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题研究(通用8篇)
课题实施方案
坎山镇中 陈飞
一、课题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拿到2013年新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课本,小镇水乡的封面图片呈现在我们面前。七年级下册的《历史与社会》主要包括四个单元——《中华各民族的家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的变化》《文明探源》。本册主要学习的是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封面的小镇风情展示了水乡地区人们的生活景象,贴合本册内容。可见,图片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与社会》中,图片的类型主要有地图、景观图、历史资料图、人物头像语言图和数据图表等几大类。各类图片承载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思想内容,在课本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和亮点。图片在课本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表现为数量多,占幅面大。《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课本,全书分为四个单元,设有编号的图片就对多达两百多幅。具体分布在各个单元为:第五单元50幅,第六单元101幅,第七单元26幅,第八单元53幅。其他,还有一些没有编号的图片多幅。如课本封面上,各单元前言的插图,一些人物头像语言图和课本后面附录上的图表等等。课本每篇课文,每一页上都有一幅或几幅图片。
课本中的图片,以其色彩鲜艳,图面美观,直观性、形象性强,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等独有的特点,紧紧地吸引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启迪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片与课本紧密结合,图文并茂。图片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并为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学生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2、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据教育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一节课40分钟时间,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那么,剩下的20分钟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更好地完成教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注意力理论告诉我们,注意力分为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课堂教学上需要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的完美结合。不随意注意的影响因素包括客观的刺
激本身的特点以及人本身的状态。当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的时候,适当的刺激能够唤回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颜色鲜艳、形象生动、趣味十足的图片。
同时,读图教学是《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读懂图,读活图,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宋代郑樵说: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读图能力的培养,在《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中尤显重要。七年级历史以地理知识为主,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各类型的地图与图片,地图上贮存的信息,有些是学生可以直接从地图上获得的,如居民点、山脉、河流的分布等;有些是需要学生经过分析判断,利用思维活动才能获得的,如学生看地形图,就可以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山坡的陡、缓等。这就意味着通过地图,学生不仅可以知道图上点线符号的意义,山川河流的位置,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而且可以从符号中发现地理规律,总结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和发展等更为复杂的东西,使学生的地理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些难以解释的知识点,相较于讲解,图片有更大的优势。第一图片更生动,更加容易接受;第二,对于简单的图片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各抒己见,对于图片的理解也可以促进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第三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推动学生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问。
3、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储备等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老夫子”教学方式被彻底摒弃,需要教师探索更多优秀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一个需要攻克的难关。
教材的改革,新教材的编写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书本上众多的图片是潜力巨大的教学材料。图片教学引导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用复杂的文字进行教学,而变成用丰富的图片和简单的言语进行讲解,有利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新课程实施多年,在全国各地教师的努力之下有了巨大的成就。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于图片教学也有了很多专业、科学、深入的研究。
但本人作为新教师,各方面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与精进。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新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成长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
三、课题的界定
《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图片运用与学习主要针对教材中图片运用是否充分、恰当。对于不同类型的图片能否按照图片特性加以区别处理。对于一些图片是否可以探索出富有新意的处理方法。
教师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将课文图片合理地加入教学设计之中,让图片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更好、更形象地理解书本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遵循教育学注意力的科学理论,合理分配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利用图片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关注备课,选择恰当的图片。
2、通过图片吸引学生的不随意注意,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3、通过图片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探索出教师利用图片有效传授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策略,以期形成较为系统的图片使用方法与原则。
4、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初中学生读图、辨图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历史与社会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1、图片设计的研究。主要研究教材中图片选取与设计的意义,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教学环节与使用方法。注意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准确性等。
2、图片功能的研究。分析教师课堂引导学生理解图片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图片引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吸引学生注意力;第二,体现教学内容,揭示教学任务;第三,激发高层次思维活动、控制教学节奏以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等。
3、在图片的选择中必须注意图片数量的合理性,切忌贪多、花哨。
偏差时,藉由老师的语言等手段进行逆向引导,让学生思维步入正轨。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和研究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措施:
4、图片出现后主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路,正确时,让学生思维自由发散;
在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都积极推广新课堂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课堂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有效学习的方法、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具体落实下列措施:
1、理论学习作支点
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学习新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尤其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倡导教学的民主;二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只有了解学生的现实状况才能对症下药,合理安排;三是课堂引导学习类型和技巧,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来充实自己;四是边发现问题边进行演绎归纳,然后开展研究。
2、深入研究教材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的使用必须严谨、合理,只有了解教学材料才能更好更充分地安排使用这些教学材料。作为新教材,教师对于教材的认识还有待加强,深入研究教材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对于教材的研究不能只停留教材的设计思路、书本线索等文字上,书本中占有大量篇幅的图片也是非常重要。对教材的研究不能只看到教科书,在《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中,图册与作业本是教学设计与研究的一大重点。七年级地理学强调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区域特征,图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
通过系统分析教材用图的几大特点,使我们可以更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与社会教师不仅要熟悉和研究教材,还必须认清地理、理解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历史、理解历史发展空间环境,辨明政治、行政运行流程等,不断地加强对历史、地理和其他社会学科的学习,并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的影响。
为实现有效课堂学习,教师应该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具体的引导方式,选择相适应的图片引导。同时,慎选图片,注意图片的准确性、典型性、社会性等。
3、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教师在进行课堂引导时,在图片展示或问题提出,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独立思考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如何读图、辨图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学生的读图能力在独立思考中慢慢锻炼与提高。在图片引导和教学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分析,耐心等待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图技能并加以熟练内化,完善其知识结构与技能。能力的获得才是学习的重点。
(二)本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等方法进行。
录、整理工作。
提供依据。
1、行动研究法。根据实际情况,在任教的班级中进行实验性教学并作好记
2、调查法。实验前期、中期、后期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
3、文献法。搜索并学习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情况,不断补充、完善本课题。
4、测评法。在课题进行到某一阶段的时候,针对参与课题的班级进行测评
以获取阶段性数据与实验结果,提高课题结果的科学性。
七、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代社会印刷技术、绘图技能的不断进步都为图片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技术在知识表示这一基础方面的重大突破。知识可以用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图形等多媒体表示。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是大脑系统活动的过程,一般可分为识记、保持和重现三个阶段。根绝研究,记忆课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每一种记忆当中都有图像编码,这就说明图像、图片在记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些儿童通过视觉较容易认识和记忆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些则通过听觉以及教科书较容易认识和记忆所要学习的内容,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殊性。因此现代教学论认为教科书应当利用认知心理学的这一研究成果,全面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合理设计与安排学生的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触发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八、课题研究对象
坎山镇中七年级(4)(9)、八年级(7)(8)(9)。
九、课题的研究步骤及分工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2013年5月---2014年9月
1、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4年9月
主要工作:
(1)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2)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调查教师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现状及分析。
2、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3月
主要工作:
(1)按实施计划进行课题研究。
(2)理论学习和研究。
(3)做好阶段总结工作。
主要工作:
3、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9月
(1)总结调查教师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现状及分析。
(2)撰写研究论文。
(3)完成课题实验和各项成果资料整理工作,撰写结题报告。
本课题研究分工以陈飞为主要负责人。
十、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2、教师论文。
十一、参考文献
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3、其他有关材料。
随着教改的深入推行, 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 但是大都是借用现代化手段来活跃课堂氛围, 以达到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之目的。然而这种行为往往停留在治标层面上, 只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时间一长他们依然对具体问题较为茫然。因此, 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学课堂, 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
二、初中历史教学创新
(一) 标新立异, 构建新的教学形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老师是“发射器”, 学生是“接收器”。把学生的思维锁定在书本之内, 读死书, 死记硬背, 考试分数成为评判学生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学方式, 课堂没有活力, 体现不出教学的价值所在。全新教学模式是构建生动、富有活力的课堂, 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挑战自我, 表现自我;以学生为主, 老师为辅, 辅导学生在自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 改变教学理念, 体现学的价值。
历史包含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变迁。历史的发展是以人为本, 作为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心里动态。变传统的“老师让学生学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为“学生希望学到什么, 老师就教什么”的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变成兴趣教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针对历史教学, 通常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首先, 从整体上感受教材, 明确哪些知识需要了解, 哪些知识必须掌握, 这需要学生自己阅读教材, 理解其意义。其次, 学生通过对教材的了解, 提出质疑的问题, 与老师共同探讨, 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后, 老师提出问题, 供学生讨论,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历史事件中折射现实的生活事例, 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2. 进行教学资源整合。
在我们现有的历史教材中, 所有的内容成条块状, 学习难度大, 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网。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取舍, 将现有教材进行整合, 把知识面拓宽,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讲我国近代史的内容时, 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 一方面以外国侵略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等) 为题纲讲述各国对我们进行的侵略掠夺;另一方面以国内人民的阶级斗争 (太平天国、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 进述我国近代史上涌现出的民族英雄, 为了推翻封建社会、抗击侵略做出的不懈努力。学习民族英雄为国捐躯的精神、气概,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讲课的过程中, 分清重难点, 拓宽知识面, 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
3. 改变方式, 考察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
以分数论成败, 这只能从单一的理论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容易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抹杀了。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综合评价法, 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首先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通过测验, 要求学生对知识从浅到深地掌握, 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其次, 通过对历史事件了解情况及能力评测, 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课堂答辩, 写历史事件之我见, 考察学生对历史的掌握程度;最后,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 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这需要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生活作为进行观察, 在无形的生活中, 进行有形的评测活动, 长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
(二)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初中学生本身就属于好动型, 如果让他们天天静坐在课堂上听课, 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必须要结合初中学生自身特征进行实践, 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1. 走出教室探寻历史。
如果历史理论太多, 学生自然感觉乏味, 因此教师必须要采用多种学习方式,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走出课堂, 探寻历史。在讲到抗日战争历史时, 如果仅仅在课堂上讲述, 学生可能体会不到那段历史的切肤之痛, 而且教师也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 也讲不出那种应有的激情。于是笔者就带着学生一起拜访了当年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 让他们以亲身经历控诉当年日军的残忍凶恶, 学生的印象就能够深刻。走出教学课堂不但能够丰富学生阅历, 还能够提升他们的情感。
2. 以教材为基础查访历史。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教材中的历史信息量仅仅属于沧海一栗, 因此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吸取历史知识。其一是阅读大量的历史书籍, 丰富自身学识;其二是借助网络, 做好网络知识与教材之间的链接, 同时正确引导学生, 让他们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其三是衔接好边沿学科, 通过其他的科学知识对历史进行分析, 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历史教师不仅应是一位历史的讲述者, 还应是一位历史教学的创新者, 要不断地从教学之中积累经验, 促进教学的革新。
当然, 创新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与不足, 就需要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 增强教学质量, 灵活调整教师自身教学行为, 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创新初中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才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强化综合修养, 同时还要和社会接轨, 营造出创新历史教学的环境, 让学生成为历史教学中真正的主体, 切实掌握历史知识。通过历史教学, 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学习民族英雄为国捐躯的精神与气概,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摘要:新课程下教学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初中历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发展史, 同时也枯燥无味, 因此就需要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就是笔者根据多年初中历史教学经验, 探究对教学创新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研究,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陈章灿.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活动课[J].职业时空, 2009, (12) .
[2]宋淑芹.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0) .
[3]马彦平.初中历史教学创新之我见[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10, (04) .
关键词:教学改革;初中历史;小故事;效率
伴随新课改教学理念[1]的逐渐深入人心,初中历史教师也应当依照新课改要求积极探索可行途径,要通过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历史小故事概述
所谓历史小故事,顾名思义就是说篇幅短小精悍,高度浓缩了历史故事情节,能够对历史事件其进程进行反映的故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扣人心弦、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历史教师在向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历史故事优势,将历史事件的起源、过程和结果穿插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接受到历史教材上的知识,还能接受到教材之外的历史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历史教师对选取的历史故事应当具有趣味性和代表性,并需要提前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既符合课堂教学需要,又避免因冗长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具体运用
(一)在课前通过历史小故事导入新课
常言道,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课在开始之初就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推动课堂进行。[2]在开始新的章节的时候,历史老师可以根据新的章节内容利用相关的带有一定趣味性或悬念的历史小故事来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比如在上《大一统的汉朝》这节课的时候,历史老师可以先用一个历史小故事来讲述刘邦在称帝之前的经历:刘邦性格豪爽,为人豁达,不喜欢干农事,不喜欢读书,只喜欢喝酒,刘邦的父亲训斥为“无赖”,并说他不如哥哥,但刘邦还是我行我素。刘邦每天下午都会去一家酒店喝酒,然而却没有钱,因此经常打白条赊账,但是酒店老板发现,只要刘邦来喝酒,那天生意就特别好,算下来还赚了不少,后来就把白条撕了。后来刘邦当上了泗水亭长,从而与萧何、樊哙等成为了知交好友,这些人都成为了刘邦后来取得江山的重要助力。通过这个小故事,以此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刘邦这个人物身上,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一介布衣、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如何一统江山当上皇帝。
(二)在课堂中通过历史小故事来引发学生思考
历史教师在对一堂新课进行讲述的过程中,虽然平铺直叙能够更加容易地切中课文主题,然而却难以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积极的思考。[3]因此,在此时历史教师就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历史小故事来引领教学,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讲述《西安事变》这节内容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将蒋介石被扣押的经过浓缩成一个小故事插入课堂中,并不断进行设疑,让学生大胆猜测当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将军将蒋介石扣押之后,国共两党各自有着哪些主张,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在讲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让学生们猜测当蒋介石被释放之后,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可能会遭受怎样的待遇。就这样让学生通过猜测与想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当时那样形势下,两位将军采取这样的行动是具有多么高的责任感和正义感。从而让学生既了解了历史,又对其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课堂结束后通过历史小故事引发学生探究
在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历史教师仍然可以通过插入具有悬念的历史小故事来引发学生产生探究行为。这类小故事既可以是承前也可以是启后。所谓承前就是说历史教师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通过历史小故事来使学生对本堂课学习到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所谓启后即是说通过具有悬念的历史小故事来使学生对下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思考与探究。比如历史教师在上完《罗斯福新政》这节内容之后,可以向学生讲述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小故事,炉边谈话不仅鼓舞了美国人民,坚定了人民的信心,而且也宣传了他的货币及社会改革的基本主张,从而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敬。对美国政府度过艰难,缓和危机起到了较大作用。通过炉边谈话小故事可以让学生从另外一面了解罗斯福新政,从而加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记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明确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应当积极探索各种可行途径来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先简单阐述了历史小故事的内涵,再对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借此给予其他历史教师参考与借鉴,共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使初中历史教学更具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创新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5(30):52-53.
[2]李跃华.简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经贸实践,2015(09):227.
如何迎接高质量教学的挑战,如何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有过困惑,有过迷茫,也有过得失,但也有喜悦。下面把我们的点滴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精研教材、丰富教材,变干枯的历史课为血肉丰满
1、整合课程资源,使教材由“薄”变“厚”。在教材的编排上,可以说,历史教材越来越“简单化”,课本上只有一些历史事件的基本骨架,或者说一些历史事实的罗列,对于那些历史事件的精彩细节大多则略而不谈了。这无形中消弱了初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不认真备课,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必然觉得枯燥无味,难有所得。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想尽一切办法,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寻找历史事件中的血与肉,对课本中未涉及的部分进行必要的补充,如果再努力些,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图片、视频、甚或影视剧片断加以补充,真正把历史课上得趣味横生。
例如讲到玄奘西游时,我就增加了许多《西游记》中的内容,采取了歌曲、人物画像、电视剧片断等形式,学生们听得是津津有味,当然,最后我也让同学们发言,区分历史与虚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区分,学生们更加理解了玄奘西游的艰辛与历史意义,相信同学们对这一课一定印象深刻。这也就是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又比如我在讲到《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时,向把我这几年来到过北京的趣事将给学生听,又把我拍摄的北京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的图片放给大家看,然后又请到过北京的同学发言,让他们讲述北京印象、北京故事,学生们畅所欲言,情绪高涨,积极把自己的情绪分享给大家,也激起了没有到过北京的同学的认知兴趣,对于我在讲授紫禁城、明长城等知识点时大家的注意力集中的那叫一个好。这样,通过我的努力,使教材从“薄”变“厚”,从“无”变“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而然得到了很大提升。
2、把历史课与时事联系起来
历史学科虽然讲的是过去的事,但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怀旧,学习历史是为了“鉴今”。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历史课应该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时代。在课堂的讲授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现实观照,主动联系现实生活。这就要求一个一线的历史教师要多关注时事,多关注热点,在备课时,要积极地想办法把历史引入现实。比如,在讲授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课时,我就积极联系现在的两岸形势,课前就搜集有关台湾的历史资料,向同学们讲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三国讲到现在,两岸血浓于水,进而横向联系钓鱼岛、联系南海,让学生自己发表对两岸关系、对钓鱼岛局势、对南海局势的看法,无意识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主主义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初的讲是点,学生的感情激发是面,主动权在无形中就传递到了学生手中,学生无形中也就融入到了知识的海洋之中,既学到了课本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同时也锻炼了她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同时也使增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但这种现实的联系一要把握一个评价侧度,一个要注意时间上的控制,要注意历史课堂的整体性。
3、把地方史引进课堂
除了在历史课堂的讲授中联系现实热点之外,我认为也应该把地方史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去。爱国要先爱家,有国才有家,国离不开家,家组成了国。一个人只有了解家乡才能热爱家乡,只有热爱家乡才能扎根家乡、建设家乡,进而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现在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空巢家庭,一方面是生活所迫,另一方面是缺乏一种爱。很多人都羡慕大城市,缺乏对家乡的基本怀念。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我认为有必要培养学生对家乡基本的爱,这种爱是对家乡的自豪感、对家乡的归属感、对家乡的报恩感等多种情感的融合。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有意地去导入地方史的相关内容。比如在讲到抗日战争的时候,除了重点讲教材里的张自忠、吉鸿昌、马汉山、赵一曼等英雄事迹外,我还着重介绍了本地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抗英事迹,还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参观了杨靖宇纪念馆,让学生感到历史就在身边,甚至触手可及,从而亲近历史,热爱历史。为了进一步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我还邀请我们黄淮学院、驻马店市委党校的有关老师到学校开设有关讲座,给大家介绍家乡的历史,讲述家乡的英雄、讲述家乡的文化,鼓励学生们寻找身边的历史遗迹,并搜集相关资料,然后思考,进而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有能力的还可以写成历史小论文。通过这些努力,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来我的家乡这么美,一定要向家乡的先贤们学习,为建设一个美丽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过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地方史引入的度,一定要自然,不是每篇课文都能和地方史联系上的,不可牵强赴会,过多过滥地引入地方史又可能会适得其反,这是需要我们初中历史教师注意的。
4、适当增加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教学必须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有意识地教授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种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教材中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过于简单。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刻意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下册第18课,在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节时,除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介绍外,对郑成功的评价只有简单的一句“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而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没有评价。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就会影响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基于此,我在讲授此课时,就从祖国统一的角度对此历史事件做了这样的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这就使学生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有了统一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感知认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单边课堂为双边课堂
1、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
我们常说,如果一个人想要学好一件东西,首先要对它感兴趣,只有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它。学习也是如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整合相应的教学知识点,建立积极地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以更好地吸引学生进入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去。至于营造课堂氛围的方法,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歌曲导入,也可以是一个经过细致包装的技巧性课堂提问,还可以是多媒体中的技术展示。比如,教师可以在计算机上展示教学图片,通过图片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课,我在讲授时就利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希特勒闪电般占领欧洲土地的情形,原有的地图是一片黄色,希特勒没占领一国,就用红色覆盖,当一幅幅红色的色彩出现的时候,学生们目瞪口呆,对于所谓的闪电战与扩张都有了清醒的认识,同时也有了一定的反思,在这种情形下,我就提问,如果你是英国首相,你是苏联领导人,面对如此的德意扩张,你会怎么办,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结盟。从而自然而然地为下一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做了很好的导入。
2、增加游戏环节,促进学生主动接受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思路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上多种多样。在教学实际中,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游戏环节,将课本知识点与游戏相搭配,从而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游戏学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灵感,通过游戏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可以更加通彻,通过游戏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领悟可以更加深刻。在愉悦中学习,既能够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又可以是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比如,在讲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时,我就使用了成语接龙的游戏,让学生用一个成语来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成就。比如,在讲述唐宋文化时,就采用了诗词大赛的形式,在讲宋词的时候,就采用了歌曲联唱的游戏形式,不仅开动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了历史学科的独特情景中去,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了,无形中就提升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课堂上的每一个积极因子 一个班级中,优秀学生不多,极端后进生也很少,这两类学生的把握对于初中历史老师是一个挑战。相当部分的教师容易走极端,对优秀学生照顾过多,忽略了大部分学生;对极端后进生做放弃,让他们自生自灭,那么他们破罐子破摔,不遵守课堂纪律,对教师授课冷嘲热讽,教师头疼不已。我认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这两种倾向都不可取。应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初中历史课堂的组织应立足于绝大部分学生,即中等生,这是占比最大的学生阶层,教师的课堂备课主要应以这类学生为假象对象,但对优等生和后进生也不能放弃,对优等生可以课下多加点拨,多加担子,对后进生应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专门留置一些环节进行鼓励安抚。总的来说,就是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课堂上的每一个积极因子。比较好的方法是分成学习小组,在学生自主环节中发挥作用,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在提问时分别提问,各加评价鼓励,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自觉地进行历史学习。
4、利用科学技术,积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单一地板书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遇到情节曲折的章节时,还好一点,遇到一些科技、文化等枯燥章节时往往躺倒一大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热情,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们可以有许多借鉴。我们在上课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准出发,结合课本中的历史知识点,利用多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图片、视频、音频、甚或影视剧片断等加以补充,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这些形象性的资料联想到相应的历史知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课堂所授知识的有效识记。
三、紧扣教学规律,层层加固,以潜在影响征服学生,引导其主动学习。
经过多年的历史教学,我们认为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要做好“五抓”:
1、抓“读”。这里说的读不仅仅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阅读,更是包括课堂前的自我阅读,课堂上的自我阅读和课后的课外阅读。课堂前的自我阅读就是学生在教授讲授新课之前,自己主动地去阅读课本内容,对于一些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人物、未知悉的事件进行提前把握,一般来讲,需要学生做出阅读痕迹,比如划出重难点,优等生要有课前疑问、课后习题要有一定的自我解决等,总之,要求学生带着层次听课。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带着层次听课的学生知识接受方面要远好于没有进行课堂前自我阅读的学生。课堂上自我阅读就是教师授课时,为了解决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课堂前自我阅读,为了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尽量提前了解即将进行的授课内容而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另外,目前的历史学科教材补充材料较多,教师不可能一一讲到,这也要求学生需要自己自读这些内容,从而加深对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解。在方式上可以有默读思考,可以有朗读讲述,也可以有朗读记忆等。课堂后的课外阅读一般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讲授完基本内容后,要求学生补充阅读一些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一般扩散性比较强,与课本知识距离较多,主要是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开拓学生知识视野,也有利于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2、抓“思”。教师的讲授内容需要学生去消化,怎么消化,就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不经过思考的知识是不稳固的。这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上多加努力,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依据教参设定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层次性的带思考性的问题,诱导学生系统性地思考。比如在讲述法国拿破仑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拿破仑的有关知识,我就把本册书后边世界文化的杰作中著名音乐家一节提前让学生学习,让他们阅读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并问道:这首曲子是贝多芬专门给谁谱写的,后来贝多芬为什么把这首总谱扉页上的内容作了修改,作了什么样的修改?通过贝多芬的修改内容,同学们知道了在贝多芬心目中,拿破仑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是一个英雄,以贝多芬的评价为前导,再次回到拿破仑这一课,学生就会自己去思考验证,他到底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到底是不是一个英雄。进而我又提出了几个问题,拿破仑是什么时候的人,他做了哪些事,如何来评价他。在老师的有意识诱导下,学生一步步的被启发,久而久之,学生自己就掌握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方法,从而增进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3、抓“议”。现在每一位老师在课堂授课时都注重了课堂提问,对课堂提问技巧也很注意,但是在学生的回答评价与引导上还不够好。往往呈现出一问一答一赞的模式,一个回合的问答最为常见。真正发挥不了课堂提问的作用,应把课堂提问作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推手来看。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切忌不能急躁,要缓一缓,不妨换种方式,小组讨论,相互启发,采用自由讨论、自由辩论的方式,诱导学生向教学目标靠近。这方面的发挥,教师的作用很重要,要善于启发,要善于引导,更要善于总结,要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讨论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也要敢于提出,让学生在议论中得以提高,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新颖的形式,也是表演的舞台,能力的提高也就在于此。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种挑战,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当然,议论环节的有效利用,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变被动为主动,增进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分析综合能力。
4、抓“总”。这个“总”指的就是汇总、总结。即教师在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像过电影一样把这节课的讲授内容言简意赅地复述一遍。这个环节我们认为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但是对老师的挑战性很高,好的老师能够运用得当、锦上添花,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流于形式,令学生索然无味。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言简意赅、切中肯綮,条理清晰,脉络分明,重难点突出。至于形式,可以是教师自述,也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也可以是课件显示。比如《为民族独立而战》一课,我采取的是罗列要点的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讲本课的要点一一有序板书:1775——1783;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一场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战争;《巴黎合约》等,在最后五分钟,我以此为点,边说边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标画,既给了学生以直观印象,又理清了本节课知识点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5、抓“练”。45分钟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当节课的结束,需要学生去巩固知识记忆,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练一练。除了课本上的习题之外,教师也应有意识地自己设计一些练习题供学生练习。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的练的方式有选择、填空、连线、列举、填图、材料分析、论述等,一般采取的是多种训练方法交互进行,尽量避免单一化,我认为这种训练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方面很有效果。
四、在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上进行适当、必要的点拨。我们说过,一堂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两个确立,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缺一不可。教师的主导是过程,学生的主体的目标。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作为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时刻思考:如何尽可能地多方式的发挥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简单说来,就是如何让学生独立自主有效地进行历史学习。那么教师要做的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重要的就是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上的适当、必要点拨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究,我认为在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点拨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教会学生读懂每本书的目录及单元框架。每学期伊始,我都会让学生先读课本目录,让学生了解本学期一共有多少单元、多少课,哪些是需重点讲解的,哪些是需学生自己阅读的,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每单元伊始,我都会让学生小声地念出每节课的题目,以及这几节课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初步建立简单的知识体系框架。二是让学生学会阅读。这方面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引导。以经济史为例,在讲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自读,告知他们一个大概:社会经济主要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主要有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等内容;手工业方面主要有冶炼、陶瓷、纺织、造纸等内容;商业方面主要有交通、市场、城市等内容,学生根据我的大纲提示有目的地阅读,很快就找到了课本的重要知识点,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三是要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事件的几个标准步骤: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进一步可以在进行扩充,为什么解决的是历史事件的原因、背景问题;是什么解决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性质、结果等六要素问题;怎么样说的是历史事件的影响、意义、作用等问题。四是要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在前面已经有所提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五是要让学生学会读懂历史材料和历史图像,能够根据细节来推断尽量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得出切当的历史结论。
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自我学习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就能够进行自主地学习,可以使教师在授课时对重要问题详细讲,非重要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以爱促学,增进学生的认同感。
武进区漕桥初级中学张敏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活动课教学
内容摘要: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就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我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的《纲要》指出,在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之一的研究性学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历史活动课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历史课堂和学生的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有积极作用。因此,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当前学生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他们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动机来解读课堂,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又有哪些方面要引起我们这些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注意的呢?下面我就结合在历史活动课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历简要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从实际出发,学习内容具有可操作性。所谓从实际出发,是指教师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选择的课题不宜大,应结合学生实际,量力而行,从主客观条件(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及物质条件等)方面考虑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能性,不要超出学生的驾驭能力。选题提出的依据要充足,内容要明确,还要考虑学校或社区是否能提供课题实施的必要条件。例如,我在上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一课时,这是一节探究活动课,因此,我针对活动课的要求布置了学习内容,姓氏是学生很熟悉的事物,每个人都有姓氏,因而,这是学生比较容易探究学习的内容。因此,我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兴趣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研究一个活动课题。第一组研究姓氏的起源,第二组研究姓氏的变迁,第三组研究从姓氏看民族的融合,第四组研究自己小组内同学姓氏的来历。这样,无论从实际,还是可操作而言,对学生来说,目标都比较容易达成。因而,研究性学习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二、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人际沟通合作的良好空间。研究任务的完成,一般离不开课题组内学生的合作及课题组外(如教师、社会力量)的沟通合作。学生在探讨过程中要发扬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 1
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历史教师也应为历史研究性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互助、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以及对经验和成果共享,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研究性学习一改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模式,而是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在自身的参与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建立师生间平等关系、营造融洽民主气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在《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这一课中,同样,我通过布置学习任务,任务细化到每个小组成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
三、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学生之间既有相对分工,又有相互合作,有学习过程中,做到重在参与,重在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获得的,而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到的。研究性学习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想法,不强求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教师重在科学理性的引导、指导。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潜能。提供更多的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样,在《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一课中,我指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到图书馆查阅,向长辈咨询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实践能力。
四、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开放的外部空间。历史探究活动课研究性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还应该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历史研究性学习要面向学生的整个世界,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人与社会的联系,以适应开放性社会的发展趋势。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为学生研究内容的确定、研究过程的操作、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结果的表达以及研究时间、地点、方式的安排等方面均有相当大的空间灵活性。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学生潜能的发挥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从而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以利于学生兴趣的满足和个性的发展,以利于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知识,并不是只有在课堂里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实际上是学生在课外学到的。因为研究性学习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社会生活,其课题范围十分广泛,学生可以在人文、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等诸多范围内拟定研究主题。例如,我在八年级下册《画地图,讲历史》这一课的教学中,安排学生画一张鸦片战争前期的清朝疆域图,课堂上我把方格放大法画历史地图的绘画方法简要说了一遍,然后就要求学生当堂绘制,尽管课堂时间十分充分,但是学生还是无法课堂完成一张地图的绘制,因而大部分还是在课后完成的。因此,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历史活动课的研究性学习,应该给学生足够开放的外部空间,以放开学生手脚,充分利于学生学习历史,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五、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三、四岁左右,学生正处于身心转型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喜欢形式多样,活泼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
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我们的学生群体特征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他们充满好奇心,对新生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兴趣更大。他们对于“结论性知识”越来越持怀疑态度,而对“方法性知识”和“过程性体验”充满兴趣。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写道,“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加以鼓励,不独因为它是一种好现象,而且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预备的一个好工具,给他们去除生来的无知的;他们如果不好问,无知就会使他们变成一种愚蠢无用的动用。”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因此,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展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问题情景,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应当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例如,在《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的教学中,我就结合学生实际,第一小组的课题里,我根据我们学校的所在地楼村赵姓居民很多班级里也比较多这一现象,还设计了一个小课题:为什么这里赵姓这么多。学生由于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所以很感兴趣,议论很热烈,但是没有什么结果。于是我让他们回家去问他们的父母长辈,结果,到第二天,本来没有历史课,但是却有好几个同学兴冲冲的来向我报告了。而且神情很是得意,原来他们从长辈那得知自己的祖先居然还是宋朝时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亲戚,要是在那时可就是皇亲国戚,而自己所在的村子原来也叫“御楼村”,后来朝代更替,御楼村名字逐渐变为楼村了。再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西周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个考古的问题:有人挖到了一个瓦盆,在盆底有字,上面写着“西周造”,这个人是不是应该感到很高兴。学生们讨论开了,有的说应该很高兴,那是文物,可值钱了,有的说,文物应该上交国家。这虽然跟我的目的不一致,最后我才向学生解释,西周和东周的划分是后来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为划分的,所以当时没有西周这个说法。因此,那个盆子是假的。很快下课了,但学生们仍然意犹未尽,跟老师说,上课上得,忘记下课了。可见,历史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历史活动课中的研究性学习,也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样,学生才会乐于主动学习,乐于主动探究,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浅的想法和做法。总之,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能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理论和教育理念的创新,能进一步提高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创新精神、信息整合能力、协作能力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从而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信息时代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旧店中学 肖永生
一、课题的提出
2011年8月,我确立了“编写歌谣,激发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这一校本小课题.即将每课的重点内容都编成顺口易记的歌谣,便于背诵和运用。在欣慰和满意的同时,也不能不让我想起刚刚开展课题研究时所遇到的困难,我的研究历程虽说算不上艰苦,但也足够让我边回味边慨叹了。
调入中学任教历史学科,单位是新的,同事是新的,学生是新的,学科是新的,压力固然很大,当时工作热情也是非常高的,但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中学任课不是历史专业毕业,学科知识贫乏,说句实在的,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我不会上历史课。我备课很认真,材料准备也很充分,但上课总感觉一环扣不上一环,各目之间知识联系不上,就像挎着一篮子鸡蛋,鸡蛋是好东西,但是哗啦一下倒在学生面前全碎了,我把课上散了。学生瞪着眼睛听,似乎很认真,但我知道,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想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这样的课学生是不会喜欢的。当时我很着急,就不断地听课学习,继续深入钻研,渐渐地我懂得了如何抓住一节课的主干,再生枝发叶,让课堂长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但新的问题随之又出现了,不管头一天的课堂气氛多么的热烈,学生多么投入,第二天一提问,总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回答不上来。为什么学生上课很认真,学习效果却不明显呢?经过调查,我找到了答案,学生爱学不爱背,在学生眼中,历史始终是一个充满矛盾性的学科:首先,历史教材中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
优美的故事传说,有壮观的疆场战役,有神秘的人物传奇„„教师再辅之以相应的教学手段,课堂上有论辩争锋、有探究研讨、有有趣的课本剧表演、有精彩的课件展示„„所以学生爱上历史课,但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就由轻松快乐转为头疼愁闷,因为重要历史事件,年代的记忆实在是难以对付,学生死记硬背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必然会淡化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历史教学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难题。
二、他山之石
口头表扬和变花样所激发的兴趣始终是外在兴趣,是不持久的,只有对学习材料本身感兴趣才是内在兴趣,才是持久有效的,这种内在兴趣来自于真实的收获与成功的体验,可是怎样让学生学生轻松获得成功的体验呢?我冥思苦想了很久。一天课间,我无意中听到某位学生吟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不是《诗经》中的名句吗?为什么它历经千百年世事的变迁、多个朝代的更替,如今依然传唱不休呢?除了它所蕴涵的真挚情感、表现出的优美意境,大概就是因为它合辙押韵、琅琅上口,所以让人过目不忘、耳熟能详吧!那历史课为什么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形式呢?我们为什么偏要让历史知识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而不将它整理归纳一下,让它整齐地摆放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背历史就像念顺口溜一样,省时省力效率高,而且记忆深刻呢?于是我萌生了编历史歌谣这个想法。
三、课题研究目标
在编写探索过程中,我注意积累点滴体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每首歌谣我大体都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编写、修改而形成的。
(一)、钻研教材抓主线,歌谣形散而神聚。
主线是一节课的魂,如果抓不住主线,上课者会感觉像是弹了一曲杂乱无章的音乐,听课者也会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首先必须抓主线,揪重点,然后在主线上“穿”歌谣、歌谣才会成为一个形神兼备的整体。各句歌谣外在形式仿佛无大关联,但内在线索却十分明晰,做到了“形散而神聚”,学生爱诵易记。
(二)、根据内容分形式,珠联璧合效率高。
经过将近一年的小课题研究实验,我觉得编写歌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具体的历史内容为依托,选择最能与之相适应的歌谣类型,让内容决定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主题、呈现史实、便于记忆,于是我按照具体的教学内容主要按照以下几种类型编写歌谣的:
1.对比型
这种类型的歌谣适用于易混知识的对比记忆。
2.排比型
《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
引进了先进技术,积累了工作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3.记叙型
历史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各个子目之间的联系都是比较紧密的,史实介绍也详细具体、前后连贯,这种编排结构的教学内容就可以选用记叙型的方式编写歌谣。当歌谣还原后就像一段小记叙文一样,成了一段详实的历史资料。如:
《马关条约》:
一八九五年四月,李鸿章签马关约,割让辽东、台、澎湖,赔款白银两亿两,允许日本开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4.概括归纳型
历史歌谣的编写并不局限于“一课一歌”,因为历史知识是错综复杂的,教材在做具体介绍时也进行了归类,同一时期的相关内容并不一定会在一课全都出现。
5.年代序列型
历史年代的记忆一直是学生历史学习的最大难题,这些错乱排列的数字,易混易忘,所以按年代顺序将历史事件编成歌谣对于学生来说尤为可取。年代序列型歌谣的编写也不局限于一课内容,可以把一个或多个朝代的重要年代及历史事件都综合归纳到一起编成一首或一组歌谣,这对于学生突破年代记忆的难关是很有帮助的。
6.人物专题型
历史人物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我们可以将众多的中华英雄分类汇总,形成一组“中华英雄篇”,如 “帝王篇” “中华谋略家篇”、“中华才子篇”、“中华才女篇”、“民族英雄篇”等,向学生展示一组中华英雄的群像。如:
《洋务代表》
洋务代表有哪些?
中央里面是奕。
地方代表曾国藩,鸿章、宗棠、张之洞。
7.其它型,根据教材内容灵活确定,在此不作赘述。
四、研究步骤
但我也深知,我的小课题需要改进深化的地方还有很多,面临的新问题也有很多。比如如何通过编写历史歌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的情感,思考历史发展规律,用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学史感悟现实生活的能力,如何发挥历史歌谣对历史学习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等等,我将在以后的研究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争取使通过感性认识编写的歌谣散发理性的光芒,另外,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编歌谣的能力,争取经过两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编写历史歌谣,并产生探求其它便捷途径的愿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编写歌谣,激发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这一校本小课题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课前的引导, 注意引导的目的性
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时, 有些教师意识到课前引导的重要性, 所以他们通常会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历史。可是有些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方法有误, 教学目的本末倒置, 导致学生只注重学习情境不注重学习成果。
比如有些教师发现学生很喜欢看多媒体视频, 就常常以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久而久之, 学生摸索出一套规律, 教师只要播放多媒体视频过后, 就要讲述大道理, 于是学生对播放多媒体视频很感兴趣, 却不喜欢教师讲述的概念知识, 所以不能被教师引导进入情境。因此, 教师必须了解课前引导的目的;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愿意自己思考, 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实效。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丝绸之路》中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雕塑的片断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霍去病马踏匈奴的事迹至今能够成为一段丰功伟绩呢?匈奴到底是个怎样的民族?学生通过视频对这件雕塑的历史产生兴趣, 教师的引导让他们产生好奇心, 他们就会愿意自主地学习。
二、课中的提问, 注意提问的启发性
初中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 通常也知道通过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在思考中就能学习到更多知识。可是在实践时, 教师却发现学生有时对自己的提问不感兴趣, 他们消极地对待提问;有时学生根本不认真对待自己的提问, 如果被点名要求回答问题他们就随口乱答;有些学生只要被教师点名回答问题就捧着书念书中的段落, 教师要求他们放下书, 他们就表明不会回答。学生不认真对待教师的提问, 是由于教师的提问没有足够的启发性, 这使他们没有兴趣去思考。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秦始皇的功过论》一课时, 有些教师提问:“中国第一个皇帝是谁?”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 教师的提问根本是多此一举;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 他们问:“你们知道秦始皇是什么人?”这个问题太宽泛, 学生不知道要从哪个角度回答, 他们也就不想回答;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课本上有明确的问题, 他们问:“秦朝是哪一年建立的?”学生觉得这类问题根本不需要思考, 只需要翻书就能做答;还有一些问题则是根本没有准确的答案, 教师提问:“秦始皇究竟是昏君还是暴君?”以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他们无法立即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不愿意积极思考。因此, 教师提问时需要注意, 有准确的方向、难度适中、有引导性, 才能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感觉到有所悟。在这一课里, 如果教师想要学生回答:“秦始皇是昏君还是暴君?”可以将问题分为几个阶段:“秦始皇的执政期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他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分别产生哪些后果?”这些问题既有针对性, 且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解答, 学生回答完所有的问题时, 就会对“昏君”或“暴君”的概念有所领略, 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自己的答案。
三、课堂的感情, 注意培养的多元性
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时, 也注意到历史知识能丰富学生的感情, 所以他们经常给学生讲历史故事, 希望学生通过了解历史燃烧自己的感情。可是教师却发现, 有时自己给学生讲历史时讲得非常动情, 学生却无动于衷, 学生并没有受到感情培养。究其原因, 这是由于教师在培养学生感情时, 忽略了一个问题, 他们有时会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强行塞给学生, 而不注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久而久之, 学生觉得课堂根本就是教师的一言堂, 自己才不要去附和教师的观点。
教师必须意识到人和人之间的想法不同, 要培养学生的感情, 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内心和观点, 让他们愿意释放自己的感情。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和共产党的建立》一课时, 有些教师一味发表爱国、爱党的见解, 使学生感到非常反感, 他们不愿意与教师交流。教师要意识到如果自己不能让学生表达他们内心真正的感受, 自己就不能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情感, 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心中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政党, 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受到尊重, 他们才会思考五四运动与共产党的建立有哪些关联, 继而产生乐于学习的习惯。
四、总结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实施策略;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1.趣味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导入技能是完成有效教学的重要技能。比如:在讲《中国古代史》上册第一课《人类的起源》时,可以先向同学们讲述东西方对人类起源的各种传说故事,西方有上帝创造伊甸园的故事,东方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学生一般会对这些有趣的故事非常着迷,接着再问他们认为这些传说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古往今来,人们又是怎样发现人类起源的奥秘的?然后再引导大家察看课本中有关的图画和文字,并设问:人类究竟从哪儿来?他们又是如何诞生的?我国人类的发源地在哪儿?这样就会使学生聚精会神地沿着老师的思路一起走进恒久的历史画卷,自然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2.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导入语,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历史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它可以是课内的或课外的文字图片、音像视频,也可以是古物材料或多媒体资源等等。导入语设置的方法也有很多种,除了人们常用的复习新课导入法,还有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为故事式导入、材料式导入、悬念式导入、图片式导入、歌曲或视频式导入、实物展示导入、新闻报道式导入、猜谜式导入、诗歌朗诵式导入等等或多种方式综合运用。通过“导入语设计”环节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在新课伊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凝聚,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实际,分析学情亦至关重要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应在课前尽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情况以及思想状态。
我们要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在理论和实践中联合激发学习动力。实践计算和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能动性,有利于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辅助实现有效教学。话说数字计算方法是历史教学中的老方法了。例如:《辛丑条约》中的赔款银两共达八亿九千万两白银,如按当时的16两制全部换算成斤,相当于55 620 000斤,而2000斤则为一吨,即相当于27 810吨白银。如果用载重量为十吨的大卡车装载,需要近3000辆同样的卡车才能一次装完。通过计算,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贪婪与野心,同时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决心和热情。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主动参与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最高效地挖掘学生潜能,增强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实施有效教学
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能更进一步促使学生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以叙述性为主的历史事件,较易理解或学生在课外书、影视作品及生活中已了解的历史知识,应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且应尽早灌输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理念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课本上的文字、插图、注释及竖体字等历史资料,大多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应适时利用这些资料参与辅助教学,以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可让学生仔细阅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的进攻方向和清军的反击方向,教师在指导学生观看地图的同时,可使学生进一步看清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双方的形势及清军水师缘何全军覆没。不然很多学生只会把书中的插图当成漫画来欣赏,而并非通过看图摄取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也可在涉猎课外书籍中获得查找、甄别资料的能力。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找寻历史资源网站,从而使他们养成从小阅读的习惯和搜集文献、甄别资料的意识,学会如何在一个自然环境中获得知识远比填鸭式地接受知识重要,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意正在于此!况且此法更能使学生从被动地思考问题发展为主动解决问题。课前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教师印发的有关材料和扩展性知识,课上教师只需讲解重点知识,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亦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辅导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力不言而喻。
三、课堂教学与电视节目相结合
1.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百家讲坛》的节目形式
《百家讲坛》在大众传媒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鉴于此,我们便可将它灵活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百家讲坛》是一个比较受大多学生欢迎的节目,那些名家大师们以既通俗易懂又诙谐幽默的话语诠释历史以及名人的观点,既标新立异又入情入理。很多中学生发现收看这一类节目,既增长知识,又能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更是趋之若鹜,形成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亦可适时设计像《百家讲坛》这样的活动。比如历史课本中主观性的知识点,学生都习惯于等老师公布答案,懒得思考,这就难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助长了他们的惰性思维。若是学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课,教师可在课前要求学生回去搜集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自己所“查获”的拿破仑,其他学生再做补充和评析,这样便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一来,既能查缺补漏,又能深入巩固,逐步对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及其本人的评价趋于完善。这样本来一节乏味枯燥的历史课就变成了轻松欢快的活动课,欢乐、知识、能力同步摄取。
2.在历史主观题复习中运用《以一敌百》的节目形式
《以一敌百》近年来大受学生们热捧,所以在复习历史主观题中采用《以一敌百》的形式,必然大受欢迎。有些老师在复习主观题时,就喜欢采用这类形式,几乎每次都得到学生的热情反馈。采用这种智力竞赛的方式,改变历史课空洞的说教形式、无意义的照本宣科和令人乏味的练习印象。大家都希望每一次历史课复习都以《以一敌百》的智力竞赛形式进行,紧张又兴奋的竞赛氛围,让学生乐此不疲。
四、依据课程要求,准确把握教材内容
高效的教学设计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保证教学行为的有效实施。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课程要求,深入钻研教材,以便准确把握教材内容,设计出较为有效的教学计划。例如,《江南地区的开发》共有三个子目,四个内容,即西晋的兴亡,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课程要求:表明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缘何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前两个子目介绍了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的原因和具体状况,可以视为第一、二子目的大背景,第三子目讲述江南地区开发的条件和原因、表现和影响。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应围绕江南地区的开发进行,把貌似零乱的几大内容,归为江南地区开发的背景和结果两条主线,简化了教学线索,也进一步明确了教学主题。以此为基准,可把江南地区的开发设为重点,至于一亡一战的后果和影响成为江南地区开发原因则不太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此可确定“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为难点。
理清了教学内容便可结合教学目标,确定教法。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高效传授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有效教学理论,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确定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方法;同时根据教学直观性原则,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此外,亦可适时利用成语、典故、诗词、俗语与史实相结合,使历史知识更深入人心。
成语、典故、俗语是远古相传的精炼语言,其中包含了许多哲理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典故、俗语等,挖掘语言之后深蕴的史学内涵,既可凸显某节课的中心内容,又可使深奥的知识更加形象化,也满足了学生对未知的探索需求,引发积极的学习心境,从而达到有效教学。例如,讲授封建专制主义和皇权主义时,可以引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伴君如伴虎”等成语俗语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在讲到经济方面的巨大力量时,可引用“财大气粗”“有钱能使鬼推磨”“富贵险中求”等来引导学生加强抽象思维理解能力。又如,讲皖南事变中周总理的题词时,对“同室操戈”这个成语,可与曹丕逼曹植写“七步诗”的故事一并带过,以增强学生对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史实的理解。再如,讲“焚书坑儒”时可用唐朝章碣的“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一诗来说明其百害而无一益。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反映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悲惨生活。利用杜甫的《三吏三别》说明安史之乱期间人民困苦不堪的生活现状。
五、创设师生如友的民主平等和谐关系
实施有效教学“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积极意愿和合理要求,注重学生的原创性,鼓励和培养学生自己的独立性,使学生置身于相对自由和谐的民主环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所以说,营造师生如友的民主平等和谐关系是学生主体性能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保障学生健康发展和潜能发挥的实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需充分尊重和爱护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优生差生,不伤害任何一位后进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让所有学生互助互学。教师的理解、信任和宽容对学生的心理及生理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中要相信每一位学生所呈现的能力与才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各种看法适时点拨并给予客观性的评价;允许学生犯错,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并适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诱导学生重新走向健康而又积极向上的发展道路,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经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成就感”,给予自己更多正面的心理暗示。这样学生便能心怀满满的自信,在广阔的空间中以轻松的心情、成功的姿态去积极主动地学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形成浓郁又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增强,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初中历史课题研究】推荐阅读:
初中历史课题研究报告12-04
历史初中总结06-01
初中历史方法06-02
初中历史导入案例06-14
初中历史教学故事07-04
初中历史教育心得09-17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09-25
初中历史研修计划11-28
浅谈乡土历史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11-15
初中历史中考易错字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