浮躁的。没有人对你的文化生活负责,只有你自己对心灵中的文化建设负责。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我们的传统、我们民族的精神往何处去?这是我们时代文化上的重要问题。坦率地说,就是大家对文化都没有太多兴趣了。没有兴趣是可怕的。我们总说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地大物博,我们博大精深。现在不太说博大精深了,只说人口多、底子薄。也不太说地大物博了,因为现在土地越来越值钱了,耕地越来越少了。
现在我们的文化载体正大量地从生活中失去,而且是不知不觉地就失去了
对旧城的改造让众多城市趋于一致,越来越多的城市缺了那一份独特的韵味,多了份钢筋水泥的现代化气息。古村落的消失、民间艺人的减少、民间文化的失传,渐渐地,承载文化的物质载体便将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但是现在西方人很得意,因为现在我们所用的东西几乎都是西方人发明的。那什么是中国人发明的呢?中国人对这件事情好像很悲观。实际上有一个问题,就是现代社会使用的主要是以西方为主的文化。我们东方的文化,因为非常复杂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这一块文化和智慧并没有被开发出来。我们东方的智慧、东方的传统,我们的独有的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都蕴涵在我们的文化里,但是现在我们的文化载体正大量地从生活中失去,而且是不知不觉地就失去了。
人类对自己文化的最大的创造就是多样性的文化,大自然最伟大的创造也是多样性,所以要保护大熊猫,保护濒危动物,城市也一样。如果我们不切实加大保护力度,我们的城市必然也要成为濒危城市。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我们的660个城市在改造的口号下已经变得完全一样了,千城一面,但是没有人感到可惜。我曾经说过,旧城改造是一个荒唐的口号。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一定要把它毁掉。这是农耕社会的一个弊端,那就是厌旧,因为在农耕社会里大自然的春夏秋冬是一轮一轮的,每年冬去春来的时候,都希望万象更新,所以它喜欢新的东西,不喜欢旧的东西。
说句实话,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如西方人。西方人很讲究历史感。去过欧洲的人都会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个欧洲人,包括农民的家里面,都会把他老祖奶奶的一把椅子放在非常醒目的地方,因为它是充满情感记忆、充满历史纪念意义的。欧洲的很多家庭中,没有像我们那样把彩电搁在客厅中央,他们都是把他家里的一个历史搁在中间,他们有这样一种精神。但是我们的城市现在正在迅速地消退,现在的城市基本上长得都差不多。
我经常想,我们的后代一定会骂我们是无知的,因为在文化转型期,我们所做的远不如欧洲人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国家,你去意大利,你去奥地利,你去瑞士,就会发现这些古老的村庄像诗一样优美。而我们呢?
中国是农耕大国,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的村落有这么多的文化内涵。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贵和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接续不断的极为重要的传承载体。村落不是一个人的家园,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的不是个人的乡愁,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乡愁,是忧伤的,也是温暖的;是怀旧的,也是淡雅的;乡愁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维系,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
然而我们现在的古村落,包括西递、宏村,这种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进去一看,基本上都是新东西。他们不是喜欢新东西,只是因为卖老东西能够赚更多的钱——这些古村落基本上被那些文物贩子们给掏空了。
最早这些人往外卖东西的时候,是家庭的细软,这些值钱的镯子呀、小银饰啊,一些小的比较珍贵的东西。再发展为卖墙上的字画,字画卖完了就开始卖家具、卖房子里面的文房具,画卖了以后卖镜框子,卖完了以后卖窗户,最后卖什么呢?房子!所以现在还保留的这些地方,我把它叫做“文化空巢”。大家想想,如果连房子、家具这些东西,这些文化的载体都没有了,都消失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乡愁?
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出现了“空巢”现象,这是很令人痛惜的事。我经常想,我们的后代一定会骂我们无知,因为在文化转型期,我们所做的远不如欧洲人。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之所以能够交流,是因为有共同的文化,我们的文化不只是语言,不只是我们所用的词汇,我们很容易用同一种表情、同一种方式来进行交流,那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感应,这种感应是共同的文化所造就的。
例如中国人对水墨的绘画就有感觉,不像西方人那样对水墨没有灵感。我们到大年三十那天如果没有回家,那也非要给家里打个电话不可,那个电话就跟平常的电话不一样,因为那里有节日情感。这就是民俗,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情感、情怀和凝聚力,是不需要花一分钱、老百姓一年一次自我增加的凝聚力,是我们最应当珍视的乡愁。
(摘编自《解放日报》2011年2月6日、新华网)
【传统村落保护模式】推荐阅读:
金华传统村落保护现状10-20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06-29
中国传统村落06-17
传统村落特征12-03
草丛的村落05-29
草虫的村落阅读答案06-02
村落的近义词06-16
《草虫的村落》评课稿07-03
小学课文《草虫的村落》说课稿09-30
直销模式vs传统模式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