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刍议(推荐8篇)
1.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树立学习型的工作观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科学,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它使企业管理的着眼点由物转到人。它虽然没有正式的规章文本,但却有非正式的道德规范、文化习惯和企业精神的感召力。建设企业文化就要打造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明白学习不仅是个人行为,更重要的是企业行为;明白学习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文化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习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的培育必不可少。员工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就需要学习,员工要有文化,企业更需要有文化来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培育和积淀而成的,渗透于企业内质之中,为员工共同拥有的资源。企业培育企业文化、提炼企业精神和塑造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发展、凝聚员工的有力举措。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展示员工的精神风貌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当今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学习的落后,导致思想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学习的进步,促进思想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企业要结合实际,围绕公司愿景,要从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习增长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形成一种不学为耻的压力感和以学为荣的责任感。一是组织员工边工作边学习。在学习中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并用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主动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二是要坚持学习和善于学习。学习无境止,要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并把学习作为自己不可缺少的工作。要破除“要我学习”的旧观念,树立“我要学习”的新理念;破除“少小求学,老大图闲”的旧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企业要保持可持续性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将是学习型企业;而员工的学习、素质的提高,必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四、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优势,迫切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要从基础管理工作抓起,从培育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广泛采用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制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为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理念及模式、柔软的管理手段。一是企业不仅要实现利益价值,还要实现文化价值;企业管理不仅要采取经济手段,还要采取文化手段。在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的企业,除了严格管理、善于经营、奖罚分明之外,大多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二是在企业内部要重新整合员工、资本和科技等要素,营造和谐统一、团结向上的氛围,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企业文化是内在的约束,企业制度是外在的管理,因此,应把强化企业管理与塑造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应注重发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员工的意愿和要求,以实现人本化管理。
2.建立科学的分权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企业要把众多员工凝聚在一起,齐心协力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企业不仅要抓经济效益,更要抓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是企业要重视员工的社会价值,尊重员工的独立人格。要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挖掘员工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员工无私奉献的精神,融洽人际关系,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二是企业员工上下级间的工作矛盾冲突和人际关系紧张,并不是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是来自内部的权力分配。权责过于集中,使下级员工往往将责任推到上级领导身上,而上级领导总是责备下级员工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企业要实施分权化管理,有效地避免矛盾冲突和关系紧张,要完善生产经营、劳动人事等管理制度,实施扁平式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次,设立精干的职能机构,避免对下级管理的过多干预,鼓励员工参与管理,有利于上下级之间建立起积极的合作关系,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引起共鸣,达成共识,为员工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一、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第一, 强化以人为中心。文化应以人为载体, 人是文化生成与承载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 也体现于企业的全体职工。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
第二, 表里一致, 切忌形式主义。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 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 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建设物流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 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 防止搞形式主义, 言行不一。
第三, 注重个异性。个异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物流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 而且被顾客所公认, 才能在物流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 才有竞争的优势。
第四, 不能忽视经济性。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 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 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 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 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 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 称文化战略。
第五, 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这样, 它应该是在传统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 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 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 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
二、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一, 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领导者都是从传统企业发展起来的, 并且是靠传统经验的积累来管理企业, 领导者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管理的需要, 而企业的领导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 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企业文化又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领导风格。因此, 企业领导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 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能力以及深化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全面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企业文化各部分内容的关系, 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第二, 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即人, 人为企业之本”。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在物流企业内部体现为全面理解人, 尊重员工的人格, 重视员工的价值, 发挥员工的才智;在物流企业外部表现为以客户为中心, 全心全意服务于客户。 (1) 营造尊重个人的文化氛围。在物流企业走向电子网络化的过程中, 企业内部的交流沟通方式有了改变, 领导和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距离缩短了, 这就物流企业文化充分体现尊重个人的精神。尊重员工有利于物流企业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留住人才和造就人才。 (2) 加强培训, 提升物流企业员工素质。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不是仅仅会管理仓库或者懂得某种运输方式、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的人才, 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可以同时胜任多个岗位、能够对所执行作业进行全程全方位监控、优化和提升, 并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的复合型物流技术管理人才。因此, 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 执行流程制度化。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 对其规划属于公司整体战略部署, 麦克尔·波特提出了著名的“五力模型”, 成为了竞争战略的经典名著,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做好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严峻, 公司战略虽然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考虑的问题, 但实际工作中忽略了战略的实施。“战略靠执行、执行靠制度、制度靠流程”, 在公司战略确定以后, 应该把每—个环节都应以制度文件规范下来, 从而形成上下贯通, 纵横交错的制度网络。每一个岗位都有一个节点, 每一个节点上都有一个熟悉各种规程和制度要求的员工。只有当一个企业从生产到生活、从质量到环保都能以文件的形式把格式制化, 把奖惩制度化, 战略才可能有效执行。物流企业不同于生产企业的流水化生产, 各个物流环节的衔接, 很大一部分依靠员工的执行能力。制度化为员工工作提供了坐标, 企业文化体现在所有员工的活动细节中。
第四, 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在如今的物流行业, 企业数量众多, 良莠不齐。品牌是物流企业向客户展示实力的最有力工具, 是客户认识物流企业最主要的途径。而物流企业的品牌文化正是孕育在物流企业文化中。因此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打造响当当的物流企业品牌。首先, 品牌的创立应当与物流企业识别系统 (CIS) 的历程同步。导入CIS系统是创建品牌的必由之路。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之中, 必须形成与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相适应的物流企业理念、服务理念、经济理念, 必须设计突出物流企业特色的各种标识, 必须统一物流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其次, 抓好物流企业服务品牌推广工作。 (1) 要利用各种传媒来宣传企业品牌; (2) 依靠提高员工素质来保护品牌; (3) 要以搞活物流企业机制来促进品牌; (4) 以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效率, 扩大企业效益。
摘要:物流企业文化, 是指物流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 由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在纷繁的市场环境中树立独特的企业品牌, 使企业焕发恒久的生机。本文分析了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并提出了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文化,物流企业,建设,原则
参考文献
[1]乔昕:论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得与失.中国商贸, 2009, (7) :212-213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创新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
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现。企业文化存在一定劳动活动中。文化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可以说,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精神道德、行为规范、理想信念及凝聚力。[2]
当前,企业竞争已经发展到了人才竞争、文化竞争,要把企业做大做强,仅依靠经营班子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以及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是不够的,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就要依赖公司中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强化公司与员工心理契约,既符合党中央关于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也符合人的需求层次,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需求理论。可以说,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让大家爱企业如家,文化无疑是最好的理论基础。好的企业文化能行不方之教,不令而行、不禁而止,使“上下同欲”,而“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
强调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因此而忽略或贬低激励机制、发展机会等。相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激励机制、发展机会。因为它们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的,偏废任何一方,都将在实践中产生消极因素。因此,创建企业文化不仅应当创建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更需要在创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结合通辽联通的实际情况,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创造性地建立既适合公司阶段性发展,又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激励机制。建立激励制度要充分考虑企业和员工双方面的因素,首先要体现公平、公开的原则,让员工充分参与、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增强制定政策的透明度。其次是要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管理考核制度。没有严密的管理考核制度,再好的政策也会疏于执行,雷声大雨点小。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来激发员工的潜能,才能达到“企业讲关怀,员工讲奉献”这样一个良性的轨道上来。这也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我们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员工会感觉企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公平合理,员工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从而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与激情。不难看出,每个人都有被肯定、被尊重的欲望,适时的鼓励能够在员工心理上产生一股正能量,使员工产生展示潜能的欲望。鼓励有物资层面的,诸如职位晋升、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也有精神层面的,如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打造和谐的团队氛围等,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事实证明,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不会制约企业文化的发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只要将二者统筹兼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使之互相促进、交相辉映,从而使企业更健康、更持久。
建立以科技型企业为主导的学习创新型企业文化。科技是以知识与智慧为前提,而掌握知识、提高智慧是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达到目的。所以造就学习型企业,积极优化学习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形成全员知识“主动更新、学以致用、用以所学、以学促用”的企业特色文化氛围将永远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流。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足以亡种[3]。我们要从中悟出道理,进一步完善和确立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口号和品牌内容,让企业文化“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深入我们大家心中,化为自觉行动,进而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含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层面。笔者认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关键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全员学习能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形势逼迫我们必须时时更新知识,如果固步自封,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因此,要想打造学习型企业文化,必须从建立学习型企业入手,提升全员的学习能力,形成一股比学习、爱学习、找学习的强大气场,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积累,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不断拓展个人发展空间。
二是要建立管理机制,提升企业文化内涵。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体现,在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逐步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完备的管理体制机制。借鉴和吸收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并结合通辽联通自身发展的实际,系统思考,科学管理,将企业文化中的精髓融合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去,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
三是要营造企业文化环境,培育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上,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创建一种自由、和谐的工作氛围,多渠道建立起与员工交流与沟通平台,达到领导与员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经常组织开展员工创新交流、技术比武、才艺展示等等,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具有浓厚的企业文化环境,使员工在交流中得到尊重,在展示技艺中得到肯定,进而使员工心灵得到净化和充实,激发员工的爱岗、敬业、激情、奉献的企业精神。
四是要注重学习实践,达到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根本目地也在于培育和提升企业顶尖人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是服务与技术,而服务与技术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因此,未来企业竞争的主体将是人才的竞争。培养顶尖的技术人才,就要着眼于长远,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做到学习与工作有相结合,避免出现“领导学员工看,员工学领导站”的不利局面。要全面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党群、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加大员工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建设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要把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结合起来,积极借鉴国内外知名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管理创新为手段,体制和机制创新为保障,积极营造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氛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在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等方面进行创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上取得突破,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实现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大报告.
[2]于明.浅谈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论文网,2011.9.
一、企业档案在档案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科研、生其最大的价值。
(一)企业档案作为信息依据
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原始积累企业档案是企业运营全过程的各类文件材料的汇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企业发展的真实记录。在建设企业档案文化的过程中,企业档案作为传承历史的载体,真实记述和反映了企业的各项活动,是企业发展的记忆,这些历史的记忆,作为实事凭科研成果、组织管理及财务状况等,不仅从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反映了企业的计划制定、决策结果、生产状况和研发情况等,而且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可靠信息和科学依据。
(二)企业档案提升外延服务
为档案文化建设创造了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益明显,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利用工作的拓展和深化。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要取得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企业管理方式,企业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潜能;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向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档案管理主要侧重于对企业内部人员查阅资料提供相关的服务,企业档案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多数档案文件材料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因此要充分发挥企业档案在企业经营和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就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把“死档案”用活,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在坚持做好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和维护的基础上,加强对档案文件材料的研究、开发和运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深入挖掘档案资源上下功夫。档案作为重要的知识资源,具有知识属性和信息属性双重特性,并属于知识形态上产生的生产力,对于知识创新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体现在档案的服务利用过程中。当档案被再次利用于新的科研、生产、建设活动时,其档案的外延服务价值被充分发挥,从而为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创造了基本条件。
(三)企业档案维护企业利益
为档案文化建设提升影响力笔者所在公司作为一家大型国有船舶企业,企业管理工作相当庞杂,而系统管理的档案工作却能为企业管理者理清脉络,梳理头绪。例如:在当前船市并不景气的市场中,接船任务相当艰巨,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成为当前各大造船企业的首要任务。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往往是企业在困境中首选的方法。于是,企业开发改造新船型,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与船东合理谈判,以期获得更好的协议条件;以及合理降低造船成本,进行综合性技术改进等都离不开档案工作的支持,唯有以翔实、客观的数据、图纸和文字资料等作保障,才能确保企业经营任务的顺利进行。同时,档案在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法权益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企业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及商业秘密等,是企业知识创新的成果,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知识资本。企业档案真实记录了企业进行知识创新的过程、内容、结果,是企业拥有某一知识产权的法律凭证,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档案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力武器,只有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谨慎、细致、完整地保存好企业档案,才能在经济纠纷中得到有力的证据支持。档案工作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规范地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企业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档案记载着一个企业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对研究本企业的工作业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好教材,对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各方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企业档案文化建设中重视档案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完善企业机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添砖加瓦。
二、企业档案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紧密联系
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化,是人类物质、精神成果的集成,企业文化,化人成物;档案文化,化物于文。企业档案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档案文化融入并支持企业文化,企业档案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企业文化的结晶和积淀,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是企业发展的真实记录,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档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企业档案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相辅相成的,做好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对丰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档案文化建设的特点
档案文化建设具有真实权威、记忆存史、神秘感和原始记录性的特点。1.真实权威:由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法律的认可、社会的共识是档案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显著特点。2.记忆存史:是档案文化的基本功能,档案文化不仅是记忆文化、存史文化,还能延伸记忆、延续历史、延续科学技术与积累知识。3.神秘感:档案的机密性决定了其神秘感,神秘感与权威性是档案与群众互动的有力条件,能有效激发群众的探知欲。4.原始记录性:是档案文化的基本属性,真实权威性和记忆存史性都由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
(二)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
1.丰富的馆藏
馆藏作为一切档案工作的基础,是开展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特别对于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必须要以丰富多样和高质量的馆藏资源为基础。但馆藏档案数量的庞大不等于高质量的馆藏,馆藏档案品种单一、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妨碍了档案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档案部门应当积极调整档案馆藏结构,丰富充实各类档案资源,包括有关个人经历和研究成果,以及企业历史进程的各种人文、人本档案文献材料,从满足长远的利用需求着眼,努力使档案部门成为一个能代表企业时代特点和文化记忆的场所。
2.人才的培养
加大企业档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是抓好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关键。要建立具有较高素质、结构合理、适应信息时代电子档案管理需要的新型档案工作队伍,并稳定档案管理网络体系中的各级专兼职档案人员,每年组织专兼职档案人员参加国家、省、市档案业务培训或档案文化建设培训,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为档案文化建设打造强大的人才队伍。
三、新时代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在新的时代,档案文化建设需要有新的理念,开拓思路才能使档案文化建设事业得到创新发展。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宣传与交流是开展档案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档案部门要开展有广度、有深度的档案宣传工作,在普及档案基本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宣传档案的起源、档案载体形态、档案功能作用、档案文化价值等档案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及制度规范,增强企业员工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文化意识,促进档案文化理念的广泛认同。
(一)档案文化建设的实践
,上海地区中船工业企业借6月9日“国际档案宣传日”活动之机,开展了“船舶发展档案同行”上海船舶工业档案图片展览活动。该活动由中船工业上海公司组织,各下属企业挖掘了各类人文、人本档案,以“红色记忆”“家国情怀”“服务民生”“时代先锋”“兰台风采”五个主要板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档案工作宣传。在“船舶发展档案同行”图片展的开幕式上,邀请了各企业代表座谈档案利用的体会。宣传展板在各下属企业进行了巡展,宣传内容也在各企业OA网上以电子版的形式进行滚动播放,整个六月各企业都沉浸在浓厚的档案文化建设氛围之中,受众达13万余人。当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我们船舶民族工业是如何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如何披荆斩棘、继往开来,如何励精图治、蓬勃发展的同时,珍贵的历史档案以影像的形式展示在我们面前,让大家都充满自豪,共同注视过去,期待未来,展望未来。
(二)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基层一切工作的政治核心。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供电企业过程中,企业党建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基层党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及战斗堡垒作用,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现本人就新时期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目前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和改进供电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供电企业基层党组织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和提高经济效益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建立现代供电企业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的认识。
加强和改进企业新形势下党组织工作,是以改革的精神创新工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抓住供电企业发展新高潮机遇,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发展质量、实现战略规划的重要保证,是在企业中心工作向生产管理转移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全面完成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要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提供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当前,企业党组织工作的现状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进方式方法创新、制度创新、载体创新和构建长效机制为主线,积极探索党组织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途径方法,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确保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奋斗目标的实现。要坚持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与保证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行使职权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贵在常抓、重在建设、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围绕中心工作,保证和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努力把企业党组织建设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坚强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成为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依靠力量和保证力量。要明确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得到广大员工衷心拥护的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一个领导班子坚强、机构人员健全、基础工作扎实、管理制度完善、保证监督有力,充满生机活力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富于创造、甘于奉献、梯次合理,善于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的复合型政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一支党性观念强、技术业务精、表率作用好,经得起困难和风险考验的党员队伍;建立一套符合现 代企业制度要求,保证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形成一条主动适应形势、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目前供电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供电企业的基层党组织是健全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以及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重视生产业绩而忽视基层党建,淡化了基层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滞后,形式内容单调,使部分党员在思想上淡化了党的观念,导致了企业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现实定位问题。现实中一些企业基层党组织不能把握好在企业中的定位,就位不准。《党章》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虽然供电企业的中心任务是生产经营,但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部门,企业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也不是一般的生产经营指挥者。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找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定位,明确任务和方向。
2、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职责范围问题。企业基层党组织在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工作时应当有自身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党务干部往 往把精力放在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上,忽视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
3、企业基层党组织活动少、形式老。一些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淡化、弱化、惰性化,党内“三会一课”和其它一些好的活动方式已经不成规范。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认为衡量企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看生产经营业绩,生产好,其它一切工作都可搞可不搞;二是认为生产任务忙起来,其它一切工作都要让路;三是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支部一级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缺乏压力和责任,不善于开展党内活动。
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重在基层,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的根本保证, 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党章规定的基层党组织八项任务的要求,切实抓好落实。
(一)围绕生产经营,正确把握企业党建方向
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服务水平,是供电企业一切工作的中心。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党建工作。
第一,企业党组织要坚决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好服务。企业是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企业必须通过扩大生产、改善经营、加强管理,产生良好的效益,而作为企业组成部分的企业 党组织理所当然地要为生产经营服务。否则,就失去了其存在价值。供电企业虽然在经济快速发展中突飞猛进,欣欣向荣,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同样面临竞争的挑战和冲击。加速发展,提高品牌形象,是企业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企业党组织只有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服务,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第二,企业党组织要坚决把推进生产经营作为工作的重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党的政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中心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党的中心工作就是经济建设。企业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工作,必须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担负起政治责任,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企业党组织要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党组织必须把握方向,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二是在企业行政班子依法行使决策权时,党组织必须坚决支持,协调各方;三是在理顺党群、干群关系,化解管理层与员工的矛盾,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上,党组织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四是在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造就“四好” 领导班子和稳定员工队伍上,党组织要积极抓好宣传、教育、培养、引导等工作。
(二)正确定位重大决策中基层党组织的决策作用 坚持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内容。企业基层党组织要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事关企业发展方向、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上献计献策,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党的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充分代表广大职工的利益,促进企业体制改革,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稳定服务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中,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按照干部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好业务部门的带头人;二是要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提高领导干部开拓创新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要加强企业领导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实施,发挥好监督作用,使企业领导班子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四是要遵照《党章》规定的要求,支持行政班子依法行政决策。决策以前,党组织要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广泛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决策形成后,党组织要配合行政班子积极开展工作,狠抓落实;五是要在落实党管干部原则时,基层党组织要配合上级党组织做好对领导班子的选配工作,积极支持行政班子依法行使用人权,努力做好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察工作,做好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教育、管理等工作。
(三)发挥 “三个作用”,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实现理念和方式创新 首先,发挥好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企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人,关键在于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企业基层党组织要把抓好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主要工作任务,以抓好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带动优秀员工队伍和科技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使他们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教育党员成为企业最优秀的员工,树立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要努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慎重地发展新党员;要将“创先推优”工作、培养选拔后备干部工作与发展党员工作有机地结合,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党的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次,发挥好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作用。一是塑造特色鲜明、感召人心的企业精神,引导员工用企业精神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提高工作效率,开展劳动竞赛,确保或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二要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重点的教育活动,并与爱企业、爱岗位、守纪律、学技术、讲信誉等教育结合起来,使每位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积极奉献。同时发动全体员工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献计献策,把企业和员工真正融为一体。三要大力开展创建企业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员工的思想道德情操。
好一时间没有写博客了,其实有许多话想说,只是没有时间。一是因为我在参与一个“龙文化工程”的策划,并且承担着主体方案的策划和写作,过些日子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要来庐山考察这个项目,所以时间很紧张。另外我同时在三个单位兼职,忙得不亦乐乎。最近又接了中国移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企业文化方面的几个文案,晚上还要学习,所以很难腾出时间来回答大家的问题,不过不管时间有多紧张,我会
尽量争取些时间和朋友们交流些东西的。
由于最近参与了一些企业文化方面策划和写作,发现有不少单位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表面文章。做一套画册,搞一套形象系统和外显标识就以为把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很不错得了。对此我不以为然,如果说我们以企业文化的形象系统和外显标识营造了一种文化“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对内起到了教育员工、对外起到了宣传品牌的作用,但是现象毕竟是现象,文化更本质的东西是思想,是核心价值观念。只有当这种核心的思想深入了企业和人心,它才会塑造一个企业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企业的创造力特
征。因此在重视企业文化的形象系统和外显标识的同时,应该加强练好企业文化的 “内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建议在充分总结过去的基础上,明确当前的几个主要任务,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好规划,这样可以把工作落实到实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因此建议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主体和辅体,明确工作重点,这样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避免把企业文化当成赶时髦的一种浮躁行为。
在企业文化的运作方面:运用MFZ分析系统,可以达到充分总结过去明确当前主要任务、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好规划的目的。利用4Z运作模式可以起到使企业文化建设纲举目张的作用。所谓MFZ理论体系就是将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组织有效性、资源配置科学性有机统一起来,通过一套系统的分析和论证方法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广度和深度,使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在结构布局和发展过程的规划上具有科学合理性;所谓4Z运作模式是通过一套运作体系(专题调查、专题诊断、智慧碰撞、执行体系)将分散的文化思考力整合为整体的文化思考力,将文化的思考体系转化为文化的执行体系。在创新思维方式上,培育出一个企业的文化创造力,增强它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企业的发展过程不仅是创造利润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品牌的创造过程。文化品牌价值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构成部分既是企业内在的创造过程,也是企业外在的宣传过程。然而文化品牌价值的创造不同于企业本身的价值创造,文化品牌价值的创造更突出地表现为企业与员工的价值观念、规范认同、创造力培育以及对企业、产品、服务的一系列文化包装和个性化策划,因此它需要专业的人士提供专业化服务和咨询。在市场经济越来越走向专业化的今天,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包揽业务链上的所有业务,因此引进智力资源,建立文化品牌合作战略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建议委托专业人士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综合分析和整体策划。即通过对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组织有效性、资源配置科学性的策划和设计达到系统优化目的;邀请专业人士或专业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运作进行系统诊断,内容包括:问题诊断(问题的描述、问题的原因、问题的作用与结果、克服问题的方法、力度和适度);企业文化与系统关系诊断(系统识别、系统体制、系统机制、系统功能、系统紊乱、系统关系、系统适应);文化协调性诊断(内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目标-方法-组织-资源的统一性;发展过程的协调性;主客体关系的协调性;思考力和执行力的协调性)。通过一系列的诊断,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作用、综合规划
和实施方法。
在企业文化的内容上:企业文化归根到底还是会涉及到文化的基本问题的。文化的基本问题不解决,企业文化建设永远处于漂浮的状态,只有解决了文化的基本问题,才能解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塑造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文化的基本问题是关于主客体的科学认知及其价值关系的融合问题,追求幸福体现了文化创造的基本主题。然而,幸福既不是客观世界的自然存在,也不是主观世界的先天遗传,而是主体世界和客体世界相互融合的产物。当主体的内心欲望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在客观对象上获得满
足的时候,幸福和快乐就会产生。尽管幸福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实现方式,而且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和结构层次,但是归根结底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来自主客体之间的融合关系。不管主体的欲望还是客体提供的关于欲望的满足,都必须具有合理的方式。当主体的欲望失去了合理性,客体提供了再多的满足也无法创造出幸福的感觉;或者即使主体的欲望符合了合理性的要求,但客体却不能提供最基本的满足,这时幸福的感觉也无从谈起。文化在引导心灵自我认知和塑造主体欲望合理性的同时,也在认知和改造对象的过程中寻求着主体的满足方式,人类社会关于这些创造过程和内容的总和构成了社会文化创造活动的根本性问题和全部内容。至于文化的表现形式则是千姿百态的,体现了人们无比自由的想象力。从文化内
在本质的规定性上讲,文化的基本问题及其矛盾和统一性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加以表述:
x = m/y
1 循环搅拌
循环搅拌是在储罐罐底安装循环泵, 将储存液体抽出, 再送回储罐中, 实现罐底液体循环搅拌, 避免液体中的渣滓出现堆积, 对储罐形成负面影响。循环搅拌的方式, 在罐底安装了循环泵、仪表控制阀和PLC。在储罐和泵出口之间按照液体循环量和储罐大小可以分为若干路。比如储罐的容积在三千立方时, 可以将液体的循环路径分为八路, 并且可以对每一循环路径附设仪表控制系统, 各路仪表交替进行工作。在进入储罐的每一路管道上, 都开有一系列小孔, 这样可以强化搅拌能力, 使液体搅拌更加均匀。由于储罐会发生一定的沉降, 储罐的进出口管道需要设置金属软管。这种方式主要在宁夏宝丰和上海宝化使用较多, 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2 侧向伸入搅拌
侧向伸入的搅拌方式主要是通过储罐壁侧的法兰安装搅拌器, 对储罐进行搅拌。这种搅拌方式的搅拌器从储罐的壁侧进入储罐之内, 利用法兰和储罐壁侧开口法兰进行连接。通常情况下, 搅拌器的桨叶使用船用三翼推进式螺旋桨, 属于轴流式桨叶。这种桨叶构成的搅拌器具有排量高、循环能力强、能耗低以及剪切力低等特点。在溶解、反应、传热以及悬浮等过程中使用十分广泛。
在搅拌过程中, 液体会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运动, 一个是按照螺旋桨的圆周运动方向进行运动;另一个是沿螺旋桨轴线进行运动。后一种运动方式会受到储罐壁的阻挡, 进而演变成沿储罐壁进行圆周运动, 同时液体又在沿螺旋桨周围方向运动, 促进储罐内的液体实现上下翻动, 使储罐内的液体实现圆周循环和上下循环, 进而储罐内的液体可以获得充分搅拌, 对于防止储罐内出现渣滓堆积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这种搅拌方式在宝化万辰、南京梅山等使用较多, 通过实际使用情况也证明了这种搅拌方式切实可行。
3 压缩空气搅拌
压缩空气搅拌是通过向储罐内灌入压缩空气, 通过空气压力使储罐内的物质形成上下翻动。压缩空气在进入储罐之后, 可以在储罐内设置十字形或环形的分布管, 管上开设排气孔, 以便压缩空气可以均匀地压入储罐内, 使储罐内的液体实现均匀搅拌。此外, 也可以不在储罐内设置排气管, 将空气直接压入储罐内。这种压缩空气的搅拌方式存在一定的限制, 所以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进行仔细分析。比如,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发生氧化的液体, 压缩空气搅拌的方式是不宜使用的, 一些闪点较低的油品也不宜使用这种搅拌方式。此外, 空气中含有一定分量的水, 如果是对纯度要求较高的油品, 也不宜使用这类搅拌方式。总的来说, 压缩空气搅拌只适宜用于质量要求较低和油品以及操作过程, 比如普通润滑油、轻质柴油等。由于空气压缩的压力有限, 因此这种方式也不适宜用于大型的储罐。由于压缩空气搅拌方式存在诸多局限, 所以这种方式现在已经使用较少。
4 喷嘴搅拌
喷嘴搅拌就是在储罐上安装喷嘴, 对储罐内的物质进行搅拌。根据喷嘴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 可以分为储罐壁上的固定喷嘴、储罐中心旋转喷嘴、储罐中心固定喷嘴等。虽然喷嘴安装形式多种多样, 但是其基本原理是保持一致的, 都是通过泵将油品加压之后, 通过喷嘴喷出高压油品, 使储罐内的液体实现搅动, 进而达到搅拌的效果。
固定在罐壁上的喷嘴适合油品的进口直接相连的, 其喷射角度一般是固定的。由于喷射角度固定, 就到导致喷射过程中回存在诸多死角, 无法对储罐内部进行全面喷射。这样就无法是储罐内的油品达到实际要求, 实际搅拌效果并不理想。
固定在储罐中心的喷嘴, 其可以设置多个喷头, 喷头的角度处于固定, 喷射角度向上。由于这种方式的喷头较多, 搅拌效果相对于固定在储罐壁上的喷嘴要明显好处许多。可以用于各种油品调和以及均质操作。但是, 由于喷射角度是向上的, 也会存在一些死角, 同时无法对储罐底部的油泥进行搅动, 长时间后可能出现堆积结垢现象, 不利于储罐的持续使用。
储罐中心的旋转喷嘴通过储罐外部设置的泵, 可以实现喷嘴的三百六十度旋转喷射。一般每个喷嘴安装了两个喷头, 由于喷头之间存在反向作用力, 可以使喷头实现自动旋转, 并且保持三十度范围内的摆动。旋转喷射的方式彻底消除了储罐内部存在的死角, 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外部用泵的工况改变喷射状态, 以便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储罐内部搅拌需求。
5 结语
储罐搅拌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是十分必须的, 只有通过搅拌才能避免储罐内部出现渣滓堆积、结构、油品不均等问题。搅拌方式多种多样, 需要根据实际搅拌需求, 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储罐搅拌。
参考文献
[1]陈冬霞.煤焦油储存中2种搅拌方式的比较[J].能源与节能, 2014 (08) .
自1996年7月毕业从事会计工作以来,我亲身经历所在单位的人机时代的变革,从使用安易软件甩掉手工账,到替换为用友U8软件,再到升级为用友NC系统,再到当前启用的SAP系统,虽然它们只是会计电算化的一种手段而已,但都对人机时代的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一、会计文化的基本涵义
(一)文化的含义
对于文化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角度,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二)会计文化的含义
所谓会计文化,就是在长期的会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大家认可、遵循,带有会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会计反映、监督作风、会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其实质是会计的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诸要素的动态平衡和最佳结合,是人们对会计本质理解的深化,其内涵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会计人员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会计管理思想。
会计文化作为一个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要素,它们之间具有层次性,各层次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角度的完整的会计文化结构体系,以文化形式实现会计人员群体的凝聚力,并为会计组织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发挥着各种功能和作用。因此,作为个体的会计人员、作为整体的企业和处在人机时代的整个会计工作,都必须加强会计文化建设。
二、加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会计文化是一种人文精神,是通过会计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会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已随着文化建设和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企业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共同财富。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融合中西方会计文化的改革与发展的、永无止境的持续改进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克服现有会计文化的不足,有效地规范会计工作,增强会计工作凝聚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会计文化,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各项管理服务。
三、加强人机时代的会计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会计文化是推动会计行业健康发展的主动力,而推动会计文化建设,则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人机时代的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工作的大趋势,故必须从人、机、企业和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强人机时代的会计文化建设。
(一)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为先导
无论是先进的会计理论,还是先进的会计软件,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实践运用与具体操作。会计工作中,人是首要的因素。而会计文化中,人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只有建设一支具有过硬专业知识同时又符合信息化、网络化要求的会计人员队伍,才能建设高质量的企业会计文化。
1、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财会人员在其特定的财会工作中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是熟悉法规,重中之重是依法办事,灵魂是客观公正,基本前提是敬业爱岗。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和信念,以及行业自律性惩戒来维系。因此,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当一名合格的经济卫士,做到 “有法必依、有规可循”。
2、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随着新兴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多变,以及准则、制度等的衔接与滞后问题,对会计工作提出现实挑战,需要会计人员通过不断的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增强职业判断能力和提高应用能力。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学以致用,灵活运用,使会计处理与税收筹划有机结合、与财务管理相互融通,潜移默化地自觉成为自身的行为规范。
3、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随着门类齐全、功能集成的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的日益更新换代,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高低,既关系到先进软件在企业的应用推广,又关系到企业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还关系到企业的经济等管理工作。因此,会计人员不仅需要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结构作支撑,而且要自觉主动参加操作系统培训,干中学、学中干、学干结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不断锻炼摸索和总结经验,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的娴熟程度,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下的会计工作需要。
(二)以完善软件系统的性能为依托
如今,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已走进各行各业,但每个行业、每个单位所具有的不同管理特点,以及财务制度的改革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应变化,使计算机软件开发及操作人员对软件维护和功能模块的二次开发提出了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的个性需求。
云铜集团公司自2011年6月13日启动的“4S1P”项目建设之SAP财务子项目,就是以完善SAP系统的功能模块化、业务集成化、界面友好化、国际适用性、数据安全性和管理兼容性等性能为依托,有机结合并有效融入会计文化的例证。目前已因地制宜地开发并构建管理型财务核算体系、完备的组织结构体系、科学的会计科目体系、强大的科目子帐管理、灵活的凭证记账方式、高度集成的业务处理、丰富的财务报表信息的SAP财务管理体系。同时,支持建立集团多组织、多层次的财务管理体系,满足对各级组织日常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需要;支持集团财务管理规范和标准的设定,实现财务核算统一集中管理;系统生成的各种凭证、账、表及其他相关数据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系统的账务体系和报表体系能够实现自动取数并联动;系统的凭证、账、表、预算、分析等所有信息均须授权才可进行查询、操作;支持多维度、多样化的财务分析系统。
(三)以塑造企业会计价值观为核心
所谓企业会计价值观,是会计人员通过长期的企业会计实践,在企业文化之价值理念等正确价值观体系的支配和滋养下,逐步形成和优化的群体意识,是对自我、行业、社会价值效用的标准、评价、认同感、效用性质、结构等总体态度和认知,反映企业会计整体的追求、志向和情趣,是企业会计的灵魂。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会计人必须以会计价值观为指导,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人格,外化到职业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崇尚诚信的职业操守,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捍卫“不做假账”的精神底线。只有通过会计价值观把会计人员的士气鼓舞起来,进而使其职业意志持久专一、使其职业激情充满活力,并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和推广企业会计价值观,使其发挥应有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四)以营造会计文化的氛围为手段
会计环境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制约会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最终影响会计活动。营造一个健康、和谐、融合的会计文化氛围,是高质量发挥会计应有职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故必须大力开展与会计工作有关诸如会计节的主题活动,发动会计人员广泛参与其中,打造一种会计人员共同遵守的包括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习惯及行为礼仪等在内的会计文化,增加“软约束”,最终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会计文化氛围,从而促进会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整个会计文化大发展。
人机时代已成会计工作的客观现实,会计信息化已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没有会计文化,就会失去会计的根基,就会失去会计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动力源泉,会计文化建设是会计管理的必然选择。与时俱进地推行会计文化建设,是恒久地支撑会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源,并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服务。(作者单位:云南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刍议】推荐阅读:
关于企业文化诠释09-27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06-18
关于企业文化理念口号07-19
关于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06-12
关于和谐企业建设的思考讲解11-08
关于2020公司企业文化心得体会11-22
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建设机制汇报材料06-27
关于国有企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思考05-27
关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07-25
企业会计准则刍议毕业论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