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精选13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 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总结

为有效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干部职工斗志,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坚定干部职工理想、信念。今年以来,我局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局党支部制定了《关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计划》,督促各单位(股室)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实践活动。坚持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局党支部结合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座谈会、培训班、知识竞赛、观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党史电教片,重温了革命历史,鼓舞和鞭策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按照县委宣传部的部署,紧密联系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集中资源和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教育活动。

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

(一)加强理论学习。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一是精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篇章,打牢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进一步深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运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三是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更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不断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四是深入学习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科学论述,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现实要求和重大意义,努力形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五是深入学习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十七大精神,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形式多样开展理论学习活动。结合干部集中学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纳入学习内容,制定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计划,明确了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方式和考核、奖惩、通报制度,确保了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与此同时,我们还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报告会与座谈会、政策咨询等形式结合起来,用党员干部容易理解、便于接受的语言,在虚与实的结合中讲清道理,在情与理的交融中达成共识,不断提高宣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真正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深入人心。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全市“十一五”建设成就展,通过文字、图片等手段,对全市“十一五”时期各行各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向党员干部进行了展示,激发了全局干部群众投身“四市”建设热情。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的理论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了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力量源泉,转化为观察、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改革创新的实际行动。

二、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我局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和道德实践活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形成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从而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一是通过宣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信仰追求。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主题宣教活动,并充分利用文化宣传栏、网络等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信仰追求。二是通过学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针对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讲究因材施教,注重分类指导,分别提出相应的任务和要求,把学习的普遍要求与特殊需要相结合。不断探索不同层面、不同类别、不同职业开展学习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扩大学习的覆盖面,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三是通过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行为规范。按照“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的要求,大力弘扬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题教育。通过活动载体,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规范。四是通过创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价值观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争创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全过程,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坚持把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教育与文明单位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等结合起来,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实施,全过程渗透,引导干部职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促进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 篇2

一、把握内涵, 确定宣讲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政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 这是宣讲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各有自己的含义和功能, 相互联系, 科学严谨, 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居于统领地位, 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才能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形态中的主流和支流, 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透过现象看本质,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在当代中国, 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把各党派、团体、阶级、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 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这个共同理想, 反映了全体人民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美好前景的向往, 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核, 它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 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 是推动中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仅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 而且使中华民族不断焕发出旺盛的创造力, 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社会主义荣辱观, 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它集中地概括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为全体社会成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明辨善恶美丑、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价值标准。

二、落实宣讲教育实践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正确意识

政治课教师要把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道德意识, 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思想文化的生产、传播的集散场所, 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如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用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而在高校中, 承担着这一责任的主体是政治课教师。政治课教师如何实现这一使命呢?我认为:

(1) 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 坚定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培养大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充分利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点, 采取一切有效的形式和渠道, 积极向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革命性、真理性, 并应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当今世界的世情、我国的国情和党情的客观实际, 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增强大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2) 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胡锦涛指出,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进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 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 克服困难, 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大家庭里的一分子, 是社会主义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 努力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以期将来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3) 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意识, 鼓励大学生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增强热爱祖国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中。

(4) 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带领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大学生坚持知荣辱、树新风、坚持真善美, 摒弃假丑恶, 坚决抵制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及其腐朽没落思想的影响, 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坚持以高尚的政治品质、高雅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感染大学生, 鼓励大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 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

综上所述, 政治课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 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深讲透, 便于大学生理解和把握;只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把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道德意识作为落脚点, 才能使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富有成效, 圆满完成党、国家、高校赋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措施

一、前言

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成为初中政治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推动该项教学效果的优化。本文从介绍相关理解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解

1、要抓住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吗同志就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89年下半年,他就指出: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现在回顾,这个教育,就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核心,即价值观教育。

2、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这个关系的如何正确处理,毛泽东同志20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过。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国家、集体、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就是这三者关系正确处理的“最大公约数”。国家、集体的价值观是主导,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是强力支撑,缺一不可。

3、要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基因。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他接着举出了众多这方面的思想与理念。他接着指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该核心体系,其包括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入21世纪,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该核心体系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就显得愈发突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规范社会行为,引领道德风尚。该核心体系为人们提供着正确的价值导向,指引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中学生在初中的学习阶段,正处于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氛围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接触环境都会对其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学生年纪小、生活阅历少,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较弱,良好的教育有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明辨是非,不易盲从。学校以该核心体系为主要取向,从课程设置和讲授过程中,都要求教师深入浅出的对学生加以阐述,传授相关的法律知识和道德观念,教会其做事先做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中学生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法律意识和人文道德素养的提升,都会帮助其在内心徘徊和犹豫时找到正确的方向;而政治素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养的不断提升,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加强社会认同感,健康成长的法宝。

四、合理利用网络媒体教学,提高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整合利用网络资源。将网络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首先要整合网络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宣讲网络中有关于党的思想、精神文明、构建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有益信息,理性批判分裂国家民族、不利于社会和谐的错误信息。这样使正面的网络舆论深入学生内心,正确引导网络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交流工具。微博、微信、QQ等网络工具具有使用方便、传播快捷等特点,使它们成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交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校园官方微博,发布积极乐观、正能量的信息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关注初中生的言论、动态,合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领校园舆论向健康积极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创新网络教学。为提高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效性,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教学方法的局限性。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网络应用工具和多媒体技术,制作使用PVT课件或者CAI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还可以构建网络教育平台,通过网上听课、在线咨询、网上测试等方式实现初中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重大突破,对初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有针对性,真正实现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五、加强初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措施

1、深入挖掘,巧妙结合,生动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工作应建立在对该体系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解读。这样既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精髓同时又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原来较为抽象的理论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作为初中生,他们的价值观大多是经过一定的社会实践之后潜移默化形成的,此时如果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他们生活中的具体实践,那么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2、内外齐抓,开渠引水。提升现有教师业务水平,同时大力引进师资,充实现有的师资力量。一方面,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出台相应的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培训,从而提升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实施教师引进来策略,每年到国内各大师范高校引进教师,或从其他地区引进优秀教师。

3、顶层设计,宏观布局,微观切入。初中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工作离不开教育部门、学校管理部门的宏观布局,更需要将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主要阵地。初中学校的教育工作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宏观布局,作为主管者更需要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中对初中学校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又不能越位,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尊重每个学习的特殊性,允许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工作,做到合理指导、不越位、不缺位。

六、结语

通过对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有着较高的重要性。从教人员应该从初中政治教学的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初中教学的优势,研究制定最为优化的教学提升措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 篇4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在盛夏酷暑的五月下旬,**市连续多次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一致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号召,为我们作好新形势下青少年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一致表示,要下大决心、下大力气、做好准备,在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少年的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少年的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青少年的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青少年的社会风尚,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打牢青少年一代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认真组织,搞好培训。我们积极作好六项准备:一是宣讲材料;二是培训经费;三是培训对象;四是培训场所;五是骋请培训教师。经过大家讨论,都表示这项活动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结合庆“六一”活动,深入学校开展主题教育。二是结合庆“七一”活动,在青年教师队伍中、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三是结合建国60周年大庆,围绕主题教育开展系统纪念活动。四是结合假期。从8月份开始,抓住建国六十周年和暑假的有利时机,以农村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培训基层关工委领导干部,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对青少年进行面对面的系统教育。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积极帮助青少年了解过去,懂得现在,期盼未来,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几点体会

通过近年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我们收获了几点体会:

一、要有一套学习培训机制

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培训机制。一是建立统一的学习制度和逐级培训制度,二是建立规范的教育培训体系,三是建立统一学习培训内容制度;拓展理论学习宣传渠道。举办研讨会、报告会,为广大关工委工作骨干学习理论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良好平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形成一批有质量、有价值、可供参考的调研成果,对指导和改进关工委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二、要有一个明确的活动载体

要紧密结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主题教育。今年,我州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主题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就是每一次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载体。2009年,开展 “四学”是学科学技术发家致富、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学习“八荣八耻”,学习科学发展观。这项活动,每年年终评选一次,由各县市关工委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命名挂牌。围绕创建“五无四学”村、社区、学校这一活动载体,大力开展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主题教育。今年的载体很多,紧密结合重大节庆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紧密结合重大事件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弘扬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下步打算

一是突出抓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稳定是这样,主题教育更是如此。要突出抓学校、抓家庭、抓社区、抓企业等基层基础工作。基础工作做好了,我们工作就有了抓手,有了根基,有了落脚点。

二是抓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究的。要注意抓组织建设的典型、活动的典型、“五老”的典型、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典型等。我们**市有很多典型,在全国、全省都很有影响。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专门组织力量进行挖掘整理,好的典型要上水平,从而带动面上的工作。

三是抓调研。增强工作针对性,就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摸清相关情况。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才能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制定调研课题,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课题完成,需要长期坚持,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以个体问题研究影响全局、带动全局的规律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加强信息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注意组织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强、对形势发展敏感度较高的同志,参与信息和宣传工作,及时对工作加以梳理,进行科学定位,归纳新特点、提炼新亮点、推出新经验,充分利用媒体加以宣传,扩大工作影响力。

四是抓成效。无论是活动、教育、调研,一定要务求实效。不仅要想干事、能干事,而且一定要干成事,出成果。干事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一定要组织交给我们的关心下一代的事干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 篇5

经历了充满意义的活动后,我们会积累一些相应的经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活动总结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活动总结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宣誓:向不文明现象宣战,争做文明大学生,创建文明校园!”第六教学楼6306教室传来洪亮的.声音。原来,这是xx学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的一个场景。

20xx年xx月xx日晚上6点30分,xx学院各专业在六教召开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

其中xx专业辅导员杜xx老师在6306教室主持召开了以“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此次班会旨在引导同学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大学生。

班会伊始,杜老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考察了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的熟悉程度。为了加强同学们对这24个字的认识,杜老师分别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详细的讲解。

如何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去?针对这个问题,杜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着装整齐出宿舍,带着书本进课堂,力争做一名讲文明、有素养的当代大学生。随后,杜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为如何创建文明校园献言献策,同学们分别从讲礼貌、讲诚信、待人友善、提高个人修养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杜老师带领大家集体宣誓,向不文明宣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 篇6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进一步开展“真懂、真信、真走”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主题教育,夯实教育系统统战成员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根据区委教育的通知要求和精神东古城小学于2010年3月28日举行了学习教育活动的动员大会。

在动员大会上,学校校长、主任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区委教育工委的《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深刻领悟其内涵,就我校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做出了具体的安排:

一是要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

二是要将学习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课堂教育的渠道作用。三是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着力点,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四是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诚信教育为重点,教育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提高广大师生的道德素质。

五是要认真组织有关教师提早收集资料,准备讲稿,做好宣讲教育的各项准备工作。

六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渗透

到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活动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推动核心价值学习教育活动向深层次发展。

2010年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理念 信服教育方法

[作者简介]林士才(1950- ),男,江苏大丰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江苏 南京 21117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067-02

如何让受教育者信服、崇尚、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自觉地将其融进自身的主体思想,内化为主导素质,造就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达到自身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统一,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有效的教育方法,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一个有效的教育途径。

一、核心理念归纳演绎法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①依据列宁的这一结论,综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其核心内涵就在于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谋求自身解放的学说。简而言之,就是关于人的自由解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发展,是以人的自身解放作为实践前提的。而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观,又绝不是单纯象征武装斗争的“暴力论”,而是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两大社会关系入手,阐述了人们谋求解放、追求自由的两大领域,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马克思就人与自然界关系方面的解放,讴歌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实践,盛情赞扬了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也高度肯定了资产阶级对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功绩,歌颂了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不断获取的进步与自由。恩格斯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又清楚地告诉我们,人与人关系方面的解放和自由是由人与自然界关系方面的解放程度决定的。“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③因此,只有不断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辩证发展,才是人类谋取解放、争取自由的根本途径。也只有在这一物质基础上,才有可能推进政治、文化方面的解放。显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运用和驾驭客观规律中的自发表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完全证明了这一真理。我们所在的社会群体的发展,乃至于每个人的健康成长和自由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不学习专业知识,不代表一定程度的科学技术、不代表时代的先进文化、不能有效地为人民服务,他也就失去了成为当代合格社会人的资格,无法适应今天的社会生活,不能体念到现实生活中的自由。只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人人自觉地在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内不懈奋斗,才能使个人和社会获取科学意义上的自由和解放。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本质理念逻辑联系法

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真正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为社会主义界定了科学的概念,第一次全面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一个事物的概念是包括了内涵和外延的。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之前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虽然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中科学地推断和设想了社会主义的社会特征,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经济、无产阶级专政,等等,然而这一切只是社会主义概念的外延而已。但是任何事物的外延又是由内涵决定的,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片面地强调人与人关系方面的解放,更多的是在社会主义的外延上做文章,忽略了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遇了困难和挫折,结果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进反退。邓小平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认为,我们过去对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在摸索之中”。④ 邓小平通过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分析、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回顾和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 这一论述实事求是地概括出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毕生奋斗的价值取向,为我国人民在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全面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方向,提高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解,使得人民群众第一次比较全面地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和共产主义的现实可能性,从而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了改革开放,取得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的伟大成就。同时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普通的社会成员来说,也只有具备了较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才能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自身相应的解放和自由,实现自身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统一。这既是科学社会主义对每一个追求公平正义者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的解放是人的自我解放原理的必然要求。

三、践履理念检验比较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能不能如期实现是人们关心的第一位的重大政治问题。经济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重中之重,起着前提和基础的作用。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成就,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7000亿元,“三步走”中的头两步是要在这一基础上实现翻两番,按不变价格计算,应该是2.8万亿元,而这一目标实际上是在1997年实现的,当年的不可比价格GDP为7.4772万亿元,与可比价的2.8万亿元相比,不可比率为267%。再从不可比的绝对价格来看,改革开放的17年时间,GDP扩大了10.68倍。按照“新三步走”的规划,以2000年的GDP为基数,到2020年翻两番,可比价格应该是36万亿元,到那时不可比价是可比价的2倍。再根据人民币汇率将逐渐升值的实际,那么,到2020年达到9万亿美元的GDP就不是神话了。即使全国人口增至15亿,人均GDP也能达到6000美元。到那时,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再用30年时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一定会更加意气风发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世界是一个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特别强烈的时代,热爱自己的祖国已是现代人的共同情感。我国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也已得到了较好的体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民族情感、思想觉悟之情理中事。再者,当今的国际政治是一种国家政治,而国家又无一例外地是由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政党执政的。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需要都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过程中,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史,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结束了中国羸弱落后、一盘散沙的历史。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时代要求我们要以崇尚科学为荣,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将自身的价值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求真理念诚恳探究法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最忌讳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里不一、言不由衷、不诚实。很难想象一个本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甚了解甚至心存怀疑的教育者,能在其教育中让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崇尚接受。受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观念的影响,青年中不乏存在着对自由、民主的不正确解读。对此,我们既不能态度暧昧,也不能简单地对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诋毁抹黑,更不能乱扣帽子,只能采用诚恳的态度,让他们说出心中的疑惑,运用民主讨论、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加以说服教育和正确引导。要在共同的探讨交流中,运用历史的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实事求是地肯定资产阶级民主、人权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同时又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入手,对民主和人权进行政治的、历史的剖析研究,从政治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层面上指出西方各主要大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同和各自的特点,充分认识当今国际范围内民主政治建设的政党主导性和国体、政体发展的复杂多样性,论证各个民主实体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民族文化情结、传统价值取向和现实实际等因素,突显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中国特色。并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强调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平等自由、和谐人权的发展必然性和真实广泛性,进而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权问题,使学生懂得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

只有当人们在事实上认同了现存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时,才能真正做到知荣耻、明善恶、晓利义、辨是非,才能更好地认同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进而牢固树立“以服务人民为荣”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自觉践履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动力。事实上,只有立志为民、情系人民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践荣抵耻、扬善抑恶,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只有“以服务人民为荣”的人,才会是一个爱国爱民、崇尚科学、团结勤奋、诚信守法的优秀公民。无法想象一个对人民没有感情的人会正确判断荣和辱,一个对人民的利益不负责任的人会践履好“八荣八耻”,所以,切实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情感,既是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核心,也是与人类追求世界大同相一致的道德主题,也必然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标志。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根本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将更具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更能为人们所掌握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注释]

①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29.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2.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

④⑤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373.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06-10-18.

[2]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N].人民日报,2005-06-26.

[3]李晓华.高校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责无旁贷[N].光明日报,2007-01-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 篇8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学校德育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要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完善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强调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结合我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我校围绕“爱国·诚信·守法·友善”开展了一系列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一、开展多种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举行国旗下讲话,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国旗下讲话是我校一项常规性活动,在校期间,每周一早晨举行升旗仪式,组织国旗仪仗队,每班轮流担任升旗手,奏国歌,升国旗,培育爱国信念,弘扬爱国精神。此外,每班代表轮流做国旗下讲话,主题涉及缅怀先烈、爱护家园、尊法守法、励志成才等。通过每周举行升旗仪式,传达爱国信念,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组织暑期征文,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2013学年暑期,我校组织“我的中国梦”暑期征文。通过征文活动,使学生树立人生理想,肩负社会责任,将个人的人生发展与国家的兴旺发达相联系,建立国家荣辱观念。

二、加强诚信教育,培育合格公民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诚信行为,树立诚信观念,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教育,首先从考试诚信抓起,我校历来重视考风考纪,各类考试中严肃考场纪律,从严处理考试舞弊行为。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学生的撒谎行为,一经发现,耐心教育,并严厉批评。

三、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2014年12月3日,在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我校通过拍摄校园普法专题电视访谈节目《走进宪法》、组织宪法晨读、班会课等形式,弘扬宪法精神,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我校校园,宣传窗中张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图片;同学们人手一份宪法知识宣传单,高声朗读宪法条款,气氛庄严肃穆;在班级中,举行以“学法知法”为主题的班会课,同学们以知识竞赛、案例分析、情景剧等形式,让法律知识以鲜活生动的形式贴近日常学习和生活。

除开展“国家宪法日”前后的系列纪念活动外,我校还通过开设法制教育课程,整合品德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建立公民教育课程体系,让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植根于学生头脑深处,形成自觉理性的遵纪守法和护法精神,成为具有法治理念的有责任的社会公民。

四、鼓励善心,激励善行,倡导新时期雷锋精神

从2002年成立学校第一支志愿者服务队起,我校的青年志愿者们先后组建了十几支服务小分队,其中最为活跃的是“心田”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队、“心扬”义演队、手拉手志愿队、爱老敬老志愿队、爱绿护绿生态环保志愿队、社区义工队和“魏书生班”科探中心义务讲解志愿队。十多年来,志愿队的成员一茬一茬地毕业了,但“爱的接力棒”届届相传从未间断,青年志愿者的旗帜越发鲜艳招展。

(1)“手牵手,我们一起走” 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生活在孤独自闭的世界里,不聋不瞎,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四明志愿者专门组建了“心田” 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队,在宁波慈善总会、宁波星宝自闭症家庭援助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志愿服务,不仅积极参与到自闭症儿童生日会、公益演出等服务工作中,还开启了与自闭症儿童手牵手的结对援助之旅。

(2)“心飞扬,爱相随”

“心扬”义演队秉承“学艺做人、服务群众”的宗旨,队里既有以吹拉弹唱、舞蹈小品见长的小明星,也有以非遗传承为己任,擅长太极、刺绣、剪纸、舞龙、茶艺的小能人。义演队的节目是太古城社区每年国庆、中秋、元宵演出活动的重头戏,质量精湛,还收获了不少“粉丝”,杨颖同学被评为东柳街道“优秀艺术志愿者”。志愿队里的非遗传承小能人经常会被邀请到各个社区和单位做太极、刺绣、茶艺、舞龙展演,也常在节假日为老百姓义务剪窗花、做手工。

(3)“爱绿护绿,我们在行动”

爱绿护绿生态环保志愿队自2005年组建以来,活动范围从校园、社区扩大到天童林场等。志愿者们组织或参与各项绿色环保行动,开展资源的再生和再利用,每年植树节赴我校天童林场“生态文明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爱绿护绿植树活动。队员金佳乐设计的环保明信片入选2012“国际酷派——绿色校园行动”全国前三十名。

(4)服务群众,承担社会责任

2014年3月28日,我校“魏书生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宁波市科学探索中心举行挂牌成立仪式,双方还共同签订了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以“魏书生班”学生为主体的科探中心志愿者服务队在节假日里来到科探中心担任义务场馆管理和讲解服务。队员们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以真诚、周到的服务和科学、详尽的讲解,赢得市民们的喜爱,我校荣获2014“优秀组织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 篇9

心 得 体 会

所在单位:甘谷县大像山镇柳汁小学 职

务:少先大队辅导员 姓

名: 谢 亚 清

二〇一四年九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心得体会

少先大队辅导员:谢亚清

2014年9月1日,甘谷县少工委到我校组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通过活动向学生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活动结合起来,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活动程序紧凑,宣讲氛围热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结合自身的认识谈一谈自己的体验:

一、感受到了总书记对青少年儿童的关怀。去年“六一”,总书记参加“快乐童年 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希望全国的少年儿童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要求少先队组织“更好地为少年儿童服务”。

二、认识到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少年强则中华强”,少年儿童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明天,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少先队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使少年儿童为红领巾骄傲,对红领巾负责,引导少年儿童“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从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对少年儿童提出的“16字”要求,要求少先队组织“要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更好为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把广大少年儿童“团结好、教育好、带领好”。根据总书记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调整好工作思路,立足为少年儿童服务,根据少年儿童年龄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发展。

四、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我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一系列师生喜闻乐见、简单易行的实践活动,真正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师生的文明素质,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强大合力,有效的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气氛。

1、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共建文明风尚”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风尚。我校还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创建“雷锋式班级”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在学生中常态化开展,有效促进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将雷锋精神打造成为校园最温暖、持久的符号。

2、开展“最美孝心少年”评比活动。以学习“最美孝心少年”和开展“我做孝心少年”演讲比赛活动为载体,广泛在学生中开展尊老敬老活动,让学生懂得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牢记和继承这一光荣传统。

3、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活动。让学生们牢记习总书记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16字要求,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涵要求,帮助少先队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 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教育 高职院校 高职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在各大高职院校贯彻施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将其作为历史使命,坚持建设精神文明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塑造阵地的选择,各大高职院校作为最有效、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构建合理的价值体系,思想教育将会成为未来各个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基于马克思为指导思想的行动指南,也可以称之为灵魂的行动指南,其科学的发展观、世界观,是改造、认识社会的观点与方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作为思想指南与理论基础指引社会主义发展。现如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精神,是以科学发展贯彻经济改革,指导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在党的领导下,主题是具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先进思想的指引下,完成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是中国民族共同的理想。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在世界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名列前茅,从根本上为共同理想奠定了基础,激励我们为民族的复兴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荣辱观为基础的。从根本上对耻辱荣耀的态度与观点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定义。荣辱观主要内容是“八荣八耻”,将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道德与传统媒体融合为一体,以道德为基础总结了八个方面行为规范,作为现如今社会中的基本准则,为道德行为与价值取向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互相贯通、互相联系,共同构成统一的一体。

2 对高职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

2.1 高职生价值观现状 现如今,绝大多数的高职生是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祖国,拥护改革开放政策与党的领导,价值观基本是积极向上的。高职生基本可以认识到个人的价值既包括对社会的索求,也包含对社会的义务以及责任。高职生在学习方面努力奋进,努力学习基础知识以及专业课,提供自身素质,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早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成为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在政治上高职生积极上进,加入党的队伍成为学生阶段梦寐以求的学习工作目标与追逐核心。就社会而言,尽管高职生的素质水平处于较高地位,然而在行为与道德判断方面高职生存在着诸多疑惑,也会有道德失范的现象发生。缺失荣辱观成为了高职生道德失范的温床,有少数人将黑白颠倒,以耻为荣。还有肆意破坏公物的现象,把主张个性权利当做放纵自己的理由。种种现象表明,与社会的要求、党和国家的期望不成正比,部分大学生还是没有达到,对此不仅不利于高职生自身发展,而且有碍于社会和谐。

2.2 高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 我们觉得不能忽视高职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主导价值观是民族发展的根基,是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必须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做支撑。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以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来看,都要求成员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以及道德品质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培养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将高职生培养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者,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高职院校、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高职生是民族的未来,直接影响民族兴衰与社会主义发展。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合理引导,努力提高高职生素质,影响他们的行为与思想意识,从深层次引导高职生努力学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坚定信仰者、崇拜者,积极传播并深入学习,成为走在时代前沿的楷模。

3 高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

3.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引导作用 第一,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马克思思想为基础,抵制不良思想在校园泛滥。第二,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贯彻到高职生教育体系当中,强化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的概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第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爱国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高职生做起,培养团结友好、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艰苦朴素、努力奋进的时代精神。

3.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文化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在高职生中的贯彻实施,需要作为教育基础的高职院校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高职院校中隆重的升旗仪式、对重要纪念日举行的教育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利用校内网站、校报、广播、文化长廊以及板报等宣传手段,激发高职生上进心,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引导高职生树立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借助演讲活动、专题活动、帮贫助残活动等等的教育活动,为指导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方案。

4 结语

高职生是民族的未来,国际的根本。高职院校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职生进行教育,来引导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志方.五年制高职生教育管理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57-61.

[2]施锡栋.围绕素质教育构建高职生教育管理系统[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1:73-76.

[3]周刚,袁媛.高职院校三生教育实践体系建设——职业素质训练体系构建[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62-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 篇11

各学院、机关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学校决定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校青年学生为把我们国家和学校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主题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三、活动时间

2014年4月-2014年12月

四、主要内容及活动方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需要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和勤于实践等多方融合。本次实践活动分为理性认知、感性认同和实践养成三个阶段,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同学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之目的。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加强认知

1.系统学习,全面了解,注重理论基础 开展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的形势政策教育,组织报告会、讲座、班级讨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发出改革好声音”等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新媒体系列主题活动,开展 “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主题团日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和基本要求,为实践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2.广泛学习,弘扬传统,提升理论修养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开展“君子文化”、“孝道智慧”、“真实的瞿秋白”等人文素养讲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二十四字正能量”主题漫画大赛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进一步打牢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3.深入学习,征文辩论,增强理性认知

开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墙报评选活动。引导大学生谈体会、谈认识,谈理想,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对优秀作品予以表彰和宣传。开展“常州市大学生禁毒”辩论赛、“凌波辩论赛”,以“构建和谐社会是依靠个人素质还是依靠制度”、“维护人际关系靠互信还是互利”等作为辩题,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第二阶段:增强认同,内化于心 1.加强宣传,网络覆盖,增强认同感

充分利用教室墙报、校园网、QQ群、微博、微信平台、pu平台、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和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对学生大力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下坚实思想和舆论基础。

2.典型引路,榜样育人,传递“正能量”

注重榜样引领,突出榜样的时代性,通过选树“党员示范宿舍”、“学习型宿舍”、“我身边的好青年”、“我的青春我的团”特色团支部等优秀典型,营造氛围,以先进事迹感召青年,以优秀人物影响青年,传递校园正能量,给青年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心境和正确的追求导向。通过大学生优秀事迹报告团、大学生励志成长报告会、“我的青春故事”大学生成长体验报告会、校内外专家学者讲座以及座谈会,积极宣传“三个倡导”,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3.明礼诚信,文明修身,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通过诚信考试讲座、诚信考试倡议与签名等宣传活动形式,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帮助大学生诚信做人。通过“文明修身计划”、校园文明监督、无烟校园建设等措施,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明意识,提升道德实践的自觉性。通过道德讲堂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通过开展“活力、节俭、安全、文明”宿舍文化节活动,提出“厚德风、博学堂、笃行组”的理念,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宿舍文化建设、素质拓展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舍风、校风,进而影响社风。

第三阶段:知行结合,外化于行 1.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弘扬雷锋精神

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常态化运行机制,依托“青果香”志愿者联合会,发挥志愿者在学校、社区、基地及重大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依托暑期社会实践,倡导“笃行”理念,围绕扶贫济困、大型活动、校园环境等方面,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困难师生等群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传承雷锋精神,培养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2.关爱自我、就业创业,爱校荣校

利用“3.20”心理健康教育周、“5.25”心理健康教育月、学生心理社团等开展《幸福在我心》系列视频讲座、《心理学与生活》系列视频讲座,大学生职业决策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班级心理委员培训,舍长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倡导“关爱自我,助人自助”的校园氛围。通过《阳光心态和职业素养》、《商务礼仪》等职业指导讲座、大学生就业力训练营专题培训、SYB、GYB创业培训班等系列就业创业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氛围,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结合学校30周年纪念活动,引导学生知校史、知校情,加强对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树立“校兴我兴,校荣我荣”的观念;积极教育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引导大学生在新的人生征程上用实际行动为母校争得荣誉。

3.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爱我中华

定期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制法规及国家、学校有关大学生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文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法制法规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正确合理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文明守纪的大学生。面向大学生开展“勤俭节约从每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一张纸、一分钱开始”的主题教育,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努力培养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五、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

学校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安排与实施。各学院党委(党总支)、团支部、班级根据学校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明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需要开展的具体工作,从“知、信、诺、行”四个方面切实提高广大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集中教育阶段(4月-11月)

各学生组织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具体的实践教育活动,注重理论学习,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注重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强化教育效果;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构建长效机制。领导小组监督活动进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关注活动的实际效果。

(三)总结提升阶段(11月-12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 篇12

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市文明办《关于进一步深化道德讲堂活动的通知》(成文明办〔〕75号)要求,根据市局统一安排,公管中心拟于5月29日开展一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5月 29 日(星期四)15:40开始签到,16:00 正式开讲,

二、活动地点

市局“道德讲堂”(房地产大厦一期五楼多功能厅)

三、活动主持人

刘元一

四、参加人员

局机关、局属单位、公管中心职工

五、活动流程(全程约40分钟)

(一)主持人介绍本期活动主题:

(二)围绕“唱一首歌曲”、“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看一部短片”、“作一番点评”、“发一份善心”、“送一份吉祥”的“七个一”流程,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立体诠释道德内涵。具体内容如下:

1. 唱一首歌曲(约5分钟)

全体起立,齐唱《我的`中国心》,

2. 诵一段经典

领诵人:冯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译文:人生大学问的宗旨,就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

“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荀子》

译文:权力和利益不能打动他,众人不能改变他,天下之大也不足以动摇他的心志。

3. 看一部短片

《迟到的荣誉 不悔的信念 不变的价值——方俊明》

4. 讲一个故事

宣讲人:益多之家公益组织志愿者

5. 作一番点评

随机抽取现场2-4名参会人员讲述心中感受、评议身边好人故事,品悟道德力量。

6. 发一份善心

邀请全场观众起立,领诵人带领全场观众做出道德承诺。

7. 送一份吉祥

赠送道德书签

(三)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六、活动要求

(一)全体人员准时出席,规范签到。

(二)请全体到会人员抓紧熟练《我的中国心》,做好合唱准备。

(三)请宣讲人及现场发言人员做好相关准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总结 篇13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90后”大学生将是高校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一代个性鲜明自由的学生对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90后”理想信念教育将成为高校开展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

一、“90后”大学新生理想信念状况

理想信念是人心灵世界的核心,也是伴随着个体生命历程的精神支柱,体现了个体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与追求。当前的大学新生多属于“90后”一代,身上带有属于这一时代的特点:个性独立,喜好自主思考与选择;思想早熟,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更善于自我表达,并努力以“准成人”思维思考问题;自信张扬,对未来的成功毫不怀疑;对个人发展有自己的计划,不盲目跟风;注重务实,厌恶形式和空话,更有责任意识。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成长在信息时代的“90后”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评断上也有一些自我矛盾的表现。

(一)理想信念的主体性

在向大学生活迈进的过程中,“90后”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注重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努力去证明自己作为社会存在个体的独立人格。这种意识的增强是个体在生命历程中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色的变换及环境的调整而必然发生的,它集中体现了个体塑造自身人格的意志和欲望。

与“80后”相比,“90后”在理想信念上更强调自主意识。“80后”选择专业时多依赖家长意见,缺乏主见,对未来比较迷惘。“90后”则更多从个人兴趣乃至专业发展前景方面考虑,专业选择上更为理性,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充满自信,对大学的学习生活也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思维上的独立和表现个性的要求,导致“90后”在观念上过于崇尚自我,只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略他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意识体现在行动上则表现为在个人自由与外部制度纪律出现冲突时,他们会拒绝服从集体,集体意识、协作观念、奉献精神比较淡薄。

(二)理想信念的多样性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多享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多样的知识渠道,丰富的信息量使“90后”比“80后”在个人理想问题上更突出个体性。他们更关注个体的兴趣和职业发展前景,而不是盲目追逐社会所谓的“热点”专业。这也体现出“90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而这与社会的多元文化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90后”对个体的未来能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在成才目标的设计上,他们不愿遵循过去那种单一的、被动的、固守陈规的成才模式,而是选择多样的、主动的、打破常规的人生规划,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呈现出更多元的一面。这种多元化价值观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也造成“90后”在价值选择上容易出现困惑和彷徨,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评判上经常产生偏差和混淆。

(三)理想信念的务实性

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确立与发展时期的“90后”,目睹了社会价值对个人以合法方式获取财富的承认与肯定。这一观念体现在他们的理想信念上,则表现为在职业考虑与选择上更注重务实性。

和“70后”“80后”不同,“90后”能大方地承认自己对实际利益和物质的追求,表现出对财富获取的积极肯定的价值观。他们抛弃了那些虚幻的、理想化的成才设想,主张脚踏实地,追求社会普遍承认和能带来实际效益的价值定向。他们蔑视那些道貌岸然、言之无物的空话、大话、谎话,更看重一些中肯、深刻的分析和评价。但这种务实意识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则容易在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问题上走向极端乃至对立,在社会利益与个体价值之间找不到平衡。

(四)理想信念的二重性

在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角色转变过程中,“90后”的个体心理也在慢慢走向成熟与独立。这种心理状态体现在理想信念上,则表现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是每一代人都必然要经历的。其中既反映着外部社会影响的因素,也体现他们自身作为生命个体的成长背景。

在“90后”身上洋溢着强烈的成才意识,对未来发展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幻想。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喜欢从个体意愿出发,忽视现实条件的限制;他们有很强的主见,对成才有独立的见解与追求,但不善于对自身进行反思和自省,容易在社会中迷失价值方向。

二、对“90后”新生理想信念的引导

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针。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引领“90后”新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90后”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总结和深邃的理论思考而著称。在当前对高校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要坚持不懈地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把握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才能使“90后”在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能认清本质,明辨是非。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为“90后”新生理想信念教育凝聚力量

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向世人证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自由、繁荣、富强、民主的中华文明的核心保障。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文明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在发展道路上的方向和前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针对“90后”的思想特点,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前途,教育他们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复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90后”新生理想信念教育鼓舞斗志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高校对“90后”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两个要”:要以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鼓舞“90后”,使其自觉地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为己任;要坚持以实事求是、务求实效、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时代精神激励“90后”,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自觉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充分发挥个人智慧和创造力,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

(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为90后新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价值评判标准

随着知识积累的增长、社会交往面的扩大、社会活动能力的增加,“90后”开始努力用成人的视角和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但因其社会阅历不足,在对外界事物的评断上难免带上一些片面、不成熟的烙印。因此,对“90后”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评价标准,引导他们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在面对利与义、得与失、奉献与索取的冲突时,要坚持社会与个人利益并重。“90后”要从我做起,带动全社会的公德意识和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90后”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一)重视“两课”课堂教学效果,打好思想基础

“两课”课堂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对于教育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体现在“两课”的课堂教育内容中,提高教学实效。要结合社会多种力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关注学生组织和社团发展,创造课余提升空间

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是学生在课余生活中根据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成立的组织,是用来提高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成长途径。其中学生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在学生中影响力大、号召力强,对于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积极意义。社团以其丰富多样的活动与自由活跃的氛围,让新生内心深处的梦想萌芽,尊重他们的个性意愿,为他们提供一个实现理想的平台。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良好校风熏陶

校园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大学新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空间。校园文化自身所蕴含的育人环境和人文氛围对新生养成优良学风、学到扎实知识、培养创造精神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种传媒渠道,把握好对校园文化的价值引领,把核心价值体系观念贯穿于报刊、电视台、讲座、展览活动等宣传途径中,强化新生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和认同,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自觉把专业技能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

(四)注重实践锻炼,深层内化价值行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属于外在的社会规范。只有把它融入到人们的实践中才能起到内在的价值作用。“90后”新生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重很大,社会实践对于促进理想教育的内化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互帮互助、爱心家教等来提高新生的动手参与能力,加深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促进新生把价值标准向价值行为转变。有助于新生确立理想信念,提高对自我能力的认识,达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通过实践环节,他们会意识到理想的实现需要经过一点一滴的奋斗,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问卷调查如何统计分析下一篇:观《迷途·归途》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