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方法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方法(共8篇)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方法 篇1

函数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方程或不等式

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初等函数

面对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来说,在研究的时候应该抓住参数没有影响到的不变的性质。如所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是……;

4.选择与填空中的不等式

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5.参数的取值范围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6.恒成立问题

恒成立问题或是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7.圆锥曲线问题

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8.曲线方程

求曲线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注意去掉不符合条件的特殊点);

9.离心率

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10.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11.数列问题

数列的题目与和有关,优选和通公式,优选作差的方法;注意归纳、猜想之后证明;猜想的方向是两种特殊数列;解答的时候注意使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体会方程的思想;

12.立体几何问题

立体几何第一问如果是为建系服务的,一定用传统做法完成,如果不是,可以从第一问开始就建系完成;注意向量角与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都不相同,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三角函数值的转化;锥体体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3,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2 ;与球有关的题目也不得不防,注意连接“心心距”创造直角三角形解题;

13.导数

导数的题目常规的一般不难,但要注意解题的层次与步骤,如果要用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可从已知或是前问中找到突破口,必要时应该放弃;重视几何意义的应用,注意点是否在曲线上;

14.概率

概率的题目如果出解答题,应该先设事件,然后写出使用公式的理由,当然要注意步骤的多少决定解答的详略;如果有分布列,则概率和为1是检验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

15.换元法

遇到复杂的式子可以用换元法,使用换元法必须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有勾股定理型的已知,可使用三角换元来完成;

16.二项分布

注意概率分布中的二项分布,二项式定理中的通项公式的使用与赋值的方法,排列组合中的枚举法,全称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写法,取值范或是不等式的解的端点能否取到需单独验证,用点斜式或斜截式方程的时候考虑斜率是否存在等;

17.绝对值问题

绝对值问题优先选择去绝对值,去绝对值优先选择使用定义;

18.平移

与平移有关的,注意口诀“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只用于函数,沿向量平移一定要使用平移公式完成;

19.中心对称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方法 篇2

一、注意题目当中的关键词

审题时要边读边想,读到关键词做上标记,慢慢咀嚼、反复推敲,从中捕捉解题信息,揣摩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匀速,光滑,均匀,恰好、足够长、至少、至多、恰能等等.

做题时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几点:①是否考虑重力;②选择题中选错误的还是正确的;③矢量还是标量?譬如,求该物体的加速度?求最终的速度?求受到的安培力?④求功必须指明是正功还是负功;⑤分清轨道半径,地球半径,离地的高度;⑥是直径还是半径.

二、排除干扰因素

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有些无关条件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条件,做题时一定要排除这些干扰条件,要根据与实际情景相对应,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例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的教学中,有一题:汽车以25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突然刹车做加速度为5 m/s2的减速直线运动,求刹车后6 s后的位移?

分析:该题中6 s就是干扰因素,其实汽车在刹车后5 s时就停止了,不能直接套用公式求解:

三、挖掘隐含条件

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将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被隐含的可能是研究对象,也可能是变化的方向,或是初始条件,或是变化过程中的多种情况,或是发生突变的拐点等.

常见的核心词汇对应的隐含条件有下面几种:光滑平面(摩擦可忽略不计);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外力为零);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或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从平行飞行的飞机中掉下来的物体(物体做平抛运动);从竖直上升的气球中掉下来的物体(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相对静止(两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即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悬挂物体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为零);力学中“突然”(弹簧来不及形变);子弹刚好打穿木块(子弹射穿木块时二者速度相等);将物体“轻轻地”放在运动的传送带上(物体初速度为零);恰好不滑出木板(小物体恰好滑到木板边缘处且具有了木板相同的速度);皮带传动装置不打滑(传送带与轮轴缘接触的每个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绕同一固定转轴的各点角速度相同),用细线连接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恰能做圆周运动(小球在圆周的最高点时细线的拉力恰好为零,或小球在最高点的线速度v2=gR);平行板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平板电容器充满电后断开电源(电容器所带电量不变);秒摆(周期为2 s的单摆);两个小球做弹性碰撞(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总动能不变);碰撞时间极短(系统的动量守恒);通讯卫星、同步卫星(卫星的运行角速度、周期与地球自转角速度、周期相同);理想气体(分子力、分子势能为零;满足气态方程;绝热容器(容器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输出功率).热学中“缓慢”(等温过程),而“迅速”(绝热过程)等.还有一些隐含条件则隐蔽较深,挖掘起来就有一定难度.

四、谨防陷阱

这类题是为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的是否扎实,思考问题是否严密,分析问题是否准确而设计的.提醒学生要深刻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简单地套用物理公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和分析能力,锻炼其活络的思维方式.

例2水平面上方区域充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物块A沿水平面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物块运动的初速度为v0,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在该区域另加一匀强电场E,使物块在磁场中恰能做匀速运动,那么该电场的方向怎样?大小多少?

分析:物块在未加电场时受重力、洛伦兹力、摩擦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且洛伦兹力与重力同向,所以摩擦力f=μ(mg+qv0B),方向向右.要使物块做匀速运动,所加电场方向应水平向左,与摩擦力方向相反,则有Eq=f,即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μ(mg+qv0B)/q.但到此还没有结束,这里预设了一个陷阱,即存在电场力、重力和洛伦兹力平衡的状态,从而使物块所受摩擦力为零而做匀速运动的可能,也就是说附加的电场方向也可以竖直向上,此时电场强度大小应为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及技巧探究 篇3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解题方法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5-023-01

数学的学习方法不同于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等文科学科的学习方法。文科学习时,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产生语感,在脑子中形成深刻的记忆。学习数学时,万万不可采取此类方法。学好数学,关键在于掌握正确有效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从而让学生以后在遇到相似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解决。

1. 整体法解题技巧探究

整体法解题技巧对于数学的学习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如何掌握好整体法解题技巧显得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整体法解题技巧的一般步骤。

1.1构建整体法思想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一般采用从局部到整体的模式,就好比教学生们认识大树时,先告诉他们树叶的形状,颜色,特征,然后再告诉他们大树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显而易见,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们开始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于是出现了整体法。整体法与传统教学方式截然不同,反其道而行,即整体法教学模式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方式,先认识大树,再认识树叶,即先了解整体再研究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们养成整体意识,遇到问题知道如何从体到面,再从面到点,一步一步地进行有步骤,有规律的分析。

当学生们准确掌握了整体思想的要领时,知道分析数学问题要从整体到部分,即先找出问题的主干线,然后顺着主干线找出各个部分的小问题,从而解决各式各样的复杂数学问题。学生们拿到立体几何问题时,往往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于问题,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这个时候如果利用传统方法,解决问题的话,那么就很难了,没有主干线,思维紊乱,最终即使得出正确答案,往往也是使用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即是事倍功半。使用整体法解题技巧,解题速度就快很多了,往往事半功倍。此时,沿着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两条主干线,即证明和计算,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分析部分,从而解决所有此类数学问题。

1.2构建数学整体

要想学习好高中数学,需要将所有高中课堂上所讲的旧的数学知识都有效的组合起来,从整体出发,从而解决新的问题。学以致用的过程就是,利用旧知识构建数学整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切忌纠结于单个元素。有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时,往往不注重对旧的知识运用,认为他们对于解决新问题没有多大作用,这就大错特错了。问题中有时需要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证明,由此可见旧的知识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同学在构建数学整体过程中,往往过于纠结于单个元素,因此解题效果往往不高。比如说,计算22.5度的三角函数值,纠结单个元素的同学们就会想办法,计算22.5度的函数值。然而22.5度这并不是我们常用的三角函数值,因此计算的话,非常复杂。懂得如何构建整体的学生,知道如何避免纠结于单个元素,从整体出发,理解出题者的出题思想。利用44.5度这个熟知的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从而轻松算出22.5度这个角的三角函数值。运用此方法,不仅可以简化此类数学问题的解题步骤,而且还复习了以前的数学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

2. 构造法解题技巧

构造法在所有数学解题技巧中熠熠生辉,因为此类方法新颖,独特,灵活,快速,深受学生们和老师们的青睐。因此如何学好构造法的解题技巧,对于学好高中数学显得也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学习使用构造法。

2.1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联想思维

兴趣是学习一切事物的前提,没有兴趣的话,即使在后面用鞭子抽打学生们,估计也没有任何一丁点效果,然而带着兴趣去学习的话,那结果就大大不同了,往往事半功倍。

构造法解题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们是否具有联想思维。构造法解题技巧就是构造与题目有关的数学模型,这种构造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据数学题目要求,通过联想思维创造出来的。

2.2注重除构造函数之外其它数学方法的学习运用

构造法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与其它数学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往往很难分清彼此。因此,要想更好地运用构造法的解题技巧,要学习运用好其它数学方法。构造法一般包括,构造函数、构造图形、构造方程、逆向构造。这些方法在数学方法上分别由其各自的对应项,分别为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方程思想、逆向思维等数学思想。由此可见,构造法与其它数学解题法,无法彻底划清界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 总结

综上所述,掌握正确有效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解题,同时培养好的数学素养。本文以上就整体法和构造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整体法让学生养成整体意识,遇到问题知道沿着体——面——点的路线进行分析,从而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构造法新颖,独特,灵活,快速,当遇到适合使用构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时,运用此方法可以十分迅速。

参考文献:

[1]许长青.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

[2]胡大欣.试论我国加大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力度的动因、问题和对策[D].暨南大学,2003.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及技巧 篇4

高中数学的问题题型是浩瀚、复杂的,因此,学生们经常观察、摸索却得不到相关规律,也寻找不到解答数学题的统一路径,但列举法则可以对这一类题型做到有效应对。例如,在面对一个有着众多答案的数学问题中,既无法分析出逻辑规律,也无法对另外答案进行有效排除,那么此时便可以利用答案对问题进行逐一检验,或直接对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展开求解,例如,在已知答案存在A、B、C之间时,学生可以将三项答案带入原题进行检验,此种方法需要的是做到答案的不遗漏、不重复,并确保正确答案藏在其中,通过对答案的一一列举、逐个试用,再加以认真分析,以此达到解答数学问题的目的。

观察法

观察法是数学解题中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主要依靠学生们凭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从问题的多个角度、层次展开观察,以此获得最简易的解题方式。这种解题方法一般多运用在运算式或图形复杂的情形中。例如,在对二次方程进行化简时,可以利用这种观察变形的方法,将复杂等式转变为熟悉等式,以此帮助学生轻松完成解题,这种换角度观察的方式也使得学生们可以从其他角度中获得更新颖、更快捷的办法。此外,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并不仅限于看待问题的角度,其中也包括了多层次的观察,学生们要透过问题的表象抓本质,通过条理清晰、全面深刻的分析,使得自己培养出关于高中数学的最优解题思维。

类比法

类比法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进一步深化,类比的解题策略在于通过多角度的观察问题,并把已得出的特征结论转移到当下面临的问题上,从中获得相似的解题办法,简而言之,就是将推导出的内容运用到另一正在研究的问题上,最后再通过检验确定答案。以上的这种类比方式也成称为结构类比,主要是运用熟悉的数学知识,对所要解答的问题展开结构比较,在这个解题过程中,学生要能够以替换的方式完成解答,也需要广大学生刻苦钻研、加强总结,以求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促进学生类比解题的能力获得提高。

4高中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及策略

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心理素质培养是符合新课标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于动机,要学会自我调整,始终处于自信乐观、积极的状态中,可以使得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在强化对数学知识记忆的同时,又能够对数学充满信心,以这样的状态解题,显然成功率会很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情感策略,利用情感教育达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使得学生在互动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并在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健康的心理。尤其是数学特困生,极其容易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在情感策略中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摆脱阴影,重拾学习数学的动力。

强调错题集的价值。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会练习海量的数学题,有许多数学题的题型都是类似的,要将练习中出错的题收集起来,制作成纠错本,并从中总结正确的解题方法与解题经验。相比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纠错本上收集的错误例题,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要将纠错本的价值重视起来,着重分析错题的根源、性质等,并就这些错误进行针对性的改善。要注意的是,纠错本上收集的错题要典型。比如,方程y-1=-3/5(x-1),在化简时常出现3x+5y-2=0或3x+5y-4=0这样的运算错误问题,因此就可以将其记录下来,并详细地标注解题步骤,加深认识,提高防错能力。

重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导。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方法 篇5

适用范围:对于计算型的试题,多通过计算求结果.

方法点津:直接法是解决计算型填空题最常用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灵活处理,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一些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的灵活应用,将计算过程简化从而得到结果,这是快速准确地求解填空题的关键.

方法二、高中数学填空题解题技巧特殊值法

当填空题已知条件中含有某些不确定的量,但填空题的结论唯一或题设条件中提供的信息暗示答案是一个定值时,可以从题中变化的不定量中选取符合条件的恰当特殊值(特殊函数、特殊角、特殊数列、特殊位置、特殊点、特殊方程、特殊模型等)进行处理,从而得出探求的结论.为保证答案的正确性,在利用此方法时,一般应多取几个特例.

适用范围:求值或比较大小等问题的求解均可利用特殊值代入法,但要注意此种方法仅限于求解结论只有一种的填空题,对于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有多种答案的填空题,则不能使用该种方法求解.

高中化学14种解题技巧 篇6

1、商余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解答有机物(尤其是烃类)知道分子量后求出其分子式的一类题目。对于烃类,由于烷烃通式为Cn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烷烃基通式为CnH2n+1,分子量为14n+1,烯烃及环烷烃通式为CnH2n,分子量为14n,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nH2n-1,分子量为14n-1,炔烃及二烯烃通式为Cn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nH2n-3,分子量为14n-3,所以可以将已知有机物的分子量减去含氧官能团的式量后,差值除以14(烃类直接除14),则最大的商为含碳的原子数(即n值),余数代入上述分子量通式,符合的就是其所属的类别。

例1

某直链一元醇14克能与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0.2克氢气,则此醇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解析】:

由于一元醇只含一个-OH,每mol醇只能转换出1/2molH2,由生成0.2克H2推断出14克醇应有0.2mol,所以其摩尔质量为72克/摩,分子量为72,扣除羟基式量17后,剩余55,除以14,最大商为3,余为13,不合理,应取商为4,余为-1,代入分子量通式,应为4个碳的烯烃基或环烷基,结合“直链”,从而推断其同分异构体数目为6个。

2、平均值法

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而这个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换言之,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例2

将两种金属单质混合物13g,加到足量稀硫酸中,共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这两种金属可能是( )

A.Zn和Fe

B. Al和Zn

C. Al和Mg

D. Mg和Cu

【解析】:

将混合物当作一种金属来看,因为是足量稀硫酸,13克金属全部反应生成的11.2L(0.5摩尔)气体全部是氢气,也就是说,这种金属每放出1摩尔氢气需26克,如果全部是+2价的金属,其平均原子量为26,则组成混合物的+2价金属,其原子量一个大于26,一个小于26,代入选项,在置换出氢气的反应中,显+2价的有Zn,原子量为65,Fe原子量为56,Mg原子量为24,但对于Al,由于在反应中显+3价,要置换出1mol氢气,只要18克Al便够,可看作+2价时其原子量为27/(3/2)=18,同样假如有+1价的Na参与反应时,将它看作+2价时其原子量为23×2=46,对于Cu,因为它不能置换出H2,所以可看作原子量为无穷大,从而得到A中两种金属原子量均大于26,C中两种金属原子量均小于26,所以A,C都不符合要求,B中Al的原子量比26小,Zn比26大,D中Mg原子量比26小,Cu原子量比26大,故BD为应选答案。

3、极限法

极限法与平均值法刚好相反,这种方法也适合定性或定量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将混合物看作是只含其中一种组分A,即其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为100%(极大)时,另一组分B对应的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就为0%(极小),可以求出此组分A的某个物理量的值N1,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只含B不含A时的同一物理量的值N2,而混合物的这个物理量N平是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A,B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即N1

例3

4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2.00克样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够HNO3后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的质量如下列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A.3.06g

B.3.36g

C.3.66g

D.3.96

【解析】:

本题如按通常解法,混合物中含KCl和KBr,可以有无限多种组合形式,则求出的数据也有多种可能性,要验证数据是否合理,必须将四个选项代入,看是否有解,也就相当于做四道计算题,耗时耗力。使用极限法,设2.00g全部为KCl,根据KCl-AgCl,每74.5g KCl可生成143.5g AgCl,则可得沉淀为2.00/74.5×143.5=3.852g,为最大值;同样可求得当混合物全部为KBr时,每119g KBr可得沉淀188g,所以应得沉淀为2.00/119×188=3.160g,为最小值。因此答案应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答案选BC。

4、估算法

化学题尤其是选择题中所涉及的计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学知识,而不是运算技能,所以当中的计算的量应当是较小的,通常都不需计出确切值,可结合题目中的条件对运算结果的数值进行估计,符合要求的便可选取。

例4

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0C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 )

A.0-100℃

B.10-200℃

C.20-300℃

D.30-400℃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结晶与溶质溶解度及溶液饱和度的关系.溶液析出晶体,意味着溶液的浓度超出了当前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浓度,根据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溶解度+100克水)]×100%=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如果将各个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代入,比较其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与22%的大小,可得出结果,但运算量太大,不符合选择题的特点.从表上可知,该盐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可以反过来将22%的溶液当成某温度时的饱和溶液,只要温度低于该温度,就会析出晶体.代入[溶解度/(溶解度+100克水)]×100%=22%,可得:溶解度×78=100×22,即溶解度=2200/78,除法运算麻烦,运用估算,应介于25与30之间,此溶解度只能在30-400C中,故选D。

5、差量法

对于在反应过程中有涉及物质的量,浓度,微粒个数,体积,质量等差量变化的一个具体的反应,运用差量变化的数值有助于快捷准确地建立定量关系,从而排除干扰,迅速解题,甚至于一些因条件不足而无法解决的题目也迎刃而解。

例5

在1升浓度为C摩/升的弱酸HA溶液中,HA、H+和A-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C摩,则HA的电离度是( )

A.n×100%

B.(n/2)×100%

C.(n-1)×100%

D.n%

【解析】:

根据电离度的概念,只需求出已电离的HA的物质的量,然后将这个值与HA的总量(1升×C摩/升=C摩)相除,其百分数就是HA的电离度.要求已电离的HA的物质的量,可根据HA=H++A-,由于原有弱酸为1升×C摩/升=C摩,设电离度为X,则电离出的HA的物质的量为XC摩,即电离出的H+和A-也分别为CXmol,溶液中未电离的HA就为(C-CX)mol,所以HA、H+、A-的物质的量之和为[(C-CX)+CX+CX]摩,即(C+CX)摩=nC摩,从而可得出1+X=n,所以X的值为n-1,取百分数故选C。

本题中涉及的微粒数较易混淆,采用差量法有助于迅速解题:根据HA的电离式,每一个HA电离后生成一个H+和一个A-,即微粒数增大,现在微粒数由原来的C摩变为nC摩,增大了(n-1)×C摩,立即可知有(n-1)×C摩HA发生电离,则电离度为(n-1)C摩/C摩=n-1,更快地选出C项答案。

6、代入法

将所有选项可某个特殊物质逐一代入原题来求出正确结果,这原本是解选择题中最无奈时才采用的方法,但只要恰当地结合题目所给条件,缩窄要代入的范围,也可以运用代入的方法迅速解题。

例6

某种烷烃11克完全燃烧,需标准状况下氧气28L,这种烷烃的分子式是( )

A.C5H12

B.C4H10

C.C3H8

D.C2H6

【解析】:

因为是烷烃,组成为CnH2n+2,分子量为14n+2,即每14n+2克烃完全燃烧生成n摩CO2和(n+1)摩H2O,便要耗去n+(n+1)/2即3n/2+1/2摩O2,现有烷烃11克,氧气为28/22.4=5/4摩,其比值为44:5,将选项中的四个n值代入(14n+2):[3n/2+1/2],不需解方程便可迅速得知n=3。

7、关系式法

对于多步反应,可根据各种的关系(主要是化学方程式,守恒等),列出对应的关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质的数量与题目给出物质的数量之间建立定量关系,从而免除了涉及中间过程的大量运算,不但节约了运算时间,还避免了运算出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例7

一定量的铁粉和9克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克水,求加入的铁粉质量为( )

A.14g

B.42g

C.56g

D.28g

【解析】:

由于题目中无指明铁粉的量,所以铁粉可能是过量,也可能不足,则与硫粉反应后,加入过量盐酸是生成的气体就有多种可能:或者只有H2S(铁全部转化为FeCl2),或者既有H2S又有H2(铁除了生成FeCl2外还有剩余),所以只凭硫粉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不易建立方程求解。根据各步反应的定量关系,列出关系式:(1)Fe ~ FeS(铁守恒)~ H2S(硫守恒)~ H2O(氢守恒),(2)Fe~H2(化学方程式)~H2O(氢守恒),从而得知,无论铁参与了哪一个反应,每一个铁原子最终生成了1个水分子,所以迅速得出铁的物质的量就是水的物质的量,与流没有关系所以应有铁粉9/18=0.5mol,即28g。

8、比较法

已知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式,根据题目的要求去计算相关的量例如同分异构体,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结构,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比等,经常要用到结构比较法,其关键是要对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了解透彻,将相关的官能团的位置,性质熟练掌握,代入对应的条件中进行确定。

例8

分子式为C12H12的烃,结构式为,若萘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 CH3 同分异构体,则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 )

A.9种

B.10种

C.11种

D.12种

【解析】:

本题是求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需考虑官能团异构和碳链异构,只求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如按通常做法,将四个溴原子逐个代入萘环上的氢的位置,便可数出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但由于数量多,结构比较十分困难,很易错数,漏数.抓住题目所给条件:二溴代物有9种,分析所给有机物结构,不难看出,萘环上只有六个氢原子可以被溴取代,也就是说,每取代四个氢原子,就肯定剩下两个氢原子未取代,根据“二溴代物有9种”这一提示,即萘环上只取两个氢原子的不同组合有9种,即意味着取四个氢原子进行取代的不同组合就有9种,所以根本不需逐个代,迅速推知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就有9种。

9、残基法

这是求解有机物分子结构简式或结构式中最常用的方法.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式算出后,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构,要最后确定其结构,可先将已知的官能团包括烃基的式量或所含原子数扣除,剩下的式量或原子数就是属于残余的基团,再讨论其可能构成便快捷得多。

例9

某有机物5.6克完全燃烧后生成6.72L(S.T.P下)二氧化碳和3.6克水,该有机物的蒸气对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是2,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如果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并且此有机物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混合后加热产生红色沉淀,试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解析】:

因为该有机物的蒸气对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为2,所以其分子量是CO的2倍,即56,而5.6克有机物就是0.1摩,完全燃烧生成6.72L(S.T.P)CO2为0.3摩,3.6克水为0.2摩,故分子式中含3个碳,4个氢,则每摩分子中含氧为56-3×12-4×1=16克,分子式中只有1个氧,从而确定分子式是C3H4O.根据该有机物能发生斐林反应,证明其中有-CHO,从C3H4O中扣除-CHO,残基为-C2H3,能使溴水褪色,则有不饱和键,按其组成,只可能为-CH=CH2,所以该有机物结构就为H2C=CH-CHO。

10、守恒法

物质在参加反应时,化合价升降的总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各物质中所含的每一种原子的总数,各种微粒所带的电荷总和等等,都必须守恒.所以守恒是解计算题时建立等量关系的依据,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它方法中同时使用,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基础,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关系,达到速算效果。

例10

已知某强氧化剂[RO(OH)2]+能被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如果还原含 2.4×10-3mol[RO(OH)2]+的溶液到低价态,需12mL0.2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那么R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 )

A.+3

B.+2

C.+1

D.-1

【解析】:

因为在[RO(OH)2]+中,R的化合价为+3价,它被亚硫酸钠还原的同时,亚硫酸钠被氧化只能得硫酸钠,硫的化合价升高了2价,根据2.4×10-3mol[RO(OH)2]+与12ml×0.2mol/L=0.0024mol的亚硫酸钠完全反应,亚硫酸钠共升0.0024×2=0.0048价,则依照升降价守恒,2.4×10-3mol[RO(OH)2]+共降也是0.0048价,所以每mol[RO(OH)2]+降了2价,R原为+3价,必须降为+1价,故不需配平方程式可直接选C。

11、规律法

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的,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规律,表现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机物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式,各物理量定义式,各物理量相互转化关系式等,甚至于从实践中自己总结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练利用各种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减低运算时间和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1

1200℃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O2混和,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该烃分子式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不可能是 ( )

A.1

B.2

C.3

D.4

【解析】:

本题是有机物燃烧规律应用的典型,由于烃的类别不确定,氧是否过量又未知,如果单纯将含碳由1至4的各种烃的分子式代入燃烧方程,运算量大而且未必将所有可能性都找得出.应用有机物的燃烧通式,设该烃为CXHY,其完全燃烧方程式为:CXHY+(X+Y/4)O2==XCO2+Y/2H2O,因为反应前后温度都是1200℃,所以H2O为气态,要计体积,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就相当于摩尔比,则无论O2是否过量,每1体积CXHY只与X+Y/4体积O2反应,生成X体积CO2和Y/2体积水蒸气,体积变量肯定为1-Y/4,只与分子式中氢原子数量有关.按题意,由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即1-Y/4=0,立刻得到分子式为CXH4,此时再将四个选项中的碳原子数目代入,CH4为甲烷,C2H4为乙烯,C3H4为丙炔,只有C4H4不可能。

12、排除法

选择型计算题最主要的特点是,四个选项中肯定有正确答案,只要将不正确的答案剔除,剩余的便是应选答案.利用这一点,针对数据的特殊性,可运用将不可能的数据排除的方法,不直接求解而得到正确选项,尤其是单选题,这一方法更加有效。

例12

取相同体积的KI,Na2S,FeBr2三种溶液,分别通入氯气,反应都完全时,三种溶液所消耗氯气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同,则KI,Na2S,FeBr2三种溶液的摩尔浓度之比是( )

A.1:1:2 B.1:2:3 C.6:3:2 D.2:1:3

【解析】:

本题当然可用将氯气与各物质反应的关系式写出,按照氯气用量相等得到各物质摩尔数,从而求出其浓度之比的方法来解,但要进行一定量的运算,没有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殊性.根据四个选项中KI和FeBr2的比例或Na2S和FeBr2的比例均不相同这一特点,只要求出其中一个比值,已经可得出正确选项.因KI与Cl2反应产物为I2,即两反应物mol比为2:1,FeBr2与Cl2反应产物为Fe3+和Br2,即两反应物mol比为2:3,可化简为2/3:1,当Cl2用量相同时,则KI与FeBr2之比为2:(2/3)即3:1,A,B,D中比例不符合,予以排除,只有C为应选项.如果取Na2S与FeBr2来算,同理也可得出相同结果.本题还可进一步加快解题速度,抓住KI,Na2S,FeBr2三者结构特点--等量物质与Cl2反应时,FeBr2需耗最多Cl2。换言之,当Cl2的量相等时,参与反应的FeBr2的量最少,所以等体积的溶液中,其浓度最小,在四个选项中,也只有C符合要求。

13、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专门用来计算溶液浓缩及稀释,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混合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混合物中某种成分的质量分数等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使用方法为:组分A的物理量a 差量c-b平均物理量c(质量,浓度,体积,质量分数等) 组分B的物理量b 差量a-c 则混合物中所含A和B的比值为(c-b):(a-c),至于浓缩,可看作是原溶液A中减少了质量分数为0%的水B,而稀释则是增加了质量分数为100%的溶质B,得到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

例13

有A克15%的NaNO3溶液,欲使其质量分数变为30%,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溶剂的1/2

B.蒸发掉A/2克的溶剂

C.加入3A/14克NaNO3

D.加入3A/20克NaNO3

【解析】:

根据十字交叉法,溶液由15%变为30%差量为15%,增大溶液质量分数可有两个方法:(1)加入溶质,要使100%的NaNO3变为30%,差量为70%,所以加入的质量与原溶液质量之比为15:70,即要3A/14克。(2)蒸发减少溶剂,要使0%的溶剂变为30%,差量为30%,所以蒸发的溶剂的质量与原溶液质量之比为15%:30%,即要蒸发A/2克.如果设未知数来求解本题,需要做两次计算题,则所花时间要多得多。

14、拆分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数值或物质的结构,化学式进行适当分拆,成为相互关联的几个部分,可以便于建立等量关系或进行比较,将运算简化.这种方法最适用于有机物的结构比较(与残基法相似),同一物质参与多种反应,以及关于化学平衡或讨论型的计算题。

例14

将各为0.3214摩的下列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最少的是( )

A.甲酸

B.甲醛

C.乙醛

D.甲酸甲酯

【解析】:

这是关于有机物的燃烧耗氧量的计算,因为是等摩尔的物质,完全可用燃烧通式求出每一个选项耗氧的摩尔数,但本题只需要定量比较各个物质耗氧量的多少,不用求出确切值,故此题可应用拆分法:甲酸结构简式为HCOOH,可拆为H2O+CO,燃烧时只有CO耗氧,甲醛结构简式HCHO,可拆为H2O+C,比甲酸少了一个O,则等摩尔燃烧过程中生成相同数量的H2O和CO2时,耗多一个O,耗氧量必定大于甲酸,甲酸甲酯HCOOCH3拆为2H2O+C2,比乙酸少了H2,耗氧量必定少,所以可知等量物质燃烧时乙醛耗氧最多。

例15

有一块铁铝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足量K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使之完全变成红色粉末,经称量,发现该红色粉末和原合金质量恰好相等,则合金中铝的含量为( )

A.70%

B.52.4%

C.47.6%

D.30%

【解析】:

本题是求混合金属的组成,只有一个“红色粉末与原合金质量相等”的条件,用普通方法不能迅速解题.根据化学方程式,因为铝经两步处理后已在过滤时除去,可用铁守恒建立关系式:Fe~FeCl2~Fe(OH) 2~Fe(OH)3~(1/2)Fe2O3,再由质量相等的条件,得合金中铝+铁的质量=氧化铁的质量=铁+氧的质量,从而可知,铝的含量相当于氧化铁中氧的含量,根据质量分数的公式,可求出其含量为:[(3×16)/(2×56+3×16)]×100%=30%.

解题中同时运用了关系式法,公式法,守恒法等. 综上所述,“时间就是分数,效率就是成绩”,要想解题过程迅速准确,必须针对题目的特点,选取最有效的解题方法,甚至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减少运算量,增强运算准确率的效果,从而取得更多的主动权,才能在测试中获取更佳的成绩。

当然,解题方法并不仅局限于以上方法,还有各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经验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在众多的方法中,无论使用哪一种,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抓住题目中的明确提示,例如差值,守恒关系,反应规律,选项的数字特点,结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并结合通式,化学方程式,定义式,关系式等,确定应选的方法。

二、使用各种解题方法时,一定要将相关的量的关系搞清楚,尤其是差量,守恒,关系式等不要弄错,也不能凭空捏造,以免适得其反,弄巧反拙.

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后盾,解题时应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入手,在分析题目条件上找方法,一时未能找到巧解方法,先从最基本方法求解,按步就班,再从中发掘速算方法。

四、在解题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多种解题方法结合一齐同时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选择题难倒一大片

自我国启动新高考改革以来,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使用全国卷,地方自主命题全渐渐被回收到教育部。目前,目前,除江苏、上海等极少数地区之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使用全部或部分全国卷。

今天上午的考试结束了,很多网友都想知道,今年高考理综全国卷难吗?随着考试结束铃响,有考生大笑着冲出考场,看起来考的非常不错。有考生跟我说,今年的全国卷一考题整体并不难,如果不出意外外的话能考280左右。看来他对自己很有信心,作为老师,真的替他感到高兴。

当然,还有许多考生考完之后崩溃大哭,显然是考的不好。很多考生反映,全国卷一中化学压轴题、生物遗传题、物理最后一道大题难度相当大,而最难得则是化学选择题,很多考生表示连题目都看不懂,意不意外?有考生表示:做题全靠蒙,合上笔盖的时候我觉得我的棺材盖都合上了。

一直以来,最后的压轴题难度都很大,毕竟这些题目的目的就是拉开考生的差距,难怪很多考生都倒在了这些题面前。但是此次化学试卷中的选择题与平时做的题类型完全不一样,难倒了一大片考生。

不过考生也不必过度焦虑,不光你自己一个人难,所有人都难。只要你按部就班的把题全部做完,保障好那些会做的题不失分就可以了。毕竟,高考录取时,看的是你的全省名次,不是分数。

高中数学的解题技巧 篇7

一、运用解题技巧解高中数学题的思维过程

首先, 理清问题阶段。 想要正确解答问题, 关键是先理解问题, 弄清楚问题的点, 明确问题最终目的, 然后大脑才能根据你分析问题时获得的信息展开思维活动。

其次, 拟定计划阶段。 这个过程也被成为转换, 是积极探索和尝试、寻找解题方向和解题途径的过程, 也就是针对问题不断选择和调整解题的思维方式和策略, 是整个解答问题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核心部分。

再次, 实现计划阶段。 所谓实现计划, 就是利用转换问题后确定的思维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实施过程, 其中会运用到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这个实施过程详细展现了人具体思维的过程, 是解题过程中一系列思维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

最后, 回顾反思阶段。 当学生通过分析和不断尝试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 还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以便将自己刚刚的一系列思维过程梳理清楚, 并对整个分析、解题过程中思维方式和运用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提炼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技巧, 并深入领悟。 通过回顾反思可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拓展。

引导学生形成这样一个思维过程, 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自动进入这种思维模式当中, 不断积累, 就会自己摸索出解答某类问题的技巧。

二、高中数学解题技巧分析

( 一) 解选择题的技巧

1.估算法

选择题里面常常会出现计算比较复杂的题目, 如果按照正常的解题顺序进行精确计算会耗费大量时间, 导致没有足够时间分析和解答后面分值高, 且有一定难度的大题。 面对这种情况先不要忙着提笔计算, 为了节省时间, 我们可以利用估算法。

2.代入验证法

因为选择题通常都会给出四个备选答案,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代入验证的快捷方法把选项中已给的数值直接代入题目当中进行验证, 以此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既节省了时间, 又避免了有些同学计算准确率低造成的失误问题。 例如, 在题目“ 若, 则x的值是= ( ) ”中, 给出了四个备选答案, 分别是3/4、2、1/2、3, 直接将四个数值逐一代入验证即可, 通常不需要四个都试一遍才会选出正确答案, 这道题里, 试到第二个就可以确定答案。

3.特殊值法

将题目中某个未知量设定为特殊值, 通过简单运算得出答案的办法就是特殊值法, 特殊值可以是特殊的数值, 也可以是特殊的点、数列或图形, 此种方法既可以省却复杂的运算过程, 减少运算量, 又将答案范围缩小了, 有助于解题效率的提升。 例如, 在题目“ 已知一二次函数y=ax2+bx+c, 其中a<0, a-b+c>0, 则下列哪个选项一定成立。 给出四个选项分别为b2-4ac>0、b2-4ac<0、b2-4ac=0、b2-4ac≤0。 此时, 由条件a<0可判断抛物线开口向下, 若x=-1, 则ax2+bx+c=a (-1) 2+b+c=ab+c>0, 也就是y>0, 进而判断出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 得出答案为第一个选项。

( 二) 反证法

所谓反证法, 就是在肯定题设否定结论的基础上, 把结论的否定当做条件进行推理论证, 如果推理出矛盾, 则可证明原命题结论是成立的, 从而题目得证, 是一种从反方向出发的间接证明方法。 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唯一性命题或否定性命题、必然性命题、无限性命题、起始性命题以及至多、至少型命题、不等式证明等多种题型。 运用反证法解题时首先要弄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然后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 进而以这个假设为条件进行演绎逻辑推理, 直至推理出矛盾, 最后, 根据推理出的矛盾就可以认定假设是不成立的, 也就间接地证明了原命题结论是成立的。 其中的矛盾可以是与假设矛盾, 也可以是与数学标准公式矛盾、与公认事实矛盾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 若想要证明的命题结论只有一种可能情况, 只需驳倒这种情况即可, 这种情况下的反证法又被称作归谬法;若想要证明的命题结论有多种可能情况, 则必须通过穷举法把所有情况的相反结论都驳倒才能判定原命题是成立的。

此外, 在数列求和中还可以运用逐项消除法来解决递推关系;求解积分时可以先在被积函数后面加上或是减去一个量, 再减去或是加上一个相同量, 保证加减前后不改变原来值, 然后再把原积分变形、转化成另一种我们常见的, 有规律可循的简单形式这种办法来求解;以及分类讨论、构造图形、数列等等多种解题技巧。

三、结束语

综上, 高中数学虽然问题类型繁多, 形式多变, 但万变不离其宗, 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出规律, 掌握解题技巧, 同样可以轻松解决各种难题。 除了上文介绍的几种常用解题技巧, 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因为各种题型都是围绕知识点设计的; 不宜采用题海战术盲目地进行练习, 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典型题目, 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之后就能够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此外, 还要注重审题技巧的训练, 正确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参考文献

[1]贾小勇.浅谈高中数学的解题技巧[J].科学导报, 2015 (6) :323-323

[2]江士彦.刍议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解题技巧[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5.12 (11) :99.134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方法 篇8

【关键词】选择题方法小题不能大做特值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选择题是数学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选择题十小题占五十分。高考选择题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结合,渗透了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了利用基础知识考能力的新导向。因此选择题成为拉开考生的时间差、分数差的加大区分度的必要题型,而考生往往难以把握好这一部分的得分。下面就选择题的解题和方法技巧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题型一:直接法

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

例1、设F1、F2为双曲线 -y2=1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满足∠F1PF2=90o,则△F1PF2的面积是()

A.1B. /2C.2D.

解∵|PF1|-|PF2|=±2a=±4,∴|PF1|2+|PF2|2-2|PF1|·|PF2|=16,

∵∠F1PF2=90o,∴ = |PF1|·|PF2|= (|PF1|2+|PF2|2-16).

又∵|PF1|2+|PF2|2=(2c)2=20.∴ =1,选A.

题型二:筛选法(也叫排除法、淘汰法)

就是充分运用选择题中单选题的特征,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择支这一信息,从选择支入手,根据题设条件与各选择支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对选择支进行筛选,将其中与题设相矛盾的干扰支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结论的方法。

例2、若x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则函数y=sinx+cosx的值域是()

A.(1, B.(0, C.[ , ] D.( ,

解析:因 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故 ,由此可得y=sinx+cosx>1,排除B,C,D,故应选A。

题型三:特例法

(1)特殊值

例3.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为(C)

A.130B.170C.210D.260

解析:特殊化法。结论中不含m,故本题结论的正确性与m取值无关,可对m取特殊值,如m=1,则a1=S1=30,又a1+a2=S2=100∴a2=70,∴等差数列的公差d=a2–a1=40,于是a3=a2+d=110,故应选C

(2)特殊函数

例4、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为减函数,设a+b≤0,给出下列不等式:①f(a)·f(-a)≤0;②f(b)·f(-b)≥0;③f(a)+f(b)≤f(-a)+f(-b);④f(a)+f(b)≥f(-a)+f(-b)。其中正确的不等式序号是()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取f(x)=-x,逐项检查可知①④正确。故选B。

(3)特殊数列

例5、已知等差数列 满足 ,则有: ( )

A、 B、 C、 D、

解析:取满足题意的特殊数列 ,则 ,故选C。

(4)特殊点

例6、设函数 ,则其反函数 的图像是 ()

A、 B、 C、 D、

解析:由函数 ,可令x=0,得y=2;令x=4,得y=4,则特殊点(2,0)及(4,4)都应在反函数f-1(x)的图像上,观察得A、C。又因反函数f-1(x)的定义域为 ,故选C。

题型四: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考,也就是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达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例7:当 时, ,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22)(B)(22,1)(C)(1,2)(D)(2,2)

【解析】设 ,作图∵当 时, ,

∴在 时, 的图象在 的图象上方。

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 。∴ 单调递减。

∴由 时, 得 ,解得 。

∴要使 时, ,必须 。∴a的取值范围是(22,1)。故选B。

题型五:代入验证法:

通过对试题的观察、分析、确定,将各选择支逐个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或适当选取特殊值进行检验、或采取其他验证手段,以判断选择支正误的方法(当题干提供的信息太少、或结论是一些具体的计算数字时,用这种方法较为方便的)。

题型六:推理分析法

不同的选择题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某些选择题的条件与结论或结论与结论(即选择支)之间存在一些特殊关系,即抓住题中的位置特征、数值特征、结构特征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结论。推理分析法包括:逻辑分析法、特征分析法

①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四个选择支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达到否定谬误支,肯定正确支的方法,称为逻辑分析法。

②特征分析法:根據信息,抓住数值特征、结构特征、位置特征(比如:定点、定线、拐点)进行大跨度、短思维链的推理、判断的方法,称为特征分析法。它体现了对知识的数、形、结构的深刻认识与状态把握,直觉、联想、猜想是思维的联结点。

总之,选择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基本计算的准确、基本方法的运用、考虑问题的严谨、解题速度的快捷等方面。在解选择题时不宜“小题大作”,不宜繁算、死算。我们应该充分挖掘题目的“个性”,寻求简便解法,充分利用选择支的暗示作用,迅速地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样不但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正确答案,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为后续解题节省时间。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下一篇: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