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铸就师德之魂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责任铸就师德之魂(共8篇)

用责任铸就师德之魂 篇1

师德,网络如此定义: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又形成了自我认识的师德,用我们所理解,所认知的师德在教学活动中传播自我的理念,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路。通过一天的青蓝工程培训,使我更加的明白了师德在育人过程中的价值。

钟康校长如此解释师德为何物?

一、自我约束,堂堂正正做人。

二、“爱”为是的光辉。

三、为长期失业中遵循的准则。

四、内外兼修,事业上有追求。

五、勤奋奉献。

王小槐老师如此解释师德为何物?

研究自身——做到“知己”。

用四“善”来高度概括师德。

善假于物,善于识人,善于学习,完善自己。

钟校长和王老师在他们的职业教育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师德体系,那么作为我们教育界的新生,我们又如何的学习师德,掌握师德,形成自我的师德体系,用以教书育人。

近几年是教育界发生巨变的几年,失德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各界对教师的看法每况愈下,在如此情势下,我们如何尽快的加快师德建设,加强自律,钟校长总结的非常到位。我自己如此认识如何用师德铸就育人之魂。

首先,自我约束,堂堂正正做人。作为人师,当先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如果没有自我的强大约束能力,那么将是散乱无章一团糟。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堂堂正正做人的基础之上,为人师表,当先做好表率,必须学会如何做人,身体可以残缺,但是思想不能残缺,如若思想残缺那么将会是社会的悲哀,国家的悲哀,当先爱国,方可爱家,没有国,哪有家。其次,把育人当做事业。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不缺乏为了铁饭碗,为了稳定而加入的。但是我们既然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这条道路,那么当以“干一行,悟一行”。这个时代不缺乏资本,唯独缺乏自省,干了这一行,不要求大家爱一行,但是一定要“悟一行”。“悟”如何提升自己,如何教书育人,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在育人的过程中如何的表述自我的价值,如何树立自我的育人形象,这才是育人的事业。

最后,善假于物,勤奋奉献。我自己把钟康校长和王小槐老师的观点整合,形成了自我的观点。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听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把教育当作事业,当作一份希望的收获。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勤奋和奉献精神上面。如果缺失了后者,前面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只有结合实际,全心奉献,方能做出自己的成绩。

用责任铸就师德之魂 篇2

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源于“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要求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永葆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追求, 甘于平凡但不甘平庸, 有无私奉献的远大志向。“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正是源于“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师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 肩负着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崇高的历史使命。教师职业的崇高就体现在平凡之中, 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是教育工作的主色调。为了实现培养更多更优秀人才的伟大追求, 教师必须从小事着手、从细节做起。教育无小事。教师每天都要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参加学生活动等。这些琐碎小事是关系学生成长的大事, 如果处理得稍有不慎, 就可能伤害学生的心灵, 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所以, 教师处理每件平凡小事都应有伟大的追求。一些教师在平凡中创造着伟大, 因平凡而伟大, 恰恰在于他们有伟大的追求。只有每位平凡的教师都有伟大的追求, 才能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教育工作是无止境的、艰辛的创造性劳动, 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感情、时间和精力甚至毕生心血。“百年树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育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的成就与学生一生的发展连在一起, 这不仅需要教师拥有超越功利的清高和拒绝浮躁的淡泊的伟大追求, 还需要教师具有默默奉献的品性和矢志不渝的坚守。教师像默默奉献的绿叶, 时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他们的工作平凡又不可或缺, 对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 要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 淡泊名利,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 要“捧得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一生放弃了无数个人成功之路, 毅然来到人民之中, 来到孩子之中, 无私地奉献了一生,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恰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

“教育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话曾经激励多少教师为了崇高的教育事业而甘受清贫, 默默奋战在教育第一线。如今, 在教师队伍中, 有些人忘却了教育的本真, 难耐教育的寂寞, 他们大都在繁华世界里不屑于教师工作的平凡与琐碎, 忽略了教师职业的伟大与神圣。教师承担着塑造民族未来的历史重任, 不能仅仅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地位, 还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一名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虽然会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会缺少一些令人羡慕的名誉地位, 但也会收获其他人所没有的幸福和感动。比如, 教师节收到学生们送来的鲜花、节假日里收到学生们问候的短信……这些才是一个教师最大的快乐。教师要学会感恩, 有了感恩意识, 才能在经历困惑、痛苦后仍无怨无悔, 才能甘于坚守平凡岗位, 端正职业态度, 把平凡的人生与伟大的职业追求联系起来。

二、“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源于“爱满天下”的乐业情怀

伟大的追求必须用满腔热血去实现, 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要求教师有平静的心态和平实的作风, 把内心勃发的工作热情与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紧密结合起来, 满怀激情而又认真扎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力争创造出一流业绩来。满腔热血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 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先决条件。陶行知先生一生“爱满天下”,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教育, 热爱学生, 热爱学校, 这是师德的最高体现。只有心中有爱, 才能以满腔热血投身于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作为一种“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的事业, 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有所不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只有具备饱满的热情, 激情常在, 用激情感染学生, 才能培养学生追求上进的心境。“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要求教师保有平静心, 做到淡泊明志, 不是要教师满于现状, 而是重在强调教师需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为事业倾情投入的精神境界, 在平静中酝酿蓬勃向上的激情, 在平静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追求, 在“宁静”中“致远”。

年复一年的教学工作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漫长而滞后的教育成效又容易消磨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当好一名教师, 需要敬业, 更需要乐业, 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敬业心而无乐业心, 敬业心很难持久, 正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样。唯有乐业者, 才能做到真正敬业。“工作好辛苦”等抱怨, 谁都曾经有过。教师只有从工作中寻找到乐趣, 才会有激情和干劲, 才能取得好的工作成绩。为了履行教书育人的艰巨使命, 教师必须在平常中始终不渝地追求乐学、敬业的境界。

教育需要满腔热情的人, 需要教育工作者将工作中的奋斗拼搏看做人生的乐趣, 同时,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是良好师德的体现。教书是教师最本分的工作, 学无止境, 教无定法, 教学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要成为一名好教师, 仅有高尚的情操和饱满的热情是不够的, 还必须精通业务, 肯于钻研。“学高为师”, 博学多才对一名教师来说很重要。没有广博的知识, 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 传为人之“道”。社会在发展, 知识在更新, 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 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学习钻研, 才能不断充实、提升和完善自己;只有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者只会被社会淘汰。要想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 并且这桶水是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有源头的活水。教师在学习、研究中提高, 在提高中给教学以养分。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 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 不仅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享受教学相长的快乐, 还能获得科研上的进步, 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源于“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的执著追求

没有责任感的教育是苍白的, 没有极强烈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是平庸的。“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要求教师对教育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保证。如果教师没有责任意识, 就难以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职责。教师有了对国家、社会、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 才能驱动自己有所作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这些质朴的话语都是为了说明一点:教书是为了育人。

教师的工作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 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作为教师, 切不可只教书, 不育人。而要达到育人的目的,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对学生有慈母般的爱心。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 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 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为师者的教育理念、精神境界、人格形象、治学态度和行为方式等都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只有道德品质高尚,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 进而“乐其学”, 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教师应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努力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只有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做出表率, 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用文化铸就“徐矿”发展之魂 篇3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吹响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军号角,更为徐矿集团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文化强企,煤炭企业就必须在变革文化理念、凝炼文化特色、践行文化创新上下功夫,用文化铸就企业发展之魂,推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变革文化理念 重塑矿工形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过去煤矿工人是“傻、大、粗”的社会形象,简单的体力劳动,文化水平低,生产管理粗放,社会地位不高。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作为中国主要能源的支柱产业——煤炭行业,越来越彰显它的重要性,需要文化渗透和素质提升,强化企业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也是体现管理团队和员工的集体智慧结晶。当前煤炭企业决策层要树立四种理念,睿智发展,提高企业发展抗风险的抵御力。

树立文化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大多数煤矿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工艺简单,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一些经营者认为,矿工只要有力气,就能开矿,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矿工需要知识技能不断更新,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经营者就必须变革理念,从创建煤矿企业文化入手,关键是管理好人、教化人、激励人、塑造人,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方法,改变人的知识结构,塑造科学的理念和价值观,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行。

树立文化就是竞争力的理念。提起文化建设,有些领导认为就是图书馆、文艺活动、学习培训等一些“花拳绣腿”,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而已,需要大投入,见效不大。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作用于企业内外部的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量,它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不是一蹴而就。强大的企业文化力源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成功实践,它可以起到统一员工思想,激发员工斗志,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作用。这就需要决策者认清企业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永久凝聚作用,加大软硬件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树立文化就是软实力的理念。从煤炭企业进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来看,不少领导干部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理解不到位,认识不清。有的领导认为进行企业文化是“墙上文化”“口号宣传”“蹦蹦跳跳”等,导致对企业文化内涵认识的表层化、简单化、娱乐化,表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形式单一,内容空洞,既体现不出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员工精神风貌,更体现不出企业文化的引领、凝聚、固化、激励等功能作用。决策者要认清企业文化内涵,进行实践创新。

树立文化就是创新力的理念。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真正的企业文化是有个性的,不是学就能学来的,也是企业的独特品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多企业习惯于一味模仿,照搬硬套,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深层价值和具体操作方法;没有正确分析企业生存环境的实际,不懂得利用和吸收优秀文化的精髓;没有发掘出自身企业文化所蕴藏的巨大思想价值。广大领导干部必须调研,找准企业的特色,确定文化定位,不断实践、创新,提炼总结,高起点、高品位打造企业文化,成为引领员工奋发进取的灵魂。

凝炼文化特色 打造企业品牌

作为一个明智的企业,就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主要特征,不断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把全体干部职工能够认同和共同接受的习惯行为提炼整合,形成上下认可、符合时代要求,管用、有效、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徐州矿务集团(以下简称“徐矿”)是个具有开采130周年历史的老企业,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历过风风雨雨,经受住了市场经济考验,积累了丰富的企业文化,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始终走在全国行业的前列,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优秀单位”“中国优秀企业文化奖”“全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公司”“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江苏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2002年以来,徐矿集团根据企业总体战略、原有文化底蕴和创业转型需要,充实新的文化要素,培育具有徐矿特色的走出去创业文化、精准执行文化、精细管理文化、合作共赢文化、开拓创新文化等。今年徐矿推出“理想信念培育工程”等六项工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一是理想信念培育工程。徐矿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倡导理性爱国、强企报国,大力宣传弘扬“转型转移转制、求新求优求强”的新时期徐矿精神,广泛开展徐矿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大讨论等教育实践活动,塑造徐矿内在精神之魂。第二是崭新徐矿建设工程。徐矿坚持“安全唯一”理念,牢固树立归零化目标追求,推进“科技+素质”模式升级,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全面加快优化转移转型,加快产区从东向西转、职工从内向外转,加快产业从低向高转、企业从散向聚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中央新一轮对口援疆重大部署,融入地方经济谋发展。第三是创新驱动工程。徐矿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两转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源成长的轨道。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广泛聚集海内外高端科技人才,推进蓝领创新工程。第四是民生幸福工程。徐矿树立企业幸福观,构建幸福企业指标体系,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持续办好民生大事实事;为职工办好事、解难事、做实事。第五是文明程度提升工程。徐矿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矿区风尚,深入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持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选树爱岗敬业、勇创大业、奋发进取、无私奉献、践行美德的先进典型。第六是党建创新工程。持续开展思想解放活动,破除守旧观念、依赖思想、自满心理,培育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实干意识,以思想解放的新突破引领崭新徐矿建设的新实践;以创先争优统揽党建工作,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高度重视转型期的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以“两个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nlc202309031959

践行文化创新 铸就企业之魂

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就是要确立创新价值观。面对市场竞争和新技术的挑战,企业要保持高度敏感,坚决抛弃僵化保守、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维习惯,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在变革和创新中把握机会,引导职工,激励职工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技术和业绩。只有实现了文化创新才能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引领企业实现更大的跨越。

践行文化创新,推进全员素质提高。坚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提高执行力和执行能力”的信念,做有情有义、内外和谐、创新发展的领跑者。倾力工作、自觉践行,不断提高全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全力推进文化建设上水平。形成浓厚的氛围,帮助员工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知识素质。同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员工潜力,大力培育员工的创新精神,增强其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掌舵者。

践行文化创新,提升职工幸福指数。文化启迪智慧、塑造魂魄、凝聚力量、惠及员工,最终目标,提高煤矿工人的幸福指数,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徐矿大力践行企业文化的同时,用企业文化先进的理念体系支撑着企业发展,打造六大特色文化,彰显企业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践行文化创新,担当强企富国之责。徐矿大力实施企业价值体系构建工程,确立“强企报国、造福职工”的核心价值理念,教育引导职工牢固树立“永不言衰、奋发图强”的发展观,坚定“国有企业能搞好、资源枯竭矿区能转型”的信念。在艰苦探索的基础上,确立坚持“走出去”创业和“引进来”开发双轮驱动,加快“主业转移、业态转型、资源再生、生态再造”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还注重培养每一位职工高度的执行力、忠诚度和真诚的感恩情怀,肩负社会之责,开拓实势思路,汇集智识成果,形成企业责任文化。徐矿集团8万矿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掏出一颗颗赤诚的爱心,奉献给社会。

践行文化创新,培育文化产业品牌。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挖掘“文化富矿”激发产业活力。煤矿工人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群体,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也出现了不少文化名人。在徐矿这个大熔炉中,一批作家、诗人、艺术家成就斐然。煤矿诗人孙友田,歌颂矿山、颂扬矿工、赞美光明的灵感,他的著名诗句“我是煤,我要燃烧!”,至今仍是全国煤矿工人的心声、信念和追求。作家周梅森是在煤矿的养育下走向全国,写出的长篇小说《沉沦的土地》《黑坟》《军旗》(《军旗》被改编为电影)等,其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间正道》《国家公诉》《天下财富》曾轰动全国。还有耿家强、凌海、杨振庭、殷阳等一大批作家、艺术家,成为中国文坛上的知名人士。

(责任编辑:郝幸田)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 篇4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我们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简单明了地道出了何谓师德,那就是爱与责任,这正是师德之魂。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只有充满爱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要用爱心来培养学生,用人格来塑造人格,用灵魂来呼唤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它要求教师践行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爱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爱学生是教学生的前提,是育人的基础,只有爱学生,师生情感才能融洽,学生才能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教才能情通,学生学才能理达,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爱与责任,首先体现在不应该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上。一个优秀教师的德行、品格和关爱之心像冬日里的阳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与影响,使每个孩子都能适时地汲取温暖,溶解心与心之间纠集的坚冰与隔膜,滋润到每个学生的心田。

教师的关爱是一把可以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它可以唤醒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并能纾解他们心灵上的阴郁和苦恼,使他们重新振作起航,张扬个性,勇敢自信地去追逐每一个美丽不羁的年轻梦想。因而,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必须有心,应该时时处处对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精神状态等给予关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变化。教师的责任给寻梦的孩子引路。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上,还是与学生的生活相处中,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地以自我的真诚和关爱去拥抱、感染每一个学生,使自己对学生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有些学生上课很容易分散精力,老师用眼神给他暗示——怎么又想到别处去了?请认真,现在正在上课呢。他会马上意识到自己走神了,会继续认真上课。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尊重的愿望。当老师的,对一些调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尊重他们是基本前提。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搞一些“小动作”,或和同学在课堂上说几句话,或“碰碰”其他同学„„显然他们是在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或发泄不满情绪。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老师如果能十分注意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不当众说他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只是轻轻地走到他身边,在他的耳边说几句“悄悄话”,如“这样做好吗?下次能为老师而改正吗?”他们会会意地点点头,并且很努力地去改正。这些“悄悄话”使他们知道老师关心自己、尊重自己,从而变得收敛起来。如果当时马上点名批评或大声呵斥他们,他们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另外,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绝不厚此薄彼。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之窗的烛光。相反,任何看似不经意的失误都可能给学生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抚平的创伤。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这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和期待。一位名人这样说过:心灵的纯美是决定人的价值的第一标准,要使学生免受社会上不良风

气的影响,远离污染,在他们成长的芳草地上没有杂草,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是光明的使者,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做事的规则,使学生的心灵慢慢得到净化,人生的目标慢慢得以修正。只要我们自己做到时时为人师表,处处率先垂范,以个人良好的言行,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征服学生,相信我们的教育理想就一定会实现。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推荐) 篇5

鲁迅有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爱”是师德中最基础的部分,没有“爱”就没有师德。“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这正是我们的师德之魂。

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记得小时候,有人问我:“你长大了干什么?”“当老师!”我总是斩钉截铁地回答。小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老师。长大后,当我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才真正懂得了教师这个行业,这个行业要求我具备高尚的师德。有人曾经说过,“文化人,不一定手不释卷;但手不释卷的人,一定是有文化的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叹道:“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可以说,“学习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特别是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刻苦学习,用心读书,专研业务、不厌其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会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学然后知不知,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如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同志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有“国宝教师”之称的霍懋征老师也曾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 ”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可见,“爱”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现在,我校已经成为全县较有名望的一所学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校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有着一支过硬的领导班子,更离不开每一位教师辛勤的付出。我们学校教师的示范作用随处可见,大家以执着的精神、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的学校发挥着光和热。多少位老师都曾带病上课,多少个中午,老师们都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给学困生补习、辅导;他们全身心地投身于教学,无怨无悔,不曾抱怨……

有人说,从来没有哪一个职业像教师一样需要如此多的付出。是啊,他们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的老师呀,在世人肆意践踏良知时,却用行动去维护着它,一遍一遍地向学生们讲述着真、善、美,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同一块土壤精心耕作、无私奉献着。青年教师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将家庭搁置一旁,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老教师并不因为即将退休而有所懈怠,仍然努力工作而不知疲倦。从他们的身上,我深切地感悟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当有人问:“您是干什么的?”我想作为教师的您,一定和我一样会脱口而出:“我是一名老师!”您在说出这个答案的时候,我想,我会从您那睿智的眼神中,从您脸上慈祥的笑容中,体会到您内心的润泽,体会到您因为不断耕耘着,不断爱着而永远年轻的心!因为,您已经悟出了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真谛!对,爱与责任,这正是我们的师德之魂。

“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是耕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蜡烛的精神。可以说,世间每种事物的存在,都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而教师的存在呢?支撑它的就种高尚的师德!

用责任铸就师德之魂 篇6

你们好!

有人说:“幼儿园是最容易教的,却也是最难教的。”这句话乍一听起来很矛盾似的。但是在我从教一个月以后,我却对这句话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说容易教是因为孩子们什么都不懂,教的时候任你发挥;说难教,也是因为孩子们什么都不懂,所以要教好他们,除了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之外,还必须有足够的爱心和责任心。所以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尤其重要。而且,幼儿园教师除了象一般的教师一样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师德之外,还必须有一颗童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孩子们交流沟通,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我是一名新教师,在大学里我学的虽然是师范,却不是幼儿教育。但是毕业时机缘巧合我成了一名幼儿教师。虽说教育都是相通的,却也只是一句泛泛之谈,真正运用于实践还是需要很多努力和探索的。

现在的工作对我来说是新奇而又充满了挑战的。我一直很喜欢孩子,也一向自认很有孩子缘,原本以为做一个孩子王对我来说一定是驾轻就熟的了。可是面对三十个性格各异,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孩子,我还真是有些傻眼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加上搭班老教师的悉心指导,我才渐渐能够适应。

作为教师,必须有一颗博爱且宽容的心。对于孩子们,不能存在偏爱,要一视同仁;对于不听话、容易犯错的孩子,也不能恶语相向,要有耐心的给他们讲道理,用爱心打动他们。孩子是最敏感的,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是很明白的。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很多需要向前辈学习和借鉴的。孩子虽然是很简单,很容易满足的,但是作为老师,我还是要尽可能多的交给他们知识。幼儿园的孩子就象是一张白纸,一件未经加工的艺术品,老师的雕琢和加工是非常重要的。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幼儿园教师就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启蒙老师了,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所以,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把我们正确的生活经验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教给他们,另外,也应及时地把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灌输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从小就在一个健康而且愉快的环境中长大。

我是矿工,劳动铸就煤海之魂。 篇7

听,隆隆的煤机声,听,突突旋进的钻杆声,留下了煤矿人“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历史年轮。

看,长长的巷道内灯火通明,一片繁忙的工作场景,看,一盏盏矿灯就是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我们看到了煤矿“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的未来蓝图。

我是一名安全员,每天在现场掌握第一手安全管理资料、牢记安全使命,安全生命为天;我是一名瓦斯员,手拿仪器一刻也不敢含糊,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瓦斯治理重中之重,我是践行者;我是一名班组长,安全时刻挂在嘴上,现场组织合理,超额完成既定任务,是我的骄傲;我是一名电钳工,每一件工具就像一把锃亮的钢枪,精心操作和维护,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保护者;

我是调度员、监控员、配电工、检身员,我有太多的身份,但我是就一名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我穿着黑黑的窑衣,有着黑黑的脸庞,或许你不知道我的真实姓名,但却用着我为你发的热和光......我在辛勤耕耘、默默付出的矿工兄弟姐妹当中,我是这样的渺小,这样的平凡!

就是这些渺小的、平凡的人们,才有了连续七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好势头。这么多年来,我们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克服了搬家倒面、设备老化、环保监管日趋严厉等诸多不利因素,商品煤产量在阳煤集团同类矿井中名列前茅,创下了全集团利润前十名和人均效率前十名的好成绩。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许多多的先进个人、就像是一面面旗帜,随风摇曳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沁之一滴,润泽一新。每一滴水、每一缕清风、每一沐阳光,都是我们智慧和力量的源泉,都将融入兴峪这片肥沃的土地。

我们一直被这种精神,感动着、震撼着,我们的眼睛是黑夜中闪亮的星星,我们将思想珍藏在煤海深处。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奇迹和辉煌,我们用勤劳和奋斗装扮绚丽多彩的生活。在井下几百米的黑色空间里,我们用激情演绎青春,用豪情肩负使命,用行动彰显责任,用无私和奉献的精神,书写着灿烂的人生。

夜深了,是谁还在为煤矿的发展冥思苦想,“绿色发展、管理创新”,成了永恒的追求;夜深了,是谁还在为煤矿的安全管理“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人、机、环、管”全面抓是神圣的使命;夜深了,是谁还在组织技术人员讨论技术方案、每一项工艺改革、每一次技术研讨,为煤矿的生产指明了方向;

夜深了,是谁还在调度室询问各环节运行情况,看到上下一盘棋紧锣密鼓的生产场景,欣慰的笑了;所有骄人的成绩,是因为有一群高瞻远瞩的带头人,有一伙锐意进取的领导团队,有一群可爱的、不畏困难的矿工兄弟们。

用责任铸就师德之魂 篇8

企业竞争表面上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但在产品和服务的背后是技术和管理,在技术和管理的背后却是员工的素质和浙能文化。浙能文化建设不仅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谋求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还是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渠道,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新作为的需要。要想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先要加强浙能文化建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在完善浙能文化建设的同时,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浙能文化建设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与浙能文化建设方向一致,都是做人的工作,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内部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为目的;都属于意识形态,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使浙能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运行中互相促进,确保同步推进,落到实处。

浙能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是:一方面,浙能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极好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以为浙能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政策导向。因此,应努力使浙能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目标上互相协调,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和保证。浙能文化建设可以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精神动力和激励手段,促进企业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切入企业管理的中心。

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浙能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的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了巨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仍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浙能文化建设在各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了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这不仅对浙能文化建设有益,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也十分有益。

推动浙能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方略。要由单一性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内部改革、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效应。尤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使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有机结合,让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要求体现在管理制度中。另外,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结合企业和员工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技术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充分发挥浙能文化引领作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上新水平

借助浙能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所共同奉行的,就会转化成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干部职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干部职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及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

上一篇:全国扶贫日讲话稿下一篇:公司年会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