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精选8篇)
在新起点上推进地税事业科学发展
——在全市地方税务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高会民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举国上下开启“十二五”规划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委书记刘可为同志对我们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批示,他指出:“去年全市地税工作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全年税收任务,地税系统干部职工工作努力,为全市做出了贡献,感谢同志们!望再接再厉做好2011年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宝军同志亲临会场,做了重要讲话,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市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和谐聚力,攻坚克难,“十一五”时期税收工作成绩显著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地税事业快速发展、税收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时期。全市地税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实现了税费收入的新跨越。五年来,我们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变化,坚持正确的组织收入原则,严征细管,堵漏增收,全市地税收入总量、增量、增幅屡创新高,收入规模从2006年13.8亿元发展到2010年36.5亿元,增长了1.6倍,为衡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探索了税收征管的新模式。我们合理调配征管力量,推行了税源分级分类管理、专业化管理,完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成立了专业纳税评估队伍,信息管税的征管思路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加强了分税种、分行业管理,规范了建筑、房地产、交通运输、餐饮等重点行业管理,在全省率先实行了社会化的车船税征管模式,顺利接管了契税、耕地占用税。大力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系统微机人均拥有量由2005年的0.64台提高到2010年末的1.02台,网速由2兆升级为10兆,信息化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构建了依法治税的新格局。我们大力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开发应用了《税收执法电子考核系统》,建立了税收执法风险防范体系,规范了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程序,开展了对基层单位执法情况的解剖式检查,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执法能力显著增强。开展了分级分类稽查,拓展了国地税协作、地税公安协作内涵。五年来共查处涉税案件3256起,查补入库税款2.91亿元,有力维护了税收秩序的稳定。
(四)开启了征纳和谐的新篇章。我们把纳税服务摆在了与税收征管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了贯穿税收工作始终的纳税服务格局,推行了财税库银联网、“一窗式”服务、同城通办等服务举措,开通了纳税服务直通车,成立了全省首家纳税人权益维护协会,开展了纳税服务
环境建设,通过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涵,推动了纳税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我们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五年来累计减免税款3.7亿元,有力的支持了企业发展。
(五)树立了衡水地税的新形象。我们大力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创新干部选拔机制,开展了跨岗跨区域的干部交流,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完善了干部队伍管理机制,推行了全员全岗绩效考核,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层次的干部培训,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作风建设年”、“创先争优”等活动,狠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促进了队伍的健康发展。加大了对基层的投入,改善了基层办公和生活条件,全面推进了基层规范化管理。“十一五”期间,我局被评为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始终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总结五年的实践,我们得到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和把握税收工作规律,这是保证地税事业沿着正确轨道发展的根本指针。二是要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以科学执行为保障,积极破解制约地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这是推动地税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活力源泉。三是要以科学化、专业化管理为主线,将管理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常抓不懈,这是全面提升地税工作水平的根本保证。四是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谋划税收工作,深化纳税服务内涵,这是税收职能全面发挥的充分体现。五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打造凝心聚力干事业的生动局面,这是实现地税事业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些经验是全系统五年工作实践的凝结,是全市广大地税干部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长期坚持,倍加珍惜,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丰富发展。
总之,五年的成绩是可喜的,是令人振奋的。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全系统广大地税干部的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一直关心、支持地税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地税系统的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准确把握形势,深刻领会“十二五”思路,推动衡水地税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我市情况来看,“十二五”期间将是衡水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奠定走入发展先进地区行列的追赶时期和决定性时期。全市经济社会的奋发勃起,将使税收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表现得更为丰富,税收杠杆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税收职能将会更加凸显,这也为衡水地税事业发展迎来了难得机遇期。从我市地税发展来看,在经过了“九五”初创、“十五”二次创业、“十一五”加速发展后,组织收入持续增长,税收管理不断加强,纳税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队伍素质明显提升,这些为我们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税收工作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纳税人数量迅猛增长,我们征收管理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改进,税收管理专业化、信息化工作机制仍需完善;纳税服务需求日益多样,我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服务纳税人的水平尚待提高;干部思想更为活跃,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把握,并逐步加以解决。
省局党组根据经济税收发展形势,制定了全省地税“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全省地税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把握“一个主题”、坚持“六项原则”、实现“五项目标”
(简称“一六五”思路)。这一思路涵盖地税各项工作,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为我们今后五年的地税发展指明了方向。
站在新的起点,全市广大干部必须要认真领会和把握全省地税工作总体思路,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省局的决策部署上来。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紧紧抓住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找准税收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位置,按照省局“十二五”地税发展规划,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推进我市地税事业的跨越发展!
三、围绕重点,稳步推进,扎扎实实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
2011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抓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
根据省局和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工作的总体部署,我们确定今年全市地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局“一六五”思路,以依法组织收入为中心,以提升执行和创新两个能力为保障,重点加强信息管税、纳税服务、文化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四项工作,推进地税事业的全面进步,为我市“加快发展、富民强市”战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市局已经下发了《2011年全市地税工作要点》,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重点强调六项工作:
(一)全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今年省局确定我局的税收计划为26.5亿元,同比增长8.42%,市政府分配我局的税收计划为30.3亿元,同比增长21.5%分析收入形势,有许多积极因素,大广高速的开通和环渤海经济的加速崛起,为我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物流、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经济、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为“机遇年”、“突破年”,将GDP预期目标定为增长11%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以上,这些都为组织收入增长提供了较大空间。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还应看到组织收入中的不利因素:中央今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对我们靠投资拉动的经济产生一些影响;国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控制,可能使我市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一些困难等等。总之,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工作做得扎实细致一些。
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必须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确保收入质量。二是要深入开展税源调查摸底,加强对税源实现税收过程的监控,切实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三是要积极采取各种增收措施。一方面加强征管,强化信息管税和税源专业化管理,加大稽查力度,堵漏增收;另一方面采取诸如强化地方各税种征管、推进企业主辅分离等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地税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确保完成组织收入任务,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
(二)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信息管税格局。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制定的《信息管税实施方案》,将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税收管理全过程,建立税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特征库,探索风险分布规律,构建风险应对处置机制。要积极协调当地各部门,最大限度获取外部涉税信息。要加强内部信息的分析利用,认真执行市局制定的《税务系统数据规范管理办法》,规范征管系统数据,把好数据入口关。要搭建“链条式”的数据汇总分析系
统,在市局层面,明确征管科、信息中心、直属局及相关业务科室在信息管税中的职责及信息运行流程,切实发挥市局的主导作用。县(市、区)局各业务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互动机制,按照确定的业务分工开展工作,真正发挥县(市、区)局的基础作用。要明确市局、县(市、区)局、分局三级分工,形成纵向互动工作机制。信息管税是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新生事物,各单位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为全市信息管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探索推行以专业化管理为核心的税源管理新模式。2010年我们在全市推行了以税源专业化分类为重点的管理模式,今年要在此基础上,按照总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对专业化职能进行深入的探索,以解决人少户多、管理质效不尽如人意的突出矛盾。新模式是在保持现有管理机构不变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基层分局的工作职能,在各县(市、区)局设立纳税服务分局、税源管理分局、纳税评估分局和稽核执行分局,通过优化征管流程,建立管理、评估、稽核三个税源管理环节横向联动的新格局,推进税源管理方式从个人管理向专业化团队管理转变。市局已经制定了《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推广实施方案》和《税收业务操作规范》,在开发区局、阜城县局、故城县局先行试点后,在全市全面推开。各单位要深刻领会税源管理新模式的内涵,根据本地实际,统筹兼顾、及早谋划,制定科学细致的计划和方案。要树立大局意识,对内加强部门间配合,对外及时做好宣传、解释和说明工作,确保税源管理新模式的顺利推广和运行。
(四)深化以提高遵从度为目标的纳税服务建设。要坚持“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服务理念,重点在维权服务、涉税事项审批以及需求导向型服务等深层次内容上下功夫。要举办税收维权服务与维权品牌宣传活动,借助政协民营企业家协会、行业管理协会,设立维权服务联系点,拓展维权服务辐射面,提高维权服务的社会认知度。要以纳税人权益维护协会为平台,开展税企交流会、需求调查、送税法上门等多种形式的税企活动,发挥维权协会的桥梁作用,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要清理下放审批权限,对首次纳税辅导、纳税提醒、用票异常提醒、政策性减免审核、备案类减免审核等事项由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即时办结,变“先审核后审批”为“先审批后监督”,提高审批效率。要改变原来粗放的服务形式,细分纳税人需求,针对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纳税人开展有针对性的纳税服务,促进纳税遵从。要继续开展纳税服务环境建设,为纳税人提供标准化的办税环境,树立税务机关严谨、和谐、规范、庄重的整体形象。
(五)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班子队伍管理机制。要重点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市局将在近期下发《全市地税系统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各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积极探索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的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各级班子的执政能力。要健全干部队伍管理机制,研究制定干部分类管理办法,特别加强对五十岁以上人员、新进人员以及分局长管理,增强干部管理针对性。要进一步完善《系统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将市局机关纳入考核范围,实行部门捆绑考核,同时增强对干部绩效考核成绩利用,把绩效考核成绩运用到干部选拔竞争、评优选先等工作中,树立选人用人、干部评价的正确导向。要深化干部教育培训,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理念,引导广大干部把工作岗位当舞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使学习与提高岗位技能、进行岗位创新相结合,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效益。要开展需求导向型培训,市局将根据各单位的个性化需求,组织内部师资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定单式培训”,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鼓励干部参与“四师”资格证书考试,提高“四师”人员比重。要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构建惩防体系。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廉政准则》和《问责办法》,监察部门要按照省局要求细化《问责办法》,拓宽
问责来源,加大问责力度,尤其各部门要形成问责合力,确保问责实效。晶智组长就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了专题讲话,各级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
(六)开展以培树核心理念为重心的地税文化建设。先进的地税文化是我们这个团队健康向前发展的灵魂,地税文化建设将为地税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市局在总结税收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广泛听取基层意见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厚德敬业、好学敏行、务实创新、兴税为民”的核心理念,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地税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衡水地税特色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各单位要按照市局的实施意见,立足于满足广大干部的工作需求和文化诉求,结合县域特色,找准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重点,明确阶段部署,充分调动全体干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税收实践中真正发挥文化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今年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各级地税机关和各级地税干部要注重把握以下三点:一是要更加注重将工作重心放在一线。市局机关科室要拿出二分之一的时间、县局班子要拿出三分之二的时间深入到一线,真心实意的研究基层、服务基层、指导基层。各级机关要以务实的精神、实干的作风,真招实法的解决困扰基层发展的瓶颈问题,市、县局班子成员要负责解决分包联系点的至少一项难点问题,市局机关科室要围绕中心工作,选择一个全系统的共性问题或薄弱环节,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推进,以点带面,以基层的发展推动全市地税工作的新发展。二是要更加注重增强执行能力。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执行文化氛围,有针对性地加强执行意识的培养,形成务实、高效、坚决的执行作风。今年,我们要对全市重点工作进行分解,统一目标,统一督查,统一考核,做到上下一盘棋,确保重点工作目标的实现。三是要更加注重提升创新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发展思路,抓好上情与下情的结合,选准工作突破口,勇于探索、善于总结,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政策和要求。
一、2011年及工业调整振兴工作回顾
回顾2011年,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 全省经信系统密切配合, 上下联动, 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 实施“双轮驱动”, 打造区域高地, 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安排2011年省重点技改项目1048项、总投资1004.8亿元, 目前项目开工率达到92.4%、224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年预计施工技改项目1.4万项, 其中竣工9000项以上。争取国家专项资金2.5亿元, 安排省财政资金1.3亿元, 带动全社会技术改造投入610多亿元;预计全年全省 (不含青岛) 可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225亿元, 引进设备海关免税4600万美元, 提高了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项目支持, 省千个重点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数、投资额分别占53.2%和53.4%。加强示范应用, 首批推广130个高端技术装备新产品, 启动卫生云计算应用试点, 培育新材料深加工示范企业10家、节能环保示范企业100家、首台 (套) 技术装备72个。推动产业聚集, 新培育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8家、总数达到63家, 其中国家级7家;节能环保产业基地8家、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和园区17家、物联网产业基地5家。加快发展现代物流, 建成物流与交通运输综合服务平台, 培育9个“山东物流卡”试点园区、103个差额纳税试点企业和55个两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 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19%以上。坚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积极推动蓝黄两区建设, 认真落实承担的9项牵头、24项配合任务, 编制实施好两区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化工、信息服务业等专项规划。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制造业、信息化、现代物流、节能4个综合规划和44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如期完成并启动实施, 为“十二五”经济和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 优化创新载体, 促进成果转化, 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
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8家、工业设计中心42家, 海尔等6家企业进入国家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实施省重点创新能力建设项目44项, 提升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浪潮、中创2个企业的项目列入“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济南二机床冲压成型机床等6个项目列入“数控机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尔创新体系建设等7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东岳全氟离子交换材料制备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盛瑞传动公司8档自动变速器获国家专利金奖。深化产学研合作。成功举办第20届产学研展洽会, 达成项目合同协议279项。实施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00项。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荐设置企业领域“泰山学者”岗位12个, 培育省优秀创新团队5家, 新建省级企业实训基地211家、总数达到1056家, 累计培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7人。推进品牌战略。认真落实工信部等7部委关于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 加快培育自主品牌。目前, 全省工业拥有266个中国名牌产品、174件驰名商标。搞好标准化建设。健全工业标准化机构, 组织开展企业标准创新贡献活动, 全省工业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地方、行业标准共318 项。
(三) 抓好市场开拓, 推进产业转移, 工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开展“市场营销年”活动。深入挖掘推广机械、化工、轻工、建材等36个行业、110户企业的营销经验, 引导企业创新营销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可达99%, 提高0.4个百分点。抓好重点经信会展。继续实施“七个一”工程, 主办、组织参与会展活动108个, 签约合同113亿元、协议780亿元, 有效拉动了企业生产。开拓省外和国际市场。开展山东农机闯关东、山东百强太阳能企业西部五省行、鲁港鲁台洽谈会等活动, 推动我省名优新特产品南下、北上、西进。举办中国欧洲陶瓷文化展等经贸活动, 推动南非太阳能合作等对非重大项目, 扩大了我省工业品市场空间。推进产业援疆援藏。推动计划总投资240亿元的191个项目落户新疆受援4县, 目前已有72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额28.5亿元。推动我省第一个投资超亿元援藏项目、力诺集团一期10兆瓦光伏电站建成发电。编制山东省《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按照我省四大经济区的区域定位和产业布局, 提出了优先发展、优化调整的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四) 强化企业管理, 改进指导服务, 企业发展素质进一步优化。
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以开展“精细化管理提升年”活动为总抓手, 大力推广先进管理方法, 促进企业应对困难、增加效益。积极培育管理创新先进典型, 10家企业、20个管理创新成果获得“第二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奖”。做优做强重点龙头企业。及时跟踪把握重点企业运行状况, 集中力量和资源培育大企业, 预计全年350户省重点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万亿元、利税3300亿元、利润1950亿元, 分别增长33%、22%和23%。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新培育“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60家, 评出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奖120余项。加大财政资金支持,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3.3亿元, 支持中小企业项目500个;市县设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过桥还贷资金共计40亿元;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创新集合票据、集合信托、集合债券等金融产品, 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完善企业服务体系, 启动建设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首批14个子平台, 培训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3万人, 184个创业辅导基地累计培育小企业1.6万家。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新培育省级产业集群30个, 投入4000万元重点支持了8个集群建设。强化政府服务。落实省政府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 加快清理阻碍企业兼并重组的有关规定。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鲁政发[2011]37号) , 从简政减负、政策支持等方面, 切实加强和改进服务, 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五) 深化两化融合, 壮大信息产业, 智慧山东建设进一步推进。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成省两化融合促进中心, 制定实施两化融合水平指标体系地方标准。培育首批两化融合示范工程92个, 启动两化融合助企服务行动, 推广冶金、电力、机械等行业的67项先进实用技术与装备, 培育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60个。实施国家物联网发展重大专项8项, 启动开展智慧矿山、智能交通等12大重点示范工程。深化三网融合。完成广电网络资源整合和省级集成播控平台建设, 成立三网融合产业联盟, 启动制定三网融合地方标准, 积极推动光纤入户, 在青岛开通三网融合试验用户6000多户。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 培育电子政务示范工程52个, 推动14个市级政府和29个省直部门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协调加快科技防腐系统、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城乡信息化步伐。进一步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德州禹城成为新的国家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试点。建立城市IC卡应用互联互通机制, 新启动菏泽“一卡通”试点和济宁、淄博、威海等一批无线城市试点, 全省城市“一卡通”发行量突破300万张。抓好信息安全保障和无线电管理。制定实施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检查地方标准, 启动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支援平台二期工程。加强无线电管理, 完善技术设施, 认真执行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报告、无线电频率台站数据月报制度, 规范频率台站管理, 科学配置、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 积极支持无线产业发展, 及时查处无线电干扰324起, 圆满完成高考、大型经贸活动和体育比赛等重大保障任务。做强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抓好集成电路、软件等产业发展, 5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7家企业进入全国软件百强。济南市被工信部授予“中国软件名城”。国产三维CAD等自主高端软件成为我省软件亮点。
(六) 狠抓节能降耗, 发展循环经济, 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
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严格节能目标责任制管理, 开展“十一五”节能考核, 兑现奖惩措施。深入贯彻国家和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 分解落实“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 加强督促考核。推进科技节能。实施国家重大节能示范项目98个、省重点节能项目200个。加快推广节能灯、节能电机等高效节能产品, 1家节能灯和5家节能电机企业进入国家推广目录。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 支持建设了188个学校太阳能集热项目。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培育节能服务机构147家, 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42个。1860种产品获得节能产品认证, 较去年底增加598种。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完善节能预警调控常态机制, 遏制能耗过快增长。开展区域能耗调控与交易试点, 探索节能预警调控新思路。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 培育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4个, 引导68家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累计培训能源管理师3956人。深入开展节能降耗督查集中行动, 加大节能监察力度, 推动了合理节约用能。协调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节能, 深化百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 完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监管体系, 预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453万平方米, 实施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1795万平方米。发展循环经济。抓好示范带动, 完成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 新培育城市矿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餐厨废弃物利用等领域国家级试点示范4个, 实施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工程10个。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 在抓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同时, 开展了矿山机械、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培训清洁生产审核师1290人, 新增清洁生产审核单位1000家。以工业副产品石膏、尾矿为重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全年利用工业固体废物5600万吨、增长5.9%,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2.5%。抓好工业节水。制定实施《饮用水生产企业产水率标准》, 开展节水型企业 (单位) 创建活动, 新培育节水型企业60家。
(七) 搞好监测分析, 强化要素保障, 运行调节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强运行监测分析。紧跟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 加强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研究, 切实增强运行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以行业、企业、产品价格为重点的运行监测体系, 及时把握情况, 采取措施。抓好煤电运供应保障。实施电煤储备30天战略, 积极组织煤、电企业对接, 拓展铁路、公路、海运煤渠道, 两次开通电煤汽车运输“绿色通道”, 努力提高省内电煤合同兑现率, 增加省外电煤调入量。完善电煤储备与电量奖励挂钩考核机制, 兑现奖励电量160亿千瓦时, 调动了企业保发电、保供应的积极性。优化电力运行管理。做好电力运行监测和供需衔接, 切实发挥发电量计划的调控作用, 强化电力生产运行调度管理, 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得到保障。强化成品油管理。针对柴油供应紧张形势, 实施成品油保供应急预案, 组织两大公司搞好资源调配, 成品油供应做到了不脱销、不断档。加大资金协调力度。会同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部门搭建互动平台, 共推荐急需流动资金企业804户、申请贷款638亿元, 推介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336个、节能环保项目164个、现代物流项目63个, 计划总投资3500多亿元, 有效促进了银企对接。加强行业管理。严把汽车、焦化、平板玻璃、黄金、食品、家电等行业准入关, 加强水泥、化工、钢铁、农药、成品油、茧丝绸等企业生产许可审查, 开展稀土生产秩序专项整治, 扎实做好禁化武履约工作。落实应急协调工作。建立20余类200余家生产企业名录, 完善应急管理预案, 保证了抗旱保苗、森林灭火、防汛救灾的顺利开展。
二、2012年重点经信工作安排
(一) 扎实抓好运行保障, 力争在推进平稳较快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稳字当头, 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 准确落实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强化要素协调保障, 及时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搞好运行监测分析。盯住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 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 准确把握运行态势, 及时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强对亏损行业、亏损企业情况的调度分析, 采取相应对策, 提高运行质量。
二是组织生产要素保障。大力实施电煤储备战略, 加大电煤调运力度, 保证运输渠道畅通, 确保电煤库存保持在安全合理水平, 满足迎峰度夏和度冬供热需求。加强成品油管理, 及时掌握供应和价格动态, 加强生产和调运, 确保市场供应。强化资金协调, 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技术改造和中小企业。
三是强化电力生产供应。积极应对电力供应偏紧形势, 完善迎峰保电方案和应急预案, 加强电力运行管理, 严格电网调度和机组运行考核, 搞好电力供需衔接,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健全电力供应调控机制, 合理安排年度发电量计划, 稳妥推进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 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积极开展能效电厂和蓄冷蓄热示范, 严格落实有序用电方案, 保障重要用户电力供应。开展电力行政执法, 强化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
四是加强行业管理。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严把钢铁、有色、黄金、化工、建材、医药、茧丝绸、焦化、电石、铁合金、稀土等行业准入关口, 杜绝各种违规现象发生。搞好车辆《公告》审核, 整顿规范车辆公告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经营。
(二) 加快产业提升和布局优化, 力争在转型集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加大技改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拉动力, 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 充分体现有扶有控, 加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 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扩张,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集聚。
一是打造强有力的技改抓手。进一步推动技术改造向对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总体改造发展, 向对整个产业链的配套改造延伸, 向对生产制造、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的全面改造转变, 更大程度地发挥技术改造在推进工业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优质项目储备, 突出抓好2012年省千项重点技改项目, 积极争取一批国家支持的项目, 切实增强重点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搞好重点要素保障, 加大财政投资引导, 落实好技改项目免税、增值税转型等鼓励政策, 配合金融、国土等部门缓解重点项目融资用地难题。认真做好技改项目导向计划发布实施,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二是强化重点区域带动。以“蓝黄”两大战略为重要引擎, 以“红黑”两大政策为有力助推器, 深入推进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以海洋生物、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为重点, 以骨干企业和产业聚集为依托, 着力打造蓝色经济产业集群。以高效生态产业重点项目和特色示范园区为抓手, 优化提升石油化工、盐化工、轻纺、造纸等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 加快黄三角新型工业化步伐。在企业技术进步、节能降耗、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沂蒙革命老区的支持。认真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 加快推进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
三是提高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水平。抓好现有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的落实, 提高示范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 争创条件列入国家产业基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再新培育一批省级示范基地, 争取一批国家级基地。有条件的地区要先行先试, 在技术进步、财税激励、人力资源、公共平台、产业转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为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四是推进“十二五”规划与调整振兴规划衔接落实。深入总结工业调整振兴经验和做法, 改进问题和不足, 加强政策设计、保障措施研究, 进一步推进工业调整振兴和“十二五”规划贯彻实施。
五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淘汰落后产能计划, 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 妥善安置职工, 确保完成淘汰任务。
(三) 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力争在高端跨越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围绕“四新一海”, 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加大政策扶持, 着力推动重大技术突破, 积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助力壮大文化产业,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强化创新示范发展。以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高性能纤维等新型材料为重点, 加快培育新材料特色产业聚集区和深加工示范企业。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着力抓好新医药50家重点企业和100个重点产品。重点培育节能环保20家示范基地和100家示范企业, 在工业领域推广太阳能集热面积200万平方米, 推广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1000万平方米。以航空、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产业为重点, 积极培育第二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大对重点企业、项目、产品的支持, 扩大示范推广规模, 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关键零部件协调发展。
二是提升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实施“名城、名园、名企、名品”工程, 加快建设济南中国软件名城, 进一步壮大青岛软件规模, 加强云计算、自主软件示范应用, 力争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600亿元、增长30%。加大信息技术创新力度, 提高对重大装备的配套能力, 加快济南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家电下乡售后服务体系试点示范建设, 力争信息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8500亿元、增长20%以上。
三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认真落实国务院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推动综合交通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抓好集装箱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 促进钢铁、煤炭、化工、医药等行业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 重点培育100户综合物流企业、150户专业化物流企业, 力争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0%、物流业增加值增长9.5%。以呼叫中心、软件服务外包、数据中心等业务为重点, 加快建设一批信息服务示范园区, 扶持壮大一批信息服务企业。组建电子商务产业联盟, 依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省级电子商务门户, 形成电子商务品牌网站群。
四是助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装备、软件、网络、动漫等领域的技术进步, 发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推进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动漫游戏软件聚集, 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
(四) 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 力争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创新驱动,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促进产学研结合, 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发展自主知识产权, 不断增强工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一是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集中力量, 重点突破, 力争攻克节能环保、原材料、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技术100项。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向“用”上延伸, 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力争完成重大转化项目100项。
二是打造一批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 高起点推进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建设, 着力提升企业、行业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力争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工业设计中心30家, 重点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保持在5%以上。
三是培育一批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围绕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 突出抓好发展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高的自主创新项目, 力争组织实施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2500项, 其中5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是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队伍。推进泰山学者和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工程, 培育工业发展人才高地。在优势骨干企业中, 选拔支持一批科研水平高、成果突出的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 完善校企合作共建机制, 进一步加强工科专业和企业实训基地建设。
五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产品和标准。加强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质量管理, 培育代表山东工业水平的骨干产品。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研发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领域首台 (套) 技术装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工作模式, 在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等领域新制定工业产品标准80项。
(五) 深入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 力争在促销扩销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实施“三大市场战略”, 牢牢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 加强商业模式创新, 推动市场开拓与产业转移有机结合, 进一步占足省内市场、多占省外市场、拓展国际市场。
一是发挥品牌会展作用。充分根据企业需要, 突出主题和重点, 着力支持我省国际家具展等20个重点品牌展会做大做强, 使之成为优势行业和品牌产品的推广平台。
二是打响山东品牌。积极挖掘国内市场, 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 坚持推行我省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低速电动车、建材下乡等方面创新出台的促销政策,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开拓海外新兴市场, 以非洲、拉美、中东、东欧等为重点, 加大对外资源合作开发、富余产能转移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与港澳台等地区的经贸联系。推进援疆援藏和产业转移, 以装备制造、轻纺、医药、能源等行业为重点, 组织百家鲁企赴疆寻商机等活动, 深化鲁疆产业对接和经贸交流;以毛纺、皮革、食品加工、太阳能等行业为重点, 加大鲁藏产业合作, 争取每个行业有1-2个项目签约或落户;落实《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着力推动纺织、建材、家电、化肥等优势产能转移。
三是完善品牌建设服务平台。引导建立市场营销服务中介机构, 培育20个行业性中心, 开展营销创新和品牌建设专题研究与咨询服务。在20个重点工业行业中分别选择3-5个示范企业, 培育企业营销创新和品牌建设中心, 探索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四是开展“名家、名企、名品”主题活动。制定实施品牌建设规划, 培植一批品牌产品、企业和产业集群, 集中推广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企业知名专家、优秀企业和品牌产品, 树立“诚信、重信、守信”的鲁企、鲁商、鲁货形象。
(六) 进一步突出管理创新, 力争在提质增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为主线, 加强企业管理,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培育扶持中小企业,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 进一步推动企业提素质、降成本、增效益。
一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以精细化管理、六西格玛管理、战略管理为重点, 进一步总结推广一批先进管理方法,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继续推进企业管理项目化, 将管理需要改进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任务量化为具体项目, 对照同行业先进水平提出改进目标和措施, 把管理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 努力提高经营管理者队伍素质。
二是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研究促进大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完善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制度, 搞好重点企业发展规划和风险管控, 强化产业关联、产品配套, 延伸拉长产业链, 集中力量和资源培育一批过千亿元的大企业集团。350户省重点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税、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保持在30%以上。
三是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认真落实“国9条”、“省12条”等小微企业扶持政策, 深入实施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成长、特色产业提升“四项计划”, 促进中小微企业尽快步入上升通道。积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建立成长型企业融资平台, 搭建企业融资服务超市, 加强银企合作、融资担保、技术进步、市场开拓等服务, 扩大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直接融资、集合融资的推广。实施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工程, 围绕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 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做精做优、特色优势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四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总结推广企业兼并重组典型经验和案例, 利用行业准入、产业标准、行业联盟等手段, 突出抓好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 提高行业集中度和竞争能力。
五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深入落实鲁政发[2011]37号文件22条措施, 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 为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扎实实施“六五”普法规划, 深入开展“行政程序年”活动, 进一步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企的良好局面。加快《企业权益与发展环境保障条例》、《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等立法进程, 进一步完善经信法制环境。组织好企业减负专项行动。
(七) 着力强化信息技术提升和应用, 力争在信息化引领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融合发展, 深化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推动三网融合, 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
一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意见, 开展企业、行业、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测。深入开展两化融合助企服务行动, 完善“四个一百”、两化融合投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 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 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大试点示范, 扩大物联网在智能工业、智能电网、智慧矿山等领域的应用, 启动综合集成应用、产业链协同、高端智能装备等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
二是深化三网融合。深入推进国家级三网融合试点, 组织试点企业申请双向进入业务许可, 加快推进光纤到户, 制定实施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配套设施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完善三网融合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 发挥三网融合产业联盟作用, 引导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发展。
三是加快政府和社会信息化步伐。建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综合服务平台, 协调推进科技防腐和电子监察系统, 完成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 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深入建设国家级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 建成省级涉农基本信息共享数据库, 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广无线城市、城市居民“一卡通”等试点经验, 引导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切实提高信息化服务民生能力。
四是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和无线电管理。强化信息安全应急支援中心建设, 启动建设政府网站一体化监测预警平台, 做好党的十八大等重大活动期间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前期调研, 启动面向大中型企业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完成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第四期工程, 认真开展无线电频谱监测, 严格规范台站管理, 加强专用频率保护, 及时查处无线电干扰, 促进军地无线电管理协调发展, 做好第三届亚沙会等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
(八) 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力争在绿色节约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思想上坚定不移、工作上坚持不懈、节奏上均衡持续, 进一步加强节能预警调控, 严格目标责任和管理, 完善节能工作长效机制, 确保完成全年节能目标任务。
一是抓好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部署, 进一步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针对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局面, 加强节能评估和审查, 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组织开展节能科技提效工程, 编制发布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广目录, 加快建立节能降耗技术支撑体系。开展重大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和技术改造, 实施200个省节能重点项目, 新争取一批中央支持的重大项目。
二是推进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扎实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监测, 深入开展能效对标活动, 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 对未完成年度节能任务的企业, 强制进行能源审计。推进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建设20个能控中心示范项目。加强能源管理师培训与管理, 确保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至少有1名能源管理师。搭建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平台, 抓好一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协调加强建筑、交通、农业、商业领域节能。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推广应用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 加快培育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以工程机械、机床、拖拉机为重点的再制造产业。实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 搞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 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高附加值、无害化利用。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 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对标建设, 全面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一、建立健全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需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取消挂钩和加大力度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中央强调,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证农业支出,开支再压缩也不能减少“三农”投入。这为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吃了一颗定心丸。二是扩大增量和用好存量的关系。在积极争取加大支农投入增量的同时,也要下功夫抓好存量资金的使用管理。进一步优化结构,加快执行,盘活存量,充分挖掘政策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的关系。解决“三农”问题,财政资金不能“包打天下”。让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首先得让农业变成“赚钱产业”。其次,财政政策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如通过奖补,采取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方式,对相关项目予以直接支持;建立合作机制,采取购买服务、公私合营等手段,把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捆绑起来,实现共同投入;打造平台,加强规划引导和具体指导,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战略
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战略,是财政支农政策的重大创新,也是财政支农部门下一阶段的中心工作,需要共同努力,将其打造为财政支农的品牌工程、亮点工程。一是突出重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一套理念,也是一项战略,内涵很丰富,涉及面很广。在具体落实中,各地要结合实际,有侧重地抓好政策性强、影响力大的工作。二是统筹兼顾。要按照“积极稳妥、安全可控、试点先行”的原则,统筹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实。既要让农业“休养生息”,又要保住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既要积极推进试点政策,又要保护农民的切实利益,合理把握试点的覆盖范围、支持方式、时间步骤、宣传力度等。三是抓紧落实。一些试点政策涉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一定要在进入生产季节之前,提前谋划、提早部署、尽快启动。
支持农业“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是支持开展耕地修复保护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八项试点。第一,支持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今年,在湖南省的长株潭地区先行试点,采取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土壤改良改性等措施,促进实现耕地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其他有关省份也要积极研究,为下一步工作做好政策储备。第二,支持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今年,计划先在部分地区安排退耕还林还草任务,今后逐步将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有关省份要组织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申报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要以县为单位相对集中,采取竞争立项方式,优先安排农民意愿强烈、县乡政府有积极性的县先期实施。要将退耕范围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做到实地与图表一致。第三,支持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今年在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先行先试,要坚持政策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增加试点地区农民就业和收入,保障农民群众利益。第四,支持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试点。退耕还湿试点先行在东北省区开展。各试点省要认真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划定政策实施范围。第五,支持启动实施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试点,广泛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深松作业整地要因地制宜,按照技术作业规范开展。秸秆还田重点要探索更有效的还田技术和模式,各省财政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遴选出适合本地作物品种和气候、土壤条件的还田技术。第六,支持开展施用配方肥试点。各地要突出发挥大户、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和组织化优势,根据当地农业农村发展阶段和科学施肥水平,因地制宜开展个性化的技术服务,加快配方肥推广。同时,探索建立农企合作有效机制,调动和发挥供销社等农资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推进县、乡、村整建制施用配方肥。第七,开展畜禽粪污等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区分不同畜禽品种、不同技术路线和不同适合生物发酵气候条件,选择若干畜牧业大县,在规模化养殖场或集中饲养区域,配套建设粪污废弃物综合处理设施。第八,推广应用旱作农业技术,支持使用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推行以旧换新,换用的新膜要达到0.01毫米以上,不使用达标膜不给予补助。地方财政部门也要积极支持残膜机械研发和推广。
支持农林生态建设政策。第一,支持草原生态保护。各有关省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要对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政策进行全面评价,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争取在第一轮支持政策到期前,研究提出下一轮政策措施。此外,南方草山草地有很大的饲草利用潜力,要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可利用的方式和途径,推动牲畜品种结构调整和草粮替代,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更大余地和空间。第二,支持现代林业建设。继续支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地区长远生计问题。安排资金稳步支持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方案,保护国家天然林资源,促进林区社会正常运转。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健全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造林、林木良种、森林抚育投入力度,扩大补贴规模,完善林业补贴政策。第三,支持水资源保护。站在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高度,切实加强水资源开发保护。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区、地下水超采区、生态脆弱区,必须统筹考虑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把水资源平衡论证作为工程建设的先决条件,对于没有水源保证的地区,绝不能盲目扩大灌溉面积。进一步加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支持力度。支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三、支持提升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真抓实干
为实现公司全年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公司2010年工作会议,是继二届一次职代会后,公司召开的又一个重要的会议。会中,杨玉泉总经理就公司全年经营管理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对重点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副总经理刘志坚、总会计师马兴林和副总经理王志忠分别就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和经营开发等,回顾总结了07年工作,查找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原因,安排部署了2010年各项任务。通过这次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鼓舞士气的目的,为顺利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在可以说,公司2010年的任务目标十分明确,希望大家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在会议结束前,我就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的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迅速行动,切实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公司全面总结工作、部署安排全年任务的重要会议,也是广泛发扬民主、集中大家智慧、组织全公司员工围绕目标团结奋斗的动员会。从落实工作的角度看,如果没有对公司会议精神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和统一的意志,就不可能做好工作。希望各单位高度重视、迅速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各个层面,贯彻到全体员工中。
一要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由于会议规模和时间所限,基层单位只有部分领导干部参加了会议,与会的同志也难以立即全面消化会议精神,即便是全过程参加了会议的同志,也还有一个再学习、再理解和消化吸收的 过程。因此,各单位要以党(工)委中心组学习等形式,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公司“两会”精神和《关于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使班子成员吃透会议、文件要求,了解公司整体工作安排,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公司对当前形势的分析上来,统一到公司的工作部署和各项要求上来,真正站在公司发展的大局来思考问题,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贯彻意见,制定落实措施,真正把公司的各项要求体现到自身的各项具体工作中。
二要抓好机关干部的学习。机关是领导干部决策的参谋部,更是领导干部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力助手,其作用举足轻重。机关干部能否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会议精神,能否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关系到各项工作的取向和成效。希望各单位通过召开机关大会、组织部门讨论等形式,认真抓好机关尤其是中层干部的学习,使大家真正明确公司在加强管理、拓展市场、深化改革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靠体系管理的理念,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完善内控机制,增强自控能力,规范管理行为,实现公司工作部署与各单位经营管理的顺利对接。
三要抓好全体员工的学习。广大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依靠力量。能否把公司的意图和要求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成效和质量。要通过召开形势报告会、印发专题宣传提纲、组织座谈讨论,以及标语、板报等多种形式,在全体员工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好形势任务教育。要把公司07年的业绩讲清,使员工看到企业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增强其光荣感;要把今年的主要工作和任务目标讲说透,使员工明确奋斗的方向,增强其责任感;要把今年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亮明,实现企业压力的层层传 递,增强员工的紧迫感,激发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春节后,各项重点工程和管理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公司将适时深入到各单位、各重点工程项目,检查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情况,指导开展工作。希望各单位认真对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二、攻坚克难,确保公司各项奋斗目标顺利实现
纵观公司今年的形势,总的特点是,生产经营压力大,发展质量要求高。在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奎北铁路、青岛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济宁洸府河斜拉桥、烟台站、成都地铁1号线和青岛快速路三期等一批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要加快施工进度,年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尤其是胶济客运专线、青岛站改造是2010年奥运会相关工程,工期特别紧,社会关注度高,又处于济南铁路局辖区,对十局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必须确保形象进度,按期竣工投产。而且,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一旦开工也必将面临大干快上的局面。这对我们的生产组织和指挥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营开发方面,虽然今年我们在手和正在跟踪的有一部分项目,也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但是,若想真正争取到手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实现全年的经营目标压力相当大。而且,公司要提高发展质量,就必须尽可能的签约潜在效益好的项目,着力抓好铁路二级市场的开发,进一步优化“订单”结构,健全完善标前评估和合同评审制度,努力降低经营风险。这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大经营开发力度,不断创新经营开发的策略。在安全和质量管理方面,2010年,公司的在建项目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许多工程自然环境差,不安全因素相当多,特别是隧道、地铁、特大桥等项目,对我们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要确保“四杜绝”、实现安全年,安全生产的压力的确很大。今年,公司在建的胶济客运专线、青岛客站和烟台站改造,以及奎北铁路疏解线特大桥和广州地铁沙园站等都具备了创优的条件,必须精益求精,严格按照创优规划组织施工,努力把这些项目建成公司的品牌工程和部优国优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变压力为动力,正确处理安全质量与工期效益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方针。在项目管理方面,当前,项目风险越来越大、盈利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部分项目有效工期严重缩水、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人工费和机械费成本不断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提高项目盈利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既要保证公司的各项费用支出,保证上缴利润和上级管理费,又要承担起员工的社保基金交纳和4000多名离退休人员的有关费用,其难度不能说不大。
综上所述,可以说我们今年面临的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困难比往年更多,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发扬“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良好的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好各项工作。
一要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必胜信心。当前,尽管我们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困难绝非不能克服,问题绝非不能解决。实践就是最好的说明。近年来,我们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经营领域由单一的铁路工程拓展到公路、市政、地铁、隧道和房建工程等,经营地域由个别省份扩大到14个省市,新签合同额和营业额均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在当初无论如何是不敢想象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在思想观念、经营理念、项目管理和对外关系处理等方 面克服了多少阻力、战胜了多少困难,大家都是有切身体会的。所以,我们说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奋发进取、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现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如果我们不能迎难而上,奋发进取,企业就会错失发展良机,就有被淘汰的可能。现在,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考验。从另一角度讲,领导干部是员工的主心骨,在困难和考验面前,我们必须带头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发扬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劲,矢志不渝,顽强拼搏,团结和带领全体员工为实现公司全年各项目标而不懈努力。
二要抓住关键问题,解决主要矛盾。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有时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这方面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那方面的矛盾。可以这样讲,一个成功的企业,其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不断纠正问题、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我们济铁公司来讲,当前我们需要解决的矛盾很多,如发展速度与资源不足的矛盾、规范管理与执行力不高的矛盾、提高发展质量与队伍能力欠缺的矛盾、项目生产与资金周转困难的矛盾等。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表现方式与程度不尽相同,每个单位、每个项目部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要注重加强学习,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注重把握大局,善于从整体上思考问题;注重理清思路,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注重发现主要矛盾,以主要矛盾的解决促进和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进而实现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要讲究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实。管理是一门科学。作为领导干部 尤其是主要领导,身处重要岗位,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发挥好班子的整体作用,通过定目标、提要求、教方法、抓落实、抓考核,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善于调查研究,深入到施工现场和员工当中,掌握真实情况,抓住关键环节。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措施才更具有针对性。要坚持系统的方法,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和办法,善于发挥管理体系的作用,赋予各个管理岗位应有的权利和责任,加强业绩考核,做到赏罚分明、奖优罚劣。要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做到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并重,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只有这样,各项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公司确定的各项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四要不断总结提高,再上新的台阶。一个成功的单位,必须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超越自我的。近年来,公司的发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进行总结,经验就得不到汲取,教训就可能重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善于思考,无论是一个项目签约,还是一项工作竣工,做完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得失判断。要看一看成功在什么地方,不足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值得今后注意。赢要赢得明白,输要输得清楚,决不能打糊涂仗。对成功的经验,要很好地加以运用;对已有的教训,我们要认真汲取,避免重复自己和他人的失误,尽量减少“学费”支出。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高管理水平,使企业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
三、身体力行,带头树立和发扬良好的作风
作风,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外在表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工作能否落实到位、能否取得成效,关键看各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发挥表率作用,树立和发扬良好的作风。今年,公司经营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要全面完成这些任务、圆满实现既定目标,就需要各级干部身体力行胡总书记大力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带头转变学习、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员工,为实现公司各项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正确履行职责,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保证。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形势任务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就难以履行肩负的责任,更难以完成上级交付的工作任务。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是一项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实践表明,领导干部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才能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那种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不愿意用心学习的想法,那种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态度,那种借口工作忙不去学习或者敷衍了事的做法,那种把学习当作装点门面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的现象,都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抓好学习。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真正学懂弄通,掌握精神实质,提高理论素养,指 导实际工作;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自觉加强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加强理论武装、丰富知识储备;要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着眼于解决企业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转化为驾驭全局和创新求效的能力。
二要心系员工,服务员工。作为领导干部,身处重要岗位、担负领导职责,从根本上说,这既是组织的信任、也是员工的重托。没有与员工的密切联系、没有员工的共同奋斗,就没有我们企业的壮大,也就没有干部自身的成长与进步。心系员工、服务员工,就需要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的位臵,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改,全心全意为员工谋利益的宗旨不能忘,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思想不能变。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员工,主动深入到基层和员工之中,了解实情、融洽情感、汲取智慧、获得力量,下大气力解决好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共同开创公司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一个单位的工作状况如何,经营成效大小,既取决于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更取决于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就要在攻坚克难上下功夫。要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经受考验,在解决矛 盾的过程中接受锻炼,在打开工作局面的过程中展现自身的才能。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就要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在深入调研、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善于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就要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应当看到,说得多、做得少,抓落实不够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领导干部要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在一些关键的、重要的环节上,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抓出成效。
四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工程施工单位,相对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养成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有的领导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车子越坐越高档,宾馆越住越高级,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现象有所抬头,这是与我们公司的发展目标和愿望相违背的。我们今天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是要大家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领导干部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希望大家牢记“两个务必”,带着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的风气,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贯彻内外有别、勤俭节约的原则,做到精打细算,严格把关,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五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顾全大局,令行禁止,不仅是做好全局工作的需要,也是实现局部利益的需要;不仅是各级领导干部应有的工作作风,也是我们应有的政治觉悟。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就要正确认识局部 和全局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公司是一个整体,要实现既定目标,必须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如果整体利益受到损害,最终局部利益也保证不了。有些事情,从个别单位来看是可行的,但如果不符合公司整体利益,就应当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决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希望每一名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成为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成为维护全局利益、整体利益的模范。同时,要善于把公司的要求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真正做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统一,做到在维护大局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
六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民主凝聚人心,团结成就事业。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在实施决策和推动落实的过程中,能不能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团结大家一道工作,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和党性修养的体现。一个单位、一个班子,有了浓厚的民主氛围,各种不同意见才能充分发表,大家才能更好地团结共事。发扬民主,团结共事,最重要的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各项制度规定,严格按照党委和公司的决策办事,不能个人说了算,更不能搞独断专行。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善于和同志们团结共事,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员工的监督,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民主发扬得充分不充分,直接体现了领导干部尤其主要领导的作风。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要带头发扬民主,心胸开阔,虚怀若谷,乐于听取不同意见,自觉接受监督,善于团结班子成员一道工作,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合 力。
七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这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业,才能真正代表员工掌好权、用好权,才能更加紧密地团结员工、凝聚力量。秉公用权,廉洁从业,必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秉公用权,廉洁从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的各项规定,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要切实抓好员工的廉政教育,加强对重要经营活动的廉政监督,尤其是物资设备采购和工程分包等,必须严格执行招议标制度,认真审查征地拆迁和大额资金流向,形成完善的约束机制,保护好企业和员工的利益。
八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领导干部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这既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员工的期盼。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体现着领导干部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而且体现着领导干部在员工中的威信和形象。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一步步陷入违法乱纪的泥坑,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把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作为重要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做到讲操守,重品行,防微杜渐,坚决抵制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要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 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提高文化素养;要时刻检点自己的生活,摆脱低级趣味,决不能沉溺于灯红酒绿、留恋于声色犬马;要做到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择善而交,净化自己的社交圈,依靠自身榜样的力量营造企业的清风正气。
同志们,公司2011年的方针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公司党委希望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顽强拼搏,狠抓落实,为实现公司全年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努力推进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 琳
(2006年1月1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主要是学习贯彻市委四届十二次全委会议和全省政法及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情况,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司法行政人员进一步坚定信心,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推进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200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认真履行法定职能,为建设“法治镇江”、“平安镇江”,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下面,我根据局党组讨论的意见,讲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过去一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5年,是我们司法行政工作任务繁重的一年,新的职能、新的任务、新的改革措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全市司法行政人员勇敢面对挑战,正视各种困难,克服不利因素,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可以说有特色,有亮点,有创新,尤其是通过不懈努力,“四五”普法工作在全省的检查验收中取得了好成绩,被省司法厅推荐全国表彰,这是司法行政工作立志率先,奋发作为的结果,对我们司法行政树立形象,提升信心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1、法制宣传工作有新深化。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法制宣传主管机关的职能作用,抓住“四五”普法检查验收年的机遇,推进法制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共举办各类法制宣传活动500余场次,接受法制教育人数达到290万人次,制作法制宣传电视片110期,发放法制宣传图片、资料和书籍50多万本(册)。领导干部等重点对象学法工作规范化和经常化,以“18”法制宣传广场、法治12分电视栏目、镇江法治网、法制文艺演出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扬中、丹阳等地通过建立“外来人员法制教育基地”、“外来人口协会”等形式,提高了外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丹阳、丹徒、京口等地编印《实用法律知识读本》送到每家每户,掀起村民、居民学法新热潮。句容、润州、新区等地大力开展送法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活动,拓展了法制宣传的新领域。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完善法治镇江建设的制度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建立和实行普法依法治市工作责任制,加强法治镇江建设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法治镇江建设的各项工作得到落实和推进。加强基层、行业、地方依法治理工作,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全市有110个村和社区被命名,有力推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2、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有新开端。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自2005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大胆创新,狠抓落实。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了三级工作网络;多形式开展培训,提高了队伍素质;印发了17项规定性文件和30余种近17万份工作表式,并深入基层强化督查,推进规范运作;广泛宣传,营造了工作氛围。截止2005年12月31日,全市55个乡镇级社矫办共有53个举行了衔接集中宣告,完成96.4%,48人已经期满解矫,现有在册矫正对象856名,全市社区矫正对象无一人重新犯罪。
3、平安镇江建设中作出了新贡献。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履行自身职能,推进平安镇江建设,积极发挥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强人民调解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积极参与“大调解”工作,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社会矛盾和纠纷的能力明显提高。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8866件,化解群体性事件445起。努力探索人民调解组织向非公有经济组织深化的新途径、新办法,全市非公有经济组织已建立人民调解组织30余家。大力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共接受刑释解教人员1025人,安臵率91.5 %,帮教率99.4 %,重新犯罪率仅2.1 %。认真抓好安臵帮教基地建设,镇江维新汽车修理有限公司作为我市安臵帮教基地的典型得到省厅充分肯定,省人大内司委专门来进行立法调研。推进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努力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70件,受援人数达530人,解答法律咨询5356人次。推进法律援助的社会化,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成立,监所法律援助、高校法律援助等社团法律援助机构建设有新的加强。全市法律援助机关全面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办理的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仙人掌”法律援助案件受到各方关注。通过法律援助形式帮助政府处理4起重点涉法群体性集访事件,及时平息事态,维护了社会稳定。
4、法律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组织开展律师所规范建设年活动,促进律师所内部管理、服务质量的显著提高,增强了律师法律服务竞争力。全年律师办理各类法律事务8035件,担任法律顾问2410家,追回宕欠款2.6亿元。通过公证队伍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公证队伍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开拓意识,公证的服务行为、服务秩序更加规范,公证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得到增强,在营造发展环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办理公证事项32961件,通过公证避免经济损失5870余万元。基层法律工作者办理法律事务4151件,担任法律顾问1600家,挽回经济损失3318万元。
5、队伍建设水平有新提高。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集中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将队伍建设的措施融入具体工作的实践,在推进工作中锻炼队伍。注重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育,通过双先表彰、立功创模、先进事迹报告等形式,统一干部队伍思想,及时纠正和解决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廉政教育,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全系统的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了廉政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全系统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如句容华阳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丹阳市吕城镇司法所长武锁富同志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市公证处、市中坚汇律师事务所、市江成律师事务所、丹阳市公证处、扬中市公证处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市司法局、市公证处、丹阳市公证处被省司法厅评为“公证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先进集体,赵常青同志被司法部评为“公证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先进个人。
与此同时,法学教育、国家司法考试、司法鉴定、信息调研、对外宣传、装备建设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整体上推进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
二、高点定位,真抓实干,在克难奋进中进一步坚定信心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成绩,是与我们有一支能吃苦、讲奉献的司法行政队伍分不开的,与我们上下齐心、抓住各种有利机遇分不开的,与我们对司法行政工作始终充满信心分不开的。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我们司法行政工作也能有作为、有业绩。
—— 提升信心就必须勇于创新,真抓实干。改革是发展的必然,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我们要从改革创新中看到司法行政工作光明的前景,看到加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倍加推进改革步伐,倍加珍惜创新成果。只要我们从提升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信心入手,从强化司法行政职能抓起,突出重点,细化目标,创新思维,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落实本领,司法行政就能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 提升信心就必须高点定位,提升标杆。司法行政工作要有率先当强的目标追求,立意就要高远,标杆必须提升。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要做就做最好,要创就创一流的思想,消除“无所作为,无力作为”的惰性思维,自加压力,奋勇争先,司法行政工作就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 提升信心就必须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凝心聚力就能形成强大合力,就能为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水平提供不竭动力。只要我们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形成上下一致的争先氛围,团结拼搏的精神品格,不甘落后的顽强作风,司法行政就能不断做出新的作为。
—— 提升信心就必须创造特色,打造亮点。特色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工作是否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标志。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规定动作全面完成,自选动作争创特色”的指导思想,把创特色、争特色、求特色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着力点,通过争创特色来创造优势,司法行政就能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依然存在着不足和差距,主要是:司法行政业务发展上还不够平衡,在有些工作的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等软硬件建设有待加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司法行政系统依法服务大局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依靠我们司法行政系统上下齐心协力,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开拓创新,奋发作为,努力为和谐镇江建设作出新贡献
今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管理模式,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为建设法治镇江、平安镇江,构建和谐镇江作出新贡献。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目标是“两加强、三突破、四提高”。“两加强”就是:法制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三突破”就是:社区矫正工作有突破、法律援助基础建设有突破、法学教育和研究有突破。“四提高”就是:“大调解”机制作用有新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有新提高、安臵帮教社会影响有新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有新提高。
要顺利完成上述工作目标,今年要着重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确保“五五”普法高点起步。
一是抓好“五五”普法启动工作。今年是“五五”普法的启动之年,要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好《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在制定“五五”普法规划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效果的原则。适时组织召开全市“四五”普法表彰暨“五五”普法动员大会,深化“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是积极开展好普法主题活动。要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治进村入户”、“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素质;在城市全面推进“法律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城市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律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等活动,努力提高青少年、外来务工等各类人员的法律素质;以学习贯彻《公务员法》为契机,健全和创新领导干部等公职人员学法制度,使全体公职人员的执法水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有新的提高。
三是巩固和创新普法宣传阵地。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调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打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建立普法联络员队伍,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和效果。抓好现有平台,创建新的载体,推广好的经验,探索新的思路。通过建立法制文艺宣传、办好《法治12分》电视栏目、《镇江法治网》网站、开展 “18”法制宣传广场活动和编印法制书刊等宣传阵地,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四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妥善处理学法与用法的关系,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重点,以开展建设“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区)”、“法治镇江合格乡镇(街道)”活动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法治镇江建设工作。
(二)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主线,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基层司法所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是整个司法行政工作的根基所在、关键所在。尤其是在当前情况下,许多工作都要司法所来承担和落实,没有一个人员精干、设施齐备、作用突出的基层司法所,我们司法行政工作就没有落脚点。因此,我们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从保障和促进司法行政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增强服务构建和谐镇江的能力出发,把司法所建设摆上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司法所的各项业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司法所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进一步落实好司法所专项编制。当前要紧紧抓住乡镇合并的有利时机,全面落实省编办、人事厅、司法厅《关于落实司法所编制,充实司法所人员的通知》精神,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充实和调配好司法所工作人员,落实好专项编制,年内乡镇(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必须达3人以上,县城所在镇及人口在5万以上的乡镇达到4人以上。
着力加强司法所的业务建设。要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基层司法所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紧紧抓住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工作质量和效果,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在服务中心工作中体现司法所的业务特长。
推进司法所的基础设施上水平。要按照“有适用的办公用房,有一定的办公经费,有较齐全的办公设施,有必要的交通工具”的要求,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方面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改善司法所的基础装备和办公条件,努力使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与所承担的职能、任务和要求相适应。要瞄准全省、全国的先进水平,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在全市建成一批一流水平的样板司法所,引领全市司法所向更高层次迈进。
积极探索乡镇司法所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要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有序地开展司法所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切实强化辖市(区)司法局对司法所的领导责职,努力通过体制改革强化和巩固司法所的职能,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三)认真履行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司法行政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有着特别的作用,尤其是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臵帮教、法律援助等职能更是与社会稳定关系密切。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大力度,在维护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推进“平安镇江”的巩固和深化。
充分发挥在“大调解”中的主导作用。要加强以司法所为依托的乡镇(街道)调处服务中心建设,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在乡镇(街道)“大调解”服务中心的主导作用,以人民调解的显著成效,推进“大调解”工作的新发展。要在政法综治部门的牵头协调下,强化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畅通沟通渠道,发挥整体优势,增强“大调解”工作的合力和效果。要努力探索调解前臵、协助调解、委托调解的具体做法,规范调处中心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制作,做好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保证民事纠纷调处率达98%,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充分彰显人民调解在化解纠纷,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延伸人民调解工作的范围和触角,将人民调解工作深入到各类经济组织,发挥企业调委会的作用,努力实现人民调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要着力提高调解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调解人员的业务和技能培训,使调处中心工作人员全部实现持证上岗,不断提高新形势下调处各类纠纷和矛盾的能力,做到把握规律,超前防范,及时调处,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扎实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加快刑罚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更是强化司法行政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时期司法行政事业的一项关键工作,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必须切实增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对于尚未完成衔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创造条件,抓紧完成矫正对象的衔接接受。对于已经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乡镇(街道),必须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管,特别是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法院在审判环节上的严把“入口”和监所在适用监外执行措施上的畅通“出口”,我市的矫正对象人数将大幅增加,各地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确保“周闻其声”、“月见其人”、每月不少于12小时公益劳动等监管措施落到实处,严格执行请销假等制度,努力预防和减少矫正对象脱、漏管和重新犯罪的发生;同时要指导司法所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对象“一人一档”和基础台帐。要把确保矫正安全放在社区矫正工作的首位,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过程中,各地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监管规定,不得擅自变更或设定监管措施,对于矫正对象的帮扶教育措施,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努力提高矫正质量,创出特色。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要解决好试点工作相关人员、经费、装备等问题。要继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现场观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从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指导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社区矫正教育和帮扶工作。
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职责规范化”的要求,健全工作网络,强化衔接管控,落实安臵帮教的各项措施,增强安臵帮教工作的制度化水平,确保帮教率达到9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以下。要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建立安臵基地的经验,落实八部委制定的相关优惠政策,把安臵基地做大做强。要积极努力增加安臵基地的数量,拓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途径,提高安臵率,各辖市(区)要争取在年内都能建立1—2家有一定规模的安臵基地,通过加大对释解人员的安臵力度,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要加快建立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的安臵帮扶基金步伐,为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生活来源的特别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必要的帮扶,并争取纳入各级政府低保救助范围。要积极研究安臵帮教工作与社区矫正对象解矫后的工作衔接,根据矫正表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教措施,确保不失管、不失控。
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法律援助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公益事业,是社会救助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群众,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的各项要求,加强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审查,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数量和质量,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请不起律师的问题,不断提高法律援助覆盖面。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加强对法律援助机构人员、经费的投入,加大硬件建设的力度,强化法律援助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力争在年底前各级法律援助中心都能在人员、经费、办公用房等方面达到规范化要求。要拓展法律援助范围,充分调动社团法律援助机构的积极性,切实增强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效果。要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监督检查,提高办案质量,达到与困难群众需求相适应、与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相适应,努力在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有新的作为。
(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法律保障。
法律服务工作是司法行政的职能和优势,是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对法律服务业的管理和引导,不断拓宽法律服务领域,扩大法律服务范围,提升法律服务层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要在完善国有企业改革、重点项目建设、金融体制改革、征地拆迁、农村各项改革等方面加强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实施有效的法律保障。要进一步放大政府法律顾问团的工作优势,加强和规范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努力为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决策提供法律支持,当好法律参谋,帮助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重大问题。要积极探索法律服务参与涉法信访问题处理的新机制和新措施,广泛参与各级“大调解”服务中心工作,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妥善化解涉法问题,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要加大法律服务业的改革力度,深化律师“两结合”的管理体制,不断提高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水平。要认真学习贯彻《公证法》,研究公证改革的新思路,规范公证服务活动,保证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公信力。要积极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找准切入点,把握结合点,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效果,使公证工作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预防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作用,实现我市公证事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为打造“诚信镇江”提供良好服务。要强化对基层法律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切实帮助基层法律服务业改善工作环境,增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本领和生存、发展的能力。要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尽最大可能帮助解决少数基层法律服务所体制改革后的遗留问题。要加强对法律服务行业的管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坚决依法处理各种非法法律服务活动,维护正常的法律服务市场秩序,为法律服务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要认真学习全国人大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深化对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后管理司法鉴定方法的研究,加大对鉴定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对鉴定质量的定期通报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对司法鉴定专业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鉴定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保证司法鉴定的质量。要做好司法鉴定机构的发展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单位设立专业司法鉴定机构,推进在辖市建立司法鉴定机构的试点。
要认真做好国家司法考试的各项工作,确保考试工作最权威、最规范、最严密、最廉洁的“四最”要求。要进一步研究在当前形势下培养法律高层次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在增强法律人才层次和人才的后续力上下功夫,为全市的法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法学会等各行业协会的作用,认真做好法学会换届工作,同时信息调研、对外宣传、装备保障、法制建设等各项工作都要确立新的标准,制定更高目标,采取扎实措施,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为司法行政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要按照建设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司法行政队伍的要求,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为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要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责任感。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在“十五”期间取得了新的发展,职能得到了强化、作用得到了发挥,同时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的硬件建设也有了新的加强,基本适应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需要。但是,也应看到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尤其是社区矫正等新职能的赋予,使我们司法行政更多地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责任,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和重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涉及全局性的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每一项职能都密切相关,也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舞台。我们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都要紧紧围绕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的目标,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好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能。
二是要完善机制,巩固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要在去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方法和方式,坚持和发扬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政治学习、党课讲评、典型弘扬等具体措施,将先进性教育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褒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根据新的形势和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统一全体司法行政人员的思想,利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良好成效,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全体司法行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创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要强化措施,切实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要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机关公务员的岗位责任和行政行为,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增强履行职责和创新改革能力,努力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推进和深化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和公证队伍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巩固“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教育成果,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积极研究和探索法律服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诚信档案和违法、违规不良记录,强化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加强行业自律。要加强干部的培养,关心干部的成长,按照扩大民主、完善考核、加强监督的原则,做好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努力把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干部使用起来。要建立健全机关干部和法律服务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是要注重实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认真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省、市委关于反腐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廉洁自律教育,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易发腐败的部门和个人以及重点单位重点加强监管。要创新教育载体,强化教育效果,努力构建起反腐败工作的有效机制,促进司法行政系统党风廉政良好形象的保持和发扬,为司法行政事业再上新台阶增添新动力。要进一步健全机关规范化建设的措施,落实服务承诺,加强行风建设,树立文明形象,争创学习型、高效型、节约型机关。
出重彩、更精彩,是掷地有声的承诺,是舍我其谁的担当,更是超越自我的挑战。
出重彩、更精彩,我们底气十足,信心满满,因为我们拥有更加出彩的基础和优势。
解放思想,夯实思想基础。2016年以来,我市通过“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找准了发展坐标系,通过“学深杭、促创新”增强了创新发展动能转换的主动力,通过“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锁定了转型主路径。我们也一次次开阔视野、看到差距、明确方向,激发勇于进取的斗志,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转型攻坚,夯实经济基础。两年多来,我市工业转型成效凸显,工业十大项目快速推进,“1020”培育工程深入实施,企业并购重组迈出新步伐。从《河南工业发展报告蓝皮书(2018)》对我省区域工业规模竞争力、结构转换竞争力评价结果看,我市均居全省第四位。农业发展全省领先,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数量位居豫北地区第一、全省前列。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深入推进,“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建设全面铺开,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开放招商实现突破,大多数项目正在成为我市发展的新引擎。
环境优化,夯实社会基础。我市以环境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北山治理、“污染围城”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南水北调绿化带建设、大沙河生态治理、绿色廊道建设捷报频传,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功;
“四城联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强力推进,去年平安建设绩效居全省第四位、群众安全感居全省第二位。
改革创新,夯实动力基础。我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金融创新有效解决了发展难题,招才引智创新充分发挥了人才效益。改革创新成果丰硕,在全省首家设立改革创新奖和企业创新发展奖,“两定制托底线”健康扶贫模式受到国务院医改办的充分肯定,被表彰为全省国企改革攻坚战先进市。
正确导向,夯实干部基础。我市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基层和急难险重一线作为发现、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树立了重党性、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干部工作导向。出台容错纠错和正向激励机制,广大干部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
民生改善,夯实群众基础。我市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着力抓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4.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省第一批全民健身示范市,“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百姓文化超市”“探索大病补充保险的焦作样本”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管党治党,夯实政治基础。我市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创新开展“廉洁从家出发”家风教育活动,把“正家风”的小题目做成“立规矩”的大文章。把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巡察监督持续强化。制度机制更加完善,进一步扎紧了制度笼子,风清气正政治生态逐步形成。
(1) 国际国内形势对商会协会发挥自律功能提出了新要求。众所周知,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 并提出加快调结构、扩内需的方针。一年多来, 经济调控政策初见成效, 企业经济效益开始好转, 内外贸均有较快恢复。经济增速继续回升。但是, 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仍极为复杂,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不确定性增强, 欧元区国家债务风险加大。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策刺激, 经济回升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在显现。在国内市场, 由于市场秩序不规范、信用关系扭曲, 导致了投资和消费信心的低迷, 影响了“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的大局;在国际市场, 由于缺乏良好的产品质量和规范的竞争秩序, 我们遭遇了多次贸易摩擦和针对中国产品的恶性事件, 甚至引发了外交事件。一些企业不是主动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 而是采取竞相“杀价”、以次充好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使无序竞争在同一行业的产业链内部甚至在不同行业间持续传导, 严重扭曲了正常的交易关系和信用关系, 导致整个行业进入一损俱损的局面, 最终损害全行业的整体利益和我国经济安全。因此, 对于商会协会而言, 努力推动行业自律, 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提升消费信心, 客观上就是促进行业的发展, 保障全行业的利益。所以, 由商会协会推动行业信用建设非常必要, 非常紧迫, 也非常光荣, 事关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 事关国家持续健康发展大局。
(2) 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创造良好的竞争秩序, 提升行业信用水平是商会协会的重要职责。政府、商会协会、信用服务机构、企业和个人都是社会信用活动的主体, 履行着不同的职责。政府是信用建设的引导者和推动者, 在信息公开和归集的基础上实行信用分类监管;行业协会掌握着会员企业甚至上下游企业的信用信息, 是行业自律和行业信用建设的组织者;商业信用服务机构依法采集交易当事人掌握的信息和政府的公开信息等, 生产信用产品, 依照市场机制配置信用信息资源;企业和个人则是信用信息的提供者, 也是信用信息的使用者。
政府的职责是有限的, 而不是万能的, 政府不可能直接面对成千上万的企业去推动信用建设。商会协会由于具有广泛的会员基础和非营利性的特征, 使其决策具有广泛的民主性、科学性、公正性和自治性, 它完全有资格开展诚信宣传教育, 制定行规行约, 并对会员进行信用评价与监督。商会协会可以理直气壮地履行对违规企业实施行业惩戒、公布企业违规信息或对会员进行风险提示等职责, 促使企业诚信经营, 从而达到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和正常竞争秩序的目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 各国的行业协会组织都具有这个方面的职责, 主要体现在协会章程关于会员准入和退出的规定、行规行约的制定和执行、共享上下游企业信用信息、提供上下游行业风险分析服务等方面。如印度的行业协会就实行较强的行业自律机制, 协会负责实施一部分市场准入和资质认定, 有权利对违规会员进行处罚, 包括取消资格、降低资质等。日本的行业协会也会对违纪者采取警告、一定期限的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开除出本行业等措施。美国化工信用信息协会 (NCCA) 则搭建行业上下游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组织会员企业提供其贸易情况、交流贸易伙伴的信用风险信息, 经过汇总分析, 起到共同防范风险、促进贸易发展的目的。
因此, 行业信用建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行业组织所必须承担而且也是能够胜任的重要职能, 是商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为会员服务、为行业谋利的重要抓手。市场经济越发展, 商会协会履行这个职能就越重要。这项工作做好了, 将会大大提升协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行业管理能力, 将会取得行业利益和协会公信力双赢的结果。
(3) 认清形势、加强学习, 提高行业信用建设的能力。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分析普遍认为危机实质上是信用危机, 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市场经济主体对信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在招标采购、项目核准、融资授信和执法监督等多个领域, 信用都是必不可少的考核因素。商会协会要适应形势和市场的要求, 通过行业信用建设, 一方面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形成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用互动, 用市场手段和经济手段来惩戒失信行为, 形成社会信用约束机制。
目前, 新的融资方式、新的交易模式以及新的信用服务产品推陈出新, 协会要积极学习了解这方面的新情况, 掌握和应用信用管理、信用风险防范的新手段和新方法, 做到与时俱进, 为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用服务。如当前不少信用担保机构围绕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探索在商圈或专业市场采用联保方式为中小企业担保, 帮助其获得贷款。有的金融机构或专业公司针对企业需求, 开发出了应收账款管理、仓单质押、融资租赁、国内贸易保险和保单质押等各种金融产品。对于商会协会来说, 应当密切关注企业信用的需求, 了解掌握各种新型服务形式, 主动将行业信用评价与解决企业融资难、发展新的经营方式等相结合, 帮助有信誉的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2.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全面开展行业信用建设
(1) 行业信用建设工作全面起步, 成效显著, 为下一步深入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从2005年商务部和国资委印发《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召开行业信用建设推动会, 到2006年启动了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 再到2009年两部门领导出席“行业信用建设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交流会”, 对几年工作做出小结和部署。应当说, 经过5年的努力, 行业信用建设工作已经由最初的设计规划变成了广大协会参与的丰富实践, 而这样的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并且在客观上起到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商会协会自身在推动这项工作中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行业内诚信宣传教育不断加强。二是行规行约成为规范市场秩序的有效手段。三是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有序展开, 守法守信企业的市场机遇得以扩大。四是商会协会职能和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完善。五是行业信用在市场监管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发挥, 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等。
这些成绩是商会协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同。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爱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认真总结经验, 找准新的着力点, 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使这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2) 要认真贯彻《指导意见》要求, 从自身实际出发, 全面推动行业信用建设。行业信用建设工作包含6个方面内容。一是开展诚信宣传教育。二是制定行规行约并监督执行。三是利用信用信息为会员服务。四是开展信用知识方面的培训。五是帮助会员企业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六是开展行业信用评价。这6项任务是有内在联系的, 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以偏概全、抓一漏万。
加强诚信宣传教育, 提高企业诚信经营的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 是行业信用建设的基础;制定和执行行规行约, 是实行行业自律的重要手段。同时, 又可为开展行业信用评价提供信息来源;利用信用信息为企业提供服务, 是行业信用建设的内在要求, 可以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维护行业经济利益;开展信用知识培训, 是为会员企业服务的重要方式, 可以大大地提升企业诚信经营意识, 提高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行业信用评价工作与以上这几项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而是要通过评价来促规范、促建设和促发展。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是行业信用建设的一个方面, 一个抓手, 通过对会员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并公布其信用等级, 能够触动企业的信用意识, 提高其参与信用建设的积极性, 同时商会协会也可以利用积累的信用信息, 为会员提供风险防范方面的服务。与此同时, 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推动行规行约的履行及为企业提供信用信息及信用知识方面的培训等工作可以提高企业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反过来也有利于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的推进,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如果各行各业都这样做起来, 就可以大大压缩那些违规失信企业的生存空间, 用市场的力量建立起我们一直希望建立的社会性的失信惩戒机制。因此, 商会协会深刻领会《指导意见》要求, 不能厚此薄彼, 只抓信用评价而忽视其他基础工作, 要结合行业情况, 系统的抓, 创造性地、全面地开展行业信用建设工作。
(3) 开拓思路, 大胆实践, 积极探索行业信用建设的新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包办一切, 商会协会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但我们已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深化, 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日益突出, 客观上已经为商会协会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提供信用服务等方面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商会协会可以积极参与市场准入规则的制定, 发挥自律、咨询、评议和监督的作用, 探索运用行业规划、技术标准和准入评议等方式, 在政府减少行政审批的情况下, 通过商会协会力量优化准入管理。商会协会还可以对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违规风险较大的行业, 探索建立从业人员资质等级信用档案, 制定诚信准则, 开展分级管理, 并且建立违规失信公示制度。另外, 目前联合国采购、政府采购和应急物品采购等都需要建立合格供应商体系, 商会协会完全可以主动服务, 把信用评价工作与推荐合格供应商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等。我认为, 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勇于探索, 行业信用建设的路子会越走越宽。
3. 坚定信心, 深入持久推动行业信用建设
(1) 必须清醒认识行业信用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目前, 行业信用建设虽然有了一个良好开局, 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但诚信意识缺失、市场秩序混乱及消费信心低迷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 由于我国目前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功能不健全, 部分协会还存在着政会不分、定位不准、工作缺乏主动性、作风不扎实、行业凝聚力不强、履行职责不到位等现象, 协会的工作水平、行业的信用建设状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 行业信用建设与社会信用建设一样, 面临着法制不健全、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机制不完善、信用建设标准不一及信用服务市场不成熟等问题, 其复杂性和难度不小于推动社会信用建设的复杂性和难度。而商会协会要统筹做好行业信用建设的6项任务也很不容易, 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
因此, 行业信用建设仍然会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此, 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不能急功近利, 要经得起各种困难和挑战的考验, 碰到问题不能打退堂鼓, 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积极稳妥地全面推动行业信用建设。
(2) 坚定信心, 加强领导, 推动行业信用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经过近5年的努力, 行业信用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决不能虎头蛇尾。必须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找准定位, 以新的精神状态、以新的激情、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 将这项工作持久地抓下去。首先, 要紧密结合行业特点, 比照《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 总结梳理近5年的工作, 学习借鉴兄弟协会的经验, 提出新的发展思路。第二, 协会领导要主动学习, 亲自抓, 成为行家里手。第三, 要有专人负责, 不能当成业余爱好。第四, 要加强宣传, 正面引导, 并和有关部门互相配合, 形成良性循环。
“尊敬的国王啊,我确实不曾对自己失去信心,哪怕一丝一毫的灰心失望也不曾有过。我虽然卑微,却知道如何您需要像树、松树、葡萄藤或者桃树,您都会分别去种植的,而且我也知道您对我的要求是:“做好一棵微小而不懦弱的心安草。这样,我才毫不厌意地做着我自己。”小小的心安草平静而认真地对国王说道。
心安草是睿智的,它没有追风逐影,没有过分地崇拜他人,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奢求自己变成他人,所以它存在;它没有在追寻他人的历程中失掉自我、毁掉自己,它明白它只能成为它自己,所以它存在。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株可爱的心安草,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诞生到底意味着什么,要知道我们如何得到健康的成长,要知道怎样谋求独立,要知道面对他人的优点、面对自己缺陷的正确方法,要明白做好一个真实上进的自己有多重要。
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为了其应具有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而诞生的;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尊严、背负着自己的使命而降临于天地之间的。我们没有理由对自己失去信心,没有理由自我堕落,也没有理由成为他人的影子。我们应该做一个完整的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独立的自己。
也许我们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以致因此而失去了许多美好的光环。但只要我们不让这些固有的缺陷滋长,同时加固和发挥自己的优点,我们就一样能以骄人的成就屹立于世。而当我们一味诅咒和埋怨自己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的时候,我们就将这些优势也丧失殆尽,一无是处,为人所鄙弃。
其实,在我们自怨自艾的时候,别人也在羡慕着我们自己的优势。松树不是被像树羡慕吗?葡萄藤不是被松树羡慕吗?桃树不是被葡萄糖羡慕吗?羡慕别人和被别人羡慕,本来也极正常,我们所有人身上的优势都与国王花园里的植物一样,被别人羡慕着。但不太正常的是,某些本来被别人羡慕的人却在羡慕别人的过程中迷失了袭击,使自己陷入了一种无尽的深渊而无法解脱、难以自拔。只有心安草,没有自惭自损,没有在盲目崇拜中要求自己成为别人,它只是履行自己生命的使命;它看到了别人的优势,但它更懂得别人有无数,而独立的自己却只有一个。于是国王的花园中,万物凋零,唯独这株心安草还这么生机勃勃地生长着,不断吐露着芬芳。
外国的月儿是圆的,风景总是彼岸的美。可是,如果你真的走到对面去看的话,那么,你原来的位置不也正是彼岸吗?诗坛豪杰李白在《将进酒》中,给我们留下了一句不朽的至理名言:天生我才必有用!亲爱的朋友!时光荏苒,昨日不再,现在就是我们着手拼搏五彩人生的时候,别总羡慕别人的风景,打准位置,大放异彩,你就是别人中最靓丽的风景线!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就会拥有最美的人生!不是吗?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怀疑自己有实力,常常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常常认为自己不行。我要说,我们凭什么要比别人差,我们也是人,我们有理由向别人投降吗?我们绝对不能认输。
我们从出生起就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弯腰低头活在这个属于我们的世界上。别人可以瞧不起你,甚至可以鄙视你摧残你,但是,你自己却不能自暴自弃。往往能成功的人,都有十足的自信心,他们相信自己能行,他们相信成功属于自己而不是别人。
上天既然让我们降临,父母既然给予我们生命,那就说明我们来到地球是有用的,我们活着应该是有意义的。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甚至怀疑的人,应该是他个人人生的耻辱。从某种角度说,他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竞争的时代。
相信自己是我们的力量的源泉,是我们精神的支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敢于向现实挑战的勇气,是我们战胜恶魔的伴侣,是我们能坚持到成功的毅力。
如果你是金子,就不要甘心永远被埋在沙子里。你要亮出自己,这样,人们才会看到你的闪光点。
如果你是花朵,就不要永远含苞不放。你一定要露出笑脸,因为别人渴望得到你的芳香。
如果你是雨滴,你就不要永远藏在云朵里。要知道,因为大地渴望得到你的滋润。
昨天属于历史,明天是个未知数,惟有今天把握在我们手里。手心上是天,手背下是地,握起拳头就是你自己。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关键看你是否能做好准备,相信自己,把握好时机。
【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推荐阅读:
表现坚定信心的诗句07-07
坚定信心再鼓干劲07-03
坚定信念 踏实工作05-31
坚定理想信念 立足本职工作09-10
成功来自信心,信心来自学习07-05
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法治信仰 争做合格法官06-07
重建信心作文12-07
信心 责任 落实12-12
信心与拼搏作文07-10