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共10篇)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活动设计
在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下,为了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了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口语课.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此文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提出设计的课堂活动形式,并指出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旨在培养非英语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其英语口语水平和表达能力.
作 者:吕建英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外语系,广东,江门,5290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008“”(5)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口语 课堂活动 设计
课堂环境, 又称为课堂气氛, 相对于在其中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与学生而言, 是指其周围的情况和条件, 它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必备条件, 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主体构成看, 它包括教师教的环境和学生学的环境;从内容构成看,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课堂环境制约着教学过程的进展, 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对我们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拥有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保证, 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如果在一个混乱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教学, 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学生也不会有学习的动力。英语口语课是英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变为口头交际能力, 口语要求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 经过思维, 赋予新的内容, 然后输出, 从而完成交际过程。所以拥有一个和谐的英语口语课堂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1. 教师要努力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随着教
学改革的不断进行, 教师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主宰, 学生的角色正由被动消极向主动积极转变。在口语课堂上, 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 戏怎样演全都交给演员, 也就是学生。所以教师在设定特殊情境的前提下, 应千方百计鼓励学生, 启发他们大胆开口。当下, 很多教师在口语课堂上都能意识到小组活动的重要性, 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小组讨论、小组练习、小组选优、小组推荐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其实, 学生对参与课堂活动的理解可能和教师预想的不符, 与参与小组活动相比, 学生大多更看重自己在课堂上单独发言的机会,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握好单独交流和小组活动的时间比例。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会在小组活动中脱颖而出,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进行小组活动, 其他同学会产生失落感, 从而体验不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给每一位学生以支持
和帮助。学生因为不同的成长背景、教育环境、性格取向, 在运用语言的能力上难免会有差距, 教师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偏爱那些课堂表现积极、学习效果好的学生, 久而久之, 其他能力稍逊的学生会形成挫败感。
想拥有不尽的输出就要有大量的信息输入, 语言基础、背景知识、理解策略等最终都需要在实际阅读或听力练习中得到整合;没有大量的阅读和听力练习训练, 所有这一切最多只是大脑中的一种知识, 而不能转化为语言技能。从另一方面来看, 阅读或听力练习本身也能促进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丰富背景知识、锻炼理解技巧。因此, 语言运用能力较弱的学生往往试图回避这样的活动, 结果是困难会越来越大, 和别人的距离也会越来越大。这就是马修效应。读得越多, 听得越多, 理解能力就越好;理解能力越好, 就越喜欢多读、多听, 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反之则是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一视同仁, 不能只是让成绩好的学生参与活动, 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平等的课堂机会。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要多鼓励引导。学生在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后, 便会意识到教师对他个人的关注, 从而增加学习动力。
3. 教师要注意语言艺术的培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语言是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语言作为教师的基本工具, 是无法取代的。离开语言,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双边活动就无法进行。一个合格的教师, 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有了好的师德和丰富的知识, 如果缺乏语言修养, 仍然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掌握语言艺术并运用好语言艺术,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听课的热情, 只要本身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语言模仿才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营造良好英语口语课堂环境的具体举措
1.使用幻灯片做示范。英语口语课不同于其他课程, 学生在课堂上无需做过多的笔记。所以, 在讲解一个新的话题时, 用放幻灯片的形式作为视觉辅助是教学技巧中相当重要的手段。幻灯片往往可以将一个用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概念解释得很明了, 与口头阐述相比较, 学生们更喜欢视觉上的感受。比如在设置一个几人的情景对话时, 教师可以先放一段幻灯片做示范, 使学生们对要讨论的话题有一个初步了解。
2. 运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口语课上都很难做到像母语课上那样口若悬河, 一些学生会因为紧张、羞涩而不敢在同学们面前发言, 还有一些学生会害怕在会话练习中出错, 所以适度的放松尤为重要, 对于讲授、评点、教学示范来说, 幽默是营造课堂气氛必不可少的一环。尝试把幽默注入到讲课、评点及示范的过程中去, 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打破机械的上课模式, 减轻学生的压力, 舒缓学生的情绪。当然, 幽默要适度, 如果一节课上都是幽默, 就会把课堂变成逗乐堂。
3. 明确学习英语的动机。
对于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 学习英语最直接的动机就是考试, 考试左右着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方法的使用。如果考试中不要求口语, 口语往往在平时的学习中被忽略。所以教师在平时要激发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动机, 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 在考试中适当增加一些考查交际能力的内容。
摘要:课堂环境作为教学活动展开的媒介,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综合体现了教师的观念、能力、态度, 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以及师生之间的各种沟通交流, 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作为具有强烈专业色彩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师生教与学两个合力的发挥, 最终左右着教学质量。要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 就必须重视改善英语口语课堂环境。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口语,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2]郑晓舜.教师实用语言艺术[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0.
[3]范春林.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8) .
关键词:教学方法;大学英语;英语口语;鼓励;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29-01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技巧普遍较差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老师注重的是传授英语应试的教育,主要还是培养学生们应付考试,以朗读发音,书写,翻译为着重培养对象,然而口语能力的培养被教学所忽视。应试教育严重的影响力英语教学,从而口语表达能力往往成为当今大学生的弱点。这种应试教学无法满足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技巧,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被忽视了。英语语言环境的缺失,使得学生没有办法释放交际的能力,甚至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足够的口语材料和听力的材料去供学生学习,使得学生们缺失更多的学习机会。为此,应试教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不能充分提高学生们的听说能力,成为“哑巴英语”。归根结底还需要学生们不断的学习口语技巧及在语言环境下的交际技巧。现实表明他们缺乏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大胆的表达出来,缺乏口语技巧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1、丰富语言文化教学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谈到英语语言文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们开始肯定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可分割以及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一些国家的民俗特色光靠学习基本的语言是无法掌握的。只有不断深层的了解国外国家的文化领域,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往往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涉足不到国外文化专业的学习,这也就成为他们语言交流的障碍。著名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桂诗春教授曾经说过:“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所以教师就应该有计划性的传授教学知识,让学生们明确教学目的,更好的掌握英美等国家的文化背景,将学到的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际当中!
2、论准确性和流利性的统一
流利性和准确性不是分立的两极。只强调流利性,其结果是课堂洋泾浜式的表达,学习者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反之,只注重准确性,结果是只言片语的表达,不能流利的进行交流。语言学习过程中是自我矫正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作弥补、纠正和修改工作,避免中国式的英语教学。在教学当中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随意发挥。不断地打断学生思维,只会起到反作用,使得他们不再敢于开口表达。只有大胆的“说出来”才能让学生真正将口语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学生们通过不断的“说”不断的“练习”中找到自身的问题,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并且随时加以纠正。如果一个学生能在短时间找到自身的语言错误,那么该学生完全具备相应的语言敏感性,会慢慢地不断从问题中得到充分解决,出现的问题会慢慢地消失,并形成能正确、得体、创造性运用语言的知识能力。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与课堂设计研究
1、培养氛围, 激发兴趣
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 才会激起情感, 提高语言技巧,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在教学设计中,实施文化导入应遵循“相关、实用、渐进、适度”原则,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此,音乐课设往往时间简短明了。网络的出现, 多媒体的运用, 为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原版的英文电影可以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们充满学习的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平台,无疑是解决学生们“不愿开口”问题的第一步。
2、课文复述与互动练习
对于基础差,起点低的学生应当采用课文复述与互动的练习。让学生们不断的复述,学生才能感到练习口语没有压力, 且有积极参与口语活动的欲望, 并且积极主动地练习口语。
3、小组讨论,建立自信
小组讨论,建立自信。组合讨论更具有真实性、互交性、更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英语口语课堂上,学生的人数较多,有些学生一向是沉默的听者,而不是积极的说者。小组讨论要遵循的原则:谈论的话题应当把教学内容、目标按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的原则合理分解成层,逐层渐进。设计的内容,要求每个小组做好笔记,选择代表性的发言,由老师做出点评。这种小组讨论的方式随意性较强,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和自卑感,增强其使用英语交流的自信心,使得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参与其中,从而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在此,老师会提供语言环境,以及各种指导,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并适当加以纠正,待讨论结束后给予评价分析。只有教师通过良好的创造力和观察力才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小组,达到学习口语的目的。教师善于用基本的短文朗读、情景对话等简单方式逐渐培养学生在口语应用方面的基础和信息,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为进一步的提高打好基础。
四、结语
我们提倡跨文化交际的外语教育,除了应试教育,英语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英语演讲,英语短剧,英语歌曲比赛等,这些目的在于培养和加强外语学习者文化交际能力,开阔视野,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口语学习热情,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能逐步提高。现今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任务还是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变换学习风格,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寻,找到有效的学习模式,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使得非英语专业学生与专业英语学生共同进步,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
[2] 李争鸣 为英语口语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话题J 外语界,2003(5):50
《新思维大学英语口语教程》课堂活动设计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是缓慢蜗行,收效甚微.而近年来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甚满意,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迫使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教学环节.本文在分析《新思维大学英语口语教程》的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学生“开口难”的特点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课堂活动设计.
作 者:杨非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007“”(47)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课堂设计 创新思维
大学英语课堂的设计原则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授精读课时.应注重课堂设计,要遵循下列原则;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要灵活多变;授课时能抛砖引玉;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
作 者:祝永慧 柳海荣 作者单位:承德民族师专公外教研室,河北承德,067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7)分类号:G41关键词:课堂设计原则 大学英语课 主体 五项技能 灵活多变 抛砖引玉 思想教育
【关键词】交际教学;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多,英语在这中间起着桥梁的作用。频繁的国际交流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变得尤其的重要。交际教学法能够使得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而目前英语教学有时忽视交际,而是偏重语言结构或语法,这样只会影响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
一、交际教学法的产生及特点
众所周知,60年代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在各种各样的接触中,都会遇到语言不通的障碍,这就会对沟通产生无限大的阻碍,直接影响了工作和生产生活,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70年代以来,就出现了以语言为交际工具的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它完全没有缺陷,在运用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语言来说,交际教学有很多方面的优点,以语言为载体,并不是通过单纯的机械记忆来学习英语,在交际中学习能够使口语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交际教学法适合大学英语口语口语课堂,但是并不能代表可以取代传统的语法知识,不能只学习怎么use而不学习usage,只是单纯的用语言强调语法知识是会影响以后的英语交流的。大学生作为英语口语课堂上的主体,教学的目标就是让主体学会用语言沟通。
二、交际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
交际教学与传统教学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学生角色,教师角色,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学生角色差异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学习,只是作为课堂的客体,而老师作为课堂主体,学生只是机械地认真听讲、记笔记然后完成作业。但是在口语课堂上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学习的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来展开,学生应该用英语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自主的建立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二)教师角色差异
学生角色的转变就会带动老师角色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老师讲解,整节课都是老师的声音。从英语阅读的情况来说,每篇英语阅读都是老师先讲解大体意思,然后指出文章出现的语法问题,再继续讲解答案,在整个课堂上都突出老师的讲题能力,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交际教学法中的老师,不仅仅只会知识的灌输,还应该会鼓励学生自主地交流,自主地形成学习系统,并且能够自由运用新的知识。
(三)教学形式差异
传统教学形式单一,基本上采取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就一个观点的看法,学生可以课下写上答案,然后在课堂上拿着稿子念,这样的方式根本就不会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而交际法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课堂上通过情景式教学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差异
传统英语教学注重英语语法、语音、阅读理解,对于初学者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在语法教育上,教师一致认为语音对于考试交流的作用极大,所以机械的给学生讲解语音、语法,教师在课堂上领读,学生只是跟着老师读,并且在学生错误时及时地指出,这样就会打击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而交际教学则不注重英语的语法、语音教学,而是鼓励学生多说多交流,不怕错误,能够运用各方面的知识体系来达到交际的作用。
三、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特点
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用语言交流的时间较高中课堂还是比较多的,用语言交流,并且可以加上自己的某些创造,这样在大学的口语课堂上才能够学到知识并且锻炼能力。如果大学口语课堂上只是教师在讲台上自己讲解,这样学生根本就不会感兴趣,学生的口语能力就完全得不到锻炼。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一定要充满活力,这样才能够带动学生们自主地发挥自己的英语水平。结合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特点,实行交际教学法显然更能够使得口语课堂生动有活力。
交际口语课堂上一个重要的活动是讨论,教师要就各种问题让学生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展开讨论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技能,开阔思路,表达思想。教师还应该为学生的交流制定相应的规则,使学生可以全部积极参与到交流与讨论中。这样在模拟真实情境下多多使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的信息交流才是课堂教学提高英语口语的高效手段。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交际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大学英语拓展课《跨文化交际》第9单元An Integr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如果学生不了解外国文化就不会理解这篇课文,而理解外国文化不能只依靠老师的讲解,通过多媒体利用网络来了解外国文化,学生们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利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跟上时代步伐的必要准备,大学口语课堂更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丰富信息资源激发学生投入课堂训练的兴趣,将交际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以求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速学堂 http:///yingyujiaoxue/ 】
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戴炜栋指出:中国加入WTO后, 中外交往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扩大, 英语教育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 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提高, 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而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落后于快速发展的形势, 许多大学毕业生不具备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尤其是口语与写作能力。
根据一些语言学家的观点, 外语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知识获得阶段、基本技能获得阶段和交际能力获得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完整教学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第一阶段是通向交际之路的第一步, 在此阶段要使学生打下牢固的语音及词汇基础。第二阶段是指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前两阶段是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交际能力的形成所做的必要准备, 即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任务的完成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重要的是语言实践必不可少。由此可见, 口语课是实现第三阶段任务的必要途径, 它不仅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增强语言组织能力, 同时有助于培养一定的领会语言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
笔者总结了口语课堂上比较实用和受学生欢迎、效果又好的几种类型的课堂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分为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两大类。两大类中还有进一步的具体划分。笔者对每一种活动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实施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以及在活动中教师应起的作用都做了详细说明。
小组活动
根据参加本校英语口语选修课学生的特点, 他们已经取得了六级考试资格, 在词汇、语法和听力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普遍在口语课上存在“焦虑”心理 (Horwitz, 1986, 2001) , 即不敢开口, 怕说错。焦虑心理对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不容忽视, 而小组活动是减轻或消除学生焦虑心理的有力对策, 使学生更敢于开口, 练习效果更明显, 课堂气氛也相对活跃。小组活动符合美国教育的几种主要形式。
1.任务型活动:
(1) 任务型活动的定义。
Skehan (1998) 认为任务以意义为主;任务中要有问题需通过语言交际进行解决;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类似之处;首先要完成任务;根据结果评估任务。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 以任务为本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语言的实践, 而且体现的是“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任务型教学法把语言能力目标与工作能力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既能使学生在解决任务中锻炼语言能力, 也能使学生在把精力集中于完成任务的同时放松了心态、消除了紧张情绪。
(2) 任务型活动的特点。
(1) 真实性。提供的任务或虚拟的环境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2) 有差距。任务应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有一定差距, 学生必须在学习所学内容之后才能完成。这些差距可以是知识差距 (knowledgegap) 、能力差距 (ability gap) 、技能差距 (skill gap) 、信息差距 (informationgap) 以及文化差距 (culturegap) 等。 (3) 可完成。这项任务应是学生通过学习所学内容可以完成的任务, 不是学生无法完成的任务, 也不是与所学内容无关的任务。
教师在布置任务型活动前应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在此阶段, 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信息输入, 使他们掌握口语表达必需的材料, 包括单词、短语及一些有用的表达思路, 同时拓展学生的思路, 给他们的语言表达提供足够的素材, 为下一步的口语表达奠定基础。在学生完成任务后, 教师从宏观方面给学生以肯定, 鼓励学生的努力, 但在具体细节上, 有必要提出改进的建议, 也可以采用学生小组间互评、打分等公平的手段。
(3) 任务型活动的分类。
笔者在此介绍每一种分类的活动设计原则, 并举例说明, 按此原则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设计出更多的具体活动。
(1) 完成指令。
是指给每个小组成员提供一系列指令, 他们要根据指令共同完成一幅画、一个模型, 或找到某样东西等。例如:最近有人目击怪兽, 小组里有一个人为绘画者, 他将根据其他小组成员分别提供的所目击怪兽的一两个特征来画出怪兽的完整图片。
(2) 编故事。
可以是看图说话或讲述画中的故事, 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想象力去完成任务。例如:给每个小组一个四格的图片, 让他们完成一个故事。由于对图片的先后顺序和内容的理解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使得每组学生的故事都不同。
(3) 排序或选择。
给学生一张某些事物的清单, 让他们将清单上的事物按照某种原则排序, 或者选择放弃其中的几样东西。同一小组的成员意见很可能不同, 经过互相说服, 最后达成共识。例如:你将要去寒冷的小岛探险, 有15种物品, 但你只能带其中的10种, 舍弃其中哪五种?不同意见的小组成员给出理由, 并试图说服其他成员以达成共识。
(4) 找出相似、区别或分类。
例如:给学生两张比较复杂的图片, 大体相似, 但有细节的不同, 让小组成员合作找出这些不同。再如:给学生一些图片, 要求他们将其分类, 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5) 收集信息。
学生用采访或做调查的方式向组内或组外的人去收集信息以完成任务。例如: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去采访其他同学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 最喜欢的歌手是谁, 最崇拜的人是谁等等, 最后汇总。
(6) 解决问题。
这类练习的特点是有一个明确的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猜谜语、计算题等。
任务型活动要注意的问题是,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给予必要的监控, 防止学生急于得到结果而忽视了语言的应用和练习。
2.小组讨论和辩论
小组讨论是指由教师提出社会热点问题, 或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话题, 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形成小组内的报告, 由小组发言人在讨论结束后向老师和同学进行陈述。例如:你所居住的地区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什么?你认为有哪些好的解决办法?
在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 倾听学生的讨论过程, 为学生做示范;监督学生, 杜绝用汉语讨论;学生表达有困难时, 适当提示,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完成对同一意思的表达。最后, 由教师对小组讨论情况作出总结, 列举学生们具有代表性的新观点、新想法, 并指出口语表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引起学生的注意。
辩论是不同观点的两组同学各坐一边, 展开辩论。持中间观点的同学当评委, 老师可作为辩论会主席, 维持辩论的整体结构。课堂辩论时, 学生要学会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学会集中注意力分析性地倾听对方的观点、组织思路、进行反驳, 从而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辩论的话题也多是社会热点问题, 或能引起大学生强烈共鸣的话题。例如:网络上是否能交到知心朋友?流动人口的增加是否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小组讨论和辩论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价值, 因为集体努力会令学生更有成就感, 而且不同观点会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与辩论前应对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词汇进行复习和补充。尤其是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大量用来澄清、争辩、让步、说服等语言, 教师在组织辩论前可以加强相关的语言输入, 使学生能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小组讨论和辩论中教师还应激励学生提高言语交际的质量, 要求流利性、准确性、观点的连贯性、逻辑的严密性及论证的充分性, 使学生掌握讨论和辩论的策略。
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小组讨论和辩论的话题的宽窄度适中, 话题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话题不能太抽象, 否则讨论会漫无边际、难以驾驭。话题也不能太细, 否则学生只需三言两语就能回答问题, 讨论和辩论就很难开展起来了。
3.情景会话与角色扮演
情景会话是指教师提供一定的虚拟交际场景, 要求学生按情景编成对话。例如假定教室是超级市场、机场、宾馆、餐厅等, 展开虚拟情景下的想象和会话。老师可介绍在每一种场景下英语的恰当表达方式, 提示或给出一些关键词, 在教师提供较为真实、自然的范例后由学生分组进行演练, 情景的内容可以变化, 难度和复杂度可以不断增加, 由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情景对话可以增强学生对真实语境的熟悉程度和应变能力, 为真实场景下的交际打下基础。
角色扮演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可以由老师或学生自由选择有趣的故事、戏剧或电影内容, 在认真分析其中主要人物特征的基础上设计符合他们身份与性格的对话, 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学生的对话和表演设计以及排练可以在课下进行,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更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准备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应给予帮助, 例如提供更多素材、使语言更加地道等。
情景会话和角色扮演要求扮演者和参与者讨论分析所扮演角色所设情景中应如何表现。如果所设情景与学生生活贴近,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会有助于学生认识自身的基本价值。在集体讨论中形成个人的自我评价, 有助于克服学生中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偏向。共同编排和表演使学生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可以使害羞的、缺乏自信的学生开口说话, 克服缺乏自信心的心理障碍。由于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活动的设计和表演, 因此它会调动学生最大的积极性, 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次角色扮演的成功带给参与者的喜悦和成就感是巨大的, 实践证明, 它不仅可以大大增强参与者的自信心, 还会给学生的学习和人格带来良性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 情景会话和角色扮演要以语言的练习为目的, 让学生在得到满足感的同时能够学会语言的使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味强调此类活动的趣味性, 则难免会使学生产生疲劳厌倦而失去兴趣。
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指在口语课堂中学生个人完成的活动, 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课堂发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对学生帮助最大的个人活动形式是讲演。
讲演活动是指学生个人经过准备, 就某个话题在全班同学面前完成五分钟以内的独立演说。英语讲演是个人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其挑战性与艰巨性不言而喻。因为是个人独立进行, 所有工作都要一个人来担当, 较小组活动相比其工作量就会相应增大, 对学生本人多方面的素质要求也随之上升。首先, 学生必须真正理解自己的选题, 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与数据来充实讲演内容;其次, 学生需要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讲演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
对于口语课堂上安排的讲演活动, 笔者建议:一是要给学生以时间限制, 通常为五分钟以内, 可规定为三至四分钟。二是选题为其他同学听说过或有一定了解的题目, 因为讲演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观众理解讲演者的内容并产生共鸣, 如果选题过于生僻会使其他学生难以理解, 造成效果不好。三是不鼓励学生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工具, 让学生把重点放在语言的运用上。四是如果有条件, 教师可以使用摄像机把学生讲演的过程摄录下来, 在课下回放给学生, 并指出学生发挥较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之处, 这种方法对学生讲演时使用的语言、技巧包括仪态都有很大的帮助。五是做好评价工作, 教师应该对每位学生的讲演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价, 不是笼统地说好或不好, 而是具体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以帮助学生提高。由于讲演这项活动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 需要学生的精心准备和良好的临场发挥, 教师可以考虑把它作为口语课堂平时成绩的一项指标。
结束语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英语 听力设计
听、说、读、写、译作为英语的5个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听得懂是进行有效交流的第一步,同时持之以恒和原汁原味的摹仿,可以给说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听力教学成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听力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薄弱的环节。
一.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之现状
由于受到考试的影响,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且相对保证教学成绩,学校与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压缩了听力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例如笔者所在的学院就没有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专门的英语听力课程。教师在课堂听力过程中主要采取的仍旧是旧有的模式--教师放听力练习,学生听并且完成相关选项或听写,有限的交流主要体现在讲解少量的疑难单词上,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因此一提到英语课堂听力练习,学生更多的是感觉枯燥乏味,积极性很差。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听力设计,改变目前听力之现状,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
二.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1.听力材料的选择。目前相当一部分听力用书均是以考试为基础进行编撰的,主要涵盖的是相关英语考试的听力题型,这就造成了在进行听力训练时也以旧有的听力模式为主。同时由于听力材料均为单一个体,很少有连贯性,且难易程度不齐,学生在本身英语基础较差的情况下,难以听懂。因此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我认为应该由易到难,且相关主题的听力材料为一部分,方便学生对此主题的内容更好的加以掌握。而且听力材料不应单一,不仅有考试的相关题型,更应该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英文歌曲或影视作品,将其设计为相应的听力材料,也可选择与其专业相关的听力材料,学生对其感兴趣,则听力效果也会较好。
2.听力时间的安排。针对目前有些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没有专门听力课程的现状,英语听力也就可以不拘泥于在课程开始前或结束后的统一听力练习。譬如在每单元课程开始的导入部分,可以安排与其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不仅可以作为听力练习,也可以更好的导入单元课程的主题,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更好的对本单元所讲内容的背景有所认知。或者也可以在每单元课文学习后,进行课文小结的相关听力练习,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并且这样的听力练习,对高职学生来说也不会感觉到过多的负担。
3.听力任务的设计。在设计听力任务时,笔者一方面会将以考试题型为基础设计的听力材料作为对学生的小测试进行练习。在进行此练习任务之前针对学生听力基础薄弱的现状,会提前将相关的单词重点列出,并让学生提前读好题干,猜测要听材料的大意,然后再进行听力测试,并对听错较多的地方进行重点加强学习与训练;另一方面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新闻、歌曲或影视作品的听力练习。学生先自己进行听写,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最终的答案并进行复听。以小组为单位的听力练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的焦虑心理,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对所听材料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对自己所犯的或可能犯的错误更加注意。同时,也会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提前设计并上课发布presentation,并在其中设计问题要求其他组学生回答。通过这样的训练,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其他组学生的听力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4.听力的移动学习模式。针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上听力时间有限的现状,只能加大课外英语听力时间的投入。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实现听力的移动学习模式。这种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堂,使其不再受空间和实践的限制。笔者将所听过的听力材料放在所建的QQ群文件夹中,方便学生反复的听。而且针对高职学生相对懒散的现状,笔者采用了一个手机和电脑均能使用的学习平台,通过此学习平台,将布置给学生课后听的材料放在其中,并添加问题,学生听过之后要求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提交,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端看到学生是否课后完成了相关的听力作业,并可以给其分数。由此课后的听力练习就变成教师可控的,提高了听力的实施效果。同时因为此平台有手机端,即时学生在不方便用电脑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听力训练。目前也有许多针对英语听力的手机APP,学生通过下载这些APP软件也可以行之有效地对英语听力进行练习。
总之,教师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兴趣点进行听力教学设计,使学生乐于学,能够融入到课堂活动之中,摆脱其焦虑和胆怯的心理,学会运用英语,不断进步。
一、引言
语言作为人类文明中最主要的交流工具,不仅起到了当前时代所赋予的基本功能,也是人类文明随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时间相对较长,据了解,大学生在入学之前通常已接受10 年左右的英语学习,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该类语言的文化价值的熏陶,对其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影响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对这些从学生角色到社会人员角色转变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如何在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前提下,保证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分析
针对大学生自身来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频繁,大学生出国留学或进行国际间的合作教学越来越常态化,使得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国人的文化价值观、生活价值观和人生观,拿传统节日来说,现在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学生对自身的传统节日了解程度往往不如西方节日,如刚过的感恩节,在学生朋友圈中传播尤甚,这种长久的接触必然对我国文化自信的树立有所影响; 从大学英语教学来看,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材及教学方式主要以外国原著、实时报道、日常生活为主,旨在保持其纯正性和广泛性,根本没有我国本土文化的踪影,我们知道,大学学习是一个人生中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种教学方面问题不容忽视,这也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客观因素。
三、大学英语课堂文化自信生成策略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作为大学生接触英语这门语言的主要途径,不仅承担着大学生掌握这门交流工具的责任,也是控制和传播国外文化的重要手段,保证大学生对本国文化自信应是一切大学英语教学的前提。
( 一) 从教学角度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不同文化的搬运工的角色,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内容涉及面广,涉及深度也在逐步深入,相比之前,不再是简单的日常交流,更是一种思想文化的渗透与熏陶,教师能否把握教学的深度和思想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在完成必要的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学习教学任务外,也要从自身做起,提升自身对汉语文化的学习和认知,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据了解,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平均年龄集中在40 岁上下,在他们的求学阶段正是我国“出国热”、“英语热”的`时期,他们在国内或国外的英语求学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根本没有涉及,这种缺失可能导致了他们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中自身带有亲目的语文化的因素,这种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过程。为了培养文化自信,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首先树立自身文化自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强汉语文化的学习,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领域和深度不断加强。大学英语老师在文化意识的理解和导入过程时,应该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语言为基础,通过对外国文化的认识学习,对本国的文化认识有推动,建立自己更加完善和自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定要避免一味地接受和传播外国思想,而缺乏必要的筛选和过滤过程,让学生对本国文化产生不自信甚至疑问等。我们是中国人,大学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和强调这一点,英语学习不是为了培养学生西方思想,而是为了掌握这门语言。学生若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思想、行为的不端正或者文化自信缺失等现象,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化自信培养也具有必要性。上文提及,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需教材制定机构及大学英语教学主管部门的重视和修正。一方面,通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涉及很少,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接触,文化自信更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的主管部门在英语教材的选用及课程安排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熏陶和文化熏陶重视不足,常常以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大学生四级和六级考试成绩为依据,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老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中学生与学生、学生和老师间的互动教学和思想交流也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活动是需要老师进行引导的。例如,在对西方传统节日的分析和介绍时,如圣诞节“Christmas”,西方的新年,这一天是纪念耶稣降生而设立的,它从19 世纪开始慢慢流行,现在全球欧洲及美洲地区都过这个节日,在我国也开始日趋火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该节日与我国农历新年作类比,从节日的起源、发展及现状等方面与大学生互动交流,一方面丰富大学生的英语文化视野,另一方面加深对我国农历新年的认识理解,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二) 从大学生自身建立文化自信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教材和教学过程相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都是接触和理解西方文化的客观条件,从大学生自身建立文化自信才是大学英语课堂文件自信生成的本质。__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树立文化自信的意识,在接受西方文化时积极与本土文化进行比较和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再者,在学习重点难点上,要积极与老师和同学沟通,防止自身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的偏移; 最后,在遇到老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中自身带有亲目的语文化的现象时,一定要及时沟通,而不能因为畏惧老师的权威性而选择沉默。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课堂学习,新的英语课堂模式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即学生通过影视作品、文化名著、“英语角”学习和英语竞赛等方面的大学英语学习,这些方面的学习看似与我国传统文化交际甚微,但若能在学习过程中将这些知识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文化自信的树立是十分有必要的。如在英语竞赛方面对比中西方文化,翻译汉语水平的比拼等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在影视作品和文化名著的选择上,要听取老师的建议,选择经典并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学习,对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有明显对立的作品要慎重选择,不要一时疏忽而无法控制。
四、结论
【关键词】错误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 口语 意义 应用策略
【基金项目】沈阳工程学院2014年基金项目“错误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输出中的应用与研究”(项目编号:RWYB-1403)。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05-02
一、引言
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置疑。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对于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持有不同的见解。我国在80年代以前,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对就比较薄弱,到了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对于学生在表达中各种错误持有宽容的态度,强调语言的流利性,英语口语表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人认为如此做的最大弊端是扼杀了学生语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错误分析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错误不能算是失败,错误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还是必要的。
二、错误分析理论基础
第二语言的错误分析在1967年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order在他的文章《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s Error》中正式提出,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与错误相伴随的过程,语言学习者如果完全不犯错误,势必影响学习的进程,因为他们失去了从错误的反馈中提高的机会。该理论认为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学习一种新语言时,也像儿童学习母语一样,对目标语做出各种假设。在语言接触和交际使用的过程中,当假设与目标语体系不符时会出现的偏差,即语言输出错误。然而学习目标语时出现错误对于学习者来说不是负面的或干扰的,而是积极的。通过观察分析这些错误,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掌握程度、学习机制和学习方法,改善外语教学质量,提高学习者能力都会有显著效果。
三、错误分类
(一)语际迁移
语际迁移是指本民族的语言朝向第二语言的迁移。它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即是对第二语言学习有积极作用的迁移,负迁移则又被称为语言干扰,会经常使学习者犯错误。母语干扰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错误最频繁的动词问题。由于中文没有动词的变位,表达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时,只是需要加入具体的时间状语,因此,学生在英语中出现了大量的以动词现在时态来代替过去时态的错误。其次就是动词的单复数形式错误。因为中文中动词不受主语单复数的影响,所以无论英语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学生在英语口语中经常只使用动词单数形式。
中文的干扰在句子结构中也经常能看到。中文多“竹节”式的句型,或者被称之为“葡萄串”类型,即按照思维结构的先后顺序和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将句子成分逐一罗列出来,因而中文多短句。英文多“树”式的句型,即以主语—谓语的框架来表达主要意思,而次要的意思则以从属关系、修饰关系附着在这个主干上。这一重要的思维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处理复杂关系的句型时极度容易出现句子结构的错误。
(二)语内迁移
语内迁移是指目的语内部的迁移。语际迁移是在二语习得的早期学习者主要的错误来源,而当学生对第二语言逐渐加深了解后,语内的负迁移就会成为造成语内错误的重要的来源。语内迁移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1.泛化
此类错误的特点是过度或超范围使用规则。如:学生会说:“Many people go to there talking in English.”正确的表达应该是:Many people go there to talk in English.。又如:学生会说:“His English is more and more better.”正确的表达应该是:His English is better and better.。产生此类错误根源是学习者在表达的时候有很强的规则意识,他们试图处处按照规则说出正确的句子,但是事与愿违。
2.简化
从心理机制上看, 此类错误的产生和前一类错误的产生有相反的背景。前一类是过度重视规则并突破具体限制; 此类则是不管规则和语言形式。如:
错误:He hoped teacher help him.
正确:He hoped his teacher would help him.
错误:He listened to them talking a moment.
正确:He heard them talking for a moment.
当学生有强烈的交流欲望时,忽视规则的概率就会明显增加。
(三)化石现象
学习者在习得一定数量的第二语言句型之后,目的语的发展有可能停滞下来。有些句型就像化石一样牢固在学习者的头脑里不管遇到怎样的口语表达需要,他们都会反复使用这些句型,但是如果在不恰当的地方使用了这些句型便会产生错误。如初中学生 “be interested in” 的句型十分熟悉,多次训练和使用后就会形成化石而固定下来。到了大学,“I have no interested in…”一类错误在学生中依旧很普遍。
(四)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学习者的性格、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身体和精神状态这些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内在因素也会是出错的根源。”比如积极型的学习者相对就敢于大胆地和母语者交流;而被动型的学习通常在交谈时为避免出错,尽量避免使用没有把握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在遇到学生表达错误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原因。
(五)交际策略不足
由于语言知识或社会文化知识的不足,在口语表达中,学生会说出一些语法正确却达不到准确交流目的的一些句子。例如:由于学生不了解有些词的社会文化含义,“初恋”在下面这个句子中成了另外一种关系:“At that time,he recognized his first lover.”。
(六)学习外部因素影响
我们所指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教师、课堂和教材。例如,如果教材不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有缺陷或者教育方法不妥,也会成为学生产生错误的根源。
四、错误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错误分析使我们对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类型及根源有了充分的认识,对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也有一定的启发,然而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 如何纠正错误才是错误分析的最终目的。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种种方法和技巧,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以增强纠错的有效性。以下是用于训练语言准确性时纠错的主要方式。
(一)学生自我纠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通常更倾向于自我改正错误。因此, 教师可以暗示学生其错误所在之处并给他自我改正的机会。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教师可以简单地说“again”来让学生重复刚才说过的话。这表明学生所说的话不太令人满意。其次,教师可以用升调重复学生的语言错误,这说明他对学生的表达表示怀疑,或者只重复错误的地方,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此。再次,教师通过表情暗示如皱眉、摇头等来暗示学生的错误。这样做也可以给学生一个反省的余地。
(二)学生之间互相纠错
假如学生不能自我纠错,教师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助他发现错误之处。艾奇( Edge,1989 ) 称之为“同学之间互相纠错” ( peer- correction )。在此过程中, 学生互相纠错,共同进步,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削弱了对教师的过分依赖。
(三)教师纠错
教师纠错并不意味着教师直接指出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样需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并不直接说出错误而是给全体同学机会来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如果没有人能及时纠错,教师说出正确的表达之后,让表达不准确的学生重复整个句子,然后让全体学生重复。同时教师要意识到既然没有一个学生能改正错误之处,说明这个语言点有待进一步讲解和强化。
五、结束语
口语错误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及学生学习的进度与薄弱环节, 并可由此采取一些补救性的教学,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语言的习得是一个伴随着语言错误不断出现和改正的过程,而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纠错也是每个语言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进行科学的处理,让学习者易于接受,达到良好的纠错效果。
参考文献:
[1]梅明玉.国内外错误分析理论研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9-112.
[2]章陶.错误分析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J]. 教学与管理,2011,(5):105-106.
[3]欧阳宏.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错误的实证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111-117.
[4]郭建国.错误分析对大学英语低年级教学的启示[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04,(6):105-107.
[5]章联.英语口语中的错误分析[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3):70-72.
[6]周爱杰.论 4/3/2 活动对提高英语口语流利性和准确的影响 [J]. 外语教学, 2002, (5):16.
[7]周丹丹.输入与输出的频率效应研究现代外语, 2006, (2):154-163.
[8]于阳晓.口语错误的原因分析及纠正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 2007, (6):116-118.
作者简介: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推荐阅读:
大学英语信息化课堂06-13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现状调查10-07
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设计11-25
广东海洋大学大学英语06-15
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查询06-05
大学英语口语心得09-21
英语句子:大学英语作文常用句型10-08
大学本科英语简历10-08
自我介绍英语大学10-26
天津大学英语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