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毕业优秀论文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学专业毕业优秀论文(共8篇)

法学专业毕业优秀论文 篇1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也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手段,对保护各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构建优良的国际经济秩序起到了优良的促进作用。针对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研究wto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找出我国法律与wto规则不相适应的地方,分析原因,找出差距。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发达国际对我国贸易政策的不信任,提出一些意见或者建议,以期望能逐步的完善我国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更好的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反倾销 反补贴 市场经济 法律规范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 录………………………………………………………………………III

引 言…………………………………………………………………………II

1.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的立法沿革………………………………………1

1.1反倾销的国际立法沿革…………………………………………………1

1.2反补贴的国际立法沿革…………………………………………………3

2.wto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协定的主要内容和作用…………………………4

2.1反倾销制度与反补贴制度的实体性规定………………………………4

2.2反倾销与反补贴的程序性规定…………………………………………5

2.3wto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在国际贸易领域内的作用………………6

3.我国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法……………………………………………6

3.1我国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法同wto规则的差距………………………6

3.2我国在实施wto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时所面临的挑战………………9

4.如何完善我国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10

4.1从立法层次看………………………………………………………10

4.2从体制上,建立健全真正的市场经济……………………………11

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引 言

自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低廉的生产成本,使得我国产品在国外市场上一直都有着较好的价格优势,也是因为这样,我国在七十年代末期便开始遭受国外企业的反倾销指控。我国的企业家们从最初的不敢应诉,到勉强应诉以至于后来的积极应诉,这中间走过了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由于对wto贸易规则的不熟悉,经常会以我方作出价格承偌等方式而草草结案,导致了我国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我们研究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的目的就在于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它,将我国的对外贸易救济制度与wto的整体规则进行比较,找到我国法律的不足点,进而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我国的立法在这个方面起步晚,很多制度都是直接对wto的规则进行了照搬照抄,虽然这样保持了同wto规则在表面上的一致性,但却忽视了我国作为一个主要的经济实体其本身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同时,由于各主要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贸易政策不够信任,在很多的国际贸易场合我国依然被作为是以非市场经济国家来进行对待,这在我国面临反倾销指控时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要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制度,就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一个是从立法的方面,另一个就是政策的方面,这个政策既包括我国对国内良好贸易环境的构建,也包括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同其它各主要经济实体的利益协调。把握好这两点,同时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明确经济发展的根本地位,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制度,进一步的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1.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的国际立法沿革

1.1反倾销的国际立法沿革

倾销所指的是一国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市场的行为。而反倾销则是为了保障交易的公平与合理,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而针对于倾销所产生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各种经济实体之间的竞争也是日益的激烈,而随之所产生的经济纠纷与矛盾也是逐渐的增加。当纠纷产生时,人们便会希望有一个体制可以来解决它,那么,对于反倾销的制度建设便迫在眉睫。

在反倾销的制度建设上,国际上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开始对反倾销措施进行规制的就是19由加拿大颁布的《海关关税法》。在该法中,首次对倾销的认定和所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进行了规定,对日后的相关的国际立法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但《海关关税法》就其本质上来看是极其不健全的,也因为是国内法,并不具有国际法上的效力。在一战结束后,威尔逊政府仿效加拿大政府在1904年制定其反倾销法的做法,即既要保持关税水平不再上升,又要对进口实施限制,于是便建议为解决不公平竞争问题而采取的任何措施应当与关税立法相分离。国会采纳了政府的建议,最终制定了《19反倾销法》[①]。1947年,在起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过程中,根据各方的呼吁,美国以其国内法为范本提出了反倾销条例的草案,后经缔约方达成一致形成了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有关“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的规定,第一次将反倾销问题纳入了多边调整的范畴。这在反倾销的国际立法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各方的协调意志开始对于某些经济贸易纠纷进行磋商和达成一定程度的谅解,为以后的国际立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对于反倾销的规定只是一种原则性的意见,并且根据其内容“缔约方承认倾销,即一国之产品以低于该产品的正常价值被输入另一国的商业,应受到谴责,如果倾销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已建立的工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实质阻碍了某一项工业的建立,在此情况下,缔约方为了抵消或防止倾销,可以对任何倾销的产品征收数量不超过这种产品的倾销幅度的反倾销税”,我们能够了解到,第六条中并没有对倾销有禁止性的规定,只是说明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征收反倾销税以及征收的原因和标准。于是,1967年和1979年的《反倾销守则》便应运而生。这两个守则在渊源上有着较强的连续性,1967年的《反倾销守则》主要是对关贸总协定第六条的一个补充和发展,它对于倾销的确定,损害的确定,反倾销的调查与管理程序,反倾销税和临时措施等都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但这个守则也有着其较为明显的弊端,因为缔约方对于该守则并不是全盘接受,签署该守则的也比较有限,使得该守则在效力上并不具有普遍性。而1979年的《反倾销守则》则主要是解决了前者在法律上的尴尬处境,通过解释关贸总协定的第6条的规定,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让缔约国对于守则更容易去接受和把握。不过该守则的签署方也只有23个,因此约束范围也比较有限。

1994年的《反倾销协定》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国际上对于反倾销的主要规制依据。该协定保留了“守则”的主要原则和核心内容,同时为了增强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守则”进行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主要体现在对申诉方资格的认定,公共利益条款的规定以及在程序规则中对于透明度的要求。通过这些修改和补充,使得协定具有了很强的认同度,wto的广泛影响,也使得这个协定对于主要的国际经济实体具有着普遍的约束力。

迄今为止,《反倾销协定》依然在反倾销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2反补贴的国际立法沿革

补贴是指一国的成员政府或政府任何公共机构向产业或企业提供的财政资助,对企业收入和价格的支持。同反倾销一样,反补贴的相关国际制度最早也是出现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但除了第6条的原则性规定外,第16条也对补贴的使用有着一定的说明,但该条在表述上比较模棱两可,处理的措施也缺乏力度,而1979年的《反补贴守则》对此有着进一步的规定,但同时,受签署方的限制,《反补贴守则》也缺乏普遍的影响力,因为参加国比较少,《反补贴守则》在适用上并没有能够得到推广,到最终也只是作为一种文件而存在。

尽管《反补贴协定》并没有在现实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出比较显著的实质性作用,但是,它依然为后来wto所出台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反补贴问题本身作为一种贸易的救济措施就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在wto成立后,将这个问题同反倾销问题列入了重点的考察范围,并最终通过长达8年的谈判,出台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这个协定是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一揽子协议的组成部分,适用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成员方。而世界贸易组织参加国的普遍性,也保证了该协定有了更好的适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它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了补贴的使用,防止了补贴对于竞争的扭曲,在总结关贸总协定和守则的基础上,把国际上对于补贴和反补贴的规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协定也是迄今为止在国际货物贸易领域内容最详尽,规范最全面的一个反补贴国际立法。

2.wto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协定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1反倾销制度与反补贴制度的实体性规定

2.1.1倾销的确定,损害的确定以及倾销与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

1994年的反倾销协定对于反倾销主要分为倾销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两部分来进行论述。其实体规则主要阐明了倾销与损害的界定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按照协定的规定,要构成倾销,必须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首先产品的价格要低于正常价值。所谓正常价值,是指产品以通常的商业数量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在出口国国内消费的价格,也称国内市场价格,是确定正常价值的最基本方法[②]

其次是给有关国家同类产品的工业生产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存在此种威胁,或对某一工业的新建造成实质性阻碍。最后,低于正常价值的销售与损害之间必须要存在着因果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条件,进口国才可以因为抵制倾销而对所倾销的产品征收不超过倾销幅度的特别关税。

2.1.2补贴的认定和分类

补贴是指在某成员境内由某一政府或公共机构作出的财政支持,任何形式的收入支持或

价格支持,以及由此给予的利益[③]。反补贴协定通过主体、对象和补贴形式对补贴的定义进行了阐述。补贴其实是一种政府性的行为,他经常会和贸易壁垒,配额制度一起使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补贴都是要被禁止的。协定依据是否需要采取措施,而将补贴分为了三种形式。分别是禁止性补贴(违法补贴),可诉补贴与不可诉补贴。

所谓禁止性补贴,就是这种补贴的方式是要被打击的,所以又称为是“红灯补贴“。这种补贴一定会对国际贸易产生扭曲的影响,根据其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

和禁止性补贴不同,可诉补贴又称为“黄灯补贴”,对于此类补贴并不是一律的禁止,从法律上讲这种补贴是否违反规则取决于补贴的效果,如果补贴产生对贸易的扭曲,对wto其他成员方利益有所损害,则为可诉的补贴[④]。

而不可诉补贴又称为“绿灯补贴”。这种补贴是合法允许的补贴。此类补贴可分成两种,即不属于专向性的补贴和符合特定要求的专向性补贴,其中研发补贴,贫困地区补贴和环保补贴均在此列。

2.2反倾销与反补贴的程序性规定

反倾销与反补贴由于均为各国经常适用的贸易救济措施,所以在程序性的规定上,二者多有相似之处。

反倾销与反补贴二者在调查的发起上均有着相同的条件,即以两种方式发起调查,由国内产业代表申请发起,或者是主管机关在有允许证据的情况下发起。由代表国内产业的代表发起的申请人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同时,不论是反倾销或者反补贴,在调查的发起中,申请人都必须具有国内产业的代表性。比如按照《反倾销协定》的规定,在表明支持或反对立案申请的企业中,如支持者的集体产量占支持者和反对者总产量的50%以上,则该申请应被视为是“由国内产业或代表国内产业提出”的,在反补贴的调查中对此有着相同的规定。而对于这种调查的申请也往往是由一系列的公司提起的。例如中国的第一个反倾销案便是由代表中国新闻纸业的九大公司提出的[⑤]

在调查的期限上,二者也基本相同,均是应在发起之日起一年内结束,最多不得超过18个月。而两者的区别主要是体现在对于承偌的方式上。对于反补贴的承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出口商承偌同意修改价格,从而使调查主管机构确信补贴的损害性影响已经消除。另一种是出口成员政府同意取消或限制补贴,或采取其他能够消除补贴影响的措施。而在反倾销的价格承偌中,并不存在政府承偌的问题。除了在承偌方式上的不同外,在磋商程序上二者也有不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第13条规定邀请磋商为发起反补贴调查的成员方的义务,而在反倾销调查中并不存在此类的规定。

2.3 wto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内的作用

wto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自从制定生效之日起,便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其体制的完善,机构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法律依据的成熟,同时由于是在wto的大框架之下制定的,所以有着十分普遍的国际认同力。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的矛盾通

常都难以直接的进行解决,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便为;3.我国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法;3.1我国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法同wto规则的差距;既然wto所制定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在现实中发挥;3.1.1立法层次;我国关于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的立法起步较晚,经验较;3.1.2实体规范;我国的反倾销法就其本身来看是具有着其科学性的,但;首先,我国的反倾销法缺少来自于香港、澳门

常都难以直接的进行解决,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便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反倾销与反补贴的有关国际立法对立法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在要能够协调好各方的意志的同时必须还要具有高水平的可操作性。通过这十几年所展现出来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wto所制定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有着极强的规则性和可操作性,这种制度已经成为了各种经济实体之间愈以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纠纷时所依据的主要制度和手段。

3. 我国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法

3.1 我国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法同wto规则的差距

既然wto所制定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在现实中发挥了如此重大的作用,而我国在这个方面本身就有着许多的缺陷和不足,在现实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那么,用wto所制定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来作为标准对我国的相关制度和立法进行考量便显的十分的必要了。

3.1.1 立法层次

我国关于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的立法起步较晚,经验较少,大部分都是直接依据国际通行的两个“协定”来进行制定的,这在前文已经有所论述。那么,纵观我国关于国际贸易救济的立法过程,国务院是主要的制定者,,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而后,受我国入世的影响,面对即将进入我国市场的进口低价产品,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这三部条例大致的对我国的贸易救济体制构建了框架。在,全国人大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国务院在此基础上修订了反倾销等三部条例,对我国的反倾销法进行了细则性的修订,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然后,即便如此,我国的.反倾销法与国外的类似法律相比依然显的起点较低。这主要体现在制定的主体上,我国的反倾销法律规范主要是通过国务院进行制定的,虽然对外贸易法是经由全国人大通过,但真正具有操作性的两个条例却只能算是法规。由于立法层次上并不属于最高立法,这让我们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能够充分调动各方各面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同时,由于立法层次的问题,也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在处理反倾销与反补贴问题时的效用,特别是在面对欧盟等国高层次的立法时,总会显的低人一等,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影响了条例的效力。

3.1.2实体规范

我国的反倾销法就其本身来看是具有着其科学性的,但是由于在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反映出了其本身所存在的缺陷。

首先,我国的反倾销法缺少来自于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外国产品倾销的法律规定。由于香港和澳门均作为我国的单独关税区而存在,外国产品如果通过香港和澳门进行倾销然后再进入内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应对?这方面属于条例的立法空白[⑥]。

然后,对于倾销的认定上有着一定的不足。我国的反倾销条例对于正常价值的确定在某些方面规定的并不是那么的完善,条例规定按照三种方法来认定产品的正常价值,出口国市场的可比价格,第三国市场的可比价格,同类产品的结构价格。这种规定缺少了对于“低于成本销售”的情况的规定,而且,对于“可比价格”和“同类产品”也没有规定,这样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会难以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在出口价格上,《条例》规定了三种方式来确定产品的出口价格,进口产品的实际支付和应当支付的价格的;首次转售给独立购买人的价格的;商务部依据合理基础推定的价格。这三种方式和国际上的规则基本相同,但是,什么是应当支付的价格,标准不细化使得实践中就会出现问题和困难。同时,《条例》第五条规定的“该进口产品未转售给独立购买人或者未按进口时的状态转售的,可以以商务部根据合理基础推定的价格未出口价格”。在这一条中,我们能看到两个问题,《条例》在这里用的是一个选择性的规定,商务部是可以有权对未转售给独立购买人或者未按进口时的状态转售的进口产品进行自由的裁量的,这样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反倾销机构在进行实际调查的时候肯定需要相互的比较,这样的比较在某种程度上是要计入调查成本的,而且也需要很多的时间,反而降低了可操作性[⑦]。而《反倾销守则》对此则有着不同的规定。第二个问题就是在于“合理基础”,虽然《守则》对此也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对此作进一步的细化,“合理基础”从实践的意义上来讲还是比较的模糊的,如果有明确的规定,也能节约调查的成本。

其次,对于损害的认定上,《条例》也规定的不是很全面。《条例》的第八条重点的说明了有关确定损害所应当审查的事项。但是在条例中,对于“产品”的概念则没有详细的说明,因为产品大致上可以分为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而我国在实践中可能更为倾向于对工业产品的反倾销进行调整,这是并不适宜的。而且,对于两者的区别性规定在其它的国家立法中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另外,《条例》对于进口产品的主要零配件没有进行规定,其实这个是可以算成是同类产品之列的,而由于我国对这块立法的空白,会使得外国出口商在面临反倾销指控时以及作为规避反倾销的法律借口。同时,《条例》的重点是集中在对于损害进行的认定上,而对于实质损害威胁和实质阻碍产业的建立则是一笔带过,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技术不够完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所掌握的实践经验较少所导致的,而《协定》对此则有着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有关“公共利益”条款,这在我国的反倾销立法上一直是处于一个立法上的缺陷。我国对此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规定。但是“公共利益”却是我们所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因为如果片面的为保护国内产业的利益而进行反倾销或者是因为申诉者的数量不足而不提起反倾销,都有可能会造成相关产业的价格波动,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利益,使“公共利益”备受损失。相比较其它国际的立法,例如欧盟和日本,对此都有着专门的规定。

3.1.3 程序规范

我国的反倾销条例对于反倾销调查的有关内容规定的不够具体,这大致可以体现在对于时间期限的规定上。条例中除了规定反倾销的立案调查的12个月的期限(特殊情况可延长至18个月),临时反倾销措施的4个月的实施期限(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9个月),90天的追溯征收反倾销税的期限以及五年的反倾销税征收期限和价格承偌的履行期限外,就再无其它的有关时间的规定。而《协定》则有着一些进一步的要求,例如受到反倾销调查表的进口商至少有30天的答复期限,反倾销税征收部门的返还决定应在12个月内作出(无论如何不能超过18个月),作出后必须9天内作出返还等。

在程序规范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并没有对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建立专门的司法审查制度。这个制度建立的好处是可以比较明确的,具体的进行监督和解决问题,其它的国家也对此有着专门的规定和机构设置。我国在这方面的欠缺,不仅同国际上的有关规则不符,同时也不适应《协定》的要求。而仅仅的依靠《行政诉讼法》来对此进行规制也是明显不够的。

3.2 我国在实施wto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时所面临的挑战

3.2.1市场经济问题

有关我国的市场经济问题一直困扰我国对外进行经济贸易与服务的关键问题。虽然是否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从不同的层面讲都存在着利与弊,但就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的实践中来看,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已经极大的牵制住了我国对外的经济贸易发展。所谓“市场经济地位”,是一个主要针对企业而非国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款。而一直到年,直到新西兰第一次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发达国家中才形成了零的突破。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市场经济问题会如此的重要呢?首先我们要看到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由来。这就要追溯到我国入世的进程当中了,当时中国并不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中也并没有把市场经济作为加入世贸组织的必要条件,所以我国在争取加入世贸的时候,因为和美国的谈判陷入了僵局,不得以在市场经济的问题上作了较大的让步。也就是我们同意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内,美国可以继续把我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看待。这种看待的结果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有关调查时,对于我国所适用的是第三国的替代制度。这种替代制度在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中对于我国的影响极其的大,甚至于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的败诉。因为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得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我国企业的国内内销价和成本不能作为依据,而要依据另一替代国的成本来进行计算。历时五年之久的浓缩苹果汁应对美国反倾销一案就比较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在该案中美国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从而采用印度作为替代国来进行考查,而印度的劳动力等生产成本远高于中国,其替代价格是中国提出的两倍以上,最后导致我国被征收了高额的临时反倾销税。同样,12月,欧委会对我国的橘子罐头反倾销案作出了终裁,我国所有应诉企业均未获得市场经济待遇,并最终被决定征收361.4-531.2欧元/吨的从量税[⑧]。所以,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能否得到承认已经成为我国进行反倾销应诉的关键问题。

3.2.2过渡期安排对我国的挑战和机遇《补贴与反补贴协定》第29条是关于转型为市场经济成员的过渡期安排,这条规定自中央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和自由企业经济的成员可以实施转型所必需的计划和措施,此类成员可以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生效之后的7年内,保留已向世贸通知的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但这些补贴应在7年内应逐步取消。我国自20入世以来,为了更好的应对国际企业财团的经济挑战,已经连续的进行了各方面的经济改革,不论从管理上,还是制度上甚至于整个的体制上都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同时,这7年时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依旧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出口的大量增长极大的刺激了我国的加工产业的发展,拉动了整个经济的腾飞,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但同时,随着过渡期的结束,大量的外国产品和企业将会以低价进入我国的市场,这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也会打乱现有的格局,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会让很多的企业破产或者被兼并。所以我们就要做好准备,从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角度来讲,更好的完善立法和制度建设,加强对进口产品的倾销和补贴监管,将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保护好国内企业的经济利益,积极的参与到国际经济竞争中去。

4.如何完善我国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

4.1从立法层次看要完善制度,一定要让这个制度有法可依。完善我国反倾销与反补贴的相关立法将是我们有效解决现有问题的根本出发点。那么,从哪几个层次来完善立法呢,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4.1.1提高反倾销法的立法层次如前所述,我国对于反倾销法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国务院制定的条例不仅需要有进一步的修订,我们更需要一部具有高度权威性的专门法典来对反倾销和反补贴进行调整。提高立法层次,将是我们完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的法律保障。

4.1.2配套法规的完善我国对于《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贸易法》都需要作出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规则的细化才能尽量减少法律漏洞的产生。

4.1.3对于确立倾销的实体法律规范的完善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我国对于倾销的实体法律规范规定的不够完善,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对各条进行解释和说明,对某些条款进行增减。例如,需要增加对港、澳、台三地的反倾销制度的建设。增加对实质损害威胁和实质阻碍工业建立的规定,同时,要明确倾销与损害因果关系的确定,结合我国的反倾销协定以及《守则》的相关规定,对其它国家的进口产品,需求变化,消费模式的变化,国内外正常竞争以及不可抗力等因素予以综合的考虑和判断,以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增加有关“公共利益”条款的规定,以增强法律的完善性,提升法律层次。

4.1.4对于确立倾销的程序法律规范的完善在程序上,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调查的透明度以减少纠纷,丰富各种有关时间期限的规定,建立司法审查的制度并力求体现于法条之中。

4.2从体制上,建立健全真正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在前文中已经有所体现,而如何建立健全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在我国还是一个需要继续摸索和探讨的问题。一般来看,要确定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企业要自主,能够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合法的参与到各种经济流程中而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并且,企业必须要有着良好的财务,财务状况必须要清楚。就现实状况来看,我国的企业在这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其次,金融和信贷要稳定。这种稳定是一种大局的稳定,不会出现极度的扭曲,因为金融和信贷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要,它会笼罩整个经济的大气候,建立稳定的金融和信贷,树立良好的信誉,便可以把握住市场的总体的平衡。最后,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应由法律来保障而不是政府,汇率的调整需要的是市场的自发调节而不是政策的影响。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一点在现阶段我们还难以实施,而且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起步较晚,政府的调控在某些时候还存在着其本身的必需性和及时性,但从长远来看,这也是我们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的必经之路。市场经济的作用点在于这个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而针对于国际化的市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三元化”调节机制,即除市场自发调节和国家调节外,还要有国际社会的共同调节[⑨]。那么,我国现在的重点仍然是停留在国家调节上,诚然,我国的现实经济状况决定了我们的这种调节方式,但同时我们应该预见到,只有强化我们参与国际社会共同调节的意识,努力与国际接轨,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广泛承认和认可,这样,国内的企业便可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国际经济贸易中去,在面对反倾销与反补贴的指控时,我国的企业才能够更为从容的应诉,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多哈回合的谈判是各个大国之间解决各种争端的有效途径。我们对于反倾销法的有关经验与实务与其它国家相比尚显单薄,积极的加入到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之中能较快的提高我们的认识。而多哈回合谈判具有较高的水平,它所体现的都是国际贸易争端中最为集中,难度系数最高,立法层次较为复杂的问题。但也正因为如此,协调意志难以达成共鸣,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多哈回合谈判就反倾销议题上不可能取得大的突破,持此观点的学者其依据wto的《反倾销协定》关于具体规则的模糊性和价值取向上对于大国的妥协性[⑩]。

结束

语完善我国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在我国其实已经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功,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有着清醒的头脑。我国在这个方面的起步较晚,而经济全球化导致各种因素的交叉作用越来越强,面对外国企业强势的经济压力,我们不仅要从体制上保障自身的利益,更要抓住根本,强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只有有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内核,法律这种上层建筑才能够有继续深化和完善的可能性。党的十七大指出“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加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承认差距,吸收国外的优秀经验,但同时我们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实践和创新精神,针对于我国的现实状况来制定符合于实际的法条和更为成熟的制度,转变思想模式,协调政策与法律的理性关系,更好的同国际社会接轨,保护国内产业的利益。

参考文献

法学专业毕业优秀论文 篇2

刚刚发布的2009年中国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 (2009) 》透露:截至2008年11月, 全国共设立法学院系634所, 改革开放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法学本科在校生30万人左右, 法律专科在校生达22万多人, 30年增长了200多倍;在校法学硕士研究生6万多人, 30年增长了260多倍;法学博士在校学生人数8500余人, 而在1983年中国法学博士开始招生时只录取了1人。

在法学毕业生数量不断迅猛增长的今天, 研究分析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 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何, 格外引人注意。总体来说, 法学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法学毕业生不仅可以从事传统的专业领域, 即公检法司、律师事务所以及法务等, 也可以选择从政、从商, 适用面较广, 社会需求也比较旺盛。今天我们结合在高校从事法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践经验, 将法学毕业生分为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博士这四类群体, 并分别介绍这四类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特点、就业去向及职业发展, 希望对法学专业学生有所帮助。

法学本科:

本科学习作为法律学科的基础教育阶段, 各法律院系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大多致力于法律意识的形成, 对国家法律体系的了解和掌握, 以及学习运用法律精神来思考并解决问题等, 属于典型的宽口径、厚基础培养模式。本科生是法律人才梯队中规模最大的基础群体, 年轻, 有活力, 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法学本科生毕业后, 除少量继续在国内外深造外, 绝大部分法学本科生将面临直接就业, 而选择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仅有少量的能够进入法律专业领域工作, 这主要是因为法律职业严格的准入制度。

自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实施以来, 法院、检察院招收审判员和检察员都明确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大部分的律师事务所招录新员工时也都提出这一标准。但是司法考试的报名资格规定毕业生必须拿到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后方可报考, 这使得在校的法律本科生无法参加考试, 除非其曾经获得法律专科学位。制度的设计使得本科生基本无缘进入专业最对口的公检法系统。虽然从2008年起国家放宽了司法考试报名条件, 应届大学毕业生也可报考, 但由于司法考试是我国职业资格考试中难度大、通过率低的几类考试之一。本科生在学业压力之下, 通过率并不高。

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务工作也是很多本科毕业生的愿望。据了解, 目前大部分企事业单位提高了公司法务的招聘门槛, 要么要求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要么倾向于录用或聘请高层次的成熟法律人才, 如具有工作经历、有复合型专业背景等。因此, 法学本科毕业生想到企事业单位直接从事法务工作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面对现实的挑战, 本科毕业生需要积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在关注传统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公司法务等专业行业领域之外, 要同时下力气拓宽就业渠道, 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挖掘就业机会:

1、农村和社区。随着国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力度不断加大, 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越来越多地需要懂得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内的大量纠纷急需由懂得法律的工作人员来解决。近几年, 党中央积极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做村官、到社区做社区助理, 并相继出台了大量的相关配套政策, 以建立长效机制。而法学本科毕业生去农村、进社区会大有作为。比如清华大学2006届法学本科毕业生周倍良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坝房子村做党支部书记助理兼团支部书记, 他发挥专业特长, 用法律维护农民合法利益, 引导农民树立新风气、新风尚, 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律师”。2008年他被团中央评为“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毕业后有意去农村和社区工作的法学本科毕业生, 在校期间应注意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掌握了解基层的工作方法, 如果有条件, 可以利用假期去农村或社区进行实践调研。

2、中小企业。中国加入WTO之后, 企业在融资、并购、法律保护、贸易争端、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会碰到很多的法律问题, 但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 通常会将法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合并办公。法学本科毕业去中小企业工作, 从事的工作可能是营销、管理、行政等工作, 但基于法律专业背景, 在企业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出谋划策, 一专多用, 比较受中小企业的欢迎。对于企业感兴趣的本科毕业生, 在学校期间应多学习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有关课程, 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使自己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3、法院、检察院以外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 党政机关和各级行政部门、事业单位需要大批知法懂法的工作人员。这些单位在招录时, 对于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的要求相对较低, 对法学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不错的机会。

4、中小学校。全国普法规划提出, 各中小学校都要配备法律方面的教师, 因此未来法律教育领域需要配备大批的法律教育工作者。

5、非政府机构 (NGO) 。随着社会的发展, 非政府机构越来越多, 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开启了另一番天地。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主要是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及企事业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 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等。法律硕士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 法律硕士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复合专业背景。

法学硕士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和科研教学人才为主, 研究方向分为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专业。法学硕士主要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 法学硕士的最大特点是理论型、学术化。

具体来说,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有如下区别:

首先, 报考条件不同。报考法学硕士的考生必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 不限本科专业 (实际考生多为法学本科学生) 。报考法律硕士的考生必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 限本科专业 (有十三个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法律硕士, 分别为经济法、法律事务、国际法、法学、国际经济法、商法、刑事法公证、劳动改造法、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 其次, 考试试题不同。法学硕士是全国有资格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 (公共课除外) , 设有法律院系的全国重点大学和部分地方院校通常具有招收法学硕士的资格。法律硕士是通过全国法律硕士专业试点单位联合考试来招收的, 目前全国有资格招收法律硕士的院校只有80所。

再次, 培养模式不同。法学硕士配有导师, 在读期间通常能得到导师较全面的辅导, 就某一法学领域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因此, 法学硕士专业划分较细, 学习领域明确, 研究具有一定深度。法律硕士则不分专业, 一般不设导师, 主要是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 接受法律通识教育, 注重实践和应用。

基于两者的不同, 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实际就业流向也存在一定差别, 最大的区别是报考和招录法学博士以法学硕士为主, 法律硕士继续深造法学博士学位的屈指可数。在就业去向方面, 两者的差别正在逐渐缩小。总的来说, 两者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司法系统与律师事务所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 司法系统 (法院与检察院) 与律师事务所成为了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就业的主渠道。原因是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大都有时间和精力准备司法考试, 可以获得法律资格证书, 为进入专业单位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2、党政机关

这几年中央以及地方的党政机关对高层次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2009年公务员招录最多的专业是法律类, 仅2009年商务部公开发布的公务员招录名额中就有10个名额投放在法律类专业上。随着国家依法行政的战略不断推进, 会有更多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进入各级党政机关工作。

3、各类企业

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跨国公司等大都在公司内部设有法务部门, 这些法务部门以招录有工作经验的法律资深人员为主, 同时也注重招收应届法律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为后备人才来培养。同时, 由法律专业的特点决定, 法律专业研究生不仅有思维的广度, 也同时兼具缜密的逻辑性和相应的研究和文字处理能力, 因此对于企业里的非技术岗位也大都可以胜任, 如清华法学院每年都会有毕业生去中石油、IBM等各类公司去工作。

4、教师

目前重点高校以及一线城市的高校里人才竞争激烈, 普遍要求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要具有博士学位, 所以法律硕士或法学硕士更多在这些学校中从事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 二线城市的高校以及高职高专则未设有如此高的门槛, 仍很欢迎重点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去任教。由于法学硕士相比法律硕士而言, 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更突出, 因此法学硕士进入教师行业的比例高于法律硕士。

法学博士:

法学博士的教育旨在培养本学科领域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 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法律人才。目前法学博士就业的去向主要是:

1、高校和科研机构。法学博士生作为科研学术的骨干力量, 他们与导师之间既是师生关系, 又是同事关系, 共同研究专题, 体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同时博士生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学术成果的重要创造者。因此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法学博士最主要的就业去向。

2、中央或省级法院、检察院。目前司法系统整体工作水平逐年提高, 亟需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高层次法律人才, 如法院、检察院等都在想方设法引进法学博士, 因此法学博士进入司法系统也是方向之一。

3、律所或大型企业。少量法学博士毕业生会进入律所或大型企业工作, 随着法学博士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信选择这条发展道路的博士毕业生会逐渐多起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民主政治的完善, 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 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从党政机关部门到企业事业单位, 从城市社团组织到农村乡镇政府, 到处都需要法律人才。因此, 对法学毕业生来说, 未来既充满机遇, 也充满着挑战。积极转变观念, 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合理调整发展目标, 有效安排大学生活, 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是法学毕业生和在校生应特别注重思考的问题, 相信以高瞻远瞩的眼光, 法律人必能迎来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法学专业毕业优秀论文 篇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而这都需要优秀的法律人才作为支撑。但与这些不相称的是,多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接连亮起红灯。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社会人士将矛头直指高校法学院系死板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如何改变目前的现状?相关人士建议,应该改变以往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按照市场要求细化专业,培养运营型和技能型法律人才。

现象篇

在郑州打工的小张每天起床都很早,因为他要到离自己租住房子很远的郑东新区上班。

小张已从郑州某政法类院校毕业3年了,现在,小张对他所学的法律专业是彻底失望了,刚毕业时的豪言壮语如今也只能作罢。

上高中时,小张非常喜爱法律专业,高考报志愿时就选择了郑州一所法学院校。在大学期间,小张也清楚自己的大专学历太低,便参加了郑州大学的自考法律本科考试。

毕业时,小张的第一志愿是考公务员,最好能考入法院系统,第二志愿是做一名律师。

考公务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毕业后,小张打算先找一份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为未来打基础。

到实际找工作时,小张才发现,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大专毕业生,根本就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他在人才市场上转了很多圈后,几乎找不到招聘法律人才的企业,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企业招法务专员,却要求最低有本科文凭。

毕业两个多月后,迫于生活压力,小张到商场做了一名销售人员。其间,小张也参加了3次公务员考试,但都没有进入面试。

“公务员一般都有专业限制,而法律类专业的毕业生太多了,导致竞争压力非常大。”小张说,他每次报考都发现法律类专业的报考人数最多。

小张的大学同学,除了少数考上公务员外,只有一人努力后通过了司法考试,目前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见习律师。

小邵是郑州某学校毕业的法律本科生,谈起求职之路,小邵连连叹气。

“我毕业的时候,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考研,有近一半的人选择考公务员,当然,考上的并不算多。”小邵说。

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小邵发现,想找对口的工作,比登天还难。

“我还算是幸运的,毕业时有一个学姐介绍我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内勤,我高兴地去上班了。刚开始每月的工资是800元,后来涨到了1200元,只能勉强够生活费。”小邵说虽然她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但在律师事务所待一段时间后,就再也没有做律师

的想法了。“如果没有人带,律师起步实在是太难了。”小邵说,刚入行的律师几乎接不到案子不说,每月还得给律师事务所交管理费,连自己的花销都不够。

目前,小邵在一家投资担保公司做客户经理,虽然与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至少收入要比以前好一些。

“据我了解,我大学同学还坚持从事法律职业的不超过5个,很多人都已经转行了,几个想进入律师圈的都半途而废了。”小邵说,她的一个同学已经研究生毕业,但还是改行做其他的了。

谈到今后的打算,小邵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今后会从事什么行业。”

近两年来,记者多次走访过人才市场,但几乎见不到哪个企业招聘专职的法务人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处境非常尴尬。

一家科技公司的招聘经理曾对记者说:“如果招聘一个法务人员,还不如请一个律师做兼职的法律顾问,既经济又实惠。”

记者了解到,只有大型公司才会招聘法务人才,而且要求都非常高,很多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还要求有一定实战工作经验。

记者采访过多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跳出自己所学的专业找工作。

河南省新动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广晓说,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招一名法务人员,肯定要考虑这名法务人员能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利益,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企业一般不会录用。所以,法学专业毕业生前两三年的主要任务还是积累工作经验。

“企业法务人员应该是今后法学专业毕业生比较广阔的就业平台,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一般情况下,企业法务人员的待遇偏低,这也是法学毕业生不愿意到企业做法务人员的原因。”朱广晓说。

河南文丰律师事务律师张灵全说,通常来说,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有四条出路:通过考公务员进入司法机关,进律师事务所当律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做法律“边缘人”(如做媒体跑法律线的记者)。

但目前司法机关面向大学生的招生数量有限,教学科研的需求量也很少,做律师的起步又非常艰难,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4

易法律保护步伐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年级:学校:

【中文摘要】本文从网络游戏的高速发展引出虚拟财产和虚拟财产交易司法保护问题,分析了虚拟财产的含义和特征,提出虚拟财产具有法律价值应受法律保护问题,说明对其加快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加快虚拟财产和虚拟财产交易的法律制度建设提出具体方案措施。

【关键词】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必要性,法制建设

自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正式启动以来,整个网络游戏产业快速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商家看好。目前国内网游公司已达到200多家,市场上运营的网络游戏亦达250多款,并且平均每月还有7款新网游上市。网络游戏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其正成为IT业新增长点,备受投资者青睐。众多商家受到网络游戏吸引,投资发展网络游戏产业,网络游戏发展迅猛,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其规模和利润都相当可观。据中国游戏工作委员会CGPA与美国国际娄据公司IDC联合进行的“2003年度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网络游戏用户已达到1380万,占到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正在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达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将达到4180万,将占到互联网用户的29.5%。网络游戏最大的特点是它构建了一现实社会外的虚拟社会。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有很大不同,有其相对的封闭性和独立性。在虚拟社会中,游戏运营商与玩家之间,玩家与玩家之间会发生许多的虚妄行为。有些虚拟行为,直接涉及到法律上权益争执,需要法律进行有效的调整,如虚拟财产和虚拟财产交易。下面笔者对有关虚拟财产及虚拟财产交易的司法保护的一些基本法律问题做一分析论述。

1虚拟财产含义及特点

虚拟财产同大多数法律概念一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虚拟财产又称“网财”,一般指网民,网络游戏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贴(ID)及积累的“货币”、“装备”、“宠物”

等“财产”。而广义的虚拟财产指玩家们在运营商所运营的虚拟架构世界一样中一起社会关系的客体,从财产的含义分析可得,这里据说的谗言的虚拟财产显然也凶信了虚拟财产权利。这个分集的外延显然包括网财。对虚拟财产定义的分析可以看出虚拟财产具有如下特点:

1.客观非物质性。现实中用户只是对网络游戏或其他形式服务器上一小部分存储空间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而这些空间上齐心协力的数据形式仅起到载体的作用,在虚拟架构世界这个大环境下,虚拟人及其装备、货币、宠物等虚拟财产依赖于网络游戏环境存在,即具有虚拟性,换一句话说就是客观非物质性。

2.可支配性。虚拟财产是经过玩家辛苦练级打出来的,并且玩家对这些虚拟财产完全可以以情谊行为赠与、或以各种法律行为转移,这在现实中已经屡见不鲜。

3.有限的空间性。虚拟财产的价值体现在虚拟架构世界环境中,也就是有运营商利用其服务器构建的虚拟环境。假设这个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在另一个网络游戏、或另一个服务器、或其他运营商以及现实生活中都是没有价值的。

4.有限的时间性。虚拟财产随着网络游戏的结束(其结束方式凶手运营商的破产或运营商的服务器招受攻击或玩家自行放弃等方式)虚拟财产也推动了价值意义。

5.有限的数量性。网络游戏中的装备、宠物等虚拟财产都是开发商编写的程序,它们不是无穷数量的,面是有限的数量。

6.可改性。随着玩家参与网络游戏时间和投入,网络游戏的贴的相关参数是变化的,这正是网络游戏的乐趣所在,也是其迅速风靡全球的原因之一。

7.交易性。正是由于网络游戏的贴的相关参数是变化的。因此可以交易、转让、过户。

8.付出性。网络游戏帐号的相关参数与玩家投入的资金、时间有关,还可以通过委托其他玩家练级的办法提高等级,也可以直接购买其他玩家装备或直接从网络游戏中取得。

9.度量性。虚拟财产是可以量化的,现实中有运营商提供的标准,还有线下交易自定的标准,甚至有不少民间网站提供了虚拟货币对现实货币的汇率。

10.唯一性。熟悉网络游戏技术的人应该知道,网络游戏中的每个ID、装备都是唯一的,即便看是完全相同的装备,其源代码也是不同的。

二、是否具有法律价值,受法律保护

案例:2003年,游戏玩家李宏晨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花费了几千个小时的精力和上万元的现金,在某个网络游戏里积累和购买了各种虚拟“生化武器”几十种,这些装备使他一度在世界里所向披靡,但2003年2月的一天,当他再次进入游戏时,即发现自己武器库里的所有武器装备都不翼而飞了。于是他想到了报警,但警方却以技术力量不足拒绝立案。后经查证,这些装备是于今年2月17号被一个玩家盗走了,李宏晨找游戏运营商交涉,但该公司却拒绝交出那名玩家的真实资料。6月20号,公司又删除了他另一个帐号里的所有装备,而这些装备中有一部分是李宏晨花840元人民币买来的。在多次游戏运营商交涉未果后,李宏晨以侵犯了他的私人财产为由把该公司告上了法庭。在庭审中,李宏晨丢失和被没收的这些虚拟物品到底算不算私人财产,应不应该受到法律保护,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

有一观点认为,我国《民法通则》第75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及其他合法财产。”此一规定未表明虚拟财产及与其性质相似的“财产”是否受法律保护,其中“其他合法财产”是一弹性的语言,如何解释目前尚未没有明确的依据。至于虚拟财产的所有权主体,虚拟财产的法律要件等也无法确定,法律中受保护的特权仅指有体物,而无体物是指债权、他物权等权利形式,其性质与虚拟财产权利大相迥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没有对虚拟财产的数据资料作出规定,玩家对虚拟数据的权利也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九项消费者权利之一。欲解决虚拟财产方面的纠纷需要对虚拟财产进行法律上的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以划清法律意义上的虚拟财产和日常所言的虚拟财产、网财、虚拟交易物品等之间的界限。在此,笔者从价值和法律角度来界定虚拟财产。

1.虚拟财产为财产的理论基础

财产的核心在于其价值属性,“财产是具有价值且可以为人们拥有的东西。”法律上所称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使用价值满足人的需要:交换价值表现为市场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禁止交易的财产仅具备使用价值)。而可以为人所拥有,指的是财产权利人的可区分性,它不仅仅是人对有体物的占有,只要权利人对某种财产的享有是法律和观念可以共分的,该财产就可以为人所“拥有”。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是因为:第一,虚拟财产是有价值的,虚拟装备、金币、银两等满足的是虚拟人物的在虚拟社区空间活动和发展的需要。并且,虚拟财产的获得是需要耗费劳动的。以在虚拟社区空间活动和发展的需要。

并且,虚拟财产的获得是需要耗费劳动的。以在虚拟社区空间使用的“金币”为例,在大型网络游戏中,这些“金币”大多以“对局费”的方式挣得或通过对局赢得。这一切都需要网络游戏玩家进行体力、脑力的劳动。第二,虚拟财产是可以进行交易的。法律并未禁止虚拟财产的买卖。实际上,虚拟财产买卖一直大量地存在着,并且已经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市场。网上存在着许多专门提供虚拟财产交易的网站,易趣网上也有许多的专门的虚拟财产交易商店。一些虚拟物品在交易中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值,例如在《传奇》游戏中,一个道具“传送戒指”在2003年的交易价值高达4万元人民币,“圣站套装的价值也在1200元以上。

2.虚拟财产所涉及的法律规定

我国《宪法》第13条元宝:“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民法通则》第75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及其他合法财产。”然而对于:其他合法财产”,我国法律并无明确的解释。高富平教授将“合法”解释为:“1)财产取得方式合法或不违法,2)取得对象不为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禁”。这也是我国学理界普遍认同的解释。据此,“其他法法财产”有一个明确的最低判断标准,即财产的取得方式和取得对象不违法。只要对虚拟财产的拥有不违反上述标准,就应当认为是合法的,其虚拟财产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虚拟财产可以成为法律上财产权的客体,虚拟财产作为财产的一种,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仍以李宏晨案为例,经过之前两次开庭审理,法院在判决中认为,虽然虚拟装备是无形的,并存在于行列的网络游戏环境中,但虚拟物品可以作为无形财产,获得法律上的适当评价和救济。这也证实笔者的观点。

三、虚拟财产及虚拟财产交易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虚拟财产交易行为普遍存在参照上海市对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状况的在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50%左右的玩家都或多或少有过虚拟财产交易的经历。其中又有20%曾经通过网上虚拟财产之间的交换达成了交易,30%通过网上银行转账实现了网上购买虚拟财产,但超过70%的玩家还是选择以现实生活中进行钱货交易来购买自己心仪的虚拟物品。(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这向个百分比相加在一起超过了百分之百,这是因为有些玩家曾经选择过两种以上的交易方式)。而几乎所有玩家都表示,在上海地区各类交易活动都很普遍,而其中可供他们选择的虚拟物品也十分丰富。同时,周边地区的一网站,如《杭州日报》下辖的子报《E时代周报》网站都开辟了虚拟财产交易的跳蚤市场,极大的方便了玩家购买。笔者据此分析得出结论,虚拟财产交易是多元化的。

2.有关虚拟财产及虚拟财产交易出现大量的纠纷

因虚拟财产而引发的或者与虚拟财产有关的纠纷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形:

1)虚拟财产被盗引发的玩家与盗窃者之间、玩家与运营商之间的纠纷。虚拟财产一旦被盗,用户查找盗窃者往往比较困难,或者虽能找到但难以举证,因此一旦发生虚拟财产被盗后往往会请求运营商协助提供证据,更多的是直接以运营商没有以致应尽的安全为由将运营商诉诸法院。

2)虚拟物品交易中欺诈行为引起的纠纷。虚拟物品交易已经非常普遍,因利益驱使也滋生了大量的欺诈行为,比如一方支付价款,面对方不履行移交虚拟物品的义务,或者虽然履行该义务,但与对方支付的圣人不相符等等。

3)因运营商停止运营引发的虚拟财产方面的纠纷。运营商停止运营原因很多,多数是因经营不善面终止经营,也有恶意终止运营。不管哪种情况都会使得玩家的虚拟财产失去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因此往往会引起玩家和运营商之间的。

4)游戏数据丢失损害到虚拟财产而引起的纠纷。数据的丢失有的并不对虚拟财产带来影响,他也可能会旨趣有关服务质量方面的纠纷,在此谈及的是数据丢失对虚拟财产产生影响可以表现为虚拟物品属性的改进而影响虚拟物品的价值,也可表现为虚拟物品的丢失使得玩家的虚拟财产化为乌有等。这些都可能引发玩家的运营商之间的纠纷。

5)因使用外挂账号被封引起的虚拟财产纠纷。使用外挂一般而言性非法行为,但运营商因玩家使用外挂而封号是否有法律依据?如果说运营商有权对使用外挂的行为予以惩罚,那么这种惩罚能否延及玩家合法获得的虚拟财产?事实上的做法是一量玩家使用外挂,那么账号将被封,与之相连的用户的虚拟财产也等于被完全查封了,因此往往会引起有关纠纷。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运营商因判断错误而误封玩家账号,这也会引起纠纷。

3.虚拟财产及虚拟财产交易保护不足

任何网络游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而任何技术都不可能保证完全的安全和稳定。网络游戏帐号系统也一样,据统计虚拟财产被窃取的达到61%,帐号被窃取的达到33%,被黑客攻击过的占到6%。通常玩家的帐号是通过以下方法被盗窃的:利用木马等黑客程序窃取;利用系统漏洞,远程控制窃取;在旁边观望玩家输入帐号和密码时今年并记忆下从而窃取;通过猜测密码而窃取等。其中通过各种木马程序攻击,威胁并从而盗窃帐号或装备据点的比例最大,据估计被盗取装备的玩家中,有93%是受到了木马程序的攻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玩家的帐号等虚拟财产是因为技术保护措施的不足而被技术措施窃取的。但是在网络立法尤其是网络游戏立法严重滞后的责令,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玩家的虚拟财产的中途上充满了棘草和障碍。虚拟财产的所有权主体。虚拟财产的法律要件等也无法探寻。至于虚拟财产的被盗,若欲以刑法来救济,同样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虚拟财产的合法性问题,此种情况下盗窃罪的成立建立在虚拟财产合法性的基础上,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难以解决虚拟财产方面的纠纷。因此有必要对虚拟财产通过从立法法来保护。

四、加快虚拟财产及虚拟财产交易法制建设步伐

1.从立法上明确虚拟财产的合法地位及虚拟财产交易的合法性。对虚拟财产和虚拟财产交易进行立法,明确虚拟财产属合法财产的一种形式,受法律保护;明确虚拟财产交易的形式合法,让虚拟财产交易抬上“桌面”,结束“地下”交易状态;明确偷盗虚拟财产属非法行为,如达到一定数额,则为犯罪行为,应受到刑事制裁。首先要通过可汗解释扩大《民法通则》中“财产”的外延。故笔者认为真正能从根本上解决与虚拟财产有关的法律问题主要还是依据民法,关键是对《民法通则》75条中“其他合法财产”做扩大解释,因此之争的是出台司法解释将虚拟财产纳入“其他合法财产”的满园。同时对于盗窃虚拟财产数额圈套的应以刑法来调整。这方面可以借鉴台湾的做法,其把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物和帐号视为存在于服务器上的“电磁记录”,“电磁记录”在刑法欺诈及盗窃罪中均为“动产”,属于私人财产的一部分。盗窃他人虚拟财物的构成犯罪行为,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制定网络游戏基本法。仅仅通过司法解释扩大民法通则中“财产”的外延还是不够的,因为虚拟财产的法律特征和法律要件,虚拟财产的特权、运营商的责任以及虚拟财产纠纷的解决方式等都难以涉及到,而这些也正是实务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网络游戏还存在着诸多私服、外挂、虚拟交易平台的规范、网络游戏格式合治理等问题,通过制定一部网络游戏方面的基本法把这些问题系统地解决才是比较彻底的,这也是目前整个网络游戏行业的日益高涨的呼声。

3.完善虚拟财产纠纷的解决机制,创建网络仲裁制度。网络社会具有调整、多变的特点,如查每件虚拟财产纠纷都必须通过漫长、复杂的诉讼方式解决,显然效率低下。因此,寻找一种更快捷、更简易的纠纷解决方式作为诉讼的补充机制是必须的。借鉴网络拍卖等交易方式,可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网络仲裁制度,其初步构想如下:(1)、由各游戏运营商组成仲裁联盟,下高仲裁委员会,创建统一的网络游戏纠纷仲裁网络,在网站上建立实时仲裁平台。(2)、建立网络规则,规范仲裁程序。(3)、从网络游戏资深从业人员、法律专家中选取合格的仲裁员,建立仲裁员名册,供当事人选择。(4)、运用Netmeeting(网络会议)等即时通讯技术,实现在线开庭,审理网络游戏纠纷,以电子邮件等电子数据方式发送仲裁文书。如果当事人不具备参与在线开庭的条件,则在仲裁委员会所在地开庭审理。

法学专业毕业实习总结 篇5

具体来说,如作为一个书记员,他的基本工作是什么,平时工作需要注意些什么,通过观察知道,书记员是审判工作的事务性辅助人员,在法官指导下工作。

工作内容有:

(1)办理庭前准备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

(2)担任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记录工作;

(3)整理、装订、归档案卷材料等。

我们作为实习生也是帮忙做一些书记员分内的事,虽然琐碎,却非常有用和必要。而审判员、审判长等合议庭成员和审判委员会成员的具体操作,和一些程序性问题因为不能参与其中,所以不甚了解,只是开庭当中的工作还是有所知道的,审判长是整个审判的中心,审判的前前后后都需要审判长的主持,问问题,控制当事人以及旁听人员的纪律、情绪,以及如何在审判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争议的焦点,从而充分了解案情的真实情况,最终做出正确的判决。之前在学校做模拟庭审的时候,我也扮演过审判员的角色,然而跟真正的审判是非常不同的,真正的审判,并不是这么简单地坐在那里,需要思考很多问题,以及协助审判长让审判顺利地进行下去。

电大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6

这份修正案初次提交时,曾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余波激荡绵延至今——— 一方面,不少媒体有意无意地误读了“废除经济犯罪死刑”的含义,将注意力聚焦于修正案上根本没有提到的“取消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死刑罪名”,进而简化为更加耸人听闻的所谓“贪官免死”议题。而在意见场的另一端,一小部分主张与国际接轨的法律界专业人士又希望借修正案准备取消13项非暴力经济犯罪死刑之东风,一鼓作气促成取消全部非暴力犯罪死刑,其中自然也包括贪污受贿。这种不合时宜的建言献策理所当然地加深了一般社会大众头脑里的错误理解,并对他们满腔的“正义怒火”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搞得全国人大法工委官员不得不公开出面澄清。也许是为了“安抚”民心,有法律专家甚至称,中国在未来30年内不会取消贪污贿赂罪的死刑。

围绕死刑存废的争论,可以说是当下中国最为纠结的社会现象之一。中国老百姓向往法治国家里透明廉洁的政府及官员行为模式,都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与此同时,却对那些社会里普遍的强调人权保障的宽容的刑法体系视而不见,甚至认为不大“杀”特“杀”,就不足以惩戒日益泛滥的官场贪腐现象。据调查,在中国,支持取消死刑的人不到10%。但是,去死刑化毕竟是世界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明确或实际执行中废除了死刑。即使保留死刑的80多个国家,大多也从范围、程序和对象等多方面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例如仅限于军事叛乱、武装暴动等极少数罪行)。

从网络舆论表达看,大多数人赞成(甚至主张加重)死刑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当下到处存在权大于法、官官相护、暗箱操作的问题,因此,好不容易揪出一个贪官,如果不将其就地正法,有朝一日他就总会有减刑脱身之路。没有了死刑,几乎就等于失去了对贪官的“最后的震慑”,如此则本已极其严重官员贪腐必将受到更大的鼓励。一句话,废除了死刑,贪官们从此可以百无禁忌。

这种想法当然不可能是毫无道理的,它背后既蕴涵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毕竟,死刑是具有难以名状的巨大威慑力的。在这个问题上,我非常不同意某些片面强调人道主义精神的专家学者的观点———他们用严刑峻法未能减少犯罪为依据证明废除死刑的合理性,但若按此逻辑,则社会对所有犯罪都不应该作出惩罚。由此可见,主张死刑者并非内心冷酷、缺乏宽容心,他们实在是为社会现实所迫作出的无奈选择。正如一篇时评文章里说言,宽容只能生长于公正透明的社会。

然而,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义愤填膺的他们可能没来得及认真思量一下:刑法对潜在的罪犯的威慑主要是通过它宣称的惩罚力度吗?假如这个逻辑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只需要制定更严厉残酷的刑法,社会上的犯罪率就会下降。我认为这一点也不符合历史现实:远的秦汉时期不说,明朝律令大概是我们所知道的对官员贪污腐败惩戒最严苛肃杀的了,但比之宽松自由的宋朝,明一代的官场黑暗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因而认为,贪腐官员敢于铤而走险,根本原因不在于对他们的惩处不够重,而在于他们预期自己有办法逃避纸面上写着的那些惩处。

这就涉及到法治与人治的本质区别,我始终坚信,所谓法治社会,其精髓主要不在于法律体系多么公正、完备、严密,当然更不在于其严峻,而在于对法律的一视同仁的尊崇。对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而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远比一套完美的法律本身更重要。人治

社会并非没有法,其法律本身也未必有多大的缺陷。真正的要害在于,在这种社会里,法只是统治的工具,权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大过法律。从这个意义上说,杀掉几个后台不够硬的贪污腐败分子,并不能震慑他们的后继者(遑论其中难免有冤屈,例如著名的非法集资犯吴英,她的性命将被刚刚通过的修正案所挽救),相反很可能使更多贪官更加意识到巴结更高权力的极端重要性,而这又将进一步强化我们这里本已根深蒂固的权力社会传统,为法治社会的发育制造更强大的思想和现实的障碍。

我不是专家,自认对于中国现阶段应不应该废除死刑没有什么发言权,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用意是想指出:如果我们真的希望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正义的目标进步,就不应该抱着那种对贪官逮着一个是一个、立即就地正法、使其再无机会脱身的错误想法。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典型的虚无主义心态。我们真正应该着力的是竭尽全力将猖獗肆虐的权力逐步束缚在法律之下(哪怕是现在看来有明显缺陷的法律)。假如有一天,想要贪腐的官员们越来越意识到,就算很高的权力都难以保证他们逃脱法律的制裁,哪怕这种制裁并不致死,那么我们的社会就走在了通往正确方向的道路上。否则,即便死到临头的贪官,都不会真正生出悔过之心,他们最多是自认倒霉:谁让自己的后台不像其他人那么硬?

刑法修正案(八),体现了“少杀长关”即减少死刑罪名、延长刑期的修法思路。我认为,刑罚结构调整后,随着主刑的衔接和层级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我国刑罚中一项独特的制度——死缓制度的不合理性愈发凸显,已无继续存在的理由和客观依据。

死缓制度,即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简称。这一制度在我国刑法中规定于第四十八条第一款:“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长期以来,死缓制度都被视为我国贯彻“少杀慎杀”政策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立法技术等原因,死缓制度本身存在很多疏漏和不足。

首先是死刑“立即执行”与“死缓”之间衔接唐突。“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都是属于死刑的范畴,死缓仅仅是死刑执行制度中的方式之一,并非独立的刑种。由于死缓制度的存在,我国死刑制度实际上是实行“双轨制”,且死缓制度本身包含死刑性和无期徒刑性的冲突。从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看,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二年缓刑期满后被执行死刑的现实可能性已“几乎不存在”,死缓已经完全脱离了它的母刑——死刑的本质和特征。

其次是“死缓”的威慑不足。如果说设立死缓制度的初衷是实现“少杀、慎杀”,那么死缓制度必须具有足够的威慑力。这种威慑力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死缓制度本身给犯人带来的痛苦应该几乎与被剥夺生命相当;另一方面,这种死缓制度具有相当大的转化为死刑立即执行的不确定性。但显然,死缓的法律性质不具有生命刑应有的威慑力。

第三是“死缓”留下枉法弄权的腐败空间。按照刑法的规定,是因为“(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所以不立即执行,而处以死缓。此种规定很明显有严重的逻辑错误,属于循环论证。以“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来界定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的界限,弹性很大,易成为腐败的司法官员为我所需、操两可之说的托词,死缓制度的存在就成为司法腐败的根源之一。

最后是“死缓”徒增死刑数量“泡沫”。据相关资料,截至2008年底,已有137个国家在法律或事实上废除了死刑,只有60个国家维持死刑制度,但其中也仅有约20个左右的国家在真正执行死刑。将中国的死缓视同了死刑,加剧了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死刑数量的误读。

法学专业毕业优秀论文 篇7

关键词: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鸡肋,原因

在当前体制下, 毕业论文是法学专业本科生顺利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必备条件。尽管教育部门设置本科毕业论文的初衷在于检测学生在本科阶段是否学到了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不过事实上毕业论文还承载很多功能:“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过程不仅是学生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的体现, 还是教师师德、敬业精神乃至师生和谐默契共同攻克难关的体现, 更是学校学风的体现。”法学专业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对训练学生运用资料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多个环节的尴尬问题:就毕业论文的作者来看, 写作态度不重视、多以拼凑方法写作论文, 以及论文质量下降已经成为难掩的事实;就毕业论文的指导来看, 论文指导也陷入师生双双被动的状态, 论文指导几乎成为一种应付各种表格和论文写作格式的完形填空;就毕业论文的答辩环节来看, 论文答辩基本流于形式, 很难起到检测学生对论文中所涉知识的理解能力的作用。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令人堪忧, 毕业论文形同鸡肋。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不仅影响了设定这一教学环节的目标实现, 而且还使学生形成毕业论文就是“走个过场”的不良印象, 并由毕业年级学生的传导, 使其后毕业的学生在思想上一开始就对毕业论文不甚重视。此外,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实施中的多重问题, 还“不利于塑造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严谨认真的学风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影响法科毕业生的质量。”反思并寻找影响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的原因, 发现既有各种客观因素影响的外因, 也有主观因素影响的内因;既有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 也有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

一、外部客观原因分析

学生为何不把毕业论文真正当回事?写作论文为何基本靠粘贴拼凑?论文质量因何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

1、就业竞争压力, 使学生无心关注毕业论文

急速扩大的法学专业教育日益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 根据我国首部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2009) 》披露, 法学已经成为就业率最低的10个本科专业之一。法学专业膨胀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就业竞争压力, 使法科毕业生在大四这一年不得不连续转战多个考场, 生存需要压倒一切, 毕业论文显得无足轻重, 能够完成论文已经不错, 更遑论论文质量。

从时间安排上看, 毕业论文一般被设置在大四第二学期。当然, 随着现在毕业论文各种问题的暴露, 不少学校已经把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 甚至在大三第二学期中间就已经开始, 彼时学生们刚完成学年论文, 对法学毕业论文的写作常识有一些基本了解, 本来可以趁热打铁进行毕业论文写作, 但是九月份的司法考试即将到来, 学生们不得不重心转移, 暂时将毕业论文搁置在一边。

司法考试结束时已经是九月中下旬, 马上又要备战研究生入学考试, 更是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精力。考研刚结束, 从一月份开始, 相继就有各省的公务员考试、单位的招聘、选调等等。毕业论文的时间无论怎么前置, 最终仍然与司法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单位考试等的时间相冲突。为了顺利就业, 学生们应接不暇, 东奔西跑, 参加各种考试和招聘、面试等等, 没有相对平静的时间和心情完成毕业论文。而且, 由于法学专业扩张速度太快, 法学本科生越来越多, 学生的就业渠道也呈多元化发展模式, 毕业未必就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 毕业论文的好坏更与就业等没有直接关系。因此, 两利相较取其重,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为生存计, 毕业论文只能被敷衍。

2、不能自主选题, 已有选题存在问题

学生缺乏自主选题的机会, 很难将兴趣点和毕业论文结合起来, 供选择的题目又存在陈旧、空洞、过分抽象、集中等问题, 也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发挥。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都是学校根据专业课程事先拟定好的, 学生一般只能在既定题目中选择, 或者稍作改动。虽然也是选择, 但既有题目往往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点没有关系, 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激情。我校为了保证毕业论文一人一题, 根据专业课设计了足够学生选择的题目, 较好地避免了毕业论文雷同重复的问题。

二、内部主观原因分析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根据这一原理, 还应该从论文作者内部的角度寻找法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形同鸡肋的原因。通过分析, 发现毕业生存在如下漠视毕业论文的原因:

1、毕业论文优秀与否不影响就业

毕业论文优秀与否不影响就业, 是学生们从心底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原因。虽然毕业论文关系到顺利毕业, 但是否优秀却不影响就业, 论文写得再好, 也不可能成为用人单位决定录用的重点考虑因素。因此, 毕业论文只要能够过关就行, 过关的要求当然不会很高, 学生也就不可能为创作优秀论文而努力。

2、相信学校不会逗硬

学校虽然就毕业论文写作制定了许多制度, 提出了许多要求, 但考虑到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关系到将来招生数量的就业率, 几乎没有学校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问题上逗硬, 一般都是要求学生修改论文达到通过标准就行了;在学校态度的影响下, 除非论文结构严重不合理、内容偏离主题、所引用法律法规等早已过时、行文严重断层等, 指导老师一般不对论文内容进行太多修改。而且由于学生提交论文的时间集中在定稿截止日前的几个星期, 指导老师工作量猛增, 甚至常常需要熬夜修改论文, 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完全被打破, 在严重超负荷工作且时间无多的情况下, 不可能对论文内容本身提出太高的要求。论文答辩虽然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 但一般都是履行一个程序, 难有学术观点的交锋。因此, 学校及老师的一再体谅和高度容忍, 成为学生敷衍毕业论文的心理倚仗。

3、缺乏可行写作进度计划

毕业论文被拖到最后才提交, 和学生没有制定一个清晰可行的写作进度计划表也有直接关系。事先没有制定或随意制定写作进度计划表, 任意更改计划表, 造成学生对于毕业论文写作心里没谱, 而且时间拖得越晚, 就业压力越大, 越难有适合写作论文的环境条件。

4、从众和侥幸心理

目睹下载拼凑出来的论文顺利过关的现实, 催生和助长了学生的投机取巧心理。其实, 从学生内心来说, 对投机取巧应付毕业论文的行文也深感惭愧。但是, 学校对毕业论文并未精益求精, 蒙混过关者大有人在, 因此, 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 使学生们宁愿多花点时间在剪贴资料上, 而不愿意费力地自己思考。

三、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制度原因分析

可以说, 不会写论文, 拼凑粘贴论文, 并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身上独有的问题, 而是全国高校本科生所面临的通病。如果仅从学生身上去寻找论文质量下降和论文好似鸡肋的原因, 忽视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也是不客观、不公平的。

1、大学扩招后本科生培养目标变化, 毕业论文却仍然必要

法学专业, 既有很强的理论性, 又必须注重社会实践, 因此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做出调整。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虽然在课程设计和培养手段、渠道上有很大改观, 但在学生最后的出口问题上, 由于无法摆脱教育部对本科生获得学位的硬性规定, 故而仍然采用提交理论研究成果的方式。

2、缺乏人文修养教育

针对学生论文不息、粘贴不止的恶疾, 人们想出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和让学生签署“诚信声明”的应对办法。这些措施虽有一定用处, 但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学生拼凑论文的心理冲动和行为。反抄袭软件也有它的局限, 网上出现的大量传授如何避开检测软件雷区、利用其盲区的热帖, 只能说明以技术手段解决毕业论文问题上的有限。有些人把学生拼凑粘贴论文归咎于网络技术的过于发达, 似乎有些本末倒置, 因为搜索引擎和海量的网络资讯, 本身并不成为学生抄袭拼凑论文的正当理由。“从欧美到我国香港, 网络也很发达, 那里的学生写毕业论文, 哪敢这么抄来抄去?谁干了这种丑事, 一旦被发现, 就永远别想在学界待下去了!”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既然学生能够从中便捷地复制粘贴论文, 学校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最大可能地甄别论文抄袭行为。

以敷衍塞责的态度拼凑抄袭论文之所以成为常态, 从根本上讲, 与大学缺乏人文修养方面的专门教育有莫大关系。由于就业压力巨大, 即使是法学专业的本科青年学生, 追求真理、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对他们的吸引力已经远不如一份稳当的工作来的更加实际。学生更关心的是如何理解和识记法条, 好顺利地通过司法考试拿到通往职场的证书。当然, 只有这个证书还远远不够, 为了给就业中的自己增加竞争砝码, 学生们在校期间都要忙于考证学习和培训。过分重视考试和证书在教育中的影响, 人文教育普遍缺乏或者不受重视。

3、毕业论文形式单一

毕业论文形式太过单一, 也是学生在写作时提不起劲的重要原因。按照目前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学生按照专业自主选择论文方向和拟定的题目后, 一律要以统一的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进行写作。虽然学术的确应该有严谨的规范, 但对于本科生来说, 这种类型的文章对他们而言可能就像新时代的八股文, 难以激起真情实感, 难以理论结合实际, 更难以以严谨的逻辑和清楚的法言法语深入阐述、分析某个问题。实际上, 法学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 决定了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庭审报告、实习案件统计分析等方式。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完全可以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的问题上有更多创新。

4、缺乏论文写作及创新训练

平时缺乏论文写作及创新训练, 是法学本科毕业生无法写出高质量论文的另一原因。目前看来,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没有开设论文写作课程, 没有告诉学生毕业论文应该具备怎样的写作规范, 怎样才能写出一篇较好的毕业论文来。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司法文书写作、公文写作课程, 但从功能、写作规范、技巧等来看, 它们和毕业论文之间还是有实质的差别, 因此无法承担其训练学生写作毕业论文能力的重任。有的学校把学年论文作为大三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一次预演, 比如我校就采取这样的做法, 但学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多凭个人探索和老师指导。虽然写作学年论文能够为毕业论文积累经验, 但显然不及在专门课程中全面学习毕业论文写作实用。

另外, “几乎所有高校都要求毕业论文具有创新性。其实‘创新’别说对大学生, 对我们大学生的老师一生也未必能完成几个。我们可以鼓励创新, 但不能把我们社会对高等教育中拔尖人才的期冀当成大学本科生的基本目标”。文科创新本身就难, 要求本科论文创新确实超出本科生能够承担的范围。不过, 在本科生大二开始就开展科研创新培育活动, 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普及论文写作常识, 训练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我校在本科生科研创新方面的多年尝试和积累, 使我们看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思路。

注:本论文系“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11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资助对象。

参考文献

[1]吴凡:《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问题探讨》,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4) :144。[1]吴凡:《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问题探讨》,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4) :144。

[2]周珏、周昱彤:《法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 :134。[2]周珏、周昱彤:《法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 :134。

[3]梁子民、毕文昌:《毕业论文的尴尬:教授为何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青年报》, 2009-10-14。[3]梁子民、毕文昌:《毕业论文的尴尬:教授为何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青年报》, 2009-10-14。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现象透析 篇8

一、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

不可否认,在当今中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困难,甚至有不少人刚一毕业就失业了。这是

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不单是法学本科毕业生的特殊现象。对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应该正视它,理智地对待它,有效地来解决它。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是有其复杂的原因的。

第一,国家政策的影响。(1)由于国家机构改革的推行,大量机构的精简,由此就业的岗位减少,需要的法学本科毕业生的人数减少。(2)由于政策的原因,对复员军人的安抚,大量的复员军人被安置到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和政府部门等,剩下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可就业的岗位不多了。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到退休或除名,岗位就腾不出来。(3)国有企业的改制,大部分转变成了民营企业,企业主为了减少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采用延长工时、减少就业岗位(包括法律顾问、法务部等)方法,使得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机会减少。

第二,泛滥的文凭制造了法律人才饱和的假相。

第三,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人为设置过高的门槛。

第四,司法考试的报考条件过于呆板,使得一些法学本科毕业生坐失良机。

第五,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招生的盲目扩大,使得法学本科毕业生供过于求,导致结构失衡。

第六,部分毕业生的素质的不断下降,导致其就业能力的缺失。

第七,毕业生就业态度的不端正。不少毕业生的就业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都想毕业后能够进入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等一些比较稳定且收入有保障的单位,而不愿意到非国有企业单位、基层法律部门;更多的人考虑能够留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不愿意去基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人眼高手低,不愿从事那些不显眼的法律服务工作。由于他们理想中的工作是去做法官、检察官、政府官员等等,目标较高,对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不屑一顾。这反映出大学生对个人现实的切身利益考虑较多,而对个人成长的长远意义考虑不足;就业目标定位较高,仍有一步到位的思想,个人期望超越社会现实需求,形成较大反差。但当他们的远大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时,他们感到失望了,并且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二、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之对策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大学逐渐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普及带动了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随之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西方国家政府的广泛关注,高校就业指导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西方国家在国家宏观政策、高校加强就业指导两个层面促进大学生就业,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模式,积累了诸多的经验和做法,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应积极从国外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寻求借鉴。[2]

(一)政府应从政策上为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创造条件

法学本科毕业生是国家经过十几年的培养才得到的宝贵财富,政府应予珍惜。(1)政府应加快公检法司等部门的人员新老交替的步伐,为法学本科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近几年,教育部通过本科教学质量合格评估的方法来解决研究生就业,不就是一个安排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的范例吗?我们的政府应开动脑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就业途径。(2)建立法学本科毕业生带薪实习制度,即大学毕业后的一年内,由政府有关部门安排毕业生到涉法部门实习,通过实习选择一批业务素质高、思想品德好、踏实肯干的毕业生充实到该部门。(3)采取有力措施,鼓励、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4)修改司法考试的相关规定,允许法学本科在校生参加司法考试,对通过考试者,待其毕业证获得后由司法部门发放资格证,以方便其就业。(5)帮助用人单位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科学的招聘程序。[3](6)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企业雇用法学本科毕业生进入企业从事法律事务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促进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

(二)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笔者认为,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应包括培养科研教学为主的高级法学理论人才和培养法律实务为主的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可以在本科专业中,设立法学研究专业和法律职业专业,或者在法学本科专业中设立法学研究和法律职业两个方向。对法学研究专业或方向的学生,侧重于法学理论的培养,为我国的法学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培养研究型后备人才;对法律职业专业或方向的学生,侧重于处理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加大教学实践环节的力度,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就参与到司法实践中去,设置若干门实践课,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法庭旁听,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进行法庭代理,举办模拟法庭等,加强动手能力、辩论技巧、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使其对法庭审判的规则、流程程序化、熟练化,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就能很快进入角色,独当一面。

(三)修改、完善高校现有的评价机制,以调动教师的教改积极性

高校以及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应调整现有的评价机制,将单一的评价机制改为多元的评价机制。对高校教师应区分为科研型、教学型、科研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对科研型的教师,应定位为“单位的科研骨干”,年度考核和评聘职称的指标体系应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考核,适用现有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型的教师,应定为“教学骨干”,年度考核和评聘职称的指标体系则侧重于教研成果的取得、教学改革的实施等方面的考核;对科研教学型的教师,应定位为“以科研为主,以教学为辅”;对“教学科研型”的教师,应定位为“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辅”,年度考核和评聘职称的指标体系则介于科研型和教学型之间。这种评价体系是可行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具体体现。采用“多元评价体系”的目的就是,根据个人的特长,发挥其优势,解除其后顾之忧,有效地整合资源,能搞科研的,让其一心搞科研;能在教学方面搞出特色的,让其大胆创新,甩开膀子大干;既能搞科研,又能搞教学的,也要发挥其“两栖动物”的优势。避免“畸形”评价标准所产生的弊端——千篇一律,浪费资源。

(四)帮助法学本科毕业生走出就业认识的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建国后的四十多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一种精英教育、身份教育,上了大学就是国家的人了,就有了铁饭碗,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到了九十年代,随着高校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功能定位的重大变化,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身份教育,而仅仅是一种学历证明教育。[4]对于这样的变化,目前社会上许多人还存在模糊的认识,这是人们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认识方面存在的主要误区之一。要让他们树立就业是“一个逐步实现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过程”的理念,不可能一蹴而就。花费一定时间找工作,如同消费者花费一定的时间在市场上选购到自己称心的物品;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视同自己还暂时没有在市场上挑选出如意的商品。大学生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与就业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五)培养、指导法学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所大力提倡的。自主创业需要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积极探索的勇气。因此,学校要转变观念,开展全员全程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学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事业为目标。鼓励他们利用自己较高的专业知识建立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或者成立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家政公司、调查公司,通过合法经营得到发展。[5]国家向青年提供贷款,同时在技术、市场信息和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青年自主创业。

上一篇:学校三年级家长会家长和学生代表发言稿下一篇:幼师资格证书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