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书香,和孩子一起成长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伴着书香,和孩子一起成长

伴着书香,和孩子一起成长 篇1

书能给人以智慧,书能陶冶人的性情。除了这些,读书还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我可以举几个例子。

作为老师,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问题。

问题一:

我的孩子很粗心,很简单的字,他抄下来就缺胳膊少腿了。做一道算术题,明明做对了,答案抄上去就错了。读题的时候,我一读他就会做了,让他自己读,半天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改变呢?

诊断:

这不简单的是粗心的问题,孩子需要练习阅读。据科学研究,在1/10秒时间内,成人一般能注意到4~6个彼此不相联系的外文字母,或者8~9个黑色圆点。儿童的注意范围会更小一些。但是,阅读可以让注意的范围扩大。实验者的经验越丰富,就越善于把所感知的对象组成一个整体来感知,因而注意的范围就越大。如文化水平高的人,看书时对文字的注意就比文化水平低的人大得多。所以,爱上阅读可以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同时让注意力的品质更加优秀。

问题二:

我的孩子坐不住,写作业的时候一会要喝水,一会要上厕所,听课也小动作不断,他是不是得了多动症,需要请心理医生啊?

诊断:

据我观察,这个孩子并没有什么多动症,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坐很长时间。我说:“读书可以改变孩子,孩子爱上图书,体会到专心做一件事情的快乐,他就不会多动了。”

问题三:

我的孩子不听话,你讲道理他也会讲,可是到遇到事情的时候他就不懂道理了,和小朋友不会交往,总是闹别扭。

诊断:

孩子不懂什么道理,他讲道理只是简单的语言重复,书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大道理就在这些小故事里。读书可以提高人的情商,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学会感恩和回报。

………还有很多问题,读书都可以改善这些问题。

既然读书有这么多好处,我想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上读书。曾经有一位家长对我说过:“我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只要有人说什么书好,我就买给他,可是他并不喜欢看。我把他的房间里放满书,期待着有一天,他突然喜欢读书了,自己去看那些书。”

这样的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变为现实还需要家长的努力,孩子读书是需要引导的。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话题:

(二)牵着孩子的手,走进书的世界。

怎样引导孩子爱上读书,这对家长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讲几个小方法,还有很多家长有成功的经验,以后我们家长也可以经常来共同交流成功的经验。

(1)坚持给孩子讲故事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有这样一首儿歌:“是啊是啊,你家有宝石箱子和金柜子 是啊是啊,你家有大理石台阶和漂亮的院子,但是但是,我家有给我讲故事的妈妈。”

给孩子讲故事是让孩子爱上阅读之前的第一步。爸爸妈妈给孩子讲故事是磁带和碟片所不能代替的。讲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面对图书,让孩子知道,这些好听的故事都来自图书,从小就对图书有了深厚的感情。如果家里有一个会读故事的爸爸妈妈,即使长大成人后,每当回忆起父母给自己讲故事的美好童年,仍然会感到无限的幸福。

给孩子读故事并不仅仅是留下美好回忆,还能为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在家听父母讲故事,同时也训练了孩子的听力,这样的孩子能更好的倾听老师的讲话,也会养成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同时,给孩子读故事的另一好处是可以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小时侯听故事进入梦乡的孩子,随着年龄慢慢长大,自己的手里也拿起了书,自然也就变成了喜欢读书的孩子。

(2)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读后感《伴着书香,和孩子一起成长》。

不同年龄的孩子,阅读水平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给孩子选对图书,孩子才会爱上阅读。作为家长,很多的时候更注意孩子身体的成长,孩子今天吃的好不好,营养是不是全面。最近长高了没有。很多妈妈在一起,也会交流给孩子搭配什么样的营养膳食。其实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孩子身体在成长的时候,心灵也在成长,在不同的年龄提供合适的营养,孩子的心智就会健康快乐。心灵与身体的营养,都是同样重要的。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进入阅读的最关键时期。能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进行引导,给孩子提供更富的精神世界,我们的孩子将终身受益。

孩子不同,选的书也不同,对于已经很喜欢读书的孩子,可以先看一下有没有孩子不合适的书,一本好书一般会有一些共同点:*经过时间和空间的检验。*有成长动机。*主要人物是正义的和正直的。*词语优美,插图漂亮。选书的途径也很多,可以多逛书店,以量保质。也多上网,上论坛。

当当网 /都是不错的网站。

如果孩子接触的都是一些好书,就可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书去读。

还有一些不喜欢读书的孩子。我认为可以从绘本阅读开始。绘本一般都会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精美的插图,是图文的合奏。绘本给孩子带来的那种阅读的愉悦是其他图书所不能比的。人们在认识文字之前总是先认识图画,孩子对图画的理解也先于文字。绘本一般都配有色彩艳丽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引起孩子的共鸣,让不爱读书的孩子产生亲切感,逐渐爱上阅读。

(3)“亲子共读”,大手牵小手,一起走进图书的世界。

我们常常提到“亲子共读”。“亲子共读”就是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父母陪伴孩子一起读书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对于较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同读一本书,然后一起交流读书所得。

亲子共读不仅可以交流和孩子的情感,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读书的方法,共同体验读书的快乐。要想家长爱上亲自共读,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家长有没有时间,一个是我们愿不愿意和孩子一起读。

有些家长会认为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其实读书完全不需要那么讲究。我国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写出很多让人赞叹的作品,别人问他在哪写出这么好的作品,他答:“马上,厕上,枕上。”读书也是一样,在你坐车回家的路上,等车的站台前,在你要睡觉的床上,都可以腾出十几分钟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的时间。所以要有读书的意识,最好走到哪里都有带上一本书的习惯,家里也要有足够的藏书,让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够和书来一个亲密接触。读书的时间解决了,再有就是喜欢不喜欢读孩子的书了。有些家长会认为儿童读物没有深度,孩子的思维也跟不上大人读书的思维,和孩子共读没意思没兴趣。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牵着蜗牛散步》:上帝让我牵着蜗牛散步,天啊,它走得太慢了,我急了,开始催促它,可它依然那样慢慢地爬着。我没有耐心了,开始用绳拽它,用脚踢它,可它没有任何反应,依然我行我素,好像我的急燥和催促与它没有任何关系。我生气,可又无计可施。无奈,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慢慢随着它走在后面,不再催促,不再急燥。此时,我才看到了蓝色的天空,和天空中漂浮的朵朵白云,还有路边美丽的花草,深深呼吸一口空气,原来空气也如此芬芳,沁人心脾。我终于明白,原来,不是我牵着蜗牛散步,而是蜗牛牵着我散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只顾奔忙和劳碌,却忽略上苍所赐予的瑰丽和美妙。

亲子共读,正是上苍赐予我们美妙的时光,在纷繁喧嚣的人生路上,停下来静心和孩子一起读书,也许是又一个休闲放松的方式呢。

还有一些家长,也会有一些疑问:“我的孩子很爱看书,一看书什么都忘了,可是我并没有感觉到孩子有很大的进步呀。”

这里一个可能是时间没到,孩子正在积累,还没有运用,厚积才能薄发。另外就是读书方法的问题,要指导孩子学着“回望来时路”。

(三)学会“回望来时路”。

“回望来时路”就是对自己所读的内容回顾和反思。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写读后感。读是输入,写是输出。只有读没有回顾就象漏斗,随着岁月的流逝都漏掉了。时间久了就没有留下痕迹。可是写不能成为孩子的负担。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一起交流读书内容,或者提出问题让孩子回答。大人的视野,对文本理解高度和宽度,将直接影响孩子读书的品质。举个例子。这是我和一个孩子一起读完绘本《驴小弟变石头》之后的交流。我问:“看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孩子:“我也想有一块红宝石。”

这是在我们大人眼里看来毫无意义的读后感。其实,童真的回答才是孩子真实的心理,孩子的心都是最富于想象的,孩子的心是相信童话的,这是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但是,只停留在这个感悟上肯定是不行的,一起共读的大人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了。

我问:“如果你有了红宝石,你想做什么?

我这个问题是个可以触摸到孩子心灵的问题,你可以根据孩子的回答判断他当前的生活是否有趣,是否充满幸福感。如果他说:“我想得到灵药送给妈妈,让你永远年轻。”那不知道你有多高兴呢。他如果说:“我要变的有魔力,**经常欺负我,我要把他打趴下。”那你就该协调他和朋友的关系了。

我再问:“除了这个,你就没有别的感想。”

孩子答:“有啊,驴小弟的爸爸妈妈失去孩子日子太难过了,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

这里说明孩子已经感悟到人间真情了,能有这样的读后感就不错了。我还想进一步引导。

“你想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你看,驴小弟变成石头之后,他唯一的希望是有人发现这颗红宝石,并且希望红宝石旁边的岩石变成一只驴子。这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可是,爱却让这个不可能的事情实现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因为爱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汶川地震中,这样的事情还不多吗?在以后的的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是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绝望,因为爱可以让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独特的视角,可以让孩子对一本书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回望”和“反思”的好处。只有学会回顾和反思,读书才能最大的发挥作用。

还有经典绘本《爱心树》,我曾经和一个三岁的孩子一起共读过,读后的交流也非常有趣。这本书让三岁的孩子读,10岁,20岁,30岁的人读,读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大声朗读,空闲时间交给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用各种方式引导孩子做读书记录。提倡帮孩子建博写博,和孩子一起读优秀博文。可以引导孩子给文字书配图画,写书评……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篇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某某,是某某学校三年级三班的班主任,一九九八年,毕业于某某学校,自参加工作至今,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四年来,我懂得了孩子们,也让孩子们懂得了我。即品尝了这份工作的艰辛,也获得了发自心底的快乐。虽然经历过重压,但得到过更多的愉悦。也曾抱怨过太多的付出,但终究还是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收获。从对工作的手足无措,到喜欢上这份工作,都来源于十四年来点滴的积累和磨砺,之所以孩子们喜欢我,我也喜欢他们,正是因为多年来我和他们一起打造着成长的快乐。

一、习惯成就未来,细节决定成败

10岁左右的孩子们,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纯洁到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精心的描绘。纯洁到是非概念的模糊,需要我们做到指点无误。从学习、卫生、安全、纪律到穿衣服、剪指甲„„。就拿上课前的准备来说,该上什么课了,都得准备哪些用具,书本文具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每节课的课间,我都要到教室提醒学生做准备,帮助他们找好用品,摆放好,直到学生上课时没有因找书、找本、找笔的而耽误时间的。

每当上课铃声刚一响过,我班的教室就会传出朗朗的读书声,那是因为我班开展了“铃声响,我读书”的活动,每当上课的铃声响过,同学们就会在班长的带领下读

一、两句古诗名句,内容由班干部定,每周更换一次内容。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上课行为,我在班里召开了以“课堂纪律,我遵守”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中,同学们自发地统一了上课的坐姿和回答问题时的站姿。双脚放在桌子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平放在桌子上,双眼目视黑板,起立是站在桌子侧面,每行的方向一致。

每当走进教室,看着孩子们整洁的桌面,端正的坐姿,统一的站姿,听着他们洪亮的声音,我的心中充满了欣慰。这些看似很小的细节要求,使学生们上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吸收率也大大的提高了,所以我班多次在镇统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也让我领会到了养成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份量。

二、是良师,更是益友,有言教,更要身教

作为班主任,我知道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引导的重要,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工作态度和习惯,无一不是施教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从对他们每一个人的尊重做起,拉近和他们的关系,不但做良师,更做他们的益友。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交流,从他们的认识观点出发,谈对一件事物的看法,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如:我充分利用每周一的班队会时间,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我们开展的以“我的幸福宣言”为主题的班会,通过乐观自信的钢琴盲童刘浩、重庆跳太空舞步的校园师生和带着养母上学的“最美女孩”孟佩杰的故事,感受幸福的真谛。使学生们知道要幸福不止是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乐观、拥有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现在我们班的墙上还留有学生自己设计的“幸福宣言”,每当他们遇到困难,都能从“宣言”中得到激励。一年来,我班的22名男生,14名女生

从未发生过打架的事情,同学之间相处融洽,团结向上。浓烈的集体意识在我们班得到体现,记得一次拔河比赛,有的同学手破了都不松劲,直到最后取得胜利。

三、用爱心凝聚集体,用真诚化解心结

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爱”是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在日常工作中,我一直以一颗平等、宽容、仁爱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记得刚升入三年级的时候,一次雨后,学生们刚刚进入教室,霍家兴就跑来告诉我:刘某某在门口摔了一跤,衣服都湿了。我一听马上走进教室,看见她正在座位上哭,就把她叫到了办公室一看,她的上衣都是泥,裤子还好。刘某某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又在杨村上班,她又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病,家里没人能给她送衣服,我怕她穿着湿衣服会生病,就把自己放在学校的T恤拿给她,让她换上了。第二天,她把洗的非常干净的衣服用一个漂亮的手提袋装着还给了我,告诉我这是她自己用洗脸的香皂洗的。听了她的话,我的心里十分激动,多可爱的孩子呀!

可是就在今年的4月份不幸又一次降临在了这个可爱的孩子身上,她的父亲在上班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听到这个消息,我哭了,同学们被我感染,也留下了眼泪,同学们一致决定:从今以后要竭尽全力去帮助她,用同学的爱心来包围她。她上学后,我把她叫到一边,告诉她:不要怕,从今以后老师就是你的妈妈。她一听扑在我的怀里放声痛哭。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跟她说:吃饭了吗?天热了该换衣服了。天气有点凉穿点长袖的衣服。有困难一定要告诉老师等,在我的带动下,同学们也都热心的帮助她,辅导她做作业,借她铅笔,现在刘京京又现出了原有的笑容。

我爱孩子,孩子也在爱着我。一次我班的陈昊洋没有来上学,给他家打电话也没有人接,我十分着急,正要给他家的邻居打电话时,他奶奶来了,告诉我:他上天津看病没有回来,又没带我的电话号码,怕我着急,就非要让他奶奶来一趟告诉我。临走时他奶奶说:这孩子就知道怕老师着急,也没见他怕我着急。听了他奶奶的话我笑了,心里充满了幸福。

我班的吕某某是山东人,一次她从老家回来,给我带来了她老家的糕点,非要给我尝尝,她说:老师您对我那么好,将来我就算回老家了也一定会回来看您的,这个糕点您一定要尝尝,这是我的心意。吃着糕点我是甜在嘴里,美在心里。是啊!班主任就是要用爱心凝聚集体,用真诚化解心结。

四、充分利用小干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班干部是班集工作的助手,但我更注重的是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得到锻练,学会自我管理,学生素质才会得到全面提升。

我们班就有一批能力特别强的班干部,就算我不在学校,他们也能把班里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

每天早晨班长霍某某和卯某某都会组织学生晨读,一人领读,一人巡视,纠正读书姿势,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他们都会向任课教师询问作业,并写在黑板上,以便其他同学抄记。

每天的家庭作业,组长都会收好,整齐的摆放在我的桌子上。每

天中午到校后,组长又会在黑板上写出中午的学习任务。下午大课间又会组织本组组员打扫卫生。

卫生委员霍某某,每天都会带领卫生区的值日生打扫所负责的卫生区,所以卫生流动红旗常驻我班。

每天我班放学的路队都是最整齐的的,每日一句的声音都是最洪亮的,这都要归功于我班的体委梁某某。他每次整队的生音都非常洪亮,而且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看到老师或客人,他都会带领全班同同学主动问好,所以我班的文明礼貌一直是其他班学习的榜样。

在这14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但收获了快乐和幸福,也收获了许多的荣誉,我曾先后4次被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2次被评为学习型行进个人,并参加了2011年的区班主任论坛,获得了优秀奖。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所以我时刻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先后撰写了多篇论文,并有4篇论文获得市、区以及国家级奖励。先后做了2节区级研究课,多节镇级研究课、示范课。2008年还参加了周末研修的送课活动,在2011年被评为骨干教师。今年由我任组长的区级课题《小学数学教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正在结题中,并参加了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今年5月份我作为唯一一个乡镇校的教师参加了区直属校的同课异构活动,得到了区教研员的高度评价,及听课教师的赞扬。我带的班也先后4次被评为文明班集体,一次被评为三好班集体,优秀雏鹰中队。

每当看到三尺讲台下一双双纯洁而求知的眼睛,每当我看到孩子们进步,当我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听到家长满意地说“孩子变了”的时候,我的体会就是幸福。我感到自己拥有了一个最美丽的世界!是啊,孩子们在成长,我也在成长,我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谢谢大家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某某某

2012年6月12日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大碱厂镇第二小学

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篇3

——班主任工作总结

20班谢海燕

伴随着忙碌与充实,携带着欢笑和泪水,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生活了两个月,看到班级的一点点进步,我欣慰、我感动,因为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成长。我们的付出:

1、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个记事本,将每周要做的事情,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学习、生活、安全、纪律、双休日安排等,全部做好记录,虽然累点,但有的放矢,提高了实效。

2、实行小组值周制度,严格常规管理,班上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事管,事事有时管。

3、坚持写周记,记录自己一周的感受,真实、负责地反映班级一周的情况,做班级的主人。

4、利用双休日多读书,不断积累,做有思想的新青年。

5、将小盆栽移入教室,自己照料,自己装点,人人爱班如家。

6、将各项活动作为班级大事来重视,要做就认真做,对得起自己的辛苦,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再苦再累也值得!

7、班级是我家,扬正气,树新风,人人敢监管,人人敢投诉,将不良风气扼杀在萌芽状态。

8、任何一件事情,师生都共同完成。一起劳动,一起争先,一起学习,一起拼搏,一起品尝成功的喜悦。

9、利用一切间隙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让孩子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心系班级,感谢学校,感恩父母,不忘师恩。

我们的骄傲:

1、顺利地结束军训生活,为班级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常规考核有明显进步,班级面貌得到改善。

3、学习成绩提升较快,班级各学科能均衡发展,学科位次和总分位次都有进步,整个班级呈良性发展。

4、班级活动成绩显著,体操比赛、歌咏比赛、英语展板比赛均获得一等奖,黑板报比赛获特等奖,手抄报比赛也多名学生获奖。整个班级面貌积极向上。

5、后进生有了较大进步。不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成绩、道德品质,这些孩子都在努力地改变自己,力争不给班级抹黑,不让老师操心。

我们的反思:

1、学习成绩提高幅度不大,应该狠抓自己的弱势学科,让学科平衡发展。

2、加强常规管理工作,每一个孩子严格要求自己,争当明星班级。

3、师生更多地沟通,更多地为班级着想,让班级更优秀。

4、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实现亲人、老师、孩子三线合一的教育联盟。我们的目标:

让别人因为海燕班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和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4

小卡尔的成功,不是所谓神童的一时光彩照人,继而寂寞无闻,这个成功是持久的,真正的成功。老卡尔在本书中所宣扬的教育,小卡尔以其非凡的一生,作出了最好的印证。卡尔。威特的教育,实际上是父子俩共同创造的一个杰作。

当今的家长基本上只是将重心放到孩子的吃穿上,更多的是注重孩子的物质享受,孩子的身体健康,少数家长也只是有意识地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教孩子说话走路,做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一旦孩子入学,也就将孩子的教育完全的托付给了教育机构。家长们觉得孩子有人管了,就象卸下重担一样,自己可以长舒一口气,放心了,也自由了。经年累月之后,当孩子成人后出现无法挽救的问题,家长才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小时候疏忽了教育,但此时已经追悔莫及。即便是完美的学校教育,它也只覆盖到孩子的在校时间,孩子在学校外的时间更多,更何况从出生到三岁前后这个时期,根本无法交付给学校。而研究证实,这个时期是孩子一生中进行教育的一个黄金时期。因此,家教,由父母主导的教育,理所应当在孩子教育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教的差异,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差异的根源所在。小卡尔的成功,其关键在于其所接受的家教,来自他父母尤其是他父亲精心的培育。老卡尔的苦心和耐心,尤其是他的丰富的知识和技巧,从书中一览无余。老卡尔的教育中不仅有若干精心设计的游戏,充满技巧的教育实践(比如“留心看”的游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比如讲故事故意“半途而废”,下次讲先让孩子“编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在大街上对道貌岸然实际上是贼偷的人进行跟踪,向孩子揭示外表是靠不住的,社会是复杂的等等),更有充分的科学理论的指引(比如孩子的听力先于视力得到发展,比如关于儿童潜能递减法则的理论等)。母亲的配合也很重要。基本上,小卡尔母亲是夫唱妇随,有时候甚至亲自上阵,比如教孩子使用炊饮玩具。可以想见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照料上,这位母亲做得非常好。一般家庭的父母,可能没有老卡尔这样丰富的学识,但我认为这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他们缺乏耐心,不仅缺乏去学习新知识新技巧的耐心,更缺乏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疑问渴望成长的扶助的耐心。实际上,老卡尔也并非全知全能,比如他在孩子数学的教育上,就能够去请教数学家,在孩子天文学、音乐的才能方面,更是善于借助外力,通过其他人来教导孩子。在孩子问自己问题的时候,如果自己不懂,绝不含糊过关,而是与孩子一起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家教成败的关键在父母。父母对于孩子未来的定位,父母对于实现这个定位所拥有的知识和技巧,父母能够为此定位的实现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家教的三个重要因素。老卡尔对孩子的定位,是一个完美的人,包括了品德、健康和才能。要教育孩子,首先需要家长的自我教育,家长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更需要不断的去通过学习和思考完善自己。一个完美的人,兼及品德、健康和才能,这是孩子教育的目标,何尝又不是所有人包括父母应该追求的人生目标。

成功的父母不一定会有成功的孩子,但孩子的成长一定离不开成功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的一生。做合格的父母,做亦师亦友的父母,做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父母,孩子成长的天空将少些阴霾,多些阳光和雨露。本书多侧面地提出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的教育要点,希望有助于家长更好地探知孩子的内心世界,有效地引导孩子,同时也能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提升智慧,充分享受做孩子的朋友、至亲、老师这三种角色的乐趣。

带着童心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篇5

案例:在某个幼儿园,新学期开始时,在新来的一批幼儿当中,有几个幼儿有不爱睡午觉的习惯,针对这一情况,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他们的床都靠墙放,午睡时就让那几个幼儿面朝墙睡。老师觉得,这样一方面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另一方面还可以阻止他们与其他小朋友说话。没想到不到一个星期这种方案就失败了。有一天,午餐散步活动结束后,老师正带幼儿走向睡眠室。突然,一个叫欣欣的幼儿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您别让我对着墙睡觉了好吗?我对着墙睡觉心里难受。”当时老师愣了,弯腰抱起她说:“那好吧,老师不让你对着墙睡觉了。”他听听了老师的话很高兴,还把这件事告诉了身边的小朋友。看到欣欣的举动,老师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晚上回家后,这个老师在想白天孩子说的话。于是她做了一次试验,把家里的床搬到靠墙的一边,然后侧身对着墙躺下。这时她才感觉到真得很不舒服!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顺着墙往上看,那墙显得很高很高,而且像是要倒下来,于是心里就更加不舒服了。原来是这样的感觉,并意识到自己真是大错特错了!第二天,老师早早来到幼儿园,把那几个不爱睡觉的孩子的床,全部搬离了那面高高的墙,重新摆好。

后来这位老师又想了许多的办法,比如,通过创编故事、诗歌,给他们讲睡午觉的好处和不睡午觉的坏处,让他们听一些舒缓的摇篮曲,并自制一些小奖杯,奖给睡午觉时表现好的孩子等,对帮助那几个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很有效。

这个案例至今都让我受益匪浅,使我真正意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你都应设身处地的多替孩子想一下。在老师看来,孩子午睡有益健康,所以我们就想尽一切办法让幼儿入睡,甚至有时也像那位老师一样,让不爱睡午觉的小朋友对着墙午睡,为的是免得孩子们之间互相干扰,大家的午睡也就都有了保证。这种方法虽然符合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减少刺激,从而较快的使孩子进入睡眠状态,这似乎是个好主意,可是我们却没有想一想我们的“方法”是否给幼儿带来了心理上的其他方面刺激,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就像文中所说,欣欣对老师说:“心里很难受。”才引起老师的反思,老师自己试着像欣欣一样对着墙睡觉,才发现真是很不舒服,用眼睛顺着墙壁往上看,觉得墙体好高好高,像是墙壁要朝自己倒下来一样,心里觉得难受极了。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欣欣是幼儿园里的一个小孩呢?其实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不知要比大人大多少倍呢!有时也许孩子会想:“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不这样,而我却一定要这样!他们会把这看成老师的惩罚,一想起受惩罚心里更不是滋味。她越想越难受,越想越害怕,又怎能把事情做的如你所愿呢?也会感到自己被老师从小朋友的群体中分离出来,无依无靠,我们成人往往意识不到,但是,在孩子的心中,他觉得自己成了离群的孤雁,觉得自己独立无援,孤独没有安全感。然而安全感对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正如欣欣对着墙午睡一样,面临好高的墙壁,看不到周围熟悉的环境和小朋友们,这就使她失去了安全感。新学期开始阶段,孩子从自己过惯了的家庭环境中,被送到幼儿园,一切还不习惯。这样的新环境,已经使她很担心,老师又要她对着墙午睡,本来已经出现的不安全感越发加重起来,真是雪上加霜。

有时我们正是这样,往往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曾经做过,正在做着或是将要做出一些类似“对着墙睡觉”之类的错事,本来是片好心,却办成了坏事。到最后,归根到底,就是我们不懂得也不善于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往往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强加于孩子。好心办了坏事,却自己不知道,更没法纠正,直至铸成了大错。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这正是《纲要》反复倡导的,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时我们所欠缺的,就是像欣欣小朋友的老师一样的勇于反思,并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的精神。通过看书学习我才真正明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理解孩子的心理是多么重要呀!只有了解每个幼儿的心理,才能根据不同幼儿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教育儿童必须走近儿童世界,理解儿童的心理,孩子的想法在成人看来比较简单,但也有着他的道理。大人和小孩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果说大人的世界是现实的陆地,是显而易见的陆地上的`一切事实,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海洋,是海底里那一切隐蔽的存在。陆地上有的,海洋里也有,但其中却有着差别。因此,不能用大人的世界来套儿童的世界。在成人看来是变形的、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在孩子眼里却是真实的和正确的,因为他们处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成人不同。

儿童很小就问一些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如“我是从哪里来的?”“星星为什么爱眨眼睛?”在他们的眼中万物皆有灵性,他们喜欢和花草讲悄悄话,为布娃娃洗脸、穿衣服;他们爱憎分明,只理解“是”与“非”,对人评价不是“好”就是“坏”对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无法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常以自己的思想方式去行动。如,对玩具汽车的构造产生好奇,但有不理解抽象的理论讲解,索性拆开来自己琢磨,在自己拆装的实践中得出自己的理论,会用自己的哲学来构建汽车的原理。

所以我们应当用儿童的心理来看待孩子。孩子为什么拆坏汽车?下雨天为什么偏偏爱在水里跑来跑去,如果耐心些,孩子会告诉你他的道理,你也自然会从孩子的哲学中了解它的想法,了解他的思维方式。

我们常说要用一颗童心,一份爱心去对待孩子,其实无需扮演或伪装,只要能理解“儿童的心理”,用“儿童的心理”看待儿童世界,就自然能理解他的言行,也自然能引领儿童从“海洋”走向“陆地”。

伴着书香,和孩子一起成长 篇6

整个世界被网络团团包围,我们享受快捷的同时,更多的是被裹挟的无奈与无力。经常挣扎着“螳臂当车”,做些徒劳的努力,批判《王者荣耀》《完美世界》类的游戏,举例沉迷网络游戏、痴迷上网、刷微信的危害。心里知道,时代的车论滚滚向前,孩子早已不是我们和他们父辈小时候的那样,可是让我与时俱进跟他们谈游戏,我做不到。

也许有人说,用游戏大咖的身份,跟孩子会有更多共同话题,容易沟通,不论这种论调正确与否,让我花很多时间在游戏上,不如多看几页书。我也不觉得,沉迷光电、影像世界的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专注做事。我观察到的现象是:爱看电视、爱打游戏的孩子,很难集中精力听课。最关键的是,他们感官的刺激点很高,通常的鼓励与表扬是不能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

有段时间,孩子间流行纸条传书,我的桌上出现了一本纸质的微信群,有群名,群主,每个人都有昵称,聊天内容是各自的男神和女神,都是明星,他们的爱好、身高、体重,男女朋友是谁,各种微信表情包,画得惟妙惟肖。

难以形容瞬间的心情,我只觉得老师延长退休,是个很糟糕的主意,孩子的成长是火箭速度,我们渐渐老去,只能蜗行跟随,哪里追得上?

巨婴在成长

各种报道中的巨婴不是生来就是,他有一个长成过程。俗话说“从小一看,到老一半”。三年级的孩子,身心都在发育,最令人担忧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在校五天,抵不上回家两天。

在校的一切都根据规则,迫使有些孩子不得不收敛自己的随性,否则会被大家嫌弃,如果家长有心,知道和老师、同学及时交流,不忽视学习之外的品格教育,孩子就会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反之,不以为然,觉得孩子还小,长大自然就好,那么,孩子小时候欠缺的家庭教育,长大后,社会会多倍奉还给他。

自私的孩子眼里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带学习用品,直接拿同学的;犯错了,第一反应是“不是我”;自己的东西没有了,随便翻别人的抽屉或书包,喜欢的东西就拿;别人不小心碰到他,立马拳打脚踢还过去;随便扔垃圾,自己脚下的不愿意捡起,踢到同桌脚下……

看起来都是小事,其实都是见人品的大事儿。“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的孩子,老师的教育只有一半作用,还是暂时的,根本在家庭。

孩子越长大,越能看出家庭对其的作用。耳濡目染的熏陶,可以是春风化雨的近朱者赤,也可以是近墨者黑。孩子身上的缺点、问题,是一个家庭缺点和问题的总和,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我们都要学着做父母。

作者|陈燕

作学习型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篇7

目的和意义: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教学过程: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有人说:一位优秀学生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位优秀的家长,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借此机会共同探讨一下关于丰富家教知识和提高家教能力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做学习型家长

如何使家长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做学习型家长。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孩子们成长的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每个家长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领略科学的家教方法,才能使家教与社会需要相吻合,才能使家教更有效果。因此,做学习型家长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做学习型家长哪?我想:这其实并不难,只要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追求、踏实实践、经常反思、用心研究,就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家长。

互动互学——与时俱进新家教

家长与子女之间互动互学、相互促进。尤其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孩子们在接受新知识和利用网络信息等诸多方面往往超过了家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向孩子学习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可以提出个口号:“培育好儿女,成就好父母,两代人共同成长。”

要做到两代人共同成长,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对自身知识文化、教育理念进行甄别取舍,看哪些是适合时代要求的;

2、重新设计自身形象,以自信好学的全新面貌给孩子以积极影响;

3、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你不妨参与孩子有兴趣爱好的活动,看其有益还是有害,帮助孩子取舍;

4、要放下架子,在不如孩子的方面向孩子学习。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轨迹。各种教育理论和方法,讲的大都是一般规律,当面对一个具体孩子时,就不应用固定模式去套,需要家长结合自家情况和子女的实际而采取相应方法。这就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讲的“因材施教”。

在现实中,对于过分自信自大的孩子,就采取善意的抑制法;对于不自信、甘居中游的孩子,要进行适当的鼓励;对于自暴自弃、自甘落后的孩子,要发现他的长处并给予激励,并为孩子创造树立信心的机会;对于那些有潜力就是不用心的孩子,可用激将法激励孩子上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如何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呢?

1、从精神上善待孩子:

虐待一词用在父母身上,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其中一些是故意的,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的,比如毒打;有些则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但是这些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不利,我们也称之为虐待,包括精神上的虐待。父母往往物质上对孩子无微不至。以下的做法,对孩子的精神发展非常不利。

(1)冷漠——爱的剥夺

爱的剥夺对孩子的心灵伤害至深。有的父母不缺孩子的吃穿,却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拥抱孩子,不和孩子一起玩,视孩子为负担,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这样的条件下长大的孩子感到生活根本就没有意义,对人缺乏信任,冷漠,破坏欲强。容易和其他遭遇相似的孩子混在一起,形成犯罪小团伙。也容易被其他的成年犯罪分子所谓的“关心”拉下水。一个缺衣少食,干重活的孩子,如果有温暖的家庭,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而如果情况相反,孩子的人格发展极有可能出现问题。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有奶未必是就是娘。

(2)忽略孩子的进步

在孩子看来,每当他取得一点进步,就值得好好高兴一番。有的父母不懂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或者担心孩子听到表扬之后骄傲,就老是批评孩子,不把孩子的进步当回事儿,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真是没有用,丧失进步的动力。

(3)离婚后,迁怒于孩子

有的夫妻因爱成仇,离婚后不许孩子和另一方接触,在孩子面前辱骂另一方。孩子看到自己最亲爱的两个人如此相待,哪里还会相信有真正的关爱?还有的夫妻,每当看到孩子,就想起对方,不由得怒从心中来,责骂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这样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将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虽然心中渴望爱情,但是又心怀恐惧。在感情问题上非常敏感,也容易出现问题。

(4)破坏孩子心爱的东西

小孩子往往有个百宝箱,里面装满了他心爱的东西。另外,孩子对小动物的喜爱、亲近更是一种天性。父母在看待这些东西时,往往会觉得那简直就是一堆破烂。有的父母不仅自己动手,有时还逼着孩子亲自扔掉、破坏掉这些东西。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这些玩具、宠物有的时候扮演了孩子的朋友的角色,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宠物,对玩具娃娃小心呵护,实际上是在锻炼如何去关爱。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长大后不知道如何爱别人,不懂得体贴别人,却没有想一想,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有没有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如何关爱?

2.学会和孩子沟通:

沟通的通常方式是谈话。经调查发现,孩子是最厌恶的谈话方式有下列几种:

唠叨型、迁移型、提审型、揭丑型。

“爸妈问话不耐烦,只愿独居小房间”。许多学生与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淡化”。他们从不主动与家人谈心,或只是偶尔才跟家人谈心。家长,感觉与孩子存在“距离”与“隔膜”,有时甚至无从沟通。

现代家长都渴望与孩子交朋友,但事实却非人愿。为何你和孩子成不了朋友?和孩子交朋友你有何好办法?

(1)用心灵去接近

现在的孩子已有点独立精神,对父母不像小时候那么依赖了,有时对父母的言语表现出逆反心理。这时,父母只要和孩子友好、平等相处,用心灵接近孩子,还是能和孩子交朋友的。

我觉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个性很重要。仔细想想,孩子很听话不见得好,有独立判断能力倒是好事情。只有引导其个性发展,他们才能超越我们。我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很多事情上放“权”给他们,这倒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要和孩子交朋友,要多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体会他们年龄状况下的一种心态,才能做到以心交流。比如像上课讲话等问题,我们都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分析给他们听。只有在同一立场上规劝才有效。

(2)多给孩子发言权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并非是一件难事,最主要的是看你是否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在我国,受传统理念的束缚,很多家长在主观意识上存在着严重的父权、母权的思想。动不动就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之类的言语,这怎么能不产生代沟,这怎么能让孩子与你畅所欲言?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必须赋予其发言权,不管他的论点是否正确,想法是否单纯。从小培养沟通习惯,消除相互间的隔阂。如果小时候缺乏和孩子沟通,等孩子长大了,特别到了高中的敏感年龄,想要做他的朋友,我觉得那是不大可能的。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1、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的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的学习,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他们不善言表,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认识自我的不对,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生存习惯,他们就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2、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事事都要顺从;他们人小做不来事,事事都包办。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希望家长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学会动脑、用脑,解决身边的小事、小问题,用智慧去战胜困难。该班的某些学生学习畏难情绪严重,遇到难题家长帮她做,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好几次这样的现象。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意识到这样下去的害处以及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措施,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教育孩子克服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缺。事后我发现这样的情况有所好转了。看来家校坚持配合培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相信从小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3、受到打击,学会面对

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麻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能接受,不能正确地对待。有的人是想不通,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十分无助的样子;有的人是发泄,性格暴躁,把所有的气都往别人身上发„„.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麻烦事,烦心事,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小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依赖家长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4、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

伴着书香,和孩子一起成长 篇8

各位领导,同事们,下午好!

2007年,刚来附中的时候,刘校长给我们几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男生,大学毕业了,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亲朋好友,那天,骄阳四射,汗水纵横,早已浸透了衣衫,男生带着3个大大的行李包下了火车,一手拎一个,还有一个拿不了,没有办法就寄存在火车站,徒步近3个小时来到单位,再折返一趟来提第三个包裹,于是,奋斗的日子在这里开始了……每想到这个故事,眼前就会浮现《圣经》中摩西率众人出埃及,奔向自由,最终返回以色列故土的画面,犹太人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民族,并接受了包括“十诫”在内的“摩西律法”,而他们的始祖们所创立的神教从此初具规模,由此一个仅凭借着精神就能生存繁衍的民族带给世界意想不到的影响……一个来到陌生城市的奋斗的男生,同样也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在那里兢兢业业得开创了一片天地……从那个时候起,洋溢着自豪和兴奋的我来到了孩子们中间,带着几分羞涩和紧张,但在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很快摆脱了内心的恐慌,将自己融入到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着孩子们,我有太多的话语,太多的情怀,更有太多的希望,同样,处在孩子们中间,孩子们也对我也有太多的话语情怀和希望,在彼此的影响中我们都在成长……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语文教学中,总觉得,语文该是大语文,由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具有良好身体、良好心理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愉快地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潜移默化地把孩子带入人类的优秀精神文化中,使其成为具有创造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而承载着文化和精神的语文,尤其是语文的教学恰好承担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精神的传承和重塑。学生刚上,第一次讲诗歌的时候,先讲了个诗歌小专题——《一条美丽的河流——中国古典诗歌的产生和发展脉络》,从诗歌的源头《诗经》到屈原的《楚辞》,再到汉末五言诗的产生发展,再到唐诗气象、宋诗思想,还有后来的元明清时期家喻户晓的诗人和诗作。当然补充了大量的诗歌佳作,这些内容,我们很紧张的用了两节课才学完。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对学生小学诗歌背诵的充分了解,另一方面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诗歌体系,初中时代与小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的开启,让孩子尝试着去接触一个宏观的概念和轮廓,他们才能慢慢的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初有老师一点一滴的指导,一旦到了一定的阶段,学生们自己就会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和框架了,这就是导学自主的一种形式吧。接下来接触到了具体的诗歌,学生就会自觉在这条河流上找到相应的点,这样学生的知识框架就一步一步的丰满。而对诗歌内容的学习需要启发,努力使学生的思想升华。比如说:十三四岁的年龄,学生情窦初开,每一个少男少女心中都有一个钦羡的异性,懵懂感情开始了,所以,在讲爱情诗歌的时候从来不避讳爱的字眼,比如说讲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时候,除了讲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艺术手法之外,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引出爱的讨论——什么是爱?我们该怎么爱一个人?

一场“爱的教育”开始了,问学生三种情况哪个人更爱花?第一个人看见花儿开得漂亮,就把花掐下来,揣在怀里;第二个人爱花,花儿开了,就在花儿面前转了两圈欣赏了一会儿离开了;第三个人,看见花开,就默默的为这株花添了一抔土和浇了水。孩子们异口同声说第三种,这与李商隐的爱情观是一样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学生回答:付出。懂得了付出,就开始明白了爱。那么我们该怎么样爱一个人呢?我又问孩子们,你们希望你爱的人因为你的爱而越来越优秀还是因为你的爱他受到了烦扰而越来越遭呢?孩子们陷入了沉思。我明白了,他们开始思考了,当然我们希望我们爱的人越来越好呀,那么我们该怎么做?一个孩子说:我会帮助他。还有一个孩子说:我觉得我们该共同努力,好好学习……纯真的孩子们,在接下来的周记中,又一次跟我表明心迹:老师,您说得对,爱就是付出,想一想妈妈对我的爱,就是付出呀……孩子们的情感,懵懵懂懂的感情终于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对感情的美好向往,和对诗词句子的深刻体验,这些老师不用讲,孩子们将记忆终生。

这次的课程,对我而言,也是一次爱的洗礼,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别人比对我们的亲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多少年来,我们以为这割舍不断的亲情和血缘就是我们“不耐心”亲人的资本,就是亲人无条件的担待和原谅我们的由来,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时常对周围的陌生人还满面春风,对周围没有丝毫关系的路人还温和谦让,恰恰我们忘了对真正爱自己的亲人付出真心,流露真情。《孝经》中所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背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原来,爱是一种能力,学会爱人更是一种智慧。

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关注,就是孩子的情绪能力!在初中阶段,孩子正值12—15岁,这个年龄是最容易使人陷入迷惘泥沼的一个人生阶段,很多的烦恼化成一种莫名的不安情绪袭扰着学生,他们心中有千千结无人解释,面对的是只知催促学习的父母,他们的心境坏极了,心中的郁积无处发泄,于是便寻找机会在学校捣乱、滋生是非。在是非面前,孩子是有他自己的判断力的,只是被当时的情绪所左右,比如说,一个男同学看到同桌拿着一个新奇的笔,就想看一看,可是女孩子不让看,于是你争我抢,女孩子不小心打到男孩子的脸,男孩子一下急了,将笔狠狠的扔向外面,不巧碰到了灯管,灯管灭了。此时两个孩子都冷静下来了,他们都认识到自己错了,只是在当时情绪的左右下,才不顾一切后果!所以,关注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情绪支持和引导,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种比知识、技能更厉害的本事,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甚至能预测未来的成败。在班会上,我开展了“认识情绪”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控制自己的怒气、挫折和寂寞的情绪。几次课后,学生相互打闹、发生口角的现象明显减少了。这5种情绪能力是:

①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能觉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感情。

②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能恰当分析自己情感的起因,找到办法来处理自己恐惧、焦虑、愤怒和悲伤等情绪。

③激励自己的能力。能克服自满和迟疑,调动自己的情绪去达到某个目的,还能较持久地保持这种动力。

④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对他人情感和利益具有敏感性并能理解别人的观点,欣赏不同人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和感情。.⑤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如说在期中考试来临之前,特别是我班成绩好的学生,压力比较大,脾气就变得比较暴躁,同时面对同学的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对别人不再理会他又比较敏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跟同学发一下脾气,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就向朋友大倒苦水,这就是周围的同学感到莫名其妙,同学相处也有点紧张,这更使他想发脾气。这其实就是孩子的不安情绪没有把控好,使孩子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教给孩子处理自己情绪的办法,这样就好多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和睦多了!

在孩子们身上看到的这些,我们说,他们还是个孩子,是呀,有时候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孩子?面对学生突发的事件,会不会因为事情的突然束手无策而着急?面对学生的几次三番的说服教育之后,他依然故我,没有丝毫的改正,会不会因此而气急败坏?女性又是比较容易情绪化的,作为一个女性带着班主任,有时候把这些负面的情绪带给了孩子们。

记得论语中一个故事,不迁怒不贰过。讲的是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都白了,过早死去了。孔子为颜回的死哭得非常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更加亲密。”鲁哀公问:“你的弟子谁最好学?”孔子回答:“我有叫颜回的学生爱好学习,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迁移到别人的身上,同样的错误也不会犯两次。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再也没有这么优秀的学生来继承,传播我的理想了。”是呀,不迁怒不贰过是我们一生都在加强的修养。柔则生,顺则存,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无坚而不摧!在对待孩子情绪和自己的事情上,我们总是想到水,顺势而导!我们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很好,可能考上北大、清华或者国际名牌学校,可是,如果他的“情绪能力”欠佳,那幸福宁静的美好生活还会与他有缘吗?我们会因为失去美好的东西哭泣,会因为得到满足而喜悦,会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沮丧,还会因为受到羞辱而愤怒……这些五彩缤纷的感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灵性和生机。正视情绪的存在,它们是我们拥有的感觉,是我们生命的动态能源。让它们在一个正常的渠道里,推动我们的人生正向发展。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营造好一个和谐积极的情绪氛围,我们和学生都得到了成长!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定要抓紧每一秒钟的时间来学习,时时把自己沉淀、倒空、归零。像诗人所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执着的背影!在这样一所面向未来,面向全国将走向世界的名校里,老师能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基础的知识教育和现代的素质教育,还有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的成长和我们自身的成长,因为我们深刻的明白,只有我们的学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的取得成功和成为佼佼者,只有我们自己成为老师的典范,这才是我们学校培养人才巨大成功的见证!

让孩子沐浴着书香成长 篇9

创建书香校园,让阅读滋润人生,是我校一个永恒的追求。为此,我们在阅读方面致力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文化营造

有人说,爱读书的孩子是熏出来的。环境育人,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行为。在校园整体文化设计中,我们努力打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1.利用校园版面、报栏、广播、教室文化等多种渠道,营造阅读文化。

2.学生阅读:坚持做好“晨诵 午读 暮省”

3.教师阅读:推荐书目、订书订报、奖励书卡、读书心得、“生日送书”文化:每位老师列出自己喜爱的书单,学校购买,作为生日礼物赠送给老师。4.硬件建设:改造阅览室。

在学校图书不断扩充的情况下,原有的阅览室面积逐渐缩小,已容纳不下学生阅读。因此,学校改变课程和时空设置,安排1—3年级学生第3节下课后第一批就餐,第4节为阅读课。4—6年级第二批就餐。将二楼餐厅腾出,有效利用资源,计划将图书阅览室整体搬迁到餐厅,为师生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现在正在整体设计中。

二、“亲子共读”活动开展

引导家长热爱阅读,做有思想的家长,是我校推动亲子阅读的一项重要举措。我校持续开展了“做有思想的家长”读书活动。从《怎样做好父母》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哈佛家训》,再到《五元家教法》„„学校给家长推荐了一系列家庭教育书籍,希望通过阅读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家长会上交流读书感悟、教子心得,激励和引领更多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使家校形成合力。1.“同读一本书”

精心选定每个年级的阅读书目,形成读书单,把阅读书目印制在《寒假家本课程》告知给各位师生、家长。假期中,每个年级学生、教师、家长同读一本书,把读书和假期语文作业相结合,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写读书感悟,家长评价。开学后,评选优秀读书作业,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2.每天亲子共读30分(1—3年级)

1---3年级学生在校时间较短,把阅读时间更多的放在家庭中,家长的参与和鼓励,是学生热爱阅读的原动力。我们利用家长会、校讯通、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和家长沟通,引导家长重视阅读,并和孩子一起读书。我校二年级的“语音读书”收效特别好。她们是这样做的,1.每晚读一个故事。每个班级建立了QQ群和微信圈。布置学生每天晚上读一个故事,读熟之后,在家长辅助下录下读书语音,发送到班级的微信群里,算是交上了作业。老师及时收听做点评和家长、学生进行互动。老师的一个点赞,一句激励的短语,一个赞美的表情,都让学生为之欣喜并热衷于读书录音。当然,老师这样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每晚听语音并点评往往要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但老师们是欣喜的,因为她们看到了日积月累的力量,学生的识字量不断增大,阅读兴趣越来越高。其次,每晚读书半小时。班级成立了读书社群,吸收一部分家长和孩子都十分热爱阅读的学生参加,每晚读书半小时,家长发读得最好的片段语音,一周家长汇报孩子的读书量,如:某某已读完什么书,共几万字。一个月家长交换书籍,实现资源共享。一个学期组织一次活动。第三,学生家庭结对子,互发读书语音,互相评价。在刚刚过去这个寒假中,他们提前把下册语文书发给学生,假期作业就是读书写日记,不让学生做任何资料习题。开学后,30篇课文学生全部读完,识字也轻松解决。课堂上主要进行朗读指导和写字指导。从入学至今,学生已经背诵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读了杨红樱的整套《君伟上小学》6册和王淑芬的的书,每篇文章都是1篇日记。现在正利用午读,以识字为主背诵《百家姓》,读百家姓故事。3.主题阅读(4—6年级)

我校4—6年级,大部分是寄宿生,亲子共读主要放在周末和假期进行,并且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在校期间,老师在阅读方面主要进行主题阅读,把一册书确定几个主题,围绕一个主题整合课文,并链接相类似的文章拓展阅读,扩大阅读量。假期和周末时,引导学生和家长共读相关书目,同写读书笔记,家长会上进行家长读书交流。

三、读书评价

1.亲子共读中“书香家庭”的评选。

我校持续开展了“做有思想的家长”读书活动。从《怎样做好父母》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哈佛家训》,再到《五元家教法》„„学校给家长推荐了一系列家庭教育书籍,希望通过阅读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家长会上交流读书感悟、教子心得,激励和引领更多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使家校形成合力。到今年,优秀评选活动已经举办了6届。

2.优秀“家本课程”评选。家本课程中,读书是固定的版块。它使家长和孩子们有了真正共同参与,共同感悟,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机会。每年,都要评选优秀家本课程。

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篇10

袁明玉

最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这本有一个长长怪怪的书名,叫《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伴随孩子一起成长---《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读后感。书不厚,不是童话,是一部幼年小说。看介绍时知道这本书在1970年3月问世以后,让出版这本书的一家名叫偕成社的出版社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仅仅七年,也就是到了1977年6月,这本书就买出了50万册,到了1999年,已经突破了100万册!就是现在,还在以每年三、四、每次1万册的速度再版。到2001年2月,它已经再版了173次!

《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是一部什么书呢?

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它为什么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呢?

《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的故事是再简单不过了,不过是讲了一个女孩和男孩的故事。秋代是一个上二年级的女孩,个子矮小,人却坚强。正也是一个才上一年级的男孩,个子又高又大,却是个爱哭鼻子的胆小鬼。一天,他们俩认识了,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就在两个孩子身上发生了…

这是一部描写幼年孩子日常生活的小说,日本叫“幼年小说”,也就是说,是专门写给一、二年级学生自己看的小说。

这样的小说,很容易写得罗嗦、枯燥,让孩子们读不下去丢在一边。但作家却把一个既没有幻想又没有离奇情节的幼年小说写得生动极了,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在作家的笔下,竟然会变得那么有趣了!

读这本书,我们完全感觉不到作家的存在了,甚至感觉不出这是一本书了,面前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当然还有别的孩子),他们哭,我们也会一起哭,他们笑,我们也会一起笑,不知不觉地,我们就融入到了故事里,读后感《伴随孩子一起成长---《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读后感》。如果是一个孩子,会觉得是在讲自己的故事,如果是一个大人,会觉得是在讲自己的童年。

这是因为,作家把孩子的心理揣摩得太透彻了。有时,读着读着,我们简直怀疑作家是不是钻到孩子的心眼儿里面去了!

几个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还离不开作家对他们身边风景的描写。这些风景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读到最后一页,你会发现所有的风景都与故事中的孩子有关。这本书的前面,还有一张地图。书中提到的风景,也就是作家每天都在眺望着的风景,都画在这张地图上面了。

虽然是一部幼年小说,但这本书却有一个非常大、非常大的主题,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主题。

不光是胆心怕事的正也在秋代的激励下,走向了成长与自立,其实,反过来在正也的激励下,一直盼望着长高的秋代,最后也获得了成长。当然,两个人一样,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成长。在说到孩子的成长时,古田足日曾说过,孩子的成长中有一个“节”,他进一步解释说,孩子们的成长不是呈一条直线向前伸展的,由于经验的累积,有一天,会突然发生变化,会急速上升,这就是成长中的“节”。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古田足日就加入了对“节”的思考。

我想,如果说幼儿小说有经典,那么,这本书就是经典之中的经典了。

这是一个小故事,但却是出自一位大手笔,于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大故事。

所以我说它是:小故事,大手笔。

古田足日可不是一位一般的作家,他在日本,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作家。写童书的大作家,当然不止古田足日一个人了,但还发表过那么多理论著作、震憾了整个日本儿童文学界的大作家,就只有古田足日一个人了。

上一篇:儿童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下一篇:趣味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