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群教育开展心得体会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群教育开展心得体会(推荐9篇)

四群教育开展心得体会 篇1

群众工作在不同的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的工作取得最广泛、最可靠、最坚实的力量源泉的保障。开展“四群”教育的工作,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知、感受、感觉和感想群众所思、所盼,是党在新时期的重要工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既要自觉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更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氛围,全身心的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不断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能力和成效,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保障。认真解决好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进行民情体验,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查找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践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宣传领导工作,让群众知道他们的权利和任务,党的方针政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引导群众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妥当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净化心坎世界,保持自己的信心,激发群众改变家乡面貌的热情,提高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抓落实。在当前抗旱保民生的工作中,要切实掌握第一手信息,及时通过各种渠道解决饮水困难户的生活用水问题,确保不出现群众喝不上水,大牲畜因缺水致病致死,保障群众生活的稳定。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时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在处理群众意见时,要必须保持友善、尊重,用宽容和微笑真诚沟通,消除疑虑,增强信心,积累情感。

三、坚持学习,提升能力

认真学习当前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向基层领导学,学习基层工作方法,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协调沟通,不断提高自己的基层工作能力,更好的为基层服务。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学习他们的自我创造,学习他们的勤劳朴实,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工作上依靠群众,心里上温暖群众,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劳动中增进友谊。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在农技推广中尊重群众,引导群众,切实将科技转换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在产业调整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结合实际,长远规划,逐步实施,近期增效。在稳定基础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培养示范户、致富能手,将实实在在的效益摆在群众面前,以点带面,促进新产业的开发和发展。

四、认真履职,树立形象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积极工作,认真履职。切实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好派出单位和村两委的关系,村干部和自己的关系,群众和自己的关系。上靠组织,下靠群众,自觉置身于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相互尊重,主动沟通,相互信任。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与驻村实际结合起来,善于把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村两委的集体决策结合起来,勇于把自己的责任和群众的期盼结合起来,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做到善谋划、能办事、多成事、成好事。在实际工作中,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脚踏实地,树立实干的形象;多写多练多干、善于思考、不断总结,树立巧干的形象;主动沟通、积极调查、探索研究,树立会干的形象,用责任和实干赢得村两委的信任,用汗水和真诚取得群众的支持,树立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形象。

五、今后工作的方向

切实加强“四群”的理论学习,组织实施,处理解决好驻村的实际问题,坚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扎扎实实办好几件实事好事。结合派出单位职能和特点,做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在开展“四群”教育工作中、严格工作要求自己,注重求真务实,加强服务意思,树立良好形象,自觉行动于社会新农村建设工作。

心得体会栏目推荐链接:

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四群教育开展心得体会 篇2

一是加强学校教职工的理论学习,夯实学校服务社会的群众基础。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动员大会精神,提高对开展“四群”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中职学校为实现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口资源强国转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变化,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努力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企业转型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中职和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要求,坚持职业学校教育以德为本,坚持职教为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通过在教职工中强化现代管理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从而提高服务学生和服务企业的能力。

二是在学校全体党员中加强群众观点教育。以学校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扩大到学校全体师生,建立与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体制,力争把学校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在全体教职工中加强群众路线教育。继续坚持学校对学生提出的“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技能、学会生存”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师德管理制度建设,推进学校师德和教风建设,在学校大力提倡教师教真育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堂和车间学到真本领,学到真技能,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求得生存。做到“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成才”。通过教真育爱教育,使教师爱教育、爱职教、爱专业、爱学生。使学生爱父母、爱学校、爱专业、爱学习,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四是在学校内部加强群众利益教育。学校要关心教职工切身利益,关心学生生活。要加快目前在建的校内2 500平方米公租房建设进度,让无房教师尽快解决住房问题,使教师更加安心职业教育。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制度,通过严格的管理,把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每一项惠民政策,如国家中职学生生活补助、国家奖学金发放等一系列政策落实到位,通过学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各界的关爱传递给学生。下一步,学校要充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云南省职教项目的支持,加强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改革课程设置,并通过建设企业青年教师培训基地,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学校的教育与社会和行业需求对接,使学校的专业教育与企业的岗位能力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和训练的平台,让学生毕业与就业无障碍对接,提高企业对中职学校的认同,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提高家长和学生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

五是在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加强群众工作教育。学校将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建设,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德育和法制教育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提高。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推动企业文化融入校园,让车间规范走进课堂,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就得到行业和企业的教育和熏陶,产生对企业和行业的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素养,并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技能水平,使之更适应企业需求。通过与企业的对话和交流,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让更多的技能大师走进学校、走上讲台,让更多的教师走进企业、走进车间,加强校企互动,形成社会支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良好格局,全面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作出新的贡献。

深入开展(四群教育) 篇3

南雄村党总支“四群教育”发言稿——吴正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下午好!

按照《中共禄丰县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县、镇“四群”工作会议精神,我村高度重视,及早启动,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四群”教育工作初见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精心研究,制定方案。在县、镇“四群”教育工作启动后,我村对“四群”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四群”教育工作,成立“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结合我村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四群”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措施和工作要求。

(二)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禄丰县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明确了“四群教育”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群众观念有新增强、党员干部作风有新转变、维护群众权益有新举措、解决信访问题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的目标要求。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镇的部署上来,并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及时将工作重心下移,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增进群众感情,增强执政为民、发展为民、服 务为民、落实为民意识,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三)开展好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走访和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村干部分为若干组带队分别到各村进行走访,以贫困户、孤寡老人、贫困老党员等急需帮助的群众为重点,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党的温暖带到他们的身边。

(四)开展好村情民情分析会和民情恳谈会、群众大会。一是由村领导带队分别到各村民小组,组织村两委干部代表、老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致富户代表召开了村情民情分析会,找出了各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准了今后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由驻村联络员到各村小组召开民情恳谈会,深入了解掌握群众所想所盼,做好民情民声的收集上报。

(五)深入开展走访活动。组织全体村干部对挂钩联系农户进行走访,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党的温暖带到他们的身边。在走访活动中,全村党员干部深入各挂钩联系户家中和群众交心谈心,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了解他们的想法、困难和问题,并把各户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细化记录,以户为单位形成了详细的民情日记,并常记心中,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想、记群众之难、解群众之忧”,并制作民情联系卡及时发到群众手中。走访完成后,每位村干部都认真细致地填写了各联系户的民情台帐,并实时更新动态,随时掌握了解联系户的情况。做到“一户一分析、一户一方案”,努力帮其解决贫困问题。找出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拟定了一条符合村情的发展思路,创造了多条解决群众增收致富的经验。

(六)为挂钩联系村组做实事好事,解决困难问题。在民情分析会和走访过程中一致认为解决进出村道路状况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针对这一实际,我村深入各自然村现场调研道路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一事一议亮点工程打造实施分忧解难。

(七)及时组织召开“四群”教育工作专题学习生活会。在加强学习,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村精心组织,积极召开了“四群”教育专题生活会。村领导、驻村联络员、及村委会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生活会。所参会人员对领导班子和个人存在的问题、原因、下步整改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了差距、分析了原因、明确了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全局工作。

(八)切实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强化宣传教育,倡导文明祭祀;加强火源管理,开展隐患排查;做好扑火准备,减少火灾损失;加强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森林安全;做好县、镇公路两侧的护林防火工作;支持、配合“四群”挂钩联系村的护林防火工作。

(九)为了使全村的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深入开展“干群手拉手抗旱先锋行动”,我村党总支精心组织,深入到挂钩小组解旱情,积极配合小组向上争取资金,尽力解决挂点村的困难。精心组织帮助三棵树小组农户整理烟墒,由村党总支书记组织一班人帮助岔河一组残疾户雷绍武插秧2.1亩,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7万元为家昌村代永林残疾户建盖80平方住房一栋。

(十)做好挂钩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织岔河村继续打造和刘家营村一事一议亮点工程的实施。现已竣工投入使用。

(十一)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结合我村工作实际,我村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认真排查社会矛盾,认真排查社会矛盾将社会矛盾将解决在基层。全村共接社会矛盾17起,已调解16起,调处率为94%。

(十二)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干部素质得到较大提升。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效能建设,带头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和社会监督评议制等制度,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提高,各项工作可得开展。

(十三)配合支持挂钩联系村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对村组干部的教育和引导,努力提高村组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意识,积极推进村委会和治保、调解、农技协会等自治组织建设,夯实群众工作的基层基础。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严格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制度。

二、主要做是:在工作中以村小组长为桥梁,镇、村联动,做好联系沟通协调,四群工作有序推进。按照县委部署派驻的两名新农村指导员深入走访调研,发现村、组、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县新农村指导员积极向上级增取资金3.5万元为白庄科片区解决生产用水难的问题。为村委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努力向上级争取资金2万元,有效的解决村委会的实际困难。

三、今后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村将继续进一步加强“四群”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并狠抓落实,把我村“四群”工作进一步深化,以“四群”工作推动全村工作的开展,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围绕“八个一”工程重点做好以下几项:

(一)继续深入调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发展思路,为群众创造一条增收致富的新经验。

(二)力争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三)配合镇、村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村两委的建设。为村小组解决一定的办公经费,改善办公条件。

(四)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转变,特别是便民服务工作,完善代办制度,最大程度地服务群众。

(五)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结合镇、村、组加强社会稳定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四群教育开展心得体会 篇4

根据省、市、县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动员大会精神,XX街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安排部署,认真开展“四群”教育工作,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有力促进了XX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现将街道开展“四群”教育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街道党工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余班子领导、各社区书记、主任为成员,办公室设在街道群众工作站。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依靠和帮助基层做好工作。各社区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街道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迅速组织落实。街道、社区、小组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四群”教育和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率先垂范,切实做到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查找反思,带头住村入户,带头解决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理论学习,深刻认识“四群”教育重要性

为让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四群”教育的实质内涵,准确把握“四群”教育的目标要求,始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委的要求上来,XX街道充分利用星期一学习制度,带领干部职工、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认真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云南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学习读本》等书籍。通

过理论学习,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能力和水平。

三、召开动员会,明确工作任务

街道及时组织召开开展 “四群”教育活动动员会,认真学习传达了省、市、县会议精神。要求街道干部职工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县委、街道党工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开展“四群”教育、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继续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机关服务基层工作制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及时制定活动细化方案,确保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

四、坚持重心下移,切实做好直接联系群众工作

以困难户、上访户、老党员、困难党员、老干部、种养大户、对党工委和办事处有工作意见的群众等7类人员为重点,组织社区、小组干部对农户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将摸底情况汇总成册,并按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6户群众作为责任户,街道干部职工每人联系4户,社区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监督委员会主任联系5户,其他“三委”干部、社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至少联系2户,社区60岁以下的党员联系1户的原则,做好细分工作。下一步将对个联系户发放《民情联系卡》,并认真做好《民情登记卡》登记工作,深入了解联系群众的基本情况,形成做好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开通民情邮箱、民情热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XX街道开通民情邮箱、民情热线电话,并在民情责任区公布,方便责任区群众通过互联网反映情况、提出诉求和办理相关事项。由街道四群教育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及时收集民意。各社区也要相应开通民情热线,并在责任区醒目的地方公示电话号码,由街道、社区四群教育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受理,详细记录受理情况并登记在《民情受理台账》上,对于能解答的当场解答,不能解答的作好记录,逐级请示限时答复。

六、加强宣传,营造舆论良好氛围

四群教育开展心得体会 篇5

人类社会因事而变得纷繁,甚至于发生矛盾。又因矛盾激化而起冲突,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关系事业成败。党的90年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因此,省委提出做好“四群”工作意义深远,至关重要。该决策是针对当前群众工作薄弱环节,就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促进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新举措、新形式、新尝试。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就学校而言做好四群教育,可以构建和谐校园。

一、树群众观点,构建和谐校园

什么是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刘少奇曾指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他的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党的群众观点的全部内容。胡锦涛主席在今年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开展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就是要通过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再教育、党性再锤炼、意识再提升,让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具体地说,要树立群众观点,必须做到心里想着群众,感情亲近群众,言行尊重群众。心里想着群众,就是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记在心头。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在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曾作过一幅画,画中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意思是说,躺在县衙里听外面风吹竹子的声音,似乎是老百姓的病饿叫苦的声音。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联想到了百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倾听群众呼声是何等的真诚,关心群众疾苦是何等的真情,惦记群众生活是何等的真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象他这样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朝暮惦记群众。感情亲近群众,就是要放下架子把自己作为群众的一员。河南内乡县衙三堂至今保存着一幅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幅对联语言通俗,意义深刻,告诫各级领导干部是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感情上亲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言行尊重群众,就是要做到一言一行不伤害群众的感情。还是上面提到的河南内乡县衙的那幅对联,“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可是,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置群众的感情、利益不顾,说话和做事从不考虑群众的感受。前些年流行的“刁民”一词,不知伤害了多少群众的自尊心。

对我们学校来说,党员干部也应当树立起群众观点,因为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 是国家各项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基地, 是先进文化重要的传播基地。只有树立群众观点校园才会呈现一片安详而和谐的景象。树立群众观点,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总之,只有实施人性化管理,给师生以关爱、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具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才能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领导班子的和谐,肯定就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而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一般就没有师生关系的和谐。所以,当某一师生有难时,人人都应该伸出友爱的手,相互关心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

二、走群众路线,构建和谐校园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在工作中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谋划工作、制定规划、出台政策,都要尽可能地扩大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范围,都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知道“闭门造车”、“唱独角戏”,就难以作出科学决策,更难以在群众中得到落实。所以,要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实践土壤,深入到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老百姓朴素的话语中提炼闪光的思想,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工作才会不断推陈出新、有所突破。

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也必须走群众路线,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任务要依靠群众去完成,经验要依靠群众去积累,新事物要依靠群众去创造,困难也要依靠群众才能克服。”在改革逐步深入,任务更加艰巨的今天,领导干部在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措施时,一定要全心全意地依靠群众来制定。简单的说,就是要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当作领导干部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群众的意见领导必须择善而从,有分析,有选择地吸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依靠群众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集体主义克服个人主义,用正气压倒邪气,用集体的智慧、群众的智慧堵塞漏洞。就像小平所说的,“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真心实意地为了群众,从细微处见真情。“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克服”(《邓小平文选》)。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一定能够营造出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消除教师的心理压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

三、想群众利益,构建和谐校园

最近,我常常被央视推出的《走基层》栏目的片头所吸引,每次看到这个片头,身体里总是会经过一道暖流。“走基层”这个栏目,将一个个平民的故事从不为人知的角落推到你、我的眼前,把中国最为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他的体温,触摸到他的脉搏,让我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有一句古话: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求在党员心中、干部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工作时,要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发展,使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在乡村还生活着相当多的困难群众需要帮助。特别是城乡低收入群体还缺衣少粮、缺钱治病、生活无着落等,这些都直接危急着群众的生存。想群众的利益,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人民群众的事情虽小,但事事牵动人心,件件关乎百姓,对于某些领导干部的全局来说可能是小事,对于百姓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群众的一桩桩、一件件具体困难和问题,都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群众的小利益是党和国家的大利益;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认真解决群众的小事,就是在干大事,谋大利益。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才能集聚起强大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胡锦涛总书记说:“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句话,形象地阐释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把群众当亲人,反映着感情和认识,表现为态度和行动。发自内心地把群众当亲人,才能做到视群众难处为自家难处,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精神,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作头等大事。

纵观教育,现在社会观念变了,工作节奏快了,心理压力大了。每个教师不论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是干部还是群众,心理上、工作上都会有不同的烦恼,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都会有不同的困难和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学校在考虑教师的奖金和福利待遇时,我们不能不考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以满足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的需要;在考虑学校建设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考虑教师的目前利益,以满足教师养家糊口和改善生活增加娱乐活动的需要;在考虑年轻教师的食宿条件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考虑年老教师的中午午休问题;在考虑年老教师的工作负担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考虑年轻教师的业务进修问题。等等这些,要做到均衡发展,一方面我们要优化、美化校园的外部环境,为教师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另外工作中倡导“和”,讲究“人和”,一切都以“和为贵”。强调人自我的身心和谐,强调人与人的人际和谐,强调遵守规范的社会和谐,强调与生存空间的自然和谐。有了浓郁而温馨的氛围,教师们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所以教师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地关心群众疾苦,关注教师及家属的生老病死,帮助教师解开思想上有疙瘩,教师工作上有疑难帮他们去解答,教学上有困难尽力去帮助他们,群众生病应当催促他们去治疗,把温暖带到群众的心坎上。只有想着群众的利益,才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做群众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群众工作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的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也是靠群众工作发家的。实践证明,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背离群众观点,丧失群众立场,违反群众路线,放弃群众工作,改革就会失去支持,发展就会失去动力,稳定就会失去基础,社会就会失去活力。胡锦涛同志提出,既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又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这为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重要的是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希望领导为他们做什么。学校由于队伍庞大,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需求,只有深入到群众家庭的“田头”,与他们谈心交心,才能真实地了解到他们的所需所求。比如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常常是发生在身边的诸如住房问题、吃水问题、子女就学、市场物价、看病就医等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他们判断干部的标准,也是看谁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具体实际问题,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但这些看似不大的问题,对群众来说则都是大的不能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则不但直接影响到群众情绪,解决不当还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所以,切不可漠然视之。

所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重要的是要怀着对人民众无比深厚的感情。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我们的一切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成功。因此,要像尊重父母那样尊重人民群众,像爱护父母那样爱护人民群众,高度珍惜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财富,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众之所需,解人民群众之所难,做人民群众之所求。要知道,有时候在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干部的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不起眼的举动,都会让人民群众从内心中感到温暖,甚至终生不忘。当然,学校没有科学的管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就难以开展;不恰当地强调制度的严格,也容易造成人的创造欲望窒息,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因此,学校管理既要科学规范,更应体现人文精神,要人格化、弹性化,充分尊重人,相信人,“管是为了不管”,要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构建刚性制度与人性化管理和谐统一的学校管理模式。在出台制订各岗位职责、教职工考勤考评、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办法、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制度时,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发动教职工参与讨论修改,重要的规章制度还要通过教代会讨论表决,有的规章制度也必须发动学生参与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制订出来的规章制度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得到学校全体成员的支持,大家执行起来也才心情舒畅,营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全体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

四群教育心得体会 篇6

保山市隆阳区沙坝中学

赵丽清

2012-5-11

四群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

近期,按照学校党支部的安排和要求,我上网认真学习了“四群”教育专题讲座,深刻领会了“四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关系事业的成败。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联系学生、家长,加强与各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与教师间良好沟通交流、和谐相处。深刻反思自己的师德言行、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谦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学习与生活调整好新的奋斗目标。

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由于管理经验缺乏等一系列原因,在之前的工作中,与学生的联系还不够到位和全面,常常会顾此失彼,常常会更多的关注班级的两端学生(即优秀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对中间的大部分学生的关注和沟通不够,尤其是与家长的联系微乎其微,总有这种想法:联系家长主要是班主任的事,自己主要是做好自己的英语教学工作。通过“四群”教育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一个有活力、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离不开各科教师地辛勤付出。要使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科目,除了有趣的课堂教学,还要让学生亲赖你、喜欢你。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自己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经常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也要让家长成为教学的后盾。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尽可能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需要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的工作需要学生的认可,更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要让家长能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我们同心,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对待学生,我们一定要把爱心、耐心、责任心当作教育的“润滑剂”,把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当作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谈心,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更多和他(她)交流,多给予帮助,引领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生活、工作都是一次挑战,激励的竞争迫使我们去学习各种知识,可以说,我们必须为生存而学习,为工作而学习,为生活而学习。在教学上,要继续严格要求自己至少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上课时,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课余时间要继续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及时查缺补漏,适当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四群教育体会 篇7

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省、市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工作的会议精神和要求,2月3日上午,元江县统计局召开了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培训会。

会上,局长传达学习了省委书记秦光荣在全省“四群”教育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和市的相关会议精神,并对四群工作中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和群众工作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讲解。

一、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切实解决好认识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要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认真查找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等思想认识问题,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端正与群众的态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二、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切实解决好实践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要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

线,通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开展民情体验,认真查找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作风漂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工作作风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各项决策和实施更加符合群众意愿,更加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三、加强群众利益教育,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群众立场,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全面学习掌握党的利民惠民政策,认真查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政策不落实、执行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等现实存在问题,正确处理利益关系,保障群众权益,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四、加强群众工作教育,切实解决好方式方法问题。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要求,总结推广做好群众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认真查找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不敢做、不愿做、不会做等问题,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沟通协调、对话协商、心理疏导等方法,善于运用网络、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群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8

★★★乡人民政府

★★★

(2012年3月28日)

近来,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我认真阅读了秦光荣同志在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我县创先争优办文件精神,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如何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基础和根本在于认真做好“四群”工作。历史经验表明,人类社会因事而变得纷繁,甚至于发生矛盾,又因矛盾激化而起冲突,为之负出惨痛的代价。因此,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事关国家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但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中,面对执政考验、改革 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的新形势,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发生偏差,精神懈怠,不断出现脱离、疏远群众,甚至 和群众对立的现象,直接损害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因此说省委提出做好“四 群”工作意义深远,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认为要做好当前的群众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解其心结。纵观古今,一切纷争皆因心起。世上事,大多为利益之争,或为教义之争,无论是利益,还是教义,皆为人之心起,都是世人之间的事,求人心大小间的平衡,若有偏差,就会出现失衡,就会导致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升,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 来的政策,生就了一批拥有物质财富的巨人,人们也从“穷即光荣”、“越穷越光荣”中醒悟过来,意识到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是个人的权利。在这种潜意识的 推动下,特别是看到别人有收获,自己还处于相对不足时,有的人心里的价值天平就发生倾斜,心理失衡或是仇富现象不断发生。加之,在社会的发展中,社会利益 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就是群众的利益也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各个方面,而且不同阶层对利益的实质要求也各具内容,完全不一致。当前我国社会主 义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转型期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凡是社会大变动时期都是容易产生新问题,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你比我还提高得更多,我就 心里不舒服。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就是说有多少大的什么事,就是心理失衡,就导致行为失衡。这种社会利益的多样化,必然在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引起新的矛盾,而这 些矛盾都属人民内部的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缓解。解什么?解其心中的那个结。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心必须用心平等对待,真诚沟通,求取心的平衡,方能解结,方能让心回到平衡的家,获得安全感。

二是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俗话说人上一百五颜六色,各有千秋,各有想法,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也是如此,想法不一致,方向就不会一致,就像 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谁也跳脱不了,只有等死的份。过去也好,现在也好,为什么我们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都要开个动员大会,领导们反复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实际上就是为了打动具体实施者的心,让你排除心中的杂念,全心融入工作中。实际上就是让你一心扑在工作上,最终获取工作的最佳效果。群众工作也是如 此,需要宣传引导。群众是通理的,也是讲理的,但他对事物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对于群众来说,法律不是画在纸上的饼,而是与其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称,无 论怎么使用都必须是公平合理的。要让他从内心明了自己的权利义务,知晓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与我们同心,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而这些年来,虽 然通讯发达、信息畅通,但人与人的勾通越来越少,甚至于处在一种陌生状态,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情形下,群众获得的信息多为道听途说、传来传去的多,是不完 整的,甚至是某些个体为自身利益而谣传。俗话说众口生金,传的多了,就会越来越真。小时候记得生产队一个星期要组织一次会议,会前大家在一起议这议那的,互通感悟,张家长李家短,后开会传达政策,群众在一起交流了感情,又知晓了政策。当前,农村一年也就由村里组织社干部开一两次会,会议传达会议,至此为止,群众对上级的精神知之甚少,甚至于不理解,他怎能与你同心呢?为此,我认为我们还是要拾起传统的一些工作方法,多到基层,与群众在一起,宣传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传达给他们真实的信息,带给他们真实的希望,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正确对待个体和集体利益,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利益,净化其内心世界,坚定其信念,激发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斗志和干劲,调动其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真心暧人。世间人际关系种类繁多,同事、父子、夫妻、妯娌、朋友、婆媳、翁姑无不隐藏着十分复杂的关系,织就着最为牢固而又最容易扯断的关系网。由于不同阶层或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在 追求利益过程中,人本性的那颗善心最容易被利欲熏蒙,有时仅仅只是一丝蝇头小利或是一点小事,由于心眼小,会在心里激起千层浪,甚至于浪涛汹涌,无论在什 么时候,人最注重的就是亲情,因为亲情让人感到温暖、亲切,给人安全。心境如何,往往决定人的处事方法。纵观古今,我国的民众始终有“民怕官”的观念,一 般情况下,群众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尽量自己解决,不愿意去找政府,一旦要找政府就证明已是情非得以,无奈之举。群众之间发生的纠纷大多数是因林地、土地及邻里、家庭之间的利益之争,在我们看来也许是小事一桩,是鸡毛蒜皮的事,但群众往往因为要一份尊严,要争一口气,对他来说是一件大事,事关尊严的大 事。在与群众打交道过程中,由于我们面对的群众素质不尽相同,无论群众在反映时显得多么琐碎,还是有理无理,我们都要保持善心,尊重他,用包 容的心宽容一切事,像大肚佛一样容天下事,笑待天下人,把每个人都当作亲人,耐心听,细致地予以解释,用心待之,用心与之沟通,唤起每个人心里天生具有的 那份亲情,用感情换感情,宛如一家人生活着,用心把苦日子过得精彩、丰富、充裕,让心知足,世间就会少许多纷争,增添许多快乐和友谊。

四是把事办实。民心,水也,既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各个方面,而且不同阶 层对利益的实质要求也各具内容,完全的不一致。在这些众多利益中,经济利益最是基本的,但决不是群众的唯一利益。

群众不仅要经济上的富裕,还要政治上、精神文化上的利益。

党员“四群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篇9

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许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我们党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侧重点的变化,新形势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漠、不会做群众工作、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省委正是基于对现阶段群众工作客观清醒的认识,才提出要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做到“听民呼、了民愿、关民苦、解民忧”,这不仅是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也应当成为各级党政干部的自觉行动。作为党员干部,更是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在“四群教育”活动中走进基层、融入群众,忠实地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树立认真务实的良好形象,不断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素质能力。我认为,关键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在“四群教育”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

党员干部,是我们党最具活力的群体,是党的事业永葆青春活力的基石,也是干部队伍新陈代谢的动力源泉,必须有坚强党性和过硬作风作保障。但现实中,少数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一谓眼睛向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有的甚至走向了群众的对立面,究其原因,大多都是忽略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因此,在“四群教育”活动中,干部一是要提高政治素质。在社会结构和思想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干部更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注意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和文化。要学会用政治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以讲政治的要求处理问题。只有把这些作为党员干部的底色背景,才能在工作中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二是要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强化忠诚品质。良好的品德修养不仅是我国传统道德观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对干部的素质要求,是关系基层干部群众影响力的重要内容。干部更是要始终牢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人民的事业,要怀揣一种公共理想,学习杨善洲同志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培养锻炼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

二、要在“四群教育”中提高为民服务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开展“四群教育”和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大局意识,真正做到“听民呼、了民愿、关民苦、解民忧”,而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决定因素。学习则是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法宝。毛主席曾说:“我个人凡事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问同志们,问老百姓。”干部更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成为学习的实践者,自觉主动的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群众学习。参与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只有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做到政治上的坚定。深入进行西部大开发,实施“桥头堡战略”,在一个新的对外开放和新的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面对更多的分化,更多的利益诱惑,更高的公共服务能力的现实需求,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干部一是要坚持学习。即学习党的一系列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学习现代经济、社会、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中干,干中积累、提升,从而把握实际,掌握规律,理清思绪,增强助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工作本领。二是要拓宽知识面。从事基层工作,不仅要求我们是某方面的专家,还要是其他领域的杂家,只有广泛涉猎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在处理面对各种复杂事务时才会得心应手。三是要增强组织协调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有没有综合协调能力,有没有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能不能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做群众工作等等,这些都关乎着基层的和谐,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最终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三、要在“四群教育”中树立认真务实的良好形象

李源潮同志在山东沂蒙老区调研创先争优时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基和力量,各级干部、党员要增强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主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加强调查 研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群众打交道,态度和作风决定工作效果。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工作质量的标尺。更多的时候,基层群众的不满情绪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利益受损,更多的是他们的思想没有正常的诉求渠道,言不畅,则气不顺。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正是我们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群众不满意的时候,就是我们应当反思、需要改进工作的时候。因此,要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就是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正的服务群众。党员干部,是党在城乡基层的形象代言人,一是要以务实的作风面对群众。“实干兴业,实干成才”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干部要低下头来,沉下心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实践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做勤劳的耕耘者和实干家,把党对基层的各项方针政策完整的执行到群众中去,基层工作直接具体,来不得半点虚以委蛇,必须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二是要树立认真负责的形象。毛主席说“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究认真”,群众历来期盼和欢迎认真负责的干部,对组织安排和群众关注的工作,要高度负责的抓好落实,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干工作就是为了群众幸福,只要活着就有义务为群众办事”的奉献精神。不空谈,不作秀、不做假,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要把发展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出实招,干实事,特别是在当前大建设大发展的时候,更是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要多做群众急需和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和长远起作用的事,要以认真务实、立说立行的处事风格来塑造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三是要树立廉洁自律的形象。廉洁是做人的操守和准则,更是党员干部的第二生命。作为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牢固守住廉洁自律的红线。工作生活中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上一篇:抗击疫情心得体会感想下一篇:企业贷款不良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